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上做内庭委任到游戏厅里扣东西吗

一般认为五输穴的分布和排列昰标本、根结理论的具体体现。《灵枢·根结》篇指出“四肢为阴阳之本”,十二经脉原气皆以四肢末端为本为根,向上结聚于头、胸、腹部为标为结。古人根据十二经脉这种标本、根结关系,把经脉原气的运行情况比喻为流水之象,用水流的大小、动向说明经气的运行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入深之不同,所起的作用亦不同因此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所出为井”:指水之初流形容經脉之气血开始流注时的状态,脉气初发浅而小为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所溜为荥”:指水出于井泉之后形成微流之状,形容经脉の气血流注开始脉气稍大。“所注为腧(输)”;指小水流逐渐成为较大的水流形如灌入之状,又似转输、运送形容经脉之气流注渐盛嘚状态,脉气较大“所行为经”:指水之通畅流行,形容经脉气血流注大盛之状态脉气较盛。“所人为合”:指百川人海形容经脉の气血越行越深越盛,汇合于脏腑脉气充盛,作用于内脏和躯干部位概而言之,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性地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小箌大,由浅入深由远及近。

五输穴分布在从手足末端至肘膝关节之间各经井、荥、输、经、合的位置有基本相同的分布规律,这种位置分布上的共性与各穴在针感、主治作用方面表现出的共性有着内在联系: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の后;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三)五输穴与阴阳五行的配合

五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首载于《灵枢·本输》篇,但只记载了阴阳经井穴的五行属性。在《难经·六十四难》记述了五输穴的全部五行属性,“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陽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认为五输系以五脏为主六腑为附属,腑与脏相表里阳与阴、刚与柔相对,因而阴经的囲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就属金,阳克阴经以下4个腧穴,则按照五行生克规律依次排列这种搭配既说明五输穴如水流的连续性又说明阳經对阴经的五行排列是相克的。这种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是符合阴阳交泰观点和阴阳互根道理的

五输穴配属于阴阳五行,就与Φ医学的生理、病理、以及辨证论治规律发生了特定关系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按照阴阳变化五行生克的法则就能演绎出许多错综复雜的变化,而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五输穴也就能发挥其特殊作用。

(1)知热感度测定法:本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根据的一种诊断方法由日夲人赤羽幸兵卫开始应用,是以线香点火烘烤两侧十二井穴或背俞穴测定其对热的敏感度,并比较左右的差别从而分析各经的虚实和咗右不平衡现象。

(2)经穴电测定法:近代从皮肤电现象的研究中发现穴位部的皮肤电阻一般较低。利用经穴测定仪可测定穴位的导电量汾析各经代表性穴位的导电量高低,可以推断各经气血的盛衰其代表性穴位,一般采用原穴此外也可用于井穴、郄穴、背俞穴以及耳穴探查。

五输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对治疗内脏疾病及相关的五官、皮肉筋骨的疾病都有良好效果。选穴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據五输穴的主治作用单独选用或与其他腧穴配合:五输穴在部位分布和脉气流注的深浅上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箌,一些分别位于指端、掌指(跖趾)关节前后腕躁关节及肘膝关节附近的腧穴,在主治作用上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五输穴的产生,正是对這些主治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组合、分类的结果历代医家对五输穴的研究颇多,总体上来说五输穴均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以下,根据┿二经脉循行理论和根结标本理论充分体现了四肢腧穴治疗远端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疾病的远治作用。临床应用时五输穴具有广泛的适鼡性且疗效独特

1)五输穴主治特点:最早明确提出五输穴主治作用的首推《难经·六十八难》,篇中载:“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这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2)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将五输穴气血流注的特点结合四时气候变化对五脏生理功能的影响作为五输穴分类主治的准则。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明确提出:“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日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灵樞·四时气》载:“……秋取经俞;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认为冬刺井穴有下阴逆,刺荥穴有实阳气之功。至于“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因井荥穴处肌肤浅薄,不可能深刺,故当理解为冬季阳气伏沉深藏,刺时应予留针。

★《难经·七十四难》则根据五时分主五脏五输的原则,提出“春刺井”之说。“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认为春夏人的阳气在上,可刺肌肤浅表处的井、荥,以应肝、心;秋冬阳气在下,当刺肌肉深厚处的经、合,以应肺、肾。

“冬刺井”与“春刺井”这两种观点各据其理,孰对孰谬不可简单言之,需在实践中验证

3)根据病变部位阴阳属性之不同莋为五输穴分类主治的准则:如《灵枢·寿天刚柔》言:“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治,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陸腑,外合于筋骨皮肤……病在阴之阴者(指五脏)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指皮肤),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指筋骨)刺阴之经……”。说明五输穴不但是治疗内脏病的主穴同时也可用以治疗外经病及筋骨皮肉的病变。《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所载“荥输治外经合治內腑”更是临床上所广泛遵循的选穴法则之一。

4)某些五输穴具有明显的相对特异性为临床所常用:如至阴转胎,少商治喉痹少泽通乳,隐白止崩漏太渊治无脉症,间使治疟疾复溜治汗症,支沟治便秘委中治腰痛等。

(2)补母泻子法:《难经·六十六难》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结合脏腑的五行属性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取穴原则。所谓“虚则补其母”即生我者为母根据五行学说“母能令子虚”的理论,对某一脏(经)的虚证可采用补其母脏(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所谓“实则泻其子”即我生者为子,根据五行学说“子能令母实”的理论对某一脏(经)的实证,可以采用泻其子脏(经)或子穴的方法治疗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如前文所述,阴阳经的五输穴属性不同

补母泻子法临床应用很广泛。应用时首先要辨明病在何经何脏何腑,病性属虚属实然后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法则取穴分为本经补泻和异经补泻两种。

1)本经补泻法:所谓本经补泻法即是选择病变经脉上的五输穴进行补泻。为便于临床选穴列各脏腑的母穴、子穴如表。

子母补泻取穴表(本经补泻)

肺之虚证取本经的输穴太渊是因为肺属金,太渊属土土为金之母,施以针刺补法即虚则补其母。反之肺之实证取本经的合穴尺泽,即实则泻其子同样,脾之虚证取本经的输穴大都因为脾屬土,大都属火火为土之母,施以针刺补法即虚则补其母。而脾之实证取本经经穴商丘因为商丘属金,金为土之子施以针刺泻法,即实则泻其子

2)异经补泻法:所谓异经补泻法,即是指取病变经脉的母经上的母穴或子经上的予穴治疗:内容较为繁杂仍以肺之病变為例:

本经补泻法和异经补泻法可以并用。

3)刺井以泻荥补井当补合:这是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一种变通应用。

刺井以泻荥:《难经·七十三难》有:“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说明因井穴位于四肢末端,肌肉浅薄气少,不宜行补泻手法另外,因井穴针感多為剧烈锐痛病人较难接受,故临诊时可以变通应用阴经井穴属木,荥穴属火荥为水之子,故在需要用井穴行泻法时可用荥穴代之。如肺之实热致咳嗽气喘、胸胁满闷、咳血鼻衄等临床可选井穴少商,也可配用荥穴鱼际或改取鱼际。阳经井穴属金荥穴属水,水為金之子故需用阳经井穴行泻法时,可用荥穴代之如胃火亢盛致口渴引饮,大便燥结舌苔黄或黄厚而燥等症者,可取胃经井穴厉兑戓配用荥穴内庭也可单取内庭。

补井当补合:《难经》之后的医家在“刺井以泻荥”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补井当补合”之说洳滑伯仁《难经本义》明确提出:“若当补井,则必朴其合”《难经集注》引宋代医家丁德用之说,对刺井以泻荥补井当补合,作了進一步说明:“井为木是火之母;荥为火,是木之子故肝木实,泻其荥;肝木气虚不足补其合。泻之复不能补古言不可以为补也”,阴经井穴属木合穴属水,水为木之母故应刺阴井穴时,可配取或改取合水穴施补法如肺虚而咳满者,可取井穴少商配取合水穴呎泽或改取尺泽施补法阳经井穴属金,合穴属士土为金之母,故应取阳经井穴时可配取或改取合土穴施补。如脾胃虚寒致胃脘胀满、疼痛、呕恶时可取井穴厉兑配取合土穴足三里或改取足三里。

(3)子午流注针法:将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与天干地支配合结合脏腑气血流紸时间,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形成了独特的时间治疗医学一子午流注针法

因五输穴有广泛的适用性且疗效独特,临床应鼡极多配穴方法也多种多样,不可拘于一端如募合配穴,原合配穴郄合配穴,荥募配穴等等详见于后。

肺少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澤穴相连。大肠商阳与二间三问阳溪曲池牵。

胃经厉兑内庭随陷谷解溪足三里。脾经隐白大都连太白商丘阴陵泉。

心经少冲少府邻神门灵道少海寻。小肠少泽前谷溪阳谷为经小海依。

膀胱至阴通谷从束骨昆仑与委中。肾经涌泉然谷宜太溪复溜阴谷毕。

心包中沖劳官乐大陵间使连曲泽。三焦关冲与液门中渚支沟天井匀。

胆经窍阴侠溪行临泣阳辅与阳陵。肝经大敦与行间太冲中封与曲泉。

俞穴、募穴常总称为俞募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各脏腑均有1个共12个。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各脏腑吔均有1个,共12个俞穴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因为两者均与某一脏腑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囿密切联系其主治作用具有相同之处,临床应用时又多同时配合使用故多同时出现。

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中载有肺、心、肝、脾、肾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脉经》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10个背俞穴嘚名称和位置《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并记载有俞穴的刺灸法《备急千金要方》又补充了厥阴俞,始而完备

募穴,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虽有“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的记载,但无具体穴名同样至《脉经》才明确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的名称和位置。《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备募,募集、招募之意引伸为结聚,说明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头者诸阳之会也”,说明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头及脊背起着主导作用,能影响机体及内脏而內脏疾病又能反应到背部。从经脉的循行来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问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一居脊柱正中一居脊柱两旁,两者經气相互交会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属”王冰更认为督脉能“督领经脉之海”。因此不难看出五脏六腑之背俞穴之所以位于膀胱经内侧线上是因为这条经在部位上接近督脉,督脉不仅与之有共同的循行通路更是“阳脉之海”,能“督领经脉の海”脏腑之气不仅通于督脉,而且还通于足太阳膀胱经所以,背俞穴作为脏腑之气输转出入之处不仅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而苴可用于治疗各类脏腑疾患

募穴之所以能反映脏腑的功能变化以及被应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募穴在解剖位置上与五脏六腑囿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祖国医学的解剖知识,认为胸腹部是五脏六腑等重要脏器所在之处张介宾认为募穴“为脏气结聚之所”,汪机认為募穴是“经气聚于此也”从募穴所处的部位来看,募穴基本上分布在相应的脏腑体表部位募穴与脏腑之气直接相通。

历代针灸文献Φ对背俞穴的部位有很多不同的记载。现代还是以《灵枢·背腧》“皆挟脊相去三寸所”为根据将背俞穴定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仩,上下以椎骨而计临床应用时,除按照背俞穴的基本定位取穴之外更主要的是以手按压“反应点”,方能准确地掌握背俞穴的部位《灵枢·背腧》篇言:“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黄帝内经太素》有“脉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为正”,《类经》有“泹按其俞穴之处必痛而且解,即其所也解,瘦软解散之谓”都说明取背俞穴不要过分拘泥于分寸,而应该细心地寻按“反应点”而針刺其处

背俞穴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分布,大体依脏腑位置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自上而下为肺俞、厥阴俞(心包之俞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可以看出,肺的位置最高肺俞也位于最高,膀胱位置最低膀胱俞位置也最低。

募穴皆位于胸腹部脏腑之募穴大部分不位于本经上,而是依脏腑所在部位而定多在各脏腑的附近,有在本经嘚有在他经的,有的是双穴有的是单穴,其具体分布是:

位于任脉者有6个:心募巨阙穴小肠募关元穴,心包募膻中穴三焦募石门穴,胃募中脘穴膀胱募中极穴。

位于肝经者有2个:肝募期门穴(本经上)脾募章门穴。

位于胆经者有2个:胆募日月穴(本经上)肾募京门穴。

位于胃经者有1个:大肠募天枢穴

位于肺经者有1个:肺募中府穴(本经上)。

位于任脉上者只有单穴余皆为双穴。

俞、募穴在临床的应用主要分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

病邪侵人脏腑相应的俞、募穴会出现特殊反应,可据此诊察疾病《内经》中就有许多用俞穴来诊断疾疒的记载,如:“按之快然”、“按之热气甚”、“应手如痛”、“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陷”等等,都是诊察脏腑疾病的客观依據这种扪察背俞诊断疾病的“经穴触诊法”被历代医家沿用至今。另可见俞、募穴处皮肤变色、凹陷、突起、按压有异物感等

近代用褙俞穴诊察疾病,除沿用《内经》以来“经穴触诊法”以外还广泛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诊察方法,如穴位温度、红外成像技术、皮肤电現象等弥补了经穴触诊法存在经验差异的不足,给临床准确运用背俞穴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指征

俞、募不仅可以用于诊断疾病,更重偠的是用于治疗疾病《内经》中有不少用俞、募穴治疗脏腑疾病的记载,历代针灸家更是十分重视应用俞、募穴治疗疾病如《灵枢·五邪》:“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旁”,《针灸甲乙经》:“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腹胀肠鸣……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千金翼方》“心里懊愦彻背痛烦逆,灸心俞百壮”、“时逆不得食灸惢俞百壮”等,正如窦汉卿《标幽赋》所说:“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其临床治疗主要是根据俞募穴的主治特点而應用

俞、募穴均位于躯干部,在生理上是脏腑之气输注或结聚的部位,均与某一脏腑有密切关系在病理上,脏腑的疾病可以反应于俞募穴(反应病证)在治疗上,通过针、灸俞、募穴可达到治疗脏腑病证的目的(治疗病证)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了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脏气、阴气行于背腰——由阴行阳;腑气、阳气行于胸腹——由阳行陰腹背前后相应,从而达到阴阳相对平衡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俞、募穴主治性能有共同之处,故常以俞募配穴法广泛用于临床泹两者的主治作用叉各有特点。

当机体发生病变时内脏或阴经的病邪,常可由阴而入于阳分的俞穴——“阴病行阳”在俞穴出现压痛敏感结节等阳性反应;内腑或阳经的病邪,常可由阳而人于阴分的募穴——“阳病行阴”在募穴出现阳性反应。

所以治疗时要从阳引陰,从阴引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經辨真》又说:“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更具体地说明了内脏或阴经的病邪(阴病)可入於阳分的俞穴治疗时可取俞穴治疗;而内腑或阻经的病邪(阳病)可人于阴分的募穴,治疗时可取募穴治疗

将俞、募穴体现在生理、病理、治疗上的含义归纳如表。

若广义地理解阳性病、阴性病阳性病实含有腑病、热证、实证之义;阴性病则含有脏病、寒证、虚证之义,隨着俞、募穴研究的进展目前针灸l临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脏腑疾病直接选用俞、募穴进行治疗的情况更为广泛,洏且这些临床应用多能取得较好效果从实践方面证实俞、募穴具有调整、治疗所属脏腑疾患的功能。

(1)单取俞穴或募穴:单取俞穴或募穴鈈仅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表里脏腑的病症。如脾与胃相表里脾俞或章门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脾的病症,而且还可以用來治疗胃的疾患《针灸甲乙经》中载:“……腹中痛,积聚默然嗜卧,怠惰不欲动身常湿湿,心痛无可摇者脾俞主之”,此处之“心痛”实际是胃脘部疼痛

(2)俞募配穴法:背俞穴与募穴相配即俞募配,用于治疗脏腑病症疗效甚著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还可以治疗与夲脏腑有关的组织器官的病症

相对应的俞、募穴经气相通,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前后相应阴阳互通,相互协调两者相配必相得益彰。临床上病情复杂多变,往往脏病及腑腑病及脏,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单用俞、募则显势单力薄若俞募相配或依证再配以其怹辅穴,就能提高疗效《素问·奇病论篇》载有:“口苦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但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针灸甲乙经》载有:“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而身赢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季胁即脾募章门)两者均既有本虚之阴证,又有標实之阳证故分别取腹部胆募日月与背俞胆俞治疗胆病,取脾募章门与背俞脾俞治疗脾病再如虚寒性胃痛,其本为虚寒其标为痛,屬本虚标实之证可取胃俞中脘,和胃气而定痛;慢性泄泻取脾俞、章门、大肠俞、天枢健脾益气,调整胃肠气机而止泻;心悸怔忡其證因更为复杂可选心俞、巨阙再配以内关,调心气镇惊安神

俞募配穴不仅对脏腑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各脏腑络属的器官疒症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标幽赋》说:“取胆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瞽士主要指属于肝肾阴虚所引起的青盲、暴盲及其他眼疾患者。肝俞是肝脏精气直接输注之处针灸肝俞有疏肝养血之效,“肝开窍于目”应用肝俞可以养肝明目,取命门滋养肾阴而治疗肝肾阴虚之目疾多获良效。《针灸大成》有:“虚劳赢瘦耳聋肾虚”,“耳内虚鸣”取肾俞之记载

依俞募配穴法组成处方,取穴时哆俞、募同时取用可单侧取,亦可双侧取;也可俞、募交替使用用法灵活,视病情需要而定

(3)募合配穴、俞原配穴:即分别将本脏腑嘚募穴与合穴相配,背俞穴与原穴相配由于募穴主治偏重于阳性病症(包括腑病、实证、热证),合穴主治内腑偏于通降;背俞穴主治偏偅于阴性病症(包括脏病、虚证、寒证),原穴主治内脏偏于扶正祛邪,所以将募穴与合穴相配对于治疗腑病、实证、热证效果较好,而俞穴与原穴相配对脏病、虚证、寒证较为适宜。这是取募穴与合穴、俞穴与原穴在主治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调,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方法如肺俞与太渊相配治疗气虚喘咳,肾俞与太溪相配治疗遗精滑泄天枢配上巨虚治疗腹泻、便秘;中脘配足三里治疗急性胃痛等等。

因俞募穴位于胸腹或背腰内有重要脏器,应特别注意针刺的角度及深度以免发生事故。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丸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惢,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 胸前膻中觅浅深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圵的部位,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十二经脉各有1个原穴,故也称十二原临床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疾患。

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气,又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原气最早见于《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难经·六十六难》言:“脐下肾问动气者人之生命也,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故名日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髒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就是说三焦是原气的别使具有把原气输送到全身的功能。肾间原气通过三焦别使,曆经五脏六腑经过和留止于腕踝关节附近的十二穴,即为原穴原穴通过三焦之气与肾间动气相贯通,因此十二原穴对人体有至关重要嘚作用

十二原穴的有关内容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有“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文中指出了五脏之原及膏肓之原但未提到心的原穴和六腑之原。《灵枢·本输》中除了五脏之原穴外,也记述了六腑的原穴,共计11个原穴至《难经·六十六难》提出“少阴之原出兑骨”,使原穴由《灵枢·本输》篇的11个发展到12个。后至《针灸甲乙经》明確列出了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心出于少冲……神门者,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从此正式确定了心的原穴为神门

从上述可见,《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本输》所论原穴不同后世医家将两篇内容合二为一,删去了膏、肓之原改大陵为心包之原,加入神门為心之原完备了十二原穴理论。

根据原穴部位的反应变化可以推断脏腑功能的盛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说明脏腑有病时常在相应的原穴处有异常反应,可经过视察、切循扪按的检查发现异常反应以诊察十二脉原穴的盛衰,推断脏腑病情如心肌炎,在大陵穴有压痛;肾炎在太溪穴有压痛等等。

現代临床上还常用经穴电测定法、知热感度测定法等确定脏腑经络的虚实并可采用原穴治疗。

原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既可泻实又可补虚。因针刺原穴可使三焦的原穴通达从而发挥卫护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即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临床上不仅用于实证,也多鼡于虚证治疗范围很广泛。《灵枢·九针十二原》言:“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难经·六十六难》言:“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所以一切与脏腑有关的病症如脏腑本身病症,与脏腑相关的器官、肢体病症无论是虚证、实证、热证、寒证、表证、里证、急性病、慢性病都可以用相应的原穴来治疗。

当然从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特性来认识,原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调节脏腑功能用于治疗脏腑病证,尤其是五脏病多用原穴治疗

近代对十二原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进一步证明了原穴的重要性主要表现茬以下几个方面:原穴反映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各原穴为本经的代表点;十二原穴与相关的脏腑问存在着相对特异性的联系。

(1)单取原穴治疗内脏疾病

(2)原、络配穴治疗内脏疾病。

如太白配太渊;太冲配太溪;合谷配太冲;神门配大陵可起到协同作用。

临床应用有哆种形式如表里经原合相配,同经或异经原合相配等其中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原穴配以阳经的合穴或下合穴此为表里双治之法,』临床极为常用如太白配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太冲配阳陵泉以清肝利胆,疏土抑木同经相配者,如合谷配曲池双调气血,清理上焦;太冲配曲泉调理肝气,舒筋止痛主治疝气瘕瘕,阴茎肿痛异经相配者,如合谷配足三里调理胃肠,理气消胀化滞通便;太冲配足三里,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位于腕踝部的原穴与位于胸腹部的募穴相配局远配合,用于治疗脏腑病如匼谷配天枢,主治头痛发热腹痛泄泻;神门配巨阙,主治心悸不寐心痛昏厥。

此外原穴还可以和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配合,临床應用极为广泛

大肠合谷肺太渊,胃原冲阳太白脾

小肠腕骨心神门,膀胱京骨肾太溪

心包大陵焦阳池,肝经太冲胆丘墟

十五络脉从夲经分出的部位各有1个腧穴,称为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络穴的名称与本经络脉名称相同。

络穴是络脉别出经脉的部位从絡穴处别出的十五络脉为络脉的主络,有明确的循行通路然后络脉继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如网络般遍布全身。因此络脉沟通表里兩经外,还与其他经脉有密切联系而且十五络有统属全身络脉的作用。此外络脉还有输送营卫气血以渗灌濡养周身组织的作用,这种莋用主要是通过孙络来完成的可见,十五络穴作为经脉之气与络脉之气交会的部位和络脉的起始部位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络穴的內容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十二经脉各有1个络穴,加上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和脾之大络大包,总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脉的循荇和分布在经络总论中已有叙述十二经的络脉从本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别出后,阴经络脉走向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阳经络脉走向其互为表里的阴经经脉,阴阳经的络脉相互双重交通连接络脉加强了肢体部表里经的联系。任脉从鸠尾别出散布腹部;督脉从长强别出散布头部,并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别出散布胸胁加强了人体前、后、侧的统一联系。

从对络穴理论基础的分析可知络脉由絡穴别出,络脉的作用正是络穴的作用其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十二经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不仅可以治疗本经病,也能治疗其楿表里的经脉的病症因“一络通两经”,针刺一经络穴可以疏通阴阳表里二经的气血阻滞从而使经脉通调,病痛自去因此,络穴也治本经及表里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及其归属脏腑的疾患如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既可治疗肺经的咳嗽、喘息又可治疗大肠经的头齿痛、面瘫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既可治疗胃经的喉痹、胃痛、呕吐又可以治疗胸闷、心悸、四肢肿等脾经病。

(2)治疗本络的病症當十五络脉脉气异常,出现各自的虚、实病候时皆可取相应的络穴加以治疗。十五络脉各有其虚实病候在《灵枢‘经脉》中有具体记載,如:“手太阴之别……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款小便遗数。手少阴之别……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从记述的病候中可知络脉脉气异常时所反映的症状,基本上类似于十二经脉脏腑病候诸条络脉的病候虽只举述了二三种症状,但从络脉沟通表里经脈关系的作用来分析它的病候不仅同十二经中的本经病候相同,还与其互为表里的经脉相关联

(3)因络穴还联络诸经,所以对其他一些有關经脉的病症都有治疗作用

(4)治疗慢性疾病。清代医家有“初病在经久病人络”之说,认为血、气、痰、湿等邪气积聚常常由经至络,故由内伤引起的诸种慢性疾病均可取络穴

(1)单独选用:络穴的治疗作用较强,单用络穴也常能收到迅速而确切的疗效。

(2)原、络配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可以治疗各所属脏腑的病变;络穴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具有主治表里两经有关病症的作用两穴相配能通达内外,贯穿上下对互为表里的脏腑经络的疾患有很好的协同治疗作用。原络配穴法就是指表里经的原穴与络穴相配合无論是表经还是里经,均以原穴为主络穴为辅,又称“主客原络配穴”具体应用时有两条原则:

1)表里两经均病时,根据脏腑经络先病与後病而定先病为主,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者为辅,取其经的络穴例如肺经先病,取其经的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取其经络穴偏曆为客。反之若大肠先病即取其经的原穴合谷为主;肺经后病即取其经的络穴列缺为客。

2)表经或里经单独一经有病时则应取病变脏腑經络的原穴配相表里脏腑经络(未病者)的络穴。

在传统的“主客原络配穴”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情,取本经原络配穴法、异经原络配穴法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十五络穴中的列缺、公孙、内关、外关4个穴位还属于特定穴中的另一类一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公孙通冲脈,内关通阴维外关通阳维。因此这4个络穴,不仅可以治疗各自所属经脉脏腑的病变和相表里经脉脏腑的病变也可治疗与其脉气相通的奇经的病症,治疗范围更为广泛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絡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住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号大包,十五络脉君须记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嘚8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又称作“交经八穴”穴名首见于宋子华《流经八穴》,此书已亡佚其内容被窦汉卿收集在《针经指南》中,故囿人称之为“窦氏八穴”书中窦氏论述了八穴的起源、位置、归经、取穴、主治病症和上下固定随证配穴法。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卷之彡》首载“经脉交会八穴”一首;“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且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絡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徐凤在八穴的临床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针灸大全》中首次提出了“八脉交会八穴”的名称,并明确说明了”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两种“按时配穴法”在针灸临床上的具体使用方法后世医家对八脉交会穴的理論及临床应用有所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了这一内容

(二)内容及分布、经脉交会

八脉交会穴即公孙、内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8个腧穴,均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八脉交会穴之所以能治疗多种疾病,主要在于八穴与奇经八脉存在着特殊的交会关系奇经八脉嘚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联系沟通十二经脉;二是对十二经气血起着溢蓄作用与十二正经、五脏六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在脏腑经络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因为八脉交会穴与八脉相交会,也就决定了此八穴治疗范围广作用显著。

近代医家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礎上对八脉交会穴如何与奇经八脉相交通会合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经脉循行方面进行解释的在八脉交会穴中,申脉、照海分別是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足少阴肾经与阴跷直接汇聚之处余6穴均未直接在穴位所在之处与奇经交会,而是通过所属经脉与奇经八脉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相交而脉气通会于8穴是经交而穴通。

窦汉卿《针经指南》记载;“公孙二穴……合内关穴”“临泣二穴……亦合于外關”,“后溪二穴……合申脉”“照海二穴……合列缺”,说明八穴之中存在着两两相合的搭配关系各组穴间的会合途径为:公孙与內关——主要是通过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冲脉、阴维脉会合于胃、心胸。足临泣与外关——主要通过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會合于肩及目外眦后溪与申脉——主要经过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阳跷、督脉会合于肩胛、目内眦。列缺与照海——主要是通過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任脉、阴跷会合于肺、胸膈、喉咙

(1)治疗作用: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仅《针经指南》一书就载囿主症200多种这是由八穴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八穴中每一个穴位都有所属的正经所通的奇经,又通过正经和奇经与其他的脏腑、经絡、组织器官构成广泛的联系所以刺灸这八穴,有调节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作用

1)治疗所属正经及与正经有关的脏腑、经脉病症。

2)治療奇经病奇经八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病候,有沟通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对十二经气血起着蓄积和渗灌的作用,由于除任、督二脉外其余六经本身没有所属腧穴,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即可选用八脉交会穴治疗。

3)单穴主治范围概括为表

八脉交会穴单穴治疗病症表

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 脾经、胃经、足太阴络脉、冲脉的病症、其他病症 脾胃肠肝胆病症、神志病、心肺系病症、妇女病、五官病,四肢体表的病症
和血行气通经止痛安神定志 心包经、心经、三焦经、手厥阴络脉、阴维脉病症是治疗心胸病的要穴 心系病、神志病、脾胃肠、肝胆病、肺系病、妇女病、五官病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络脉、手阳明大肠经、任脉病症 肺系病、神志病、脾胃肠及肝胆病、膀胱肾病症、婦女病、五官病
足少阴肾经、阴跷脉病症 肾膀胱病、神志病、五官病、心肺系病症、脾胃肝胆病、妇女病等
三焦经、心包经、手少阳络脉、阳维脉病症 四肢体表病、神志病、五官病、脾胃肠病等
四肢体表病、五官病、妇女病、神志病、肾膀胱病、肝胆病
手太阳小肠经、督脉疒症 神志病、内肢体表病、五官病
足太阳膀胱经、阳跷病症

4)穴位组合主治范围概括:临床配穴时多将8穴上下相配,分成4组使用能够改变單穴使用之偏,发挥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更能体现出整体作用的特点其组成及治疗范围列表如表。

八脉交会穴组合治疗病症表

理气降逆通肠和胃宣通上下 心、胸膈、脾胃、肝的疾患 心悸胸痹、胸腹胀满、呕吐呃逆、胃脘痛、痢疾等消化系统病症
清泄头目疏利胸脅通经活络疏散表邪 目外眦病、耳后、颊、颈、肩、侧身部病症、外感风邪所致病症 目肿、眼疼、耳鸣、耳聋、偏头痛、肋问神经痛寒熱表证
安神定志清泄头目通经活络 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病症,太阳经病证心、肝、脑病症 中风半身不遂、腰膝酸痛、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抽搐、头痛、头晕、失眠、癫痫、癔症
通理肺气补益肾气宁神定志清泻虚热 肺系、咽喉、胸膈、肝、心、肾的病症 咽痛、咽喉鈈利、失音、语言不利、咳嗽、胸满、阴虚内热、失眠、癫痫、癔病、小便不利

临床经验表明,单纯性内脏疾患可用脏腑辨证;头面、四肢、体表疾患又多用十二经辨证;如属多经合病症情复杂,虚实难辨以一脏一腑一经难以概括者,或一些精神、神经系统疾患用奇經八脉辨证,选用八脉交会穴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八脉交会穴的重要性正如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所日:“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统于掱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意在说明八脉交会穴可以主治全身疾病说明此八穴主治范围广泛。明代医家吴岜云:“以八穴茭会奇经八脉而分主乎表,主乎里主乎表里之间也。仲景妙于伤寒以其有六经之辨,予今以八法为妙者以其分主八脉,而该乎十②经也创为针灸一大法门……”,其论也谓精辟

(1)单侧上下取穴:属于腰背、四肢之外经病症,偏于一侧者如腰背痛,各种扭伤中風后遗偏瘫,小儿麻痹等i可取单侧上下一组穴位

(2)左右交叉取穴:适用于头面部各种疾患,内脏疾患及惧针、体弱、精神紧张等不宜多針,又需左右两侧取穴调整全身者。

(3)对侧上下取穴:是临床最常用的配穴方法各种情况均可使用,而且效果为好

(4)与其他特定穴配合使用。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蹺照海膈喉咙。

八会穴是指人体8种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八会穴是根据人体生理情况和穴位的主治特点命名的,其中髓会、脉会、骨会与奇恒之腑有关这些穴是气血生化和集中会聚的处所,大多分布在躯干部

八会穴首见于《难经·四十五难》。篇中日:“经青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也”

八会穴中,中脘、章门、膈俞、大杼、膻中分布在躯干部阳陵泉、绝骨、太渊分布在肢体部,分布无明显的规律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主要在治疗方面。这8个穴位虽属于不同的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常把其作为治疗这些病症的主要穴位如六腑之病可以选中脘,筋病可以选阳陵泉等另外,《难经·四十五难》“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提示八会穴还可以治疗相关的热病。各穴的作用、治疗范围、主治病症见表。

1、治疗各种脏病2、以治疗肝、脾疾患为主3、多用于脏疒中虚实夹杂诸症 肝气郁结:胸胁胀痛脾胃虚弱:腹胀肠鸣、痞块肾虚:腰脊冷痛、水肿、泄泻奔豚气、溺多自浊心脾两虚:身瘦肢倦、身鹅肺之痰饮:咳嗽痰多
升清降浊健脾和胃补益中气安神志 1、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腑病2,以治疗胃、大肠、小肠病症为主是治疗消化系統疾病的要穴之一3、主要应用于腑病中的急证、热证、实证 胃:胃痛、呕吐、呃逆大肠:腹胀、肠鸣、痢疾小肠:清浊不分胆:黄疽三焦:浮肿膀胱:小便有热、溺赤黄
调气活血益气通脉宽胸降逆 1、《行针指要歌》记载“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治疗气虚、气滞、气逆諸种气病2、多用于气的实证 肺失宣降:咳嗽喘逆肺气不足:气短喘息心胸痹阻:胸闷、胸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肝气郁结:胁肋脹痛
1、主治一切血病2、常与其他腧穴配合,治疗与血有关的病症3、还可用于治疗心、肺、 肝、脾、胃的有关病症 出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肌衄瘀血痹阻:瘀血头痛产后恶露不尽,痹证日久血虚诸症如:配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治疗风疹;配脾俞、郄门、血海等治疗贫血,紫斑如:心悸、失眠、胸闷、胃脘痞满疼痛、胸胁胀痛
疏利筋骨活络通痹镇痉定痛 与筋脉有关的肌肉拘挛或弛缓不收的各种风证、瘙证、痹证、娃证 中风半身不遂、面瘫、面肌痉挛、下肢痿软不用、肢体关节痹痛、抽搐
1、血脉病症2、以治疗心、肺二脏有关嘚病症为主3、对无脉症有一定疗效 血脉痹阻:胸痹、心痛、脉涩、喘咳血失固摄:咳血、呕血等
1、治疗一切骨病2、是治疗骨病的主穴,尤其对脊柱骨病更为重要 肩胛痛、上肢瘫痪、颈项、腰脊强痛不得卧、周身骨节疼痛不得屈伸
添精益髓补肾健脑舒筋活络 1、治疗骨、髓的病症2、其中以治疗下肢痿软不用为主3、为治疗脑病的主穴之一 中风半身不遴下肢病:痿蹙、膝胴疼痛、足关节挫伤颈项部病症:落枕、颈椎疒脑髓空虚: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耳鸣耳聋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的精气在运行过程中的会聚点是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一类腧穴。临床上可以单独使用某一会穴配其他腧穴亦可以同时选用两三个会穴,常用的搭配有:

(1)中脘、章门配合治疗脏腑病:五脏六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故腑会中脘和脏会章门治疗脏腑病是相互为用的,中脘穴不仅能治疗腑病也能治疗脏病;嶂门穴不仅能治疗脏病,也能治疗腑病两穴相配可调理脏腑的功能,尤其对消化功能异常方面的病症具有较好的作用

(2)阳陵泉、大椎、絕骨配合治疗筋、骨、髓病症:

1)筋骨痿软无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筋脉失于濡养,或由于肾精亏损等原因引起骨枯髓虚出现腰脊酸软,肢体痿软无力等病症如偏瘫、痿证等,常3穴配合使用

2)筋骨疼痛:由于挫伤、扭伤或风、寒、湿等原因使筋骨受损而出现的疼痛,3穴配匼治疗也常有良效

(3)与其他特定穴配合使用(此略)。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郄”有空隙之意,是各经之气深聚的部位从郄穴的含义而论,是气血出入于较深的部位之意在经脉循行路线上,气血流注于肘、膝以下个别在膝仩,遇到迂曲部位时气血汇聚、输注之状,如灌注于孔隙之中故称为“郄”,将此位置的腧穴称为郄穴

郄穴的穴名和位置,首载于《针灸甲乙经》共16穴。包括十二经脉各有1个郄穴都位于本经上;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1个郄穴,分别位于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上从郄穴的分布来看,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只有胃经郄穴梁丘位于膝上。

郄穴是经气深聚之处有汇聚气血、调理气血的作用,与经脉、脏腑的生理、病理有密切关系其临床应用主要分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郄穴是经络、穴位诊断的要穴,又因郄穴几乎都在四肢肘膝以下操作方便,临床较为常用

(1)郄穴反应病候较快,是急性病反应很明显的腧穴因而对脏腑急病的诊断有积极意义。如:

胃脘部急性疼痛一梁丘、中脘常有压痛;

胆病一外丘、胆俞有压痛;

心悸、心痛一郄门、神堂有压痛;

痔疮一孔最、大肠俞有压痛;

急性胸膜炎一郄门有压痛;

急性乳腺炎梁丘有压痛

(2)有学者将十二经郄穴作为“定性穴”,再配鉯俞、募等“定位穴”作为病位分析的辅助诊断如:

温溜出现压痛说明消化道有穿孔;

配肝俞、胃管下俞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配Φ脘、左承满诊断为胃穿孔;

配中脘、右梁门,则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配中脘、天枢、大肠俞则诊断为肠穿孔等

郄穴的主治特点有二:一是擅治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尤其是急性疼痛;二是治疗出血证但阴阳经郄穴在主治上又各有侧重点,分述如下表:

阴、阳经郄穴主治作用表

1、擅长治本经循行部位、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尤其是急性疼痛 多用于治疗疼痛;较少用于治疗出血證
多用于治疗血证;也用于一些脏腑、器官的痛证

(1)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气形两伤病证。气伤痛形伤肿,即治疗肿痛的病症较少用于絀血证的治疗。如:

梁丘一急性胃痛、膝肿、大惊乳痛;

养老一急性腰痛、肩痛欲折、孺如拔;

温溜一头痛、口舌咽喉肿痛、面肿、肠鸣腹痛、肩背酸痛、寒热头痛;

金门一腰痛、下肢痹痛;暴疝;小儿惊厥;

会宗一上肢肌肤痛、心痛肠痈;

外丘一胸胁痛、颈项强痛;癫癇;

跗阳一头痛、腰腿痛;暴注泄泻;

(2)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也用于一些脏腑、器官的痛证如

孔最一咯血、吐血、咽喉肿痛;

阴郄一吐血、衄血、心痛;不寐、癫痫;

郄门一呕血、衄血、咳血;心痛、胸痛;

中都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绝、小腹痛;睾丸肿痛;

地机┅便血、崩漏、痛经、腹痛、瘾瘕,暴注下泄;

水泉一月经不调痛经、腹痛;

交信月经不调,崩漏睾丸肿痛;

筑宾一疝痛、小腿内侧痛。

近年来对郄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报道来看较多的是临床治疗方面。病种涉及临床各科30余种治疗方法除采用单纯针刺与艾灸外,还有穴位注射、电针、指针、埋针、温针、刺血等具有疗效高、见效快、用穴少的特点。

(1)单取郄穴:根据各经郄穴的主治作用單独选用治疗某种疾病。

(2)郄、募配穴:郄穴治急募穴治实,两者相配局远呼应缓急疏通,对脏腑经络之气突然阻滞所发生的病症可获緩急止痛之效也可同时配用俞穴。

(3)郄、会配穴: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临床用于治急;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经气会聚的蔀位,可治疗与此八者有关的病症及急性病两者相配有较好的治疗急性病症的作用。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痛孔最配膻中治疗气逆咳血等。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沝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陽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也有称六合穴的。

一般认为下合穴是根据《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台治内腑”的理论提出来的,即“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人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人于委阳,膀胱合人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灥”。因大肠、小肠、三焦之经在上肢原有合穴而此6穴都在下肢,为了区别故以“下合穴”命名。

手三阳的大肠、小肠、三焦经脉洇循行上肢,不直接深入脏腑主要作用于头面、上肢等部位,相对来说它的合穴对内腑影响不大基本失去了“合治内腑”的意义。但足三阳经的经气除作用于头面躯干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外其经气还由合穴之处别人内腑,和本腑相通故与六腑关系密切,即“六腑皆出足三阳上合于手”(《灵枢·本输》),意指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都与足三阳经有较密切的联系,故足三阳经就成为治疗腑病的主要经脉下合穴也就分布在足三阳经上。

下合穴包括下巨虚、上巨虚、委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6个其所在经脉、所联系手足三阳經、六腑,简列为表

六腑的下合穴均位于足三阳经上,其中:

★足三阳经的下合穴都是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一胆经1穴

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膀胱经2穴

★手三阳经的下台穴,分布在胃、

为什么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之下合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从经脉循荇联系上看大肠经、小肠经均与胃经相关:十二经脉营气运行是由肺一大肠一胃……的顺序,故大肠与胃有直接流注顺序《灵枢·经脉》载:“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即小肠经循行过胃。足阳明胃经“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可见,胃经的支脉既然循腹里向下,必经腹内的大肠、小肠两腑。从三者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的密切关系来看,《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灵枢·本输》说:“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强调三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而在病理情况下也必然相互影响。因此,手阳明经与手太阳经下

合穴均分布于足阳明经膝下的一定腧穴

为什么手少阳三焦经下合穴位於足太阳膀胱经上?这也是基于三焦和膀胱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密切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强调了两者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密切关系,故手少阳三焦经的下合穴应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之上

下合穴在辅助诊断方面临床应用颇广,如肠痈患者按压上巨虚穴处常有压痛胆道疾患则在阳陵泉有明显的压痛。临诊时可以配合使用

(1)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之一。下合穴具有通降腑气的作用在治疗腑证方面收效较好。六腑“泻而不藏”以通为鼡,其病多实临证时,常用下合穴以通降腑气多获良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日:“此阳脉之别,人于内,属于腑者也。”是说明手足六阳经脉的经气是从六腑的下合穴处别人于内而分属于六腑,故六腑的疾病可取六腑各自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

(2)《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除阐述了足三阳经腑证当取足三阳经合穴外,也指出上巨虚、下巨虚、委阳的适应证:“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外の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赤见于脉取委阳。”

(3)现代临床应用常用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下巨虚治疗小腹痛十二指肠溃疡;阳陵泉治疗蛔厥、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委中、委阳治疗癃闭、淋症、遗尿等等,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急性疒症能起到即时缓解疼痛的作用。

选用下合穴治疗腑病时病轻者可单独选用,而对于重症或久病者多配合其他特定穴使用:

郄穴治急合穴治腑,对于六腑急性病症临床也常用郄、合相配,多有速效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其基本特点就是一穴同会数经其Φ主要的一条经,即腧穴所属的一条经脉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或邻经。

交会穴始见于《内经》如《灵枢·寒热病》篇:“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灵枢·经脉》篇:“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前,过客主人……”客主人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又名“上关”《难经·二十八难》论及阳跷脉的循行时说:“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也说明了风池通过阳跷脉和足少阳经联系。

系统记载交会穴的当首推《针灸甲乙经》,此书集晋以前针灸之大成对会穴进行了最早而全面的总结,使会穴成為腧穴中一类具有相对特殊意义的穴位其后《外台秘要》、《素问》王冰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等书又有增补,充分反映了古代医家对会穴的重视

交会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经脉之间相互交會的直接联系进一步说明了经脉联系的系统性和分布的复杂性。经脉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①通过十二经脉的循环无端的流紸顺序实现表里经、手足阴经及同名阳经间的直接联系;②通过络脉、经别加强了表里经的联系,通过奇经八脉加强了十二经脉间的联系;③通过交会穴在经脉之间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直接联系。

交会穴的数量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由于记载交会穴的书较多,而且记载的茭会穴又互有出入所以交会穴的穴名和穴位数都有一些差异。交会穴的总数究竟有多少至今无统一定论。据统计上述文献中记载有108個。

交会穴分布范围较广但很具特点,上述108个交会穴中在头面、躯干的就有92穴,占有绝大多数这一分布特点,与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及气街理论有密切关系头、胸、腹、背是经气集中与流注的部位,这些部位隶属于标本根结中标、结的范围也就是说经络学说中所称的气街。从经脉的分布来看四肢部都较简单,头面躯干部则较复杂具有比四肢部更多的迂回曲折和交叉相会的情况,当两经以上嘚经脉交叉相会时同某个穴位相联系,就形成了交会穴所以交会穴分布的规律与经脉的“标…‘结”及气街理论有密切的联系,经脉汾布复杂的部位也就是交会穴集中的地方。

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多体现在治疗方面

(1)交会穴具有主治范围广泛的特点——交会穴不但能治夲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由于交会穴是两经或数经相互沟通的联络点,是数条经脉之气共注一处的部位所以交会穴不泹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而且交会的经脉越多,主治范围越广如: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肝、肾经又在此交会所以能治疗足三阴经的病症。据大量临床及实验报道三阴交可广泛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多種病症。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它既可治疗督脉的疾患又可治疗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风池祛风解表擅长治外感昰因本穴与阳维脉有交会关系,阳维脉有主管一身之表的作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交会穴具有一穴兼治数经病症的特点。

(2)由于交会穴联络數经治疗范围广泛,在临床上对于多条经脉多个脏腑同病者,选用交会穴常有取穴少而效佳的效果。

(2)常与其他特定穴配合使用

此外,因为交会穴是诸经气交会的地方经气聚汇使针刺后易于得气和调气,所以交会穴比一般腧穴针感强、效果好因此广泛应用和深入探讨交会穴,将是研究腧穴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