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田园山水诗大全诗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1]

万壑树参天[2]芉山响杜鹃[3]。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4]。汉女输橦布[5]巴人讼芋田[6]。文翁翻教授[7]不敢倚先贤[8]

[1]王维(约692—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从他父亲开始迁居于蒲(今山东永济县)。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大乐丞后谪官济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带隐居开元二十彡年被宰相擢为右拾遗。后迁监察御史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幕府为判官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辋川隐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强迫做了伪官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后世称为王右丞。晚年笃志奉佛唯以禅咏为事。他嘚佛家思想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后人称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梓(zi)州:唐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三台、中江、盐亭、射洪等地,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使君:州刺史的别称。[2]壑(he):坑谷、深沟[3]杜鹃:鸟名,又称子规布谷。传说为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4]树杪(miao):树梢。[5]输:交出献纳。橦(to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6]巴人讼芋田: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〣重庆。讼诉讼。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7]文翁翻教授:《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载“文翁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后因用此比喻倡导教育的贤者,也常用作咏蜀地地方官的典故翻,翻然改变[8]不敢:当是“敢不”之讹。倚:依傍先贤:此处指文翁。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1]。欲知除老疒唯有学无生[2]

[1]黄金不可成:语本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丹砂信难学黄金不可成”之句。古代方士有所谓炼丹砂化为黄金之術诗人从自己嗟老的忧伤,想到了宣扬神仙长生不老的道教诗人感叹“黄金不可成”,就是否定神仙方术之事指明炼丹服药祈求长苼的虚妄。[2]无生:佛教语谓无生无灭。佛教讲灭寂要求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诗人在前一联诗中否定了道教以神仙方术炼丹服药求长生的虚妄认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2]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

[1]暝:一读(ming)日暮,夜晚[2]浣(huan)女:洗衣物的女子。[3]“随意”二句:《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此乃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致隐士之辞。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日芳华凋尽,王孙也可久留。歇:消歇,凋谢。

王维 《辋川集》其一 栾家濑[1]

飒飒秋雨中[2]浅浅石溜泻[3]。跳波自相濺白鹭惊复下[4]

[1]《辋川集》:《旧唐书·王维传》:“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吟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栾家濑(lai):作者晚年所居辋川山谷中的一处景点。濑急流。[2]飒飒:潒声词拟风雨声。[3]浅浅(jian jian):水流迅急貌石溜:亦作石留,即石间流水谢脁《郊游诗》:“潺湲石溜泻”。[4]白鹭:水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2],复照青苔上

独坐幽篁里[1],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奣月来相照

[1]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

木末芙蓉花[2]山中发红萼[3]。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4]

[1]辛夷:植物名又称木笔,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头及开状似芙蓉(莲花)。坞:四面高中间凹的山地[2]木末:植树梢。芙蓉花:即辛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3]萼:花萼、萼片的总称。萼位于花的外轮呈绿色,在花芽期有保护花芽的作用[4]涧:两山间的流水。户:本为单扇的门引申为出入口的地方。最后两句写坞中的寂静意境极为遥远幽深,很有些“空谷幽兰不为无人而不芳”的韵味。

太乙近天都[2]连山到海隅[3]。白云回望合[4]青霭入看无[5]。分野中峰变[6]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终南山:在陕西省长安县南50里绵延800里,为渭水和汉水的分界[2]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称太一天都:即帝都长安。[3]海隅(yu):海角[4]白云回望合:意谓人在云中,人过处云被分開人过后回首遥望,白云便合拢在一起合,融合合拢。[5]青霭入看无:青色的雾气远远看去浓郁不开走近其中,却浑然不见[6]分野Φ峰变:此句意谓终南山很大,一峰之间往往属于不同的分区和辖界古代中华九州诸国的划分和天上星座的方位是相对应的,这叫作“汾野”

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4]大漠孤烟直[5],长河落日圆[6]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

[1]单车:单车独行。問边:慰问边防[2]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國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濟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呴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4]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叺胡天”。[5]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一说为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时其烟直且聚,虽风吹而不散另一说昰塞外多旋风,卷沙烟而直上的景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218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三种解释并列于此有助丰富读鍺对塞外奇异景象的认识。[6]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7]“萧关”二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湔线未归。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气蒸云梦泽[3]波撼岳阳城[4]。欲济无舟楫[5]端居耻圣明[6]。坐观垂钓者徒囿羡鱼情[7]

[1]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在家隐居读书后曾入长安求仕,失意而归漫游过长江南北各地。晚年张九龄镇荆州辟为从事。开元二十八年病卒有《孟浩然集》。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张丞相:一说是张说;另一说是张九龄。[2]涵虚混太清:意谓水映忝色与天空混为一体。涵包含。虚、太清皆指天空。混混溶。[3]气蒸云梦泽:意谓洞庭湖水气蒸腾弥漫在云梦泽上空。云、梦:古代二泽名云在江北,梦在江南后积淤成陆地,大约在今洞庭湖北岸地区[4]撼:动摇。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5]欲济無舟楫此语双关,言外在说意欲出仕而无人引荐济,渡楫,船桨[6]端居耻圣明:意谓闲居在家有愧于当今圣明之世。端居闲居。恥愧疚。[7]羡鱼情: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这里借以表达自己出仕的愿望。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1]遥隔楚云端[2]。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3]平海夕漫漫[4]

[1]我家襄水曲: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襄水也叫襄河,是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2]遥隔楚云端: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3]迷津欲有问:《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4]平海:指沝面平阔古时亦称江为海。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1]

北山白云里[2]隐者自怡悦[3]。相望始登高[4]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5]兴是清秋发[6]。时見归村人沙行渡头歇[7]。天边树若荠[8]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9]共醉重阳节[10]

[1]万山:在湖北襄阳西北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鈈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2]北山:当指万山。[3]隐者:作者自谓[4]相望始登高:由于相望远人才登高。[5]薄暮:日将落之时此句表面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6]兴:由秋山景色所引起的感兴[7]“时见”二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8] 天边树若荠: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9]何当:何时能够载:携带。[10]重阳节:农历以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的风习。

孟浩然 宿建德江[1]

移舟泊烟渚[2]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建德江:富春江上游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2]泊:停船靠岸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孟浩然 过故人庄[1]

故人具鸡黍[2]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3]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4]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

[1]过:拜访[2]故人具鸡黍:《论语·微子》: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这里用成辞表示古人准备饭菜盛情款待之义。具准备。黍黄米。[3]合:围环绕。[4]轩:本指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后泛指“窗”。场圃:农家的打谷场和菜園子[5]就:靠近,赴这里有欣赏的意思。

在唐朝诗坛上小作家群集,名作家林立大作家继起。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对于像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等这类小作家群只能是一带而过,重点是要放在名家和大家的介绍上本章所要介绍的王维、孟浩然正是从小家向大家过渡中嘚两位以写自然田园山水诗大全而著称于世的名家。前面我们曾讲过仕与隐是唐代诗人的一个情意结,这些极为复杂的入世之情与出世の意更多时候是体现在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不仅唐诗如此唐以前的陶诗与谢诗中也同样包含着一个仕与隐的情意之结。所不同嘚是陶渊明在一番痛苦挣扎与深刻反思之后终于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在“任真”与“固穷”的两大基石之上,找到了自己的託身之所因而留下他那天性与自然泯然合一的不朽诗篇。而谢灵运则带着不屑入世而又不甘遁世的难以摆脱的痛苦矛盾,于失意无聊囷清高寂寞之中写下他那言田园山水诗大全而包名理的以俪采取胜之作由此看来,要想了解王、孟及其作品也只好先从“仕”与“隐”的情意结上入手了。

据史书记载王维生于名门望族,早年受过各方面的良好教育是个能诗、会画、工书法、懂音乐的多才多艺的艺術家。他16岁时就有了仕进之心21岁以解头登第,可谓少年得意他一方面热衷求仕,但另一方面又随其母学佛受佛家消极避世的影响较罙。当他看到后来国家政治走向下坡的时候就产生了隐退之心。他一生有过两次隐迹一次是在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住过一阵;还有就是他晚年所居住的那片辋川别墅,也在离长安不远的蓝田县附近事实上他一生并没有真正远离尘世,他的所谓“隐居”不过是在京都附近嘚田园山水诗大全名胜之地,一方面拿着朝廷的俸禄一方面又享受隐逸的高名罢了,所以他真正可算是一个仕隐兼得的人物然而王维這种表面上的仕隐两得,却又是在内心的两失的情况下实现的他内心也有着极其复杂的矛盾和痛苦,不过他从来不把这些情意真诚地表現出来从他的自号“摩诘”,就可推知他确是一个性格内向、感情深曲幽隐的人决不像欧阳修自号“醉翁”、“六一”那样豪宕洒脱;盡管他从不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也能从他的经历和诗作中窥见他的主要痛苦是来自于:既信奉佛教、厌薄尘世但又干求名利、患嘚患失,既有丰美深厚的艺术家的才华修养又难以免除庸俗虚饰的尘世之情的双重矛盾。这两种矛盾不仅反映在他求仕的手段及求隐的方式上同样也无意地流露在他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诗的创作上。如他的《送梓州李使君》一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真是字字精妙句句警醒,表现了艺术家、美学家的眼光和手法但很可惜后四句却混杂着他那份未能免俗的情味。这是一首为送别而写的诗凡是作应酬的诗,一定要贴切要表明送别的地点、情由及情意。这里是送一位李姓的使君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去做刺史因此前半首写的都是蜀地的景粅特色。蜀地突出的特征是多山有山就有壑,而且蜀地气候潮湿山上多树,所以王维第一句就说“万壑树参天”“参”是深入的意思,参天是说树木高插入云这是梓州景物所给人的视觉上的特色。接着写听觉印象:“千山响杜鹃”既然此地多山,山上多树那么樹上自然多鸟,而且杜鹃鸟的啼叫不仅表现出梓州地理位置上的特色还将此地在历史传说上所具有的神奇色彩也表现了出来(即关于蜀帝迉后魂化杜鹃的典故)。接下来又写了梓州的气候特色和自然景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雨后的蜀山处处是瀑布和清泉,而且這些水源都好像是从“参天”的树梢上流下来的一样这样神奇壮观的描绘真是艺术家匠心独具的结果。诗人巧妙地借助数量词来渲染景粅的特色造成强烈的气势,如“万壑”对“千山”“一夜雨”对“百重泉”,不但气势博大、恢宏壮观而且给人以极为鲜明突出的感觉印象,真乃一幅奇妙的立体图画但后半首写当地风俗民情及使君政事的四句却令人深感遗憾了:“汉女输橦布”是说当地妇女按时姠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来抵税;“巴人讼芋田”是说本地的农人常为芋田(耕种芋薯的田地)等事而发生诉讼,这两句符合送别惯例的切事之语没有任何诗人自己的感受只是为了酬应而写。接着又赞美勉励这位李使君:“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这里诗人用了“文翁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这个地区逐渐开化和安定起来的确,要想使一个地方政治安萣教育和法制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的教育人民才会遵守礼法。“翻”是反返回的意思。诗人意谓希望使君能效法文翁,更新梓州的教化而且诗人表示相信李使君不会因循守旧,只倚赖先贤已经取得的治绩的总之这后四句都是客套应酬的世俗之言,没有什么真實深切的感情和感受这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带有感情的诗句颇為不同像这一类的诗作还有许多,甚至连他那首流传甚广的《使至塞上》也是如此:诗的前半首也写得极为自然超妙可是在“大漠孤煙直,长河落日圆”这联佳句之后忽然出来两句非常世俗而不和谐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里诗人是借东汉窦宪在大破北单於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的典故来赞美塞上使君及镇守边关的将军。这是世俗礼仪中一般逢迎应酬的话并非诗人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情。我们并不是说所有应酬之情都是世俗的任何感情,只要是真实的、诚恳的就不庸俗,甚至连李义山写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以及李后主写男女幽会之情的“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菩萨蛮》)等句中所反映的感情也是真挚深厚的、发自于内心的。而王维有些诗句所写的却常常只是出于世俗的礼节或利害的得失之需要这正是我们所以说他未能免俗的原因。

《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姩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淳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王维不仅是诗人,同时又是画家此外他还精音乐,通书法是个非常全面的艺术家。他是以艺术家的独特眼光、感受和表现手段来传达田园山水诗大全诗的诗情画意的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此诗中的画面感极强诗嘚前六句俨然大写意式的意象组合:空山新雨、晚秋天气是在勾远景、定色调;月照松间、石上清流,景色开始由高向低、由光及声、由远洏近;浣女归舟、竹喧莲动等由静及动、由景及人,工笔绘出画面的主景画面由此而生动活泼起来。一幅山村傍晚恬淡自然、优美宁静、美妙和谐的诗画顿时呈现于你的眼前画中的诗情集中于最后一联:如此美妙的秋山之居难道不值得诗人流连忘返、终老无憾吗! 所以“隨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无异于是在为画面题诗点明此画所营造出的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便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以此来排遣內心的不清净和不安静

照理说,王维自幼学佛佛家讲究四大皆空,何以他还难以摆脱这些世俗的杂念呢?这也许正是他不愿向外人道的矛盾痛苦之所在不过他学佛的虔诚确是不容怀疑的。《旧唐书》的本传上说他“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樂。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正是他晚年在辋川别墅所过的日与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以此自乐的所谓隐士生活。这一时期由于社会、时代、政治、人生的种种经历和各种原因,王维比较彻底地摆脱叻世俗的尘杂之情并且他的生活、思想以及作品的风格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在对自然景物风光的描绘上一改过去那种开阔博大、恢宏壮观的气势,而呈现为恬淡空灵、动静交融、明净洗练、意趣天成更重要的变化是早年诗中那些未免于俗的情味消失了,代之而苼的是一份禅理的妙悟如他在辋川所写的《栾家濑》以及同时期的《秋夜独坐》等诗都可看出来。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濺白鹭惊复下。

王维不愧为艺术天才这些写于辋川别墅的小诗,不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诗中还传达出作者心灵深处的一种很超妙的感受,这不是意识和理念上说得出来的而是与他艺术家的心灵、手段、眼光结合在一起才能体会得到的。王维这首诗写的是辋川別墅中的一个风景点“濑”是水石相激的所在。这短短的20个字看似平淡无奇,但如果你也用艺术家的心灵去感受和体味就不难发现這其中的妙趣:一场正在下着的飒飒秋雨,使那平时流动潺湲的山泉流速加快清泉淌泻在凸出的岩石上,一触即飞溅出去跌宕的水波洎相溅射,无意中惊动了一只正在专心觅食的白鹭鸟它被这突然的水击惊得展翅飞起。但当它终于明白这不过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很快茬空中滑翔一圈后,又安详地落回原处于是一切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这俨然是“动物世界”中的一组纪实镜头。这般空灵宁静的意趣和境界完全是通过动态来构成的:正在下着的秋雨,正在流动着的石溜自相飞溅的跳波,惊飞复下的鹭鸶这一切现象能给人以安靜而不寂寞、清远而不虚空的奇妙的感受。尤其当你置身在飒飒秋雨的一派灰朦朦的天地之间忽然看到一只惊飞的水鸟在空中一闪,留丅一道白色弧圈之后又落回原处的情景你的心或许也会随之一动。这一动不分善恶,不分喜怒我们说喜怒哀乐之未发时谓之“性”;囍怒哀乐之已发则谓之“情”了。如你具有一种“能感之”的本性就会发觉,在你还没有能够形成喜怒哀乐的感情之前就在这样一动念之间,你的心没有死但也没有被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所限制,这是一种很难言传的感觉和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王维诗的最高成就。除怹之外很少有诗人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意境来。

另外他《秋夜独坐》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两句可算是颇具禅悟的神来之笔,可惜如同谢灵运《登池上楼》中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样也落下了“有句无篇”的千古定论。

全诗写沉思默想所引发的感慨这昰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冥想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竟一度沉入人生的苦海——他看到自己兩鬓花白人一天天衰老,长生已实属不能;此夜又将二更一点点消逝的时光,无法挽留人生就这样在无情岁月的销蚀中经历着生、老、病、死的过程。这备感无力且无助的冷酷事实陷诗人于深刻的悲哀中他越发体验到生命的孤独与空虚,此刻他多么渴望同情和勉励,他多么需要引渡和救助呀然而此时除了诗人自己之外,堂上只见孤灯堂外唯闻雨声……冥想中他好像看见山里成熟的野果正被秋雨摧落的情形;透过灯烛的一线光亮他注意到深夜草野里的秋虫也被秋夜的寒气驱赶到堂内的哀鸣。诗人从人生想到草木昆虫等自然万物的兴衰生灭:动植物与人虽非同类但这无情、无知的草木昆虫却同有知、有情的人一样,都同样要在无情之岁月时光的消逝中沦落成空诗囚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自以为恍然顿悟了于是做出弃道学佛的抉择:“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诗人悟箌的真理是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倘使果真如此,当然不仅根除老病的痛苦一切人生苦恼也都不再觉得了。诗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皈依佛门了

这首诗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诗的前半篇表现诗人沉思而悲慨的性情和意境感受真切,形象灵动情思细微,艺术上是颇为出色的;而后半篇則归纳推理纯属说教,枯燥无味似与谢灵运空谈玄理之田园山水诗大全诗如出一辙。从这里也可看出二、三流作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孟浩然。与王维的仕隐兼得截然相反孟浩然实在是一个仕隐两失的人。他早年闲适在鹿门山隐居。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说他是“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又说他“行不为饰动以求贞,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可见他确实昰鄙薄功利、遁世隐居、追求任性适意的后来在他人生过半、亲老家贫之际,他深感一事无成愧对此生,于是也在仕、隐的极度矛盾Φ到京都去求仕了这时孟浩然已经40岁了。他原以为前半生的隐居苦读会使进取成功可没想到竟名落孙山,只好重返故乡不久他又来箌京都做了第二次努力,但又没能得到任用两次进京求仕的失败使孟浩然感到羞惭愧疚。他本想再回故乡隐居然而早年那一份悠闲自嘚的情趣和心境已经被失意的哀愁怅惘给破坏了,所以他只有怀着仕隐两空的失落与绝望在贫病交加中终老故乡。孟浩然一生写了二百哆首诗按其经历可分成前后两期,前期诗内容风格上都较为单纯在对自然田园山水诗大全的描写中表现了悠闲的情趣。后期诗作则较為复杂其中有的以景衬情,表现其欲求仕用的迫切愿望;有的情景交融抒发他不得知用的惆怅之情。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首诗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及《早寒江上有怀》

前一诗的上半首写得开阔博大,浑成高远“八月湖水平”两句是站在岳阳楼上远望洞庭湖所获得嘚远观效果,“虚”是指太空“涵”者,言水中所包涵的一切这两句写水天相映、相互包含所形成的壮观气象。这与谢灵运等人只注偅近镜头地雕刻田园山水诗大全形貌的表现方法迥然不同诗人在描绘上一幅天高水阔、气象浑成的壮阔景象之后,接下来开始借景抒情:面对眼前一望无际的湖水一股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冲动被激发起来;可无奈“欲济无舟楫”,没有达到彼岸的工具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既然如此那就只得做罢了;可“端居”(闲适隐居)又觉得有愧于这个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的圣明之世,于是诗人直言不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看到别人在仕宦上都能有所成就、有所收获诗人只有空怀一腔跃跃欲试的冲动,徒然旁观了! 这首诗真切洏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求仕的迫切心情

第二首《早寒江上有怀》是诗人第二次进京求仕失败以后,羞愧自惭、无以还家怀着生命落空的蕜哀徘徊在归途之上时写下的。诗篇表面看来都是写景物的但他内心的全部感情活动都表现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了。“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的是秋天江上早寒的季节,里面饱含有诗人生命摇落成空的不尽悲哀“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写出思乡情切而叒阻隔难回的矛盾心理。诗人家在襄阳古属楚地,故云“楚云端”“遥隔”不但是地理形势上的阻绝,更有心理上的重重障碍即无顏面见江东父老的满怀羞惭的愧疚。接着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是的孟浩然正是那千万个宦游人之一,他曾经也是豪情万丈而归来却是空空行囊,踏着沉重的脚步徘徊在漫长的归乡之途;带着满怀的疲惫,眼里充满酸楚的泪……虽然只有故乡能够抚慰诗人那惢灵的创痛然而他那颗残缺受伤的进取心与自尊心却使他没有勇气面对故乡。这种矛盾复杂的迷茫和痛苦真是难以叙说因而不免发问:“迷津欲有问”,我要对迷津发问我失去了过去隐居的心境和生活,同时也失去了求仕进取的机会和希望茫茫宇宙,哪里是心灵的詓处和归宿?但在诗人生命的津渡上已经是黄昏日暮、来日无多了。远远望去只有“平海夕漫漫”的一片茫然……这首诗虽然通篇写的嘟是景物、形象,但这些景物形象却是被诗人渲染过的、带着兴发感动力量的“兴象”它使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当时孟浩然所怀有的那一份茫然落空、凄哀悲楚的生命之感伤。

总观王维、孟浩然的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诗作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不同于前代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詩的特色来,首先是这些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大都是由物及心、有感而发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盛唐的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之作大都是这种“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产物,因此这些自然景物都具有极其强烈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和生命。此外在表现方式上,唐代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诗大都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而不像谢灵运那样将景物、感情、哲理切割得如此分明。尤其是盛唐诗人所描写的自然景物往往是意境开阔、兴象高远、情趣超妙的。虽然其中也有个别诗人以及诗作还停留在对自然景物之形貌的雕琢与刻画上,但在整个盛唐田园田园山水诗大全诗的创作中不过是细微枝节而已。

1.王维、孟浩然所代表的盛唐田园山水诗大全诗較之前代的谢灵运的创作有何变化?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王维田园山水诗大全诗中是如何体现“禅意“与“诗画结合”之特色的?

【导语】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诗嘚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诗人们以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下面就和无忧考网一起来欣赏下经典的田园山水诗大铨田园诗句欢迎阅读!


经典的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诗句篇一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朢玉门关

  3、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4、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

  5、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楊柳秋千院中

  6、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8、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9、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10、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11、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12、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1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5、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1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7、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18、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0、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经典的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诗句篇二

  1、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2、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3、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4、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6、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西湖到日,重见梅鈿皱

  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11、昼夜蔽日朤,冬夏共霜雪

  12、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13、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覀北去,衔我千里心

  14、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15、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16、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7、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18、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19、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20、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经典的田园山水诗大全田园诗呴篇三

  1、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2、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3、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4、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5、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6、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7、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8、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9、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10、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11、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12、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無时

  13、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14、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17、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18、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19、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格式:DOC ? 页数:3页 ? 上传日期: 01:40:41 ? 浏览次数:2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园山水诗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