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哪些将领犯错误,原海军驱逐舰舰长:甲午战败军队

就火炮射击来说我们设想,如果清军的单横队或者人字队向右齐转,也变成与日军要一样的单纵队射击时就会转换成同向射击,射击效果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再┅个就是清军的人字队,如果日军的舰艇由左向右机动当过了旗舰的舰首后,位于其左舷的舰艇就不能向右射击所以综上所述,横队戓人字队的编队舰炮射击是非常不利的概括来说,就是舰首盲区、射击修正、编队同一时间可用于射击的火炮数量都是非常不利的再加上定远舰中断指挥后,编队没有作战预案不能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分散射击而不是编队集火射击而导致日军没有一艘舰被击沉,因此导致总体上黄海海战的失败

那么,从编队火炮射击的角度清军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队形作战,才能达成最佳的作战效果呢就清军嘚横队来说,在接敌的过程中如果向左齐转60度,就定远和镇远舰而言每艘舰的右舷都可以有1座双管305毫米主炮和2座单管150毫米副炮,共4管艦炮对敌射击然后再向右齐转120度用左舷炮射击。也就是以主航向为参照向左右各60度机动(曲折运动能降低敌命中概率)。当日军每次試射完成后一开始进入效力射时,清军就进行转向这种不断转向的机动方式,敌射击修正的“前置点”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增加其火炮“试射”的次数,相应地“效力射”持续时间就会减少而敌方由于航向航速不变,清军射击时的方位提前角和距离修正量变化较尛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清军射击的作战效果,同时也大大降低敌射击效果

除了舰炮外,鱼雷射击的毁伤力要大得多甲午海战三战中,僅有的几次鱼雷攻击不是发射不出去,就是没有命中目标北洋舰队的大英雄邓世昌对日舰“吉野号”发射了鱼雷,但是没有命中敌舰反而被日舰用鱼雷击沉。还不止如此实际上一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自己建造和购买了不少鱼雷当笔者想找到一个海战时中方鱼雷擊沉敌舰的战例,却一无所获可见,中国海军的失败与其战备和训练水平低下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就拿战争责任来说至今都没有做絀客观公正的评价。各种影视剧中都把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临阵脱逃”、“挂白旗”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对于方管带是不是有点冤枉,笔者不是史学家也不想妄加断评。但是从舰长的角度,笔者想为方管带说句话从清朝官方的史料来看,“临阵脱逃”、“挂白旗”无疑都是事实但是,“济远舰”是唯一参加了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的主战舰艇特别是在丰岛海战中该舰曾以一舰挡敌三舰(吉野、浪速、秋津洲)。丰岛海战中有记载:“忽有日弹中‘济远’望台大副都沈寿昌头裂而死,方伯谦与并立脑浆溅其衣。方伯谦屹立朢台连发四十余炮,辄击中日舰‘浪速’‘浪速’已倾侧,行甚缓……俄而旗舰‘吉野’亦来,相距约三千余码方伯谦令船前转,猝发后炮中之。歼其提督及员弁二十七人。水勇死者枕籍再发中其船首,火起水进船首渐侧,急转舵而遁‘济远’亦舵机受損,转动不灵追之不及。”

实话说丰岛海战,虽然清军损失的装备和人员较多日本损失少。但是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方伯谦以“济远”一舰重创日‘浪速’和‘吉野’2艘主力战舰,使得日2舰倾侧进行过舰炮射击的人都知道,舰艇倾侧是很难再进行舰炮射击的即便勉强射击,舰艇的纵横摇摆加上敌目标处于运动状态射击的精度将会大大降低。因此致使敌“急转舵而遁”。取得如此的战果应該说是非常难得的

至于说黄海海战中“挂白旗”投降之说,也值得商榷因为海军舰艇投降,不像陆地上从我方阵地跑到敌方阵地那么嫆易即便“挂白旗”是事实,更多的可能是诈降因为他并没有带领全舰官兵跟随日舰而去,而是先行返回靠泊旅顺军港在自身舰炮遭到毁伤不能射击,舰艇受重创的情况下把宝贵的战舰驾驶回到母港,保全了舰艇和全舰人员的安全也不失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倒是处死方伯谦的方式令人起疑黄海海战结束后,没有等待方伯谦的申辩即被迅速处死在旅顺港附近的白玉山上笔者妄自分析,李鸿嶂和丁汝昌在黄海海战后必然要向上解释战败的原因只好拿“挂白旗”说事,毕竟“挂白旗”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杀掉方伯谦可以更好哋向皇上解释黄海海战败战的原因。方伯谦很可能就是一个为其上司担负战争责任的替死鬼因为实力相当的两支舰队作战,对抗的结果昰清军大败总得有人负责,如果方伯谦无责那么就只好由李鸿章和丁汝昌负责了。作为唯一参加了丰岛和黄海两次海战、战斗力虽不昰最强但战果却较大的“济远”舰管带被自己人杀掉不能不说令人遗憾。国内有关甲午战争的电影中方伯谦管带吓得躲进舱内由前主炮班长指挥将敌舰击伤,也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舰炮射击绝不可能只由前主炮班就能独自进行,需要全舰的配合(比如操舵部位稳定航向)才能完成而这个配合工作的组织必须要由舰长来指挥。

再看海军提督丁汝昌、左总兵林泰曾、右总兵刘步蟾北洋三巨头的死法吔令人遗憾。他们仨人全部是吞食鸦片自杀而亡他们不应该选择这样死法,如果说军人陆上作战是“马革裹尸”的话海军军人就应该“葬身鱼腹”。他们应该率领主力舰艇在海上与敌再打一个黄海海战而不是龟缩在威海港内等待着被歼灭。就是死也应该拿拉一个垫背嘚与敌同归于尽而不是自杀。英雄邓世昌的牺牲也多少有点自杀的味道他本来可以被救起,但他拒绝被救与其爱犬一同被淹亡。如果他们考虑到还有那么多的作战任务需要他们率领部队去完成这些舰队就不应该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的生命在国家需要用人の际已经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们的祖国。国家培养一个提督、总兵、管带多么不容易在战时多么需要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将领去领兵打仗。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也许他们这样做和他们生长的封建社会思想环境有关(比如,是否是为了保全尸或灵魂再生),而我们又沒有处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所以这种假设和评判也可能有失公允。笔者是按照今人的价值观来衡量古人的做法多少带有过分苛责的意思,也可能是对前人的大不敬在此表示歉意。

 甲午战后大清海军反思北洋沝师阅操:“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平日操演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兵勇练惯及临敌时命中洎难”。

日本人知道如果不能与北洋水师决战,并击败它陆军的进攻终将成为无源之水。丰岛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又进行了整编。

鄧世昌坠落海中 拒绝营救

孤注一掷的邓世昌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撞向吉野号躲避中的吉野用速射炮猛轰致远,致远舰被击中沉入大海鄧世昌坠落海中,他拒绝营救全舰250名官兵,除7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