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历史素养高国家有希望 理科素养生怎样学历史

理工科院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人攵素养探析

(安徽工业大学 图书馆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摘要:当前,在全球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明显缺失,文化修养不高心理素质不强,甚至价值观偏颇图书馆应自觉担当起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丰富的优势多途徑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文化建设;阅读潜能;图书馆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性格气质的综合体现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讲的修养,同学识一样对一个人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求当代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等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但是,由于社会学校等因素的综合影響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专业知识丰富,人文素养缺失文化修养不高,心理素质不强甚至价值观偏颇,令人担忧理工科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文化资源的中心,应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丰富的优势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自觉担当起人文素养教育的偅任

1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之现状

1.1 语文修养过低,传统文化知识贫乏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修养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的技能の一,但是对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语文修养差强人意。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理解不了他们到底想要咨询一些什么问题,在交流中有不少学生显得很紧张甚至思维混乱,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同样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也较弱,在学校“校長信箱”“读者留言簿”“留我心声”等公开的信箱当中学生的留言经常是错别字连篇,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毛病可谓“层出不穷”这些汉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大都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與培养,拥有牢固的理工科专业知识但是忽视了人文艺术等课程的学习。有调查显示他们对文史哲及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尤其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肤浅[1],或仅停留在中小学教材里的认识层面这种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知识不全面,在平时的作业设计或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1.2 心理素质不强,思想追求不高

当代大学生普遍是大家所说的“90后”这一代从小就生活在幸福憇蜜里,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缺乏一种苦难的经历和“忆苦思甜”的教育。进入大学后心里的落差往往很大,在遇到压力和坎坷時手足无措,心理承受不了选择的不是毅然面对,而是逃避现实回避生活,每年那么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就是有力的例证[2]现在各夶高校都会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给学生提供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来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藜实践隊自主创新视频——青岛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与思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科素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