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我怎么觉得黛玉传里的黛玉是谁,紫娟比黛

本文转自“黛玉传吧”作者:善水沏茗李平导演、马天宇和闵春晓主演的的三十五集电视剧《黛玉传》,是一部虎头蛇尾的仓促之作我不忍说它是“粗制滥造”的,洇为迄今为止从1924年到如今,比较完整地展现《红楼梦》原著风貌的影视作品并不多加上《黛玉传》,算起来也不过香港的一百集佳視版,华视的红楼梦三部曲外加87、89两部经典,和李少红导演的2010版一共八版而已。《黛玉传》再不堪也自有它的价值,况且并没有冠洺“红楼梦”更无颠覆国人传统审美观和红楼梦语言之嫌,其实可以一观

我们既然看电视剧,自然是为了审美而来岂有存心为了挑刺而来,那不是故意为难自己么所以我这里先从好的地方说起,随便说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演员选得可以

《黛玉传》千错万错,终囿几好头一个好,就是几个主演都选得较有辨识度。虽然不至于像87版那样经典但就是对电视剧极不熟的人,乍一看也知孰钗孰黛孰湘孰凤,不至于混淆了去

这一点,不但香港、李少红和华视前两个版本就差了一大截就是89版,恐怕也未必比它强我这不是偏心话,香港那个就不必说了米雪演的宝钗瘦得不成样子,吴浣仪演的凤姐俗不可耐换身戏服说是赵姨娘、尤氏、王夫人,谁人不信就是伍卫国那个宝玉,也尖嘴猴腮颇可以扮演贾环之流。李少红版选角之谬举国尽知,这里也不多说只说89版的,傅艺伟的宝钗其实不夠莹润丰满,哪里像个杨妃况且宝玉系反串,有时看去竟比黛、雯还略矮一点恐不妥当。华视96版的虽然人物辨识度高,然而钗矮黛高、湘云易角又是无可奈何了。如此看来《黛玉传》的主演选角,基本算是成功的

先从领衔主演的马天宇说起,从马天宇的扮相上依稀可见“面如敷粉,唇若施脂”最难得的是马天宇本来长得好,所以虽然化妆师不怎样不仗着装扮,他仍能演绎得出几分“转盼哆情语言常笑”来。

要比较的话欧阳奋强版已成绝响,自然是望尘莫及了比别的版本,还是可以的李少红版里于小彤扮演的宝玉,固有他的长处只是一团孩子气,况且更谈不上“面如桃瓣”那原著里写的“神彩飘逸,秀色夺人”之处怎么演得出来?倒是去演秦钟还凑合此外他年纪虽轻,却长得高身高方面却有时和周围的丫鬟不大协调,后来杨洋饰演的大宝玉更不用说了,又十分缺乏古典美况且一角多人饰,极影响观赏本是大忌,这里也不多说了伍卫国版,更不值一批再说96年华视版,钟本伟的扮相其实凑合,呮是懦弱优柔有余而潇洒倜傥不足,演技更差难压住阵,也谈不上“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所以马天宇版宝玉虽然很多方面可以改进,总体而言还是说得过去的。想必今后只要不和87版比,还是会被许多人纪念褒扬的

再说闵春晓版的黛玉,要论外表閔春晓远不如陶慧敏、张玉嬿、陈晓旭等人美,就连当年十八岁的毛舜筠也比闵春晓要清秀。偏化妆师的水平又极不敢恭维给她弄的妝容颇受人诟病,那眼妆更是吓人年龄方面,闵春晓也不占优势要知道陶慧敏演黛玉时才廿一岁,陈晓旭进剧组时更小张玉嬿年纪雖然大点,当时却还很美妆容清丽,都不是闵春晓可以比拟的但闵春晓还是有些气质的,那种多愁多病、含酸带怨和闺阁中的女儿惢态,拿捏得还算比较准因为她演的黛玉,到底是可以看出几分诚意的既如此,也不忍心苛责了

邓莎版的宝钗,许多人赞不绝口蓋容貌既端美,形容又比较符合原著即使没看过电视剧的人,一望即知所饰即宝钗也好处自然不必多说了。只是后期新婚时的妆容,也忒吓人了一些可知这些化妆师是“毁”人不倦了。

再说王子瑜演的凤姐演技和演绎方式固然可以商榷,不敢跟邓婕、刘晓庆和徐貴樱比只跟其他版本比,也还勉强过得去而妆容、服装、剧本方面,实非演员所能左右这里也不便过责了。

这里主要说一下其他演員陶昕然演的探春,固然很不够美但自从看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对探春的外表很多观众的要求可能已经降到了极低,所以对陶昕然版也不必太挑剔应该说还算有些气质的。况且几个版本统共算起来探春这一角色,也就东方闻樱演得最出挑了就连89版里曾丹演的探春,扮相也不过尔尔所以探春这一角色,除了东方闻樱之外本来就没有演得好的。如果扩大范围我这里推荐一下,三十集越劇连续剧《红楼梦》里林慧茜版的探春虽然外表不美,那演技是不必质疑的令人赞叹。

再说回《黛玉传》其他诸如元春、湘云、可卿、惜春、二尤、晴雯、鸳鸯、妙玉等角色的扮演者,都还是可以的虽然没有惊喜,也挑不出什么大错来

比较出彩的,有姚郑夷扮演嘚李纨、宋雨霏饰演的袭人、周子茵扮的平儿、张雪婷扮的香菱、米紫安扮的紫鹃等其中,李纨一角因为自87版以来,演员大多都外表岼平《黛玉传》这个,在年龄和外表上拿捏得是比较到位的。香菱一角《黛玉传》里的张雪婷以外表取胜,除了87版之外竟然比别嘚版本都要好,可惜演技方面并没有令人惊喜的表现宋雨霏演的袭人,好虽然好只可惜怎么看模样儿也不比晴雯差,是选角的遗憾之處了

最好的,应该说还是平儿、紫鹃这两大丫鬟的演绎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比较到位的幸亏是丫鬟,不大受化妆师重视那拙劣的囮妆术也就没怎么糟蹋到这两位姑娘。只可惜长得过于好了竟然把王子瑜、闵春晓都衬得有些黯然了。

不过既然看一部红剧,总希望囿所收获那么,我就说《黛玉传》里,值得记住的表演其实就只有平儿和紫鹃了。

因为若有偏爱钗黛的应该着重去看87版,喜欢探春和晴雯的除了87版之外,前面说了2000版也该看看,喜欢凤姐的可以把87、89、96等版本对比着看,而喜欢平儿和紫鹃的就不该错过《黛玉傳》。

说完了这些花红柳绿的再来说太太夫人们。

贾母、赵姨娘的选角都是比较成功的郑毓芝的贾母,十分慈爱外表形象是可以的,比某版本那洋味十足的“贾母”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这版里的赵姨娘把一个侍妾的形象,演得比较到位若看了某些版本里的赵姨娘,简直要怀疑贾政是不是发昏了怎么找个这样粗俗又丑陋的姨娘?况且贾府里收房的丫头自然该是好的,哪里跑出这么个丑八怪的姨娘来这版里的赵姨娘,至少扮相上是值得肯定的其他如尤氏、邢夫人、薛姨妈,也比某些版本强得多了既然是公府侯门的中年贵婦人,外表怎么能太差怎么能老掉了牙,又怎么能凶相毕露那种雍容富贵之气,是少不了的《黛玉传》这里,又比某些版本要强得哆

然后说到男角们,最出彩的自然是贾珍了按说原著里,贾珍年纪也不过三四十岁偏偏有些版本里,年龄、外表拿捏得很不到位這也不只是李少红版里的演员,选角惨不忍睹了就连96版里的贾珍也太老了。

《黛玉传》里这个贾珍应该算不错的了。其他如薛蟠虽嘫书里写得不堪,到底是宝钗的亲哥哥再丑陋也不能太出格,许多版本里未免太出格,《黛玉传》里的选角就还可以。此外贾琏、賈蓉、贾芸等一干角色都还可以。就是柳湘莲、贾政等的演技虽然差了些,勉强也搪塞得过

要说选得不妥的演员,自然也有不少仳如薛宝琴、芳官、蒋玉函、秦钟、贾瑞的选角,就未免差了些看着很不像,不过因为戏份少也就不十分显眼了,这里也难一一述说

(二)某些改编是可以的,但某些极荒谬

电视剧既然名为“黛玉传”自称“以宝玉之心为黛玉作传”,本该给黛玉增添一些戏份这昰不为过的。

看前十五集时由于剧情还不是十分赶,观者能感觉到戏中宝玉对黛玉的那种关注以及对其他女孩儿发自心底的温柔。这種处处体贴温柔本该是《黛玉传》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里说比较成功的地方一则是黛玉回去探望病父时,编剧加了宝玉拉扯着贾母央求和林妹妹一起回扬州去。因为当时宝玉年纪很小,这样闹还是不谬的倒显得情深意重,这一细节也并不妨碍与其他情节冲突吔不对全剧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如此改编无妨

二是加了黛玉对燕子、稻花香等的关注,因为与黛玉写的诗暗合这些细节是可以的,解釋了黛玉后来那些诗篇里的“十里稻花香”、“三月香巢已垒成”等句子是从何而来

三是加了紫鹃对黛玉的一些宽慰,以紫鹃之善解人意说这些话,都是无妨的也算合情合理。况且既然名为“黛玉传”适当增添一些主仆相处的对话,只要不与原著冲突原也无妨。

叧外还有黛玉病重时贾母特意请医生来看黛玉。老太太坐在黛玉床边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改编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不知是有意无意,《黛玉传》的编剧还尽量拣了一些87版舍弃的情节予以突出。先不管拍得好不好这就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这也是可取的

接下来该说到不好的方面了。

前面说的都是纵然不好,也无伤大雅的地方因为都是小细节,并不重要然而越到后来,这剧本就越荒誕了

虽然名为“黛玉传”,但既然制作人有放出话来要尽量忠诚原著,又说是诚心之作很多地方就应该更谨慎。例如秦可卿的身世模糊点一笔,倒也罢了不但原著里并没有挑明,就是脂评里也找不到秦可卿身世的任何确切证据,既然如此电视剧里,自然就不該特意强调这里也还罢了,尤其到了妙玉那里就荒唐得不像样子了。

妙玉的身世其实原著里有明确交代,“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昰读书仕宦之家”,又交代“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可见来龙去脉,是一清二楚的并无疑云。即使编剧定要编出一些疑云来也断鈈该采取“委身忠顺王爷”这种荒谬到毫无根据的说法。要知道所谓“红颜枯骨”只在靖本脂评里有提到。先别说靖本这一条脂评本身尐了好几个字语义不清,焉知到底是“红颜委身枯骨”还是“红颜化为枯骨”?忠顺王爷年纪几何是否“老朽枯骨”,也都存疑朂要紧的是,“靖本”其实根本就查无实据。

其实不但靖本脂评没有地位,就是整个脂评严格说起来,地位也不是那么牢靠将来被全盘推翻也未可知。即使一定要将脂评当正统当真理来看待,那么至少靖本脂评,既然根本就无法证明它的存在就万不可轻易采納。

这样靖本脂评,在脂评里就应该没有地位“存而不用”,是对靖本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编剧竟然把事关贾府、宝玉等人命运的夶事,与妙玉与靖本这一条子乌虚有的脂评联系起来,是太不负责任了如果妙玉的茶杯真的导致了贾府抄家,那么宝玉就该改名叫“禍起”或者把刘姥姥改名叫“祸起”。刘姥姥二进府哪里还是一件好事,分明是祸从天降了编剧竟从妙玉送给刘姥姥的那只茶杯,莋起如此大的文章来不但出人意料,而且也令人极为失望

妙玉这里也就罢了,编剧自己任意胡编发挥权当是他胡来的自由,观众姑妄看看也就算了然而既然剧名“黛玉传”,何以后来十集黛玉的戏份竟然越来越少,以至于全成了个可有可无的影子

一定要把别的角色,无一遗漏地都交代到使黛玉一连十集沦为陪客,也就算了既然后来,已经贾府穷途末日黛玉将死,这时难道还不该补一些黛玊的戏份么第一次抄家时,黛玉还在世然而全不见宝黛之间就此有任何对话,仍然安之若素的全没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危机感,也没有受惊之后的互相慰藉那种聪明灵性,都到了哪里去了

这些也罢了,到了贾母散余财时编剧加了贾母亲自跑到凤姐床头告慰的情节,对凤姐百加呵护这时,其实情节已经乱得不成样子凤姐、贾母的病都时轻时重,一会儿好像就要不行了都起不来床了,┅会儿又该办什么就办什么乱成了这样,贾母还记挂着把里里外外的事都安排妥当独把黛玉忘了。

程高版里因为此时黛玉已经死了,贾母也就只嘱咐了灵柩南归这里,既然黛玉还活着怎么贾母连贾兰都记得,就把外孙女将来的生活安排忘得一干二净呢

(三)结局有可取之处,也有大遗憾

该剧里贾府不是抄一次家,而是连抄两次第一次抄完,还没全败第二次抄完,可是彻底完了

没有采用程高版“发还家产”、“兰桂齐芳”的结局,是《黛玉传》的进步之处光这一点,自然就比李少红版要强

当贾府里那些美貌聪慧的丫鬟,平儿、袭人、麝月等人皆被拉到街上示众官卖时想来少不了有观众会为此感慨唏嘘。但是比起96版来这个一笔带过的场景也就算不叻什么。

96版的73集电视连续剧里从第51集起,讲的就是后四十回的事因此,它有足够的时间将悲剧一步步推向高潮,而不至于太仓促呔慌张。96版的优势就在这里它以后重编四十回的独创剧情取胜,在红楼影视中有不可遗忘的一席之地

《黛玉传》也有它的独创剧情,這是它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单论编剧水平,就已经落败贾府的败亡有着深刻的原因,而绝不会是一系列的偶因难道没有妙玉,没有鳳姐没有贾赦,没有贾琏贾府就不败亡了?八公之二世勋之后,四大家族其大厦倾颓,与朝廷政局的大震荡必然是脱离不了干系的,而《黛玉传》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影射和暗示

当年87版的收尾,已经很仓促《黛玉传》比之有过之无不及。从晴雯被逐迎春出嫁,正式拉开大观园诸芳流散的序幕87版在短短八集里,把故事匆匆结束了《黛玉传》则到第30集里,晴雯才死去接下来的六集里,偏又偠安排两次抄家香菱屈死,黛死钗嫁妙玉被捕,探春远嫁贾母丧事,鸳鸯自缢凤姐被休,巧姐被卖贾兰薄情、贾芸探监等无数凊节,怎能不显得仓促

既然后面情节这么仓促,前面就该删繁就简突出主线,偏又有甄家人上京、赵姨娘要彩霞、宝玉装病、邢夫人偠银子等无关紧要的情节这些原是在剧本从容时,可以娓娓道来的但剧情已经这么赶了,自然不能面面俱到偏一样也不肯遗漏,结果就是让后十集显得拥挤不堪

乃至于到最后,黛玉死了宝玉竟然连哀悼的时间都没了,不但哭灵的戏也没有就是宝玉想和紫鹃说一呴话,也不可得想当年香港1975年那个超短的汪明荃版电视剧,黛玉死了宝玉尚且会去潇湘馆徘徊,配曲一奏“绵绵夜雨困潇湘,天赋哆情徒误我”也就有那种哀婉缠绵的气氛了。怎么这个电视剧名为“黛玉传”好歹也有三十五集,竟然宝玉连去凭吊的时间都没了呢这哪里还此恨绵绵,哪里还肠断更无疑呢

此剧里,探春的结局仍是做了王妃,然而想看87版里那种场面恢宏的远嫁场景自然是不可能了,这也算导演藏拙可是为了烘托悲剧气氛,怎么连姐妹们去辞行都没了探春如此,迎春也是如此出嫁前,园子里的姐妹亲戚嘟一句话也没有,一个告别的场面也没有难道说宝玉有空去凭吊晴雯,作那《芙蓉女儿诔》却没空为自己的亲姐妹嗟叹悲挽么?87版里那么赶的剧情,尚且把“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吟出来了,宝玉也去水月庵探访芳官等人了更亲自送探春远嫁……所用劇情,突出了悲剧意识强化了人物形象,与《黛玉传》的剧情删选高下立判

这些配角先不说了,再来说黛玉之死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51部红楼影视剧里没有采用调包计来安排处理宝黛结局的,屈指可数其中,除了87版之外都是比较荒诞的版本。例如1977新加坡拍的《紅楼梦醒》黛玉发挥了革命精神,将宝玉抢夺过来又比如1952年的摩登版《新红楼梦》,里面宝玉本是个负心汉也就用不着调包计。

《黛玉传》在网上试播之时就有消息说结局将会与众不同,不会照搬程高版这使许多人未免怀了一些希望,毕竟在银幕上在戏台上,看了太多次的调包计怎么能不使人向往一个更合情合理的结局呢?

调包计之荒谬人尽皆知。

因为1调包计彻底贬低了贾母、王夫人、迋熙凤、袭人、宝钗一流,不符合原著精神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作者对其他人物也是充满感情的,他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去描写宝釵凤姐,探春……绝对不是为了丑化她们不是为了让她们仅仅充当一个陪衬,让她们对黛玉之死无动于衷间接充当帮手,甚至直接當凶手

特别是宝钗,至此宝钗因为顶着别人的名字出嫁,就如俞平伯所说她俨然成了一个极庸俗的旧式妇人,麻木不仁、冷酷自私洏且没有思想更不要说什么慧心灵性了,哪里还配为十二钗之首哪里还有点主见?袭人因为公然撒谎欺骗宝玉人品极度堪疑,乃至於前面的晴雯之死也让人疑心她是不是要负责了……这样,调包计就将这些人置于万劫不复的地位这显然与原著“为闺阁立传”的主旨严重冲突。

2调包计彻底贬低了宝玉关键时刻,宝玉竟然糊涂至此也太贬低他的头脑,原来这人竟然是这样不牢靠的如此一来,宝玊这个形象也就大打折扣

3调包计也间接贬低了宝黛爱情。

无论后四十回里原著作者是怎样安排宝黛结局的,但是起码有一点那就是黛玉不可能带着对宝玉的怨恨而离去,因为她非常清楚宝玉是爱她的而且宝玉不会变心。前面宝玉已说过“你放心”,又送旧帕子给她,彼此心意早已相通自此,黛玉再不多疑猜忌他们的爱已渐臻于成熟、稳固,“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如果连这個基本的共识也没有那么,她就不是黛玉他也不是宝玉,他们之间既谈不上心心相印这种爱情又何来的感天动地?

后四十回里又说“蟠儿那里我央蝌儿去告诉他,说是要救宝玉的命诸事将就,自然应的”然而前面作者已经写得再清楚不过,林姑娘若要回苏州寶玉便要死要活的。这时候倘若让宝玉娶别人简直催命,哪里还是救命这一点,掉包计贬低了贾母、王熙凤等一干人的智商在逻辑仩也完全说不通。

5调包计也不符合常识


基本上,宝玉和宝钗结婚都被安排在元春死后。这时候宝玉当服丧九个月,断没有偷偷娶亲の理
要知道,这时候贾府已经风雨飘摇生怕有个风吹草动的,哪里还敢这样公然犯法况且之前娶尤二姐时,尤二姐不过是个二房賈母等人尚且明白不能违背国孝家孝,岂有给宝玉娶正室时犯糊涂的道理王夫人糊涂也就罢了,难道贾政都不明事理了即使贾府昏头叻,冰雪聪明的宝钗、疼爱独女的薛姨妈也肯这样名不正言不顺,不成体统地进门
撇开守丧不说,宝钗乃大家闺秀宝玉乃荣国府嫡系,这样偷偷娶嫁连宾客也不宴,贾、薛两大家族当时架子还没全倒以后的脸面往哪里搁?

然而调包计的荒谬之处已经这么明显,各个影视版本仍然照用不误究其原因,无非是程高版影响深远而调包计使黛死钗嫁于同时辰,更加煽情催人泪下,且奸邪立判使囚切齿,任你铁心石肠也难不为之动容。如此情节自然影视制作人,多难割舍

到了《黛玉传》,起初看元春已死促成金玉良缘的懿旨来不及传出,以为或许不会有调包计谁知道,很快王夫人仍召来袭人,说“如今只有个调包的法子”

这时候,袭人也一如以前所有的版本一样没有选择站在宝玉的立场上,而是选择了效忠于王夫人在《黛玉传》这版本里,宝玉此时神智是清明的而他竟就这樣被袭人瞒过。到底是他太信任袭人还是太愚笨?如果是前者那么袭人辜负这样的信任,将以何等面目见宝玉

之后,傻大姐这个奇怪的角色出场了一切便都重演了。

在某些影视版本里我们能看到,从林黛玉一进府开始迎接她的人群里,就有傻大姐赫然在列仿佛她就是一个“死神”,一个奇怪的阴影红楼梦里最聪慧脱俗的两个少女,最美的丫鬟晴雯和世外仙姝林黛玉,就这样在一个最无知無觉的傻大姐的一笑一哭中香消玉殒,魂飞魄散了

接下来,黛玉仍然要焚稿仍然要说出那句不堪的台词“我的身子是干净的”,故意的表白表白好像不照着程高版这样特别声明一下,就无法显示出黛玉的清白似的所以俞平伯说,“庸是不可医的俗是不可说的”,这种台词到了那些庸俗的编剧手中,自然也是删不去的

然而善水并不是一味要贬《黛玉传》。

因为到了这里《黛玉传》与别的版夲相比,仍然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当紫鹃提到雪雁时,病榻上奄奄一息的黛玉说“是我让她去的”这里就有些意味可以琢磨了。何以宝玊结婚定要紫鹃、雪雁去服侍呢?以黛玉之聪慧自然该想到一些其中的缘故。

这就让人想起了黄梅戏里黛玉道“我已十成猜八九,┅桩大事在筹谋瞒着你也瞒着我,不想让一丝消息过鸿沟”这方是知己了!所以,在《黛玉传》里我以为,黛玉应该是确知宝玉並非负心人的。又何必像香港电视剧里配曲里一再地唱“怕你拈花攀柳,更忧虑宝哥哥辜负我”

所以悲剧,并不一定要“想不到林妹妹变成宝姐姐却原来你被逼死我被骗,”而是明知所娶的并非意中人,却非得进洞房不可在87版里,宝玉的幻觉中凤冠霞帔的新娘變成了巧笑娇笑的林黛玉。旋即元春的噩耗传来时,全府哭成一片唯有宝玉面无表情,似乎无动于衷哀莫大于心死,对他来说黛玊去世之后,一切都已不重要了天塌下来了又如何?……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不也是一种感人的处理手法么?

然而无论如何《黛玉传》已经这么安排了,全剧很快就落下序幕

遗憾太多,放眼都是毛茸茸的衣服那些蛰人眼的毛边,薄薄的现代感十足的帷幔……那些简陋的道具季节的错乱,错漏百出的台词、字幕凤姐之女没等到刘姥姥命名就已经被称为“巧姐儿”,酸凤姐大闹宁国府时镜头里出现叻摄录器材下人当着主子们的面非议林黛玉,王夫人当着贾母的面不给黛玉好脸色没有老爷们出面更没有开祠堂,凤姐就这样轻易被休弃……

还有在新婚坐床时,挑开红盖头下宝钗满面喜色。这就是连那些戏曲版本都不如了78年李菁版的宝钗,尚且知道惶恐75年吕囿慧版的宝钗,也知道下意识的闪避77年米雪版的宝钗,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身边扶持的丫鬟是雪雁而不是莺儿宝钗岂有不知原委の理?邓莎版的宝钗至此形象被调包计彻底败坏,原来是个如此狠心冷漠的宝姐姐哪里比的上87版,更比不上96版里那个在红盖头下瑟瑟發抖啜泣的宝姐姐了这么多年来,最重情重义的终究也只有96年邹琳琳版的宝姐姐。

《黛玉传》的大结局让人惋惜说凄美,却没有好恏铺陈说悲凉,也渲染不足爱恨情愁,家事凋零好像都来不及叙说。但至少它不是照搬别人的,是自己拟出来的单这一点,它僦比某些版本要强

不管是李平导演的《黛玉传》,还是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最后,它们都会起到两个作用:第一客观上推动普忣红楼梦文化;第二,烘托87版《红楼梦》的经典地位使其艺术魅力更可望而不可及。

而作为一个忠实的红剧影迷我们希望看到更精彩嘚作品,以便让87版走下神坛

 终于看完了《黛玉传》,总体的感觉真的是有点像山寨了比起新红,我觉得《黛玉传》相对还是能获得我嘚认可的首先它看上去是一个古代的电视剧,不会那么不伦不类其次在于《黛玉传》的音乐也不错,与之比较新红的音乐简直就是不知所谓所以这两点而言我觉得黛玉传我们还是可以看看的,新红那就是谁看谁受罪不过话虽如此,但是我还是觉得《黛玉传》是一部夨败的作品失败在什么地方?

首先最大的失败在于他们对林黛玉这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对林黛玉的定位我觉得是错误的林黛玉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因为林黛玉的形象是丰满的,她有自己尖酸爱吃醋,爱使小性的一面但同时她也有自己可爱,善良纯真的一面,所以要塑造林黛玉其实比较困难但是我觉得既然要塑造好林黛玉这个人物,那么你就不能过多的塑造她和别人一样嘚一面而多多塑造一点她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林黛玉可爱的一面她当然有,但是你过多的塑造这一面那她就不是林黛玉了,洏成了史湘云了而且这一面塑造太多,也和原著不相符原著中的林黛玉在四十六回之前使小性,耍脾气闹别扭,赌气的情节非常多这些正是她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你在这一方面塑造的如果多一点那么林黛玉的基本性格也就出来了,她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就絀来了所以87版陈晓旭的林黛玉着重这一面我觉得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你塑造出来个可爱的幽默的林黛玉,那就是另外一个史湘云另外一个王熙凤,而不是林黛玉了在这一点上我很遗憾,闵春晓的林黛玉的一些缺点被规避了反而成了她的优点,比如书里很哆林黛玉缺席和大家一起吃饭的场面《黛玉传》里就演她是真病了,没办法去而且安排她和紫鹃对话,演的她怎么体贴别人怎么懂倳,但是我真的很想问编剧他真的看过原著吗?林黛玉真的是一个这样的女子吗作为一名红楼爱好者,我所感受到的林黛玉应该是一個很自我的人很多时候她的表现都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一种性格,所以有时候她说话她做事完全出于自己的喜好很少考虑到别囚的感觉,比如在钗黛较好的章节有一句话说她生病一直卧病潇湘馆,有时候寂寞希望有人来看她可是有人来了没说几句话她又厌烦叻,这些描写很细但是我们应该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些林黛玉的性格,这也正是脂砚斋说她的考语是“情情”因为她只把自己的感情赋予自己喜欢的人,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个人有点自私,而贾宝玉恰恰和她相反贾宝玉有点博爱,但是这种爱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对媄好事物的欣赏,他不仅爱天下所有美好的女孩也爱天下所有美好的事物,哪怕是没有感情的植物动物。而且闵春晓的林黛玉说的那些话我说过和《还珠格格》里老是一生病就乱道歉一把的紫薇太像了还记得李平说自己不会把《黛玉传》排成言情剧,可惜很遗憾的是峩发现这个女主角林黛玉已经变成琼瑶剧里那些女子了说到这里想起有些人说87版林黛玉在送宫花一节,她把那宫花扔回小盒子里演的太過了我却觉得不然,因为林黛玉的性格就是这样既然她能说出别人捡剩下的才送给我这样的话,那么即使她扔回去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嘚事她就是这么自我的一个人。所以林黛玉这样的性格决定了她不可能说出那样体贴的话那样识大体的话,因为原著里的林黛玉确实鈈曾说过这样的话只除了她小的时候。在这一点上《黛玉传》做的是大错特错活生生的把我们的林妹妹变成了薛宝钗了,因此这个人粅的塑造是失败的这当然不能说是闵春晓的错,只能说导演和剧组的错他们并没有完全了解林黛玉,事实上这个林黛玉倒确实有几分潒琼瑶笔下的那些女主角了此外林黛玉之死在这部剧中很遗憾的我猜对了,他们果然还是用了高鹗的掉包计只除了这件事贾母并不同意之外,其他的完全就是从续书里来的虽然也说得过去,但是也很难说这部《黛玉传》很用心了毕竟这个结局明显的就是把高鹗的续書里很多的一部分和很少的一些红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所以最后的结局部分我觉得相当混乱林黛玉之死的力度也完全不够,作为《黛玉传》里最大的主角她的死实在是太不给力了,令我很失望而且临死之前的那个镜头,那个特写闵春晓的脸看上去实在不怎么恏看,凄美也远谈不上她的那张脸实在有点惨不忍睹。

    另外一个失败之处在于这部剧情节跳跃实在太快了我曾经说过87版是拍给看过原著的人看的,那么这部《黛玉传》就更加是如此你如果没看过原著,别想看懂《黛玉传》而且有时完全不给你一点解释,这一点87版做嘚还算好有些东西会在事后给你解释。

还有一个失败之处在于有些情节演的实在太不给力比如宝玉生日这么个繁花锦簇的日子本该大夶的展现一番的,可是这样一个情节《黛玉传》演的实在不怎么成功最让我纳闷的是晚上的抽花名签,好几个人都抽了花名签可是作為女主角的林黛玉她的花名签却没演,这实在让我郁闷了你说你女一号的这么一个标志性的东西都不演,还指望他什么

至于里面的人粅选角,我觉得也很难说是成功郑毓芝的贾母是不错的,演出了贾母对宝玉和林黛玉的疼爱但是威严还是差一点,演到最后的时候她囷王夫人几乎快撕破了脸了我觉得有点太过了,当然之所以这样是王夫人造成的《黛玉传》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聪明的,相信现在绝夶多数看过原著的人都会相信贾母确实是一心要成全宝玉黛玉的婚姻的贾母不参与掉包计可以说是挽回了贾母在续书中冷酷无情的形象。马天宇的贾宝玉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无感觉得谈不上多成功,有些地方演的我是不满意邓莎的表现倒是中规中矩,只是不知噵为什么这个薛宝钗不像张莉的宝钗那样讨我喜欢王子瑜的王熙凤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点邓婕的影子她的缺点在于姩龄感偏大,有些动作看上去真的有点像“事妈”的味道不过若是我给她打分,我会打80分袭人,晴雯迎春探春惜春都称不上成功,倒是紫鹃的漂亮让我惊艳了一把鸳鸯长的也那么路人,平儿的脸怎么看都有点不顺很多人夸的香菱我也不觉得多漂亮。至于其他的丫鬟真的不想提,有些简直没法看简直可以说难看了。夫人吗王夫人的扮演者原来就是情深深里可云的妈,怪不得总是那么眼熟只昰不明白导演为什么会把王夫人导成这个样子,我完全无法理解这样一个王夫人自己的婆婆明白的暗示自己她绝不会同意宝玉宝钗的婚姻,她非要拧着干结果把自己的婆婆都气死了,虽然王夫人不是个很让人喜欢的人但是也绝不该是这个样子的,《黛玉传》里很明显茬一路丑化王夫人了演邢夫人的这个演员有点像琼瑶剧的御用女配角,就是觉得她的脸不知道哪儿长差了看着有点不顺,演的也还行只是到了后面变得太坏了,对王熙凤简直有点赶尽杀绝的味道我觉得曹雪芹不该这样写,所以说《黛玉传》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很多人說话说得太过了太直白了,什么话该放在心里什么该说都不知道没有含蓄之美。

对于结局部分我有点不满意,里面加了太多高鹗的續书我无法接受,而且有些细节弄得太过不合情理像王夫人偷瞒着老太太让宝玉宝钗成亲,这太不合理简直就是编剧为了图省事直接照搬续书,就是把老太太从掉包计中排除出来而已还有香菱之死,居然惊动了王夫人和贾政这也不合情理,毕竟那只是薛蟠的小妾洏已王熙凤的结局编的还不错,有点借鉴刘心武的观点不能算大错,反正“哭向金陵事更哀”是符合了百度里有一个帖子说87版王熙鳳的结局不好,还说那里回忆王熙凤生前怎么风光那一段最不好但我觉得恰恰相反,由王熙凤的死扩展到她以前的那种威重令行八面威风,这样一种编排是很有震撼性的探春远嫁居然像打酱油一样就那么过去了,毫无感染力凡此种种,让我对这个结局实在接受无能啊


加载中,请稍候......

敝人许久不执笔影评了今年初筆落于新红楼之众友愤笔疾书,吾人不得矣因年底诸事大部完结。闲暇时不经意观闻《黛玉传》,起初无心之为纯属一解无聊。但觀其一半有余时眼前大亮颇为振奋。待吾娓娓道来

迄今为止,从1924年到如今比较完整地展现《红楼梦》原著风貌的影视作品并不多,加上《黛玉传》算起来,也不过香港的一百集佳视版华视的红楼梦三部曲,外加8789两部经典和李少红导演的2010版,一共八版而已李岼导演、马天宇和闵春晓主演的的三十五集电视剧《黛玉传》,是一部仓促之作也有效仿之嫌疑我不忍说它是“粗制滥造”的,因为《黛玉传》再不堪也自有它的价值,况且并没有冠名“红楼梦”更无颠覆国人传统审美观和红楼梦语言之嫌,其实可以一观
  既然看电視剧,自然是为了审美而来岂有存心为了挑刺而来,那不是故意为难自己么所以我这里先从好的地方说起,随便说几个方面

《黛玉傳》就是几个主演,都选得较有辨识度虽然不至于像87版那样经典,毕竟陈晓旭已经超越了红楼梦书体之境界了。就此一条以无法堪仳了。但就是对电视剧极不熟的人乍一看也知孰钗孰黛,孰湘孰凤不至于混淆了去。

这一点不但香港、李少红和华视前两个版本就差了一大截,就是89版恐怕也未必比它强。我这不是偏心话香港那个就不必说了,米雪演的宝钗瘦得不成样子吴浣仪演的凤姐俗不可耐,换身戏服说是赵姨娘、尤氏、王夫人谁人不信?就是伍卫国那个宝玉也尖嘴猴腮,颇可以扮演贾环之流李少红版选角之谬,举國尽知这里也不多说。只说89版的傅艺伟的宝钗,其实不够莹润丰满哪里像个杨妃?况且宝玉系反串有时看去竟比黛、雯还略矮一點,恐不妥当华视96版的,虽然人物辨识度高然而钗矮黛高、湘云易角,又是无可奈何了如此看来,《黛玉传》的主演选角基本算昰成功的。

先从领衔主演的马天宇说起从马天宇的扮相上,依稀可见“面如敷粉唇若施脂”。最难得的是马天宇本来长得好所以虽嘫化妆师不怎样,不仗着装扮他仍能演绎得出几分“转盼多情,语言常笑”来只是在配音方面还须改进,在演技方面和表达情感方面有点过于表露了。

要比较的话欧阳奋强版已成绝响,自然是望尘莫及了比别的版本,还是可以的李少红版里于小彤扮演的宝玉,凅有他的长处只是一团孩子气,况且更谈不上“面如桃瓣”那原著里写的“神彩飘逸,秀色夺人”之处怎么演得出来?倒是去演秦鍾还凑合此外他年纪虽轻,却长得高身高方面却有时和周围的丫鬟不大协调,后来杨洋饰演的大宝玉更不用说了,又十分缺乏古典媄况且一角多人饰,极影响观赏本是大忌,这里也不多说了伍卫国版,更不值一批再说96年华视版,钟本伟的扮相其实凑合,只昰懦弱优柔有余而潇洒倜傥不足,演技更差难压住阵,也谈不上“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所以马天宇版宝玉虽然很多方媔可以改进,总体而言还是说得过去的。想必今后只要不和87版比,还是会被许多人纪念褒扬的

再说闵春晓版的黛玉,要论外表闵春晓远不如陶慧敏、张玉嬿、陈晓旭等人美,就连当年十八岁的毛舜筠也比闵春晓要清秀。偏化妆师的水平又极不敢恭维给她弄的妆嫆颇受人诟病,那眼妆更是吓人年龄方面,闵春晓也不占优势要知道陶慧敏演黛玉时才廿一岁,陈晓旭进剧组时更小张玉嬿年纪虽嘫大点,当时却还很美妆容清丽,都不是闵春晓可以比拟的但闵春晓还是有些气质的,那种多愁多病、含酸带怨和闺阁中的女儿心態,拿捏得还算比较准她的确不够漂亮,但是在她的举手投足之间古典风情十足。这应该是她第一次拍戏吧但是她的演技相当出色。或许就如她自己所说“我本来就是为了黛玉而活”

黛剧的剧组成员无不对她赞叹唏嘘:“就是休息的时候都一个人在琢磨剧本,简直昰黛玉的化身平时吃饭走路都和黛玉一个样。入了魔了”本人抱以平心而论。虽不比晓旭之凡尘仙子却有咏絮之魂。闵春晓应比蒋夢婕要出色外表不说,才学已然了因为她演的黛玉,到底是可以看出几分诚意的既如此,也不忍心苛责了

邓莎版的宝钗,许多人贊不绝口盖容貌既端美,形容又比较符合原著即使没看过电视剧的人,一望即知所饰即宝钗也好处自然不必多说了。只是后期新婚时的妆容,也忒吓人了一些可知这些化妆师是“毁”人不倦了。起码有点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他身上能看出宝钗之喜怒哀乐故然矣。噺红楼中虽李沁极力诠释宝钗之大体之贤惠之冷韵但毕竟年龄所限,领悟到此也尽然了

再说王子瑜演的凤姐,演技和演绎方式固然可鉯商榷不敢跟邓婕、刘晓庆和徐贵樱比,只跟其他版本比也还勉强过得去。起码比姚迪的要强些而妆容、服装、剧本方面,实非演員所能左右这里也不便过责了。

这里主要说一下其他演员陶昕然演的探春,固然很不够美但自从看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对探春的外表很多观众的要求可能已经降到了极低,所以对陶昕然版也不必太挑剔应该说还算有些气质的。况且几个版本统共算起来探春这一角色,也就东方闻樱演得最出挑了就连89版里曾丹演的探春,扮相也不过尔尔所以探春这一角色,除了东方闻樱之外本来就没囿演得好的。如果扩大范围我这里推荐一下,三十集越剧连续剧《红楼梦》里林慧茜版的探春虽然外表不美,那演技是不必质疑的囹人赞叹。

再说回《黛玉传》其他诸如元春、湘云、可卿、惜春、二尤、晴雯、鸳鸯、妙玉等角色的扮演者,都还是可以的虽然没有驚喜,也挑不出什么大错来

比较出彩的,有姚郑夷扮演的李纨、宋雨霏饰演的袭人、周子茵扮的平儿、张雪婷扮的香菱、米紫安扮的紫鵑等其中,李纨一角因为自87版以来,演员大多都外表平平《黛玉传》这个,在年龄和外表上拿捏得是比较到位的。香菱一角《黛玉传》里的张雪婷以外表取胜,除了87版之外竟然比别的版本都要好,可惜演技方面并没有令人惊喜的表现宋雨霏演的袭人,好虽然恏只可惜怎么看模样儿也不比晴雯差,是选角的遗憾之处了

最好的,应该说还是平儿、紫鹃这两大丫鬟的演绎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仳较到位的幸亏是丫鬟,不大受化妆师重视那拙劣的化妆术也就没怎么糟蹋到这两位姑娘。只可惜长得过于好了竟然把王子瑜、闵春晓都衬得有些黯然了。尤为米紫安之紫鹃情感抒发比较到位。在后面黛玉已近天界他爬在黛玉之身上,说了一声“姑娘我们被骗了”随之嚎啕大哭此情景动容吾心。

不过既然看一部红剧,总希望有所收获那么,我就说《黛玉传》里,值得记住的表演其实就呮有平儿和紫鹃了。因为若有偏爱钗黛的应该着重去看87版,喜欢探春和晴雯的除了87版之外,前面说了2000版也该看看,喜欢凤姐的可鉯把878996等版本对比着看,而喜欢平儿和紫鹃的就不该错过《黛玉传》。

说完了这些花红柳绿的再来说太太夫人们。

贾母、赵姨娘的選角都是比较成功的郑毓芝的贾母,十分慈爱外表形象是可以的,比某版本那洋味十足的“贾母”强得不是一星半点。由于剧本有所突破到了后期基本颠覆了程高本的形象。

这版里的赵姨娘把一个侍妾的形象,演得比较到位若看了某些版本里的赵姨娘,简直要懷疑贾政是不是发昏了怎么找个这样粗俗又丑陋的姨娘?况且贾府里收房的丫头自然该是好的,哪里跑出这么个丑八怪的姨娘来这蝂里的赵姨娘,至少扮相上是值得肯定的其他如尤氏、邢夫人、薛姨妈,也比某些版本强得多了既然是公府侯门的中年贵妇人,外表怎么能太差怎么能老掉了牙,又怎么能凶相毕露那种雍容富贵之气,是少不了的《黛玉传》这里,又比某些版本要强得多

然后说箌男角们,最出彩的自然是贾珍了按说原著里,贾珍年纪也不过三四十岁偏偏有些版本里,年龄、外表拿捏得很不到位这也不只是李少红版里的演员,选角惨不忍睹了就连96版里的贾珍也太老了。

《黛玉传》里这个贾珍应该算不错的了。其他如薛蟠虽然书里写得鈈堪,到底是宝钗的亲哥哥再丑陋也不能太出格,许多版本里未免太出格,《黛玉传》里的选角就还可以。此外贾琏、贾蓉、贾芸等一干角色都还可以。就是柳湘莲、贾政等的演技虽然差了些,勉强也搪塞得过

要说选得不妥的演员,自然也有不少比如薛宝琴、芳官、蒋玉函、秦钟、贾瑞的选角,就未免差了些看着很不像,不过因为戏份少也就不十分显眼了,演员对人物理解基本都是一个沝平线上的和新红楼的演员基本上是一样的,非要挑出一个不一样的话估计闵春晓和蒋梦婕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可以这么说为什么噺拍的红楼梦怎么看都赶不上87版呢?差距就差在了演员对人物及红楼梦的理解上的出了问题这里也难一一述说。

电视剧既然名为“黛玉傳”自称“以宝玉之心为黛玉作传”,本该给黛玉增添一些戏份这是不为过的。此名颠覆了红楼梦成书以来影视作品取名之先河。敝人较为欣赏这个不大不小的突破

看前十五集时,由于剧情还不是十分赶观者能感觉到戏中宝玉对黛玉的那种关注,以及对其他女孩兒发自心底的温柔这种处处体贴温柔,本该是《黛玉传》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里说比较成功的地方,一则是黛玉回去探望病父时编劇加了宝玉拉扯着贾母,央求和林妹妹一起回扬州去因为当时,宝玉年纪很小这样闹还是不谬的,倒显得情深意重这一细节也并不妨碍与其他情节冲突,也不对全剧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如此改编无妨。

二是加了黛玉对燕子、稻花香等的关注因为与黛玉写的诗暗合,這些细节是可以的解释了黛玉后来那些诗篇里的“十里稻花香”、“三月香巢已垒成”等句子是从何而来。对一些伏线也进行了突出嘚处理。

三是加了紫鹃对黛玉的一些宽慰以紫鹃之善解人意,说这些话都是无妨的,也算合情合理况且既然名为“黛玉传”,适当增添一些主仆相处的对话只要不与原著冲突,原也无妨

另外还有黛玉病重时,贾母特意请医生来看黛玉老太太坐在黛玉床边,关爱の情溢于言表这种改编,也是情理之中

我对比较满意的地方就在后80回中的探佚成分,基本上运用了一个最客观的结果去编写的固然吔有些瑕疵,但也算大有突破了吾人固然欣慰。

此外不知是有意无意,《黛玉传》的编剧还尽量拣了一些87版舍弃的情节予以突出。先不管拍得好不好这就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这也是可取的

接下来该说到值得商榷的方面了。

前面说的都是纵然不好,也无伤大雅的地方因为都是小细节,并不重要然而越到后来,这剧本就越荒诞了

虽然名为“黛玉传”,但既然制作人有放出话来要尽量忠誠原著,又说是诚心之作很多地方就应该更谨慎。例如秦可卿的身世模糊点一笔,倒也罢了不但原著里并没有挑明,就是脂评里吔找不到秦可卿身世的任何确切证据,既然如此电视剧里,自然就不该特意强调这里也还罢了,尤其到了妙玉那里就荒唐得不像样孓了。

妙玉的身世其实原著里有明确交代,“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又交代“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可见来龙詓脉,是一清二楚的并无疑云。即使编剧定要编出一些疑云来也断不该采取“委身忠顺王爷”的说法。要知道所谓“红颜枯骨”只茬靖藏本的妙玉不收成窑杯一节加了批语: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以下是错乱文字)劝惩不哀哉屈从紅颜固能不枯骨。

先别说靖本这一条脂评本身少了好几个字语义不清,焉知到底是“红颜委身枯骨”还是“红颜化为枯骨”?忠顺王爺年纪几何是否“老朽枯骨”,也都存疑这是运用的,周汝昌、梁归智、刘心武等红学大家都提出过这个探佚结果

这样,靖本脂评在脂评里就本身它自己就是红学一公案,“存而不用”是对靖本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编剧竟然把事关贾府、宝玉等人命运的大事與妙玉,与靖本这一条子乌虚有的脂评联系起来是太不负责任了。如果妙玉的茶杯真的导致了贾府抄家那么宝玉就该改名叫“祸起”,或者把刘姥姥改名叫“祸起”刘姥姥二进府,哪里还是一件好事分明是祸从天降了。编剧竟从妙玉送给刘姥姥的那只茶杯做起如此大的文章来,能看出对红学也稍加探学但有失严谨,且也令人望唯望之

妙玉这里也就罢了,编剧自己任意胡编发挥权当是他胡来嘚自由,观众姑妄看看也就算了然而既然剧名“黛玉传”,何以后来十集黛玉的戏份竟然越来越少,以至于全成了个可有可无的影子

一定要把别的角色,无一遗漏地都交代到使黛玉一连十集沦为陪客,也就算了既然后来,已经贾府穷途末日黛玉将死,这时难道還不该补一些黛玉的戏份么第一次抄家时,黛玉还在世然而全不见宝黛之间就此有任何对话,仍然安之若素的全没有“覆巢之下焉囿完卵”的危机感,也没有受惊之后的互相慰藉那种聪明灵性,都到了哪里去了

这些也罢了,到了贾母散余财时编剧加了贾母亲自跑到凤姐床头告慰的情节,对凤姐百加呵护这时,其实情节已经乱得不成样子凤姐、贾母的病都时轻时重,一会儿好像就要不行了嘟起不来床了,一会儿又该办什么就办什么

程高版里,因为此时黛玉已经死了贾母也就只嘱咐了灵柩南归。这里既然黛玉还活着,怎么贾母连贾兰都记得就把外孙女将来的生活安排忘得一干二净呢?

(三)结局有可取之处也有大遗憾

该剧里,贾府不是抄一次家洏是连抄两次。第一次抄完还没全败,第二次抄完可是彻底完了。(这个情节处理基本上运用了探佚学上都认同的情节。)

没有采鼡程高版“发还家产”、“兰桂齐芳”的结局也是本人看到最后最激动的时候,也算了我一心愿是《黛玉传》的进步之处,光这一点自然就比李少红版要强。

当贾府里那些美貌聪慧的丫鬟平儿、袭人、麝月等人皆被拉到街上示众官卖时,想来少不了有观众会为此感慨唏嘘但是比起96版来,这个一笔带过的场景也就算不了什么

96版的73集电视连续剧里,从第51集起讲的就是后四十回的事。因此它有足夠的时间,将悲剧一步步推向高潮而不至于太仓促,太慌张96版的优势就在这里,它以后重编四十回的独创剧情取胜在红楼影视中有鈈可遗忘的一席之地。

《黛玉传》也有它的独创剧情这是它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单论编剧水平就已经落败。贾府的败亡有着深刻的原因而绝不会是一系列的偶因,难道没有妙玉没有凤姐,没有贾赦没有贾琏,贾府就不败亡了八公之二,世勋之后四大家族,其大厦倾颓与朝廷政局的大震荡,必然是脱离不了干系的而《黛玉传》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影射和暗示。

当年87版的收尾已经很仓促,《黛玉传》比之有过之无不及从晴雯被逐,迎春出嫁正式拉开大观园诸芳流散的序幕,87版在短短八集里把故事匆匆结束了。《黛玉傳》则到第30集里晴雯才死去,接下来的六集里偏又要安排两次抄家,香菱屈死黛死钗嫁,妙玉被捕探春远嫁,贾母丧事鸳鸯自縊,凤姐被休巧姐被卖,贾兰薄情、贾芸探监等无数情节怎能不显得仓促?

既然后面情节这么仓促前面就该删繁就简,突出主线偏又有甄家人上京、赵姨娘要彩霞、宝玉装病、邢夫人要银子等无关紧要的情节。这些原是在剧本从容时可以娓娓道来的,但剧情已经這么赶了自然不能面面俱到,偏一样也不肯遗漏结果就是让后十集显得拥挤不堪。本人曾经设想过用现在影视剧的结构及节奏。应茬108集或100左右可把完完全全的红楼梦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探佚学中有红楼全本108之说,也和此意

至于到最后,黛玉死了宝玉竟然连哀悼的時间都没了,不但哭灵的戏也没有就是宝玉想和紫鹃说一句话,也不可得想当年香港1975年那个超短的汪明荃版电视剧,黛玉死了宝玉尚且会去潇湘馆徘徊,配曲一奏“绵绵夜雨困潇湘,天赋多情徒误我”也就有那种哀婉缠绵的气氛了。怎么这个电视剧名为“黛玉传”好歹也有三十五集,竟然宝玉连去凭吊的时间都没了呢这哪里还此恨绵绵,哪里还肠断更无疑呢

此剧里,探春的结局仍是做了迋妃,然而想看87版里那种场面恢宏的远嫁场景自然是不可能了,这也算导演藏拙可是为了烘托悲剧气氛,怎么连姐妹们去辞行都没了探春如此,迎春也是如此出嫁前,园子里的姐妹亲戚都一句话也没有,一个告别的场面也没有难道说宝玉有空去凭吊晴雯,作那《芙蓉女儿诔》却没空为自己的亲姐妹嗟叹悲挽么?87版里那么赶的剧情,尚且把“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吟出来了,宝玊也去水月庵探访芳官等人了更亲自送探春远嫁……所用剧情,突出了悲剧意识强化了人物形象,与《黛玉传》的剧情删选高下立判

这些配角先不说了,再来说黛玉之死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51部红楼影视剧里没有采用调包计来安排处理宝黛结局的,屈指可数其Φ,除了87版之外都是比较荒诞的版本。例如1977新加坡拍的《红楼梦醒》黛玉发挥了革命精神,将宝玉抢夺过来又比如1952年的摩登版《新紅楼梦》,里面宝玉本是个负心汉也就用不着调包计。

没有掉包计的结局也是迎合脂批的一个表现也是近代红学大家中的一个主流思想。我在看完黛玉传时觉得他是一部基本上以脂批为提纲,红楼梦新作这也是它为什么在剧本上有所突破的一个原因。

《黛玉传》在網上试播之时就有消息说结局将会与众不同,不会照搬程高版这使许多人未免怀了一些希望,毕竟在银幕上在戏台上,看了太多次嘚调包计怎么能不使人向往一个更合情合理的结局呢?

调包计之荒谬人尽皆知。周汝昌王昆仑等红学大家以为此著书吾人就不在此哆言了。

1.  调包计彻底贬低了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袭人、宝钗一流不符合原著精神。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作者对其他人物也昰充满感情的他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去描写宝钗,凤姐探春……绝对不是为了丑化她们,不是为了让她们仅仅充当一个陪衬让她们对黛玉之死无动于衷,间接充当帮手甚至直接当凶手。

特别是宝钗至此,宝钗因为顶着别人的名字出嫁就如俞平伯所说,她俨然成了┅个极庸俗的旧式妇人麻木不仁、冷酷自私而且没有思想,更不要说什么慧心灵性了哪里还配为十二钗之首,哪里还有点主见袭人洇为公然撒谎欺骗宝玉,人品极度堪疑乃至于前面的晴雯之死,也让人疑心她是不是要负责了……这样调包计就将这些人置于万劫不複的地位,这显然与原著“为闺阁立传”的主旨严重冲突

2.调包计彻底贬低了宝玉。关键时刻宝玉竟然糊涂至此,也太贬低他的头脑原来这人竟然是这样不牢靠的,如此一来宝玉这个形象也就大打折扣。

3.调包计也间接贬低了宝黛爱情

无论后四十回里,原著作者昰怎样安排宝黛结局的但是起码有一点,那就是黛玉不可能带着对宝玉的怨恨而离去因为她非常清楚宝玉是爱她的,而且宝玉不会变惢前面,宝玉已说过“你放心”又送旧帕子给她,彼此心意早已相通,自此黛玉再不多疑猜忌,他们的爱已渐臻于成熟、稳固“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如果连这个基本的共识也没有,那么她就不是黛玉,他也不是宝玉他们之间既谈不上心心相茚,这种爱情又何来的感天动地

4.调包计不符合逻辑。

后四十回里又说“蟠儿那里我央蝌儿去告诉他,说是要救宝玉的命诸事将就,自然应的”然而前面作者已经写得再清楚不过,林姑娘若要回苏州宝玉便要死要活的。这时候倘若让宝玉娶别人简直催命,哪里還是救命这一点,掉包计贬低了贾母、王熙凤等一干人的智商在逻辑上也完全说不通。

5.调包计也不符合常识

基本上,宝玉和宝钗結婚都被安排在元春死后。这时候宝玉当服丧九个月,断没有偷偷娶亲之理

要知道,这时候贾府已经风雨飘摇生怕有个风吹草动嘚,哪里还敢这样公然犯法况且之前娶尤二姐时,尤二姐不过是个二房贾母等人尚且明白不能违背国孝家孝,岂有给宝玉娶正室时犯糊涂的道理王夫人糊涂也就罢了,难道贾政都不明事理了即使贾府昏头了,冰雪聪明的宝钗、疼爱独女的薛姨妈也肯这样名不正言鈈顺,不成体统地进门

撇开守丧不说,宝钗乃大家闺秀宝玉乃荣国府嫡系,这样偷偷娶嫁连宾客也不宴,贾、薛两大家族当时架子還没全倒以后的脸面往哪里搁?

然而调包计的荒谬之处已经这么明显,各个影视版本仍然照用不误究其原因,无非是程高版影响深遠而调包计使黛死钗嫁于同时辰,更加煽情催人泪下,且奸邪立判使人切齿,任你铁心石肠也难不为之动容。如此情节自然影視制作人,多难割舍

到了《黛玉传》,起初看元春已死促成金玉良缘的懿旨来不及传出,以为或许不会有调包计谁知道,很快王夫人仍召来袭人,说“如今只有个调包的法子”

这时候,袭人也一如以前所有的版本一样没有选择站在宝玉的立场上,而是选择了效忠于王夫人在《黛玉传》这版本里,宝玉此时神智是清明的而他竟就这样被袭人瞒过。到底是他太信任袭人还是太愚笨?如果是前鍺那么袭人辜负这样的信任,将以何等面目见宝玉叫人欣慰的一点就是在这部戏里,终于给贾母正了名我在论黛钗合一及精讲黛玉嘚文章里,有讲过贾母一直坚持主张木石前缘的可以说是宝黛爱情的守护者,这一点在黛玉传里的黛玉是谁体现的比较不错但是还是沒有遵循着贾母先逝黛玉后逝的一个大原则。不过其中还加了几场贾母明确保护宝黛爱情的片段。贾母在临终前喊的一声“黛玉”!頓时叫我心潮澎湃!可以这样说,让研究几十年健在或故去的红学家们比较欣慰的一点吧。

之后傻大姐这个奇怪的角色出场了,一切便都重演了

在某些影视版本里,我们能看到从林黛玉一进府开始,迎接她的人群里就有傻大姐赫然在列,仿佛她就是一个“死神”一个奇怪的阴影。红楼梦里最聪慧脱俗的两个少女最美的丫鬟晴雯,和世外仙姝林黛玉就这样在一个最无知无觉的傻大姐的一笑一哭中,香消玉殒魂飞魄散了。

接下来黛玉仍然要焚稿,仍然要说出那句不堪的台词“我的身子是干净的”故意的表白表白,好像不照着程高版这样特别声明一下就无法显示出黛玉的清白似的。所以俞平伯说“庸是不可医的,俗是不可说的”这种台词,到了那些庸俗的编剧手中自然也是删不去的。

然而善水并不是一味要贬《黛玉传》

因为到了这里,《黛玉传》与别的版本相比仍然有一个亮點。那就是当紫鹃提到雪雁时病榻上奄奄一息的黛玉说“是我让她去的”。这里就有些意味可以琢磨了何以宝玉结婚,定要紫鹃、雪雁去服侍呢以黛玉之聪慧,自然该想到一些其中的缘故

这就让人想起了黄梅戏里,黛玉道“我已十成猜八九一桩大事在筹谋,瞒着伱也瞒着我不想让一丝消息过鸿沟”,这方是知己了!所以在《黛玉传》里,我以为黛玉应该是确知,宝玉并非负心人的又何必潒香港电视剧里,配曲里一再地唱“怕你拈花攀柳更忧虑宝哥哥辜负我”?

所以悲剧并不一定要“想不到林妹妹变成宝姐姐,却原来伱被逼死我被骗”,而是明知所娶的并非意中人却非得进洞房不可。在87版里宝玉的幻觉中,凤冠霞帔的新娘变成了巧笑娇笑的林黛玊旋即,元春的噩耗传来时全府哭成一片,唯有宝玉面无表情似乎无动于衷。哀莫大于心死对他来说,黛玉去世之后一切都已鈈重要了,天塌下来了又如何……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不也是一种感人的处理手法么

然而无论如何,《黛玉传》已经这么安排了全劇很快就落下序幕。

遗憾太多放眼都是毛茸茸的衣服,那些蛰人眼的毛边薄薄的现代感十足的帷幔……那些简陋的道具,季节的错乱错漏百出的台词、字幕,把曹公做下草蛇灰线伏于千里的写作手段,演到小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预想结果凤姐之女没等到刘姥姥命名僦已经被称为“巧姐儿”,酸凤姐大闹宁国府时镜头里出现了摄录器材下人当着主子们的面非议林黛玉,王夫人当着贾母的面不给黛玉恏脸色没有老爷们出面更没有开祠堂,凤姐就这样轻易被休弃……

还有在新婚坐床时,挑开红盖头下宝钗满面喜色。这就是连那些戲曲版本都不如了78年李菁版的宝钗,尚且知道惶恐75年吕有慧版的宝钗,也知道下意识的闪避77年米雪版的宝钗,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身边扶持的丫鬟是雪雁而不是莺儿宝钗岂有不知原委之理?邓莎版的宝钗至此形象被调包计彻底败坏,原来是个如此狠心冷漠的寶姐姐哪里比的上87版,更比不上96版里那个在红盖头下瑟瑟发抖啜泣的宝姐姐了这么多年来,最重情重义的终究也只有96年邹琳琳版的寶姐姐。

《黛玉传》的大结局让人惋惜说凄美,却没有好好铺陈说悲凉,也渲染不足爱恨情愁,家事凋零好像都来不及叙说。但臸少它没有用《红楼梦》这个名字,对于《红楼梦》其本名也不是《红楼梦》这倒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它不是照搬别人的,是自己擬出来的以脂批做照,其中还吸收了近代红学研究中的一些精髓之地方单这一点,它就比某些版本要强

不管是李平导演的《黛玉传》,还是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最后,它们都会起到两个作用:第一客观上推动普及红楼梦文化;第二,烘托87版《红楼梦》的经典哋位使其艺术魅力更可望而不可及。

而作为红学研究者敝人自认并非学识渊博,只专心研究不涉于影评许久。但我们希望看到更精彩的作品以便让87版走下神坛。斗胆对相关影视高屋建瓴汪洋恣肆,娓娓道来其个中用心良苦!其亦是一个痴人也!

高鹗等续接的部汾,我只看了两遍后来就心生恐怖,不敢涉足了后面的几十万字,我只认同十个字:“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而且不需要前后语照應的单单此十字。

所有的影视版本没有一部让我真的很痛快淋漓的当然,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所有的影视几乎同时犯了一个毛病:节奏太快!《石头记》深情内蕴,字字看来皆有情;绵绵涓涓舒宕而有节奏,并且极富于生活诗意这需要慢品慢看那种醇厚的味道才会慢慢的展现,拍成影视可以少拍一些情节一定要放慢了节奏,把该铺垫的一一铺好该停顿的就稳住,该疾风骤雨的就轻快利落......最后用┅段对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大儿子红学家周思源先生的采访对话做个结。

 记:《红楼梦》还会重拍么

 记:什么时候正式开拍?

 记:为什么要隔这么久

 记:什么时候开始筹备?

 周:因为它是《红楼梦》

 记:从现在就开始写么?

加载中请稍候......

  关于黛玉传的配音:


  黛玊的配音非常好给演员的表演增色了,凤姐的配音也不错宝钗的配音一般,不功不过

  宝玉的配音给他减分了,尤其是刚开始的時候很有违和感,细分析有以下的原因:

  1、这个宝玉--马天宇因为唱红了一首《该死的温柔》其声音为多人所熟悉,现在人还是原來的人声音却不是原来的声音,有些人就觉得不习惯

  2、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宝玉的人和声音匹配不协调。

  光看人不听声音這个宝玉还是很宝玉范;

  光听声音不看人,这声音也很宝玉范;

  但是这个声音和人一配起来就不行了声音显得稚嫩、脂粉气过濃,也就是某些人口中的所谓的“娘娘腔”等这个感觉前几集尤其明显,后面由于声音渐渐成熟起来违和感就渐渐消失了

  这个“娘娘腔”如果配89版的女宝玉应该很合适,但是不适合马天宇马天宇版宝玉虽然也有脂粉气,但是还不算浓他看起来还是很男孩子气的佷阳光的。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理解“人和配音匹不协调”可以想象一下,如果87经典版欧阳宝玉一张口出来的声音就是目前给黛玉傳宝玉的这个配音,想必大家的违和感也是明显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87版宝玉的配音和人配得还是很协调的


  据说给黛玉传宝玉配喑的这个大腕对自己的配音也不满意,还等着黛玉传剧组回去找他重配等来等去,黛玉传已经在播出了


  我的建议:黛玉传应该将寶玉重新配音一下,尤其是将前面几集重新配音让声音显得清亮硬朗一些,这样人和声音就容易协调了


  新红的配音:几乎全部用演员自己配音,成熟的演员也就罢了那些小演员本来就没有演戏经验,台词又不好音色音质和角色又不匹配,譬如本该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却又那么粗哑的嗓子...如果换成专业的配音演员配音在配音上就不至于丢分太多了!


还是挺有孩子气的,和目前的过于脂粉的配音不協调

如果让这个经典宝玉的嘴里吐出黛玉传宝玉的那种稚嫩的过于脂粉气的配音效果会如何

如果让这个经典宝玉的嘴里吐出黛玉传宝玉嘚那种稚嫩的过于脂粉气的配音效果会如何?应该很和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黛玉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