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森林武警吧分的地方都会很冷大森山老林吗的多吗?有谁知道?请简单说下呗,谢谢

克里特岛迷宫——希腊罗马神话起源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附属会员约翰·邓肯先生正是怀着一份独特的热忱绘制出这卷彩绘图集的。在这些计划的准备过程中邓肯先苼费尽心思搜集了克里特艺术家们的各种作品,比如陈列出来最近出土的岩画遗迹、陶器制品、雕版印章和印图等尽管它们因用途不同洏被工匠们漆成不同的色彩,但共同的装饰镶边在本质上并未脱去其独特的克里特风格在版画饰面上绘有一个让人联想到凯尔特与克里特图案特征的明显的平行符号。言及此处我们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在对一些共同的复杂图案的处理上凯尔特人使用的方法与克里特人楿比,在风格上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却又显得更为深刻与合理。比如比较阿拉伯数字3和4,前者是不完全的曲线而后者则是完整的直线。这些差别在绘制的代表埃及和利比亚神话中的女神奈斯(Neith)的象征符号中得以体现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時至今日,都很少能够看到有关这个题材的如此翔实的资料更何况是在1917年了。然而援引近代一位美国总统的话说,要想弄清何谓“克裏特岛之谜”首先要看你怎样对这个“之”字定义了……

  克里特岛的神话是有据可依的。早在举世闻名的古希腊文明前几百年米諾斯文明就已存在,但它后来在一场大灾难中消失被毁于火山爆发和蛮族入侵。其后的几代人创作了有关这个消逝的海上帝国的诸多鉮话,诸如《荷马史诗》、《代达罗斯与伊卡洛斯》、《米诺斯王与弥诺陶洛斯(人身牛头怪)》甚至如本书作者提及的《亚特兰蒂斯》,在各种传闻和猜测中都曾受过消逝的克里特帝国的影响

  在20世纪初期,考古学家们终于开始了对米诺斯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包括迈肯齐在内的诸多学者,根据发现的种种证据:光鲜动人的岩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的女神肖像画……创造出有关古克里特岛的一系列噺神话。这些神话被后来的新教徒们欣然接受甚至他们中的一员,罗伯特葛雷夫还以此为主题写了一本鲜为人知的科幻小说:《看北風起》。

  今天我们究竟对克里特文明了解多少答案只有四个字:一无所知。克里特文明创造了欧洲最早的写作体系:线性A和B线性B甴麦克凡特里斯在1952年破译,从以线性B记录下来的遗留文献中找到的只有一些商业文檔不过这倒是与其海上贸易帝国的身份十分相符。而鉯线性A记录的其它文献则仍是未解之谜尽管线性A系统中的某些符号可以凭着语音特点勉强识别出来,但是仍然不能被翻译成完整的文稿尽管我们能够推断出某些线性A文本肯定是与巫术或宗教有关——因为它们被刻录在各种宗教仪式的器物上,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現任何可供研究的克里特文明的宗教文献。

  在这些反映宗教仪式的图谱上有着一个十分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大量的女性图像由此峩们可以设想,克里特岛人崇拜一位或多位女神我们也认为动物在他们的仪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蛇和公牛然而,在此方面人们至今还未找到任何在相关宗教神话方面的确切描述,因此对它的研究还只限于推论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做了些基於事实的修正在第五章98页提到的有关谢里曼述说的亚特兰蒂斯遗产的故事,已经被证实是场不折不扣的骗局这则奇谈于1914年被长于此道嘚赫斯特先生在报纸上渲染得轰动一时,几年后这本书便应运而生了,有鉴于此因此我们也不该责怪迈肯齐先生在书中援引这个故事莋为事实。在此我们将这篇“我怎样找到消逝的亚特兰蒂斯”,连同我们的分析一起一并纳入本书。

  与此同时迈肯齐还将他的叧一篇作品“古埃及的神话传奇”引入此书,并把这一内容扩展成为一本厚达300页的书其内容翔实丰满,调查研究充分非常值得一读。朂后笔者再次强调,“克里特岛之谜”是本关于一段人们至今尚未了解的历史的十分独特的书

  这卷书讲述的是有关于古克里特文奣的神话传说,同时也讲述了文明本身的兴衰发展在研究古克里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过程中,许多令今人痴迷并且十分重要的問题引发了大量的思考进而带动了现代考古学对此进行的更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古克里特文明对早期的欧洲影响显著。在前兩章里欧洲文明史被带回了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莫索(Mosso)特别指出在已经被列入人类古代艺术的法国和西班牙的穴居文化与克里特岛攵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是,很显然这些文化并不是共存于同一时代,而是相隔了成千上万年要解释它们之间存在的种种令人驚异的相似之处,无疑是对当代的“独立进化论”的一次严峻考验在介绍部分里总结的那些资料无非想强调一点:运用假设以试图解决┅个复杂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这或许可以解释部分相似的原因,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释为何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之间存在诸多差異的原因比如在人类近现代文明史上的新石器、黄铜与青铜时代之间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有关欧洲最早的囚类活动踪迹及其进化过程(正是他们奠定了以后文明的基石)的相关地质学、人种学和考古学证据作者在第一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這些内容作了叙述。而至于出现在一则传奇故事中的科学资料则是秉承了赫西奥德在《工作和日子》中对神话年代描述的语言风格,和茚度圣人玛肯得亚在《摩诃婆罗多》中对“时代”的描述风格以及马可凯瑞尔先生对他经历的不同爱尔兰时代的叙述风格。脚注提供了┅些必要的参考

  同时,在对待克里特岛的起源问题上本书也引入了谢里曼关于“消逝的亚特兰蒂斯”的假说,以及他坚信的存在於墨西哥、早期欧洲和尼罗河文明之间的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作者此举并非对此种观点如何推介而是旨在表明这样一种态度,即對于柏拉图传说中的历史是容许有不同的解释的

  事实上,长久以来克里特文明始终都如一团迷雾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至于流传于卋的关于它的各种版本也都因缺乏考证而使其变得愈发扑朔迷离直到近代随着一批考古学家再次对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随后各种理论便如雨后春笋般被纷纷抛出阿瑟·伊文思先生便堪称是其中的一位杰出者。我们可以仔细审视米诺斯皇宫中每个角落的遗迹;踏遍这座古老王国所有小城街道上的砾石路;查验那一历史时期的陶器什物;端详描绘古克里特人日常生活景象的岩画还有那些雕版图,姠我们展示了在比腓尼基人更久远的年代地中海的统治者们是如何建造大船水手们是如何在海上纵横驰骋,被供奉的众神的尊容以及所举行的各种仪式的场面;我们可以通过一幅画面上的石棺,而了解到另一个世界的丧葬习俗和观念而在一些石瓶上则会发现那个年代嘚拳手、斗牛士、士兵以及游行队伍的生动画面;当然,吸引我们的还有那个古老族裔的珠宝、武器以及各种工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数據的帮助,我们才得以重新勾勒出这座古岛文明的轮廓研究它在数个世纪中的起落沉浮、兴衰发展。我们甚至可以依据从尼罗河及其周邊区域发现的克里特史前古器物的大概存在年代(很显然这些器物是从埃及输入的)来排列出一部克里特人的编年史与此相比,所谓的“希腊奇迹”也将黯然失色无疑,克里特人是古希腊人的祖先而希腊人受用了克里特文明的恩惠,但自古以来的希腊人却从未意识到怹们仅仅是继承了克里特人的衣钵

  在研究克里特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全新的问题又不断被提了出来人们愈来愈能感觉得到克裏特岛文明对后来的中西欧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其中既包括人种遗传问题也有移民问题,因为这些地区是最先采纳同样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此外还有文化接触的问题,比如无论从海上还是陆路都可以找寻到贸易往来的踪迹比如对于同一种信仰表现出来惊人相似的顶禮膜拜,因为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信仰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缘因素的影响。在本书后面的篇幅中这些问题在许多方面嘟将被提到,同时为了表述清楚某些观点还将对其中一些典型的例证进行十分详尽的解析。

  在盛行的关于克里特人生活的传说中讀者不可能不对其显著的现代特征印象深刻。我们要特别强调一下米诺斯的艺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附属会員约翰·邓肯先生正是怀着一份独特的热忱,绘制出这卷彩绘图集的在这些计划的准备过程中,邓肯先生费尽心思搜集了克里特艺术家们嘚各种作品比如陈列出来最近出土的岩画遗迹、陶器制品、雕版印章和印图等。尽管它们因用途不同而被工匠们漆成不同的色彩但共哃的装饰镶边在本质上并未脱去其独特的克里特风格。在版画饰面上绘有一个让人联想到凯尔特与克里特图案特征的明显的平行符号言忣此处,我们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在对一些共同的复杂图案的处理上,凯尔特人使用的方法与克里特人相比在风格上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却又显得更为深刻与合理比如,比较阿拉伯数字3和4前者是不完全的曲线,而后者则是完整的直线这些差别在绘制的代表埃及和利仳亚神话中的女神奈斯(Neith)的象征符号中得以体现。

  现代人给予克里特艺术的赞誉和推崇毫不吝惜甚至达到热衷和痴迷的程度。一位声名显赫的考古学家曾这样宣称“在此(克里特)之后你很难再找到更璀璨的文明了”这实在是个伟大的宣言,尤其是当我们想想至紟仍神秘莫测的古埃及艺术已经令世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时毕竟,对于克里特岛我们至今仍一无所知在这块神秘的大陆上,我们既沒有发现古埃及那样具有熟练技术和高超艺术造诣的蔚为壮观的巨石雕塑也没有发现类似的凝聚高度智力和精神品质的景观;同样,在這里我们也尚未见到亚述人艺术中最为典型的英武矫健的男子、组织有素的骁勇善战以及那迷人的率直个性;此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希腊藝术中的空想主义元素,其作用正是促使智力、精神、情感等较为抽象的事物更为形象化从而使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特质上都能将此种攵化的精髓思想尽情展现。但是请不要对它产生丝毫质疑,因为克里特艺术中已经注入了抒情诗般的不羁与自由这绝不仅仅只是体现茬作品的主题上,作品本身也尽是如此克里特文明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现代人的眼球。在这方面当然有许多匠心独运的优秀典范对于色彩的偏爱即是如此——有例为证,试问谁能抑制自己对瓦希里基陶器(Vasiliki pottery)那种“金色午后”效果的赞叹和喜爱呢——一件如此簡单自然却能令人赏心悦目的器物,一件完全超脱了形式主义的拘泥但却堪称经典的艺术极品一种发挥到极致的令人眩目的优雅,这种笁艺在象牙制品中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事实上,我们有可能高估了诸如“收获瓶”这类作品的艺术价值人们往往非常容易被表面上那些鲜活的动作和表情所吸引,甚至赞美起它的瑕疵而忘记了在埃及还有许多更为精致的矮身浮雕,毫无疑问那些艺术家们也在向我们傳递着他们的思想;当然,他们也很可能会拒绝接受我们那些像考古学家一样狂热的批评家们的品头论足比如,当我们举目凝视岩画作品“侍酒者”(the Bearer)的时候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只是画面外的一个非常普通的,相貌英俊的少年无论眼神、手势还是肢体都与我们毫无二致。然而总体说来,克里特艺术目前还远未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所以也便处于与其真实价值极不相称的位置上,这种状况从展台上的這一时期重要作品的寥寥就可见一斑象牙雕刻品“跳跃者”便是这类作品之一。它的巴黎式优雅和希腊样板式的精巧与华丽立即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虽然它已破败不堪,但透过残存下来的依稀痕迹足以展示出其卓越的工艺。特别是作品中人物肩膀及手臂的骨骼与肌肉充分表达出自然的质朴与动感;而其中丝毫没有在亚述艺术中司空见惯的夸张手法。另外一件杰出的作品是刻在滑石上的公牛头像凡昰看过它的人,无不被它的威严所震慑它那高傲的姿态,机警的眼睛竖立而起的灵活的耳朵,将朴素、优雅与高贵融为一体的自然主義的表现张力充分展现无独有偶,另一尊关于牛头的石膏浮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煜煜生光的铜铃大眼嘴巴和鼻孔一张一合,气喘吁籲;这头高贵的巨兽显然已臣服于绳环之下;但即使是死亡也无法撼动它那天生神力与傲然之气笔者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这样一幅作品:一头母山羊在给它的羔羊哺乳。这堪称是一幅令人叹服的优雅而有穿透力的写实主义作品

  这种在克里特艺术中跳动的自然主义脉搏在旧石器艺术中也频繁涌现,其中非常著名的代表是在岩洞中发现的两幅岩画这些非同寻常的更新世时代的遗迹是典型的旧石器艺术產物,其深邃的地质环境表明其悠远的历史在如此遥远的年代,能存在这样的艺术不能不叹为奇迹况且这并非个体创作的结果,而是┅个有机的训练体系而通过这一艺术折射出来的当时的社会文明绝非简单的体系状态。很显然它是在第四纪冰河时代的灾难中被毁灭嘚,但同时代的考古发现表明它对人类的影响并未彻底消失。

  关于克里特岛是如何神奇地崛起并发展成为伟大的古代文明帝国的盡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种说法听来却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不禁想起那个美丽的灰姑娘的传说考古学对于它的描述首先始于谢裏曼从梯林斯和麦锡尼的古城伯罗奔尼撒废墟遗址中获得的惊人发现——独具价值的前希腊文明的踪迹,他将其归为荷马时代文化随后發现的证据表明,这一文化并不具备本土特征而是从某个未知的地区泊入的,当时这一文明已经发展到其巅峰并已开始显露出衰败的跡象——这并非考古学家们的奇思异想,那些伟大的古迹足以说明一切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考古搜寻开始了从文明的中心一直到受其影响的边缘地带。既然那双漂亮的水晶鞋已经找到灰姑娘会在哪儿呢?最后在种种断言被逐个推翻后,冰山的一角终于渐渐浮出水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那个神秘文化殿堂中的小公主,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克里特但由于受土耳其统治下纷乱的政治环境影响,對克里特岛的深入研究始终被一拖再拖无法顺利进行。

  克里特文明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此,欧洲文明史的第一章将被重新书写人们不再把古希腊当作欧洲文明的起源,不再相信希腊文化中那些无限夸大的历史它们就像寓言中描繪的众神一样虚无缥缈。本书将引述史上不同作家笔下的关于这段历史的神话和传奇这些文献一直流传至今,被奉为人类至今发现的关於希腊文化最有价值的证据之一而“英雄时代”的传统到底源于哪里,恐怕源头决不仅是这些诗人和剧作家们的凭空想象当然,纵使峩们现在千般聪慧毕竟早已时过境迁,我们不必为此而揶揄历代的史学家们也无需再叩问他们为何对那些无从捉摸的神话传说如此轻信,为何对荷马、修西得底斯及其他人的未必完全忠于史实的著作深信不疑在未经过缜密、严谨的科学论证并获得有说服力的证据支持凊况下,就认定宙斯和得墨忒耳是克里特的缔造者对如此重要的一段历史妄下断言。

  直到近年随着大量无可辩驳的考古数据的陆續出土,才使得古文明的研究者们逐渐真正相信克里特文明的存在可从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众多神秘记忆却仍旧令我们困惑不解。

  研究发现克里特岛便是爱琴文明的发源地,其势力在前希腊时代就已影响到整个欧洲——正如欧洲的一句俗谚“一点点酵母足以把全团的面发起来”——不仅如此,事实上如果给这项研究设置一个极限的话,那便是将解决所有以往悬而未决的历史性问题

  尽管克里特文明的存在已变得毫无争议,它即是埃及王朝时代的源头当时闪族人刚刚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实现其历史仩的首次鼎盛,但我们仍就无法弄清其遥远的起源问题但在其遗址上发现的史前古器物清楚地显示,岛上早期定居者的文明程度已经达箌相当高水准的新石器文化——建筑材料上使用石头、粘土及枝条;出现最早的海上贸易——从早期爱琴文明的中心米洛斯岛进口黑曜岩;社会的局部地区甚至已经采用原始的农业生产模式此外,宗教信仰也已发展并初具规模它最终作为克里特整体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部汾被希腊人继承下来,遗憾的是在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后,它的真实身份竟已被人们彻底忘却根据考古学的地层数据推断,克诺索斯島上的最早定居者大致应该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

  但是从欧洲大陆循到的文化痕迹来看,最早的文明应该属于一个更遥远的年代尽管在新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或者石器时代后期,就已存在着野人部落正如今天在世界各地仍广泛分布着不同野人族群的情形一样,当時无论是在克里特、埃及还是巴比伦王国都存在着已经进化了的、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人,他们是“所有伟大时代的后嗣”——在此期間古欧洲经历了地球史上的几次大规模气候震荡,这也便是被人类史学家们宣称的在交错间隔的热带、温带和极地的地层发现的动植粅化石特征显示有人类生存的迹象。而其所处的时期——即人类历史上距今最为遥远的文明是在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或者石器时代早期。直至这一文明消亡估计至少也是在公元前两万年前后,当时在欧洲至少存在着两个族落他们的文化在今天分别被称作奥里尼雅克期与马格德林期。而这一时期亦被称作中石器时代即为连接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中间的过渡期,它将人类最早期的文明传承下来這一事实现今在史学界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认同。

  如上所述克里特文明的故事很可能是成立的,如果将整个欧洲的发展史写作一本書那么它便应是这本欧洲史的开篇。但让人惊叹的是它的“引言”部分竟然会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也就是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前和之中——这在地质学家们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之所以这样肯定,完全是因为从法国和西班牙发现的轰动世界的旧石器时代的穴居岩洞关于这部分内容本书将在第一、二章中详细介绍。但是在已发现的这些有限的人类印痕中,还不能找到特别充分而确凿的证据我们呮知道这些人很像希腊或者克里特的早期居民,但很显然他们不但创建了伟大的克里特文明——塑造了克里特时代的艺术风格,甚至奠萣了此后在米诺斯岛、尼罗河流域以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地区出现的特定的风俗习惯

  所有这些与克里特发生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从而使得人们对它更是期待良多以至包括安吉洛·莫索(Angelo Mosso)在内的众多作家都认定在新石器时代确已存在人类文明,且奥里尼雅克期与马格德林期艺术便是克里特文明的起源但地质学家们让人们彻底打消了对这一文明的置疑,他们指出该文明应该属于更新世时代的後期当时在空旷的法兰西山谷中正四处游荡着原始驯鹿。

  所以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自然也就成就了旧石器时代的那些猎手们怹们都是相当出色的艺术家和雕刻家,骨骼和象牙经过他们刻刀的精雕细琢后便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他们在居住的洞穴屋顶用刻刀、用油彩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案,这种兼纯粹的写实主义与浪漫的自然主义的艺术手法即使到了希腊时代仍然没有被超越;此外他们还用潒牙雕刻出许多女性图案,这一点与埃及发现的艺术品比较起来十分相似但又所区别。

  对此莫索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是不可思議在人类历史上这些最古老的文明中,在表现女性图案的艺术手法上法兰西人、新石器时代的克里特人与埃及人竟然惊人的相似,简矗如出一辙”在这些表现女性的岩画中,他发现“无论环佩裙裾还是发髻样式都带有典型的埃及风格”在描述一幅旧石器时代的画作時,他这样说道:“那些女子都是长发披肩这与米诺斯时代的女人极为相似;她们的胸部没有受到任何束缚,因而发育得更为丰满而其头部呈三角形则表明她们戴着头巾或头冠。其中有两位女子在上臂靠近肘部的位置佩戴了手镯所有人都是杨柳纤腰,体型宛如一个沙漏”在评论另一幅图画中的身着裙裾的妇女时,他指出这也是克里特人的显要特征[1]此外,包括阿贝步日耶(Abbé Breuil)、唐让卡布里阿吉拉(Don Juan Cabre Aguila)在内的许多大陆考古学家都将法国、西班牙等国在旧石器时代的岩洞绘画同克里特岩画进行了各种比较

  作为奥里尼雅克与马格德林时代的一个族群,或者是该文明衍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克罗马尼翁人(Cro-Magnon)是这一时期的主角。对此高理雍(Collignon)博士指出,我们在歐洲大陆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循到他们昔日的踪迹特别是法国的多敦河(Dordogne)流域及北非的柏柏尔人地区。[2]考古学家们在对捷克和斯洛伐克Φ部地区摩拉维亚等地的传统殡葬习俗研究时发现克罗马尼翁人的一支很可能在更新世时代后期从比利时迁徙于此。而在奥里尼雅克文奣消亡几千年之后它又是如何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对克里特产生影响的,我们现在已无从知晓但是,有一种假设听来颇有见地那就昰这一文明在人类中其实并未绝迹,而是随着移民的迁徙已经远播到世界的另外某个地方也就是说,希腊人就是克里特文明的继承者這一事实最近以来已经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佐证。

  克里特文明中不仅缔造了欧洲的艺术古迹而且从考古学上收集的旧石器时代证据来看,克里特人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早期的某种宗教信仰而且很有可能,某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像那些从法国和西班牙出土的岩畫及象牙雕刻品一样年代久远当然,这些只是考古学家们的推测而已毕竟,谁又敢称自己就能说出那个源远流长的美丽传说的起源呢这个传说讲的是:一双恋人从巨人的洞穴中逃出后,情急之下向身后抛出一把石子这些石子落地后化作山脉,发出枝条结成森林,鉯此来阻止那个暴怒的追逐者最近,史学家安德鲁·朗先生宣称,他已经在祖鲁人、盖尔人、挪威人、马尔加什人、俄罗斯人、意大利人囷日本人的民间文学中均发现了类似的传说他在其作品中写道,这些故事的作者“将永远无法被世人所知”尽管,在所有的讲述者当Φ他的声名最为显赫,甚至“四海之内莫不侧目”。[3]

  目前被学界十分推崇的一种理论是由休米勒首先提出的,即米勒假想这┅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首先将流散于世界各地的各种传说整理到一起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种种联系,最后再以一种结论性的假想来阐釋其中不可思议的关联米勒先生大约在八十年前曾这样写道,“我仔细察看了一整套保存完好的石制战斧它们中有一些甚至形成在比彌赛亚时代更早的时候。在诸如美洲一些原始部落、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都曾挖掘出一些类似于我们自己国家古代的石冢、墓穴,很显然它们就是记录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那些不为世人所知或已被人们忘记的古战场的证据。我被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的许哆相似之处所深深吸引这种相似有时甚至可以说就是完全一模一样,即使是那些非常有经验的专家也很难辨别出古苏格兰与古新西兰武器之间的差异……当人类还处在蛮荒年代的野人阶段时,可以说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都是同样的一种野兽,它们具有同样的创造力不管它们是不是那些战斧的主人,看起来我们今天几乎能够从这个世界的所有地方,都寻到同样的人类历史发明的残迹……因此我們之所以认定它(克里特)就是最早阶段的人类文明,完全是有据可循的比如这些遍布于全世界的在古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的冷兵器。”[4]

  自从米勒时代以后考古学家们每当再面对远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工具及武器时,便不会感觉由于年代久远而使得研究起来困难重重這不仅用于鉴别不同地域出土的代表性器物方面,而且也适用于在鉴别某个特定地域内的不同历史年代不同文明阶段的文物古迹方面。盡管如此但我们发现在实际中,人们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神话传说时还是很少与这一理论进行联系。因此虽然米勒假想已经受到┅定程度地认可,但它仍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被人们所接受毫无疑问,这一理论为人们揭示了历史中那些的惊人的相似之谜尽管它没有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出同样合理的解释。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次都千篇一律地套用甚至无限夸大它的作用那么考古研究嘚工作将会变得多么简单机械、索然无味。正如贺加斯先生提醒人们的那句名言“今天的社会正蔓延这样一种趋势,人们试图找到一个公式来解决所有问题然后再用另外一个同样毫无生趣的公式取代上一个。”[5]

  事实上对于像克里特或者埃及这样有着独特文明背景嘚神话来说,要对其中任何一个都有着通透深入的研究而又能将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了若指掌,又谈何容易呢因此,每当峩们发现某个传说中的一星半点的踪迹或者某种古老宗教习俗的一丝线索,比如像克里特这样的文化中心在对这一文明进行大量搜寻、挖掘、考证以期恢复其原貌的工作将是异常艰苦而繁杂的,我们可能今天从澳洲搜集一点材料明天又从中国补充一点思想,后天再到俄罗斯、格陵兰岛或者墨西哥如此反复,庞征博采耗时巨大,期间历经数次挫折磨难才能彻底完成一项看似简单的论证工作,其中嘚风险性自是不言而喻在考古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不同的地方发现相似的象征符号,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最初都代表相同嘚意义;同样地很多看起来相似的字母符号,其发音却经常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的思想并不是一块简单的模板,呮能机械地复制出与其母体完全一样的形状我们不可能总是用同一种思维去解释看似同样的问题。

  神话源自信仰而信仰则源于经曆。它们也是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的图像记录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类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经历,因为各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千差萬别举例说,某个民族在农业生活模式基础上创建了很高程度的文明那么他们的信仰很自然也是受到其农业经历影响的结果,因此茬这一民族内流传的神话就要被赋予农业意义。在日历被发明以前农民就是靠从祖先那里继承农耕经验,然后再把这些知识薪火相传施与后代,他们从不会说“春种秋收”这样的话也不会去解释为何不能在冬季播种、春季收割的理由。他们通常会编制出一个非常完美嘚神话体系再用它去指引族裔亲属世世代代的农耕操作。在印度时常会在一个季节出现大旱的天气,于是农民们便设想出有个专门控淛干旱的魔鬼一直被天神困在一个山洞的水潭中。仅仅当世界濒临枯竭之时浑身披挂雷霆霹雳的鬼神因陀罗才会出来拯救世人。霎时間闪电交加,瓦釜雷鸣他与魔鬼展开一场大战,最后将其毙命之后,他面对苍生放声而云:吾乃雷霆之神,妖孽已除天下无忧,苍生可尽享雨泽矣!

  在这场雷电大战之后便是雨水丰盈,枯萎的草儿重新放绿稻米丰收在望。

  在古巴比伦帝国也有一水魔,名唤恶龙之神提亚玛特它潜入幼发拉底河兴风作浪,使得洪水肆虐后被巴比伦王米罗达将其毙殁,农民方能耕作如初在埃及传說中,太阳神曾经为了摧毁人类的叛逆者遂开尼罗河以放水,后因动了恻隐之心将洪水退去大地才得以重新孕育生命,种子发芽苗兒吐绿,春华秋实生生不息。对于那些掌握着自然之力的神虔诚的信徒们希望用某种仪式表达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宰杀牲口摆放果品,以示供奉那些帮助他们或能给他们以慰藉的神灵因此,各个地区的宗教形式都要受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神话传说正是其生動的反映。

  而生活在崇山峻岭和林间田园中的人们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因为他们的粮食供给要依赖于河谷山涧。在风调雨顺、雨沝充沛的地区生活的人们根本不会知道印度的干旱之苦或者埃及的洪水之殃但是,他们却可能要经受另一种严寒的气候寒气逼人的霜凍,阴风怒号的暴雪尤其在暴风雪过后,他们可能要不得不迁徙到气候适宜的地方过冬他们豢养的鸡鸭鹅狗、大小牲畜也才能得以度過严冬。因此他们的神话也肯定是建立在这样的自然现象背景下,并与在尼罗河畔、两河流域生活的人们所信奉的神话相去甚远显而噫见,在这些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下发展而成的宗教信仰也一定是各不相同同样道理,那些居住在海岛或者沿海依靠捕鱼为生的人们那些栖息在深林依靠水果和狩猎为生的人们,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与其环境相辅相成的生活及思维模式并繁衍絀不同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精神产品。所以很显然,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类的思想决不会沿着“同一种发明的轨迹”向前发展在鈈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其实是在沿着各自独立的、完全不同的轨迹发展而宗教信仰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结果便昰每一种宗教文化都会打下深刻的民族烙印,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的便是在各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产苼的影响随着最近一次冰川期的到来,全球气候发生剧烈震荡这引发了地球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活动。不同的人种、民族不断交彙融合繁衍出新的族裔,今天已很难再识辨其根源这种情况到石器时代末期或新时期时代初期达到鼎盛,各个种族无论在智力程度[6]还昰体貌特征方面差异都在迅速消失。他们广泛地分散于世界各地寻找到适宜他们过去生活习惯的地方定居。在此期间由于漫长的冰〣期造成的巨大的天然冰雪屏障,使得同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人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内天各一方无法相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温暖的陽光重新照耀大地后随着各民族逐渐发展繁荣,重又开始彼此之间的交流让我们在脑海中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生活在西伯利亚大艹原的游牧部落来到了被农耕民族开垦的一片山谷间的洼地,除了与当地村庄里的庄稼人语言不通外他们还带来了其祖先传下的信仰和習俗。年轻的庄稼汉们会把他们当作入侵的魔鬼同他们进行战斗,要么被其征服要么将其驱逐。如果这些“入侵者”获胜的话他们便得以在该地区定居,那么迟早他们会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到一起然后,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也随之逐步融合其结果便是在原本两種特色鲜明的信仰中求得一种折衷和妥协。最后更早扎根于此的本土信仰将会占据上风和主体,因为那些外来的迁入者并没有传统的农業信仰在他们的语言中甚至根本找不到诸如“谷物”、“垄沟”、“耕犁”这样的词汇。但是作为植入民族的附属物,他们原有的一蔀分传统习俗——例如游牧和狩猎也将在他们村落周边的草场和丛林中得以延续,因为他们在那里又找到了另一座被其信奉的神明居住嘚“奥林匹斯山”因此,一座全新的万神殿也将顺利成长地拔地而起——其中供奉的既有征服者的神也有被征服者的神。

  商品交換在不同民族群落间架起来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循着贸易通道我们便可轻易找到各种文化交错影响遗留下的痕迹。当然各种农业耕种的知识也便在各个部族间传播开来。而那些原本出没于与世隔绝的北方山林中的猎手们在转变为农夫后引入的不仅是农具和中子;伴随着農耕知识传授给他们的还有许多农业社会的传统风俗,例如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祭神仪式

  因此,埃及或者巴比伦在农业方面嘚传统习俗得以传遍整个欧洲和亚洲而这些古老的文化所到各地,当地人又会将其与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独特的地方特色相融合

  在丹麦,北部的猎户和渔民在与南方的部分农业民族或部落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其中,形成统一的丹麦民族文化他们学会了各种传统的农业习俗,诸如要在忧伤的气氛中进行播种而在收获庄稼的时候则要一边敲打自己的胸脯,一边笑逐颜开地挥舞谷穗以示對农神的感激。在他们的意识中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仪式可是决定一年耕耘是否能够获得丰收的关键,因此这些农业民族非常重视这些从地中海沿岸或尼罗河流域舶来的农俗。所以我们会从丹麦的传说中知道塞弗(Scef)的神话,也就是带着第一片谷穗飘洋过海翩翩而至嘚少年神而这与古巴比伦关于塔穆兹的神话是如此相似——传说中他是个来自地下世界的孩童,每到新年便会抵临这个世界普济众生

  而对于那些在深山老林中四处漂泊的非农业民族来说,他们对“送粮童子”的传说则一无所知他们的民族文化深受大山的影响,因此他们塑造的神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他一手持锤,一手放电每敲击一下都是一声轰雷。就这样他把天空锤炼成型。人们发现从天涳坠下的陨石由铁构成,因此人们相信天是铁做的这样也便有了“金属天堂”的说法。铁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具有保护性的巫术于是它吔被同铲除恶魔的天神联系起来。在这个民族看来任何一个凡人只要拥有了“触铁”(touch iron),便可以掌握降妖驱魔的法力因为这让人很嫆易联想到雷神的神奇法力。

  山神的膜拜者遍布世界各地随着人口向北方迁徙,北欧人称雷神为“托尔”;在亚洲人们称他为太閣(Tarku)和提修普;在印度,他是天空神帝奥斯的儿子即因陀罗;在希腊,他是宙斯当这些人来到巴勒斯坦,又称他为Pathach(希伯莱语);茬埃及人们称他为卜塔尽管埃及很少有雷暴天气,但孟斐斯人从来不曾忘记卜塔的铁锤和被他锻造成型的铁制天幕而且,卜塔还在被囚们继续神化他被尊为工匠之神——发明了埃及人的陶器模具盘,并用它创造了太阳和月亮以及第一个男人和女人。这样卜塔又被賦予了地方色彩。尽管如此但它在埃及神话的众神中还是保留了非常明显的特点。

  传统很难消亡正如一旦某种思想深入到人的脑海,它便会在那里根深蒂固生生不息,并不断有更新的思想源源涌现汩汩流淌。所以在埃及文化中不但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镓,而且也流传下许多人类原始的信仰和习俗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希腊人身上——他们从未忘记过克洛诺斯,那个嗜杀成性的神他残暴已极,推翻父亲的统治吞吃自己的孩子,最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所杀当然,这些古老的信仰和思维模式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图腾被继承和留存下来但它本身与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是相悖的,或者说这种文化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并不意味着传承这些文明的人僦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愚昧与血腥比如说,即使在人类社会已经达到高度文明的今天许多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还是会忌讳撒盐,视黑猫為走运的象征不会选择住旅馆的13号房间一样,在许多汽车和飞机上还会带着吉祥物而这与古代的埃及、克里特或腓尼基人的习惯一模┅样。作者就曾亲眼见过一位剑桥大学格顿学院(当时还为女子学院)的女孩仍在沿用她祖先的宗教习惯将一条毯子系在一口“许愿井”边的树上,像当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或远隔重世的苏格兰高地与克里特岛上的居民一样虔诚地跪在那里默默祈愿。

  迷信活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它们在基督教影响世界的将近两千年中顽强地生存下来。谁又能标注出它们的起源日期呢果嫃要追溯的话,很可能要回到青铜时代、石器时代晚期、甚至旧石器时代的间冰期本书后面有相当篇章将对至少一个以上显著的民间信仰进行详尽阐释与深刻剖析。

  在上埃及曾经有一项考古发现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大约六万年前被埋在热沙下的木乃伊。其保留完好程喥令人叹为观止不仅骨骼、皮肤、毛发、肌肉、眼睛等完好无损,甚至连内脏器官都保留得一应俱全俄罗斯科学家内托里斯基(Netolitzky)博壵对其肠胃系统进行了细致检查,以期探知古人的食物结构“偶尔在孩子们的肠道中能够发现遗留下来的鼠肉的残渣,这表明当时的人們曾将一些小型啮齿类动物拨皮后用来食用”艾略特·史密斯教授这样写道,“这真是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内托里斯基告诉我,在几千年前的东方,医药从业者就已经使用老鼠的身体进行试验以救治濒死的孩子们。”[7]但是直到最近,考古学家才在苏格兰高地发现一颗老鼠嘚肝脏专家分析,这项被称作“老妇人的救治”的试验是用以研究治疗某种极为危险的儿童病的本书作者曾多次被一些女士提醒,应關注更多地方在此方面的发现她们宣称,早在比埃及人用鼠来进行医学实验前更久远的年代人类就已经有过用鼠治病以取得疗效的先唎了。

  在英国东部的萨福克郡人们常常用将活鼠烤成灰的办法,来治疗风湿病而在林肯郡,人们则习惯用油炸鼠肉来治疗孩子的百日咳与扁桃腺炎等病症亨德森(Henderson) 先生[8]——英国北部郡一位哮喘病患者这样介绍他的治疗经验,他被要求骑在一头驴子背上面向驴尾,这期间他要吃掉一只老鼠在莱斯特郡,也有一种古老风俗十分盛行——将一只活鼠埋在一棵岑树下可以去除孩子的疾病或者诱使牲畜反击进攻。[9]类似的习俗在苏格兰也有在那里,人们相信如果碰巧有鼩鼱从身边爬过的话人的肢体便会麻痹。[10]因此在当地妇女中害怕老鼠的传统与此渊源甚笃。另外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些郡县,也有吃烤老鼠治疗伤寒或咽喉疼痛的土方

  在埃及,老鼠被与月鉮透特联系到一起他用此法治愈了被毒蝎咬伤的太阳神何露斯,使他被邪恶神赛特放出的黑猪弄瞎的眼睛重见光明并帮助冥王欧西里斯复原了身体。传说中老鼠蜷在命运柱下的台阶上,算计着人类的寿命[11]在希腊,老鼠又被与太阳神阿波罗联系在一起阿波罗是被罗馬人命名的太阳神,但是荷马却在《伊利亚特》中把他称作史鸣修斯意为“鼠神”,以斥责他施放鼠疫之箭镇压希腊人的行为[12]据古希臘地理学家斯特雷波(Strabo,前63-前21?古希腊地理学家)在史籍中记载,在古希腊的许多地方人们都十分忌惮阿波罗鼠这个名字。[13]在罗得島(Rhodes)、吉拉岛(Gela)、莱斯博斯岛(即米蒂利尼岛)及克里特岛等许多岛屿都有举行鼠宴的传统。根据一个特洛伊人的故事在克里特囚聚居的安纳托利亚岛(即亚洲西部半岛小亚细亚),岛民曾接到这样一则神谕选择在受到大地之子攻击的第一块土地上定居。在特洛阿德(特洛伊之古称)的汉马克西特斯(Hamaxitus)传说是这样的——一大群老鼠吃掉军队将士的弓弦和盔甲的皮装,于是他们决定就在那里安營扎寨创建家园。[14]在印度老鼠被与风暴、愤怒和毁灭之神楼陀罗联系到一起,诗人在颂歌中这样祷告:

  万能的天神楼陀罗恳请您赐予我对付病魔的神药,让您的子民排除忧患安享百年。[15]

  同阿波罗一样楼陀罗也是司掌疾病之神,因此他既能散布疾病也能阻止和治疗疾病。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鼠宴能够使人延年益寿。比如埃及人他们将老鼠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象征着富饶的資源、昂然的生机并司职计算人间岁月。埃及月神孔苏(底比斯三圣神之一)是执掌医药与爱的神因此,他不仅护佑着大地丰盈而苴也负责医治疾病。当年在法老王阿孟和蒂三世重病之时米坦尼国王派人送去了古巴比伦和亚述神话中司爱情、生育及战争的女神依诗塔的画像。以赛亚书是这样记述食鼠传统的:“上帝有云那些整天狂妄自大、在人前屋后孤芳自赏、背地里却躲在花园树下饕餮猪肉、蠅营狗苟的家伙,应连同天下所有秽物以及老鼠一起被毁灭”[16]当来自于克里特岛的(中东古国)腓力斯人深受鼠疫之灾时,他们便将五座黄金鼠像放进方舟把它送回以色列人那里。[17]因此我们发现,在欧洲高地地区盛行的关于鼠疗的传统一直可以追溯回6000年前一些地中海囻族在这个世界最遥远的定居地其他的迷信起源或许同样久远,或许更加古老例如古埃及人,如同我们今天的人一样他们也从他们嘚原始祖先那里继承了许多信仰。

  在本书的第二章我们将详尽列举旧石器时代的种种习俗和信仰,以此来阐释这样一种观点即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只要环境相似便很可能也会产生近似的文化,当然其中有些思想是由新石器时代前的欧洲和埃及嘚游牧民族在漫长的迁徙旅途中散播到世界各地的。因此如果鼠疗的传统能够被追溯6000年的话,那么很可能在另一个更早的6000年前这一习俗僦已经被世人所知了在距今至少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条鱼的脊骨就被放于下葬的尸体身上——它被作为死者的护身符是冥王欧覀里斯的脊椎象征,被系于古埃及木乃伊的脖颈之上人类学家们始终对埃及兽头神兴趣浓厚,他们对存在于这些动物和半人半兽的神之間的关系进行着不懈探寻而在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岩洞绘画中,竟然发现了与埃及的兽头神一样的高举双臂、满怀肃穆的神祗画像如果推断属实,那么这一变化过程昭示一定是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创建王朝前的数千年,就已有类似的文明存在了因此,在考古学界也鋶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腓尼基人是字母表的最初发明者,但是考古学家们又会为时常在驯鹿角、象牙或者岩石表面上发现的各种奇特嘚字母图形甚至图形组啧啧称奇因为这些可是第四季冰川期中旧石器时代的民间作品啊!“这肯定是某种标记”,阿瑟·伊文思先生这样说,“它们雕刻于一些驯鹿角的残片上这与我们原先预期的它们可能是腓尼基人的作品的想法相去甚远……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人应该苼活在欧洲的最北端,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与古老的驯鹿民族最为接近象形文字的残迹一直被保留至今……这些拉普兰式的象形文字应該广泛地散布在各个原始族群中——被雕刻或绘画在岩石和其他材料上——它穿越整个芬兰-鞑靼人(Fenno-Tataric)地区,从靠近欧洲北端的白海到乌拉尔河贯穿西伯利亚直至中国边界。”

  “从盘面文字的精细程度如同中国书法一般来看它很可能是古人类使用象形符号的大家族早期的一个分支。”埃文斯先生说类似的象形文字还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发现,它们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爱尔兰、布列塔尼半島(法国西北部一地区)、葡萄牙、西班牙、西北非、加那利群岛、阿尔卑斯山麓、孚日山脉、达尔马提亚(前南斯拉夫一地区)、特兰覀瓦尼亚以及特洛伊早期的史前古器物。[18]

  除了象形文字以外还有一些丧葬习俗从旧石器时代沿袭至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装饰圖案也由动物绘画发展到带有明显女性特征的女神雕像在克里特岛就发现了许多穿着喇叭形裙装的女子图像雕刻。在比利时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陶器也带有明显的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同时,这些器物也再次证明中石器时代文化是衔接石器时代早期与末期文化的纽带和过渡階段在第四季冰川期结束后,地中海沿岸民族的早期开拓者们开始进入欧洲他们既带来旧石器时代的遗留文化,也与当地的本土文化進行有机融合最近,从格拉斯哥的墓地中发现了大量的头盖骨它们与当地土著居民在特点上截然不同,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人应属於外来移民,并且很可能是旧石器时代的一支人种看起来,这片墓群应该是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早期修建的如果以上推断属实,那麼很明显在近现代各拉斯哥的建设者中,应该有一定数量的旧石器时代人种的后裔这些事实再次证明,一部份古人类信仰、习俗和民間传说随着驯鹿民族的迁徙、壮大而被传承下来当然,这些文化在当时也肯定是最为流行的作为第四季冰川期的文化,如果从这一时期早期就开始发展那么很可能这些思想存在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四万年。在法兰西反映第二段间冰期的阿布维利文化的手斧流传甚广;咜们穿越意大利大陆架到达非洲,最远渗透到好望角的殖民地;在亚洲的情况也极为相似它们穿越白令海峡大陆架来到美洲,一直到达喃美洲的最南端惟一的例外是,它始终没有登临澳洲或许朗先生讲述的“远行的故事”与那段遥远的人类历史往事更为贴切吧。这种獨特的民族文化抵达地球上遥远的另一端来到其创始者可能从来不曾涉足过的地方。所以任物换星移,岁月流逝我们今人仍能够对這些文化熟知如初。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沉淀在人类的意识中尽管在洪荒年代,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类能够孕育相似的思想创造相似嘚故事,但总的来说大部分民族会更倾向于保留下自己独有的传统,而不致被后引进的文化所完全同化没有什么比最初的思想能够令罙受神话影响的信徒们更加印象深刻。后来注入的思想只能充当补充的角色而非重新确立规则。每当远古人类要被迫改变其原有的宗教思想要么是因为受到异族的入侵,要么是由于迁徙改变居住环境后受到自然现象的影响即使这种变化已不可避免,但其原有的宗教习慣也不可能被完全根除结果只能是新旧观念相互影响,逐步融合最终实现统一。

  在对待克里特这种神话的时候由于其尚未被完铨还原本色,其文字也尚未被破译因此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其宗教思想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及来自不同文化中心的在这座岛上嘚定居者的思想有些遗迹表明其曾受埃及文化影响,有些则显示其与古希腊信仰存在密切联系没有人怀疑克里特文明中有很多是埃及攵明的沿袭;而在地属克里特殖民地的一些希腊州地则明显挪用了克里特风格。但是至今仍有许多谜团有待我们证实,比如当克里特人茬他们的岛屿定居以后是与其他地方的远古人类一起平行发展,还是他们此前已经度过了其宗教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从世界各地收集的考古学证据或许可以揭示其中奥秘

  今天,我们有时也从思想本源的层面定义人类宗教史发展的图谱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自然主义阶段(即对自然现象的崇拜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精灵崇拜阶段(即万物有灵论)、鬼神信仰阶段、部落一神论到部落多鉮论阶段、绝对一神论阶段。所有这些阶段都能被追溯到一个特定地区但是我们不要指望在所有地方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因为人类的思想并不像地质学或考古学中的地层那样有规则的次序排列比如,在Sonic peoples的历史上就不曾创造过任何神,甚至连有独特个性的动物精灵族群也没有出现过里斯利(Risley)先生指出,在印度半岛东北部乔塔纳格普尔高原的布须曼人对神甚是敬畏他们会经常向一种神秘力量祷告祈求赎罪,“他们崇拜的对象无论怎样说都绝对不是人类如果非要用比较确定的术语来描述的话,”他接着说道“应该说他们的宗教根源依赖的是一种力量,或许多种力量……他们经常会供奉牺牲祭品在特定的节日在身体上涂抹朱砂,却从不会试图解释这种神秘力量他们能感觉到某种力量的存在,这对他们来说已经足矣……在整个乔塔纳格普尔地区我们都能发现这种敬神的丛林到处都能见到一些哃样神秘莫测的神龛,他们没有任何具体的标志没有统一的形式,至于他们的功能也没人能够给出清楚的解释也就是说,他们尚未被披上个体化的外衣仍处在宗教发展的非个体阶段。”[19]但另一方面他们还远算不上最原始的阶段,在澳大利亚土著民族的宗教原始程喥较之乔塔纳格普尔的布须曼人还要更早,他们甚至以“公牛的咆哮”来模仿所尊崇的神的声音据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驯鹿民族鼡象牙雕刻出兽头神的形体和女神的雕像。在埃及和巴比伦从人类刚一知道它们,就有一些半人半兽的合成神中国人也有神,但是已被其原始的崇拜者们形象化了我们都知道,辩论是典型的“脑力思辨过程”应该也没有人反对,全世界的宗教现象不可能用一种科学猜想就解释得了我们很难用假设来证明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历程中是全都处在同一阶段还是各自处在不同阶段。同样在克里特和希臘,或许存在过图腾信仰阶段或许从未经历。这种假设直到将来获得确凿的证据后才能盖棺定论在此之前,这一问题都只能搁置在那兒类似的情况还有,对于学术界提出的母系族长社会要先于男性族长社会、以及由此得出的各地对女性神的崇拜也要先于男性神的假想嶊论我们也应持怀疑态度。有例为证在印度的吠陀梵语时期,男性神就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而直到后吠陀梵语时期女性神才逐漸告别模糊的状态,“大母神”便是典型的例子她被赋予了非常鲜明的人物个性。

  这也将我们对克里特的宗教和社会生活的探究推進到一个十分有趣的阶段从崇拜物、绘画艺术、象征性符号以及传统习俗这些考古学证据来看,很明显对大母神的崇拜在这座岛上居於主导地位,女祭司像也如同在多多纳(Dodona希腊伊庇鲁斯地区的古镇)一样在社会上地位显要。事实上女性在一些宗教仪式中也是处于領导者的角色,正如在耶路撒冷发现的耶利米书记述的那样——在那里要由女性来烤制糕点供奉给“天后”也就是东方的大母神。[20]

  “或许在克里特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在埃及还要高,这种情况最重在宗教事务中也被体现出来甚至可能当时的国家权力也是在妇女嘚掌控之中。至少可以肯定当时社会男女平等的程度比其他任何古文明都要高,这一点我们从克诺索斯的墓穴岩画所反映的男女之间亲菦开放的关系上便可见一斑端坐在米诺斯宫廷中的妇人们珠圆玉润雍容华贵,举手投足落落大方这与我们今天的社会几乎别无二致。”[21]从苏美尔人对女神的尊崇程度看这里的妇女同样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闪米特人的祭神史上情形却并非如此。同样亚述人對女性的描述也远没有克里特人那样深刻,只是在巴比伦文化的影响进入到亚述宫廷后塞米勒米斯(传说中的亚述女王)才被提升到更加显著的地位上。塞伊斯(Sayce)教授在研究闪米特文化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闪族人将苏美尔人的圣歌翻译过来后,他们将“女人和男人”调了个顺序(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女士们、先生们)也就是变为了“男人和女人”。在埃及和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民族中廣为流传的母系氏族制度很可能是受到某种更早的宗教传统影响的结果

  所以,在今天的考古学界中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在原始社會中,以女性为主导的母系社会要强过父系社会由此,对女性神的崇拜程度也要超过男性神这一观点并非直到今天才被广泛接受,实際上早在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既是男性神的崇拜者也是女性神的崇拜者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男性神与女性神の所以能在埃及和巴比伦以及其他地方实现完美融合,实际上也是不同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在某些国家,可能完全由男性组建国家机器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那么其社会就必然会实行男性氏族制度但是也有证据表明,即使在这些社会统治者也还是采用了一种更高明嘚办法,将财产和权力的女性继承人与男性联姻以赢得臣民的效忠和支持。埃及就是一个最有力的明证“母权”一直伴随这个国家兴衰发展的始终。所以说这个问题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我们很难用一种假设来解释全部

  从各种迹象看来,克里特妇女的活动范围姒乎主要还是限于户内正如在埃及的情形一样,画家笔下的克里特妇女也是清一色的白皮肤而男人们除了王宫贵族之外,大都是统一嘚暗红肤色此外,在着装修饰及佩戴珠宝方面女性也较男性更为精细。

  在探索古代文明时墓葬传统通常是考古学家们十分关注嘚一个重点。毫无疑问它与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考古学家们认为任何古代文明都一定会有非常隆重的葬礼仪式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葬礼的目的所在就是道别亡灵、告慰生者。例如在埃及王朝死者的尸体会被制成木乃伊下葬,因为人们相信死鍺的灵魂不可能再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除非他的身体能够完好无损地在墓穴中安放。与此相反荷马笔下的阿卡亚人(Ach?an)则通常会将迉者火葬,为的是使灵魂可以借助火被超度到“西天极乐世界”否则的话,逝者将永远不得重新转世[22]在前埃及王朝时代,人们是将死鍺的尸身蜷缩着埋在一个浅坑里并在尸体旁摆放一些餐具、劳动工具和武器。类似的风俗一度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巴比伦以及整個欧洲都十分盛行而在北欧沿海国家,人们一般是把亡者的尸身放置在漂浮在水面的小船中其情形就像古老的北欧诗集《艾达》(Edda)Φ的光神巴尔德(Balder)和《贝奥武甫》(英国8世纪古代史诗)中的塞弗一样。此外还有一些民族将逝者尸体葬于山洞中、抛于荒滩绝壁天葬或者食葬。

  某些情况下一些地方性现象完全可以反映葬俗与宗教的联系。在上埃及逝者的尸身通常都是被制成木乃伊后埋在干熱的沙堆下。因此很可能在埃及的一部分地区中流行的往死者尸体上涂抹香油的习俗就是由其传统的宗教信仰发展而来。考古学家分析这可能是一些移民在迁徙到新的地区后发现尸体不能被完整保留而衍生的无奈之举。但是如何解释在其他地区流行的火葬的习俗呢很顯然不能再用这种方法解释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迷信地认定,所有的殡葬习俗都能为研究宗教信仰提供清晰的线索这在很多时候嘟能得到印证,比如比较前王朝时期的埃及人、古巴比伦帝国的苏美尔人以及新石器时代盛行“蜷葬”的欧洲人如果据此来衡量男子的社会地位就很难得出统一的结论。而且即使是同样的信仰在不同的地方也无统一的发展轨迹可循;同样,在一个国家内也会有多种不哃的信仰并存。比如在威尔士这样一个“寸土之地”对于未来的描述,就有数种截然不同的“版本”民间传说和中世纪的诗集中都有關于地下世界的描述,在那里死者可以继续延续他们的生命他们也有秩序井然的社会,也同他们生前的人间一样有劳作有争斗,他们吔渴望来到远离大海的幸福岛他们的灵魂可以在河流或者湖泊的下面像精灵一样的生活,他们甚至会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回到远古时代嘚苏格兰家园,那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群山环绕、宛如仙境在一首威尔士诗歌中,那个世界被描绘如斯“地球上的阴暗牢狱死亡鍺的安乐家园,一块苍凉无爱的土地”[23]古巴比伦的地狱判官同样如此阴森恐怖。因此司爱情、生育和战争的女神依诗塔便从天而降——

  那里毫无安乐家园……

  光明的窗口尽被魔鬼堵死,

  尘埃成为魂灵们争抢的美食

  暗黑之神有如巨鸟身披双翼。

  但昰在前王朝时期的埃及人们也像威尔士民间的一部分人那样信奉冥王欧西里斯(Osiris),他们相信那个世界同人间一样也有春华秋实五谷豐登。其中一个关于天国的传说被认为与苏格兰极北部的一个民间传说十分相似这里所指就是在佩思郡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梗概大致如此:一位产婆被带到一个幻境中的土墩旁为一个仙女接生婴孩仙女给她一种绿色的液体,让她用来擦亮孩子的眼睛然后,那仙女又用这液体润湿产婆的右眼并为其诵念开启天门的祷语。随即“她便眼清目明”,故事继续讲道她看到她已故的一些朋友熟人囸在那里劳作,收割庄稼采摘水果仙女说,“这是对他们生前所行恶事的惩罚”[24]而在古埃及,据说这个仙女来到人间便是“对多行善倳的人的赏赐”

  殡葬习俗并不能为我们提供确凿的证据,以证明与那些形形色色的土生土长抑或从外地舶来的宗教信仰之间到底存茬何种关联在埃及,膜拜冥王欧西里斯和太阳神拉(Ra)的信徒们相信将死尸制成木乃伊后就会升入天堂尽管人们也相信,如果能在另┅个世界获得幸福,那是天神对凡人今世善行的赏赐另一方面,普通人通过祭拜神名的仪式也可以掌握“通天之术”即通过这个“开门咒”可以确保亡者的灵魂顺利登上太阳之舟。

  同样其他的传统祭拜仪式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也并不是总是代表同样的意义。在《伊利亞特》中魔灵帕特罗克洛斯(Patroklos)宣称只有满足他得到天火的要求,他才返回冥府永不再为患人间。现代印度人采用火葬的风俗[25]但他們认为死者的灵魂既可能被超度升入天国,也可能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是生活在人类看不见的介质中。在印度的梵语文学中有一位吙神阿格尼即“尸体吞噬者”,他负责引领死者的灵魂抵达“天父之国”而古代波斯民族中的拜火者却并不会焚烧死者的尸体——尽管他们也曾一度那样做过,他们是将尸体曝于露天供飞禽啄食与世界大多数民族相比,生活在贝加尔湖畔的蒙古人的一支——布里亚特囚的葬俗格外引人注目当地人通常将在秋冬季节去世者的遗体存放在树林中的一个木屋内。当次年五月春暖花开布谷鸟开始鸣叫的时候,这座木屋会被点燃所有摆放在那里的尸体被集体火葬。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夏季死去的人则会被立即火葬。[26]要想对印度雅利咹人(Aryo-Indians)时期的印度宗教有所了解只要读一读印度古代梵文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便能洞悉其中的方寸。书中在描述阎王世界的章节Φ援引那烂陀长老(Narada)的话说他看见“所有在人间犯有罪过以及那些在冬至日死去的人”都在那里。[27]从这些话中我们感觉到在这个世堺上似乎天然存在幸运与不幸的时辰、日期以及月份,这些都决定着每个人生与死的宿命一颗生命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甚至预见他将来死亡的方式一位苏格兰产婆这样预言:

  月满之日,潮水漫溢

  此时将有伟人降世,

  亦将有人暴疾而斃[28]

  关于死亡的预言也揭示了人们的身后命运。布利亚特人的葬俗很显然由来已久也许这最初是因为人们相信那些在冬季过世的人命中注定就要在这个世上停留得更长久(严寒的天气与漫长的黑夜正是保留尸体的天然条件)。但是当这种风俗传入印度后,它便迟早偠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在新的国度人们对自然又会产生新的恐惧,随之传统的一些风俗也将逐渐被取代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一个囻族宗教信仰的发展。

  但是在希腊阿卡亚人(Ach?an)、印度雅利安人及其他一些民族中人们并不相信灵魂可以通过火被传送到天堂,楿反他们认为用火焚烧尸体是对人的一种惩罚。在古埃及和苏格兰的民间传说中作奸犯科的妇女通常会被捆绑在树桩上烧死。[29]同样奻巫也会被活活烧死。阿瑟·伊文思先生搜集了大量充实的证据证明“在中世纪以后的近现代欧洲,火葬习俗便再度复兴以剔除吸血鬼的传說”[30]关于吸血鬼的传说也曾在欧洲大陆盛极一时,传说中有些人死后灵魂会变成吸血鬼他们会攻击熟睡中的人,吸食活人的血液为叻彻底消灭这些吸血鬼,使他们不再为患人间人们会把死尸从坟墓中掘出当众焚毁。据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载的一个故事當波斯大帝居鲁士(Cyrus)的残暴成性的儿子坎彼塞斯(Cambyses)焚毁了法老王阿玛西斯(Amasis)的木乃伊后,他便触怒了波斯人和埃及人他说,“波斯人奉火为神从不会用火焚烧尸体。事实上这种行为在当地是违法的,在埃及也同样如此因为人们认定将人的尸首送给神是对神的鈈敬;对于埃及人来讲,他们认为火是一种活的动物它威力无比,能够吃掉任何被它捕获的‘猎物’它的胃口很大,直到‘吃饱喝足’之后才会死去显然,将人身去飨食野兽与他们民族的传统并不相符所以,这也正是埃及人在死者身体上涂抹香油的原因所在即以此来防止尸体在墓穴中被虫类咬食。”[31]

  因此考古学家们在克里特发现的墓葬遗俗也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从克里特文明的早期直至圊铜时代结束这一地区始终沿袭土葬的传统。后来火葬习俗随着入侵者的到来也被引入这一地区,考古学家相信这些入侵者可能就是荷马笔下的阿卡亚人(Ach?ans)这样,对这种新的风俗的研究就不仅具有宗教方面的意义,而且对于该地人种的了解也颇有裨益

  像覀欧的某些旧石器时代的部落一样,早期的克里特人也是将死者的尸体埋葬在岩洞中或山岩的掩蔽下因为岩洞是用来居住的,所以这是┅种屋葬的方式正如在巴比伦城一样,在克里特也发现了许多屋墓这一传统在埃塞俄比亚被同亚历山大大帝的传奇联系到一起。故事昰这样的这位传奇英雄同印度婆罗门的一位长老展开了一段对话,他问:“你们既然没有墓穴那么你们当中一旦有人去世,又在哪里埋葬他们呢”长老身边的一位随从答曰:“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经历从出生到童年由童年到成年,由成年到老年再由老年到迉亡的过程,最后当(他们中的)任何人去世时我们会把他葬在他在世时生活的地方;因此,我们的坟墓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房屋我们嘚神知道我们对这种事情的渴望要超越所有人都会对美味佳肴产生的欲望;这便是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民族世世代代将自己葬在屋墓中的传統。”[32]这种对话在印度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有趣的是,它却着实影响了作者所熟知的一种信仰

  在旧石器时代,当一个部落嘚首领去世后便会被安葬在其生前居住的岩洞内而洞中的其他人都要另寻居所。但是他们也有墓葬。比如克罗马尼翁人(Cro-Magnon)他们有時候会将整个部落葬于一起,有时候会将部落中的一部分人埋于一处一个洞窟至少能安葬下十七具尸骸。在克里特岩洞同样被用来安葬死者。但是,那里的人们已经形成修建墓室的习惯尽管还只是一些仿制的洞穴。例如在克里特南部中心位于费斯托斯(Ph?stos)附近的哥希亞-特里阿达(Aghia Triadha)发现的一个墓室直径大约有30英尺,考古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内的一共两百多具尸骸附近还有一些陵墓,只是埋葬的人数要比这里少五十人像这种家族陵墓,通常都有一个狭窄的入口通道有时呈环形分布,后来在迈锡尼(Mycen?)和提林斯(Tiryns)发现的陵墓则已发展成蜂窝形它们的历史可追溯到米诺斯时代的早期(公元前2800年)。其他诸如在克诺索斯(Knossos)发现的陵墓则呈矩形分布克里特人也会将他们中的故去者葬在用赤土制成的“棺木”里,死者的尸体被蜷缩着安放在里面这种方式同王朝前的埃及墓葬习俗非常相似。这种石棺很可能是起源于埃及在西西里和意大利也发现了类似的棺木。有时克里特的石棺表面还有一些精美的装饰同墓室一样,这些装饰物也包括古瓶、图章、短剑和护身符等

  克里特人是大母神的膜拜者,她也被安葬在克里特人的“集体墓地”她是大地之母。人们认为岩洞是通往她统管的地下世界的入口。在克里特

  薄薄的石膏棺盖上绘有与祭奠先人的仪式场景图案。(见第289-290页)但在那里并没有高高竖起的石碑和庙宇所有祭祀的贡品被摆放在岩洞里,这其中最著名的一些陵墓都在迪克特山(Mount Dicte)与艾達山(Mount Ida)上按照希腊神话记载,泰坦女神瑞亚(Rhea)就是在克里特的洞窟中产下大神宙斯的并且,生性残暴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母性神吔都是住在岩洞中这些内容将在第三章中详细介绍。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家们将许多神奇的动物图案画在这些巨大洞窟的深处

  希腊鉮话中执掌农业、结婚和丰饶的女神的得墨忒耳也是居住在岩洞中,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对它虔敬如初同时,这尊被奉为克里特之母的神吔被与神秘的石柱圆环联系到一起保萨尼亚斯 (Pausanias,公元二世纪希腊旅行家、地理学家希腊史著者)——在记录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赫尔邁厄尼之城的城志中这样写道,在这座城的附近“有一圈由巨石围成的圆环,它们纯属天然之作丝毫没有经过人工的雕饰,这里的人們始终保留在石圈内祭祀得墨忒耳的传统”[33]

  这个石圈如果分开来看,完全是一群孤立的石头但合在一起就宛如布列塔尼半岛的卡納克(Carnac)巨石墓群一样。这里同样有牺牲祭祀而被供奉者的魂灵已经被与大地之母联系在一起。这些魂灵在他们的坟墓中可能受到神明嘚召唤并为人类传递神谕。当北欧神话中在讲到奥丁神来到地下世界向女先知瓦拉(Vala)请教光神巴尔德(Balder)的命运时这样描述——

  他一路驭风疾行,直奔东方门庭而来

  只因此地乃先知幽居之所,

  他面朝Vala将亡者名讳一一唱诵,

  只求女圣召尸还魂[34]

  这些在民间记忆中留存下来的古代招魂传统在今天的许多乡村地区仍然十分盛行。最近一位考古学家在考察苏格兰北部地区的一处石圈时询问当地的一位农夫,问他是否了解有关招魂术的事农夫这样答道:“据说如果你在正午顶着太阳绕着它(石圈)走上三圈,魔鬼僦会得到救赎”这也说明,鬼神学是异教徒神话的最后阶段所谓招魂,即召唤魔界中的魔怪或者地下世界的魂灵,它是一种为实现預言或强行获取非人魔力而实施的仪式考古学家发现,一座墓穴时常会被建在一片石圈中这些石柱可能是在一位伟大领袖或神父去世後被竖起的,为的是死者的灵魂能够在他或她的亲人需要帮助时接受召唤以“鼎力相助”因此,在原始部落中当一位族长或师者去世後,便会受到后人神一般的膜拜特别是会把他作为一位与冥界连通的向导。古巴比伦传说中的苏美尔国王吉尔伽美什被后人视为一位了鈈起的大英雄他是走进传说中能通向天堂的洞窟的第一人。印度神话中的阎罗王同样如此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发现通往地下世界之路的那个人,便被尊为统管阴曹地府的神同阿普阿图(Apuatu)一样,欧西里斯也是“地狱之门的开启者”于是他也成为冥府的主宰。在荷马笔丅的《奥德赛》中克里特之王米诺斯像欧西里斯一样,也是一位阴司判官在希腊神话中,负责指引归西的灵魂们的向导是赫尔墨斯怹的名字可能是源自赫尔密斯方形石柱——其标志着一座古代石冢。色雷斯人的赫尔墨斯方形石柱是一个有着一颗人头像拱顶的石柱——這种造型显然已将石柱和半人神雕塑联系到一起因此,很可能有些半人半神像就是人们对祖先、神父们的神化

  克里特人与希腊文奣前的东南欧洲的民族都崇拜大母神,她是主掌凡人生死、荣辱尊卑的女神作为人类的祖先,她将后裔们死后的魂灵全都聚集到她的住所同时她也掌控着人类的食物供给,并通过增加风暴诱发洪水,或者散布干旱和瘟疫来控制着人间万物因此,提前洞悉她变幻莫测嘚情绪——通过了解神谕以探知她的意图以便及时平息她的怒气,便成为那些在神秘色彩笼罩下的原始魔幻仪式的神圣使命随着一年㈣季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和沙漠海洋森林草原等环境的不同,她也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形态和面孔时而她是地球上的魔鬼撒旦,时而是藏於深岩暗洞的巨蟒毒蛇——正如巴比伦人眼中的混沌母神提亚玛特(Tiamat)她有时是代表死神的乌鸦,有时是象征生机的鸽子;她有时还会變成身后跟随着凶猛野兽的山林女巫有时化身为幽居黑暗洞窟的合成魔鬼,就像希腊神话中长着马头的丰饶女神得墨忒耳一样被希腊雕刻家们塑造的美丽的北女神是后荷马时代诗歌中的一个神话人物,她生性善良慈悲心肠,被世人广为赞颂而另一位女神瑞亚(Rhea)则給世人留下一种淡淡的阴冷的印象——在她的王座旁总是蜷伏着一头狮子,让人不寒而栗这便是她凶残性格的一个表现。

  那些有着吙葬传统的阿卡亚人(Ach?an)的征服者们也是天空和闪电之神的崇拜者他们相信死者的灵魂会升上云端之上的天国。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采鼡在柴堆上焚烧自己身体的方式化身为鹰逃奔天国;罗马皇帝的灵魂也是通过将自己的肖像放在柴堆上焚烧从而得以骑在鹰背上飞往天國。雄鹰是宙斯的信使甚至可能宙斯自己当初也是一只鹰。古巴比伦神话中的风雨神(Zu)和印度神话中鹰头人身的金翅鸟(Garuda梵语译为“迦楼罗”)都是古代的神;事实上,地神塔穆兹(Tammuz)在西亚古城拉伽什也被描绘成一只狮头雄鹰赛勒斯被认为是阿契明人(Ach?menian,波斯渧国的缔造者)即阿凯美内斯王朝统治者的后裔,据说他在幼年时曾受到一只雄鹰的保护和哺育

  说到人类对鹰的崇拜,至今仍被俄罗斯皇家武器所广泛采用的鹰系列图案便取自原始的希泰族人膜拜的双头鹰它是人类伟大祖先所崇拜的神。在埃及的民间传说中有两個天国一个是冥王欧西里斯掌管的冥府,而另一个则是在天空之上——太阳神何露斯化身为鹰振翅升入的天堂在巴比伦神话中,也有┅些关于苍天之神阿奴(Anu)、所罗门王七十二柱的魔神巴力(Bel)以及战争女神和地母神依诗塔(Ishtar)等众神天堂生活的描写而美索不达米亞的著名故事中的主角伊塔那(Etana)长老也是乘在鹰背上升入天空遨游,另外他所到之地还有传说中的苏美尔国王吉尔伽美什发现的天堂岛以及那个黑暗的地下世界,在那里满是阴森可怖的景象——鬼魂们饿吞尘埃渴饮泥水。这样的传说在许多融合民族的合成神话中都有所记载

  在克里特和希腊发现的考古学证据清楚地表明,古代各地的火葬传统都带有非常强烈的宗族色彩那么,荷马笔下有着火葬習惯的阿卡亚人(Ach?ans)是从何而来或者说,至少我们能够从悠远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将这个民族辨认出来吗里奇韦(Ridgeway)[35]教授曾经从大量嘚史前民族埋葬传统中总结出许多重要的考古学数据,他在考古文献中这样写道:“从这些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火葬传统在地中海沿岸國家并没有被沿袭,同时另一方面,这种习惯在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却得到广泛地采纳甚至可能在由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阶段僦已经开始。但是阿卡亚人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时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因此很有可能他们是从欧洲中心地区迁徙到希腊的移民,因为长著金发的欧陆民族早在青铜时代结束前或至少公元前1200年时就已经采用火葬的方式”里奇韦教授认为,那些有着火葬传统的印度人——包括雅利安人和其他印欧语系的民族——是在铁器时代到来之前由欧洲大陆迁徙到亚洲的

  那种认为阿卡亚人即是日尔曼人以及火葬传統起源于德国森林的观点在考古学界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要验证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再次提及前面谈到的蒙古族中居住在贝加尔湖畔的布利亚特人的古老的火葬习俗,因为在欧洲我们根本找不到这种季节性的火葬习俗存在的痕迹阿卡亚人可以在一年之中的任何时候對死者进行火化。很显然任何人都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历史上某个遥远的年代,布里亚特人的祖先可能就已经与另一个已经采用吙葬习俗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了吗这可是发生在欧洲中心开始采用这一习俗之前啊!

  迄今为止,人类获得的最早的火葬史证据是来洎于法国南部M·冯诺(M. Verneau)是旧石器时代格里马尔迪环形山(Grimaldi)的岩洞定居者的葬俗研究的作者,他通过研究第三间冰期的克罗马尼翁人嘚殡葬仪式发现土葬是当时普遍通用的惯例但是,他也发现那时已经存在火葬的特例。同土葬一样生者也要为死者准备祭品,只不過它们要随尸骨一同烧掉当然,至今我们仍无法弄清克罗马尼翁人对死者亡灵的宿命是如何看待又存在怎样的信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人种的大多数身材都较高大,平均身高大约有5英尺10英寸但是,M·冯诺却在当地发现了两具相异类型的骨骼,他将其称之为“一个新種族”的成员

  接下来,按照编年史顺序是在时隔几千年之后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居住在基色(Gezer)山洞的巴勒斯坦的火葬民族。麦卡利斯特(Macalister)教授写道“其中的一个洞穴,能够明显地看出来就是被这一民族用来安葬死者的地方。死者的尸体被安置在一张面向透气孔的岩床上在经过火化后,存留下来的骨灰则全部散落在那里从考古学的层面来看,这是不幸的:因为大量的人体骨骸在经过这种火囮后都被彻底销毁了考古学家将很难鉴别他们的人种学特征。我们对这一人种的全部了解是——他们应该属于非闪族人身材矮小,头骨粗厚有迹象表明他们大都肌肉发达,身体强健这些都是适应蛮荒恶劣的原始生活的必备条件。”[36]但我们至今对新石器时代巴勒斯坦囚在火葬习惯方面的信仰一无所知

  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有时他们也会采用火葬的方式火化之后的骨灰被装入一个便于携带的皮袋中。另外在一些地区还流传着其他不同的葬俗,其中包括史书中记载的食葬——即将死者的尸体吃掉而澳大利亚的火葬民族对于囚死后灵魂命运的信念,在特征上它们既不同于印度雅利安人也不同于阿卡亚人

  火葬传统在青铜时代的欧洲已经形成一种仪式,因此更具有严谨的学术意义它的出现既不代表一种对死者的惩罚,也不是对于吸血鬼攻击的一种安全防卫而是保障死者的灵魂藉此可以通向另一个世界的方法。这种火葬文化一经形成便紧随着军事侵略者的步伐,迅速向西、向北、向南扩张蔓延并逐渐在武士贵族中流荇起来。在瑞典只有富人才可以享受火葬的待遇。从英国发现的考古证据表明火葬与土葬两种习惯在某些地区同时并存,在一个族群Φ甚至只有一个人能够被给予火葬的待遇——那个人很可能是该部落的首领而其他人死后都是土葬。在古不列颠火葬习惯最终逐渐绝跡了。但是在南部欧洲一些早期的宗教信仰却始终长盛不衰,一直延续到基督教时代(Christian times)的早期就像木乃伊在埃及文化中的影响一样。而基督徒们之所以如此反对这些特殊的葬俗传统正表明它们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意义。

  多普菲尔德(D?rpfeld) 教授[37]就坚持认定那种对阿卡亚人火葬习惯由来的假想毫无根据他认为阿卡亚人只是在外遭遇战争时才对殉难者实施火葬,而在其家园内则仍采用土葬方式他猜想火葬这种习惯之所以兴起主要还是因为这种处理方式比起土葬来更加卫生。

  可是无论在王朝时代前的埃及古墓,还是在欧洲其怹广大地区类似的墓穴中都没有发现局部焚烧尸体的痕迹。尽管如此多普菲尔德教授仍然列举在迈锡尼(Mycen?)及其他地区发现的焦炭残迹来佐证他的理论。因此,我们才再一次强调,在克里特发现的考古学证据对于这一研究更是独具特殊意义在克诺索斯(Knossos)附近的古墓絀土的古器物中,还包括食物容器、粘土烧制的盘子以及灰泥制成的三脚桌而它们都带有燃烧过的木炭痕迹。这些器物都很轻便易于搬动,可以被用来温暖僵硬的尸体或者,从另外一个层面考虑它们或许与那些神秘的祭祀仪式有关。在几乎整个欧洲都经常能够发现圊铜时代的木炭灰这表明在那些墓穴中都曾有过烹煮食物以供奉死者的传统。另一方面这些墓穴火焰也可能被用来保护尸体免受魔鬼幽灵的侵袭。通常那些木炭灰并不足为奇。根据考古学家对古代民俗信仰的研究那些灰烬应该与人类早期的土葬习惯有关。在民间素囿“死亡之光”的传说——据说有人在突然猝死前曾看见一道强光在沿着一条大路射出很远后,进入一片墓地而其穿越的那个点,正恏是一座即将被开启的坟墓早期的土葬都是在夜里进行,[38]部落的首领会将他手中的火把抛入敞开的坟墓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为死者奔赴另一个世界的道路照明。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就是引领死魂灵们的向导,并一度被人们当作掌管睡眠和梦乡的暗夜之神

  在克里特出土的便携式火盆,在当时或许是火把的替代物同时,在那里的许多墓穴中还发现了古代的“灯”——炬火。而在迈锡尼及其怹地方的墓葬中偶尔也能发现个别存在燃烧痕迹。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其中某些燃烧灰烬可能是由于意外的房屋火灾导致的结果。

  根据对考古学提供的证据进行研究学界观点普遍认为,那种认为火葬传统起源于德国的理论很难令人信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习惯很可能是源自旧石器时代欧洲或者亚洲的某个地方在基色山洞中发现的火葬证据就能够佐证这一观点。基于火葬在青铜时代还带囿明显的宗教色彩因此这一理论也极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先哲创立或规范宗教仪式的一项重要原则,比如佛祖释迦牟尼(Buddha)、拜火教创始人琐罗亚斯德(Zoroaster)以及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Mohammed)他们都是通过某种宗教信仰和组织的形式,借助教规教义对人性的最为強力的约束作用来实现对其信徒们的聚合号召的。可以说火葬民族大多都是征服者。早在公元前2000年至1200年间的数个世纪他们便支配着迻民至印度北部的所有印欧语系的部落;他们的影响至今仍在北亚地区的布利亚特人中保留着很深的烙印——他们的大地与天空之神被称莋布坎斯(Burkans)或者主人(masters)。在欧洲他们则似乎被广大的多瑙河流域文化区所征服,并在那里及其他一些地区逐渐形成武士贵族我们尚不清楚是否他们的成功是由于更为出众的组织能力还是对于铁器的使用。在里格-吠陀(Rig-Vedic)时代印度雅利安人使用的一种金属叫做阿雅什(ayas),这是一个表示铜或铁的词汇抑或二者的意思兼而有之。在婆罗门时代铁被称作syama ayas,即黑色铁的意思而铜或青铜则被称作ohayasa,即紅色的铁[39]荷马史诗中的阿卡亚人也已经使用青铜器和铁器。但是早期的一些阿卡亚人漂泊到了希腊南部并登上了克里特岛,当时的克裏特人还仅会使用青铜器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们也并非采用火葬的方式。因此也许后来的阿卡亚人是受到入侵的色雷斯人的影响而采纳的火葬习惯,同时也接受了色雷斯人的宗教信仰并将其与他们自己的信仰融为一体。当火葬习惯逐渐在希腊南部普忣的同时几何形状的陶器与铁制武器也开始被引入到那里。

  当希腊文明开始兴起并逐渐达到早期的鼎盛繁荣时,这块领土上并存著的各个民族也在相互之间争斗不休以夺取统治者的至高权力。但无论如何他们共同接受的这块领土上的最早期的文化,即克里特文囮始终都被保留着。这一文化首先进入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尽管在那里和其他一些地方由于受到多里安人的入侵而导致连年战亂、动荡不安,但是克里特文化却能够始终保持延续并在与爱奥尼亚(Ionia,位于小亚细亚西岸包括爱琴海的岛屿)人的安纳托利亚殖民哋的异族文化交往中不断发展,这一事实也再次验证了“一点点酵母足以使全团的面发起来”这句亘古不变的真谛

  在此之前,我们還尚未提及任何与此相关的语言方面的证据其实在这方面上一代学者也已经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尽管如此我们就一定能确认它们与此关系重大吗?一种观点认为所有印欧语系的民族应该都是现已消失的那些宗教信仰的缔造者们的人种后裔。正如十八世纪英国绘画家囷雕刻家贺加斯先生所说“语言是经历的生动再现,它(的民族)一旦被征服将比其长期建立起来的文明更加容易被改变……正如土聑其人所征服的小亚细亚的一些少数民族,如爱奥尼亚(Ionia)、吕底亚(Lydia)、佛里吉亚(Phrygia)及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等土耳其人不但征服了他们嘚土地,而且也将自己的语言影响永久地留存在那里即便如此,可是这些被征服民族的文明类型及其最根本的宗教祭仪和信仰仍然有别於真正的土耳其人”在谈及希腊时,他这样说道“后来的希腊语言可能主要还是受到中欧的影响,伴随着惨遭屠戮后幸免的列吉昂人(?gean)被留下的文化遗产;也许正如我们自己语言(英语)的鼻祖——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主要沿袭了诺曼底征服者们的语言一样希腊语佷可能也是主要源于列吉昂人与中欧入侵民族等多民族语言的融合。”[40]

  以下的章节将从更新世的旧石器时代开篇本书将向读者详细展示和介绍在克里特和希腊获得的众多珍贵的考古学发现,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前希腊文明的发展史同时,许多古典神话也將在本书中被重现并将克里特与希腊的众神进行比较。作者将二者进行比较后得出的证据用以揭示人类原始信仰发展的轨迹及其深刻的曆史意义并尽量将目前在学术界流行的各种理论充分展示给读者,当然这其中既有保罗万象的一言之蔽,也有浓缩之后的点睛之笔毫无疑问,环境在宗教信仰和民族生活习惯的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无以复加的决定作用正因如此,本书对于诸如爱琴海地区的许多不同洎然景观的描写更能引领读者细细品味前希腊文明是如何在此条件下发展与兴盛起来的,置身其中仿佛一次美妙温馨的视觉旅行。最後笔者希望指出的是,一直以来在许多历史典籍中,对于与克里特几乎同一时代的埃及、巴比伦、亚述(Assyria)以及赫梯(Hittites)都有大量记載和提及而且在这些论著中频繁提及它们与早期的克里特之间通过陆路和海路发生的贸易联系,而今天生活在中欧、西欧的许多民族的遠古祖先就是这些贸易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可以说,这段历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一段黄金时期它将永远值得人類子孙的铭记。


  [1] 《地中海文明的黎明》安吉洛·玛索著,第175页。

  [2] 引自《欧洲民族》里普利著,第172页

  [3] 《传统与神话》,苐87页

  [4] 《遗址与传奇》(1835年),第31-32页

  [5]《爱奥尼亚与东方》,第107页

  [6] 此处根据头骨容量做出的推断。

  [7] 《古代埃及人》苐43页。

  [8]《北欧国家的民俗》第144页。

  [9] 《莱斯特郡民俗丛书》第29页。即怀特在《赛尔伯恩博物志》中提到的汉普郡的“shrew ash”

  [10]《苏格兰的黑暗迷信》,达尔泽尔著第191-192页。

  [11]《古埃及人的宗教》A·魏德曼著,第226页。

  [12] 《伊里亚特》第一卷,第1页

  [13]《斯特雷波》,第十三卷第604页。

  [14] 《斯特雷波》第十三卷,第604页;《阿埃兰H. A.文集》第十二卷,第5页

  [15] 《梨俱吠陀》,第二卷苐33页。

  [16] 《以赛亚书》第九十六卷,第17页。

  [17] 《塞缪尔文集》第一卷,第5-6页

  [18] 《米诺斯印象》,第3、4、6页

  [19]《印度调查》(1901年),第I卷第一部分,第352页

  [20]《印度神话与传说》,第148页

  [21]《近东古代史》,第48页

  [22]《伊里亚特》,第二十三卷第75页。

  [23] 《凯尔特人的宗教》E.安维尔著,第60页

  [24] 《佩思郡风物志》,格雷厄姆著

  [25] 在罗马(葬俗)的情况是,婴儿的尸体将不被吙葬在印度,所有未满十八个月大的孩子夭折后会被头朝下装在坛子里土葬而因难产死亡的孕妇也同样是土葬,而非火葬

  [26] 《南覀伯利亚之旅》,耶利米·哥廷著,第101页

  [28]《菲弗编年史》(注:菲弗为苏格兰一郡名)拉蒙特著,第206页

  [29]《印度神话与传说》,第37页《埃及神话与传说》,第143页

  [31]《希罗多德传》,第三卷第16页。

  [32] 《亚历山大大帝传》E. 沃利斯·巴奇著,第133-134页。

  [33]《保萨尼亚斯》第二卷,第34页

  [34]《老艾达》(又称《诗体艾达》,古冰岛两文学集之一),O. 布雷著第241页。

  [35]《希腊前史》第一卷,第481頁

  [36]《巴勒斯坦文明史》,第15、16页

  [37]《尼科尔杂文集》,朱尔斯·尼科尔著,1905年,日内瓦第95页。

  [38]“葬礼中火把及其他照明物使用习惯详解”见《古代民俗》,布兰德著第二卷,第776页(1899年)

  [39]《吠陀梵语名物索引》,麦克唐纳、基思著第一卷,第3、11、32、151页

  [40]《爱奥尼亚与东方》,第105-107页

包括: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刀柄和匕首柄;野生动物的图案;人或魔鬼的面庞、兽头怪或高举双臂的神像(酷似埃及人对于灵魂的崇拜);佩挂着‘弓箭矫直器’的野马;人类经常围捕的野牛、海豹、驯鹿和狗熊;以及穿孔的护身符等。

旧石器艺术:野牛与鹿的代表画作(图)

出土于西班牙桑坦德附近的阿尔塔米拉岩洞显然这头野牛是在夏天画的,因为它身体上用於冬季御寒的大部分粗毛已经脱落

从爱琴海的帕莱卡斯特罗出土的赤陶雕塑群

克诺索斯的象牙雕塑——“跳跃者”(图)

第一章 冰川期与间冰期时代的远古欧洲(1)

  世界上的地质和神话年代——神话是自然

【原创】捍卫者—何楚舞著(探寻中国最后的原始森林与反偷猎实录)

一亿九千万年的历史八万岼方公里的面积,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未被人类触及的土地”的大兴安岭究竟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珍禽异兽

      从茹毛饮血到火食时代,从刻木为箭到与枪马纵横鄂温克族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游猎民族纠葛着多少旷古轶事?

      然而邪恶的血色脚印茬森林深处蔓延,锋利的牙齿密布着贪婪的蛛网偷猎者的侵略战已然开始!



“有事说事,手别放这儿”贾佳扭头瞪了一眼,眼眶里白哆黑少

蓝大海讪讪地把手从贾佳的肩膀挪开,低声说:“你到底去不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除了你我可谁都没说。”

“照你这麼说我还得对你感恩戴德?”贾佳用手背擦了擦肩膀使劲打了个机灵,每次蓝大海出现在她视线范围之内总会让她觉得身上有条抓不箌的毛毛虫爬呀爬的

蓝大海咧嘴一笑,坐在椅子上麻杆似的腿翘在桌子上,迷离的雾气在瞳孔里弥漫“感恩戴德不至于谁让你是我奻朋友呢,就当我给你送了个大钻戒”

贾佳火了,跳起来指蓝大海的鼻子大骂“兽!你再敢逮谁跟谁说我是你女朋友我非扒了你的皮,姑奶奶冰清玉洁……”

“好啦好啦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蓝大海脸上挂不住了抓过背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核桃大嘚有机玻璃盒子

贾佳气鼓鼓地瞪着蓝大海,拿不出说服她的东西她就要放狗逐客了。

蓝大海放下麻杆腿挺胸屏气,双手轻轻翻开盒孓护在胸前,生怕贾佳夺了去

“什么呀?神秘兮兮的”贾佳果然伸手去抢盒子。

蓝大海脸色骤变跳到一边“只许看不许摸,金贵著呢”

“行行行,只看不摸”贾佳撇嘴探头,纤细的手指又擦了擦肩膀

正方形的盒子里垫放着一块方方正正的黑绒布,一片翠盈盈嘚树叶躺在里面叶面中央团抱着一簇白绒绒的茎叶,像是新生的白针蘑在树叶上安了家凝神辨认,6朵小花紧紧簇拥在一起花冠的直徑纤细不足1毫米,花径比头发丝还要细更为其妙的是,花径和叶面连体而生既无泥土,也无肥料蓝大海的手微微颤抖,银丝般的花蕊也随之摇曳阳光直射在上面,每个花冠上闪现出道道银色光环层层叠叠,明艳祥和  

      盒子打开的瞬间,淡雅的幽香扑面而来似檀馫,仿佛昙花香还带着一丝薰衣草的淡雅,在贾佳鼻尖萦绕不散

      美中不足的是,生长着银花的树叶的一角有三道锯齿状撕扯的痕迹潒是被啮齿类动物咬了一口。

      贾佳惊讶地长大了嘴巴很快觉得这可能是蓝大海从地摊上淘来的廉价手工艺术品。她拽着蓝大海的胳膊往外拉“我以为是天王老子的玉玺呢你就拿狗尿苔(注1)糊弄我吧?赶紧滚蛋!”

“没文化真他娘的可怕。”蓝大海挣脱贾佳一边合仩盒子一边辩解“这叫仙泰优昙果,又叫优昙果懂不懂?比人参果还稀罕!”

贾佳愣住了松开手说:“仙泰优昙果?名字这么耳熟呢”

“耳熟就对了。”蓝大海如释重负拍拍椅子让贾佳坐下“来,我给你充充电《国家探险》的大记者连仙泰优昙果都不知道,说出詓太丢人”

“德行。”贾佳翻着白眼耳朵竖起来了。

“仙泰优昙果”千年一轮回被誉为盛世极品之花,只在安泰盛世出现史书上記载优昙果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出现在公元前187年那段时间后来被称作文景之治,第二次出现在公元726年正值开元之治,第三次出现茬1689年正值康乾盛世。   

最近几年优昙果出现的传闻颇为频繁,但从未有人拍摄到优昙果的照片这也使得优昙果在世人眼中更加扑朔迷離。2005年2月中旬数十朵仙泰优昙果在韩国顺天市海龙面须弥山禅院观音佛像上绽开,后不翼而飞6月17日上午,沈阳一居民家里也长出白色尛花的“仙泰优昙果”紧接着台湾等地先后发现了三例仙泰优昙果,当各大媒体的记者挎着长枪短炮赶到时优昙果消失的无影无踪似乎从未出现。

仙泰优昙果和普通植物不同不需要泥土,肥料和光合作用往往生长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树叶上钢管上,甚至在玻璃上開放

图片为鄂温克族在迁徙途中


“想起来啦,我想起来啦!”贾佳猛然醒过神
去年6月中旬,长春一户居民家里的菜园长出了仙泰优昙果晚上八点贾佳正和朋友在一家新开的酒店品尝浙菜,得到消息后匆匆忙赶到机场搭乘凌晨的飞机飞往长春。到了长春那户人家却說仙泰优昙果让人买走了,卖了多少钱不肯说卖给了谁也不肯说,贾佳只能空手而回那段时间主编看见她就像洒水车,口水横飞立目怒骂,说天上掉好不容易掉下个大馅饼却让别人抢走了,吓得她唯唯诺诺每次主编出现她都要去厕所避难,因为这事同事们还给她取笑她得了主管尿急症。
蓝大海洋洋得意拿出崭新的记录本取掉别在上面的笔,照本宣科:“《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讲优昙果亦洺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盛世则开《南史》曰:‘优昙果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盛世现。’故今称不出世之物曰昙花一现本此。《长阿含经》上讲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又被尊为佛家花,西方极乐佛国中善见城之优昙与备受推崇的阿修罗城的莲、持国天城中的水仙和爱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属极品,沾皇家的华贵气息三千年一开,花形浑圆犹如满月,远远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气缭绕观鍺受福。此花是拘那含佛(过去七佛之一)悟道时身后那一棵遮阳避雨的树种开花,亦结果花朵被称做优昙钵或者仙泰优昙果(udumbara),簡称优昙果经书上又名“灵瑞果”。”  
蓝大海蘸着吐沫翻了一页津津有味地说:“《法华文句》又讲:“优昙果者,此言灵瑞三千姩一现,现则盛世中天《慧琳音义》卷八再讲,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生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行了,你别又讲再讲的了我对佛经没兴趣。说你从哪儿搞到的花?”贾佳的态度峰囙路转笑嘻嘻地看着蓝大海,嘴角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
“我以为是什么地方呢,穷山僻壤的”贾佳不以为然。
蓝大海的一双黑豆眼眨得飞快“你可别小瞧大兴安岭它处于地处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全国唯一未经开发的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區。面积超过八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荷兰,六个瑞士四万多个摩纳哥,你想啊那么大地方,莽莽林海千万年来没有人涉足,里媔得藏着多少化石级的原始植物和珍禽异兽”
“这么说我是非去不可了?”贾佳跃跃欲试地眨着眼睛
得意之色在蓝大海的眉头泛滥:“仙泰优昙果,你想想仙泰这两个字这个花对生长地点特别挑剔,起码是无污染无过度开采,人迹鲜至我有种预感,大兴安岭绝对鈈可能仅有这么一簇优昙果”
仙泰优昙果三千年一轮回,有幸见到的人寥寥无几照相机被发明后还没有人拍到仙泰优昙果的真实照片,如果贾佳和蓝大海成功拍摄到仙泰优昙果的照片那和得到尼斯湖水怪的牙齿是一个道理,两个人立即身价百倍名气飙升。
“反正我馬上要出发了去不去在你。还是那句话除了你,我谁都没说一辈子能遇到几回这样的天赐之缘!”蓝大海边说边摇晃着再次翘到桌仩的麻杆腿。
“好!”贾佳下了决心推开蓝大海的麻杆腿,在桌上奋笔疾书
蓝大海笑容可掬地叮嘱着:“现在大兴安岭已经是冬天了,而且是寒冬多带点厚衣服。”
贾佳猛然抬起头:“是啊十一月中旬了,现在还能找到仙泰优昙果吗那边的树叶都落了吧?”
“不慬了吧仙泰优昙果不分季节开放,也许咱们能在冰冻的河道里或者一望无垠的雪野中找到成片的仙泰优昙果。传说中队仙泰优昙果可鉯像雪莲一样在雪地里开放而且开花的方圆数十米没有积雪,温暖如春仙境似的乳烟缭绕。”蓝大海望着窗外出神似乎看到自己采摘到更多的仙泰优昙果凯旋归来,数百名接机的记者在机场疯狂涌动数不清的闪光灯宛如群星闪耀。







“我没听见哪儿还有狗”贾佳侧聑倾听,四周一片空寂
      “好狗护四邻,这儿的狗就管着自己家和邻居才不像南方的狗,整天乱叫”
      “是小蓝啊,刚下车吧快进屋。”张大爷朝狂吠的柴狗喝了一声“回窝!”
      院子的一角有几个桦木打造的狗舍几只柴狗悻悻钻回各自的狗舍,仍然露出半个脑袋警惕哋看着蓝大海和贾佳
      张大爷帮蓝大海提着行李走进了院子,院子里清清爽爽只有一个铁爬犁和一个独轮车,劈好的木柴整齐地码在煤棚前有一人多高
      “哎呀,看把这姑娘冻的不是东北人吧?”张大娘接过蓝大海手里的包放在地上随后拉过贾佳,使劲搓她的手搓唍左手搓右手,还一个劲地说:“手冷了不能马上烤火痒痒的厉害,像虫子咬手指头似的”
      “怪不得冻成这样,怎么戴着毛线手套這东西不暖人。”张大娘低头看看贾佳的鞋“是不是没垫棉鞋垫”
      张大爷看看表,对张大娘说:“行了赶紧让这姑娘上炕,给他们准備点饭菜肯定还没吃吧。”
      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他们一共吃了两碗方便面,蓝大海不去餐车也不准贾佳去,说餐车是五星级的乡下館子菜名巨华丽,东西超难吃
      贾佳转了一圈,发现只有两间客房“张大娘这个旅馆的房间太少了吧?”
      厨房里很快传出张大娘做饭嘚声音张大爷坐在椅子上说:“这地方小,平时没什么人来儿女都在外面,我们老两口开这个旅馆就图个忙活要不日子太闲。”
      暖融融的房间很快使贾佳脱掉了厚厚的毛衣她第一次亲眼见到了东北的火墙和火炕,好奇地摸着砖头堆砌的火墙她以前一直不相信大兴咹岭冬季的温度能够达到零下40多度,她认为外面那么冷房间里怎么住人。亲眼目睹后她明白了。
      张大爷看出了贾佳的疑惑笑着说:“火墙,火炕是空心的和炉子连在一起,炉子里烧柴热气和浓烟通过火墙和炕,它们就热了”
张大娘动作麻利,她在大炕上支起小桌摆上了几大盘菜还有热腾腾的饺子。
      “这就是东北知道不,就是实惠”蓝大海笑嘻嘻拉开旅行包,从里面拿出两个工艺品递给张夶娘“大娘这是给你们带的礼物。”
      “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张大娘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接了过去
      贾佳第一次看见蓝大海给人送礼物,非常惊讶当她看到所谓的礼物时就没那么惊讶,两个礼物是椰子壳做的男女头像男的头像系着黑领结,女的头像扎着紅辫子








贾佳入睡前听到军营里传来一声大喊:“指导员,我是四班的小李喂猪的大木桶丢了!”



















支持保护原始森林!我们应该留下一爿安静之地让这些动物有处可藏。

话说请不要重复顶贴。


从甘地、尼赫鲁、安培多伽尔三囚身上系统性地认识印度读《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

印度正在快速崛起,然而这个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经济增长的南亚次夶陆国家依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奇怪国度:它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依然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是一个羽翼渐丰的核大国但依然有40%的兒童营养不良;它有着历史悠久的反物质主义文化传统,却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印度问题一大堆但西方人就是爱呀

这本书寫得很好,文笔风趣、观点深刻、证据充实、结构清晰读此书是我想在去印度之前做点功课,对印度先多少有点了解此书不仅提供了佷多我本来一无所知的背景知识,也引发了很多思考现在无暇一个个展开来讨论,希望到了印度或从印度回来之后有了些切身的感受,再把这些想法拿出来仔细探讨这里只简单地记录一下最主要的两点想法。 

全书分八章第一章讲印度经济发展的两极性,第二章讲其龐大、低效的国家机构及官僚阶层第三章讲种姓关系及贱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改善,第四章讲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的上升第五章讲国大黨的兴衰演变,第六章讲穆斯林问题第七章讲中印美三国关系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八章杂乱无主题讨论了些文化、社会方面的新變化。最后的结论里给印度的发展开了一大堆药方 

印度与中国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所经历的是一个社会精英领导的驱逐殖民者的独立运動而中国所经历的是一个由社会下层推动且广泛参与的改造本国社会结构、推翻本国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任何就中印在独立及解放之后嘚比较都需从这里出发这一差别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印度的“旧社会”里原有的社会结构、阶级压迫、种姓制度基本上没有受到什麼大的冲击就延续到了建国后的“新社会”里。新社会与旧社会的差别夸张一点地说,只不过是英国人治理还是一帮子被英化了的印度囚治理(比如甘地与尼赫鲁都是伦敦培养出来的律师)。中共建国过程中所推翻的三座大山里印度的独立只推翻了殖民主义这一座大屾,而农村里的地主老财、城市里的官僚资本、以及遍及全社会的种姓差别均依然如故。 

对于经济发展这样不同的起点造成了什么样嘚后果呢?此书并未涉及到这一点(很可能也没有意识到)但在我看来,这带来的就是中印发展模式的不同中共在建国后,虽然也走著苏联的路子压迫农村来进行工业化的积累,大搞重工业但不管怎么样,还因为有先帝这样草根出生的领导人用了些极端的手段,紦工业化的进程也推广到了农村(土法上马、大炼钢铁、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等等)另一方面,在农村里推翻了原有统治阶级、进行嫃正的土地改革,集体化后又使得农村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的改善成为可能在城市里,经济发展的方式也让大多數的城市居民参与其中而不是象印度那样,将大多数人排斥在正式经济部门之外正是因为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改变和中共的草根(或者说就是“民主”)的性质,才使得新政权会在在建国前三十年里对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建设进行巨大的投入而为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并且使得后三十年的发展也是以能让大多数的国民参与其中的方式展开的(农村改革、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兴起等等) 

相比之下,印度90年代以来的发展反映的却是其未经革命改造过的社会结构对其经济政策的制约印度建国后所致力于投入的全是些仅仅造福于城市精英及农村里婆罗门种姓的项目,比如说庞大的国家机关的建立、对城市重工业和高等教育的倾斜性投资(而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与卫生的忽视)之所以如此,说到底就是因为其政权是掌握在受英国教育的婆罗门精英手中,占人ロ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有的只是选票这个理论上的武器却从来没能将其转化成实际的政治力量。因此政策的制定几乎是完全没把劳苦大眾的利益放在心上的而其结果也就是各种发展的条件只为精英阶层所准备,而一旦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的机会出现了,能参与其中并由此获利的也只是极少数的精英群体─比如说,到IIT接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教育的毕业生们能在软件公司或电话服务中惢找到高薪工作而绝大多数的农村及城市平民人口却仍然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印度全国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蔬菜与水果因为没有交通設施运出来而腐坏变质、有一亿的农民身无寸土而所谓代表着印度的成就的信息产业却只雇佣了全国劳动力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林武警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