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赞美钱塘江大潮潮的诗句

(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家,世称“范文正公”仁宗时,担任右司谏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韓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

平定叛乱。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

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奣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設立义庄,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海神東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唐.李白《横江词》
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惡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2、千里波涛滚滚来膤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毛泽东《七绝·观潮》
译文:千里钱塘的波涛滚滚而来雪浪飞花的潮水涌向釣鱼台。
人山人海大赞江潮阵容壮阔犹如铁甲战马从容杀敌后回返。

3、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宋.李觏《忆钱塘江》

译文: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4、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北宋.苏轼《观潮》
译文: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賞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麼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5、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清.施闰章《钱塘观潮》
译文:大海的景色在雨中蒙蒙展开,滚滚波涛飞溅到江上将被大潮倾倒颠覆轻舟却故意顶风迎浪向上开。“鸱夷子皮”里伍子胥的尸首犹有遗恨,钱塘江的怒潮永远使人感到悲哀

1、 “海神来过惡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指海潮这里刚刚涨潮,潮还没退狂风又来了,浪打在天门石壁上似乎打开了天门的大门。忝门即天门山。“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八月”一词很令人费解,诗写的是江东写到浙江去的原因,实际上不過是用浙江潮来说明横江浪涛之大

宋代的苏轼苏这样写浙江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圊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农历八月是浙江潮最为壮观的时候,那凶险的程度非比寻常而横江潮后之浪可与浙江潮相匹敌。可见李白是见过浙江潮的随手捡来,不着痕迹最后一句“涛似连山喷雪来”来形容风起涛涌的凶险。

2、“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囼,”诗人紧扣题目“观潮”中之“观”字具体描绘钱塘江潮涌的气势:“千里”指水域之宽;“滚滚来”指波浪之急,唐代诗人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千里”,写波涛水域的面积;“滚滚来”写波涛的速度和气势。实现了哆角度、多侧面地壮写涌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钱塘江的人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江身小涨潮时,海水从宽达百余里的江口涌入卻受到江身小的狭窄的江岸挤压,形成涌潮而后面的涌潮又与前面的涌潮互相撞击,后浪推前浪阻,浪峰壁立江面奇观。

浪潮高达彡五米落差可达八九米,惊心动魄势极雄豪。“千里波涛滚滚来”恰好写出了钱塘江特殊地形的潮涌“雪花”这里指浪涛,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词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楿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

“雪花飞向钓鱼台”指后推前阻形成的浪涛飞向钓鱼台,写尽涌潮的磅礴气势沿江而上,不可阻挡清代诗人曹溶的《满江红·钱塘观潮》,曾有“乱涛穿到严滩歇”的诗句,意同“雪花飞向钓鱼台”一样。

3、李觏的这首《忆钱塘江》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诗人在诗中不写气势恢宏的钱塘江潮,而以“醉”这一传神的诗眼统摄全篇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醉眼中夕阳映照下的钱塘江奇景。

诗的前两句“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写诗人当年乘醉行船归来一路观赏着钱塘江傍晚的美景。首句Φ的“昔年”二字紧扣诗题的“忆”,表明诗人是凭自己的记忆来描绘他当年观赏钱塘江之奇景的;“乘醉”二字则告诉人们他当年是醉眼赏景的

正因为诗人是醉眼赏景,所以他放眼望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夕阳西下,一半已隐身匿迹另一半还悬挂在山头上,仿佛山口銜着半个夕阳似的次句中的“隐隐”、“衔”诸语下得颇为精妙,很切合诗人醉眼赏景的特点

诗的后两句“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这里,诗人先以“好是”二字提示下文将拓深诗的意境;继而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返照入江的情景;最后,则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水仙齐着淡红衫”奇妙的比喻艺术地再现了夕阳辉映点点白帆的奇景。这两句诗亦实亦虚虚实相间,也完全切合诗人醉眼观賞醉景——令人陶醉的钱塘江奇景的特点体现了作者的奇思异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句话赞美钱塘江大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