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做了哪些好的民族志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能推荐一些好的著作吗

读过的费孝通阎云翔,项飙很棒!


补充几本和亲属关系/性别相关的:

男女平等理想好像永远处于逃遁状态在地平线上不断闪现,似乎又可望而不可即杜杉杉认为,如果将视线从潜伏于女权主义主流的形形色色乌托邦理想上移开.人们可能会惊奇地看到.男女平等社会确实存在基于对云南拉祜族社会的大量田野调查。《社会性别的平等模式:“筷子成双”与拉祜族的两性合一》发现诚如有关“筷子成双”的诸多拉祜谚语所喻示,侽女平等社会可以在两性合一的理念中有效实践

本書是首部關於中國的拉拉(女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社群與政治的民族志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在多年深度訪談的基礎上本書集中討論上海的拉拉們如何在一個否定女性性自主權的文化中自處,以及在同性慾望與強調家庭和諧及強迫婚姻之間掙扎作者解讀了包括「華人寬容傳統」在內的中式恐同話語,揭示異性戀正統主義如何將其要求強加於同志主體之上作者將「公共正確政治」視為一種新的同志實踐,在中國式管控下建立同志的生存策略和自我認同。


本書結合了作者自身的酷兒經歷和堅實的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成果詳盡刻劃當今中國都市的女同志社群與政治的現狀,為關於同性關係、恐同、出櫃政治及性管治的全球探討和辯論作出了寶貴貢獻

(大量informants口述,读着读着突然看到了春哥的名字简直八卦~)

晚婚,在中國為何是條不歸路
年滿二十七歲的未婚女子為何被冠上「剩女」污名?
□大學以上學歷 □居住於大城市 □中產階級
在中國一個單身女子只要符合以上條件,就是「官方認證」的「剩女」她們又依照年紀區分「危險等級」,被戲稱婚姻的「剩鬥士」、「必剩客」、「鬥戰剩佛」和「齊天夶剩」媒體輿論與官方單位極盡所能地羞辱她們的單身處境,並將「剩女現象」從社會話題提升到國家危機的層級
當本意為多餘的「剩」字使用在女性身上,則為中國媒體詆毀單身女性的運動添加了情緒共鳴這個運動,其諷刺之處在於中國是個男性人口過盛的國家┅胎化政策、重男輕女和針對女嬰的墮胎導致兩性比例不均,官方稱之為「對社會穩定的威脅」

以上简介引用自豆瓣,都是中国学者在國外出版社发表后来在国内出了译本看英文原版或译本应该是一样的。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其实英文版是阅读友好的

这三本作者的結论都有很多争议,但是民族志内容值得看的~


附加一些中国学者用英语发表在国外还没有中文译本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