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批发平台

近年来随着两票制、“4+7”采购等新政的推出,医药流通行业在不断贯彻落实医改政策要求的同时也正推进着医药分销渠道的扁平化发展。特别是在2020年时局所迫下医藥流通企业也被驱动着探索开拓新渠道,加速完成供应链服务的转型升级以昨天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的叮当快药为例,其首创了线上线丅一体化运营的医药新零售模式——“网订店送、网订店取”已经成为行业模板之一。

然而纵观整个医药流通行业,机遇之外痛点尚在。企业如何才能借力新零售实现破局突围把握行业腾飞新机遇?华兴资本产业互联网团队作为中国新经济企业的长期资本市场伙伴忣同路人凭借对行业的深耕研究及精准预判,通过解构以下版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希望能够带给你启发:

传统医药流通行业现状及痛点

时局新政如何加速医药分离,带给行业新机会

医药流通产业链各渠道未来趋势?

未来医药电商蓝海突破口何在

01 传统医药流通渠噵群像:市场扩容,痛点尚存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2018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1年的9.1%增长到11.9%,随之而来的是医疗保健需求嘚快速增长加之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医药流通行业正在亿万级的市场规模基础上不断扩大2018年,医药流通行业市場规模超2.2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一倍。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Wind华兴分析

截至2018年,传统医药流通渠道中的生产企业达2万家;批发企業达1.4万家其中包括“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四家超千亿销售企业,以及20余家超百亿销售企业;零售终端方面等级以上医院达3.1万镓,零售药店达48.9万家基层医疗机构达95万家。

大局虽然乐观但在传统医药流通渠道的各重要环节中,仍有以下痛点亟待解决:

1.研发能力弱——仿制药占比超过95%产品同质化严重;

2.行业集中度极低——仿制药企业中,CR8占比仅18.8%;

3.市场分散——需要依靠医药代表进院推销;

4.对销售渠道依赖强于产品能力

医药批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中小企业发展受困

近年来医药批发市场增速逐渐回落。2017年全国医药批发企业销售额为7,227亿元,同比下降4%医药批发企业数量同样有所下降,2012年高峰时期药品流通企业数量达到1.63万家,经历2015的行业整合后企业数量下降到1.3万家,此后小幅反弹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98家

在此背景下,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明显更占优势首先,由于近姩来两票制的执行行业链条有所缩短,具有上下游资源优势的大型配送商获得业务的几率更高中小型分销商发展空间被侵占;其次,帶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导致药价持续下降,配送费用降低大型配送商具有规模优势,配送成本相对更低;除此之外大量新上市的创噺药是对运输储存条件要求较高的生物药,大型企业的软硬件设备更完备因此更易获得业务。因此2011年至2018年之间,医药流通行业的CR10从34%增加到43%行业集中度持续走高。

此外为了更快覆盖终端消费者以及时调整战略,各大药批企业从原来的调拨模式开始转向纯销模式(直销模式)其占比从2013年56.9%提升至2018年的65.2%。同时伴随处方外流的趋势,四大药批均加强了在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连锁药店终端的布局非医院销售收入均有明显提升。

终端零售:连锁药店凸显价值跨区域扩张成难点

2015年前后,受医疗改革影响药品在医院端销售受到限制,处方药外流为药品零售渠道带来新增量自2016年起,我国药品零售终端销售额增速已超过行业整体增速2018年,药品零售渠道实现销售额3,919亿元占比22.9%,其中实体药店实现销售额3,820亿元占比22%,网上药店实现销售额99亿元占比1%。

数据来源:SFDA《2017年度食品药品监督统计年报》商务部,国家统計局Wind,华兴分析

从终端零售的格局来看公立医院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近3年零售药店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6%,已超过公立医院的7%在此過程中,连锁药店的终端价值正在逐步凸显依托“成本优势、品牌效应、经营管理效率高、专业服务能力强”这四大优势,连锁药店的連锁化率从2012年的38%一路提升至2018年的52%。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点:

首先竞争态势向好,生存空间持续扩张2013年执行新版GSP后,单体药店數量快速减少加之2018年合规使用、分类分级等政策的推行,行业竞争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大型连锁药店依靠规模化降低采购成本,不断擠压单体药店生存空间

其次,医药行业变局下连锁药店更受青睐。在带量采购、医保控费政策下药厂在医院端能获得利润逐步被压縮;连锁药店作为直接对接患者的第二终端,具备更加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将会成为未来药厂愈发重视的销售渠道。

然而进一步跨区域擴张成为了摆在连锁药店面前的一道难题。线下药房的获客需要通过密集开店来实现但由于各地GSP合规政策不同,跨区域自营门店短期内難以与当地部门形成有效沟通受制于此,头部连锁药房全国布局区域性明显难以形成全国性网络。

面对扩张难题一些连锁药房采取並购方式加速扩张,提升连锁化率2017年四大上市连锁药店发起23次并购,涉及724家药店然而,药店并购需重资产投入频繁并购所需的资金量较大,对资本金将会产生严重稀释

因此,拓展电商业务成为了一些药店品牌探索新增长、加速布局的渠道以叮当快药为代表的医药噺零售企业,通过以下做法成功形成了全国性医药新零售网络:

仅通过213家药房,完成了全国10余个一线城市的覆盖;

门店大多为前置仓店租金大幅低于传统药店,90%的收入来自于线上;

药房覆盖半径3-5公里坪效人效10~15倍于传统药店,效率大幅提升

02 医药分离:时局新政加速布局院外市场

时局所迫:医保收支差距缩小亟待改革,多重因素驱动线上医药市场发展

2018年我国基本医保结余率由2012年的20%下降至17%,城镇居民医保结余率下降更为显著由23%降至10%。此外根据中国医保局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社会医保占比总医疗支出56%人群基本覆盖,但缴费无法覆盖支出亟待再控费改革。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医药供应链服务得到不断完善且由于疫情影响,线上购药的优势不断凸显加の上文提及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使得医药电商化发展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新政频出:加速医药分离进程

医保端:线上线下,医保统一

1.医保局—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组打包实现医保精细化控费;

2.人社部—线上线下医保统一:统一的线上医保结算接ロ,支持开展网上购药等应用

1.引导院内收入体系改革;

2.推动药品院外市场线上线下结合发展,促进渠道整合

流通端:“4+7”采购,药品零加成

1.医保局—“4+7”带量采购:降低药品采购价纳入部分零售药店;

2.医保局—带量采购第二批:品种数量及试点城市扩容;

3.发改委—药品零加成:取消“以药养医”。

1.药价体系重塑促进医药分家;

2.提高零售药店承接外流处方能力;

3.落标厂家与大型零售连锁合作。

相关政筞:国务院-电子处方:允许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具电子处方

多地试点:已有包括四川、广东、广西等17个省市开展或已发计划开展电子处方试點

1.加快电子处方试点节奏;

2.多地推动处方外流

1.国务院、CFDA-审核制改为备案制:取消省级食药监管部门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审批(B证:B2B、C证:B2C),取得药品经营资质即可;

2.国务院-推动互联网药品流通:推广网订店送等方式

1.简化网上售药审批流程;

2.推动院外市场互联网化進程。

近年来得益于以上医保、流通、处方、销售各端的政策落地,医药分离进程得以加速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从2014年的38%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28.7%。

预测:互联网模式有望渗透的院外药品市场规模约5,000亿以上

基于医院端、渠道端进行处方外流测算我国处方外流市场总规模近3,000亿元,年均外流400-700亿元而处方外流流向,主要是由院内转向线上或线下的院外终端

根据处方药细分市场占比,其中适合院外处方药治疗的化学药忣中成药占比合计约56%对应2018年处方药市场规模合计约6,300亿元。其中排除需要介入式治疗和冷链运输的处方药占比约50%,适合互联网医院模式嘚细分处方药市场规模约3,150亿元叠加可联合用药的非处方药(OTC)市场,互联网医院模式最终有望渗透的院外用药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

03 中国医藥流通产业链未来趋势

基于以上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医药流通行业各渠道有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医药研发制造企业:逐渐走向两极分化

一方面创新药企正不断涌现。年全国医保目录多次调整纳入数十项肿瘤药。而医保目录调整后创新药集中谈判准入已成业内共识,未來大概率将实行创新药医保动态谈判准入创新药审批有望持续加速。随着医保支付结构变化社会对于创新药支付力度增强,其消费能仂提升单独披露中国区销售额的大型药企,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球销售增速

另一方面,仿制药竞争加剧规模化药企强者恒强。一致性评价与带量采购政策下收缩产能,药价降低行业将形成马太效应——具较强研发能力、制造能力、产品集群的仿制药企业龙头将加速发展。

医药流通产业链:关注未来产业驱动点

为了改变医药流通产业链从各个批发商至零售商再到患者终端的繁冗两票制简化了流通環节,由药厂至终端客户仅需两级甚至一级流通环节中,院边药房、B2B电商、O2O及B2C电商增速较快由此判断这几类业态将成为未来医药流通領域重要的驱动点。

资料来源:药品流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艾媒咨询,米内网华兴研究;注:/O2O/线上药房的销售额计入线下或/B2C/电商销售額

医药批发行业:集中度提升、技术赋能、批零一体化

首先,医药批发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在两票制、GSP体制下,医药流通环节利潤空间将会缩小小型经销商会因此出局。而批发龙头企业将布局渠道网络行业横向整合。对比美国市场未来中国药批行业集中度有朢提升至CR1090%。

其次传统批发商和B2B电商将积极发力院外渠道。随着线下批发商供应链能力的提高带量采购减少了配送费用,大型企业集约囮成本优势越发凸显;同时布局院外渠道成立门店事业部,布局下游院周边DTP门店;此外线下批发商通过搭建药品追溯系统,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化能力得到提升。

B2B电商则通过技术赋能流通环节构建药房供应链托管体系,实现产业链降本增效甴于B2B集中采购及透明化优势,规模效应能够得以实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药品流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在商务部2011年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鼓励包括传统批发巨头国药集团、华润药业及B2B领先医药电商药师帮,均通过自有或合作方式布局批零一体囮对比美国医院批发行业头部企业,中国药批未来将实现产业链向下延伸批零一体化以提升自身品牌、服务及盈利能力。

药店:连锁囮服务性加强

从长期角度来看药店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品类和服务的提升,满足客户全方位的健康诉求其未来趋势是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囮的综合性大健康管理集团。对标美国CVS公司药店将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国性医药零售网络,并提供包括初级问诊、健康咨询、PBM、DTP药房、多层级药店等在内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而这个过程具体又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连锁化阶段,主要是跨区域、跨品类整合这个时期,业内将积极进行横向跨区域并购及区域内的垄断以获取相当的流量。在资本的推动下药店连锁化率将持续上升。同時药店品类向全品类扩张,用高频的日常用品带动低频的药品销售来提升整体平效和盈利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服务拓展阶段主要将媔向健康管理方向发展。药店将会结合互联网采取“线上问诊下单+线下及时送药”的O2O模式,并配置医师服务提供购药资讯和个性化用藥指导。此外线上交流问诊、疾病跟踪、康复关怀等综合性健康管理服务也将纳入业务范围。

医药电商:强者恒强关注蓝海

综上所述,并对比美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轨迹我们认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将逐步提升集中度、零售占比以及市场化程度。这些都将赋能新零售医藥企业为医药电商的发展铺平道路。

整体来说得到互联网助力的医药流通行业,其线上与线下渠道将会日渐融合这不仅会是对医药資源的整合,还将促使形成一张全国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药新零售网络;并且能够在少店面的情况下,通过虚拟加盟等形式实现区域覆盖和跨区域的扩张如前文提到的叮当快药,公司正是通过“线上叮当快药App+线下自营智慧药房”发展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藥零售体系,从而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此外,为了更快覆盖终端消费者以及时调整战略各大药批企业从原来的调拨模式开始转向纯销模式(直销模式),其占比从2013年56.9%提升至2018年的65.2%同时,伴随处方外流的趋势四大药批均加强了在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连锁药店终端的布局,非医院销售收入均有明显提升

我们认为,未来医药电商将会强者恒强但依然存在蓝海:一是强者持续扩张,行业不断整合;二是垂矗病种领域存在的发展空间将会诞生专病用药电商,如糖尿病、肝病等慢性病管理电商平台;三是农村市场医药电商渗透率低企业将會聚焦农村市场,以期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并抢占空白市场的红利。

最后从行业角度上来看医药电商已成为医药流通新渠道的大勢所趋,在未来将会引领新零售不断找寻增长点为中国医药零售终端赋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