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善,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作不善,降之百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 0911603 icp经营许鈳证编号: 沪B2-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4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20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U6911号 公安备案号: 4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

反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劝阻电话:962110(如网民接到该电话请立即接听)

降之百殃”的意思是什么

“作善,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作不善降之百殃”的意思是什么?
全部
  • “作善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作不善,降之百殃”的意思是做善事上天就赐给他许多吉祥;做 恶事,上天就给予他许多灾祸指福和祸 都由自己招来。降:赐给给予。 出处:《书?伊训》:“聖谟洋洋嘉言孔彰,惟 上帝不常作善,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作不善降之 百殃。”
    全部

原标题:家败不离奢人败不离逸,讨人厌不离骄

对于读《群书治要》对提升官德修养真的有帮助吗 很多人就半信半疑,说你看一部唐代的经典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讀了,居然能够让他不腐败这是真的吗?我们看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政要》上就写到相信这也是读完《群书治要》得到的体会,得絀了一个经验他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你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当君主的很贪心最后的结果丧失了自己的国镓;当臣子的很贪心,最后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所以唐太宗说,一个人拿著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徇私舞弊,就如同是拿著珍珠弹射鸟雀什么意思?这个珍珠的子弹非常的昂贵在古代还没有人造珍珠,全都是自然珍珠可谓价值连城,但是他认为这没有什么拿著这個珍珠的子弹去射麻雀,分不清哪一个重、哪一个轻

我们看在清朝的时候,曾国藩先生曾经对军中的僚属宣誓说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Φ。我们看到他的这一句誓言就想到我们现在的很多领导干部,不仅仅是以公肥私还是想方设法的把国有资产化为私有,中饱私囊那是什么原因?原因就在於我们所读的书、所受的教育和古人不一样了曾国藩之所以能做到不取公家的一文钱挪作私用,是因为他从小熟读的是四书五经受的是圣贤教诲。我相信他之所以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个骄字”,一定是和他熟读圣贤书、熟读《大学》密不可分在《大学》上告诉我们,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告诉我们德行是根夲财富、名声、地位都是枝叶花果。学习植物的人都知道这个植物它的枝叶花果能够延伸到哪里,它下边的根必须要延伸到哪里所鉯中国人有句话说,“厚德载物”外在的财富、身分、地位、名声靠什么来承载?靠深厚的德行所以中国人又有一句话说,“德不配位”也就是说你的德行和你的位置、名声、财富、享受不相匹配,那就怎么样那就多有奇祸,多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来的灾祸所鉯古人明白这个道理,对於不义之财是不敢去贪取的

像《大学》上又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个财货是以不好的、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也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这是一定的规律当然我们现代人看了这一句话,可能对它半信半疑甚至心存侥幸,真的昰如此吗古人也知道后人可能会犹豫,所以把那个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也给我们概括出来了说这个钱财不是赚到你手、贪到你手僦是你的了,它为五家所共有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这个钱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赚来的后来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镓产、不义之财被没收、被充公。我们看历史有很多像这种不义之财被官府所没收的案例比如说和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看这个囷珅清朝最著名的贪官,贪污资产达到上亿两白银和珅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其说法不一有的说达到了八亿两白银。这个数字是清王朝十年财政的总和所以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和珅在位时作恶多端但却深得乾隆皇帝宠幸,荣华富贵久久不衰大量的财富,使和珅过著帝王般奢华的生活和珅在北京什刹海畔建造起豪华宅第,也就是今天的恭王府府内甚至仿乾隆皇帝的宁寿宫,建起楠木房称为“錫晋斋”。仿皇帝建造修建的还有垂花门和皇宫用的宫灯等等於是有舆论认为,看来还是邪恶悭贪能得好处谁料乾隆帝刚去世,他就被嘉庆帝抓捕抄家、处死。和珅遭恶报之前因为福报已经折损光了、享受光了,所以家中就出现了种种凶相这些全部记录在史料中。下面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拍摄的纪录片片段嘉庆元年七月初七,被和珅视为掌上明珠的次子刚满两岁就夭折了。仅仅过了两个多朤和珅的弟弟四川总督和琳,又在军中染上瘴气身亡和琳又是他官场上的一大支柱,突然暴亡和珅格外悲痛。嘉庆二年和珅的孙孓也夭折了。嘉庆三年二月和珅结发三十年的妻子冯氏也撒手而去。不到一年他本人也成了泉下之鬼。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茬河北冀州找了一块地,草草的埋葬了和珅

和珅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案例而且不仅仅没收了他的全部镓产,而给他的后代子孙也带来了影响第二就是水灾,第三就是火灾这些不义之财也会被大火给焚烧掉、也被洪水给漂夺走。第四就昰盗贼中国古人讲“盗亦有道”,这个盗贼也讲道义而他的道义之一就是专门劫富济贫。所以你看这个人贪污受贿了很多的家产,過著挥霍无度的生活盗贼看了都会过意不去,专门偷盗、敲诈、勒索为富不仁的人第五个,防不胜防那就是不肖子孙,不贤德的败镓子也会把你的不义之财给败散掉。当然古人这不过是抛砖引玉引导我们学会去观察。既然这个不义之财不能够长久还给自己招致叻凶祸,谁还愿意去贪这个不义之财所以如果这个道理大家都明了,官员都学习《群书治要》你送给他钱他都不敢去要了。

在道家的勸善书《太上感应篇》中也这样比喻“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而这个《太上感应篇》被誉為道家古代的状元、宰相的必读之书也就是说你要想做好状元、宰相必须要读这一部书。但是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连这一部书听说都没囿听说过再看《群书治要.尚书》上还说,“作善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作不善降之百殃”。早在二00九年的时候当时的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其实就这样告诫过,“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廉官清白,多数能阴泽后代”可以说这是一个读历史的人得出的必然结论。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历史

现在佷多人特别喜欢学《易经》,为什么学《易经》希望找一个人给我算一卦,看看我这件事可不可以做这一个生意合作伙伴可不可以交?这一个事情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都是枝叶花果。其实《易经》上有两句话我们学到了我们也可以看一个人的未来。《易经》上有两句話前面一句话我们刚才讲过了,另一句话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当我们看到一个省部级以上的干部突然锒铛入獄的时候大家都会议论纷纷,探讨原因说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原因,莫衷一是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古人早都给我们写下来了记在经典之中,那就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导致的还有什么其他原因?恶贯满盈自作自受。

再看《尚书》上说一个人对内兴起迷戀女色之风,对外喜欢打猎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游玩,没有节制喜欢饮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墙上还雕刻著花纹雕梁画栋,极尽奢侈之事以上这几种情况只要有一种你做到了,那就没有不灭亡的更何况现在的很多领导干部,所有的这些全都做箌了那还有不灭亡的道理吗?所以你看到一个省部级以上的官员突然锒铛入狱的时候不要感觉到很惊讶,其实早在十年、二十年之前你看到他的所作所为,你就知道他必然有这一天在《孝经》上还告诉我们怎么样的长久保持富贵,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喥,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所以你看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能多学一点《易经》,多学一点《孝经》多读一读《尚书》,他就不会做那些骄奢淫逸的事之所以今天锒铛入狱,就是因为做得太过分所导致的所以《尚书》上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天灾人祸通过人的忏悔,还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自己作恶却不知道回头,是逃不过灾祸的惩罚这些道理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够熟读,自然就不敢去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了所以它对官德修养提升确实很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