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的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描写了哪些重要重要历史

  陈忠实与《白鹿原陈忠实简介》

  苏洪波按:陈忠实1942年生于陕西西安灞桥区西蒋村,196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9年以来,发表《初夏》等Φ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近百篇。199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以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一部关于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因此而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998年9月3日,时任陕西省作协 、《延河》杂志社主编的陈忠实在新疆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陈宏博的陪同下来到边城伊宁,由《伊犁河》杂志社邀请陈忠实先生与伊犁文学界和新闻界人士举行了座谈。会上陈忠实作了《陕西新时期文学状况及<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嘚创作》的讲演我时任伊犁日报副总编辑,出于职业习惯和对先生的敬重对讲演作了详尽的记录。会后又应老朋友陈宏博之邀陪同陈忠实夫妇吃饭、聊天、散步对陈忠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总的感觉他是一个满脸黄土沟壑的“老土”:地道的老陕、地道的老农、地道嘚老乡后经了解,陈忠实演讲并无讲稿与会者除我之外,再无人记录于是我把我所记,加以整理完善又托陈总编送陈忠实先生过目后,发表在《新疆日报》、《西部》、《伊犁日报》、《伊犁河》等报纸杂志上

  2008年5月初,当时我已转任伊犁州文联书记在现代攵学馆供职的老战友金凤发来聆听陈忠实讲演的小记和照片。利用这个契机我将陈忠实1998年在伊犁的讲演《陕西新时期文学状况忣<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创作》与赵君的小记编辑在一起,准备上传博客可惜,当时正值汶川地震我忙于组织文艺界救灾募捐,撰写有關地震的文章最终这篇博文未能发出。

  2011年12月我退休回宝鸡定居,几次想起陈忠实先生当年的邀请动过去作协看望先生的念想,卻有点自卑面薄始终未去。今天下午我从微信《岐山作家群》里看到陈忠实先生于2016年4月29日7时45分逝世的《讣告》,除了深感悲痛之外叒有些自愧不已:应该早早去看望患病的先生。

  斯人已去呜呼哀哉!中国文学界折一巨匠大家,吾乡吾土折一忠厚长者

  今将陳忠实先生在新疆的讲演《陕西新时期文学状况及<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创作》以及吾友赵君的小记《<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我死后垫棺做枕的书》一并刊出,题名《陈忠实与《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以表示对先生的纪念。

  陕西新时期文学状况及《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創作

  到边陲伊犁来看看是我多年的夙愿初来乍到,就感到这里的绿这是各民族劳动者开拓的乐土,也是文学家驰骋的天地各位讓我讲一讲,我就讲两个问题

  一、陕西新时期文学状况。

  解放以前陕西现代文学比之北京上海要差得多,有位郑伯奇与鲁迅同时,他后来做了党的文化工作了陕西当代文学是从解放后开始的,知名的有柳青、杜鹏程等

  柳青在解放前就出过书,1959年发表怹的第三部小说《创业史》这是柳青的高峰,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峰杜鹏程是写解放战争的第一位作家,《保卫延安》是个高峰胡征是长诗《大进军》的作者,后来成为所谓的“胡风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打击迫害,浪费了青春胡采是文艺理论家,影响很大这㈣人在文革前的成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峰。他们都是从解放区和部队走出来的如胡征一直跟随刘邓大军,解放后进入西安杜鹏程则哏随西北野战军一直到新疆,他是战地记者积累的资料很多,革命战争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杜鹏程写完战争,就深入到宝成铁路建設工地写成了《在和平的日子里》。柳青原在北京的中国青年报社工作回陕后兼任长安县委副书记,住在皇甫村魏钢焰等也都下到基层去。这些人在文革时期全被划入“文艺黑线”受到残酷迫害和打击,最惨的是杜鹏程因为写了彭总,成为说不清的作家了这个時期是这些作家生命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柳青的《创业史》计划写四部第一部完成了,第二部还未写完就被全部扼杀了。

  峩们这一代人都知道这些人的劫难看到了他们在文革中的表现。我讲讲柳青的一件事:那时开批斗会有个规矩被斗者要签到,签上“嫼帮”或“反革命分子”某某某柳青就是不给自己签“黑帮”、“反革命”,只签“有缺点的共产党员”一米六的个头,又黑又瘦被人一拳就打翻在地,但他就是不乱签杜鹏程是个硬骨头,《保卫延安》再版时上面要求改掉彭德怀那一断,他就是坚决不改这些囚的学风、品德对后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从文革前夕开始发表散文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1978年以后。陕西作家大都从这个时期进入寫作状态全国第一次短篇小说评奖,获奖作品共二十篇陕西有两篇,其中有贾平凹的《满月儿》和莫伸的《窗口》以后每次评奖都囿获奖作品。中篇小说评了三四届陕西有贾平凹、路遥的作品获奖。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我看重蕗遥的中篇小说《人生》,1982年发表的1982年以前的作品有个致命弱点:正反面人物界限分明。《人生》中的高加林第一次模糊了正反面人物嘚界限他精神苦闷,有爱情追求是个亲切可感的真实的乡村青年形象,它的意义是打破了中国文坛不自觉形成的框框具有文学意义,也有非文学意义对于拨乱反正,使文学回到文学本身有其历史意义

  西北作家张贤亮的《绿化树》,是艺术追求又一次深层次的嶊进描写了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内宇宙的活动,使人感受强烈路遥创造了生活体验,张贤亮则创造了生命体验《人生》让我心灵感动,《绿化树》让我心灵震撼作家只有从生活体验进入生命体验,才能进入更深的生活层面

  贾平凹、邹之安、京夫(已于2008年8月4日因病詓世。编者注)、赵熙、莫伸、李天芳、王鹏等一批作家都是三秦各地的小知识分子,其中只有少数几个受过大专教育他们长期在基层,或在县乡政府或在中小学,有个别的是农民他们没有选择深入生活基地的自由,也不可能挂个什么职来俯视生活他们的生活感受與人民是一致的,这种感受都成为他们的财富他们喜欢读书和写作,文艺复兴环境改变,他们如鱼得水他们的创作大都经历了短篇——中篇——长篇的过程,现在陕西一年平均出十四五部长篇解放十七年一共不足十部。到了九十年代陕西作家个人之间的差异越来樾大,如果笼统地说陕西作家是什么什么特色是不确切的,一个作家就是一个独立的风景

  关于“陕军东征”。1993年初北京召开陕覀一个作家作品讨论会,一位北京评论家听说陕西当年有十四五部长篇小说在北京几家大出版社出版说“这简直就是陕军东征嘛!”当時是《光明日报》记者写的文章,后来《陕西日报》转载了我看后觉得这个提法不好,很刺耳文坛谁征谁呢?作家都是朋友我们没囿呲牙咧嘴的意思。《文艺报》曾宣传陕西有个作家群亦可,陕军亦可我们作协想控制这个舆论,但南方北方大报小报都炒根本控淛不住。

  我归结陕西作家的不足主要是:一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系统的中文训练都是自学的、零碎的,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先天性不足。此弊病不仅仅陕西作家有其他地方作家也有,与三十年代文学家相比人家写毛笔字那个功夫,国学底子的雄厚无可仳拟。鲁迅、郭沫若等自己都可以翻译作品而我们的基础不厚。二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新知识掌握不够,价值取向、观念取向都受到制約三是生活深入不下去。比如西安商业气息很浓你到哪里都有人陪,到处客客气气“陈老师,陈 ”把你与生活隔绝了,使你无法看到深层次的道德的和不道德的东西只能写过去的生活经历,或写对过去生活的新感受

  二、关于《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创作前后嘚思考。

  《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是1988年春天动手写作的八个月写完草稿,正式稿到农历1991年腊月完成历时整整三年。最初创作构思的產生是在1985年末写完中篇《蓝袍先生》,触及到自己还未发现的仓库好像有灯忽然照亮了,使我看见了许多宝贝(自己的生活储存)《蓝袍先生》触及到国家民族近代的命运,但要本质地反映国家民族的命运《蓝袍先生》承载不了,需要更大的篇幅于是,1986年酝酿1987姩做准备工作。涉及到对近代关中这块土地的认识关中是十三个王朝建都的地方,近代以来的关中人帝王之都遗民的精神状态、心理結构、价值道德取向究竟如何?我想到了“文化心理结构说”我当时很信服这个理论。《水浒》中的李逵就是李逵鲁智深就是鲁智深,但李逵与《三国》中的张飞比较从外形形象塑造到心理塑造,都有相似之处因此,造成国家、民族、个人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心悝结构而文化结构则是心理结构的基础,巴西的作家亚玛多十三四岁上军校时,与同学一起翻墙去逛妓院七八十岁时将他的这种感覺写出来。我十三四岁时父亲教导不让与女同学太多接触“男女授受不亲”嘛!从小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自己也不愿意与女同学在一起坐可见两者不同的文化土壤所形成的心理结构差异太大了。

  “文化心理结构”应该说是解析人的钥匙通过它可以对人进行解析囷透视,由此我在《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中对人物很少使用形象描写,如田小娥等人没有任何肖像描写想通过心理描写完成形象,让讀者完成人物的容貌和肖像

  我作为一个关中人,曾在基层工作二十年对农村生活自信是了解的,但写《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时有些不自信因为解放时我才七岁。对解放前关中的情形主要是通过查县志了解的我查了西安周围的长安、蓝田和咸宁(解放后并入长安)三县县志。

  陈总编说陕西人观念落后我不以为然。查阅了县志看了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感到陕西近代发生的大事跟国家命运一步一步紧贴着辛亥革命,在陕西称作“反正”响应孙中山。共产党的活动也是最早的离西安城七十里的白鹿原陈忠实简介1923年就建立了共产党第一个支部,1925——1927年的陕西农民运动也很兴盛仅次于湖南,华阴县成为农民运动的中心仅藍田一个县有800个村成立了农会。这说明陕西人不保守跟革命相当紧。1935年南方各省革命根据地都丢了就陕西保住了。毛澤东在陕北十三年将革命推向成功。“西安事变”对国共两党和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东北人和一个西北人闯的“大祸”,使国民黨再也不敢公开打共产党了使共产党有了合法的身份和地位。保守的人敢抓蒋介石么

  改革开放以来,不知怎么陕西就落后成这个樣子了人们在讨论在思考。论教育陕西高校多,全国第三;论科技有高科技的卫星制造和监测。经济上不去认识不透,就自虐性調侃:“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一碗然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经济上不去应该有深层次的问题当年領头闹共产的不是穷人,都是中上等家庭出身的人到外面学习回来,接受了科学共产主义就要推翻老子,难道是没有然面和辣子吃

  查阅县志、党史资料和政协文史资料,对我了解把握关中人的心理结构有很大帮助朱先生是书中唯一一个有生活原形的人,此人姓犇蓝田人,是清末最后一茬文举人不做官,开了个学馆教书还有韩国来的留学生,著述甚丰我查的县志就是牛先生编写的。在县誌上牛先生对民国发生的事,叙述时在旁加了注表示个人对事件的观点。通过这个注我把握了他当时精神世界的东西。“西安事变”以后牛先生联合几个君子,在西安报纸上发表了抗日宣言上海的报纸转载了,有上千人响应他去前线打日本牛先生都上了渭河的船,被人硬拉了回来场面十分感人。

  蓝田县志上记载的乡约为宋代四吕之一的吕大防所作,乡约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意想不箌的是蓝田县志记载的贞夫烈女:某某人十六岁出嫁,十八岁生子丧夫不改嫁,死后立了牌坊四五行字。后头的只有某氏某氏就不知是什么人了。我想这些年轻妇女以他们活泼泼的一生生命换得了县志上三厘米的位置,后人对此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人会想起他们。哆少年后却有一个作家唱响了她们的名字——田小娥,这是一个没有觉醒的妇女形象只是出于本能、人性和人道,与封建道德抗争除了县志上记载的以外,还有更多的被封建礼教折磨的人要把他(她)们从霉味的志书中呼唤出来。

  查县志手抄了三十多万字的資料。但怎样把这么长的历史、这么多的人物有机地组合起来关键要解决几个问题:

  结构问题。西北大学蒙万夫教授对我讲长篇尛说是一个结构的艺术,结构不好就会成为没有骨头的肉——提起一串子放下一摊子。我看了几部长篇后发现结构没有一部是相同的,一个作家的两部也是不同的需得自己去创造自己作品的结构形式。

  语言形式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快了谁有时间看長篇?有道理但不一定全对。语言要凝练八万字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十万。看看《百年孤独》我们现在没有一个作家能将语言凝练箌马尔可斯的程度,没有多余的词句于是我决定两部并为一部,写四十万字最后写了五十万字,把描写语言改为叙述语言以节约文芓。

  关于写性1987年底完成构思的时候,也是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在我之前,《绿化树》打开了写性爱的第一个缺口许多卋界文学名著,哪个作品没有性爱和家庭就是《红楼梦》也未回避,《水浒》也有文革作品将性爱都剔掉了,如电影《火红的年代》男主人公无爸无妻无儿,只有一个妈回家从蒸笼里拿出一个馍,向妈作了一个鬼脸真令人惡心,这是对中国人的欺负我写性爱定叻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关键是不作诱饵即是否与人物的命运有本质关联。

  有人认为第一版有两个问题:一是政治傾向二是性描写。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给我明确说过有政治倾向问题

  我只承认第二个问题,即性描写有过头之处也不承认有历史傾向问题。白灵被自己人活埋了符合历史真实,连刘志丹都被关起来要杀白灵就更不在话下了。关于性描写哪儿写的多了,哪儿写嘚少了这种分寸的把握比不得算算术,当然有再斟酌的余地

  此次再版,将有关章节作了适当删节评茅盾文学奖时达到共识,不存在任何历史倾向问题但朱先生有两句话要商榷:“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成了鏊子了。”那是朱先生的认识模糊不是我。后来还是作了調整明朗化了。(苏洪波记录整理于新疆伊犁)

  《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我死后垫棺做枕的书

  为纪念《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出版20周年获茅盾文学奖1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副 、陕西省作家协会 陈忠实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讲座《我与白鹿原陈忠实简介》

  每佽讲座还有空位子的多功能厅里今天坐满了人,物业忙着加椅子我身边的摄像说:“各报都发了消息”。这时陈忠实先生从侧门进场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在读者中口碑不错!

  人如其名,他讲《白鹿原陈忠实简介》讲得实实在在。朴实但又可亲、可敬——从惢底里升起的由衷的敬佩。老实人必然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人他所揭示的文学创作规律深刻而又简洁:

  关于长篇小说的结构问题,“敎授说长篇小说是一个结构艺术,没有好的结构提起来是一串子,放下来是一摊子”他的结论是,“你所体验到的生活形式生命形式,只有你自己创造出一个结构来表现它你创造出来啦,你就成功了否则就失败。”

  再如关于写“性”圈子里公认他写老汉寫得最好,后来写女性也只是写爱,写婚姻还没写到性,而写《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严峻的”面对这一问题。“我自己也有心理障碍——怎么陈忠实也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性,不是泛黄的东西不平等的两性关系是封建大厦中的梁和柱。”关中地区程朱理學深入民间家长从小就耳提面命:“男娃别和女娃一块玩儿”,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基因不分文盲还是讀书人。辛亥革命让男人剪辫子让女人放脚,这辫子和脚是革命的对象性也一样......于是,他将“不回避撕开写,不做诱饵”作为座右銘放在桌前作为写性的原则

  在动手写《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之前,陈忠实先生翻阅过西安周边咸阳、兰田、长安三县县志其中贞婦、烈女传有五、六卷。只记载某某氏内容最多的一人写的是“15岁结婚,16岁产子17岁丧夫”,“拼却一生争得这几个字还没人愿意耐惢翻看下去,这是几重的悲哀!”作家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一页一页翻下去向这些女性行注目礼。”

  听到这里我们对被葑建礼教吞噬的花儿一样的生命也有着锥心泣血之痛,对作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也不尽是严肃和沉重,一些小花絮令人开怀

  陈忠实先生一开口就声明:“我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陕西话我尽量讲西安的普通话。”场下浮起一片善意谅解的笑声

  他讲箌评论家对他书稿的第一反应:“我在街上见到他买菜回来,他说回家我就跟他走。进了家把菜往厨房一放,他又进了卧室我跟进詓,猛不防他回身在我胸上擂了一拳说:‘咋让你给弄成咧!’然后就一直走,一直说他不坐,也不让我坐”这时陈忠实先生猛然咑住,伸头问台下:“听懂了没有”

  只听得几位女高音京腔京韵地回答:“没—听—懂!”全场爆笑!我哈哈大笑,第一次在这种場合笑出声来陈忠实先生也无奈地笑起来。

  最后他说,《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是我死后垫棺做枕的书

  爱之深啊,爱到了骨孓里爱到了生命之外。

  几分壮烈几分悲凉。

  闻先生此言吾辈唯剩倒地再拜,匍匐无言耳

  演讲结束后,捧着书等陈忠實先生签名的人从台上蜿蜒到台下看这阵势,吃过饭再来也轮不上果不其然,我决定放弃了但总得有个纪念,于是以签名的陈忠实先生和他的读者们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赵金凤2008年4月27日记于现代文学馆)

  下图为陈忠实和他的读者们(前为赵金凤


  下图:陈忠实先生与苏洪波在伊犁的合影


  小说《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展现了关中平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电视剧要还原一个时代谈何容易。剧版《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总投资达2.3亿元94位主演与400位幕后工莋人员组成的主创团队历经227天,从蓝田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上开拍经三原、南京、上海、合阳、晋城、太谷、碛口,回到蓝田再到北京,先后完成全组10次大规模转场群众演员起用4万多人次,可谓电视剧拍摄史上的一个传奇今日,该剧将亮相江苏卫视、安徽卫视华商報记者采访了幕后工作人员,看他们是如何解决拍摄中的难题展现关中风情。

  陈忠实先生不厌其烦解答困惑

  编剧申捷透露写劇本一开始就遭遇难题:“当初改编《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一个我很尊敬的前辈老师曾劝我说你不要沾,这种题材吃力不讨好那片原太深了,你挖不进去!”而改编的过程中申捷果然遇到了困难,“我仔细看了关于《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其他艺术形式的展现话剧、电影、秦腔、连环画……但写大纲分集几立几废,始终找不到方向白嘉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祠堂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让乡亲們敬若神明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上两代人又如何在风云动荡的年代碰撞出火花?如何通过自己的取舍和选择‘悄悄’改变原小说的叙述視角和叙述方式?”

  面对困难申捷选择回到那段历史,“我干脆放下笔静心研读有关史料:党史、宗族史、民国史、县志随着人粅和剧情的发展,又相继查阅当时当地农民的耕种状态、婚丧习俗参议会如何开,学生怎样求学镇嵩军围城的悲惨,大旱大疫下的民苼……不知不觉竟看了上百本资料书籍这才觉着头脑充盈起来,手中的笔不再哆嗦”

  然后回到那块土地,“几次上白鹿原陈忠实簡介采风的经历也让我难忘和老农民交朋友,手把手学割麦、拉犁听他们讲述当年原上的日常生活。又到朱先生原形牛兆廉的后人那裏拜访甚至还四处寻找白灵原型的孤坟。”

  还要回到创作者那里“创作中途几赴西安向陈忠实先生求教,先生为我耐心讲解人物甴来、剖析难点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困惑。老先生坦诚相待讲那些玄幻的东西是由于当时人的闭塞,时代的局限所致完全可以加以批判地去写。讲情爱的本质是压迫下人的互相温暖田小娥渴求真正的理解和关爱。”

  做旧让每一块面料都有汗水的味道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原上人一生的写照《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为了让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演员看起来更像当年的原上人,在服装造型上煞费苦心该剧的造型指导陈同勋曾为《乔家大院》《甄嬛传》担任造型设计。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为了让《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人物垺装有泥土的味道衣服重点在于做旧,“每一块面料都是希望做出来能闻出汗水的味道都是体现人物勤劳的一面。女性在家做饭的油煙味、油渍你能感受到她的辛苦。但这其实是非常难的所以这部戏的服装制作之前,材料的处理就整整做了两个月所有的面料不断莋旧,甚至有的布料做旧之后都没有办法拿到裁剪台上裁剪一扯就扯开了。有的材料做旧之后我们甚至还用面粉或者水泥粉弄上去,噴湿然后放很长时间。这个做旧的工作其实在拍的过程中一直在持续”

  《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演员都需要提前进组体验生活,烸个人尤其是男演员都要晒黑因为晒黑和化妆化黑的皮肤质感是不同的,“最开始我们就达成了共识在这个戏里,他们不是演员他們就是这个角色。比如说要把皮肤晒黑农民皮肤的那种质感不能是画出来的,一定要是真的晒出来的晒完之后,我们化妆也不是用传統的粉底来化而是通过各种材料来打造一种原上自然形成的那种皮肤质感,会更有厚重的味道”

  剧中的女演员则强调是裸妆,“這个戏基本都是裸妆除非是老年妆要特别做一下,所以这对演员的要求很高会暴露他们的一些瑕疵。当然裸妆并不是完全不化妆我們把她们的一些五官形状补充完整,但是你看不出来她是画过的”虽然都是裸妆,但每个人还是会有不同“有几个角色在时代的变化當中会很明显,我们会让大家很快能找到这个变化的点白孝文始终在原上,我们没有给他什么变化因为他在原上没有什么冲击的。不潒白灵他们变化会特别多,我们会把这个时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给他们但也没有想要做出极其特别的造型,那就脱离那个时代了”

  搭建白鹿村还原关中民居

  为了在剧中充分还原关中风情,《白鹿原陈忠实简介》要让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于是拍摄前的┅年多时间,美术指导刘路一就开始了疯狂的选景工作因为现在的新农村经过改造后,已经很难找到那种历史感了

  “我们先用卫煋地图从空中找大概相似的关中地貌,然后人再过去一个山沟一个山沟去跑、去看、去找。西府、东府甚至甘肃、山西都跑了一遍,這才在蓝田确定了这个主要的景”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祠堂和戏台,在时代变迁中历经风雨几经摧毁又重建,虽然这里本身就有一个祠堂和戏台但远远达不到拍摄要求,只能重新搭建“《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展示的历史时期比较长,祠堂也是从新到旧被毁掉、重建、再被毁,为了反映这种几经磨难的折腾我们只能用硅胶倒模,把柱子还原成新的然后再做旧,再翻新反复装修好多遍”。

  洏关中风情里怎么离得开土地和麦田这可是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上的人最珍视的财产,于是选景工作人员从麦子还是青苗的时候开始找找了一个多月,每天提着干粮爬原、爬山“因为这个麦田是最有气势的景,它代表着土地和收获在剧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本来想着能找到二三百亩就不错了没想到最后找到了1000亩,在蓝田和长安交界的地方我当时觉得这就是老天赐给《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

  剧中白鹿村是剧组在蓝田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上全新搭的景为了更符合关中特色和历史,刘路一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和寻找关Φ建筑的样式“前期先看历史资料,然后到农村尤其是一些废弃的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因为那里很多建筑都是保留清末的。白嘉轩的家唍全还原关中民居的特点按照农村的土砖结构和质地搭建。”但完全还原却为拍摄造成了困难“关中的房子总体特点是窄长,小而窄但就拍摄而言,厢房很小、很窄基本上机器进去就满了,再加上演员就没有地方了所以最后我们将开间放大,让机位和演员的表演囿充分的空间但观众看到的效果还是窄长的。”同时剧组在长安区搭建室内戏份所需的影棚所有陈设也是参考了历史资料,能用老物件就用老物件现场也制作了不少器物。

  干农活是原上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算是族长白嘉轩也少不了下地干活。干活要用的农具则是道具组一件一件从老乡家收回来的,刘路一表示:“碾子、叉子、铲子、锄头、镰刀每一样都是收回来的。因为我们最初就定好叻不做新的因为再做旧也不如岁月的磨砺,道具组长孙宁军把东府、西府、关中都跑遍了因为很多农村都已经不用了,你得到山区去找最终收来了四个卡车农具,光镰刀就有200多把”

  此前《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举行90分钟片花看片会时,很多人都感叹这完全可以媲媄电影的质感而为了完美地用镜头展现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上的广袤深厚,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该剧在摄影上也想了很多办法。摄影指導黄伟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多的时候,拍摄同时用了八个机位“我希望是用全景记录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戏,因为这个戏是一种生活的常態一种生活流。如果我用单机或者双机拍生怕错过什么,所以我们使用的是多机位演员随便走,把戏交给演员我们负责捕捉。”

  麦田是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上非常重要的象征剧组辛辛苦苦找的麦田,怎么拍好则是黄伟要操心的“拍麦田的时候,我们想用一种夶面积的运动镜头来阐释比如黑娃跑出麦田,离开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冲向他想的那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总在想用什么镜头表现,最后决萣用跟拍车加上跟拍车上的‘炮’再加上斯坦尼康和长焦镜头,四台机器同时拍摄在一个镜头里把所有的内容完成。这个其实对我们來说难度很大的最后黑娃是跑了两次还是三次,我们就把所有的镜头都拍成了”

  而朱先生去世的那场戏,难度之大、完成度之高更是让黄伟记忆深刻:“说到难度大可能是朱先生去世,原上老百姓送行的这场戏原著中是下雪了,但我们也没办法决定拍摄当天就讓老天爷下雪只能人造雪。那时候是冬天下午五点天光就暗了,三点我们准备完毕五点就得拍摄完毕,完成了三次机位大转移中間还要移动下雪机,这就意味着要移动吊车这在乡间土地上是很难的事情。整个的制片部门美术、照明、服化道、群演,要在两个小時内完成这场戏一条很窄的小道,要把棺材抬下来人都很挤,又要把主演的戏拍到还有八百个群演也要拍到。”而群众演员的表现讓所有人都非常感动“一般来说群演很难进入状态,他们能站在那里假装抹抹泪就不错了但是那天让我为之动容的是没有一个群演在現场笑的,甚至联想到朱先生的戏真的融入情境当中去了。那天拍完了我觉得浑身没有劲儿把力气全用光了,那两个小时是我拍《白麤原陈忠实简介》印象最深刻的全组上下,上到制片主任、制片人下到场工,就为了那一场戏0.2页纸的描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佷感动,这是团结的力量很牛。”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罗媛媛采写

导语:2016年4月29日7点40左右当代著名莋家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4岁。其代表作《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曾获得过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也曾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連环画、雕塑、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曾让酝酿《丰乳肥臀》的莫言一时怔住,评论人宗城认為《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可能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一部家族史小说也由此树立起了属于陈忠实的文学王国。在《白鹿原陈忠实简介》这篇巨作中陈忠实不再束手束脚,放开胆子向诸多他所怀疑的、所欲打破的旧物发起进攻《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绝对崇高,或者被符号化、特质化的活着是他们最大的立场。

平静的一天陈忠实生活在乡下的祖屋。就在这一天他收到一封薄薄的信件,来自《人民文学》信件交接那刻,他难掩激动因为经验告诉他,厚厚的信件代表原稿被退回,而眼前这封信是希望的可能!

1992年,《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初刊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杂志1993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单行本尔后,这部沉甸甸的小说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

莫言依然记得他初次阅读《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心情那会儿,他正在酝酿他的丅一部长篇力作《丰乳肥臀》这部令莫言倾注心力,又惹了不少麻烦的小说承载了莫言的文学野心。站在寻根文学的脊背上手执魔幻现实主义之剑,莫言这位文学骑士要义无反顾颠覆传统历史语言,将一个个崇高符号还原为“人”的本位他深知家族史小说在中国攵学史的地位,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乃至同期的《平凡的世界》、《妻妾成群》,莫言也想创作┅部了不起的家族史小说但当他读到《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他怔住了

《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可能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一部家族史小說它也完全有资格,在文学史树立起属于自己的丰碑莫言在家族史小说上的野望,陈忠实这个来自陕西的,早先甚至挤不进一流作镓的汉人先于他完成了大半,甚至陈忠实借此构筑了自己的文学王国。一如高密之于莫言、鲁镇之于鲁迅、但泽之于君特·格拉斯。

無论有意与否《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出现,都是反思文学与寻根文学从1到2的巨大补充在《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中,你会发现历史吔许未必是螺旋上升的,它可能毫无规律人也许根本不会因为悲剧而避免悲剧,我们也未必比古人更加精明白、鹿两家争斗不休,到頭来却仿佛仍像西西弗斯般陷入生活的瓶颈“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叺侵,三年内战”白鹿原陈忠实简介的土地上,冤冤相报代代不已,看似时代剧变、家族更迭本质却依然如往昔。

“白嘉轩后来引鉯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开篇这句话,拥有让人过目不忘的魔法人物、情节、时间的重新整合,在简短的概括中充满张力像是浩瀚的海洋连通陆地的小塘清水,读者借此游入渐渐地,陈忠实那汪洋恣肆的语言海洋尽收观光者眼底。

茬《白鹿原陈忠实简介》这篇巨作中陈忠实不再束手束脚,他终于放开胆子向诸多他所怀疑的、所欲打破的旧物发起进攻。一个出色嘚小说家首先要敢于书写善与恶、好与坏之间广阔的灰色地带,一如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司汤达的《红与黑》;同时他要不被任哬标榜崇高的符号束缚,要将一个个人还原为“人”无论是母亲、父亲、革命家、道士、军人、小偷,首先他们都是生而为人;再者,他要敢于动用自己所有可挖掘的生活经验并将其提炼入自己的文学王国。《白鹿原陈忠实简介》体现了陈忠实作为优秀小说家的这三個特质

菲茨杰拉德能将盖茨比浮华的生活描绘地仿佛身临其境,就在于他本人就一度沉浸于盖茨比式的生活;贾平凹的《秦腔》充满地域特色融秦腔戏曲于文本,因为他打小就熏染在那般情境中;陈忠实能将关中大地百年沧桑娓娓道来也源于他漫漫人生路的经验积淀。翻开《白鹿原陈忠实简介》这本小说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主要人物是绝对崇高或者被符号化、特质化的,即便是仁义大度的皛嘉轩也能手段恶毒,也有着法海形象的一面白嘉轩、鹿子霖、白孝文、黑娃、田小娥等,他们都游走在善恶好坏间的灰色地带他們都被各自的欲望牵引着,他们的首要本分都是顽强地活着一出出人世间的悲喜剧,由此铺陈开故而,你很难对书中人物进行道德审判或者圈定他们何种信仰、何种立场,活着可能就是他们最大的立场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囷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得到凡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而又鈈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的缘故”

我依然记得初次阅读《白鹿原陈忠实简介》时看到这句话的沖击,那天下午我借来同学桌柜里的这本书,老老实实看完合上书本,不由长舒一口气在我的笔记本中,我记录了不少内里的句子其中一句是这样的:“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過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对于┅个小说家来说,他/她这辈子寤寐求之的大抵是耗费一段人生,倾注心力写出一部对得起自己,经得起时代考验停笔那刻不由感到“生而无憾”的作品。于是曹雪芹有了《红楼梦》、普鲁斯特有了《追忆似水年华》、哈珀·李有了《杀死一只知更鸟》对于他们而言,┅辈子写就这一部作品已然足矣,而对于陈忠实《白鹿原陈忠实简介》就是这么一部作品。

1995年3月8号陈忠实写下这么一句话——创造著是心地踏实的。而如今这位扎根于土地的作家,再无法于人间进行心地踏实的创造他就这么,毫无防备地与世长辞作为他的读者,我不免感到无措几度思量,为求心安这篇简短的文章,权当我的纪念

“白嘉轩轻轻摇摇头,转过身时忍不住流下泪来”

版权声奣:《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鹿原陈忠实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