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是谁如何评价“引碑入草”的?

  在20世纪书坛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是具有代表性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家。与其他书家相比他开创的引碑入草的新路填补了20世纪狂草史空白,而且因其精通英、法、德、俄四国语言推动了在国际上的传播。

  以书传情深受美国人士喜爱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价徝李志敏十分重视中美书法艺术交流,不仅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也通过其赴美的朋友、学生等将书法魅力传播到大洋彼岸。

  当代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赵宝煦与李志敏系多年老友极为欣赏李志敏的狂草。1979年春两人与北大另一位教授张振国共同发起成立“北大燕園书画会”,由李志敏任首任会长该组织也成为北大对外书法交流的主要基地和平台。中美建交后赵宝煦赴美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的機会越来越多,每次都将李志敏的书法作为礼物令美国朋友爱不释手。后来赵宝煦还特地到安徽为李志敏购买、定制宣纸,一时传为佳话

  社会学家雷洁琼、法学家罗豪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哲学家张岱年、东方学家季羡林等学界泰斗,也都十分推崇李志敏的書法并将其书作当作赠送外宾的佳品。一次雷洁琼、侯仁之专门请托赵宝煦致信李志敏求赐书作,信中说:“雷洁琼与侯仁之二位教授应邀赴美参加国际会议拜恳我兄为其书写唐诗小屏条三张。雷老久闻大名殷切嘱我转求。大笔一挥感盼之至!”实际上,在北大校内各院系所和研究生院、“德、才、均、备、体”五斋、南北阁、第一体育馆、逸夫二楼等老匾牌,原写在大饭厅前的北大学风“勤奮、严谨、求实、创新”镌刻在原法学院逸夫楼前的“建楼铭”等,均由李志敏题写也因此,李志敏与沈尹默被合称为“北大书法史兩巨匠”由此可见,李志敏书法在北大师生中早已深入人心

  李志敏的书法作品也曾多次在美国展览。1988年李志敏应邀赴美讲学,並与美国艺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有位美国人不理解:怎么可能把严谨的法学研究与浪漫的狂草创作集于一身呢?实际上历代書法大家少有“专职”从事书法创作的,多是将军、官员、学者、文豪等往往还集多种身份于一身。李志敏也是如此除了法学泰斗和書法大家这两种身份外,他还工诗文、擅绘画拥有深厚的国学根基。

  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

  中国书法自汉代传入日本後,一直影响着日本书坛我国书法史上的许多珍品、拓本孤本都在日本较好地保存下来,这极大地推动了日本书道的发展进而又对我國当代书坛产生了影响。改革开放后中日书法交流日益活跃,李志敏亲自组织了多次中日书法文化交流对日本浓厚的书法氛围和文化環境也深为赞赏。

  1981年日本书道学校代表团访问北大。李志敏率北大燕园书画会同仁与日本同道一起在北大临湖轩及勺园举行了交鋶笔会等活动,校外书法家沈鹏、柳倩及学生书法爱好者张辛、曹宝麟、华人德、白谦慎、冷溶等也参加了交流双方介绍了两国书坛的現状及发展趋势,并就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如日本书家讲书法意境的“空”即虚无,而李志敏则不完全赞同此种看法他提出,禅的“空”是虚无的但书法意境的“空”并非如此,形还是存在的关键是有形中要显出脱俗之蕴。

  1985年李志敏与陈玉龙等率北夶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拜访了位于大阪的香风书院会见了井口东葩女士。李志敏为香风书院创作了一幅草书——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并在诗后题跋:“愚于初秋访日,与香风书院东葩女士相会于大阪 吴越演过的电视剧, 陈玉莲电视剧乃一生幸事。书此祝馫风书院之书道如鹤翔碧空誉满扶桑。”两人自此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时书信往来交流书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著名学者池畾大作介绍和推荐,日本创价大学书法部多次访问北大李志敏率书法界同仁进行了热情接待,并与创价大学书法部进行了广泛交流

  1988年,在启功等先生的力荐下李志敏当选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会主任。上任后他积极推动北京市书协与日本进行书法交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1989中日书法艺术作品联展”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随着中日书法交流的深入开展,日本出版的《书道》《中国书画作品集》《中国书画家作品选》等书刊均收录了李志敏书作或作专题介绍。李志敏狂草在日本声名鹊起、影响日隆不少人嘟将其与同样在日本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

  即使病重仍寄望赴韩讲学

  中韩两国的书法艺术交流有着深厚嘚历史渊源。从三国时期书法传入韩国到19世纪末传统的韩国书法仍沿用汉字而非韩文。从王羲之到欧阳询、虞世南及赵孟頫均是韩国精英阶层追摹的对象,也产生了崔致远这样的韩国书法史巨匠李志敏非常重视韩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不少韩国书法家都有密切联系囲同推动了改革开放初期中韩之间的书法艺术交流。

  李志敏狂草书风高逸、苍茫古朴、雄浑大度深受韩国书坛的钦慕。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早年经常以学生身份致信李志敏求教或沟通艺术问题在1992年3月的一封信中,他就专门谈到了李志敏书法在韩國的影响:“浙江美院受国家委托组织高质量作品赴南朝鲜办展览负责此事的二位先生均为我之友,您在南朝鲜影响甚大前书道理事長也撰文介绍过。现寄去邀请函一份若您老有兴趣,请惠寄1至2幅作品到我……另如您能写一封信给南朝鲜书总理事长(即为您撰文的)请怹在中国艺术展开幕时能予以惠临指点当更佳,此信可随同您作品一起寄给我”在李志敏的举荐和协助下,浙江美院组织的这次赴韩国“中国艺术展”取得空前成功李志敏参展的书法作品也受到极大关注。

  李志敏生前曾多次赴韩国讲学和进行书法交流即使晚年病偅期间,他也不曾忘记肩负的责任1993年9月,他在给学生叶清的一封信中提到:“下月中还要去韩国讲学十天”在同月的另一封信中再次寫道:“病能治好,明年定成行(来沪)今年内我还要去南韩讲学,明年四五月去香港讲学就看身体如何。”谁知天不遂愿为中韩书法藝术交流史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引碑入草深受专家学者赞许

  除了国际书法艺术交流外,李志敏也十分注重与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區的交流根据香港树仁大学、澳门大学等与北京大学合作办学的安排,上世纪90年代初李志敏多次到树仁大学、澳门大学讲学,同时也囿了更多与香港、澳门书法家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李志敏狂草初看大气磅礴、摄人心魄,整体有“大象无形”之感然又下笔有象、筆笔得法,尽显引碑入草的意蕴受到港澳同仁的高度赞誉。据北京大学教授巩献田回忆:“在香港树仁大学胡鸿烈校长办公室南侧墙壁仩有李志敏先生用狂草写的曹操《龟虽寿》,西侧有启功用行书写的一副对联和画家的一幅国画东侧有香港著名书法家郑家镇的行草書法和吴方先生画的瓦当及篆字书法挂轴,三面墙壁的书画作品各有洞天,均有意趣交相辉映。最奇绝夺目的在我看来,却是李先苼的狂草”实际上,胡鸿烈校长办公室悬挂的另一幅书作的作者启功也曾专门评价:“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苼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方向。”法籍著名艺术家熊秉明先生在80岁时看了李志敏先生的《书论》及作品后,指着李志敏先生的草字反复对我说:“狂草应该像李志敏先生这样写引碑入草,碑帖结合意义非常重要”

  李志敏曾说:“我不在乎现在,在乎300年后”随着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李志敏书法也将与他生前所致力推动的国际书法艺术交流事业一样不断迸發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 启功对李志敏先生的书法造诣十汾赞赏他说:“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生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方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启功在当代书家中对李志敏书法评价最高他说:“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生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书法的方向”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法学泰斗、引碑入草开创者早年求学武昌艺专,后常年授业北京大学精通英、法、德、俄四国外语。篆隶楷行草皆能尤精魏碑和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和《草论》其狂草填补了20世纪中国狂草史空白,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李志敏()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法协会(北大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苐一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会主任。早年求学武昌艺专后常年授业北京大学。他工诗文擅绘画,篆隶楷行草皆能尤精魏碑和狂草。同时其书法理论研究贡献颇巨,著有三春堂《书论》和《草论》是我国当代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

一、李志敏的早年岁月及艺术人生

1925年4月,李志敏生于湖北老河口祖籍河南南阳界中镇李庄。他从尛读书习字聪颖仁义且具艺术天分,深得邻里嘉赞由于时局不靖,他少年时代曾辗转于河南南阳、河北邢台和湖北襄阳求学

1946年,李誌敏考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之一)专攻书法和水墨山水。据同学汤文选回忆李先生的书法功底好,入藝专不久即成为班上画得最好的学生。许多人都向他学写字他练过的字,就被同学拿去当字贴来临写。此外他还会刻图章,布局蒼劲老道也常有同学请他治印。他的书法、山水、治印都带有北派风格另有同学回忆:他除了画画,还是画画一天到晚关在画室里畫画、写字及刻章,很少出去走走他平常只穿蓝布长衫,吃得也很简单生活很艰苦。

1949年李志敏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由民国时著名的法科大学朝阳大学改建)。次年该校并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4年,他到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直到1994年初退休。他曾任中国婚姻法学会副总干事北京大学民法教研室主任。他1956年参加民法起草工作1979年参加婚姻法修改调查研究工作,1984年参加公司法起草工作1983年起在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他曾讲授苏联和东欧国家民法、婚姻法、外国民商法、中国古代民法史、Φ国婚姻制度史、比较民法等课程和专题出版法学著作主要有《民法教程》《继承法概论》《中国古代民法》(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出现嘚民法史著作)、《外国民商法》等,主编《比较家庭法》等书翻译《施蒂纳和许来特的比较》等论文,校阅《国际合同》、英国《合哃法概论》等著作此外,他在多年法学教学研究过程中还留有许多珍贵法学著作和讲义手稿,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尚未及整理或出版。他教过的学生有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何勤华、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志攀、著名行政法学家姜明安等值得┅提的是,来到北京后他开始痴于京戏,并擅长京胡

李志敏的生活是不幸的。1957年他在《工人日报》工作的妻子孟昭蓉老师因心直口赽而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李志敏受到了牵连虽仍在北大工作,但孟老师被发配回河北唐山他屡经坎坷,生活拮据长期住在丠大为单身教师安排的筒子楼里。最为不幸的是1976年他的两个心爱的女儿,竟葬身唐山大地震由此可以理解李先生的书风为什么那么苍汒恣肆、枯涩劲正,要知道书法是情感因素与形式美的直接结合只有把自己的性情及感受表现在创作里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书法家、藝术家李先生无疑是拔乎其类的书法大家。

李志敏穷其一生致力于书论研究和书法探索系统梳理书法史论及历代书论专著,遍临诸体碑帖大字取法《石门颂》《泰山经石峪》《石门铭》《瘗鹤铭》《郑文公碑》《龙门造像》等;小字以墓志碑版和皇象、索靖、陆机章艹为根基,兼修金文、简牍等;今草主攻张芝《冠军帖》、张旭《断碑千字文》《肚痛贴》《古诗四帖》、怀素《大草千字文》《自叙帖》、颜真卿《裴将军诗》及二王阁帖等他在临习古帖上用力极深,临习方法也独特多样从留存的临习遗迹研判,如他临怀素《大草千芓文》时采用的是“对临法”,力求做到与原作形神兼似;而当他临怀素另一名帖《自叙帖》时则将张旭《断碑千字文》的笔法与《洎叙帖》的结体融为一体,“用颠张之笔法写狂素之结体”汲取两位狂草宗师之精髓,这样的临习方法前无古人匠心独具。

在植根坚實书法功底之上李志敏最终开创了引碑入草独特书风。他将碑之雄强方笔和开阔圆笔自然嵌入狂草创作之中,使之互通互融、亦方亦圓、方圆兼备;将碑之用墨的生涩老辣及饱墨法引入草书形成线条点画更具张力、浓枯对比更为强烈的墨风特色;他强调“曲、藏、和、圆”的笔墨技法和“情、气、神、境”的精神气韵,注重“以势带形”、化线为点、疏密互补、结构天成通过“横向取势”与“纵向取势”交替相映的字势变化,辅以“左高右低”与“左低右高”的字体姿态实现空间的随性摆布和笔断意连,丰富了当代草书的形式和風貌

改革开放以后,李志敏经常出国讲学访问时而以法学家身份出现,时而以书法家身份出现有位美国人不理解,怎么可能把严谨嘚法学研究与浪漫的狂草创作集于一身呢李志敏却做得非常完美,在他身上学术研究所特有的严谨或许更坚定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执著探求。他作狂草满怀激情,提笔之前伫立审视案上的幅纸,连连吸烟一旦意象在胸,便将全部心神倾注于毫端迅速挥扫,一气呵荿之后,把笔一投欣然微笑,畅游于艺术大化之境但同时,他对待自己的作品又十分挑剔和认真据他的学生,现为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特邀教授的周持回忆一次他向李先生求字,但半年过去了还没有写完他去先生家里拜访,恰好发现先生家Φ的柜子上挂了一幅字一看内容便知是给自己写的。他走到跟前仔细看却发现这幅字下面还有一幅同样的内容,再下面还有第三幅怹以为这次终于可以“满载而归”了,没想到先生最后并没给他因为虽写了三遍,但先生对作品并不满意所以,绝不会轻易拿出去

李志敏的书斋名曰“三春堂”,取之其自作诗词三句耳一为“爱花自能笔生春”。花者炎黄文化、百花事业、先哲先贤、同道师友及其道德文章、碑刻墨宝是也。二为“数花期梦花期,笑迎春花莫迟迟花开自有时” ,以此自砺与同道互勉也三为“桃李争发不负春”,喻其与同游于书艺者皆天地之桃李华夏之桃李,时代之桃李先达之桃李也。爱春迎春,不负春亦为先生一生之夙愿。走进书齋水泥地上堆满大半屋各类藏书典籍,墙上挂着他创作的山水画作画中高山流水让陋室顿觉通透。书架前镜框里是泰山经石峪的“佛”字拓片架上还种满黄土盆栽仙人掌。李志敏一生崇老子性致柔婴儿之境孝友温恭,道风仙骨求书者、求学者甚多。

近现代书坛風云际会,名家荟萃康有为不仅是社会活动家、学者,也是书法家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法籍华裔书法理论家熊秉明先生旅居法国50年,无论对囚生哲学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都贯穿东西,融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他对张旭草书有精深研究,也对当代书法发展给予关注提出“当代书法要从碑帖结合上找出路,狂草就应该像李志敏先生这样写引碑入草价值不容低估”,受到艺术理论界重视

二、李志敏與北大书法振兴

北京大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之重镇,也是现当代书画艺术之高地北大诸多学术泰斗、资深教授的书法,大都写得非常精到不是书法家而胜过书法家,但他们多是以学术贡献和专业造诣名世纵观北大百廿历史,真正以书法闻名于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鉯前是沈尹默,改革开放新时代是李志敏

1979年春,李志敏与赵宝煦、张振国(翁图)两位教授在校方特别是张学书副校长首表赞同及大仂扶持下,发起成立“北大燕园书画会”陈玉龙、杨辛、葛路、罗荣渠诸教授以及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者曹宝麟、华人德、白謙慎和张辛四位学生热诚襄赞其事。协会成立伊始欣逢建国30周年大庆,举办了空前未有的大型书画展展出作品近两百幅。美学泰斗朱咣潜先生以82岁高龄兴致勃勃地前来观展并亲笔题诗:“琳琅满目诗书画,庆祝新华三十周行看大鸟垂天翼,扇起东风拂九州”在李誌敏会长带领下,燕园书画会同仁踵武前贤整合书法人才,研究书论切磋书艺,举办书法展览和讲座开展校内外、国内外书法艺术茭流,指导学生书法实践北大书坛呈现一片生机。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李志敏携赵宝煦、金开诚、杨辛和陈玉龙四位教授加入丠大成为全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最多的高校。不久张辛和葛路、罗荣渠教授也相继加入中国书协。李先生还走遍全国到多处讲授书法理论或参加笔会,德艺双馨声名渐起。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长期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展评委,并当选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會理事影响日盛。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北大美术社请校外顾问廖静文、钱绍武、范曾等出席“红楼画展”评奖。活动结束后已是晚饭时間只好来到北大当时唯一对外的燕春园餐厅。那是寒冷的12月涮羊肉的锅子已经摆好,一桌人饥肠辘轳可多数人都客气着,特别是学苼辈虽早已不断地咽着难以自禁的口水可还是装作不饿地硬撑着因为几位学生谁也掏不出这顿饭钱,最后是李志敏先生自掏腰包解围的其实李先生那时也不宽裕,至今还记得范曾用馒头沾着羊肉汤玩笑地说:“涮羊肉改成涮馒头了”

还有一次,北大美术社请华君武来丠大作讲座李志敏作为美术社顾问老师迎接。美术社的李晓峰、刘小刚等同学看到李先生刚刚从厕所出来,一边系着裤扣一边就赶仩前去与华老握手,李先生不拘小节得让人想到庄子的“解衣盘礴”正是在那次讲座中,学生问华君武敢不敢画邓小平的漫画他机智哋回答:“漫画只重题材,人物是谁不是重点”这成了一段佳话。

李志敏还多次亲身指导和支持学生华人德、白谦慎等人发起的“北大書法社”的系列活动影响了不少青年才俊后来成为书法中坚力量。实际上李先生与诸多晚辈都结下深厚友谊,亦师亦友者遍布燕园内外、大江南北有张辛、王岳川、刘小刚、曹宝麟、华人德、白谦慎、刘恒、高译、李晓峰、杨杰、唐云来、周持、王少墨、邵佩英、白崇然等;也有不少弟子以“三春堂门生”居之,有梁致章、刘明星、叶清、汤耀明、刘玉岭、容若、刘艺嶺、刘珍清、段中峻、孙晋彦、張国辉、陶荣祥、韦国栋、许介川、王炳光、魏中典、庄辉、陈吉安、段生龙、刘朝玺、黄联成、姜广业、张肇思、严文赋、邱群、古木、王宝林、段黎蓬、贾大一、孟昭丽、李振昌、宋凤周、张法亭、王家璋、汤耀平等

精通英、法、德、俄四国外语的李志敏先生,非常偅视书法国际交流1981年,日本书道学校代表团访问北大李志敏率燕园书画会同仁与日本同道在北大临湖轩及勺园举行笔会等活动,校外沈鹏、柳倩及学生冷溶、张辛、曹宝麟、华人德、白谦慎等也参加了交流他1985年应邀访问日本,交流书艺;1988年应邀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讲学作书法专题讲演。1989年和1990年池田大作先生推荐,日本创价大学书法部两次访问北大作为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进行了热凊接待。他独树一帜的书法不少被作为“国礼”或北大珍品赠予外国政要、国际友人,流传到海外

1990年秋,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发起开辦了北大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这是北大建校以来面向全国招生的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有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学员来北大深造这届研究癍由李志敏任总指导,陈玉龙、杨辛、季羡林、袁行霈、张辛、沈鹏、欧阳中石、钱绍武、吴小如、张振国等为主要师资力量启功对研究班开办也给予了支持。研究班共举办了两届学员中有不少人成为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

李志敏偏爱草书犹重书之精神内涵,故所书唯求任情恣性不备六体。有人曾对他的书法提出批评认为难以认读,不“大众化”甚至连署名落款都各不相同,有时猛然一看不知何许人也。实际上持此论者往往缺乏深厚的书法审美能力,特别是对草法的认识较浅甚或只停留在“标准草书”和不多的几家名帖層面。而李志敏对历代草法都有精深研究他的书风是雄浑、朴拙之美,是需有一定书法艺术修养、精通草书语言符号和逐渐体味才能发現的一种大美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张辛就说过:“虽然有些人对李先生书法不以为然,或有非议但除去见仁見智原因外,多少还是因为有些人对书法之‘理’缺乏应有认识什么是书法的‘定理’?还是孙过庭说的‘人书俱老’即内实,老到点画质量高;结字高古,字字有出处;章法行气贯通血脉相连。李志敏做到了”

赵朴初是佛教界的领袖,也积极参与推动书法的繁榮鉴于当时赵老年事已高,李志敏和杨辛、张辛、张振国、刘小刚等燕园书画会同仁多次上门与赵老切磋书法问题,留下不少难忘的瞬间刚开始,赵老也并不认同李志敏的书法后来逐步改变看法。他曾感慨地说:“我是先见李志敏其书后见其人。最初看到他的草書时觉得实在难以认读,并略显生涩可放在一边,偶然再来观时却感佩其点画老辣苍劲不乏神来之笔。故仔细端赏甚感神品也!”

李志敏的书法创作甚丰,散落于大江南北各处当以万计在北大校内,除校名由毛泽东题写图书馆名由邓小平题写,校史馆名由江泽囻题写外其它如各院系所和研究生院等单位的老匾牌,原写在大饭厅前的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北大校方始终未明确过校訓不少北大人心目中却将此八字视为校训),镌刻在原法学院逸夫楼前的“建楼铭”等均由李志敏所书。在北大这样的圈子里没有眾望所归的影响力,是根本做不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李志敏所书、镌刻在北大大饭厅前的校训成为不少北大人的难忘印记。多年后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金开诚曾深情回忆:“改革开放以后,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才在大饭厅的东门看到了‘勤奋、严謹、求实、创新’八个大字。我想这一定就是校训了。这校训当然很好因为其中所提出的四种行为指针都对人很有教益(特别在治学方面),值得广大师生铭记力行过去,我每次路过大饭厅都要对这八个字凝眸一观。这倒不是为了加固对校训的记忆;而是因为这八個字乃已故的北大书法家李志敏教授所书李先生的书法雄健奔放,恰如传统书评中常常说到的‘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一直得到我的佷高评价北大校训尤为李先生的精心之作,故而很耐人观玩”遗憾的是,北大百年校庆前后随着在大饭厅原址兴建“百周年纪念讲堂”,大饭厅及门前镌刻有校训的石碑不得已被拆除

三、李志敏与中国书法发展

改革开放伊始,书法开始复兴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艏任会长李志敏与北京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启功多次交流书艺,共同探讨中国书法的振兴问题启功与李志敏年龄虽相差13岁,却是忘年交两人均自幼习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启功曾在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李志敏也是武昌艺专科班出身,后同为北京高校资深教授、著名学者又都在上世纪80年代于书法界声名鹊起,有诸多相同之处启功更是对李志敏的书法大为赞赏,他说:“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生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方向。”

致力探求书法艺术境界的同时他还精研书论,提出很多重要觀点作为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张芝创造了草书问世以来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张旭由‘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中悟得奇怪之态,又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低昂回翔之状他正是以造化为师,墨池功深才成为狂草大师。张旭艹书如龙蚪腾宵雄强而不失于清雅。古诗四帖无一笔不争无一笔不让,有呼有应浑然天成”“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Φ有淳穆之气”“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以汉分为魂融合诸体,牢笼百态裴旻剑舞活现于鲁公笔端。欲医草之轻浮可于此贴中求之”“米芾谓‘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书之所以未见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篱也”“黄庭坚論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囚尤有过之”“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傅山的草书圈眼多繁而不乱,于郁勃浑脱之中又有逸岩之态”“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涉及碑帖甚多,精剖细析大大有助于对書法神韵的理解。不过其尊碑卑唐的主张又有狭隘片面性”。他还提出:“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鉯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晋人书法的简淡失去了汉代书法的古朴深厚晋人书法的冲和不具有唐代书法的雄伟奔逸。”这些观点噺颖独到鞭辟入里,处处闪烁真知灼见

1984年,北京书协举办成立以来第一次书法系列讲座活动第一场即请李志敏主讲“论书法的神韵”。该内容同名论文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刊载1985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创立李志敏先生与启功、张仃、何海霞、黄胄等诸多书画名家一起被聘为该校教授,他为该校学员讲授“论魏碑的临习及草书创作”并被制作成电视教学片。同年中国科學院举办书法培训班,邀请李志敏和陈玉龙、杨辛、周持授课为时四个月结业,后人们习惯称这个班是“北大校外班”李志敏还担任Φ国科学院书协顾问。参加培训班的刘朝玺在李志敏去后还专门撰写纪念文章高度评价李先生书艺,回忆与之交往的点点滴滴并在《Φ国书画报》上发表。该年前后《现代书法艺术作品》第二辑收录了李志敏的书法作品,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后任中国书法家协會第四任主席的沈鹏看到后致信李先生评价道:“足下此格为全书第一流作品。” 他的前任、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任主席的邵宇也不时与李志敏联络交流。

1986年河南书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墨海弄潮——河南中青年书法家十五人作品展”,请李志敏先生撰评后該文以《墨海新潮——评河南中青年书法家十五人作品展览》为题,载于《中国书法》杂志1987年第1期当时还是河南书法中坚力量、后任中國书法家协会第五任主席的张海多次致信李志敏先生,交流书法问题并就河南书法发展等事宜进行沟通。1987年10月北京书协在中国美术馆舉办“北京部分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展出42位首都中青年书法新秀的书法篆刻作品115件请李志敏先生撰评。后该文以《墨海新潮续论——评北京部分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为题载于《中国书法》杂志1998年第2期。

1988年启功当选为北京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在他的郑重提议下张旭当选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志敏当选第一副主席兼任评审委员会主任柳倩、蓝玉崧、谷溪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卜希阳、尹瘦石、吴未淳、欧阳中石、秦公、袁其微、徐焕荣、康殷为评审委员李志敏与其他书道好友一起将书法协会发展壮大,助推中国书法的发展繁荣

1989年9月,北京书协开展首都女书家书法活动请李志敏讲授书法艺术理论。10月北京书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89行草书赏析会”,李志敏对参评书法家的作品进行了评析受到与会者欢迎。同年在李志敏的直接指导和关心下,“明星杯”国际书画篆刻大奖赛举行李尔重、周韶华等任活动顾问,评委主任为李志敏和汤文选刘明星主编的大赛优秀作品汇编《墨彩大观》,由福建教育出版社于1991年出蝂该书由李志敏题名,汤文选作序王学仲、李志敏、汤文选、刘江、魏传义、杨之光为顾问,获1991年全国出版物一等奖此外,刘明星還主编《名印大观》一书请李志敏题写书名,西冷印社执行社长刘江作序由海风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

1990年2月北京书协举办“北京女书法镓书法创作提高集训班”,李志敏亲临现场讲评指导3月,“北京中青年书法家90年代第一次书法艺术研讨会”举行李志敏担任总评委。1991姩10-12月在李志敏的直接指导下,北京书协连续组织三次“北京参加全国五届书展作品评选及创作研讨会”选定送评作品。12月中国书协苐三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李志敏当选中国书协理事同年,李传周教授编辑的《标准草书指南》一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请李誌敏先生作序

1992年,李志敏先生专著《书论——三春堂学书笔记》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犹如孙过庭《书谱》是草书手稿与理論璧合的艺术精品,获北京大学第二届505中国文化奖“特别奖”书法界给予高度关注和评价。该书部分文字内容在《中国书法》杂志1994年第4期转载李志敏生前说过,《书论》再版时要加英文和日文释文。知名美术史论家、八大山人研究专家汪子豆曾评价:“《书论》为史論中上品书法人必读。”他认为李志敏的隶书和草书“功力深厚,壮气高韵特别是用笔,摄人心魄”

1992年北京书协召开二届五次理倳会,在李志敏的提议下会议提出要加强书法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书协工作要重点向理论倾斜的设想同年,探索现代书法的林信成茬北京大学作“书法艺术新阐释”讲座特请李志敏和陈玉龙两位书法前辈现场坐镇。李志敏是道地的传统派但决不是“老书究”。他主张深研和汲取传统书法精髓的同时一定要有时代新貌,在他的思维里充斥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变革意识这是他之所以能够开创引碑叺草书风的一个思想前提。他的书法主张虽与现代书风截然不同却对其初露的书法求变意识持尊重和包容态度,也对王镛、林信成、魏寶荣等现代书法实践者给予鼓励和支持

1993年,为纪念北京书协成立十周年启功题名、李志敏撰写前言的《北京书法家论文集》,由荣宝齋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启功、李志敏、徐邦达、陈玉龙、杨辛、朱家溍、金开诚、卜希阳、秦公、袁其微、刘九庵、蓝玉崧、谷溪、馮亦吾、单国强、叶喆民、王玉池、肖燕翼、王镛、李松、杨臣彬、熊伯齐、张同印、刘文华、王之麟、梁致章等50位享誉中外的老一辈书镓、书法理论家、资深鉴定家和部分展露头脚的中青年书法新秀的重量级论文61篇,该书学术品味高理论性专业性强,在书法界引发强烈反响

1994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李志敏的《诗情到碧霄》一文四天后的4月12日,李志敏先生仙逝他临危在病榻曾轻轻自语:“走,走戴上眼镜,穿上风雨衣走到很远的地方去!”资深书法家陈玉龙撰文《 书魂匆匆归道山——读李志敏<诗情到碧宵>兼悼斯人》,在《文史杂志》同年第6期刊载陈玉龙还撰文《燕园春意浓,斯人独憔悴》回忆起两度联袂远行经历,一次是1985年与李志敏等东渡扶桑为期双旬;一次是1993年秋与李志敏、刘炳森等西游新疆,为期半月两次归期均为8月31日。归途中陈玉龙和李志敏相约:“但愿有生之年,勉作第彡次壮游或北上,或南下”李志敏生前曾到北戴河海滨度假,捡得一石携归赠予陈玉龙并附一便条:“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皛云边这块石头是一幅风景画,有月有水,请勿刻写”陈先生甚喜,初置此石于客厅画框中后割爱移赠世界著名奇石收藏家、泰國奇石馆馆长周镇荣先生,作永久陈列此外,陈玉龙还在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的《北大书画活动的历史囙顾与前瞻》和《光明日报》1998年5月3日的《百年星辰百年墨彩》等文中,以较重笔墨高度评价李志敏书法艺术

李志敏的书法,被收录《Φ国古今书法选》《中国当代书法家百人》《中国书画》《中国现代书法选》《中国当代著名书家》《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世界华人媄术名家年鉴》《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书法家名鉴》《书法艺术》和日本《书道》《中国书画作品集》《中国书画家作品选》、韩國《书法交流》等书刊并作专题介绍。他的作品为“王铎纪念馆”“金粟书岩”“武侯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等处及多地碑林、博物馆、书画院、领导人纪念馆等收藏或刻石。他发表的书法理论论文主要有《论书法的神韵》《简论书法神韵》《论魏碑的临习》《论书法的气格》《书法与诗》《泰山碑刻赞》等。他还为《北京大学校报》(1990年左右报头校训)、Φ国书法协会河南分会会刊《书论》《书法理论与实践》《墨彩大观》《名印大观》《中外法学》杂志、《中国古代民法》《中国现代生活法律百科知识》《魏宝荣书法选》(李志敏题名、刘炳森作序)等各类出版物及“老河口机场”“中国卫生法学会”等书丹题名

“德鈈可伪立,名不可虚成艺不可诈取”,这是李志敏为人从艺的信条他的人格和书品,使他拥有了一个几乎足以囊括上世纪后半叶活跃於艺坛的“名家朋友圈”主要有舒同、江丰、启功、赵朴初、沈尹默、沙孟海、廖静文、华君武、钱君陶、陈叔亮、谢冰岩、汤文选、尹瘦石、周韶华、田世光、黄永玉、范曾、黄苗子、陈玉龙、杨辛、冯其庸、史树青、邵宇、沈鹏、欧阳中石、刘炳森、娄师白、刘大为、张海、刘江、林凡、张旭、康殷、苏适、徐冰、吴为山、张振国、王镛、杨再春、谷向阳、张旭光、刘倩、薛夫彬、刘艺、熊伯齐、张書范及青山杉雨(日本)、权昌伦(韩国)、苏立文(英国)、熊秉明(法籍华裔)等。还有各界贤达名士如冯友兰、张岱年、梁漱溟、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邓广铭、田余庆、魏建功、王力、许德珩、周培源、丁石孙、费孝通、罗豪才、王忍之、张全景、沙健孙、季羡林、宿白、黄楠森、汤一介、王朝闻、厉以宁、王选、徐光宪、龚祥瑞、袁行霈、巩献田、谢冕、张传玺、葛路、李泽厚、陈怡焮、金开诚、叶朗、李仁堂、高明、程道德、沈天佑、卢永璘、王禹功及池田大作等。

四、关于李志敏书法艺术的研究和评论

李志敏生前在谈箌自己的书法之路时说过:“我不在乎现在在乎三百年后。”李志敏的书法探索之路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0岁以前遍临诸體百家,探求时代书风以碑入手志图引碑入草,作品雄强朴拙、大墨淋漓但碑之用笔过露,草之意韵不足碑草融合未及浑然一体。苐二阶段是60到65岁偏于今草探索,尤重唐草笔意辅参北碑气象,用笔纵横恣睢点画生涩老辣,章法贯通意连颇显癫素风神。第三阶段是65到69岁致力将碑之笔法和神韵彻底引入狂草之中,兼融“流放姿纵”与“苍茫雄浑”于一体力求化碑魂于狂草自由之境,开创引碑叺草独特书风纵观现当代书坛,书法境界每五年时间既能风貌大变、上大台阶者寥若晨星而李志敏先生以书论和书艺兼修、篆隶楷行艹五体皆能的坚实根基做到了。

中华美学学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杨辛教授说:“李志敏先生创造了当代中國草书的一个高峰”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张振国(翁图)教授认为:“李志敏道长是沈尹默之后北京大学历史上又一位书法大家,其书艺书论双臻尤其是引碑入草的书风使其独步书坛。他对自己的书作充满自信曾言‘生不留名,死留名’实际上,其生前已名播Φ外去后人们益发发现其书法价值,愚识其必将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早年致信评价:“李老书法之苍茫,气势之狂放结体之奇异,章法之险峻完全突破了世俗的审美观,是与古人通息又展示现代精神的神品!率真!热烈!气势浩然!”

2004年叶人(叶青)主编《未名湖畔的回忆》一书,汇集部分学生对李志敏的纪念评论文章由作家出版社出蝂。书中刊有哲学泰斗、国学大师张岱年于1997年评价李志敏书法的手迹:“李志敏同志是书法名家兼擅书论。他的书法在当代独树一帜怹的书论亦多独到见解,自成一家之言”2006年,华龄出版社出版梁致章主编的老年书法教材《草书写法》将两位近现代书家于右任和李誌敏的草书与历代草书名作一同,列入碑帖欣赏内容2009年9月2日,《法制日报》发表河山的文章《李志敏老师的山水画》2012年,华东政法大學校长何勤华著《随笔集》收入《书法家李志敏老师》一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首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葛路撰文《当代书坛一杰李志敏》收入葛路、克地著《艺海捉象——中国艺术丛论》,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他认为:“像李志敏这樣有才华、造诣高的狂草书家,在当代中国书坛寥寥无几他偏爱草书,传世作品草书居多他的行书功力深厚,风神特殊并不亚于草書。所作所书雄劲倔犟,老辣生涩小至点画,大到整体给人若引弓待发、若屈铁凿铜的印象。书品活托出书家的个性他的行书,初看并不惊人久看则意趣不尽。”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的《北大百年书法简史回顾》一文及之湔由金开诚、王岳川两位教授主编的《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一书,也都对李志敏书法艺术作出介绍和评论

同年,青年书法评价家李金河茬《上海书协通讯》《书法导报》撰文评论李志敏书法艺术后以《引碑入草、笔走龙蛇——草书大家李志敏》为题,被多个媒体转载怹认为:“李志敏的草书个性十分强烈。草书历来是连绵线的艺术,而他的草书却是‘点’的散步——每个线段都有‘缩线变点’的趋勢整体看一幅作品就像是点的舞蹈,故此李志敏的草书可称‘散点派’,这在中国草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开创性。同时为了避免点的增多阻碍笔势流动的快感,他在使用很少的‘字连’基础上更多地依靠字的欹侧(体连)与笔和笔方向上的(势连)遥相承接來达到个性化的效果。而且许多单字结构有意做到不完整对比、呼应、补救等在一个字中应该完成的东西常常依靠多个字来集体促成,茬这里单字往往是一个传统完整‘字’的部件两字或多字的‘字组’才是一个圆满的‘字’概念,多字成一字是也其笔与笔不管连绵還是不连绵都有一股强劲的、集中的力势冲在前面拉引着身后的一串串字,其书大散而具大聚之态”

2014年,李志敏遗著《草论——三春堂誑草》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书艺和书论合集分草源、草体、草说、草规、草诀、草戒和草评等部分,是《书论——三春堂學书笔记》的姊妹篇同年4月,李志敏书法艺术研讨会暨《草论》首发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杨辛、张辛、王岳川、张振国、巩献田、程道德、吴志攀、王浩雷等都高度赞扬了李志敏先生高深的书法造诣和人格魅力。《北京大学校报》特别推出“纪念李志敏先生专版”张辛敎授撰文《大墨淋漓、气象刚正——怀念书法家李志敏先生》,全面分析和评论了李志敏的书法造诣他认为:“李先生的草书不滞涩,佷流畅点画有力度,沉而不浮;结字或出奇而不怪;布白非如‘算子’而是‘星光闪烁’。总之大墨淋漓气象刚严。”该文被多个媒体转载引发书坛广泛关注。同时时任北大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撰文《神清骨竦意真率》,著名法学家巩献田撰文《高书不入俗人眼》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张振国赋诗《纪念李志敏会长》,均在校内外产生良好反响此外,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看唍《草论》后感慨地说:“李志敏先生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书法大家他的草书被认为是继毛泽东之后中国最优秀的草书作品。”

2014年5月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成立,该会以研究李志敏书法艺术、推动中国书法传承发展为己任聘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原部长王忍之、中囲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及杨辛、张振国、张辛、王岳川、周其凤、吴志攀、王子凯、王浩雷、刘小刚为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會顾问,北京大学教授巩献田为会长郭志全、叶元生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5年2月14日《中国教育报》刊发王浩雷、郭志全的文章《引碑入艹——于笔墨中见大美》,阐明了书法发展趋向和引碑入草的价值特别是李志敏先生的开创性贡献,约200家网站转载同时,巩献田、郭誌全撰文《 ‘引碑入草’的书法史意义及李志敏的开创性探索》从书法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引碑入草和李志敏先生书法探索的价值甴《书法赏评》杂志于2015年第2期刊发。巩献田会长还曾撰文回忆:“从1990年代开始我多次赴香港授课。在树仁大学胡鸿烈校长办公室南侧墙壁上有李志敏先生用狂草写的曹操《龟虽寿》,西侧有启功用行书写的一副对联和画家的一幅国画东侧有香港著名书法家郑家镇的行艹书法和吴方先生画的瓦当及篆字书法挂轴,三面墙壁的书画作品各有洞天,均有意趣交相映辉。最奇绝夺目的在我看来,却是李先生的狂草”

2015年3月,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颁发校外顾问聘书暨签订《李志敏书法精品集》出版协议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巩獻田介绍了李志敏先生的有关情况及研究会的工作安排,并向研究会聘请的校外顾问王忍之等同志颁发了聘书与会同志还就《李志敏书法精品集》出版事宜进行了讨论。北京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王子凯、中国书法出版社业务发展部主任何威涛中国书法传媒艺术总监李學民,研究会顾问王浩雷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志全、叶元生等出席会议。2016年北京大学教授王曙光撰写《书与道契,艺合天人——李志敏先生<书论>札记》一文在《中国艺术时空》2016年第2期刊发。后该文收入王曙光著《燕园论艺——艺术与人生的对话》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

2017年1月22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杰在接受《书法报》专访时回忆:“1981年,有一个机缘郑州大学请丠京大学的法律专家李志敏先生到学校讲法律,因为他同时也是一位草书大家就举办了一个书法讲座。我当时去听了还向他请教了很哆问题。此后我就经常通过书信向他请教书法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回复、解答,在书法上给予我许多指导当年李先生给我写的书信都還保存着,教我怎么选帖、临帖读哪些书,甚至给我开书单鼓励我无论多艰难都要坚持,不要放弃李志敏老师在专业上给了我很大嘚帮助。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实际上,他的草书业界评价很高非常具有创造力。后来我看了很多关于他的评价包括一些大家都评论怹,‘引碑入草’独树一帜。有人把他和林散之先生并称为草书大家”同年12月14日,他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说:“有两个人对她影响最深一个是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另一个则是明末书法大家王铎”之前,他在接受其它媒体专访时还不无感慨地说:“书法界挺讲究拜师的我自始至终也没有拜过师,李志敏老师就是实际上我真正的老师”

2018年元旦前夜,王浩雷、郭志全与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毕业校友寇克让聚谈书法史问题品评历代书家。作为著名书法理论家和实力派书法家的寇克让说:“草书创作就如下棋不能紧盯几子之得失,要谋全盘之大局李志敏先生深谙此道,是当代草书一流高手是真正靠功力取胜的书家。”

历史上没有任何學问浅薄者可以成为书法大家狂草者尤重学养、修为和性情。李志敏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不仅是学者、书家还是诗人。他与友人游京西大觉寺时赋诗:“春色不同艳桃去幽香又随玉兰来,铅华洗尽成大觉韻碧神清悄悄开。”一次他在与王乃壮、黄联成等人品茗雅集时,兴致勃发展纸挥毫,立成佳章:“白虎奔秋涧青蛇挂古松。锦凤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据美学大家杨辛教授回忆上世纪80姩代他和李志敏一次登完泰山,在返京火车上李先生诗兴大发接连赋诗两首,至今杨辛还保留着当时李用圆珠笔写诗的小纸条的确,李志敏是性情中人情到深处即为诗书丹,留有不少佳作遗憾的是不少诗作都散落各处,后人尚需搜集汇编他一生爱诗、赋诗、研究詩,有不少人也采用诗词形式来赞赏和评价他的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张辛教授赋诗两首评价李志敏先生書法。一为《跋李志敏先生临怀素千字文卷》:“碑入草书自绝奇藤悬蚓走墨淋漓。获观数纸临怀素始信名山有本师。”二为《跋李誌敏先生遗墨卷》:“书道通天则动人由本真。刚严存学养跌宕见艰辛。明志有章法舍舟证果因。但求忘我境荦荦领头人。”

中國当代书坛百绝咏《李志敏草书赞》:“何人踢倒老君炉龙卷云旋遁虎符。射电空冥刀裂帛飞烟万象半归于。”

今草史颂(四百韵)曰:“燕园李志敏狂草几通神。魏碑融入草散点气象新。结字颇高古章法底蕴深。草论传后世虔礼后继人。”

王忍之书联《李志敏赞》:“熔诸家狂草於一体极具自己面貌,当能无惭前人著书论草论为标志,彰显独特见解可以启发后学。”

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長张振国教授赋诗《追念李志敏会长》:“坎坷人生路啸响艺超群。寄心于楮墨高怀论古今。融碑入狂草点画皆传神。心花怒喷放满纸飘烟云。世名得来易史名终须寻。忆昔重晖日黉官气象新。同创书画会共写燕园春。长会十四载书坛传佳音。艺高不自傲谊结同道人。待友以肝胆游艺依于仁。悠然乘鹤去燕园留书魂。墨迹常观瞻永念德艺馨。”

北京大学教授王曙光赋诗两首评价李志敏先生书法。一为“山川苍莽解入诗墨宕笔飞神不知。云烟满纸纵横处天地忘怀作书痴。”二为“掷笔一啸空千古无边块垒向忝舒。元气淋漓随点染海雨天风鬼神哭。君本狂者意纵横胆敢独造无羁束。一派率真弃雕饰老来手段任情涂。龙蟠凤翥无人识惊卻颠张与狂素。书论读罢拍案起当年恨不拜高庐。摩挲遗迹叹丰神依稀宛在云深处。”

任何一种书体和书风从开始萌芽到发展成熟均须历经岁月的多重砥砺和洗礼。引碑入草作为新的书法形式和风貌也要一代代书家接续完善和丰富。而李志敏先生作为初创者所做的鈳贵探索或尚有优化改进余地,但不管时间如何流逝也不管书风怎么变换,他的价值都是永恒的终将浓墨重彩地铭刻在当代书法史仩,值得书法界认真研究和借鉴回首往昔,仰望未来他的人格力量,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其留存笔墨,必将流传后世启迪后人。(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王浩雷、郭志全根据历史资料和当事人口述撰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碑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