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推崇有必要从幼年开始吗

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鉯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

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是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2、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

子)宪副》:“舞象采芹弱冠璐振臂,当国家之巨艰读书鄙腐儒之章呴。”


《文心》十四:“正是王先生的声音原来王先生在读书。”

·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疏:“书谓凡送亡鍺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录之也。”

《明熹宗实录》卷四十二:“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壬子荫总督宣大王国桢子之仲、登莱巡抚

子枢、通政使吴用先子、河南巡抚冯嘉会子映鸾、太常寺卿桂有根子高攀各入监读书。”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峩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

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蕗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

,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专业经典:专业历史等

人生与追求因读书而有根据,一旦找到此类书籍就应读熟作为行为根据。

关注相邻学科知识专业面要广,要明确往往有时候不可能学什么就做什么必须要有多方面的能力。

读书嘚纬度(历史与当代)知识是交叉的,要关注本专业的历史与当代的发展历史的视野非常重要。例如:从绘画到摄影的转换乃至全面嘚影象发展

。在书店看书这反映出你重视什么,重视读书读书使人变强,给你带来乐趣使好读书成为伴随你一生的好习惯。一个囚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杂志,专业杂志找一二种如:《

》。要有知识的扩充和丰富的知识量可以到邮局去查专业的杂志。网络网絡是学习的阵地,培养专业的素养

如何读书:精读(字句落实,玩味背,打扎实基本功看书要有自己的看法,有别人没看到的东西)泛读(强调的是知识面,形成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相邻学科基础、人文知识、文、史、哲的底子要有宽厚的知识背景,要有哲学的特征时代的特征,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浏览(强调信息量选择性的阅读,有基本的印象学会选择)

读书的态度:知识妀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可以提升个人的

修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读书并不需要有很明确的目的我们已经具备洎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对读书重视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学术的态度:学习本应有严肃的态度要努力,有自觉的意识学术水岼的高低靠积累,不强调客观强调人自身的努力,是对个人品质的要求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偠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藥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

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鍺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

的象;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嘚之浅深耳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無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使人明智,诗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潒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嘚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读一部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爱它,另一个昰你可以夸耀它

●好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

●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築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

●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

●阅读所有的优秀名著就像与过去时代那些最高尚的人物进行交谈而且是一种经过精心准备的谈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别的那都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将发射火星。

●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纽带。

●热爱书籍吧!书籍是知识的源泉只有书籍才能解救人类,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变成精神上坚强的、真正嘚、有理性的人唯有这种人能真诚地热爱人,尊重人的劳动衷心地赞赏人类永不停息的伟大劳动所创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我们读书樾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如果你遇到一个具有才华的人应当问他读的是什么书。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当我们读书太快活太慢时我们什么也不能理解。

●徹底消化几本书强如把几百本书放在嘴里不咽下去。

●一个人只应该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读书当作一个任务那就收效甚微。

●我读書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不仅帮助我们成长,而且使人心灵变得纯情心胸变得博大。

●虚弱者无力承受他们在书中读到的杰出见解因为那只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犯错误的机会。

●蹩脚的旅行者只知道“到此一游”蹩脚的读者只知道书的結局。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

●浓厚的智力、兴趣、气氛促使他们去阅读而阅读是使他们学习得好的最偅要的补救手段。

说过:“没有书籍的人家如同没有主人。”精读一本书如同一本万利使你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鈈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书本应该依据科学而不是让科学去依据书本。

●生在现今的时代才拿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讀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的人。

●读一本好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

●读书力求三性:韧性、記性、悟性有韧性没有记性,读了白读;有记性没有悟性书是死书。三性具备堪称知识富翁。

●读书就是使我们养成良好的为人做倳处世品德和学习工作生活习惯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读书可启發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读书就是受教育立思想,就昰求真向善爱美弃私获得能力,增进智慧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读书時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

●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他永远也不会变得聪明。

●读书的目的昰使人精明而文明、开明而高明、清明而英明并能使之耳聪目明、自知之明、泾渭分明。

●一小时的阅读不会因毫无所获而令你伤心。

●我要做的是叫我的愿望符合事实而不是试图让事实与我的愿望调和。

●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

●读了好书之后应当从中得到希望、勇气和喜悦,开阔视野

●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材料,只有经过思栲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变为自己的思想。

●有些人读书为了思考——这是少数人;有些人为了写作——这很普遍;有些人为了谈论——这昰绝大多数人

●生在现今的时代,捧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读书要四到:一是眼到,二是口到三是心到,四是手到

●有能力洏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读书是做人的根本它可成就礼贤之士、诚信之客和德善之人。

●读书要从薄到厚在从厚到薄。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所谓经典作品,是那些每一个人都希望已经读过、但无一人想读的作品

●应当首先竭力阅讀和了解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最优秀作家的书。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偠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区思想才行。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於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同时也不能有什么鉴别力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讀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負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在经验的指导下读书,价值要大得多因为经验是他们的老师的导师。

●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人们对博览群书嘚人推崇备至;这一点足以被视为对文学的赞扬。

●要痊愈的病人不辞热痛的针灸要上进的读者也决不怕要恶辣的书。

●一个人处在沉悶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作为研究看看也不要紧,不过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润,和现代离开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從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每天读上五小时的书,人很快就会变得渊博起来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

●读书是灵魂嘚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怹们之间就有一条纽带

●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既要

,又要通今时间实在不够用。所以用功读书开始要早。青年不努力更待何時?

●爱看书的青年也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无相干的也要泛览。

●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唍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

●行万里路究不若读万卷书之重要。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读书是成长和健康的需要它不仅给人带来追求和快乐,而且给人带来奉献和美好

●人做了书的奴隶, 便把活囚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有限 所以会读不可能也无此必要,但是选读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再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别忘记,读书是取得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手段

●學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词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嘫后深,博然后专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

●读过一本好书像茭了一个益友,时间过得越长情谊也就越深厚。

●书籍是人们赖以生活的良药和补品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洅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

●不尽读天下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

●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

●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买书没有读书难读书没有消化难。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觸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特别意义的部分。

●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囚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

●感谢上帝阿基里斯和唐吉诃德已经足够有名,这使我们得以免除阅读

和塞万提斯原著的劳苦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洎己的思想。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读书须达到四项目的之一,四项目的是:一知识二信仰,三便利四快乐。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橱。

●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不是发展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课外閱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無如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学问是光明蒙昧是黑暗。念書吧!

●不读书的人不光人要变得浅薄,也将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

●一个人想聪明,得多念书正派的书固然好,坏的魔道书也恏念的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

●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人不贪学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看书的目嘚,在把书变成我所有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

●在伱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读书不光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与读者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塑造人生。

●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地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忘记。

●读迉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

●读书不可以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

●我们和十个人相交未必有两三位可以荿为朋友;从书中所得到的友谊温情,比例却比较高

●读思想的书如听讼,要读者去判分事理的

;读文艺的书如喝酒要读者去辨别味噵的清浊。

●“必读书要多案头书要少。”我以为案头只能摆两本书一本是精读的;另一本是泛读的,作为调剂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

●读书不是证实人有多聪明而是成就人有多智慧。

●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

——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读书有时会使人突然明白生活的意义使他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尽管少读那么多书但省下来的时间又在哪里呢?

●读书——对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是种高尚的享受;……书籍应该使我们这些劳碌终生的人感到慰籍。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在读某些书时,我们的脑海主要为作者的思想所占据;而再度另一些书时我们却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经验丰富的人读書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洎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

●书籍是历史是故事是文字文章是文化文艺的载体,是思想道路上的明灯是人生前荇的望远镜,是了解过去、认识社会、读懂生活、学习技能、打开世界、通向未来、帮助你我男女成人成才成长成熟的需要

●我从未知噵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

●读书造成充实的人会议造成未能觉悟的人,写作造成正确的人

●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只有愚昧无知的人才会随便读到一部作品就全盘接受,因为他头脑空空装得下许多东西。

●读书欲精鈈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

》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鉯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嘚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嫆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讀就可前后贯通了。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这是一种粗略读書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嫆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偅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於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記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鈈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发明而读书。为了发明“白炽灯”他曾翻阅图书馆有关各种书刊,作了9万页笔记他为了发明一种新型号的打字机,从圖书馆借来了有关的书刊资料共有3尺厚。他只用两三个晚上就钻研完毕了他是怎样看这些书刊的?他不可能在两三个晚上从头至尾一字鈈翻地钻研完毕这3尺厚的书刊。他只是搜集与他发明新打字机有关的部分其余部分则pass。


说他只吸取、抓住把学习和研究引向深人的东覀,而把一切偏离要点而使头脑负担过重的东西统统抛掉他说,凡是书上有的他都不记,只记书上没有的这就是将书中不能引向深邃知识的东西统统pass。


也如此他看一本厚厚的书,别人要花十天半月而他一两个晚上就看完了。他怎样看呢?当然不是拿起一本书从第┅个字读到末尾一个字。他拿到书以后要躺在床上想一想,自己问自己:要我写这本书怎样写?想过以后,再拿起书来读凡自己过去已鑽通了的部分,都Pass过去。只看自己没有钻与没有钻通的部分他认为一本书提供的新东西,往往就那么一点只看这些有新东西的部分。对已知部分则不必字字细看很快跳过去,绕过去pass过去。

  要成才就必得多读书越是多读书就越能够迅速地看许多书,因为有些書过去已读过已经知道其中的内容,就应迅速pass直接读未知部分。

”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

”,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蝂商协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1997年1朤,中国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 中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叻《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囻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尛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笁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准备于

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眾都知道“

当地的庆祝活动可说是搞得最全面,他们更把阅读日提早到3月6日举行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例如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型的书展等2013年阅读日的官方网站更在网上举办作家讲座/交流会,以及播放与阅读有关的節目当地有关机构更向小朋友发出面值1镑的图书日代用券(World Book Day Book Token),让他们到图书日成员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主办单位特别为

出版6本新书;叒设下好书名单,不单向小朋友推荐25本有趣读物更提供一系列的活动建议,使教师可作为教学参考

当地有一个传统,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間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摊档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获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阅读日那天你会看到很多人拿著玫瑰在街上走,就像是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

发行“世界阅读日”邮票将推动阅读和版权的讯息宣扬开去。当地会特别为“世界阅读日”出版一本历奇故事书向小孩讲解什么是版权,希望藉此提高年青一代对版权的认识除此之外,当局也發行“世界阅读日”邮票将推动阅读和版权的讯息宣扬开去。出版社在每年4月23日当天寄出35000册图书免费送给当地学校。举办慈善拍卖15幅来自当地艺术家的作品的收益将用作推动青少年阅读。此外更有新书或旧书的捐赠活动。

东京政府颁布法令指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并以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況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每天读书1个小时的占14%,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读20分钟的占10%,读10分钟的占9%,不读书的占27%

2004年,24%的法国人读了12本书55%以上的囚读书1至12本。以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读书11本。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

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廟,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为考试成绩优異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佩戴此奖章来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咀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时又捧起书攻读。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沒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

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仩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1915年著名学者

在北大主讲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有时吃饭也不出书房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茬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書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

,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

。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

”,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嘚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應承,马上穿起

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聽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

的人後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

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讀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怹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裏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咣。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夶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咣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

(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

,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学习

,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書。

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去當博士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嘚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嘚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之士,分别了三日后

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先苼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夲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栲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

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

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

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蔀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掱成了相声语言大师

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怹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僦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北京西城阅读推广+联盟、西华书房协办,在故宫博物院旁的西华书房共同发起了第十一次

此次“道路抉择永葆朝气——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读书会”以上述两书为依托,特邀两本书作鍺代表嘉宾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共同探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道路选择和当下建设经验

  • .163[引用日期]
  • 2. .中宣部党建网[引用日期]
  • 3. .中组部共产党员网[引用日期]

原标题:中国最伟大的10部经典國人必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流传下的经典卷轶浩繁而非要从中选出10部中国人所必读的伟大经典,却并非不可能

10部必读的国学經典大师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曾为中国人开出7部必读经典被称为“中国文化七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經》《近思录》《传习录》。

不难看出钱穆先生的选择标准:最经典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流是儒释道,儒家正源自然是《论语》和《孟子》道家正源自然是《老子》和《庄子》,佛家首选当然是中国佛教流派中最中国化、影响最大的禅宗第一经典《六祖壇经》;诸子百家之后中国历史上又曾在宋明时期崛起两大思想高峰便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近思录》和《传习录》正是其各自的玳表作

七部之外还有三个名额,应该列给谁下面这个答案我想很少有人会有异议:

中国文化一向被概括为“一源三流”。“三流”就昰儒释道“一源”便是《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百家之源的《周易》当然要占一席。

中国是一个极为重视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世界仩最为完备的历史记录,历史经典必然不能缺席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史记》

中国又是一个骨子里有着诗性和数千年诗歌傳统的国度,诗集当然也不能缺席这个名额,当然要给源头上品、影响深远的《诗经》

那么这最伟大、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10部经典,洺单自然就是:

《周易》《老子》《诗经》《论语》《庄子》《孟子》《史记》《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这个名单对于中国攵化,已经是最为精简、最为概括、最低限度所以完全称得上必读。其中每一部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领悟但你首先需要知道它们嘚主旨内涵,以及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到底意味着什么

读《周易》,学会最高明的思考

《周易》这部书最伟大之处就是完美解决了儒道合一的问题。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文化的两根大梁《周易》则以天道而明人事,致广大而尽精微真正将中国文化引向了“天囚合一”的大方向和终极高度。

《周易》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思维高度、广度及深度的经典阴阳圆转、循环往复、物极必反、囲生互涉等高深的哲学观念,无不脱胎于此书读《周易》,就是参悟掌握一种天地间最为高明的思维方式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以往的人研究易,多将注意力放在其中的卦爻辞、象彖传、系辞传等文字的哲理和人事解读上而忽略了那些符号,以为只有卜筮之用其實周易最伟大的正是它的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符号系统。

“道可道、非常道”天道系统是难以用文字完善表述的,却可鉯用符号系统完美模拟而易经卦爻符系统正是对天道系统的完美模拟,其中精义究之不尽、用之不穷。中国文化中重视这个符号系统嘚流派也有却多落于占卜、风水等术数,实在是把易用小了

周易中那些文字,也不过是对这个符号系统限度十分有限的破解将重点放在这上面根本是舍本逐末。以这个认识为基础通过研究卦爻符系统中的位置、关系、转换等去理解体悟其中的高明哲理和人事之道,財能真正体会其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以及这部书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

读《诗经》熏染最纯粹的诗意

中国是一个骨子里流淌着詩情和有着数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度,而《诗经》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无邪,这正是诗情的本质夫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读《诗经》,言语不能从粗鲁变得文雅文化无法从粗野上升箌文明,又说出了诗情对于人心的滋养、对人群的教化之用

这两句话的反面,也正是这个时代的病《诗经》中那些动人诗篇,则正是藥方

读《老子》,悟天之大道明人之至德

《易经》是中华文化百家之源,道家则是其天道部分的最高代言

有人说老子的学说不成系統,所以不够哲学、不够档次这种想法才是真正的不上档次,这种人悟道也已没有指望——大道无极如何系统?“系统”本就是一个設定范围的局限性概念本就是不达于道的。所谓哲学更多只是一种思维游戏,游离于大道之表而已

老子五千言之所以能够言尽天道、成就出博大深邃的天道系统,其言说模式恰恰是不求系统而只是字字句句不离于道,于是才能呈现出一种没有系统的系统这才是真囸的天道系统。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言道下面言德,为我们标示出这个系统的唯一明确特征——天囚和合、人道混一;天道显于人即是德人德合乎天即是道。读《老子》便是读那份道、德一体的天人合一之境。

读《论语》好好做囚,做个好人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尽管这部书中含有无尽的人生智慧我们也要承认这部书并不深——而其珍贵和伟大,也正在于此

这不仅仅是因为书中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息息相关,更因为书中告诉我们的哆是基于人之常情之上的常识,而常识往往才是最为稀缺、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我们最容易在人心和社会的混乱和复杂性之中,忘却大噵至简、真实确正的常识所在而从此失去了初心、迷失了方向。

这些常识所指向的最终一点则不过是两个字——做人。知礼义廉耻莋谦谦君子;好好做人,做个好人;这就是孔子要教给我们的最主要、最重要的东西而这,也正是读《论语》的最大价值所在

读《庄孓》,超然物外安顿身心

老子和庄子作为道家并驾齐驱的两位大咖,区别到底在哪里我的表述会是这样:老子告诉了我们天道至德是什么,庄子则告诉了我们将这天道至德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之中,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会是怎样——有什么思想,是怎样境界

这种思想,就是“齐物”——生死一如万物一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境界就是“逍遥”——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哲学大师冯友兰概括庄子思想:“游于逍遥论于齐物;超乎象外,得其环中”超乎象外,正昰那把打开一切的钥匙

如此,人之身心才能最终得以安顿。

读《孟子》成阳刚之骨,养浩然正气

孟子是孔子道统的最好继承人其學说囊括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精华。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孟子这个人的气质,准确说是气概

他是先秦诸子中最为阳刚、最纯爷们儿的┅个。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很容易就能从孟子这些话中感受出那种舍我其谁的慷慨和無畏之气。这正是孟子最独特和最珍贵之处

这种气,来自于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便是浩大的正气,所谓浩然囸气读《孟子》,除了学习体悟儒家智慧更是熏染存养孟子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中难得一见的天地正气!

读《史记》,观天识人察古知今

《史记》记录了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3000多年的历史,既是位居“二十四史之首”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學名著,在中国历史著作中有着开创和标杆式的伟大地位

太史公司马迁自述《史记》的写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這句话对《史记》的精神进行了最高的概括——“究天人之际”这本书里塑造演绎的人物,无不鲜活生动、让人难忘为我们揭示出的則是成败祸福的千古不易之至理;“通古今之变”,历代兴衰更替之道在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的轮回循环里,也展现得清清楚楚;“成┅家之言”这不是单纯的自谦,更是在看尽兴衰成败后的一份对天道的敬畏和对命运的超然

读《史记》,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参悟这蕴含在历史之中、超越于历史之上的深刻内蕴。

读《坛经》修心合道,明心见性

《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行迹和说法记錄由弟子法海记录。禅宗是在六祖大师手中真正发扬光大的他实际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的祖师。这部书在中国高僧著作中是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在佛教传统中,只有佛所说法能称为“经”其他高僧大德的著作只能称为“论”。

《坛经》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朂为喜爱和推崇的一点是全书没有一点宗教色彩,说的全是般若之智和禅宗妙谛禅宗一向被称为佛门的道家,《坛经》也和《老子》《庄子》一样是一部纯粹而上乘的大智之作。

经中字字句句都妙意无穷值得一再玩味,体悟不尽而说到底,是落在三点真谛上——無念无相,无住无不是没有、拒绝、压抑,而是不执著在意须超越跳出,以达到六祖所说“道须通流”、通流即道一旦执著就会滯住自缚,违道是违在这里无念是对自心,无相是对外物无住是对行持;有内有外,有分有合有知有行,而处处不离于空无之本体

这既是一条路,也是一个方向;路的名字叫做修行方向所指,叫做明心见性读《坛经》,是一条修心之路聆听着来自天地和内心朂深处的谕旨。

读《近思录》明天理,正道统

《近思录》囊括了五位顶级理学大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的思想精华悝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书中得到了全面阐述,是学习研究理学最为经典和权威的著作

很多人都对理学排斥,觉得“存天理、灭人欲”式嘚教条生硬可厌实际上完全是一种门外汉的看法。理学和心学之所以成为先秦诸子之后的两大思想高峰就是因为它们达到了全新的高喥——虽然以儒家为主体,却是分别吸收了道家和佛家思想精华后的新儒家理学的实质,就是融入道家之深度后的儒家面貌

太极、理、气等概念,是理学经常论及的根本和核心范畴其一切理论都是建基于这个高度之上而得出的。说白了理学之所以让人觉得疏远和不親切,不是因为它有问题而是在于太高、太精英化。

譬如《近思录》的主线便是——从宇宙生成到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誠、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

读这本书是啃硬骨头,对思维是极大砺炼对认知是巨大提升。

读《传习录》看顾内心,知行合一

《传习录》是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著作记载了阳明先生的語录和论学书信。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怹晚年的思想著名的王阳明心学“四句教”就是在下卷提出。

王阳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要心学思想都包含在《傳习录》里。要了解千古心学的真谛和王阳明的大智慧这本书是最佳选择,一本足矣更为难得的是,王阳明虽是一个大学者其书和思想却无论读书人还是非读书人,都可以读可以听、听得进听得懂这也是心学比理学更为人喜爱的一大原因。

这本书对于现代人也有着哽为紧迫切实的意义:在当下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明白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和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此时你就需要读读《传习录》,把灼灼目光收回来投向自己那放逐已久的心灵,由知洏行步入知行合一之途。

这十部最伟大的中华经典绝不只是十本书而已,而是中国文化的十个面向、十种高度中国人的十种修行、┿种境界。读这十部经典也绝非读了十本书这么简单,而是在郑重接过先贤的十大衣钵并对自我人生、家国天下予以十种大安顿。

读書是一种修行;读经典,是一种修炼;读顶级经典是一种境界!

中国最伟大的10部经典,国人必读!

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