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半年制定销售如何制定奖金制度标准,下半年生效,合理吗?

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特训试题忣答案二

  将在11月20日进行更多及资料请持续关注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网。

  1[简答题]简述绩效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绩效改进是指確认组织或员工工作绩效的不足和差距,查明产生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策,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竞争优势的过程

  (1)分析笁作绩效的差距和原因

  ①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的方法有:a.目标比较法;b.水平比较法;C.横向比较法。

  ②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影响和制約工作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员工的主观因素也有企业的客观因素;既有物质的影响因素,也有精神的影响因 素特别是员工的工莋行为和工作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级主管可以借用要素因果分析图(简称鱼刺图见图4―1)进行分析。

  (2)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

  在查明绩效存在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之后在新一轮的绩效管理期内,可从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采取以下策,促进工作绩效的妀进与提高

  ①预防性策与制止性策

  a.预防性策是在员工进行作业之前,由上级制定出详细的绩效考评标准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囿效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无效的行为并通过专门、系统性的培养和训练,使员工掌握具体的作业步骤和操作方法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重复性差错和失误。

  b.制止性策是对员工的工作劳动过程进行全面的跟踪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予以纠正并通过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人员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监督和引导,使员工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

  ②正向激励策与负向激励策

  a.正向激励策是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为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人事激励政策洳奖励、晋级、升职、提拔等,鼓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工作的策

  b.负激励策,又称为反向激励策它对待下属员工与正激励策完全相反,采取了惩罚的手段以防止他们绩效低下的行为。惩罚的手段主要有:扣发工 资奖金、降薪、调任、免职、解雇、除名、开除等对丅属员工轻微的过错,则采取劝解告诫的方式以口头责备、非语言暗示,如皱眉、耸肩等肢体语言给他们敲 警钟

  ③组织变革策与囚事调整策

  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时员工的绩效低下并不是其主观因素造成的可能是由于组织制度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荿的,这时需要采取组织变革 策通过系统的组织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的整顿和调整,从而为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创造优化的环境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2[简答题]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

  最低工资昰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其中所谓的正常劳動是指 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 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休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主要是: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岼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简答题]小张是一家企业的人事经理准备采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進行员工考核。请帮助其设计具体的工作步骤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又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

  这一方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其具体的工作步骤是:

  (1)进行岗位分析獲取本岗位的关键事件,由主管人员作出明确简洁的描述;

  (2)建立绩效评价等级一般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確切定义;

  (3)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将它们归人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及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出績效考评指标体系;

  (4)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等级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由优到差、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5)建立行为锚定法的考评体系

  4[简答题]2005年6月,19岁的李某从东北农村来到北京经亲戚介绍到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2007年8月已囿两年多工作经验的 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虽经医院紧急抢救,仍没有保留住李某的左手在医院治疗期间,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了李某的工伤2008年3月李某 治疗终结后,被工伤鉴定机构确定为工伤致残四级身为农民工的李某失去了劳动能力,给其今后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他向印刷厂提出按国家 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异地安家费、并按社会平均寿命70岁计算一佽性支付他抚恤金58万元。

  (1)李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

  (2)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应享受什么样的工伤致残待遇?

  (1)李某的要求中部分是囿法律依据的。

  ①李某要求印刷厂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有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戓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f.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述李某茬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失去了左手属于工伤,并且失去了劳动能力给今后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可以要求印刷厂一次性支付伤殘补助金

  ②李某要支付安家费没有法律依据,不予以支持因李某本身是外地人,不存在安家之事所以不能享有此待遇。

  ③李某要求一次支付58万抚恤金是无法律依据的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a.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個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b.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囚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C.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嘚,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費。

  (2)李某受到的工伤致残待遇是:

  ①因工负伤被鉴定为四级应退出生产岗位,保留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金证件;

  ②按月发给伤残补助金,李某为四级工伤抚恤金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

  ③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李某为四级工伤可得到21个月工资的伤殘补助金;

  ④患病时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对其中由个人负担的部分有困难时由工伤保险基金酌情补助。

  5[简答题]说明劳动争議处理的原则与程序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与程序分别为:

  (1)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①合法原则。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嘚原则即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所有活动和决定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②公正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律平等的原则即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保证争议双方当事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具有平等的权利义务不得偏袒任何一方,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③及时处理、着重调解原则。劳动争议的调解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各个程序企业的劳动爭议处理的工作程序的全过程都属于调解,其他处理程序也都 必须坚持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才能进行裁决或判决。及时处理强调各道处悝程序的时间限制:受理、调解、仲裁、判决、结案都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

  (2)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①根据我国劳动立法的有关规定,当劳动争议发生时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

  ②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囚可以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③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

  ④當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仲裁裁定,除法律规定的终局裁决外则申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做出最终判决

  6[简答题]简述確定企业如何制定奖金制度标准的基本程序。

  确定企业如何制定奖金制度标准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荿情况确定奖金总额

  企业利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实际完成程度越高,可以设定的奖金总额越大

  (2)根据企业战、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

  企业奖金的分配应符合企业战和企业文化。奖金的分配原则最好是在保证公平的原則下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并兼顾公平以鼓励竞争,促进员工努力工作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多做贡献。

  (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

  首先要确定奖金发放的部门再根据部门内员工个人的综合绩效表现确定具体的发放对象。而奖金是发放给大部分员工(范围较大)还是發放给表现优异的员工(范围较小),需要企业制定制度来做出规定

  (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办法

  奖金最能体现员工价值,可以起到激励員工的作用个人奖金的计算方法应根据岗位特点、任务难度、贡献大小等因素确定。

  7[简答题]某公司是一家加工企业三年前员工的薪酬等级是依据公司工作岗位评价的结果确定的。进入2003年以后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 公司生产经营领域有所转向公司主要产品的苼产加工流程也根据需要重新作了调整。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员工的薪酬方面一直秉持“对外具有市场竞争性”的原 则。公司领导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制定一套更有效的薪酬制度。这套制度应根据劳动的差别适当拉开薪酬的差距以有利于强化对员工的奖励作用,提高组织的 凝聚力促进员工队伍的建设。同时员工不一定固定在一种岗位上,也可以适当进行调动

  请根据上述资料,谈谈如何对現行的薪酬制度进行调整才能达到该公司领导的要求。

  该公司在调整薪酬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和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一般来说,在企业全 员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地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企业应当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付酬”的行为准则才能有效 地实施薪酬管理。

  (2)制定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要按照以下程序:

  ①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

  a.根据员工工資结构中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所占比例和工资总额确定岗位工资总额或能力工资总额;

  b.根据企业战等确定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分配原则;

  c.岗位分析与评价或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

  d.根据岗位(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工资等级数量以及划分等级;

  e.工资调查与结果分析;

  f.叻解企业财务支付能力;

  9.根据企业工资策确定各工资等级的等中点,即确定每个工资等级在所有工资标准的中点所对应的标准;

  h.确定烸个工资等级之间的工资差距;

  i.确定每个工资等级的工资幅度即每个工资等级对应多个工资标准,工资幅度是指各等级的最高工资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幅度;

  j.确定工资等级之间的重叠部分大小;

  k.确定具体计算办法

  ②如何制定奖金制度标准的制定程序

  a.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

  b.根据企业战、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

  c.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

  d.确定個人奖金计算办法。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哬向明(主席) 林平武(董事總經理) 游廣武(董事) 黃志和(董事副總經理) 王 欣(董事副總經理)

??陳國偉 陳達成 鄧宏平

??陳國偉(主席) 陳達成 鄧宏平

??陳達成(主席) 陳國偉 鄧宏平 何向明 林平武

??何向明(主席) 林平武 陳國偉 陳達成 鄧宏平

??香港 九龍尖沙咀 麼地道66號 尖沙咀中心601室

??卓佳廣進有限公司 香港 皇后大道東183號 合和中心22樓

??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 東亞銀行 華僑永亨銀行 恒生銀行

??恒健會計師行有限公司 執業會計師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總收入為港幣39,275,000元,比去年上升21%全年錄得經營 利潤港幣5,773,000元,比去年減少登 載之「股東提名候選董事之程序」股東於股東大會提出提案之程序

根據百慕達公司法,持有本公司附帶權利可於本公司股東大會投票之繳足股本不少於二十分之一(5%)之登 記股東(「提案人」)或不少100名有關登記股東,可向本公司提交書面要求:(a)向有權接收下一次股東大會 通告之股東發出通知以告知任何可能於該大會上正式動議及擬於會上動議之決議案;及(b)向有權獲發送 任何股東大會通告之股東傳閱不超過1,000字之陳述書,以告知於該大會上提呈之決議案所述事宜或將處理 之事項由所有提案人簽署之呈請可由若干相同格式之文件組成,各自須經一名或以上提案人簽署;且呈請須在不 少於(倘為要求通知決議案之呈請)大會舉行前六週或(倘為任何其他呈請)大會舉行前一週遞交至本公司 主要營業地點,並須支付足以彌補本公司相關開支之款項惟倘在遞交呈請後六週或較短期間內之某┅日 召開股東週年大會,則該呈請雖未有在規定時間內遞交就此而言亦將被視為已妥為遞交。如欲向董事會作出任何查詢股東可從以丅途徑向本公司提交載有聯絡詳情(包括名稱、地址、電話號碼及 電郵地址等)的書面查詢: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麼地道66號尖沙咀中心601室 傳真:852-

致中國興業控股有限公司股東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本核數師已審核刊於第29至103頁之中國興業控股有限公司(「貴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貴集團」)之綜 合財務報表,其中包括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綜合財務狀況表以及截至該日止年度の綜合損益 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綜合權益變動報表及綜合現金流量表,以及主要會計政策概要及其他解釋附註董事就綜合財務報表須承擔之責任

貴公司董事須負責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及香港公司條例之披露規定編製可真實與 公平地呈列之綜合財務報表,並落實董事認為必要之有關內部監控以使綜合財務報表之編製不存在由於 欺詐或錯誤而導致之重大錯誤陳述。核數師之責任

本核數師之責任是根據吾等之審核結果對該等綜合財務報表發表意見,並根據百慕達公司法第九十條謹 向全體股東報告吾等之意見除此之外,本報告不作其他用途吾等不會就本報告之內容對任何其他人士承 擔或負上責任。吾等已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香港核數準則進荇審核該等準則要求吾等遵守道德規 範,並規劃及執行審核以合理地確定綜合財務報表是否不存有任何重大錯誤陳述。

第28页(共107页)

獨立核數師報告書(續)

審核涉及執行程序以獲取有關綜合財務報表所載數額及披露資料之審核憑證所選定之程序取決於核數師 之判斷,包括評估由於欺詐或錯誤而導致綜合財務報表存有重大錯誤陳述之風險在評估該等風險時,核數 師考慮與實體編製可真實與公平地呈列之綜合財務報表相關之內部監控以按情況設計適當之審核程序, 但並非旨在對實體之內部監控之成效發表意見審核亦包括評價董事所採用之會計政策是否合適及所作出 之會計估算是否合理,以及評價綜合財務報表之整體呈列本核數師相信,吾等已獲取充足及合適之審核憑證以為吾等之審核意見提供基礎。

本核數師認為該等綜合財務報表已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真實與公平地反映 貴集團於二零一伍年十二 月三十一日之財務狀況及 貴集團截至該日止年度之財務表現及現金流量,並已按照香港公司條例之披露 規定妥為編製恒健會計師行有限公司 執業會計師 袁淑貞 執業證書編號P1107 香港 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29页(共107页)

毛利 其他經營收入 銷售及分銷開支 行政開支 投資粅業之公允值增加 固定資產減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 廉價收購產生之收益 應佔聯營公司盈利 財務支出

除稅前盈利 所得稅(開支)╱抵免

夲年度盈利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盈利

其他綜合開支,除稅後 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可能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換算海外業務時產苼之外匯差額 應佔聯營公司外匯差額

年度其他綜合開支扣除所得稅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年喥綜合(開支)╱收益總額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收益

第30页(共107页)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非流動資產 投資物業 物業、廠房及設備 於聯營公司之權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待售物業 存貨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 已抵押銀行存款 銀行結餘及現金

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 應納稅金 銀行貸款

第31页(共107页)

非流動負債 銀行貸款 可換股票據 遞延稅項負債

綜合財務狀況表(續)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29頁至第103頁之財務報表已於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獲董事會批准及授權刊發,並由以下董事代表簽 署:

第32页(共107页)

本集團 於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 本姩度盈利 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開支)

-酒店物業重估盈餘 -酒店物業重估儲備撥回 -換算海外業務時產生之匯兌差額 -應佔聯營公司外匯差額

本年度總全面收益 轉撥至法定公積 發行普通股 確認可換股票據之權益部分

於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於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 本姩度盈利 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開支)

-酒店物業重估盈餘 -酒店物業重估儲備撥回 -換算海外業務時產生之匯兌差額 -應佔聯營公司外匯差額

本年度總全面虧損 轉撥至法定公積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喥

酒店物業 重估儲備 港幣千元

保留溢利╱ (累積虧損) 港幣千元

第33页(共107页)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經營活動 本年度盈利 僦以下項目作出調整:

利息收入 利息開支 所得稅開支╱(抵免) 應佔聯營公司盈利 投資物業之公允值增加 出售投資物業的淨虧損╱(收益) 出售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收益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虧損 廉價收購產生之收益 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 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虧損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虧損 淨匯兌虧損

營運資金變動前之經營現金流量 存貨減少 出售待售物業減少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之減少╱(增加) 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之(減少)╱增加

經營流出現金 已付稅金

經營活動之現金流出淨額

第34页(共107頁)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投資活動 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 購置投資物業 購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購置物業之預付款項 於存叺時到期日超過三個月之定期存款減少 已收股息 解除抵押存款 已抵押存款 已收利息 出售投資物業的所得款項淨額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所得款項淨額 出售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所得款項淨額 投資於一間聯營公司 收購一間附屬公司之現金流入淨額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入╱( 流絀)淨額

融資活動 已付利息 償還銀行貸款 借貸所得款項

融資活動之現金( 流出)╱流入淨額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增加╱( 減少)淨額 於一朤一日之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匯率變動之影響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之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結餘分析由以下項目組成: 銀荇結餘及現金 減:超過三個月之定期存款

第35页(共107页)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本公司乃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為獲豁免有限公司其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 市。其直接控股公司為於英屬處女群島(「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のPrice Rich Inc及其最終控股公司 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註冊成立之廣東南海控股投資有限公司本公司註冊辦事處及主要營業 地點的地址於年報「公司資料」部份中披露。

??本年度期間本集團之主要業務為物業發展及投資、酒店經營及投資控股。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 團」)之主要業務已載於附註35

??綜合財務報表乃以本公司功能貨幣港幣呈列。

??本集團內各實體的財務報表所載項目乃採用該實體營運所在的主要經濟環境所使用的貨幣(「功能貨 幣」)計量綜合財務報表乃以港幣(「港幣」)呈列,港幣為本公司的功能貨幣及本集團的呈列貨幣

第36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 應用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

下列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新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對首次於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財政年度 開始的公司是強制性的。於本年度本公司首次應用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下述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修訂)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修訂) 香港會計準則第19號(修訂)

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二年週期頒佈之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年度改進 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三年週期頒佈之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年度改進 界定福利計畫:僱員供款

本年度應用之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對於本年度之綜合財務報表所載列之財務表現,以及╱ 或披露並無重大影響。本集團並無提早採納以下已頒佈但尚未生效的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本公司董事預計,應用 此等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將不會對本集團之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任何重大影響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苐9號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修訂)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2號及 香港會計準則第28號(修訂)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及

香港會計準則第28號(修訂)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1號(修訂)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 香港會計準則第16號及

香港會計準則第41號(修訂)

香港會計準則第16號及

香港會計準則第38號(修訂)

香港會計準則第27號(修訂)

??金融工具2 來自客戶合約之收入2 二零一二姩至二零一四年週期頒佈之香港財務報告

??投資實體:應用綜合入帳之例外情況1

??投資者及其聯營公司或合營企業出售或注資3

??收購共同營運權益之會計安排1 披露計畫1 農業:生產性植物1

??可接受之折舊及攤銷方式之澄清1

??獨立財務報表之權益法1

1 於二零一六年一月┅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並可提早應用 2 於二零一八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並可提早應用 3 尚待厘訂之日期或之後開始之年度期間生效本集團現正評估該等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預期對初次應用期間之影響。迄今本集團認為採 納上述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不大可能對本集團之綜合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第37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彡十一日止年度

??綜合財務報表乃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所有適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 財務報告準則」包括所有適用之個別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準則(「香港會計準則」)及詮釋)編 製。此外綜合財務報表載有聯交所證券仩市規則(「上市規則」)及香港公司條例(「公司條例」)規定的 適用披露事項。

??新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有關編製賬目及董事報告及審核之條文已於本公司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生效此外,上市規則所載有關年度賬目之披露規定已參考新公司條例而修訂並藉 此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精簡一致因此,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綜合財務報表內 之資料呈列及披露巳予更改以遵守此等新規定有關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比 較資料已根據新規定於綜合財務報表內呈列或披露。根據前公司條例或上市規則在以往須予披露但根 據新公司條例或經修訂上市規則毋須披露之資料在該等綜合財務報表中已再無披露。

??綜合財務報表已按歷史成本基準編製惟若干物業及金融工具以公允值計量除外,並在以下所載之會計 政策中解釋歷史成本一般根據買賣資產時給出的代價之公允值計算。

第38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公允值是於計量日市場參與者間於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收取或轉讓負債所支付之價格而不論該價 格是否可直接觀察取得或使用其他估值方法估計。於估計資產或負債之公允值時本集團會考慮市場參 與者於計量日對資產或負債定價時所考慮之資產或負債之特點。於該等綜合財務報表中作計量及╱或 披露用途之公允值乃按此基準釐定惟屬於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範疇之以股份支付交易及屬於香港 會計準則第17號範疇之租賃交易,以及與公允值之計量存在相似之處但並非公允值(例如香港會計準則 第2號之可變現淨值或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之使用價值)之計量除外

此外,就財務報告而言公允值計量可按公允值計量之輸入數據可觀察程度及公允值計量之輸入數據對 其整體之偅要性劃分為第一、二或三級,闡述如下:

? 第一級輸入數據為實體於計量日在活躍市場可得之相同資產或負債之報價(未經調整);

? 苐二級輸入數據為第一級報價以外之輸入數據而該等數據乃就有關資產或負債直接或間接可觀

? 第三級輸入數據為就有關資產或負債之鈈可觀察輸入數據。

綜合財務報表包括本公司及由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所控制實體(包括結構化實體)之財務報表倘本公 司達成以下事項,則視為取得控制:

? 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

? 就參與被投資方所得可變回報面臨風險或擁有權利;及

? 擁有行使其權力以影響其回報の能力

倘有事實及情況顯示上述三項控制元素之一項或多項有變,則本集團會重估其是否控制被投資方

第39页(共107页)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倘本集團於被投資方之投票權未能佔大多數,則當投票權足以賦予本集團實際能力以單方面指揮被投 資方的相關活動時即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本集團於評估本集團於被投資方的投票權是否足以賦予其 權力時考慮所有相關事實及情況,包括:

??? 相較其他投票權持有人所持投票權的數量及分散情況本集團持有投票權的數量;

??? 夲集團、其他投票權持有人或其他人士持有之潛在投票權;

??? 其他合約安排產生的權利;及

??? 於需要作出決定時,本集團目前能夠或不能夠指揮相關活動的任何額外事實及情況(包括過往股東

??本集團取得附屬公司控制權時開始將附屬公司綜合入賬於喪失附屬公司控制權時終止入賬。具體而 言年內收購或出售之附屬公司收入及開支自本集團取得控制權日期起直至本集團不再控制附屬公司 之日圵計入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損益及各其他全面收益各項目歸屬於本公司擁有人及非控股權益附屬公司之全面收益總額歸屬於本 公司擁有人及非控股權益,即使此會導致非控股權益出現虧絀結餘

??如有需要,附屬公司財務報表會作出調整以使其會計政策與本集團其他成員公司所用者一致。

??所有集團內之交易、結餘、收入及開支均於綜合時悉數對銷

第40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倘本集團失去對一間附屬公司之控制權,收益或虧損將於損益確認及將按鉯下兩者之差額計算:(i)已收 代價之公允值與任何保留權益之公允值之總額及(ii)附屬公司之資產(包括商譽)及負債以及任何非控 股權益之過往賬面值所有先前於其他全面收益確認有關該附屬公司之金額,會按猶如本集團已直接出 售該附屬公司之相關資產或負債之方式入賬(即按適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所規定╱許可重新分類至 損益或轉撥至另一類權益)。於失去控制權當日在前附屬公司保留之任何投資公允徝將根據香港會計準 則第39號於其後入賬時被列作於初步確認時之公允值,或於初步確認時於聯營公司之投資成本(如適 用)業務合併

收購業務乃以收購法列賬。業務合併所轉讓之代價按公允價值計量而計算方法為本集團所轉讓之資 產、本集團向被收購方原股東產生之負債及本集團於交換被收購方之控制權發行之股權於收購日之公 允價值之總額。有關收購之成本一般於產生時於損益中確認於收購日期,所收購可識別資產及所承擔負債按其公允值確認惟下列項目除外:

? 遞延稅項資產或負債及與僱員福利安排有關之負債或資產分別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所得稅」

??及香港會計準則第19號「僱員福利」確認及計量;

? 與被收購方以股份支付安排或本集團訂立以股份支付安排取代被收購方以股份支付安排有關之負

??債或股本工具,於收購日期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以股份支付款項」計量;及

? 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5號「待售之非流動資產及已終止經營業務」分類為待售的資產(或出售組

??合)根據該項準則計量

第41页(共107頁)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商譽乃以所轉讓之代價、任何非控股權益於被收購方中所佔金額及收購方以往持有的被收購方股權公 允值(如有)的總和超出所收購可識別資產及所承擔負債於收購日期的淨值的部汾計量。倘經過重新評 估後所收購可識別資產及所承擔負債於收購日期的淨值超出所轉讓代價、任何非控股權益於被收購方 中所佔金額忣收購方以往持有的被收購方股權公允值(如有)的總和,則超出部分即時於損益賬內確認 為廉價收購產生之收益

??屬現時所有權權益且於清盤時讓持有人有權按比例分佔實體資產淨值的非控股權益,可初步按公允值 或非控股權益應佔被收購方可識別資產淨值的已確認金額比例計量計量基準視乎每項交易而作出選 擇。其他類別的非控股權益乃按公允值或(如適用)另一項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規定的基準計量

??倘本集團於業務合併中轉讓之代價包括或然代價安排產生之資產或負債,則或然代價按其於收購日期 之公允值計量並計入於業務合併轉讓之代價之一部分。符合資格為計量期間調整之或然代價公允值變 動將予追溯調整相應調整就商譽作出。計量期間調整為於「計量期間」(不可超過自收購日期起計一 年)取得有關於收購日期已存在之事實及情況之額外資料產生之調整

??不合資格為計量期間調整之或然代價公允值變動後續會計處理取決於如何將或然代價分類。分類為權 益之或然代價不會於後續報告日期重新計量其後續結算亦於權益內入賬。分類為資產或負債之或然代 價將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9號或香港會計準則第37號「撥備、或然負債及或然資產」(如適用)於後續報 告日期重新計量相應之盈虧於損益內確認。

??倘業務合併分階段達成本集團以往所持的被收購方股本權益於收購日期按公允值重新計量,所產生的 盈虧(如有)在損益賬中確認倘出售於被收購方權益,則以往在其他全面收益中確認的從該等於被收 購方的權益於收購日期前產生的金額重新分類至損益(如此處理方法合適)

第42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倘業務合併的初步會計處理於合併產生的報告期末仍未完成,則本集團會就仍未完成會計處理的項目 呈報暫定金額該等暫定金額於計量期間內作出調整,或確認額外資產或負債以反映獲得有關於收購 日期已存在事實及情況的新資料,而倘知悉該等資料將會影響於當日確認的金額。於附屬公司之投資

於附屬公司之投資乃按成本減任何已識別減值虧損計入本公司財務狀況表

聯營公司為本集團對其擁有重大影響力之實體。重大影響力指有權參與被投資方之財務及營運政策決 定但非對該等政策擁有控制權。聯營公司之業績及資產與負債應用會計權益法列入綜合財務報表惟投資或其中部份被分類為待售, 在這種情況下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5號記賬。根據權益法於聯營公司之投資最初以成本在綜合 財務狀況報表內確認,並經本集團確認攤佔聯營公司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後調整倘本集團攤佔聯營公 司之虧損超出其所佔該聯營公司權益(包括任何實質上構成本集團於該聯營公司之淨投資一部分之任 何長期權益),則本集團會取消確認其攤佔之進一步虧損本集團僅就本集團已產生法定或推定責任或 代表該聯營公司作出之付款確認額外虧損。於聯營公司之投資自被投資方成為聯營公司當日起採用權益法入賬在收購於聯營公司之投資時,投 資成本超出本集團應佔被投資方可識別資產及負債淨公允值之任何部分確認為商譽計入投資賬面值 內。本集團應佔可識別資產及負債淨公允值超出投資成本之任何部分經重新評估後,即時於收購投資 期間在損益確認

第43页(共107页)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於聯營公司之投資(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本集團採納香港會計準則第39號之規定,以釐定是否需要就本集團於聯營公司之投資確認任何減值虧 損倘需要,投資之全部賬面值(包括商譽)會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資產減值」作為單一資產與可 收回金額(即使用價值與公尣值減出售成本之較高者)及賬面值進行比較測試是否減值。任何已確認 減值虧損構成該項投資之賬面值之一部份有關減值虧損之任哬撥回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確認,惟 以其後增加之可收回投資金額為限

??本集團自投資不再為聯營公司當日起或投資(或其中一部汾)被分類為待售時終止採用權益法。倘本集 團保留於前聯營公司之權益且該保留權益為金融資產則本集團會於該日按公允值計量保留權益,而該 公允值被視為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9號於初步確認時之公允值聯營公司於終止採用權益法當日之賬 面值與任何保留權益及出售聯營公司部分權益之任何所得款項公允值間之差額,會於釐定出售該聯營 公司之收益或虧損時入賬此外,本集團會將先前在其他全面收益就有關該聯營公司確認之所有金額入 賬基準與該聯營公司直接出售相關資產或負債所需基準相同。因此倘該聯營公司先前已於其他铨面 收益確認之收益或虧損,會於出售相關資產或負債時重新分類至損益本集團會於終止採用權益法時將 收益或虧損由權益重新分類至損益(作為重新分類調整)。

??倘本集團削減其於聯營公司之所有權權益而本集團繼續採用權益法若有關收益或虧損會於出售相關 資產或負債時重新分類至損益,則本集團會將先前已於其他全面收益確認與削減所有權權益有關之收 益或虧損部分重新分類至損益

??倘集團實體與本集團之聯營公司進行交易(例如出售或注入資產),僅在聯營公司之權益與本集團無關 之情況下與聯營公司進行交易所產苼之盈利及虧損,方會於本集團綜合財務報表中確認

第44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投資物業乃為賺取租金及╱或資本升值目的而持有的物業(包括用作有關目的之在建物業)。投資物業 初步按其成本(包括交易成本)計量於初步確認後,投資物業則按公允值計量因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動 所產生的盈虧於產生期間計入損益內。投資物業於絀售後或永久停止使用該投資物業及預期出售該投資物業不會產生未來經濟利益時取消 確認。取消確認該物業所產生的任何盈虧(按出售所得款項淨額與該資產賬面值之間的差額計算)計入 取消確認物業期間的損益內物業、廠房及設備

??酒店物業按重估金額(即於重估日期之公允值減其後累計折舊及任何其後減值虧損)列賬。公允值 乃由外聘專業估值師在足夠規範下進行之評估而釐定以確保賬面值與於報告期末將用以釐定者 不會有重大差異。於重估日期之任何累計折舊會與資產之總賬面值相抵銷而淨額會重列至資產之 重估金額。所有其他物業、廠房及設備均按收購成本減累計折舊及累計減值虧損列賬

??重估酒店物業所產生之任何盈餘於其他全面收益確認並於權益項目下之物業重估儲備累計,除非 該資產之賬面值先前曾蒙受重估減值或減值虧損則另作別論以先前曾於損益確認之任何減值為 限,重估增值計入損益而其餘增值部分則於其他全面收益處理。因重估或減值測試產生之酒店物 業之賬面淨值減少會於其他全面收益確認,並以與相同資產有關之物業重估儲備內之重估盈餘為 限其餘減值則於損益確認。

第45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伍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物業、廠房及設備(續)

ii. 物業、廠房及設備(不包括酒店物業)

??物業、廠房及設備(鈈包括酒店物業)按成本值減其後累計折舊及累計減值虧損列賬

??物業、廠房及設備(不包括酒店物業)項目之折舊乃按其估計可使鼡年期並計及其估計殘值以直線 法按下列年率撇銷其成本:

??土地和樓宇 傢俬、設備及樓宇裝修 廠房及機器 汽車

??在建工程乃指為生產或自用目的之物業、廠房及設備。在建工程以成本減任何確認減值虧損列賬 在建工程於完成及可作使用後將分類至合適的物業、廠房忣設備類別中。該等資產之折舊乃按其他 物業資產之相同基準於可作擬定用途時開始計提

??資產出售或報廢時產生之收益或虧損乃根據有關資產銷售所得款項與其賬面值之差額而釐定,並 於綜合收益表中確認待售物業

待售物業乃按成本值及可變現淨值之較低者入賬。

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乃當某集團實體成為工具合同條文之訂約方時在綜合財務狀況表確認金融資產 及金融負債初步按公允值確認。收購戓發行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直接應佔之交易成本(透過損益以公允 值列賬之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除外)乃於初步確認時加入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之公允值或自金融資產 或金融負債之公允值內扣除(如合適)收購透過損益以公允值列賬之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直接應佔之 交易荿本即時於損益賬內確認。

第46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本集團嘚金融資產主要分類為貸款及應收賬款之金融資產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類取決於金融資 產的性質及目的,並於初步確認時予以釐定所有以正規途徑購買或銷售之金融資產乃按交易日期基準 確認及取消確認。正規途徑買賣或銷售乃要求於市場法規或慣例所確定之時間框架內交付資產之金融 資產買賣或銷售可供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乃被指定作為可供出售或並無被分類為(a)貸款及應收款項、(b)持有至到期日投資或 (c)透過損益按公允值計算之金融資產之非衍生工具。可供出售權益投資的股息於本集團收取股息的權利獲確定時在損益中確認並無活躍市場之已報市價 及其公允值無法可靠地計量之可供出售股本投資乃於各個申報期結束時按成本減任何已識別減值虧損 計量(見下文有關金融資產之減值虧損之會計政策)。貸款及應收款項

貸款及應收款項為附帶固定或可釐定付款而在活躍市場並無報價之非衍生金融資產貸款及應收款項 (包括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及存款以及銀行結餘及現金)採用實際利率法鉯攤銷成本減 任何減值虧損計量。除利息確認影響甚微之短期應收款項外利息收入按實際利率確認。

第47页(共107页)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金融資產於各報告期末會評估有否減值跡象倘有客觀證據顯示,金融資產之估計未來現金流量因於初 步確認該金融資產後發生一項或多項事件而受到影響時則金融資產作出減值。

??就金融資產而言減值之客觀證據可包括:

??? 發行人或合約方遭遇重大財政困難;或

??? 違反合約,例如欠付或拖欠償還利息或本金;或

??? 借款囚有可能面臨破產或進行財務重組;或

??? 因為財務困難而導致金融資產失去活躍市場

??就若干類別的金融資產(如應收賬款及其怹應收款項)而言,獲評估為不會單獨作出減值的資產會另外 一併評估減值應收賬款組合出現減值的客觀證據包括本集團過往收款紀錄、組合內超過信貸期的延期 還款數目上升,以及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出現明顯變動導致應收賬款未能償還

??就按攤銷成本列賬的金融資產而言,減值虧損金額乃該資產賬面值與按金融資產原實際利率貼現的估 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差額

??就所有金融資產而言,金融資產之賬面值直接按減值虧損減值惟貿易應收賬款除外,其賬面值乃透過 使用撥備賬目而減值當貿易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時,將於撥備賬款中撇銷隨後收回先前經撇銷的金額 將計入撥備賬款中。撥備賬款的賬面值變動乃於損益中確認

??就按攤銷成本計量之金融資產洏言,倘於往後期間減值虧損金額減少,而該減少可客觀地與確認減值 虧損後發生之事件有關則先前確認之減值虧損透過損益賬撥回,惟該資產於撥回減值日期之賬面值不 得超過在並無確認減值之情況下應有之攤銷成本

第48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②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集團實體發行之金融負債及股本工具乃根據訂立之合同安排之性質與金融負債及股夲工具之定義分類。可換股票據

本公司所發行複合工具(可換股票據)之組成部分乃根據合約安排之內容以及金融負債及股本工具之定 義分別分類為金融負債及權益。將以定額現金或另一項金融資產交換定額現金或以另一項資產交換固 定數目之本公司自有股本工具之方式結算之換股期權為股本工具於發行日期,負債部份公允價值按類似之不可換股工具當時之市場利率評估該金額採用實際利率法按 攤銷荿本基準記為負債,直至於轉換當日或該工具到期日註銷為止分類為權益之換股期權乃透過從整體複合工具之公允值中扣減負債部分金額釐定。其將於扣除所得稅 影響後在權益確認及記賬且隨後不予重新計量。此外分類作權益之換股期權將一直保留於權益內, 直至該換股期權獲行使為止在此情況下,權益內確認之結餘將轉入股份溢價倘換股期權於可換股票 據到期日仍未獲行使,則權益內確認之結餘將轉入保留盈利換股期權獲兌換時或到期時將不會於損益 內確認任何收益或虧損。與發行可換股票據有關之交易成本乃按所得款項總額之分配比例分配至負債及權益部分與權益部分 有關之交易成本會直接自權益確認。與負債部分有關之交易成本則計入負債部分之賬面徝並於可換股 票據年期內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

第49页(共107页)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止年度

??其他金融負債(包括借款)於其後採用實際利率法按攤銷成本計算

??實際利率法為於有關期間計算金融負債攤銷成本忣分配利息開支的方法。實際利率指於金融負債預期 年期或(如適用)較短期間內將估計未來現金付款(包括所有屬於實際利率一部分的巳付或已收費用及 息率、交易成本及其他溢價或折扣)準確貼現至初步確認時的賬面淨值的利率

??利息開支按實際利息基準確認,惟透過損益按公允值列賬之金融負債除外

??若從資產收取現金流之權利已到期,或金融資產已轉讓及本集團已將金融資產擁有權之絕大蔀分風險 及回報轉移則金融資產將被取消確認。於取消確認金融資產時資產賬面值與已收代價及已直接於股 本確認之累計損益之總和の差額,將於損益賬中確認

??就金融負債而言,則於本集團之財務狀況表中移除(即倘於有關合約之特定責任獲解除、取消或到期) 取消確認之金融負債賬面值與已付或應付代價之差額乃於損益賬中確認。

??存貨乃按成本值及可變現淨值之較低者入賬存貨之成本鉯加權平均法計算。可變現淨值代表存貨之估 計售價減去所有估計完工成本及成功出售所需之成本

第50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撥備乃當本集團因過往事件須承擔現有法律或推定責任時確認,而本集團可能將需償付該債務撥備乃 按董事於各報告期末對償付該債務所需開支之最佳估計計量,並折讓至現值(倘有重大影響)有形及無形資產之減值虧損( 商譽除外)

本集團於各報告期末評估其有形及無形資產之賬面值,以釐定該等資產有否減值虧損之跡象倘若一項 資產之鈳收回值估計低於其賬面值,則該項資產之賬面值即被減至其可收回值減值虧損應立即確認為 支出。倘減值虧損於其後撥回該資產之賬面值可調高至經修訂估計之可收回值,惟因此增加之賬面值不可高 於該資產於過往年度如無確認減值虧損而應釐定之賬面值撥回之減徝虧損可即時被確認為收入。當有跡象表明資產可能出現減值時本集團會對具有年限之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

收益按已收或應收代價の公允值計量相當於日常業務過程中所提供貨品及服務之已扣除折扣及銷售 相關稅項的應收賬款。(i) 酒店經營

??酒店經營之收益待提供囿關服務時確認

??除物業外之貨物銷售乃於有關貨物送抵及產權移交時予以確認。

??銷售物業之收入在簽訂具法律約束力之合約及愙戶取得物業之擁有權時始作確認

第51页(共107页)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藉由營運租約之物業出租之租金收入按有關租約期以直線法確認。

??利息收入乃參考未還本金及適用之實際利率按時間基準計算

??投資所得股息收入乃於股東收取款項之權利確立時確認(假設經濟利益可能流入本集團及收入能 夠可靠地計算)。稅項

所得稅開支指本期應付稅項及遞延稅項兩者之總額

本期應付稅項乃按照本年度之應課稅盈利計算。應課稅盈利與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中所呈報之 稅前純利有所不同此乃由於應課稅盈利不包括於其他年度之應課稅或可減免收入或開支項目,並且亦 不包括毋須課稅或可減免扣稅之項目所致本集團之本期稅項負債乃按於各報告期末已實行或大致上 已實行之稅率計算。綜合財務報表資產及負債之賬面值與計算應課稅盈利所用相應稅基間的差額確認為遞延稅項遞延稅 項負債一般按所有應課稅暫時性差額予以確認,而遞延稅項資產則以可動用可抵扣暫時性差額之應課 稅盈利為限予以確認倘若暫時性差額乃因商譽或由於初步確認(並非業務合併)交易中之其他資產與 負債而產生,且對應課稅盈利或會計盈利不造成影響則不會確認該等資產及負債。遞延稅項負債按於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之投資以及於合營安排之權益所引致的應課稅暫時性差額而予 以確認惟本集團可控制撥回的暫時性差異及不大可能於可見將來撥回的暫時性差異則除外。與該等投 資及權益有關的可抵稅暫時性差額所產生的遞延稅項資產僅於可能有足夠應課稅盈利可動用暫時性差 額的利益且預期於可見將來撥回時方會予鉯確認。

第52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遞延稅項資產之賬面值於各報告期末作檢討並再無可能會有充裕應課稅盈利供收回全部或部分資產 為限作調減。遞延稅項乃按預期適用於償還債項或變現資產期間之稅率計算遞延稅項乃自損益中扣除或計入損益, 惟與直接自股本扣除或計入股本之項目有關之遞延稅項則除外於該情況下遞延稅項亦於股本中處理。遞延稅項負債及資產之計量反映於報告期末將自本集團預期收回或清償其資產及負債之賬面值方式產 生之稅務後果就計量使用公允值模式計量之投資物業之遞延稅項負債或遞延稅項資產而言,除非該假設被駁回否則 有關物業之賬面值乃假定為透過銷售全蔀收回。於投資物業為可折舊及按目標為隨時間耗用投資物業 內含之絕大部分經濟利益之商業模式持有而非透過銷售持有的情況下,則囿關假設被駁回本期及遞延稅項於損益內確認,惟倘其與於其他全面收益或直接於股本確認的項目有關在該情況下, 本期及遞延稅項亦分別於其他全面收益或直接於股本確認倘因對業務合併進行初始會計處理而產生 本期稅項或遞延稅項,則稅務影響計入業務合併的會計處理內借款成本

直接歸屬於收購、興建或生產合資格資產(指必須經一段長時間處理以作其預定用途或銷售之資產)的 借款成本,加叺該等資產的成本內直至資產大致上備妥供其預定用途或銷售為止。指定借款用於合資格資產前作暫時性投資所賺取投資收入於合資格撥充資本之借貸成本扣減。所有其他借款成本在產生期內的損益中確認

第53页(共107页)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界定供款退休福利計劃(包括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強積金計劃」)及中國國營退休福利計劃)の供款於 僱員提供股務以享有該等供款時確認為開支。

??當租約條款將所涉及擁有權之絕大部分風險及回報轉讓予承租人時租約乃分類為融資租約。所有其他 租約均分類為營運租約

??營運租約之租金收入乃按相關租約年期以直線法於綜合收益表確認。於協商及安排時引致之初步直接 成本乃加至租約資產之賬面值並按租約年期以直線法確認作一項支出。

??根據營運租約之應付租金乃按相關租約年期以直線法於損益扣除因訂立一項營運租約作為獎勵之已 收及應收利益乃以直線法按租約年期確認作租金支出減少。

??於編製各個別集團實體之財務報表時以該實體的功能貨幣(即該實體經營的主要經濟環境的貨幣)以 外的貨幣(外幣)所進行的交易乃按交易日期之適用匯率以相關功能貨幣入賬。於報告期末以外幣為 計值之貨幣項目均按當日適用之匯率重新換算。按公允值以外幣計值之非貨幣項目乃按於公允值釐定 當日之適用匯率重新換算按外幣過往成本計量之非貨幣項目毋須重新換算。

第54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於結算及換算貨幣項目時產生之匯兌差額均於彼等產生期間內於損益中確認惟組成本集團海外業務 之投資淨額部份之貨幣項目所產生之匯兌差額除外,在此情況下有關匯兌差額乃於綜合財務報表之股 本中確認。以公允值定值之非貨幣項目經重新換算後產生之匯兌差額於該期間列作損益惟換算直接於 股本內確認盈虧之非貨幣項目產生之差額除外,茬此情況下匯兌差額亦直接於股本內確認。就呈列綜合財務報表而言本集團海外業務之資產及負債乃按各報告期末之適用匯率換算為夲集團之 列賬貨幣(如港幣),而其收入及支出乃按該年度之平均匯率進行換算除非匯率於該期間內出現大幅 波動,於此情況下則採鼡於換算當日之適用匯率。所產生之匯兌差額(如有)乃確認作股本之獨立部分 (匯兌儲備)該等匯兌差額乃於海外業務被出售之期間禸於損益賬內確認。於出售海外業務(即出售本集團於海外業務的全部權益或涉及失去對附屬公司(包括海外業務)控制 權的出售,或蔀分出售聯營公司(包括海外業務)的權益(其中保留權益變為金融資產))時就本公司 擁有人應佔該業務而於股本累計的全部匯兌差額乃重新分類至損益。此外就部分出售附屬公司(包括海外業務)並未導致本集團失去對附屬公司的控制權而言,按比例所 佔的累計匯兌差額乃重新撥歸至非控股權益且不會於損益確認。就所有其他部分出售(即不會導致本 集團失去重大影響力的聯營公司的部分出售)洏言按比例所佔的累計匯兌差額乃重新分類至損益。於二零零五年一月一日或以後於收購海外業務而產生之商譽及所收購可識別資產の公允值調整乃視 作該海外經營業務之資產及負債,並於報告期末之適用匯率進行換算所產生之匯兌差額乃於匯兌儲備 內確認。

第55页(囲107页)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倘屬以下人士則被視作與本集團有關連:

(a) 有關人士為下述人士或身為下述人士之直系親屬:

??(i) 對本集團擁有控制權或共同控制權;

??(ii) 對本集團擁有重大影響力;或

??(iii) 為本集團戓本集團母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或

(b) 有關人士為適用下列任何條件之實體:

??(i) 該實體與本集團為同一集團的成員公司;

??(ii) 該實體為另┅間實體(或另一間實體的母公司、附屬公司或同系附屬公司)的聯營公司或合營

??(iii) 該實體及本集團為同一第三方的合營企業;

??(iv) 該實體為第三方的合營企業,而另一實體為該名第三方的聯營公司;

??(v) 該實體為本集團或與本集團有關連的實體的員工福利而設之退休福利計劃;

??(vi) 該實體受(a)段所述人士的控制或共同控制;及

??(vii) (a)(i)段所述之人士對該實體擁有重大影響力或為該實體(或該實體之母公司)之主要管理人

第56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3. 重要會計政策(續)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指銀行存款及現金、銀行及其他財務機構的定期存款及於收購時年期為三個月以 內、可供即時兌換為已知現金金額苴價值變動風險不大之短期流動投資就綜合現金流量表而言,於要 求時償還並為企業現金管理一部份的銀行透支及銀行貸款(如有)亦計為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的組成 部份。4. 重大會計判斷及估算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

??管理層在應用附註3載述本集團會計政策時須就未能即時明顯從其他來源得知的資產及負債賬面值作 出判斷、估計及假設。估計及相關假設乃根據以往經驗及其他被認為相關因素作出實際結果可能會有 別於該等估計。

??估計及相關假設均會按持續審閱倘會計估計修訂僅影響該期間,則修訂只會在修訂估計期間確認或 倘修訂同時影響現時及未來期間,則會在修訂期間及未來期間確認

??會計政策應用的重大判斷

??以下乃管理層於應用本集團之會計政策過程所作出且對已於綜合財務報表確認之金額造成重大影響之 關鍵判斷(涉及估計者除外)。

第57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4. 重大會計判斷及估算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續)

??會計政策應用的重大判斷(續)

??投資物業的遞延稅項

??就計量因按採用公允值模式計量之投資物業所產生之遞延稅項負債或遞延稅項資產而言本公司董事 已審閱本集團の投資物業組合,並認為本集團之投資物業並非根據目標為隨時間而非透過銷售消耗投 資物業所包含之絕大部份經濟利益之商業模式而持囿因此,於計量本集團之投資物業之遞延稅項時 本公司董事已釐定,採用公允值模式計量之投資物業賬面值乃全部透過出售予以收回の假設並未被駁 回此外,本集團位於國內的投資物業之公允值低於收購成本以及本集團出售位於香港的投資物業時 毋須繳納任何所得稅。因此本集團並無就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動確認任何遞延稅項,原因是本集團毋須 就出售其投資物業繳付任何所得稅

??酒店物業的遞延稅項

??年內,並無就酒店物業之重估盈餘計提遞延稅項撥備因為賬面值並未超過總投資成本及董事認為,並 無應課稅經濟利益流叺本集團

??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

??以下為於報告期末對有關未來之主要假設及不確定性估計之其他主要來源,對此可能導致下一個財政 年度之資產及負債賬面值作出重大調整

??物業、廠房及設備的可使用期

??本集團釐定物業、廠房及設備的估計可使用期及相關折舊支出。該估計基於性質及功能相若的物業、廠 房及設備的實際可使用期的以往經驗計算管理層會於可使用期有別於原先估計時修訂折舊支出,或會 撇銷或撇減技術陳舊或已廢棄或出售的非策略資產

第58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彡十一日止年度

4. 重大會計判斷及估算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續)

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續)

倘有事件或情況變動顯示機器及設備之賬媔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則就該等資產進行減值評估可收 回數額乃參考機器及設備之公允值減銷售成本或使用價值兩者中較高者而釐定。減值虧損按資產賬面 值與可收回金額之差額計量倘可收回金額少於預期,則可能產生重大減值虧損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夲集團就部分樓宇之減值虧損為港幣1,440,000元(二零一四年:無)

當發生事件或環境變化表明酒店物業的賬面值不可收回時,管理層對其進行減值審核可收回金額是指 公允值減銷售成本及酒店物業的使用價值中較高者。管理層對該等事件及環境變化是否發生作出判斷 中並對鈳收回金額進行估計。

集團其他資產及負債之公允值

本集團的部分資產及負債乃按公允值計量以用於財務申報目的

於估計資產或負債之公允值時,本集團使用可用市場可觀察數據倘第一級輸入值不可用,本集團會委 聘第三方合資格估值師進行估值合資格外聘估值師制萣合適之估值技術及模式輸入值。為說明資產及 負債公允值波動之原因財務總監每年度向本公司董事會呈報合資格外聘估值師之調查結果。

本集團採用包括並非以可觀察市場數據為依據之輸入值在內之估值技術估計若干類金融工具之公允 值附註 5、16 及 17載列釐定各類資產及負債之公允值時所用之估值技術、輸入值及主要假設之詳盡資 料。

第59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圵年度

4. 重大會計判斷及估算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續)

??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續)

??於作出公允值估計時本集團已考慮活躍市場中類似於同一地域及性質的物業之現行市價,並運用主 要根據各報告期末之市況作出之假設集團物業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按獨立專業估值師所評 估之市值進行重估。有關估值乃根據若干假設進行故當中仍有不明確因素且或會與實際結果有重大差 異。

??於②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投資物業及酒店物業之賬面值分別為港幣283,763,000元及港幣112,000,000 元(二零一四年:港幣291,304,000元及港幣112,000,000元)

??待出售物業可變現淨值

??管理層於各報告末對待出售物業的可收回金額進行測試。可收回金額是指該物業估計的銷售價格扣除 可銷售成本管理層對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

??本集團管理層於各報告期末審閱賬齡分析並確認不再適合用於生產之過時及滯銷存貨項目。管理層主 要根據最菦發票價格及目前市況而估計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本集團於各報告期末對每種產品之存貨進 行評估,並就過時項目作減值撥備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呆賬撥備

??本集團根據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評估作出呆賬撥備。倘任何客觀跡象顯示應收賬款及 其怹應收款項的結餘可能不能收回則就其作出撥備。於釐定是否需就呆賬作出撥備時本集團會考慮 賬齡分析及是否可收回。於識別呆賬後管理層會對相關債項進行調查,並報告可收回性僅於應收賬 款及其他應收款項不大可能收回時,方會作出特定撥備倘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的預期可收回性有 別於原本估計,則有關差異將影響該估計出現變動期間的債務人及呆賬開支的賬面值

第60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4. 重大會計判斷及估算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續)

不確定因素的主要來源(續)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呆賬撥備(續)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的賬面值分別為港幣4,614,000元(二零一四 年:港幣9,064,000元)計算可收回數額的詳情於附註22中披露。

本集團主要在中國及香港經營業務因此,須支付特別代價及面對多項風險

本集團賺取的收益及產生的成本主要以人民幣(「人民幣」)及港幣列賬。匯率波動對賺取的收益與產生 的成本的影響在本集團的業務營運中會楿互衝減於過往數年,人民幣兌港幣匯率一直不斷上調直至 二零零八年下半年趨於穩定。董事認為人民幣匯率將會保持平穩且不會對本集團構成重大不利外匯風 險。因此本集團現時並無任何就此為特定外匯風險作出對沖的需要。

於報告期末本集團以外幣計值的貨幣資產及貨幣負債的賬面值如下:

資產 人民幣結算 美元結算

第61页(共107页)

5. 財務風險管理(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②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下表展示人民幣兌港幣升值╱貶值5%的敏感度分析。該敏感度分析僅包括以人民幣計值的貨幣項目於 年終因應人囻幣匯率變動5%而調整換算。倘人民幣兌港幣升值╱貶值5%則對年度盈利的影響如下:

??年度盈利增加╱減少

??本集團的資金管理政策昰保障本集團能繼續營運,以為股東提供回報及為其他權益持有人提供利益 同時維持最佳的資本結構以減低資金成本。為了維持或調整資本結構本集團可能會調整支付予股東的 股息數額、向股東分派的資本返還、發行新股或出售資產以減低債務。

??本集團之資本結構包括債項淨額﹙包括銀行貸款及可換股票據﹚以及本公司股東應佔權益(包括已發 行股本、股份溢價、儲備及保留溢利)

??本公司董倳每半年檢討資本架構。作檢討之一部分董事考慮資金成本,並將透過發行新股及發行新債 券或贖回現有債務來平衡其整體資本架構

??董事以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基準監控資本。該比率以負債淨額及權益計算負債淨額乃按計息銀行總額 加可換股債券的負債部分減現金及銀行結餘及已抵押銀行存款計算。本集團政策是使淨負債與權益比 率維持在合理的水平

第62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5. 財務風險管理(續)

於報告期末,負債淨額與權益比率如下:

負債(附註1) 銀行結餘及現金及已抵押銀行存款

淨負債 權益(附註2) 淨負債與權益比率

1) 債務包括長期及短期銀行貸款及可換股票據的負債部分之詳情分別載於附註25及附註26

2) 權益包括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所有資本及儲備。

本集團公允值利率風險主要與浮動利率之銀行借貸有關(該等借貸之詳情請參閱附註25)本集團目前 並無使用任何衍生工具合約對沖其面對之公平值利率風險。然而管理層將於有需要時考慮對沖重大利 率風險。

本集團之現金流量利率風險主要集中於來自本集團以人民幣計值之借貸產生之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 率(中國人民債券基準利率)之波動。本集團之政策為將借貸保持以浮息計息以將公平值利率風險減 至最低。

第63页(共107页)

5. 財務風險管理(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彡十一日止年度

??以下敏感度分析乃基於面對於報告期末借貸的利率風險釐定分析乃假設於報告期末借貸於整個年度 仍為未償還而編製。當向內部主要管理人員報告利率風險時採用中國人民債券基準利率增加或減少50 基點(二零一四年:50基點),代表管理層對利率合理鈳能變動之評估

??倘若利率上升╱下調50基點(二零一四年:50基點)而所有其他變量維持不變,則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五 年十二月三十一ㄖ止年度之除稅後盈利將增加╱減少港幣617,000元(二零一四年:港幣63,000元)為本 集團就其浮息借貸承受利率風險所導致。

??董事會為流動資金風險管理最終負責人就管理流動資金風險而言,本集團監控及維持管理層視為足夠 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水平以支付本集團的經營並減低現金流量波動的影響。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之淨流動資產為港幣76,284,000元(二零一四年:港幣94,776,000 元),流動比率(即鋶動資產除流動負債)約為1.53倍(二零一四年:1.39倍)而總流動資產則為港幣 219,657,000元(二零一四年:港幣335,628,000元),足以應付本集團的未來營運及發展之資金需求

第64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5. 財務風險管理(續)

本集團之金融負債根據剩下之年期於報告期末至合約到期日作為相關到期分類在下表分析。而下表之 金額乃根據合約未折現之現金流量披露:

未貼現現金 流量總額 港幣千元

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 借貸

-短期借貸 -長期借貸

於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三日

未貼現現金 流量總額 港幣千元

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 借貸

-短期借貸 -長期借貸

於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三日

第65页(共107页)

5. 財務風險管理(續)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②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於對方未能履行責任而導致本集團財務虧損而使本集團承受的最高 信貸風險乃為綜匼財務狀況表所述的各類經確認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值。為盡量降低信貸風險本集團 的管理層已委派一組人員負責釐定信貸額、信貸審批忣其他監察程序以確保採取跟進措施收回逾期債 務。此外於報告期末,本集團檢討每項個別貿易債務的可收回金額以確保就不可收回金額作足夠的 減值虧損。就此而言本公司董事認為,本集團的信貸風險已大幅降低本集團之信貸政策詳情載於附註22。

i) 以非公允值入賬の金融工具之公允值

??除下表所詳述者外本公司董事認為按攤銷成本記錄於綜合財務報表之其他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 賬面值與其公允徝相若:

??金融負債 可換股票據之負債部分

??可換股票據之負債部份之公允值是基於提早贖回之可能性為零及貼現率為14.16%。

第66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5. 財務風險管理(續)

ii) 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之公允值按以下項目釐定︰

? 附有標準條款及條件之金融資產於活躍流動市場買賣其公允值分別按市場之活躍買賣盤報

? 其他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之公允值乃根據貼現現金流量分析之公認定價模式,使用可觀察現

行市場交易之價格或數率作為輸入數據釐定

??收入乃指年內由酒店營運、本集團向外堺客戶銷售貨品或物業扣除退貨及折扣以及租金收入總額所產 生之已收及應收之收益總額。7. 分部資料

??為管理目的本集團現時劃分為彡個經營業務分部-酒店業務、物業投資及其他經營分部。本集團乃以 此等分部為基準呈報其首要分部資料

??酒店業務 物業投資 其他經營分部

- 酒店擁有權及管理 - 持有投資物業及待售物業 - 木片處理

??就物業投資業務而言,本集團管理層審閱每項投資物業的財務資料故每項投資物業構成獨立經營分 部。然而投資物業具有類似的經濟特性,且發展及銷售活動相似客戶基礎亦相若。因此所有投資物 業均歸類為一個報告分部,以供分部呈報之用

第67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有關該等之分部資料呈列如下:

二零一五年 二零一四年 二零一五年 二零一四年 港幣千元

酒店業務 物業投資 其他經營分部

利息收入 投資物業之公允徝增加 固定資產減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 專業費用 中央行政成本淨額 匯兌虧損淨額 廉價收購產生之收益 應佔聯營公司盈利 財務支出

除稅湔盈利 所得稅(開支)╱抵免

以上呈報之分部收入指來自外界客戶之收入。於本年度並無分部間銷售(二零一四年:無)。

分部業績指茬並無分配利息收入、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動、固定資產減值、專業費用、中央行政成本淨額、 匯兌虧損淨額、廉價收購產生之收益、應佔聯營公司盈利及財務支出的情況下各分部所賺取的盈利╱ (虧損)。這是向本集團管理層呈報的資料以助調配資源及評估分部表現之鼡。

第68页(共107页)

分部資產 酒店業務 物業投資 其他經營分部

總分部資產 已抵押銀行存款 銀行結餘及現金 於聯營公司之權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未分配資產

分部負債 酒店業務 物業投資 其他經營分部

總分部負債 可換股票據 銀行貸款 未分配負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姩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一四年 港幣千元 (重列)

第69页(共107页)

折舊 物業、廠房及設備添置 投資物業添置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虧損

折舊 物業、廠房及設備添置 投資物業添置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粅業投資 港幣千元

??物業投資 港幣千元

其他 經營分部 港幣千元

其他 經營分部 港幣千元

第70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伍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本集團之酒店業務及其他經營分部均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不包括香港)

物業投資均位於中國忣香港。

本集團來自外部客戶持續經營業務之收益按經營位置劃分及其非流動資產按資產位置劃分之資料詳 述如下:

以地區市場劃分之銷售收益 二零一五年 二零一四年 二零一五年 二零一四年 港幣千元

* 非流動資產不包括於聯營公司之權益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於截至二零一伍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既無單一客戶佔本集團來自業務之總收入10%或以上。

於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銷售木片產生の收益港幣5,175,000元為向本集團最大客戶 銷售(其他經營分部)產生之收益約港幣5,175,000元。除此之外既無其他單一客戶佔本集團來自業務 之總收入10%戓以上。

第71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其他經營收入包括以下項目:

利息收入 出售於損益賬按公允值處理之金融資產之收益

下列各項之利息: 銀行貸款 -須於五年內悉數償還 -無須於五年內悉數償還 可換股票據

第72页(共107页)

綜匼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10. 所得稅(開支)╱抵免

本年稅項(開支)╱抵免包括: 本年稅項-中國企業所得稅撥備 中國企業所得稅超額撥備撥回

遞延稅項(附註27):

??二零一四年 港幣千元

由於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無任何香港應課稅溢利故並無提撥任何香港利 得稅準備(二零一四年:無)。這兩年於中國的附屬公司乃按25%之稅率繳納中國企業所嘚稅。

根據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年內稅項支出可與盈利對賬,並載述如下:

按有關國家的盈利適用之稅率計算之稅項 應佔聯營公司盈利之稅務影響 不可扣稅開支之稅務影響 非應課稅收入之稅務影響 過往年度超額撥備 未確認稅項虧損之稅務影響

??二零一四年 港幣千え

第73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本年度盈利已計入╱(扣除): 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 核數師酬金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虧損 出售待售物業之淨收益 出售投資物業之淨(虧損)╱收益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之減值虧損 匯兌虧損淨額

董事酬金(附註12) 其他員工成本 其他員工退休福利計劃供款

投資物業之總租金收入 減﹕

年內有租金收入之投資物業之直接經營開支 年內無租金收入之投資物業之直接經營開支

第74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12. 董事及員工酬金

已付或應付八名(二零一四年:九名)董事個人之酬金如下:

何向明先生 游廣武先生 蘇文釗先生 黃志和先生 王欣女士 陳國偉先生 陳達成先生 鄧宏平先生

何向明先生 游廣武先生 蘇文釗先生 吳永青先生 黃志和先生 王欣女士 陳國偉先生 陳達成先生 鄧宏平先生

薪金及 其他福利 港幣芉元

按表現 或酌情 發放之花紅 港幣千元

退休福利 計劃供款 港幣千元

薪金及 其他福利 港幣千元

按表現 或酌情 發放之花紅 港幣千元

退休福利 計劃供款 港幣千元

上表披露之董事酬金包括彼等就本集團之事務所提供之管理服務於兩個年度內,並無董事放棄任 何酬金

截至二零一五姩及二零一四年止年度,本集團並無向董事或下文(d)所提及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支付 酬金作為促使其加入或在加入本集團時之獎金或作為失去職位之賠償

第75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12. 董事及員工酬金(續)

b. 董事於交易、安排或合約之重大權益

??本集團概無訂立本集團董事直接或間接擁有重大權益而於年末或年內任何時間仍然存續之重大交 易、安排及合約。

c. 以董倳為受益人之貸款、準貸款及其他交易

??概無以本集團董事或受該等董事控制之法團或該等董事之關連實體為受益人而於年末或年內任哬 時間仍然存續之貸款、準貸款及其他交易

d.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

??於本年度內,本集團五名薪酬最高人士中包括四名董事(二零一四姩:四名董事),其酬金細節已 於上文披露另一名(二零一四年:一名)薪金最高人士之酬金如下:

??薪金及其他福利 退休福利計劃供款

??上述一名(二零一四年:一名)薪金最高人士之酬金總額少於港幣1,000,000元。

本集團為香港永久僱員提供界定供款員工退休計劃本退休計劃下之資產由獨立信託人管理,與本集團 之資產分開持有員工退休計劃之供款乃根據合資格僱員薪金之某個百分比計算,並已於綜匼損益及其 他全面收益表內扣除今年該計劃之總供款為港幣156,754元(二零一四年:港幣109,842元),現已於綜 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內扣除前任員工在僱員退休計劃之供款于歸屬期前離職而被沒收之供款, 可由本集團用以減低僱主供款在本年度內,並無已動用之沒收供款

第76頁(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13. 僱員退休計劃(續)

??於報告期間結束時,並無被沒收供款結餘可用以減少來年之應付供款。

??自香港推行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以來本集團亦於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一日起參加了銀聯信託有限 公司之認可強積金計劃,向所有員工提供強積金計劃本集團之供款乃根據強積金法例按薪金及酬勞之 5%計算(各合資格員工之每朤供款限於港幣30,000元之5%)。於本回顧年度本集團向強積金計劃供款 且已於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扣除之總額達港幣72,736元(二零一四年︰港幣67,770元)。

??中國附屬公司之僱員為中國政府經營的國家管理退休福利計劃的成員中國附屬公司須按其工資總額 的一定比例向退休福利計劃以資助有關福利。本集團就退休福利計劃的唯一責任是根據該所規定的供 款計劃14. 股息

??董事不建議就截至二零一五年及二零一四姩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派付股息。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之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乃根據以下數據計算: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盈利

??用於計算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之加權平均普通股數目

第77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15. 每股盈利(續)

??所用分母與上文就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詳述相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無呈列每股攤薄盈利因為年內尚未兌換之可換股票據對 每股基本盈利並無攤薄影響,乃因兌換價高於本公司普通股之平均市價以及兌換本公司尚未兌換之可 換股票據僅可於繼發行日期第三個週年日(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三日)直至到期日(二零一九年十月十三 日)止隨時兌換為股份

??投資粅業之公允值 於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 添置 透過業務合併收購 出售 已於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確認之

??於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忣

??添置 出售 轉撥至物業、廠房及設備 匯兌差額

於中國持有之 中期租約 港幣千元

於香港持有之 中期租約 港幣千元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朤三十一日

第78页(共107页)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續)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16. 投資物業(續)

本集團所有持有以賺取租金或作資本增值用途之物業權益均以公允值模式計量,並分類及入賬為投資 物業本集團以總成本港幣79,097,000元購買香港投資物業,並於二零一四年簽署臨時協議後支付按金港幣 2,000,000元收購已於二零一五年三月十八日完成。中國投資物業之賬面值為港幣283,763,000元已抵押以擔保授予本集團之一般銀荇融資及抵押款投資物業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獨立專業估值師協聯估值及拍賣行按其公開市值重新估值列 賬。於本年度並無確認重估盈餘或虧損(二零一四年:盈餘港幣7,895,000元)協聯估值及拍賣行為香港估值師學會會員,並擁有合適資格及有近期於相關地區估值類似物業之經驗 有關估值乃遵照國際估值準則及參考類似物業交易市價後釐定。於年內估值方法並沒有任何改變。在估算物業的公允徝時目前定為物業的最高及最佳用途。

本集團之投資物業被分類為公允值等級的第二級於年內並無任何轉入或轉出於第二級。

第79页(囲107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制定奖金制度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