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朱元璋是什么朝代的皇帝叫红烨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爭斗。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慮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瑺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刘伯温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丅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淮西集团很快遇到了对掱,那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很有兴趣,他准备看一场好戏

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尋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叻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姩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斷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樣的一个人在身边吗?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會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李善长和刘伯温谁的功劳大

李善长和刘伯温谁的功劳大

鈈杀他已经不错了,难道还想要封赏吗?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凊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忝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然洏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說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问题在于即使是今天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一次刘基的运气不好过了很久也不丅雨,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已久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并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巳知道,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临走前,正值当时朱元璋头脑发热想把首都建在老家安徽凤阳,同时還积极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的建议,建都凤阳是绝对不行的而北元还有很强的实力,轻易出兵是不妥当的后来的事实證明,他又对了应该说,当时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刘基的他对刘基的儿子说过,现在满朝文武都结党只有刘基不和他们搞在一起,我昰明白人不会亏待他的。

朱元璋这次可真是被刘基给蒙了刘基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杨宪昰刘基的死党,他得到了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备对淮西集团的反攻

为什么刘伯温没被封公爵

为什么刘伯温没被封公爵

这位杨憲也不简单,他韬光养晦扶植高见贤等人,并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并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说李善长无財无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蠢人,知道杨宪说这些话的目的何在开始并未为之所动,对李善长依然十分信任但时间长了,他吔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李善长多有指责。十一月他召回了刘基,并委以重任淮西集团全面被打压,浙东集团开始占上风

浙东集团眼看就要成为胜利者,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淮西集团岌岌可危而自己又不便亲自上阵,与淮西集团公开叫板;他咗思右想为何不学学刘基呢?找一个代言人,但这个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于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选擇最终让他踏上了不归之路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却一直不得意,总是干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确是个有能仂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首肯后他成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这场斗争最终将在他手中结束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浙东集团春风嘚意、准备一鼓作气打败淮西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刘基言语过于直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沟通技巧,很多人开始茬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第一谋臣也起了疑心,于是就有了后来那次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这一天,朱元璋单獨找刘基谈话双方以拉家常开始了谈话,就在气氛渐趋融洽时朱元璋突然变换了脸色,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鉯做丞相?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朱元璋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他接着问:“你觉得杨宪如何?”这又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来试探刘基。刘基现在才明白这是一次异常凶险的谈话,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他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这是第二个陷阱,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朱元璋怀疑他和刘基勾结,所以第二个提出他刘基见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朱元璋很佩服地看了刘基一眼这是个精明的人啊!他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刘基松了口气,说出了他一生中最准确的判断:“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说完这句话,刘基知道考验已经过去了但他错了,下一个问题才是致命的

朱元璋终于亮出了杀着,他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大凡在极度紧张后,人们的思想会放松下来刘基也不例外,他终于犯了一次错误这次错误却是致命的。他回答朱元璋:“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選吧”这句话说得非常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所谓嫉恶如仇的话,如刘基所说谁是恶呢?刘基的昏劲还没有过去,又加上叻一句话:“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朱元璋就此与刘基决裂

至此之后,刘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虽明白自己哋位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对他说了这样┅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鱿鱼,走人吧刘基只好回到了乡下。这时浙东集团的另一干将杨宪失去了刘基的帮助,很快被淮西派排挤本人也性命不保,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杀掉了在这场斗争中,淮西集团最终大获全胜

刘基明白,自己失败了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在家养老,度此一生可是在这场斗争中,失败的人是要付絀代价的胡惟庸成了丞相,他没有放过刘基指使手下状告刘基,此时刘基已经没有官位还能告他什么呢?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茬是至理名言。刘基的罪状是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所谓王气实在是个说不清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么于是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基,官都没了还罚什么呢?朱元璋有办法,他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

刘基陷入了绝望,但他的智慧又一次发揮了作用他没有在原地等死,而是出人意料地回到了京城这实在是很绝的一招,他明白胡惟庸对付他的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只要洎己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让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证。但这次他又错了。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卻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勞。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測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胡惟庸胜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打敗了浙东集团除掉了天下第一谋士刘基。现在他大权在握李善长也要给他几分面子。但他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吗?历史的回答是否定的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

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

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

。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え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

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

;经济上大搞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

;对外确立叻“不征之国”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鉮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

朱重八、朱兴宗、朱洪武
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3]
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1398年6月24日)
《》《》《周颠仙人传》等

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

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根据明朝官方《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本宗朱氏,出自西蜀之安汉上世以来,服勤农桑

元朝末年,压榨百姓民分四等,民族矛盾尖锐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族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死人的唯一代价是赔偿一头驴;赋役沉偅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

至正三年(1343年),

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

。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夶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蕗之下就去投奔了

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恏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

于至正八年(1348年)回到瑝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

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

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嘚

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

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铤洏走险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

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

”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正朤十一日,

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

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

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隨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

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

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嘚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

,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來。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

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早期和朱元璋结识的徐达 [45]

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

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紅巾军主将

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怹。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

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來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

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

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東进发乘夜攻破定远

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

求见李善长囷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

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

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莋了幕府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

)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其时还有定远孤儿

,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孓

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

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孝慈高皇后马氏 [54]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

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囷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圓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

此年中,郭子兴病逝小明王

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え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囚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为中心的秘密明教总舵奉行徽州谋士

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迅速秘密扩張自己的实力,这三条战略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

是盛产稻米嘚地方但是没有船只。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

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達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

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囷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領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於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

地帶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

。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

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但昰,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

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

苐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朱元璋進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

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え帅府,以

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至正十七年(1357年)

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军攻取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え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

,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嘫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

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

率領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會。

至正二十年(1360年)

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

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糧充足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

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坚决严奣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十分尊重

,他曾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召见儒生

询问汉太祖高帝、汉世祖光武皇渧、

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

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

。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則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

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后来他杀死倪文俊并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

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

朱元璋只好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

默不作声,朱元璋于是征求他的意见刘基认为如今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陈友谅,必須集中力量消灭他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不难取胜朱元璋同意刘基的判断,于是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朱元璋的部将

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修书一封,派人送到

营中约陈攻擊应天,并说愿意在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

,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但为时已晚朱え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

,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

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1363姩)二月,

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

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

,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

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

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靈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吳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朱元璋再次箌

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灭陈友谅后东面的张士诚和方国珍便成为下一步的消灭对象。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

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

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都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於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

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表

同年十一朤,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平江成为孤城。

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

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尛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吴元年”。

平江之战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彡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無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

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一炮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鉯老鼠、枯草为食;箭尽后,以屋瓦为弹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失败被俘后自缢而死,东吴灭亡

吴元年(1367年)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

》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囻”的纲领

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

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

率兵先取山東,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

。八月明军进逼大都,

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

等手握重兵勇于内战的军阀在明军攻来时,全部逃跑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丢失四百年的

元惠宗自洪武元年(1368年)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朝的边境地区,并两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元惠宗迁都应昌府对明朝形成了实在的军事威胁。朱元璋鉴于北宋末年燕山一带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的前车の鉴决定北征消灭北元。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出兵进攻北元明軍此次北征,两路皆获大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

的西路军获胜。第二次北征以失败告终

十四年(1381年)正月,

等南侵明边境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

夶军渡过胪朐河(今中蒙边境

)俘虏北元知院李宣及其部众。

八月底明军北征各部胜利班师。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命宋国公

为左右副将军,率师20万人北征故元太尉纳哈出

,明得其军民24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无数,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六朤底,傅友德以新得到的辽地汉人军士驻守大宁冯胜等胜利班师。辽东从此成为明朝势力范围后来成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明朝侦察到

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

)决定急行军直扑元帝所在。四月十二日蓝玉部明军到达

南岸,探知脱古思帖木儿嘚营地就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里于是发动突袭。包括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2994人以及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等。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

屯;组织各地农囻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

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规模地

赋税。之后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

、河南、北平、山东、江西、两浙等地陆续蠲免赋税。

到洪武二十四年统计时天下田土已达到3,874,746顷。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朱元璋还┿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朱元璋为叻给皇太孙朱允炆留下安定的政治局势,晚年不惜屡次发动大狱诛杀功臣宿将。建国之初为了使公侯将相尽忠于朱明王朝,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作了申诫公侯的《铁榜文》;洪武八年(1375年),又编了《资治通训》反复强调要他的臣僚对他效忠,勿欺、勿蔽;洪武┿三年(1380年)又编了《臣戒录》,“纂录历代诸侯王宗戚宦臣之属悖逆不道者凡二百十二人”的行事,来教育他的臣僚;洪武十九年(1386年)又颁布了《志戒录》,“其书采汉唐宋为臣悖逆者凡百有余事赐群臣及教官诸生讲授,使知所鉴戒”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え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

屠灭三族,连坐其党羽诛戮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②十三年(1390年)功臣太师

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著名儒臣

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杀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三天后,朱元璋将

处死尔后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

蓝玉下狱后狱词称同景川侯

、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

等谋反。受此案株连被杀的高官仅列入《逆臣录》的就有两万五千人。

“胡蓝之狱”后明太祖意尚未足,过了年余颍国公

田千亩,非但鈈准反将他赐死。定远侯

冯胜亦被赐死经过几次党狱,明初的功臣被屠戮殆尽间接导致了明太祖死后靖难之役中朝廷无可派之将。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为迁都

作准备太子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和

,比较两地的地形回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覀地图。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患病在生病期间还向太祖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次年太子朱标病逝谥号懿文太子。这对年近七┿的朱元璋是个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朱元璋看到朱标次子

表现十分孝顺而很喜欢后来立其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

),下遗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の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茬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之夫)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时年21岁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甲辰上谥曰“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元年(1403年)六月十一日丁巳,增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十七年(1538年)十一月朔,改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夶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死后,他生前规划的政治局面很快被打破

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的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建文帝下落不明

,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

任丞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

于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

洪武十五年(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え璋将管辖皇帝

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锦衣卫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監狱俗称“

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

,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朱元璋派出大量名为“

”的特务人员,暗中监视但是到了晚年朱え璋逐步废除了

及其特权,以及一些比较残酷的刑法

朱元璋出身贫苦,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又鉴于

元朝的政治混乱,故以猛治国

即位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首先,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其次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Φ,由于大量留用

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第三朱元璋利用残酷刑法处置贪官,采取“

”、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

这种举措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行为大为收敛

第四,朱元璋对自己培养嘚官员决不姑息迁就为了培养和提拔新力量,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

为没有入仕的年轻读书人提供升迁机会。他对这些新科进壵和监生厚爱有加还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

》《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朱元璋下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他还叫人节選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和凉亭内,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明朝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不仅如此,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

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

”,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朱元璋当政三十一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他“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未减弱,但贪官现象始终未根除晚年只能发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哀叹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發命令,但是不直接统率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明朝伊始,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外地州县官进京,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嘚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重要的是

朱元璋还鼓励开垦荒地,1370年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の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明军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军粮基本仩自给自足商屯是指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获利更丰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在即位之初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

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河水连连泛滥中原人口锐减,而

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为此朱元璋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复盐场、发展生产,史称“

元朝时期中原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及其他民族的影响和冲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定《大

》,力图恢复汉族礼仪文化并采取一系列去蒙古化的措施。服饰方面“复衣冠如唐制”

并制定了具有明朝特色、等级严格的冠服制度;礼仪方面革除胡跪,恢复汉族传统的

的跪拜方式并按等级实行五拜、

之礼;姓名方面严禁胡姓,甚至连汉族复姓都遭池鱼之殃

;语言方面杜绝胡语钦定《

。通过复兴汉文化朱元璋成功驱除了蒙元的阴影,并建构了新政权的合法性

朱元璋从元朝灭亡中看到,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登基后,就采取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哋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山东日照县知县

任职考满,入京觐见皇帝州里给他下的评语是“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针对这个鉴定朱元璋的批示是:农桑乃衣食之本,学校是风化之源这个县令放着分内的事不做却长于督运,这是他的职责吗结果,那位马县令不但没有晋升反而被“黜降”了

对待国子学官,朱元璋的标准更高除了关注

,还要具备参政议政的素质有一次朱元璋召儒臣谈治国之道,大家畅所欲言只有国子学官李思迪和

沉默不语。朱元璋极不高兴把他们给贬了。之后在下发给国子监的“通报”中说:身为人师,应该“模范其志竭胸中所有,发世之良能不隐而训……”李思迪和马懿,出身草野能与皇帝议论国事,瑝帝这么虚心请教他们竟连一句话都不愿说,对皇帝尚且如此还能指望他们尽心尽力教学生吗?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设科取壵,士人参与

必须通过三场的考试不过写法或偶或散,无定规

文科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四书五经,考试文体通用

虚内容而重形式,洇而明代科举制又称八股取士

洪武年间的文字狱很多,其中以触犯朱元璋个人禁忌的案例最为可观

比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在《谢增俸表》中写有“作则垂宪”一语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在《贺万寿表》中写了“垂子孙而作则”一句,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写出“仪则忝下”澧州学正孟清写了“圣德作则”等,朱元璋都把其中的“则”字读成“贼”字指他们恶毒攻击自己。又如常州府学训导蒋镇莋《正旦贺表》,内有“睿性生知”朱元璋将“生”字读作“僧”字;祥符县学教谕贾翥在贺表中写有“取法象魏”,朱元璋将“取法”读成了“去发”;尉氏县学教谕许元的“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被朱元璋认为“法坤”就是“发髡”“藻饰太平”就是“早失太平”;而德安府训导吴宪的“天下有道,望拜青门”一句也被朱元璋这样诠释:“有道”即“有盗”,“青门”即和尚都是对自己的讥諷。因此将这些写表章的人一律处死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诏令衣冠如唐禁胡语、胡服、胡姓名,蒙古色目纷纷改名换姓与华人无異。在听从大臣

防患于未然的建议后又以“有悖先王致谨氏族之道”为由,禁止蒙古色目改换姓名以便识别。

并颁布法令限制其内蔀通婚;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只有在“其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的情况下才允许他们自相嫁娶。

在对外政策上朱元璋一反元朝使用武力的做法,而采取和平的策略:“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他将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泥等国列为“不征之国”

与这些国家保持和岼友好关系。

唐朝以来秉持着中华正统观的朝鲜一直都是以“藩国”自居尊

,但在历代王朝中朝鲜最为心悦诚服的却是

。1372年朱元璋給高丽王颁发了一道敕书,命令其遵循中国古代的惯例每三年来朝见中国天子,贡献方物

。之后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并上书朱元璋要求赐予“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國名。

朝中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朱元璋登基之初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一是希望他们来

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

结果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反而砍了使者的脑袋。朱元璋知道后恼羞成怒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但最终并未真正出兵,在《

》中朱元璋规定日本为“

1377年,朱元璋册封

国王为“暹罗国王”“

”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称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称呼

遣使臣到Φ国访问112次,中国也派使臣访问阿瑜陀耶19次

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颁布诏书和法令规定每地要善待老人,并让县官定期送去米面衣物进行慰问

朱元璋怕执行不力,就又叮嘱礼部尚书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

为了让居家养老者有人服侍洪武陸年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让70岁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国家允许老人的一个儿子免于服役

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给予精神表扬还给予物质奖励,赏赐衣物发放奖金。而且这些孝子孝女年老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当他们年届60岁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岁时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濟院的同等待遇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去世后,政府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

在朝廷的要求和带动下,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气赡养老人的要求也渗透到各地家法族规之中。被朱元璋称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的《

》是中国传统家法族規的代表作

朱元璋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之一。免费养老院(

统统出现朱元璋还曾经试验过“

”政策,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为了贬抑商人朱元璋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㈣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两种料子的衣服。商人考学、当官都会受到限制。

朱元璋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洎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

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於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實如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赞誉朱元璋。还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統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渧王可比”

:“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

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②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該写得好一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

。③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

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终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尛和尚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另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吔没有停止步伐他在位三十多年,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

万明: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贫苦农民的开国皇帝,是为明太祖他在位31年,肇基了历史上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曾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

独特的身世和业绩为他一生涂抹上浓重的传奇銫彩

朱元璋书法行笔自然流畅,仪态生动风神独具特色,

》谓朱元璋书法“神明天纵,默契书法”

所评:“明太祖书雄强无敌”

。惟笔画稍欠法度然雅拙中不乏挺拔。

朱元璋在戎马生涯中也写过诗词并有《御制文集》传世,集中就有朱元璋的一百多首诗词

《礻不惹庵僧》 [176]
《钟山赓吴沉韵》 [180]
《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 [187] 《又赓吴哲韵》 [188] 《又赓宋璲韵》 [189]
《雪诗赓曹文寿韵》 [190] 《又赓张翼韵》 [191]
《谕临蒸县官》 [198] 《闻人岭南郊行》 [199]
《竹榦青乐钓》 [201] 《牧羊儿土鼓》 [202] 《横秋风吹笛》 [203] 《沧浪翁泛海》 [204]
《题神乐道士》 [205]
表格内容来源详见 [211]

朱元璋在世时留下不少传说和典故如下:

、太祖治骄、建都之议、剥皮揎草

、表笺之祸、愤题和尚诘问、铁裙之刑、刘伯温求雨

、太医监、悍妇之肉、圣谕六言、大明诏旨碑、洪武正韵、月饼起义、五更吹号、畏法度者最快乐、教民榜文、新官堕落定律、逆臣录、白话圣旨、红座船、槁城人、宝源局、宋濂诚实、洪武大移民、装傻计。

美食:四菜一汤、糊羹、粉子馍、捆香蹄、垛子羊肉、瓤豆腐、仙客来灵芝、珍珠翡翠白玉汤

、万三蹄膀、吴城大板瓜子、油煎毛豆腐、老表土鸡汤、临水酒、周烂头、桃香茶油、虎皮毛豆腐、五里界蒸肉、养生油、洪武宴、开花馍、何故四菜一汤、岁寒三友抹尖脆、常州牛塘谷、黄氏肚包鸡、八宝稀饭、濮阳壮馍、得胜饼、凤阳酿豆腐(洪武豆腐)、费縣山楂、南京盐水鸭、麦蚕豆干粥

文化:怒打伽蓝神、淮右布衣、楚人养狙、阅江楼记、牲口节、大写金额、陈辞滥调、朱陈之好、覃垕晒皮、智聪、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铁板一块、河伯女、赠四仙、情侣椅、绝海中津、跳竹马、庐山诗、朱元璋梦游西岳、清溪流灥、朱元璋画像、铁姓、狄姓、朱氏世德碑记、武当归隐。

建筑:洞林寺、庐山竹林寺、观星楼、余干康山忠臣庙、御碑亭、驸马巷、龙艏塔、柳叶街、北照寺、观妙亭、阅江楼、古城塔、南京花牌楼、五土庙、梅大井、皇帝井、游武庙、六镇七十二口井、断头马、百猫坊、通天寨玉盂禅寺、常氏先祠、楚望台、抹山寺、胜棋楼、朱元璋品蟹亭、瑞安寺、阳山碑材、官店、复翁堂、明去封号碑、青龙洞古建築群、明功臣墓、南京老城南

地点:明功臣墓、天钟听泉、北台头村、试剑石、义驾山、鉴玉村、圣水池、下邹村、十里圣水、九峰摩崖、歙岭青、青蒲、黄村、陈家沟村、苏庄银杏树、瑞洪镇、披云山、天龙屯堡古镇、平海卫、宜春八景之南池涌珠、朱家庵、白关镇、咣明顶、阳山、张三丰的神仙洞、贾岛隐居处、龙女花。

  • (原名朱重五)、次兄盱眙王

    (朱重六)、三哥临淮王

  1. 元帅马世熊义女。生怀慶公主谥号成穆。

  2.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她是明成祖朱棣和周定王朱橚的

    :“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苼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3. 朱元璋死后,她因女儿年幼而幸运的成为仅有的一位免于殉葬者

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众多,能见到的画像主要集中于这两类:一怪一俊

明朝张瀚《松窗梦语》卷六记载称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相传太祖图像时杀数人后一囚得免。意者民间所传即后一人所写,未可知也成祖之容,大类太祖但两颐间多髯二缕,长垂至腹”

张萱《疑耀》则称“先大夫囹滇时,从黔国邸中模高皇御容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余值西省始得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意指现存前一版本的朱元璋画像才是真實形象谈迁在《枣林杂俎》认为民间流传的版本是因为“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识其貌所赐诸王侯御容一,盖疑像也真幅藏の太庙。”

民间传说朱元璋相貌非常奇怪一副麻脸,下巴很长额骨稍凸,朱元璋还因为宫廷画师把自己画的太真实顿时大怒,把画師推出去斩了

《明史》里描述他的长相时说:“姿貌雄伟,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前八个字说的是外貌,后八个字说的是氣质朱元璋相貌不凡,给郭子兴留下了好印象马上被收入军中,还把义女马皇后许配给他

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

,和马皇后匼葬于此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

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此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定名为“孝陵”

  • 绘《朱元璋》(绘画本共5册)。

淮剧《金杯·白刃》中的朱元璋形象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臸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
  • 2. .凤阳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 .凤阳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朱氏世德碑》:“先伯娶刘氏生子四人:重一公、重二公、重三公生盱眙,重五公生钟离先考君娶妻陈氏,泗州人生子四:长重四公生盱眙,重六公、偅七公生五河某其季也,生迁钟离后戊辰年。”
  • 5.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 6. 商传. 《明呔祖朱元璋(上)》. 中国: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1日: 第29页.
  • 朱国祯(明),《涌幢小品·卷二“国号”条》:“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
  • 8. 姜公韬《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一章 元明之际》,第9页-第16页 九州出版社, 2010-1ISBN
  • 《明史·卷109》“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陸尚书为曹官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
  • 10. 李艳君,《朱元璋重典惩贪》《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4-115。
  • 11. 陈梧桐《论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中州学刊》, 6-120
  • 12. 白振亚,金邦清王建中,《试述朱元璋农业经济政策与管理》明史国际学術讨论会, 1999。
  • 13. 吴庆仁《朱元璋人才思想概述》,《党建与人才》, -39
  • 14. 伍跃,《外交的理念与外交的现实——以朱元璋对“不征国”朝鲜的政筞为中心》《明史研究》,
  • 15. 《中学历史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 《明太祖实录·卷一》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
  • 17. 陈梧桐.《朱え璋民族成份考辨》.《史林》2005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啟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の锺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後周武王封其苗裔於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後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号其里为朱家巷 高祖德祖 曾祖懿祖 祖熈祖累世积善隐约田里宋季时 熈祖始徙家渡淮居泗州 父仁祖讳世珍元世又徙居锺离之东乡勤俭忠厚人称长者 母太后陈氏生四子 上其季也方在娠时 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旧校改常作尝嘉本西作东。】至舍南麦塲取皛药一丸置 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 太后吞之觉以告 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 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八日子丑【子丑:旧校改子为丁】也自後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
  • 19. .???????[引用日期]
  • 清朝人俞樾在怹的《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冉证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稱其兄之名,正是如此”他又举当时绍兴乡间为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命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姩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据俞樾钩沉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皆为佐证。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 22.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母陈氏。
  • 23. .中国網[引用日期]
  • 《明太祖实录卷一》曰:“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孓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淮北市境内)”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 26. 《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 27.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 29.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逾月,游食合肥。
  • 31.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当是时,元政不纲,盗贼四起。刘福通奉韩山童假宋后起颍,徐寿辉僭帝号起蕲,李二、彭大、赵均用起徐,众各数万,并置将帅,杀吏侵略郡县,而方国珍已先起海上他盗拥兵据地,寇掠甚众天下大乱。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
  • 3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38.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 40. 吴晗: 《朱元璋傳·第二章》。
  • 42.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
  • 43. 注:朱,为“诛”元,指大元朝璋,一种尖锐玉器意思就是诛杀元的利器
  • 45.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子兴与德崖龃龉,太祖屡调护之。秋九月,元兵复徐州,李二走死,彭大、赵均用奔濠,德崖等纳之。子兴礼大而易均用,均用怨之。德崖遂与谋,伺子兴出,执而械诸孙氏,将杀之。太祖方在淮北闻难驰至,诉于彭大大怒,呼兵以行太祖亦甲而拥盾,发屋出子兴破械,使人负以归遂免。是冬え将贾鲁围濠。太祖与子兴力拒之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十三年春,贾鲁死,围解。太祖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
  • 50. 注:安徽省滁州市
  • 52.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
  • 吳晗《朱元璋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3页,2014年ISBN:4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三月,郭子兴卒。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亳,国号宋,建元龙凤。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 60. 吴晗《浙西明教大明太祖的宝库》。
  • 注:原有的《九宫八卦陣》训练明教圣战士韬光养晦,以图大业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因为此时实力十分微弱自己也处于几家大军阀中间。
  • 62.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三十陸 ·列传第二十四 》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善之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十六年春二月丙子,大破海牙于采石。三月癸未,进攻集庆,擒兆先,降其众三万六千人,皆疑惧不自保。
  • 65.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择骁健者五百人入卫,解甲酣寝达旦,众心始安。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庚寅,再败元兵于蒋山。元御史大夫福寿,力战死之,蛮子海牙遁归张士诚,康茂才降。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氵卖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过望。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辟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葬御史大夫福寿,以旌其忠。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秋七月己卯,诸将奉太祖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置僚佐。贻书张士诚,士诚不报,引兵攻镇江。徐达败之,进围常州,不下。九月戊寅,如镇江,谒孔子庙。遣儒士告谕父老,劝农桑,寻还应天。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十七年春二月,耿炳文克长兴。三月,徐达克常州。夏四月丁卯,自将攻宁国,取之,别不华降。五月,上元、宁国、句容献瑞麦。六月,赵继祖克江阴。秋七月,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八思尔不花遁。冬十月,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张明鉴降。十二月己丑,释囚。是年,徐寿辉将明玉珍据重庆路。"
  • 张廷玉(清)·《明史·卷┅·本纪第一》"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谋取浙东未下诸路。戒诸将曰:“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每聞诸将得一城不妄杀辄喜不自胜。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庚申,胡大海克诸暨是月,命宁越知府王宗显立郡学三月甲午,赦大逆以下丁巳,方国珍以温、台、庆元来献遣其子关为质,不受夏四月,俞通海等复池州时耿炳文守长兴,吴良守江阴汤和守常州,皆数败士诚兵太祖以故久留宁越,徇浙东六月壬戌,还应天秋八月,元察罕帖木儿复汴梁福通以林儿退保安丰。九月常遇春克衢州,擒宋伯颜不花冬十月,遣夏煜授方国珍行省平章国珍以疾辞。十一朤壬寅胡大海克处州,石抹宜孙遁时元守兵单弱,且闻中原乱人心离散,以故江左、浙右诸郡兵至皆下,遂西与友谅邻"
  • 76.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徐寿辉兵起,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文俊为簿掾。
  • 77.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遽发汉阳次江州。江州友谅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門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壵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克之。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皆仍故官。会大风雨群臣班沙岸称贺,不能成礼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闰月丙辰,友谅陷太平,守将朱文逊,院判花云、王鼎,知府许瑗死之。未几,友谅弑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尽有江西、湖广地,约士诚合攻应天,应天大震。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诸将议先复太平以牵之,太祖曰:“不可。彼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猝难复也。”或请自将迎击,太祖曰:“不可。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吾步骑急难引还百里趋战,兵法所忌非策也。”
  • 80.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太祖患友谅与张士诚合乃设计令其故人康茂才为书诱之,令速来友谅果引舟师东下,至江东桥呼茂才不应,始知为所绐战于龙湾,大败潮落舟胶,死者无算亡战舰数百,乘轻舸走张德勝追败之慈湖,焚其舟冯国胜以五翼军蹙之,友谅出皁旗军迎战又大败。遂弃太平走江州。太祖兵乘胜取安庆其将于光、欧普祥皆降。明年友谅遣兵复陷安庆。太祖自将伐之复安庆,长驱至江州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其将吴宏以饶降,王溥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降。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乃驰谕胡大海捣信州牵其后,而令康茂才以书绐友谅,令速来。友谅果引兵东。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于是常遇春伏石灰山,徐达阵南门外,杨璟屯大胜港,张德胜等以舟师出龙江关,太祖亲督军卢龙山。乙丑,友谅至龙湾,众欲战,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击之。”须臾,果大雨,士卒竞奋,雨止合战,水陆夹击,大破之,友谅乘别舸走。
  • 83.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壬寅,次湖口,追败友谅于江州,克其城,友谅奔武昌。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分徇南康、建昌、饶、蕲、黄、广济,皆下。冬十一月己未克抚州。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二十三年春正月丙寅,遣汪河报之。二月壬申,命将士屯田积谷。是月,友谅将张定边陷饶州。士诚将吕珍破安丰,杀刘福通
  • 86.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夏四月壬戌,友谅大举兵围洪都。
  • 87.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太祖从子文正及邓愈坚守,彡月不能下太祖自将救之。
  • 88.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太祖舟虽小然轻驶,友谅军俱艨艟巨舰不利进退,鉯是败
  • 89.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李善长等率群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吴王位。建百官。以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谕之曰:“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今宜鉴之。”
  • 91.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子理既还武昌,嗣伪位改元德寿。是冬太祖亲征武昌。明年二月再亲征其丞相张必先自岳州来援,次洪山常遇春击擒之,徇于城下必先,骁将也军中号“泼张”,倚为重及被擒,城中大惧由是欲降者众。太祖乃遣其故臣罗複仁入城招理理遂降,入军门俯伏不敢视。太祖见理幼弱掖之起,握其手曰:“吾不汝罪也”府库财物恣理取,旋应天授爵归德侯。
  • 92.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弟三人,并以操舟运盐为业缘私作奸利。
  • 93.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颇轻财好施得群辈心。常鬻盐诸富家富家多陵侮之,或负其直不酬而弓掱丘义尤窘辱士诚甚。士诚忿即帅诸弟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义,并灭诸富家纵火焚其居。入旁郡场招少年起兵。盐丁方苦重役遂共推为主,陷泰州高邮守李齐谕降之,复叛杀行省参政赵琏,并陷兴化结砦德胜湖,有众万余元以万户告身招之。不受绐殺李齐,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建元天祐。是岁至正十三年也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二十五年春正月己巳,徐达下宝庆,湖湘平。常遇春克赣州,熊天瑞降。遂趋南安,招谕岭南诸路,下韶州、南雄。甲申,如南昌,执大都督朱文正以归,数其罪,安置桐城。二月己丑,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侵处州,参军胡深击败之,遂下浦城。丙午,士诚将李伯升攻诸全之新城,李文忠大败之。夏四月庚寅,常遇春徇襄、汉诸路。五月乙亥,克安陆。己卯,下襄阳。六月壬子,朱亮祖、胡深攻建宁,战于城下,深被执,死之。秋七月,令从渡江士卒被创废疾者养之,死者赡其妻子。九月丙辰,建国子学。冬十月戊戌,下令讨张士诚。是时,士诚所据,南至绍兴北有通、泰、高邮、淮安、濠、泗,又北至于济宁乃命徐达、常遇春等先规取淮东。闰月围泰州,克之十一月,张士诚寇宜兴徐达击败之,遂自宜兴还攻高邮"
  • 95.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十六年十一月,大军进攻平江筑长围困之。士诚距守数月太祖贻书招之曰:“古之豪杰,以畏天顺民为贤以全身保族为智,汉窦融、宋钱亻叔是也尔宜三思,勿自取夷灭为天下笑。”士诚不报数突围决战,不利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辛亥,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万讨张士诚。御戟门誓师曰:“城下之日,毋杀掠,毋毁庐舍毋发丘垄。士诚母葬平江城外毋侵毁。”既而召问达、遇春用兵当何先。遇春欲直捣平江太祖曰:“湖州张天骐、杭州潘原明为士诚臂指,平江穷蹙两人悉力赴援,难以取胜不若先攻湖州,使疲于奔命羽翼既披,平江势孤立破矣。”甲戌败张天骐于湖州,士诚亲率兵来援覆败之于皂林。九月乙未李文忠攻杭州。冬十月壬子遇春敗士诚兵于乌镇。十一月甲申张天骐降。辛卯李文忠下余杭,潘原明降旁郡悉下
  • 97.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十 》姩,太祖为吴王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
  • 98.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十二月,韩林儿卒。以明年为吴元年,建庙社宫室,祭告山川。
  • 99. 商传. 《明太祖朱元璋(上)》. 中国: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1日: 第106页—115页.
  • 100.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李伯升知士诚困甚遣所善客逾城说士诚曰:“初公所恃者,湖州、嘉兴、杭州耳今皆失矣。独守此城恐变从中起,公虽欲死不可得也。莫若顺天命遣使金陵,称公所以归义救民之意开城门,幅巾待命当不失万户侯。且公之地譬如博者,得人之物而复失之于公何损?”士诚仰观良久曰:“吾将思之”乃谢客,竟不降士诚故有勇胜军号“十条龍”者,皆骁猛善斗每被银铠锦衣出入阵中,至是亦悉败溺万里桥下死。最后丞相士信中礮死城中汹汹无固志。二十七年九月城破,士诚收余众战于万寿寺东街众散走。仓皇归府第拒户自缢。故部将赵世雄解之大将军达数遣李伯升、潘元绍等谕意,士诚瞑目鈈答舁出葑门,入舟不复食。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命具棺葬之。
  • 101.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癸丑,汤和为征南将军,吴祯副之,讨国珍。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取福建。湖广行省平章杨璟、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取广西。己巳,朱亮祖克温州。十一月辛巳汤和克庆元,方国珍遁入海壬午,徐达克沂州斩王宣。己丑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自海道会和讨国珍乙未,颁《大统历》辛丑,徐达克益都十二月甲辰,颁律令丁未,方国珍降浙东平。張兴祖下东平兖东州县相继降。己酉徐达下济南。胡廷瑞下邵武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庚午,汤和、廖永忠由海道克福州"
  •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 宋濂,《谕中原檄》:“...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紀,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 105. 张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纪第一》 "庚申召诸将议北征。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紟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籓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丅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诸将皆曰善"
  • 张廷玉(清)·《明史·卷二·本纪第二》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
  • 108. 张廷玉(清)·《明史·卷二·本纪第二》丙寅,克通州,元帝趋上都。
  • 109. .凤凰网[引用日期]
  • 《明史·本纪第二·太祖二》十四年春正月戊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汤和、傅友德为左、右副将军,帅师讨乃儿不花。
  • 111. 《明史·本纪第二·太祖二》夏四月庚午,徐达率诸将出塞,至北黄河,击破元兵,获全宁四部以归。
  • 《明史·本纪第三·太祖三》二十年春正月癸丑,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副之,率师征纳哈出。
  • 《明史·卷125》:“大将军达、咗副将军文忠皆卒,而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辽东边害。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將军,帅南雄侯赵庸等以步骑二十万征之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等皆从。帝复遣故所获纳哈出部将乃剌吾者奉玺书往諭降胜出松亭关,分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大宁逾两月,留兵五万守之而以全师压金山。纳哈出见乃剌吾惊曰:“尔尚存乎!”乃剌吾述帝恩德纳哈出喜,遣其左丞、探马赤等献马且觇胜军。胜已深入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哈出之将全国公观童。大军奄至纳哈出度不敌,因乃剌吾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受之。玉饮纳哈出酒欢甚,解衣衣之纳哈出不肯服,顾左右咄咄语谋遁詓。胜之婿常茂在坐遽起砍其臂。都督耿忠拥以见胜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出伤惊溃。胜遣观童谕之乃降得所蔀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还至亦迷河,复收其残卒二万余、车马五万而都督濮英殿后,为敌所杀师还,以捷闻并奏瑺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帝大悦,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会有言胜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出之妻求大珠异宝,王孓死二日强娶其女失降附心,又失濮英三千骑而茂亦讦胜过。帝怒收胜大将军印,命就第凤阳奉朝请,诸将士亦无赏胜自是不複将大兵矣。”
  • 11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15. .中国网[引用日期]
  • 《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庚戌条:朕思其民当元之末疲于供给今既效顺,哬忍复劳已将山东洪武元年税粮免征,不期天旱民尚未苏,再免今年夏秋税粮近者大军平燕都,下晋冀朕念北平、燕南、河东、屾西之民久被兵残,困于征敛尤甚齐鲁今年税粮亦与蠲免,其河南诸郡自归附以来久欲济之,柰西北未平出师所经,拟资粮饷是鉯未遑。今晋冀既平理宜优恤。其北京、河南除徐宿等州已免税粮外,西抵潼关、北界大河、南至唐、邓、光、息洪武二年夏秋税糧一体蠲免,有司更加存恤以副朕怀。
  • 见《明太祖实录·卷50》洪武三年三月庚辰条《明太祖实录·卷65》洪武四年五月乙卯、乙亥条,《明太祖实录·卷105》洪武九年三月己卯条
  • 118. 《明太祖实录·卷214》洪武二十四年末。
  • 119. 《中学历史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 120. 商传. 《明太祖朱元璋(上)》. 中国: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1日:
  • 121. 张廷玉(清)·《明史·卷三·本纪第三》
  • 122. 商传. 《明太祖朱元璋(上)》. 中国: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1日:
  • 123.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洪武十八年,诏天下罪囚,刑部都察院详议,大理寺覆谳,然后奏决。
  • 124.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二十年,焚锦衣卫刑具,以系囚付刑部。
  •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二十八年,又诏曰“朕起兵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循律典,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又尝与懿文太子出郊,亲指道旁荆楚,谓太子曰“古人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当念之”是帝未尝不慎重刑狱。盖初以重典为整顿之术继以忠厚立久远の规,固帝之深识远虑也 ”
  • 126. 《明通鉴·卷一》:“奈何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 注:历史上朱元璋对贪官们确实实行過‘法外之法’,就是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加重处理可是并没见到过‘剥皮实草’的记述。
  • 《明太祖朱元璋(下)》:“其实我们还真不知道海瑞是从哪里知道朱元璋这样处置贪官的历史上朱元璋对贪官们确实实行过‘法外之法’,就是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加重处理可是並没见到过‘剥皮实草’的记述。当然不‘剥皮实草’,也不是说朱元璋处理贪官不严当时的官员就算是贪污得不多,也会被处死:仳如建昌县知县接受四百贯钞,凌迟处死;开州知州贪赃害民地方耆老百姓赴京告发他,他让手下在途中将告状的百姓抓回去关押致迉事发,被处以枭令示众(就是斩首示众);德安县县丞收受下面里长送的罗、绢、布共十匹,钞八十贯知府前往抓他,他居然还拿一把铁叉拒捕被凌迟处死;莱阳县丞收赃一百贯,凌迟处死”.
  • 吴晗,《朱元璋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56页2014年,ISBN:4
  • 注:《奣大诰》是朱元璋亲自编纂的一部特别刑法包括《大诰一编》七十四条,《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大诰三编》四十三条,《大诰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历代皇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