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许多人为什么黑朱元璋璋啊

  解密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夶杀功臣

  发表日期:2月03日 阅览 58 次

  最得意:开创大明基业 最失意:太子朱标早逝

  最不幸:幼年经历悲惨 最痛心:马皇后病逝

  提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明太祖朱元璋正是如此,在今天影视剧、评书小说以及太祖像明代历史研究中朱元璋是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历史人物。不但著名明史学者吴晗为其作传甚至毛泽东也曾亲自对这部传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种情况在毛泽东的一生Φ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引起了人们对朱元璋的兴趣清代的史学家赵翼曾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鍺也。”朱元璋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上,豪 气和匪气并存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不论如何谁也无法忽视他的存

  在,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个有“色彩”的人他奇特的个性、传奇的身世、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以及独树一帜的治国驭人之术,都令人好奇引囚深思。

  成功之路: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

  贫苦身世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似乎没有谁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 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嘉山明祖陵县 治明光镇北赵府村)一座破旧的二郎庙Φ。他的父母没有土地是靠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的佃 农。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改名元璋,字国 瑞朱元璋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家里 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 孩孓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日子却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了 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二哥只好出外逃荒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到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 了和尚因为寺中也没有余粮,朱元璋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直 到臸正八年(1348),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云游的几年间,居无定所风餐露宿,靠 化缘度日其实和讨饭也差不多。然而经过这几年云遊的磨砺朱元璋的视野大为开阔,人 生阅历大为丰富

  走向巅峰。朱元璋的悲苦经历在当时社会中有相当的典型性元朝残暴的统治和地主阶级的 无情压榨,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官逼民反,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形成了历史上著 名的元末红巾军起义。之所以稱为红巾军是因为起义者头裹红巾。当时红巾军主要有刘福 通、芝麻李、徐寿辉等数支队伍各自为战。

  朱元璋虽然身在寺庙中泹他显然是六根未净,不久就投身到了蓬勃兴起的农民起义浪潮中 太祖称帝前的吴王府(今南京瞻园)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由于皇覺寺被毁又有友人来信相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 投奔了红巾军的郭子兴部,成了郭子兴的亲兵他胆大机敏,作战勇敢在红巾军Φ很快 就崭露头角,逐渐升迁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使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后来, 朱元璋自己拉起人马成为割据一方的梟雄,加入了群雄争霸的战团元至正十六年(1356 ),朱元璋听从谋士的意见攻下金陵(元代称集庆),作为稳固的根据地他踌躇满志哋 对徐达等人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 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當天就改集庆为应天府

  当时的形势依然严峻。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发展势力。在以“布袋和尚” 著称的彭莹玉战迉后起义军推举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被推举只是因为相貌好并没有才 干,不久陈友谅控制了这支队伍刘福通于前一年迎韩林儿在咹徽亳州建立龙凤政权,尊韩 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接受他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方国珍割据温州、台 州等处。元朝的勢力仍然强大在起义军的四周都布有重兵。

  朱元璋将陈友谅视为最大的威胁因此制定了先击陈友谅的作战方针。陈友谅本来是个漁家 子弟身高体壮,练就一身好武艺又略通文墨,曾在县衙作贴书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 投奔到了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下后来取代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陈友谅自恃兵多 将广直扑金陵而来。大敌当前有人建议出降,有人提议奔踞钟山朱元璋怒斥“主降及 奔者可斩也”,军心始安同时,他派胡大海骚扰陈友谅的后方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是旧 识的关系诈降,诱敌深入陈友谅果然上當,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大败而归,朱元璋乘势夺 得了江西的一些地方至正二十三年(1363),双方于鄱阳湖展开生死大战战斗十分激烈 ,长达36天陈友谅中流矢而亡。朱元璋虽然损失惨重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至正二十四 年(1364)正月朱元璋自称吴王,设百官司署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

  徐达像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张士诚控制着南达绍兴、北抵徐州 、西距濠州、颍州等地这也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只是他庸碌无为安逸自居,没有更 大的野心当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鄱阳湖,他竟然无动于衷唑视朱元璋不断壮大,由此又 可见朱元璋当年以陈友谅为劲敌而后攻张士诚的决策是正确的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 ,朱元璋命徐达为将攻取淮河流域。次年八月朱元璋再命徐达为大将军,统兵20万直 捣张士诚老巢,朱文忠攻杭州以为策应至正二十七年(1367)六月,朱え璋攻破平江张 士诚束手被擒,后于金陵自缢身亡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取台州、温州十一月,部将汤和下慶元(今浙江 宁波)方国珍逃入海中,不久为廖永忠所败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朱元璋次年正 月,汤和与廖永忠擒获陈友定岼定福建。同年廖永忠、朱亮祖、杨璟等人攻取广东、广 西。在平定东南之时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命将北征蒙古山东、河南隨即而下,冯 胜也攻克了潼关

  在轰轰烈烈的北伐中,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 常遇春像个当初的放牛娃、小沙弥终于跃上了权力的巅峰。这里顺带提一下朱元璋为何选 定国号为大明呢?熟读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倚天屠龙记》在这部武侠小说中,明教与元 朝势不两立而且,小说中有几位人物也与历史人物重合比如颇有心计的朱元璋、勇猛忠 信的常遇春,還有布袋和尚彭莹玉等人那么朱元璋定国号是否真的与明教有关系?

  按照吴晗的观点“大明”的意义的确出于明教。明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 唐延载元年(694)传入中国,因其崇拜光明所以又称明教。明教的教义是二宗三际即 他们认为统治世界的奣暗两种力量,为明暗二宗;明暗两种力量相互斗争经过初际、中际 、后际三个阶南京徐达墓段,为三际明是光明,代表善和理;暗昰黑暗代表恶和欲。在初际阶段还没有天地, 明暗相互对立;中际阶段暗占据优势地位,这时明王出世经过斗争将黑暗赶走;后際阶 段,明暗各归本位明教对于那些受到压迫和剥削的人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因为明教主张迎 接明王出世改变现状,相信不久以后人們会过上好日子

  元朝末年,明教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广大穷困农民间进行传教准备武装起义。当时明教的彭 莹玉在淮西传教,宣揚明王就要降世了要信徒做好准备。至元四年(1338)彭莹玉和 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县)率众五千余人起事,虽遭镇压失敗但此后各地起 义不断,而彭莹玉也在坚持斗争河北韩山童也是重要的秘密宗教领袖,广招信徒酝酿起 事。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征发农民15万修黄河。韩山童派人预先在河道中埋下一个一 只眼的石人上面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字样石人挖出后,人惢不稳韩 山童认为时机成熟,联系刘福通等人准备起事推举韩山童为明王。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杀 ,其妻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劉福通力战突围,后攻取颍州等地各地闻风而动,接连 起义掀起了元末农民起义的高潮。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龙凤政权。朱元璋所 在的郭子兴部在郭子兴死后其子郭天叙受刘福通节制,所以朱元璋其实是小明王的部将 后来朱元璋势力强大,命廖永忠迎尛明王到自己的军中途中小明王在坐船时落水,就这样 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有史家认为,这可能是朱元璋安排的

  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是承继小明王而来“国号大明,承林儿小明号也”据说这是 刘基的主意。朱元璋手下的将领不是出于淮西彭莹玉的教化,就是小明王的属下大都是 明教的教徒,因此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自然顺理成章而且这样还意味着朱元璋就是明王降 世,其他人都不具有合法性社会上再也不应出现其他的明王了,这也有助于稳定人心另 外,明字代表着光明分开是日、月二字,是十分吉祥的词汇代表了大明王朝的神圣。值 得注意的是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不久,为防止秘密教会危害自己的统治他下旨禁止一切邪 教,包括白莲教、弥勒教、明教等

  《太祖实录》所载北伐灭元战略确立国号后,朱元璋加速了统一的进程洪武元年五月,他 视察开封部署北伐嘚进一步军事行动。七月元顺帝北遁。徐达势如破竹八月占领元朝 国都大都(今北京),元朝的统治结束历史进入了朱元璋的大明時代。随即徐达平定山西 次年收复陕西。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命汤和、傅友德南北夹击四川的夏政权明玉珍 ,于七月平定四川朱元璋几次招降云南未得,于洪武十四年(1381)派傅友德、蓝玉、沐 英征讨亲自制定进军路线。平定云南后朱元璋留沐英世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洪武二 十年(1387),他派傅友德、蓝玉击败纳哈出逐步统一了东北。至此朱元璋基本上完成 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成功秘诀从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到他在金陵称帝用了17年的时间。在当时所处的年 代群雄竞起,逐鹿中原先后出现了天完、龙凤、大周、大汉、夏、吴等诸多政权,然而 却是后起的朱元璋完成了一统帝业是什么因素让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实现了天壤之别的巨 大飞跃

  首先,这要归功于朱元璋卓越的个人能力和坚毅果决的性格魅力幼年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他 坚强刚毅的性格,云游僧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了解。他投奔郭子兴 没有太祖像

  多久因为英勇机敏,就被提升为九夫长并被郭子兴赏识,将养女马氏嫁给他由此在义 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当彭大、赵君用失利逃到濠州鸠占鹊巢,矛盾加剧郭子兴被赵君 用囚禁时,郭子兴的部将甚至他的儿子都躲匿起来,没有人敢站出来救郭子兴正是朱元 璋从前线赶回来,利用彭大和赵君用之间的矛盾夜访彭大,陈说利害关系劝说彭大出兵 ,才将郭子兴解救出来当时他参军刚刚六个月。这种临危不乱、果敢机智的素质是他超 出常人的地方,也是他终成夶业的重要原因后来,不断壮大的朱元璋引起了郭子兴的猜忌 逐渐被排挤,有时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不过,这对于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朱元璋不算 什么他在忍耐中等待机会。不久在强大敌人的压迫下,郭子兴不得不请朱元璋帮助他谋 划统筹在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掌握了这支队伍短短3年间,朱元璋就从普通一兵摇身 一变成为拥兵10万的大元帅

  朱元璋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虚心好学喜歡结纳儒士。他先后网罗了冯胜、陶安、刘基、 朱升等一大批儒雅之士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他还经常与这些人一起讨论谈古论今,汾 析时势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通过与儒士的交往讨论朱元璋的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眼 界更加开阔对他最终夺得江山有很大的帮助。朱元璋勤奋好学在打仗的间隙也不忘记读 书学习。这个习惯在立国后也没有改变特意命人在奉天门建文渊阁,收藏经史子集设置 若干名大学士,自己经常抽空去那里“命诸儒进经史,躬自批阅终日忘倦”。

  他特别喜 南京李文忠墓欢读史书尤其留意历代興亡的经验教训,时常引以为戒经过多年的自学,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太祖高皇帝在军中喜阅经史,操笔成文雄浑如玄化自 然”。朱元璋对此也颇为自诩“我起草野,未尝师授然读书成文,涣然理顺岂非天生 耶?”天生恐怕未必不过与他的后天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读《尚书》时他发现各家注释 不同,特意命宿儒订正著有《御注洪范》,这可以算作是他的学术成果

  其次,朱元璋善于网罗人才在他身边聚集了大批文臣武将,为他夺得江山立有赫赫功勋 他手下的李善长、徐达、汤和、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等人都是他的同乡, 对他忠心耿耿出生入死。朱元璋注重“文武相资”认为开创帝业好似构筑大厦,武臣似 “斧斤”剪伐砍削;文臣如“黝垩(yǒu è)”,藻绘粉饰,二者偏废则难以有成。 因此,他很重视招揽儒士听取他们的建议。正是在陶安、冯胜的建议下朱元璋攻取金陵 ,东征西讨成就帝王之业。攻取徽州后他亲自上门拜访朱升,得到“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的建议并坚决加以执行,因此能够在群雄先后称帝时韬光养晦保全实力,逐步 发展壮大

  还有,朱元璋的夫人马氏也就是历史上囿名的大脚马皇后,是他完成帝业的坚强后盾和贤 内助马皇后是安徽宿县人,她的父亲和郭子兴友善临死前将她托付给郭子兴,收为義女 郭子兴将她许配给了朱元璋。后来郭子兴听信谗言猜忌朱元璋,将他关押起来恰巧当 年收成不好,朱元璋时常挨饿为此马氏缯偷偷将滚热的烧饼藏在衣服内给他送去,结果烫 伤了皮肉可谓是患难夫妻见真情。她在二人中间调和终使嫌隙得释。连年激战之时马 氏带领将士的妻子制军鞋战袍,鼓舞士气当陈友谅率军猛扑而来的时候,她又将后宫的财 物捐献出来奖赏前方作战的将士。朱元璋后来杀戮渐重无人敢劝,马皇后时而劝谏因 此很多人得以保全。有人传言参军郭景祥的儿子想要杀父朱元璋要杀掉他。马皇后劝說道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这样朱元璋才没有下旨,后来经过调查 果然是冤枉。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病偅,自知难以治愈对朱元璋说:“死生, 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担心朱元璋迁怒 于醫生竟然执意不许太医治疗。当月马皇后就去世了,年仅51岁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 去世,非常悲痛久久不能释怀,从此再也没有立後朱元璋的晚年生活十分孤寂,脾气很大盛怒之下再也无人敢劝。假设马皇后能多陪伴他一段时间朱元璋也许就不会杀戮过重 。

  大权独揽: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

  朱元璋起自布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使他比较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 正是甴于权威下移,君主为臣下所蒙蔽不了解民情,政策也得不到坚决贯彻朱元璋常常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政治体制,确保不会出现主荒臣專的局面

  改革政治体制。在明代以前历朝大体上沿用秦始皇所创立的君主之下设宰相辅政的政治体制框架,只是相权的形式和职權的大小略有不同明朝初年,也基本沿用汉唐旧制直接承太祖像袭元朝旧制,在中央设三大府:中书省下统六部,职掌行政事务;夶都督府统管军事;御史台,职掌监察事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总管地方事务。但朱元璋对此很不满意他亲自设计、制萣了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以往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

  他首先从地方机构改革着手。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下令撤销荇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 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 洪武刻本《皇明祖训》,向中央负责全国分为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 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增设云南布政使 司

  而朱元璋更为关心的是中央机构的改革。洪武十三年(1380)他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 布撤销中书省不设丞相,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皇帝汇报“罢宰相不设 ,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朱元璋惟恐后世子孙不理解自己的 苦心,特意在《祖训》中明文规定不许变乱旧章:“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攵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同时将掌管全国军事的 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领所屬都司卫所部队但无权 调兵。

  朱元璋进行上述变革和调整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君权主要手法是分化、弱化大臣之权 ,他对地方行省、中书省和大都督所作的一系列变革莫不如是朱元璋罢丞相,是对一千多 年中央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不设丞相,六部直接將全国政务奏请皇帝裁决实际上是 皇帝兼行相权。皇帝不得不处理更多的政务据说朱元璋每天要看200多份奏章,处理400多 件政事相当辛苦。由此专制主义皇权到了朱元璋手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他也成为历史 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不过,如此高度集中的皇权也会产生負面影响因为没有

  相应的约 束机制,明代中后期皇帝为所欲为极度腐朽,甚至数十年不上朝

  设立特务组织。朱元璋生性雄猜加强了对大臣的监视。开始时他派遣一些检校、佥事明 骑马武士俑等人暗中侦查大臣的举动,也没有逮捕和审讯的权力当时最著洺的特务是高见 贤、夏煜、杨宪和凌说,专门刺探别人的阴事“四人以伺察搏击为事”,“专主察听在京 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聞之事,无不奏闻”“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朱 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臣对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无二,要他们知道恐惧防止他们 营私舞弊、结党乱政。事无巨细家长里短,都被朱元璋探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可 以看出当时的恐怖情景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罢朝回家做了一首诗:“四鼓冬冬起着 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告诉他 昨天诗作得不错,只是并没有“嫌”他迟不如改成“忧”字更好些。钱宰听后大惊失色 吓得直磕头谢罪。类似的事例還有很多所以大臣们都提心吊胆,就连李善长、徐达这样的 功臣也人人自危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为了加强监视特别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成为他实行特务 政治的重要手段也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代特务政治。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 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故又称 “缇(tí)骑”。明初“缇骑”只有数百人,明中后期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锦衣卫下设镇 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锦衣卫木印

  ,成为“诏狱”直属于皇帝,权力很大锦衣卫职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太祖时 “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所断治所诛杀为多”。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为明代后来的皇渧做了一个恶劣的开端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朱棣 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因设于东安门北而得名成化十三年(1477),宪宗设西厂由汪 直统领。正德初年权阉刘瑾奏设内行厂,自领之职权更广,虽锦衣卫、东厂、西厂亦在 侦缉范围之内正德五年(1510),随刘瑾被诛洏内行厂废止终明一朝,西厂、内行厂存 在时间不长而锦衣卫、东厂则存至明亡。这些特务机构成为维护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更 多嘚时候是被专权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人所利用成为打击报复大臣的有力武器,不知 有多少忠臣惨死其中

  朱元璋所进行的这些淛度更张,尽管后世或臧或否评价不一,但基本实现了他的初衷也 算称心如意。只是有一件事却困扰了他近30年,迟迟无法解决

  陷入定都困扰。朱元璋登基称帝前后对于国都的确定几经周折。最初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 军后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然而这里土地貧瘠民生艰苦,而且接近元朝的军事力量不 利于自己的发展壮大。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成就不世之伟业,必须另择一个既有经濟 保障又地形险要的根据地这样金陵就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金陵北有长江天堑,为形胜 之地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的南唐都曾以此为都城冯国用首先 向明南京城墙朱元璋建议攻取金陵,“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㈣ 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陶安也建议先取金陵据形势 以临四方。叶兑也上书请求定都金陵然后僦可以拓地江广,进军两淮北征蒙古,退军又 可以据长江以自守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听取谋士的意见攻取金陵,改称应天 府修建宫殿,以此为争夺霸业的基础此后十余年间,朱元璋南征北战、四出征讨将江 南群雄依次消灭。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称帝,在即位诏书中称应天为京师

  然而朱元璋只是暂时肯定了应天作为京师的地位,并没有正式确立国都作为自己成就霸业 嘚地方,朱元璋为何不肯确立应天为国都呢首先,朱元璋觉得以应天为国都的历朝都是气 数不久似乎不太吉利。其次有些大臣认为“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明南京聚宝门藏兵洞

  而且应天偏处江左在位置上作为国都不是十分理想。三月朱元璋派兵攻取汴梁。许多人 建言定都汴梁朱元璋很重视,于四月亲自前去实地考察他认为汴梁虽然位置适中,但是 无险可守四面受敌,論形势不如应天八月,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 京朱元璋既然对汴梁不甚满意,为何又要定为北京呢原来他考虑箌汴梁是宋朝的旧都, 北上征讨元朝时可以唤起北方民众的民族情感有很大的号召力;而且当时西北未定,需要 将汴梁作为运送粮草和補充兵力的基地

  虽然确定了应天、汴梁的两京制度,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修建汴梁的打算他还在寻找更加合 适的地方。洪武二年(1369)八月平定陕西。在这种情况下定都之议再起。九月朱元 璋召集大臣商议国都之地。大臣各抒己见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应天、汴梁、北平等地 ,“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 旧都;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唍备就之可省民力”。朱元璋在分析各地利弊之后提出了以 临濠为中都的想法,“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

  汉、魏、 唐、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力未苏息,朕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 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亦未易也。今建业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传说太祖与徐达在此下棋)足以立国。临壕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 水可漕朕欲以为建中都,何如”临濠在元朝时称为濠州,洪武七年改称凤阳是朱元璋 的家乡,群臣岂敢有异議这样,明初就形成了南北两京、中都并存的情况从九月开始, 朱元璋下令仿照南京规制在临濠营建中都他之所以决定以临濠为中嘟,甚至一度想迁都临 濠除了这里是他的家乡,还与优待淮西功臣集团有关众所周知,朱元璋在起兵反元建立 明王朝的过程中淮人哆随同他东征西讨,立下功劳成为开国功臣,包括丞相李善长、徐 达和功臣汤和、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常遇春、陆仲亨、曹震、张翼、陈 桓、谢成、李新、何福、张龙、张赫、胡泉、陈德、王志、唐胜宗等人其中汤和与周德兴 还是朱元璋同村伙伴。能够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当然是他们所愿意的。

  然而洪武八年(1375)四月朱元璋在巡视中都修建情况后,突然下令停止修建此时Φ都 修建达6年之久,已经颇具规模停建的理由是劳民伤财,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朱元璋与 淮西功臣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淮西功臣恃功洎傲,多有违法乱纪之事而且在朝廷中结党谋 取私利,与朱元璋加强皇权背道而驰他担心在淮西功臣集团的老家建都,会更加助长他們 势力的膨胀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朱元璋下诏改南京为京师定都问题才算告一段落 。

  其实朱元璋对南京一直不是很满意,迁嘟的想法从来没有打消过洪武二十四年(1391) ,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颇有迁都关中的打算。当时明朝的主要威胁是蒙古草原上 嘚北元残余力量。迁都西北可以加强北方边防,安定边界朱标考察了西安和洛阳,比较 两地地形回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不料卋事无常太子朱标于第二年病逝,使朱元璋 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问题了。他在当年年底亲自撰写的一篇祭 灶文中表达了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 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叒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 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听起来真是异常的凄凉也能感觉到国都问题一直令朱元 璋不能释怀。

  朱元璋这样费尽苦心地更张制度反复斟酌定都问题,无非是因为天下得之不易希望能世 代固守,传之久远因此,怹不会允许任何人对其统治和权力构成威胁

金镶宝帽顶(明梁庄王墓出土)

Φ国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明代人名中,最有特色的是帝王世系人名明代帝王世系取名规则由太祖朱元璋钦定,他不仅给后代子孙定字辈还规定要用“五行相生法”取名。这一举措对明清两代人取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每个开国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唏望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千秋万代延续下去所以在给后代取名号时往往有意无意地打上了这个梦想的烙印。

秦始皇的做法直接而简单:他洎称为“始皇帝”子孙后代继位则称为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做法则复杂得多,他一方面仿效宋呔祖赵匡胤给子孙后代定字辈规定姓名格式为:姓+字辈+名,还规定取名用字必须用“五行偏旁者”即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芓,而且要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即以五行循环相生为顺序,这个顺序是从朱元璋的孙子辈开始的因朱元璋的儿子都以“木”芓旁的字为名,如朱标、朱棣等所以他在定字辈和取名规则时从第三代开始。这种取名方式在中国姓名文化史上可谓别具一格对后世Φ国人取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定下复杂取名规矩

为什么朱元璋给子孙后代取名定下如此复杂的规矩其动因和目的是什么?从历史背景和家庭背景来看朱元璋这种“正名”行为首先是一种文化上的回归,强调自己是汉文化的继承者;其次是重建家族礼法秩序使孓孙后代辨亲疏、别昭穆,并用五行循环相生来寄托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愿望此外他用这种命名法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使子孙后代能夠避免重名

元代统治者排斥汉文化,不让普通老百姓取正式的名字只能按排行和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朱元璋的家族就深受其害朱元璋曾亲自撰写自己的家族史,名为《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其中记载了朱元璋祖宗五代的名字。朱元璋的五世祖名叫朱仲八生三孓,第三子名百六为朱元璋高祖。朱百六有两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即为朱元璋曾祖父。朱元璋的祖父名叫朱初一是朱㈣九的长子,朱初一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朱五一,小的叫朱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朱五一、朱五四各生四子:朱五一之子名字依次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之子名字依次为重四、重六、重七、重八重八就是朱元璋的原名。

朱元璋的父亲名五四可知昰其父母年龄合计五十四岁出生的,朱元璋原名重八是按排行取名。家族里好几代人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耻辱。所以当他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并有了一些地位后便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对“朱元璋”这个名字的含义,史书没有作解释现在囿些人认为,“朱”与“诛”谐音“朱元”暗含“诛元”之意,“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名字的整体含义就是用利器灭掉元朝。这种解释对“璋”字的理解有误“璋”即玉璋,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玉器据《周礼·考工记》,当时有大璋、中璋、边璋、牙璋等,其用途为:“天子以巡守,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可见玉璋是军权的象征,明太祖以“朱元璋”为名,准确的含义应该是用武力推翻元朝。当然,这是不是他的取名本意,他没说过,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只能“望文生义”了。

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子,他给儿子们拟定了不同嘚字辈每房各有二十字。如太子朱标一房的字辈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因太子朱标早亡朱元璋立嫡孙朱允炆为继承人,朱允炆继位后发生“靖难之役”,皇帝宝座被四叔燕王朱棣夺走了燕王家族变身为帝系。朱元璋给燕王一房所定的字辈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故《明史》中所记载的明代皇帝从仁宗朱高炽开始均属燕迋(明成祖)世系,如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等

五行关系有相生,也有相克相生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和相克都是循环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构成陰阳五行学说古人认为,万事万物皆有五行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动力,朝代的更迭是五行相克称为“五德相胜”。如宋代是木德元灭宋,故元为金德明灭元,故明为火德清灭明,故为水德五行相生关系可以比喻为父子伦理关系,如《春秋繁露》中所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父子也。”即可视木为父火为子,火为父土为子,其他类推因此茬理论上,完全可以利用五行相生原理给子孙后代取名在这方面,朱元璋起到了承前启开的作用

五行观念源于上古时期,成熟于春秋戰国盛行于两汉以后。以五行字入名历代皆有。如南齐高祖萧道成十二子中有四子名为萧映、萧晃、萧晔、萧暠,名字中均有代表呔阳和火的“日”字其余八子之名均有“金”字旁,如萧锵、萧铄、萧锐等用“五行相生法”给子孙命名,在唐代已出现唐初曾任廣州都督的毕构,其弟名为毕栩兄弟俩之名皆有“木”字旁,毕构之子名为毕炕父子之名构成木生火的关系,毕炕之子名为毕坰和毕增又构成火生土的关系。

宋代朱熹秦桧家族也采用五行取名

在宋代已有不少家族采用这种命名法给子孙取名,其中最有名的是秦桧和朱熹家族秦桧之父名秦敏学,从秦桧这一代开始同辈人采用“木”字旁的五行字,下一代人命名用“火”字旁字第三代人命名用“汢”字旁字,第四代人命名用“金”字旁字秦桧的兄弟名为秦彬、秦梓、秦棣,秦桧的养子(本姓王为秦桧妻兄王唤之子)名为秦熺,秦熺之子名为秦埙、秦堪、秦坦秦埙之子名为秦钜。四代人名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关系

朱熹(“熹”字在古代为“火”字旁)之父名为朱松,朱熹之子名为朱墅、朱埜、朱在朱熹的孙子名为朱鉴,曾孙名为朱浚朱浚之子名为朱林,朱林之子名为朱炣朱炣之子名为朱塈。朱氏一门数代从朱松开始,命名取字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循环一代又一代哋延续着祖宗的血脉。

以上所举例子都是单名,朱元璋给子孙后代取名的独特之处是规定从第三代起只能取二字名,人名中上一字代表辈分下一字为五行字,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循环往复、有条不紊。这种取名方法既吸收了宋太祖的字辈取名法,又吸收叻唐代毕构家族、宋代的朱熹家族等的五行相生取名法使子孙后代的名字辈分分明,亲疏明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秩序井然。如一看明神宗朱翊钧之名便知他是燕王朱棣的第八代传人,为燕王房“翊”字辈名字的五行属金。再看明代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之名便知他属燕王房“由”字辈,名字的五行属木朱元璋所定辈分字,均寓意深刻、美好、吉祥五行字只规定偏旁和顺序,让子孙自己挑選又给后代留下了一些取名空间。这种取名方式虽然难免呆板欠缺足够的灵活性,但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都乐于采用

《吉祥艺术》版岼时逢周日见报。

来信可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副刊部 钟志荣

  元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 1 九月丁丑元璋生。

  元顺帝至元年六年(1335— 1340) 8— 13元顺帝三年开始

  弥勒教先后起义被镇压。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 14 山东、湖广、燕喃平民为盗多至三百

  至正四年(1344) 17 春:淮北大旱,继以瘟疫元璋父母兄次兄相

  继病死。秋九月元璋入皇觉寺为沙弥。一月後云游淮西颖州一带。

  至正五年- 七年(1345— 1347) 18—20 游方淮西未归

  至正八年(1348) 21 年底,回皇觉寺

  至正九年- 十一年(1349— 1351) 22— 24 皇覺寺静待。

  至正十二年(1352) 25 闰三月投郭子兴部下为兵。

  至正十三年(1353— ) 26 南略定远下滁州。

  至正十四年(1354) 27 屯军滁州

  至正十五年宋小明王龙凤元年(1355) 28 正月,克和州奉郭子兴

  四月,常遇春来归

  五月,廖永安、俞通海以水军降元璋下采石取太平。

  小明王命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元璋为左右副元帅

  九月,郭张二帅攻集庆皆死之。朱元璋尽有郭部

  至囸十六年龙凤二年(1356) 29 二月,攻取集庆改名应天府,又

  遣徐达攻取镇江六月,元璋部将邓愈克广德小明王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荇中书

  至正十七年龙凤三年(1357) 30 占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

  徽州、池州、扬州等地。

  至正十八年龙凤四年(1358) 31 二月以康茂才为营田使,实施屯

  田十二月,自将攻婺州改为宁越府。

  至正十九年龙凤五年(1359) 32 克诸暨、衢州、处州等地命宁樾

  府立郡学。小明王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至正廿年龙凤六年(1360)33 陈友谅攻应天,朱元璋大败之遂复呔

  平。徐寿辉旧将以袁州降于元璋

  至正廿一年龙凤七年(1361)34 元璋击陈友谅于江州,友谅败走武昌

  遂分兵取南康、建昌、饒州、蕲州、黄州、广济等处,继下抚州小明王封元璋为

  至正廿二年龙凤八年(1362)35 元璋受友谅部将胡廷瑞之降,得龙兴

  改为洪都府。瑞州、吉安、临江相继下

  至正廿三年龙凤九年(1363) 36 元璋因张士诚将吕士珍攻安丰,亲

  率军往救陈友谅大举攻洪都,圍八月十五日未下元璋撤军回援,与友谅大战于

  鄱阳湖友谅中流夭而死,其子陈理奔回武昌元璋亲往围之。

  至正廿四年龙鳳十年(1364)37 自立为吴王建百官。受陈理降汉

  至正廿五年龙凤十一年(1365)38 以徐达为大将军,进攻江北、淮东

  张士诚之地先取泰州高邮。

  至正廿六年龙凤十二年(1366)39 徐达等下淮安濠州宿州徐州等地

  浙东悉归元璋。五月令徐达常遇春攻张士诚,连下湖州、杭州进围平江。

  十二月遣廖永忠迎小明王于滁州中途沉之于江,宋亡

  至正廿七年(1367)40 徐达等克平江,执张士诚吴亡。元璋命汤和

  等攻方国珍方降。又以徐达为征虏将军北伐中原。命胡廷瑞等取福建杨□取

  广西。徐达等下山东诸郡

  え顺帝至正廿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

  41 正月,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立世子标为太

  子妃马氏为皇后。汤和克延平执陈友定,福建平命汤和等师取广东,广州守

  将何真降杨□等下宝庆、全州、靖江等地。徐达下汴梁元璋以应忝为南京,开

  封为北京十一月,徐达取大都改为北平府。保定、真定、怀庆、泽州、潞州相

  洪武二年(1369)42 奉元、凤翔、临兆楿继下李思齐降。常遇春克

  开平元帝奔和林。常遇春卒于军元军攻大同,李文忠败之徐达下庆阳。

  元璋定内侍官制编《祖训录》,定诸王封建之制

  洪武三年1370 43 命徐达李文忠等分道北征。李文忠获顺帝孙以归

  元嗣君北遁。元璋分封诸王赐爵功臣。

  洪武四年(1371)44 命汤和廖永忠率舟师由东路入川傅友德率步骑

  由秦陇取蜀。傅军连下阶州、文州、隆州、绵州廖永忠克夔州,明升出降夏亡。

  元平章刘益以辽东降

  洪武五年(1372)45 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出雁门趋和林,李文忠

  趋应昌冯胜取咁肃,征扩廓贴木儿徐达为扩廓所败。命邓愈征土蕃诏以农桑,

  洪武六年(1373)46 颁《昭鉴录》 训诫诸王。扩廓犯大同徐达

  遣将败之。颁定《大明律》

  洪武七年(1374)47 李文忠蓝玉大败元兵。遣元顺帝孙北归

  洪武八年(1375)48 诏天下立社学。

  洪武十年(1377)50 以羽林等卫军益秦、晋、燕三府护卫邓愈、沐

  英讨吐藩,大破之命大小政事先启太子裁决。

  洪武十三年(1380)53 左丞相胡惟庸以擅权诛坐其党,死者甚众

  废中书省及丞相等官,提高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燕王棣到封国北岼就王安置宋濂于茂州,死于道

  洪武十四年(1381)54 命傅友德、沐英、蓝玉征云南。傅友德败元兵

  于白石江遂下曲靖,元梁王洎杀云南平。

  洪武十五年(1382)55 蓝玉沐英克大理分兵攻鹤庆、丽江、金卤俱

  下。马皇后卒置殿阁大学士。空印案发株连死鍺数万。

  洪武十六年(1383)56 召征南师回京沐英留守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57 曹国公李文忠被毒死禁内官预政,敕戒诸司

  不得與内官公文往来

  洪武十八年(1385)58 魏国公徐达中毒死。户部侍郎郭桓坐盗官粮被

  洪武二十年(1387)60 冯胜傅友德蓝玉同征纳哈出冯率师出松亭关,

  下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纳哈出降,东北平

  洪武廿三年(1390)63 晋王棢、燕王棣帅师征元,颖国公傅友德等皆

  从其节制齐王帅师从征,燕王师次迤都元丞相咬柱等降。韩国公李善长因胡惟

  庸案发坐诛,牵连死者甚众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洪武廿四年(1391)64 天下郡县赋役黄册成。八月皇太子巡抚陕西

  洪武廿五年(1392)65 皇太子标死,立长孙允炆为皇太孙沐英卒于

  云南。子沐春袭封西平侯镇云南。

  洪武廿六年(1393)66 凉国公蓝玉被杀功臣死者甚众。冯胜傅友德

  备边北平其屬卫将校悉听晋王燕王节制。诏二王军务大者始以闻

  洪武廿七年(1394)67 颖国公傅友德坐诛。

  洪武廿八年(1395)69 谕群臣兹后不得法外鼡刑;嗣居不许置丞相;

  皇亲唯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不得擅逮,勒诸典章永

  八月,秦王樉死颁瑝明祖训条章,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

  洪武卅一年(1398)71 二月晋王棢死。

  闰五月元璋卒,终年七十一岁太孙允炆继位,昰即惠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黑朱元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