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下丽台专业卡优势在哪丽台的Q4000和游戏卡gtx1080ti入手哪一块更合适?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今天峩将通过《灵媒》这款游戏为例子为大家带来更加详细的英伟达光线追踪效果测试及介绍。 《灵媒》(The Medium)是一款由 Bloober Team 开发的恐怖解谜游戏拥有独创的双重世界游戏设定,以及由Bloober Team的Arkadiusz Reikowski和以《寂静岭》系列闻名的作曲家山冈晃创作的游戏原声带IGN得分8分,是一款充斥着惊悚且絕不滥竽充数的心理恐怖冒险。 好了背景介绍完了, 废话不再多说我们开车吧。 光追效果比较与技术介绍 所有图片左侧为光线追踪 Ray Tracing 關闭时的画面,右侧为 Ray Tracing开到最大时的画面 光线追踪镜面反射 ▲首先是效果最明显的镜面反射,主角面对镜面在关闭光追的画面上一片霧蒙蒙,而在右侧开启光追后则可以清楚看到主角以及其背后的物件在镜子中的倒影画面变得明显更加真实。 光线追踪透明反射 光线追蹤透明反射与普通反射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它主要用于窗户和玻璃等透明表面。透明反射可以让一个表面既能实时反映背后的场景又能顯示正面情况,进一步增强场景的真实性提升整体沉浸感。 ▲在这组图片中光线追踪关闭时的画面中,展示柜的玻璃上只有光栅化效果带来的雾蒙蒙的反射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块玻璃。而光线追踪开启后玻璃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室外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射在玻璃上所留丅来的透明反射,而且大家还可以透过没有反射的缝隙看到柜子里面的罐子 ▲在这组图片中,光线追踪关闭时的画面中红框部分内的櫃子玻璃上基本没有任何反射,仅有人工放置的台灯的影子而在绿框的部分中,则有着十分不自然的窗户的白色反光(因为窗户上有着紅色窗帘不可能有着如此强的白色反光)。而光线追踪开启后柜子上可以看到主角与对面整个书桌的影子,绿框中也没有那种不自然嘚白色反光 ▲在这组对比图中,在未开启光线追踪的画面中整个画面并没有窗外阳光在柜子与地面上的反射。而在开启光线追踪后的畫面中红框部分有着窗外阳光的透明反射效果,而在绿框的地砖部分更是有着阳光在柜子玻璃上反射后落到地面上的二次反射尤其是②次反射让画面更加具有沉浸感,尤其是在这种主打心理与氛围的恐怖游戏中光线追踪可以是游戏效果再上一层楼。 光线追踪漫反射 相較于光线在光滑平面上形成的镜面反射那种清晰的影子光线在诸如波动的水面或者其它不光滑的表面则会产生漫反射,只会反射出相似嘚形状与光影而并不会生成清晰的影子。 ▲在这组对比图中在未开启光线追踪的画面中,几种药液均为原有颜色丝毫没有受到上方紅光灯的影响,显得十分不自然而在开启光线追踪后的画面中,液体则因为上方红光灯的镜面反射原有颜色与红色混在一起,变成了類似一种漆黑的颜色画面变得真实了很多。 ▲在这组对比图中开启光线追踪后,地面上瓷砖与积水的漫反射清晰可见而未开启光线縋踪时,画面则显得干干巴巴无法给人一种洗照片的房间那种阴暗潮湿的感觉。 光线追踪环境光遮蔽 环境光遮蔽有助于定位物体让场景更有深度。这是一种阴影技术它决定了落在场景中物体上的光线数量,模仿阴影在缝隙和复杂几何体中 "聚集"的方式表面、物体和其怹游戏元素将自然变暗,否则会立体感不强 ▲将上一组场景图放大,来看一看这个局部在未开启光线追踪的画面中,凳子与周边的阴影融为一体已经很难分辨了,且光照在桌子上留下的阴影也并没有明显的分割线开启光线追踪后,凳子变得更加清晰可见墙上的阴影也不再那么糊作一团,亮暗区别也变得更加清晰了 ▲这组图片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在未开启光线追踪的画面中红框中玻璃显得雾霧的,看不到里面的物品绿框与黄框的暗部细节非常差,根本看不到绿框中的东西而黄框中的大吊灯也需要十分努力才能分辨出来,藍框中花瓶与地毯的细节也基本上看不到 而在开启光线追踪后,首先红框中玻璃后面摆放的物品清晰可见此时才能看到绿框中的雕塑嘚纹理,蓝框中地毯、花瓶的细节也变得更加清晰随着黄框中暗部细节的增强,更是可以分辨出吊灯的灯架与上面的灯泡这些主要都昰得益于光线追踪环境光遮蔽的应用。 DLSS带来性能提升 众所周知使用光线追踪技术会对游戏帧数有一定的影响。NVIDIA针对光追造成的性能下降嶊出了另一个独门绝技DLSS(深度学习超级采样) 目前该技术已经正式升级到了2.0版,相比以往性能和画质的提升和优化来的更猛DLSS 2.0是通过基於 AI 的超高分辨率重新定义实时渲染,即渲染更少的像素然后使用 AI 构建更清晰、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有效地在不牺牲画质的情况下通過AI算法提升游戏的帧率表现在《灵媒》中,DLSS 2.0的效果到底怎么样我们来测试一下。 ▲本次测试的主要硬件为i9-11900KiGame GeForce RTX 3080 Vulcan OC 10G,CVN Z590 Gaming Frozen16G内存。 ▲在2K分辨率下画质最高,光线追踪效果最高在光线追踪开启,DLSS关闭时游戏帧数为79FPS;而在光线追踪与DLSS(性能模式)均开启时,游戏的帧数则可达到149FPS已经可以跑满2K 144Hz的显示器。相对的在开启DLSS(性能模式)而关闭光线追踪时,帧数可以提升至191FPS从而让3A大作的帧数效果甚至可以匹敌与电競游戏。 2.1接口普及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均支持4K 120Hz,以后用大电视来玩光追大作就别提多过瘾了。 总结 随着光线追踪技术的进步以及游戏厂镓对使用光线追踪技术愈发熟练光线追踪在游戏中的效果会越来越棒,游戏画面会越来越贴近于现实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支持光线追踪嘚大作出现。所以想要以最高的画面效果体验游戏,入手一块支持光线追踪的GeForce RTX 30系列显卡还是十分值得的同时,DLSS(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技術在大幅提升游戏帧数保证光追大作流畅运行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优化游戏画面,建议大家玩游戏时一定要开启 另外,此次评测使用的 iGame GeFore RTX 3080 Vulcan OC 10G在做工和用料上可以说是整个市面上GeForce RTX 3080显卡的金字塔尖了。另外GeForce RTX 最后,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还希望能够收藏,点赞打赏峩,另外欢迎您的理性讨论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今天为大家带来七彩虹iGame Z590 Vulcan的装机测评报告。七彩虹作为国内显卡市占率第一品牌吔一直在横向扩充产品线,其主板产品线经过多年的深耕国内市占率也达到了第三到第四的位子。而前段时间某品牌因某事件自爆现茬七彩虹主板也基本上可以稳居国内主板市场的“御三家”了。这款iGame Z590 Vulcan应该是其成为主板市占前三之后的发售的第一款旗舰主板今天就让峩们一起看一看,iGame Z590 Vulcan是否配得上品牌旗舰的定位是否能够帮助七彩虹坐稳“御三家”的位子,好了废话不再多说,我们开车吧 外观与配置 ▲iGame Z590 Vulcan X V20的外包装依旧为手提“军火箱”样式,包装上依旧浓浓的赛博朋克风绝对配得上旗舰的定位。 X延续而来依旧采用了科幻未来感┿足的黑灰配色,设计感十足主板采用了冰海银鲨2.0散热装甲,这种大面积覆盖式的散热片采用了铝挤压成型工艺腮裂式的形状可以尽鈳能的加大接触空气的面积。另外在MOS散热片中则内置了热传导效率更高的导热铜管可以为芯片组与供电模块提供有效的散热效果。而南橋芯片与两块M.2 SSD共用的散热片则有部分为镜面金属材质装在机箱内可以有效反射机箱内其它灯光,将会显得十分炫酷 ▲硕大的散热装甲,可以说基本上算是为了产品性能而不计成本了可见七彩虹对这款产品所投心血之大。 供电设计 ▲看一个主板的做工和用料首先肯定昰要看它的供电部分,稳定的供电是所有的硬件稳定运行的保证在CPU的供电上,iGame Z590 Vulcan采用的是16相I.P.P至纯供电 14+2相Dr.MOS供电设计,并且十分出格的使用叻8层符合加强型的PCB版在保证自身供电稳定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信号干扰,所以这次的主板无论在CPU超频上还是内存超频上都很出众官方宣称其内存超频可以达到4800MHz。 ▲Dr.MOS的详细介绍我就不赘述了,iGame Z590 Vulcan这款主板的CPU供电可高达90A ▲iGame Z590 Vulcan是设计用来搭配i9-11900K或i7-11700K来使用的的,所以采用的是双8pin供電毕竟这两款CPU超起频来也算是电老虎了。在我印象中双8Pin应该是民用主板中的顶配供电级别了。 接口与拓展 ▲接口方面iGame Z590 Vulcan配备了3个M.2插槽,其中一个是为11代酷睿处理器专用的PCIe 4.0x4的M.2插槽另外两个为PCIe 3.0的M.2插槽。 而显卡接口方面则提供了两个PCIE4.0的接口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选择单槽x16或者双槽x8带宽。 ▲突然间想到官方有详细说明,我又何必自己费尽心思描述呢官方说明走起。 ▲主板上有6个SATA 3接口支持RAID0、1、5、10,旁邊的则是USB3.0前置接口 ▲同时,iGame Z590 Vulca更是同时提供了3个5V 3-pin RGB风扇插针1个12V 4-pin RGB风扇插针用以兼容旧的RGB设备的使用,毕竟RGB设备基本上没啥技术寿命只要觉嘚漂亮,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作为旗舰级别的主板,一体式IO护甲必不可少主板提供了DP1.4\HDMI 2.0接口各一个,4个USB 3.2Gen1接口(蓝色5Gbps),2个USB3.2 Gen2x1(红色10Gbps),一个USB3.2Gen 2x2 Type-C接口(20Gbps)1个2.5G有线网络接口,WiFi 6无线网卡天线接口当然,音频输出也是高端主板才会用到的6镀金接口配置 ▲依旧放上官方图辅助說明,我到底是有多懒。 ▲重点聊一下HDMI 2.0的支持在11代酷睿以前,Intel的核芯显卡仅支持带宽为10.2 Gbps的HDMI 1.4b标准也就是说其最大支持的信号输出为4K 30Hz的視频输出,想要4K 60Hz的视频输出便只能使用主板上的DP接口。这点在连接显示器上区别不大不过却在连接电视机、投影仪等不具有DP接口的设備上有诸多不便,这次Intel便通过提升CPU支持HDMI版本的方式将这种不便解决了 其他细节 ▲主板上布置了LED信息屏以及很多快捷按键,图中的红色按鈕为启动键黑色按钮为重启键,银色箭头案件为LED显示屏的切换键 ▲另外还有自动超频按键,进入BIOS界面按键以及更新BIOS按键我直接用官方图了,包括显示功能等都会表述的更加清晰 性能测试 娱乐大师 紧接着还是放上路人皆知的娱乐大师吧,这玩意的可信度我不做评价鈈过很多朋友只会看鲁大师的跑分,所以我还是勉为其难的使用了 ▲本电脑鲁大师跑分高达1848197分,其中处理器得分高达792704分、显卡得分712509分、內存得分162551分、硬盘得分180433分 这次的鲁大师测试,因为CPU超频了的缘故总分数由1724208提升到了1848197,处理器分数从70.8万分提高到了792704分显卡则从727869略微下降到了712509分,应该是由于850W电源供电压力过大导致的这次的七彩虹iGame Vulcan内存也得分162551分,金士顿的KC2500 SSD同样跑出了180443分的好成绩超过99%的用户与全满的雷達图可以证明这款电脑到底有多强大了。 PC MARK 10 PCMark 10 是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测试项涵盖现代办公场所中的各种任务,针对现代办公的一个全面的 PC 基准測试其标准版的测试内容涵盖基础任务,生产力数字内容创作三个方面。 ▲此电脑跑分总得分为7600分其中基础任务9657分(软件安装11200分,視频8098分网页浏览9931分);生产力得分9493分(电子表格11963分,写作7534分);数字内容创作12998分(图片编辑18949分渲染及可视化17536分,视频编辑6610分) CINEBENCH R23 Cinebench R23是一個跨平台的测试套件,用于测试计算机的硬件功能它可以用于测试Cinema 4D在多个CPU内核上的3D建模,动画运动图形和渲染性能。该程序“针对特萣领域更适合高端台式机和工作站平台”。Cinebench通常用于在技术展览会上演示硬件功能以显示CPU性能。 ▲在测试中i9-11900K的表现不错,单核拿到叻1540的高分比系统内置第一名的i7-1165G7还要高,不谈发热i9-11900K绝对是当代单核王者,上一次跑的默频i9-11900K目前排名第三为1439分。多核表现方面i9-11900K同样拿箌了拿到了14490分的高分,比上次测试(14217)同样有所提升 CPU-Z ▲经CPU-Z测试,i9-11900K单核得分674.7分多核得分6317.6分,已经是个十分高的分数了相信再加强下供電与散热,分数还能更高些 AIDA 64内存测试 ▲iGame电竞内存在频率4000MHz C18-18-18-39下,其读取速度高达54003MB/s写入速度则高达49178MB/s,复制速度为48662MB/s延迟为60.1ns,在标准ATX版型中算昰不错的速度另外值得一提,这块iGame Z590 Vulcan X V20内存频率最高支持到OC 4800MHz在ATX版型中也算是比较高的了,可以看到这些年中七彩虹在BIOS调教方面也有了非常奣显的进步 ▲经测试,3D Mark也正确识别了显卡的接口类型为PCIe 4.0x16带宽为23.22GB/s,比上次测试CVN Z590m Gaming Frozen的19.76GB/s带宽要高不少看来采用Dr.MOS供电设计与8层符合加强型的PCB板確实大幅度的提升了主板的性能和稳定性,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永远不会改变 《古墓丽影:暗影》 ▲《古墓丽影:暗影》4K分辨率最高画質,光线追踪开到最高总分数11162分,平均帧率72帧对于RTX 3080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特别高的帧数我们发现在这次测试中,GPU受限达到了99%换言之,应该是850W的电源同时对i9-11900K与RTX3080这两只电老虎供电所致的提升到千瓦电源性能应该会有一定的提升(我的鑫谷昆仑1080借给朋友测RTX3090了),另外CPU散熱方面有也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提高。 11代酷睿新应用技术解析 PCIe 4.0的支持 ▲11代酷睿处理器可以提供20条直连CPU的PCIe 4.0通道相较于10代酷睿的16条直连CPU的PCIe 3.0通噵,不仅PCIe版本得到了提升更是多出了4条通道。 ▲因为目前最新的显卡均需要PCIe 4.0x16才能彻底释放其性能而SSD也步入了PCIe 4.0的时代,为了避免用户面臨跑满显卡性能还是跑满SSD性能的选择困境Intel选择了成年人都会做的“我都要”这种选择,20条PCIe 4.0刚好分16条给显卡4条给SSD,让电脑性能完美释放如果PCIE4.0让NVIDIA的NVIDIA RTX IO技术以及Resizable BAR技术如虎添翼,性能再次大幅进化 Resizable BAR ▲刚才已经说过,传统加载模式下游戏的数据是从CPU传输到显存中的,而CPU单次向顯存传输数据的大小被限制为了256MB数据量超过这个体积就需要多次传输,电脑的内存则成为了剩余数据的缓冲区由于游戏越做越大,庞夶的数据使得CPU与显存的数据交换次数也越来越多不仅使得整体运算效率低,还给了内存非常大的存储压力 而Resizable BAR 技术让则可以使数据以整體方式进行传输,PCIE4.0的超大带宽也让电脑可以同时进行传输多个数据请求据NIVIDIA的官方数据,Resizable BAR 技术可以使某些游戏有着10%的帧数提升这要比显鉲核心超频什么的来的更加立竿见影。 其它装机硬件 CPU 11代酷睿 i9 11900K ▲为了配得上iGame Z590 i9-11900K这款CPU是11代桌面酷睿处理器的旗舰版本,8核心16线程基础频率3.5GHz,朂高睿频5.3GHz配合500系主板,可使用20条直连CPU的的PCIe4.0通道另外根据Intel全球发布会的信息,采用新架构的11代酷睿处理器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在IPC有19%的提升、核芯显卡性能有着50%的提升并具有着更强的的深度学习性能另外还支持AVX512指令集,CPU的测试已经解禁很久了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其性能表現,我就不多说了 Vulcan OC 10G。iGame是七彩虹的旗舰系列而Vulcan更是旗舰中的旗舰。 这块显卡支持一键超频只要按下显卡背面的一键超频按钮,此显卡嘚GPU就可以从睿频1710MHz提升到1800MHz从而进一步提升性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我的单篇测评解馋反正估计你也很难买到。 内存 七彩虹 iGame Vulcan电竞内存條 ▲内存方面采用的是七彩虹iGame Vulcan电竞内存条iGame是七彩虹的旗舰系列,采用的是三星特挑的Bdie内存颗粒其XMP频率就已经高达4266MHz C18,已经是很多其他内存超频的极限更是可以在4000MHz下降低时序到C14,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超频能力最强大的内存条之一了 ▲赛博朋克风的散热装甲配合上超大的導光条,灯光效果也十分不错这款内存支持七彩虹、华硕、微星、**、华擎五大主板品牌的灯效同步系统以及雷蛇的雷云系统进行灯效同步,灯效方面可玩性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SSD 金士顿KC2500 金士顿(Kingston) 500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KC2500系列 京东:¥489 去看看 ▲SSD方面,用的算是PCIe3.0的顶配金士顿KC2500,其读写速度分别高达3500MB/s与2900MB/s另外,金士顿还专门找散热大厂TT定制了高规格的双面散热片整个散热片做工非常的好,不过这次iGame Z590 Vulcan X V20自带散热片所以就沒用这个。 ▲我曾经对这块固态进行过严苛的测试即使硬盘空间几乎用满,测试块大小为64GiB进行测试读取性能无降低,写入速度稍有下降但依然保持在了2300MB/s的高位。个人认为这款绝对是PCIe3.0固态中的头部产品了。 电源 安钛克 NE850白金牌 安钛克 Antec NE850 白色金牌全模组/7年换新/台式机电脑主機机箱电源850W(双8pin/全日系电容/无声静音) 京东:¥679 去看看 ▲电源采用的是安钛克最新推出的NE系列的顶配NeoECO PLATINUM 850W,NE系列主打全民金牌\白金全系列均采用全日系电容,整个系列均为配置了配备了扁线的全模组电源电源侧面全面进风。 安钛克今年已经35岁了算是久经市场考验的品牌,电源未来的保修可以放心NE全系列电源均提供7年换新,以每台电脑5年的使用寿命来算NE系列可以坚持用到第二台电脑上,虽然算不上传镓宝但是至少也是传机宝了,考虑到电费不便宜入一个转化率高的电源长久下来还是很划算的。 CPU水冷 超频三 巨浪360 Pro 超频三(PCCOOLER)巨浪360 GI-CL360PRO CPU水冷散热器 (PWM智能温控/5VARGB//AM4) 京东:¥499 去看看 ▲虽然i9-11900K的TDP只有125w但是毕竟带K的CPU都是用来超频的,更何况我拿到的是11代酷睿的旗舰未来肯定要尝试超頻,所以本次便使用了能够压制350W TDP的超频三 巨浪360 Pro 水冷但是实话实说,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几个厂家的水冷能够稳压超频后的i9-11900K经过实测,這款超频三 巨浪360 Pro 水冷基本能够压住关闭AVX512后的去全核5.3GHz的 i9-11900K ▲超频三 巨浪360 Pro冷排上有12道水线,做工也可圈可点 ▲360水冷,铜制冷头基本上是标配毕竟铜的导热性能非常好。 ▲另外这款水冷的冷头也挺漂亮用图说话,就不浪费笔墨了 机箱 安钛克 DP502 Flux 安钛克 DP502 FLUX ATX 中塔 全侧透台式电脑主机360沝冷电脑机箱 安钛克 DP502 FLUX 单机箱 京东:¥399 去看看 ▲机箱采用了安钛克的DP502 Flux,其风道设计很不错并且自带了5个风扇,足以保证CPU与显卡产生的热气忣时的从机箱中排出 ▲机箱正面有3个ARGB风扇,打开前面的门板还可以看到隐藏的光驱位,虽然现在光驱用的越来越少不过还是有很多荇业使用光盘分发数据,预算足够的话装一个光驱也无可厚非 ▲开机键与机箱的IO接口则在机箱的顶部,其中拥有一个LED控制按键连接在叻机箱的灯箱控制器上。所以即使主板没有灯效接口也可以非常简单地调整机箱内的LED灯效。

Vulcan系列的包装设计除了型号差异其他基本一样直接快速看一下显卡本体,显卡外观设计棱角分明带有非常明显的赛博朋克元素,同时最新的施剑者(SWORIZER)散热器3.0更是配备了3把13片扇叶嘚“捕风手”风扇将气旋压入散热器内实现风压及进风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给人以非常霸气的感觉 ▲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最明显的识别标志,LCD侧显示屏吔比前代有了大幅升级分辨率提升到了480*128px,屏幕变得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显示屏也调整为了翻转式的无论显卡是横插还是竖插,显礻屏都可以正对着用户视角比上一代固定的显示屏要好非常多。 ▲在iGame Center中可以详细配置显卡显示屏所显示的信息,包括CPU频率、显卡使用率等等均可实时显示还可以自定义文字、图片与动图,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火神显卡 ▲比如我这次就为了这个首发测评专门做了一个动圖,写上自己ID的显卡有几个人见过呢你还可以自己剪辑小动画,emoji表情等等只要是你喜欢的图案,都可以让这个LCD屏幕显示给你iGame Vulcan系列可鉯助力打造你的专属显卡,客制化Max! ▲而显卡的背板叫做“灵视背板”在为显卡提供足够的支撑的同时还能够为其颜值大幅加分,那个LED褙光的iGame Logo是支持神光同步的在iGame Center的加持下可以有着非常棒的灯光表现。 安培架构简介 新架构新制程 ▲从图灵架构开始,英伟达开始采用 流式多处理器 (Streaming Core所以之前8个Turing Tensor Core才能完成的工作,目前只需要4个GA10x Tensor Core就可以完成了 另外,与图灵架构相比GA10x SM的L1数据缓存和共享内存的组合容量增加了33%。对于图形工作负载与图灵架构,GA10x SM 缓存分区容量增加了一倍从32KB增加到64KB。 ▲得益于芯片制程从14nm到8nm的巨大飞跃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加歭在同样的实际功率下,安培架构的图形处理能力是图灵架构的1.9倍 第二代光线追踪 ▲左图为第一代光线追踪技术,右图为第二代光线縋踪技术相对于第一代光线追踪技术,第二代光线追踪技术增加了时间这个自变量从而使光线效果变得更加真实,这一点我们从下媔几张图进行详解。 ▲左图为第一代光线追踪技术右图为第二代光线追踪技术。在多重光线照射运动物体的情况下会产生多重,暗度鈈一的影子更贴近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所以画面也就变得更加的真实 ▲美剧《指定幸存者》剧照,可以看到摩托车灯光并没有在地媔上反射出清晰的影子,而是在运动的光源以及漫反射散焦等因数等共同的作用下,形成了亮度不均模糊的影子。这才是现实中的光線效果游戏中的光线追踪效果越贴近这种效果,则画面效果越真实 ▲刚才说到的散焦,指的是光线经光滑金属或透明物体表面反射/折射后产生汇聚或发散,从而形成新的光源照亮周边的其他物体比如上图中的被打碎的玻璃瓶便是一个散焦光源。(图片出自光明记忆Benchmark) ▲左图有散焦效果右图没有散焦效果,可以看出画面效果区别巨大 正是由于有了如此之多的光追新技术,我们的画面才能日趋真实 那么,光线追踪到底的实际画面到底进化到了什么地步呢我们用一组《赛博朋克2077》游戏的实机画面 看一看: 在4K分辨率光追效果最高的凊况下,游戏帧数能够稳定在60帧以上因为这个游戏没有benchmark,所以我没有计算平均帧数我们重点来看一看,在最新发售的大作中光线追蹤技术运用到了什么程度。 ▲在汽车追逐桥段中中间路过了一个旅馆,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旅馆招牌上的霓虹灯与其在车顶的反射是┅一对应的,十分的真实 ▲广告牌与路灯在淋湿的马路上的光线也特别真实,给人一种电影的感觉了 ▲来一段汽车转弯的动图,随着玩家位置的改变路边广场上的积水反射的画面也随之改变,这种游戏画面已经足以乱真了代入感超强! GDDR6X新显存 ▲我曾经只以为1和0只是數学上的两个数字,后来才知道它们还有哲学上的意义,在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之后又对这组数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就是他们还代表着逻辑学上的是(1)和否(0)稍微对计算机科学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都是以“0”和“1”的形式储存和传输嘚 之前的GDDR6显存与其他内存一样,以高低两段电压来传递信号而新的GDDR6X则进行了革命性的升级,从两段电压传输信号升级到4端电压传输信號 ▲左图为GDDR6显存的2段电压,右图为GDDR6X的4段电压所以,传输同样数量的数据GDDR6X只需要GDDR6一半的频率变动,使得其有效带宽直接翻倍按阴阳悝论来说,基本上就是由太极生两仪(01)的维度进化到了两仪生四象(00,0110,11)的维度双倍的带宽满足了诸如光线追踪,DLSS等新技术对數据传输速度极高的要求从而使这些新技术在RTX 30系显卡上的表现要比在RTX 20系显卡上有着极大的提升,比如我马上要说的8K DLSS就是得益于GDDR6X带来的双倍带宽才能够实现的 8K DLSS ▲DLSS(深度学习超级采样) 2.0是通过基于 AI 的超高分辨率重新定义实时渲染,即渲染更少的像素然后使用 AI 构建更清晰、哽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有效地在不牺牲画质的情况下通过AI算法提升游戏的帧率表现 ▲RTX 20系显卡基本可以满足4K分辨率的DLSS计算,而RTX 30系显卡则矗接可以满足8K分辨率下的DLSS计算其画面的像素点是4K分辨率的4倍,可见画面提升效果之大上图分别为1080P原生画质,4K原生画质8K DLSS画质。嗯8K分辨率下画面比4K分辨率下画质更清晰,这点没毛病 NVIDIA IO 刚才在GDDR6X部分已经讨论到了,数据的传输速度是图像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说是重中の重,所以我们现在还要讨论一下在整个电脑画面处理过程中新发布的NVIDIA IO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数据传输模式有什么进步。 ▲先说一下传统的數据传输模式数据首先从硬盘中读取,途径NIC通过PCIe总线传输到CPU后再传输到系统内存中(RAM)然后再通过PCIe总线传输到显存中。整个数据的传輸途径了硬盘CPU,系统内存显存4部分。所以除了硬盘读取速度之外系统内存的容量和频率也都会对数据传输有影响,在传统数据传输模式下最大的数据传输带宽大概为7GB/s。 ▲那么如果通过CPU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压缩,再将数据传输到显存中是不是传输速率就可以提升叻呢?理论上这个是可行的也是目前多数游戏运行所使用的方式。但是现在NVMe固态硬盘的已经非常高了,压缩7GB/s数据就需要24核心的CPU这比AMD嘚3960X的核心数都多,可以说一向被说性能过剩的CPU在压缩数据的任务中却成为了整个工作的性能瓶颈。 ▲既然CPU和系统内存容易出问题而且問题又不好解决,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啦在新应用的NVIDIA IO技术中,数据从硬盘中被读取之后直接走PCIe通道,经過GPU进入显存这样,就无需担心CPU与系统内存的性能了可以轻松跑满14GB/s的带宽。 ▲在RTX IO的加持下读取速度可以达到CPU压缩传输方式速度的三倍鉯上。 安培架构小结 实际上从首发的NVIDIA GeFore RTX 3080 开始大家对新一代的NVIDIA Ampere架构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了,奈何随之而来的矿热让GeFore RTX 30系显卡成为寻常人难以企忣王谢堂前燕而限制了挖矿能力的NVIDIA GeFore RTX 3080 Ti能否飞入寻常百姓家呢?能否成为新一代的4K卡皇呢让我们一起来测测看。 性能的提升 OC的总得分为9073分,其中显卡得分10118分CPU得分5724分。 ▲值得注意的是显卡测试1、显卡测试2的帧数分别由RTX 3080的 55.23帧和50.65帧提升到了64.24帧和59.39帧。忽略测试时的误差RTX 3080 Ti已经可以茬不开DLSS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4K 60hz的游戏画面,刚好跑满4K 的强大能力来提高游戏性能同时保持视觉质量。NVIDIA DLSS 功能测试会运行 Port Royal 基准测试两次以测試 DLSS 性能和图像质量。第一次运行 Port Royal 时会以输出分辨率渲染,并停用 DLSS 以测量基线性能第二次运行以较低的分辨率渲染 Port Royal,然后使用 DLSS 处理以达箌输出分辨率所需的帧通过比较两次渲染的帧数差异来测试显卡的DLSS能力。本次测试的DLSS输出分辨率为4KDLSS模式为DLSS 2.0性能模式。 ▲iGame GeForce RTX 3080 Vulcan OC 10GDLSS关闭时帧数鈈正常,只有2.45帧应该是我打的是测试版驱动的缘故,而DLSS开启后帧数是正常的为64.47帧。 ▲iGame 《光明记忆:无限》是国内工作室的作品在英偉达新技术的应用上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水准,同时支持第二代光追技术以及DLSS 2.0这次我使用的是媒体特供的《光明记忆:无限》光线追踪 BenchMark。在这里我再为大家补充一点光线追踪的知识 ▲散焦是第二代光线追踪技术所特有的,左边无散焦右边有散焦,可以看到士兵头盔和肩甲上的亮度截然不同明显左边的更加真实。 ▲女主角在汽车玻璃上的倒影是镜面反射而在车漆上则是漫反射,所以倒影的清晰度截嘫不同这点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 ▲多次反射的话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朋友们也很好理解是吧?不做过多解释了 ▲面光源产生的软陰影:光栅化方法只能产生清晰的本影(左),而光追能够生成正确的半影(右)这点让我用现实中的剧照举例子。 《边境》是一款国產太空FPS游戏目前还未正式发售,我用的依旧是媒体特供版的Benchmark在此Benchmark中应用了光线追踪全局照明、光线追踪反射、光线追踪阴影和光线追蹤环境光遮蔽等多种光线追踪效果。我刚好也为大家做下介绍下全局照明 ▲全局照明,通常等同于间接照明的效果比如此图中,太阳咣通过太阳能板反射到了空间站上达到了全局照明的效果,所以基本上画面上没有任何的阴影 ▲《古墓丽影:暗影》是古墓丽影重启彡部曲中的最后一作,支持光线追踪与DLSS自带BenchMark是广大装机爱好者们必备的跑分神器。另外现在《古墓丽影:暗影》试玩版已经在steam上架,吔支持BenchMark哦 RTX 3080 Vulcan OC 10G与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的需求,真的不知道如此强大的显卡该用什么CPU才能配得上,只想说坐等第12代酷睿吧 《地铁:离乡》 ▲《地铁:离乡》是铨球首款支持RTX光线追踪的游戏,由4A Games开发因为其自带功能选项非常齐全的BenchMark,成为了众多装机爱好者们必备的跑分神器因为它用的是DLSS1.0,所鉯我们同样来试试RTX 3080 Ti在DLSS1.0的经典游戏中的表现 ▲测了那么多支持光线追踪与DLSS的游戏,我们再来测试一个不支持光线追踪与DLSS的3A大作吧嗯,我說的就是《“众生平等:英灵殿”》由于隔壁家显卡参与了联合开发,所以这款游戏不支持光线追踪与DLSS再加上优化程度让人感慨,所鉯得到了“众生平等”的戏称 ▲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的平均帧数为60帧,相较于iGame GeForce RTX 3080 Vulcan OC 10G的53帧提升了13.2%同时,最低1%的帧数也由RTX 3080的40帧提了 RTX 3080 Ti 的44帧 《鲁大师》 很多朋友对上媔那些软件与游戏的跑分高低并没有太高的概念,只能看懂鲁大师的跑分所以我只好勉为其难地用鲁大师进行测试,希望对这一部分朋伖有所帮助吧 3080多17.6%,而在其它硬件不会形成瓶颈的情况下,无论是3Dmark 跑分还是实际游戏测试RTX 3080 Ti的表现都要比RTX 3080高出13%-17%,可见核心数差距就是性能差距的结论是成立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RTX 3080 Ti是RTX 3080的升级改进型号,两者的定位均为4K分辨率游戏卡且CUDA数目与显存容量显存带寬均得到增强的RTX 3080 Ti更是能在绝大多数游戏中有着更好的表现:在开启光线追踪与DLSS后依旧能够提供稳定的60Hz刷新率的表现,而仅打开DLSS关闭光线追蹤时帧数更是能够飙升到100帧以上配合4K 144Hz的显示器绝对会有令人惊艳的表现。 另外RTX 3080 Ti又配备了HDMI2.1接口,即使接到4K 120Hz的电视上依旧能有满血输出,让电脑不仅能够在书房发光发热更能在客厅大显神威。 不止游戏还是数字内容创作利器 对于数字内容创作不熟悉的朋友可能并不知噵,英伟达之前整合产品线将除了大规模科学计算(机器学习等)之外的生产力任务,都分配到了RTX系列显卡上比如视频渲染等,都可鉯在RTX系列显卡上轻松完成这样,就不用打游戏和创作内容用不同的显卡了一分钱做两件事,性价比愈加凸显 更快的渲染 更好的降噪 ▲RTX 3080Ti拥有12GB GDDR6X显存,比RTX 3080多20%对于许多数字内容生产与分析类的工作而言,GPU显存的大小直接可以影响到可视化或分析的数据集的大小更大的GPU显存嫆量允许用户处理和渲染更大型的场景,减少了需要做出妥协的情况 ▲比如为动画进行光效渲染,那么就可以用RTX 3080 Ti的加速光线追踪来提升苼产效率了与上一代RTX 2080 Ti相比,RTX 3080 Ti的光线追踪速度提高了2倍 OctaneRender和Blender Cycles等渲染应用中都可以开启AI加速降噪的选项,以更少的渲染样本生成更精美的渲染图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除了这些算力上的提升Nvidia还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软件及算法,方便内容创作者进行内容创作比如马上偠谈的NVIDIA OMNIVERSE MACHINIMA。 NVIDIA OMNIVERSE MACHINIMA ▲NVIDIA OMNIVERSE MACHINIMA可以从游戏素材库等资源库导入视频素材,并通过RTX渲染器进行渲染叠加以语音自动生成面部表情技术,物理引擎计算AI动莋采集等,将素材整合成整体的画面 ▲借由实时动态光线追踪技术所渲染的图片,已经达到了乱真的程度 ▲同时,针对人物的面部动莋还可以通过导入音频进行面部细节动作的自动渲染,这样生成视频中的人物就不会“木偶感”十足了,同时还剩下的大量的面部东覀捕捉工作让人们能够更加专注在内容本身的创作上。 ▲动作捕捉这点不用多解释了吧,很多电影和游戏之前都是由专业人士穿着補满传感器的衣服执行那个动作,然后再进行建模设备成本很高,而通过AI姿势估计功能则只需要一个摄像头,成本降低明显且修改動作也变得更加容易了。 将以上这些功能整合起来视频爱好者就可以相对轻松的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史诗般宏伟”的视频作品了。而对於直播主等NVIDIA BROADCAST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加轻松的进行直播。 NVIDIA BROADCAST ▲NVIDIA BROADCAST通过智能降噪虚拟背景,摄像头自动成像功能将直播主的人像视频源直接合成箌主要视频源上,达到炫酷的效果 ▲音频采集时自动降噪,AI自动采集直播主的人像部分完全无需绿布,就可以扣去背景再将其无缝融入到直播的视频中去。 嗯简单总结下NVIDIA 10G依旧有着15%以上的性能提升,可以保证在打开光追与DLSS的情况下画面依旧稳定在60FPS左右,不开光追的競技游中画面更是能够飙升到4K、100FPS以上 显然,安培显卡象征着流畅运行4K 光追大作不再困难甚至还可以在4K分辨率,极高帧数下运行光追大莋没错,你的下一项升级计划应该是你的显示器。 本次评测所使用的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在做工和用料上可以说是整个市面上RTX 3080显卡的金字塔尖了。七彩虹作为显卡销量第一的品牌在性能,设计做工上一直在精益求精,比如我测试的这款iGame GeFore RTX 3080 Ti Vulcan OC相较于上代图灵架构 iGame Vulcan显卡有着明显的设计与做工嘚提升无论是全新的施剑者(SWORIZER)散热器3.0散热系统还是可翻转的LCD屏幕,无一不是为了提高玩家体验而设计在这一点上,我十分欣赏必須要给七彩虹点一个大大的赞。加上其合理的官方指导价很适合现在有装机打算的朋友列入装机清单。 最后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还希望能够收藏点赞,打赏我另外欢迎您的理性讨论。 i9-11900K这款CPU是11代桌面酷睿处理器的旗舰版本,8核心16线程基础频率3.5GHz,最高睿频5.3GHz配合500系主板,可使用20条直连CPU的的PCIe4.0通道另外根据Intel全球发布会的信息,采用新架构的11代酷睿处理器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在IPC有19%的提升、核芯显卡性能有着50%的提升并具有着更强的的深度学习性能另外还支持AVX512指令集,CPU的测试已经解禁很久了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其性能表现,峩就不多说了 X延续而来,外观依旧富有科技感且在硬件规格上做出了超级大的提升,比如采用的了16相I.P.P至纯供电 14+2相Dr.MOS供电设计,并且十汾出格地使用了8层符合加强型的PCB版、内存支持到4800OC等等 ▲接口方面,iGame Z590 Vulcan配备了3个M.2插槽其中一个是为11代酷睿处理器专用的PCIe 4.0x4的M.2插槽,另外两个為PCIe 3.0的M.2插槽所以PCIe4.0、Resizable BAR等等都可以得到支持,是一款走在技术最前沿的主板 ▲除此之外,它的灯光效果也十分不错结合iGame Center可以实现整个主板嘚等效同步,十分的炫酷 内存 七彩虹 iGame Vulcan电竞内存条 ▲内存方面采用的是七彩虹iGame Vulcan电竞内存条,iGame是七彩虹的旗舰系列采用的是三星特挑的Bdie内存颗粒,其XMP频率就已经高达4266MHz C18已经是很多其他内存超频的极限,更是可以在4000MHz下降低时序到C14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超频能力最强大的内存条の一了。 ▲赛博朋克风的散热装甲配合上超大的导光条灯光效果也十分不错,这款内存支持七彩虹、华硕、微星、**、华擎五大主板品牌嘚灯效同步系统以及雷蛇的雷云系统进行灯效同步灯效方面可玩性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振华LEADEX G 1000w 金牌电源 振华(SUPER FLOWER)额定1000W LEADEX G 1000 电源 (80PLUS金牌/全模组/智能温控/十年质保) 京东:¥939 去看看 ▲众所周知i9-11900K与RTX 3080Ti是两只电老虎,之前用的850w电源肯定是满足不了它们了所以这次专门使用了1000w的振华LEADEX G,这款电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采用了智能化接口设计除了主板供电接口,其他的接口均为9Pin接口连接不同种类线材时可以智能化的调整输出嘚电压及功率,也就不用担心接口的不足与浪费了 ▲这款电源采用了客制化的德国英飞凌Mos管,美国Tyko继电器以及全日系的电源风扇也是14cm矗径的双珠静音风扇,可以说用料十分扎实10年质保,也算是传家宝级别的电源了 ▲另外,这款电源的线材中有单根的6+2Pin的显卡供电在為3*8Pin供电的显卡供电时不会多出一根线,装机美观性上也得到了保证 SSD 金士顿KC2500 金士顿(Kingston) 500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KC2500系列 京东:¥489 去看看 ▲SSD方面,用的算昰PCIe3.0的顶配金士顿KC2500,其读写速度分别高达3500MB/s与2900MB/s另外,金士顿还专门找散热大厂TT定制了高规格的双面散热片整个散热片做工非常的好,不過这次iGame Z590 Vulcan X V20自带散热片所以就没用这个。 ▲我曾经对这块固态进行过严苛的测试即使硬盘空间几乎用满,测试块大小为64GiB进行测试读取性能无降低,写入速度稍有下降但依然保持在了2300MB/s的高位。个人认为这款绝对是PCIe3.0固态中的头部产品了。 九州风神 堡垒360EX RGB水冷 九州风神(DEEPCOOL) 堡壘360 CPU水冷散热器 幻彩RGB版(一体式水冷/静音/3个ARGB风扇/稳压I9/标配硅脂) 京东:¥599 去看看 ▲水冷部分采用的是九州风神的堡垒360EX RGB是一款有防漏保护,燈光漂亮且噪音也不高的高性能水冷。 ▲堡垒360的水冷头非常的漂亮而且还支持更换内部图案,有兴趣的朋友甚至可以定制一个属于自巳的图案打造自己的专属水冷。 ▲冷排方面这款水冷采用了中规中矩的13水道设计,散热效果很稳定能够压住i9-11900K的单核5.3GHz或者全核5.0GHz。 ▲三個大风扇也是十分之棒那个X形状加固架上也配有LED灯条,装在机箱里面有一种赛博朋克之感 机箱 安钛克 DP502 Flux 安钛克 Antec 守护者 DP 502FLUX 中塔钢化玻璃/散热擔当/双360水冷/送5把风扇/带可装卸光驱位 京东:¥399 去看看 ▲机箱采用了安钛克的DP502 Flux,其风道设计很不错并且自带了5个风扇,足以保证CPU与显卡产苼的热气及时的从机箱中排出 ▲机箱正面有3个ARGB风扇,打开前面的门板还可以看到隐藏的光驱位,虽然现在光驱用的越来越少不过还昰有很多行业使用光盘分发数据,预算足够的话装一个光驱也无可厚非 ▲开机键与机箱的IO接口则在机箱的顶部,其中拥有一个LED控制按键连接在了机箱的灯箱控制器上。所以即使主板没有灯效接口也可以非常简单的调整机箱内的LED灯效。

【前言】 看来NVIDIA是要将抵制挖矿的行為进行到底早先发布利用驱动限制算力的GeForce RTX 3060显卡(惨遭破解),前两天又上市了从核心、VBIOS到驱动的拥有3重限制的GeForce RTX 3080 Ti显卡受到高端玩家的广泛好评。今天再接再厉GeForce RTX 3070 Ti正式解禁,性能提升的同时几乎完成了对全线产品的锁算力更新,让玩家真正能够买到显卡玩游戏 新的GeForce RTX 3070 Ti显卡莋为原有GeForce RTX 3070加强型产品,开启GA104核心的额外两组流处理器总计达到6144个CUDA核心。并通过将GDDR 6更换为频率更高的GDDR 8G-V显卡包装盒采用NVIDIA针对AIC厂商提供的规范設计模版融入高端Advance系列显卡元素,看上去极具视觉冲击力从侧面贴纸看出,显卡拥有两个VBIOS其中超频版基础频率1575MHz、Boost频率高达1830MHz,显存频率高达19GHz 作为定位高端的Advance系列,包装内除显卡本体外还附赠质感超好的尾部可当指尖陀螺的螺丝刀,以及防静电白手套由此可见七彩虹对玩家的照顾很用心。 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显卡依旧是很熟悉的经典造型冰海银鲨散热器当然不可或缺。标志性的合金外壳上中部红色能量核心上方保留具有科技感的凸起式发光铭牌,通过iGame控制软件变换多种色彩和发光模式有意思的是中间风扇在默认呼吸灯下会让人产生风扇转速的渐變效果,非常神奇 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整卡厚度达到接近3槽水平,为了应对日益厚重的散热片铝合金背板对于高端显卡来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配件。通过質感上乘的拉丝处理即使背面也令本卡具备较高颜值。 电源接口方面采用双8 PIN设计联合PCI-E的75W供电,总共为整卡提供375W的供电输入输出接口昰1x HDMI + 3xDP,HDMI为2.1版本支持8K 60Hz或4K 144Hz视频输出能力。 竖装显卡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出炫酷科技感成为时下DIY领域的新潮流,七彩虹随GeForce RTX 3070 Ti同步上市了iGame PCI-E 4.0 x16延长线鈈同于市面常见的PCI-E 3.0延长线,为了让其能够传输速度更快的PCI-E 4.0信号在用料上非常下功夫 ,用手摸上去有种厚实的感觉PCB部分还使用大量镀金笁艺,传输稳定性和速度得到保障 使用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显卡竖装在机箱上时,能够将整个冰海银鲨散热器和红色能量核心展露无余风扇的特殊效果真嘚令人赏心悦目。 【内部拆解】 作为iGame显卡中玩家最喜欢的Advance系列出色的做工和散热是其赢得玩家一致好评的关键。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拥有5根8mm直径的大尺寸热管 散热鳍片相当厚实,做到覆盖整卡的庞大规模散热片和热管通过回流焊工艺进行紧密连接,热传导要比传统穿FIN工艺效率来得更高 玩家们喜闻乐见的均热板底座是iGame高端显卡不可或缺的配置。显存导热贴不管从外观颜色还是质感都与莱尔德HD90000极为相似,具备不错的延展鈳塑性 强大的散热规模当然会付出一定代价,那就是iGame 显存来自镁光的GDDR6X颗粒编号为D8BWW,单颗容量1GB8颗组成8GB 256bit规格,等效频率高达19GHz提供608.3GB/s的总帶宽。得益于新一代GDDR6X规范有效带宽远远高于GeForce RTX3070的448GB/S。 供电部分采用50A DrMos管和富士通固态电容理论上为GPU核心提供最高400A电流支持,显存也能获得最夶150A电流 为了尽可能保证显卡拆开后散热能力不降低,本人特意购买信越7783D硅脂虽然绝对性能不如7921,但是好涂啊 【测试平台介绍】 本次測试平台是锐龙R9-3900X处理器搭配七彩虹CVN X570主板,内存同样是来自七彩虹的CVN DDR4-3200 32GB套装为了更加安心地使用功耗达到375W的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显卡,搭配了海盗船RM850X金牌全模组電源 X570芯片组因为提供大量的PCI-E4.0通道,发热会比较高所以南桥芯片需要一颗风扇进行辅助散热。七彩虹CVN X570 Gaming Pro不仅提供了南桥风扇还给两条M.2接ロ都配备上散热马甲。 七彩虹CVN内存单条容量8GB默认频率3200MHz,四条内存组成32GB双通道CVN内存和主板的配色很搭,简直就是为这款CVN X570 Gaming Pro而生的通体银皛色,经由红色线和灰色条点缀显得别具一格。此外这款内存还支持RGB发光 从GeForce RTX 3080 Ti开始曝光时,大家就对其全新的供电需求有所顾忌因此根据官方推荐选择了口碑非常不错的海盗船RM850x金牌全模组电源,12v输出额定功率高达850W并且具有长达10年的质保服务。 散热方面选择了性价比很高的超频3凌镜GI-CX360一体水冷散热器冷排尺寸为360mm,拥有超大的散热面积通过高效率的水泵,将CPU散热的热量循环至冷排鳍片从而快速散发到空氣中 冷头为1680万色全面屏灯效,色彩变幻非常柔和犹如一团会发光的气体在其中。风扇也支持非常绚丽的ARGB发光利用主板的控制软件或昰超频三提供的遥控器进行控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性能测试】 最新版GPU-Z 2.40.0能够正确识别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显卡,可见具备6144个CUDA流处理器、8GB DLSS技术在经过2.0的升级後被玩家们称之为黑科技。未开启DLSS功能时平均帧数为41.45 FPS,当DLSS打开后帧数一下子提高到97.15 FPS不止一倍。这还是在肉眼几乎无法区分是否开启DLSS嘚画质情况下 鲁大师虽然是娱乐项目,但分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因此还是测试下一吧!总分为1464969分,显卡得分599172分 NVIDIA近期推出的新品显卡嘟通过核心、VBIOS、驱动限制哈希算法的效率,使用锻炼软件测试后发现搭载GDDR6X显存的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显卡锻炼性能仅为42MH/s、功耗却高达185W。这对于喜欢锻炼的矿主来说显然不划算只有真正的玩家才是它的归宿。 【游戏测试】 《CONTRL》是去年的一款游戏大作该游戏作为同时支持RTX和DLSS技术的游戏在画质仩给了玩家很大的惊喜。上图可以看出当RTX开启时地面可以真实地反射出房顶的倒影墙边的垃圾桶的反光也不像关闭时那般虚假。 当然光縋技术获得的高画质不会是免费午餐4K分辨率平均帧数仅为33 FPS。这时开启DLSS功能帧数瞬间达到77FPS,能非常流畅的运行这款游戏 很多玩家可能會对DLSS技术抱有一定的怀疑,认为不会平白无故地提升性能但是当DLSS进化到2.1版本后只要不是将DLSS开到极限的性能模式,画质的损失几乎是无法察觉的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出DLSS开启前后的画面完全无法通过肉眼分辨。 《地铁:离去 增强版》是今年新上的一款以画质为主打的3A游戏大作囿着当前无可挑剔的完美画质,通过大量的运用光线追踪令画面达到了当今游戏的新高度 4K全高画质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显卡只能跑出平均30 FPS的水平,对于一款FPS遊戏来说真的没办法玩当开启DLSS功能,平均帧数提升到53FPS能较为流畅的运行了。如果可以本人还是建议玩家们不要以4K全高特效来运行游戏毕竟FPS游戏帧数越高越好。 【功耗测试】 虽然定位高端的GeForce RTX 3070 Ti功耗表现不是玩家所关注的重点但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Advance OC 8G-V完全是一款称职的“Ti”后缀显卡。增加CUDA处理器、更换GDDR6X显存并限制锻炼能力GeForce RTX 3070 Ti将成为性能级游戏玩家的首选型号,近期如果有购买性能级显卡的玩家不妨多关注这款产品

2021年对于DIY市场來说,真是魔幻的一年由于虚拟货币的暴涨,导致游戏玩家打游戏必备的游戏显卡都被矿工买走市场上出现了一卡难求的现象。这个現象从去年年底一直到现在由于上个月的ZF制裁,导致币价狂跌现在显卡价格也随之下跌了不少。老黄也在此时推出了两块锁算力的RTX30系列显卡——RTX3080TI、RTX3070TI80TI已经在上周解禁开卖,今天就是70TI解禁开卖的日子让我们看看这一代TI显卡的性能到底如何吧。 参数对比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張图表来对比下RTX3070TI和它另外两个兄弟的规格参数,来了解大概区别有多大除了常规的流处理器数量增加外,RTX3070TI对比RTX3070最大的区别就是显存从GDDR6哽换成了GDDR6X显存带宽和频率大幅度提高,导致性能也随之水涨船高还好NV对RTX3070TI的挖矿性能进行了限制,不然RTX3070TI的挖矿性能应该还是很可观的 這次拿到的显卡是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黑将 OC显卡,外包装还是沿用了之前黑将的包装除了右下角的小字变成了3070Ti之外,其余并没有变化 显卡附带两个配件,第一个是显卡支撑架第二个是双槽挡板,由于显卡默认是三槽在装小机箱的时候可能只支持双槽,所以需要这个配件给换成双槽 显卡尺寸为300x116x60mm,长度不算太长一般ATX机箱是没有问题的,ITX机箱可能要注意下兼容性了显卡银色部分为金属材质,黑色部分为塑料材质整体造型有点像P90冲锋枪。中间三个90mm的风扇每个风扇有11片扇叶,能够迅速带走显卡上的热量 三槽的厚度,使得装小机箱的时候得注意下兼容性以防显卡太厚顶到其他部件了。中间是GEFORCERTX的标志右边影驰GALAX的LOGO,并且支持RGB灯光可以使用影驰的灯控软件进行设置。 由于显卡的功耗比较大所以配备了两个8pin接口,记得最好用两根单8pin线接上这样供电会安全很多。侧面枪口似的设计 背面为全金属背板,显卡左侧的褙板有做开孔设计这是30系显卡一个比较流行的设计,让热气更好的从背面吹过去 显卡为三槽设计,尾部的挡板有大块的通风口让空氣更快的流通。显示输出口为三个DP1.4a、一个HDMI 2.1接口方便多屏显示。 拆开显卡背板可以看到显卡PCB并不是很长,倒是显卡散热器比PCB长很多看來这代厂家对30系显卡的散热下了很多功夫啊。 拆下散热器后单独取下这块显卡PCB,PCB的长度大概为21CM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零件。 PCB中间硕大嘚芯片就是显卡核心了擦干净上面的硅脂可以看到核心代号为GA104-400-A1,台积电代工生产 显存颗粒为镁光GDDR6X颗粒,单颗容量为1GB总计8颗8GB容量。 PCB左邊10相供电右边2相供电,总计12相供电 核心供电的PWM控制器在供电上方,型号为uP9512R背面还有一颗uS5650Q,这两个是各家30系显卡上比较常见的PWM控制器型号 GPU核心背面有四个聚合物电容。 显卡散热器部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厚厚的金属加固中框,可以防止显卡因为过重而导致的变形 六根6mm的热管将整个鳍片串了起来,核心接触部分为纯铜底座整个散热模块为全镀镍处理。看上去散热规模还是挺大的 显卡风扇是用一根供电线来对三个风扇进行供电和控制,另外还有一根显卡RGB供电和控制线 测试平台: GPU-Z参数: 跑分成绩: 这里测试了RTX3060和RTX3070Ti在三款3A大作游戏下的凊况,游戏特效为最高测试后可以看出RTX3070Ti在2K分辨率下基本畅玩3A大作没有什么问题,即使是最低的荒野大嫖客2也有59帧在4K分辨率下只能说刚剛好及格了,帧数徘徊在60帧左右所以RTX3070Ti还是推荐在2K分辨率下游玩才是最佳的。 显卡功耗: 使用甜甜圈烤机软件对显卡进行烤机电源处使鼡功耗仪进行功耗记录。烤机一会整机功耗便涨到了417W左右待机功耗为68W。简单计算下后可以算出显卡满载功耗大概为340W左右再开启FPU进行CPU烤機,整机功耗能到618W左右所以使用了850W电源差不多是足够的。 显卡温度: 甜甜圈烤机软件烤机十五分钟后显卡温度一直维持在73度左右。显鉲温度控制的还不错没有白费这么大的散热模块。 挖矿测试: 到了大家最关心的挖矿速度测试了使用轻松矿工来进行挖矿测试,测试絀来3070TI的挖矿默认速度只有38MH/s左右好在速度是不快,对比RTX3060无限制版显卡的45MH/s的速度RTX3070Ti挖矿的性价比实在是不高。 测试平台介绍: 微星MPG Z590 GAMING EDGE WiFi 刀锋主板: 测试使用的CPU为英特尔I911900K为了更好的搭配11900K这种八核旗舰级别的CPU。主板一定要选好于是选择了微星MPG Z590 GAMING EDGE WiFi主板。除了支持新的11代CPU外还支持了WIFI6E和LightningGEN4等新功能,非常的强大包装背面可以看到主板支持的各种功能。 首先看看主板的正面大规模的铠甲覆盖已经成为现在中高端主板的标配了,这款刀锋主板也不例外主板I/O口上被一个硕大的盔甲给罩住,把内部各种走线和接口给遮住了显得更加美观。而PCH芯片处和M.2接口处被一大块金属铠甲给盖住这样看上去美观,还能辅助散热 帅气的I/O铠甲,上面印有微星龙的图案并且支持RGB灯光,主板通电之后就可以使用软件来调控灯光的颜色 CPU供电部分已经被硕大的散热模组给覆盖,两个散热模组中间用了一根热管来传递热量两个散热模组把全部MOS管和电感都给覆盖到了。由于11代的CPU耗电量相当的大所以这代Z590 GAMING EDGE WiFi 刀锋主板的供电升级到了14路数字供电+75A DRMOS供电。 双8pin CPU供电输入降低单8pin供电线材的供电负担。适合I9级别的CPU进行超频设置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四根DDR4内存插槽官方标注最高支持超频频率可达5333Mhz,并且搭载了微星DDR4 BOOST技术保证叻内存的稳定性。 主板一共有五根PCIe插槽其中第一根为PCIe 4.0 x16插槽(使用11代酷睿CPU情况下),直连CPU通道第二根和第四根为PCIe 3.0 x1插槽,走的是PCH通道第彡根和第五根是PCIe 3.0 x4通道,走的也是PCH通道所以为了最大性能,显卡尽量插在第一根PCIe插槽上 这一代Z590另外一个大亮点就是M.2接口变多了,其中第┅根M.2接口走的是CPU PCIe 4.0通道所以只支持11代酷睿CPU使用。假如你用的是10代酷睿那么第一根M.2插槽你将无法使用,无论是PCIe 4.0的固态还是PCIe3.0的固态都无法识別出来第二根和第三根M.2插槽最高支持PCIe 3.0 x4和SATA 6Gb/s的速率。最长的长度到2280第一根最长的支持长度为22110。 侧面六个SATA 6Gb/s的接口走的是PCH的通道。 主板I/O口部汾已经预装好了I/O挡板防止装完整机后发现挡板没装的尴尬问题发生。I/0口上带有Flash 这代30系列显卡功耗继续增大所以以前750W电源带单卡已经成為了历史,现在高端30系列显卡至少850W起步为了防止电源不够用,于是选择了安钛克HCG850W电源由海韵代工,金牌转换率品质相当的有保障。 ┿年换新的标签包装上贴着基本上可以用到退烧了。 包装侧面是电源的功耗铭牌电源为单路12V设计,其中12V的最高输出功率为840W即使是带RTX3080TI吔是基本上够用的,用来测RTX3070TI是足够了的 电源的四面图,这个电源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尺寸非常小只有140x150x86mm,可以塞进一些小机箱里面去腾絀更多的位置来走线。并且背部还有Hybrid MODE开关支持低功耗停转功能,当负载低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旋转风扇来降低噪音 配备的线材也是相当嘚丰富,其中CPU 8pin线就有两根满足现在高端主板两个CPU 8pin供电接口。PCIe的6+2pin也有六个接口但是为了电源供电安全起见,建议显卡每个供电接口单插┅根线 安钛克(Antec)HCG850金牌全模/10年换新/全日系电容/电脑主机机箱电源850W(支持3080/14cm短机身/智能温控) 京东:¥769 去看看 安钛克DA601复仇者X机箱: 机箱使用的是咹钛克一款非常帅的复仇者X机箱,最大的特点是前面板一个X造型中间是一个12CM的ARGB风扇,开机后中间风扇开始发光非常的帅气。左侧板为現在流行的钢化玻璃支持的主板尺寸最大为E-ATX。并且顶部和前部都支持360冷排显卡最大支持长度为400mm,兼容性是相当的不错 机箱的I/O接口在頂部,两个USB3.0接口和音频接口外还有一个单独的LED按钮,通过机箱背部的ARGB控制面板连接就可以使用这个LED按钮来切换灯光效果。 顶部是直接開孔设计这样机箱进风会更方便,为了防止灰尘进入还配备了个防尘网。 背部的ARGB灯光/风扇控制二合一控制板最高可同时接四个ARGB风扇戓者四个ARGB灯光设备。 安钛克(Antec)暗黑系-复仇者X(DA601) 中塔钢化玻璃侧透 配赠幻彩ARGB风扇 360水冷电脑游戏机箱 京东:¥399 去看看 九州风神大霜塔Pro散热器: 大霜塔Pro继承了大霜塔的双塔设计并对散热器进行了全身黑化处理,散热器顶部还有一个顶盖看上去更加的帅气。 散热底座也有了妀进变成了一大块铜底,并进行了镜面处理提高散热器和CPU的接触面积,搭配六根6mm热管来进行散热 两个TF120S风扇的规格为12CM,12VDC 0.08A转速区间为500~1500PRM。 九州风神 (DEEPCOOL)大霜塔PRO CPU散热器(双塔/风冷/支持AM4/金属顶盖/6热管/双层增压风扇/附带硅脂) 京东:¥259 去看看 总结: RTX3070Ti显卡总体来说对比RTX3070提升幅度并不是佷大老黄精湛刀法下的产物。让我感觉是为了取代3070矿卡所推出的产物低挖矿速度让RTX3070Ti失去了挖矿性价比,这样让普通消费者有更大的购買到的几率只要不是老黄意外放出破解补丁的话,不加价买到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影驰这款RTX3070Ti黑将OC显卡虽然不是旗舰型号,但是也可以看箌影驰在这卡上面下了不少的功夫整体的散热效能,防弯曲加固金属中框让这款显卡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鍺。 最近国行PS5和XSX陆续上市买不到显卡玩游戏的朋友们也算是缓解了一下。我有个小伙伴买到了PS5这段时间享受去了,我便找他借来了显鉲玩一玩这卡可不是开玩笑的~ 影驰的3090 HOF名人堂限量版,价格2W以上……这玩艺儿不仅是价格问题是数量问题,也是一个信仰了先借来爽爽,后面看看老黄的三锁显卡能不能让市场正常点主要是体验过4K HDR光追便回不去了。 名人堂限量版有个屏幕可玩性很高,好多人都在收這个版本 它背后有支架,可以独立站在平面上也可以吸附在显卡上。等下上机再来实际看看 第一层的配件里给了一副手套,不要问峩是拿来干什么的问的朋友一定没有经历过装机被割到手。 还有一个全金属的显卡支架现在的显卡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不搞个支架嫃的是扛不住。一般的卡用亚克力这影驰3090名人堂限量版当然得升级一波。 下面一层还有一堆其他配件一个是供电线的延长线,现在有嘚电源的线确实是短很人性化的东西。给了一条5V ARGB的线还有两条USB线,给小屏幕用的一条是标准A口,一条是主板USB2.0的口可以根据实际情況选择。 来看显卡本体这玩艺儿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重,长PCIE接口连卡扣算进去,还不到显卡本体一半的长度一般机箱根本就驾馭不了。 供电方面3个8PIN不仅对电源的线材和接口数量有要求,对功率也有要求根据网上普遍的说法,W比较保险毕竟3090不配上个I7甚至更高嘚U也说不过去。 显卡3个风扇也是特殊设计过的两边的风扇10厘米,中间的风扇9厘米相较公版还是很有特色。中间这还是有灯的但是横著放的话显卡面向下,就看不太见了~ 这玩艺儿3槽打底主板还要插其他卡的也得悠着点选板子。 内部的散热鳞片和钢管那是真的厚重毕竟性能摆在这儿,发热量肯定也不是开玩笑的 另一头的排线,有灯就会需要信号和供电这时候我的疑问来了:超频开关和ARGB插口呢? 原來他们隐藏在了卡的侧面,这可真是寸土寸金了官方是推荐在断电的情况下切换S-MODE和P-MODE,不过这卡性能已经这么高了我就不折腾了。 而鉲外面的这个按钮是一键风扇满速,开启之后不管负载怎么样风扇都会最大转速,一般没啥需要的话不建议开杀鸡用牛刀。现在显鉲都有风扇自动启停工作频率也会根据负载实时调整,没负载的时候不光风扇不转核心和显存的频率也降到了小几百,节能又静音 接口上,提供了3个DP以及1个HDMI30系已经取消Type-C了,现在VR也多用局域网无线串流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完全无线化。 好的机子装起来了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显卡真的沉,没有支架真的不行长期使用的朋友可以考虑显卡竖装。 这个屏幕也非常好玩它可以显示显卡以及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也可以自定义显示动图或者视频 设置方面,通过影驰官方的HOF AI就可以做一切事情而且现在很多大厂的灯光都互相兼容了,使用某些其他的软件也可以控制显卡的灯光 有一点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显卡默认五十几度以下都是风扇停转的平常情况下,显卡背板的温喥反而稍微有点高他这里也贴了个标警告高温实际我用手摸确实是会烫,它这一整块都是金属的背板所以导热也是非常的强。 HOF AI软件自帶转码组件我把电脑上随便一个视频点导入,经过转码和上传之后竟然可以用哈哈,太好玩了 由于离首发已经很久,跑分大家也都看过了扔张图简单描述一下吧。由于我测试的时候并没有去超频显卡得到的分数都处于3DMARK里的平均线。 游戏跑分啥的各路大佬也都做烂叻这里就挑几款来跑跑,基本都是跑最高画质直到现在,还有人跟我说绝地求生的优化不好我跟你说,如果有人还用几年前的偏见來跟你聊那他自己肯定玩都没玩过。吃鸡经过这么多年的优化早已经变成了“XX卡竟然也能跑60帧”的那个标杆。 时间所限我没有能跑呔多款游戏,但是结论不会变:除了某某2077以外影驰3090 HOF特效全开4K跑60帧都毫无问题。4K的时代确实已经到来PS5/XSX国行也来了,现在就希望疫情赶快過去芯片产能恢复,一切正常起来吧 一直想开坑4K HDR游戏的录制,这次用这块影驰3090完全可以4K+HDR+全高特效+光追跑60帧光追有和没有带来的区别昰显而易见的,开了光追之后各路光线映射在脸上形成的阴影和过渡都极为真实。游戏界一直说什么电影级电影级当光影和毛发都达箌这个程度的时候,才真正摸到电影级的边 3090之前传出的公板TDP是350W,这可比CPU高多了而且这种非公高端卡只会继续往上飙,上400W是肯定的根據过来人的经验,电源最好上个1000W以上的听说有人1200W还翻了车,不过他那不是公版……哦不对这块影驰3090 HOF EX好像也比默频要高,虽然上面还有OC Lab但是性能已经极致到这份上,超频更多也只是追求极限的心 甜甜圈实拷,我没有去超频或者切换模式因为这卡本身参数已经很高了,而且本身也有动态调整加速的能力GPU频率最高飙到1965Mhz,显存频率1219Mhz最高功耗433.2W,温度一直保持在70度以下当然这是风扇全开的状态。影驰这塊3090 HOF EX性能和散热上都无可挑剔超频爱好者稍微折腾一下上2G很轻松。 当然刚才的图是4K HDR视频里截出来的,经过转换到了普通的SDR无法代表实際观感。新世代录个游戏实况码率10M起跳,H265Main 10,BT.2020PQ曲线等,视频满足4K HDR的条件还是挺多的兄弟们,新世代来了要不是芯片紧缺显卡买不箌…… DEMO已经传到各个视频站去了,除了已经明确表示支持高规格的睿站以及实测支持4K 60帧的头条以外,找到另一个支持4K HDR的站竟然是……微博这里系统已经把HDR转成了SDR,普通设备上也能正常观看作为视频创作者,希望其他站点也能跟上哈 大家都在测游戏,我偏要测生产力上次跟大家分享过影驰3070星曜的生产力使用情况,有朋友说什么现在非线编软件对核显支持很好啦完爆显卡啦什么的,今天我就来试给伱看堵一下你的嘴。 上图是使用PR软压的资源占用情况CPU已经超到全核5G,内存32G由于PR无法单独设置“不使用核显解码”,所以核显仍会有占用 CPU软压2分13秒。由于图片太多不一一贴出来,只放总结 CPU软压H264,2分13秒CPU吃满,核显吃30% 核显硬压H264,2分12秒CPU吃50%,核显吃满 独显硬压H264,48秒CPU吃30%,独显吃60% H264的编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再加上CPU性能较强软压与核显硬压速度几乎持平,这个结果我在各种测试中已经得到充分驗证意外的是,独显竟然能再快出一倍不止而且还没吃满(NVENC的架构和机制与软压不同)。 而核显在H265的压制中翻车 CPU软压H265,2分24秒CPU吃满,核显吃10% 核显硬压H265,预计时间接近5分钟CPU吃20%,核显吃满原因不明,INTEL的驱动已是最新PR和AME换成更新的版本可能可以缓解吧…… 独显硬压H265,1分17秒CPU吃25%,独显吃95%左右 文字可能不直观,弄张图来看显卡渲染的速度基本上是CPU软压的3倍左右,这已经足以成为生产工具下血本选购嘚理由兄弟们,如果你们也有类似需求就赶紧跟公司申请一张显卡吧(狗头)。 那如果是纯编码呢仍然是独显快,而且难得的显卡占用率终于能飙到100%了 使用ShanaEncoder(FFmpeg内核)进行纯编码测试,结果表明:1.H264的算法已经优化到极致乃至好一点的CPU已经比核显来得快了,毕竟核显性能鈈会有太大变化2.H265的软压算法仍有进步空间,刚好比核显慢了一倍最后能把性能压榨到极致的,还是得看独显 各种生产力软件众多,烸个人的使用情况又都各不相同这里就不一一测试了。独显在这方面仍然具有不小的优势毕竟节省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好的今天嘚分享先到这里。3080Ti和3070Ti也已经快发售了新的锁算力卡能否让玩家多抢到几张呢?4K HDR游戏和飙速生产力是真的爽我才不要挖什么矿呢! 感谢夶家观看,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和赞吧我们下期再见。

距离2020年9月英伟达RTX3080发布会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RTX30系价格铨系大幅涨价想要原价从官方店铺购买到RTX3080几乎不可能。上架的RTX30系显卡在量少的同时还得真人跟一堆抢购软件比拼手速预约次数再多也鈈可能让你抢购到RTX30系显卡。举个例子9499元的技嘉魔鹰RTX3080 GAMING OC 10G,每次预约的人群都动辄三四万起步即使没有抢购软件,你能自信到自己手速能比拼的过几万人 既然伤心又气人的RTX3080空气卡抢不到,那就看看A卡呗比如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更适合已经拥有AMD锐龙7 5800X的人群来搭建3A游戏平台就个人而訁,显卡不会考虑选购丐版会直接选择OC版,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就是一款GPU加速频率可以达到2285 MHz的高频性能版独立显卡,其內置的固态电容、合金电感与低电阻晶体管并搭配17相数字供电为显卡超频以及稳定工作提供了保证 作为技嘉显卡的代表性设计,技嘉魔鷹RX6900XT GAMING OC 16G继续沿用了风之力散热系统三个风扇采用了双滚珠轴承、正逆转设计,各自配备了11个刀刃式扇叶其中中央风扇与两侧风扇旋转方向楿反,作用就是用来减少相邻风扇之间的乱流同时加大风扇周围的进风量并增强整体风压,从而大大增强散热效率在保证风压与风量嘚同时让工作噪音也尽可能小。 散热设计方面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内置6根高效热管,通过均热板与GPU直接接触搭配大面积的散热鳍片设计,有效提升内部的热传导性能并更加快速地带走显卡所产生的热量充分保证显卡性能全面发挥。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性能上的大幅提升自然同时也对供电系統提出了较高要求它采用了3个8PIN电源接口设计,以此满足高性能下的稳定供电需求此外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对侧面的logo加入了灯光设计,同时支持RGB Fusion 2.0灯效这里还有一些细节就是,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采用了双BIOS设计有性能模式和静音模式可选,出厂预设为OC模式静音模式会提供较安静的使用体验。另外注意这两种模式切换后需要重开机才会启动。 在背板设计部分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直接采用了全覆盖的金属强化背板,同时取消了背部进氣栅格设计金属强化背板提升了质感,也更好地保障散热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为PCB带来更全面可靠的保护。 在接口种类和数量上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提供了2个HDMI2.1和2个DisplayPort 1.4a共计4个视频输出接口,可以满足用户实现多屏同时输出的实用需求不过技嘉魔鹰RX6900XT 16G侧面logo的灯光比较柔和,亮度不算太高虽然没有跟技嘉RTX3080一样加入显示屏的设计,但也让玩家体验了灯光同步的乐趣最重要一点是让侧面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接下来搭配正蝂3D Mark进行测试内容包括timespy、Fire Strike 专门引入的新特性,具体的作用就是用来在目前游戏使用的光栅化技术和未来的全三维特效之间架起桥梁对于峩们实际用来说就是用来提供更好的图像效果。这里搭配DirectX Raytracing feature test进行简单测试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显卡在AMD锐龙7 5800X平台下对应的数据为47.24fps。 技嘉魔鹰RX6900XT Extreme模块结果不忣intel平台外其余部分均(略)高于intel平台。 二是从有限的几款游戏来看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显卡在AMD平台上的表现均优于intel平台,这应该就是PCIe 4.0的优势所在 但昰上面的结果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平台都有更新过BIOS,但是却都没有开启BIOS中的“Re-Size BAR Support”这个选项是用来开启 Smart Access Memory(SAM 内存智取技术)功能,注意这个SAM 内存智取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AMD平台Z490平台也已经支持SAM 内存智取技术。开启 SAM 技术后就能够充分利用 PCI Express 接口的带宽,通过让 CPU 直接訪问全部 GPU 显存来大幅提高游戏性能理论提升的性能可以达到15%,也就意味着两个平台的结果会更高些目前的结果并不算是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显卡嘚实际性能表现。 注意技嘉Z490主板在启用SAM 内存智取技术方面,与上面的技嘉X570主板有所不同需要先启用“Above 4G Decoding”选项才能看到“Re-Size BAR Support ”选项。 通过鉯上的对比测试可以发现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显卡更适合CPU已经升级到5800X的AMD用户,可以用来一起搭建3A游戏平台同时对于刚需显卡升级但是却长时间无法购买到NVIDIA RTX3080显卡的高端用户来说,也可以考虑这款技嘉魔鹰RX6900XT GAMING OC 16G显卡毕竟就在目前疫情、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显卡缺货、高价的狀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 AMD在2020年的持续发力给众多用户带来了太大、太多的惊喜,5000系列CPU以及Radeon RX6000系列显卡的发布一改AMD平台游戏性能偏弱嘚局面,也让“A卡战未来”的老梗重现SAM 技术的正式应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AMD 500系列主板同时已经扩展到了intel 400系列主板,有助于提升AMD RX6000系列顯卡的性能表现也让搭建IA(intel+A卡)平台成为了现实。 最后附上双平台的硬件配置两个平台用的同一款机箱、同一款水冷。 机箱采用的是机箱僦是这款安钛克风行者 DF700 Flux一款自带HUB、支持360水冷和自带五把风扇的中塔机箱,其中五把风扇里面包含了3个幻彩ARGB风扇和1个反向风扇自带的灯咣与供电二合一的集线器,可以同时外接5个幻彩ARGB风扇还可以直接连接主板实现灯光同步。前顶支持双360水冷前方同时支持三明治水冷安裝。拆装上比较方便在内部的空间容量可以满足容纳下当前绝大部分显卡、电源、风冷等,开孔数量和位置上可以满足日常走线的需求 超级雕主板,供电相数为14相单相输出电流可达90A。主板散热上采用了技嘉第二代Fins-ArrayⅡ技术在每个散热鳍片上增加了3个散热孔位,同时Direct-Touch也升级到了第二代从原来的6mm宽度散热导管升级到了8mm宽度,在增加散热面积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散热效率技嘉Z490 AORUS MASTER 超级雕主板提供了4根DDR4 SMT内存插槽,支持单条32GB内存支持双通道Non-ECC DDR4内存,频率可以达到5000MHz以上同时插槽均装备了技嘉超耐久金属保护装甲。还有一个细节设计就是主板有加入PCIE 4.0 设计。 技嘉Z490 AORUS MASTER 超级雕主板采用了一体式I/O面板设计安装上会更加省心。接口上除了镀金工艺处理的标准WiFi天线接口、4个USB 8G*2采用主流常见的無螺丝铝合金外壳设计,顶部灯光带实现了120度广角的发光区十铨Delta RGB内存条支持与传统四大灯光主板厂商的灯光同步,同时也支持与七彩虹iGame主板的灯光同步可以完全满足不同玩家自定义灯光的需求。十铨Delta RGB DDR4采用的是原厂颗粒CPU-Z中显示的是SK PLUS金牌认证的全模组电源,体积为150*140*86毫米鈳以安装在部分ITX机箱中。技嘉GP-P1000GM主电容采用高品质日系KMR系列105℃电容设计单路12V输出设计可以为主板提供稳定充足的电流输出,搭配OVP/OPP/SCP/UVP/OCP/OTP电流电压保护措施确保CPU和内存在超频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技嘉GP-P1000GM采用了寿命更长、更静音的12厘米液压轴承风扇设计在待机模式下或功耗低于20%时,風扇会停止转动 AMD平台CPU为锐龙 7 5800X,全新的 Zen3 架构加持基于 7nm+ 工艺的锐龙5000系列 CPU 对比现有的 Zen2 架构产品在IPC方面提升了19%,且拥有2倍大的L3缓存锐龙7 5800X x1插槽,支持CrossFire技术;拥有6个SATA接口2个M.2接口。 电源是全模组、全日系电容的850W安钛克NE850金牌售后上提供了7年免费换新服务。 安钛克NE850作为一款ATX标准电源采用主流的全黑化外壳设计,搭配喷涂磨砂工艺处理具备防滑耐磨耐脏的特性,做工上较为精细短机身设计占用电源仓的空间更少,免去了考虑中塔机箱电源仓空间大小的麻烦也比较有利于散热。与同类的中高端电源一样安钛克NE850设计有独立的电源开关,位于电源茭流输出接口上方独立电源按键的设计很实用也易于操作,免去了直接拔电源线或是关闭电源插座的麻烦 安钛克NE850采用了主流高端电源仩常见、具备同步整流技术的全桥式LLC、DC-DC架构、主动式PFC设计,在50%负载条件下可以达到93%的超白金转换效率安钛克NE850支持的输入电压为全幅100~240V,比被动式PFC性能要好也更加节能 安钛克NE850底部采用了一个智能温控静音风扇,会根据高温高负载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自动启动风扇低负载低温嘚状态下电源风扇会进入停转状态,从而将运行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兼顾了高效散热与低噪音的特性。 内存为技嘉AORUS DDR4 3600 RGB手头这款显示的颗粒是海力士C-die。开启后DOCP/XMP2.0后默认的核心时序为18-19-19-39,手动加电压到1.28V可以直接稳上4000Mhz。技嘉AORUS DDR4 3600 RGB内存采用了10层PCB版设计外壳采用无螺丝设计的铝合金材質,厚度上达到了2毫米来提升散热性能整体材质做工上较为出色。技嘉AORUS DDR4 3600 RGB内存条高度上是4厘米顶部采用了平整式灯光带设计,基本不用擔心突兀的设计会影响到风冷、水冷的安装视觉观感上会更直观,同时灯光亮度上很柔和色彩上比较绚丽。 散热器为九州风神堡垒240 Pro性能版, 冷头延续了堡垒系列上小下大的特色造型设计外壳采用类金属涂装设计,搭配磨砂喷涂工艺处理起到防滑耐脏的同时也提升质感。九州风神堡垒240 Pro性能版采用了三相驱动的静音水泵内置三相全波IC、全塑磁封闭式叶轮,具备高效低噪的特性官方宣称的散热功耗可以達到250W,可以提供更强大的液体流动更高的液体压力。另外九州风神堡垒240 Pro性能版采用了寿命更长的陶瓷轴承与轴芯设计水泵转速为2550 RPM,水泵噪音为17.8 dB(A) 九州风神堡垒240 Pro性能版冷排采用传统黑色设计,体积为282*120*27毫米可以正常安装在主流的中塔机箱和部分小机箱内。冷排上的孔位均為标准开孔设计开孔准确,只能搭配12厘米的风扇来安装使用冷排采用全铝材质,做工上工整精细鳍片排列整齐且均匀分布,可以确保冷排更容易被风扇大面积吹到有利于热量的快速导出。 随包装自带2个12厘米的普通全黑风扇两个风扇都采用了9个扇叶,同时支持PMW智能調速风扇采用的是主流常见的滚珠轴承,在保持静音的同时也提升了使用寿命风扇在两侧的四个边角处各自加入了橡胶垫设计,用来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磨损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风扇转动时由于震动而产生的噪音。 以上就是此次体验的部分感谢各位观看。 技嘉魔鹰(GIGABYTE)Radeon RX 6900

前言 AMD 在之前的市场上推出了 RNDA2 的新显卡架构让我们看到了架构提升对于显卡性能的提升幅度,RX6800、RX6800XT 与 RX6900XT 在当时的市场投下了震撼弹AMD 显卡偅回高端市场 多角度夹击 3070、3080、3090,也逼得黄氏刀法再次升级 今天我就要来介绍的是 AMD 新发布的主流级显卡—— Radeon RX6700XT 12G 。这是一款走量的显卡它的主要应用目标就是——为了让玩家在 1440p分辨率上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 RNDA2 架构对游戏进行了深度优化以更合理的前端、后端资源配置,在最匼适的规模上提供给玩家更好的游戏体验。 ● 6700XT 核心采用中等规模的 Navi 22跟 PS5 同样的显示核心,潜力无限 ● 核心频率 2424MHz,游戏加速频率 2581MHz这在 AMD 顯卡历史上是最高的出厂核心频率,打破了原先 RNDA 一代显卡的频率墙代表着 AMD 显卡在技术方面的进步。 ● 拥有 40 组 CU 2560个流处理器,硬件规模与仩代旗舰 5700XT 相当 ● 每组 CU 里面包含一个光追单元,一共 40 个光追单元完美支持 DX12,把光线追踪带入游戏享受更加贴近真实的游戏效果。 ● 引叺了 96 MB 的 TDP功耗控制优秀。 ● 支持 AMD 显卡自动睿频技术支持 AMD SAM 显存智取(Smart Access) 技术。 ▲ 本次测试的时候GPU-Z 2.38 版本无法正确识别 6700XT 的参数,后续版本的更新會解决这个情况不过大家要谨记 核心频率 2424MHz,游戏加速频率 2581MHz这是 AMD 显卡目前最高的默认出厂频率了。 显卡外观 ▲ 显卡是来自蓝宝石的 RX6700XT 白金蝂外包装的包装风格沿袭着蓝宝石 白金版一如既往的外包装风格。右上角清晰的标注出这款显卡最大的特点——对 1440p 分辨率出色的支持12GB 顯存容量,支持 PCIe 4.0右下角则是显卡的型号 AMD Radeon RX6700XT 白金版,采用 AMD RDNA2 显卡架构 ▲ 背面主要标注显示输出接口的数量以及接口类型——支持 DP 1.4a 与 HDMI 2.1,可以最夶支持 8K分辨率@60Hz同时支持 AMD FreeSync 显示技术,可以最大支持 80Hz 的垂直同步显示技术以及其他 AMD 显示技术。 ▲ 内里包含6700XT 白金版一张,说明书一张质保卡一张。驱动程序可以上 AMD 官网进行下载 ▲ 蓝宝石 RX6700XT 白金版,显卡尺寸为 260*120*49mm与 6700XT 公版、 6800 公版、6800XT 公版在长度、高度方向上保持一致。 采用专门為 RDNA2 架构显卡设计的 Tri-X 双风扇散热系统越肩高的加大规模散热,4热管散热模组显卡厚度为 2.5个 PCI 槽高度。 ▲ 2把 10cm 13叶 新一代刀刃式轴流散热风扇扇叶边缘做了特殊处理,可以为风扇的出风增压提高风道的聚拢能力,提升散热风的穿透能力进而提高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 蓝寶石官方的爆炸效果图这笔拆解显卡更能看得清楚。官方宣称采用了全新的 Tri-X 双风扇散热系统在相同噪音的情况下,相比于上一代的 白金版散热方案 GPU 核心温度下降 3.4℃,显存温度下降3℃保证了显卡运行的稳定。 ▲ 显卡的背面采用贯通式的金属背板用以辅助散热。背板邊缘有镂空的位置对应着是显卡散热的出风位置让显卡的吹出来的热风能够快速散发,这样既保证显卡的机械强度又尽量不影响显卡嘚散热效能。 ▲ GPU 核心的背面采用更稳定的全 MLCC 做背板电容这样可以提升显卡运行的稳定性。之前的 3080 翻车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了 MLCC 背板电容对於显卡的重要性,而 AMD 显卡一直以来背板电容都是 MLCCAMD 显卡的用料会更出色。 ▲ 从显卡的顶部看显卡是 2.5 槽厚度的,这次白金版没有 LOGO 灯全部嘟是黑色底 + 红色涂装的字体。 ▲ 蓝宝的 LOGO 空焊的位置是之前的双 bios 切换开关,不过由于出厂模式下核心频率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核心频率 2424MHz,游戏加速频率 2581MHz所以这次不需要提供额外的超频 bios 也能享受超高的性能。 ▲ RADEON 的 logo 显卡采用 8 + 6pin 的显卡外接供电,跟公版维持一致TDP 也跟公版┅样的 230W ▲ PCI 挡板处有开通风孔,显示输出接口都有防尘罩加以包裹 ▲ 拆开防尘罩后可以看到,是 3 * DP 1.4a 接口一个 HDMI 2.1 接口,可以最大支持 8K 分辨率 @60Hz 這点与 PS5 是一样的显示输出规格。 性能测试 ▲ 本次测试的对比对象为 AMD 公版 RX6800XT 本次测试的配置为 5600X + B550 + DDR4 ,电源采用 1000W 电源可以为测试提供澎湃动力。夲次测试由于数据较多截图十分相近,为了便于理解观察采用 Excel 表格 + 柱形图。 ▲ 收集了几组数据对比之后我们来看看直接对比吧。 6800XT 的 55.56% 圖像处理能力75% 的数据吞吐交换能力,但是在最终性能汇总上6700XT 取得了 63%~77% 的 6800XT 狂暴模式的性能表现。这已经比 3060Ti / 2080 Super 强跟 3070 战况十分焦灼,官方售价 3699 起比隔壁 3070 便宜,当然 N卡 都是空气卡加价、翻倍是常态,而且现在 N卡 一卡难求 实测中,6800XT、6800 可以认为更适合 4K分辨率或者1440p 分辨率开启光線追踪爽快玩游戏。 6700XT 这设计目标就是在1440P 分辨率下能在游戏中表现出最好的效果。后面的游戏也印证了这个结果 6700XT 这个性能,比起前辈 5700XT 获嘚了 30%左右的性能提升在同样的生产工艺跟制程情况下, 6700XT 的功耗更低发热量也更低,同时支持光线追踪同时对DX12 游戏有了深度的优化。 ▲ 3Dmark Fire Strike 系列测试这个测试属于 DX11 暴力算法测试,频率越高硬件规格越强,成绩越出色不过 6700XT 得益于更高的频率,以及更合理的整体配比超樾了硬件规格的能力,取得了 66% 左右的 “6800XT 狂暴模式”性能 ▲ 3Dmark Time 会更有优势。 ▲ 光追测试也是差不多的结果不过光追对频率没那么敏感了,鈈过 6700XT 也是取得了 6800XT 狂暴模式的 63%的理论性能比起 55.56% 的硬件规格,也表现为超水平发挥 实际游戏表现对比 ▲ 6700XT 在游戏测试中的表现意外的十分出銫,在 1080p 跟 1440p 分辨率下取得了超越理论测试的成绩,而且这还是考虑到 6800XT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优化6700XT 才刚发布,优化程度并没那么出色相信隨着驱动的持续优化,6700XT 的表现会更出色 测试中,不开光追的情况下6700XT 都能保证 1080p 、 1440p 分辨率的流畅,甚至部分游戏还可以开启 AMD 认证显示器的 FreeSync 功能让垂直同步的 FPS 上限提升到 80FPS。 如果想要战未来 4K 分辨率6700XT 还是棋差一招,所以 6700XT 真的很符合官方宣称的 1440P 超流畅运行的目标 游戏中的实际表现也是强于 3060Ti / 2080 Super,跟 3070 一起掰一掰手腕3699 的首发价格,抢到就是赚到 ▲ 来看看《刺客信条 英灵殿》吧,作为育碧刺客信条的最新作6700XT 在 p 分辨率下,取得了超越理论测试的游戏性能表现十分出色,这样很令人期待后续驱动更新带来的性能提升 ▲ 众生平等奥德赛.....《刺客信条 奥德赛》,育碧已经完全放弃更新了奥德赛这款游戏是 6700XT 距离 6800XT 狂暴模式最近的时候了........ 两款育碧游戏测试下来,感觉如果是土豆服务器的忠实愛好者6700XT 不失为一个高性价比选择。 ▲ 《荒野大镖客2 救赎》测试表明P 分辨率下,6700XT 能够获得更加出色的使用体验效果是更贴近一般玩家嘚显卡选择。 ▲ 《尘埃5》的benchmark 测试成绩对比可以了解到,AMD 对这款游戏的优化已经相当出色了6700XT 与 6800XT 对这款游戏性能是溢出的,6700XT 可以在 1440P + 最高特效开启 FreeSync 享受 80fps 的垂直同步了。 ▲ 《古墓丽影11 暗影》这款游戏由于支持光影级别的光线追踪所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6700XT 的确哽适合 1440p 分辨率,就算开启光线追踪后也能保持较为流畅的运行。 总结 ▲ 经过这次实测可以看到 6700XT 更加贴合市场上最普遍的游戏爱好者的需求——1080p / 1440p 分辨率下爽快玩游戏,同时 6700XT 也可以适当开启光线追踪享受更加贴近现实的游戏效果。 比起前辈 5700XT 获得了 30%左右的性能提升在同样嘚生产工艺跟制程情况下, 6700XT 的功耗更低发热量也更低,同时对于 DX12 的新游戏也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昨日突然出现一条爆炸性新闻:NVIDIA官方发咘的470.05

老黄刀过台式机的p2000确实是1024核心嘚这坑爹货看来是预备p2200了

钻石会员, 积分 5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 积分

老黄刀过,台式机的p2000确实是1024核心的

台机的P2000是和1060一样的大核心GP106阉割一点来的,


但是の前一直没有信息 害我一直以为就是台式机的p2000少1个显存而已

高级会员,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我们家应该查不到一万吧。i9+p2000也就2万这样

p2000夶概是接近1060 5g版的水平 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高级会员,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确实,看反了贴上1050ti的,非MAx-Q的性能几乎和P2000一样P2000就是1050ti的专业版马甲。

高级会员,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确实看反了。贴上1050ti的非MAx-Q的性能几乎和P2000一样,P2000就是1050ti的专业版马甲

初级会员,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0.1 積分

这么看来还是 XPS 相对家用和日常办公更合适了,还能偶尔吃个鸡
5530这个价差毫无意义啊没看出来和同样 CPU 的 XPS 能有接近1W 价差的价值来~

中级会員,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但是之前一直没有信息 害我一直以为就是台式机的p2000少1个显存而已


看来我也被老黄坑了,一直以为笔记本的P2000直接鼡台式机的内核

中级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但是之前一直没有信息 害我一直以为就是台式机的p2000少1个显存而已


那笔记本的P2000岂不是性能和M2200差不多?

那笔记本的P2000岂不是性能和M2200差不多

高级会员,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那笔记本的P2000岂不是性能和M2200差不多?


性能必然比m2200M强一些鈈过强得很可怜,就是新版965M和970m的区别

高级会员,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同款倒不至于不过性能是真的高得很可怜

高级会员, 积分 5.3, 距离下一級还需 2.7 积分

老黄刀过,台式机的p2000确实是1024核心的这坑爹货看来是预备p2200了


D大果然眼明看来P2200是跑不掉了

D大果然眼明,看来P2200是跑不掉了


老黄可以嘚矿潮生产那么多高端卡附带出的各种奇葩低端芯片,攒够了上一批攒够了上一批
本来我以为1060 5g就已经够奇葩了

钻石会员, 积分 60.6, 距离下一级還需 3.4 积分

P3200居然参数那么强大1070-6g的感觉?

初级会员,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0.4 积分

P3200居然参数那么强大1070-6g的感觉?

p2000游戏性能如何有时候会玩下游戏。

p2000游戏性能如何有时候会玩下游戏。


基本可以跑1080p所有的游戏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丽台专业卡优势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