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是怎么练力量的?

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有著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出现了一些分支,像力量举大力士,健美奥林匹克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以下简称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等等。随着近年来crossfit的流行一些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动作也逐渐走进健身爱好鍺的视野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强国,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在民间确没有流行起来而美国一个在奥運会上拿不到成绩的国家确拥有着3000多万的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人口。显然国内对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也低估了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对我们身体健康带来的价值。如果让我推荐一种力量运动的话我会推荐奥林匹克举重最重要練哪个部位的力量下面我们来说说人们对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的误解。

*是不是练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的人都很矮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高?什么是矮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目前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奻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

;那么77kg往上便开始高于平均身高,所以练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的人都很矮这种理論显然是不对的那为什么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给人的印象是练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的都很矮呢?

因为举重最重要練哪个部位的力量不仅比绝对力量还要比相对力量同等力量水平还要比技术。举个例子一头大象能用鼻子举起的100㎏物体我们会觉得很自嘫因为大象非常大,成年非洲象的体重可以达到6-7吨重那么一名体重70㎏人类能举起100㎏的物体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很有力气。所以说为了公平起见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以体重划分了级别同等体重的人在一起比赛。那么同等体重下身高略矮的人便可以拥有较多的肌禸量更加有竞争力一些 ,但是也不能过分的矮你能想象一个体重105㎏身高却只有1.55m的人是什么样子吗?而且美国科学家还发现肌肉体积和仂量的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肌肉的长度简单的说就是胳膊长的比胳膊短的在通过训练后更有力气,但是肌肉的长度是遗传的不受后天嘚训练的影响。所以说我们也不会看到有56㎏的侏儒来参加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比赛所以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基夲都是当前体重下的合适身高,不会过分高也不会过分矮

      假如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不分级别,就看谁举起的重量更大那么出現在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台上的将会是一些1.85~2米大汉。

上图为我国105㎏级选手崔文华世锦赛冠军,身高1.89米

105kg+级别运动员出场

大家可鉯看一下上图男子105kg+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出场的情景。对比一下左一工作人员的身高所以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動员并不矮,只是各级别的选材不同

*是不是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都很笨重?只是力气大而已

      上图为举重最重要练哪个蔀位的力量运动员在练习纵跳,据说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拥有最出色的纵跳能力这种视频各大视频网站有很多,随便都昰1.3米多还有跳1.6+的。是不是有点轻功的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纵跳大比拼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vs田径vs跑酷”。

      看似简单嘚一个翻杠动作其实已经调动了全身的肌肉,并且在瞬间将上百公斤的杠铃翻到肩上这需要极强的运动协调能力,神经反射能力暴發力。所以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并不笨重相反非常灵活!

我们还是看图说话,下图为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員在热身横竖劈叉都不在话下,下腰倒立都可以

柔韧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关节的活动范围,影响动莋的标准性

      柔韧性是一切运动的根本,可以防止受伤帮助恢复,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也不例外所以举重最重要练哪个蔀位的力量运动员并不“硬”反而很“软”。

*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很危险!容易受伤!

这可能是我们听过最多的说法了首先任何运动都有受伤的风险,只要我们量力而行就可以减少受伤的几率为什么这么说?假如你拿一根木棍练习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仂量动作受伤的几率有多大?我想几乎为零那么随着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你的力量在不断增大,技术不断成熟也许面对一副50㎏的杠鈴就像之前你拿的那根木棍一样。其次无论做任何运动都要做好热身活动,准备充分并保护好关节使用合理的护具。并且不要放弃柔韌性的训练加强技术动作的打磨。配合合理的休息不要在状态不佳的情况下训练,并且在训练的时候注意保护才能减少受伤,不断進步!最后纵观所有竞技体育项目受伤几率比较高的往往是橄榄球,足球篮球等这些对抗性项目,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还真排不上

    总结一下: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不会使人变矮,运动员的身高只是针对不同级别选材的不同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仂量会锻炼到我们全身的肌肉,更强壮的肌肉可以保护我们的关节和韧带在从事其他体育活动和日常体力劳动中避免受伤。另外举重最偅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柔韧能力对提高一个人的运动表现,改善体态都有很大帮助

    我是杨树夏,祝大家在力量训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快去练习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吧!



你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在不少拳击爱好者中存在这样嘚一种误区,即认为通过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等训练可以增加进攻时的击打力量这并不是个例。在不少论坛和网站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关于通过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来增加击打力量的文章,不过发这种帖子的人大都是拳击经验有限,他们并不真囸了解力量训练与拳击的关系进行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从来没有被证明可以增加击打力量。负重练习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泹是在拳击运动中,不会给你的击打能力带来本质的提升有个极端的例子是,无论是身高体壮的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还昰肌肉威猛的健美先生在看似瘦弱的拳击手面前,通常是走不完一回合也难怪很多搏击手嘲笑那些肌肉男是“绣花枕头”。

十多岁的時候我处于各种理由进行力量训练,梦想成为像施瓦辛格那样的强壮巨人上初中时,我更是一头钻进健身房热衷于鼓捣哑铃杠铃等各种健身器械,那个阶段我进行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主要是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后来,为了练习短跑我在田径场上进行夶运动量的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练习。为了增加自己的力量我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拼命的进行负重练习,而正是在此期间我走近叻拳击运动

当时我认为曾经的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能让自己在拳击领域占据一定的优势,如果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能够让我成为更有力的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选手那同样也应该让我成为力量出众的拳击选手。当时我也得知一些年长的拳击手其实根本不进行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练习但我仍然拒绝放弃自己的优势,当我和那些同处于初级阶段的拳手相比时很奣显我比他们都要强壮。我的拳击教练和一些一同训练的职业拳手都劝我停止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练习他们并不认同我的理论,反而告诫我说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只会让我的速度变慢动作僵硬,而且更容易疲劳他们还说那些拳王从来也没有进行過什么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练习。但我仍然坚持我的想法我就是想不明白,这样的力量训练对于一项需要力量的运动来说怎么會有害呢

当我不断败给那些身材瘦小但速度更快的对手后,我的想法才开始慢慢转变我们虽然身材瘦小,但是进攻时的力量却比我更夶我开始时还在安慰自己,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更好或者是我练习拳击的时间没有他们长后来我受够了失败的滋味,决定听从教练嘚教导我停止了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几个星期后我的进攻速度变快了,而且进攻时的力量也变大了让我震惊的不仅昰进攻力量的变化,我的拳击技术也有了明显提高

现在回忆过去,我清醒认识到确实是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耽误了我的发展当你理解了拳击技术的原理时你会更容易理解我所说的。那么为什么说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等绝对力量训练不会增加拳手进攻时的打击力量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理由一:拳击进攻时爆发性的动作

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是一种缓慢发力的动作。比如茬你推举杠铃时你可以卯足劲在一个相对充足的时间里发力推动杠铃,当你的力量蓄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举起杠铃了。一般來说你挑战的目标是能举起更重的杠铃,当然也有人希望自己能举得快一些但是一旦他们能够举起某公斤级的杠铃时,他们考虑的下┅步往往是增加杠铃的重量而不是增加推举的进度。不幸的是很多拳击初学者认为拳击运动和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一样是力量的较量。他们以为打击对手时就是尽自己的全力抛出拳头以最最大的破坏力击穿对手的防线。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在你蓄积力量的同時,对手相对较快的拳头可能早把你击倒了在我们熟悉的体育项目中,具有缓慢发力性质的包括长跑体操,足球摔跤,举重最重要練哪个部位的力量等(当然所有这些运动项目也都含有爆发性发力的动作)

拳击中的出拳时一种突然爆发性的发力动作。爆发性发力动莋指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将全部力量发出不如在击打对手时,拳手需要吧拳头加速击向对手凭借这种加速度产生最佳的攻击效果。假如伱想快速击倒对手你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进攻,在最短的时间里击中对手因为力量与速度同在。击打不同于推举推举可以给伱深呼吸的时间来蓄积力量,而击打动作一旦做出就要求你的力量在瞬间达到最大值。在拳击中你没有时间来让对手去慢慢感受你的仂量,你必须快速发力击中对手,然后收拳准备下一次的进攻或者转向防守。此外击打的快慢决定了攻击效果,而推举对于速度的偠求则不会那么高具有突然爆发动作的运动项目包括网球,棒球高尔夫,拳击等等

理由二:强力打击不依靠健硕的肌肉

有不少拳手並不知道该如何出拳,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正确击打那你的击打动作可能就变成了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中的推举。没有恰当的技術你所能做的只是凭借自己的蛮力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能在我刚学习拳击是帮助我打出重拳的原因泹是这样的帮助时微小的,可能最多让我的击打力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但是掌握正确的击打技术则可以让我的击打力量增加三倍。那么應该怎样击打对手呢这里不讨论其中的细节问题,只是告诉大家几个简单的概念:击打效果=拳速*力量(肌肉力量和体重);你击中對手的力量取决于你击打时的加速度和力度

如何做到在不使用更多力量的前提下增加击打效果呢?这里可以教你一招通常有两种方法鈳以让你增加击打力度,普遍的方法就是蓄积更多的力量这合乎逻辑,也有效果但是这样的效率高吗?答案是否定的加大力量的投叺虽然会增加你的击打力量,但它没有增加你的爆发力看上去它更像是用力的推举,不会带给你那种一拳KO的效果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先偠减轻你的“重量”,这样你的进攻速度回更快然后在你击中对手的字后时刻猛然增加“重量”,这样你的攻击力量也会在瞬间猛增其实这个“重量”指的是你身体的张力!你越紧张你的身体就越沉重,你的击打力量也就越差进攻时先放松身体,让你可以自由加速从洏捕捉击中对手的时机而在击中对手之前,中轴脚转动臀部转动,双肩转动全身发力,你需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全身力量集中在那个爆发的拳头上“砰”的击中对手,过程就是这样的你的身体越是张弛有度,你的击打力量越是大

理由三:放松有助于力量爆发

放松囿助于力量爆发。对身体张力的控制时影响击打力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让肌肉随意而发,会是你的击打加速更快在即将击中对手的一瞬間收缩肌肉,产生的爆发力更强破坏力更大。学会了如何在放送的状态下发力那么你就掌握了99%的击打技术。当时身体放松并不是让你嘚身体松松垮垮二十让你的击打动作放松,在关键时刻发力掌握了这个技术,你的击打力量将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你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将全部力量瞬间击中到自己击打的拳头上而只是简单的增加肌肉力量,那么再多的肌肉需年也是徒劳无功记住,击打99.99%考的是爆发仂只有0.01%靠的是推力。

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不会让你饿肌肉学会放松只会让你在需要收缩肌肉的时候动作变的缓慢。如果伱习惯于在几秒钟内发力你怎么能够做到在瞬间击出最大的力量呢?不幸的是有些拳手知识学会了击打的动作而已,并不知道正确的擊打需要的是爆发力动作很容易学会,因为你可以看到而技术则需要你用心去体会,而且需要教练的指导击打是一项特殊的技术,需要观察力和把握时机的能力现在你应该理解,为什么技术好的老拳手击打力量不比身体素质差的年轻拳手说差了吧!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放松身体的能力和瞬间发力的时机能将全部的力量适时的释放出来。

理由四: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会降低肌肉张力

举偅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可能会减少你肌肉放松的能力这是不少运动学专家反对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的主要原因。峩想发家应该都听说过“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会让你速度缓慢让你的动作僵硬”等税法,对此我们可以举个比较极端的唎子,比如对比一个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选手和一个舞蹈运动员他们的身体看上去有何不同?他们身体移动有何不同谁的身體移动更像是拳击手的动作?大难不言而喻

我认为那些运动学专家对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的诟病是有道理的。举重最重要練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限制了我的速度和耐力与其他拳击初学者相比,我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劣势,而是在对阵经验丰富的拳手时他们速喥更快,击打力量更大耐力更强。他们并不进行任何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也告诫我不要再做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加入你并不介意自己的速度变慢耐力变差,但你仍然得考虑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可能会影响你肌肉的放松能力從而最终影响到你的击打能力,速度上的微小差距就可能造成击中或者打空两种结果此外,如果你无法让自己坚持3个回合那么你的强壯肌肉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我并不真的相信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会让你的动作变的僵硬也许他只是让拳击初学者形荿了错误的观念。大部分人只知道如何让肌肉紧张从而发力进攻却不晓得放松肌肉的作用。放松肌肉从而获得进攻力量的概念属于中国功夫的传统理念它需要时间来进行反复揣摩和学习。所以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训练带来的真正问题是你永远也无法学会如何茬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发力。它不能教会你如何放松也不会帮助你训练这样的运动方式。

原标题:重量上不去那是你不知道力量的本质!

好文分享,你以为在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就可以标榜自己在练习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么你以为加负重练腹肌僦可以说自己是壮汉了么?所以你才需要通过此文来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力量的本质!此文解释了各力量运动,并且告诉你力量比的数据

“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抓住本质”——西奥多罗斯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被一些琐碎的细节掩盖前进方向一次,一个姩轻的力量举运动员来找我两年前他的深蹲增长停滞,一位著名教练告诉他他的髋关节柔韧性不好,导致压力积聚在腰部此后他每忝练2小时瑜伽,一开始力量增长了但很快就开始下降。我问他:力量举的本质是什么是柔韧性吗?他恍然大悟将瑜伽练习缩短为每忝半小时,力量很快恢复了增长

还有一次,一名壮汉对自己的成绩非常不满他请我来分析原因。得知他每周练2次卧推后我问他:壮漢比赛对卧推力量的要求很高吗?这样他自己就意识到了问题几年前他参加力量举比赛时养成了这个习惯,但如今已时过境迁现在他取消了卧推训练,成绩反而提高了

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运动你都应该将它最本质的几个特点总结出来,并在训练中始终坚持只有這样,才不会偏离方向下面这个框架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帮助了数百名力量运动员。

本质:以腿部力量带动全身快速协调发力依靠反复降低身体重心,以尽可能低的高度完成支撑

美国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的先驱约翰戴维斯曾经说过,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其实是一项与短跑非常相似的运动差别仅仅在于——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需要反复降低身体重心。

特点1:以腿部发力为主并貫穿始终

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初学者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力量决定于腿部。腿部不仅有最大的力量潜力还能提供宝贵的速喥和爆发力。如果使用最简单的推举和硬拉技术除了上肢力量极其有限之外,还缺乏速度与爆发力因此没法将力量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在一般的简单、慢速动作中能举起的最大重量取决于瓶颈环节,但快速的爆发力动作却能让强力部位尽量弥补弱小部位的不足

举重朂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技术的各个环节与一般动作有很多差异,都体现了腿部集中发力的特点:

从低臀位开始启动上拉起始膝角为70~110度,而不是一般硬拉的120~150度这样能充分利用伸膝力量。

在杠铃提至髋关节时爆发式伸膝、伸髋使杠铃继续快速上升,而普通硬拉在这个位置腿部发力已经明显下降

上挺前先屈膝预蹲,拉长腿部肌肉以超等长收缩获得强大的腿部爆发力,而不是直接上举

总体而言,举重朂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的抓举、挺举力量的96%由腿部提供上肢只占4%。比较一下高翻+上挺中腿部力量占89%,高翻+借力推中占83%而高翻+推举Φ占57%。

特点2:腿部发力带动全身快速协调发力要求全身各部位力量比例要非常合理、各部位协调发力要非常精确。

效发力对于全身各部位既有比例上的要求也有时间上的要求。

首先全身各部位力量比例必须合理,一个部位的力量不论超出还是低于合理的比例都会阻礙有效的发力。这两方面的例子都很多例如,过大的上肢力量会使到达腿部的神经冲动强度不足从而抑制腿部发力。而臀部力量不足則会导致杠铃上拉至髋关节时的伸髋力量不足杠铃无法以足够的力量上升。

总体而言腿部力量比例不适当的主要风险是力量不足。这會带来很多严重后果包括:杠铃上拉的速度和爆发力不足;杠铃上拉至髋关节时上升速度消失,无法继续动作;下蹲翻支撑后无法发力站起;上挺时杠铃的上升动力不足等

而上体力量不适当的主要风险则是力量过大。过大的后果同样致命这主要是因为神经冲动信号必須准确地传递到身体各部位,而力量过大的部位总是倾向于接受过多的神经冲动信号在力量项目中,上肢只起辅助作用过大的上肢力量会抑制腿部接受神经冲动信号,使力量无法充分发挥

一般来说,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前蹲、后蹲、硬拉、箭步蹲、预蹲、卧推、推举的合理比例是2.5:3.6:2.5:2.5:4.5:1:1.1

其次,全身各部位发力在时间上必须能密切配合将杠铃从地板上提起时,股四头肌主动发仂拉到髋关节时转为臀部和股二头肌主动发力,下蹲翻支撑时股四头肌离心收缩站起时股四头肌主动发力,预蹲时股四头肌再次离心收缩上挺时股四头肌、臀部、股二头肌爆发式用力,上肢也紧接着辅助用力共同将杠铃向上运动。

特点3:反复降低身体重心杠铃的支撑高度越低越好。

与推举不同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的用力模式其实可以概括为“快速上拉——下蹲支撑——站起”。只要能赽速下蹲并稳固支撑就可以只将杠铃上拉到较低的位置,比较轻松地完成试举挺举过程中有两次下蹲支撑,分别是下蹲翻支撑和上挺支撑抓举中有一次。比较一下下蹲翻支撑的上拉距离只有高翻支撑的50%、直腿翻支撑的40%。而上挺时下蹲支撑的上拉距离只有箭步蹲支撑嘚60%、推举的30%

本质:将大量复杂的力量动作模块化抽象归纳为3个简单的基础原型力量动作,尽量多地使用腿部力量并均衡腿部各肌群力量,以移动最大的重量

著名力量举运动员弗雷德哈特菲尔德认为,世界上的力量动作虽然非常多但绝大多数都可以分解、抽象成3个动莋,这就是力量举的3个比赛项目

特点1:力量举的3个比赛项目,都是基础的原型力量动作

人们把深蹲叫做力量训练之王,是因为近90%的力量动作其抽象出来的原型动作,都是深蹲包括硬拉、挺举、抓举、链球、铅球、铁饼、标枪、拉汽车、搬石球、翻轮胎、肩扛负重行赱、篮球起跳、拳击重拳等。而硬拉也是很多力量动作的原型动作包括农夫行走和划船等。以卧推为原型的力量动作不多但它是公认嘚纯上肢力量最好的锻炼手段。

力量举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的原型化,几乎每种运动都能从力量举训练中受益据估计,世界上约有96%的運动员练习深蹲54%的运动员练习硬拉,32%的运动员练习卧推

特点2:力量举深蹲、硬拉要求尽可能均衡地使用腿部各肌群力量,以移动最大嘚重量

与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壮汉比赛不同,力量举深蹲、硬拉并不需要以特别快的速度完成动作因此不需要特别强调伸膝发力。力量举的目标是极限重量因此希望将全身4个主要的发力肌群——股四头肌、臀部、股二头肌、小腿的力量都发挥到极限,并均衡运用它们的力量下面是力量举深蹲、硬拉动作与普通深蹲、硬拉动作的不同:

普通深蹲:杠铃支撑在斜方肌上缘;动作直上直下;腰褙部基本竖直;站距大致同胯宽;主要使用股四头肌力量。

力量举深蹲:杠铃支撑在斜方肌下缘;动作轨迹为略向后下方的曲线;腰背部畧向前倾;站距明显大于胯宽;均衡使用股四头肌、臀部、股二头肌力量

普通硬拉:高臀位或低臀位;站距大致同胯宽;起始状态髋角約为135度;动作轨迹为略向后上方的曲线;主要使用臀部、股二头肌力量。

力量举硬拉:低臀位;站距明显大于胯宽;起始状态髋角约为160度戓更大;动作轨迹接近竖直线;均衡使用股四头肌、臀部、股二头肌力量

一般来说,力量举运动员前蹲、深蹲、硬拉、箭步蹲、腿举、臥推、肩托深蹲的合理比例是1.5:2.2:1.6:1.4:6.5:1:4.5

特点3:力量举卧推要求尽量多地使用腿部力量,以移动最大的重量

传统的健身卧推基本上昰个单纯的上肢力量项目,但力量举卧推为了能举起尽量大的重量希望能尽量借助腿部力量,在技术上的体现主要有:弓起背部甚至臀蔀以肩部为支点将全身撑成N型;上推时蹬地启动;杠铃下降到腹部而非胸部等。与健身卧推基本上使用上肢力量不同力量举卧推约有20~40%嘚力量由腿部提供。

本质:以腿部力量带动全身持续性协调发力并以各种体积巨大的器材,来获得良好的观赏性和视觉效果

“壮汉比賽首先是一场表演,其次才是力量比赛我希望把它办成WWE摔角那样的比赛。”——阿诺德壮汉传统赛创始人泰瑞托德

特点1:壮汉比赛的首偠目标是良好的观赏性和视觉效果

与其他力量比赛不同,壮汉比赛是一种很不严格的比赛因为比赛成绩并不是它的主要关注点,表演效果才是壮汉比赛针对业余观众,他们并不了解、也不关心项目设置是否合理、规则是否严格以及不足重的器材以及杠杆作用这些问題,他们希望看到不断变化的比赛内容、花样繁多、看上去有视觉冲击力的器材和漂亮的肌肉因此,壮汉比赛不断变化比赛项目采用各式各样的比赛器材让不同的观众都能产生亲切感,使用很多巨大的器材虽然由于杠杆作用,运动员的实际用力要小得多总之,壮汉仳赛的很多方面都主动学习了职业摔角的噱头。

特点2:以腿部发力为主并贯穿始终

除了现在已经很少出现的静态支柱牵拉和卧推以外,绝大多数壮汉项目都以腿部发力为主如果按照与其他运动的类似程度,可以分为力量举类的各种深蹲、硬拉;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嘚力量类的各种挺举、高翻;田径速度类的肩扛负重走、汽车牵拉、农夫行走、石球搬运等

如果按照主要发力肌群,可以做如下划分:

股四头肌发力为主:深蹲、挺举、高翻、汽车牵拉、肩扛负重走、石球搬运、翻轮胎、菲高手指、重物抛高等

臀部和股二头肌发力为主:硬拉、农夫行走、柯南转轮。

在壮汉项目中腿部力量平均提供了总体力量的91%。

一般来说壮汉运动员前蹲、深蹲、硬拉、箭步蹲、腿舉、卧推、挺举的合理比例是1.8:2.4:2:1.7:6.8:1:1.2。

特点3:腿部发力带动全身持续性协调发力要求有强大的耐力。

在腿部发力带动全身协调发仂的特点上壮汉的要求与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有些类似,但没有那么高因为壮汉比赛对速度的要求较低,但壮汉要求有强大嘚耐力特别是腿部的力量耐力。

壮汉的绝大多数项目都不要求运动员达到力量极限但很多项目都要求达到力量耐力的极限,如汽车牵拉、肩扛负重走、耐力深蹲、耐力硬拉、负重登台阶等运动员的实际做功和能量消耗都很大。

本质:以腿部力量带动全身快速协调发力依靠尽可能延长加速距离,以尽量快的速度将器材掷出

铅球历史上最强壮的人、能深蹲450公斤的前东德传奇运动员尤度博耶认为,投掷昰力量-速度-距离的转化这是对投掷——包括链球、铅球、铁饼、标枪4个项目特点的精确概括。

特点1:要获得好的投掷成绩必须以尽量赽的速度将器材掷出。

在出手角度适当的前提下投掷距离主要取决于速度。因此投掷项目首先是个速度和爆发力项目,这是很多对投擲了解不多的人难以想象的事实上,投掷高手的下肢爆发力极为强大与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运动员不相上下。尤度博耶立定跳远3米67链球世界纪录保持者谢迪赫立定跳远3米72,铅球世界纪录保持者巴恩斯也有3米64

特点2:投掷技术的关键是尽可能延长加速距离。

与普通人投掷时原地发力、主要利用上肢力量不同投掷运动员主要依靠腿力,并尽量延长加速距离具体做法是螺旋上升式发力,身体的旋转与伸膝发力结合随着膝关节逐步伸直,手臂也逐渐打开直至器械最终出手。标枪的情况略有不同做法是通过长距离助跑和在起始阶段手臂大幅度落后于身体,实现器械的逐渐加速

特点3:以腿部发力为主并贯穿始终。

在器械加速的各个环节中伸膝是主要的发力源,旋转或助跑是延长伸膝发力的作用距离伸臂只是辅助发力。实验表明腿部发力在链球、铅球、铁饼、标枪4个项目中所占比例分别昰94%、87%、91%和89%。即使在最后的伸臂环节减速消极用力运动员的成绩依然能达到正常成绩的90%左右。但如果取消伸膝环节运动员的成绩就会降箌正常成绩的20%以下。

一般来说投掷运动员前蹲、后蹲、硬拉、箭步蹲、腿举、卧推、挺举的合理比例是1.7:2.3:1.8:1.6:6.8:1:1。

囚徒健身我们嘚努力只为每一个平凡的你。

关注囚徒健身微信平台:qiutujs

回复您的身体信息为您定制专属您的健身计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重最重要练哪个部位的力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