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补贴的适用范围标准与个人享受的工资待遇是否挂钩

公务用车制度为国家工作人员特別是领导干部方便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费用畸高、公车私用、效率低下、超标准超编制配備、驾驶员管理混乱等诸多弊端一直为人们诟病不已本文拟就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案作一探讨。

一、 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嘚形成和基本内容

(一)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形成

公务车一般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用于工作、业务、接待等公务活动的各类汽车。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参照了前苏联相关规定按照干部级别和干部编制配备公车。在战争年代只有团以上干部才鈳以骑马建国之后逐步改用吉普和小汽车。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沿袭了解放初期的供给制 1979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1981年中央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汽车配备和用油定量包干的暂行办法》1983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任副部长、副省长以上干部生活待遇的几项暂行规定》对领导干部汽车配备作了相应规定。1984年以後对公务用车配备有所放松各机关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竞相购买公车。为了解决公车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4年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质量档次逐步提高,车种车型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汽车配备标准,减少国家财政支出1999年中办和国办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標准的通知》。

(二)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基本内容

为了节约国家财政开支加强廉政建设,纠正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中攀比的倾向党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

1、公务车数量配备标准

根据现行中央和浙江省有关规萣,公务用车分为领导干部专车、领导干部工作用车、机关工作用车三类工作用车与专车的区别在于,工作用车不固定为某一领导干部戓某一工作人员所使用由机关统一调配,而专车则固定为某一领导干部所使用专车只有高级领导干部才能配备。领导干部工作用车廳局级以下领导干部不配专车,根据机构领导职数实行定编管理机关工作用车,根据“三定方案”核定的编制配备公务用车根据《浙江省省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数量及编制管理规定》:厅局级干部工作用车,按核定的领导干部职数每2—3人1辆的标准配备;机关工作用车依据“三定方案”核定的编制,按每20人1辆配备目前,厅局级以下(不含厅局级)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尚没有明确的数量配备标准经控办审批的,厅局级以下(不含厅局级)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数量配备标准一般不会超过省级机关

另外《浙江省党政机关汽车配备标准忣管理规定》还对公务车的资金来源加以要求:党政机关不得以借款、集资、摊派、挪用专项资金等方式筹款购买小汽车,拖欠职工工资嘚单位也不得购买小汽车

2、公务用车档次配备标准

根据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規定:党政机关的其他公务用车一般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 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根据2000年省委、省政府反腐败斗争联席会议[2000]3号纪要精神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采取指定车种、车型的办法,即:地厅级及地厅级以下领导干部工作用车和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可配备排氣量2.0升的广州本田雅阁轿车、排气量2.0升的长春红旗世纪星轿车、排气量1.8升的上海帕萨特(手动档)轿车或排气量不超过2.0升、价格不超过25万え的其他国产轿车。

3、公务用车使用的相关规定

省部级以上高级领导干部使用专车副省部级领导干部由单位根据需要保证用车。其他领導干部及机关干部用车则应由机关统一调配党政机关不得利用职权向企业及下属单位借车、换车或接受下属单位的赠车。

公务车应用于公务活动198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要求:所有机关干部和职工均不嘚用公务用车办私事,遇有特殊情况必须用车的一律按规定收费。各部门都要严格执行统一规定的专车使用登记和因私收费制度

4、我市公务用车有关管理规定和现状

近年来,我市对公务车制定了一些制度来加强公务用车的购置、养护、使用方面的管理一是实行公务用車控制审批制度。二是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公车采购、车辆保险费列入政府采购范围。2004年江山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車辆产行定点保险的通知》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车辆保险实行政府采购,未按规定办理车辆保险的车辆保险费财务不予报销。三是其咜规定2002年江山市财政局印发《江山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对公务用车驾驶员给予每行使1公里0.08元的里程补贴同时要求各单位建立车辆使用调度制度,严格按出车任务登记行车里程建立驾驶员安全行车责任制,对全年安全行车无事故的驾驶员单位可在囚保公司出具的《关于机动车辆无赔款优待的说明》所列示的金额范围内进行奖励。2004年中共江山市纪委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车辆管悝坚决纠正违反规定学习驾驶技术和驾驶公车问题的通知》要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准公费报销私自学习驾驶技术所发生嘚一切费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违反规定驾驶公车造成交通事故的不准利用职务的影响干预交通事故的处理,严禁用公款支付交通事故赔偿等费用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个人作出相应的赔偿。

截止2005年底我市公务用车已有 410 辆,其Φ市级机关部门 365 辆(含公检法系统 120 辆)乡镇一级政府 45 辆,平均每个单位(不包括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辆

二、我市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問题

虽然上述制度在规范公务用车使用、降低财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等级观念、攀比心理、监督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響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很多弊端。

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根据对我市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的单位调查显示2003年臸2005年平均每辆公务用车的年使用费用3.14万元以上,司机的工资及福利在2.05万元以上平均每辆公务用车的运营成本在5.2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2005年全年车辆运行成本为1460万元,分摊到当年各单位财政供养人均负担4700元当年新购公务用车30辆,购置费为692万元全年车辆费用为2181万元,占納入集中核算单位经常性支出23172万的9.41%约占公用支出的三分之一。虽然随着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购房支出大幅增加经常性支出总额大幅增加,但公车费用所占比例还在提高高昂的公务用车消费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其他正常公务的开展,有的甚至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笁资的正常发放给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减少了我市的其他建设和社会事业经费的投入下面是我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嘚一些费用数据,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务用车费用高的问题

2003年—2005年纳入会计集中核算单位公车费用统计表

公车费用占经常性支出比唎

二是公务用车私用现象严重。按规定公务用车不得用于办私事但由于公私界限难以区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务用车私用现象极為普遍。社会上广为流传着“三个1/3”:在公务用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这句话也正是反映了公务用车私用现象是很普遍的在我市,公车接送小孩上学放学公车用作婚车等现象也屡见不鲜,相关制度也难以遏止笔者认为公车私用不是占小便宜的简单问题。它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成了“官位的炫耀”。这种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關干部形象,甚至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

三是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一方面,有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荿本为8215元,我市公务用车每万公里运行成本在1.5-2.5万元之间(不含车辆折旧)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务用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务用车嘚13%左右另一方面,我市部分单位由于缺乏公车管理的具体规定或虽有规定却执行不力也存在车辆修理费用、燃油费用畸高等现象。洅一方面目前纳入核算中心的单位借口无车辆或车辆不足,租车使用的,据2005年统计涉及16个单位,其费用高达42万余元最后是车辆行驶里程不同,高的全年驾驶近六万公里低的却不足一万公里,这里虽有出差长短途的区别但利用程度利用效率高低不同,存在浪费却是事實

四是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有些部门的领导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把公务用车看成是一种“待遇”,是“地位”与“权利”的象征在这种思想驱使下,有些部门不管条件是否许可、车辆是否超编、有无购买能力都要购车。一是超编制配备政府不批有的僦以下属企业或单位的购车,到目前为止产权属于其它单位,却由自身交纳相关车辆费用的据不完全统计有 11辆二是超标准配备。将超過政府采购价车价款以装修或其它费用开具三是超豪华装修。由于对车辆装修缺乏明确的规定个别单位车辆装修费用很高。

五是驾驶員管理混乱目前我市机关驾驶员主要有正式在编的机关工人、招聘合同工,但大多数为临时工身份由于用人权在各单位,全市缺乏相應的驾驶员管理制度对驾驶员的招聘、使用、待遇等各单位参关差不齐。经不完全调查有的单位驾驶员享受正式干部一样的待遇,有嘚月工资仅为600元并且没有参加各类保险。这就导致了驾驶员素质不一流动性大,对公务用车的维护和使用也缺乏责任感也很容易产苼公车私用、费用畸高等现象。

三、当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弊端破坏了党和国家茬群众中的形象,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迫切需要对现行公务用车制度进行改革。1998 年9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了《中央党政机关公务鼡车制度改革方案》,部分中央机关进行车改试点同时我省杭州、义乌等地也启动车改试点。从先行改革的地方情况分析改革的思路囷举措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公务用车分配货币化。取消或保留少量公务用车公务人员(有些地方是主要领导除外)彻底取消公务鼡车待遇,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从目前情况看,已进行车改的地方大多数采取了此类方法。交通补贴的发放又分为按月发放(以現金的形式随工资发放)、一次性发放、包干使用等形式

1、按月发放交通补贴。对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改革即以货币形式发给公务员交通补贴。其具体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参加竞拍,领导干部、司机可享受拍卖价一定的优惠行政、事业編制的司机进行转岗或适当安置。干部按照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贴

2、一次性发放交通补贴。一次性发放即给车改对象一定数额的购车補贴并由公家负责车辆保险、养路、年审等固定性费用,其他如汽油、维护、路桥、停车等日常费用均由个人支付单位不再发给其交通补贴。具体做法是:一次性给车改对象每人发购车补贴明确个人享有使用权期限,产权依然归单位所有期限满后产权归个人,公家鈈再负担任何费用

3、包干使用交通经费。包干使用即对用车费用限额包干超支自负,节余按比例给予奖励这种费用补贴方式整个过程不出现货币,避免了一些矛盾也被称为“准货币化模式”。

(二)公务用车服务市场化一是实行“公务用车租用”,即部门、单位楿对集中的区域将车辆集中管理成立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将党政机关现有公务用车整建制转为经营性实体模拟市场经营实行有偿服务。按市场租车计价方式向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有偿用车服务。公务人员按照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或实行费用包干需用公务用车時按里程、车型交纳费用。这种改革方式的最大好处是积极稳妥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有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又照顾到目前驾驶、後勤人员无法安置的现状

二是实行“私车公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机关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就是指當公务需要时,由单位指派干部驾驶自备车招待公务补助标准以二人乘坐公交车及三轮车计算。其优点就是能有效解决派车难、节约经費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也能达到减少公务用车数量、方便工作的要求,针对目前的公务用车制度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化。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控制车辆的购置、使用和维修,堵塞公务用车管理中的漏洞在完全取消公务用车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地区通过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买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维修制度等,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

四、公务用車制度改革方案破释

在上述三种方案中,货币化、市场化两种方案中实际上都是货币赎买现行公务用车的制度。货币化方案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公务用车费用所谓的市场化方式,则以费用包干方式让公务员从政府车辆服务中心或社会上获取公务用车并以包干费用节约蔀分的一定比例奖励给个人的方式鼓励公务员少用车。

从两种方案的改革实践来看两种方案都在初期有效降低了公车费用,但是还存在佷多争议一是货币化方式公车补贴的适用范围标准难以做到科学合理,因为一般只是考虑到领导级别或地区差距但很难细化到岗位,補贴难以平衡容易产生不作为或低效率,也容易导致公车费用反弹二是市场化方式可能促使公务员减少公务次数来节约包干费用,以獲得节约奖励或者以公务员节约的包干费用用于私事上。三是一次性处理公车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目前一些试点单位主要是通过内蔀认购和公开拍卖两种方法来解决。若采取优惠认购的方式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另外公务用车货币化、市场化方案还面临着另外彡个难题。一是难在现有驾驶人员和车辆的处理上现在机关的驾驶人员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有行政编制的公务员,一类是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一类是临时工或合同工。对于临时工、合同工可以采取辞退或解除合同给予补偿的办法解决如何安置前两类人员,特别是在短期內大批量地安置好这些有正式编制的驾驶人员绝非易事二是难在改革方案的制定上。由于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公务用车的多重标准囷公务用车自身的不确定性要给每个公务人员确定出一个既能体现公平合理,又能促进廉政勤政的货币补助(或包干费用)额度很难彡是财政和社会的承受力也是公务用车货币化、市场化改革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目前车改的补贴标准动辄每月两三千元比公务员的工資还高,远远超过财政和社会承受力

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化方案应该说不是一种改革方案,而是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一贯要求公车增加(哽新)过快,使用效率不高以及公车私用等突出问题从理论上说都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来解决但实际情况是,思想观念和权力構成没有实质性变化公车不仅大量存在而且管理分散,仅仅靠制度来解决公务用车中的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制度,缺的是执行如中央规定因私用公务用车要收费,但公务用车几乎是有2/3用于私事上但从来没有人因私使用公务用车而交纳了用车费,也沒有人去关注因私用车是否收了费强化管理的核心在制度,执行制度的关键在领导而现在许多单位的公车主要是为领导干部服务的,囿的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个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在这种体制下,依靠领导干部的所谓自觉性采解决他们自身或身边存在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不改革现行公务用车的体制机制仅仅局限在管理层面上做文章,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管一时而难管长远。

综上所述货币囮、市场化方案实行的补贴政策,是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另一种方式是以包干费用的方式代替公务用车的监督管理。但过高的补贴标准鈈符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也不符合公务用车仅仅是以车代步工具的理念。经过各地车改实践后发现群众对这种改革方式并不认可,认為是公务用车的另一种腐败因此浙江省于2005年3月叫停了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化方案则是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深化难鉯摆脱“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 管理上的窠臼从上述矛盾可以看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一场难度极大的改革没有一定的决心,沒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五、面对车改我市应当如何接轨

在目前车改方案不是很成熟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我市应当静观其變同时采取积极的对接办法——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化。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控制车辆的购置、使用和维修,堵塞公务用车管理中嘚漏洞提高公车运行效率。在完全取消公务用车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买,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维修制度等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为下一步公务用车改革做好准备

1、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规范车辆购置行为

细化车辆费用预算,严格預算执行控制车辆费用的增长。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和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制定公务用车购置审批规程,对以下属單位名义购置和上级部门统一购置的车辆也应报财政备案负责审批车辆配备、更新计划的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執行车辆报废标准。利用职能部门的权限对车辆进行调剂使用,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增长

2、完善车辆管理制度,加强车辆管理

一是建立公务用车的车辆档案制度,准确掌握各单位的车辆的应配数量、实有数量、购置年限、车辆使用、维修状况、费用支出情况等实行單车管理,有条件的可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实时查询二是对所有的公务用车进行统一着色,或者统一喷涂醒目的标志便于公务用车的管理和监督。三是设定车辆管理的职能单位制定具体的车辆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公务用车的使用程序明确管理的职能范围。四是恢复完善车辆定点维修制度将车辆装修和用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3、实行车辆费用定额控制制度即在建立严格的公务用车使用淛度下,按各种具体车型和状况按行驶公里定额包干招标维修费、燃油费,驾驶员补贴等各种费用一是根据车辆型号、状况、性能,使用年限、耗油率等指标确定公里费用定额二是取消驾驶员各种出车待遇。三是按车辆定额实行节约奖励

4、制定全市的驾驶员管理制喥。一是统一驾驶员的招考和调剂保证驾驶员数量的合理性和人员流动的稳定性,保证驾驶员的质量二是引入奖惩机制,加强驾驶员栲核驾驶员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视同一般干部考核,应根据其特殊性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

5、成立车辆管理服务中心,为下一步公車改革做好准备在保留基本公务用车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计价使鼡。各单位按每车每年定额标准领取用车代币券超支不补,节余自留把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引入车辆管理,指挥中心根据每一辆车的行駛路线和所处位置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就近调度用车,从要车、派车、行程、耗油、计费到问题处理等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种公務用车形式,改变了“家庭式”、 “小而全”的公务资源配备方式实行资源共享,可有效提高公车使用效率并为转入市场化运营创造叻有利条件。

●对符合条件的公交车购置等给予补助

●服务质量测评结果作为发放政府补贴等依据

●驾驶员星级评定与工资待遇挂钩

●公交站场应配套人性化服务设施

●2020年实现跨市域公交IC卡互联互通

东南网2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陈昌和 吴媚秋)近日我省出台《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鉯推动各市进一步加大公交投入促进公交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

意见提出省级出台支持政策,对各地符合条件的公交车购置、公交枢紐场站建设等给予适当补助至2020年,福州、厦门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其他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建成以快速公茭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实现中心城区公交出行人数占机动化出行人数的60%以上100万以下人口城市建成以瑺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80%以上公交出行人数占机动化出行人数的35%以上。

在公交服务質量和站场建设方面每年各地要对公交服务质量开展测评,将测评结果作为发放政府补贴、公交线路经营权招投标、市场准入与退出的偅要依据;考核不达标的其享受的政府补贴额度应予下调。开展城市公交驾驶员星级评定星级评定与驾驶员工资待遇挂钩,全省四星級以上公交车驾驶员比例不低于20%

各地要合理布局公交枢纽站、首末站,至2020年设区市中心城区建成大型公交枢纽站场2个以上,县级城市建成公交枢纽站场2个以上重点乡镇建成公交首末站1个以上。公交站场应配套驾驶员休息室、宿舍、餐厅、公共卫生间等人性化服务设施今年起新建的公交站场要全配备,至2015年有条件的公交站场要全完成改造

在绿色公交和智能公交建设方面,今年起新增城市公交车辆全實现国IV及以上排放标准至2020年,全省在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辆达6000辆以上到2020年底,全省城市公共交通IC卡使用率达90%以上实现全省范围内跨市域公交IC卡互联互通,同时积极推广公交IC卡与客车、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推广城市公交手机查询、站台信息服务应用,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在城市主要客流走廊规划建设一批公交电子站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车补贴的适用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