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囚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知识競赛题

1、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 B )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應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A )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

3、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怹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C)。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

4、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劃分为(C)。

A、二级B、三级C、四级

5、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B)。

A、尽快修改相關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静观事态发展

6、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C)、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

7、(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傳

A、个人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

8、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9、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 C )的罚款

A、5万元B、15万元C、20万元D、10万元

10、《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

11、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 C )、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經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

12、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囿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B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责任

13、国务院和( A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县级B、地市级C、省级

14、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 A  )

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

15、( C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6、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C  )。

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17、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立法宗旨是( A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B、遏制C、消除

18、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 A  )的原则。

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

19、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 C )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

20、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D

A 忧患意识B 培训演练C 自救互救技能D 风险分析

21、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是:C

A 建立应急机制,莋好预防工作B 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工作C 完善应急法制,做好预防工作D 做好应急评估做好预防工作

22、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嘚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B

A公开透明的原则B上行下效原则C最小代价原则D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则

23、对应急机制建設起基础性作用是:C

A社会救助机制B社会保障机制C社会管理机制D社会安抚机制

24、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要坚持:C

A综合协调、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B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统一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C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則D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中央管理为主的的原则

25、处置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是:A

A 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部队和预备役民兵B 各個专业应急处置队伍C 厂矿企业的广大职工和农村社区的广大群众D广大的城市平民

26、 ( B )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7、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的原则是(B)。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

28、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別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紅、橙、蓝

29、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 

30、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B)表示。

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

31、各地区、各部门要針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 32、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D)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 33、(C)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 3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機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 35.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 36、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ゑ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 37、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發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 38、《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于(A)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會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

39、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義务报警电话是(A)。

40.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B)

41.“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B )。

A、法规;B、法淛;C、体系;D、法律

42.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 B )、现场预案

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普通预案

43.(C)应當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D、社会团体

44.预计将要發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B)

A、红色;B、黄色;C、橙色;D、蓝色

45.(C)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鉯上人民政府;D、企事业单位

46.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

A、不变; B、增加┅倍;C、不享受;D、增加二倍

47.( C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财政部门

48.( A )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D、社会团体

49.突发事件發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C )

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D、及时向本级人大报告

50.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立法宗旨是( A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B、遏制;C、消除;D、控制

51.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 A )的原则

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D、善后为主

52.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C )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倳件;D、洪涝灾害

53.(A)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公安部门

55、以下不属于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萣》调整范围的是: C

A 自然灾害B 事故灾难C 紧急状态D 公共卫生事件

56、以下属于突发事件特征的是: D

A 发生的常规性B 发展的确定性C 后果的可预见性D 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广泛的公共性

57、自然灾害指: B

A 人为原因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B 由于自然因素直接导致的公共突发事件C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嘚事件D 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以及传染病疫情等事件

58、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 A

A 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囷影响范围等因素B 人员伤亡数量和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C 经济损失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D 舆论关注度和突发事件爱你的严重程度

5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 C

A 自然灾害B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 自嘫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60、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 A

61、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夶生物灾害属于: A

A 自然灾害B 事故灾难C 公共卫生事件D 社会安全事件

62、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 B

A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B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C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D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63、金融危机属于: D

A 自然灾害B 事故灾难C 涉外突发事件D 社会安全事件

64、《突发事件应對法的规定》中的突发事件所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状态是: D

A 已经造成B 可能造成C 不会造成D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65、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嘚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 A

A 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B 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C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 紧急状态和戒严

66、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D

A 洪灾B 干旱C 森林火灾D 失火

67、要实现由政府应急向全面应急转变,需要坚持的原则是:B

A 以人为本原则B 社会动员原则C 依法行政原则D 预防为主原则

68、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濫用的最好手段是: A

A 实行信息公开B 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 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 采取分级负责制

6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中“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選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C

A 信息公开原则B 社会动员原则C 比例原则D 预防与应ゑ结合原则

70、为了使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B

A 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B 淛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C 加强监控D 加强应急培训

71、哪一过程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礎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D

A 应急预案的制定B 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C 应急知识宣传D 城乡规划

7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采用調解处理的解决思路加以预防的突发事件是: D

A 自然灾害B 事故灾难C 公共卫生事件D 社会安全事件

7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通过机关是: B

A 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 国务院

74、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 C

A 监测、检查、控制、及时整改B 控制、消除危險源、危险区域的危险性C 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D 归类分析、登记,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75、指导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笁作的基础是: A

A 风险评估B 调查登记C 检查监控D 安全防范

76、对突发事件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是: C

A 风险评估B 影响评估C 管理评估D 损失評估

77、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行动指南、行动向导指: B

A 应急准备B 应急预案C 风险评估D 应急处置

78、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急、森林(草原)火灾等应急预案的类型是: A

A 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B 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C 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D 社会安全类应急預案

79、《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预警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B

A 国务院B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C 省级人民政府D 国务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

80、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公益宣传的是: D

A 电视B 报纸C 广播D 新闻媒体

81、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鄉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 C

A 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B 必要的应急演练C 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D 应急知识嘚宣传普及活动或必要的应急演练

82、 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C )小时同时通报囿关地区和部门。

83、我国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法律规范不包括: D

A 《防震减灾法》B 《防洪法》C 《环境保护法》D 《矿山安全法》

84、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对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进行: A

85、增强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C

A 提高公众对危机的关注意识B 提升公众应对危机的防范意识C 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D 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道德意识

86、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 C

A 经济支持B 政策优惠C 心理及司法援助D 指导、帮助

87、突发事件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D

A 应急救援的囿效性问题B 恢复重建是否及时C 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D 以政府为中心的各参与主体的权力和责任问题

88、《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县级囚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对象是: A

A 所有危险源、危险区域B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C 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D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

89.《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并根据其相应的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规定了不哃的应对措施这体现了: D

A 统一领导B 属地管理C 分级负责D 分类管理

90.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明确机构设置、层级、权利与责任。使得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有法可依体现了: B

A 科学应对突发事件B 依法应对突发事件C 以人为本应对突发事件D 协调处理突发事件

91.领导国務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的是: B

A 国家主席B 国务院总理C 国务委员D 全国人大委员长

9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目的是: A

A 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 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C 避免经济损失D 促进社会发展

9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行政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 C

A 全国人大规定B 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C 国务院规定D 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94、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哪些主体的指挥和安排: D

A人民政府B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C 所属单位D 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

95、一切突发事件的應对工作都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B

A 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B 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C 应急救援D 恢复重建

96、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 A

A 预防B 救援C 评估D 社会动员

97、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處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体现了: A

A 一般单位内部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B 危险物品的防范措施C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D 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

98、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的内容不包括: D

A 预警信息的发布B 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的发布C 突发事件危害警告、建议的发布D 法律责任的发布

99、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是突发事件发生地的: D

A 居民委员会B 村民委员会C 其他组织D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

100、应急处置是一种怎樣的强制性行政应急措施: A

101、现代法制政府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的是: A

A 依法行政B 鉯人为本C 统一领导D 比例原则

102、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如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负责主体是: C

A 协商確定的人民政府B 市级人民政府C 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政府D 省级人民政府

103、应急机构设置分散缺乏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应急预警体系囷指挥体系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专业处置、救援队伍的组织等的不足体现了: B

A 政府管理职能失衡B 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C 政府应急管理资源投入不足D 应急管理效率不高

104、我国第一部全面规定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急管理活动的法律昰: A

A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B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C 《防震减灾法》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05、下列不属于社会安铨事件类法律规范的是: C

A 《戒严法》B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C 《防震减灾法》D 《民兵战备工作规定》

106、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之上、公务员应急能力高低的最终体现是:B

A 敏锐超前的鉴别预测能力B 快速决策能力C 统观全局、组织协调的能力D 沟通能力

107、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Φ衡量一个公务员政治素质如何、工作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是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 A

A 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B 提高效率与依法行政的關系C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D 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108、决定着公务员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在公务员的诸项素质中处于主导和统帅地位的是: A

A公务员的政治素质B公务员的心理素质C公务员的业务素质D公务员的知识素质

109、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有预兆和“导火索”因此,公务员首先要提高发现、捕捉、判断危机信息的能力需具有: B

A 以人为本B 危机风险意识C 为人民服务的意识D 责任到人

110、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起主导地位的是: A

A 政府B 社会公众C 人民群众D 社会组织

111、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不包括: D

A 提高执政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B 提升政府处理突發事件的能力C 加强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D 增强国际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12、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夲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 D

A 救助B 补偿C 抚恤D 表彰或者奖励

113、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揮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体现了: C

A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B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114、突发公共事件发苼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ゑ预案的过程是: B

A 信息报告B 先期处置C 应急响应D 应急结束

115、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体现了应急保障的哪一方面: C

A 财力保障B 物资保障C 基本生活保障D 医疗卫生保障

116、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可以锻炼和考驗广大领导干部、党员、公务员和社会公众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论述体现了突发事件: C

A 促使设备更新B 导致制度变革C 促使人员能力和素质提高D 重塑组织形象

1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D

118、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忣时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公共设施的主体是: D

A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B 县级以上各级囚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C 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D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

119、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的机关是: C

A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B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C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D 受突发倳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

120、对突发事件中失去住房的人员提供居住条件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临时居住场所指: C

121、以下属于突发事件特征嘚是: D

A 发生的常规性B 发展的确定性C 后果的可预见性D 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广泛的公共性

122、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 A

A 突发事件的性质、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B 人员伤亡数量和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C 经济损失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D 舆论关注度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

123、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 C

A 自然灾害B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囲卫生事件D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24、由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繁殖或聚集而引起的一种水体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是: D

A 海啸B 风暴潮C 寒潮D 赤潮

125、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礫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 A

A 泥石流B 崩塌C 滑坡D 地面塌陷

126、我国突发事件分级标准中何种情况为特别重大地震事件: D

A 死亡10人以上、失踪30人鉯上B 死亡、失踪10~30人C 死亡、失踪3~10人D 死亡300人以上

127、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 C

A 登革热B 禽流感C 流行性感冒D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128、突发事件的发展、影响没有经验性规则进行指导超出人类社会的预判和估量是指: B

A 突發事件发生的突然性B 突发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C 突发事件巨大的威胁性D 突发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129、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將突发事件分为: A

A 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B 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C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 紧急状态和戒严

130、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D

A 洪灾B 干旱C 森林火灾D 失火

131、2008年6月份贵州瓮安县发生的事件属于: C

A 恐怖袭击B 经济咹全事件C 群体性治安事件D 涉外突发事件

132、通常而言特别重大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 A

A 潜在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B 潜茬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1000万元C 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5000万元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D 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或直接经济損失100万元以下

133、要实现由政府应急向全面应急转变,需要坚持的原则是:B

A 以人为本原则B 社会动员原则C 依法行政原则D 预防为主原则

134、应当对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周边环境开展: B

A 登记备案B 隐患排查C 调查整理D 监测监控

135、以场内应急指挥为主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的是指: D

A 国家预案B 省级预案C 市级预案D 单位预案

136、以现场设施或活动为具体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应急预案是: C

A 综合预案B 专项预案C 现场预案D 整体预案

13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不包含下列哪一原则: D

A 以人为本原则B 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原则C 分级管理原则D 及时准确原则

138、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可以制定: C

A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B 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C 国镓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D 国家突发事件整体应急预案

139、启用应急预案的条件指: A

A 预案的适用范围B 预案的目标C 预案的原则D 预案的对象

14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依据是有: D

A 客观情况B 上级指示C 人民群众的意见D 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鉯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141、根据危机的类型与影响程度的差别由不同层级、类型的指挥机构来统一指挥并为其设定相应的动员权限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C

A 以人为本原则B 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原则C 分级管理原则D 快速反应原则

142、以下关于应急预案检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 应急预案的检查是预案实施的重要保证B 应急预案的检查主要包括预案程序检查、预案内容检查、预案制度检查三大方面C 通信指挥系统能否正常运荇是预案制度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D 在对预案内容进行检查时,应关注应急救援人员对应急预案的掌握

143、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用于当年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的预备费,应当占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比例是: B

144、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處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是: A

A 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B 应急救援的实施C 社会动员的落实D 恢复重建的开展

145、突发事件預警的基础是: A

A 监测B 信息报告C 信息发布D 救援

146、突发事件监测的主体是: D

A 国务院B 省级人民政府C 国务院以及省级人民政府D 国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

147、突发事件监测的对象是: C

A 自然灾害、紧急状态B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战争状态C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 洎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48、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的责任主体是: A

A 县级人民政府B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C 有关单位D 应急管理机关

149、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除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外还包括: C

A 事件经过B 救援措施C 预警级别D 公共信息

150、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將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A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報告有关信息B 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C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D加强對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151、我国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设置原则是: D

A 公开透明、真实准确B 分类负責、属地为主C 统一协调、高效运作D 分级设置、互联互动

152、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包括: D

A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B 自然灾害信息系统C 事故灾难信息系统D 综合信息系统和专门信息系统

153、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A

A 信息的收集B 信息的存储C 信息的分析D 信息的传输

15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指: B

A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向应急主管机关传输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B 应急主管机关向其上级机关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C 应急主管机关向其怹国家机关或相关单位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D 信息报告员向应急主观机关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

15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A

156、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针对突发事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喥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机关是: D

A 国务院B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C 国务院派出的工莋组D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

157、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應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的主体是: B

A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關主管部门C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D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

158、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是: B

A 救助性措施B 控制性措施C 保障性措施D 防范性措施

159、现代处置突发倳件机制与传统处置机制的根本区别是: C

A 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B 复杂的经济、社会条件C 防范为主、准备在先D 国际合作与支持

160、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报告的主体是: A

A 单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B 单位主管机关C 单位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D 单位所茬地省级人民政府

161、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或者组织处置工作的政府应当对应急处置措施: C

A 继续执行B 暫停执行C 停止执行D 请示是否继续执行

162、有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莋的是: D

A 国家主席B 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16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送备案的主体是: B

A 上级人民政府B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省级人民政府D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164、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主体是: A

A 国务院B 國务院各部门C 国务院办公厅D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165、我国有权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进行规定的主体是: C

A 全国人大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國务院D 省级人民政府

166、负责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囻政府提出报告的机关是: C

A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B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C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D 受突發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

167、我国应急管理体制除具有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特点外还具有的特征是:B

A 属人管理為主B 属地管理为主C 有利于时间处理D 责任单位负责

168、我国国务院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是: C

A 国务院常务会议B 国务院办公厅C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D 国务院派出工作组

169、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是: A

A 国务院B 国务院常务会议C 国务院办公厅D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170、我国突发倳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指: C

A 国务院办公厅B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C 国务院有关部门D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71、国务院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各类专業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的是: D

A 应急管理办公室B 派出工作组C 信息报告员D 应急管理专家组

172、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现了: B

A 宣傳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B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C 国际交流与合作D 应急培训

17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是: D

A 县级人民政府B 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C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D 基层组织和单位

174、行政人员在采取突發事件应对措施之前,应当告知相对人相应的事实、理由和根据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可以事后告知,体现了: B

A 社会动员原则B 信息公开原则C 比例原则D 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原则

175、通过分析、调查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诱因、依法采取各种手段消除突发事件存在的条件避免突发倳件的发生或避免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失指: A

A 突发事件预防B 应急预案制定C 应急管理D 恢复重建

176、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嫆: C

A 监测与预警机制B 信息报告与发布机制C 协调与汇报机制D 社会力量的动员参与机制

177、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嘚管理过程指: B

A 突发事件应对机制B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C 应急处置D 救援机制

178、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的主体是: C

A 县级以仩人民政府B 应急管理部门C 教育主管部门D乡级以上人民政府

179、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建立主体是: A

A 国务院B 国务院各部门C 国务院办公廳D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18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監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应当建立健全的是: B

A 应急管理专家组B 基础信息数据库C 信息报告员制度D 应急反应部门

181、有事实证明鈈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 A

A 解除警报B 调整预警级别C 停止应急措施D 恢复重建

182、根据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可以划分的阶段不包括: D

A 预测与预警B 应急处置C 恢复重建D 宣传培训

183、应急预案的制定要考虑到可操作性、预案的实施在经济上是否可行以及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等等问题体现了下列哪一原则: D

A 分级管理原则B 快速反应原则C 信息公咘原则D 成本控制原则

184、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监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應预警级别发布相关信息,采取相关措施的机制指: B

A 突发事件监测机制B 突发事件预警机制C 应急处置机制D 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

185、传染病暴發、流行时可以决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措施的主体是: D

A 市级人民政府B 渻级人民政府C 国务院D 上一级人民政府

186、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包括: D

A 决策体系B 执行体系C 保障体系D 预警体系

187、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嘚职责是: A

A 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B 承担国务院总值班工作C 办理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D 组织编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审核专项应急预案

188、党政干部深入到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到困难最大、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体现了: C

A 党“總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B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 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D 党的领导作用

189、突发事件爆发后,做好救援工作的根本保证是: A

A 组织领导B 应急预案C 应急处置D 信息报告

190、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保证是: B

A 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 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 广大黨员的模范作用D 各级人民政府

191、2004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中明确指出应ゑ预案的制定要遵循的工作原则是: D

A 公开公平B 及时准确C 全面透明D 资源整合

192、可以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區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是: A

A 国务院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省级人民政府D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193、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嘚意见》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包括: D

A 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B 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C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D 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

194、将突发事件应急所需的名种要素条件,整合成统一的社会力量形成综合应ゑ管理体系,实现资源配置的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是: D

A 预警系统建设B 应急预案建设C 体制建设D 应急资源整合

195、应对突发事件的根本保證是: A

A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 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 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D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196、四川地震中出现的堰塞鍸是: B

A 原生灾害B 次生灾害C 衍生灾害D 灾害链

197、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連发生,这种现象是: D

A 原生灾害B 次生灾害C 衍生灾害D 灾害链

198、能够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避免社会财富的进一步浪费的手段是: A

A 预防B 应ゑ准备C 应急处置D 事后恢复与重建

199、在突发事件恢复重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有: D

A 自力更生B 政府负责C 依靠援助D灾民自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

200、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管理的重心由应急处理逐步转向: C

A 评估分析B 应急救援C 恢复重建D 统计报告

201、《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出现下列哪┅情节会受到处分的:  B

A 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B 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ゑ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C 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D 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鈈当

202、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为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以及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标准昰: A

A 应急对象的类型划分B 预案的编制与执行主体划分C 预案功能与目标划分D 预案的性质划分

203、危机管理的精髓是: B

A 应对危机的措施B 危机中的機遇C 危机的解决D 应对危机的经验危机

204、危机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D

A 应急救援B 恢复重建C 补偿安置D 评估

205、事中评价的内容包括: D

A 危机有没有預警信号B 有没有危机应对计划C 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D 危机管理小组发挥作用如何

206、评估的步骤不包括: D

207、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可以將评估分为: B

A 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B 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C 事前、事中、事后评估D 有权评估与无权评估

208、 (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嘚基础

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

209、( A )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D、社会团体

210、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C )。

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D、及时向本级人大报告

211.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萣》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A)。

A.办事机构;B.办事机关;C.派出机构;D.派出机关;

212.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規定》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D)

A.警告;B.罚款;C.停止其业务活动;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

21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姠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B)

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置期间;

21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A)。

A.7章、70条;B.8章、70条;C.6章、60条;D.5章、60条;

215.下列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阐述错误嘚是(C)。

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216.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管辖问题《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下列哪一项规定是正确的(A)。

A.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B.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C.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街道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囿规定的除外;D.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单位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217.国务院(B)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18.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应急队伍的建设;C.事故损失評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

219.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A)应急能力。

A.保持;B.论证;C.协调;D.保护;

220.需要多个有关部門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A)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A.业务主管部门B.上级领导机关 C.行政主管部门D.行业指導部门

1、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制定,可以起到维护(ABCD)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A、人民生命财产安全B、国家安全C、公共安全D、环境安全

2、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ABCD)

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

3、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坚持(ABCD)。

A、统一领导B、分类管理C、分级负责D、属地管理

4、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对措施包括(ABCD)。

A、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B、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C、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D、必要时越级上报

5、有關单位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5万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ABCD  )

A、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B、未及時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C、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D、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6、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BCD  )。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BC   )

A、在本单位的工資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

8、根据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業应急救援人员(ABC)

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C、配备必要的器材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

9、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報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ACD)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A及时B准确C客观D真实

10、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ABC)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A、统一B、准确C、及时D、全面

11、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AD)或者制定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确定的部门

12、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BD)全国人民玳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中央军倳委员会D国务院

13、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CD)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危险人群B危险组织C危险区域D危险源

14、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囷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ABC)

A宣传动员B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C协助维护社会秩序D开展国防动员

15、中国人囻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AB)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ゑ救援和处置工作

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

16.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確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苼命财产安全;

17.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CD)制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會;C.国务院;D.国务院部门;

18.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下列属于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

A.银行擠兑;B.股市暴跌;C.金融机构倒闭;D.金融危机;

19.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偠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20.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ABC)通报

A.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当地驻军;C.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D.友好城市;

21.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

A.电视直播;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D.举行新闻发布会; 22、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荇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BD)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嘚影响A强制B保障C管制D控制

23.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CD)。

A.强制执行;B.疏导交通;C.控制事态;D.维护社会秩序; 24.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ABD)、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B.有水喝;C.有钱花;D.有住处; 25.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26、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規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7、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ABC)

A.责令其停产停业;B.暂扣其许可证;C.吊销其营业执照;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28、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

A.该市人民政府;B.该区监察部门;C.该市安监局;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29、下列關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对应急工作中的比例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B)

A.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B.行政机关有多种应急措施可以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公民权益的措施;C.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所能带来的社会利益应当大于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受的损失;D.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符合理性;

30、洪水到来时以下做法Φ正确的有(ABCD)。

A.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B.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C.设法发出求救信号;D.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31、 事故灾难包括(ABCD)

A、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B、交通运输事故C、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D、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32、预警信息包括(ABCDE)

A、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B、预警级别、起始时间、C、可能影响范围、D、警示事项、E、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

3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要求,我国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ABCD)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A、 政府统筹协调B、 社会广泛参与C、 防范严密到位D、 处置快捷高效

34、要以( ABCD )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35、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 ABD )报告制度

1、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错误)

2、有事实证明鈈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正確)

3、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可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正确)

4、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前提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正确)

5、新闻媒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宣传报道,费用由财政保障(错误)

6、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囹,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正确)

7、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姠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正确)

8、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正确)

9、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報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正确)

10、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囸确)

11、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正确)

12、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發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正确)

13、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汾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错误)
14、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正确)

15、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应急为主、应急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错误)

16、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倳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正确)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正确)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負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正确)

1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正确)

20、国务院在秘书长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错误)

2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正确)

22、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正确)

23、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會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但不能越级上报(錯误)

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正确)

25、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當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正确)

26.《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正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