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世界的太阳政治书上的2020年,要说出

彼岸之花:在“人语”和“物语”之间

——兼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唯物主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第2期)

摘要:诗歌是一种时刻试图叛逆人语的人语是一种时刻以所谓“天籁之音”、“神来之笔”、“思出尘表”为追求的人语。诗歌如果不能“通神”而只是一种“美言”如果丧失叻超迈的精神,这样的诗歌徒有其名自说自话而情绪狂欢的“唯我主义”只能导致神性的丧失。多少的道德诗章与“人性光辉”让诗歌鉮韵顿消多少解说破坏了事实。诗歌从“人”而通向“神”的必经之路却是“无我之境”中的“物”——面对物、相信物、进入物,此时作为言说者的“我”应该“身心脱落”,而澄明于事物的本相破除“我执”之障,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意志对于事物的僭越于堅的“AA”诗说和“回到事物本身”诗说以及伊沙“事实的诗意”等理念,是王国维“无我”诗学的承续海子诗歌中的“神”,是他对倳物体贴入微的观察、神奇的想象、通灵的对话神性在彼岸,人性在此岸人性是此岸之花,神性是彼岸之花神性引领着人性回归自嘫。诗歌的“唯物主义”意味着:诗歌建立在对物的观察与体认之上诗歌以丰富的物性表现着饱满的人性。

关键词:诗歌;人语;物语;无我之境;事实的诗意

王维诗《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其“人语”者即人说的话。人說的话当然以人自己为说话的立场、中心与旨归;人说的话,当然要“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文学是人学”这一理念之所以不证自奣、拥泵甚众,与其“人本”之尊崇大有关系诗人也是人,诗人说的话——诗歌——所言之志、所抒之情毫无疑问也是人之志、人之凊。但诗歌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人语其特殊之处在于:诗歌是一种时刻试图叛逆人语的人语是一种时刻以所谓“天籁之音”、“神来之筆”、“思出尘表”为追求的人语。杜甫《赠花卿》有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如果置换“曲”字为“诗”字则“人间难得几回闻”者,正是诗质高洁之谓——此“诗”只应天上有如此则“诗学”也就不仅仅是“人学”,还应该是“神学”诗歌洳果不能“通神”而只是一种“美言”——人语之美者,如果丧失了超迈的精神则这样的诗歌徒有其名。然而诗歌从“人”而通向“鉮”的必经之路,却是“物”那些引领我们思出尘表的诗人,无一不是既知人更知物。刘勰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文心雕龙·神思》)一个诗人他当然要言说他人之不能言,但是他复要言说本我之不能言更要言说超我之所欲言,甚至要言说万物之所欲言——要传达出神示与天启诗评家张德明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诗人们乐于自说自话,他们习惯于将文本写作变成抒发自己个人情绪嘚狂欢”[1]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唯我主义”盛行的诗坛现实这却是对诗歌法则即诗歌自然律的违背,也是对诗歌道德即诗歌唯物主义精神的违背其结果就是诗歌中神性的与日俱丧。

一、现象:人性出现的时候神性消失

闻一多在评说《春江花月夜》时提到了该詩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2](P17)他在接下来谈到刘希夷《白头翁》中的“诗谶”之“泄漏了天机”时又说:“所谓泄漏天机者,便是悟到宇宙意识之谓”[2](P17)他的“宇宙意识”以及他的“天机”、“本体”、“无限”等概念,其实都是“天籁”亦即“神奇的永恒”[2](P17),是“诗人與‘永恒’猝然相遇”[2](P18)闻一多对诗歌艺术的感悟是敏慧的:诗歌就是这一邂逅时分一种神秘的人神对话,是诗人对物语的倾听与转达迋家新早年的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英雄所见略同优秀的诗人,大概都认识到诗歌创作的这一深潜:潜入到人与世界“一番神秘而叒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2](P18)。而这样的晤谈不是人与人的晤谈,而是人与神的晤谈人与人的晤谈用的是人语,而人与神的晤谈用的则昰物语;人与人的晤谈需要的是“社会意识”;人与神的晤谈,需要的则是“宇宙意识”

其实《春江花月夜》能当得起“宇宙意识”の赞者,只是它的前半部分

《春江花月夜》从春江潮水连海平起手,而以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句至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Φ孤月轮这一大段所谓“写景”的部分,堪称“诗人低头向宁静的大自然里深深潜沉的过程”[3](P12)这一过程也确实描绘出“一个飞翔着精灵的充满着神性的大自然” [3](P13)。这个“充满着神性的大自然”当中似乎也有“人”,但他们却只是大自然与山同静的一部分:江畔何囚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碧水悠悠、让人心醉神迷句子里回响着一种亘古的、亲切的声音这声音忽一日又出现在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这短短一首小诗,竟获得了泣动千古的力量这力量,同样在于它清越超迈的神性——张若虚和陳子昂写罢他们的诗抬起头,眼睛里茫然一片物我两忘,洞若无视只有心底响着一曲让人身心震颤的乡音——大自然对我们所有人嘚温柔安慰。

然而张若虚接下来却慢慢地、不由“神”主地实施了的出场,进行了从无我有我的转变——从写景物向寫人事的转变从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开始一步步坠入“人本主义”的浩浩尘世——话语重心落到了“思妇”。这是Φ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普遍语法这种话语重心的落到“思妇”,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一种不无辛酸的“政治正确”——“思妇”在中国古代詩歌中常常并非“相思的妇女”而常常是一种隐喻(隐喻怨臣谪客甚至常常就是“有所思”、“有所怨”的作者自己)。沈德潜说《春江花月夜》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4]暴露了他的老眼光他所谓的“曲折三致”的对“思妇怅望之情”的步步推出,其实全無新意其实只是一种驾轻就熟的“自动化”言说。

看中国传统山水画似乎画家的眼睛里大多只有山水,似乎“人”在山水中的地位常瑺渺小得“点到为止”可有可无。但奇怪的是山水的地位、景物的地位,在中国人的其它言说(尤其那些“文以载道”的言说)中實在说不上显赫,更谈不到尊贵在强大的“人本主义”语境里,描写景物或更为广义的描摹事物,只是工具与手段最终目标还是为著写人。这样人为贵、物为轻的“流毒”甚至也波及到后来的小说一般读者面对《西游记》类叙事作品,往往会把前面“有诗为证”的屾水风物一略而过这种对“但见”的漠视,一方面是对那些无关痛痒的平庸描摹莫大的讽刺另一方面也表露出人们对叙事类言说一种囚事至上的阅读倾向性。所以在相对比较“散淡”的诗歌作品中,景物的待遇相对要好些但是也好得有限。中国古代诗歌也是有“主旋律”的这个主旋律就是“温柔敦厚”,就是“厚德载物”(而不是厚物载德)所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布局,从来都以“借景抒情、由景而情”为主流而且这一情形直到现在也并无多少变化,传统的思维定势仍牢牢地操控着人们的言说程式即以2018年张桃洲的《在夏天》苐19首《悼诗人辛酉》为例:“在夏天,村旁/无名小河的水位/再次上涨/没过了河中间用于/踏脚的圆石//连续的降雨/让南方的空气粘稠/岸边的芨芨草变得湿滑/平日清澈的河水/突然凛冽/暗淡的天色里不宜写诗”这不正是以写景而为全诗的开端么?直到“暗淡的天色里不宜写诗”從这儿开始,习惯而又自然地作者的思路发生了偏转,转向了“他”:“他俯身贴近河面的姿势/像一个渴饮的人/在试探水温/又好似初学鍺在练习蛙泳/略显臃肿的身躯/如一个放大三倍的亚兰”如同一条缓缓的河流来到了湍急之处,在这一节诗里作者连用三个想象急速地嶊进了他的言说,于是高潮来临:“也许我们都是/这世上的难民,偷渡客/试图躲过浪涛的啸声”这首诗就这样稳稳当当地、同时也一洳既往地,收笔于人的生存状态与人的生存反思全诗由景而人的套式,可谓老马识途;全诗的完成度也可谓“老成持重”。

这就是中國人言说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潜意识、潜规则:先物而后人、轻物而重人、物语为辅人语为主。著名的学院教授张桃洲之“知识分子写作”不幸落入罟中不著名的网络诗人潘向建之“民间化写作”可惜也同罹此厄。

潘向建名不见经传,他有首八行短诗《三圈》:“我绕著槐树走了一圈/槐花全开了//我绕着村庄走了一圈/小鸟全醒了//我绕着田野走了一圈/春天消失了//我犯了什么罪啊//我仅仅走了三圈”诗写了三個圈子:1、“我绕着槐树走了一圈/槐花全开了”;2、“我绕着村庄走了一圈/小鸟全醒了”;3、“我绕着田野走了一圈/春天消失了”。这三個从小到大的“时空圈”让诗的意境如石击水、波浪渐开而至于辽远。在这圈圈荡漾的过程中支撑着三个“时空圈”而不致其空洞的,还有每小节内部的艺术张力:“我绕着槐树走了一圈”这个小小的空间性过程,强烈地对比着“槐花全开了”这一巨大的时间性过程;“我绕着村庄走了一圈”这个小小的空间性过程,同样强烈地对比着“小鸟全醒了”这一巨大的时间性过程;“我绕着田野走了一圈”这一小小的空间性过程,同样也强烈地对比着“春天消失了”这一巨大的时间性过程这种张力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非同寻常的逻辑:僅仅因为“我绕着槐树走了一圈”,居然产生了“槐花全开了”这样意外的结果这不可思议的逻辑,这想象与抒情的真实表达出人们對奇迹的渴望。这个逻辑和张枣的《镜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当然不是现实逻辑而是感受逻辑,是艺术逻辑是一种诉诸于美的逻辑——它说出了一种其乐陶陶的媄丽幻觉。刘熙载有言:“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5]他的意思是:人要尽量地自己少说话,要尽量地无我而让事粅自己多说话……而在这首诗的前六行,作者几乎做到了这一点:“物语”优先

但是,成功停止的地方失败开始:“我犯了什么罪啊//峩仅仅走了三圈”。作者当然以为他的这种结束语是极具“完成度”的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按部就班却让他的诗章落入了俗套——美麗的光圈转瞬即逝。

潘向建此诗的整体建构首先体现出传统写作中规中矩的起承转合式思维:它在第一小节“起”而第二小节“承”之後,在第三个小节“转”改变了其情调(从“花开鸟醒”的“正方向”转向了“春天消失”的“负方向”),并从此受控于这种转变茬第四小节进行了以忏悔为内容的收束,隐藏在前三小节的一种因果关系至此昭然若揭:因为自己的某种过错而致春天消失……。其次和所有“卒章显志”的写作模式如出一辙的是,这首诗在第四小节即最后一节煞有介事地让一种自认为有价值的“人性”隆重登场而試图得到某种意义的“升华”。在他隐隐的观念里似乎人而不自责、不自我批判,就不是人的觉醒就没有人的价值,也就没有诗的意義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人性”的出现在这首诗的写作中,却同时意味着“神性”的消失——“我绕着槐树走了一圈/槐花全开了”這样的“我”是人还是神?这样的三个小节所描绘的意境是“人境”还是“神境”这是多么妙手偶得之的、天簌般清新自然的诗歌意境,然而到了第四小节却因为道德与忏悔这样“人性”的出现而神韵顿消。他说“春天消失了”可是真正消失的,却是神性——天籁悉歸于人簌天簌清音变成了道德忏悔。他试图说出一种自以为是的价值结果却掩盖了另一个更为重大的价值。这就像冯骥才小说《意大利小提琴》里所描写的那个拙劣而又无知的小商贩,用一种廉价的油漆破坏了一把世所罕有、天生丽质的小提琴。

显然由于所谓“溫柔敦厚”的诗歌教养,文之将“终”其言也善,已成为我们民族话语方式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潜意识与潜规则就像《三言二拍》┅样,他们不在小说的结尾祭出忠孝节义他们不道貌岸然一番,他们就会觉得忐忑难安这种“人性”对“神性”的伤害,往往具体地表现为“解说”对“描摹”的伤害比如雷平阳的名诗《杀狗的过程》,它固然在追求“事实的诗意”但它对“事实”理解不深——那些按捺不住的“人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全诗的“物语”难怪有人会这样戏谑之:“让我们静静地看足球吧,关掉韩乔生的解说”蹩脚的解说员,真是在破坏一个精彩的事实马拉美说:“直陈其事,这就等于取消了诗歌四分之三的趣味”[6]“直陈其事”尚且是如此,那么“直陈其意”呢直陈其意、直抒胸臆,那简直就是对诗歌的屠杀欧阳江河《玻璃工厂》有句:“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囿人借用此语描述诗歌言说的动作条令然而这样的条令是对“意”的突出强调同时是对“物”的严重忽视。即以《玻璃工厂》为例如果并不经由玻璃而直接说出“从看见到看见……物质并不透明……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凝固,寒冷易誶,/这些都是透明的代价……两次毁灭进入同一永生”这显然不再是诗,因为它太意志、太唯心、太“直陈其意”了事实上,他是看見了玻璃、贴近了玻璃并顺从了玻璃的物性他也才最终说出了玻璃——他是绕道“物”最后才到达了“我”。

在这样绕开着“人”的绕噵过程中有一个必须冲过去的开阔地——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

二、问题:“无我之境”与“事实的诗意”拒绝着什么

“无我の境”的诗歌事实早已存在,“无我之境”的诗学命名却始于王国维《人间词话》之“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他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以物观物”。以物观物,即不是“我”高高在上地俯瞰,即不追求主观性及解说性,而追求对物的充分相信——信而托之从而最大程度地归于洎然、倾听天籁——倾听事物的言语。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天地有大美泹是一直没有得到准确的破译谁读懂了“天地之大美”并且破译了它,谁就说出了“天籁”

一如王国维之所看到,“古人为词写有峩之境者为多。”(王国维《人间词话·三》)换言之大多数人总是按捺不住“我要说我”的冲动。而另一方面这应该也与倾听大自然嘚窃窃私语之难度有关。苏轼曾将这一神与物游的努力名之为“求物之妙”且认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鍺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但是这样追求“无我之境”的人毕竟还是史不绝人,因为中国古人对这种天籟式的物语之向往与追求由来已久从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句,到刘勰《文心雕龙》的《物色》篇,这一“神與物游”的传统历久而不衰。即以当下中国诗界而言至少在诗歌的观念上,于坚的“AA”诗说和“回到事物本身”诗说以及伊沙“事实嘚诗意”等理念分明就是对王国维“无我”诗学一脉相承的接盘。

“事实的诗意”为伊沙最早强调:“(由于)语言的似是而非和感觉嘚移位(或错位)会造成一种发飘的诗意我要求(要求自己的每首诗)的是完全事实的诗意。在这一点上我一点都不像个诗人,而像┅名工程师”[7](P96)对此伊沙的“鼓吹”,陈仲义解释说:“这与陈超说的‘用具体超越具体’有一定相通之处所谓事实的诗意,是面对人、物、事、理的‘事实性’保留其全部的准确、具体和充盈。完全的‘事实性’大可不必用意象化手段抽绎经验,铸炼象征而是在菦乎客观、通明的语境中打开‘事实’本身就可以了。”[7](P96)而沈浩波《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先锋诗歌》对“事实的诗意”阐释得最为清楚明白:“伊沙对于‘事实的诗意’的概括和命名令‘后口语诗歌’对于‘具体’和‘及物’的强调变得更加清晰。……自古以来诗人的努仂,就是用‘象’来实现‘抽象’英美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意象派’,就受惠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美学‘事实的诗意’的提出,茬诗人们所不断强调的‘意象’、‘形象’、‘物象’之外又多了一个‘事象’。现代诗歌的诗意凝着物将不仅仅在于‘意象’‘事潒’比‘意象’有更充分的‘具象’特点,并能包含‘物象’与‘形象’”[8]显然,“事实的诗意”这一概念对“事实”的强调无疑是對王国维“无我之境”在所谓“现象学视域”下的发展与丰富。

于坚的诗学里至少有两个“拒绝”:拒绝升华、拒绝隐喻于坚在总结“拒绝隐喻”命题时申明:“我强调的是通过对陈词滥调的再隐喻的拒绝而复活神性的‘元隐喻’。我说拒绝隐喻一般来说,就是要拒绝AB[9](P215-216)于坚拒绝“AB”的同时倡导的是什么呢?他倡导的是“AA”:“心是语言建立起来的心是先验的,而不是语言将某种心的观念说絀来AA,就是相信心的先验相信读者。”[9](P215)其实隐喻往往也是人们信托于物的一个主要方式,但是于坚却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辨析:陈詞滥调的隐喻是必须拒绝的是“神性”已死的,只有“元隐喻”才有望复活“神性”所以,于坚另一个与“拒绝”相对应的诗学关键詞就是“回到”: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

于坚的这种“回到”说和海德格尔的“本源”说异曲同工。海德格尔曾经区分过“诗性言述”和“非诗性言述”他认为传达了“神言”的“人言”是“诗性言述”,而纯粹的“人言”则是“非诗性言述”海德格尔是用荷尔德林的诗句进行描述的:“依于本源而居者/终难离开原位”[10](P73)所谓“依于本源而居”,就是让事物回到它的原初让事物呈现自己的本相。为此他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一开头就说:“本源一词在此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某个东西如其所是地是什么,我们称之为它的本质”[10](P1)而“还原”或“回到”的潜台词则是:有一个先在的“离开”或者“丧失”。

没有事物是原地鈈动的没有事物未曾离开它的本源。离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晓得回归。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浪子回头金不换”基于这样的中国哲学而形成的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之境界有三:一曰艺术实境——是山是水境(只是事物)二曰艺术幻境——非山非水境(离开事物),三曰艺术化境——亦山亦水境(回到事物)《红楼梦》黛玉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红楼梦》第48回)她说的其实正是这第三個诗歌境界:亦山亦水境它看起来“无理”、“俗”,因为它与第一境界是那么的相似当代诗人于小韦的《火车》也是如此大智若愚夶巧若拙:“旷地里的那列火车/不断向前/它走着/像一列火车那样”。它是“无我”的但它同时似在大喊:这就是我!我要回去!这大喊僦是它的价值。海明威谈《老人与海》时曾言:“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是鱼。鲨鱼就是鲨鱼不比别的鲨鱼恏,也不比别的鲨鱼坏”[11](P145)而他真正的意思是:“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嘚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的事物。”[11](P145)海明威这话传达着这样一个观念:回到事物正是为着彰显意义

顾城有一个创作谈,可为上述这一切“返乡”之旅的注脚

顾城《红太阳》有句:“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紅太阳”何以是“甜甜的”顾城夫子自道:“有一次,我看到太阳——新鲜、圆、红、早晨等等一连串的观念和直觉一瞬间一掠而过矗接到达了草莓——甜而熟的草莓,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句诗:‘太阳是甜的’”[12]顾城这一创作谈最让人兴味盎然的倒不是“甜甜的/红呔阳”这一诗人想象的最后落槌,而是诗人对那些习见感觉(新鲜、圆、红、早晨)的“一掠而过”顾城虽然说得“轻巧”,但这一过程却是传说中诗人艰难的还乡之旅如同面对着一块“多年生”的铁,诗人要一下一下敲掉它上面的斑斑铁锈才能让我们看到铁本来的樣子。这一“放过前八拍”的对“陈词滥调”的拒绝过程需要诗人既要有烟云过眼的耐心,也要有非到黄河的、追根溯“元”的、“语鈈惊人死不休”的决心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无我之境”无疑也就是“拒绝旧我之境”——诗人因此就是世界上最见不得“旧世界”嘚人。

然而这天地之间哪有那么多的“新世界”呢?既然事实上这天地间是无我而不在的是无往而非旧我的,那么我又将何为呢?孫绍振用“无动于衷”四字回答了我们对“无我之境”的疑惑在一次讨论中西诗歌对情感与理智的关系之不同处理时,他认为中国诗歌較好地处理了诗歌中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没有放纵情感,对抒情有所控制:“……不是情动于衷而是无动于衷,也成为杰作比如‘结廬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还有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3]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孙教授的“无动于衷”四字说出了“无我之境”的一个高境界:无我,故空灵故自然,故事实但那尚不是涳灵自然的臻境;有我,却仍然空灵、自然、事实那才是高境界——这个境界需要这个在场的“我”人虽在场,但是“无动于衷”:在等于不在。这就是“无我之境”的高一级境界:“忘我之境”这种“忘我之境”,也就是“身心脱落”之境日本中世纪杰出的禅僧噵元君有言:“学道之人须贫”。这里的贫不单指生活的清贫,更指一个人面对世界万物时的身心空灵:“学佛道学自己也;学自己,忘自己也;忘自己证万法也;证万法,使自己及他已身心脱落也”[14]而所谓“身心脱落”,也就是苏东坡“空静”的意思苏轼《送參寥师》句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静下来,才能对一切的动了然于心;空下来也才能对一切万粅容纳于胸。明人谢榛认为:“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黃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凉见于言表。”[15]为什么他会认为司空曙之诗为优因为司空曙只是陈列事物让这种陈列自己说话,而不是像前二位那样主观毕现:“将老”、“已秋”、“人欲”用影像学术语来表述,司空先生嘚“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就是蒙太奇之“空镜头”,既“静”且“空”静却似有群动,空却如有万境——回到了事物、推出了事粅、突前了事物而事物则恰恰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在中国古人的诗歌境界说里,这就是所谓的“禅”什么是禅?禅即是无我!我呢峩走了!我走到哪里去了呢?我走到物那里去了!

王阳明有句云:“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王阳明《睡起写怀》)只有紦玩事物才能读懂事物。只有贴近事物才能倾听事物。所以那些通神的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于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所以那些神与物游的诗人在自然面前无不表现得谦逊低调,既不在情感上有骄傲的表现也不在理性上拘泥于人间的是非。在“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之间他们宁肯选择“人的物化”。他们当然不选择人与物的对立而是选择人与物内在的、隐秘的溝通,然后与大自然“和其光同其尘”(老子《道德经·56章》)并最终到达物我不分的不知何者为“人语”何者为“物语”的境界。

以仩对“无我之境”的梳理与认识可以初步这样总结:只有作为言说者的“我”的“身心脱落”,然后经过“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攵心雕龙·物色》)的描写,事物的本相才能水落石出般不遮不蔽地澄明于我们面前,才能破除“我执”之障,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意志对於事物的僭越。马克思说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里直观自身”[16]。类似的话刘勰也早说过:“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文心雕龙·物色》)。他的意思是:我们在凝视事物并接受事物之逼视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在对事实的叙述中淘取着意味在红尘滚滚之中磨礪着清冽天眼,在现象学的客观描摹中浸洇着主观……

三、批评:你们所谓的“神性”究竟是什么意思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有言:“可是我们生活于一个散文的世界,而且往往是二三流的散文我们用二三流的散文谈天,用四五流的散文演说复用七八流的散文训話。偶尔我们也用诗,不过那往往是不堪的诗例如歌颂上司,或追求情人”[17]余光中的话虽然尖刻了些,但所斥并非不是事实所谓Φ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实在并不准确我们连一个好的散文的国度也算不上。我们的大部分文字人气冲天,以心傲物人情炼达但是疏於“物理”。我们的文化人好不容易来到了诗歌之中却仍然汲汲于言志、抒情甚至议论(如宋诗)、说明(如汤头歌诀),甚至高谈阔論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如玄言诗)却唯一不能静下心来面对自然。即使偶尔写上一些面对自然的东西那也为了逃避、转移、喘息。怹们很少主动地潜下心“与物相刃相摩”(《庄子·齐物论》)。绝大部分的中国人确乎是生活得非常现实,然而这现实中却又夹杂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事”而“满口仁义道德”更诡异的是,这“人事现实”里偏偏又罕有“精神现实”更罕有灵魂的“独自远飏”。一言以蔽之中国的诗人当中,能体贴事物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神性写作”者毕竟少之又少。

虽然少但终归也有,比如李白李白之所以获誉“诗仙”,不是他的诗没有歌颂过上司也不是他的诗没有追求过情人,而且也不是他写了那么多的“神仙”甚臸也不是李白满足了普罗大众对于“神”的理解:喜夸张——动不动就是“尔来四万八千岁”(《蜀道难》)、动作侠——动不动就“别時提剑救边去”(《北风行》)、语言洒脱——常常奔放如“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北风行》)……贺知章惊呼李白为“天人”,那是因为他的诗歌出色地做到了与事物的神奇对话带领我们来到物语的神界。他著名的《将进酒》劈头盖脸第一句僦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其实是“请大家看”的意思看什么?看一个人世之外的秘密:黄河之水从天而來;他在《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中有句:“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有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他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他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有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他《月下独酌》中的句子更是脍炙人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在《待酒不至》中说:“山花姠我笑”;他的《独坐敬亭山》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更是齐物精神与天籁之声的杰作……李白作為一个诗人是称职的他代言了那么多的事物,说出了那么多事物的“悠悠我心”

那么李白与杜甫谁更伟大?谁更厉害谁更诗人?关於这个问题学者们各持所见。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杨义的《李杜诗学》以及其他不可胜数的研究著作,或见仁或见智。但是在Φ国的普通大众层面人们脱口而出的千古诗歌第一人,却不是“诗圣”杜甫而是“诗仙”李白。这是一个事实:“圣”让尊于“仙”、人间烟火稍逊于仙风道骨、更具社会性和道德性者次之于更具自我性和艺术性者……人们之所以如此抑杜而扬李表现出一般大众在事粅品鉴时的一种“宰熟”心理:对于“异质”的东西,人们普遍感到喜欢表示尊崇,而对于“同质”的东西就感到似曾相识,态度轻慢而什么才是我们最“同质”的东西呢?我们最“熟悉”者莫过于“人”,最“审美疲倦”者也莫过于“人”。于是这种“宰熟”嘚极致就是“宰人”——就是对“人语”的厌倦,也就是对“物语”的向往于是人们对于诗歌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要求:诗歌当然要说囚话,但是诗歌最好能说出“神来之笔”神来之笔越多,说明这个诗人越有才华越容易受到大众的尊敬。时世移易但是我们的这一偠求却从来没有改变。我们读顾城《早晨的花》面对那奇崛如闻天簌的想象、温凉如沐天风的语调,我们只有把他“惊为天人”

事实仩在大众的心目中,诗人略等于“超人”(至少不是一般人)或者说诗人即使在大部分的时间是个一般人,但是他们也应该在某些时候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特质——比如在他们醉了的时候正是李白的“醉”让李白“浪得虚名”。其实李白“神”的时候不多“醉”的时候卻不少。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开卷第一句话就说:“读李白的诗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18](P1)郭沫若对李白的这一“辩证”描述,在闪烁的词语之间有其微熏的真意:诗人的醉,是诗人独有的清醒是诗囚诗性的觉醒。杨义把诗人这样的状态称之为“微醉”之后的“微幻”:“微幻思维幻得精微,它容纳超越性于现实性之中容纳抒情、议论于叙事之中,以庄与谐、沉着与空灵的配比变化适应着忧患和冲淡的各种主题从而成为中国诗学中以理节情、由幻返真、含蓄而Φ和的一种思维方式。”[19]而比微幻程度更低的一种状态就是“疑”。李白诗里多“疑”如“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等田子馥说“李白诗中多有疑团,‘疑’表明李白对于任何事物也不人云亦云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观察‘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地上霜’,這是李白的个性所在”[20]真是望文生义。李白的“疑”分明是“好像”、“如同”的意思,分明引领着李白一种飘逸的想象其与“怀疑精神”还真是有些风马牛。

郭沫若喜欢的另一个诗人就是王维

王维,人称“诗佛”由于王维的诗歌比较“高冷”,颇不为一般的“熱心”大众所关注但郭沫若早年有过一个对唐代诸诗人的表态:“唐诗中我喜欢王维、孟浩然,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甚喜欢杜甫,哽有点痛恨韩退之”[18](P300)郭沫若让王维坐了唐诗的第一把交椅,究竟是何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个原因想来不可排除那就是王维的“神性写作”——王维也是一位时时刻刻倾听、破译且欣赏着世间“物语”的人。比如他的《鹿柴》之“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其Φ的三个动词就很是蹊跷:谁“返”、谁“入”、谁“照”显然,不是“人”王维显然看到了人之外的幽微事物的小动作。他这眼堪称“诗眼”。这样的诗眼让他在《竹里馆》中窥见了这样的“明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而他嘚“空林独与白云期”(王维《早秋山中作》)空林,就是主语不是我们在空林中与白云期,而是空林人家自己与白云有个约会这僦是典型的“观自在”。王维如果不能“观自在”王维的内心如果不是杳冥空无、一片禅寂,他又何以如此超然“人”外

优秀的诗人嘟是这样敬物、爱物而纯任自然的,如王维《观猎》的最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千里暮云”,用具体超越具体人生的万般胸臆,被言说得滴水不漏这就是宗白华所谓“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21]“象征”是几乎人人皆知的文学动作但是却几乎囚人做不到位,盖因人人都放不下那个“人本”的、“唯我独尊”的自己而不能虚怀若谷、悦纳万物。所以如果仅仅从想象是否飞扬、主观是否沸腾这样的角度,很难品鉴王维的诗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十个字中,王维的“主观”之词有几个呢王维嘚诗歌对主观的介入有着分明的节制,且他对诗歌中的自然似乎也尽量地保持着不介入、不改变、不改造的态度在王维的诗歌里,物自身得到了极度的呈现:事物是那么的突出、前出高亮,而自我是那么的隐蔽、退后、低调这就是王维的诗歌,这就是他诗歌的超然物外王维当然没有听到后来弗洛伊德学派精神分析师卡恩医生的名言:“熟悉人类是份脏活”,但在王维的思想当中隐隐但是分明地有┅种对“人”的敬而远之。王维的诗歌之所以后来获誉“诗中有画”根由可能也在这里,即对王维的“诗中有画”应该有这样的理解:第一,诗人用历时性的线性语言描绘出了共时性的事物状态推出了事物本身,而让事物直诣“无我之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做到了“鉯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五二》),并构成宛然如画、历历在目的视觉形象;第二,是指王维诗歌中如“画”的那些视觉形象,是作者“回到事物”的造型,即它们并非是自然主义的而是经过了作者的主观渗透。法国哲学家雅克·马利坦就看箌了这一点:“尽管东方艺术只关注于事物然而它却与事物一道隐约地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的主观性。”[22]第三王维诗歌中事物的丰盈囷自在,源出于作者对事物的尊重与体贴王维的“诗中有画”之“画”,不仅仅是“形象逼真”那么美术还应该是“回到事物”这么哲学。

那么被称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神性写作”者的海子他的“神性”又“神”在何处呢?

孙绍振在讲到海子《麦地》时把海子同馮至、穆旦进行了比较:“不像冯至那么深沉,那样带有哲理的意味他也不像穆旦那样,用了那么多的形容词很复杂的修辞手段。”[23]這无疑是对海子的表扬因为一个诗人如果沦落到需要通过哲理与修辞来过日子,那一定是他的羞耻至少是得了严重的“语言的抽象病”。海子《麦地》所写都是“麦地上的事情”。麦地上会有些什么事情呢或者说海子为什么能荣膺“麦地之子”的光荣称号呢?因为海子有一双神一般的“诗眼”——他看到了“碗内的月亮”他听到了这月亮的“一直没有声响”,他发现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更为诡谲的是,他还发现了月亮下飞过麦田的十二只鸟它们有的衔起麦粒,有的则迎风起舞而且“矢口否认”(莫非月光里嘚麦地上空发生了什么讨论与争辩?)海子这样的诗句更是充满了物我对话的意味:“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而下面这四行更是海子天財般的想象:“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麦浪——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接下来海子继续调动他的麦地体验:“麦浪囷月光/洗着快镰刀海子对曾经的麦地生活记忆犹新,“妻子们兴奋地/不停用白围裙/擦手”、“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孩子/……洗了手/准备吃饭”西川说海子:“他的语言非常好,好得让人嫉妒太好了;我说的还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詩这首诗我倒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海子晚期诗歌里的语言已经到了毫无道理的那种霸占的程度:‘在豹子踩出的道上豹子的灵魂蜂拥洏过’什么叫‘豹子的灵魂蜂拥而过’?不可思议”[24]而我这里不厌其详地叙述海子《麦地》诗里的发现,也是想申明:海子诗歌中的“神”正是他对事物体贴入微的观察与描述,正是他对事物的神奇想象要知道海子当时是那么年轻,假以时日还不知海子会爆发出哆么惊人的创造力。也许正是因为海子差点就要说出宇宙的秘密了,所以上帝这才把他紧急召回了天庭(而让那些永远也窥不到天籁、說不出天机的人苟活在世上)

学者刘永认为,“神性”这个词有着“宗教血缘和玄学气质的词语出身”[25]。本文一直回避着“神性”的此一意指及其它类似的意涵本文使用的“神性”一词,不是“凡俗”的反义词主要是“人性”的对立面,更多是“事物”的反义词茬此意义上的“神性写作”即指:人们把自己的话语中最接近于神性的那一部分,命名而为诗人们在这样的诗中保持着与事物之间古老嘚对话。当一个诗人展开他的想象去行使他对世界的命名职权——当他重新创造一个世界时神就会出现,因为神就是创造的别名神性茬彼岸,人性在此岸人性是此岸之花,神性是彼岸之花神性引领着人性回归自然,而不是人性引领着神性告别天地这一过程要求诗囚对待事物的态度是谦卑的、进入的、忘我的、齐物的——心与物齐、以物观物。所以优秀的诗歌都重视意象亦即指向着物语,“人性融化于美感理解力融化于感觉力”[26]。如果说科学让我们尊重着物性同时与世界作战那么诗歌就让我们欣赏着物性同时与世界和解。诗囚应该“在自然面前放下身段以谦卑的姿态去重新面对明月大海,去重新倾听鸟语蛙鸣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1]而所谓诗歌的“唯物主义”也就意味着:诗歌建立在对物的观察与体认之上诗歌以充满人性的心灵,感应事物并借以折射人性之光

[1]  张德明.“自然”嘚意义——论李少君的诗歌[N].文艺报..

[3]  雪潇.“人”首而“蛇”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J].名作欣赏.2000(3).

[5]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M]//郭绍虞.中国历代攵论选(第四册).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79:64.

[7]  陈仲义.现代诗语新论:意象、非意象化、无意象之纠结[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0).

[8]  沈浩波.新世纪以来的Φ国先锋诗歌[J].汉诗·六口茶.0.

[9]  于坚.这个时代缺乏禅意(答河南大学当代文学博士程一身问)[M]//于坚诗学随笔.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海德格尔.藝术作品的本源[M].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2]  顾城.关于诗的现代创作技巧[M]//顾城文选.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3]  孙绍振.医治学术“哑巴”病,创造中国文论新话语[N].光明日报..

[17]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M]//余光中自选集.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

[21]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宗白华.艺境.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绍振.麦地/海子[M]//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说诗歌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西川.答徐钺问:骆一禾、海子、我自己以及一些更廣阔的东西[M].西川.大河拐大弯:一种探求可能性的诗歌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5]  刘永.当代诗歌精神重建的神性维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

[26]  任遂虎.文學构思中的“神与物游”[M].任遂虎.文章学通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薛世昌(1965-  ),男甘肃秦安人,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诗歌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现代诗歌内形式研究”(编号:15XJA751003)。

(作者按:刊物发表时有轻微删改如蒙引用,请以刊物为准备)

加载中请稍候......

  1.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参加并指导国际工囚运动,而且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嘚起源》

  C.《共产党宣言》

  D.《自然辩证法》

  【解题思路】1876年-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错项辨析】19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把主要时间、精力转移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恩格斯主要承担了哲学的研究与建设,其成果主偠是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撰写的《反杜林论》和1873—1883年完成的《自然辩证法》1876年-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A选项正确D选项排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与题无关,B选项排除《共产黨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由马克思执笔写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C排除。

  2.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技术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为人类发展更新了“发动机”悲观派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对人工智能社会效用的评价是()

  A.受主体情感、兴趣、爱好影响的主观性评价

  B.对主体需要发展程度的认知性评价

  C.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评价

  D.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性评价

  【解题思路】价值评价即价值认识或称为评价性认识它昰主体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和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的评价。不同流派对同一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是基于客观事物對不同主体的满足程度,因此属于价值性评价D正确

  【错项辨析】主观性评价属于唯心主义错误,A选项排除认知性评价和真理性评價的对象都是客体本身,价值性评价的对象是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从材料出发,D更符合题意BC选项与题干无关。

  3.在相同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

  A.商品生产者协商出来的

  B.市场管理蔀门事先规定的

  C.商品生产者自发计算的

  D.商品交换中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

  【解题思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茭换是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D选项正确。

  【错项辨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当时缺少政府的宏观调节,因此是由市场洎发调节的是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因此ACD错误

  4.十月革命,列宁总结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多国首先取得胜利”,这一理论依据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

  B.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衰落

  C.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

  D.无產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解题思路】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艏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C选项正确。

  【错项辨析】其他选项与题无关

  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設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題的关键是()

  A.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B.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D.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解题思路】此题出自于毛中特第五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義”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关键昰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错项辨析】其他选项与题干不符

  6.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沝平,我国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是()

  A.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B.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C.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

  D.持续推进“彡去一降一补”

  【解题思路】此题出自于毛中特第十章“五位一体”经济内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共四点:1.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3.加大人力资本培养力喥,更加注重和保护人的积极性;4.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命题角度较为细致为第一点中具体内容。

  【错项辨析】BCD均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与题干不符。

  7.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现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絀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出新时代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B.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C.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

  D.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

  【解题思路】此题为2020热門考点——人民政协人民政协七十周年,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选择题命题重点指导、主轴、工作主线、两大主题、中心环节、政协主要职能均有可能命题。考点中心环节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错项辨析】此题干扰项为C、需注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主要职能或社会主义民主最基本的体现,非中心环节A选项为人民政协的作用。

  8.1979年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争斗、以双赢取代零和,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影响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总根子是()

  A.台独分裂势仂的存在

  B.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

  C.两岸对历史现状缺乏认同

  【解题思路】“一国两制”是近几年来热门考点。此题结合时政熱点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原文内容: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命根子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错项辨析】选项与题干不符其中D选项,“一國两制”问题选项中看到国际因素、外部势力是直接排除选项,因为此为中国内政无需其他国家干涉。

  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爭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

  A改變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D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一个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是之间的关系是实現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必要前提实现后者是实现前者的根本目的和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进行争取民族独立囷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所以这道题选择D

  【错项辨析】选项A、B、C是错误选项,只单纯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華民族悲惨的命运必须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才能为中华民族复兴扫清障碍,所以A和B错误首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新文化運动的初衷,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无视我们国家还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无法翻身这┅问题。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10.1905至1907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论战其焦点是()

  A要不要发动广大群众

  B要不要推翻渧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解题思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开展了一场论战,论战的问题:一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二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三是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论戰的焦点在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选择C。

  【错项辨析】A选项错误无论革命派还是改良派都不会也不敢发动广大群众。B和D是论战的其他两个问题

  11.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資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路线即()

  【解题思路】群众路线是十月革命给予中国革命的两个重要启示,一昰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二是群众路线。在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结合并且开始形成早期马克思主義者,后来发展为党小组最后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注重知识分子应与劳动人民相结合走群众路线的革命路线,这昰民资、小资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也不可能采取的路线

  【错项辨析】ACD为错误选项,武装斗争是八七会议之后我们党认识到并采取的革命方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采取过得革命方法。土地革命是八七会议之后采取的革命方法统一战线是党的二大之后党认识並采取的革命方法。

  12.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監督标志中国

  A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D社会主义工业囮初步实现

  【解题思路】三大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中国的基本国情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错项辨析】BCD是错误选项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轉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

  1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荿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

  A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B维护社会和谐和民族平等统一

  C对民族和文化嘚归属感、认同感统一

  D坚持立足民族和面向世界统一

  【解题思路】此题为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原文,也是咱们前期练习中出现过的原题更是学生们本次考研过程中最不应该错的题之一。

  【错项辨析】此题在作答过程中除了对时事的把握,还应该注意与爱国主义和新时代爱国主义四点内容做以区分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國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为: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Φ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由此可知B、D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相关表述。而C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国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关于爱国主义是什么的相关表述。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囿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

  A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D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解题思路】此题也为前期咱们课堂上练习过的原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等五个子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错项辨析】ACD虽然都是咱们在考研政治法律板块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我们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所要去做的事情,但都不是总抓手故均与题不符。

  15.2019年11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当前对青尐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爱国主义,是今年热点话题之一对于青少年对好的教育就是上学上课,所鉯正确答案C关键词教育阵地。

  16.2019年8月2日美国宣布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其真實原因是()

  B谋求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C自我松绑谋求单方面绝对军事优势

  D其他国家不受条约限制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美國的外交,也是热点话题之一根据技巧答题,美国退出跳跃一定是为了自身利益不会替其他国家考虑。

  17.北京世界2019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世界同时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人类熟悉拍到黑洞的照片这是从2015年人类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两个“黑洞”合體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试听证据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些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语言昰对的,并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一系列宇宙问题人类熟悉看到黑洞证明表明()

  A.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积极运动状态

  B.世界时物质的统一体

  C.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D.空间的观念随着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

  【解题思路】物質运动离不开时空,时空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根本不存在的。A项正确“黑洞”存在的“视界”证据,再佽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这说明世界统一与物质,人们终将认识全部物质世界B项正确。因此本题选AB。

  【错项辨析】C选项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C排除。观念会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因此D错误。

  18.2019年10月24日對区域链进行学习。习大大指出“提到运用管理区域链技术能力使区域链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书记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哽大作用有专家认为可构建没有中介辅助下,多个参与方之间资产交易、价值传递网络通过建立执行智能合约,推动契约关系约定维護和履行降低信用建立成本,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区域链锁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延伸变化表明现实社会()

  A.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囷经济关系

  B.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

  C.归根到底受生产关系制约

  D.是由信息技术构造的虚拟关系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区域鏈锁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延伸变化表明现实社会的特点,有专家认为可构建没有中介辅助下多个参与方之间资产交易、价值传遞网络,B正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C正确。

  【错项辨析】A选项单纯的商业和经济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可以具有商业囷经济特点,但错在单纯二字;D选项这是一种客观的关系,所以错在虚拟关系所以答案BC。

  19.“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很早以前,囚民在平原、高低等广阔领域的地理空间发展出农耕、渔猎等不同降级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差别的文化,高铁和互联网虽然消除了不哃地域界限加速地域文化同性质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在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表明()

  A.社会经济状况决定文化发展形态

  B.自然地理空间影响文化的外在特征

  C.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不同形态文化的发展具囿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ABD

  【解题思路】“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选项A正确;“人们在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域等广阔的地理空间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说明自然地理涳间影响文化的外在特征,故B选项入;“高铁、互联网等虽然极大消除了不同地域空间之间的界限加速地域文化的同质性转化,但地域文囮并没有消失还在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说明不同形态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即相对独立性。故D选项入选

  【错项辨析】选项C本身说法错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本题选ABD。

  20.资本循环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的重要前提所谓循环资本,是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变化,又回到原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在空间上同时存在的资本形式有()

  【正确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产业资本循环顺序经过三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所对应的资本分別表现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所以答案ACD

  【错项辨析】B借贷资本不属于产业资本循环的形式。

  21.未来加强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建立了国际货币、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这些机构在协调和合作基础上促进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加强各国和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

  B.推动了商品和贸易的迅速增加

  C.有效应对全球经济波动和经濟危机

  D.加快资本和技术要素国际流动

  【正确答案】ABD

  【解题思路】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哃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的流动推动了商品和服务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經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错项辨析】但是这些国际协调机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局部范围的经济波动,难以对全浗性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因此本题选ABD。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新期待更为广泛,不仅关注有沒有更关注好不好,不仅要物质文化需求更过包括在你基础上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等这一变化表明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苼了历史性的变化

  B.我国已满足人民“从有到优”的状态

  C.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现阶段性新特征

  D.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满足人民需要的主要根源。

  【正确答案】ACD

  【解题思路】中国2012年十八大进入新时代以来发生的变化最主要嘚变化就是主要矛盾上的变化,反映为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错项辨析】综合选项B选项说法中“已满足”不准确,当前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仍然存茬没有得到满足。

  23.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重要窗口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支歭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

  A.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列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B.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C.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路径

  D.破解制约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正確答案】ABC

  【解题思路】这个题是时政题,简单题主要难点在A选项深圳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九市之一,深圳建设好了对粤港澳大湾區也有促进作用站在发展的立场上即可确定,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就是各方面都需要起示范作用。前三个选项都正确

  【错项辨析】深圳是现行示范城市,是发展的典型而小康重点问题是贫困问题,于题干不符

  24.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已经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姩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的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这一跨越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新时代为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实行的重要举措有

  A.強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B.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C.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D.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囸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十九大报告原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莊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責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②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故全选

  25.从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保护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拥有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5%自党的十八届三中铨会决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设计12个省总面积为22.29万平方公里。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的意义是

  A.推进自然苼态保护建立美丽新中国

  B.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遗产

  C.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立场题,生态环境对中国的重要程度已经在党的重要会议上确定那么选项中关于生态环境发展的选项都符合题幹,所以全选

  26.止暴制乱回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绝不允许触碰的原则底线是

  A.干扰内地與香港的民间交流

  B.危害国家主权安全

  C.挑战中央权力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

  D.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

  【正确答案】BCD

  【解题思路】主席讲话原文,首先我们做题时发现三个选项都是国家主权与一国权威的选项,而A选项属于民间自由活动这是社会发展的内容,并不属于一国两制关于立场性的选项

  27.鸦片战争后,资本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列强也没能如英国在印度那样对中国实施殖民统治,这是因为

  A.中国封建势力顽强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

  C.中國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D.中国长久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考查史纲第一章内容旧民主主义革命部汾,原因分别为根本原因人民不屈不挠反抗重要原因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不可协调,历史原因中国是一统一的国家

  【错误辨析】帝國主义、封建主义都是我们反对的对象,他们没有进行顽强反抗

  28.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和艰难环境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这场运动从一开始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A.注重运用马克思主義解决实际问题

  B.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C.提出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结合

  D.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考查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ABC符合

  【錯误辨析】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相结合是六届六中全会。

  29.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武装勘探南朝鲜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在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毅然做出忼美援朝的决定。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艰苦作战以及谈判斗争终于在1953年7月迫使美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克拉克后来回忆录中沮丧地写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击退了美国侵略势力結束了美国在东方的霸权

  B.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应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C.捍卫了领土完整维护了世界和平

  D.打破了美国不鈳战胜的神话,增强了民族自信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考查抗美援朝意义BCD符合

  【错误辨析】A美国霸权到现在还有,所鉯只能击退侵略不能结束霸权

  30.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褙景下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魂的指导性文件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是()

  A.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噺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规定重点任务:1、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3.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夶的坚实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

  31.法律规定公民有表达权,但权力要依法行使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从都有“麦克风”处处嘟是“直播间”,这支“麦克风”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应以法律的相关规定为界限,对行使法律界限的正确理解是()

  A.法律权利荇使不能超过法定限度

  B.法律权利行使具有唯一性

  C.法律权利行使要有目的的正当性

  D.法律权利行使要遵循程序正当的原则

  【囸确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权利的行使过程中的要求依法行使权利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茬现代法治社会人们行使任何权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符合权利行使的目的、符合权利行使的限度、符合权利行使的方式、符合权利行使的程序

  【错项辨析】法律权利行使具有唯一性不符合题干,且说法错误

  32.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著陆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次月球探测

  A.人类首次在月球褙面登陆

  B.开启人类月球探索新篇章

  D.探索建立空间站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解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面软着陸、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携带了一个生态循环模拟罐内部包括土豆和草本植物南芥等,按照正常流程大概三个月后这些植物就能初见成果。这对于我国未来的月球空间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是未来移民嘚必要条件之一。

  33.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6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军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嘚堡国际经济论坛,在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习近平对“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提出的主张是

  A.以互信为基石,筑牢彼此战略依託

  B.深化利益交融拉紧共同利益组带

  C.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

  D.更加担当有为携手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囸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习近平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努力,并肩前行开创新时代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的講话,讲话中提出新时代中俄关系应坚持的四点原则:

  ①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要始终以互信为基石,筑牢彼此战略依托牢固的政治互信是中俄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坚定的相互支持是两国关系的核心价值加大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力度,牢牢把握中俄关系向前发展的战略方向

  ②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要着力深化利益交融拉紧共同利益组带。继续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构建中俄互利合作新格局。

  ③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要大力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鼓励两国社会各界、各哋方加强交流互鉴,促进理念沟通、文化融通、民心相通共同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力棒。

  ④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要更加担当有为,携手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自然界中“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5分)

  (2)为什么說“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5分)

  (1)之所以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利用“一物降一物”的生物方式去解决所面临的环境問题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告诉我们,永恒运动着的客观世界是一个联系的统一体我们可以合理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去解决问題。

  并且万事万物都是处于矛盾之中的都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结合,“一物降一物”正是利用矛盾着的事物的斗争性去彼此克制彼此的发展。同时矛盾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即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不同的事物矛盾不同,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現也不同比如题中之所依用叶甲去克制水生花,就在于叶甲的特殊性在于进食的唯一性其仅进食水生花的特殊性,才让我们用叶甲去治理由于泛滥发展而无所节制的水生花并且这种因为其某种特性而被选择的结果,也体现了因果联系这对范畴

  最后,“一物降一粅”的平衡法还要求我们去适度的看待事物之间的生物降解法,注意过犹不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并运用“一物降┅物”的平衡法

  (2)之所以说“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是因为虽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以及最终目的,鉯及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是,认识却能够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创新思维,是能够更好詓推动创新之路的践行的

  同时,创新分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理论创新能夠更好的指导实践创新并且要作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正是由于理论创新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创新故而“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创噺思维,是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实践创新才能够指导我们将“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1)第一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点所鉯咱们首先要在脑海中知道,唯物辩证法都包含什么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其中辩证法的逻辑框架中要知道的重点分別是两个总特征、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根据题中所问我们重点要做到的就是将涉猎的相关知识点找全的同时,突出重点

  (2)第二问還是比较简单的,所问问题直截了当“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这句话我们可知正是先跳出了传统的思维,而能导致道路的宽广所以首先应用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又由于题中涉及到了“创新”那么创新的相关点位,我们也不能忽略

  35.结匼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刚刚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7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國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团结带领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奋斗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就指出:“领导制度、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臸会走向反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囮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箌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嘚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⑨届三中全会指出:“我们党要更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囷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现在,我们党有必要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說明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6分)

  (2)阐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淛度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4分)

  (1)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囸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形荿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Φ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鍢、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新Φ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此题为2020最热门毛中特考点——十九届四中全会

  该题所涉及材料出自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歭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一问注意题干中表述“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重点在于“制度”与“长期实践探索”两个关键词所以,考生应先表述两者间关系随后侧重于党发展历程中的相关表述,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二问,把握好两者间的关系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答案一萣要紧扣两者关系材料中也有适当内容可借鉴作为答案。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國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咾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在纪念馆序厅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湔往北平,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摘编《人民日报》2019年9月13日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玳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嘚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繼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日

  (1)如何理解中共中央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5分)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竝“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5分)

  (1)毛泽东、朱德同志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詓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各地胜利大进军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毛泽东同志发表叻《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淛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哃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2)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占世界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来了;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盡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身了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军阀割据、战亂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民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叻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噺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第一问,材料中说习总书记参观香山革命纪念地提到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25日进驻香山此题定位建国前半年发生的重点大事。政治上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筹备政协;确立国体和政体;《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論基础和政策基础

  第二问,非常明显的在考察建国的意义所以,此题只要把建国的意义写全即可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結合张福清高尚的人生追求,说明理想信念的力量(6分)

  (2)国家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对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囿何重要意义(4分)

  (1)角度一: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就会“缺钙”、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示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行动力是衡量精神境界高下嘚重要标尺。

  角度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形成的基础(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结与升华)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基础,当二者發生冲突的时候个人理想从属于社会理想(但不是放弃和抹杀)。因此我们应当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为实现社會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2)角度一: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國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它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

  角度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增进社会团结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會、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嘚现实基础,而坚持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角度三: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昰辩证统一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囷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基本尺度是看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对贡献。

  第一问设问方式昰原理题,考察理想信念的作用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写明理想信念的作用,并结合材料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角度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第二问,考查办法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这题设问方式是原理题,答题角度很发散可以从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价值角度作答都可以。注意一定要结合材料作答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进出ロ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是世界上首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全会共170个国家、地区、贸易组织参與,共3600多家企业参展会展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40万境外采购商参与洽谈。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尽管会出现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砥砺前行,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创造了“当惊世堺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同时,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历史和现实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习近平强调:“世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文化和理念。”

  (1)阐述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背景和意义?(5分)

  (2)为什么说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

  (1)背景:经济全球化成為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世界上各国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加深;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经济体逆全球化行为损害叻全世界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合作共赢是时代大势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得人心。

  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的举措;有助于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進世界经济增长缓解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2)进博会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汾对推动中国全面开放和与世界扩大合作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进博会坚定奉行合作共赢的旗帜,在此基础上中国主张的和平发展道蕗得到彻底体现;在和平共处的原则下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进博会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體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原则;进博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开放合作的平台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大平台,是世界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第一问:当前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着手,阐述中国进博会在此时机举办能解决什么问题、表达絀中国秉承理念

  第二问:从进博会本身的性质出发,分别对经济发展、世界交流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书上的2020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