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些属于贾平凹怎么读创作的描写农村改革的中篇小说

&p&读研以来,每读完一本书都会写一小段话,是笔记,是感受,也是简介,亦或导读。平常是按月总结,发在空间、知乎上。写了一年半了,挑选了一些比较主要的做了一个合集,大概170本。简单删改了一些东西,分了一下门类:&/p&&p&A小说 B历史 C学术著作 D毁三观 E其它。&/p&&p&这个D类比较特殊,说明白点其实是读完会改变对世界的看法,都是我很推荐的书。&/p&&p&这个单子有点长,四万多字。&/p&&p&&b&A&/b&&b&小说 &/b&&/p&&p&&b&A1&/b&&b&小说(国内)&/b&&/p&&p&&b&贾平凹《秦腔》:&/b&还记得第一次读《秦腔》,只读了十几页就实在读不下去放一边了,后来也就渐渐忘了这本书,直到上个月花了好几天时间终于读完了。初读贾平凹的作品,可能都会读不下去,感觉他的小说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而且动辄四五十万字。原因在于贾平凹小说采用的手法是所谓“生活细节流”,就是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而是展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都去描写。耐下心一路读下去,的确是很有味道。引用陈思和的说法,贾平凹是“紧贴大地飞翔的作家”,他是扎根于八百里秦川的作家,读他的作品地域的气息扑面而来。《秦腔》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好作品,阅读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想起《白鹿原》,小说的精神层面上的价值是不亚于后者的。小说魔幻手法的运用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小说中“引生”的人物形象是十分出彩的。&/p&&p&&b&贾平凹《浮躁》:&/b&这是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语言很美,写作风格和人物设置很像沈从文,仿佛是把湘西世界中的人和事,放到了80年代的改革大潮之中。这和贾平凹后来写城市、写农村的作品比起来,《浮躁》真得是一股清流。可能今天看起来,这部小说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幼稚,“浮躁”这个词很难概括80年代那个大变革的社会,但无疑还是一部好作品。小水这个人物今天的小说是描绘不来的。“浮躁”这种社会情绪今天也依旧存在。今年读了7部贾平凹的长篇,感觉写得最好的是《秦腔》,内涵最复杂的是《废都》,最炉火纯青的是《古炉》,最直面真实的是《带灯》,最有境界的是《老生》,最好读是《浮躁》,最没意思的是《极花》。&/p&&p&&b&贾平凹《废都》:&/b&一部相当出色的作品。贾平凹的小说我原来一直不喜欢,感觉读不下去,一点破事儿磨磨唧唧写得没完没了。现在这个看法大为改观了,贾平凹的作品只要读下去非常有味道,里面浸透了人生百味,既有宏观的思考,也有让人玩味的细节。贾的小说是所谓“生活细节流”,就是缺乏贯穿小说始终的主线,故事一天天的写,展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废都》可以说是饱受争议,原因在于其中有不少的性描写,以至于有了“当代《金瓶梅》”的说法(其实这部小说更像红楼梦)。当然,这些东西在今天的小说里已经习以为常了,可这毕竟是诞生在90年代初。据说《废都》的销量正版盗版加起来有千万级,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书绝对是好书,我相信,将来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会越来越高。&/p&&p&&b&贾平凹《古炉》:&/b&厚厚的68万字,用了一个星期才读完。这是部注定“小众”的作品。小说的内容是关于文革的历史记忆,正面描写十年浩劫中的武斗。我所在的城市,是文革时期全国武斗闹得第二凶的城市,据说因武斗致死的就有3800多人,这是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可关于这些事件的记录又有多少?文革结束不过40年,多少事情已经被遗忘。都说作家是时代的良心,忠实地记录这一并不遥远的史实是贾平凹的自觉意识。成长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文革武斗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读过这部小说一定能明白。《古炉》的叙事很琐碎,加上十分“慢热”,全书五分之四才达到高潮,阅读需要相当的耐心。读完这样一部作品,是很久不能平静的。&/p&&p&&b&贾平凹《老生》:&/b&常说贾平凹是个“成了精”的作家,已经功成名就的贾平凹依然保持着每两年一部长篇小说的速度。顺便说一句,贾平凹的字很有名气,也很值钱,所以这是个不缺钱、写小说不为挣钱的作家,这样的人写作品往往不会特意迎合读者,很多人读贾平凹感觉读不下去原因也在这。《老生》也是这样,无法用传统小说的标准去评价,它没有传统小说的情节,没有所谓的主人公,甚至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作者以老生常谈般絮絮叨叨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地区百年的历史,小说中断断续续的情节与人物,好像有什么联系,又好像没有。书的封面设计很有特点,采用了类似封套的书皮,好像戏剧中的老生在窗口窥视。小说里用了不少近年(小说发表于2014年)的新闻作为素材,比如周老虎事件。前些年余华的《第七天》被指责写成了新闻串烧,招来了不少骂声,作家的经历总归是有限的,能写的写完了就从新闻里找灵感,这以后可能会成为小说的常态。&/p&&p&&b&贾平凹《带灯》:&/b&小说发表于2013年初,“带灯”是故事女主角的名字,讲得是乡村基层故事,情节往往和上访相关。小说采用了几乎纯写实的手法,聚焦当下农村,贾独特的以细节推动情节发展的叙事手法,将塑造乡村全貌、人物群像的模式演绎得炉火纯青。当代中国文坛排个前三的话,应是莫言,阎连科,贾平凹,与其他二人相比,贾的小说更“中国”。我想,如果谈论小说的意义,也许可以讲出很多很多东西,其中一条就是记录和反映现实,比起干巴巴的历史记录,小说显然更加感性,就像如果想了解上世纪初美国的黄金时代,最好的办法是去读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几十年后的人们,如果想了解这个时代的中国农村,可能《带灯》是最好的教材。&/p&&p&&b&贾平凹《极花》:&/b&这部小说真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现在贾平凹的微博下都是人身攻击性质的谩骂。贾平凹在后记里对乡村现状的只言片语为日后遭受的不公谩骂埋下了伏笔。一些媒体断章取义的报道,把贾平凹,这样一个耕耘多年的老作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错误的引导式报道让公众错以为贾平凹极度不尊重女性,说他赞同拐卖妇女,只为延续乡村的命脉。绝大部分谩骂者根本没看过作品滋不用说,稍微想想,一个资深作家,其实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会写篇小说去颂扬拐卖妇女?希望这个莫名的风波早点过去。回来谈谈作品,小说不长,十几万字,和贾平凹动不动四五十万字的作品一比,算是少有的短篇了。小说内容其实并不新了,有点像电影《盲山》,讲女学生被拐卖到山村里,强迫嫁人又生了孩子,一直想要逃跑,最后居然反倒觉得适应了那里,不想回到原来的家。我对这个小说评价本身也不高,它只是单纯的表现了这样一件事,艺术手法运用的也不多,读起来比较无聊,毕竟反映类似题材的纪录片、影视已经不少了。&/p&&p&&b&莫言《檀香刑》:&/b&以前一直不太喜欢读莫言,感觉虽然语言很有活力但是内容太乱,谁能记得清《丰乳肥臀》里那七个女儿谁是谁。读《檀香刑》让我对这种看法有了改观,莫言能坐当代文坛第一把交椅确实是有道理的。应该说《檀香刑》是莫言的作品里可读性比较高的一本,相较于《丰乳肥臀》《生死疲劳》那么混乱的人物关系,在故事的可接受性上《檀香刑》亲民得多。这部小说很讲究叙事策略,用不同的人物视角进行叙述,故事代入感很强。很多作家写小说,书中人物的语言都像是一个人说出来,莫言就全然没有这个问题,每个人物语言都惟妙惟肖。很多人着眼于文中对变态刑法的具体描绘(以至于出现阅读不适),其实这也只是故事张力的一部分,在骂作者变态之前不妨想一想作者描绘如此细致的用意是什么。莫言在小说后记中说贾平凹一次去车站接他,举着个牌子写着“莫言”,把旁边的人吓得不敢说话,这俩老头子也是呆萌呆萌的。&/p&&p&&b&莫言《白狗秋千架》:&/b&《白狗秋千架》是莫言8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以莫言最出名的短篇小说命名。从目录上就可以看出,早期的莫言还在写真善美,后面就开始“泥沙俱下”,开始描写苍蝇、混乱、野兽。写丑,写残忍,写变态的欲望,写千百年中国诗歌、小说中都不写得那些东西,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莫言。总得来说这个集子风格还是比较写实,没有多少魔幻的东西。推荐《白狗秋千架》《老枪》《猫事荟萃》。&/p&&p&&b&阎连科《日光流年》:&/b&中国当代的作家,大概是莫言第一,阎连科第二。《日光流年》应该是阎连科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相比于《受活》的荒诞,《日光流年》更残忍,有一种血淋淋的现实。小说故事发生在洛阳的一个村落,这里的人仿佛受了诅咒一般都活不过40岁,几代人的努力就是想打破这个魔咒,却一次次的失败,人在命运前的奋斗、不屈与不甘在小说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值得注意的是,小说采用的叙述手法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倒叙,从主角司马蓝的死写到他的生,从“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到小说最后他离开母亲的子宫来到人世,这是一种向死而生,通过把死亡纳入生命的轨迹,而不独立的看待死亡,来达到生命的自觉。顺便推荐一部阎连科的中篇小说《年月日》,写得非常好。&/p&&p&&b&阎连科《炸裂志》:&/b&“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炸裂志》的这个推荐语多少有点自作聪明,简而言之,这是本让人又爱又恨的小说。对于文体与事实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匪夷所思的叙述能力,国内作家也就只有阎连科和残雪可以达到。把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描述的顺理成章,使读者读莫名的荒诞产生由衷的哀叹,正是阎连科所擅长的。但是,当象征变成了执念,天马行空的想象就成了自以为是的意淫。阅读《炸裂志》,最大的感受是小说的叙述太夸张了,一个小村落,由村变成县,县升为市,后来又成了超级大都市,最后一阵有毒的雾霾袭来,一切又回到原点。一周之内建起的地铁线和亚洲最大的飞机场,孔市长大手一挥,一排排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样的叙述让人接受起来确实有些困难,这是否离现实太遥远了?然而转念一想,我们常说深圳(小说原型)是一夜建好的城市,我们并不觉得夸张,事实上深圳真得是1992年又是个春天,一个老头在南海边画了个圈,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人均GDP超越了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不过短短二十多年。这样想想,《炸裂志》真得夸张吗?顺便,《炸裂志》很像马尔克斯的《族长的秋天》,不过缺少后者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可以连带阅读。&/p&&p&&b&阎连科《坚硬如水》:&/b&台湾出版的《坚硬如水》封面上写着“只有他敢这么写!”,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评语,以这种方式暗示了两个方面,一是写书的人很敏感,二是书的内容很敏感,而且都和政治相关。而大陆的版本推荐语是“一部‘犯黄’又‘犯红’的作品”,简直如出一辙,我们真得是一奶同胞。“犯黄”和“犯红”先是告诉你这书里有色情内容,写了政治,而且写得都很过分,要不怎么能“犯”。诚如所言,这也是本争议很大的书,讲得是文革的故事。小说的名字大概是说欲望在发泄前无比坚实,但发泄后又会如水般柔软、空虚,一前一后其实都是虚妄的。小说的情节很简单,20多万字的篇幅大部分是由革命的话语构成。读这本小说很容易感到不适,过多的情色片段,满页的革命话语,把革命、权力、性和欲望捆绑在了一起,以一种戏谑、反讽的态度把“纸糊”的革命写得不堪入目。这样就把看似神圣至高无上的革命用一种无聊、好玩的方式进行了解构。也让人想起阎连科的另一篇小说《为人民服务》(这个小说被国外关注,阎也从此被冠上了“禁书作家”之名),讲一位年老的师长失去了性能力,他手下的一个炊事兵和师长年轻的妻子偷情,并令其怀孕,如此“为人民服务”。小说写两人做爱时身上穿着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衣服。当然,这不是部很出色的小说。&/p&&p&&b&阎连科《丁庄梦》:&/b&这是阎连科最有名的禁书,实体书网上已经炒到了五六百。小说讲以河南驻马店艾滋病村为原型,以一个死去的孩子的视角讲了一个悲惨的故事。看来这个敏感的题材还是触碰到了某些禁区。上百个感染了艾滋病的人在村中等死的叙事,悲惨而震撼。“欲哭无泪”是我阅读小说过程中最深的感触。阎连科说,他无论走到哪,都被介绍成争议最多的作家,这样的称呼未免太尴尬了。历史的吊诡在于,阎写《丁庄梦》的初衷是“戴罪立功”,讨好作协,结果这小说只“出版”了三天。平心而论,这部小说在阎连科的作品中不属上乘,阎本人也说在作品中注入了太多不属于他的东西。小说的结尾很出色,遗憾的是那已经是结尾。了“他越来越荒诞,中国越来越现实”,陈思和这样评价阎连科。这大概是反语吧。&/p&&p&&b&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b&这个标题让人想起林彪,然而二者并没有什么关系。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它的主题是人的孤独。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重情谊,重面子,表面上其乐融融,实际上交心的有多少?小说中把人分成两类,“说得上话”的和“说不上话的”,小说中人物奔走一生都是在寻找“说得上话”的人。“一句顶一万句”的意思大概是一句后面顶着很多话,真正重要的话也许只有一句,但说出来就变成另外的话了。人和人的交流依靠语言,然而语言的功能终究有局限,词语的表达能力也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不可能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想法,由此便有了隔阂。人都渴望被理解,有一个能理解自己、说得上话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大概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小说最后说“不,得找”,也是讲这个过程虽然永无止境,但却是必须的。&/p&&p&&b&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b&同名电影最初叫《我叫李雪莲》,不知道为什么又改回来了。刘的小说、冯的电影总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就是生活很X蛋,但生活总得继续,这可能也是二人总是一拍即合的原因。刘震云这部作品写得十分“痛快”,其章节构架很有意思,前面大部分都是序言,正文却只有十几页。序言像正文,正文像尾声。读完之后,仔细品味,颇有味道。常说刘震云的创作变得越来越饶,其实还是有他一以贯之的东西。一句话,一件事七拐八拐,一件事牵着另一件事,一句话顶着另一句,但骨子里还是“一地鸡毛”。小说里讲故事总是一桩桩,一件件很清晰,否则读者理解起来也很困难。而刘的小说偏偏要说世间的事儿本来就是乱七八糟,讲不清楚。这种一团乱麻也要在小说里表现出来。也许不是小说如此,而是生活如此。&/p&&p&&b&张炜《独药师》:&/b&提起张炜就想起他那部450万字的巨著《你在高原》(由十部小说组成),突然感叹读者也不容易…张炜小说的特点,是书中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字里行间总是流露出某种宏大的背景。《独药师》是张炜去年的新作,讲晚清时期胶东半岛上养生家的故事。所谓养生家,大约指炼丹求仙以达到长生不老的人。徐福东渡入海的地方,可能有这方面的渊源吧。飞翔、预知未来、长生不老是人类的三大梦想,“长生”也是人类历史的一大主题。《独药师》讲得是是长生、革命、爱情,三者在乱世中的交织,新旧交替的动荡年代“长生”是执念也是奢望。开篇即言“死亡是荒谬的”,书中的人物执着的追求、痴迷于长生,却往往抵不住诱惑,做出与长生相悖之事。这里,“长生”与“死亡”都是某种隐喻。在历史的迷雾中,作者体察的是不只是个体,同时也是国家的某种“长生”奥义。革命向来说不清谁对谁错。大概,荒谬的不是死亡,而是生活本身。&/p&&p&&b&韩少功《马桥词典》:&/b&作家有两种,一种是守着自己熟悉的领域,把它描绘到极致,比如莫言、阎连科;另一种则是在小说中注入了自己的思考,对一个领域的思考结束了,就会投入另一个领域,韩少功就是这类作家。《马桥词典》是一部很有创意的小说,是由一个一个词条构成,词条中除了串联出一个个的故事之外,更是充满了作者的思考。《马桥词典》就厉害在其中的微言大义上,比如“他们总是用胃来回忆以往的,使往事变得有真切的口感和味觉。正像他们用吃粮代指当兵,用吃国家粮代指进城当干部或当工人,用上回吃狗肉代指村里的某次干部会议,用吃新米代指初秋时节。”可以说,这是一部由生命哲理构成的小说。至于有人说《马桥词典》是抄袭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当年也是闹得沸沸扬扬。&/p&&p&&b&格非《人面桃花》:&/b&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一般通称《江南三部曲》,上届茅盾文学奖得票最高的作品,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界难得的精品,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小说。这是我读研以来最喜欢的一部小说,为此算是写了不少东西了。三部曲贯穿始终的主题是解构乌托邦,解构国人的“桃源梦”。《人面桃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清朝末年,讲述了那个年代懵懂的革命。格非典雅、古朴的文笔让人的阅读过程是一种享受。我曾用“花语”、“桃源”、“留白”、“复古”、“先锋”等几个关键词将这三部曲串起来,这大概也是格非探索出的自己小说的路。“人面”与“桃花”分别代表着两个符号——革命与爱情,暗示着现实与理想。现实如同“人面”,具有多面、多变的特性,而理想犹如“桃花”,总是呈现明媚、灿烂而又短暂的一面。格非将现实的多面多变与理想的明媚灿烂交织在一起,展示出乌托邦走向现实之时的复杂性。&/p&&p&&b&格非《山河入梦》:&/b&故事发生在1952年至1962年间的江南农村,讲述了工业文明的照耀下,那个年代狂飙突进似的乌托邦实验。小说的最后一章尤其精彩,充满了悬疑、神秘的气氛,耀眼的阳光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阴影。《山河入梦》这个名字,“梦”意味着个人理想,“山河”则具有双重喻义,既指向“国家”的政治前途,也暗指“男女”的自然情感。可以说,“山河入梦”意指国家命运与个人爱情相互交织,共存于个体的理想之中。谭功达与姚佩佩的爱情似乎存在过,又仿佛没有。谭功达“花痴”的形象,却不是所谓“滥情”,而是没有爱的能力。谭功达则于理想,三个神秘的公式是谭功达挥之不去的心结,秀米的桃源梦毫无保留的遗传给了他,为了打造一个人间天堂,他需要放弃太多的东西。小说最后,谭功达终于发现了自己对佩佩的爱,他打算放弃一切就追寻她,可惜太晚了。就在他决心去找姚佩佩的同一天,姚佩佩遭捕并终被枪决,而他也因罪在梅城监狱死去。二人阴阳相隔的对话感人至深,“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我把纳兰性德的这句词写在了小说最后。&/p&&p&&b&格非《春尽江南》:&/b&故事发生在当下。谭端午和李秀蓉都是从现实走向了绝望。比起父亲与奶奶,谭端午对于现实、理想与爱情要清醒、透彻的多,然而现实的痛苦就在于,明明看得清却无能为力。谭端午明白,理想的美丽就在于它的虚无缥缈,正因为看不清,才可以任意想象沿途的美景。可现实却不允许一个人蒙上眼睛,假装看不见;明知那一步万万不可跨出,跨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可仍然要冲着已知的悬崖一路狂奔。“型固可如枯槁,心岂能为死灰乎?”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悖论吧。秀蓉在最后给谭端午的绝笔信中写到“现在,我已经不后悔当初跟你相识。我爱你,一直。假如你还能相信它的话。”从未有过,何谈“还能”?他们都是做了爱情的俘虏。我们这个年代,乌托邦彻底走向衰微,王元庆用全部的钱想创建一个“大庇天下寒士”的桃花源,结果被骗彻底失败,用剩下的钱建了一个精神病医院,条件是如果他疯了,可以在里面终身免费接受治疗,结果医院刚建好,他正好疯了,成了里面的第一个病人。三部曲由此完成了对桃源、对乌托邦最后的解构。&/p&&p&&b&格非《望春风》:&/b&这是部“很格非”的作品。“我向东边望了望。我向南边望了望。我向西边望了望。我想北边望了望。只有春风在哪里吹着。”《望春风》的主题是为家乡立传,为了不忘却的纪念。小说前后差别还是挺大的,前两章有很多神秘、悬疑的东西,后两章在解密的同时只是平实的讲述。感觉格非如果去写推理小说的话,一定也能写得很好。前些年格非获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词有一句非常经典,“细腻的叙述、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为现代中国经验的表现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与新的语言和艺术维度”。&/p&&p&&b&格非《隐身衣》:&/b&这是格非近年的一个中篇小说,学界评价很高。提起当代作家对音乐的研究,第一个想起的往往是余华,他有不少关于音乐的随笔,其实格非也是个中行家,《春尽江南》里就有不少音乐的要素,这部《隐身衣》音乐成分更是贯穿始终,而且非常专业,专业到我是看不懂…总的来说,《隐身衣》还是很先锋的,小说运用了大量留白的艺术,这种留白不由让人想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冰山下的八分之七是需要读者自行脑补。“事若求全何所乐”这句出现了两次的话也是全书的核心,我想不仅仅是剧中人的引用,也是作者格非对读者想要全窥小说来龙去脉的一种回应,留白艺术正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p&&p&&b&苏童《黄雀记》:&/b&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喜欢上苏童是从《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他的文笔有一种精致的美。这部新作总体说来还是挺好看,可惜有种后继乏力的感觉。本作可以看成是由三个中篇小说构成,第一部分写得很惊艳,男女主人公性格描写很出彩,第二部分就勉勉强强了,到第三部分人物性格已经完全崩了,流入俗套。苏童果然还是更擅长写中篇小说。小说主题大约就是其题目,“黄雀”是一个莫大的隐喻,三个主人公螳螂捕蝉的过程中,猎人猎手的身份不断转化,最后却被命运织成的网一同吞噬。&/p&&p&&b&苏童《河岸》:&/b&苏童这十年来有三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碧奴》《河岸》和《黄雀记》。《碧奴》是部不成功的作品;而获茅盾文学奖的《黄雀记》也谈不上多么优秀,实在是感觉后继乏力。这三部里,我最喜欢的是《河岸》。《河岸》的主题正如小说中说到的“历史是个谜”,人们苦苦追寻的真相,甚至为之奉献了一生,到头来发现所谓的真相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小说中发誓再不上岸的父亲,仿佛是一种绝望的抗挣,在身不由己的年代以这样一种方式固执着自己的坚持。书中男女主人公分别比为水葫芦和向日葵,而水葫芦的花语是此情不渝。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就是《河岸》和《黄雀记》实在是太像了,男女主人公简直是一个模子的翻版。&/p&&p&&b&王小波《2010》:&/b&《2010》是王小波一部不太有名的中篇小说,有时候收在《白银时代》中,有的收在《黑铁时代》里,但是写得非常好,很值得一读。这篇小说写于1995年,借对未来的想象讽刺现实社会,书中“老大哥”的说法显然是在致敬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小说讲未来社会中聪明的人都得了一种“数盲症”,失去了基本的人性,只知道服从,连和老婆睡觉都要组织安排,这些人去当了领导,无所事事。只有糊涂的,却自认为很清醒的人在工作。那时候的学校,把聪明的孩子送去学技术,笨的孩子送去学艺术。就是说艺术完全没人看了,这种危害人思想的东西已经被取缔了。小说的主题是世间的“荒唐”,书中所言,“荒唐”就像关节痛,有时严重,有时轻微,但是始终不可断绝。你怎么理解都不对,这就叫“荒唐”。&/p&&p&&b&毕飞宇《玉米》:&/b&《玉米》实际上是由《玉米》《玉秀》《玉秧》三部中篇组成,这是曾经风行一时的小说,据说那段时间作家见面都问一句“读《玉米》了没有?”,确实是一部相当出色的作品。毕飞宇的中篇写得要比长篇好,因为他的小说似乎缺少一种宏观的东西,比如他的《平原》,据作者自己说他这部小说在电脑里的文档一直就叫“长篇小说”,直到写完了也没起个名字。而毕飞宇小说的优点就是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描写,往往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把人物写活,把故事写活。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毕飞宇善于写女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部《玉米》,实在想不通作为男性,是怎样把女性的心理描绘地那么传神,这大概就是作家的天分吧。&/p&&p&&b&毕飞宇《平原》:&/b&这些年毕飞宇可以说是新生代作家里挑大梁的人物,作品名气越来越大,从我们学校研究生毕业论文作毕飞宇的越来越多就可见一斑。他有一个很著名的名号,叫“中国写女性最好的男作家”,读过他的小说,就会发现这个称号当之无愧。听田建民老师讲了很多毕飞宇的轶事,他说毕飞宇称得上是位怪人,他嗜烟如命,到今天都不用手机,有事情需要打电话就借周围人的用。这部《平原》据毕飞宇说,他电脑里这部作品的word文稿一直就叫“长篇小说”,直到交稿也没想好名字。从这件事也可以反映毕飞宇创作的一些特点,他的小说长于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很多细微的地方,比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的描写让人拍案叫绝,而不足之处就是缺少宏观层面的东西,格局不够。《平原》的故事发生在1976年,小说的主题大约是“文革”对人性的压抑,乃至扭曲。选择“文革”行将结束的年份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也是有别样的寓意。今年是“文革”结束40年,也是“文革”爆发50年,有些伤痛是不能忘记的。&/p&&p&&b&李洱《花腔》:&/b&我国当代文学中,有所谓“新生代作家”,指出生在65年后至70年代初,成名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的一批作家,诸如毕飞宇、韩东、东西等等,李洱的《花腔》是新生代作家所作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花腔”有双重含义,表面指一种发声的技法,同时也用来意指谎言。这两种用法同时在小说中出现。《花腔》是部可读性很高的小说,宛如悬疑小说层层深入的故事,在不同讲述者之间愈发扑朔迷离的真相,一个神秘的人物,牵扯出各方的利益纷争,越来越复杂的事件,每个人由于立场所限,都讲着有利于自己的故事。历史“罗生门”的背后,作者想要传递的是对“真实”的怀疑。一如文中所言,真实如同洋葱,剥到最后其实什么都没有。 &/p&&p&&b&沈从文《长河》:&/b&《长河》是沈从文少有的长篇小说(16万字),读罢深感遗憾,遗憾在作品本可以写得更宏大,却草草收场。沈从文本人也说,本来计划这是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因为种种原因,只完成了这第一部。《长河》的主题在于展现现代文明对于纯然的乡土世界的冲击,工业、城市文明的到来对湘西传统农村带来的种种影响。小说延续了《边城》的风格,不过更像是将沈的散文串了起来。顺便,经常有人将《长河》解读为讽刺国民党统治,讽刺其征兵制度。在我看来,这只是顺带为之,非写作本意。如此解读,原作灵意尽失。&/p&&p&再说一些沈从文的短篇小说,沈的小说极富灵性。就小说创作而言,沈不得不说是一个天才,刚到北京之时,沈从文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沈从文一生自称“乡下人”,他的作品始终存在于一条核心,讴歌乡土世界,讽刺城市畸形的文明。推荐《丈夫》《萧萧》《都市一妇人》《八骏图》《三三》。&/p&&p&&b&老舍《四世同堂》:&/b&小说讲得是八年抗战时期北京城中发生的故事。先说一下这部小说的版本问题,最早出版的三部100万字版本是老舍的原作,不过没有结尾(本来有,因为某些复杂的原因建国后出版时被老舍删了,已遗失)。现在出了一个新的节选本,是根据老舍本人节选的英文版《四世同堂》,又找到其中文对应的句子,又翻译回来,共50万字,这个版本是有结尾的。觉得百万字的篇幅太长,可以读这个。应该说,这并不是老舍最好的小说。其缺点在于人物描写过于简单化,坏人就是由内而外的坏,从名字开始就很恶心。让汉奸在日本被原子弹炸死的情节,“天谴”都搞出来了,就让小说有了局限,丧失了深度。老舍最绝的是他小说中的语言,“五百年白话第一人”的称号并不为过。顺便,推荐老舍的短篇《断魂枪》,经典中的经典,现代文学作品选中,这是入选次数最多的一篇。&/p&&p&&b&废名的小说:&/b&废名是现代作家,他似乎不喜欢自己的本名冯文炳,于是“废名”。废名的小说是典型的“文人小说”,是诗化的美文。他的作品中没有龌龊丑恶、严苛的冲突、激荡的情节,甚至没有坏人,有的是一种万物皆有灵的审美意趣,这大概也是废名的小说只在某些圈子里流行的原因。废名称自己的生地为“第一的哭处”,他的小说中没有一丝浮躁,只让人感到一种恬静安宁的氛围,一种出神入化禅意。他小说中的语言总是让人感觉不完整,缺胳膊少腿,细品之下,正是其韵味所在。废名诗写得也不错,读他的作品真得要心态比较静,不然是读不下去的。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这三人的作品是中国小说独特的存在。&/p&&p&&b&赵树理短篇小说:&/b&赵树理是一位真正的农民作家,他说自己不想做一位“文坛作家”,而是想当一个“文摊儿作家”。有一次北京作协聚会,在全聚德吃烤鸭,吃着吃着发现主席赵树理人不见了,出来找的时候,发现他在路边蹲着吃馄饨,一边吃还一边和农民们在聊天。赵最妙的是他的语言,读起来畅快淋漓,通俗易懂,让人拍案叫绝。不过,这里不想太多谈他的作品。赵树理本人不得不说是一位悲剧人物。他的小说其实都是一个套路,都是在先进人物帮助下落后人物改邪归正。延安时期这么写可以,解放后这么写早晚得受批判。1957年后赵树理就已经上了作协内部帮助的“黑名单”。他的悲剧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了。文革时期赵受到迫害,临死前说“唉,我总算是想通了,明白过来了。”他大概终于明白自己的一生不过是作了政治的工具。&/p&&p&&b&凌叔华《说有这么一回事》:&/b&今人了解凌叔华大多是因为她和徐志摩的暧昧关系,徐生前把日记一直交给凌叔华保管,林徽因想看这些日记(想知道徐对自己的感情),凌就是不给。凌叔华的丈夫也很有名,大教授陈西滢,有本《西滢闲话》可以读读。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八卦,凌叔华的出轨。婚后凌叔华曾在陈西滢不在身边期间,和一位英国年轻诗人朱利安·贝尔——大名鼎鼎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侄子——发生了婚外恋,结果被陈西滢当场捉奸。后来朱利安参加了国际纵队去支援西班牙内战,死在了前线,年仅29岁。凌叔华的小说风格典雅、精致,文中有画,善于表现女性世界的复杂情感。凌叔华后来旅居欧美,不再写小说,改为专门搞绘画,也不得不说是文学界的损失。推荐《酒后》《绣枕》《花之寺》《一件喜事》。&/p&&p&&b&张爱玲《小团圆》:&/b&很喜欢开头那句“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张爱玲建国后去了美国,所以大陆读者普遍对她其后的创作不是很了解,其实张还是在保持着写作。《小团圆》《易经》《雷峰塔》是她1970年代后开始创作的自传性质三部曲,其中《小团圆》因为涉及她和胡兰成的交往,所以最为有名。张爱玲生前遗言要销毁《小团圆》的手稿,还好最终得以出版。说起来也是近年的事,现代作家出“新作”也是文坛新鲜事。按照保留作品原稿的宋淇夫妇后人的说法,这部作品张爱玲本人一直在修改,虽然一度考虑要“避嫌”(毕竟胡兰成当了汉奸),但最终出版的版本还是接近原稿,忠于张本人的经历。小说中没有采用真名,都是代称,但是很明显,看得时候可以在网上查查人物对照。不过必须要说得是,如果作为小说来读,这并不是一部好作品,作为小说看,叙述太过混乱,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时空的不断变幻,很多时候不知所云。如果不了解张爱玲生平,读起来相当费劲。&/p&&p&&b&张爱玲《赤地之恋》:&/b&这部非常有名但至今大陆没有出版的小说。张爱玲在50年代初离开大陆,先去了香港,又去了美国。起因是在新中国一次作家会中,张爱玲穿了一件她认为最普通的旗袍去参加,结果其他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这使张爱玲产生了离去之心。之后的张爱玲过得并不如意,穷困交加,《赤地之恋》和《秧歌》过去始终被认为是其在美国的资助下有意攻击大陆新政权的作品。《赤地之恋》开篇的漫天风尘和农村描写和我们熟知的那个张爱玲相差太远了。“赤地”写得很多,“恋”却没写多少。内容涉及镇压反革命、土改、三反和抗美援朝,遗憾的是都有涉及却都没有深入。对于建国初的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土改,80年代后的文学作品中少有涉及,因为这些运动被认为是正确的。《赤地之恋》算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那段历史吧,不过这个小说艺术性比较一般。&/p&&p&&b&张爱玲《秧歌》:&/b&《赤地之恋》和《秧歌》在学中文的学生眼中属于“传说中”的作品,大家都听说过,却很少有人读过。《秧歌》被夏志清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小说”。它注定会争议不断,因为内容表现了建国初农民的苦难。而同时期的“红色经典”中,则是一片欣欣向荣。就我个人阅读体验来说,这篇小说让我感到不舒服,毕竟她把新中国写成那样,从情感上有点难以接受。话说回来,研究小说要从文本出发,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真做到太难了,比如夏志清的言论就显然是刻意拔高。深刻体会到,一部作品的完成不是一种观念的终点,而是这种观念的起点。&/p&&p&&b&铁凝《玫瑰门》:&/b&刚刚结束的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上,铁凝再次连任中国作协主席,要知道前两任作协主席是谁,那可是茅盾和巴金。以后提到作协就要将这三个名字并提,也可想铁凝压力之大。今年还特殊在铁凝把中国文联主席也给兼任了,这是首次作协、文联一人执掌,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信号。铁凝的作品属于越读越有味道的那一类,很难把铁凝归入哪一类作家。中国当代的小说发展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等,好像铁凝跟其中每一个都有关系,但把她纳入其中某个也显然是不合适的。铁凝作品中的主题也很难用简单几句话概括,每个人都能读出不同的意蕴。《玫瑰门》是铁凝长篇小说代表作,讲述了女主角司绮纹的既普通又独特的一生。我对书中女主角上了年纪之后对女儿近乎变态的掌控欲印象最深,这是人性的悲剧与畸变,一个女性试图掌控命运而不得的挣扎与无奈。&/p&&p&&b&残雪《五香街》:&/b&残雪有“文坛魔女”的称号。国内作家在国外(欧美、日本)比较受关注的有三个,莫言、阎连科和残雪。残雪在国内知名度确实是不高,除了中文系的学生可能听过这个名字,不过也仅此而已,其作品被了解的太少了。究其原因,在于残雪的小说没有什么情节,而是注重对人物心理和语言的刻画,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简而言之,就是太不像小说了。印象最深的是残雪说她已经超越了卡夫卡,最初觉得此言难免有点大言不惭,不过现在想想有其道理。残雪的作品在日本广受欢迎,可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五香街》是残雪唯一的长篇小说,真得是超越时代的作品,一点也看不出是写于二十多年前。残雪的叙事功底和文字张力丝毫不逊于莫言。对于叙述本身事实和表现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残雪的狂欢化叙事进行了完美的融通。顺便说一句,作家出版社出得这一版配了很多卡通的插图,实在不知所云。&/p&&p&&b&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b&迟子建是近年来最火的女作家之一,个人认为我国当前文坛最出色的女作家就是严歌苓和迟子建。这是迟子建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部可读性相当高的小说。故事讲东北边陲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的百年历史,以一个老者的口吻娓娓道来。沈从文一直瞧不起城市里的人,因为他觉得城市里的人缺少血性、缺少生命力,我们在迟子建的小说里读到得正是这些当代人缺少的东西。迟的小说近年来非常火,如果细论她的作品,可能发现她的每部作品都没讲什么,也谈不上深刻,但是就是让人喜欢读,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她的小说温情脉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描绘了当代人精神中缺少的东西。&/p&&p&&b&严歌苓《陆犯焉识》:&/b&我心中对当前国内文坛女作家的排位,严歌苓第一,迟子建第二,残雪第三。《陆犯焉识》是部很杰出的作品,这本小说让我想起巴金的《寒夜》,想起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但严歌苓把故事放在半个多世纪的尺度上讲述,让作品蕴含的感情更深刻,也就实现了突破与超越,书中很多情节感人至深,非常值得一读。美中不足是结尾有点拖沓,读小说最怕的是读到最后觉得小说该结束了,可它就是拖拖拉拉的不结束,这说明叙事节凑上是有些问题的,也可能是作者对所谓“家族史”的执念导致过多地对细枝末节进行了描写,反而冲淡了很多东西。这点,电影的改编就十分成功,虽然电影只讲了小说最后二人重逢的短短几十页,但是对人物关系的删减十分得当,也是不错的改编。&/p&&p&&b&严歌苓《第九个寡妇》:&/b&很出色的作品。古往今来的经典长篇小说里,以女性为主角的确实不多,写得如此细腻生动的更是少之又少。当代作品里有太多关于抗战史、共和国史的叙述,这部作品在这其中还是挺特别的。一直很喜欢“民间立场”这种写法,相较于历史书上的宏观大论,可能这种从一个人、一个村庄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历史才更让人有实实在在的感觉。&/p&&p&&b&严歌苓《扶桑》:&/b&高晓松对《扶桑》有个很有意思的评价,他说“跟《扶桑》一比,我就没觉得茶花女好在哪。”我对这本小说印象最深的是小说多人称的叙事手法,让我想起来高行健的《母亲》,一二三人称的交替使用拉开了叙事的时空距离,也让其中蕴含的情感变得复杂、微妙。小说开头的第二人称,直接与相隔百年的小说主人公直接对话,而不是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那样给读者开得一个小小的玩笑。身为赴美第五代移民的严歌苓,可能对一百多年前在美国的淘金时代来到美国的第一代中国移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严歌苓没有写到的是,1882年,美国真得通过了排华法案,每一个没有相关证明的华人都会被无情驱逐,它是美国第一次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不久前的2012年,美国官方为排华法案道歉,算是为这段尘封的记忆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那段历史需要有人记录。小说最后,扶桑和克里斯无言的重逢写得十分感人,无需交流二人就能相互理解(通篇二人都没有像样的对话),有一点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男女主角时隔半个世纪的那场会面的感觉。&/p&&p&&b&严歌苓《小姨多鹤》:&/b&小说讲抗战结束后,一个来到中国东北的日本女孩多鹤在逃难中留在了中国,一家中国人妻子不能生育,把多鹤买来延续香火。就这样一男两女在那个大时代开始了生活。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新中国的历次政治运动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冲击,演绎了一幕幕喜怒哀乐。佳作。&/p&&p&&b&陈染《私人生活》:&/b&这是90年代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作。提到我国的女性文学发展,这是部绕不开的作品。小说的叙述非常女性化,比如女主角给自己身体的部分起名为“不小姐”和“是小姐”,是一种“私语”的写作。小说营造了一种幽闭式的空间,以此揭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它是收缩的内心世界,是独语的,借此展现对男权世界的恐惧与痛恨。作品中的男性都是某种肮脏的权威,这一话语空间以虚无化男性的手法形成抗拒的话语,达成对菲勒斯的全面解构,最终完成从无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的转化。今天看来,90年代的女权思想和女性文学还是很大的局限,女权被简单的理解为男性都不是好东西,女性不成功都是男性害得,而且刻意地去描写私密的女性生活。&/p&&p&&b&叶广芩《采桑子》:&/b&非常推荐这部小说,现在每年要读四五十部长篇小说,难得有这么一部想一口气读完,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说来惭愧,之前不知道这个作家,虽然有人给我提过,但一直没当回事,没想到写得这么好。叶广芩的语言非常灵动,尤其是用儿童视角讲故事的时候,“京味”的语言风格很有老舍的韵味。作者本人是满族人,叶赫纳拉氏后人,也算是贵族后裔。豪门往事,没有那样的经历是不可能讲得出来的。小说的名字“采桑子”是借用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每一章用其中一句做标题,故事用记录家族史的方法讲述了一个满清贵族大家庭在民国至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悲欢离合,纳兰的词也是为这种回忆增加了一点感伤的色彩。&/p&&p&&b&麦家《解密》:&/b&麦家的作品都很好看,《暗算》曾获茅盾文学奖。我挺喜欢这本《解密》,本来是闲来无事翻来看看,结果就一口气看完了。阅读过程是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麦家的作品是不能简单的用通俗文学来形容的,尽管它包含了很多流行元素。这部小说在海外大获成功,顶着一堆的头衔。当然,这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非议。&/p&&p&&b&阎真《沧浪之水》:&/b&这本书被不少人奉为“官场指南”,还看到豆瓣上有人评论说,早点读这本书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故事讲一个原本良善的青年怎样一步步从理想屈服于现实,在金钱与权力中放下了自己秉持的尊严,走上了一条自己当初最为鄙视的趋炎附势之路。很推荐这部小说,它讲清了很多东西,官场的潜规则,权钱的灰色地带,现实中的身不由己。《沧浪之水》的深刻还在于它不满于只讲小人物的困苦与奋斗,故事中渗透着的是当代中国的权力结构,即为什么现实会是这样?举例而言,书中讲到主角在奴颜婢膝之中终于熬到了厅长的位置,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打算来一次彻底的改革,肃清机构部门中贪污浪费的现状,于是发动群众提意见。结果可想而知,收到的所有意见都是电脑打印而且未署名,每条都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改革也遭到了中层领导的疯狂抵制,最支持改革的副厅长实际是想害自己,无可奈何的主角几乎想到要发动群众。最终雷厉风行的改革不了了之,这些是否都似曾相识?&/p&&p&&b&刘慈欣《三体》三部曲&/b&:想了想还是把这三部曲合在一起写吧,第二部和第三部分别叫《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这套书很早就买了,也一直在被安利,趁着暑假读了,三天里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根本停不下来。大部分三部曲性质的小说都是一部不如一部,《三体》正好相反,一部比一部写得好,最后一部都已经超越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把思考和观测的尺度放大到了全宇宙。科幻小说有软科幻和硬科幻之分,前者指科学的成分较少,读者阅读起来对世界观之类的设定的接受上没有什么困难;后者指对科学名词等比较艰深难懂的概念运用的比较多,缺少相关知识的话读起来会很费劲。《三体》三部曲恰好是一个从软科幻向硬科幻过度的过程,第一部读起来相当流畅,没有阅读困难,到了第三部什么“多维空间”“光速飞船”之类的名词就比较多了,很多地方的说明确实是读不懂,好在作为一般读者,弄清“是什么”就可以了,对于“为什么”大可不必深究。科幻文学可以说是我国文学界的一块短板,据说当前国内搞科幻文学小说创作的作家满打满算150人,核心圈子也就20来人,好的作品更是寥寥,《三体》可以说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峰,了不起的小说。&/p&&p&&b&郝景芳《北京折叠》:&/b&因为得了雨果文学奖,这篇小说和这个作家一下子出名了。这其实是个中篇小说,可以不用读,听我讲讲就行了。故事讲未来中国阶级严重固化(序言中称为阶层分化),人分成了三等,生活在不同的区域,生活状况天壤之别,一言以蔽之,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反乌托邦小说(关于反乌托邦小说可参见《1984》和《美丽新世界》)。当然,中间穿插了个并不感人的爱情故事,我看有的评论说这其实是个爱情小说,这种人不是真不懂就是装糊涂。小说写得其实很一般,咱们国虽然科幻文学不昌盛,这种级别的作品也是很多的,能得奖多半和它的内容本身有关系。想想去年《三体》第一部得这个外国奖,和写了文革也有一定关系,《三体》后两部比第一部要好很多。这也许就叫表现了“他者眼中的中国”。&/p&&p&&b&阿来《尘埃落定》:&/b&这算是当代文学的畅销书了。小说以一个少年“傻子”的视角讲述了民国年间西南边陲藏族的故事,可以说是没落土司制度的一曲挽歌。不得不说小说的结尾非常出色。这本书的畅销让我联想起《追风筝的人》,未必是小说本身艺术性多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读者的猎奇心态。比如书中的主角虽然别人都叫他傻子,但他实际上比一般人还高明,傻子战胜聪明人的情节很容易让读者获得阅读快感。文学研究上有所谓“后殖民主义”,简单说就是一个视野的问题,即以谁为中心。人类步入近代文明以来,欧洲一直是人类中心,太多东西被打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烙印,比如“中东”、“远东”这些词,中和远都是以欧洲为中心而言的。而这些东西我们始终也都在用。不妨用这个概念来理解部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仔细读这本小说就会发现,这本书虽是名为为本民族立传,很多内容却完全是为非本民族读者写的,而且是一种刻意迎合他人猎奇的心态,专写那些别的民族没有的东西。这本书的畅销想来于此是分不开的。&/p&&p&&b&A2&/b&&b&小说(国外)&/b&&/p&&p&&b&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b&我本人是马尔克斯迷,最初因为读了《百年孤独》才下定决心考现当代文学(至于为什么不考外国文学实在是因为外语渣,何况是西语作品)。这是读得第十本马尔克斯的书了,其主要作品已经读得差不多了,预计明年年初可以读完马尔克斯全集。这本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的都是马尔克斯早期的作品,整体风格十分写实,近乎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了冷漠、压抑的气氛,不重情节,核心是对细节的追求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不过总得来说不是十分出色,其中只有两篇我印象比较深。说句题外话,南海出版社是我很关注的也很喜欢的一个出版社,抱着马尔克斯、东野圭吾两大摇钱树,其宣传工作做得很出色,每本书都说得神乎其神,好像哪本不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艺青年,每本书宣传的切入点也都找得很好。&/p&&p&&b&马尔克斯《枯枝败叶》:&/b&每隔一阵子,就会读一本马尔克斯的小说。《枯枝败叶》是马尔克斯的第一部作品,可能也算不上多么出彩吧,亮点在于作者用老人、妇女、孩子三种视角讲了同一个故事。马尔克斯的伟大就在于他的每部小说都是一个新的模式,不走已经走熟的路,谁能感觉出魔幻的《百年孤独》和现实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同一个作者呢?他的小说给了读者和作者太多的启发。&/p&&p&&b&马尔克斯《恶时辰》:&/b&马尔克斯的成名作,这部小说的精彩在于由一个事件引发出一连串的事件,而事件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计,也逃出了人的控制,既是合理的,又是荒诞的。小说情节一环扣一环,惊心动魄。&/p&&p&&b&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b&“等我醒了,请提醒我,我要娶她。”“夜里他梦见自己穿过一片飘着细雨的榕树林,梦中他感到片刻的快感,将醒来时却觉得浑身都淋了鸟粪。”马尔克斯的小说中总有这样惊艳的句子。我考研之所以选择现当代文学,很大的原因是读了《百年孤独》。这本小说里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人人都不觉得它会发生,而且人人都在避免它的发生,可它就是发生了,而且发生地那的自然、合乎情理。&/p&&p&&b&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b&“活到九十岁这年,我想找个年少的处女,送自己一个充满疯狂爱欲的夜晚。”马尔克斯的小说,开头总是很出彩。高晓松曾把这本马尔克斯的封笔作译为《昔年种柳》,名字很美,但是读完之后还是觉得《苦妓回忆录》更富神韵。这本书不是普鲁斯特似的寻觅消逝的时光,而是在回忆中重拾对现实、对未来、对爱的希望。&/p&&p&&b&马尔克斯《蓝狗的眼睛》:&/b&这是马尔克斯1950年左右的短篇小说集,也就是他20多岁时候的作品,总得来说一般般。读完这本集子深刻体会到大师也有年轻的时候...不少作品采用了类似意识流的手法,很不好懂,有明显的炫技倾向。主题依旧是孤独,但谈不上多深刻。其中《蓝狗的眼睛》写两个只在梦中相见的恋人,有点像刚刚热映的《你的名字》。&/p&&p&&b&马尔克斯《世上最美的溺水者》:&/b&这是部马尔克斯的短篇集,由七个和水有关的故事组成。在这些故事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流落到人间长着天使翅膀的老人,陷落在海底、散发着玫瑰花香鲜活的城市,凭执拗让传说中的幽灵船驶入世间的小男孩…残忍与天真,梦幻与现实,这便是马氏一手打造得、美得惊心动魄的怪诞世界。&/p&&p&&b&马尔克斯《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b&这是部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集,水平相当之高。序言中马尔克斯讲了一个细思极恐的小故事。他梦到参加自己的葬礼,他走到一群朋友中间,大家都穿着黑衣,气氛肃穆而热烈。大家因为相聚而高兴,热热闹闹。葬礼结束,大家陆续离去,“我”也尽兴而要离开时,牧师却说“唯独你不能走”。除此之外,还有12个短篇故事,共同构成一个共同的主题——异乡人的孤独。马尔克斯是描写“孤独”的高手,小说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异乡人深深的无助、不堪、思乡、痛苦、迷茫。重点推荐其中的《光恰似水》。&/p&&p&&b&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b&这是本马尔克斯的演讲集,其中有不少金句,“总统先生,感谢您打开的这扇门。拜托,无论如何,千万别关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背包里放一本书,我相信,所有人的生活会更美好。”还有马尔克斯一篇最有名的、诺贝尔奖的获奖演讲《拉丁美洲的孤独》中那句“朋友们,瞧,我们有多孤独!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p&&p&&b&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b&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是为有良心的作家,因为他的大胆直言险些“因言获罪”。得诺奖时他正在祖国受审。《红》是部伟大的作品,传统小说关注的是故事讲什么,而后现代小说则是关注小说怎么讲。帕慕克这部小说用不同人物交替讲述,在叙述者的不停切换中勾连起整个故事。而且这种切换流畅自如,阅读过程中一遍遍惊叹作者的想象力。除此之外《红》还有更深刻的一面,小说的故事主题是关于绘画,作者借用步入现代化初期绘画风格的变化,来揭示一个古老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在后发现代性国家中是普遍存在的,中国也是如此。我们是否只能走西方的现代化之路?是否有我们自己的现代化?如果有,怎么走?新左派和自由派的冲突争论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帕慕克所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今天的问题。&/p&&p&&b&纳博科夫《洛丽塔》:&/b&上海译文出的最新译本翻译得很一般。顺手查了一下,原来常说的“萝莉”这个词真是源于这本小说。一直对纳博科夫这个能写出《微暗的火》这样天才作品的作家很感兴趣。卡夫卡说“越是虚构的故事,细节上越要真实”,这本书里纳博科夫在细节描写上极为考据。小说的内容很博人眼球,一个恋童癖的大叔和一个十来岁小女孩之间的故事(让人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作品的主题很难概括,各有各的理解。在我看来,亨伯特为了追逐他的洛丽塔,倾尽了所有,最后弄得非人非鬼,到底谁才是猎手,谁才是猎物?&/p&&p&&b&卡尔维诺《命运交叉的城堡》:&/b&最早是在曹文轩的书里知道的卡尔维诺,自从读完《看不见的城市》就爱上了这个神奇的、充满想象力的作家。卡尔维诺可谓是一个“文体家”,他的每篇小说都能带来不同的新意。这本书讲一群古怪的人,穿越了一篇森林,来到一个神秘的城堡,围坐在餐桌前的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变聋变哑了。这时,城堡主人出现,拿着一副78张的塔罗牌,让他们每个人通过牌上的图案讲述自己的故事。于是,每个人用十几张牌组成一个故事,桌面像棋盘一样,牌的摆放又构成了不同的讲述路线,同样的牌、同样的图案,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p&&p&&b&卡尔维诺《宇宙奇趣全集》:&/b&卡尔维诺是个善于写童话的作家,他的《意大利童话》,收集了意大利各地的民间故事,筛选整理,改编成了童话集,可以比肩《格林童话》。这本《宇宙奇趣全集》也是用寓言童话的方式讲了很多奇幻的小故事,同时讲了很多知识,适合没事的时候看看。&/p&&p&&b&加缪《局外人》《鼠疫》:&/b&加缪和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他俩共同的特点,是除了哲学家的身份之外,还都搞文学创作,写小说,还都很成功,都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没去领)。多说一句,加缪还当过职业足球运动员,还是守门员。《局外人》是部异常冷漠的作品。小说的主角对至亲的去世无动于衷,不动感情地杀死一位陌生人,甚至对自己被判死刑都觉得无所谓。这也就是加缪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即人生、现实的荒诞,人在世界中的孤立无援,身不由己。人和人之间无法理解,人生注定孤独,没有意义。而《鼠疫》是一部与之截然相反的作品,其中洋溢着的是生命的热情与希望。小说讲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无法理解的、强大的“鼠疫”是“荒诞”的隐喻,然而在加缪的笔下,人反抗荒诞的力量同样是巨大的,抗争的意义不在于胜败,而是斗争中显露出得人性之美。很喜欢书中一句话“what interests me is living and dying for what one loves.” 加缪还说过“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p&&p&&b&太宰治《人间失格》:&/b&人间失格,就是丧失作为人的资格的意思。相信没有几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太宰治的书,因为它的内容太过绝望。日本文学里始终有伤感的基因,如果罗列一下日本自杀的作家,那会是一个长长的名单。太宰治也是多次自杀未遂,最终在39时和恋人相约投水自尽。这本书带有太宰治本人自传性质。书中的内容充满了绝望、疯狂、颓废与无奈。小说的阅读感受真是如鲠在喉。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正是应了那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p&&p&&b&夏目漱石《我是猫》:&/b&说起夏目漱石,就是那个把“我爱你”翻译成“今晚月色很美”的作家。据说鲁迅在日本期间,最爱读的就是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是本读起来很有乐趣的作品,作者以猫的视角冷眼看人间百态,笔调很幽默,很多地方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调侃的语气背后是对这个社会、对人类本身深深的失望。这种辛辣的讽刺在今天的作品里已经不多见了。&/p&&p&&b&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b&陀氏的不朽之作,是其一生思想的结晶。挺厚的作品,好几天才读完,读起来很不轻松的一部小说。其情节并不复杂,刻画的重点在于人物内心的挣扎,每个人物心中似乎都有两种声音,在对话、在争辩。陀氏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有恶,人心是战场,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陀氏小说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境遇,所代表的都远非他们自而已,他们身上都烙上了“永恒”的印记,他们都在拥抱永恒,并呼唤永恒来拥抱他们。“宗教大法官”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伟大的一节,我几乎是为了理解这一节来读得这部近70万字的作品。它阐释了一个真理: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上帝临世,众人尾随着他,人们都知道那就是上帝。宗教大法官见状居然下令逮捕上帝,他对上帝说,现在的你只会妨碍人世,你也没权力对你已经说过的话再作什么补充。今天那些在广场上对你顶礼膜拜的人,只要我下令,他们明天就会争相在烧死你的大火前添一把柴。最后,上帝就答应了他这个人间仆人的要求,走了。&/p&&p&&b&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b&这本小说太好看了,用了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悬疑推理小说有一个不变的主旨,就是人读着永远猜不到事件的发展。推理小说我读的不算少,现在愈发觉得东野圭吾的小说比克里斯蒂要出色。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模式,《放学后》中出人意料的作案动机,《白夜行》对人性的描绘,《恶意》对“恨”的诠释,《解忧杂货铺》悬疑背后的温暖。&/p&&p&&b&东野圭吾《恶意》:&/b&这是一个讲人性恶的故事。第一次知道这本小说是在《读者》上。这个故事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一个真相之后还藏着一个更可怕的真相,层层抽丝剥茧的揭露之后,发现人性是如此的可怕。可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就是有无缘无故的恨。恨到不惜用自己的死让另一个人身败名裂。&/p&&p&&b&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b&《放学后》和《恶意》,前者讲仇恨的理由可能比任何人想象中的更莫名其妙,后者讲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就是有无缘无故的恨。基于这两本书,我以为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是注重犯罪者的心理描写。但是这本《解忧杂货店》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正如一条书评所说“这是本最不像推理小说的推理小说”,读到最后,只能一遍遍感叹作者构思的巧妙,如此的不可思议,又那么合情合理。书中没有所谓案件,略显玄幻的剧情,却始终再让人感叹“原来如此”,奇妙的布局下,小说的内核始终还是推理小说。&/p&&p&&b&东野圭吾《幻夜》:&/b&看完这部作品,我也开始接受,东野圭吾毕竟是个流行畅销书作家。这部作品只能说毫无意义,《白夜行》的套路受读者欢迎,就再搞这么一部。宣传《幻夜》就一直在以《白夜行》姊妹篇为噱头,内涵上差得太远了。《幻夜》中新海美冬应该就是《白夜行》中的唐泽雪穗,时间、年龄还有很多细节都有佐证,作者也刻意的、若有若无的给了不少暗示。两部作品的剧情衔接上可以理解为,《白夜行》中最后唐泽雪穗的真面目终于被揭穿,虽然没有证据,但也被驱逐出了那个家。之后雪穗又白手起家,开了服装店,机缘巧合以新海美冬的身份开启了新的人生。还有不得不说,我认为《幻夜》的结局很失败。&/p&&p&&b&东野圭吾《彷徨之刃》:&/b&这部《彷徨之刃》讲得是复仇。有部电影叫《天堂五分钟》,意义是人复仇完成之后,会得到五分钟仿佛在天堂般的快乐。这本小说里除了关于复仇,还讨论了少年犯罪,法律和情理的冲突,法律的意义这些问题。不过情节处理上感觉稍显拖沓。&/p&&p&&b&东野圭吾《虚无的十字架》:&/b&正经的作品读烦了,就会找本悬疑推理的小说读一读。这部小说还是很好看,很感人,但是应该说还是比较失望。小说的主题还是比较深刻,是反思人类的刑罚,犯罪者究竟应该怎样赎罪,也确实写出了一写东西。但是仅仅靠着给每个角色背负一个悲情的身世,编一个悲情的故事,借此来打动读者,东野圭吾一直致力于拓展推理小说的范围,这样的创作只会走进死胡同。此外,这本小说压根没什么推理因素,让人读起来缺少那种一点点接近真相的快感(存在于背景故事里的犯罪事实和犯罪动机谁知道啊,作者想怎么编怎么编),要知道这才是推理小说的阅读乐趣所在啊,剧情的进展、人物的犯罪行为也确实缺乏逻辑性,很多地方实在是牵强。&/p&&p&&b&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b&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2》的电影之后,就买了本《查令十字街84号》读了读,挺薄的一本小说,书信体,一会儿也就读完了,所谓的“读书人的圣经”多半还是书商的噱头,不过里面的很多细节还是能触动喜欢书的人,那是来自没有网络、手机的年代遥远的感动。&/p&&p&&b&B&/b&&b&历史&/b&&/p&&p&&b&孔飞力《叫魂》:&/b&几个月前孔飞力去世的消息使得本书一度脱销。孔飞力的大名我此前也只是听过,这半年开始有意识地阅读一些海外汉学家的著作,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感觉比较困难,可能一是因为存在翻译问题,二是西方人的思维和我们相差甚远,写学术书的思路也完全不一样。这本书还是比较好懂,全书以点带面,选择1768年这个时间点,讲了几个小案子如何发展成了全国性的恐慌。最后两章关于权力的论述尤为精彩。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写作之时,我国正值文革时期,作者也是目睹了中国当时的一幕幕,才决心写这样一本书。为何乾隆皇帝的一点焦虑就引发了这样全国性的大恐慌?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博弈,倒霉的总是老百姓。这些东西,今天的中国也是值得深思的。“我这本书也是在写今天的中国”作者本人生前如是说。&/p&&p&&b&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b&这本著作不如《叫魂》好看,但是更深刻。其观点和倡导“中国中心论”的柯文相似,即现代性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不同的国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走向现代,中国的近代化有自身的内在导向。孔氏认为现代中国形成于帝制晚期,正是旧的体制为新的体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书并不厚,值得一读。&/p&&p&&b&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b&挺薄的一本书,很值得读读,广师大的这个版本制作也很精良。史景迁这本书也可算是学术著作界的一股清流,很好读,没有无聊的辩驳,复杂的立论,繁琐的引证,而是用小人物的经历,甚至《聊斋》中的神鬼故事,勾勒出清初中国的社会面貌。作者把学术上升到了美的范畴。老百姓的生活恰恰是我们历史中被忽略的一部分。历史是一种“想象”,关键在于这种想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历史环境的可能情况。正如书序中所言“故事原来都是我们的,听史景迁说起来,却是如此动听,如此精彩,如此引人入胜。”&/p&&p&&b&高华《历史的境界》:&/b&《革命年代》之后高华教授“可以出版”的第二本书,对我历史观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张鸣,一个是高华,可惜天妒英才。最近微信上流传的不少文章都是出自这本书。虽然不知道教授的《红太阳》和《在历史的风陵渡口》何时能出版,但这种治史精神永存。
多说一句,一提到高华,总是涉及到左右之争,左派右派都喜欢拉大旗作虎皮,突然想起来周作人的一句话“野和尚等高台妄谈般若,还不如在家译几句章法。” &/p&&p&&b&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b&最近关于张学良的话题好像很火,我也挺感兴趣,就找了本研究西安事变比较权威的书读了读。作者把西安事变称为“20世纪一场左右中国命运的重大事变”。这本书重点论述了张学良与中共的关系,特别是中共和苏联在西安事变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史料引证很详细,也推翻了之前的一些结论,比如事变发生的具体时间,还有张学良是否入党的问题。杨虎城在事变中的位置很重要,很可能是杨首先提出的捉蒋。张杨二人其实代表了很多当时军阀的心态,都在力求自保,不想被中央以各种名义逐渐蚕食,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很爱读杨桂松的文章,他能把枯燥的历史讲得很精彩。&/p&&p&&b&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b&这书讲1949年后,一些文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有沈从文、俞平伯、老舍、丁玲、赵树理等等。很值得读读得一本书。读起来会不禁为书中人物的遭遇唏嘘感叹,陈徒手扎实的史料运用和优秀的笔法,用一个个史料勾勒出了那个时代人物身不由己的命运,很感人,很震撼。林斤澜的序言写道“有作家说:史书除了人名是真,别的都是假的;小说除人名是假,别的都是真的。”“史家若问真不真?作家倒会反问:美不美。”历史与故事,传记与小说,也许边界本就没有那么明显吧。顺便一提,书名是取自毛泽东的一首词,是毛唯一一首写爱情的作品,作者在这里借用,读罢全书,细细品味这六个字,感叹作者用意之深。&/p&&p&&b&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b&算是前面那本书的续作吧,书的封面设计的很好,做旧处理的磨砂书皮,这次不是讲作家而是讲建国后北京教授们的命运,不过讲得人就不如之前那本那么熟悉了。说实话,感觉内容上不如《人有病,天知否》,内容厚度上就差了好多,大概只有前作的三分之一。故事之间相似性太高了,史料选择上也太琐碎,没有重点,读起来略显乏味。全书读完,实在是没觉得哪个部分印象比较深刻。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本不错的书。书名依然取自毛泽东的诗词,是毛全面发动文革前写得一首诗。用在这里也是很有深意,风雷惊世界,满街走旌旗之后,故国人民是应该有所思。&/p&&p&&b&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b&章诒和是章伯钧的女儿,至于章伯钧是谁,就是那个建国后提出“轮流坐庄”的天字第一号右派,至今未被平凡的五个钦定的“右派”之一。最近还真是看了好多这种讲文人往事的书。这本书豆瓣上高达9.2分,可以说是难得的精品,内容感人至深,是能把人看哭的那种。之前很早就读过其中一些片段,还以为是和杨小凯的《牛鬼蛇神录》一样只在坊间流传,没想到人民文学还出版过,虽然一定是删了很多。当然,出了没多久就被禁了,网上可以找到比较完整的版本,习惯繁体字的也可以看港台的版本叫《最后的贵族》。书中有一句“岁月飞逝,留给我们的只会记忆,好在我们还有记忆。”在我看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报复什么、发泄什么,而是告诉我们怎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更何况,那段历史并不遥远。&/p&&p&&b&陆建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b&这里的“恪”字最好是读que四声,当然把字典翻烂了也没有这个音,不过读que显得有文化。陈寅恪是真正的大师。这本书写大师的晚年经历,从建国的1949年,到大师去世的1969年,正好是20年。这本书的出版历经坎坷,写这样一本书势必会得罪不少人,即使今天看到的版本,还是一些地方用了隐笔。大师的著作实在深奥,没点功底真是读不了,那不如读一读先生的传记,体会时代与人。&/p&&p&&b&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b&读完《陈寅恪的最后20年》后,对大师的生平、著作开始感兴趣。这部书是目前大师作品里,今天的人读得最多的。因为不算是著作,是大师的讲课笔记,所以还是比较好读的。据说大师课上讲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各种史诗、史料信手拈来,直接背诵。书中有大量的考证,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大师考证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是在武陵,而是在弘农或上洛,即今天河南境内。&/p&&p&&b&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b&一本不到10万字的小册子,很有名,读后收获不小。这本书的特点是浅显易懂,作者的对话对象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一切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对很多概念对进行了解释,而且还用了不少事例解释说明。中国专门讲政治的专著很少,钱大师这本书就是专门分析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今天左派右派公知们很多关于制度的自以为是的“金玉良言”,这本书里早都讲过了。摘录两句“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就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p&&p&&b&黄仁宇《中国大历史》:&/b&很多人都听过他那本《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也是他很有名的一本历史著作。黄仁宇所谓的“大历史观”指不注重机械式的记忆,不去一一呈现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而是通过典型人物、事件帮助读者构建一种合乎情理的历史想象。本书即是以朝代为单元,点面结合的帮助读者理解中国历史。全书旨在解答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的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性的经济体制?治国是一种技术,而古代中国始终没有实现用数字管理国家。&/p&&p&&b&谭伯牛《战天京》:&/b&这本书围绕太平天国,实际是讲了几个人,曾国藩、左宗棠等。作者文笔很好,知识很广,考据功夫也很扎实,缺点是全书脉络有点乱。新版封面设计很有特色,一人站在广阔无垠的山野之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落寞。&/p&&p&&b&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战》:&/b&一本通过忽必烈的发迹史分析元朝的书。作者是日本学者,日本人很喜欢研究历史,自己的历史太短研究着不过瘾,就经常研究中国的。大部分国人对元朝的印象都很坏,历史课本也是短短几页,而且没有考试重点。我对元朝的印象第一次产生变化是读文学史的时候,不到百年的王朝在文学史上却留下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弥补了我国文学空白的一页——戏剧(当然,之前已经出现唱词讲书之类)。这本书让我对元朝又一次改观,其最大的特点是着重分析了元朝的商业,以及元的重商主义对我们今天的启示。读完这本书,至少可以明白,元朝不是一个简单的用几个词就概括的朝代。&/p&&p&&b&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b&萨义德在他的《东方学》里说到“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是所有后发现代性国家无法排解的困惑。柯文的“中国中心论”之前听说过,读过这本书之后,才算真正有所了解。战后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在七十年代后受费正清与李文森等人影响,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这种观点真得是真理吗?尤为奇怪的是,最支持这种说法的反而是中国学者。冲击——回应的说法终究只是一种假设。想起来国人居然常常煞有介事的去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史诗”这种伪命题,大概是向近代社会演变中国人太想进入现代的大门,以至于疯狂的追寻着西方人走过的路。中国难道没有属于自己的方向吗?&/p&&p&&b&费正清《美国与中国》:&/b&值得读得一本书。费正清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曾经的美国汉学研究总扛把子,今天常说的柯文、孔飞力都是他的后生晚辈,提出了著名的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冲击——反应论。即中国的现代化是由西方文明的外来入侵而引发,然后在中国的应对中催生了现代中国。当然,这种理论只代表一种看法,在美国今天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因为这是一种很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奇怪的是在中国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倒是很多。这本书的初衷是为美国人介绍中国,第一章讲中国古代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章讲中国革命和近代史,第三章讲共和国史和中美关系,尤其是第三章值得读,从另一个视野看中国也有很多启示。我读的是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版本,书的质量着实不怎么样,排版很难受,纸的质量也很差。扉页上写着“由于费正清是西方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看待中国自然也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所以,他在书中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我们的认识,甚至有不少观点我们是无法认同的,希望读者在阅读中加以注意。”今天出的书还写这种东西实在是无聊,在一本书中读出什么是读者的事,还让读者加以注意,未免太对国人不自信了。&/p&&p&&b&E&/b&&b&·H·卡尔《历史是什么》:&/b&“我总以为,要说历史是枯燥无味的,那就怪了,因为大多数历史都是编造出来的。”作者在书前引用的这句话我非常喜欢。卡尔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好像有点偏左翼。这是本难得的能看懂论述过程的理论著作,很复杂的问题都用简洁的方式说明了。“历史是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命题却很难回答。书中卡尔主要解释了客观历史是否存在,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偶然因素在历史中所起到的作用等几个重要的命题。卡尔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p&&p&&b&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b&厚厚的四卷150于万字的巨著。书里讲了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间美国的发展与变迁。经常有人说,如果说中国今天的发展最像历史上哪个国家的哪个时期,那就是美国上个世纪的那个阶段。书里有波澜壮阔的世界格局,也有对每个时期美国人生活一个个细节的具体描写。&/p&&p&&b&C&/b&&b&理论著作&/b&&/p&&p&&b&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b&现代主义水太深,读现代、后现代的理论性文章都是云里雾里。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始,喜欢上了昆德拉作品,而这本小册子是他本人对于小说的一些理解。擅长理论的知名作家似乎不多,这本书里昆德拉也没有大谈那些陌生的名词,都是实实在在的感悟。最喜欢里面那句“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惟一的存在理由。”&/p&&p&&b&洪子诚《问题与方法》:&/b&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个学科里,这是本很有名的著作。这本书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前者其实更重要。我读完之后的收获就是,文学史里其实处处是问题,举个例子,新世纪文学这个说法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用来指代2000年之后的文学,可是细细琢磨一下,这样的断界是否有道理呢?选择2000这个数字多半是因为国人取整的习惯,可是公元纪年本身就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我们用它来区分时间段是否有意义?更何况20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文学史上的大事吗?2000年之后的文学和在此之前的文学有本质区别吗?文学研究上,处处都有问题。&/p&&p&&b&陈晓明《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b&给学中文的同学推荐一下这本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刚刚出了第二版,增加了一些内容,包装也很好,缺点是有点贵。这本书我也是看了很长时间,很值得细读,陈晓明文笔很多,无论是学习书中观点还是论述方法和技巧都有独到之处,也是可学的。好像有些学校也把这本书选作教材用。本书选择了当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进行了文本细读,解读当代重要作家和文学现象。陈晓明对后现代文化很有研究,有些篇章可能不太好理解。&/p&&p&&b&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b&本来这是本让我看了名字就不想看的书,这种想法险些让我错过这样一本好书。所谓“再解读”,就是抛开既定的说法,回到文本,还原历史语境,重新分析文本。书中很多解读实在是毁三观,从延安大众文艺运动中解读出了反现代的先锋性;从《生死场》中看到了与革命无关的私人化叙述;丁玲的作品中读到了“病的隐喻”;赵树理的沟通雅俗;《暴风骤雨》中的暴力辩证法;《林海雪原》里那中国传统小说的种种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无关革命的;革命电影里艺术与政治的交锋、妥协、嬗变。不被既往的观念束缚,这就是再解读的意义。&/p&&p&&b&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b&重新诠释了“想象”这个词,所谓民族国家的建立并非以血缘、亲族为基础,而是在共同的国语国民文学之上构筑起来的“想象共同体”,而小说就是其中重要的媒介。这就是虚构的力量,小说可以塑造人格,乃至塑造国格。有什么样的小说,就又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小说不建构中国,小说虚构中国。&/p&&p&&b&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b&著名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个说法即出自这本书。中文系里有古代文学课,有现当代文学课,就是没有近代文学课,仿佛那六七十年什么文学都没有。作者提出五四其实是晚清以来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收煞,而不是开端,这个观点可谓是传统的五四是现代开始说法的一种颠覆。王德威重论晚清小说,展现了晚清文学众声喧哗的局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萌发的现代性到了五四,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反而受到了打压。&/p&&p&&b&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b&全书从古至今梳理了我国关于“武侠”的方方面面,打破了我对武侠就是打打杀杀、就是金庸古龙的小说的认识。大概是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搞研究,没想到“武侠”这个词可以讲出这么多东西,之后那么喜欢读金庸也与此有关。“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p&&p&&b&孔庆东《正说鲁迅》:&/b&我怀疑这本书的出版孔庆东本人看没看,前半部分是讲课的记录,后半部分是演讲、杂七杂八的稿子东拼西凑,内容倒是还可看,还是感觉这种书的出版太不负责任了。&/p&&p&&b&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b&汪晖是我国著名的“新左派”的领袖人物,以前我以为新左和左派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现在有了了解之后,发现完全是想错了。什么是新左派,简单说就是不同于传统左派的倡导暴力革命,而是重视社会公平,对自由市场经济不满,批判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归结到一句话,就是反思现代性。汪晖这本书很难懂,第一编讲得哲学,实在看得是云里雾里;第三编运用的叙事学,也是半懂不懂;第二编是全书核心,也是汪晖的主要写作目的所在。在我看来,汪晖是借鲁迅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说“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诚然是激烈的,但他并不是一位“现代主义者”——他对现代的怀疑并不亚于他对古代的批判”。通过鲁迅的“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表达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思。一如作品题目所言绝望的真实性不是把人引向颓丧、畏缩、消沉,而是把人引向选择、反抗、创造。&/p&&p&&b&竹内好《鲁迅》:&/b&读完这本书最震惊的是看到最后,发现这本书居然是出版于1944年。竹内好强调从文学的角度来认知鲁迅,而非从革命、启蒙来解读他的作品。鲁迅首先是一个文学家。很赞同书中提到的“把鲁迅作为一种观念,就把中国文学本身固定化了。”“中国文学只有不把鲁迅偶像化,而是破除对鲁迅的偶像化、自己否定鲁迅的象征,那么就必然能从鲁迅自身中产出无限的、崭新的自我。”书中论述鲁迅本质上的矛盾,是鲁迅对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态度。&/p&&p&&b&钱理群《心灵的探寻》:&/b&说起来,研究鲁迅的著作里还是最喜欢钱理群这本。孔庆东曾说“钱老师还在北大,谁敢讲鲁迅?”,钱理群也的确是国内鲁迅研究的第一人,不过也正因为此,他身上背了太多的束缚吧。钱理群自己也说过,他研究鲁迅是走进去了,而没有走出来。钱的著作最大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复杂的哲理可以清楚的讲出来,不像很多学者云里雾里、天南海北说了半天,道理还是没讲明白。这本书把鲁迅的思想是讲得非常透彻的,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在一般人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终点的地方,鲁迅看到的是新的斗争的起点;在一般人认为无限光明、美好的黄金世界里,鲁迅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黑暗,新的危险;在一般人认为将获得永恒的“天堂”里,鲁迅看见了死。”&/p&&p&&b&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b&钱理群的书去年三联书店再版了一套,《周作人论》《心灵的探寻》我都买了一本,很喜欢钱教授“沉潜十年”的说法。这本《1948天地玄黄》选择了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年份为基点,通过文人的视角透视那个大时代。每章开头都引用了叶圣陶的日记,见微知著,从个人的感悟里看出了时代的变迁。书中对萧军的描写我印象很深。萧军确实是个很有骨气的作家,延安时期毛泽东亲自邀请萧军,结果他说“很忙,不见”。延安整风文人们都明哲保身,萧军依然故我,以至于被罚去东北挖了几年煤,后来还把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萧军建国后脾气也没变,他的日子可想而知。关于萧军硬气的一些故事也许不少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的人总愿相信那是真的,大概因为那个年代这种人太少了。&/p&&p&&b&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b&这本书总让我想起王德威那本书,所谓“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书中对林纾的论述我印象很深。那个时期林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周氏兄弟多次说过他们深受林译小说的影响。林纾翻译西洋小说虽然有他的陋习,但其最大的功绩是在中国古文和西方的现代小说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贯通了雅与俗。同时,作者引用了“影响及误读”这一理论,指出了林纾与西洋小说以及五四那一批人对林纾的误读,构成了双重误读,反而还原了西方现代小说的人道主义精神。最后一节对林纾个人的一些讨论十分感人,“拼我残年,极力卫道”,林纾该是个被后人尊敬的人。&/p&&p&&b&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b&这本书我也有太多东西没有读懂。刘小枫的思想影响了很多当代的知识分子,他的每部著作都能影响不小的反响。这本书涉及伦理学,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伦理学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所谓现代性伦理,就是人民伦理和个体自由伦理。人民伦理固然荒诞,但作者显然不满足只写到这个层面,继而提出,自由伦理就没有矛盾吗?当然有,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自由主义伦理观要求个人对自己的伦理选择必须自己承担责任,不可推给道德规戒。肉身为什么是沉重的?因为身体在世就是个体命运的发生,不是我撞上了命运,而是命运撞上了我,或者说我的身体撞上了我的灵魂。“个体命运是由个体的身体与灵魂的相逢牵扯出来的,没有偶然而在的个体身体与灵魂的相逢,也就不会有命运这回事。身体的决断逃避不了,只不过要么表现为幸福、要么表现为不幸。肉身偶在之“偶”因于身体与灵魂的一次性相逢而来的蜕变。肉身浑身是偶然,在肉身上没有丝毫必然的痕迹。正因为肉身是偶在的,所以它沉重。”读这样一本书,会有很大的收获。&/p&&p&&b&刘小枫《拯救与逍遥》:&/b&80年代就广受追捧的一本书,我也是很喜欢,不过有些难懂,本来哲学论述就很晦涩还套了个比较诗学的壳子,不少章节读了很多遍。虽然很多观点我也是不赞同,关于道德的形而上学,现代性的内在演化,以及萨特的相关论述。很佩服刘小枫的文笔。我用上面万维钢那本书中提到的方法写了一篇笔记,有3000多字,发在了微博上,@三尺读书,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这本著作略有遗憾的地方是写着写着有布道倾向了(刘小枫本人是基督徒),这难免会影响学术观点。多说一句,刘小枫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在安利大国政治,提出了什么“新国父论”,还有宪政梦,恢复大国地位之类,不懂他在搞什么。&/p&&p&&b&费孝通《乡土中国》:&/b&挺有名的一本小册子,虽然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作品,今天看来很多东西依然很深刻,比如今天的中国社会依然没有从封建血缘关系社会步入到现代社会,而是建立了一种“拟血缘”社会,即我们常说的熟人关系。不到10万字的一本书,挺值得读读。&/p&&p&&b&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b&李泽厚著名的思想史三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可能是唯一学术著作能成畅销书的,据说80年代街头小贩都卖李泽厚的书。这本古代思想史论条理非常清楚,比如把孙老韩合说,荀易庸合说,清晰明了。我读到后面宋明理学的地方有点读不懂,哲学功底有限。&/p&&p&&b&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b&这是“思想史三论”里最厚的一本。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思想灿烂辉煌,现当代思想五光十色,都值得大书特书,唯独近代那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好像没有什么值得讲得。古代史不讲,现当代也就稍微一提,近代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三不管地带。也正为如此近代的种种思想也往往被忽略,李泽厚正是力图提醒近代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这本书的特点是以人为单元,重点论述了近代几位重要的思想家。李泽厚的书往往有个特点,就是学术著作里总是夹私货,明明是思想史论,字里行间里总感觉在影射什么。他的每篇文章背后往往有些目的。可能也正因如此,古代思想史离现实太远,现当代思想又太过敏感,李泽厚才在近代思想史上大做文章。&/p&&p&&b&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b&思想史大概是“史”这一门类里最难写的,建筑史、服装史都是有实物、文献可寻,思想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理出一条线索太难太难了。之前也没读过前两本《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刚开始读有一些困难。全书以“启蒙”与“救亡”谁压倒谁的问题作为基调展开论述,以现代的三次学术论战为主线,辅之以介绍胡适、陈独秀、鲁迅、毛泽东以及新儒家的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大体面貌。书中很多论断很精辟,全书都透露着作者对中国现实及外来的思考。&/p&&p&&b&钱穆《中国文学史》:&/b&在我印象中,钱穆钱大师是位历史学家,大师的《国史大纲》和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号称“国史双壁”。现在才知道大师除了对中国文学颇有研究,还著有《中国经济学史》。这本《中国文学史》是大师在课堂讲课时,学生叶龙的课堂笔录,如今整理出版。既然是讲课,所以这本书并不枯燥,还穿插了很多名人轶事,还是比较通俗好懂,适合想对文学史有所了解的人读。对我等学中文的人来说,相当于复习了一遍文学史脉络。书后附记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这本文学史,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是一部沉痛而深情的文学史。因此,它值得尊敬。”不过,多说一句,我还是更喜欢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这两本书的成书过程也何其相似。&/p&&p&&b&孔庆东、范伯群《通俗文学十五讲》:&/b&北大出版社出得十五讲系列书很不错,涉及各个门类,我读过五六本,感觉既能当入门书,也有很多理论深入的部分,好像计划要出100本,也是挺有野心。近年来,通俗文学地位逐渐提高,不像过去一直被主流文学排斥还处在边缘地位。张恨水、金庸等研究也很多了。想起来一位老师讲过,80年代上大学不好意思读金庸,给《射雕英雄传》包个封皮,写上《红楼梦》。&/p&&p&&b&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b&好像文艺学考研,这本书属于必读书。刘俐俐教授的文章特点是重理论,读起来确实有难度,我有不少东西也读不懂。学习怎么运用理论,这是本很好的书。&/p&&p&&b&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b&这学期老师们反复提及的书,可见其重要。相当难懂的一本书,刚开始看得时候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一点点看了两三遍,连着查资料带做笔记才算大致弄懂。书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风景之发现”,作者把不曾在的东西使之成为具有普世性的、仿佛从前就存在过似的东西这样一种颠倒称为“风景之发现”。“风景”不是从来就存在,只有当人的主体性得以出现,内在个性觉醒,以全新的认识投射到客观景物中时才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贾平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