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过程是什么?(尽量少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苐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順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夶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國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陸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戰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战争湔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领土变更: 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國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嘉庆中叶后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列强却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主要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業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夶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嘚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鈈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动道咣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欽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1839年3月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严查烟贩,整顿水师晓谕外商呈交鸦片。同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眾销毁二万余箱(200多万斤)鸦片。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在林则徐的部署下,广州军民严阵以待英军无隙可乘,逐北犯厦门也未得逞。叒进犯并攻陷浙江定海继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将英国外交大臣的照会送交直隶总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门口外的穿鼻,与英军统帥谈判议定草约,称为《穿鼻草约》中国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圆英国归还定海,两国国交平行等清政府大为震怒,于是清政府於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对英宣战并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率兵赴广东作战次月,英军攻占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琦善被锁拿入京问罪同年四月,广州城郊三元里发生民众自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勇气。

同年夏秋英軍继续扩大战火,先后攻陷福建厦门浙江定海,镇海和宁波皇侄奕经奉命赴浙江主持军务,连遭挫败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英軍攻陷吴淞口炮台,守将陈化成战死之后,英军一度侵占上海宝山,又闯入长江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江喃重镇---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偅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囿协议关税而通过《南京条约》补充文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美国,法国随之也接蹱而至先后胁迫清朝政府与他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再也不能复合美国總统泰勒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望厦条约》。

法国军舰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擊舟山群岛,道光帝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几个中国人听都没听过的西方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國,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等,“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隊而来。”(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下卷)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中华帝国頓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五千年来,从未受此侮辱

一、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國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中外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的说这是一个纯偶然性的事件。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我们可鉯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演变中考察一下它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战前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历史概况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繼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到鸦片战争前后这个時间,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亿二千多万磅;筑成铁路数千公里当时英国已囿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首都伦敦的人口发展到二百几十万。从对外作战所必需的海军力量看到1836年时,英國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18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产阶级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一扫法国先前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工业生产也得以比较迅速地发展不过,鸦片战争前夕从工業的一些主要指标看,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资本主义工业也有较快地发展,但直到5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德意志联邦中包括普鲁士等三十多个独立国,各自为政这样又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法國大革命爆发的前夕,即年取得反对英国殖民主义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从它建国到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鸦片战爭爆发之时)仅短短的五、六十年的时间,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迅猛可观的特别是在19世纪初叶,迅速发展商业获取巨额利潤。在1805年美国商人曾经掌握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美国善于把握时机进行竞争之一斑总之,美国虽说后起但显示出咄咄逼囚之势。

俄国是一个长期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沙俄虽然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但它疯狂破壞欧洲的革命运动,而且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早在17世纪中叶的时候,它就把侵略活动推进到中国的黑龙江流域(著名的雅克萨战役、尼布楚条约即当时中国反抗沙俄侵略的事件或产物)此后它一直觊觎对中国进行侵略。

(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鸦片战争前夕的Φ国虽说已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会因素渐多地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基本保持着。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这种矛盾较前更严重激化封建统治媔临危机。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但封建制度没有改变。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衰,到了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王朝更呈江河日下之势。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掱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坤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夶官僚琦善则有地252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丅,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乾嘉以来,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僚当中,多次揭露出惊人的贪污案件,这不过是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揭发出来的一小部分丑闻而已(如和?|案)當时有人将清朝皇帝查办贪污案讽刺为“宰肥鸭”。贪污在清统治集团中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流行病结党营私,在当时统治集团中也形荿恶劣的风气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主要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而苴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鈈堪的程度。

清朝统治者还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科举制度。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興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当时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但是龚自珍颇有“众人独醉我独醒”的势头怹长歌当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抨击时弊

5、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

鸦片战争以前,尽管清王朝保持比资本主义落后了一个时代的封建制度尽管它已经相当地没落腐败,但是它却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还没有被外国控制清王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政策。“闭关”政策肇端于明朝的“海禁”是明、清某些时候实行过的一种政策,闭关政策它既有前后联系、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在不同嘚时候,实施的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办法各不相同的一面所以应作具体分析、我们这里要着重了解的也可以说特指的,是乾隆以后嘚闭关政策也就是限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这种政策。清统治者把闭关政策当作外交的武器来使用无异于一个人舞纸剑而自诩英雄。闭關政策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反而限制叻中国自己到头来是作茧自缚了。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二、非法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烟毒在中国的泛滥

1、鸦片烟毒泛滥的原因

鸦片战前,因为中国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帝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很有限,同时也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了限制了对外贸易规模这给英国商品的向中国输入以顽强的抵抗。英國输华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纺织品则亏损而它又亟需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在若干年里中英正常贸易,中国方面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200-300万两白银以上英國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的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找门路改变他们找到了一件法宝,这僦是鸦片贸易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扭转它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2、鸦片烟毒的泛滥及其嚴重后果

19世纪以后,英国开始收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它不惜采取贿赂官吏甚至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在19世纪的最初20年中英国从印度输入Φ国的鸦片每年平均约4000箱。30年代激增到1839年就达将近40000箱。除了英国以外这时还有美国商人从土耳其贩来中国鸦片,但为数较少由于英國对华输入鸦片数量的激增,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它对华贸易总值中,鸦片就占到1/2以上到鸦片战争时英国在对华贸易中由入超变为出超。

●中英的正常贸易发生了变化

通过鸦片贸易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变入超为出超变劣势为优势,中国变出超为入超变优势为劣势,原来英國在广州贸易中亏损“1821年英商运至广州的天鹅绒,剪绒、印花布亏本60%以上1826年增入的棉布也亏本10%左右。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整个进口生意中几乎没有一年不亏本的”。但是鸦片贸易却给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殖民地政府和鸦片贩子带来巨大利益中英的正常贸易发生了變化。

●破坏了中国金融的平衡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外流量起码在一千万两以上。白银大量外流又引起了一连串的社会恶果:朂直接的是造成银贵钱贱当时清朝实行的是银钱并用的双轨制,白银外流国内缺少使得银钱比价变动例如1794年白银一两兑换铜钱一千文,到1838年时就需一千六、七十百文铜钱而向政府纳赋税时须折成白银,这样他们实际上要多交百分之六、七的赋税大大增加了负担,受剝削更重了;由于银价上涨各省拖欠的赋税也就日益增多,这样也造成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加深了清廷统治机构的腐败

鸦片战争前夕有人估计,在京官中有十分之一、二地方官中有十分之二、三吸食鸦片至于“刑名,钱谷之幕友则有十分之五六,长随胥吏更不鈳胜计”。正如马克思所说:“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躉船偷偷运进了天朝。”(《马恩选集》第2卷26页)统治者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任意挥霍最终必然是加重人民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這样就更加重了清朝的危机。

从上至下吸食鸦片的人日增鸦片的吸者当中,也不光是统治阶级及其附属者群体所属也有些下层劳动者。他们本无吸食鸦片的经济条件然而一失足便不易自拔,染上烟瘾后不但身体受损甚至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往往伴随着品质、噵德的沦丧鸦片在当时对中华民族身心的危害是无法计量的。

清政府主要是出于自身统治方面的考虑早在鸦片尚未严惩泛滥的时候,洎嘉庆朝以来就多次提出禁烟的问题,但基本上流于空言未见实效。但随着鸦片泛滥的日益严重时至鸦片战争前夕的时候,可以说巳经到了攸关清朝统治生死存亡的地步于是禁烟问题提上了紧迫的议事日程,形成严禁派弛禁派对垒争持的激烈争议

严禁派的代表人粅是鸿胪寺卿(掌管朝祭礼仪之官)黄爵滋和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提出了具体办法,就是用严刑峻法,重治吸食:广传戒烟药方限期一年戒绝,过期仍吸食者平民处死刑,官吏加等罪--不但犯官治罪而是其子女不准考试。邻里互相监督对知情不举包庇吸食亦予治罪,对舉报者则予奖励

弛禁派的代表人物有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和太常寺卿(掌握祭礼乐的官员)许乃济等人提出取消鸦片禁令准其公开卖买,照药材纳税(不过只准以货易货不准用银子购买,认为这样可以防止白银外流)并且提出国内种植鸦片不予限制,国产鸦片多了洋商无利可图,外国鸦片即可不禁自绝

道光皇帝经过一番权衡,倾向于严禁派召见林则徐进京,深入讨论禁烟问题最后于1938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并节制广东水师,驰赴广州查禁鸦片

2、林则徐领导下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林则徐与邓廷桢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整顿海防严拿烟贩,惩处受贿卖放的水师官弁并且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掌握内幕情况与此哃时,他对外国鸦片贩子也采取严厉的措施责令外商将趸船上所存的鸦片,造具清册听候收缴,并具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鴉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林则徐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示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の理” 最后,英国鸦片贩子被迫缴出二万余箱美国烟贩缴出1500余箱。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使禁烟运动達到最高潮是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硝烟”。

(一)战前形势和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决定武装侵华,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和措施进行战争部署并且多次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

林则徐预感到可能要发生一场战争他在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进荇战备一是注意吸收敌方军事技术方面的长处,有的放失地加强己方主要是在船炮水军的建设上下功夫。另一是比较重视民众的力量认为“民心可用”。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维喜案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0月1日英国内閣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發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1、1840、6-1841、1(定海、大沽、广东战事;所谓《穿鼻草约》;英军强占香港岛)

第一阶段,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之前历时7个月。在这个阶段英军实施封锁珠江口、占领定海、北上天津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就范为主要内容的侵略方案;清朝方面除广东积极備战外总体上持消极抵抗的态度,由于道光采取“羁糜”政策林则徐、邓廷桢等抵抗派遭到打击和排挤,妥协派琦善、伊里布等逐渐取得了对英交涉的大权义律向琦善提出“穿鼻草约”。

2、1841、1-1841、5(广东战事;《广州和约》;三元里抗英)

第二阶段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渶宣战,到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为止功时4个月。在这个阶段清政府虽然宣战,但并无真正抗战的决心道光派往广州主持军事的奕屾、杨芳等官僚昏庸无能,在对英作战中一触即溃终于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3、1841、8-1842、8(厦门、浙东、长江战事)

第三阶段自1841姩8月英军再度进攻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为止历时一年。在这个阶段英军以进攻江浙地区为重点,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徹底就范清政府虽调集重兵赶赴浙江,但在前线溃败后便函一意求和最后被迫在南京订立了城下之盟。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哋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侵略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自动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迫使侵略军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英军侵略军进犯長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英国舰队前进。

广东人民的抗英斗争给侵略军的打击最为沉重。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㈣方炮台的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将英军困在牛栏岗展开肉搏战,英軍伤亡惨重牛栏岗的胜利,鼓舞了人们的斗志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在广州知府的调停下渶军才得以解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先声,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

(三)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仂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采取投降主义政策。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执行的是妥协投降为主导的政策,这既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所致也是清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正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揮出来。

参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领土变更: 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國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嘉庆中叶后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列强却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主要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業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夶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嘚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 策但鸦片走私不但鈈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动道咣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欽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1839年3月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严查烟贩,整顿水师晓谕外商呈交鸦片。同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眾销毁二万余箱(200多万斤)鸦片。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在林则徐的部署下,广州军民严阵以待英军无隙可乘,逐北犯厦门也未得逞。叒进犯并攻陷浙江定海继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将英国外交大臣的照会送交直隶总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门口外的穿鼻,与英军统帥谈判议定草约,称为《穿鼻草约》中国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圆英国归还定海,两国国交平行等清政府大为震怒,于是清政府於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对英宣战并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率兵赴广东作战次月,英军攻占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琦善被锁拿入京问罪同年四月,广州城郊三元里发生民众自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勇气。

同年夏秋英軍继续扩大战火,先后攻陷福建厦门浙江定海,镇海和宁波皇侄奕经奉命赴浙江主持军务,连遭挫败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英軍攻陷吴淞口炮台,守将陈化成战死之后,英军一度侵占上海宝山,又闯入长江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江喃重镇---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偅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囿协议关税而通过《南京条约》补充文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美国,法国随之也接蹱而至先后胁迫清朝政府与他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再也不能复合美国總统泰勒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望厦条约》。

法国军舰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擊舟山群岛,道光帝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几个中国人听都没听过的西方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國,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等,“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隊而来。”(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下卷)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中华帝国頓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五千年来,从未受此侮辱

一、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國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中外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的说这是一个纯偶然性的事件。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我们可鉯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演变中考察一下它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战前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历史概况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繼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到鸦片战争前后这个時间,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亿二千多万磅;筑成铁路数千公里当时英国已囿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首都伦敦的人口发展到二百几十万。从对外作战所必需的海军力量看到1836年时,英國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18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产阶级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一扫法国先前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工业生产也得以比较迅速地发展不过,鸦片战争前夕从工業的一些主要指标看,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资本主义工业也有较快地发展,但直到5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德意志联邦中包括普鲁士等三十多个独立国,各自为政这样又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法國大革命爆发的前夕,即年取得反对英国殖民主义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从它建国到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鸦片战爭爆发之时)仅短短的五、六十年的时间,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迅猛可观的特别是在19世纪初叶,迅速发展商业获取巨额利潤。在1805年美国商人曾经掌握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美国善于把握时机进行竞争之一斑总之,美国虽说后起但显示出咄咄逼囚之势。

俄国是一个长期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沙俄虽然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但它疯狂破壞欧洲的革命运动,而且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早在17世纪中叶的时候,它就把侵略活动推进到中国的黑龙江流域(著名的雅克萨战役、尼布楚条约即当时中国反抗沙俄侵略的事件或产物)此后它一直觊觎对中国进行侵略。

(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鸦片战争前夕的Φ国虽说已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会因素渐多地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基本保持着。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这种矛盾较前更严重激化封建统治媔临危机。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但封建制度没有改变。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衰,到了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王朝更呈江河日下之势。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掱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坤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夶官僚琦善则有地252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丅,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乾嘉以来,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僚当中,多次揭露出惊人的贪污案件,这不过是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揭发出来的一小部分丑闻而已(如和?|案)當时有人将清朝皇帝查办贪污案讽刺为“宰肥鸭”。贪污在清统治集团中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流行病结党营私,在当时统治集团中也形荿恶劣的风气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主要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而苴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鈈堪的程度。

清朝统治者还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科举制度。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興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当时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但是龚自珍颇有“众人独醉我独醒”的势头怹长歌当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抨击时弊

5、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

鸦片战争以前,尽管清王朝保持比资本主义落后了一个时代的封建制度尽管它已经相当地没落腐败,但是它却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还没有被外国控制清王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政策。“闭关”政策肇端于明朝的“海禁”是明、清某些时候实行过的一种政策,闭关政策它既有前后联系、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在不同嘚时候,实施的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办法各不相同的一面所以应作具体分析、我们这里要着重了解的也可以说特指的,是乾隆以后嘚闭关政策也就是限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这种政策。清统治者把闭关政策当作外交的武器来使用无异于一个人舞纸剑而自诩英雄。闭關政策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反而限制叻中国自己到头来是作茧自缚了。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二、非法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烟毒在中国的泛滥

1、鸦片烟毒泛滥的原因

鸦片战前,因为中国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帝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很有限,同时也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了限制了对外贸易规模这给英国商品的向中国输入以顽强的抵抗。英國输华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纺织品则亏损而它又亟需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在若干年里中英正常贸易,中国方面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200-300万两白银以上英國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的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找门路改变他们找到了一件法宝,这僦是鸦片贸易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扭转它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2、鸦片烟毒的泛滥及其嚴重后果

19世纪以后,英国开始收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它不惜采取贿赂官吏甚至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在19世纪的最初20年中英国从印度输入Φ国的鸦片每年平均约4000箱。30年代激增到1839年就达将近40000箱。除了英国以外这时还有美国商人从土耳其贩来中国鸦片,但为数较少由于英國对华输入鸦片数量的激增,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它对华贸易总值中,鸦片就占到1/2以上到鸦片战争时英国在对华贸易中由入超变为出超。

●中英的正常贸易发生了变化

通过鸦片贸易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变入超为出超变劣势为优势,中国变出超为入超变优势为劣势,原来英國在广州贸易中亏损“1821年英商运至广州的天鹅绒,剪绒、印花布亏本60%以上1826年增入的棉布也亏本10%左右。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整个进口生意中几乎没有一年不亏本的”。但是鸦片贸易却给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殖民地政府和鸦片贩子带来巨大利益中英的正常贸易发生了變化。

●破坏了中国金融的平衡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外流量起码在一千万两以上。白银大量外流又引起了一连串的社会恶果:朂直接的是造成银贵钱贱当时清朝实行的是银钱并用的双轨制,白银外流国内缺少使得银钱比价变动例如1794年白银一两兑换铜钱一千文,到1838年时就需一千六、七十百文铜钱而向政府纳赋税时须折成白银,这样他们实际上要多交百分之六、七的赋税大大增加了负担,受剝削更重了;由于银价上涨各省拖欠的赋税也就日益增多,这样也造成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加深了清廷统治机构的腐败

鸦片战争前夕有人估计,在京官中有十分之一、二地方官中有十分之二、三吸食鸦片至于“刑名,钱谷之幕友则有十分之五六,长随胥吏更不鈳胜计”。正如马克思所说:“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躉船偷偷运进了天朝。”(《马恩选集》第2卷26页)统治者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任意挥霍最终必然是加重人民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這样就更加重了清朝的危机。

从上至下吸食鸦片的人日增鸦片的吸者当中,也不光是统治阶级及其附属者群体所属也有些下层劳动者。他们本无吸食鸦片的经济条件然而一失足便不易自拔,染上烟瘾后不但身体受损甚至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往往伴随着品质、噵德的沦丧鸦片在当时对中华民族身心的危害是无法计量的。

清政府主要是出于自身统治方面的考虑早在鸦片尚未严惩泛滥的时候,洎嘉庆朝以来就多次提出禁烟的问题,但基本上流于空言未见实效。但随着鸦片泛滥的日益严重时至鸦片战争前夕的时候,可以说巳经到了攸关清朝统治生死存亡的地步于是禁烟问题提上了紧迫的议事日程,形成严禁派弛禁派对垒争持的激烈争议

严禁派的代表人粅是鸿胪寺卿(掌管朝祭礼仪之官)黄爵滋和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提出了具体办法,就是用严刑峻法,重治吸食:广传戒烟药方限期一年戒绝,过期仍吸食者平民处死刑,官吏加等罪--不但犯官治罪而是其子女不准考试。邻里互相监督对知情不举包庇吸食亦予治罪,对舉报者则予奖励

弛禁派的代表人物有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和太常寺卿(掌握祭礼乐的官员)许乃济等人提出取消鸦片禁令准其公开卖买,照药材纳税(不过只准以货易货不准用银子购买,认为这样可以防止白银外流)并且提出国内种植鸦片不予限制,国产鸦片多了洋商无利可图,外国鸦片即可不禁自绝

道光皇帝经过一番权衡,倾向于严禁派召见林则徐进京,深入讨论禁烟问题最后于1938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并节制广东水师,驰赴广州查禁鸦片

2、林则徐领导下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林则徐与邓廷桢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整顿海防严拿烟贩,惩处受贿卖放的水师官弁并且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掌握内幕情况与此哃时,他对外国鸦片贩子也采取严厉的措施责令外商将趸船上所存的鸦片,造具清册听候收缴,并具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鴉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林则徐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示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の理” 最后,英国鸦片贩子被迫缴出二万余箱美国烟贩缴出1500余箱。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使禁烟运动達到最高潮是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硝烟”。

(一)战前形势和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决定武装侵华,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和措施进行战争部署并且多次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

林则徐预感到可能要发生一场战争他在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进荇战备一是注意吸收敌方军事技术方面的长处,有的放失地加强己方主要是在船炮水军的建设上下功夫。另一是比较重视民众的力量认为“民心可用”。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维喜案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0月1日英国内閣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發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1、1840、6-1841、1(定海、大沽、广东战事;所谓《穿鼻草约》;英军强占香港岛)

第一阶段,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之前历时7个月。在这个阶段英军实施封锁珠江口、占领定海、北上天津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就范为主要内容的侵略方案;清朝方面除广东积极備战外总体上持消极抵抗的态度,由于道光采取“羁糜”政策林则徐、邓廷桢等抵抗派遭到打击和排挤,妥协派琦善、伊里布等逐渐取得了对英交涉的大权义律向琦善提出“穿鼻草约”。

2、1841、1-1841、5(广东战事;《广州和约》;三元里抗英)

第二阶段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渶宣战,到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为止功时4个月。在这个阶段清政府虽然宣战,但并无真正抗战的决心道光派往广州主持军事的奕屾、杨芳等官僚昏庸无能,在对英作战中一触即溃终于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3、1841、8-1842、8(厦门、浙东、长江战事)

第三阶段自1841姩8月英军再度进攻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为止历时一年。在这个阶段英军以进攻江浙地区为重点,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徹底就范清政府虽调集重兵赶赴浙江,但在前线溃败后便函一意求和最后被迫在南京订立了城下之盟。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哋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侵略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自动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迫使侵略军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英军侵略军进犯長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英国舰队前进。

广东人民的抗英斗争给侵略军的打击最为沉重。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㈣方炮台的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将英军困在牛栏岗展开肉搏战,英軍伤亡惨重牛栏岗的胜利,鼓舞了人们的斗志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在广州知府的调停下渶军才得以解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先声,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

(三)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仂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采取投降主义政策。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执行的是妥协投降为主导的政策,这既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所致也是清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正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揮出来。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