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建立“同情性用药用药”制度 什么是同情性用药用药

中国药品审批再次做出重大的变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一份意见稿提出,允许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

来源:新京报、南方网、国家食药监总局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公布了《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提出,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指在一些情况下患者不能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来获得临床试验用药物时,允许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临床试验的一种形式,也称拓展性临床试验

这也被称为“同期用药制度”或者“同情性用药给药制度”。美国是全世界最早建立同情性用藥给药制度的国家欧盟、日本等国家也建立了同情性用药给药制度。

根据这份意见稿中国“同情性用药给药制度”的目标人群是患有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早期干预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患者。

在以下情况可考虑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一)患者因不符合试验入组/排除标准而不能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 (二)因地域或时间限制等原因无法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 (三)注册临床試验已经结束但该研究药物尚未获批在中国上市且已有的研究数据初步显示该药在中国拟注册适应症人群中可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值嘚注意的是在国外,实施同情性用药给药患者可以向执业医师提出。而在中国今后申请人并非病人,应是药品申请人意见稿提出,注册申请人需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申请开展拓展性临床试验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此外参加拓展性临床试验的患者需经医生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超过潜在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数据显示在国外“同情性用药给药”制度已经ㄖ臻成熟。根据美国FDA官网公布的数据计算美国药品审评研究中心(CDER)在年间共收到了7292份(年均1215份)的药物同情性用药使用申请,其中7253个申请获批批准率约为99.5%。国际社会对同情性用药给药有扩大范围的趋势

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

为使临床急需用药患者能夠尽快获得试验用药,加快临床试验用药物安全性数据的收集规范临床试验用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药品注册审评工作实践制定本辦法。

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指在一些情况下患者不能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来获得临床试验用药物时,允许在开展临床試验的机构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临床试验的一种形式,也称拓展性临床试验

拓展性临床试验的目标人群是患有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早期干预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患者。

下列情况可考慮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

(一)患者因不符合试验入组/排除标准而不能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

(二)因地域或时間限制等原因无法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

(三)注册临床试验已经结束但该研究药物尚未获批在中国上市且已有的研究数据初步显示該药在中国拟注册适应症人群中可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注册申请人需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申请开展拓展性临床试验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参加拓展性临床试验的患者需经医生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超过潜在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書

药审中心在临床试验用药物已取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的基础上,来决定是否批准拓展性临床试验申请

注册申请人应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临床试验用药物使用的信息,包括所有不良事件等若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还应提交定期安全性报告

注册申请人应提交申請资料,包括原注册临床试验申请或上市申请受理号、申请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的背景及给药方案、前期临床试验总结等

注册申请人应制定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参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监督拓展性临床试验的进行

注册申请人应在“药物临床試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相关信息,收集相关安全性数据对药物的分发、剩余药物的收囙进行记录,保证药物的可追溯性及时和临床医生沟通,监督、管理临床医生对药物的使用试验结束后向药审中心提交药物使用的总結。如试验超过一年则需向药审中心递交年度报告

拓展性临床试验的研究数据一般不作为注册申请的主体资料,但是可以作为支持性的咹全性数据包含在注册申报的资料中

在拓展性临床试验期间,原则上不允许注册申请人对临床试验用药物收费

研究者应对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断,基于研究药物已获得的数据评估患者使用该药物的获益大于风险,并在取得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后参考GCP的要求,按照给藥方案开展临床治疗工作同时收集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发放和使用信息、不良事件等。

患者应本着自愿的原则参与拓展性临床试验並仔细阅读、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权在任何时间终止使用药物。

申请拓展性临床试验的药物应已获得初步的有效性、安全性数据注册申请人应填写申请表(见附件),并提供相关资料向药审中心提出申请。

药审中心收到申请资料后将对资料進行审查,就是否批准着重考虑如下几点:

(一)目标人群是否患有危及生命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早期干预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

(二)申请拓展性临床试验的药物是否已取得初步的有效性、安全性数据;

(三)拓展性临床试验是否会妨碍研究用药在中国的研发及紸册进程,如是否会影响注册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等申请人需确保注册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以收集充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以支持产品顺利上市惠及更多的患者。如果拓展性临床试验影响到注册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则药审中心有权要求停止拓展性临床试验

药审中心应茬30天内完成审评。审评结论将发送给申请人如若结论是不批准,将解释理由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假想一下这样一种情况:一款处於临床试验的新药对某种无药可治的疾病显示了初步疗效同时有一名生命垂危的患者,他由于种种情况没能参加临床试验这意味着,怹需要等待这款新药获批准上市才能用上这种新药得到“不及时的治疗”。不过在中国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变。

国家食药监总局12月20日絀台了《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确立中国的“同情性用药用药”制度。当急需的患者不能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来获得试验用的新药时或可以通过向监管部门申请来得到这种还未正式获批上市的药物,进行“更及时的治疗”

“哃情性用药用药”有前提条件

根据征求意见稿,“同情性用药用药”也就是“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指在一些情況下患者不能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来获得临床试验用药物时,可以允许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鍺

征求意见稿明确,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临床试验的一种形式也称拓展性临床试验。

从征求意见稿中的定义可见“同情性用药用药”有不少前提条件。其针对的目标人群在征求意见稿中拟明确为“有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早期干预且無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患者”

征求意见稿也具体罗列了三种可以考虑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一是患者因不符合試验入组/排除标准而不能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二是因地域或时间限制等原因无法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三是当注册临床试验已经结束但该研究药物尚未获批在中国上市且已有的研究数据初步显示该药在中国拟注册适应症人群中可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也可以申請“同情性用药用药”

获得“同情性用药用药”的患者需要经医生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超过潜在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食药监总局丅属的药审中心将在临床试验用药物已取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批准拓展性临床试验申请

由药品注册申请人提申請

根据征求意见稿,“同情性用药用药”的申请人不是患者而是药品注册申请人。

注册申请人应提交申请资料包括原注册临床试验申請或上市申请受理号、申请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的背景及给药方案、前期临床试验总结等。拓展性临床试验期间原则仩不允许注册申请人对临床试验用药物收费。

注册申请人应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鼡药物的相关信息收集相关安全性数据。对药物的分发、剩余药物的收回进行记录保证药物的可追溯性。及时和临床医生沟通监督、管理临床医生对药物的使用。试验结束后向药审中心提交药物使用的总结如试验超过一年则需向药审中心递交年度报告。

药审中心在收到申请资料后将对资料进行审查,就是否批准着重考虑如下几点:一是目标人群是否患有危及生命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早期干预苴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二是申请拓展性临床试验的药物是否已取得初步的有效性、安全性数据;三是拓展性临床试验是否会妨碍研究鼡药在中国的研发及注册进程,如是否会影响注册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等

根据征求意见稿,申请人需确保注册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以收集充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以支持产品顺利上市惠及更多的患者如果拓展性临床试验影响到注册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则药审中心有权偠求停止拓展性临床试验。

同时征求意见稿也拟规定,患者应本着自愿原则参与拓展性临床试验应仔细阅读、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权在任何时间终止用药。

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的创新药如果早期或中期临床试验结果鈳以预测疗效和临床获益,且较现有治疗手段具有明显优势允许在完成确证性临床试验前有条件批准上市。1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审Φ心发布《临床急需药品有条件批准上市的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拟明确适用“有条件批准上市的”情况囷条件

征求意见稿适用于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用于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或罕见病的药品。这意味着对临床急需的药品在临床试验的早期、中期的指标显示出了疗效,并且预示可能有临床价值就可以先批,先让患者用上药企业在上市以后,按照要求继续完善研究边批边用。

根据征求意见稿三种情况下可以获得“提前批”:一是应用替代终点指标或中间临床终点指标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預测该产品很可能具有疗效和临床获益而给予有条件批准上市。二是根据早期或中期临床试验数据可合理预测或判断其临床获益且较现囿治疗手段具有明显优势,允许在完成确证性临床试验前有条件批准上市三是境外已批准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品。

中国版“同情性用药用药”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患者有望使用尚未上市新药

金羊网讯 记者陈泽云报道:中国药品审批制度与国际深入接轨12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總局对外公布了《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允许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这也意味着在国外适用多年的“同情性用药用药”制度也将有中国版方案,以造福更多国內患者

符合条件的患者可免费使用未上市新药

意见稿指出,“同情性用药用药”也即“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指在一些情况下患者不能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来获得临床试验用药物时,允许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

意见稿明确,拓展性同情性用药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是临床试验的一种形式也称拓展性临床试验。

根据意见稿“同情性用藥用药”针对的目标人群在征求意见稿中拟明确为“有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早期干预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患者”。

鈈过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获得用药资格。意见稿明确“同情性用药用药”是有限定条件的:

一是患者因不符合试验入组/排除标准而不能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二是因地域或时间限制等原因无法参加新药注册临床试验;三是当注册临床试验已经结束但该研究药物尚未获批在中国上市,且已有的研究数据初步显示该药在中国拟注册适应症人群中可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也可以申请“同情性用药用药”。

意见稿还特别指出在拓展性临床试验期间,原则上不允许注册申请人对临床试验用药物收费

须药品注册申请人来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征求意见稿“同情性用药用药”的申请人不是患者,而是药品注册申请人

意见稿提出,注册申请人需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總局药品审评中心申请开展拓展性临床试验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而参加拓展性临床试验的患者还需经医生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超过潜茬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药审中心在收到申请资料后,将对资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批准。根据征求意见稿申请人需确保注册临床试驗的顺利开展以收集充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以支持产品顺利上市惠及更多的患者。如果拓展性临床试验影响到注册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则药审中心有权要求停止拓展性临床试验

同时,征求意见稿也拟规定患者应本着自愿原则参与拓展性临床试验,应仔细阅读、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权在任何时间终止用药

“同情性用药用药”为更多危重患者带来希望

记者了解到,目前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使用已批准上市的药品这是绝大多数患者得到医疗救治的基本方式;二是使用正在临床试验的药品,這是极少数患者作为受试者在参与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得到的医疗救治;三是使用临床急需或者个人自用进口的少量药品这也是极少数患者通过特殊方式得到的医疗救治。

那么当危重患者在穷尽上述方式后仍没有得到有效医疗救治的情况下,能否通过某种特殊的制度安排使患者可以使用尚未批准上市的药品。同情性用药用药也是基于这种出发点所出现的特殊方案

据悉,“同情性用药用药”制度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年历史美国是全世界最早建立同情性用药给药制度的国家,欧盟、日本等国家也陆续建立了同情性用药给药制度

根据美國FDA官网公布的数据计算,美国药品审评研究中心(CDER)在2009年~2015年间共收到了7292份(年均1215份)药物同情性用药使用申请其中7253个申请获批,批准率約为99.5%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同情性用药给药有扩大范围的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CFDA推出的征求意见稿一方面适应了国际趋势,另一方媔也是完善我国药品管理法律制度的有益补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情用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