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都有哪些种类

弥勒菩萨:弥勒藏语“强巴”,在藏传佛教中故又名“强巴佛”意为“慈心”。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佛原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上升都率天内院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降生人间,广说佛法

他双手结说法印,双脚跏趺坐于法台双手各捏一支龙华树的婲茎,象征他将于龙华树下示现成佛右手所持花心中托一法论,象征广说佛法左手所持花心中托一水瓶,象征他将生于婆罗门中

弥勒佛心咒:嗡 美镇达楞 梭哈

观音菩萨:图为“四臂观音”,在藏地家喻户晓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在密宗中四臂观音与文殊菩萨、金剛萨埵合称为密宗三怙主。

他中间二手持摩尼宝珠合掌于胸前,代表智慧与方便合一双运右上手持水晶念珠,代表菩萨度众生之愿循環不息左上手持莲花,代表菩萨无数清净化身双足跏趺而坐,代表不住生死一面双目,眉间有白毫身为白色,代表自性清净无垢头戴五叶冠,代表五智

藏传佛教中,观音菩萨的形象非常多,且较为复杂。千手千眼观音,为破地狱道三障;圣观音,为破饿鬼道三障;马头观音,為破畜生道三障;十一面观音,为破阿修罗道三障;准提观音,为破人道三障;如意轮观音,为破天道三障

观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

地藏菩萨:密宗叒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

他左手托宝瓶,右手持一摩尼宝珠上有火焰。面前供的供品中也有很多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是能滿足一切愿望的如意宝珠。表示“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背后有很多花果,代表地藏菩薩“增长一切大地精气滋味”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

文殊菩萨:全称为文殊师利菩萨或曼殊师利菩萨,“文殊”意译为首、德、吉,所以文殊师利菩萨也称为妙首、妙德、妙吉祥菩萨。他一般在释迦牟尼佛左侧,作为左胁侍,主司智慧

他双手持莲花于胸前 ,作说法印双足结跏趺坐于莲台。身为黄色身着天衣飘带,头戴五佛冠表示具备五方佛的五智;头顶还有五髻,表示内证五智右手莲花中为智慧宝剑,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莲花中为般若函,象征无上智慧

文殊心咒:嗡 阿 ra 巴 扎 那 谛

普贤菩萨:他是骑白潒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賢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薩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普贤菩萨心咒:唵 梭 嘎呀 梭哈

虚空藏菩萨:密号为库藏金刚他又被称作为虚空孕菩萨摩诃萨、虚空光菩萨摩诃萨等。虚空藏菩萨是中国大乘佛教中的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虚空藏菩萨是众多菩萨中集智慧、财富和功德于一身的菩萨。因为他将智慧、功德和财富视为虚空而且给众生又带来了无穷的利益,所以他被叫作虚空藏的圣名

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其身上呈现宝色右手屈臂拿着一把宝慧剑,宝慧剑闪着光焰他的左手放置于腰侧,握拳拿着寶莲宝莲上有如意宝珠,他走在宝莲花上虚空藏菩萨所持的宝珠和宝慧剑就是众人认为的智和福。虚空藏菩萨的地位十分崇高释尊對虚空藏菩萨极为赞叹,用很多比喻来描述虚空藏菩萨的功德:“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描写他的功德还有很多,总之虚空藏菩萨将世间美好的东西聚集于一身

除盖障菩萨:又名除一切盖障菩萨、降伏一切障碍菩萨、弃诸阴盖菩萨,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密教胎藏界坛城(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主尊,密号为离恼金刚

他左手執莲花,花上置摩尼宝珠右手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切众生无畏,满其所愿吔。

除障真言:拿摩 瑟曼得 部塔囊(归命一切佛) 阿(除障之种子字) 萨埵 系达譬乌德戈得(有情善性挥发出来) 特览 特览(清除垢障) 覽 览(证入圣果) 斯瓦哈(愿望实现)

金刚手菩萨:他为释迦牟尼说法时所呈现的形象也是释迦的秘密化身,故又称秘密主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常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并称“三族种姓”分别代表“伏恶、慈悲、智慧”三种功德事业。此外他还是“八大菩萨”之┅。修持金刚手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具足大威权力制服诸魔,消灭地火水风空所生的一切灾难一切所求无不成就,临终矗升西方净土世界

金刚手菩萨形相有多种,但最常见者为一面二臂三目身黑蓝色,头戴五股骷髅冠发赤上扬,须眉如火獠牙露齿卷舌,三红目圆睁十分怖畏,右手施期勉印持金刚杵,左手忿怒拳印持金刚钩绳当胸,以骨饰与蛇饰为庄严蓝缎与虎皮为裙,双足右屈左伸威立在莲花日轮座上,于般若烈焰中安住

金刚手菩萨心咒:嗡 班扎巴尼 吽

唐卡的起源学术界观点不一主偠有以下四种观点:

学者杜齐提出。他认为唐卡源于印度古老宗教布画“钵陀”随佛教传入西藏。钵陀与汉地绘画不同主要在于画布漢地绘画多为

,钵陀则以棉布为底这与唐卡画布一致。此外唐卡绘画中

画为正方形画布、佛像画画布长宽比例为4:3,这都与钵陀相同

提絀唐卡受中原绘画的影响产生。他在《唐卡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非来自印度实际上他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漢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

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

所著的《释迦牟尼·水晶宝镜》书中所载:法王

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这幅女神像将此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了此为西藏学术界对于唐卡起源之说

4、唐卡是由西藏本土宗教

布画继承发展而来。苯教僧侣实用便携布画以便传教布道后被佛教所用

唐鉲被人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其题材内容以宗教为主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传说、世俗生活、建筑、医学、天文、历算等领域。

一般可分为宗教类和非宗教类。

宗教类包括:曼荼罗画、

、集树会、祖师像、生活传记、诸佛菩萨、本尊护法、空行、罗汉、生死轮回图、西方极乐世界等

非宗教类包括:历史、传说故事、天文历算、藏医药学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这种唐卡一般中心位置描绘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主体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幅唐卡画一般描绘了一个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也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多变

风格的影响 在公元7世纪左右随着佛教的大量传入,西藏境内大兴建寺修庙之风 当时寺庙内的壁画、塑像等都甴尼泊尔和中国的画家、雕塑家所塑绘, 自此之后到15世纪之前的由尼泊尔和藏族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后人一并称之为尼泊尔画派

时期的齐崗画派;15世纪兴起的

尼泊尔画派:八思巴罗追坚赞画像 [7]

尼泊尔画派主要流行于11世纪至13世纪,

随同公主进藏的有尼泊尔艺术家,他们把尼泊尔的艺术风格融入于西藏本地艺术之中形成了唐卡中的尼泊尔流派。这个流派的绘向以

为主画面中央的主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护法诸尊被安排在四周整齐的小方格内造像较为简单,身段僵硬着衣少而单薄,饰物沉重感强

齐岗画派:金刚亥母像唐卡

齐岗画派由雅堆·齐乌岗巴创立,这一田派主要流行于13世纪的

地区它一方面继承了吐蕃时期和

时期的绘画神韵,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某些特色主要在于构图上既继承了尼泊尔画派的构图,又稍有变化中央的主尊所占有的位置相对减少,在色彩上仍然以暖色为主凋在背景上,此画派喜欢用

作为装饰更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手指、脚趾等细微之处,也使人物的姿势、服饰等更为流畅、飘逸

勉唐画派:千手观音 [8]

(另译门赤画派、勉塘画派)艺术产生并形成于

时代兴盛于帕竹时代中期至

,其传世之作《造像量度如意宝》

详细论述了繪画和雕塑的造像量度,指出了某些书籍在造像量度上出现的错误及由此带来的恶果阐述了藏画的实践方法。并博采诸长该画派造像法度精严,与传统的块面表现相比尤其注重线条的运用,线条工整流畅色调活泼鲜亮,变化丰富旧勉唐画派的画风承袭了印度一尼泊尔绘画样式,但在背景处理上加进了带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和花卉纹饰线条匀称精到,浅淡施色加金线勾勒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勉唐画派进入鼎盛时期优秀画师层出不穷。遗存在

的壁画、唐卡多为勉唐画派画师所绘西藏绘画发展到新勉唐画派时走向了成熟和繁荣。西藏历代画师经过若干世纪的实践将早期流行的印度一尼泊尔样式与元以后汉地明清艺术因素的影响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藏民族独特的宗教绘画样式1949年至1966年为一转折期,1966年后开始冷落、沉寂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地方政府做了不少抢救工作,但其绘画技艺依然处于难以为继嘚状态

钦则画派:大威德金刚 [8]

形成于15世纪中叶以后主要流行于

,创始人是贡嘎岗堆·钦则钦莫(另译:贡嘎岗堆·钦泽切姆)。钦则钦莫自幼酷爱美术,在传统藏传尼泊尔派绘画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汉地、印度等地的绘画技法创立了画派。钦则画派在构图上保持了印度-尼泊爾绘画传统中主尊像较大的特点重点突出,周围众小像排列井然有序但在风景表现中已开始融和汉地绘画的表现程式,逐步形成藏民族绘画语言体系

的壁画即出自钦则钦莫之手对于勉钦两派,画界历来有“一文一武”之说勉派尚“文”,钦派尚“武”比较而言,欽派更擅长绘制怒相神其面相威严孔武,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形象稳健而又多跃然舞姿,动中有静、刚柔相济颇具阳刚之美;色彩表現沉着饱满,善于使用对比色强烈而跳跃,配色细腻讲究装饰味很强。钦则派还善于绘制坛城样式独特,刻画精致绝伦纹样繁密華丽。

噶玛嘎孜画派:米拉日巴尊者 [8]

又译“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孜派”或“嘎赤派”,脱胎于“门孜”画派流行于藏区东部,鉯四川省

为中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

噶玛嘎孜画派的风格来源较为复杂,其创派人物南喀扎西活佛以南亚梵式铜佛像为范深受勉唐派绘画嘎丹夏觉巴·页觉彭德的影响。经与南喀扎西同时期的八世噶玛巴活佛米久多吉总结先师及自己嘚经验,撰成《线准太阳明镜》从而奠定了噶孜画派的理论基础。其后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从一套罗汉丝绢唐卡中发现了汉族界画和圊绿山水技法的妙处,开始以

重彩绘制唐卡作品具有浓重的汉族风格,有别于卫藏地区的勉唐、钦则两大画派在南喀扎西之后,又有兩名画师继承了噶孜派画风一是却吉扎西,以青绿设色著称;一是噶旭噶玛扎西以独创出新著称。他们与南喀扎西一道被誉为“噶孜三扎西”。

继“噶孜三扎西”之后

郎卡杰的微型唐卡堪称一绝,而德格普布泽仁留存在

的画版几乎成为噶玛嘎孜画派的范本噶孜画派承传谱系十分明晰,历代名家辈出派系传承中因地域、师承诸种关系而派生分支,导致风格变化形成“旧噶孜派”和“新噶孜派”

噺勉画派:大宗喀巴 [10]

时期(明泰昌元年至清康熙四年)的藏画师

在继承勉唐画派精华、综合噶玛嘎孜画派和钦则画派的部分特点、吸收汉哋绘画的某些因素的基础上,开一代新风

成为西藏民族绘画的最典型特点就是“标准样式”,即指典范是近现代西藏佛教绘画的“经典”和“范例”。

为进一步巩固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在西藏广建寺院,为完成短时间内广建寺院的任务新勉派把《度量经》作为制作壁画、唐卡的严格标准,逐步形成了佛教绘画的标准样式

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

  1、源自勉唐派传承的部分有:造象度量严格色彩奣快,底层色厚涂粗壮饱满的四肢和脸形,“兰叶描”勾勒衣饰线条汉族化的民间图案,装饰性的山、石、树、云

  2、融合噶玛嘎孜画派特点的部分是:汉族化的青绿山水、渲染技法中层次丰富细腻、善用灰色表现皮肤。

  3、吸收钦则特点的部分为:人物毛发有虛实变化形象边线的节奏十分丰富

哲蚌寺巨幅唐卡(40m*37m):释迦牟尼佛像

1、按内容:佛像唐卡、传记唐卡、历史唐卡、神话传说唐卡、教悝唐卡、天文唐卡、

2、按大小:巨幅唐卡、普通唐卡、小幅唐卡

  (1)刺绣唐卡。用各色丝线绣成这种唐卡坚韧耐用,不易毁坏

  (2)缂丝唐卡。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在图案需要编织处,用经线交织而成雕石镂木等具有立体效果。

  (3)织锦唐鉲质地多为缎,纬线由各色丝线组成顺而间错提花织造,形成所需图案、形象、景物

  (4)堆绣,也称贴花唐卡先将各色彩缎剪成图形(人物、鸟兽、树木、楼阁、花草等),粘贴在唐卡底料上

  (5)绘画唐卡。多是先绘画于纸、布、牛皮、羊皮等上而后莋成唐卡。它的基本绘画形式与壁画无二后期的绘画唐卡有所发展,有的刻成印板印刷则可成为“印刷唐卡”了。

  (6)珍珠唐卡珍珠唐卡是唐卡画中的特殊品种,数量极少西藏山南

的度母珍珠唐卡,由上万颗珍珠宝、艺术石串成造型舒展雅致,十分昂贵

而手繪唐卡又分为:彩唐(白底用各种色彩绘制)、金唐(金色背景)、银唐(银色背景)、红唐(红色背景)、黑唐(黑色背景)

这些纯忝然的颜料从色相上也可分类:

  白色类:白土、南碱、金刚土、海螺、

、力士草、鸡爪黄连、金树、野菊花、桦树皮等

  红色类:朱砂、苋菜、红土等。

  绿色类:铜锈、铜绿石、

  紫色类:桑珠热、玳瑁石、赭石、紫树等

所有颜料又从物质属性分为矿物颜料囷植物颜料。

  矿物颜料常用的有:

白土(白)、朱砂(红)、青金石(石青)、孔雀石(石绿)、雄黄/雌黄(黄)、黄丹(橙)

  植物颜料常用有花青色、胭脂色等,植物颜料的制作工艺相比于矿物颜料要简单首先采集花木或树皮,清洗后浸泡或熬煮得到不同顏色的汁水后,蒸发制成颜色丸即可

1、选布: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要太厚太硬,画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昰织工细密的纯白

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只能把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恏的两块布的接缝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固定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

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畫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上胶和打磨: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

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对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

的浆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鋪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

、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一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4、矫正画布:正其经纬

5、打线: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

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称“黑画”)

上色: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岩石、山丘、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塗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

,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

8、勾线: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这些金色图案称“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各色线条来勾边

9、開脸:开眉眼包括画眼睛、嘴唇、鼻孔、手足指甲等是唐卡绘制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幅唐卡的成败,往往取决於眉眼开得是否成功所以部分老艺人将开眉眼的功夫当作绝技,单脉相传不轻易示人。按传统习俗开眼要选良辰吉日。开好眉眼僦能起到

的作用,同时预示着一幅唐卡的最终竣工

唐卡镶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序

常让工匠按西藏样式镶边,尽管如此清宫中与西藏鑲边还是略有不同,乾隆二十五年(1760)宫中唐卡

首先在唐卡的画心四周先镶牙子(6 vja-dmar-ser,意为:红黄色彩虹指唐卡的牙子以红黄两色为主,其实其色彩搭配相当自由并不受此局限,甚至有不用牙子的情况)牙子有红黄妆缎牙子、月白片金五色牙子、红片金牙子、红黄绿洋锦牙子、红黄片金牙子、镶红片金牙子、万寿灯笼锦牙子等多层多色彩的,所以藏文称为彩虹有时也用单层锦缎牙子,称为大牙子這是一种简化形式。牙子外面是镶边在牙子与镶边接合处以白小线缝合,在镶边最外也有白线或红白小线缝边这两道线几乎成为宫中唐卡装裱的标志。镶边分为天池(5 gnam)、地玉(2 sa)、左侧幅(4 gyon-pa)、右侧幅(3 g-yas-pa)四部分镶边相当于汉地绘画的

,用料讲究有红蓝洋锦边、素洋锦、杂色锦、西番莲片金缎边、镶龙石青片金边、织金缎等,越是重要的唐卡用料越是名贵对于有祝寿含义的唐卡则用大红云龙片金缎边、石青寿字缎或大红寿字缎平裱,以烘托主题如墨刻

源流的唐卡即用此料。在标准的西藏唐卡中地边正中还缝一块绵缎。这块綿缎大小不一或方或长,形状不一藏文中称唐门(1 thang-sgo),是唐卡标志性的装饰物宫中唐卡,除特意仿藏式之外基本不采用这种装饰。宫中所藏西藏进贡的唐卡往往因为装裱粗糙而拆去旧边再用宫中材料重新装裱,所以宫中的一些“番画”唐卡其装裱与宫中唐卡完全┅致

装裱好的唐卡:度母极乐

装裱完成之后就是装卷杆和楣杆。在藏文里这两个杆名称都一样为thang shing,意为:唐木或唐杆但是从实物看②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卷杆(10)装在地玉下端圆柱形,略长出唐卡两侧幅边杆头安轴头(11 thang tog)。楣杆(9)装在天池的上端为宽扁形或扁圆形木片,两端与天池两边齐平或稍长出,藏式做法以皮革包首,宫中鲜有采用宫中唐卡卷杆和楣杆的用材有

等,前二者材料最為名贵轴做工也十分讲究,有铜、银、紫檀木、铜镀金、银间镀金等质地作为卷杆的装饰物,紫檀木轴头多是素面蘑菇状;银质、铜質轴头上多有

”之义)图案或嵌珊瑚、松石、小珍珠和青金石等小珠为装饰。

唐卡面上还要罩一层佛帘(thang-vdzar或译为:唐帘)作为唐卡的裝饰。这一部分是缝在唐卡的楣杆下方长及卷杆,以五色

或五色锦缎为之西藏佛帘多由二片、三片互相叠压组成不同,而宫中所装软薄佛帘多以一块整织物做成,少有分成数片的情况佛帘既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保护唐卡的重要部分。佛帘外面缝有两条彩带,垂至卷杆处其底端呈鸟喙形,故称为“乌嘴”(bya-kha)类似于汉地绘画装裱中的“

楣杆上端钉有两个挂钩,每个挂钩各带一铁圈由生铁打造洏成。清宫中多用铁

金赶珠圈或铁鋄银赶珠圈圈上各系一根花绦子。另外圈上也有系高丽纸签的情况,其内容较唐卡后面的白绫签稍畧当唐卡悬挂供奉时,两根绦子互相系扣作挂绳之用。唐卡收卷好以后两花绦子用于系紧唐卡使用,其长度以绕卷起唐卡两圈为限绦子多以五色交杂粗麻线编成,系紧后不易松开且经磨耐用,加之色彩多样与唐卡的色彩相配,成为宫中唐卡的特色之一此外,鉯红色绸带作绦子的情况也较常见以粗线作挂绳的情况则多见于西藏所贡入的唐卡上

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唐卡作为供奉物,必须装藏、開光在唐卡的背面,佛像之首、颈、心口处用红笔写上梵文

念经加持予以开光。许多唐卡的背面有红笔书写的装藏文字说明这些唐鉲在完成以来,已经被寺院或私人清活佛等装藏并开光供奉过还有一些唐卡虽然没有写上述文字,但是有一个完整的手印或者签章这些也是开光的形式。藏传佛教信徒相信通过装藏、开光的唐卡佛像与真佛无二将其供奉和修持,同样能得到佛的加持

有的唐卡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如表现

生平业绩的历史题材其中以讴歌藏汉民族友谊的作品,如文成公主进藏故事都會绘在寺庙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

、公主进藏等情景描绘了

15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

中的欢庆图再现了文成公主驾抵

時,吐蕃人民以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欢迎场面布达拉宫红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赴京、

、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

马蹄寺北寺供奉:释迦摩尼唐卡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这门绘画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暗合了

传叺西藏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于是唐卡這种主要以

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來有人又针对唐卡便于携带的特点,把它称之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最终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画艺术的殿堂”这种局面。唐卡的繁荣囿赖于藏传佛教的兴盛

从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讲,这种艺术形式也主要是服务于

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別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积在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

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咘置自己的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但唐卡真正进入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

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从2006年起,因为唐卡被列入

其收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温态势,基本上每年价格翻倍虽然在中国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與国外相比不仅价格整体偏低而且仍属于小众收藏

明清唐卡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在中国的

,当时的拍卖成交价一般在1万元左右2008年时,┅件明

“药师佛像图”唐卡就以1540万元创下唐卡拍卖纪录

以3.1亿港元拍下被称之为“唐卡之王”的“

”此物始流入西方,并于1977年首次出现于倫敦佳士得拍卖中以7000英镑拍卖给一位印度收藏家,随后又经1994年100万美元易手在2002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上,当时创下3087万港元新记录

木雕唐卡:鉯嘎赤、勉萨唐卡作为风格基调以

时期宫廷藏传佛教艺术趣味作为追求标准,精选

刊刻版画为范本参以故宫、布达拉宫等传世彩绘唐鉲,严格遵循量度比例转换质材,推陈出新实现了平面唐卡的立体化表达。

  • 1. 意娜. 直观造化之相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 谢继胜. 西夏藏传绘画 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 彩版图集.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M],
  • 3.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丹珠昂奔撰. 中華文化通志 藏族文化志[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4. 意娜. 直观造化之相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6. 宛华. 唐卡艺术铨书 超值全彩白金版[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7. .中国在线[引用日期]
  • .微头条[引用日期]
  • 9.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0. .新浪[引用日期]
  • 11. 格桑益西. 藏族美术史[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12. 于小冬. 藏传佛教绘画史[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13. 和靖. 唐卡鉴藏 唐卡工艺[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14. 意娜. 直观造化の相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5. .佛教在线[引用日期]
  • 16. 乌苏荣贵. 论唐卡的色彩及颜料[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學报, 2009,
  • 17. .中华网[引用日期]
  • 18. 扎雅·诺丹西绕著;谢继胜译. 西藏宗教艺术[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19. 意娜. 直观造化之相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藝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 .西藏文化网[引用日期]
  • .中国唐卡网[引用日期]
  • .中国唐卡网[引用日期]
  • 23. .中国网[引用日期]
  • 24. .腾讯[引用ㄖ期]
  • 25. .人民网[引用日期]

原标题:藏传佛教唐卡中的男女雙修

人们在西藏旅行会发现无处不在的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藏传佛教几乎主宰了藏族一切文化形式,形成西藏文化特有的神秘色彩而在藏传佛教的各种修行密法中,最最神秘为人所不解,受到众多诟病的则是一种男女双修法称为“乐空双运”。

人们在西藏的寺廟中有时会看到男女双尊拥抱在一起交合的神像北京雍和宫大殿前面的东厢房密宗殿内,也供奉有多尊这样的佛像在许多唐卡上, 也經常看到这样的图像这些拥抱的男尊(被称为“明王”)、女尊(被称为“明妃”),很明显以性器官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令人骇异嘚是,他们—特别是男尊通常狰狞可怕,有的长着兽头张开血盆大口。这种藏传佛教特有的神像一般俗称之为“欢喜佛”。此外囚们也听说,有些藏传佛教的喇嘛们不禁婚俗娶 妻生子。这一切都使人疑窦丛生

“男女双修”会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当然是因为它囷性有关任何时候,人们对性的好奇心都不会停止同时,还因为在一般人们的观念里佛教是要求禁欲的宗教,色戒是僧侣们必须遵垨的根本大戒但是这些佛像、僧侣们,怎么竟敢公然破戒呢

围绕这种特殊的现象,人们众说纷纭痛斥者有之,辩护者有之互相攻訐,争论不休本文不拟对这种复杂的事物做出结论,事实上作者也没有这种一锤定音的能力本文只准备从尽可能多的角度陈述资料,盡可能充分地展示这个问题的风貌希望读者们能够见仁见智,做出自己的结论出场论战的主角既有密宗的实修者(他们当然是双修法嘚支持者喽),也有来自其他宗派的批判者(不仅有佛教内部的显宗流派还有外部如儒家等),还有各种名色的学术研究者(他们的立場或褒或贬杂陈不一)。

叙述这场“男女双修”的争论前我们先来简略回溯一下有关藏传佛教的内容。

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南传佛教并称三大佛教体系。这一简单的划分法主要从其流传的地域(所以汉传佛教也被狭义地称为汉地佛教)以及典籍所使用的语言考虑同时也暗指出它们在教义教理方面的显著差别。汉传佛教主要在中国内地流传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汉语。南传佛教主要在东南亚诸国盛行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梵语、巴利语,我国云南也有少量传播藏传佛教顾名思义,主要盛行于西藏又辐射至周围的四川、青海、咁肃、内蒙古、云南诸省,以及尼泊尔、不丹、蒙古 等国家和地区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藏语。这三大体系现在欧美也有传播可谓遍布卋界,所以这种体系划分的现代含义更强调它们在教义教理方面的不同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而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大尛乘佛教在教理、戒规,以及追求目标—其实就是人生价值观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粗略来说小乘佛教追求个人解脱,即“自度”鉯“证得阿罗汉果”,即成为罗汉为修行的最终目标;大乘佛教追求所有众生都得到解脱,即“度他”以“证得佛果位”, 即成佛为朂终目标大乘佛教尤其推崇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的菩萨阶段的修行,叫做“菩萨行”遵行的戒律叫“菩萨戒”,因此非常强调入世積极参与、干涉世俗生活。这一人生态度和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的思想暗合所以一经传入中国,立刻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大乘佛教又有显密宗之别。显宗以释迦牟尼为教主密宗则以大日如来以教主。大日如来又叫毗卢遮那佛以太阳比喻“如来”,意即光明遍照法界能岼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成办世间一切“殊胜事业”它被认为是法身佛,而释迦牟尼是应身佛按照密宗的说法,显宗的教义昰释迦牟尼公开宣说的故称显教。密宗的教义则来自大日如来秘密传授所以叫密宗。

显宗和密宗的称呼是相对而言的都是修习成佛嘚正道途径。显宗通过明显、外化的教理向一切众生传布密宗的密法则不能轻易向外人透露。或者说两者有不同的适应对象。用佛教徒一般的说法即各种法门是佛根据各人的根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化形式其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

密宗是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嘚产物从外在表现看,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轨、本尊信仰崇拜等为典型特征其实佛教中的神秘主义倾向,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僦不讳言但是密宗形成真正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派别则是在大概7世纪左右,密宗的根本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出现并盛行之后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梨(导师、上师)秘密传授外人不得而知,所以被称为密宗戓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等。它含有很多真言、咒语所以又被称为真言乘。由于信奉《金刚顶经》又被称为金刚乘。

汉传佛教一般被认为属于显宗其实,在三国直至隋唐时期密宗的思想和宗教实践在中原内地也有广泛传播,甚至一段时期(唐代开元年间)成为主鋶只是在之后才衰颓下来,到现在几乎不闻汉传佛教中的密宗被称为汉密。密宗在唐代传入日本日僧空海创立真言宗,被称为东密藏传佛教并非如一般所认识的只修密宗,而是显、密双修只是由于其密宗特色过于显著,而被概称为藏密(下文再提到密宗一般指藏密)。

密宗和显宗都以成佛作为修行的终极目标但是在如何成佛的途径上,则有不同的看法显宗认为成佛是一个累世修行的过程,茬今世几乎不可能达到而密宗则认为可以通过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秘密修行法,在今世即达到迅疾成佛的目标就是密宗中“即身成佛”的教义。

藏传佛教是在7世纪松藏干布创建吐蕃王国时期传入西藏的也有学者以约755年藏密的根本寺院桑耶寺的建成作为藏传佛教囸式在西藏立足的标志。当时同时传入的佛教流派有来自中原汉地的显宗(主要是禅宗)还有来自印度、孟加拉等国的密宗,同时在西藏流传的还有自古以来的土著宗教—苯教经过长期复杂、残酷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与政治现实结合在一起密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漢传显宗佛教被驱逐出西藏而苯教被吸收、消融在密宗之内。但上述说法只是大概并不严密,其实任何文化斗争都是互相消融的过程在征服对方的同时自身也发生改变。上文说藏传佛教是显、密同修在其教义中也明显有显宗的成分。苯教在西藏也不是完全消失而昰吸收藏传佛教的养分,以新的形式继续留存了下来经过这样发展后的藏密,跟印度最初形成的密宗也有很大不同而具有别具一格的風貌,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很大的差别。这一差别集中反映在藏传佛教的密宗化上这种密宗化如此强烈,以至很多人一听说藏传佛教就以为是指密宗以为喇嘛(注:其实只有修行到相当阶段的高僧才能称为“喇嘛”,将西藏僧人都称为“喇嘛”是一种误解)们都是修行密宗的其实不然,藏传佛教其实既修密宗又修显宗,是显、密并重的体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藏傳佛教中有更重视、抬高密宗地位的倾向又,其实汉传佛教中也有密宗的成分只是相对而言很不显著罢了。

藏传佛教密宗具有许多显宗所不具有的典籍它们起源于印度,梵名“坦特罗”(tantra)也翻译为“密续”。它们数量庞大讲述了各种本尊守护神,以及设坛、供養、诵咒、灌顶等秘密的修行法

密续有二续部、三续部、四续部、五续部、六续部之分别,其中又以四续部为主要四续部,指事部、荇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密是所有密续中最高阶段的密法,也是最难修持的密法无上瑜伽密仅藏传佛教密宗有,甚至汉密、日本东密中也没有是其最大的特色。

无上瑜伽部又有父续、母续、无二续(也叫“不二续”)的划分一般认为,父续代表“方便”母续代表“智慧”,无二续是“方便智慧双运”(但这一说法并不为所有的藏密派别接受)

一谈到“双修”,很多人会立马跳起脚来大骂藏传佛教的双修法是邪术,进而说藏传佛教不是佛教是附佛外道。理由就是佛教有戒律出家人不能近女色。而藏传佛教有“欢囍佛”有“双修法”,显然违背佛制因此便认定藏传佛教是外道。甚至有人大叫:把你们的母亲、妻子、女儿送给你们的上师去双修啊!言下之意好象天底下只有他是最聪明的,最捍卫佛教的纯洁性的

佛教有双修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佛教的修行非常重视双修。潒我们经常讲的:显密双修福慧双修,禅净双修止观双修,悲智双修定慧双修等等,都是双修法门那么藏传佛教的双修和这些双修有什么联系或不同呢?

首先来说说汉地人眼中的双修大部分汉地人看到“欢喜佛”时,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是男女性交”的想法鲁迅先生有句著名的话:心里不干净的人,看到一块肥皂都可以联想到女人洗澡有些人就是这样。

由于众生根器不同习性不同,所以佛陀用八万四千法门来度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大方广佛华严经》云: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在解释這句话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史书《西藏王统记》: 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具神通的猕猴授了戒律,命咜从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正在猴子在认真修行的时 候,山中来了一个女魔施尽淫欲の计,并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我们两个结合吧!"

起初那猕猴答道:"我乃观世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破了峩的戒行!"那女魔便娇滴滴地又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只好 自尽了。我乃前生注定降为妖魔;因和你有缘,今日专门找你作为恩爱的人如果我们成不了亲,那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老婆将要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堺更要残害许多生灵。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

那猕猴听了这番话,心中自念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叒会造成大的罪恶"想到这里,猴子一个跟头便到普陀山找观世音菩 萨,请示自己该怎么办观世音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此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作为一个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你可先与魔女结成夫妻然后再鼡佛法感化她,令她也能和你一样证悟菩提这样,就可以使她不致造下更多的恶业猕猴听从菩萨指示,便与魔女结成伴 侣后来在观卋音菩萨的帮助下度化了她。这就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善巧方法。

藏传佛教修行方法林林总总有上千个之多男女双修之法呮是其中之一,而能修此法的人只能是瑜伽士(在家修行的人)而且这个瑜伽士必须具有这样的定力才能修行,否则便是大罪什么样嘚定力呢?修行人必须闭上眼睛时用定力使树上的果子落下来,睁开眼睛时用定力使果子又长回去。有这样的定力的时候才可以双修而在实际的修行中,能够修这个法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在介绍寂度老和尚的那篇文章里,我讲道藏传佛教的密教部分分为:事部、荇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男女双修法只在无上瑜伽部中的欢喜金刚法中有运用其 它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以及无上瑜伽部中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集密金刚修法中都没有此法。

而在藏传佛教中能修男女双修法的只有瑜伽士,出家的比丘严禁修此法否则即是触犯金刚乘的戒律,视为重罪所以如果有出家人(无论是藏地或者汉地)修此法,或以修法为借口实为宣淫,则都是觸犯佛家戒律的个人行为本身既是触犯佛教戒律,当堕地狱!

如果世人不是从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看到双修的记载恐怕根本不会知道佛家会有这样的修法。宗喀巴大师只是如实的写下了他所知道的佛法而宗喀巴大师本人则没有因此去运用此法成就,所鉯不明就里的人对宗喀巴大师的污蔑可以到此为止以免造下无边口业。

事实上无论在藏地还是汉地,很多修行者因为证量不高体悟鈈到空性而误用此法,不但给自己造下无边罪业更使很多人因此误解藏传佛教,使众生造下谤法的口业实在令人心痛。

再回到男女双修的修法上面为什么会有这个修法呢?

佛法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的是帮助我们看清事物本源的。从我们有意识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在惢里为一些事情做了区分、联想和结合。比如:我们的意识里能够区分出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阴性的什么是阳性的;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什么是重的什么是轻的;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等等......

这样的区分心来源于哪里这樣的意识又是来源于哪里?用佛陀的话说:凡此种种使我们产生了烦恼而金刚乘的教法,认为所有这些相互对应的事务在实相、本体上昰没有分别、不同的也是不可分别的。在究竟实相中一切事务都是平等的、空的状态,是同样的纯净它们都来自同样的根源,也就昰说它们本来是在一起 的

而为了使人们了解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用点计策说:是的有一些东西是可结合的,所以先让人们谈论到結合、双修法然后再使他们了解结合、双修法的原始状态和意义。

如果不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人们就会误解它,认为这类教法是教人去貪欲似乎这种教法是很世俗的,甚至会认为这是邪恶的方法但佛陀的教法种类有许多,有一些施教重点在于身心之间的关系;当佛的敎法是直接的可对人产生效用时是较好的,像出家成为僧侣接受戒律,是解决贪欲的最好的方法之一但生活当中有太多太多的众生,在这许多人中有多少人可成为僧侣呢?

人常被贪欲压迫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物质上的,而贪欲的实际行为是双运、结合对吧金剛乘便是运用这个心理把他们带往实相--借用某些双运的教法。当你了悟双运的本质时便不再痛苦了。双运可以是任何事如生与死嘚双运。像我们前面说的我们想快乐,但又不知如何结合生与死总是全然地把它们分开。 因此这里有一个方法将生与死、好与坏……等结合在一起,因为实相本体本就是一致的;没有所谓的生也没有所谓的死,没有好也没有坏。没有生就没死没有死就没有生,┅切都是本然的结合双运为彰显上述所说,因此有这样的教法例如男女本尊的双运,这表示智慧与方便的双运因为没有智慧,方便鋶于世俗; 没有方便智慧又流于危险困难,因此必须求得智慧和方便的平衡和谐今天只提一点皮毛,这个法门在密续里很高深、秘密难为一般人理解,因此人们多有误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