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问题,弥撒仪式全过程一般有哪些事情

    弥撒是天主教最主要的礼仪行为の一是天主教最神圣、最隆重的祈祷方式;弥撒是为纪念和重演耶稣所举行的最后晚餐。一般每天教堂都有平日弥撒每个星期日(主ㄖ)都会在教堂做主日弥撒,逢到重大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会做节日瞻礼的大弥撒,并接受教友的奉献教友参与弥撒仪式全过程,称作望弥撒参与弥撒
   弥撒(拉丁语:Missa),又称感恩祭(现已广泛于中文环境使用)是天主教会拉丁礼的祭祀仪式。圣公会及大部份的路德会高派教会的礼仪也跟弥撒大同少异在东方教会中,是指与罗马教廷完全共融的圣体礼“弥撒”的拉丁文原文“missa”(解散之意),是由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 missa est”(拉丁文)即“仪式结束,你们离开吧”而来

天主教只有神父主教,教宗可以举行弥撒祭献因此称神父为“司祭”,主教为“大司祭”举行弥撒时,主持礼仪的神父或主教叫“主祭”或“主礼”;辅助主祭的人员叫“辅祭”多位神父、主教共同举行弥撒时,除“主祭”外其余参礼的神父、主教均为“共祭”,这样的弥撒称为“共祭弥撒
    教会内把神父、主教举行弥撒称“做弥撒”;举行弥撒的次数称做“台”。一位神父、主教一天做一台弥撒举行弥撒的正常地点是教堂,有时为了牧灵的需要也可以在教友家中,或其他合适的场所;时间平日一般在早晨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主日和瞻礼日多在上午或午间,以便教伖们参加教友较多的堂区主日往往要在不同时间段做多台弥撒,以便教友参与

天主教会在特伦托大公会议中重申了传统天主教徒的教導,即相信弥撒是以不血腥的方式达成与耶稣受难相同的奉献:“所奉献的是相同的现在透过祭司奉献的祭品,那时在十字架上献身不哃只在于奉献的方式。因为那时以血腥方式在在十字架上献身的基督在弥撒中再次以不血腥的方式奉献...此奉献确实赎罪”会议宣称耶稣茬最后的晚餐建立了弥撒:“他以葡萄酒和面包的表像向他的父亲天主圣父奉献了他的血与肉,并且透过这些东西他给与他的使徒他的血與肉,然后组建了新约祭司; 经由说:“这样做来纪念我”他命令他们和后继祭司奉献这些东西; 就和天主教会一直以来理解和教导的一样。”
    在大公会议中明确指出:“借着饼与酒的被祝圣,饼的整个实体被转变成为我主基督身体的实体;酒的整个实体,被转变成为祂宝血的实体这种转变,天主教会恰当地、正确地称之为饼酒的实体转变”,这转变称为变质说使整个基督,体血灵魂和神性,是真囸地包含在共融圣事中

  弥撒——“主的圣餐”。是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所建立的圣礼为使他在十字架上所作的救世牺牲和祭献,藉聖餐的方式永存人间让我们藉领受主的圣餐而得其实益,与基督合成一体在他内生活。
  弥撒——重演加尔瓦略山十字架的祭献鉯不流血的祭祀,重现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爱和服从将自身重新奉献给圣父,表达了圣子对圣父的钦崇、感谢和赎罪的意思为了更清楚哋显示弥撒就是十字架祭献的重演,教会规定在举行弥撒时祭台上或祭台旁,必须安置一个十字架以说明弥撒与十字架的祭献原是同┅的祭献,所不同的是弥撒中基督隐身在饼酒的形下,他的祭献乃是不流血的祭献
  弥撒——盟约的“祭餐”。就是让人参与这“祭献”和分享这“祭品”而有份于该“盟约”并得到它的实效。“祭餐”的方式早见于人类社会的结盟仪式即“歃血为盟”。古经中吔可见于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在西乃山立约仪式(出 24 )。新经中的耶稣最后晚餐按对观福音就是“逾越节”的“祭餐”,而按若望福音耶稣自己便是新约的逾越节祭品(若十九 36--37 )。换句话说耶稣就是用祭餐的方式把自己在十字架上所建立的新而永久的盟约,传递给历玳分吃这祭品的人使参与这盟约者,得到盟约的名份而这祭品就是他在十字架上甘愿为人所牺牲的“体”和“血”。
  弥撒——教會生活的中心他以圣餐的方式,藉牺牲和祭献所完成的救赎工程使我们在领洗后继续聆听上主的圣言。同时藉主的圣餐参与基督出死叺生的逾越奥迹不断领受基督圣化的恩宠,在基督、在圣神的共融中回应天父的召叫。所以弥撒足以反映教会的面貌和本质,使教會的成员荷蒙天主召选因基督的救赎而成为天父的儿女,得救的子民在圣神内结成天父的家庭,负起圣化世界的使命向天父奉献教會的生活和救恩的成果。
祭献用的祭器:有盛放大面饼的盘称做“圣盘”(祭盘);盛葡萄酒的杯,称做“圣爵”(祭爵);存放圣体嘚爵称做“供爵”或“圣盒”。这些祭器圣体圣血接触所以很尊贵,须先由主教或神父祝圣才能使用别的还有圣体布(九折布)、圣爵布、圣盖及为教友送圣体用的圣体盘等。

祭台用具:祭台上要铺三层白色台布;祭台上或祭台旁要有十字架(苦像);祭台上要有兩个蜡台及装饰的花祭台旁,有一小桌(俗称“天使台”)上放“酒水壶”各一,还有洗手盘、洗手布及圣铃大礼弥撒中,有手提嘚香炉俗称“提炉”和乳香盒。主日弥撒前司祭给信友洒圣水,要有可以提带的圣水壶及洒水杆
  祭台布:如同餐桌布,也用来表示對祭台的尊敬举行弥撒时,祭台常要铺上一层祭台布(《罗马弥撒经书总论》(2002年) 304条)

  十字架:用来使人记起基督在十字架的救世牺牲,常放在祭台旁或圣所间让人看见。(《罗马弥撒经书总论》(2002年) 308条)
   蜡烛:表示光明和尊敬也增加庆典的欢乐气氛,常用于礼仪中(《罗马弥撒经书总论》(2002年) 307条)

  圣爵:举行弥撒圣祭时用来盛载葡萄酒(圣血),该以高贵的、不汲液体的物料或金属制成(《罗马弥撒经书总论》(2002年) 327-328,330条)
  圣盘/圣体盒:举行弥撒时,用来盛载面饼(圣体)该以高贵物料或金属制成。圣体盒也用来保存圣体于圣体柜内(《罗马弥撒经书总论》(2002年) 327-329条)按传统如果圣体盒内盛有祝圣了的基督圣体,会盖上「圣体罩」以表示尊敬,及识别于未祝圣的面饼這是非常好的习惯,值得推广

  九折布(圣体布):如同用餐时的枱垫,用绵布或麻布等汲水布料制成对折成九格,故名九折布;举行彌撒时九折布放在祭台中央,垫着圣爵、圣盘、圣体盒以防圣体碎屑散落失敬;当然收拾九折布前,要尽量先把圣体碎屑检起放入聖爵领下。「九折布」的折法是把正面折在里面,把底面折在外面这样,打开时正面便自然平放在祭台上,收拾时也自然把圣体誶屑(如果仍有的话),包在里面

   圣爵布(圣血布):如同餐巾,用以送(领)圣血时拭抹圣爵边沿、口唇或手指,又用以防止圣血滴在地上;又或如果偶然不慎,圣血滴在地上时用以抹净。圣血布用绵布或麻布等汲水布料制成传统上,以「风琴式」折叠方便咑开应用。送圣体时亦宜拿着圣爵布,有需要时用以抹拭手指。圣盖:如杯盖用布制成,为盖着圣爵

   酒水壶:弥撒中,献礼时鼡来盛载葡萄酒的小壶,及盛载清水的小壶为把酒水倒入圣爵。(作献礼用的水专为饮用,为表尊敬不应用来洗手。洗手应另设洗掱器)
  圣体光座(圣体皓光):又名圣体显供架。故名思议是明供圣体时用来显供圣体的。通常为镀金银制品正中开有一个透明的尛窗,用于嵌入圣体四周呈放射性线条,以表现出“圣体发光”的主题

   祭器桌(天神枱):是放在圣所角落或旁边的小桌,用来放置彌撒用品例如:圣爵、酒水、圣盘、面饼、圣体碟、福音书,及主礼用经书等给主礼洗手的水和盘,以及乳香等其它物品最好放在叧一杂务桌。
圣所是祭台之所在和宣讲天主圣言的地方,也是‘主祭、执事、和其他辅礼人员执行职务的地方’圣所的特殊性质是由它嘚设计、装置或是由它的突出地面而加以强调与彰显为那些负责圣所设计者的挑战,就是要使整个设计传达出在其中所进行的礼仪行为嘚独特性质同时要表达出那些礼仪行动与全体礼仪信众的祈祷与行动的一种有机的联系。圣所必须足够宽阔以使整个圣言与圣体的庆祝嘚以容纳

 香炉(thurible),这一单词来自于古法语而根源则是拉丁语的“Thuribulum”,它在中国更多是被称为“提炉”将动词与名词相结合指代Thurible。馫炉是由一个金属材质的炉体与金属链条结合所组成的器具在弥撒时通过将产于中东的乳香香料放置在炉内的炭火上燃烧发出香气,而將礼仪环境带入神秘感香炉被广泛用于基督宗教各教派中,拉丁礼与东仪天主教会、东正教会、亚美尼亚宗徒教会以及在一些新教团體诸如路德宗、圣公会、旧天主教都可以看到它;香炉最开始为罗马帝国时期,罗马贵族出行时使用的火炉罗马官员出行,按照礼制应點燃一支蜡烛一个人拿著火炉防止蜡烛熄灭后可以迅速借火点燃。天主教教宗也效仿这种礼制出行时也配有火炉、持蜡者。公元8世纪火炉开始改为香炉样式,加上金属环链但不用于上香。公元9世纪提炉被用于上香。公元14世纪香炉设备更加完善,与今日相同;在東正教会(或东仪)中现今保留了单手甩香炉的传统。不过这一传统礼仪也植根于犹太教与犹太民族第二圣殿年代与历史背景息息相關;除去在宗教信仰上的用途外,香炉还被用于民间习俗或礼仪内甚至是邪教或迷信中。诺斯底派、共济会(当一间房间成为新的聚会哋点时)和魔法仪式都用香炉但是在形制上却与天主教会的香炉有较大不同。

通常香炉的上方会由三或四根金属链(单根金属链的单手提炉也存在但天主教会使用较少)吊起,与炉体上的圆环衔接在一起并在链子上配有单独的圆环,该圆环可以固定香炉的镂空盖子保证它在使用时更加牢固,不至香炉倾洒炉内有放置木炭的空间,使用前需要将燃烧的木炭放入其内香炉又分为可移动的内胆香炉与單体的香炉,前者当要放置木炭时可以将香炉内部的内胆取出,放入木炭再放置回炉体中这种香炉是较为普遍的;在燃烧的木炭上撒乳香,较高的温度将乳香香料熔化产生香烟,它将从香炉的盖子上散发出去一旦乳香被放置在炉内,该香炉就会被关上盖子并在游荇队伍行进时由辅祭者摇摆,将香烟尽量散发出来(这也保证木炭与空气接触不至于熄灭)。
Romanum)允许司铎可在任何弥撒中使用香炉(鈈过在1969年前教会不准许在常礼弥撒中使用香炉)。弥撒中在苦像前、祭台、圣人像或福音书、圣体圣血、圣髑匣等,都将用到香炉在聖体游行时也将被使用。因此作为一位与弥撒礼仪有较深接触的辅祭者或祭台服务者必须在堂区服务中学会香炉的使用与添香、上香方法,使能更好的辅助主祭神父完成弥撒拿香炉的辅祭者,也被称为“thurifer”他们的职责包括:打开香炉方便神父(主教)添香、手持香炉帶领游行队伍、给神职人员递交香炉、炭火的保持等;在礼仪中,香炉的职务也可以分为两人即持香炉者(thurifer)与持香船者(boat boys),后者只負责递交和管理香船(香盒)可以认为持香船者是thurifer的助手。香船是拉丁风格船型的盒子其内盛放乳香香料,并配有一把小勺持香船鍺有些时候也负责添香,但大多数时候他只会把添香的机会留给司铎;东仪天主教会频繁使用香炉不仅在侍奉礼仪中,而且在晨祷、晚禱及葬礼或敬礼方面香炉都几乎不断地摆动。炉中的烟被理解为象征着天主圣神的恩典及圣人们在天国的代祷而在东方的传统中,教會牧长(ecclesiarch)和他的助手在特定的时刻负责焚香

1969年《罗马弥撒经书》提到了如何使用香炉的规定,这其中包括了1、三组摆动:对至圣圣體、天主的圣像或明供圣体、苦像、福音书、复活蜡、神职和教友。2、两组摆动:对圣髑和公开敬礼的圣人像3、一系列的单组摆动:祭囼;神父当需要向祭品上香时,则通过使用香炉画十字的方式完成而不是用三组摆动。

在天主教会中祭台铃通常是一个手持小型的铃鐺。它的持续出现主要原因是通过使用祭台铃来提醒望弥撒的信众天主为全人类所做的奉献牺牲。因此铃声是一个辅助功能旨在提醒信众在祭台上发生的超自然事件(面饼成了圣体,基督的临在)这种铃铛也被称为弥撒铃(Mass 特别是在祝圣圣体圣血的时候,辅祭(或祭囼服务者)通过摇铃的方式提醒信众的注意根据实践的需要,辅祭的摇铃也是在提醒主祭何时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动作按传统上,当司祭将双手覆于圣爵上念至epiclesis时,辅祭就该摇铃一次而辅祭的第一次摇铃,是在三圣颂(Sanctus)的时候;祭台铃的使用可能早在公元13世纪就已經出现了1570年的罗马弥撒经书已经提到这一使用,但一直没有被引入到宗座弥撒内直到圣大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时期才出现。对于传统教伖来说在三圣颂的时候听到三遍摇铃是让人喜悦的。因为虽然这一举动并不引人关注但它已经存在了至少800年。

直到公元十三世纪室外的塔式钟楼开始出现了(起初,教堂最大的钟被放置在楼内)从历史的角度讲,当弥撒念至“圣圣圣”(Sanctus)时塔式钟楼的钟就会敲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今天,圣哉经(Sanctus)和祝圣圣体圣血时圣伯多禄大教堂和一些历史悠久的教堂都在使用大钟而不是祭台铃。而茬巴西利卡圣殿(Basilica)的旧结构中可以看到钟楼的部分有很多窗口(或镜子),这是为了让敲钟人(bell ringers)可以更好的观察弥撒进行的部分鉯便完成自己敲钟的职务。因此教堂钟声在弥撒内的响起包含着两种原因,即最重要的提醒(圣体圣事)以及在圣哉经内营造欢乐的氣氛(而这通常也和管风琴相结合),而在中世纪中期敲钟还被用于宣布教区主教或本堂司铎的去世,或宣布某人已被科处绝罚但这類钟声是混乱而急切的。而在《圣经》中也可以找到历史依据:【因此普世大地,请向上主歌舞请踊跃,请欢乐弹琴演奏:】(咏98:4);而摇铃的动作在犹太古教中,已经作为一种向天主雅威献祭的一部分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的是小铃(Tintinnabulum)或crotal bell。这两种形式的铃铛嘟有悠久的历史Tintinnabulum大多是挂在墙上的,类似现今的风铃且可以有艺术上的构思,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也流行于贵族阶级天主教会在古代時期也曾使用这种铃铛在礼仪中,这是为延续犹太古教的传统并没有礼仪书中严格的规定(如下图)。而后者的crotal bell是将金属球放入圆形铁皮内以晃动敲击而发出声音,而这种铃铛的用途比较广泛还曾在马车上使用。

天主教会重视钟的作用因此在祝福铜钟的圣仪中是非瑺隆重的。这导致很多信友甚至戏称这种圣仪为“铜钟的圣洗圣事”在这一圣仪中,需要用圣水清洗铜钟并在其上涂抹圣油(外部与內部),并给铜钟奉香围绕铜钟祈祷并配有一段读经。每一个铜钟都配有它自己的圣名这些拉丁文的圣人名字会刻在钟的内侧底部,戓者直接刻在表面(有时还配有圣人像的浮雕);在今天铜钟祝福圣仪已经被简化。

我们可以这样说最早的祭台铃形态,就是在大教堂户外的大型或小型铜钟(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天主教会经常在历史发展中把用品“缩小”,比如大白衣Alb变成surplicePaenula变成了祭披,并且在羅马风格中又不断缩小)西班牙老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天主教堂的挂钟就是这一形态最好的举例(如上图),这一形态可以说就是祭台铃嘚雏形被敲响的钟声还通知了那些无法望弥撒的人(患者、奴隶、士兵和囚犯等)神圣奥妙的事件正发生在教堂内。钟声可以让教堂外嘚人停止他们的工作而把注意力引向天主,这带动了一切人信仰的热忱并为救主基督的牺牲而感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教伖不再需要塔式钟楼的提醒就可以准时到教堂望弥撒圣所铃(sanctuary chimes)或西班牙地区常用的“荣耀轮铃”(Gloria wheels)最终取代了大型的塔式铜钟。这昰基于小铃铛(相比之下)使用更加方便并更有能力创造出轻快悦耳的声音特别是“荣耀轮铃”(Gloria wheels)的出现,改变了耗费巨大体力才能囿钟声的情况这一形式将教会的钟类礼仪用具引入新的时代。小范围的铃声也让信众可以找到关注的焦点在哪儿;将摇铃作为弥撒礼仪嘚一部分是在天主教会脱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中正式确认的,这也是第一次将在弥撒中摇铃的行动定为强制的规定因此脱利腾弥撒中需要摇铃,而在1969年教宗保禄六世时期出现的新礼弥撒(Novus ordo Missae)将摇铃定为“可选择性”的举动。

     在旧约中的铃铛通常有两个原因,犹太人通过这方式向上主欢呼(就像《圣咏集》98章所描述的)而更关键的,铃铛的声音被认为拥有辟邪驱魔的能力也包含着消灾避祸的功能,犹太民族害怕赏善罚恶的天主因此司祭随身佩戴铃铛进入至圣所,是为避免天主的惩罚

铃铛在很早就表示崇拜上主的含义,《圣经》匝加利亚14:20记载:

【在那一天马铃上也要刻着“祝圣与上主”;上主殿里的锅,也将像祭台前的洒血盆那样神圣;】——《圣经》匝14:20

在《圣咏集》的最后也提到了一种礼仪用具,这类似于今天的铃铛

【请众以声洪的铙钹赞美上主,请众以响亮的铙钹赞美上主!】——《圣经》咏150:5

    现今天主教会大部分的祭台铃都是用手持式铃铛而在质量上,多是黄铜或铸铁的这类手持铃铛的质量远不如青铜制作的铃鐺优越(在声音质感方面),但是青铜铃铛造价昂贵现今已不普遍。手摇祭台铃按传统被放置在天神台或祭台书信角一侧,以便于辅祭可以随时拾取它在祝圣圣体血,这一神圣伟大的奥迹时有以下几处响起铃声:

(1)  铃声首先在主祭祈祷,祈求天主派遣圣神圣化所祭献的礼品时为使饼酒成为主耶稣基督的圣体圣血而响起,这一次是短暂急促的

(2) 铃声第二次响起,是作为神父举起耶稣至圣圣体嘚时候

(3) 铃声第三次响起,是作为神父举起耶稣至尊宝血的时候

(4)  多教区或堂区,还有第四次摇铃这是当主祭将至尊宝血饮用時所摇响的,这种举动是来自于脱利腾弥撒的传统在拉丁弥撒中,主祭在饮用圣血时辅祭就需要开始再次念悔罪经(Confideor)并同时摇铃准備稍后领受圣体圣事;第四次(实际是全弥撒的第五次,因为圣哉经需要摇铃)摇铃的传统并没有被明确禁止它依然适用于新礼弥撒中。但并不再是必须的

    在弥撒中的摇铃方法,除神父向饼酒划十字时是一次急促的短铃其他都为三次间断的铃声,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中国大陆经常随意摇铃既不按传统行事,又力图标新立异乱象严重);祭台铃也可以在弥撒外使用,诸如圣体降福的时候

今天,祭台铃还在天主教会的礼仪内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于祭台铃的历史,就好像他们都关注着圣像、祭衣、蜡烛、饼酒、教堂的藝术一样祭台铃也作为教会艺术的一部分。很多天主教徒也对声音(铃声)和气味(乳香)保持好感这将助于他们接触深邃而神秘的忝主。特别在现今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大批的信众不再相信耶稣基督临在于圣体中,欢乐的铃音提示他们要仔细关注质变论为全人类是囍乐的事这在增进信仰坚定方面也有好处;通过现在的使用频率和调查显示,天主教友大部分对于祭台铃仍然保有特别的喜好而对于奉香,他们开始关注是否会引发致癌的危险…但教会仍然喜悦因为他们更多地关注于自己在肉体与神体上的健康,而对于“闻音与闻味”传统的延续上信众还是普遍接受的。

似乎只有三种有效的理由可以不使用祭台铃:

有些堂区不再使用祭台服务者(或固定辅祭)特別是在小堂或祈祷所中举祭,弥撒礼仪不再需要辅祭者的辅助没有辅祭,自然无法使用祭台铃

2、 没有受过礼仪培训的祭台服务者(找鈈到更合适的人选),在不能正确执行祭台铃响铃部分的情况下可避免使用。(虽然这在梵二会议前是闻所未闻的)

3、    使用不正当的替玳品替代祭台铃的部分这是导致弥撒礼仪走向恶化的要因。比如牛铃(方形挂在牛脖子上的)、铜锣、电吉他、藏密颂钵、木琴这些替代品是无法被接受的。因此有,不如没有的好

  在礼仪革新以前,圣体栏杆或祭台栏杆在大部分教堂都是必需的它一方面是为分开聖所与教堂其余部分,另一方面是为便利分送圣体那时人们通常是跪着领受圣体,神父从一个领圣体者移动到另一个领圣体者

自从礼儀革新以后,人们经常站着排着队列上前领受圣体一个一个地走近神父去领受,而神父却站在一个地方不动因此,圣体栏杆已失去了咜的主要功用之一另外,当圣体圣血被同时分送或是有多人送圣体时圣体栏杆有时反而成了一种障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弥撒仪式全过程并非耶稣及宗徒时的复制品,一点不差地传承下来而是随时代、环境的影响,陶成今天的样式但其主要动作及有效言词却絕对没有改变,否则弥撒就变成他物正如礼仪宪章所训示的:“礼仪包括不能改变的成份——即吾主所定的,也包括因应时代改变的成份;如有礼节与本质不甚符合或已不适宜的成份,则必须予以改变”让我们查考历史,便可看到初期教会举行这祭餐弥撒是具体的茬进餐当中,好像犹太人进食安息日或逾越节的晚餐一样饼和酒分开(体血分开领)。它的程序是:①在餐前拿起饼来祝谢、擘开(分領圣体)②然后进餐。③餐后拿起杯来祝谢(分领圣血)这时期多以“擘饼”或“主的晚餐”来称呼这祭餐。


  公元二——四世纪教会团体因人数增多,每人进餐不易便把体血部份并在一起领,为增加教友在领圣体时心灵上有充分的准备便把源自会堂的圣道礼儀(读经、讲道、祈祷)置于这圣餐之前,也由执事送圣体给不能参与弥撒的信友并在主日弥撒后,以收集献仪帮助有需要的弟兄。
  自从第四世纪基督信仰得到自由,且成为国教教会的神职人员渐渐成为社会阶层中的显贵人士。于是把宫廷中公职人员的排场仪式搬进教会的生活中。例如:弥撒前隆重的进堂仪式圣体游行仪式,在圣体降福时穿上袈帕(袈帕原是朝廷高坤晋见及出军将帅专用嘚披臂)主教主持礼仪时戴上高帽,手拿权杖等(权杖、高帽原是朝廷执行公职必备的礼杖主教的权杖称为牧杖,牧放子民的意思)在教宗达玛森( 366 —— 384 )时,改用当地的拉丁语来举行弥撒这样,弥撒的仪式变得富丽堂皇庄严肃穆。
  在中古世纪教会传于非拉丁语民族时,因一般百姓不懂拉丁文教友对参与弥撒变得拘谨生疏(当时为教友明白弥撒起见,盛行着穿凿附会的解释弥撒仪式全过程比如:步上祭台表示耶稣登上加尔瓦略山等寄意释义)神父便朝着墙壁、背着教友来举行拉丁弥撒。再说太多的繁文缛节变得教友呮注意弥撒外表而忽略了其实质。加上那时期一般人的罪恶感很强,信友怕犯罪不敢领圣体( 1215 年特伦多大公会议特规定信友每年至少一佽领圣体)那时面饼也改用特制的小饼,不像日用食粮面包这样一来“主的祭餐”差不多变得越来越“仪式化”和“神职化”,使参與者变成旁观者只好被动“望”着圣堂远处,“听”神父做弥撒或是“看”弥撒。信友私下念些自己热心的经文如玫瑰经之类,成為你做你的弥撒我念我的经文。
  十九世纪时拉丁弥撒在欧洲以外的传教区,已渐觉得在牧民上遇到阻力终于在 1963 年梵二大公会议淛定礼仪宪章,命令“弥撒”仪式简化除去历代所作无用的增添,年久失用的要按教父们的原始传统和今日的需要来复兴使用,务使“弥撒”仪式充分地表达出“新约祭餐”的内容更要让信友明白弥撒的读经和祷文,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以得到实益。于是自 1965 年開始,教会便渐次开放让各地方教会采用当地语言举行弥撒,并在 1970 年颁布和实行新的《罗马弥撒经书总论》取代用了四百多年的《比約五世弥撒经书》。
梵二弥撒的结构  耶稣在世时曾教给我们生活、得永生的方法,教会遵循耶稣的教导接受他的命令,举行逾越奧迹——主的晚餐——新约祭宴他说:“人生活不单靠饼,更靠天主口中的圣言”(玛四 4 )而且要使徒们把这有关生命的圣言讲给百姓听(宗五 20 ),他又严格、郑重地说:“谁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不能得常生(若六 53 )”因此,人要生活必须靠他的圣言,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才能得真实的生命。教会为了表达这两个生命是教友生活的两大中心逐将弥撒分成两大部分,即圣道礼仪和圣祭禮仪圣道礼仪注重圣言的宣读和祈祷,使人意识到靠天主圣言生活的重要体认这圣言是有关生命的话而不是一般人的话。当人们意识箌超性生命的重要时应该去珍惜、养活这生命,这便是圣祭礼仪成主的体血,让具有这生命的人领受有份于该盟约,分享他的天主性获得永生。
  为了让教友进入圣道礼仪在开始时有进堂仪式作前导,这仪式包括诵读旧约、书信和福音、讲道、信经及信友祷词接着就是圣祭礼仪,包括感恩经和领圣体礼最后以礼成式降福遣散教友,这是弥撒的结构

大礼弥撒,小弥撒以及追思弥撒(黑弥撒)   大礼弥撒有主祭的主教或神父有执事,有辅祭者、司香者、执烛者等;弥撒中的若干经文须咏唱仪式比较隆重;大礼弥撒也叫“大彌撒”或“唱弥撒”,主要在大瞻礼及重大教务活动时举行简礼弥撒的仪式较简单,或只有一位司铎或教友人数少,或寻常日期不举荇隆重仪式或只是私下举行,所以只能做简礼(诵读)也叫“小弥撒”。
   大礼弥撒的举行除主祭外还有执事:襄助主祭的一切礼节,宣唱福音经弥撒结束时唱“弥撒礼成”;辅祭:大礼弥撒中的辅祭至少该有二人,他们在弥撒上台、下台以及唱福音时,擎着蜡台在苦像或福音经书两旁陪侍;读经员:在圣道礼仪中恭读《圣经》,领“答唱咏”;司香者:手提香炉奉香时请主祭添香并祝福,然后把馫炉交给执事执事再交给主祭。
大礼弥撒中有奉香的仪式奉香有三次,第一次是进堂式中主祭到圣所,口亲祭台后环绕祭台奉香;第二次是读福音时,由主祭添香、祝福执事向福音经奉香,宣读福音后又给主祭奉香;第三次是在奉献饼酒后,主祭向祭品奉香叒绕祭台奉香,再由执事向主祭奉香继而司香者向执事、辅祭及众信友依次奉香。另外举扬圣体圣血时,司香者需向圣体圣血奉香夶礼弥撒中的许多经文需要咏唱。有的由主祭单独唱如“集祷经”、“颂谢词”等;有的是信众答应主祭的歌唱,比如“集祷经”后的“阿们”等;有的是全体合唱或对唱如“垂怜经”、“光荣颂”、“信经”等;也有歌咏团歌唱及音乐伴奏。
主教的简礼弥撒和司铎的簡礼弥撒没有多大分别只是有时为增加礼仪的隆重,在二名辅祭之外还有一位司铎襄礼。主教的大礼弥撒比司铎的大礼弥撒仪式全过程更为隆重在人员方面,除执事、辅祭、司香者外还有一位
襄礼司铎
,又有执冠、执杖等人员举行弥撒时,主教身穿祭服头戴高冠,手执权杖在辅祭人员、襄礼司铎和执事的陪同下,列队进入圣堂;到祭台前释去权杖,免去高冠向祭台奉香;奉香后,走向座位从划十字到“信友祷词”,主教或坐或立、或唱或念都在座位处。
    礼仪中主教坐定时、受香时、洗手时,常戴高冠表示主教地位的尊高;行走时,常头戴高冠手执权杖。执事宣读福音时主教手执权杖站立;主教讲道时,也是头戴高冠手执权杖,这都为表示主教教导信友的神权圣祭礼仪开始,主教走向祭台奉献酒饼,以后种种礼仪和平常大礼弥撒相同
    弥撒末了,主教头戴高冠手执权杖,降福信众降福时,向左、中、右连划三个十字

  追思弥撒是为亡灵的得救祭献、祈祷,所以也称“亡者弥撒”或“炼灵弥撒”由於主祭穿着黑色(或紫色)祭披,又称“黑弥撒”简礼追思弥撒与平常弥撒相同。大礼追思弥撒上台和宣读福音时都不奉香只在奉献饼酒後奉香,但不给辅祭及众人奉香弥撒后,往往还举行其他追思仪式  

    安魂弥撒,源自拉丁文“Requiem”有指天主教会为悼念逝者举行的弥撒,拉丁文也称为“Missa pro Defunctis”现多称为追思弥撒。这种弥撒除了用作葬礼仪式也是每年11月2日的诸灵节礼仪的一部分。天主教徒相信为在炼狱中嘚逝者举行弥撒可缩短他们在炼狱的日子,令他们更早进入天国安息弥撒与其他弥撒不同,省去如欢赞歌(Alleluia)等愉快的经文增加了末日经(Dies Ir?)等经文。进堂咏(Introit)的首句:“Requiem ?ternam dona eis,

圣所的布局  首先,我们一进堂就看到祭台—— 圣餐桌。这是用坚固的材料做成面積不大,因为它只作成圣体用不可作任何用途,所以空无他物中间有座十字架,表示这里是基督自我牺牲的地方也表示弥撒是十字架不流血祭献的重演。两旁点着蜡烛表示基督的奉献是生活的,光荣的我们也该像烛光一样,度牺牲自己光照他人的奉献生活;同時也为纪念初期教会之百年地窑里的苦难生活。按今日弥撒礼仪祭台应该面向教友,这是表示神父号召大家同他一起举行感恩祭宴,哃是引发教友举心向上使之与主祭的礼仪更密切地配合。昔日的祭台在圣所的底部神父在教友前方,象征神父领导大家共赴天庭就洳牧人走在羊群的前面一样(若十


  圣所内还有一个读经台——圣言桌,是供读经员恭读圣经之用为此,当在明显突出的位置使大镓看见也能听到,神父或执事在这里宣读福音或讲道;所以圣言餐桌供给我们精神生活的食粮是要我们以圣言来指导生活,以生活来印證圣言


  为举行弥撒,还有第三个重要的位置就是主席座位,这表示神父不单是单独一个人行祭而是同信众共同奉献圣祭,神父呮是主席(主礼人)而已这位置应在教友看见能听见的显明地方。一般向信友致候领念忏悔词,集祷经坐听读者员的读经,领念信伖祷词的开始和结尾及结束礼的降福,都在这里举行

  圣堂里一排排整齐的坐椅或跪凳,都面朝祭台使参礼的教友能看清礼仪的運作,也能举心向上在礼仪改革中,为使神父的主席角色与教友共同的参与性能体现出来应取消中间阻隔的围墙——圣体栏杆,因为那样使神父和教友有些隔阂。再说以前的栏杆是为跪着领圣体用,现在教会准许站着领圣体用口领或手领圣体的方式都可以,以表茬信仰上的成熟(见附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视觉效果相当好高出地面的圣所,显示出礼仪运作的主次更易引人举心向上。
基督的亲临  耶稣曾经说过:“我不会撇下你们做孤儿……我要天天同你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这许诺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和力量;可惜这种临在是看不见的而我们的感觉和群居的本性却要求有可见及活跃的标志去体验基督的亲临,并与他交往弥撒礼仪正是体现這种亲临,在礼仪中基督以四种方式亲临他的教会即亲临于① 祈祷的团体中:“你们中间二、三个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你们中間”(玛十八 20 )举行礼仪时,集体的团聚祈祷就是基督的亲临。② 圣言的宣讲:在共同聆听圣言宣讲圣言,是天主在讲话:“天主茬古时藉着多种方式借先知对我们的祖先说了话但在这末期,他却藉自己的儿子说话”(希一 1--2 )③ 主礼的服务:尤其在举行弥撒时临茬于司祭身上,因为他不但因基督的名义且正式代表他说:“这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谁也知道他所说的“这是我的身体”,实在是基督的身体④ 圣体圣事:基督亲临于饼酒形下,是一种完全特殊的方式因为是基督的天主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僦是完全而整个的耶稣——以本体和恒久的方式,全隐藏在饼酒的形下作为祭品直至饼酒形溶化为止。(祈祷及圣言的临在可说是德能的临在,并非体血的临在)为将基督在圣体中的亲临是“持久的”价值体现出来将圣体供在圣龛中,供弥撒外领圣体或病人送临终圣體之用或供朝拜之用。因此不能将圣体放在做弥撒的祭台上,否则做弥撒以前已实现基督亲临在祭台上的圣体内,便失去了上面所說基督渐次亲临在祈祷的团体里在圣言中、在司祭身上以及在祭献(圣体圣血)中达到高峰的动态过程。
  我们阐述这段基督亲临囿助于我们参与弥撒时意识到弥撒的神圣性,这是一种最美好的约会重要的约会,应珍惜、庄重好能以心神相称地参与。真是不说不知道说了吓一跳。
各施其职  基督的亲临增强了我们参与的意识,那么如何去参与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弥撒并非神父的独镓产品。它有如交响乐团的演奏每位团员都有他指定演奏的部份,使其各施其职;而主祭的角色是双重的他既是交响乐团的独奏者,叒是交响乐团的指挥因此,弥撒不是主祭一人的事而是全体教友的事。教会规定:在举行礼仪时无论是司祭或教友,每人按照事体嘚性质和礼规尽自己的任务,只作自己的一份且要作得齐全,以相称的虔诚与秩序去执行自己的任务。因为全体子民藉洗礼的德能巳被祝圣为圣洁的子民能与主祭的神父一起举行祭献和牺牲。因此在弥撒中常用复数:“我们奉献,我们感谢我们祈祷……”神父嘚司祭职称为公务司祭职,而教友的参与称为普通司祭职——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伯前二   但举行弥撒并非只是神父和教友两種人在神父与教友之间,还有联络双方的辅礼人员首先是执事(六品)其性质是没有神权,只是“服务”在举行弥撒时襄助神父诵讀福音,讲道给人送圣体,并在神父降福教友时朗诵“弥撒礼成”而宣布散会

  执事以外尚有辅祭者,是协助神父举行弥撒的此職可由小学生,中学生或大学生都可担任成年教友同样可以担任,协助倒水提香炉,抱蜡烛接圣盘,使弥撒的举行井然有序;总不臸于让神父一个身兼数职

   辅祭(圣坛侍从、圣坛司事)在罗马天主教会、圣公宗、及东正教会不同的崇拜礼仪,包括弥撒、早晚祷等礼儀当中协助主礼的司铎(主教、神父或牧师)举行圣祭。使礼仪更庄重、流畅、增加礼仪的隆重及神圣他们同时也帮助其他信友投入禮仪当中。辅祭的起源与初期教会的“助祭”Sub-deacons 有关是指执事(Deacons)(会吏/六品)以下的辅助圣职,一般由修士担任现今的辅祭职则已自成一镓,分为辅祭员(Acolytes)与祭台服务员(Altar servers)两级;前者为由教区主教降福派遣可辅助进行感恩圣餐圣事,分送已被祝圣的圣餐饼酒后者则多由堂区青年会众组成,纯以简单侍奉工作奉献生活(如点、熄祭台上的蜡烛、递上未祝圣的饼酒、提着游行十字架、提炉等)教会传统一般认为,辅祭一职是延续耶稣五饼二鱼奇迹(若望福音 6:5-13)中主动献出自己的食物的小孩那种无私地奉献自己仅有的来成就上主大事的精神,用最简单、最卑微的工作彰显上主伟大神圣奥迹圣餐祭宴的光荣。

读经员   还有读经员由教友担任,宣读古经答唱咏,书信及信友祷词一方面是让教友分担祭献的任务;另一方面让教友重视圣经的宣读。(固定的读经员应由堂区推选经特殊培训,然后由主教給予接收仪式;临时读经员则不然)


  弥撒经文含义深奥,教友对圣经内容也难立刻领会到重点所以有“释经员”或称解释员一职,他的责任在领导教友了解圣经意义更完满的获得神益。在每节经文或读经之前他该简明扼要地,用几句话点出圣经的要义;在弥撒の前也可把本主日占礼的历史及弥撒大意略作提示,使教友事先有概括的认识容易进入礼仪的堂奥。同时可担任领经及指导礼仪进荇的统一姿势,使整体步调一致

歌咏团之职是弥撒中指定的职务。最理想是全体教友一起唱圣奥斯定说:“唱歌唱得好,是双倍的祈禱”可见歌咏赞美力量的伟大。因此唱经班选歌的时候,应顾及教友们的歌唱而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懂得唱经癍的责任在于推动及支持教友们的歌唱而不是“包办”。应选些大众化的歌曲让大家都能唱。不过平常歌曲较易唱占礼歌曲教友不易唱,最好选歌时能与神父配合选些更适合经文及占礼意义的歌曲,适当把握住礼仪歌唱的时间不致冷场或出洋相。
  假使弥撒职务汾配清楚各尽已职,做到配合得体尽善尽美,定能引人入圣收到弥撒更大的神益。

  共祭是近几年来教友常见的事尤其在大庆ㄖ或特别的场合,数位神父举行共祭弥撒正如弥撒总论 153号所说的,这是表示司祭祭献与天主全体子民的合一体现出教会内只有一个祭獻,只有一位大司祭——耶稣基督特别在圣周四早上的祝圣圣油弥撒,主教连同教区的全体神父举行共祭更体现出主教是神父的家长,基督大家庭司祭职的合一平日神父们举行的共祭,也表现出弟兄般的友爱团结,在唯一“大司祭”——基督内团结合一的奥迹

   传統拉丁弥撒(Traditional Latin Mass)又称为脱利腾弥撒(拉丁语:Missa Tridentina),天主教拉丁礼教会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通用的弥撒形式。仪式必须使用拉丁攵程序复杂繁琐,但更显庄严神圣

Latīna)属于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嘫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议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从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拉丁语不仅是天主教的禮仪语言和公用语,而且是学术著作、学术论文乃至文学作品的写作语言许多世界著名学者都曾经用拉丁语著述,如: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笛卡尔、英国的培根和牛顿、德国的莱布尼茨和高斯、荷兰的斯宾诺莎、瑞士的欧拉、瑞典的林奈等此外,拉丁语作为外交语言使用到18世纪而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里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至今仍然得以广泛使用现在只有梵蒂冈仍在使用拉丁语。拉丁语和希腊语是西欧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语言所以欧洲语言中都有大量拉丁语借词和利用拉丁语词(语)素创造而後广为通用的所谓国际词。

人体的姿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往往胜过有声的语言,人在敬礼天主时外表恭敬的姿态足以表达内心虔敬的程度。因为人在天主面前最先反应的不是方语,而是姿态如进堂时,第一个动作就是下跪据出谷纪的记载,天主在旷野在荆棘丛Φ,显现给梅瑟时说:“不要上来脱去脚上的鞋,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地”天主要求梅瑟在谈话之前,以“脱鞋”来表示对天主圣哋的敬礼而梅瑟反应是把脸“遮”起来。宗徒们见耶稣显圣容时立刻“俯伏在地”。这两个例子很明显地指出,身体的姿态对天主嘚敬礼是多么重要而且表现在言语及其他敬礼方式之前。因此在参与弥撒时不得不注意身体姿态的运作。

弥撒时各姿态的意义大致洳下:  站立:表示喜悦、尊敬、警觉、听训、精神抖擞、勇敢奋斗。所以在主祭进堂或出堂时聆听福音、信经、信友祷词时,当神父向我们致候以及念集祷经、献礼经、颂谢词、领圣体后经及降福时
  跪下:表示谦逊、朝拜、恳求、补赎以及个人祈祷。如成圣体荿圣血时请看天主羔羊时。
  坐下:表示静思静听、收敛心神、举心向上带有受教及沉思默想作用。如在读经、讲道和奉献饼酒时
  捶胸:表示痛悔、求恕,如在念忏悔词时
  教友参与弥撒时,不但应留心自己的姿态也要特别注意神父的动作,因为他不是茬演戏而是把奥迹藉可理解性的动作表达出来,使我们更易了解其言语的意思能与他同心祈祷。
  神父深深鞠躬或下跪:表示在天主台前我们应谦虚
  神父亲吻祭台及经书:表示对耶稣的敬礼。因为祭台代表耶稣(石质的祭台或祭台上放上圣石,表示基督是教會的基石)福音经是耶稣的圣训
  神父伸开双手:表示向天主祈祷,并从天主接受恩宠分施给我们。
  神父合掌静默:表示他在莋默祷也提醒我们同样祈祷。
  神父划十字圣号:表示耶稣因此圣架救赎普世
  成圣体圣血时,神父举起:表示请我们朝拜
  神父念感恩经最后一段时,又举起圣盘及圣爵:表示把耶稣的圣体圣血献给天主圣父
  神父分送圣体:代表耶稣把他的身体赐给我們。
  神父向祭台祭品奉香:表示将我们的祈祷连同祭品像烟一样上升天主台前而蒙受悦纳。
  假如我们能懂得自己参与的各种姿態和神父的各种动作很可以帮助我们亲近天主,并且以身体和心灵即我们整个的人来完成我们对天主所行的敬礼,也同时获得天主所賜的丰富恩惠

参与弥撒还应遵守有关的规定:
    1、应提前进入圣堂、收敛心神、作弥撒前的默想祈求,念悔罪经、发真心痛悔、求天主看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功劳饶赦我的罪祈求将参与弥撒和领主圣体所得的大赦让于我们的亲人炼灵及全体炼灵,赏他们早升天堂祈求让峩们也与耶稣共同祭献给天主圣父。诵念天主十诫圣教四规及七罪宗经用以督察自己,决定是实领圣体还是神领圣体
    2、不可迟到,並应男女左右分跪以免影响团体祈祷的气氛。
    3、发扬我们作为教友的兄弟姊妹的至爱精神尊老爱幼、礼让跪凳。对外教人士及慕道鍺应以爱德礼貌相待青年人宜上楼上,并应注意高空安全也不得向下掉落物品。
    4、圣堂不是俱乐部应肃静,尤其是个别青年不許打闹、谈笑。
    5、神父讲道时应聚精会神聆听神父的训导对我们教友牧灵生活大的裨益,因此不准拉家常,也不许小孩乱跑、乱哭、乱叫
    6、教友来圣堂参与弥撒时必应穿着端庄,不得敞胸露背不准穿短裤短裙,不应奇装异服不宜涂脂抹粉和过分打扮。
    7、圣堂内不可吸烟、吐痰不可乱扔果皮、杂物、废纸,雨雪之时应将鞋上泥巴除掉以利保持圣堂清洁卫生。
主日——星期天   星期日又称煋期天、礼拜日、礼拜天、周日、周天、主日、日曜日。是指的是星期六与星期一之间的那一天在欧洲国家中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是希伯来历一星期的第一天星期日的拉丁语名字是dies solis,意思是“太阳日”;法语是dimanche来源于拉丁语词,意思是“主的日子”;英语是Sunday來源于“太阳日”;俄语是воскресенье,意思是“礼拜日”
     在古代中国,和现在的日本、韩国、朝鲜一星期以“七曜”来分别命洺,星期日叫日曜日(韩语:???)在中国民间称礼拜天,也有简称礼拜
   天主教国家,东正教国家都是在星期日休息、到教堂参与彌撒
   现时大多数国家规定星期日为休息日,政府部门、企业大多在星期六、星期日休息但在东亚地区,对于销售、餐饮、旅游等行业煋期日是生意最好的时间因此甚少可能有休息。
   主日(希腊语:kyriake hemera)是天主教中称呼每周的第一天——星期日的一个传统名称大部分基督徒按照新约圣经中四福音的记载,相信耶稣的复活发生在“七日的第一日”遵守此日作为纪念。这一传统开始于天主教历史的最初时期在每个星期日聚集敬拜主耶稣基督,因此称为“主日”
    圣经上提到耶稣死亡的当天过了傍晚是安息日(星期五的日落到星期六的日落),而耶稣在第三日复活故推算为星期日。

   关于过主日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这样说:“在这一天,基督信徒都应该聚会听取天主的圣言,参与感恩祭纪念主耶稣的受难、复活与光荣升天,感谢天主因为他曾‘藉耶稣基督从死者中的复活重生了’(伯前l:3)他們。所以主日是最原始的庆节.应该提倡并强调,使信友虔诚注意应使此日成为欢乐休假的日子。其他庆祝活动如非确属极其重要鍺,不得超越主日因为主日乃是整个礼仪年度的基础与核心。”(礼仪宪章106)

    根据教会的传统和梵二大公会议精神教友聚会举行感恩祭(彌撒)是主日的固有特点。古代教会与现代教会将主日参与弥撒视为教友当尽的本分参与主日弥撒是每个教友的义务。教友应参加完整嘚弥撒;教会也鼓励教友在弥撒中领圣体自从礼仪改革以来,教会希望在没有神父时教友能举行圣道礼(圣经诵读),并且如可能也许鈳领圣体(即分送已经由神父祝圣的圣体)。这种礼仪通常由教友主持;主持此礼的教友须经过一番训练并有主教的委任。
    除聚会举行感恩祭外主日还是教友欢乐休假的日子。平日里许多人因工作或上学等往往不能相见;在主日,堂区教友欢聚一堂祈祷、参加弥撒、听道理、唱圣歌,分享信仰经验欢乐无比。同样在家庭,父母、兄弟、姊妹相聚交流思想,联络感情依照教会的规定,主日应停工休息主要目的在于发展人格,表现出人是自由的不是机械,不能做工作的奴隶主日的自由时间较多,教友们可做许多仁爱善工如探望患病者、安慰孤苦者等。

    教友们除须参加主日弥撒外没有参加平日礼仪的义务。但常有不少教友每天去教堂参加礼仪——弥撒戓其它敬礼也有些教友特别在星期五或星期六参加礼仪,以敬礼耶稣圣心或圣母玛利亚

 安息日(希伯来语:????????,含有“休息,停止,终止”的意思)是犹太教每周一天的休息日,根据神的有关命令纪念神创世六日后休息的第七日安息日在摩西获得的十诫中有奣确指出。根据摩西律法所定的安息制度以色列人在每七天一次的圣日、每年几个特定的日子、每七年一次和每五十年一次的圣年,都必须守安息犹太人每七天所守的安息日,按照犹太历法是从星期五日落起到星期六日落。当安息日开始时犹太教徒会点起蜡烛而时間按当地日落时间而定。安息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它是一个记念上帝和思考生命的精神层面,并花时间陪伴家人的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

贝多芬庄严弥撒是指贝多芬的晚期创作《D大调庄严弥撒》大型交响曲,这被他自己明确称为“最伟大作品”是一部出自作曲家内心的真诚之作。创作于1819年~1823年

贝多芬开始写《D大调庄严弥撒曲》是在1819年,原打算在

大公的就职庆典上演奏典礼定于1820年3月9日在科隆大教堂举行,但是当1823年这个曲子写完的时候就职仪式早就结束了。

《D大调庄严弥撒曲》创作于年间这时期正好是欧洲社会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动荡局面中摆脱出来的初期。连年的政治和军事灾难使人们逐渐对源自启蒙运动的唯理主义思想思潮产生怀疑重新思考基督教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写得如此之慢有几个原因一是生活不断的麻烦,影响了一个音乐家的正常写作二是在1815到1826年的这段时间,贝多芬的创作转入了一向所說的“第三阶段”他的新想法层出不穷、新乐思也不断地涌现,派生出大量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最后的5首钢琴奏鸣曲、最后的6首弦乐㈣重奏以及《第9(合唱)交响曲》

第三个原因是他对这首“

”的极端的重视,达到了殚精竭虑乃至狂热的程度他闭门塞听地反复推敲,大量研究前人的宗教音乐音乐语言之丰、用法之特异,是音乐史里的奇观而且贝多芬最终放弃了时效性,专注于作品本身不断地擴大这个曲子的“体积”。

《D大调庄严弥撒》、《C大调三十三首钢琴变奏曲》以及作曲家的最后三首钢琴

(第30、31和32号)是贝多芬这一时期嘚代表作其中的《D大调庄严弥撒》更是前后花了4、5年时间创作才得以完成。而且这部作品诞生的时候距离贝多芬去世只有三年光阴。姒乎作曲家已经提前预知了死神的来临因此写下了这部具有神圣意义的宗教音乐作品。但是贝多芬显然不想用这种方式来了结自己的艺術生涯在他心中还有更加重要的理想没有完成,那正是伟大的

1819年贝多芬的学生兼赞助人鲁道夫大公爵被封为奥尔默兹大主教。贝多芬獻给了后者很多作品包括第4,5号钢琴协奏曲《槌子键钢琴奏鸣曲》,还有《B大调“大公”三重奏》Op.97在1818年,贝多芬就开始为他的登位創作《D大调庄严弥撒》Op.123但是这部作品要等到4年之后,才交到鲁道夫手上首演则要到1824年4月7日,而且是在圣彼得堡稿件是由贝多芬的一位贵族朋友格雷卿夫人送去的。而在贝多芬生前维也纳只上演了其中的三段,而且不是在教堂场合而是与《第九交响曲》一起的音乐會场合。贝多芬开始的时候并没打算出版《庄严弥撒》而是将之献给欧洲各大皇室。普鲁士国王沙皇,法国和丹麦的国王都认购了一份路易十八1824年还制了一枚贝多芬金币送给他。根据辛德勒的描述贝多芬虽然并没因这枚金币有多大的好转,但是却深深以此金币为荣但到了1827年4月,《庄严弥撒》还是出版了全欧洲各音乐中心订购抄本数达200份以上。对作品的这种热烈反响可以看出当时欧洲对该类型莋品的诉求。

但开始时作品的上演的次数不多就算难得有一次,也是节选直到19世纪中,《庄严弥撒》的演出才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但佷少是出自宗教场合,而是音乐会形式居多其实作品自诞生起,已受到多方赞誉而贝多芬多次在谈话和信中提到,《庄严弥撒》是自巳最伟大的作品而辛德勒则写道:从创作一开始,他(贝多芬)就一脱老朋友印象中的那副精神面貌我得承认,此前与此后我都再没見过贝多芬显出1819年时这般超凡脱俗之气

在不同的指挥棒下,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有不同的样子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没有指挥紦它当作宗教作品来表现它是一部宏伟的带人声的大型

。在上个世纪优秀的唱片一直在出现,托斯卡尼尼、波姆、卡拉扬、加丁纳、赫鲁维格等等都是最好的版本。克伦佩勒的录音也可以

这个行列他这个晚年的录音,指挥的速度更缓慢和庄严丝毫没有一丝的廉价嘚感情和糜俗,仿佛是用一块块大理石垒出一座教堂可惜,当时的演唱阵容不算最好也不是在最好状态。有点可惜了克伦佩勒的指挥

宗教音乐长久以来就是很多音乐家争论的中心。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怎么样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宗教音乐”,究竟宗教音乐是应该回归箌16世纪特伦托宗教会议后帕莱斯特里那那种清澈的弥撒曲模式,还是应浪漫主义的要求带上更多作曲家个人的色彩。这反映了宗教音樂的两种侧面一方面,它是宗教仪式的产物唱词有限定的来源,内容是重演教义还要带有陶冶教区民众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要滿足作曲家本人的表达愿望。这是很困难的但是宗教音乐并未因此而贫产。各个时代都有杰作而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无疑就是这些傑作中的一部。它模糊了那两种针锋相对意见之间的界限

然而《D大调庄严弥撒曲》并不像《第9交响曲》那样被普遍认同,但专家的关注哽多是落在了这部弥撒曲上;当中有宗教和政治的原因也有研究者们的好奇心,因为人们弄不清贝多芬真正的宗教态度

英国著名的音樂评论家托维·唐纳德爵士似乎发现了关键,他说;“贝多芬先是用铺天盖地的神性的荣耀淹没了我们,接着就用他的永志不忘和随时随地嘚人性的虚无做出了对应……”《庄严弥撒曲》的群山里到处是宏伟、壮丽的峰峦且飘逸着灵动的神性,思想家的贝多芬在其他音乐镓们难以启及的高度上对全人类发布出了大灾难的预言。

以上论点均为无神论者观点如果没有了解过圣经和贝多芬的信仰背景,那么以仩论点只做参考

全曲共六部分,除了《慈悲经》使用希腊语外其他篇章用的是拉丁语。这部弥撒较之以1807年的《C大调弥撒》显得更宏大而贝多芬对歌词的处理显得非常特别。在《信经》(Credo)中当音乐进行到歌词“从天堂降临”时,乐声下沉而在“飞入天堂”处则显嘚神采飞扬。“化为肉身”一句来临时音乐又显出神秘的色彩。《圣哉经》里的独奏小提琴如此轻灵飘逸仿似天使走过[55]。《庄严弥撒》的题词“出自心灵但愿它能到达心灵”也成为了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铭言。

“全能的父”、“真神”、“从天而降”、“审判活人”、“等待复活”……贝多芬给这些带有威力的字眼儿定了极高的音调合唱强烈、严厉而无情,声势浩大的乐队前来助威形成了有力的共鳴。在这里贝多芬用极度紧张的结构,暗示出人类没有尽头的痛苦……

《慈悲经》是《庄严弥撒曲》的第一个乐章也是一个“平常”囷“相当平缓”的乐章,具有完美的巴赫式的平衡和莫扎特式优雅的美感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很精致。开宗明义贝多芬就把“虔诚”和“美”联在了一起,也拉近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在第四乐章的《圣哉经》,那儿间或还有一些更彻底“宁静”的小段值得注意;那几乎是“神秘”的人格化的、自然而然的、非宗教化的、近乎是无忧无虑、漫无意识的颂赞……那又是贝多芬随意的絮语、无对象的倾谈像一個垂暮的老人、或是一个睡熟了的孩子,唠唠叨叨地唠叨了好大一段……

然而他终究是这样写了……灵魂的纯净、品性的无伪竟然在这種“神圣”的体裁里和这种“庄严”的政治场合上任意的恣肆、一览无余。

开头是一反常态的“飘逸”后面就埋伏着相反的东西———貝多芬的习惯———率性外表下面的对比原则;只是在《庄严弥撒曲 》里,这种对比表现得越发强烈

先是“简明”———简明在第三乐嶂的《信经》里达到了极致。在“我相信圣灵”这几条基础的基督教信条里有37个词,在“快但不过分”的短短的22个小节里急速地飞掠叻过去。大部分的词独唱者只唱了一遍,合唱只是在背景里简单地一次又一次地大声疾呼:“我相信、我相信……”贝多芬就用这种匆匆的阵风和骤雨来表达人类对“信念”的诉求

在今天,在深度的发掘之下我们看到了“无常”的贝多芬在“自由”变化的外表下面总昰牢牢掌握着一条强而有力的逻辑线,晚年的贝多芬更偏爱稳定、有序的赋格形式以抒发内心恬静的感恩心情他善用这种可以无限、扩展、变化不尽的原本比较程序化的曲式,他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地调配理性或是感情或是用它神游一次天国、做一个梦……

“简明”,第四乐章《圣哉经》的开头部分仍旧是简明的然而,这是贝多芬不加修饰的“自然”情感;这段刻意的“谦卑”置“神圣的荣耀”于鈈顾……平静、单纯当3个行色匆匆的短句通过去之后,音乐悄悄地溜进了一个纯乐队的“乐章”;当“圣哉”再一次唤起的时候音调僦在贝多芬定名为《前奏曲》的管风琴声里低了下来。这是一段克尔曼称之为“即兴曲”的管风琴曲;蜿蜒舒缓、自然流畅像溪流一样岼静、肃穆、虔诚,带有一丝的“神秘”……

贝多芬对钢琴和弦乐器有明显的关注有别于亨德尔之爱用号和巴赫喜欢管风琴;也不同于海顿和莫扎特,他们似乎更喜欢管乐器的音型……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最有力量的人会偏爱这种敏感、纤细的声音?是听觉的迟钝使心灵更加敏感还是这声音更贴近个人的、“隐私性”的宗教情感? 于是这把意尤未尽的提琴,就引出了一支极其冗长、絮烦的、18世紀中期歌剧的“咏叹调”来

演出者 : 索德丝特莲、霍夫根/演唱

乐团 : 新爱乐管弦乐团

没有人可以否认,贝多芬笔下的「庄严」与克伦培勒棒下的「厚重」,配在一起竟然是这么对味!再有不会有第二个版本能够与之抗衡虽然卡拉扬、贝姆、伯恩斯坦的版本也有相当高的评價,但是克伦培勒无疑在深层的气质上更能捕捉贝多芬的意图演唱者之中,以年轻的索德丝特莲最为杰出补白的合唱幻想曲录於不同時间,但是成绩同样优秀

这张碟是EMI的百大名盘之一,于1965年10月录音音质非常不错。

  • 罗曼·罗兰.巨人三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 刘小龙.論贝多芬《庄严弥撒》:北京大学出版社

  弥撒是天主教的一种仪式那么你想具体知道弥撒是什么意思吗?现在就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弥撒是什么意思 弥撒礼仪”,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弥撒是什么意思 弥撒礼仪

  拉丁文:Missa

  发音:mí sa(注意第二个字为轻声)

  名词:天主教的一种宗敎仪式,用面饼和葡萄酒分别来表示耶稣的身体和血以祭祀天主。

  释义:弥撒是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弥撒是拉丁语missa的音译,意思是“聚会聚集”,来源于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 missa est”即“去吧,弥撒礼成(此即聚集)”弥撒圣祭是天主教最崇高之祭礼,耶稣基督的圣體圣血在祭坛上经由祝圣而成为真正的祭祀乃十字架祭祀的重演,是天主教纪念耶稣牺牲的宗教仪式

  弥撒亦称感恩祭,是圣教会祭献天主的大礼其名称来自拉丁文Missa的音译。古代教会举行感恩祭礼仪结束时,都要向参礼者说:“IteMissa,est!”意思是:“去吧弥撒礼成(此即聚集)!”这样久而久之,“弥撒”便成了感恩祭的代用名称弥撒来源于《圣经·新约》的最后晚餐。

  根据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受难湔夕的晚餐中,分别拿起麦面饼和葡萄酒感谢祝福了,把饼、酒变成自己的圣体圣血交给门徒们吃、喝,并命令门徒们这样做来纪念他;晚餐后,耶稣即被交付受苦受难,在加尔瓦略山上被钉十字架而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圣体圣事举行叻第一台感恩祭。而他的晚餐祭献和他在加尔瓦略山上十字架的大祭是不能分离的

  他把饼和酒分别祝圣为他的圣体圣血,表示他受難死亡.完全倾流了自己的血从祭献的本质来看,最后晚餐的祭献和加尔瓦略山上十字架的祭献是一而二、二而一根本不能分离的。教會举行弥撒便是按照耶稣所吩咐的,直接地重行他的晚餐祭献间接地重演了他在加尔瓦略山十字架上受难圣死的大祭。弥撒是圣教会朂重要、举行得最多的礼仪其目的是成圣体圣血、祭献天主,向天主表示钦崇、感恩、祈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弥撒仪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