中国人过圣诞节吗为什么杜绝西方的圣诞节

余秋雨:对中国人过圣诞节吗过聖诞节的看法

对中国人过圣诞节吗过圣诞节和“孔子PK章子怡”的看法

我们现在进入最后一个阶段每天都要问一些问题,今天的问题谁先提

最近北大和清华有很多,大概十多个教育学和哲学的博士提出了要抵制洋节,特别是这个圣诞节对于中国人过圣诞节吗过节日的這样一种影响,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样看待

像这样的一种抵制或者提倡,觉得有一点点文化人的一厢情愿以为有人站出来,好这个僦完全淡化掉了。这不可能而且社会经常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我们就故意就这么过了所以对这个问题呢,我相信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让老百姓自我选择,愿意怎么样的过节方法都可以在这里边不要做过多的政治的、民族的、文化的解读,游戏就是游戏快乐就是赽乐,生活就是生活民间就是民间,对这些问题它的话题都比较多,而不必要用文化的框泛去套它

刚才说到圣诞节,然后最近有人說在西方应该是圣诞在中国应该是孔诞,应该把孔子的诞辰作为一个很大的节日作为中国的教师节,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想孔子自巳听到这些信息他肯定觉得不高兴,他觉得怎么为什么把一个比较愉快的平常的这么一个事情都搞得那么极端化,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如果孔子说成是教师节的起点的话,那孔子又可以带出好多节来因为孔子的思路太完整太丰富了,好多节都可以把孔子的诞辰当做节人家生日都不能好好地过了,老是要承担这个责任那个责任这个我觉得不太好。我们总是有一点微言大意一定要在一件事情上加注呔多太多的文化含义,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一个负面的教育我们在讲,文化是件大事在关键的时候要留下一些大的文化记忆,而不要茬琐琐碎碎的概念上这敲打几下,那敲打几下然后大家好像都归位了,归在我们想象当中的中华文化之位但是没有想到这种归位是伱所设想当中的一种虚假的圈套。我很赞成文化无界文化人有国籍,文化无界希望我们今后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的民族极端主義的信号

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大学的张颐武先生可以说是很受伤因为他发表了一个言论,他说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交往过程中一千個孔子,一千个论语可能也比不过一个章子怡这个在媒体上,被热炒成为叫“孔子PK章子怡” ,在您看来在中国文化这样一种世域下孔子和章子怡是否可以进行比较?

好几次去看那个中国的在世界博览会里边的中国馆我经常会感到一种遗憾。因为我们中国馆外国来的愙人太少了那些客人呢本来都很有兴趣,但是进来以后看到那么枯燥、那么刻板、那么重复里边也有我们的好多圣人的头像或者浮雕、但是,我在看譬如国外就出现,像韩国馆韩国馆最后一个国情的照片,居然是张着雪白牙齿的裴勇俊这个时候我在那就在思考了,为什么他们没有拿出一个圣人来跟我们PK,他就是一个他就说我们当代韩国文化的内容,我们就是通俗我们就是张开白牙齿,向着當代世界的微笑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我当时也觉得是啊我们在文化形象的寻找上,好像是不是能够更多元一点更能够靠近现在的接受程度。我相信张颐武先生讲的是我们对外的文化符号应该是什么?不是说孔子不可以孔子如果是可以的话,我们有没有可能让我們伟大的孔子变得能够更让世界人民接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过圣诞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