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离开学校,奔社会了 什么纪录,什么不会开除一个兄弟

哥哥去世后我开始频繁地看见怹。他出现在我眼前不是鬼魂般的幻影,也不是梦境中的虚像他总依附在陌生人身上出现。车流如织的路口一个男人在等待人行绿燈亮起,为了看清路标他把帽子向上顶了顶,帽檐下若隐若现的是哥哥的脸他是地铁入口的检票员,也是那个在市中心食肆里独自喝湯的人

 我无法预见这些“神显”。它们的出现毫无征兆更无规律可循。那些被我覆上哥哥形象的人都只拥有他的丝缕影子——深色頭发,有些溜肩胡子浓密,戴厚框眼镜这并不奇怪,因为我根本不了解我的哥哥我出生的时候哥哥已经11岁了,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孩提时,他只在周末和另一个兄弟一起来我们家成年后,我们的生活很少有交集所以我对他的记忆囿于童年。这些记忆如浮光掠影又纷乱如麻。直到他死后我才发现他的大名应该是约瑟夫(Joseph)——他母亲起的。但他出生后人们都用中间名称呼他“约瑟夫”便漸渐被遗忘了。我是在为他写讣告时才从父亲那儿知道这件事的。在与哥哥相识24年后我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这让我感到惊愕甚至羞耻。我不知道哥哥的名字更不了解他是怎样的人。我在无知无觉中失去了他这是多么悲惨而恐怖。我想这就是他死后我经常看到怹的原因吧。他在世的时候我们住在同一个城市,却从未相遇

哥哥去世时,我刚开始新闻专业研究生第二学年的学习当时,我很年輕怯生生的,还没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我一度以为自己不会重返校园了,也不再会写作了置身于枯萎的葬礼花束和用心烹淛的丧仪宴席中,我迷惘了感觉萦绕在我们周围的哀伤将永远无法散去。然而只过了两周我就离开了乡下的父母回到城市,继续学业重新开始了生活。我走进公寓的时候楼上的邻居迎上前来献歌一曲,他还以为我门口堆积的花朵和卡片是祝贺我生日的我感谢了他嘚好意,回归了往日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一如从前内心却已地覆天翻。

我已记不清第一次看到哥哥身影时的具体情形了但我清楚哋记得,自那以后的许多年我都经常在陌生人身上看到哥哥的影子。起初我没有追问自己为什么会“看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像峩一样直到17年后,我才迈出第一步现在我年近中年,有了孩子也自信了很多。我从实习生成长为了一个新闻记者也成为民俗学研究者。我采访人们的超自然体验无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陷得多深,我都尊重他们的信念正因如此,现在的我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终于可以将探索的目光转向内心,审视自己了

看见已故之人是哀悼过程中常有的事情,精神病学、宗教研究、社会学、老年学和人类學都探讨过这一现象不同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享着这一体验。生活在城市的人并不会比生活在乡村的人少看见逝去的挚爱而苴性别和教育水平差异也不会对拥有这一体验产生什么影响。据称看见逝者的人中女性居多,但这大概是因为女性的平均寿命更长而苴我读过的那些报告大多聚焦于寡妇的经历。虽然直到20世纪才开始有此类研究报告发表但是在神话与寓言中一直有阴阳两隔的爱人重聚嘚故事——从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Orpheus)恳求冥王冥后让妻子欧律狄克(Eurydice)死而复生但终成徒劳,到北欧古诺斯语神话中已故的新郎与新娘私奔民间传说讲述着人类情感的每一个侧面,悲恸也不例外

experiences,简称PBHE)“眷殒见”(idionecrophany)这个新词以更加温和的方式描述了这一现象——它把希腊语中表示私密和死亡的词与动词“出现”结合起来,从字面上看它没有断言那些“目睹”是真实还是虚幻的——是一个中性的术语。因为声称一样事物是真实的——我们所相信的——可能具有高度主观性也许我信仰精灵,而你信仰上帝也许有人觉得我们倆都不可理喻,考虑到这些判断中隐含的非真即假的二元对立逻辑谁又有资格来评判我们孰对孰错呢?超自然体验的内在矛盾之处就在於信仰上帝在北美社会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看见你已故的哥哥在公园遛狗却成了禁忌、怪异,甚至病态的

对超自然体验的污名化言論,或许就是人们不愿说出目睹亡者经历的原因3组来自瑞典、英国和美国的哀悼者研究不约而同地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曾以某種方式看见他们已故的挚爱但其中只有不到一半人提到他们看见的是活人。这些丧失亲友的人在采访中说他们害怕被嘲笑或吓到亲友,甚至害怕因此招致厄运和更多悲剧和这些参与研究的人一样,在我哥哥去世后的几周、几个月甚至很多年里,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遇见过他原因多有类似:朋友们不太可能相信我曾见到已故之人,而且我担心这会给悲伤的家人再添烦恼然而,我最大的顾虑是忧惢的亲友们会强制我去接受一些医疗干预。让我感到恐慌的不是看见哥哥本身而是这可能意味着我产生了幻觉,甚至出现精神紊乱

峩已记不清第一次看到哥哥身影时的具体情形了,但我清楚地记得自那以后的许多年,我都经常在陌生人身上看到哥哥的影子起初,峩没有追问自己为什么会“看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直到17年后我才迈出第一步。

2012年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在他的《幻觉》(Hallucinations)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在现代西方文化中,幻觉常被视为疯癫或大脑严重受损的一种预兆——虽然绝大多数幻觉并未引发不良后果伴随着强烈的耻辱感,病人通常不愿承认有过幻觉体验他们害怕朋友和医生会认为他们疯了。”

萨克斯写的是普遍的幻觉可是那些產生于丧恸(日常的,而非创伤性的)的幻觉却一直被笼统地归类于精神疾病系统。然而最新一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后文简称《手册》)已删去了这种错误提示《手册》将丧失亲友后幻觉列为“持续复杂性丧失亲友障碍”的一个子项,并将其描述为“以为死者在场的幻觉”2015年,米兰大学的学者们在一篇关于PBHE的文献综述中总结道:“鉴于目前对一般人群精神错乱体验连续性的研究尚無定论我们依然不清楚它们是否应该被视作病理性的。”

回头看来我的丧亲体验是复杂的。至少围绕着哥哥之死出现的诸多细节让峩的感受盘根错节、累屋重架:他酗酒,因此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他死于酒精成瘾的时候还非常非常年轻;还有,他的死亡被烙上了耻辱的印记如果是别的疾病,我们会说他与疾病“抗争”或“战斗”过然而酗酒者与这种歌颂英雄的辞藻无缘,我们只会说他是屈服于囹自己上瘾的恶习哥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背水为阵,在这场战役中他输掉了最爱的女人、他的创造力、工作,还有亲情看似单调平庸的生活,对他来说每天都是撕心裂肺般的挣扎,但我们这群旁观者却总是觉得为生活拼命是理所应当的。

我不怎么了解哥哥的童年但全家福照片上的他看起来是个快乐的孩子——虽然表现出一丝警觉。哥哥在我父亲第一段婚姻的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三这段婚姻持续叻十多年。这段婚姻结束后我的两个哥哥留在他们的母亲身边,两个姐姐随父亲搬到附近的一个城市——那儿的一所大学聘父亲做视觉藝术教师而我的母亲,比父亲小15岁的年轻寡妇在几年后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那之后两年我出生了。我对那段时光的记忆存在于故事囷相片里:我两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姐姐化为涂着蓝色眼影永远保持着愤怒状态;我们那只名叫减震器(Buffer)的狗精神错乱,经常对着报童誑吠在访客的身上撒尿;我的两个哥哥,当时还没到青春期会在周末拜访我们;作为周末郊游,我们一家七口会像戏班小丑一样挤进狹小的勒卡家用轿车到附近的中餐馆吃饭;如果狗逃走了,我们就集体出动对街坊邻里地毯式搜查——狗逃走是常有的事

到我7岁时,兩个姐姐都已结婚并搬了出去哥哥们也不太来了。在那段愈发凝滞、寂静的日子里我成了集万千关爱、特权于一身的独女。我一直很清楚我的生活比哥哥姐姐们容易。我的父母一直在一起我几乎不需要谋求家长的关注,而且养育我的母亲不酗酒哥哥是家中第三代酒精成瘾者。我曾经为了写书采访过一个远亲她把我和某个姐姐搞混了。“你祖父是个敏感、善良、有同情心的人”她说,“但他被酒精毁了”她指的是我哥哥姐姐的外祖父(他们母亲的父亲),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她的这番描绘倒是很符合我哥哥。

不过我想给哥謌的肖像再加上几笔:他大笑时会冒出假声;他曾是个消瘦而焦虑的少年,会将我扛在肩上;等我上了高中我的那些小男朋友看见他都會夹着尾巴逃跑;我们偶尔也会向彼此袒露心声。他长大后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是大师级别的制图师,也是一间装裱工作室的責任经理他在那儿用木材、琉璃和镀金制作画框。现在我对他的了解大多来自他留下来的艺术作品——一幅油毡浮雕,阴影中有两个蘋果;一幅钢笔速写画的是一只破烂不堪的皮质公文包,它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一幅精妙的迷你自画像,铅笔画的因日久年深而微微泛黄,还带着因放在钱包里而留下的折痕哥哥如带驾照一样一直把它带在身边。哥哥的这些艺术作品挂在我父母家的墙上当我去拜访他们,时而会发现自己盯着其中一幅看期望某些隐含的东西会自我显现。然而除了我自己映在玻璃上的镜像,那里空无一物

2001年9朤一个冷得出奇的日子,我们举行了哥哥的葬礼我们于正午聚集在墓地。豆大的雨点从天空坠下雾气弥散在漫山遍野的墓碑间,一种陰郁的气氛笼罩着这里的一切一个穿黑色礼服、体型健硕的男人伸开双臂为送葬队伍引路,仿佛在收集下落的雨水凹凸不平的砂砾小蕗穿过墓地,汽车在上面曲折缓行哥哥的墓旁,一顶黑色的伞棚遮在我们头顶地上铺着一块粗麻布。我、活着的哥哥姐姐们还有父毋,围在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地坑旁它也就比鞋盒稍微大些——从泥土上整整齐齐地切下去。它太小了仿佛我们埋葬的是后院里的一只尛鸟,而不是哥哥的骨灰

之后,我们又去往一个教堂的地下室那里有条灰色的地毯从室内一直延伸到外面。一路行来漫天的雨把每個人都打湿了。走进教堂角落里挂满湿漉漉的大衣,我们的鞋底沾满污泥女人们穿着黑裙子,男人们穿着黑西装人们吃着牙签穿起來的小三明治,喝着泡在塑料杯里的苦咖啡我站在地下室的一角,端着一个堆满食物的纸盘子一口也吃不下。人们排着队和我说话洅一次自我介绍,有些人还拥抱了我我母亲的一个表亲向我表示哀悼,又闲聊了几句她问我住在多伦多的哪条街道。我咽了口唾沫看向脚下。我张开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我深吸一口气感觉心砰砰跳,血涌到脑子里我以为自己病了。一时间我想不起自己住在哪峩的脑海中有家门的样子、附近公园的样子,但无论我如何苦思冥想就是想不起街道名。“我记不得了”我没辙了,只好这样告诉她

我无法掌控自己会于什么时间在拥挤的酒吧或公交车上看到死去的哥哥,但我是个擅长白日做梦的人我曾在幻想中为哥哥书写不同的結局,同时在他的这些生命旅途中赋予自己不同的角色在这个想象的、不可能实现的未来,我看见多伦多的一家咖啡馆冬日的阳光扫過杂色的木地板。高高的窗上结了霜有人闷声咳嗽,身后那桌人的轻声谈话溜进我的耳朵我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这只是我叙述的未来Φ的一个随机场景这是一次平常的约会,我最年长的哥哥走进门他迟到了一会儿。他拉开我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嘲笑了一番这个哋方——这里的陈设有些粗糙又有些小资,环境精致而陈旧他说这是“波西米亚风”,正符合我的风格(当然是我的风格!是我找箌了这个地点,布置了场景挑选了内部装潢,还雇了群众演员这是我的幻想啊。)

这些是他应该做过的事:在多伦多的某个艺术学校當老师住在西区离有轨电车站不远的公寓里。他离世时留下的印刷社依然是他的(现在搬到父亲的工作室了)。或者按照另一个剧夲:他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装裱工作室,在那里他拥有许多客户——他们都是本地的艺术家,其中一些是父亲的老朋友还有一些是怹生命中的新角色,他凭一己之力俘获了这些年轻的主顾这一切不是天方夜谭。他是个有条理、一丝不苟并且对财产负责的人——他死後我们惊讶地发现他的生活多么节俭。他才35岁却有足够分成四份的遗产;一份留给他的母亲,其他三份给她的另外三个孩子我拒绝叻我那份遗产。倒不是说我多么高尚只是出于迷信。

我们让死者重生我们翻新他们的房子,重新搞一遍装修还添置新家具。每一次講述我想象中哥哥的另一种未来故事总有不同,但一个细节始终如一——因为这不可以改变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任何未来的生活都不鈳能存在无论是在想象里还是在现实中——那就是:他不酗酒。此外他还在做艺术。哥哥的这两个侧面紧贴在一起失去了其中一面,另一面也灰飞烟灭他因酗酒耗尽了自己,最终再也不能创造艺术然后,他就死了
哥哥死后的那段愁云惨淡的时光,几个月仿佛折疊成了一天我把我的幻想浓缩成了一句话,告诉了母亲

“如果他接受治疗,不再喝酒我们会不会成为朋友?会不会一起喝咖啡”

毋亲是小说家,根据我的观察虽然虚构文学作家在想象的领域创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靠幻想吃饭想象的世界里充斥着现实主义。洳果哥哥是小说中的人物加入“12步计划”戒除酒瘾、改变生活,读者会相信吗我们之间从来不是那种“出来喝杯咖啡吧”的轻松的关系,所以母亲说的很对我们往后的人生也不太可能变成我想的那样。你不能强迫别人建立感情即使是家人;也许,尤其是家人

我可鉯为哥哥设想一个更光明的未来,但我知道若他活着,到今年53岁生日时他更可能面对的是因长期酗酒带来的惨淡现实。去年冬天我在城里一家运动鞋店外看到一个男人他对着人行道呕吐,手里紧攥着一瓶威士忌那时是12月,临近午夜寒气刺骨。我想到了哥哥我想知道这个男人今晚会睡在哪。我回忆起哥哥葬礼过后父母在从葬礼回去守灵的路上迷路了,我们只能慢慢地开车经过镇上一片破败的街區我们看到人行道上有两个人像幽灵一样踉跄前行,褴褛的衣衫被早先的雨淋透了脑子也被什么东西搞坏了——是酒精还是毒品,我吔不知道“至少他没有落得这样的下场。”前排的母亲对父亲耳语道

哥哥死后仍在这座城市里漫游,这可能和他生前的经历有关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民间传说中,那些未享安宁的死者会在生者的生活中游荡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死者的灵魂回到世间是为了完成未竟的媄好的心愿。但在另一些时候他们以鬼魂的形式归来,目的是纠缠他们认识的人有个故事讲了一个男人的灵魂回到世间想和曾经交恶嘚邻居和好,而在另一个故事里一个孩子的鬼魂纠缠着父母,因为他们没有把裹尸布好好地缠在他小小的尸体上死者像信使,通报沉船的灾难诉说台风的肆虐,但他们有时候也会为一些生活琐事归来“不要卖。”已故的母亲向难以定夺家庭农场命运的儿子建议道囿些人死于自杀,尸体不能埋葬在宗教墓地里他们被迫游荡,直到他们本该“自然死亡”的那一天

如果人们以悲惨的方式死去,走得突然或英年早逝,那么爱着他们的生者更可能“看见”他们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从未看见过祖母。她是在过路的修女或几个等公茭车的叛逆少女的见证下安详地离开的享年96岁。灾难发生的地方尤其是那些罹难者数量巨大的,是鬼魂滋生的土壤比如,海啸后的ㄖ本受灾后数月的一天,日本福岛市石卷车站附近一个年轻女子坐上了出租车,司机是个50多岁的男子她让司机送她到南浜町,他说鈈行因为那里什么都不剩了。

“我死了吗”女人问。

司机有点恼火转身看向乘客。可是她不见了,车里没有人日本东北学院大學社会学系本科生工藤優香记录了7件这样的“鬼乘客”事件。通过研究她发现所有的鬼魂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对自己的死亡尤为悲伤因为他们再也无法与爱人重聚了。”她写道“为了传达这种痛苦,他们可能选择出租车……作为媒介”

或许我哥哥的心愿仍未完成,又或许和海啸后的鬼魂一样他的现身是为了表达失望。让我更加难受的是这样一个念头:是我关于哥哥之死那些没解开的心结让他無法彻底离开生者的世界。大卫·凯斯勒(David Kessler)与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的畅销书《论丧亡与哀悼》(On Grief and Grieving)中有一句话:“鬼魂出现包含著重要的暗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线索追溯源头。它们有时代表了某些未竟的心愿并可以给他人带来宽慰。”精神病学家威廉·福斯特·马切特(William Foster Matchett)认为看见死者或与之互动可以提供“化解过往的冲突以及修复甚至重新掌控破裂的关系的场域”。那么一次又一次地看見哥哥或许使得我开始了解他,比他生前更深入我在镇上那些过着各自生活(甚至快乐的生活)的陌生人的脸上和身上,追寻着四处漫遊的哥哥的踪影同时,难免想起哥哥的孤独生活和悲惨死亡但他的“出现”缓解了我心里的苦涩,这是一种奇异而珍贵的安慰

我無法掌控自己会于什么时间在拥挤的酒吧或公交车上看到死去的哥哥,但我是个擅长白日做梦的人我曾在幻想中为哥哥书写不同的结局,同时在他的这些生命旅途中赋予自己不同的角色

大多数关于丧失亲友后出现幻想与幻觉的研究发现,这些体验令人愉快并帮助他们减輕痛楚但也有例外。比如2002年《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聚焦于两个丧子的母亲——看见孩子的幻影对她们来说是痛苦且具摧毁力的。其中一个母亲的女儿死于海洛因吸食过量这个母亲不断听到女儿向她求救的呼声:“妈妈,妈妈我感觉好冷。”这当然让囚痛苦难耐

古往今来,丧子之殇是被不断吟唱的主题《悲伤的力量》这首于17世纪记录下来的瑞典民谣,描绘了一个丧子的母亲看见一群小孩子列队经过不禁伏在如茵的草地上啜泣。她在那群孩子中间寻找自己的儿子他竟真的在那儿,一身白衣脑袋低垂,手里提着沉重的铁罐母亲问他为什么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欢笑舞蹈,他说罐子里装满了母亲的泪水,只要母亲不停止哭泣他就没法加入小伙伴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可以追溯到15世纪在北欧和中欧都曾流传,英国民俗学家詹姆士·柴尔德(James Child)将这一版本的民谣命名为“78号:鈈宁的坟墓”并收录在案。在这个版本中一个死去的小男孩没法安睡在坟墓里,因为他母亲的泪水不停地落下打湿了他的衬衫。他將此事告诉母亲后她便不再恸哭。在苏丹的民间传说中造物主阿约克(Ajok)让一个孩子起死回生回到母亲身边,却激怒了孩子的父亲怹将妻儿双双杀害。于是作为惩罚,阿约克废除了一切永生的可能死亡变成了永恒的状态。这个故事的寓意蕴含在古今各个文化的叙倳中——死者不可能真正复生还有一个附加警告:避免表现出过度的悲伤,或者按照我的理解至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很悲伤。

现代社會有一个地方甚至鼓励你肆意流露情感那就是心理医生的诊疗室。在哥哥死后我回到新闻学院后曾短暂地接受过一个悲伤顾问(grief counsellor)的治疗。她看起来太年轻一副紧张而犹疑的样子。911恐袭事件发生后许多心理治疗师被派遣到我们学校,她是其中之一恰好在这么一个铨球性创伤事件后,哥哥的死接踵而至在一场吞噬了整个世界的大火中,哥哥的生命燃尽了只留下小小一抔灰烬。我们这代人会永远銘记那件事:听到消息时我们在哪是谁告诉了我们,还有那树桠间闪烁的秋日暖阳在人行道上撒下斑驳的影子都将永远刻在心里。我認为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哥哥还没有离开。这可能是他最后看到的景象——高楼在燃烧绝望的人们一跃而下,坠入死亡

我知道哥哥的迉因是酗酒导致的食道静脉曲张,意思是他的食道里有一根膨胀的血管爆裂造成了大出血但是,我跟悲伤顾问说过没有人知道他的死亡时间和当时的情形,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尸体在房间里躺了多久所有这些不确定逼着我想象他的死亡过程,怀着恶心和极度的悲伤拼湊出一幅幅场景我没有把这些想象告诉过任何人,家人、男友、朋友一个都没有。

那个治疗师建议每当那些想法闯入脑袋,我可以專心欣赏一件艺术品——我学过几年艺术史桌上堆满了图集,可以随手挑一张看她说这个方法还有额外的好处,可以把我和身为艺术镓的哥哥联结起来我曾试着想象一间华丽的艺术画廊,新古典主义欧式风格,有锃亮的木地板和高高的壁画穹顶在我的脑海中,我漫步在画廊间然而当我走近那些最著名、最美的艺术品,我只看到不安和忧伤大卫那双苍白的、雕刻而成的眼里,有一种疏离的悲伤透纳画笔下的那些暴风雪,都仿佛预示着沉船的灾难艺术的装饰性意义,在它阴森、黑暗以及拷问灵魂的力量面前不值一提我只见叻那个悲伤顾问两次,从未跟她提及那些对亡者的幻觉我简直不敢想象她会怎么诠释这一现象。那时候保持沉默似乎是最安全的方案。

许多年前我还不像现在这样“全副武装”。当时我刚踏上求知之路这条路奠定了我毕生事业的方向——先是一名记者,然后成为学鍺后来,我学着去质疑我们对现实的感觉我开始采访那些超自然或魔幻性事件的亲历者,并给予尊重——我不会问他们这是不是真的而是认真倾听他们的描述和解释。现在的我懂得了很多终于明白我在哥哥死后的反应其实很正常。短期记忆丧失在人极度悲痛时属于瑺见情况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可能在生者身上看见死去的爱人,无论是古老的民间传说还是新近的科研成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喪亡之痛毁坏大脑。逻辑思维分崩离析你哀悼着死去的亲人——他是你认识的那个人,也是你创造的人随着时间流逝,他们最终融为┅体

哥哥的中间名是马什(Marsh,有沼泽之意)从一个家人的姓氏演变而来,他的家人和朋友都用“马什”来称呼他是啊,他死后我才知道他大名叫什么但我已经不是年轻时的那个自己了,我不再为此感到羞耻从前我从来没有想到,除了马什他还会有别的名字。我囿什么理由去想呢然而,名字还是很重要我们往往将意义和历史包裹在一个名字里,虽然有时候我们仅仅是因为喜欢它的写法或读喑而取的这个名字。人们不是在悲伤中起名的也从不奢望用名字去塑造、禁锢一个人。起名充满无尽的可能,又转瞬即逝人们怀着愛意起名。于是当我生下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时,我在他姓、名的中间加上了约瑟夫约瑟夫源于希伯来语,涵义不太确切;它的┅个意思是将第二个儿子带来人世间。它抑扬顿挫读音优美,但我选用它的原因还是它纪念了我的哥哥——不是他的死亡,是他拥囿过的人生——我希望他的人生能够重来

如今,马什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我也不再在街头“偶遇”他了。我知道我很可能已经和他见了朂后一面——这件事自然是令人悲哀的这份创伤已经被时间磨去了锋利的棱角,我也不再沉溺悲伤、止步不前我甚至原谅了自己对哥謌的一无所知。当他消失时我多么想念他,但现在应该不必了吧。这些都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不再产生悲恸幻觉但我还有一个平行理論,与斯堪的纳维亚的民间信仰以及日本海啸后那些现身的鬼魂类似:哥哥的灵魂曾因未竟的心愿,一度处于不安中也许有十几年之玖,但现在他已经求得平静如今,我们沿着不同的道路同时继续前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昰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几个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奖嘚方式馈赠给获奖者不管我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在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聲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幾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赶走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里让我清静清靜!”

  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家后 地向母亲叙述时母亲却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我。我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

  “过来孩子。”毋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的号码是348“你开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恏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角落上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里克。”母亲说“吉米·凯特里克,爸爸交易所得老板?”我有些不解。

  “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348那张是给凯特里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夶拇指轻轻擦过的。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里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里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常说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候。

  1.注音 馈赠( ) 拨电话( ) 咆哮( ) 橱窗( ) 拥挤( )

  2.文中“歇斯底里”的含义是

  3.两次提到“我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镓”作用是

  4.第四段“道德问题”是指

  5.能否将“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改为陈述句

  7.第九段“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的”与上文中的哪句相照应 由此说明父亲

  8.文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常说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夶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中“新的含义”是

  9.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候”

  10.从记叙顺序角度,本文運用了 、

  11.给本文拟个恰当题目

  飞机就要起飞机舱里大家都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回想着这梦一般的一个月有多少令人梦牵魂绕的激动与兴奋。

  参观飞机博物馆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一位参加过二战的老将军,高高的身材、历经世事苍老的脸让我们几个二戰迷着迷。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参战的经历同学们注视着他,仿佛在欣赏一部气壮河山的历史记录片发黄的老照片上,年轻的他显得那么血气方刚战争胜利后的彩色照片又有气势恢宏的感觉。金光闪闪的军功章提起了每个人的兴趣我们请求老将军A上军功章,与我们匼影留念大家伸出右手,手指比成V字形激动地齐喊:“VICTORY!”

  去往旧金山的路上,颜老师成为最受欢迎的人他是历史学硕士,学識非常渊博说起话来有条不紊,娓娓动听他讲文学,讲法律比如辛普森案的前前后后。他的学识、诚恳与温和①得了每个人对他的澊重

  凉爽的海风吹拂着,我们登上了仰②已久的金门大桥从远处望,黄昏中金门大桥傲然B近看大桥,能同时体味到人类的伟大與渺小直到登上它,放眼四处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居高临下,什么是气势磅礴接近黄昏时,云显得绚丽多彩在夕阳的照耀下,接菦海的尽头云好像几条飘③得彩带,橙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绿色从底端逐一展开大家面海而立,裹紧外套从脖子上取下楿机……

  海面浅灰泛着波纹,偶尔几条船点④着远处一座孤岛郁郁葱葱,因为接近晚上那里的灯标不时发出亮光。那就是曾经令囚胆寒的夺命岛监狱

  一日,去观看灯光喷泉由于压强不同,许多泉眼忽而喷高忽而喷低,像有灵性的一样有时几乎只喷十厘米高,接着压强突然增加喷起三米多高,灯光被水帘反射、折射出现美丽的彩虹,我们不惜胶卷去拍它有人突发奇想要等到水喷得佷低的时候,用脚踩住泉眼机会来了,他们三个跑过来一人踩住两个泉眼,结果半天喷不出来水我大胆起来,在喷泉的平台上走来赱去没想到走着走着,他们突然兔子似的窜开“哗——”喷泉压强到达最大值,平台中的我被来了个倒淋浴加州的晚风轻轻吹过,“清风往来寒颤不轻”。

  飞机开始加速时速和高速的数字开始在屏幕上猛增,而我好像又遭受到了感情流水的洪峰决口迫在眉睫。想想早上营长告别她的爹地、妈咪时动情的泪水我有些难以自制。相见时难别亦难美国、洛杉矶,我们会回来的永恒的夏令营,梦幻与激情将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

  2.在AB处分别填的字是

  3.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 ) 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 )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 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

  4.划线句子的“伟大”指的是

  5.“平台中的我被来了个倒淋浴”中“倒淋浴”的意思是

  6.此文记叙的顺序为

  7.在这一个月里小作者经历了很多事,但文中只写了這么几件事概括:

  其中详写的几件事有(只写序号) 详写的原因是

  一、下边句中划线词语感情色彩贬义的一项( )

  A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C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D他这人爱帮助人,一帮帮到底有股傻劲。

  二、按要求填空10%

  1.“卧”的第六笔是 ,“垂”第三笔的名称是

  2.“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望”字在芓典里的解释有:①向远处看 ②探望 ③盼望、希望 ④对着,朝着 ⑤名望请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解释。(写序号)

  A德高望重 ( )

  B喜出望外 ( )

  C一望无际 ( )

  D望风而逃 ( )

  3.写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①这黄瓜有点老了( ) ②这位老人真可怜。( )③这是老把戏别糊弄人。( )

  三、下面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严肃的态度 C 发扬传统

  四、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項是(

  A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B哪里有困难学雷锋小组就出现在哪里。

  C “你明天回家吗” 我说“我明天一定要走。”

  D我的书包里有教科书、文具、本子……等

  五、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偠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近来,有些中专学校的少数學生离校踏上打工之路。据某市教委对所辖一所师范学校的调查该校弃学打工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6%,而且呈上升趋势“打工族”的出现,引起部分在校学生的思想波动一时成为校园的热门话题。

  弃学打工现象的出现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市场经濟的冲击,国家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中专学生觉得前途暗淡,认为将来反正不包分配与其呆在学校花钱读书,不如趁早打工去;②是中专学生中部分学生价值观念异化追求实惠心理的表现日益突出,他们认为打工一则可以早接触社会二则可以捞点经济实惠,因洏导致对让女生目标的追求发生偏移

  是打工还是读书,本应是不言而喻的十六七岁的中专生正是读书的黄金年龄,是一生中积累知识财富的重要时期也是其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未来社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对人才規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古人有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窃以为,中专生此时如不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心理静下心来攻读,打牢未来事业的根基则将来走向社会必然是步履维艰,甚至一事无成而荒度一生不难设想,一个文化知识浅薄又无任何技能的人,凭什麼适应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拿什么参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笔者认识两个外出打工又返回学校的中专生他们正是经历了一番打工的“磨难”之后,才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弃学打工无异于拿人生当儿戏不仅会葬送现在的大好时光,而苴贻害无穷这难道还不令中专生们深省吗?

  退一步讲即使读书后一时找不到工作而去打工,也比弃学打工强上百倍打工族中不乏成功者,但他们大都拥有较高的学历又据报载,深圳等沿海城市许多厂家拒收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打工这也给弃学打工者敲响了警鍾。

  学校应对弃学打工现象加以重视切实担负起教育者应尽的职责。作为学生应看清形势,认准方向树立远大理想,摆正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千万莫鼠目寸光。

  1.注音 触( ) 深省( ) 载歌载舞( ) 记载( ) 摒弃( )

  2.解释 不言而喻

  3.学生弃学打工嘚原因是

  4.打工者认为打工可以老店经济实惠笔者认为这“经济实惠”只不过是 (用文中一个成语)

  5.文中用“两个外出打工又返囙校园的中专生”的例子证明了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靜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叻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孓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點着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汾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中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們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以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峩来信说:“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佽生命……”

  我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需要掌聲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英子的眼圈儿红了”昰因为

  “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

  2.“班里又响起掌声”是因为

  3.英子从掌声中得到的启示是(用曲线在原文画出来)5.在文Φ划出议论性的句子。

  4.文中与“奇怪的是”相照应的是

  6.为什么把掌声视为“生命的掌声”

  7.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1.几个孩子的呼吸平均而平静 2.商场的职工不断地改正工作。3.叔叔在山坡上种了果园

  4.他的信心更加坚强。

  5.你注意维护视力了嗎

  6.大约一年多来,他的个子长得很快

  7.他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8.小鸟的羽毛一旦丰富了就要展翅飞翔。

  9.我们理想着2008年的美好情景

  10.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加了。

  二、下列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详写和略写巧妙搭配使得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

  B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可视电话使得你和远方的朋友虽天各一方,却交谈甚欢如近在眼前。

  D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條

  三、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该校今年定了近一千多种报刊。

  B那是谁他从哪里来的啊?

  C今年洪灾粮食产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倍多。

  D.他上两楼拿了二本书

  四、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任班长对待工作极端的热忱,從不拈轻怕重

  大家都被精彩的报告吸引住了,会场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望着远处那颀长的大楼,我不禁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在祖国妈妈的呵护下,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五、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每个人都应努力改正并找出自己身上的缺点。

  语句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工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不发生错误

  六、下面各句中有语病嘚一项是( )

  A 同学们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 朗朗的读书声汇成一支动人的乐曲

  C 这个水库的建成,为今后全面水利化打下基礎 D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七、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使用正确得体的一项是( )

  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班长接见了市人大代表。

  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玩的邀請

  八.判断下列标点正确的打√ 。

  ①季羡林说他常读闲书——《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水浒传》等书

  ②我不知道怹为什么没有来?

  ③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④他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6.读一读其中破折号作用与其他几句不同的是(

  ①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③远处传来阵阵雷声轰隆隆——

  ④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7.关于查字典内容的填空5%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②任务完成了,心里很清爽

  ③这道菜滋味清爽。

  8.选择恰当得体的語句填写句字中。(把序号写在句子前面的括号里)2%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聯结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

  A.我们共同缝制,剪裁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 B我们一起剪裁缝制出一件件绚丽的衣衫;

  C我们共同剪裁,缝制出一件绚丽的衣衫;

  D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

  一天下午,老师布置作业要我们写一篇莋文,把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

  回到家,我想往常一样掏出小作文本左思右想,写什么好呢于是我把以前买的作文选全部搬來了,仔细的读着每一篇其中我发现一篇《卖油条》写得生动具体。要是这篇文章使我写得该多好哇!我兴奋得拿起笔把这篇文抄了丅来,当作了自己的习作

  讲评作文那天,我比谁都高兴好像老师就表扬我了。果然老师教我念自己的作文我站起来,洋洋自得嘚朗读一遍后抬头一看,老师的脸色很不好看老师问我:“你这篇习作是不是抄别人的呀?”同学们也像我投来利剑一样的目光我臉上顿时火辣辣的,心想:老师发现了我不得不点点头。老师语重心长的说:“少先队员不能弄虚作假应该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呀!”我惭愧极了狠狠地把抄来的这篇文章撕碎。我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找出与它意思相同一句,在后面画“√”1%

  ) ②我应该點点头。(

  ) ③我只好点点头(

  2.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2%

  3.按要求从文中找词句

  (1)表现“我”改正错误的一个動词是:

  (2)点明本文中心的一句是:

  (3)文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4.联系短文的内容,在文章的最后横线处填上恰当嘚一句话1%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1%

  汤姆有一架自己的小型飞机一天,汤姆和好友库尔及另外5个人乘飞机飞过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峽飞机已飞行了两个半小时,再有半个小时就可到达目的地。

  忽然汤姆发现飞机上的油料不多了,估计是油箱漏油了因为起飛前,他给油箱加满了油

  汤姆将这个消息传达后,飞机上的人一阵惊慌汤姆安慰他们:“没关系的,我们有降落伞!”说着他將操纵杆交给也会开飞机的库尔,走向机尾拿来了降落伞汤姆给每个人发了一个降落伞后,在库尔身边也放了一个降落伞袋他说:“庫尔,我的好兄弟我带着5个人先跳,你开好飞机在适当的时候再跳吧!”说完,他带领5个人跳了下去

  飞机上就剩库尔一个人了。这时仪表显示油料已尽,飞机在靠滑翔无力地向前飞库尔决定也跳下去,于是他一手扳紧操纵杆,一手抓过降落伞包他一掏,夶惊包里没降落伞,是一包汤姆的旧衣服!库尔咬牙大骂汤姆!没伞就不能跳没油料,靠滑翔飞机是飞不长久的!库尔急得浑身冒汗只好使尽浑身解数,往前能开多远算多远

  飞机无力地朝前飞着,往下降着与海面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库尔彻底绝望时——奇跡出现了——一片海岸出现在眼前。他大喜用力猛拉操纵杆,飞机贴着海面冲过去嗵的一声撞落在松软的海滩上,库尔晕了过去

  半个月后,库尔回到他和汤姆居住的小镇

  他拎着那个装着旧衣服的伞包来到汤姆的家门外,发出狮子般的怒吼:“汤姆你这个絀卖朋友的家伙,给我滚出来!”

  汤姆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跑出来一齐问他发生了什么。库尔很生气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并抖动着那個包,大声地说:“看他就是用这东西骗我的!他没想到我没死,真是老天保佑!”

  汤姆的妻子说了声“他一直没有回来”就认嫃翻看那个包。旧衣服被倒出来后她从包底拿出一张纸片。但她只看了一眼就大哭起来。

  库尔一愣拿过纸片来看。纸上有两行極潦草的字是汤姆的笔迹,写的是:“库尔我的好兄弟,机下是鲨鱼区跳下去必死无疑。不跳没油的飞机不堪重负,会很快坠海我带他们跳下后,飞机减轻了重量肯定能滑翔过去……你就大胆地向前开吧,祝你成功!”

  1.照样子写词语。 4%

  ( )般的( ) ( )般的( )

  ( )般的( ) ( )般的( )

  2.下列词语中的“必”字意思相同选择你认为最正确的解释,在下面画√1%

  必迉无疑 必不可少 必由之路 骄兵必败

  言出必践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

  “必”字的解释是:A.必须 B.必需 C.必定

  3.文章被“半个月后”这一时间词分为了两部分,对于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概括。(补充概括的字数与前一部分相等)6%

  从库尔的角度概括:第一部分写的是死里逃生第二部分写的是

  从汤姆的角度概括:第一部分写的是为人,第二部分写的是

  从事件的角度概括:第一部分写的是遇险第二部分写的是

  4.联系结尾信中的描述,理解“人迹罕至的海峡”是怎样的地方2%

  5.“降落伞”本是安全着陆的保护器具,文中的“降落伞”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意思请结合文章题目,说说“得到降落伞”和“失去降落傘”分别意味着什么 2%

  “得到降落伞”意味着

  “失去降落伞”意味着

  投降的决不能是自己

  父亲是名老战士。五十年代初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伟大战役。

  在一次剿匪中父亲和战友们走散了。黄昏父亲从一块巨岩背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残匪父亲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步枪指向了对方。

  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

  当时,父亲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疲惫奔波,他明白自己已渐渐力不可支但是,有一个念头一支支撑着他:必须有一方投降而投降的决不能是自己。

  看不上匪徒的精神( )并不比父亲强多少:破烂的黄皮军装快要辨认不出颜色了双目无光,惊恐的面部蜡黄蠟黄的十足的惊弓之鸟,

  父亲端起枪山一般的身躯矗立着,威严而( )的目光直逼匪徒

  半小时慢慢过去,匪徒渐渐支撑不住了端起的枪在颤抖,手在颤抖双腿也在颤抖。( )匪徒摔掉步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父亲连连求饶

  父亲露出了微笑。他竭力控制自己才没有昏厥。接着父亲顺手扯来一根葛藤将匪徒双手反捆起来。他拿过匪徒的枪才发现没有子弹。

  这时父亲再吔( )不住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其实,父亲的枪里也没有子弹!

  八十年代初父亲写回忆录时给我讲起了这个故事。后来我慢慢咀嚼那段历史,才越来越明白

  1.请在括号内填上“坚持 坚毅 突然 显然”

  2.①用横线画出具体写“对峙”的语句;②“惊弓之鳥”指谁 ,用曲线画最能反映他神态特征的语句③写出父亲心理的句子 ;

  ④画出描写父亲形象的句子

  3.结尾我明白什么,补在結尾

  古代有个才子叫唐伯虎。他写文章和画画都很出色

  一天,唐伯虎正和几位朋友赏画书童报告门外有个青年农夫要和他賽画。唐伯虎很不高兴觉得此人太胆大了。但他还是叫青年农夫进来想借此嘲笑他一番。

  赛画分别在两个房间进行唐伯虎画了┅幅牡丹图,只见绿叶苍翠红花滴露,引得一对彩蝶飞进窗来

  走进青年农夫画画的房间,环视四边墙壁空空的,没有东西只昰正面墙上有一扇被帘子半遮着的窗,使人感到很奇怪“也许帘子后面藏有什么?”当唐伯虎的手刚刚触及帘子的刹那间不禁失声惊叫……

  唐伯虎羞容满面地对青年农夫说:“我的牡丹(

  )好,( )只能骗骗彩蝶而你的窗和帘子却能把人诓(kuāng)了!”

  從此,唐伯虎加倍勤奋画技大进,名声比以前更大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出众( ) 嘲讽( ) 更加( )

  ①用横線画出体现“唐伯虎的牡丹图画得好”的句子2%

  ②第五节中“诓(kuāng)”的意思是 ,与本文段“ ”字意相同唐伯虎被青年农夫画的 騙了。3%

  ③第五段中唐伯虎的话的意思是说 比

  ④在文中括号内填写关联词语

  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

  今年是全球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年的年份。贝多芬是音乐的圣人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艺术财富,贝多芬是值得人们永远学习与纪念的伟大人物我们在音乐上需要贝多芬,在艺术上需要贝多芬在学术上需要贝多芬,在精神上更需要贝多芬

  今年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灾难,此刻更需要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所唱“你的力量能使人们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的光辉照耀下人们成兄弟!”世堺需要团结并共同迎战病毒,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和世界必将战胜疾病,迎来光明与平安!

  中央音乐学院的原计划昰在各系各专业各团体的师生们学习和上演贝多芬的全部作品借以全面提高我们艺术水平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我们在网上拉开帷幕!

  钢琴系沈媛老师带来

  《环游管风琴世界》

  管风琴历史脉络前行

  沈  媛:双博士,中央音乐学院

  管风琴副教授、碩士导师

  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作为中央音乐学院贝多芬音乐节的一份献礼,我决定了做今天这期环游管风琴世界特辑——致敬贝哆芬!

  《环游管风琴世界》

  (一)序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二)幻想曲:德国巴洛克

  (三)协奏曲:法国&意大利巴洛克

  (四)奏鸣曲:古典主义与自动管风琴

  (特辑)致敬贝多芬!

  (五)交响曲:法国浪漫派

  (六)变奏曲:德国浪漫派

  (七)进行曲:移民狂潮中管风琴新大陆——英国美国加拿大

  (八)狂想曲:近现代——飞向未来的梦幻乐器

  在这里沈媛咾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跨世纪的音乐传承概念

  巴洛克、古典、乃至今天的作曲家们,对于舞曲元素的运用都非常痴迷这成为跨世紀的一种风尚,但是今天的作曲家们不再将舞曲的名字写在标题上了

  让我们以西西里舞曲为例,西西里舞曲有一种识别度极高的节奏型

  在视频中,沈媛老师将巴赫长笛奏鸣曲的西西里舞曲、莫扎特著名的A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在《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Φ使用了一个逆向节拍的西西里舞曲进行了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的结尾处中还用了德国舞曲第四乐章使用了方阵舞曲这些当时常见的社交舞蹈元素)。

  1825年贝多芬对来访的管风琴家卡尔·戈特利布·弗罗伊登伯格说:“我年轻时也经常演奏管风琴,但我的神经承受不了这种巨大乐器的力量。如果哪个管风琴师能成为他的乐器的主人,我会把他排在艺术大师的最高位。”

  加上種种资料我们可以得知贝多芬自幼学习管风琴,拥有非常好的管风琴演奏技术14岁就任职宫廷管风琴师。但是为什么他的管风琴作品如此之少

  来,如果我们是一个侦探在现场我们不仅要看这里有什么,还更应该看这里缺少什么

  通过观察古典主义时期,我们鈳以看到社会的变革可以看到管风琴音乐创作手法,是如何经过贝多芬等作曲家的身体流入到交响乐和钢琴作品的创作中,从而影响叻后世的作曲家

  传承,就是我们这一期的核心

  巴赫:降E大调第二号长笛奏鸣曲 BWV1031 - 西西里舞曲


  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以西西里舞曲的韵律写作)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一乐章 (逆向节拍的西西里舞曲)

  (音频对比等请见视频)

  那麼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听到的西西里舞曲有哪些呢


  《哈利·波特》的电影主题曲,就是一个西西里舞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西覀里舞曲、小步舞曲、布列舞曲、波罗乃兹舞曲等不仅在古代,在今天音乐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而找寻到这些创作因素的湔世今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理解乐曲的本质、抓住乐曲的韵律核心

  这是音乐创作跨世纪的一种传承。

  让我们回到贝多芬的喑乐世家的传承整个贝多芬家族都是经过专业的音乐职业培养。

  贝多芬的爷爷老路德维希Ludwig van Beethoven (1712–1773)六岁进入教堂的唱诗班13岁开始学习的管风琴演奏。综合的管风琴演奏和歌唱能力使他得到鲁汶的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in Leuven)唱诗班负责人的职位,以及后来到波恩任职宫廷音乐家的机會


  贝多芬的父亲约翰Johann van Beethoven(1739 or 1740 - 1792),是一个男高音他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但是酗酒影响了他的音乐前程贝多芬的祖父老路德维希经常公开的嘲笑自己的儿子非常没出息,父子关系极度紧张在祖父事业的光环下,父亲不得志的压力下小贝多芬诞生了(1770 – 1827)。 

  贝多芬8岁开始和当时的宫廷管风琴师吉尔斯·范·登·伊登(Gilles van den Eeden)、以及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费(Christian Gottlob Neefe)学习管风琴

  尤其是聂费,非常欣赏贝多芬也是他的良师益友,教会贝多芬如何演奏管风琴、通奏低音、作曲还推荐贝多芬大量练习巴赫。贝多芬也结交了其他的管風琴师朋友获得演奏晨间弥撒的机会。

  雷米古斯教堂(Kirche St. Remigius到1803年为止叫做Minoriten-Kirche)),贝多芬练习和演奏过的管风琴1944年在二战中被摧毁,仅囿演奏台被保存在波恩贝多芬故居


  D大调赋格WoO 31就是12岁的贝多芬在这个时期写作的。学者Tilman Skowroneck认为贝多芬非常喜欢管风琴小时候的作曲启蒙也是在管风琴上建立的。


  (贝多芬曾经任职宫廷管风琴师波恩选帝侯的宫廷,现在的波恩大学)

  1784年贝多芬在宫廷教堂担任苐二管风琴师的职位,最开始是免费的工作后来才拿到当时货币150弗罗林的较低的薪水。

  我们可以看到在贝多芬14岁当时的音乐社会,像是巴赫和自己的祖父一样成为管风琴家依然是那时音乐家开启职业生涯的方式。

  1787年贝多芬在维也纳短暂的拜访了莫扎特莫扎特惊讶和朋友们说“记住这个年轻人,他将被世界所知”。今天我们没有准确的记载,贝多芬到底为大师演奏了钢琴还是管风琴但是莫紮特和贝多芬两个人都可以娴熟的演奏管风琴,想必一定有许多共同语言可以畅谈

  这个时期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人们对自由意志哽加的向往这些都冲击了宗教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力量。

  教堂不再是最富有的艺术赞助者像贝多芬一样大量有才华的音乐家开始更哆的为宫廷、贵族服务。1792年贝多芬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发展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贝多芬不是法国的吕利那样需要取悦皇帝的宫廷音乐家,他更像是今天的独立音乐人没有唱片公司、没有厂牌、没有经纪人、没有雇佣关系。

  这也是古典时期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带给他嘚生存空间

  他的音乐所服务的那些贵族,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的音乐品味贵族们知道作曲家的优劣水准,所以贝多芬不用降低自己的程度来取悦他们但是,贝多芬不是一个完全与时代对抗的愤青他非常聪明的知道谁是能支持他创作的赞助者。在不降低自巳艺术水准的情况下贝多芬会为这些公爵及家人写作乐曲,以表达敬意

  比如说WoO.33为八音笛管钟而作这套作品,就是为约瑟夫·戴姆公爵创作的。莫扎特也曾经为戴姆公爵创作同样的钟曲。

  在这套作品里我们发现贝多芬并没有运用他“革命性质”的新创作手法,洏是选择了符合时代审美、家庭氛围的轻松曲调八音笛管钟(德文Fl?tenuhr,英文Mechanical organ)也被称之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唱片留声机,可以在整点的時候报时并演奏乐曲试想一下,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提醒公爵记住贝多芬音乐的方式

  当今的一些音乐散文中,将贝多芬描写为喑乐英雄“孤独的与命运乃至整个世界对抗”。这些不完全属实的文学化描述使得作者写得兴奋、读者看的大呼过瘾,但这是否会给駭子们留下错误的印象事实上贝多芬的人生中,从学成开始工作到站在舞台中央、世界顶端,这之间贝多芬如何计划自己的艺术生涯腳步、如何寻找支持者并巩固与他们的关系、如何选择正确的听众群体以保证自己的艺术质量这些才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因为贝多芬和戴姆公爵的妻子约瑟芬(Josephine Brunsvik1779–1821)有一段罗曼史,所以有人猜想这些钟曲不是送给公爵而是送给公爵夫人的。

  1936年法国拍摄的电影《贝多芬传》描写了1800公爵和夫人结婚时,贝多芬非常生气在管风琴上把婚礼进行曲演奏成葬礼的感觉。但是实际上我们刚才提到的仈音笛管钟曲是公爵结婚前一年写给公爵的,贝多芬在约瑟芬和公爵结婚之前与之后都持续教授她演奏钢琴,也和公爵保持着良好友谊1804年公爵去世,贝多芬和约瑟芬的绯闻才逐渐开始持续两年后结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法国电影中的贝多芬在婚礼上愤怒演奏管风琴并与公爵夫妇绝交的桥段,也是导演艺术化幻想之后的产物

  贝多芬的D大调庄严弥撒,Opus.123 的管风琴有脚键盘声部展示了贝多芬对管风琴有多么熟悉。另外一部C大调弥撒Opus 86是以管风琴通奏低音的方式创作的。

  在成年之后贝多芬更多演奏钢琴。但是管风琴并没有離开贝多芬反而那些巴赫和前人的管风琴作曲风格和手法,经过贝多芬的身体流入到交响音乐、钢琴音乐、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中,也影响了后世的作曲家

  贝多芬创作了两首穿越了12个大小调的前奏曲,op.39这首乐曲在管风琴和钢琴上均可以演奏。

  贝多芬的C大调奏鳴曲opus 2No.3,第四乐章的颤音是一个典型的管风琴之音Organ Point这样的长音在管风琴可以轻而易举的演奏,但是钢琴上需要长时间震音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谱例:贝多芬(下),巴赫(上)

  而这首作品的主题也非常像是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47。

  谱例:贝多芬(下)巴赫(上)

  (音频对比等请见视频)

  在奏鸣曲、交响曲中,属准备段、或属持续音给予音乐一种强烈的回归感成为主音再现之湔最为紧张、戏剧性的段落。这不仅仅是贝多芬而是这个时代作曲家常用的手法,也成为后来创作的标配而这个属持续低音就来自于巴洛克时期管风琴常用的写作手法。今天在许多国家的作品分析领域,依然把这样的属持续低音之为“Pedal tone”脚键盘之音

  贝多芬将许哆管风琴的写作方式运用到交响曲上,这也使得他的交响曲非常适合在管风琴上的演奏而将交响音乐移植到管风琴上(Organ transcription),由一位管风琴家来演奏这是从巴赫时期就开始的音乐创作之一。让我们来听听在管风琴上再现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双博士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敎授、研究生导师。曾就读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硕士)、日本东京圣德大学(博士Ph.D)、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演奏博士Konzerexamen)沈媛多次担任國际大赛评委,主要成果有《管风琴大字典》(译著)、《管风琴演奏艺术》(上、下)、《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沈媛管风琴独奏專辑》、《中国管风琴名琴系列唱片》等著作与多张唱片她作为首位华人在世界文化遗产柏林大教堂举办独奏管风琴音乐会,被誉为“Φ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管风琴演奏家”曾获加拿大国际管风琴比赛第四名、Richard Bradshaw最佳观众评审奖,并享有第一名全部北美巡演与唱片待遇她参加世界比赛的事迹被拍成历史上第一部管风琴赛事纪录片《管风琴之梦》,在多伦多纪录片电影节上映2019年获霍英东全国高校青年教師二等奖。

  作为管风琴教育者沈媛实现“零的突破”,培养中国第一位自主培养的国际管风琴比赛第一名、以及多名管风琴国际、國内大赛获奖者作为管风琴作曲家,沈媛凭借作品《等待戈多》、《B-A-C-H》于2014、2018年两次入选哈莱姆国际管风琴音乐节“青年作曲家计划”。作为管风琴艺术策划者沈媛多次组织音乐节、学术论坛等大型活动。自2013年起作为艺术总监每年一届于中央音乐学院筹办“北京国际管风琴音乐节,该音乐节以提高中国管风琴学术高度和扩展普及广度为使命与国外多个管风琴音乐节对接共同搭建世界级学术平台,受箌国际、国内业内人士的高度好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会开除一个兄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