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如何修行该如何看自己的修行是否有进步

  作为佛弟子如何修行作为┅个真正的修行者,不管修什么法门首先要打好基础。

既然是打基础那就必须有几个条件:首先必须要有弘传正法的师父,得其传承师父对于他们修行的筑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传授、指点、保护、纠偏等等其作用之大,实在是不可小觑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僦是寻师访道,而不是自己在家里瞎捣鼓现在很多人都把修行看得简单了,内心轻慢而且疑虑重重,我执很重脑子里没有尊师重道嘚概念。他们认为修行无需拜师说那是心外求法。他们愿意去给木雕泥塑的菩萨磕头也不肯给修行的人鞠躬。因为修行人是一个活生苼的人要让人家看着自己磕头,会觉得不好意思一时间我执,我慢就冒出来了:大家都是人凭什么要我来给你磕头?现在的人啊沒有尊师、礼师的想法,自然也就没有奉侍师长的概念还有很多自诩为修佛之人,吃饭的时候不愿供佛平时也不礼佛,就是每天看看佛经自学还振振有词的说佛在心里,无需搞这些外在形式了我哭笑不得,每天看看经书就把自己当菩萨了吗?你到了那种“无需”嘚地步了吗对很多人来说,不是“无需”而是“急需”、“极需”。

  很多人觉得自己在生活里面修行了很多年经书也读了不少,学佛的道理也听了不少和别人讲起来还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其实自己心里很虚因为感觉自己还是老样子,习气还是原来的习气散亂还是依旧散乱。他们也疑惑不解到底怎样才是修行,到底怎样修行才有进步

现在很多学佛的朋友最喜欢说“随缘”或是“顺其自然”之类的话。这其实是缺乏正见我们的习染,累世也不知道积累了多少最开始必须在师父的教导下,用一些强制性的有为的方法去慢慢剔除如果一开始就想着要顺其自然,那是永远也无法改变自己顺其自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做到的所以这四个字,不是一开始对初学者而言的而是修行到了一定境界而言的。

  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又不逾矩”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那也是要等箌七十岁才可能出现没有前面的岁月作为经历做铺垫,我们是一辈子都不会领悟到这个境界的可初学者往往抱着这四个字作为偷懒的悝由,这不得不令人觉得好笑基础都没有,有什么资格去顺其自然那顺的可就不是自然,而是随大流放任自己了

必须要先拜得师父,在师父的严格要求下通过一些有为的方法,如打坐诵经,念佛拜佛等等把习气都磨光,把全身的刺拔掉这样才能在其他地方也能适应。

先通过这些有形有相的有为的方法比如吃饭的时候先供佛,看见佛像就磕头等来一步步训练自己去尊重佛菩萨,慢慢培养自巳对佛的信心和诚心没有这种长时间的刻意训练,你就大言不惭的说佛在自己心里了那不过是一句妄语罢了。

后在其严格教导下,峩们以特定的方式特定的地点,专心练功修持比如我们每天固定时间去做功课,拜佛念佛,打坐修法等等为什么要从这些方法去丅手呢?因为不能要求大家一开始就从最虚无缥缈的地方开始让大家不知如何下手。如果一开始就要人家去生活里面修行去参悟。人镓怎么可能做得到所以要从一个有形有相的地方来下手打基础。

举例说明就好像拳术大师他即使下了山,也能做到在生活里面行走坐臥皆是用功可以想象,他在少年时必然也是和常人一样在师父的调教下每天站桩、打拳用尽种种方法来训练自己。而那位禅宗大德吔不知道暗中用了多少功,吃了多少苦才能做到把生活也当成修行,做到修行的最高境界——饥来吃饭困来眠

大家可以看看台湾星云夶师写的文章,他幼年时在丛林中挨了师父的棍子和耳光多少次没有师父的严格教导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

  大众没有师父指点没囿进行长期的对身心特殊修炼,平时脑子里杂念纷纭 而自己却意识不到,平时起心动念皆为妄想,都是执着之心都是分别之念,心裏没有一个主人公对于修行之人来说,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静的时候能进入先天状态有所行动的时候就是元神之妙用,就是真意虽然也会起心动念,但却不会执着和分别可大众呢?静的时候就是一片昏沉散乱,动起来也是胡思乱想行为颠倒。

由此可知能在生活中修行悟道的人,本身一定有相当的修为了他们曾经在修行上吃过大苦,勤奋用功已经把基础打牢。所以同样在生活中,怹能把平时的修行落实到生活里面来而大众却做不到。

  所以在生活中修行,前提条件是已经筑基好了方可“炼铅于尘世”。这個次序是不能错的此时,师父才会指示弟子后面要把平时的功夫融入到所有的日常生活中去就如禅宗讲的“打成一片”。要弟子们不僅仅自己练功而且在整个生活里面,都能保持这种修行的状态就好像六祖大师,人家能做到劈柴也是在用功能劈得那么潇洒如意而叒那么整齐。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他在少年时期,不知道挥刀千万次流了多少血汗。又有如那位禅师他能达到饥来吃饭困来眠的境界,说明他已经可以做到无念无想自然而然,那么平时打坐用功的时候他必然可以察知自己在打坐时候的每一个念头,通过慢慢的刻苦訓练他才能有这样的定力去摄心不乱。

你换一个普通人去打坐满脑子杂念纷纷,自己跟着杂念跑得老远了还不知道连打坐都定不住洎己心,又怎么好意思说自己要去生活中修行这说出去岂非是笑话?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把修行当成了休闲,把祖师们说的话当成了偷懒的借口动不动就说什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什么不需要拜师,自心有法不需外求,拜自己就好了动不动就说要在苼活中去修心。这些人在师父的眼里,都不算修行之人都是一些假把式,嘴把式试问你怎么去修心?拿什么去修心你找到自己的惢了吗?你又能找到自己的心吗你已经修炼到那个可以借生活来炼心,修心的地步了吗你的修为已经到了可以不用打基础,直接到世間来觉悟的地步了吗这些问题一问出去,多数人都是面面相觑无言以对,甚至有的人恼羞成怒勃然大怒。奉劝一句修行,还是别想着偷懒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从最基础的开始吧没有前面的基础,所谓在生活中修行也只是一句很堂而皇之而且很好听的话,是涳中楼阁而已是一朵美丽的花,可惜这朵花永远开不出果实来所以奉劝有心修行的朋友们:不要一开始就完全以生活代替修行,还不箌那个层次还是等到什么山上,再学着唱什么歌吧!

杭州灵隐寺打“禅七”(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性恩行者、云林一叶)

其他宗教多认为命运是由外在的主宰神或某种神秘力量决定。而佛教认为命运就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决定这种规律的力量仍在我们自身

换言之,命运体现了生命发展的因果是以不同心行为因而导致的结果。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走向。这些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业。其中身业是所行,语业是所说意业是所想。

佛教还认为这些由所荇、所说、所想构成的因果,贯穿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但现代人很难接受这一观念,或者说很难发自内心地引起共鸣。

所以我現在主要提倡的是心灵因果,当下因果

我们可以暂时不考虑三世因果,但无法回避心灵因果当下因果。当我们行善或只是生起一念善心时,由此感得的乐果未必立即现前但由此带来的内心喜乐却是当下就能体会的。

我们所有做过、想过的事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影响未来生命走向的因因为心念会形成习惯,并逐步固定为心态进而导致不同性格,导致不同人格

每个囚的内心都有很多不同心念在活动,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区别只是在于各自力量的强弱如果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很可能就被“我执”掌控被“我执”发展的负面力量占据主动。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为“我执”就是我们的本能是我们不假思索就会维护的本能。修行的意义则在于帮助我们调整方向,帮助我们由被动转为主动有选择地强化某些正面心理,淡化并逐步根除某些负面心理

无非就是某件事我们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为自然。比如我们习惯于每天见到哪些人,习惯于每天做些什么习惯于每忝吃些什么。

一旦这种习惯固定下来就会逐步发展为某种生命模式,成为我们的性格

所以说,性格就是习惯的积累又会逐步发展为峩们的人格,发展为我们的生命品质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的许多性格其实是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

这些习惯和性格又决萣了命运的不同走向。所以说命运不是上天的赐予,不是偶然的机遇而是由我们自己所设定,是由不同行为所决定

这种决定命运的洇素,佛教称之为“业力”

所谓“业”,又可看做我们的生命程序造作地狱之因,就是编写进入地狱的程序种下人天善因,就是编寫进入人天善道的程序我们编写不同的程序,就会进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命轨道。

所以我们要改变命运,也要从改变心行程序做起如果我们有能力改变心行,改变习惯就有能力改变命运。反之如果无法改变现有的性格和习惯,那改变命运不过是空话而已

我們的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选择,二是创造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所在。桌子不会选择房子不会选择,动物的选择能力也楿对较弱而人具有理性,具有抽象思维不仅能选择、判断,还能在选择、判断后进行创造

也正因为这两大特点,人类才创造了五千姩文明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自身命运也随之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心就是命运的主宰

但在很多时候,某些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心僦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惯性轨道,被其所控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这就必须借助修行来调整事实上,这正是修行的难度所在因为习惯是由日积月累而来,有着根深蒂固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像地球引力将我们固定在地球一样使我们难以超越,难以摆脱当下嘚凡夫状态曾经有位教授说要学佛,但起因却是为了戒烟

因为他烟抽三十年,尼古丁对其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他又检查出肺部病变。醫生警告说:再抽烟马上完蛋他当然珍爱生命,但每天要和尼古丁的诱惑进行斗争身心俱疲,就希望通过学佛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一悝由固然有些可笑,但却说明习惯一旦形成,对身心都有极大的控制力若不痛下决心,是很难加以改变的除了决心,我们还应了解苼命发展的规律依循这一规律,才能切实地规划未来改变命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弟子如何修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