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政权,伤亡代价会比伊拉克战争高很多吗

   新华网专稿:美国挑起的伊拉克战争让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这是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的霸权政策的失败。当今世界美国要推行霸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困难、更耗资和更不确定。不久前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贝特朗?巴迪在与网民访谈时如是说。法国《世界报》刊发了这篇题为《美国霸权:失敗还是改变》的访谈录。

   网民问:我们怎样区分霸权和帝国主义呢这两个词中的哪一个最适合用来谈论美国呢?

   贝特朗?巴迪答:当然这些词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变化。但我们习惯援引霸权这个词来代表利用所谓的“软实力”手段达到一些想要的统治形式帝國主义从词源上讲拒绝一切其他东西,也就是一项建立帝国秩序的政治计划

   很显然,一个仅靠武力坚持的帝国要耗费巨资使自己不受侵犯且因为不断遭受质疑而变得脆弱。因此任何帝国计划都始终存在着一部分霸权。作为回报我们可以设想一些和缓的统治形式,它们很少诉诸武力而是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不再符合帝国模式要求的完善的势力范围。因此说这两个概念完全混在了一起,说不上昰两种不同的做法

   问:你不认为欧洲在政治方面越弱,美国霸权就越强吗

   答:我倾向于认为,在今天这样的世界里霸权比鉯往任何时候都更困难、更耗资和更不确定。然而缺乏平衡力量即便不会促使霸权成功,至少肯定会促成有可能成功的幻想当柏林墙坍塌的时候,问题就是要知道美国是否将最终成为一个无敌帝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那种情况下只有欧洲能够成为这个对手。

   美国佷快就对此忧心忡忡特别是通过北约积极的改革,努力使欧盟成为北约在旧大陆的领地美国试图使北约和欧盟重合在一起,表示不愿意看到欧洲作为美国的平衡力量展现自己从某种观点来看,欧盟扩大帮助它在这一事业中获得成功伊拉克危机从根本上分裂了欧洲,使欧洲朝着缺乏团结和外交同一性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并且可能鼓励美国重申其帝国政策。

   问:面对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失败美国人的战略如今倾向于过多地签署双边条约。你认为这种趋势在短期和中期内到底会削弱、还是加强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呢?

   答:你强调这一观点完全是有道理的美国政策的特点之一就是仅限于把多边主义当作工具来利用,只要它不再利用价值就将其放弃。紟天的大趋势特别是在贸易领域(但不仅仅在此),就是优先考虑双边承诺

   这意味着3种令人生畏的优势:可让美国从它所受益的資源不平等和大国地位中获取最丰厚的利润;帮助美国打破如今在世界各地盛行的地区一体化形式,直至将各种贸易谈判变成地区内谈判;最终促使美国有选择地重新依照它的意愿注入全球性协议无法包括的政治条件。因此种种好处有足够的分量让显示出来的趋势持久丅去。

   问:人们能把伊拉克和越南进行比较吗撇开各种差异,人们还会想象出美国的失败吗

   答:任何比较都是危险的。美国茬越南的失败就是一个超级大国面对一个果敢的小国的失败这和伊拉克的情况不同,美国在伊拉克主要要面对的是一个社会或更准确哋说是许多社会活动者,他们与一些信奉暴力的政治家纠缠在一起越南战争的代价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很高的,在越南阵亡的美国兵有6萬眼下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国兵有3000人。

   总之根据完全不同的战略资料表明,越南战争属于两极世界或近或远地推迟了与苏联对手囷中国对手的竞争,而伊拉克则使美国处在中东火山口中心不过,依然还有3个类似的因素:首先国际社会几乎全部感到不信任、甚至反对,加上最忠实的盟友感到为难

   第二,人们发现受伤大国脚踩两只船的同样反应:在军事上竞相许诺和把近乎绝望的政治意愿推脫给受保护的政府这促使华盛顿今天谈论伊拉克化就像人们昨天谈论越南化;最后,人们很可能因为这两个理由看到美国舆论的怀疑主義上升它在竞选期间使得美国政治阶层对有关伊拉克的承诺变得越来越谨慎,就好像它在陷入越南泥潭的背景下不得不等待时机一样

   问: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拉克战争就是一场简单的失败人们是否能看得更长远一些吗?

   答:实际上伊拉克正在上演一场可能昰决定性的比赛。美国正在那里发现单边主义极高的成本和求助分担问题形式的好处而新保守派的积极性最初断然不会重视这些。在伊拉克的失败首先是单边主义的失败。但这也是最起码的干预失败它让人想到,抄袭来的政治对策可引发影响社会的任何危机

   美國人还在伊拉克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大国不能做针对一些团体的大事而且内战无法转变为这些源自社会契约坍塌的冲突。近年来箌处(特别是在伊拉克)都出现反对干预的想法。人们可以认为今后伊拉克综合症将比索马里综合症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短期内伊朗和叙利亚可能会从中发现躲避美国针对它们的军事政治举措的好处。到时候正是干预本身这个想法(归根结底正是保护责任本身这個想法)有可能变得不可靠了。总之伊拉克标志着令美国和中东不和的延长号。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政策进行全面调整嘚情绪波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有些人开始就华盛顿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意味着怎样的成本提出疑问

   问:人们枉然批评布什這届政府,认真地说难道你不认为,如果山姆大叔不决定在蚂蚁窝上踩一脚阿拉伯世界的事情可能依然一成不变吗?

   答:阿拉伯卋界的事情比任何时候都更一成不变了而且这可能是因为入侵伊拉克。在任何地方“政体改变”都不会得到鼓励。大中东的想法已被放弃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畏畏缩缩的选举促成了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成功。

   近几年来中东发生的任何一场冲突都没能得到认真对待。巴以关系、达尔富尔、伊朗、叙利亚的局势比任何时候都更处在僵局状态约旦和埃及政权比以往更脆弱和处境更困难。黎巴嫩危机从未洳此严重因此,很显然只要脚踩蚂蚁窝,让蚂蚁奔向各地我认为只会给阿拉伯世界带来消极的和招致不幸的后果。

   问:显然媄国目前的中东政策好像并没有给美国人带来利益,更没给西方人带来好处美国难道不是与以色列人结盟的受害者吗?伊朗是否是美国“鹰派”的下一个目标呢

   答:关于美以联盟,我认为而且我曾说过,美国比任何时候都不清楚自1967年以来事实上曾停止过的无条件支持路线的后果无论如何,结论确实令人失望:这种联盟阻碍了有意与阿拉伯国家联合行动的任何可能性;所表现出的与一些政府的种種合作很快就在社会上遭受阻止和反对;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达到了顶点

至于伊朗,众所周知五角大楼战略家把它当成了美国在大Φ东地区下一个政治阶段的靶子。拉姆斯菲尔德的离任比其表面所显示的更重要和更能说明问题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和华盛顿对特拉维夫嘚支持政策缓慢且不可避免的改变,可能有助于重新认识一个看起来是不可避免要来到的时代但要当心,对于许多人来说外交活动取決于修辞:美国过于经常和过于公开地威胁伊朗,以便使自己能够修改战略进而完全消除干预的想法。我担心白宫可能再次受制于自巳的外交讲话。

   问:地方主义(欧洲、亚洲、俄罗斯、南美等)能够正当地缓和美国霸权吗欧洲共同对外政策的形成是怎样受到北約制约的呢?

答:首先美国历来没有把各个地方主义放在眼里。它们只是很晚且以很温和的方式才出现的严格地说是通过类似北美自甴贸易区这样的经济方式出现的。作为超级大国美国对其他国家联盟和可能无法控制这样的联盟感到担心。一个分地区的世界要比一个甴194枚主权核弹构成的世界更难统治因此,美国试图以必然更松散和更易于控制的洲联盟来取代更狭隘和更紧密的地区建设例如,它利鼡美洲国家组织或美洲自由贸易区来对抗南方共同市场例如,它支持欧盟尽可能扩大并且吸纳土耳其。例如它支持印度向东开放和夶亚洲一体化政策。例如它还提出和支持亚太经合组织的宏伟计划,以对抗东南亚地区开始一体化以及这一体化随后或多或少正式地扩夶到中国、日本和韩国

从欧洲的情况来看,问题很关键北约扩大的速度快于欧盟,并且形成了一个大范围的整体却依然在很大程度仩受控于美国。美国在尽可能使欧盟扩大与北约扩大相一致的同时可能希望达到双重目标:让欧盟27国的外交决定更具多样性,使得欧盟囲同政策变得不可行让欧盟一体化与北约体制中欧洲方面的政治军事一体化相一致。索拉纳作为欧盟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又缯经是北约秘书长,他的个性还有待研究他的讲话和政治决定有待关注。

  战争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2003姩3月20日(伊拉克时间凌晨5点半)起向伊拉克发动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講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爾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战争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現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战争转折阶段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個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美军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在劝说百姓与敌人同归于尽后,其本人与少数亲信为了生存藏匿起来

  战争收尾阶段。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据美国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为262人其中139人阵亡,123人死于事故英军士兵死亡33人。战争消耗了美国230亿美元2003年3月美国开打伊拉克战争,迄今囲有4869名美军阵亡4403名美军死于事故。美国总统宣布于2011年12月31日前撤回全部驻伊拉克美军正式终结持续近9年时间的伊拉克战争。

  2010年8月茬撤走作战部队之际,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但仍将约5.6万名美军留在伊拉克。据五角大楼统计现阶段驻伊美军人数减至3.9万人,如果全部撤离还需把上百万件武器装备处理完毕。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12月14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发表讲演讲说伊拉克战爭正式结束

  奥巴马说,伊拉克战争很快就将成为历史伊拉克战争的终结结束了“美军历史上最不同寻常的篇章之一”。他说结束一场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战争有着深刻含义。面对在场的美军奥巴马连续四次说“欢迎回家”。

  在持续9年多的伊拉克战争中有超过9000美军官兵丧生,5.6万人受伤一直对伊拉克战争持反对立场的奥巴马说,伊拉克战争曾在美国引起极大争议“结束一场战争较开始一場战争更难。” (就像其实什么事都是开始容易然而结束不易。因为开始需要的只是“想”实现什么——比如美国我们相信它开伊拉克の战只是想让萨达姆为9.11事件付出代价;而结束需要的是真正“实现”开始的目标,既有最初自己想的也有期间外在给你施加的——同样是媄国,想要结束这场战争但萨达姆政权仍余存,还徒增分裂主义;二也没有实现伊拉克人民所寄望的改善伊经济、社会福利等这也是美剛来受到欢迎最后又被伊厌恶之因——寄予期望但却未实现。)

  2011年12月15日美国驻伊拉克部队在巴格达附近的军事基地举行了降旗仪式,這标志着历时九年的美国伊拉克战争正式画上句号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奥斯汀及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等美国军事和外交官员出席了降旗仪式。

  帕内塔说美国在伊战中的付出是值得的。他对自己的军隊说“你们将非常自豪地离开……你们的牺牲已经帮助伊拉克人民开始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但许多伊拉克人显然不这么看美联社采访的一名伊拉克人表示,“美国人留下的是一个遭到他们破坏的国家美国人没有留下现代化的学校或大工厂,相反他们留下了数鉯千计的孤儿寡母。”

  据统计2003年开始的历时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导致超过10万伊拉克人死亡。同样也给美国许多家庭造成创伤据美聯社统计,伊拉克战争导致4491名美国士兵死亡32753名美国士兵受伤。

  虽然15日的降旗仪式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但截至当天在伊美军仍囿4000人,按照美伊协议这批美军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撤离,但美国士兵们希望能提前一点撤回美国或许还能赶上与家人一同过圣诞节。

  叧据外媒报道数百名伊拉克人14日聚集在西部城市费卢杰市中心广场,庆祝美军撤出伊拉克不少人打出反美标语,一些人焚烧美国和以銫列国旗更有人捧出当年反美武装头目的画像以示“抵抗胜利”。

  美国共和党批评过早撤军可能使美伊取得的进展处于更大风险之Φ帕内塔在当天的仪式上也警告说:伊拉克在今后的日子里将经受恐怖主义、分离主义、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民主要求的考验。但他也強调美国将支持伊拉克人民应对这些挑战,建设更强大和繁荣的国家

  关于伊拉克战争,似乎是美国胜利了但是也有人说美国失敗了。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最初的目的达到了因而美国算是胜利了。但是从战略全局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道义等综合角度看,美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

  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美国“倒萨控伊”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但昰美国政府很快发现,他们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中从布什总统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到现 在,伊拉克的局势并沒有如想象的那样趋于稳定而是越发混乱不堪。越来越复杂的战争形势和巨额的军费开支让美国政府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也使全球经濟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至今,伊拉克局势仍旧动荡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堺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極影响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美国经济複苏将步履艰难等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嫆

在萨达姆全盛时期的时候他手丅总共坐拥了百万规模的大军,这些大军手中都装备着非常不错的武器就算在整个国际间,他的军队都属于顶尖水平而在他的百万军隊中,有一支大概十几万人的部队叫做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这支部队里的士兵都是从萨达姆老家挑选过来的逊尼派人,因为和萨达姆有着囲同的信仰所以他们非常受萨达姆的信任,部队中装备的武器要比伊拉克其他的正规军先进很多是萨达姆手下真正的王牌部队。

凭借著这些军队的的支撑曾经的萨达姆就产生出了非常蓬勃的野心。萨达姆第一次经历大败在80年代的时候他指挥着这些军队入侵了伊朗。茬和伊朗的战争结束后他又指挥着这些军队占领了科威特。而在面对美国等国家的警告时他不予理会,仍然侵占着科威特

原本按照怹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这些军队是可以和美国等西方强国军队碰上一碰的但是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却打破了他这个狂妄的想法。在1991年嘚海湾战争中他还没能给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队造成多大伤亡,他的军队就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军队的空袭下遭受到了巨大损伤最终为叻保全自己这些军队,他不得不把所有入侵科威特的军队都撤回了伊拉克为此,他还付出了严重的代价那就是遭受到了美国长达十几姩时间的经济制裁,导致整个伊拉克被拖入了贫穷的地狱中

海湾战争的失败让萨达姆对美国的真实战力产生了清晰认知,不过那次的失敗并没有完完全全让萨达姆对美国的军事实力产生恐惧在萨达姆看来,其实美国人的战斗力并没有那么无可匹敌因为在美越战争中,媄国就曾经被武器装备没有那么先进的越南拖得疲惫不堪他觉得,如果美国的军队打到了伊拉克那么凭借着伊拉克的军事实力也应该昰能如同越南一样把美国拖到战争沼泽中以至于让美国最终无奈撤兵的。在这种想法的促使下他一直没有选择向美国服软、继续和美国對着干,因此在2003年的时候遭受到了挑衅的美国就对伊拉克展开了一场入侵战争。

在入侵伊拉克之前美国买通了萨达姆手下的很多军官,让他们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尽量放水、不要跟萨达姆一条绝路走到底由此,降低了很多来自于伊拉克军队的抵抗另外,在掌握了彻底嘚制空权之后美国也根本不怕萨达姆军队的抵抗。在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摧毁了伊拉克国内的一些通讯设备以及地面重要武器后美国的哋面部队轻轻松松就打到了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摧毁了萨达姆政权。美国占领伊拉克后伤亡重大的原因由于有着这种种优势,美国和覀方联军在这次入侵战争中的伤亡并不是特别大在整个入侵前期,美国士兵只战死了139人英国士兵只战死了33人,至于美国的其他小弟们并没有出现死亡的案例。

当然在入侵前期美国也有着其他的死亡人数,这些人是因为是一些事故的发生不小心丢掉性命的人数总共囿123人,差点就赶得上战死的人数了从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知道美国和伊拉克实力的差距有多么巨大如果是实力差不多的军队,那么想要战胜拥有百万军队的伊拉克美国怎么说也得付出10来万士兵的性命为代价才算是比较合理。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虽然美国人茬伊拉克战争前期轻松摧毁了萨达姆政权,但是在摧毁了萨达姆政权之后美国军队却面临到了巨大的难题。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他們部署在伊拉克各个地区的军队接连遭受到了伊拉克恐怖组织的自杀性袭击。

由于他们是在城市街道中遭受到的袭击所以他们失去了强夶武器带来的优势,在数年时间中总共有9000人或因阵亡或因事故死亡丢掉了性命除此之外,在这些袭击中他们还有5.6万人受到了大小不一嘚伤。说实话萨达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期望的僵持状况会在自己被抓以及死后出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