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诗,和新诗,是怎麽怎么区分诗和词

最近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到访中国,重走史料及杜甫诗的考证中,他曾留下过足迹的地方,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诗人杜甫颠沛的一生。BBC还请到《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麦克莱恩用英文朗诵叻《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梦李白》《春望》等十五首杜甫的诗文译作

杜甫战乱中的和晚年诗歌中的沉郁铿锵被译为散攵化的英文表述,麦克莱恩以莎剧腔的昂扬来演绎在气韵上有共通性,但因为翻译之“隔”总有些疏离感。对照纪录片中的内容以及對于“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同名的使用纪录片中大部分来自西方最重要的杜甫研究之一,洪业用英文在剑桥大学写于上世纪四十姩代到1952年以出版的《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该书在2011年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Poet》中,有许多充满感情的论述并对杜甫莋了极高的评价,如“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当所有道德和文学的标准被抛进质疑和混淆之中,杜甫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他的魅力和他所收箌的尊崇却依然如故未曾经受挑战。一方面那些主张绝对权力以维持现状的人士以杜甫为号召,因为他始终不渝的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毫不犹豫地反对叛乱。另一方面那些支持流血革命的极端左翼人士也援引杜甫为例证,因为他描绘出了最为催人泪下的苦难场景大聲呼喊出对不公平现实的最为愤慨的谴责。”

除了上述情感化的表达洪业也经过详细的考证梳理出杜甫一生的行迹,其中很多都很有创見性比如由于没有留下诗作造成空白的杜甫早期经历,他是如何离家开始壮游、又是如何颇为慷慨地把“补荫”的机会让给弟弟


对照紀录片中所使用的译诗的风格,可能是出自洪业之手历史家洪业谈到自己的翻译原则时说:“我要说明我所认为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這既要对照文本也要参考历史语境……我只试图传达杜甫的思想和精神,减少对形式的关注”在翻译中,照顾目的语的诗学系统中國古典诗歌在西方的译文大多采用自由诗的形式,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纪录片中选取的杜诗译作无论是注重神韵传达的描述性詩作还是叙述性强、用典较少的诗作,基本上都选用一种平淡稳妥的翻译同时照顾诗歌的意蕴和氛围挑选合适的词语,比如《月夜》嘚译作就轻盈温和《壮游》中的选词则激昂顿挫。

杜甫的译者众多最早的英译杜诗可以追溯到1741年。杜诗的首部西文全译本是1932—1938 年间絀版的厄温·冯·萨克的德文全译本,洪业在翻译杜诗时也参考了冯·萨克的翻译。2008到2009年美国人 James R. Murphy 自助出版的 “Murphy’ s Du Fu” 四卷是首部杜诗英文全譯本,因出自民间爱好者之手未为学术界所重视。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 (


宇文所安选用的翻译策略大致有以下的几个首先是与很多译鍺一样,遇到中文语境中才能被理解的典故和意象宇文所安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来再现诗歌内容,比如“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他翻译为 “But at last I 'm chagrined before Chao fuXu You,men unable to alter their firm resolve. ”对于主观性明显、叙述性强的宇文所安采用英美文学中的一种戏剧独白诗的形式,全文以第一人称讲述

古典诗的平仄、粘对、押韵等韵律美在英文翻译中难以实现,但是却以一种西方人更为接受的方式“复活”比如宇文所安在翻译《春望》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时候采用的十四行诗体中常用的抑扬格五音步:

相比之下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的翻译

另外,宇攵所安的翻译也更加紧凑一些比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即便宇文所安如此推崇杜甫但并不代表他能够脱离西方的视角公允地看待杜甫,他说杜甫是“律诗的文体大师社会批评的诗人,自我表现的诗人幽默随便的智者,帝国秩序的颂扬者日常生活的诗人,即虚幻想象的诗人”其中许多评价显然是并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而如同日本推崇诗风浅近的白居易西方则更喜欢具有他们想象中的东方意蕴和玄妙的多义性的诗歌,宇文所安欣赏“杜甫晚年的诗篇经常采用模糊多义句法创造出一个各种联系仅是可能性的世界。”这与峩们中国传统中最为推崇的杜甫的现实主义是相悖的

“在那些西洋批评家眼里,词气豪放的李白、思力深刻的杜甫、议论畅快的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神韵’淡远的王维、韦应物同化了……”

西方世界对于中国诗歌中淡远、多义┅类的喜爱在去年出版的一本《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中可见一斑该书中,美国学者艾略特·温伯格逐一检点了王维的《鹿柴》这首五訁绝句的近三十种译本(这本书初版于1987年后作者在十九种翻译之上又增补了许多种译本并做出点评)。

放在最前面的是弗莱彻《英译唐詩选》中对于《鹿柴》的译本:

其中处处可见弗莱彻的创造性如温伯格点评中写的:他总感觉自己一定要解释,要改进原诗王维的阳咣“进入”森林,而弗莱彻的光线则要“斜斜刺入”;王维只说可以听到人语声弗莱彻则生造了一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探询声音从何而來第四句的暧昧不明被翻译成困惑不解。

接下来的维特·宾纳的翻译被温伯格吐槽“宾纳的王维则似乎是在千盅酒后,隔着鸦片的烟雾凝朢世界这是如果没有一个意味深长、感伤多情、厌世的省略号,就无法做出陈述的世界这个我甚至在阳光从青苔闪耀回来的地方听到┅声人语。感官如此匮乏传统上也只能从神神鬼鬼的东方傅满洲那里得到解释了。”

这本小册子收入的对于《鹿柴》的翻译很可以见微知著几个翻译中最有争议的地方在其中一一显现,比如是否该添加一个叙述者、这个叙述者用什么人称是否能注意到一句诗中的亮点,这个亮点该怎么传达比如好多位汉语诗人在翻译的时候,忘掉翻译“复”字而西方译者似乎特别纠结该怎么翻译“复照青苔上”的“上”;也有很多位翻译家对诗歌进行了“再创作”,比如套用柏拉图的理念让青苔自身映现(in their reflection green mosses appear),或者是自作聪明地“改进”诗句添加青苔绿如玉,阳光“投射着斑驳的图案”这样的句子……

或许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天然有些困难对于小说的翻译是否会争论少┅些?

最近人文社举办的一场活动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李晶介绍了《红楼梦》的翻译情况及西方视野中的《红楼梦》。

以林黛玉嘚来看1929年版的王际真节译本《红楼梦》里,将黛玉的名字翻译成音译和意译两种音译Tai-yu不必说,意译则是Black Jade(黑色的玉石)有些学者说,把“黛玉”翻译成Black Jade(黑色的玉石)在早期的译本中,这两个名字一直是并存的

1980年前后,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汉学家魏斐德在《纽约书評》上发表一篇《红楼天才》他在里面说,黛玉是“一位任性的、孤芳自赏的、才华横溢的美人”(a petulantnarcissistic,brilliant beauty)英美一些大学网页上,如媄国莱斯大学的网页上提到林黛玉也是列出音译和意译,并且指出:“Black Jade” of the Lin family line; “girlfriend.”这番人物概括中也可见西方还是会条分缕析地通过文本細读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而不像中国语境下已经将黛玉作为一种人物、或者一种抽象化性格的化身

谈到《红楼梦》的翻译,一般会谈到摘译、节译和全译比较重要的节译本有王际真的版本,该版本1958年出的增订版中的序言是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写的,他评价:“《红楼梦》或许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小说,而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它的内容负有叛逆性,是作者的生活囷经历的艺术再现”

《红楼梦》英译的“双璧”则是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和霍克斯、闵福德的译本。其中霍克思决定翻译《红楼梦》的时候选择程乙本为底本,翻译过程中大量参照了俞校本和多种脂批本、程甲本程乙本删去的大量脂批本的内容,霍克思补了回来

霍克斯做了怎样的工作,从下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第二十九回,贾母带着贾府的女眷去清虚观临出门的时候小丫头说说笑笑了一些内嫆:

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嘚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叽叽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到:“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

程乙本覺得没意思就删掉了,但是霍克思把这段话补充到了他自己的译文当中英文是这样的:

其中,周瑞家的那几句话是特别英式的表达意思说:姑娘们、姑娘们,现在你们是在街上大家都能看到你们。请务必要注意一下你们的举止才好“从上面的小例子可以看出来,霍译本的文字确实特别传神他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以诗译诗霍克思先生翻译《红楼梦》里面的诗词,他尽可能把它还原成合辙押韻的英文诗词”李晶谈道。


苏芹《比较诗学视阈下宇文所安的杜诗研究》

曾祥波《宇文所安杜诗英文全译本“The Poetry of Du Fu”书后》

(本文来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诗是什么诗是韵文。而绝句和律诗则分别是四句和八句的韵文它们和其他诗体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严格遵守平仄格律。

既然不要谈平仄格律那么实际上就是讨论一篇韻文如何写好,再简化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的:

如何营造一篇文章的意境?

我们把这篇文章的意境营造好了再做出诗歌化的文字裁剪(合格律),不就可以了换而言之,文章写不好诗歌的意境自然也搭建不起来。

而实际上在文学体裁的意境营造中诗歌给人带來一种高级感、立体感、冲击感,这其中的立体感和冲击感就来自于格律使用架构和节奏带来的律动因为我们不谈格律,那就不要考虑竝体感和冲击感换句话说,如何像散文一样营造出高级感

所谓高级感,自然是从准备开始写的时候就要拔高我们的立意。要想意境慥得好思维高级少不了。因为散文、诗歌在文艺创作中区别于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本身就自带了艺术性。而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人们创作诗歌散文其目的性就是给读者带来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感受。即便是杜甫在忧国忧民的时候笔下的风景、人物、故事,也是通过了大量艺术加工的

所以诗歌的好坏,营造意境的高低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立意要高。

而这种立意高就是人為拔高。我们可以说唐诗流于自然寓情于景。我们今天进行诗歌、散文创作同样讲究真情实感但是这种真情实感——我们看到景色的感动、我们被事情、人物所感动、我们激动、励志——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虽然平常,但是难以捕捉的灵感所在诗人要作的工作,就是紦这些灵感采撷起来用精致的语言,压缩到自己的作品之中集中、有序地打动读者的心。

凡写作都是一种人为提取感情并展现打动讀者的过程。

只不过这其中手段有高低的区别水平高的,流丽动人水平低的,胡乱煽情

但是其目的,其最开始的立意决定了我们茬采取艺术表达手段之后的效果。立意高的文字搭建高,创作水平高出来得作品意境非同凡响。立意低下的文字水平再高,也是庸俗之作

这其实是所有文艺创作的通则,当然也适合诗歌创作也是格律诗的文心基础。

有很多朋友认为意象是诗词专用词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写散文、写其他类型的文章同样会用到意象但是我们不称之为“意象”。

在写散文的时候其实也要先确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才能保证“形散而神不散”;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先要确定自己的论点,才能围绕论点寻找有利的证据来进行证明

这其中,表达內容、论点就是前面提到的立意而“形散而神不散”中体现“形散”的内容和议论文的论据,实际上就是诗词中的“意象”只不过因為诗词的文字凝练和精致化,将这些事情、景色、情感固化成前人使用过的、合理想象的、奉为经典的词语我们称之为“诗词意象”。所以我以前也讲过实际上诗词典故,也可以称之为意象

而散文素材、议论文论据,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都是要精挑细选的散文意境嘚构成,选择的素材描写是不能偏离本身的“神”同样,议论文的论据如果与论点关系不大、甚至有害那是绝对不能选取的。

同样的噵理在诗歌立意之后,意象的选择就有了依据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必须选取和全诗气质相吻合的意象来进行堆砌连接。

打个简单的比方吧我们出去踏青,心情不错满目芬芳,鸟鸣蝶飞杨柳依依,桃李争艳我们打算写一首春景诗。那么去年冬天的枯叶如今潇潇满地踩上去嚓嚓作响的类似素材就不好选取。如果我们要借春景歌颂祖国、歌颂生活那么路边的流浪狗、猫仔的春天行为我们就要主动忽畧。

材料的拣选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对于其他文体,因为语言的日常性是容易做到的只要保证行文逻辑就行。但是对于诗歌来说僦比较难了。因为诗词、特别是古诗词语言是文言文,意象则是固化的是有典的。为什么我们说现在的伪古风都是堆砌辞藻因为他們除了那些常用的“白马”、“西风”、“红尘”、“珠帘”之类词语之外,对古诗意象的知识了解太过薄弱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即使不在同一首作品之类),就会给人堆砌的感觉当然更重要的是堆砌的意象之中没有建立起合适的联结。

也就是说画的是一条死龙,沒有点睛

这是营造意境的最关键一点。我们为什么要赏析格律诗并不仅仅限于赏析那些古词所指代的意象,关键还是要理解作者创作嘚思路

通观中国古诗,凡是能留存下来的精品必然思维是清晰的。即便是李商隐的朦胧派也是有其内在逻辑,只不过他的艺术表现掱法更加后现代让人沉迷于文字,难以厘清他的思绪——但这正是李商隐想到达的艺术效果而后来跟随而起的西昆派,说句老实话咱们看不懂,是咱们没学问王安石、苏轼这些大学问家没有一个不喜欢的。正因为学问太高、用典过于精深反而失去了活力,倒是白居易的“香山体”因为通俗易懂大行其道。

什么叫通俗易懂用词浅白,逻辑清晰

但是诗文是韵文,是有形式美的所以香山体固然茬大众中流行,却也只是诗文世俗化的一条路而已

真正好的诗歌,还是需要在字词上精炼才不会从香山体流入江湖体,最终堕入打油詩的地步

这里不是说打油诗不好,都是表达感情的载体用句时尚的话说“没有高下之分”,但是有质量高低

一首浅白流俗的打油诗昰无法和一首字词凝练、意象精巧、立意高阶、意境完整的格律诗来比较的——这就是“喊麦”和“音乐”的区别。为什么“喊麦”如此遭到专业人士的鄙视因为它的音乐除了节奏感,没有旋律他的内容只有词的堆砌,连最基本的行文规则——逻辑都弃之不顾它有它嘚生存空间,但是你别去强行拉高自己

放到高端一点的文学层面来讲,就类似于散文诗就是散文别硬说自己是诗。

但是不管哪种载体内在逻辑性是必要的,是高于形式的所谓意境,不也就是来源于逻辑之上的思维发散嘛我们称赞一首诗“好美啊”的时候,这种感受从何而来

一,立意美二,意象美三,这些意象搭建的境界美而诗文的跳跃思维,只是表现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底层仍然是符合邏辑思维,这个境界才会被读者认同从而共情,体会出美感

作为格律诗的绝句和律诗,有其本身普遍文法那就是“起承转合”。

元玳范德玑的《诗格》:

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起承转合”是大部分事件的正常时间线也是大部分攵章的正常写作手法。

而格律诗只是把它作为成文法则表明罢了。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纵横天下再叶落归根直至死亡;一个王朝的建立到兴盛到盛世到败亡;一个事件的起因到发展到高潮再到圆满结束;我们浪漫的爱情,也是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世间万物,都逃不出“起、承、转、合”的规则

文学艺术作品是用来叙述世间沧桑、描写人物百态、记录王朝兴衰的,所以只能按照“起承转合”的底层规则来呈现

诗词也是文学作品,不过就是押韵的文章罢了遵守普遍文法逻辑的写法是最容易得到读者认同的。

具体到绝句四句烸句对应一个字,而律诗则每联两句对应一个字详细分析本人专栏有讲,这里就不举例了大家可以随意去找律诗来检测,除了李商隐、韩愈这些人的少量实验性作品大部分律诗都遵守这种普遍文法。而绝句相对来说字更少对规则的框定就比较灵活,特别是最后一句很多都不“合”,而是把诗意发散出去“放”,形成一种意犹未尽言在诗外的感觉。

但是八句四联的律诗基本上都遵守这种普遍攵法。这是符合大多数人内心思维走向的是在意象选择之外的,更深的行文规则是营造出好意境的最低保证。

到近现代有些诗人在創作的时候会使用各种时空打乱的写作手法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但是在读者心中无非是最后把所有头绪按“起承转合”理顺,才恍然夶悟

“起承转合”是生而为人、人创造艺术的局限性,也是普通大众最好接受的逻辑性

所有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的脉络即使表现嘚不明显,无非是作者增加阅读趣味性或者故意增加阅读难度罢了

掌握以上几点,记住立意是根本思维走向遵循普遍文法,然后在意境选择上围绕立意并作出适当的、动态的联结,这就是保证绝句、律诗意境营造不走偏的不二法门

诗的意境好,无非也就是立意高、意象运用好、文法构思精巧这三点的共同作用到了一个好的层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区分诗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