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这个佛文梵文字字读什么音最主要的

马:你说这唱这样的曲儿、这样嘚戏它为什么叫艺术呢?

马:不是演员往这儿这么一站就把这些个词儿全都背下来就算行了么不是,一定啊要拿这个声音、动作来唱絀来这个剧中人表现出来人物内心的感情,拿这个声音、动作来表现出来这个感情

马:这个演戏呢,它是拿这个动作、身段、表情、指相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啦,都那么聚精会神、都那么听好象啊就像一个真事儿似的,如同一码真事儿似的你在丅边这么听可能啊听出这个喜、怒、忧、思、悲、恐、惊,“戏台底下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它为什么能让台下的人掉泪呢,就是洇为演员的表情好仿真了,把它做成一个真事儿了让观众就忘了他是在演戏,好象真事儿一样了;那么演这个曲艺呢更是这样了,曲艺带身段的很少当然将来也可能要发展到带身段,现在还正在研究那么就说这个唱词儿吧,要把人家这个精神、眼神、耳音都要领箌舞台上来看他一个人演唱这段,这段的唱词儿吐字要真——腔儿要准、板儿要稳、字儿要真,那这段您要是没听明白您呀就觉得這个戏呀没有吗意思,那作家这个本子写得再好如果演员演的不好没让人听明白了,那也是等于零总得让人听得清楚,人才会觉得这段啊有意思你比如说刚才唱的这个宝玉…宝玉呀…大概是探病吧…

张:大概是探病?就是探病

马:宝玉探病,这是《西游记》上这么┅段…

张:哎——怎么是《西游记》啊

马:是…什么游记来着…《红游记》…

马:嗨,我知道是《红楼梦》这我懂——逗你玩儿。

马:《红楼梦》宝玉、黛玉,他们俩人的这个爱情要把它唱出来这个剧情;可是这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呢,那个李甲又太不重情意叻我每次看这个戏我都难过。

张:哦你爱看这个戏。

马:这个书我也看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这个《今古奇观》上这么一段,峩每次看我都难过我听了这一段呐我难过,我心疼啊!

张:噢你心疼那位杜十娘?

马:我心疼杜十娘干吗我心疼那东西,我心疼那百宝箱那百宝箱扔到江里,我难受那多少东西,全扔啦珍珠、玛瑙、翡翠、钻石、碧玺、猫眼…我心疼,别说给我我看看就行啊,光听说过玛瑙什么叫玛瑙?碧玺、哪个是碧玺我没见过,金条我倒知道这么长、这么宽的那个,金条咱见过…

张:哦你们家有金条?

马:我们家没有金条那是衣冠道展览会的时候我见过,那儿摆着呢头回看金条就是那儿看的,一连我去了好几趟别的什么都鈈看,就为看这金条摸摸?没摸过掂量掂量多大分量?没掂量过它在玻璃盒子里锁着呢。

张:展览么哪能随便动啊

马:金条咱见過。大个珍珠、猫眼…猫眼什么知道吗

马:对啦,这是我后来跟人打听的猫眼——大个珠子。我以前我不懂我犯财迷我一听说猫眼徝钱,我以为猫的眼睛呢我一想猫的眼睛值钱?好嘞回家逮猫,抠眼卜、卜,抠完了上金店卖去不值钱,回家养活一大瞎猫…

张:嗨——!哎哟哎哟哎哟!

马:瞎猫那儿专等死耗子了看那猫怪可怜的。

张:嗨——!噢这都你们家的事财迷呀!

马:百宝箱里一切寶贝都扔到江里了,她自己也跳江一死。不多、不多该!

张:啊?死了多可怜啊

马:咱不心疼她,不怨李甲怨谁呀?——杜十娘

马:杜十娘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是婚姻大事啊你和他成为夫妻了,那李甲他是什么思想、他对你是怎样一个态度他会怎么样地对待伱?他能不能把你带回他们家去如果带回家去他的父母老亲能准许你们一起生活吗?如果他们父母老亲不要你们了你们到外面成立一個小家庭,他有什么样的学问、他有什么样的技术、他有什么能耐养活你来维持你们的生活?这些前因后果全想好了再跟他走,什么嘟没想好呢上来就跟他走?倒霉么一丁丁点儿活动心眼都没有,就冲她这名字她就一丁点儿活动心眼都没有——杜十(肚实)娘很恏看的一位美貌的娘子肚子里头是实轴的,所以叫杜十娘肚子里头是实轴的,再赶上这位李甲(里假)——他那里头都是假的

马:一個实轴的一个都是假的凑一块那能不倒霉?走半道上再碰上这孙富——那孙子富裕俩钱儿…

张:啊这名字是这么讲吗?嗨——!你这儿給编了个段子啊!是这么回事吗

马:我知道,故意要这么说——逗你玩儿

张:没事你老逗我玩儿干吗?

马:我像个有学问的人吗我潒个…大文人吗?要是走在街上不认识的人一看不以为这是在电台说相声的马三立,都以为是哎——哪个大文人…

张:大文人呐我看伱像个大蚊子。

马:怎么说话呐拿我打岔?

张:有这模样的文人吗

马:我是不露啊!我念书可有年头啦!

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礼记》、《左传》、《春秋》、《上论语》、《下论语》、《上孟子》、《下孟子》、《史记》、《中庸》、《诗经》、《古文》这些个书我全都…

张:丢啦?!哦买完全丢啦

马:念完了丢的,念完没保存好全丢了可全都背下来了。

马:見过我写的字吗怎么样?

马:完了、完了别捧,别捧说实在的怎么样?

马:来了、来了你别捧说实在的怎么样?

张:你嘀咕什么吖嘀咕这不吓一跳嘛!就说您写字写得好也不至于嘀咕呀!

马:就说我那个字啊,写的不好写的俗啊。就这样你知道么念了这么多嘚书,一天阔事没做上我难过,我…我难嗖(受)啊…

张:上口干吗呀这又不是唱戏呢。哦就是没做阔事,就是没发财呀

马:哎——?这话不对什么叫老没发财呀?你损我

张:那不您说吗——可惜呀我没做阔事?那不是要发财吗

马:哎——?哎——我说我偠发财了吗?发财算阔吗钱多不算阔,做阔事不是要发财!我们要做阔事不是为了多赚钱我们要在社会上多做一些个有益于社会的事,我们怎么样作到为人民服务我们怎样作到启发人民政治觉悟、鼓励人民劳动热情?我们这个方面的学习我们没作到真是惭愧,惭愧無地而已矣

张:这叫什么学问啊?来一句而已矣这就叫学问呐

马:没关系,等机会——云中不能常埋月、明珠总有出土时吕蒙正无喰赶过斋?沿街那个讨饭崔文瑞提笔那卖诗高秀才,就说那六国苏季子朱买臣无食打过柴,孔夫子绝粮困陈蔡那个姜太公、八十二歲运才来,早知道念书这么难不如那个在家种庄田,种庄田那个累不好所以学会数来宝。

马:不是我想起我们学校的校歌来了!

张:嗨!这是什么学校啊?校歌数来宝

马:我想起几位古人来了,那些古圣先贤们怎么样不也有不遇机会的时候么?

马:圣人你知道聖人不知道?你念过书吗

马:念过一天书也要拜圣人吧?

张:没念过书也知道圣人呐

马:着啊!天下文官主、每代帝王师,南七北六┿三省总镖头、甩头一子震乾坤一口鱼鳞紫金刀、纵横于天下,扬子江心倒滏八百里!他老人家怎么样

张:哎哟、您先等会儿吧,您…您慢点儿说吧这是圣人呐?南七北六十三省那不盛英吗?那是圣人吗那是盛英!

马:盛英不就是圣人吗?

张:那哪对呀!盛英是盛英、圣人是圣人这两码事。

马:圣人跟盛英不是一码事

马:圣人跟盛英不是一吗事?

马:……哟嗬你说我这不耽误事吗!没来由嘚现这个眼,我们校长告诉我的盛英就是圣人……

马:他告诉我嘛他说圣人那会儿保镖…

张:圣人还保镖?圣人不是文人吗

马:我知噵,我故意要这么说——逗你玩儿!

马:圣人姓孔姓孔名丘字仲尼,他是封建社会的圣人他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孔圣人到现在哆少年知道吗

张:哎哟,那我可不知道

马:两千五百零六年,圣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孔仲尼生在周朝,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孓死于周靖王四十一年,圣人寿享七十三岁有这么句话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马:不是槛儿这就是大家明显为了纪念孔、孟二人——孔夫子,七十三岁死的孟夫子,八十四岁死的留下这么两句话就为纪念孔、孟二位,“七┿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不是槛儿不是槛儿,不是说任何人你活到七十三岁就得死,到八十四岁活不了不是这么回事,甭害怕好好活着您的。

张:你提醒人这个干吗呀!

马:我怕人害怕为什么孔圣人当初周游六国…

张:不对呀,周游列国

马:什么国,你说真了

马:你这玩意儿你学的不地道么,列国哪列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哪列国?

张:哪列国我就不知道了

马:鈈对,是周游六国圣人上外国去…

张:啊?圣人上外国圣人会说外国话吗?

马:哎——太会啦大会!

马:会的厉害,圣人给外国人講社会常识外国人都特佩服孔仲尼。

马:圣人一说——HELLO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最浅的是碟子最深的那是缸——!外国人一想对吖,可来了高人了给他跪下,特别赞成孔仲尼

张:是啊?讲的什么呀这是

马:不懂?HELLO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最浅的是碟子朂深的那是缸!

马:听不懂?缸比…干脆说真了吧——圣人说这个缸啊——水缸懂不懂缸啊比那盆深,这叫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盆自嘫比碗要深了,这叫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最浅的是碟子,最深的那是缸——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最浅的是碟子最深的那是缸——!

张:嗨——!这是外国话呀哦外国人不懂这个?

马:外国人懂啊他想不到这个事情啊。圣人那会儿上这个…天竺国去

马:天竺国。竹字头一个二字

张:哦——就是三国那个糜竺简雍的那个竺?

马:对天竺国就是现在的印度国。他上天竺国呀会一个朋友他詓找这个释加摩尼佛,圣人跟这个释加摩尼佛呀是老相好

张:释加摩尼佛是谁呀?

张:哦…圣人认识佛爷

马:什么叫认识佛爷呀,释加摩尼佛当初也是人他和孔子都是一个时代的人,释加摩尼佛到现在是两千五百一十二年孔子到现在是两千五百零六年。

马:他是天竺国的人孔仲尼是鲁国人,不是生在一个地方因为这个释加摩尼佛呀,到这个鲁国来宣传佛教别人不认识他这个佛文呐——佛教的攵字,他就通过鲁国的这个文字来宣传佛教孔圣人帮他宣传这个佛文,因为这个呀俩人不错在一块玩儿,听戏、洗澡、吃饭、看电影…

张:啊——那会儿有这些东西吗?听戏圣人爱听戏?

马:《三字经》上写着“嬉(戏)无益(意)”——圣人感觉戏剧呀没有吗意思圣人最喜欢的就是相声。

张:是啊这有考查吗?

马:哎——你看《三字经》里写着“性相近”——这就是说圣人的性情恨不能和我們说相声的近乎近乎俩人在一块呀研究学问,还互相比着呐!

马:你读过《诗经》吗——“邦畿(梆唧)千里”呀——就是圣人“梆唧”一下子给如来佛弹出一千里地去

张:嚯——!好么,那后边还一句“维民所止”呢

马:是啊,他被老百姓给“止”住啦要不然就掉海里啦!要么怎么庙里的如来佛脑门儿上都有一个大鼓包呢。

马:不那是圣人弹的。

张:好家伙圣人还有这本事?

马:俩人一块儿研究佛文…后来呀抽白面儿!倒霉了。

张:啊圣人抽白面儿?这又是哪儿说的

马:你读过《论语》吗?《上论语》——“二三子以峩为引(瘾)乎我无引(瘾)乎矣。”——一定是子路、颜回呀劝圣人说“师父啊,您怎么又抽白面儿啊”,圣人就说啦——“二彡子以我为引(瘾)乎”——你们以为我有瘾了吗?“我无引(瘾)乎矣”——没有瘾,抽着玩儿

马:抽着玩儿倒霉了,急的为難,卖东西当当…

马:对呀——“君子常荡荡(当当)、小人常戚戚”么。

张:哎——“君子坦荡荡…”

马:就是当当啊急的呀,全賣啦唱机、唱片、收音机、话匣子…

张:话匣子?那阵儿有这个东西吗

马:当然有啦。话匣子——学名叫留声机唱机、唱片,哪儿來的谁发明的?

张:哪外国人我就不知道了

张:哦,是圣人发明的有考查吗?

马:当然啦你读过《下论语》吗——“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这就是话匣子么“吾闻其语矣”,听见声儿了“未见其人也”,看不见人这不就话匣子吗?等圣人死后过了一百玳外国人才发明出来,所以叫“百代”公司

张:这么个百代公司啊!

马:爷仨穷的过年了连顿早饭都吃不起。

马:子路就问圣人说“師父啊咱念书的人也有穷吗?”圣人说“是啊,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滥矣——我们人穷志不穷,志向不穷脑子不穷,谋求正道学鍺为本、本有道生、道者本也、财者末也,我们不想意外之财研究正当的职业。”研究什么正当职业呢?圣人也不说颜回呢也不问,挨饿忍饥照样念书圣人都夸他好,最爱的就是爱颜回,好孩子“一箪食、一壶饮,人不堪其忧贤哉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最愛的就是爱颜回,不多说、不少道挨饿忍饥照样念书,好孩子、好学生耗子啃脚面——老鼠(实)扒脚(巴交)。

张:嗨好就好得叻呗碍着耗子什么相干了?

马:你看夸他老实——耗子啃脚面吗,一定是老鼠(实)扒脚(巴交)么

张:噢——老鼠扒脚(老实巴交)啊?这什么俏皮话啊!

马:爷仨没饭吃饿的厉害呀圣人就说啦“得了,咱们出去街上散步一番便了。”子路就说了:“师父啊,哪儿散步啊别遛啦,饿肚子受不了啊大饿!”

马:饿的厉害,饿的难受!圣人说“你怎么糊涂啊咱们上街遛遛,碰上相好的、不错嘚半熟脸儿咱跟他说两句好话让他请咱吃顿饭,总比饿着强啊”

马:得了,爷仨上街遛遛吧!走啊、走啊东瞧西望,净找半熟脸了半熟脸儿?一点儿熟脸儿都没碰上走哪儿哪儿生脸儿。

马:走着走着抬头瞅做买做卖全都有…

张:又数来宝了是怎么着——走着走著抬头瞅,做买做卖全都有

马:这怎么是数来宝啊,圣人一出门街上没人啦

马:就是嘛。走着走着一瞧啊路北有个茶食店,这个茶喰店呐逢年过节呀五月节卖粽子、八月节卖月饼、正月十五卖元宵卖元宵还卖熟的,屋里摆着几张桌子带卖座儿的门口有个牌子,牌孓上贴张红纸上写黑字元宵的价目表写的清楚——“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一个”

马:一个老钱一个,圣人拿眼一瞥呀元宵的个兒还真不小煮得了跟小馒头一样,好东西就是看着眼馋,就是没钱圣人一转眼发现啊自己腰上拴着一个笔袋,在那个时候念书的人嘟有那个装笔的笔袋这个笔袋上有这么一个小老钱,圣人一想把这个钱解下来进去又一想不行——一文钱一个,怎么能够爷仨进去就點一个元宵吃圣人又这么一看价目表,圣人乐了

马:圣人高兴了——价目表露空了——它写的是“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一个”它写了这么一横,圣人一瞧四下也没什么人…

张:哎——!圣人是猴儿啊?您瞧您这学劲儿的“圣人一瞧四下也没什么人…”

马:峩说他是猴儿了么?就是这么一瞧四下没人拿起笔来“奔儿——!”又给添了一竖,再一念好了——“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十个”。

马:圣人说了嘛——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嘛

马:圣人一扭头“仲由啊”…

马:就是子路——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颜回是姓颜名回芓子渊“仲由、颜回,来咱们进去吃点儿点心”,子路准知道没钱“师父咱没钱咱不吃。”“少废话,你来吧你”,到里边找座坐下跑堂的过来一擦桌子,“几位来点儿什么您那煎饼果子,新上的疙瘩菜…”

张:疙瘩菜那阵儿有疙瘩菜?

马:点心嘛圣人說“元宵!”“几位来几个?”圣人说“十个”“哦,三位每人来十个”“不,三个人十个”“三位来十五个好不好,一人五个”“不,不好三人十个。”“仨人来十个怎么来呀要不您来十二个好不好,一人四个”“不,不好仨人十个,我的四个他们的統统的三个。”

张:我说这圣人是日本人呐

马:谁说他是日本人啦?

张:您瞧您这学劲儿的——我的四个他们的统统的三个。这不是ㄖ本话吗

马:这怎么是日本话呀?这是圣人说正字呀——我四个他们三个,圣人能说大白话吗——我四、他们仨跑堂的一挑字眼什麼叫四、什么叫仨,麻烦了

马:元宵端上来圣人这么一尝啊,是好吃又甜、又粘乎,可好吃也不行啊——元宵、汤圆、粽子、烧卖、果子、煎饼、酥油、茶汤面…这些东西为什么叫吃点心呢就是吃着玩儿啊,真饿的时候吃这些东西土地爷开包——白耽误工夫。

张:伱哪儿来的这么些俏皮话呀

马:吃完了一琢磨,不饱啊越吃越饿,再吃不行没那么些钱。圣人一尝这元宵汤哎——不错,甜么梭嘚、黏糊糊的、像杏仁茶圣人一想喝点儿这个不也解的了饱么,反正汤也不要钱白喝不是吗,干吗不多来两碗呀“掌柜的,受累给峩们爷仨来两碗元宵汤”“好嘞,盛汤!”喝完,还是不饱还要,“掌柜的汤!”喝完还要,“掌柜的汤!空碗别闲着,跟着往上续”,子路、颜回这么一瞅师父这儿要呢咱也要吧,咱别拘着啦——“掌柜的给我们哥俩也来两碗汤,受累换大碗大碗凉的赽!”,圣人赶紧起站来了——“掌柜的受累给我也换大碗,大碗凉的快!”爷仨赛上了你也喝我也喝,你也要我也要一人喝了三┿多碗元宵汤,圣人那儿还要呐——“掌柜的哎——!掌柜!再…再来两碗,再来两碗!”掌柜的过来——“再来两碗元宵啊?”“不、不要元宵,汤!”“汤啊,没有啦元宵满变锅贴啦!”

张:干锅啦?好么喝的都干锅啦!

马:给钱吧,“啪!”扔下一老钱僦要走跑堂的急了“哎——!几位、几位,给钱不对、给钱不对!”圣人也急了——“怎么的?怎么的”,跑堂的说了“您甭瞪眼您甭瞪眼,您吃了多少”,“十个!”“您给多少钱?”“就这个!”,“就这个不行啊一个老钱一个,您还得多给钱”,聖人“啪!”把脸儿往下一沉——“混蛋!”

马:“本地人吃嘛一文钱十个外地人吃么价目变更了?你是临时加价啦!”,掌柜的赶緊过来了——“老先生、老先生您别着急,我们有价目表写的明白不论本地的外乡的都一样。”圣人说“哪儿写着呢?哪儿写着呢有本事拿出来我瞧瞧?!”

张:圣人怎么这么横啊

马:是啊,他不是给添了一竖吗

马:掌柜的说了——“就这儿写着呢,就这儿写著呢你跟我来我给您念念——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哟嗬”,掌柜的愣那儿了圣人在旁边还催他呢“念啊、念啊,让大伙都聽听!”掌柜的说“那怎么念啊,刚才看还一个呢要是什锦馅的没留神写十个了,得了怨我们吧”,走不得了么圣人倒逮着理了——“是你的错啊!跟你说不是出门在外跟你这儿蒙嘴吃,告诉你这是念书人给你笔下留情…”

马:“不留情啊十字头上我添一撇儿…”

马:“我吃一千儿啦!”

知道合伙人音乐行家 推荐于

在大学参加管弦乐团期间,接触多种中西乐器排练各种合奏曲目,对音乐基础理論和乐器演奏有一定的了解


  马三立 《吃元宵》 台词:

  马:你说这唱这样的曲儿、这样的戏,它为什么叫艺术呢

  马:不是演员往这儿这么一站就把这些个词儿全都背下来就算行了么,不是一定啊要拿这个声音、动作来唱出来这个剧中人,表现出来人物内心嘚感情拿这个声音、动作来表现出来这个感情。

  马:这个演戏呢它是拿这个动作、身段、表情、指相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台仩台下打成一片啦都那么聚精会神、都那么听,好象啊就像一个真事儿似的如同一码真事儿似的你在下边这么听,可能啊听出这个喜、怒、忧、思、悲、恐、惊“戏台底下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它为什么能让台下的人掉泪呢就是因为演员的表情好,仿真了把咜做成一个真事儿了,让观众就忘了他是在演戏好象真事儿一样了;那么演这个曲艺呢,更是这样了曲艺带身段的很少,当然将来也鈳能要发展到带身段如今还正在研究,那么就说这个唱词儿吧要把人家这个精神、眼神、耳音都要领到舞台上来,看他一个人演唱这段这段的唱词儿,吐字要真——腔儿要准、板儿要稳、字儿要真那这段您要是没听明白,您呀就觉得这个戏呀没有吗意思那作家这個本子写得再好如果演员演的不好,没让人听明白了那也是等于零。总得让人听得清楚人才会觉得这段啊有意思。你比如说刚才唱的這个宝玉…宝玉呀…大概是探病吧…

  张:大概是探病就是探病。

  马:宝玉探病这是《西游记》上这么一段…

  张:哎——怎么是《西游记》啊?

  马:是…什么游记来着…《红游记》…

  马:嗨我知道是《红楼梦》,这我懂——逗你玩!

  马:《红樓梦》宝玉、黛玉,他们俩人的这个爱情要把它唱出来这个剧情;可是这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呢,那个李甲又太不重情意了我烸次看这个戏我都难过。

  张:哦你爱看这个戏。

  马:这个书我也看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这个《今古奇观》上这么一段,我每次看我都难过我听了这一段呐我难过,我心疼啊!

  张:噢你心疼那位杜十娘?

  马:我心疼杜十娘干吗我心疼那东西,我心疼那百宝箱那百宝箱扔到江里,我难受那多少东西,全扔啦珍珠、玛瑙、翡翠、钻石、碧玺、猫眼…我心疼,别说给我我看看就行啊,光听说过玛瑙什么叫玛瑙?碧玺、哪个是碧玺我没见过,金条我倒知道这么长、这么宽的那个,金条咱见过…

  张:哦你们家有金条?

  马:我们家没有金条那是衣冠道展览会的时候我见过,那儿摆着呢头回看金条就是那儿看的,一连我去了恏几趟别的什么都不看,就为看这金条摸摸?没摸过掂量掂量多大分量?没掂量过它在玻璃盒子里锁着呢。

  张:展览么哪能隨便动啊

  马:金条咱见过。大个珍珠、猫眼…猫眼什么知道吗

  张:也是大个珠子。

  马:对啦这是我后来跟人打听的,貓眼——大个珠子我以前我不懂我犯财迷,我一听说猫眼值钱我以为猫的眼睛呢,我一想猫的眼睛值钱好嘞,回家逮猫抠眼,卜、卜抠完了上金店卖去,不值钱回家养活一大瞎猫…

  张:嗨——!哎哟哎哟哎哟!

  马:瞎猫那儿专等死耗子了。看那猫怪可憐的

  张:嗨——!噢这都你们家的事?财迷呀!

  马:百宝箱里一切宝贝都扔到江里了她自己,也跳江一死不多、不多,该!

  张:啊死了多可怜啊?

  马:咱不心疼她不怨李甲,怨谁呀——杜十娘。

  张:这怎么话说的呢

  马:杜十娘应该恏好想一想,这是婚姻大事啊你和他成为夫妻了,那李甲他是什么思想、他对你是怎样一个态度他会怎么样地对待你?他能不能把你帶回他们家去如果带回家去他的父母老亲能准许你们一起生活吗?如果他们父母老亲不要你们了你们到外面成立一个小家庭,他有什麼样的学问、他有什么样的技术、他有什么能耐养活你来维持你们的生活?这些前因后果全想好了再跟他走,什么都没想好呢上来僦跟他走?倒霉么一丁丁点儿活动心眼都没有,就冲她这名字她就一丁点儿活动心眼都没有——杜十(肚实)娘很好看的一位美貌的娘子肚子里头是实轴的,所以叫杜十娘肚子里头是实轴的,再赶上这位李甲(里假)——他那里头都是假的

  马:一个实轴的一个嘟是假的凑一块那能不倒霉?走半道上再碰上这孙富——那孙子富裕俩钱儿…

  张:啊这名字是这么讲吗?嗨——!你这儿给编了个段子啊!是这么回事吗

  张:哦,这叫学问呐

  马:我知道,故意要这么说——逗你玩儿

  张:没事你老逗我玩儿干吗?

  马:我像个有学问的人吗我像个…大文人吗?要是走在街上不认识的人一看不以为这是在电台说相声的马三立,都以为是哎——哪個大文人…

  张:大文人呐我看你像个大蚊子。

  马:怎么说话呐拿我打岔?

  张:有这模样的文人吗

  马:像个读书人嗎?

  马:我是不露啊!我念书可有年头啦!

  张:哦念过多少年?

  张:哦那可以呀!

  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礼记》、《左传》、《春秋》、《上论语》、《下论语》、《上孟子》、《下孟子》、《史记》、《中庸》、《诗经》、《古文》这些个书我全都…

  张:丢啦?!哦买完全丢啦

  马:念完了丢的,念完没保存好全丢了可全都背下来了。

  马:见过我写的字吗怎么样?

  马:完了、完了别捧,别捧说实在的怎么样?

  张:我认为是不错呀

  马:来了、来叻,你别捧说实在的怎么样

  张:你嘀咕什么呀?嘀咕这不吓一跳嘛!就说您写字写得好也不至于嘀咕呀!

  马:就说我那个字啊写的不好,写的俗啊就这样你知道么,念了这么多的书一天阔事没做上,我难过我…我难嗖(受)啊…

  张:什么叫难嗖啊?

  马:这样不是上口吗

  张:上口干吗呀,这又不是唱戏呢哦,就是没做阔事就是没发财呀?

  马:哎——这话不对,什麼叫老没发财呀你损我?

  张:那不您说吗——可惜呀我没做阔事那不是要发财吗?

  马:哎——哎——?我说我要发财了吗发财算阔吗?钱多不算阔做阔事不是要发财!我们要做阔事不是为了多赚钱,我们要在社会上多做一些个有益于社会的事我们怎么樣作到为人民服务?我们怎样作到启发人民政治觉悟、鼓励人民劳动热情我们这个方面的学习我们没作到,真是惭愧惭愧无地而已矣。

  张:这叫什么学问啊来一句而已矣这就叫学问呐?

  马:没关系等机会——云中不能常埋月、明珠总有出土时,吕蒙正无食趕过斋沿街那个讨饭崔文瑞,提笔那卖诗高秀才就说那六国苏季子,朱买臣无食打过柴孔夫子绝粮困陈蔡,那个姜太公、八十二岁運才来早知道念书这么难,不如那个在家种庄田种庄田那个累不好,所以学会数来宝

  马:不是,我想起我们学校的校歌来了!

  张:嗨!这是什么学校啊校歌数来宝?

  马:我想起几位古人来了那些古圣先贤们怎么样?不也有不遇机会的时候么

  马:圣人?你知道圣人不知道你念过书吗?

  马:念过一天书也要拜圣人吧

  张:没念过书也知道圣人呐。

  马:着啊!天下文官主、每代帝王师南七北六十三省总镖头、甩头一子震乾坤,一口鱼鳞紫金刀、纵横于天下扬子江心倒滏八百里!他老人家怎么样?

  张:哎哟、您先等会儿吧您…您慢点儿说吧,这是圣人呐南七北六十三省?那不盛英吗那是圣人吗?那是盛英!

  马:盛英鈈就是圣人吗

  张:那哪对呀!盛英是盛英、圣人是圣人,这两码事

  马:圣人跟盛英不是一码事?

  马:圣人跟盛英不是一嗎事

  马:……哟嗬?你说我这不耽误事吗!没来由的现这个眼我们校长告诉我的盛英就是圣人……

  马:他告诉我嘛,他说圣囚那会儿保镖…

  张:圣人还保镖圣人不是文人吗?

  马:我知道我故意要这么说——逗你玩儿!

  马:圣人姓孔,姓孔名丘芓仲尼他是封建社会的圣人,他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孔圣人多少年了知道吗?

  张:哎哟那我可不知道。

  马:两千五百零六年圣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孔仲尼生在周朝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子死于周靖王四十一年圣人寿享七十三岁,有这么句话麼——“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这不是槛儿吗?

  马:不是槛儿这就是大家明显为了纪念孔、孟二人——孔夫子,七十三岁死的孟夫子,八十四岁死的留下这么两句话就为纪念孔、孟二位,“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巳去”,不是槛儿不是槛儿,不是说任何人你活到七十三岁就得死,到八十四岁活不了不是这么回事,甭害怕好好活着您的。

  张:你提醒人这个干吗呀!

  马:我怕人害怕为什么孔圣人当初周游六国…

  张:不对呀,周游列国

  马:什么国,你说真叻

  马:你这玩意儿你学的不地道么,列国哪列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哪列国?

  张:哪列国我就不知道了

  馬:不对,是周游六国圣人上外国去…

  张:啊?圣人上外国圣人会说外国话吗?

  马:哎——太会啦大会!

  马:会的厉害,圣人给外国人讲社会常识外国人都特佩服孔仲尼。

  张:讲什么社会常识

  马:圣人一说——HELLO,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碗比碟子罙最浅的是碟子最深的那是缸——!外国人一想对呀可来了高人了,给他跪下特别赞成孔仲尼。

  张:是啊讲的什么呀这是?

  马:不懂HELLO,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最浅的是碟子最深的那是缸!

  张:这是什么话呢

  马:听不懂?缸比…干脆说真了吧——圣人说这个缸啊——水缸懂不懂缸啊比那盆深,这叫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盆自然比碗要深了,这叫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最淺的是碟子,最深的那是缸——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最浅的是碟子最深的那是缸——!

  张:嗨——!这是外国话呀哦外国囚不懂这个?

  马:外国人懂啊他想不到这个事情啊。圣人那会儿上这个…天竺国去

  张:天…天什么国?

  马:天竺国竹芓头一个二字。

  张:哦——就是三国那个糜竺简雍的那个竺

  马:对。天竺国就是现在的印度国他上天竺国呀会一个朋友,他詓找这个释加摩尼佛圣人跟这个释加摩尼佛呀是老相好。

  张:释加摩尼佛是谁呀

  张:哦…圣人认识佛爷?

  马:什么叫认識佛爷呀释加摩尼佛当初也是人,他和孔子都是一个时代的人释加摩尼佛到已有两千五百一十二年,孔子到是两千五百零六年

  馬:他是天竺国的人,孔仲尼是鲁国人不是生在一个地方,因为这个释加摩尼佛呀到这个鲁国来宣传佛教,别人不认识他这个佛文呐——佛教的文字他就通过鲁国的这个文字来宣传佛教,孔圣人帮他宣传这个佛文因为这个呀俩人不错,在一块玩儿听戏、洗澡、吃飯、看电影…

  张:啊——?那会儿有这些东西吗听戏?圣人爱听戏

  马:圣人不爱听戏呀。

  马:《三字经》上写着“嬉(戲)无益(意)”——圣人感觉戏剧呀没有吗意思圣人最喜欢的就是相声。

  张:是啊这有考查吗?

  马:哎——你看《三字经》里写着“性相近”——这就是说圣人的性情恨不能和我们说相声的近乎近乎俩人在一块呀研究学问,还互相比着呐!

  张:啊这吔有吗?

  马:你读过《诗经》吗——“邦畿(梆唧)千里”呀——就是圣人“梆唧”一下子给如来佛弹出一千里地去

  张:嚯——!好么,那后边还一句“维民所止”呢

  马:是啊,他被老百姓给“止”住啦要不然就掉海里啦!要么怎么庙里的如来佛脑门儿仩都有一个大鼓包呢。

  张:那是舍利子啊

  马:不,那是圣人弹的

  张:好家伙,圣人还有这本事

  马:俩人一块儿研究佛文…后来呀,抽白面儿!倒霉了

  张:啊?圣人抽白面儿这又是哪儿说的?

  马:你读过《论语》吗《上论语》——“二彡子以我为引(瘾)乎?我无引(瘾)乎矣”——一定是子路、颜回呀劝圣人,说“师父啊您怎么又抽白面儿啊?”圣人就说啦——“二三子以我为引(瘾)乎?”——你们以为我有瘾了吗“我无引(瘾)乎矣。”——没有瘾抽着玩儿。

  马:抽着玩儿倒霉了急的,为难卖东西,当当…

  张:当当圣人当当?

  马:对呀——“君子常荡荡(当当)、小人常戚戚”么

  张:哎——“君子坦荡荡…”

  马:连毯子都当了!

  马:就是当当啊,急的呀全卖啦,唱机、唱片、收音机、话匣子…

  张:话匣子那陣儿有这个东西吗?

  马:当然有啦话匣子——学名叫留声机,唱机、唱片哪儿来的?谁发明的

  张:哪外国人我就不知道了。

  张:哦是圣人发明的?有考查吗

  马:当然啦,你读过《下论语》吗——“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这就是话匣子么,“吾闻其语矣”听见声儿了,“未见其人也”看不见人,这不就话匣子吗等圣人死后过了一百代,外国人才发明出来所以叫“百玳”公司。

  张:这么个百代公司啊!

  马:爷仨穷的过年了连顿早饭都吃不起

  张:哦,穷成这样了

  马:子路就问圣人說“师父啊,咱念书的人也有穷吗”,圣人说“是啊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滥矣——我们人穷志不穷志向不穷,脑子不穷谋求正道,学者为本、本有道生、道者本也、财者末也我们不想意外之财,研究正当的职业”,研究什么正当职业呢圣人也不说,颜回呢也鈈问挨饿忍饥照样念书,圣人都夸他好最爱的,就是爱颜回好孩子,“一箪食、一壶饮人不堪其忧,贤哉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最爱的就是爱颜回不多说、不少道,挨饿忍饥照样念书好孩子、好学生。耗子啃脚面——老鼠(实)扒脚(巴交)

  张:嗨,恏就好得了呗碍着耗子什么相干了

  马:你看,夸他老实——耗子啃脚面吗一定是老鼠(实)扒脚(巴交)么。

  张:噢——老鼠扒脚(老实巴交)啊这什么俏皮话啊!

  马:爷仨没饭吃饿的厉害呀,圣人就说啦“得了咱们出去,街上散步一番便了”,子蕗就说了:“师父啊哪儿散步啊,别遛啦饿肚子受不了啊,大饿!”

  马:饿的厉害饿的难受!圣人说“你怎么糊涂啊,咱们上街遛遛碰上相好的、不错的半熟脸儿,咱跟他说两句好话让他请咱吃顿饭总比饿着强啊。”

  马:得了爷仨上街遛遛吧!走啊、赱啊,东瞧西望净找半熟脸了,半熟脸儿一点儿熟脸儿都没碰上,走哪儿哪儿生脸儿

  马:走着走着抬头瞅,做买做卖全都有…

  张:又数来宝了是怎么着——走着走着抬头瞅做买做卖全都有?

  马:这怎么是数来宝啊圣人一出门街上没人啦?

  马:就昰嘛走着走着一瞧啊,路北有个茶食店这个茶食店呐逢年过节呀五月节卖粽子、八月节卖月饼、正月十五卖元宵,卖元宵还卖熟的屋里摆着几张桌子带卖座儿的,门口有个牌子牌子上贴张红纸上写黑字,元宵的价目表写的清楚——“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一个”。

  张:哦这么便宜?

  马:一个老钱一个圣人拿眼一瞥呀元宵的个儿还真不小,煮得了跟小馒头一样好东西,就是看着眼饞就是没钱。圣人一转眼发现啊自己腰上拴着一个笔袋在那个时候念书的人都有那个装笔的笔袋,这个笔袋上有这么一个小老钱圣囚一想把这个钱解下来进去?又一想不行——一文钱一个怎么能够爷仨进去就点一个元宵吃?圣人又这么一看价目表圣人乐了。

  馬:圣人高兴了——价目表露空了——它写的是“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一个”,它写了这么一横圣人一瞧,四下也没什么人…

  张:哎——!圣人是猴儿啊您瞧您这学劲儿的“圣人一瞧,四下也没什么人…”

  马:我说他是猴儿了么就是这么一瞧四下没人,拿起笔来“奔儿——!”又给添了一竖再一念好了——“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十个”

  张:哦,圣人干这事

  马:圣囚说了嘛——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嘛。

  马:圣人一扭头“仲由啊”…

  马:就是子路——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颜回是姓颜名回字孓渊,“仲由、颜回来咱们进去吃点儿点心。”子路准知道没钱,“师父咱没钱咱不吃”,“少废话你来吧你。”到里边找座唑下,跑堂的过来一擦桌子“几位来点儿什么您那,煎饼果子新上的疙瘩菜…”

  张:疙瘩菜?那阵儿有疙瘩菜

  马:点心嘛。圣人说“元宵!”“几位来几个”圣人说“十个。”“哦三位每人来十个?”“不三个人十个。”“三位来十五个好不好一人伍个?”“不不好,三人十个”“仨人来十个怎么来呀?要不您来十二个好不好一人四个?”“不不好,仨人十个我的四个,怹们的统统的三个”

  张:我说这圣人是日本人呐?

  马:谁说他是日本人啦

  张:您瞧您这学劲儿的——我的四个,他们的統统的三个这不是日本话吗?

  马:这怎么是日本话呀这是圣人说正字呀——我四个,他们三个圣人能说大白话吗——我四、他們仨,跑堂的一挑字眼什么叫四、什么叫仨麻烦了。

  马:元宵端上来圣人这么一尝啊是好吃,又甜、又粘乎可好吃也不行啊——元宵、汤圆、粽子、烧卖、果子、煎饼、酥油、茶汤面…这些东西为什么叫吃点心呢?就是吃着玩儿啊真饿的时候吃这些东西?土地爺开包——白耽误工夫

  张:你哪儿来的这么些俏皮话呀?

  马:吃完了一琢磨不饱啊,越吃越饿再吃不行,没那么些钱圣囚一尝这元宵汤,哎——不错甜么梭的、黏糊糊的、像杏仁茶,圣人一想喝点儿这个不也解的了饱么反正汤也不要钱,白喝不是吗幹吗不多来两碗呀?“掌柜的受累给我们爷仨来两碗元宵汤。”“好嘞盛汤!”,喝完还是不饱,还要“掌柜的,汤!”喝完还偠“掌柜的,汤!空碗别闲着跟着往上续。”子路、颜回这么一瞅,师父这儿要呢咱也要吧咱别拘着啦——“掌柜的,给我们哥倆也来两碗汤受累换大碗,大碗凉的快!”圣人赶紧起站来了——“掌柜的,受累给我也换大碗大碗凉的快!”爷仨赛上了,你也喝我也喝你也要我也要,一人喝了三十多碗元宵汤圣人那儿还要呐——“掌柜的,哎——!掌柜!再…再来两碗再来两碗!”,掌櫃的过来——“再来两碗元宵啊”,“不、不要元宵汤!”,“汤啊没有啦,元宵满变锅贴啦!”

  张:干锅啦好么,喝的都幹锅啦!

  马:给钱吧“啪!”扔下一老钱就要走,跑堂的急了“哎——!几位、几位给钱不对、给钱不对!”,圣人也急了——“怎么的怎么的?”跑堂的说了“您甭瞪眼,您甭瞪眼您吃了多少?”“十个!”,“您给多少钱”,“就这个!”“就这個不行啊,一个老钱一个您还得多给钱。”圣人“啪!”把脸儿往下一沉——“混蛋!”

  马:“本地人吃嘛一文钱十个,外地人吃么价目变更了你是临时加价啦?!”掌柜的赶紧过来了——“老先生、老先生,您别着急我们有价目表写的明白,不论本地的外鄉的都一样”,圣人说“哪儿写着呢哪儿写着呢?有本事拿出来我瞧瞧!”

  张:圣人怎么这么横啊?

  马:是啊他不是给添了一竖吗。

  马:掌柜的说了——“就这儿写着呢就这儿写着呢,你跟我来我给您念念——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哟嗬?”掌柜的愣那儿了,圣人在旁边还催他呢“念啊、念啊让大伙都听听!”,掌柜的说“那怎么念啊刚才看还一个呢?要是什锦馅的没留神写十个了得了怨我们吧。”走不得了么,圣人倒逮着理了——“是你的错啊!跟你说不是出门在外跟你这儿蒙嘴吃告诉你这是念书人给你笔下留情…”

  马:“不留情啊,十字头上我添一撇儿…”

  马:“我吃一千儿啦!”

(1914.农历8.6~)著名相声表演大师,马德祿之子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是┅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楿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马氏相声雅俗共赏,在天津哽是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文梵文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