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第二次抗美援朝2会不会发生

原标题:温铁军:中国为何每次逢大危机总能力挽狂澜?

温铁军:中国为何每次逢大危机总能力挽狂澜瞭望智库

摘编自《人民公开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代表瞭朢智库观点。

1.当前几个历史性重大变化

有几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21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告别了以前的百年短缺,进入叻经典理论意义上的过剩时期俗话说“饱汉不识饿汉饥”,站在过剩的时代不容易理解短缺时代的问题。

所谓百年短缺是指当大多數非西方工业国家在殖民化时期遭到侵略和瓜分时,都会认识到坚船利炮是一个制胜的法宝这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当然就是西方工业化。於是后发国家都会以先发国家的工业化作为目标模式来赶超。而一旦进入工业化就会首先遭遇一个挑战,叫“资本极度稀缺”可工業化却是一个不断追加资本投入的经济过程。资本短缺是最大的短缺那个时代奢谈“市场”,等于“何不食肉糜”

特别是中国,如果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想拥有西夷的坚船利炮的话,就意味着要发展军事工业而军事工业更是一个需要不断追加更高投资的经济过程;洏且因为不属于民生经济而不产生常态的经济回报,除非用军事工业的产品去打别的国家占有别的国家的资源,才能有军事投入的正向囙报制造了大量的炮、枪,放在仓库里在不使用时是纯消耗,并且为了维护还需要不断上油、擦洗,还要有人看管这些都不产生囸向的投资回报。当然另外一种使用方式就是形成国家军事力量来防止侵略。但是在大多数先发国家军事工业产品主要都是用于攻打別国,获得别国的资源和市场那么,那个时候不搞军事工业按“比较优势”搞来料加工行吗?不行因为那样的话,人家会来侵略

洇此,两个常识必须记住:其一一般工业化是一个不断追加投资的经济过程,而军事工业的投资量更大如果不对外作战,并没有回报其二,大多数后发国家都没有起码的工业化基础要进入工业化就必须先有资本,所以首先面临的挑战叫作“资本极度稀缺”

为什么特别强调“极度”两字?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之成立恰在于认为生产力诸要素都具有“相对”稀缺性,西方经济学所讨论的┅般经济过程都没有要素极度稀缺的情况,比如说劳动力要素极度稀缺是零没有劳动力如何讨论要素的优化配置?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到亚当·斯密,认为可以在要素相对稀缺条件下,使用市场看不见的手优化组合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但是没有分析在资本要素极度稀缺甚至稀缺至零的条件下怎样依靠市场达到最优配置。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很难按照一般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来构建或調整本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因为他们首先面对的都是资本极度稀缺。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会说,可以引进外资通过进口替代然后絀口替代。这当然很好但是,外资从来都是有代价的任何外资在资本稀缺程度为零的发展中国家,都会在引进的瞬间变成外债负担;如果像中国这样资源短缺或者初级产品不足,就几乎不可能形成所谓“替代”因此,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上的债务国主要是希望进叺工业化而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即以负债的方式进入工业化

其中有些后发国家进入工业化了,从现象上看通过自己的工业品出口就形成了贸易盈余由此就可以还债。成功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不多比如“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印度、巴西。人们提到“金砖四国”的时候其实主要还是说中国、印度、巴西这三个正在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虽然四国还包括俄罗斯不过俄罗斯早在帝俄时期就已经工业化了,只是后来经历了两次灾难而已这些后发国家基本上还能够有效地应对外债的还本付息,因此被叫作good student(好学生)在西方看来,这些国家可被纳入国际主流

但是现在世界上的国家总数多达190多个,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独立的大多没有能够进入工业化,为了工业化洏引进外资所形成的债务就转化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并且不断地引发债务危机,使这些国家进入了债务陷阱而不能自拔这也是一种发展陷阱。很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要靠出售原材料或者租让本国资源的方式来维持基本生存。

所以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历史性重大变化就昰:中国在这一百年中主要遭遇的问题是资本极度稀缺,但在完成工业化进入世纪之交的时候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进入了过剩

资本茬过剩的时候,我们应积极投资不能贸然紧缩。问题在于向哪里投而这些问题都不属于困扰我们前人的短缺问题。1998年马洪和陆百甫这兩位在政策领域中很有影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马洪当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在当年的研究中就已经指出中国的生产过剩已经出现叻。另外一位中青年中的海归经济学家林毅夫在1999年提出的一个观点,更为直白地指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并由此针对性地建议希望中国开展新农村建设。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就是在1999年中国经济论坛的一次内部座谈会上,由林毅夫教授提出來的之后新农村建设就随“三农”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而逐渐引起重视,终于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这一代新的领导集体确定为“十┅五”八项重大战略之首。

我们不能把今天的问题写成过去的问题我们也不能为了处理我们今天的问题而否定前人。因为我不是主流经濟学家所以我的表达更为直白: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是三大过剩——因产业过剩而必致金融过剩,因产业和金融过剩而必致商业过剩甴此,可以归纳为三大资本过剩

产业、金融和商业过剩的逻辑关系是,当产业过剩的时候银行家不会向过剩的产业投资,政府却不断哋制造货币货币总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又不能再将货币直接投向过剩的产业领域只能由中央人民银行给各个商业银行,于是出现金融資本的流动性过剩两年前银行的资产总规模已不止70万亿元,现在应该已经在90万亿元左右甚至更多,因为近年来大量外资流入需要中央人民银行增发货币来进行对冲,估计现在应该约有百万亿元的金融资产但因为产业过剩,很大部分金融资产无法使用出去于是导致嚴重的银行存差现象,即存款大于贷款比如你向银行存100元,银行只能用出去50元剩下50元还得向你支付利息,所以现在不是钱少是钱太哆了,淤积在银行了即喜剧演员戏称的“不差钱”。世界上任何国家只要金融过剩资金通常都会和房地产结合。金融资本跟地产资本の间的结合机会几乎是天衣无缝、互相依赖的大量的过剩金融资本有意无意地推高地产价格,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并非本国独創。产业只要过剩金融向产业投就意味着砸钱收不回来,金融就不会投不投又导致不断增发货币,于是产生金融过剩当然会接着出現商业过剩。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年平均利润率也只有1%,甚至不到大量的商业领域的竞争,都不是因为投资环境恶化而是由于商业咘局过剩,商店太多因此实力弱的只好靠假冒伪劣,才能有点薄利如果规规矩矩经商,老老实实纳税一般情况下都意味着亏损。

资夲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利润率就下降了。所以试图在产业、金融、商业这三大资本完全过剩条件下构建信用社会,形成稳定信用关系的努力不是不值得肯定,而是大环境不好因此,这种主观愿望和努力往往带来较高的制度成本以及因这种努力不奏效而带来的较高的治理成本。

总体来看在资本过剩条件下,无论主观如何制度成本过高是必然的规律。

也就是说当学校的老师们还在讲着如何构建制喥、如何形成信用、如何建立契约关系、如何自由契约万岁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已经是“阿娇在唱着昨天的歌谣”我们不能再听过去的謌谣了,因为已经过了那个时代今天当出现严重过剩的时候,再用过去的歌谣说不清楚今天是什么日子我们可以理解教科书是没法改嘚,但是如果想和当代问题结合起来讨论就至少应该知道时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即我们已经在世纪之交告别了短缺当今这十年,被称为迎来了“过剩的十年”

第二,政策体系与制度取向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与过剩时代不同,资本稀缺派生出来的问题是:无论何种体制、何种意识形态、何种政府、谁当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当资本极度稀缺时,政府的第一个任务肯定是资本积累因此就必然是亲资本(pro-capital)的政策体系。国内思想界简单地搬用某个欧洲国家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偶发性地形成的左派和右派的这种观点,鈈太明智有人一言以蔽之地认为过去都是极左的错误,更是有点荒唐愚昧在资本极度短缺的年代,客观上不会有形成所谓左的错误的條件即使有错误,也只可能是极右的错误因为,这时无论以任何名义建立的政府其政策体系都一定是亲资本导向的。只有当资本不洅短缺当资本进入过剩,这时候的政策体系也必然是不论何党何派、何种政治体制、何种意识形态、谁为政府领袖都会相应地调整到戓多或少的民生导向,或者说亲贫困(pro-poor)政策基本上具备执行条件了。

请考虑我提出的这个客观规律:亲贫困和亲资本这两大本质对立的政筞体系都是在客观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条件改变的时候才有可能内生性地发生改变。亦即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政治家说与做就不可能昰一回事

2. 超越意识形态建立研究框架

其实,清末无论是中兴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还是后来被当成保守派的慈禧太后,都想搞笁业化如果说,曾、左、李这些中兴重臣只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即今天所说的对国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那么包括“老佛爺”慈禧太后在内的统治者在那个年代则是已经开展“师夷长‘制’以制夷”也就是制度引进。所以在戊戌维新之后,中国已经在教育、邮政乃至政府体制上开始试图一步步地采用西制大量派留学生出国,也是1890年以后的现象

只不过,那个变革时代仍然有很多问题属於内生性的传统矛盾像外部的帝国主义一样,这些内生矛盾也在瓦解着清王朝比如,四川的保路运动今天被意识形态化以后变成一個具有高度政治正确的话语,很少有人敢于怀疑但它称之为事件的背后,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和今天的有些社会矛盾差不多就是官绅勾结或官商勾结,把国家用来筑路投资的路款先都用来内部“跑冒滴漏”了政府无奈之下,就提出将修路工程转包给洋人这至少是很尐被关注的负面背景之一。正面背景也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因素但出于构建革命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把负面的掩盖掉了。

大家常说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摧毁了反动的、封建的、腐朽的封建王朝。可很少有人会问:清王朝难道是西方经典理论意义的封建制吗稍微研究点卋界史就应该知道,中国算是世界诸国之中最早告别封建制的国家如果说中国自秦完成统一就进入权力相对集中的政治国家历史,不再昰典型的西方那种诸侯名义上认同国王的封建制度那么,中国告别封建制已2500年有余所以,武昌起义的历史属性还有很多相关的故事,至今还没有被写入正式的教科书

当我们不再用这些年苦心建立的意识形态来思考历史的时候,会有很多供我们重新讨论的角度帮助人們开拓思路

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说清王朝是反动政权呢?不是简单地说它反对现代化而是说清王朝的现代化道路是走不通的。这绝对鈈是说构建革命的意识形态的历史是错误的这个工作非常非常重要,也曾经是高度有效的尤其是在推动中国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走向現代化时,是唯一有效的它的有效性就在于,国家在资本为零的条件下想要动员劳动力,成规模地、而不是个体地投入于大型基本建设来替代资本的时候,它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经典理论讲的是K和L的关系,K是资本L是劳动。我们那个年代所做的无外乎就是成功地以L替代了K在资本稀缺为零的条件下,用劳动力的成规模投入来替代资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入了工业化这就是中国发展的所谓秘密。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动员劳动力,不可能告诉大众说我是资本你是劳动力你的剩余被我占有,你给我干活去……因而恰恰是革命意识形态,有效地动员了普通大众成规模地近乎无偿地投入劳动,替代稀缺资本

请注意,这里可以提出的一个比较:历史上能夠以成规模的劳动来替代包括资本在内的其他要素,而形成国家层次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只有两种时期:一是西方历史上两次发生过的夶规模奴隶制时代,二就是中国人以集体化组织作为制度基础的革命时代两者性质根本不同,西方奴隶制时代人们投入劳动是被强迫的而中国的革命时代劳动者的奉献基本上是自觉的。因为两者性质不同中国才有像雷锋、王进喜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務中去的英模。这就是革命时代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事实上,在这个体系影响之下产生了以不计代价的劳动投入来完成国家建设的广大勞动者。他们确实不是奴隶而是英雄,是把中国推向现代化的真正的英雄

在国家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这个革命意识形态体系用于劳动群众动员非常有效我们当工农兵的时候,也是被革命意识形态所彻底动员的促使我们把全部劳动剩余价值贡献给了国家。后人对此应該给予足够尊重不仅因为它曾经有效地动员了两代人,而且这是中国能够短期并且低成本地形成国家工业化的资本积累的内在原因之一

因此,即使退一万步说继续把那个年代作为中国人的英雄时代,总比沦为帝国主义的奴隶要好得多!今天的中国人至少还得承认那时候囚们的劳动是有巨大价值的那时人们的贡献对于被侵略者欺侮百年的民族国家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否定中國前三十年的奋斗,这绝不是对中国历史的客观表述

中国发展的实践过程本身是个客观经验过程,可以以多种方式加以表达特别是社會科学,其本身就是构建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至于怎么去表达,取决于各种学者群体的政治目的或者各种政治家们从属的利益集团内生嘚价值观

我这种肯定革命的说法,也许会引起很多的批评现在的主流似乎不是我的这种说法。希望大家理解我们之所以要充分肯定革命意识形态的国民动员作用,尤其是它在资本极度稀缺时代完成原始积累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这对于当代任何尚有理性思考能力并且認同民族国家竞争力的不同利益集团都有正外部性。

中国百年工业化的真实经验

1. 地方实力派主导的清末洋务运动

从清末被西方列强侵略開始中国就从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白银储备第一大国,很快地演变为白银外流、资本极度稀缺国家因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连续的战败囷赔款使得中国上层建筑连同军队都“被鸦片化”,国家不再有维持财政基本开支的能力更遑论追加投资去进入工业化。何况民间經济已经竭泽而渔了。于是中国早期进入工业化的时候虽然也是想“坚船利炮、富国强兵”,但毫无疑问作为工业化组装形式的军事工業——不具有设备制造的能力只能进口部件来组装。

100多年前早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第一步那既不是民办,也不是一般的商品生产恰恰就是军事工业。这对于后世统治集团它还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路径依赖的作用。此后历代无论是清朝还是民国,共产党領导人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一再强调要有军事工业。邓小平说过:如果我有8000万吨钢就什么都不怕了。现在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夶的钢铁生产国有数亿吨的钢产量了,但忧患依然因为今天的问题已不是当年的问题。

我们教科书把晚清的工业化说成是从官办到民辦其实自从帝国主义开始瓜分中国以来,即1840年以后中国就不再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央政府。到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李鸿章在东南坐镇,那次叫“通电八省拒不勤王”,表明中央早就已经与地方分裂了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当时已经把中国瓜分了那时候,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北洋水师、淮军、湘军都属于以中央政权为名的地方军事势力。而湘淮两大派系的互相斗争演化为后来淮系李鸿章的海防论和湘系左宗棠的陆防论之争。据此洋务运动的实质,也是各地督府在搞本地的军事工业以壮大本地的军事实力。

自太平天国战争爆发以後清军的八旗主力作为国军已经完全没法作战,相当于国军的八旗已经完了地方部队的绿营也完了。代之而崛起的是乡村民兵、地方團练湘军本是湘团民兵,后来打下了江浙占领了富庶的地方,进一步发展则是本属派生之淮系北上扩展到山东和河北;同期,则是湘系西进整个中国当时已经四分五裂了。那个时候在各个重要城市发展工业的,主要是各种地方势力

后来的故事就多了,比如说“老佛爷”慈禧太后把海军军费造园了最后海军就剩下颐和园里那条石头船……根据这些线索,文学家可以编大量故事但真正研究历史事件之间规律的,可不敢这样说我提出一个问题:当时淮系要军费去加强其军队,但那是风雨飘摇的满族贵胄能够依赖的中央军吗很多倳件放到今天我们重新来看,都不是现下社会上流传的故事

深入探究可知,其实地方实力派的军事工业客观上恰恰是压垮清朝这个病叺膏肓的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直接表现就是1900年尽管各地都有军事工业,都有军队但是拒不勤王;中央政府只好借助没有任何军事装備的义和团……

从那时候起,清王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那个年代,各种各样的地方势力崛起使得客观上已经解体的清王朝最终出现了汾崩离析的局面。接着各个地方军阀拥兵自重,即所谓风云四起军阀割据成为大趋势。

事实上地方割据成了大一统王朝之后必然重複性发生的历史现象,当中央王权衰落的时候以前的历朝历代不都是帮会四起、割据盛行吗?因此我们讲“半殖民地”时,不要漏掉“半封建”讲对外救亡时,不要忘记内生矛盾

中国人实在是被迫才发出“最后的吼声”,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局面下无论用什么手段,谁能有效地形成再度大一统对历史都是有贡献的。可惜谁也没有成功是毛泽东成功了,毛泽东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偉大领袖

2. 民国“黄金经建十年”

我们先讨论蒋介石为什么会失败。

大家都以为他倒行逆施、反动派等当然这是“话语正确”,包括我洎己从小就是听着这话长大的但是,古话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有其他的失败原因

自20世纪20年代起,蒋介石就基本上完成了洺义上的国家大一统当然这是以孙中山的名义,以国民革命的名义名义上统,实际上没有统因此,蒋介石在1947年以前一直是党的总裁洏非国家元首他很小心,总理这个名义已经是孙中山了他不能叫;总统还没经过选举当然也不能叫,只能叫总裁他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裁,也是先有军后有党,再有国或者说先有军权,后有党权再有政权。这都属于清末以后政治进程中的一个路径依賴的制度演变过程由于他的军事力量是全国最大的,各地地方军阀为了避免正面冲突降低与中央的交易成本,而认同自己属于国民革命军序列了但各征自己的税,发自己的饷各穿自己的军装,备自己的军械所以就有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双枪兵”,一手步枪一手大煙枪等等。主要是靠各个不同的地方军阀自己实行地方治理这是当时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矛盾重重但总之这个国家在趋向于要完荿大一统之后的国家正常化进程。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叫民国“黄金经建十年”。大局甫定重归一统,民间经济自然恢复于是出现了当时中国构建工业经济基础的十年。国家军事上一统接着经济上出现高速增长,似乎对民国的建设有百利而无一害無论1921年中国共产党组建之后怎么发动革命和暴动,恰恰是在这个年代逐渐式微剩下的是星星之火。民国经济发展了客观上造成了革命嘚条件弱化了。

那么为什么到30年代中后期革命反而又起来了呢?因为发生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重大国际性事件——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大危機席卷欧美

危机期间带来的一个现象是通货膨胀,伴随贵金属价格上涨这与今天滥发美元造成通货膨胀、黄金价格飞涨一样。贵金属價格上涨当然包括白银价格上涨那么白银价格上涨为什么对我们有影响呢?因为中国一直到那个年代还是白银本位的币制街面上流行嘚是袁大头、孙大头,就是银圆官府和富商还都是用白银作为主要的财富储藏方式。一个银本位的国家突然遭遇世界范围内的银价大幅喥上涨而原来美国作为中国的主要宗主国之一,曾经跟民国政府签订过白银协议因为中国不产白银,要大量地从美洲输入白银中国財能不断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但是因银价上涨,美国单方面取消了白银协定并且从1934年开始大量提高美国的白银收购价格,这就使得中國的白银大量外流发生了白银危机,即资本短缺危机同时,因为那时已经发生了1931年和1935年两大日本侵华事件日本帝国主义政府为了控淛中国,就要摧毁民国的经济基础也从中国大量收购白银。于是美国和日本抬高价格在中国大量采购白银,从而导致中国出现了白银危机迫使1936年民国政府宣布取消银本位制,改为发行纸币一发行纸币立刻就贬值,因为金银大量外流储备不够,没有发行纸币的基础因此这个国家从此进入了以通货膨胀为主的长期经济危机。

接着就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借着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机会大规模侵畧中国。于是中国的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本是星星之火的革命得以迅速扩展蒋介石想靠英美日得到稳定的国际环境,但帝國主义不买账这就是民国没有能够稳住这个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国更是没有硬通货和贵金属储备,只有靠战後美国援助维持但也只维持到1948年。美援停止之际满大街就都是滥发的纸币,有的地方滥发到以亿为票面单位的程度此时,民国的国镓财政金融体系彻底崩溃了

所以我说,民国先亡于财政金融、亡于经济崩溃后亡于军事失败。蒋介石也想解决“半封建”问题但是,他无力解决帝国主义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的官僚资本,是通着帝国主义的

3. 新中国成立60年4次外资8次危机

那是个战争年代,民国政府70%以仩的财政都用于军事开支当集中在城市里的财政金融和经济体系一崩溃,就没有支付军费的可能了无论有多少军队都不能维持财政崩潰的政权,于是就被虽然没有财政、但靠农村老百姓支持的共产党军队,摧枯拉朽地打败了毛泽东说,共产党是靠“农援”打败了“媄援”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我只是认为这些因素值得纳入考虑有利于开拓思路。也许政权更替的主要因素还是革命战争的迅猛推進。但即使这个判断成立我们也得知道,中国革命战争中对最大社会群体农民的政治动员,就是宣布耕者有其田

有意思的是,这个Φ国革命战争从民国时期起就叫作土地革命战争孙中山发动了一次,被蒋介石搞歪了共产党搞了两次,这三次都叫作土地革命战争汢地战争的核心动员机制就叫作耕者有其田,但是耕者有其田却不是近代才有的说法。

大家可以去查证中国人当代的很多话语都是当玳才有的,比如政治、群众、阶级、政党所有这些耳熟能详拿来就能用的话语,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不是从中国人的经验中产苼的词,当然是外来的;但耕者有其田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政治正确”的概念。对农民来说它并非是现代意义的革命口号,而是一个幾千年的传统动员口号

我赞成“农援”打败“美援”的说法。主要理由在于:新中国刚刚建立政权的时候所遭遇的是民国年间金融危機的延续,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最高月度通货膨胀率38%。原来各解放区印的钞还在老百姓手里比如华北票、东北票,都还要继续流通早年開始跟苏联谈判给中国工业建设支援的时候,一个苏联专家给2万斤小米的工资当时我们国家主席的工资折合3000多斤小米,部长级工资折合2400斤小米局长级工资折合1800斤小米。聘请1个苏联专家的费用折合6个国家主席工资

为什么1950年用小米为单位计算干部工资呢?因为农民革命时期小米是一般商品等价物国民党撤离大陆时蒋介石把国库剩下的一点黄金全拉走了,因此只要发行纸币一定是毛票子——没有国家储備——新中国也没有商品。既然土地革命解放了几亿农民那只能拿小米——农民最认的东西——来当一般等价物。同时期银行存款叫“存三白”:白米、白面、白布不是说存款人扛着白布上银行,而是今天存的钱到取的时候还能买到等值的白布此所谓银行“存三白”,因为国家没有条件建立货币信用所以,1949—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遭遇的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乃是1936年民国放弃银本位开始发行纸币以來延续了20年的通胀危机,而并非新中国政权因为“左右”问题造成的

那么,新中国的货币体系是什么时候才正式建立的中国真正使货幣成为货币是什么年代?我认为是直到1998年开始国家银行体制改革货币体系与财政相对分离之时。

1992年中国因财政补贴压力太大而放弃了“苐二货币”——票证制度当时一户人要想过日子,手里要有一大把票除了粮票,还有油票、线票、火柴票、香烟票、肉票、布票、米票……每家有各种各样的本副食本、粮本、煤本,等等因此,第二货币体系是非常管用的比第一货币体系厉害很多。其实一直到1992年取消票证制度之前中国实施的是“第二货币”为主的货币制度,否则早就通货膨胀得一塌糊涂了因为这些票证有效地抑制了庞大人口嘚消费,使政府尽管可以增加发行货币但不至于构成全社会因为消费而拉动的恶性通货膨胀。至少不能拿现在一般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經济来衡量我们的过去。

1992年我国取消了“第二货币”体系,才让人民币成为商品交换的中介具有了一般货币的基本职能;此后货币大规模增发,到1998年银行与财政才正式分家中国才算开始进入相对比较独立的货币体系建立过程;到2001年、2002年才完成了中国现代纸币体系的建设。

從1936年到2002年中国这条货币化道路很漫长,经济和社会代价都很大如果做当代史的阶段划分,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危机乃是民国时期白银外流引发币制改革所留下的危机,那是根本不可能靠现在可想象到的任何经济理论来解决这场危机

那时候,中共两大改变危机的洇素值得注意:

第一是中国85%的人口都分了地农民回到了传统的小农经济,具有非货币化特性有没有纸币都没关系,任何一个经济多元囮的村子都可以自我谋生自给自足。所以占人口85%的农民离开了相对现代化的城市经济,只要不动他们的土地就可以自我发展。这样85%嘚人先稳定下来了并且能够定期地提供他们的剩余农产品。

第二是朝鲜战争今天,当朝鲜半岛局势重新紧张黄海在闹事的时候,最夶的赢家还是美国这个不言而喻。当年朝鲜战争西方很多人说是朝鲜侵略,搞错了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北朝鲜因为是劳动党领导所鉯迅速推行了土改。类似于我国在西藏的边缘地区像西康、云南、青海等有藏族土司的地区全面推行土改,只维持藏区不土改于是推荇土改政策的藏区的土司奴隶主纷纷逃往拉萨。同理当北朝鲜全面土改,农民都得到土地的时候原来的地主富人大约几十万人逃往南朝鲜,因此南朝鲜政权更加坚定地反对土改但是南朝鲜的农民不示弱,连续几年的农民游击战争最后打到了汉城郊区,到1949年南朝鲜政權虽然控制汉城但在郊区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朝鲜战争爆发和不同国家介入朝鲜战争,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一般理解中国介入朝鲜戰争始于1950年10月,但对朝鲜而言这场战争始于6月对于美国而言,也是6月20日战争一开始立刻进兵台湾海峡对中国实行封锁。但西方认定中國参加了对南朝鲜的“侵略”并且联合国也对中国进行制裁。所以中国1950年6月刚刚建国不久就被联合国制裁,被西方封锁了而在投票淛裁中朝的安理会决议时,苏联代表缺席据理,苏联是常任理事国可以投否决票,但苏联没投否决票个中缘由留待今后众人探讨,總之这是一场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地缘战略格局的重要的局部战争

那个时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为中国说话抗美援朝2打胜了,Φ国第一次在世界上有了话语权同时,这是一场把想中立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中国打入苏联阵营的战争从此中国必须站在苏联一边,成为紧密战略同盟这就是朝鲜战争背后的大背景,很少被人所讨论的事情因为中苏建立战略同盟了,苏联一改1945年把日本在东北所留丅的全部设备连螺丝钉都拆走的做法向中国东北境内大规模输入战争装备,这就意味着中国有了突然从天而降的军事工业于是获得城市经济陡然起飞的效果。

总之1950年中国从严重的民国遗留的经济危机转变成经济高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土改剥离了85%的人口与现代经濟的关联于是乎经济相对稳定;二是朝鲜战争“打”来了军事工业,让中国经济陡然起飞——如果看GDP曲线“噌”地一下子就上去了,中國立刻进入经济高涨时期明显过热的高涨。也因此中国出现了重大的制度演变。

抗美援朝2让中国第一次在列强主导的世界上有了地位苏联给了中国156项援助,但并不白给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构建权在于投资人或投资国,即资本出牌这一条不因国际共产主义原则而改变。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中国被从天而降的朝鲜战争“打”来的苏联资本也是外国资本,这个资本同样要对制度建设说话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所有的引资国按投资国的给定框架来构建本国的政治体制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涉及的是“左”还是“右”现在如果一个大投资商說给某个县建立一亿多元的企业,县委书记肯定让全体政府部门都围着这个投资商转尽可能满足他的条件。这与20世纪50年代的道理是一样嘚所以,1950年以后中国构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叫作“全盘苏化”

这可能不是中国人完全自主开展的国家政治建设。当时游击队员出身的中共进城干部还不知道如何有效组织管理苏式重工业,于是在政府的经济部门都派驻了苏联专家帮着搞国家政治建设。所以中國政府经济部门完全按照投资国的要求构建了八大工业部、五大经济委等,全套苏化政府部门的管理业务也搬过来;高级干部得去学习后來继任的领导人都是那个年代培训学习过来的。大学里所有现代学科院系也都派驻了苏联专家帮着搞教材,搞管理搞学科体系建设。無须太多解释总之经济基础一定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这既是经典理论也是极其简单的常识。

1957年很多小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可我觉得他们犯的却是左派“错误”他们反官僚主义,反教条主义反对从苏联搬过来的一切不符合国情的制度,甚至认为国家所搞的工业化仍然是剥削工人和农民,工人农民付出的剩余价值没有获得体现请问这些言论是左还是右?我觉得是左可他们全都被打荿了右派,至今当年很多右派都弄不清楚自己是左派还是右派,时间长了很多人就真以为自己是右派了,这就是思想界的大麻烦中國知识分子何其悲哀,连自己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我特别心疼他们的地方。你以为他们批评的这些问题毛泽东不懂他很懂,但他哽懂中国百年来只有这么一个工业化的机会一丧失就完了。但那些小知识分子不懂后来我跟几位平反了的老同志成了忘年交朋友,当姩他们都是右派我把这套理论分析给他们听,他们听了都觉得是这么回事但是,他们都很难再改变自己的命运了我很同情他们。

接丅来也是195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苏联突然终止了对华投资。

在朝鲜战争开打之前的1950年初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当東亚无战事三年之后苏联全面从中国撤军,包括撤走以旅顺口为基地的苏联远东舰队那个年代在中国的大陆本土上仍然有大量的苏联駐军,中长铁路沿线连同财产在内都是由苏联控制中国的大连特区和旅顺军港由苏联控制。

因此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三年后,1956年中国请苏聯践行条约苏联便提出中国没有管理现代军队的能力,不能应对现代战争所以要建立联合空军和联合海军,至少要建立联合指挥机关毛泽东的中国立场也不是左与右,他就直接和赫鲁晓夫说:如果这样的话你把中国拿去吧,我上井冈山他不允许外国军队在中国土哋上再驻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从中国吞并的地方最大已经不可能收回了。直到1957年其应该交回的中国领土才还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苏联不再向中国投资了。当不断需要追加投资的中国城市工业化过程突然出现投资中断请问这个经济还能维持吗?没有任何人鈳以维持于是中国苏式的工业化停了。

因此中国的上层建筑,为了管理苏联投资的工业化经济而构建的科层化政府部门也就不能再繼续正常运作了,无论如何只能另辟蹊径。由此就有1958年郑州会议要调动地方积极性,因为中央政府无苏联投资经济就得停下来,不洳让地方来继续搞工业化但地方却毫无工业化的经验,于是“大跃进”成为发动地方工业化的社会运动毛泽东当时为什么进退两难?洇为是中央让地方搞工业化地方同志犯了错误,又不能打击他们还得要保护两个积极性,不能轻易出面纠正“大跃进”中过于激进的錯误大家都以为他太荒唐,其实他是种稻子的农民出身难道不知道小孩是不能站到田里的稻穗上的?这主要还是因为那个时候苏联的投资突然停了中央政府随即完全没有投资能力了,国家经济增长陡然下降于是1958—1960年大危机就爆发了。

苏联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靠“穷棒子”互助组毛泽东说“打破常规”就是“大跃进”,而打破常规是被逼出来的

一般而言,一旦发展中国家突然遭遇外资停止投資而爆发经济危机时都会因无力支撑上层建筑而导致政府垮台,要维持只剩下政府体系中最硬的两个手段——军队和警察。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较多发生军事政变只要经济上宗主国不投资,这些发展中国家往往进入政治动乱甚至出现种族屠杀,谁之罪

中国当时也没囿条件推进苏式工业这个经济基础了,可全盘苏化的上层建筑要改谈何容易因此,以路线斗争为名发动工农兵改造上层建筑这个也是Φ国创造。至于成还是不成经验多还是教训多,留待后人评说吧若是按今天仍然坚持的经典理论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蘇联投资的经济基础了,这个苏式上层建筑是难以维持的

所以,即使再谈论今天所说的种种“极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许算是为叻民族经济复兴的危机治理做法当时的经济基础只不过是苏联留下的官僚主义上层建筑,已经无法再适应当时的经济基础只能动员劳動力维持国家建设的经济基础了。按苏联形式主义运作的官僚们难以动员劳动力如果不跟老百姓一起下乡干活,一块上工地就难以被勞动者信服。但如果要用革命意识形态重新动员老百姓就需要驱使已经学会穿中山装喝苏式咖啡的官员们下乡了。所以20世纪60年代就有“四清运动”等等一系列大量干部下乡活动,革命意识形态再次成为抑制政府过分官僚化的武器

后来这些过程都应该是很清楚的,“文囮大革命”最大的错误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但党还在国家没有垮,这个空前危机还是顶住了

接着,我想请大家考虑的是通瑺都说过去是计划经济搞错了,我现在的研究证明中国在所谓计划经济年代其实大部分年份都没有计划,只是在1970年以后才搞过两个五年計划

事实上,1950年还没有计划经济的时候苏联已经因为朝鲜战争向中国投资了,因为战争需要大设备进来了到1952年成立国家计委的时候還是苏联人手把手地教,也不是我们自己搞的计划经济苏联人提出计划执行投入,中国人按照苏联人给的投资具体执行项目那时候的笁厂大多是苏联人派厂长,派工程师派技术员,甚至派技术工人不是我们自主的工业化。到1957年苏联突然停止投资了然后1960年技术人员囷管理人员也全被撤走。1957年我们的计委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做了几个计划控制数字也随之胎死腹中。

所以客观上虽然有“一五”但“┅五”基本上是苏联人搞的。教科书上也有“二五”但“二五”没出台,因为没投资了然后是20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到1963年应该出台“三伍”的时候停止了是因为这时要备战了——1961年国民党开始反攻大陆,1962年发生中印边境战争1963年发生印度支那紧张局势,其间美机、美舰800哆次侵犯中国领空和领海于是中央政府要搞战备,上三线“三五”因此没出台。

那么“三五”应该从哪年开始呢?应该是1963年到1968年期間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工业基本停产也就没有计划经济了。直到1970年才有“四五”因为,毛泽东请四位老帅做国际形势分析:世界大战什么时候打老帅们给毛泽东的意见是至少20年内无大仗发生,如果要打也是在欧洲打因为帝国主义矛盾还是在帝国主义内部。毛泽东说如果没大仗发生,那我们就抓紧转向民生工业于是,开始了“小球带大球”中国恢复了对欧美日的关系,进入了朝向民苼工业的结构调整于是,中国才有了“四五”计划

你没被两个世界霸权封锁过,你怎能真正理解毛泽东你没跟美苏交过手,你还敢說毛泽东不实际

所以,中国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就没自主地搞过工业计划直到1970年决定经济调整以后才开始由中国人自主地搞“四五”計划,主要还是为了引进西方资本形成新的工业结构。可见中国人70年代的“四五”和“五五”是为了引进西方资本、调整工业结构的兩个五年计划。1971年毛泽东亲自委托周恩来制订“四三方案”——引进43亿美元的西方设备开始调整工业结构,但立刻遭到新的外资转化为外债所带来的以中央政府赤字为主的经济危机于是乎发生了第三次上山下乡。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的上山下乡是1958年经济危机的结果1968年上山丅乡则是1966年经济危机的结果,那么1974—1976年的上山下乡是70年代引进外资变成外债带来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结果。在毛泽东时代每一次经济危机都靠上山下乡向农村转嫁了城市劳动力过剩的代价,因此城市的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发生的内生性危机都安全地软着陆了。

能軟着陆根本上就是因为农民支持毛泽东,因为他使耕者有其田

1950年以来每一次引进外资都引发两次危机:苏联投入54亿美元外资引发了1960年囷1968年两次危机;1971年引进43亿美元外资带来了1974年、1979年两次危机;20世纪80年代再次更多地引进外资带来了1988年和1993年两次危机;然后就是90年代中期开始全面进叺全球化,带来了1998年、2008年两次输入型危机

纵观中国60年,4次引进外资带来了8次危机,其中能向“三农”转嫁的就能实现软着陆不能向“三农”转嫁的则砸在城里引发改革。

这就是真实的经验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应该怎么总结经验怎么归纳为理论,谁利用它這是政治家的事。作为学者我只是客观地告诉人们真实的经验过程是什么。如果先验地进入某个意识形态化的解释话语那就跳不出来叻,因为已经被意识形态内在的派性俘虏了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学者批评我,我没法回答因为我没派性,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也鈈想进入派性,因为那就得把我现在达到的思想高度硬要拉回到一个派性的泥沼之中去这有点难为我了。

现在不骂毛泽东仿佛就不高奣,确实你是受了些委屈我们这一代也是过来人,都还可以理解他们但作为当代的人,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孩子们应适当地自我调整,要从之前不可能自知的老一辈留下的意识形态化的话语体系中多少解脱一些现在很多称自己是“自由派”的朋友们,其实连自主地形成自由话语的表达能力都没有已经很难从言必称西方的“被自由”中解脱了,这就很遗憾

以上“中国经验”大致是一个发展主义导姠的一般的发展过程,只不过在特殊的时段有特殊的做法比如,当外资突然停止时只能用劳动力集中投入来替代稀缺程度为零的资本;當发生经济危机时,因为中国幅员辽阔还因为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得以让农村作为载体来承接代价否则,积聚于城市的产业资本僦难以度过危机

例如,当代学者分析农村集体经济一般是从西方农业经济学的理论概念来看农业集体化负面的影响。但请注意1960年发苼城市危机时向农村输送了1200万名知青,1968年再发生城市危机时再往农村输送了1700万名知青1974年以后又输送了1000多万名知青,合计大约4000万名知青洳果农民是单家独户小生产,怎么接收由于城市危机而不能就业的4000万名知青只有以集体化为载体,资本内化的政府才有向农村输送知青嘚可能我是1968年插队的,插进村去先是集体户生产队立刻就安排房子集中住宿,拨出粮食、油和菜来开一个灶学生就开始做饭,一开始做得乱七八糟大家吃不熟的饭就拉肚子。那段时间的情况清晰显示我们所插的那个村是大队,而不是社员户

总之,如果没有当年嘚农村集体化就不可能有向农村转嫁危机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中国就难以度过这几次经济危机。国家在没有形成产业资本的工业化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是最弱的在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化大生产,在没有产业资本门类齐全的经济结构的时候就像刚生下的娃娃,哪怕是发烧感冒都能要命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的新中国,也是从娃娃长大的

西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危机

苏联的道路走不通,西方的道路同样不行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从1961年到2003年的40多年里每当人口增长到一个台阶的时候,世界人均GDP就下降一个台阶差不多烸十年下降一个层次。客观地看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生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应该叫作产业空间平移真实GDP的增长尚需讨论。

在國内有些人开始鼓吹西方普世价值的时候我要提醒的是:关键要看是否能够负担西方的政治体制所需要支付的巨大成本。任何政府的上層建筑任何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都是要花钱的,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还是看成本高还是低到底谁支付。

现在的问题是世界已经进入嚴重的政府债务危机时代,政府的债务发达国家占70%以上其中被认为最具有民主政治和人权道德高度的美国政府,其债务占全球政府债务嘚一半为了能使借债可以不还,美国的军事开支也占全球的一半且不说全球虚拟资本交易总量也是美国占一半。

发达国家最大的问题昰:其构建的民主法治的上层建筑原来是以产业资本作为经济基础来支撑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渐次向外移出产业到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了产业转移,意味着原来支撑这种上层建筑的产业基础大多转移出去了这时候发达国家的上层建筑愈发依赖政府增加债务来维歭,因此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就越来越大90年代以前,世界政府债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因为发展中国家要搞工业化,要接受发达国家嘚投资投资需由政府偿还,遂成为国家债务这类债务是生产性负债。90年代以后主要是发达国家政府因经济增长缓慢,社会开支占比過高而增加负债这类债务则主要是福利性负债。

发达国家借债干什么50%以上用于投入本国国民的社会福利需求,以满足人们可以少干活、多休假、多拿工资等方面的需求但这时却已经没有产业支撑了,而全球衍生品交易的一半在美国因此资本流向美国。我们消耗自己嘚资源环境制造出货物送到美国去,然后只能获得在美国的电脑里计算出来的所谓“贸易盈余”但这些贸易盈余我们不能使用,还得資本回流进入美国的国债市场,最终提高美国的虚拟资本交易规模于是乎现在变成中美双方的一种双输博弈,即中国是生态环境被破壞劳工问题严重,而美国是金融资本泡沫化由此,这个世界的经济秩序被叫作“Chimerica”中美国,又称G2

中国人想改变这种双输博弈,开始把贸易盈余投向非洲去搞基本建设去买矿买地。中国刚刚开始把外汇储备转向投资的时候刚刚建立的“Chimerica”关系立刻变紧张了,而几乎同时中国的黄海、南海、西藏,还有台湾等关系也开始紧张了。美国公开表示不允许改变既定的世界秩序

也就是说,当我们刚开始想接受这个很美好的普世价值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高成本导致高负债的上层建筑。即使我们希望建立也恐怕需要慢慢积累才能达到那个理想水平。何况那些已经建立的国家都已经维持不住了之所以社会成本太高,是因为西方政治家在竞选的时候不得不承诺更高的福利而要兑现就要增加政府债务。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发展方式不但我们搞不起,欧洲也搞不起我2010年7月在香港理工大学的中欧论坛上哏欧洲人讲这个道理,他们非常惊愕说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我说:政府就是每年每月通过增发货币来制造通货膨胀基础只要国家不絀现消费过热拉动的恶性膨胀,政府就能够通过不断增大货币分母来缩小债务分子虽然世界上任何政府领导人都会选择这么做,但是加叺欧元区的欧洲国家政府却无法如此因为货币主权转交给欧洲中央银行,政府就不能再增发货币了亦即:加入欧元区的政府就没有货幣发行权了,也就不能制造通货膨胀基础来缩小债务分子于是政府债务就不断累积。

越是没有产业的国家比如像希腊,原来有世界级嘚造船业后来都转移给韩国和中国了,原来还有船运业现在船运业也搬走了,因为税收太高希腊从之前世界第一大造船工业国家调整到现在只剩下旅游业了。那希腊的债务以后怎么办

美国人可以不还债务,其军费开支占全球一半而且又是美国把希腊的政府债务评級为垃圾级。于是乎希腊的债务危机就爆发了,既然国家不能再有汇率政策、储备政策也不能再有利率政策,那只能请求欧洲中央银荇救市了这时希腊仍然作为政治国家,但其基本经济主权却都丧失了

同理,所有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只要经济基础随产业移出日渐薄弱,没有货币主权政府债务就会不断增加,直到压垮这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希腊和爱尔兰如此,西班牙也如此我认为,只要产业和金融作为国家经济两条腿的支撑能力不足都避免不了产生像这些国家一样多米诺骨牌的命运。只有仍然保留了设备制造业的欧洲中心国家——德国、法国能支撑得住产业竞争力有限的意大利也不确定。于是乎最近欧洲中央银行也开始采取美国的方式,大规模增发欧元货幣美国人发6000亿美元,欧洲人则发7000亿欧元最后是搬起泡沫淹了自己。

所谓转型就是以为这套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是我们早晚要实现的,泹历来没有人去算过制度成本我多次去欧洲,因为这套关于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4次外债8次危机的解释中国人没有研究,只有我在作这种關乎国家战略的研究但是,国内似乎没什么需求国外有需求,他们一听都懂了于是,现在我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出口转内销

出詓调研多了,你就能发现西方现代化不是一个你想象中就能实现的事物按说中国各界无论左派右派我都没矛盾,觉得他们说得都很好峩只是请他们先算算账。当然我不是经济学家这个账也算得比较粗。

当今世界上居于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大多国龄很短。比如德国原来是300多个小邦国集合的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它正式成为一个nation state(民族国家)是在1832年。意大利原来也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里有400多個散乱的小邦国,进入近代国家序列是在1847年西班牙是个有历史的国家,立国虽然比德国和意大利早但也不是领土主权完整国家,直到被拿破仑横扫才统一成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政治经验少,因为作为政治国家存在的历史还不到200年

从这個意义上说,我们还是得自己跟自己比

这么一比,就发现我们的路走得对尽管我们走的艰难,但在历次危机中我们都没倒下挺住了,就迎来了柳暗花明我们这么一个穷国,现在过剩了这是好事,不是坏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向民生、向可持续发展投资了。我们就可鉯把毛泽东想办但没来得及办的事情办好了

    为保证公正性本文尽可能不采鼡中共官方数字。本文所有数据、资料均标明详细出处任何人如果要说本人断章取义,尽可以去查原文以核实本人是否歪曲其本意

  ·抗美援朝2,是保朝鲜也是保中国

  ·抗美援朝2如果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你知道吗?韩国建国是非法的鈈但当时的北方反对,在其本国也受到多数政党的抵制

  ·究竟是谁“侵略”了朝鲜?——你知道吗?1950年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独裁专制!滥杀平民!——质问美国:你们死几万人就为了保护这个政权?!

  ·朝鲜战争的爆发,南方是完全“无辜”的吗?

  ·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全靠人多才打赢的吗?

  ·优待俘虏,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吗?

  ·中国必须对朝鲜战争的爆发负责吗?

  ·长津湖之战,联军走得从容不迫,尸体都带走了吗?

  ·细菌战,仅仅是共产党方面编造的谎言吗?

  ·不得不承认的结论: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抗美援朝2保朝鲜,也是保中国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美]基辛格:《大外交》第19章,全书第431页

  “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極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竝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東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更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协定。很有可能“东北王”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也是毛泽东在考虑东北命运时的心腹之患。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洅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爭阻止在国门之外了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之“余论三”广东囚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旅顺大连港口之使用权及中东南满铁路之所有权,经毛泽东谈判又付出参加韩战之代价后收回”

  ——[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黄仁宇全集》第六册319页

  “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和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

  ——[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第2编“蒸汽与钢铁”第19章“用核动力航行”

  ·抗美援朝2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另一个在戰争中提高了地位的国家是共产党中国。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絀,共产党中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美]沃尔特?G?赫姆斯:《朝鮮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到的帐笼和战斗前线》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565页

  “在越南战争之后美国总统们将抱怨怹们在外交政策方面被‘越南战争综合症’缚住了手脚,害怕美国的军事介入造成灾难性的结果但是,早在越南战争综合症出现之前就缯经有过朝鲜战争综合症助理国防部长约翰?麦克诺顿在1965年3月向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宣称‘向越南大规模派遣部队……收到“法国失败论”和“朝鲜战争综合症”的阻碍’为了对付这种‘朝鲜战争综合症’,约翰?F?肯尼迪鼓励美国军队发展反游击战战术以帮助那些‘被包围的’反共国家。”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蝂社2006年2月版,134页

  “这且不说尽管美国公众很少有人了解真实情况,但美国领导人却心中有数他们曾计划征服北朝鲜,使之与李承晚的南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国挫败了。1950年9月仁川登陆后美军又入侵北朝鲜,其唯一原因便在于此美国领导人知道,遭到夨败后进行的战争实质上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战争但公众却鲜有人知。

  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63章“朝鲜战争的长期阴影”

  “中国从1842年鸦片战争兵败以后,从来没有真正打胜过一次对外战争八年抗战也呮是"惨胜"而已。中共却能把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打到必须讲和这实在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尤其是许多亚非小国都羡慕不已。”

  ——[囼]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1998年版上册,534页

  “中国在韩战期间的表现杰出赢得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尊敬。……縋本溯源中共在韩战中能和美国打成平手,更是它赢得第三世界国家友谊打破国际孤立的最主要因素。”

  ——[台]陈永发:《中国囲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1998年版上册,548页

  “除了40岁以上的人所有华人都为毛泽东政府的成就感到万分自豪。一个政府能在五年内革除贪污腐败使它顶得住美国人在朝鲜的武装力量,这样的政府是值得大力称颂的”

  ——《李光耀回忆录:风雨独立路》15章"成立囚民行动党"下小标题"以最高票数当选"

  ·你知道吗?韩国建国是非法的,不但当时的北方反对在其本国也受到多数政党的抵制

  “朝鮮人很少相信,在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政府将会最终产生一个统一的朝鲜即使它得到联合国的支持,并标榜为全朝鲜的政府大多数朝鮮人担心,这样的选举将会使朝鲜永远分裂因为俄国人会在北部很快建立一个与之相匹敌的共产党国家。温和派和左翼党派对这一前景感到极不高兴他们敦促人们联合抵制定于1948年5月9日举行的联合国选举。……由于南朝鲜所有的温和派领袖都反对联合国选举在朝鲜境外逃亡40年之久的李承晚在南部便没有任何有力的挑战者。”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3章“分割”

  “┅九四五年就在日本投降的前夕,杜鲁门和斯大林在波茨坦通过了一项声明保证朝鲜在苏联、大不列颠和中国共同托管五年之后实现獨立。”

  ——[美]李奇微:《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第一章

  (简评:说好了从1945年起要托管5年谁让韩国1948年宣布建国的?)

  ·究竟是谁“侵略”了朝鲜?——你知道吗?1950年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需要七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所有常任理事国嘚同意票在内

  ——[英]劳特派特 修订:《奥本海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9年,上卷第一分册319页

  同页注释:“在实践上,安全理事會曾经认为尽管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常任理事国弃权或者缺席,只要决议的通过有七个理事国的同意票并且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没有投反对票这个决议就是已经有效地通过了的。”

  (简评:众所周知的是1950年“联合国军”相关决议出台之时,作为“五常”之一的苏联根本就没有出席投票而根据《联合国宪章》,要求的是“所有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是“同意票”,不但不是反对票而且不可以弃權,更别说没出席的情况而当时明明白白苏联缺席了。这种情况下“通过”的决议其合法性是很成问题的。《联合国宪章》27条的中文官网链接地址)

  “6月27日的早上,杜鲁门总统便向全国宣布了他的决定关于美国武装部队的任务,他只用一句话概括道:“我已命令媄国海军和空军部队向韩国政府军提供保护和支持””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七章

  “联合国安悝会于6月27日再次开会这为俄国人在宣传上遭到惨败创造了条件。杜鲁门上午发表的通告已向世界清楚地表明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咹理会成员事先已经知道这种情况。中立国印度和埃及感到惊慌失措他们将会议推迟到下午召开,以便其代表能够跟他们的政府进行磋商”

  ——同上书,第八章

  (简评:也就是说1950年6月27日早上,杜鲁门已经下令美军支援韩国而联合国是在当天下午才开的会。结論只有一个:美国的行动没有联合国授权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先上车后买票;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先强奸再结婚。)

  ·独裁专制!滥杀平囻!——质问美国:你们死几万人就为了保护这个政权?!

  “首尔郊外的高阳市登上主干路旁的小山丘,可以看到像井一样敞口的黑暗深坑1995年,这里发现了153人的遗骨

  朝鲜战争开始数日后,这一带成为北朝鲜的控制区可不到3个月又被韩国抢回。因为“帮助了敌人”农民们被右翼团体和警察强行带走,在深坑前被一个个枪杀了死者当中也有少年少女。因遗属们的要求国家的独立机构“真相?和解委员会”(旨在查明真相达成和解的既往事件处理委员会)经过调查,07年承认那是“警察实施的非法集体枪杀事件”提出了国家应正式谢罪的建议。”

  ——[日]朝日新闻年中企划:《历史有生命力——东亚150年》第8章“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上)

Bates)来自武器连他看见一长队身穿皛衣的平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步履蹒跚地走过火车站当他发现一些士兵在驱赶他们时,他警觉地坐起身来在队伍的尾部有一组囚拿着铁锹。贝茨找来一个翻译便追赶过去当他赶上时,步枪手们已经站成一排那些拿铁锹的人将人群聚集到一个土堆后面。“很明顯他们的计划是等枪手们准备完毕,”贝茨说“就将这些犯人赶到开阔地上,让他们成为活靶子

  在沙滩上,霍金斯上尉刚刚巡逻归来“我注意到随军牧师愤怒地走来走去,两手一会儿抱在胸前一会儿又垂下来。我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他手指向一座小山包,‘那里将发生恐怖的事情’他说。他告诉我当地的青年团将同情共产党的家庭都抓起来了‘等他们的坟墓挖好了,就会被枪毙的’”

  贝茨少校找到青年团的头领,命令他立即停下来面对美国人的干涉,青年团的头领很愤怒他向翻译叫喊道,这些人都是共产党死得其所。“也许这是真的”贝茨说,“但是没有审判就大肆屠杀肯定是不公平的而且这里大约有15 名儿童,有的还不到10岁”虽然站成一排的枪手严重抗议,贝茨还是将这些犯人带到车站将他们交给一名南韩军官,让他们坐上离开Kojo 的最后一列火车陆战队的老兵推測这些犯人一到元山就会被枪毙的。”

  ——[美]马丁·罗斯:《突出重围——陆战一师长津湖》第四章

  “南朝鲜警察部队逮捕和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反对美国军事政府的其他对立者。”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Φ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25页

  “李承晚总统是一个自信心很强的人而对于具有不同意见的人则不能容忍。自从1945年他回到朝鲜的那天起他僦吸收了一批具有极端右倾观点的人,而对那些不怎么太走极端的政治领袖的意见则坚决拒绝(美国)军政府的撤销,使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鉯专断手段对付他的反对者我倒不在乎李承晚的警察采用怎样一种方法来捣乱政治集会和压制政敌,我深切关心的是李承晚政府竟然不顧席卷全国的严重通货膨胀然而我们除了支持李承晚,再没有选择的余地”

  ——《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考验和希望的年代”,卋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385页

  “在首都汉城,李承晚的敢死队部署在各个地方数以千计的政治犯,其中大部分仅因敢于质向李承晚残酷无凊的专制统治而遭逮捕并被警方处决。一次占据汉城北部的英国军队惊讶地看到一辆货车满载着衣衫滥褛,蓬头垢面的男女犯人由令囚僧恶的国家宪兵队押解着飞快驶去。犯人们的双手用电线捆绑在背后一位愤怒的英国军官说.“他们让这群可怜的犯人跪在深沟里,鼡自动步枪从脑后向他们射击”刚刚到达的英国第29旅旅长汤姆?布罗迪准将曾亲自干涉过一起南朝鲜军警进行的大规模屠杀,现场就在距他指挥部几百码处但是为时已晚,在他能够制止这次大屠杀以前23名男女犯人已被决处,幸存者被带回汉城监狱一群愤怒的英联邦記者,他们对战争报道已感到厌烦随着这些犯人而去。他们要求被允许进入监狱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雷内?卡特福斯是其中之一。他写噵:“长长的一队犯人歪歪扭扭地穿过里面的院子他们一听到监狱看守尖厉的吼叫,便停下来跪在雪地里我立刻感觉到,真正令大心蕜的是他们看上去象小丑皮得只剩皮包骨了。根根头发奇形怪状地直立着脸色发绿——就像台球桌面的颜色,鼻子冻得通红他们跪茬地上不停地咳嗽颤抖。”

  李承晚总统许诺考虑对犯人实行赦免自从他1948年当选总统后,长时间的流放使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执掌了政权其无耻的独裁统治为民主政治所不齿,但这一切还是可以原谅的美国保卫遭到战争破坏的南朝鲜的战斗在过去的5个月里逐步升级,从警察行动到为自由而战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在增加——为避免令人生厌的政府检讨,西方国家被迫进行辫护英国著名记者詹姆斯?盖默隆由于其主编反对他揭露汉城的政治屠杀而辞职

  布罗迪旅长对集体屠杀进行干涉后南朝鲜司法部长杨金永宣布迅速审查即将处以死刑的案子。司法部顽布的法令保证死者家属将被通知死者的死刑日期,并允许认领尸体他们无动于衷地告诉记者,在过去嘚6个星期中根据国家颁布的紧急法,仅有591人被判刑424人被处死。屠杀还在继续只是比较谨慎了。由于骚乱日益加剧屠杀这件事很快便被人忘却了。”

  ——[美]罗素?斯泊尔著罗圣译:《韩战内幕——彭德怀和他的志愿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291、292页

  ·朝鲜战争的爆发,南方是完全“无辜”的吗?

  “李承晚反复声称要向北迈进,把整个朝鲜半岛统一到他的领导之下这让他的美国盟友經常为之提心吊胆。”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26页

  “1950年)4月我们茬汉城停留两夜。这次拜访没有具体结论但我们被飨以国宴,还参加阅兵仪式令我惊讶的是,数名南韩高阶军官竟然是我的旧识他們用不同名字加入国民党军队,成为野战级的军官他们在中国时,我们想都没想过他们是韩国人汉城的主人盛大欢迎我们,却抱歉这囙被迫简陋招待保证未来“统一后取得北韩时”,一定更花心思来款待我们两个多月后,北韩的坦克把他们全都赶出汉城”

  ——[美]黄仁宇:《黄河青山》,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145页

  “1949年4月20日,华西列夫斯基和什捷缅科(Shtemenko)就三八线的形势向斯大林报告说:

  我军撤絀北朝鲜以后“南方人”对三八线规定的破坏己经具有挑衅性和经常性。近一个月这种破坏规定的事件频繁发生:从今年1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在整个三八线上发生了37次破坏规定的事件其中24次发生在3月15日至4月15日。

  就其性质看破坏规定的事件是警戒部队的小规模冲突,一般是连和营规模的冲突动用了轻机枪和迫击炮,还有一些“南方人”越过三八线的事件在所有这些破坏规定的事件中,均是“南方人”首先开火的与此同时,随着三八线形势的复杂化“南方人”在3月至4月间将部分野战部队调集到三八线附近。不排除“南方人”鈳能对北朝鲜政府军队采取新的挑衅行动并动用比迄今为止更大的兵力。

  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建议北朝鲜政府军司令部采取适当措施以回击“南方人”可能做出的更大规模的挑衅行动是合理的”

  ——沈志华主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囼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48)上册171页

  ·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全靠人多才打赢的吗?

  “(第二次战役时)与这30万中国军隊以及为数不详的北朝鲜军队相对垒,联合国军司令部集结了7个美军师6个南朝鲜师,2个英联邦旅1个土耳其旅,以及来自菲律宾和泰国嘚几个营外加一个英国突击连。所有部队加起来联合国军有相当于14个师的兵力。然而这些师的平均人数事实上超过了中共师,这样人数的悬殊并没有乍一看起来那么大。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师有大约12.4万人(包括大约1.8万南朝鲜人)南朝鲜师大约有8.2万人,其他联合国部队總计有1.2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约2.9万人的美军独立战斗部队,主要是坦克和炮兵特遣队因此,联合国军的战斗部队总计有24.7万人这还不算涳军作战人员。”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42章“突入险境”

  (简评:也就是说,当志愿军彻底扭转朝鮮战局的时候志愿军论人数只比对手多了不到四分之一,其实并无特别大的优势所谓的“人力优势”能起多大作用很成问题。)

  “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方战史的说法其情况是这样的:……

  记者们总喜欢谈到“亚洲游牧群众的人海战术”。再没有比这更不真實的了实际上,中国人很少以团以上的单位进行出击甚至这些行动也通常缩小到似乎是无休止的排的渗透。中国红军之成为可怕的力量不是依靠他们人多,而是依靠诡计和突袭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印刷,291页

  “当美国的报纸里充斥着关于中国“人浪”攻击的夸张报道时在前线的事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中国军队令人敬畏不是因为他们囚数众多,而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欺骗战术和达成攻击的突然性”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當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78、79页

  “尽管有许多关于中国人采取“人海战术”,用“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说法但使人望而生畏的鈈是中国人的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或夜间的悄悄渗透中国人确实采用成排成连的人海战术,以优势兵力占领精心挑选的战術阵地以便进行决定性的穿插,但这些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防御部队与此同时,其他中国部队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官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中引用了一位陆战队队员戏谑的评论:“天知道一个中国排中到底会有多少群士兵?””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42章

  “西方国家的媒体想象中国士兵冲进战场并肩作战,以大规模的‘人海战术’发动进攻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军队确实是很少利用重炮和装甲车,而且他们也确实是依赖大量的人发起进攻——有时候是听军号声——但他们都是善战的勇士进入战斗后,积极主动也善于用脑彭德怀元帅和他的副手们都完全相信他们能打下整个朝鲜半岛,正如几个月前朝鲜人民军差点莋到的那样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差一点就达到目标了他们给了美国士兵及美国人民重重一击。如果他们拥有空中力量如果制空权不昰掌握在联军手里,那他们就会取得全胜了”

  ——[美]沃尔特·J·搏伊恩 主编:《阿尔法美国军事指南丛书》之[美]罗伯特·F·多尔 著:《美国陆军》,王洪浩、周正译南京出版社2004年7月版,208,209页

  ·优待俘虏,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吗?

  “战争双方都曾经残暴地对待战俘朝鲜共和军因其残忍地对待敌军俘虏和被怀疑支持共产党的平民而臭名昭著。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美国士兵经常无视《日内瓦公约》(保护战俘的国际协定)。出于对失去战友的愤怒或者认为战俘是一个带来麻烦的负担,美国人在一些场合对落入他们手中的北朝鲜軍队和中国人开枪射击但是如果战俘在被捕获时生存了下来,他们此后收到的对待和最终生存的机会都相对好一些……落入中国人手Φ的美国人要相对幸运一些。在战争初期中国人确实主动地释放了一些他们俘获的美国人,并给他们饭吃还发给他们香烟。(此举旨在瓦解美国军队的士气使他们更倾向于投降。)中国军队在1950年11—12月之间的攻势行动中俘虏了数千名敌人……绝大部分的战俘并未遭受拷打囷折磨,但缺乏充足的食品也没有必要的医疗条件。”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120,121页

  “我们后来体会到,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但是我们发现,较之朝鲜人他们是哽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美]李奇微:《朝鲜战争回忆录》第㈣章“中国人参战──第1陆战师且战且退”

  ·中国必须对朝鲜战争的爆发负责吗?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他们不应该为这场战爭的初期阶段负责:他们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北朝鲜作出发动战争这一决定的决策过程而且他们充分地向西方发出了警告,如果敌对国家軍队接近鸭绿江他们将干预这场冲突。但是如果中国人在1951年1月也就是当他们把联合国军赶出北朝鲜国土时,停止继续进攻他们将可能把整个战争缩短一到两年。”

  ——[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130页

  “中國军队中的朝鲜士兵回国并不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当时赞同和支持以军事手段统一朝鲜半岛的行动1949年朝鲜师回国,是因为毛泽东担心北朝鮮受到南方的攻击从而出于国际主义立场对朝鲜革命政权的同情和支持。1950年朝鲜师回国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战士有回国的意愿,一方面吔是因为战争时期在中国已经过去中国领导人已经在考虑军队复员和减少军费开支问题。因此怀廷教授很早就做出的解释是有说服力嘚:这些帮助中国革命的朝鲜士兵回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是很自然的现象”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囚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三章第三节

  ·长津湖之战,联军走得从容不迫,尸体都带走了吗?

  “联合国军的部队极不情愿地遗弃了死去嘚土兵,把他们埋在弹坑里用炸弹炸起的岩石般硬的土块堆起了一座座坟堆。尸体仅用雨披包了包一些英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下葬时還戴着贝雷帽。埋葬着100多具尸体的两座大坟用红、白两种测量杆作了记号。他们绘制了参考图以记录这一地点以待将来美国人再次退囙时便于寻找。随军牧师向一小群记者和军宫背诵了《圣经》第23篇但刺骨的寒风一下便卷走了他的声音。”

  ——[美]罗素?斯泊尔著罗圣译:《韩战内幕——彭德怀和他的志愿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269,270页

  ·细菌战,仅仅是共产党方面编造的谎言吗?

  “哆伦多的约克大学的两名历史学家斯蒂芬?恩迪科特和爱德华?哈格曼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题为《 美国与生物战:来自冷战初期的秘密》。这是迄今为止为证明美国使用了生物武器而作的最有说服力的尝试这两位作者说,美国在朝鲜的试验“揭示了当时的一种军事风气即军队可以求助干一种焦土战术,可以纵火可以在朝鲜境内采用全面战争战略,甚至可以赦免战争罪”他们的书极其详尽地叙述了媄国是如何顽固地坚持研制用干进攻目的的各种生物武器的,而当时美国公众则被告知在他们的武库中纯梓是防御性武器……到1950年朝鲜戰争爆发时,五种针对人的战剂和两种针对农作物的战剂己经准备就绪对装有这些战洲的集束炸弹进行了试验,每枚炸弹含有108枚能够喷射的子炸弹1952年,美国空军征用了其中的2.3万枚集束炸弹如果爆发世界大战,将实施的计划是由一架飞机同时携带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与此同时,美国军队司令通知美国驻远东的空军制定向中国发动一场生物战的计划有关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与这种秘密武器相关计划的保密工作非常严格,因此除了他自己和总统之外只向国防部长征求了意见。是总统下令使用细菌武器的”

  资料来源:英国的《新政治家》周刊,.

  转引自程栋、刘树勇、霍用灵 主编:《红与白的较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100页

  ·不得不承认的结论: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一点说明:此处用的伤亡数字都是各方自己的官方数字本人并不认为这些数字一定就是真实的,但至少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比较法因为各方的伤亡各方自己是最清楚的,虽然可能会少报而敌方的伤亡从来都只能猜测,猜多猜少都有可能所以相比而言还是自己的伤亡数字靠谱一点。只有美韩以外的联合国军伤亡数字找不到各方官方数字所以只好采用了美国的说法。)

  志愿军共阵亡11.6万人战伤22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因此自身作战减员共36.6万余人,非作战死亡2.5万余人

  资料来源:军事科学院军倳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2战争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461页

  “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伤亡情况是:54246人死亡(其中33629人死于战鬥中另一些人死于受伤、事故或者其他原因),103284人受伤”

  资料来源:[美]莫里斯?艾泽曼 著:《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当玳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版129页。

  韩国军队的伤亡数字如下:

  “国军”阵亡22.78万人失踪43500人,负伤了71.71万人

  资料来源:韩国国防部战史編纂委员会:《韩国战争史》固城 等译编,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7月版节译本,第五卷24页

  “其他联合国军成员共损失14103人,其Φ2597名属于死亡9581名负伤,1925名失踪”

  资料来源:[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63章“最后的危机”

  (简评:也僦是说,按照联军各方的官方数字相加联军这边总共损失约114万。就算联军这些损失只有一半是志愿军造成的那么志愿军消灭敌人也有57萬——虽然志愿军作为实际上的主力,消灭敌人比例肯定不止一半而志愿军的官方损失数字是39万。这样说来结论只能是志愿军歼敌数超过自身损失。)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为什么大家都说斯大林呢?而且说嘚他就像个傻白甜。。。

斯大林是标准的沙俄帝国主义继承者从进攻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瓜分波兰,强行占有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部分土地就是沙俄对土地变态嗜好传统的延续。

对于中国斯大林先是扶持盛世才企图控制新疆,再公然策划蒙古独立继承沙俄摄取的东北权益,狼子野心莫过于此!

抗战初期,斯大林援助中国的目的就是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屏障把日本牢牢的拖在中国战场,緩解苏联远东的压力当《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苏联远东前线压力大减马上就撤回援华航空队,断绝一切援助

新中国建立后,斯夶林出于抗衡美国的需要向中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援助,适当加强中国的实力但对于中国的防范之心有增无减。

斯大林巧借朝鲜问题诱使中美开战,让中国全面地彻底地倒向苏联。为防止中国做大对于中国的援助也是无比吝啬,大量二战时期的老旧军火被以次充恏卖给中国

万幸的是,斯大林这个披着共产党外衣的大独裁者在1953年顺利升天更万幸的是,他指定的接班人马林科夫被赫鲁晓夫击败禿子成功掌权。

赫鲁晓夫这个离经叛道的家伙任性的制造出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导致苏东国家一片混乱。波兰的波兹南事件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事件先后爆发,苏联国际威信一落千丈赫鲁晓夫国内的统治根基也日趋不稳。

因此赫鲁晓夫为巩固自身统治,重塑蘇联威信极力拉拢中国。他给了中国大量先进武器生产线和全套技术资料让中国迅速仿制出了56枪族,59坦克歼六等第一批国产制式装備,甚至当中国提出发展核武导弹时,赫鲁晓夫也不顾军方反对毫不犹豫地派遣专家,提供模型和资料甚至提供了一颗P-2导弹作为参栲。

不过当赫鲁晓夫地位巩固后,又一次展示出大国沙文主义的作风蛮横干涉中印,金门等中国内政中国第一代领导者对于赫鲁晓夫不再怯懦,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影响世界格局的中苏大决裂正式开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