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使用地沟油、回收油是地沟油吗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怎样

原标题:“紫光阁地沟油”上热搜,中国现在还有“地沟油”吗?

食谈君万万没想到,新年第一个“食品安全热点”,竟然是由最近正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PG One引发的“人造话题”——“紫光阁地沟油”。

话说回来,中国真的还有“地沟油”吗?如果有,地沟油在哪里?

来源丨公共食谈(ID:ggst01)

全文共1962字丨阅读需要5分?钟

先让食谈君带大家回顾一下这场闹剧:

由于爆出歌词暴力低俗,前几天国务院系统杂志《紫光阁》官微点名批评PG One,而PG One粉丝误以为紫光阁是一家饭店(实际上,真有叫“紫光阁”的饭店,但非微博上的紫光阁),所以买“地沟油”的热搜来搞垮它。

“地沟油”一直是国家严打对象

开始注意到这个“人造话题”上了热搜,食谈君也是当做一个笑话来看,但是突然意识到,网络上的信息真的是泥沙俱下,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越来越容易,而正因有这些不实信息,才让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有非理性的判断。

要搞垮一家饭店,首选“地沟油”这种生化武器,看来最“非主流”的粉丝也懂这个道理。“地沟油”作为暗示食品安全负面形象的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地沟油”还真的不仅仅是停留在网络段子,也会在政府文件中出现。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整治”地沟油”。实际上,在公安系统,打击“地沟油”也一直是治理食品安全犯罪的一类重要案件。

警方查获的 “地沟油”,和你想的不一样

国务院办公厅通知里对“地沟油”的定义是:一般指用餐厨废弃物、肉类加工废弃物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的油脂。

而大众思维中的“地沟油”一般是指:下水道中“淘”出来的油,可见,这两者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那么,如今市面上还有“地沟油”存在吗?

食谈君梳理了去年全年对“地沟油”相关事件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在去年爆出的37起事件中,经查实处罚的案例绝大部分为火锅、烤鱼、串串香底油回收“口水油”(27起),少部分案例为利用猪肉脂肪熬制“劣质油”(4起,市场流向不明),未按要求管理废弃油(6起)。

可以看出,伴随近年来餐厨废弃物回收制度的完善,真正从“地沟”里捞油的案件已经极少,“地沟油”已经变得和“地沟”没有必然关系。

而政府打击和查处的所谓“地沟油”案件,绝大部分是指餐饮店尤其是火锅店使用“回收老油”。比如2017年4月,温州市鹿城法院判决了火锅店“地沟油”事件,就是用涮锅后的火锅油回收再次制作底料,其实就是“老油”回收的经典案例(点击连接查看事件详细内容?温州3起“口水油”案被重判,整治“地沟油”为何这么难?)。

食谈君曾经说过,使用“老油”其实是火锅业内的传统,因为老油火锅口味更受消费者欢迎。其制作方法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卫生:将剩余的火锅先水洗,再高温蒸煮、过滤出老油,在后厨就可以完成。对于不接受这种老油的人来说,可能听起来有点恶心,却并不一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食谈君并不是在为“回收油”背书,非法不合规的“回收油”当然要查,只是提醒大家,在某些消费者和商家都默认、且健康危害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名为“地沟油”实际上是“回收老油”的治理,靠打击可能是无济于事的。

尽管真正的“地沟油”已经越来越少,但消费者仍然谈“地沟油”色变,甚至以为生活中还会经常吃到“地沟油”,这对于建立食品安全信任恐怕不是好事。

所以,食谈君一直反对包括国务院公办厅在内的政府机构继续使用“地沟油”这个词汇,因为在当今,“地沟油”的定义已经非常不清晰、不准确,作为政府部门发文应该使用“回收油”、“劣质油”等更科学的概念。

食品监管部门一直在呼吁媒体不要对食品安全“污名化”,而“地沟油”其实就是典型的对食品安全污名化,政府怎么没有意识到?

被谣言“黑”了,怎么才能洗清?

面对飞来横祸,被黑的紫光阁官微是这样回应的:

可以说是简单、幽默,但同时其中几种应对方式的解读,也确实说明了无辜被黑时的为难局面。

食品安全话题每每被拿来炒作、造谣是因为它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包括这次乌龙事件在内,不少人制造话题是另有目的的,食品安全事件频上热搜并不能证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越来越差。

事实上,面对热点食品安全事谣言,如何辟谣不仅是企业头疼的问题,政府部门、正规媒体也相当头疼,也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去年7月农业部曾经发布“十大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其中就包括“西瓜被打针”“草莓空心是因为激素”等等热门谣言进行了辟谣,而食药监部门、工商部门、各大官媒也经常在各种渠道发布食品安全辟谣信息。

这次“人造话题”上热搜也再次为大家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对于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其他事件,请保持清醒的判断,不要轻易被某些有特殊目的的人士把节奏带跑偏,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最终消灭谣言发酵的温床。

另外也给食谈君提了个醒,要多向党媒学习,关心大众娱乐事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上热搜了

你如何看待此次“地沟油”闹剧

4、麦当劳拒绝向记者开箱!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地沟油”一般是指用餐厨废弃物、肉类加工废弃物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的油脂。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地沟油”的治理工作。

  《意见》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来加强对“地沟油”的治理。首先,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餐饮企业、行政企事业单位食堂以及屠宰企业、肉类加工企业等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废弃物、肉类加工废弃物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建立相关制度及台账。有条件的单位要自建无害化处理设施,按照处理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如实记录。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其产生的餐厨废弃物,由符合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运至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所处理;对肉类加工废弃物、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要委托防疫条件合格的无害化处理企业处理,签订委托处理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建立健全无害化处理台账,无害化处理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其次,培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总结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经验,推动培育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引导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适度规模经营,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兴办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应当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再次,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餐厨废弃物、肉类加工废弃物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处理办法,指导地方做好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推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处置行为,防止环境污染。鼓励企业探索在餐饮企业厨房、屠宰车间、肉类加工车间和无害化处理车间等关键环节安装摄像装备,追溯废弃物流向,试点在居民家庭厨房开展厨余垃圾粉碎处理。抓紧研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加快制定“地沟油”的科学鉴定方法。合理布局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组织建设无害化处理场所。

  同时,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加大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农贸市场、小餐饮、小作坊等的巡查力度,加强对屠宰企业、肉类加工企业、食用油生产经营企业、餐饮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追溯体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查处利用网络销售假冒品牌食用油的违法行为,对监管部门认定的境内制假售假网站依法进行处置。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监督。

  另外,《意见》指出,由公安部、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要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健全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通报机制,加大对制售“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收油是地沟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