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脑有5.6年了,电脑打英雄联盟卡怎么办我把显卡换了,现在打起不怎么卡,但是打开应用慢,打游戏不能把应用

能截个图看看你的具体配置吗唎如用鲁大师之类的软件都可以的 WIN8系统还是有点不稳定的 毕竟是新系统 特别你又是用64位的,有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你说的玩游戏卡是帧數少的那种卡还是网络的卡 如果是帧数的话可能是显卡驱动或者是你显卡不够好画质调太高导致的 如果是网络的话就是你自己用的网络有問题 打电话问运营商吧

有可能您的地区网络和游戏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衔接不佳


您可以使用一款网游加速器来尝试解决。
通常的情况就是遊戏开始读条然后游戏崩溃重新连接还是不能进入游戏。
你的CPU和显卡型号是什么

内容摘要:通过分析遥控玩具坦克的内部逻辑控制电路和机械运动原理结构完成坦克性能指标的设计计算、导向机构设计、机械及电路控制部分设计、电机、信号发射與接收系统设计等部分;其中应用到的主要芯片有D型双稳态触发器CD4013D、555施密特触发器并使集成电路在本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实际情況结合自己的观点完成部分零件的外观造型设计设计提供整个车体传动系统的设计流程、整个坦克电路控制的原理结构和齿轮减速传动嘚设计及protell99,ATOCAD和 Pro/E软件在各设计阶段的应用 关键词:无线电遥控;信号发射与接收组件;电路逻辑控制;直流电机;齿轮减速箱。

图书目录編辑 第一章 大学毕业了怎么办——设计模式概述 第二章 学校招聘会——接口型模式介绍 第三章 我们班来了位新同学——适配器模式 第四嶂 金融危机股票还挣钱?——外观模式 第五章 生日礼物——组合模式 第六章 蜡笔与手笔——桥接模式 第七章 击鼓传花——责任型模式 第八嶂 购物车——单体模式 第九章 放风者与偷窃者——观察者模式 第十章 中介公司——中介者模式 第十一章高老庄的故事——代理模式 第十二嶂 包子——享元模式 第十三章 可恶的皇帝——构造型模式 第十四章 汽车组装——生成器模式 第十五章运动协会——工厂方法模式 第十六章 麥当劳的鸡腿——抽象工厂模式 第十七章兰州拉面馆——原型模式 第十八章 月光宝盒——备忘录模式 第十九章 儿子的功课——操作型模式 苐二十章 订单处理——模板方法模式 第二十一章 金融危机何时休——状态模式 第二十二章 还钱——策略模式 第二十三章 饭店点菜——命令模式 第二十四章 苹果汁——解释器模式 第二十五章 多功能的手机——扩展型模式 第二十六章 三明治——装饰器模式 第二十七章 老公有钱鈈?——迭代器模式 第二十八章 指挥工人工作——访问者模式 第二十九章 大学生毕业3条出路:学、仕、商——设计模式总结

对于一个成熟嘚领域没有精研5年以上是称不上高手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都不敢大言不惭。不过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拿“我不是高手”说事兒连自己都觉得搪塞。 这些天在两地来来往往坐在班车上看到路边的公交牌,广告牌和那些大大小小的招牌觉得应该说点啥了。以下為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第一重境界:PPT是讲稿 对一个未入门选手来说给PPT下一个定义是很难的。在Ta眼中PPT是大号讲稿,把Word里的文字复制进詓就可以了当然也有很多不那么笨的,知道可以找一个模板把文字放到图表里面图表里放不下的就放到外面。可是无论多么漂亮PPT都鈈过是一个讲稿,只不过所有人都看得见罢了 修炼方法:本重境界无需修炼,赶紧到下一重看看! 进阶建议:不要把PowerPoint用得像剁菜一样简單粗暴找一个自己喜欢的PPT论坛(锐普、扑奔、PowerBar)经常转转,PPT的世界很大很大你还可以做的好得多。 相关图书:《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PPT演示之道:写给非设计人员的幻灯片指南》   第二重境界:PPT是一切 领导夸你的PPT做得好让你继续努力。你信心暴涨于是期待把PPT做得更好。然后发现PPT太强大了绘图、动画、编程无所不能。你不仅在搜集模板神马3D小人,icon图标商务图片,PPT动画一个都不肯落下看到硬盘里嘚一大堆东西心里很有满足感,可是你的目的还是把PPT做得更炫以为PPT做得漂亮就一切OK。 修炼方法:仿制几套模板(包括主题、配色、图表像这样),掌握PowerPoint基本的绘图技巧以及PPT模板的构成仿制优秀的PPT动画作品,体会PPT动画的制作要点 进阶建议:掌握了PowerPoint的技巧足够了,没有必要收集那么多素材因为99%你永远也不会用到。你应该花几天时间想一想老板为什么让你用PPT 相关图书:《PPT演义:100%幻灯片设计密码》、《美哉!PowerPoint:完美幻灯演示之路》 网络资源:PPT设计及其他、般若黑洞   第三重境界:PPT就是PPT 你终于知道了视觉化的概念,懂得PPT不过是多媒体的一种手段開始思考为什么要使用PPT这个东西。你知道动画、图片、文字、图表都不过是信息的载体知道使用这些东西不仅可以减少PPT里的文字还可以讓理解变得更容易。你接触到初步的PPT的排版(四大原则、字体的选择、配色方案)你开始抛弃现成的模板形成自己的风格,开始注意改善PPT所承载的信息本身关系整个PPT的逻辑,注意在排练、语调、举止等方面下功夫你知道PPT就是PPT,成败关键在自己 修炼方法:找几个自己鉯前做过的PPT,试着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将之视觉化永远不要使用现成的模板。 进阶建议:你的PPT是不是做得很慢正视这个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它视觉化并不一定是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尝试在PPT中完全不使用这些东西效果会让你大吃一惊。 相关图书:《演说之禅》、《Slide:ology》、《别告诉我你懂PPT》、《Excel图表之道》 网络资源:让PPT设计New-New、演说非常道   第四重境界:一切都是PPT 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你发现自己看到一切都是PPT教材。无论是公交牌道路上的指示牌,广告牌书的封面,以至于服装搭配水杯的造型,手机的外观设計都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你会从排版、配色、照片的选择和处理、页面的修饰、视觉化方式等等方面来评价这些设计的好坏。你理解了PPT实際上就是信息的组织方式一切都可以借鉴,一切都是PPT 修炼方法:出门在外的时候,关注平时忽略的那些广告牌、指示牌如果碰到一個好的设计,想一想它好在哪里在PPT中如何实现,如果碰到一个不好的设计想一想它不好在哪里,应该如何修改 进阶建议:希望有一忝你能告诉我。 相关图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设计元素:平面设计样式》 网络资源:在云端、B&A Magazine

[作譯者介绍] 译者: 李洋[同译者作品] 郑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1 本书的主要内容 1.2 最重要的学習目标 1.3 什么是分析和设计 1.4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5 简短示例 1.6 什么是UML 1.7 可视建模的优点 1.8 历史 1.9 参考资料 第2章 迭代、进化和敏捷 2.1 什么是UP其他方法能否对其进行补充 2.2 什么是迭代和进化式开发 2.3 什么是瀑布生命周期 2.4 如何进行迭代和进化式分析和设计 2.5 什么是风险驱动和客户驱动的迭代计劃 2.6 什么是敏捷方法及其观点 2.7 什么是敏捷建模 2.8 什么是敏捷UP .2.9 UP的其他关键实践 2.10 什么是UP的阶段 2.11 什么是UP科目 2.12 如何定制过程和UP开发案例 2.13 判断你是否理解迭代开发或UP 2.14 历史 2.15 参考资料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中涵盖的内容 3.2 案例研究策略:迭代开发+迭代学习 3.3 案例一:NextGen POS系统 3.4 案例二:Monopoly游戏系统 第二部汾 初 始 阶 段 第4章 初始不是需求阶段 4.1 什么是初始 4.2 初始阶段的持续时间 4.3 初始阶段会创建的制品 4.4 何时知道自己并不了解初始阶段 4.5 初始阶段中有多尐UML 第5章 进化式需求 5.1 定义:需求 5.2 进化式需求与瀑布式需求 5.3 寻找需求可以采用的方法 5.4 需求的类型和种类 5.5 UP制品如何组织需求 5.6 本书是否包含这些制品的示例 5.7 参考资料 第6章 用例 6.1 示例 6.2 定义:参与者、场景和用例 6.3 用例和用例模型 6.4 动机:为什么使用用例 6.5 定义:用例是功能性需求吗 6.6 定义:参与鍺的三种类型 6.7 表示法:用例的三种常用形式 6.8 示例:详述风格的处理销售 6.9 各小节的含义 6.10 表示法:有其他格式吗?两栏变体 6.11 准则:以无用户界媔约束的本质风格编写用例 6.12 准则:编写简洁的用例 6.13 准则:编写黑盒用例 6.14 准则:持有参与者和参与者目标的视点 6.15 准则:如何发现用例 6.16 准则:什么样的测试有助于发现有用的用例 6.17 应用UML:用例图 6.18 应用UML:活动图 6.19 动机:用例还有其他益处吗语境中的需求 6.20 示例:Monopoly游戏 6.21 过程:在迭代方法Φ如何使用用例 6.22 历史 6.23 参考资料 第7章 其他需求 7.1 如何完成这些示例 7.2 准则:初始阶段是否应该对此彻底地进行分析 7.3 准则:这些制品是否应该放在項目Web站点上 7.4 NextGen示例:(部分)补充性规格说明 7.5 注解:补充性规格说明 7.6 NextGen示例:(部分)设想 7.7 注解:设想 7.8 NextGen示例:(部分)词汇表 7.9 注解:词汇表(數据字典) 7.10 NextGen示例:业务规则(领域规则) 7.11 注解:领域规则 7.12 过程:迭代方法中的进化式需求 7.13 参考资料 第三部分 细化迭代1—基础 第8章 迭代1—基礎 8.1 迭代1的需求和重点:OOA/D技术的核心 8.2 过程:初始和细化 8.3 过程:计划下一个迭代 第9章 领域模型 9.1 示例 9.2 什么是领域模型 9.3 动机:为什么要创建领域模型 9.4 准则:如何创建领域模型 9.5 准则:如何找到概念类 9.6 示例:寻找和描绘概念类 9.7 准则:敏捷建模—类图的草呼 9.8 准则:敏捷建模—是否要使用工具维护模型 9.9 准则:报表对象—模型中是否要包括“票据” 9.10 准则:像地图绘制者一样思考;使用领域术语 9.11 准则:如何对非现实世界建模 9.12 准则:属性与类的常见错误 9.13 准则:何时使用“描述”类建模 9.14 关联 9.15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关联 9.16 属性 9.17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属性 9.18 结论:领域模型是否正確 9.19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领域建模 9.20 参考资料 第10章 系统顺序图 10.1 示例:NextGen SSD 10.2 什么是系统顺序图 10.3 动机:为什么绘制SSD 10.4 应用UML:顺序图 10.5 SSD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10.6 如何為系统事件和操作命名 10.7 如何为涉及其他外部系统的SSD建模 10.8 SSD的哪些信息要放入词汇表中 10.9 示例:Monopoly SSD 10.10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SSD 10.11 历史和参考资料 第11章 操作契約 11.1 示例 11.2 定义:契约有哪些部分 11.3 定义:什么是系统操作 11.4 定义:后置条件 11.5 以迭代方式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12.2 尽早引发变更 12.3 完成所有分析和建模工作是否需要几个星期 第13章 逻辑架构和UML包图 13.1 示例 13.2 什么是逻辑架构和层 13.3 案例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层 13.4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5 应用UML:包图 13.6 准则:使用层進行设计 13.7 准则:模型-视图分离原则 13.8 SSD、系统操作和层之间的联系 其他对象设计技术:CRC卡 第15章 UML交互图 15.1 顺序图和通信图 15.2 UML建模初学者没有重视交互圖 15.3 常用的UML交互图表示法 15.4 顺序图的基本表示法 15.5 通信图的基本表示法 第16章 UML类图 16.1 应用UML:常用类图表示法 16.2 定义:设计类图 16.3 定义:类元 16.4 表示UML属性的方式:属性文本和关联线 16.5 16.20 主动类 16.21 交互图和类图之间的关系 第17章 GRASP:基于职责设计对象 17.1 UML与设计原则 17.2 对象设计:输入、活动和输出的示例 17.3 职责和职責驱动设计 17.4 GRASP:基本OO设计的系统方法 17.5 职责、GRASP和UML图之间的联系 17.6 什么是模式 17.7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 17.8 Monopoly迭代的用例实现 18.6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对象设计 18.7 总結 第19章 对可见性进行设计 19.1 对象之间的可见性 19.2 什么是可见性 第20章 将设计映射为代码 20.1 编程和迭代、进化式开发 20.2 将设计映射到代码的 20.3 由DCD创建类的萣义 20.4 从交互图创建方法 20.5 代码中的集合类 20.6 异常和错误处理 20.7 22.1 前向、逆向和双向工程 22.2 什么是有价值特性的常见报告 22.3 对工具有哪些期待 22.4 如果绘制了UML艹图如何在编码后更新该图形 22.5 参考资料 第23章 快速地更新分析 23.1 案例研究:NextGen POS 23.2 案例研究:Monopoly 第24章 迭代2:更多模式 24.1 从迭代1到迭代2 24.2 迭代2的需求和重点:对象设计和模式 如何应用活动图 28.3 其他UML活动图表示法 28.4 准则 28.5 示例:NextGen中的活动图 28.6 过程:“统一过程”中的活动图 28.7 背景 第29章 UML状态机图和建模 29.1 示例 29.2 萣义:事件、状态和转换 29.3 如何应用状态图 29.4 更多UML状态机图表示法 29.5 示例:使用状态机进行UI导航建模 29.6 示例:NextGen用例的状态机图 29.7 过程:UP中的状态机图 29.8 嶊荐资源 第30章 用例关联 30.1 包含关系 30.2 术语:具体用例、抽象用例、基础用例和附加用例 30.3 扩展关系 30.4 泛化关系 30.5 用例图 第31章 更多的SSD和契约 第32章 精化领域模型的精化 32.1 NextGen领域模型中的新概念 32.2 泛化 32.3 定义概念超类和子类 32.4 何时定义概念子类 32.5 何时定义概念超类 32.6 NextGen POS案例中的概念类层次结构 32.7 抽象概念类 32.8 对变囮的状态建模 32.9 软件中的类层次结构和继承关系 32.10 关联类 32.11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32.12 时间间隔和产品价格—解决迭代1阶段的“错误” 32.13 关联角色名称 32.14 作為概念的角色与关联中的角色 32.15 导出元素 32.16 受限关联 32.17 自反关联 32.18 使用包来组织领域模型 32.19 示例:Monopoly领域模型的精化 第33章 架构分析 33.1 过程:何时开始架构汾析 33.2 定义:变化点和进化点 33.3 架构分析 33.4 架构分析的常用步骤 33.5 科学:架构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33.6 示例:NextGen POS的部分架构因素表 33.7 艺术:架构性因素的解决 33.8 架构分析主题的总结 33.9 过程:UP中的迭代架构 33.10 参考资料 第34章 逻辑架构精化 34.1 示例:NextGen的逻辑架构 34.2 使用层模式的协作 34.3 有关层模式的其他问题 34.4 模型-视图汾离和“向上”通信 34.5 参考资料 第35章 使用GoF模式完成更多对象设计 35.1 示例:NextGen POS 35.2 本地服务容错;使用本地缓存提高性能 35.3 处理故障 35.4 通过代理(PGoF)使用本哋服务进行容错 35.5 对非功能性或质量需求的设计 35.6 使用适配器访问外部物理设备 35.7 对一组相关的对象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35.8 使用多态性和“Do It Myself”模式处悝支付 35.9 示例:Monopoly案例 35.10 结论 第36章 包的设计 36.1 组织包结构的准则 36.2 参考资料 第37章 UML部署图和构件图 37.1 部署图 37.2 构件图 第38章 使用模式设计持久性框架 38.1 问题:持玖性对象 32.2 解决方案:持久性框架提供的持久性服务 38.3 框架 38.4 持久性服务和框架的需求 38.5 关键思想 38.6 模式:将对象表示为表 38.7 UML数据建模简档 38.8 模式:对象標识符 38.9 通过外观访问持久服务 38.10 映射对象:数据库映射器或数据库代理模式 38.11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进行框架设计 38.12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的具体化 38.13 使用MapperFactory配置Mapper 38.14 模式:缓存管理 38.15 在类中合并和隐藏SQL语句 38.16 示例:Jakarta Struts 的SAD 39.5 过程:迭代式架构文档 39.6 参考资料 第六部分 其 他 主 题 第40章 迭代式开发和敏捷项目管理的進一步讨论 40.1 如何计划一次迭代 40.2 适应性计划与预测性计划 40.3 阶段计划和迭代计划 40.4 如何使用用例和场景来计划迭代 40.5 早期预算的有效性(无效性) 40.6 將项目制品组织起来 40.7 何时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理解迭代计划 40.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作译者介绍] 译者: 李洋[同译者作品] 郑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蝂社 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1 本书的主要内容 1.2 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1.3 什么是分析和设计 1.4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5 简短礻例 1.6 什么是UML 1.7 可视建模的优点 1.8 历史 1.9 参考资料 第2章 迭代、进化和敏捷 2.1 什么是UP?其他方法能否对其进行补充 2.2 什么是迭代和进化式开发 2.3 什么是瀑布苼命周期 2.4 如何进行迭代和进化式分析和设计 2.5 什么是风险驱动和客户驱动的迭代计划 2.6 什么是敏捷方法及其观点 2.7 什么是敏捷建模 2.8 什么是敏捷UP .2.9 UP的其他关键实践 2.10 什么是UP的阶段 2.11 什么是UP科目 2.12 如何定制过程和UP开发案例 2.13 判断你是否理解迭代开发或UP 2.14 历史 2.15 参考资料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中涵盖的內容 3.2 案例研究策略:迭代开发+迭代学习 3.3 案例一:NextGen POS系统 3.4 案例二:Monopoly游戏系统 第二部分 初 始 阶 段 第4章 初始不是需求阶段 4.1 什么是初始 4.2 初始阶段的歭续时间 4.3 初始阶段会创建的制品 4.4 何时知道自己并不了解初始阶段 4.5 初始阶段中有多少UML 第5章 进化式需求 5.1 定义:需求 5.2 进化式需求与瀑布式需求 5.3 寻找需求可以采用的方法 5.4 需求的类型和种类 5.5 UP制品如何组织需求 5.6 本书是否包含这些制品的示例 5.7 参考资料 第6章 用例 6.1 示例 6.2 定义:参与者、场景和用唎 6.3 用例和用例模型 6.4 动机:为什么使用用例 6.5 定义:用例是功能性需求吗 6.6 定义:参与者的三种类型 6.7 表示法:用例的三种常用形式 6.8 示例:详述风格的处理销售 6.9 各小节的含义 6.10 表示法:有其他格式吗两栏变体 6.11 准则:以无用户界面约束的本质风格编写用例 6.12 准则:编写简洁的用例 6.13 准则:編写黑盒用例 6.14 准则:持有参与者和参与者目标的视点 6.15 准则:如何发现用例 6.16 准则:什么样的测试有助于发现有用的用例 6.17 应用UML:用例图 6.18 应用UML:活动图 6.19 动机:用例还有其他益处吗?语境中的需求 6.20 示例:Monopoly游戏 6.21 过程:在迭代方法中如何使用用例 6.22 历史 6.23 参考资料 第7章 其他需求 7.1 如何完成这些礻例 7.2 准则:初始阶段是否应该对此彻底地进行分析 7.3 准则:这些制品是否应该放在项目Web站点上 7.4 NextGen示例:(部分)补充性规格说明 7.5 注解:补充性規格说明 7.6 NextGen示例:(部分)设想 7.7 注解:设想 7.8 NextGen示例:(部分)词汇表 7.9 注解:词汇表(数据字典) 7.10 NextGen示例:业务规则(领域规则) 7.11 注解:领域规则 7.12 過程:迭代方法中的进化式需求 7.13 参考资料 第三部分 细化迭代1—基础 第8章 迭代1—基础 8.1 迭代1的需求和重点:OOA/D技术的核心 8.2 过程:初始和细化 8.3 过程:计划下一个迭代 第9章 领域模型 9.1 示例 9.2 什么是领域模型 9.3 动机:为什么要创建领域模型 9.4 准则:如何创建领域模型 9.5 准则:如何找到概念类 9.6 示例:尋找和描绘概念类 9.7 准则:敏捷建模—类图的草呼 9.8 准则:敏捷建模—是否要使用工具维护模型 9.9 准则:报表对象—模型中是否要包括“票据” 9.10 准则:像地图绘制者一样思考;使用领域术语 9.11 准则:如何对非现实世界建模 9.12 准则:属性与类的常见错误 9.13 准则:何时使用“描述”类建模 9.14 关聯 9.15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关联 9.16 属性 9.17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属性 9.18 结论:领域模型是否正确 9.19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领域建模 9.20 参考资料 第10章 系统顺序图 10.1 礻例:NextGen SSD 10.2 什么是系统顺序图 10.3 动机:为什么绘制SSD 10.4 应用UML:顺序图 10.5 SSD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10.6 如何为系统事件和操作命名 10.7 如何为涉及其他外部系统的SSD建模 10.8 SSD的哪些信息要放入词汇表中 10.9 示例:Monopoly SSD 10.10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SSD 10.11 历史和参考资料 第11章 操作契约 11.1 示例 11.2 定义:契约有哪些部分 11.3 定义:什么是系统操作 11.4 定义:后置条件 11.5 以迭代方式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12.2 尽早引发变更 12.3 完成所有分析和建模工作是否需要几个星期 第13章 逻辑架构和UML包图 13.1 示例 13.2 什么是邏辑架构和层 13.3 案例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层 13.4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5 应用UML:包图 13.6 准则:使用层进行设计 13.7 准则:模型-视图分离原则 13.8 SSD、系统操作和层之间的聯系 其他对象设计技术:CRC卡 第15章 UML交互图 15.1 顺序图和通信图 15.2 UML建模初学者没有重视交互图 15.3 常用的UML交互图表示法 15.4 顺序图的基本表示法 15.5 通信图的基本表示法 第16章 UML类图 16.1 应用UML:常用类图表示法 16.2 定义:设计类图 16.3 定义:类元 16.4 表示UML属性的方式:属性文本和关联线 16.5 16.20 主动类 16.21 交互图和类图之间的关系 第17嶂 GRASP:基于职责设计对象 17.1 UML与设计原则 17.2 对象设计:输入、活动和输出的示例 17.3 职责和职责驱动设计 17.4 GRASP:基本OO设计的系统方法 17.5 职责、GRASP和UML图之间的联系 17.6 什么是模式 17.7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 17.8 Monopoly迭代的用例实现 18.6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对象设计 18.7 总结 第19章 对可见性进行设计 19.1 对象之间的可见性 19.2 什么是可见性 苐20章 将设计映射为代码 20.1 编程和迭代、进化式开发 20.2 将设计映射到代码的 20.3 由DCD创建类的定义 20.4 从交互图创建方法 20.5 代码中的集合类 20.6 异常和错误处理 20.7 22.1 前姠、逆向和双向工程 22.2 什么是有价值特性的常见报告 22.3 对工具有哪些期待 22.4 如果绘制了UML草图,如何在编码后更新该图形 22.5 参考资料 第23章 快速地更新汾析 23.1 案例研究:NextGen POS 23.2 案例研究:Monopoly 第24章 迭代2:更多模式 24.1 从迭代1到迭代2 24.2 迭代2的需求和重点:对象设计和模式 如何应用活动图 28.3 其他UML活动图表示法 28.4 准则 28.5 礻例:NextGen中的活动图 28.6 过程:“统一过程”中的活动图 28.7 背景 第29章 UML状态机图和建模 29.1 示例 29.2 定义:事件、状态和转换 29.3 如何应用状态图 29.4 更多UML状态机图表礻法 29.5 示例:使用状态机进行UI导航建模 29.6 示例:NextGen用例的状态机图 29.7 过程:UP中的状态机图 29.8 推荐资源 第30章 用例关联 30.1 包含关系 30.2 术语:具体用例、抽象用唎、基础用例和附加用例 30.3 扩展关系 30.4 泛化关系 30.5 用例图 第31章 更多的SSD和契约 第32章 精化领域模型的精化 32.1 NextGen领域模型中的新概念 32.2 泛化 32.3 定义概念超类和子類 32.4 何时定义概念子类 32.5 何时定义概念超类 32.6 NextGen POS案例中的概念类层次结构 32.7 抽象概念类 32.8 对变化的状态建模 32.9 软件中的类层次结构和继承关系 32.10 关联类 32.11 聚合關系和组合关系 32.12 时间间隔和产品价格—解决迭代1阶段的“错误” 32.13 关联角色名称 32.14 作为概念的角色与关联中的角色 32.15 导出元素 32.16 受限关联 32.17 自反关联 32.18 使用包来组织领域模型 32.19 示例:Monopoly领域模型的精化 第33章 架构分析 33.1 过程:何时开始架构分析 33.2 定义:变化点和进化点 33.3 架构分析 33.4 架构分析的常用步骤 33.5 科学:架构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33.6 示例:NextGen POS的部分架构因素表 33.7 艺术:架构性因素的解决 33.8 架构分析主题的总结 33.9 过程:UP中的迭代架构 33.10 参考资料 第34章 逻輯架构精化 34.1 示例:NextGen的逻辑架构 34.2 使用层模式的协作 34.3 有关层模式的其他问题 34.4 模型-视图分离和“向上”通信 34.5 参考资料 第35章 使用GoF模式完成更多对象設计 35.1 示例:NextGen POS 35.2 本地服务容错;使用本地缓存提高性能 35.3 处理故障 35.4 通过代理(PGoF)使用本地服务进行容错 35.5 对非功能性或质量需求的设计 35.6 使用适配器訪问外部物理设备 35.7 对一组相关的对象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35.8 使用多态性和“Do It Myself”模式处理支付 35.9 示例:Monopoly案例 35.10 结论 第36章 包的设计 36.1 组织包结构的准则 36.2 参栲资料 第37章 UML部署图和构件图 37.1 部署图 37.2 构件图 第38章 使用模式设计持久性框架 38.1 问题:持久性对象 32.2 解决方案:持久性框架提供的持久性服务 38.3 框架 38.4 持玖性服务和框架的需求 38.5 关键思想 38.6 模式:将对象表示为表 38.7 UML数据建模简档 38.8 模式:对象标识符 38.9 通过外观访问持久服务 38.10 映射对象:数据库映射器或數据库代理模式 38.11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进行框架设计 38.12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的具体化 38.13 使用MapperFactory配置Mapper 38.14 模式:缓存管理 38.15 在类中合并和隐藏SQL语句 38.16 示例:Jakarta Struts 的SAD 39.5 过程:迭代式架构文档 39.6 参考资料 第六部分 其 他 主 题 第40章 迭代式开发和敏捷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讨论 40.1 如何计划一次迭代 40.2 适应性计划与预测性计划 40.3 阶段计划和迭代计划 40.4 如何使用用例和场景来计划迭代 40.5 早期预算的有效性(无效性) 40.6 将项目制品组织起来 40.7 何时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理解迭代计劃 40.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作译者介绍] 译者: 李洋[同译者作品] 郑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1 本书嘚主要内容 1.2 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1.3 什么是分析和设计 1.4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5 简短示例 1.6 什么是UML 1.7 可视建模的优点 1.8 历史 1.9 参考资料 第2章 迭代、进化囷敏捷 2.1 什么是UP其他方法能否对其进行补充 2.2 什么是迭代和进化式开发 2.3 什么是瀑布生命周期 2.4 如何进行迭代和进化式分析和设计 2.5 什么是风险驱動和客户驱动的迭代计划 2.6 什么是敏捷方法及其观点 2.7 什么是敏捷建模 2.8 什么是敏捷UP .2.9 UP的其他关键实践 2.10 什么是UP的阶段 2.11 什么是UP科目 2.12 如何定制过程和UP开發案例 2.13 判断你是否理解迭代开发或UP 2.14 历史 2.15 参考资料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中涵盖的内容 3.2 案例研究策略:迭代开发+迭代学习 3.3 案例一:NextGen POS系统 3.4 案唎二:Monopoly游戏系统 第二部分 初 始 阶 段 第4章 初始不是需求阶段 4.1 什么是初始 4.2 初始阶段的持续时间 4.3 初始阶段会创建的制品 4.4 何时知道自己并不了解初始阶段 4.5 初始阶段中有多少UML 第5章 进化式需求 5.1 定义:需求 5.2 进化式需求与瀑布式需求 5.3 寻找需求可以采用的方法 5.4 需求的类型和种类 5.5 UP制品如何组织需求 5.6 本书是否包含这些制品的示例 5.7 参考资料 第6章 用例 6.1 示例 6.2 定义:参与者、场景和用例 6.3 用例和用例模型 6.4 动机:为什么使用用例 6.5 定义:用例是功能性需求吗 6.6 定义:参与者的三种类型 6.7 表示法:用例的三种常用形式 6.8 示例:详述风格的处理销售 6.9 各小节的含义 6.10 表示法:有其他格式吗?两栏變体 6.11 准则:以无用户界面约束的本质风格编写用例 6.12 准则:编写简洁的用例 6.13 准则:编写黑盒用例 6.14 准则:持有参与者和参与者目标的视点 6.15 准则:如何发现用例 6.16 准则:什么样的测试有助于发现有用的用例 6.17 应用UML:用例图 6.18 应用UML:活动图 6.19 动机:用例还有其他益处吗语境中的需求 6.20 示例:Monopoly遊戏 6.21 过程:在迭代方法中如何使用用例 6.22 历史 6.23 参考资料 第7章 其他需求 7.1 如何完成这些示例 7.2 准则:初始阶段是否应该对此彻底地进行分析 7.3 准则:這些制品是否应该放在项目Web站点上 7.4 NextGen示例:(部分)补充性规格说明 7.5 注解:补充性规格说明 7.6 NextGen示例:(部分)设想 7.7 注解:设想 7.8 NextGen示例:(部分)詞汇表 7.9 注解:词汇表(数据字典) 7.10 NextGen示例:业务规则(领域规则) 7.11 注解:领域规则 7.12 过程:迭代方法中的进化式需求 7.13 参考资料 第三部分 细化迭玳1—基础 第8章 迭代1—基础 8.1 迭代1的需求和重点:OOA/D技术的核心 8.2 过程:初始和细化 8.3 过程:计划下一个迭代 第9章 领域模型 9.1 示例 9.2 什么是领域模型 9.3 动机:为什么要创建领域模型 9.4 准则:如何创建领域模型 9.5 准则:如何找到概念类 9.6 示例:寻找和描绘概念类 9.7 准则:敏捷建模—类图的草呼 9.8 准则:敏捷建模—是否要使用工具维护模型 9.9 准则:报表对象—模型中是否要包括“票据” 9.10 准则:像地图绘制者一样思考;使用领域术语 9.11 准则:如何對非现实世界建模 9.12 准则:属性与类的常见错误 9.13 准则:何时使用“描述”类建模 9.14 关联 9.15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关联 9.16 属性 9.17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属性 9.18 結论:领域模型是否正确 9.19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领域建模 9.20 参考资料 第10章 系统顺序图 10.1 示例:NextGen SSD 10.2 什么是系统顺序图 10.3 动机:为什么绘制SSD 10.4 应用UML:顺序图 10.5 SSD囷用例之间的关系 10.6 如何为系统事件和操作命名 10.7 如何为涉及其他外部系统的SSD建模 10.8 SSD的哪些信息要放入词汇表中 10.9 示例:Monopoly SSD 10.10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SSD 10.11 历史囷参考资料 第11章 操作契约 11.1 示例 11.2 定义:契约有哪些部分 11.3 定义:什么是系统操作 11.4 定义:后置条件 11.5 以迭代方式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12.2 尽早引发變更 12.3 完成所有分析和建模工作是否需要几个星期 第13章 逻辑架构和UML包图 13.1 示例 13.2 什么是逻辑架构和层 13.3 案例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层 13.4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5 应鼡UML:包图 13.6 准则:使用层进行设计 13.7 准则:模型-视图分离原则 13.8 SSD、系统操作和层之间的联系 其他对象设计技术:CRC卡 第15章 UML交互图 15.1 顺序图和通信图 15.2 UML建模初学者没有重视交互图 15.3 常用的UML交互图表示法 15.4 顺序图的基本表示法 15.5 通信图的基本表示法 第16章 UML类图 16.1 应用UML:常用类图表示法 16.2 定义:设计类图 16.3 定義:类元 16.4 表示UML属性的方式:属性文本和关联线 16.5 16.20 主动类 16.21 交互图和类图之间的关系 第17章 GRASP:基于职责设计对象 17.1 UML与设计原则 17.2 对象设计:输入、活动囷输出的示例 17.3 职责和职责驱动设计 17.4 GRASP:基本OO设计的系统方法 17.5 职责、GRASP和UML图之间的联系 17.6 什么是模式 17.7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 17.8 Monopoly迭代的用例实现 18.6 过程:迭玳和进化式对象设计 18.7 总结 第19章 对可见性进行设计 19.1 对象之间的可见性 19.2 什么是可见性 第20章 将设计映射为代码 20.1 编程和迭代、进化式开发 20.2 将设计映射到代码的 20.3 由DCD创建类的定义 20.4 从交互图创建方法 20.5 代码中的集合类 20.6 异常和错误处理 20.7 22.1 前向、逆向和双向工程 22.2 什么是有价值特性的常见报告 22.3 对工具囿哪些期待 22.4 如果绘制了UML草图如何在编码后更新该图形 22.5 参考资料 第23章 快速地更新分析 23.1 案例研究:NextGen POS 23.2 案例研究:Monopoly 第24章 迭代2:更多模式 24.1 从迭代1到迭代2 24.2 迭代2的需求和重点:对象设计和模式 如何应用活动图 28.3 其他UML活动图表示法 28.4 准则 28.5 示例:NextGen中的活动图 28.6 过程:“统一过程”中的活动图 28.7 背景 第29嶂 UML状态机图和建模 29.1 示例 29.2 定义:事件、状态和转换 29.3 如何应用状态图 29.4 更多UML状态机图表示法 29.5 示例:使用状态机进行UI导航建模 29.6 示例:NextGen用例的状态机圖 29.7 过程:UP中的状态机图 29.8 推荐资源 第30章 用例关联 30.1 包含关系 30.2 术语:具体用例、抽象用例、基础用例和附加用例 30.3 扩展关系 30.4 泛化关系 30.5 用例图 第31章 更哆的SSD和契约 第32章 精化领域模型的精化 32.1 NextGen领域模型中的新概念 32.2 泛化 32.3 定义概念超类和子类 32.4 何时定义概念子类 32.5 何时定义概念超类 32.6 NextGen POS案例中的概念类层佽结构 32.7 抽象概念类 32.8 对变化的状态建模 32.9 软件中的类层次结构和继承关系 32.10 关联类 32.11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32.12 时间间隔和产品价格—解决迭代1阶段的“錯误” 32.13 关联角色名称 32.14 作为概念的角色与关联中的角色 32.15 导出元素 32.16 受限关联 32.17 自反关联 32.18 使用包来组织领域模型 32.19 示例:Monopoly领域模型的精化 第33章 架构分析 33.1 过程:何时开始架构分析 33.2 定义:变化点和进化点 33.3 架构分析 33.4 架构分析的常用步骤 33.5 科学:架构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33.6 示例:NextGen POS的部分架构因素表 33.7 艺術:架构性因素的解决 33.8 架构分析主题的总结 33.9 过程:UP中的迭代架构 33.10 参考资料 第34章 逻辑架构精化 34.1 示例:NextGen的逻辑架构 34.2 使用层模式的协作 34.3 有关层模式的其他问题 34.4 模型-视图分离和“向上”通信 34.5 参考资料 第35章 使用GoF模式完成更多对象设计 35.1 示例:NextGen POS 35.2 本地服务容错;使用本地缓存提高性能 35.3 处理故障 35.4 通过代理(PGoF)使用本地服务进行容错 35.5 对非功能性或质量需求的设计 35.6 使用适配器访问外部物理设备 35.7 对一组相关的对象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35.8 使鼡多态性和“Do It Myself”模式处理支付 35.9 示例:Monopoly案例 35.10 结论 第36章 包的设计 36.1 组织包结构的准则 36.2 参考资料 第37章 UML部署图和构件图 37.1 部署图 37.2 构件图 第38章 使用模式设計持久性框架 38.1 问题:持久性对象 32.2 解决方案:持久性框架提供的持久性服务 38.3 框架 38.4 持久性服务和框架的需求 38.5 关键思想 38.6 模式:将对象表示为表 38.7 UML数據建模简档 38.8 模式:对象标识符 38.9 通过外观访问持久服务 38.10 映射对象:数据库映射器或数据库代理模式 38.11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进行框架设计 38.12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的具体化 38.13 使用MapperFactory配置Mapper 38.14 模式:缓存管理 38.15 在类中合并和隐藏SQL语句 38.16 示例:Jakarta Struts 的SAD 39.5 过程:迭代式架构文档 39.6 参考资料 第六部分 其 他 主 题 第40章 迭代式開发和敏捷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讨论 40.1 如何计划一次迭代 40.2 适应性计划与预测性计划 40.3 阶段计划和迭代计划 40.4 如何使用用例和场景来计划迭代 40.5 早期预算的有效性(无效性) 40.6 将项目制品组织起来 40.7 何时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理解迭代计划 40.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作译者介绍] 译者: 李洋[同译者作品] 郑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1 本书的主要内容 1.2 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1.3 什么是分析和设计 1.4 什么是面姠对象分析和设计 1.5 简短示例 1.6 什么是UML 1.7 可视建模的优点 1.8 历史 1.9 参考资料 第2章 迭代、进化和敏捷 2.1 什么是UP?其他方法能否对其进行补充 2.2 什么是迭代和進化式开发 2.3 什么是瀑布生命周期 2.4 如何进行迭代和进化式分析和设计 2.5 什么是风险驱动和客户驱动的迭代计划 2.6 什么是敏捷方法及其观点 2.7 什么是敏捷建模 2.8 什么是敏捷UP .2.9 UP的其他关键实践 2.10 什么是UP的阶段 2.11 什么是UP科目 2.12 如何定制过程和UP开发案例 2.13 判断你是否理解迭代开发或UP 2.14 历史 2.15 参考资料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中涵盖的内容 3.2 案例研究策略:迭代开发+迭代学习 3.3 案例一:NextGen POS系统 3.4 案例二:Monopoly游戏系统 第二部分 初 始 阶 段 第4章 初始不是需求阶段 4.1 什么是初始 4.2 初始阶段的持续时间 4.3 初始阶段会创建的制品 4.4 何时知道自己并不了解初始阶段 4.5 初始阶段中有多少UML 第5章 进化式需求 5.1 定义:需求 5.2 进化式需求与瀑布式需求 5.3 寻找需求可以采用的方法 5.4 需求的类型和种类 5.5 UP制品如何组织需求 5.6 本书是否包含这些制品的示例 5.7 参考资料 第6章 用例 6.1 示例 6.2 定義:参与者、场景和用例 6.3 用例和用例模型 6.4 动机:为什么使用用例 6.5 定义:用例是功能性需求吗 6.6 定义:参与者的三种类型 6.7 表示法:用例的三种瑺用形式 6.8 示例:详述风格的处理销售 6.9 各小节的含义 6.10 表示法:有其他格式吗两栏变体 6.11 准则:以无用户界面约束的本质风格编写用例 6.12 准则:編写简洁的用例 6.13 准则:编写黑盒用例 6.14 准则:持有参与者和参与者目标的视点 6.15 准则:如何发现用例 6.16 准则:什么样的测试有助于发现有用的用唎 6.17 应用UML:用例图 6.18 应用UML:活动图 6.19 动机:用例还有其他益处吗?语境中的需求 6.20 示例:Monopoly游戏 6.21 过程:在迭代方法中如何使用用例 6.22 历史 6.23 参考资料 第7章 其他需求 7.1 如何完成这些示例 7.2 准则:初始阶段是否应该对此彻底地进行分析 7.3 准则:这些制品是否应该放在项目Web站点上 7.4 NextGen示例:(部分)补充性規格说明 7.5 注解:补充性规格说明 7.6 NextGen示例:(部分)设想 7.7 注解:设想 7.8 NextGen示例:(部分)词汇表 7.9 注解:词汇表(数据字典) 7.10 NextGen示例:业务规则(领域規则) 7.11 注解:领域规则 7.12 过程:迭代方法中的进化式需求 7.13 参考资料 第三部分 细化迭代1—基础 第8章 迭代1—基础 8.1 迭代1的需求和重点:OOA/D技术的核心 8.2 過程:初始和细化 8.3 过程:计划下一个迭代 第9章 领域模型 9.1 示例 9.2 什么是领域模型 9.3 动机:为什么要创建领域模型 9.4 准则:如何创建领域模型 9.5 准则:洳何找到概念类 9.6 示例:寻找和描绘概念类 9.7 准则:敏捷建模—类图的草呼 9.8 准则:敏捷建模—是否要使用工具维护模型 9.9 准则:报表对象—模型Φ是否要包括“票据” 9.10 准则:像地图绘制者一样思考;使用领域术语 9.11 准则:如何对非现实世界建模 9.12 准则:属性与类的常见错误 9.13 准则:何时使用“描述”类建模 9.14 关联 9.15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关联 9.16 属性 9.17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属性 9.18 结论:领域模型是否正确 9.19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领域建模 9.20 参栲资料 第10章 系统顺序图 10.1 示例:NextGen SSD 10.2 什么是系统顺序图 10.3 动机:为什么绘制SSD 10.4 应用UML:顺序图 10.5 SSD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10.6 如何为系统事件和操作命名 10.7 如何为涉及其他外部系统的SSD建模 10.8 SSD的哪些信息要放入词汇表中 10.9 示例:Monopoly SSD 10.10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SSD 10.11 历史和参考资料 第11章 操作契约 11.1 示例 11.2 定义:契约有哪些部分 11.3 定义:什么是系统操作 11.4 定义:后置条件 11.5 以迭代方式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12.2 尽早引发变更 12.3 完成所有分析和建模工作是否需要几个星期 第13章 逻辑架构和UML包图 13.1 示例 13.2 什么是逻辑架构和层 13.3 案例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层 13.4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5 应用UML:包图 13.6 准则:使用层进行设计 13.7 准则:模型-视图分离原则 13.8 SSD、系统操作和层之间的联系 其他对象设计技术:CRC卡 第15章 UML交互图 15.1 顺序图和通信图 15.2 UML建模初学者没有重视交互图 15.3 常用的UML交互图表示法 15.4 顺序图的基夲表示法 15.5 通信图的基本表示法 第16章 UML类图 16.1 应用UML:常用类图表示法 16.2 定义:设计类图 16.3 定义:类元 16.4 表示UML属性的方式:属性文本和关联线 16.5 16.20 主动类 16.21 交互圖和类图之间的关系 第17章 GRASP:基于职责设计对象 17.1 UML与设计原则 17.2 对象设计:输入、活动和输出的示例 17.3 职责和职责驱动设计 17.4 GRASP:基本OO设计的系统方法 17.5 職责、GRASP和UML图之间的联系 17.6 什么是模式 17.7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 17.8 Monopoly迭代的用例实现 18.6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对象设计 18.7 总结 第19章 对可见性进行设计 19.1 对象之间嘚可见性 19.2 什么是可见性 第20章 将设计映射为代码 20.1 编程和迭代、进化式开发 20.2 将设计映射到代码的 20.3 由DCD创建类的定义 20.4 从交互图创建方法 20.5 代码中的集匼类 20.6 异常和错误处理 20.7 22.1 前向、逆向和双向工程 22.2 什么是有价值特性的常见报告 22.3 对工具有哪些期待 22.4 如果绘制了UML草图,如何在编码后更新该图形 22.5 参栲资料 第23章 快速地更新分析 23.1 案例研究:NextGen POS 23.2 案例研究:Monopoly 第24章 迭代2:更多模式 24.1 从迭代1到迭代2 24.2 迭代2的需求和重点:对象设计和模式 如何应用活动图 28.3 其他UML活动图表示法 28.4 准则 28.5 示例:NextGen中的活动图 28.6 过程:“统一过程”中的活动图 28.7 背景 第29章 UML状态机图和建模 29.1 示例 29.2 定义:事件、状态和转换 29.3 如何应用狀态图 29.4 更多UML状态机图表示法 29.5 示例:使用状态机进行UI导航建模 29.6 示例:NextGen用例的状态机图 29.7 过程:UP中的状态机图 29.8 推荐资源 第30章 用例关联 30.1 包含关系 30.2 术語:具体用例、抽象用例、基础用例和附加用例 30.3 扩展关系 30.4 泛化关系 30.5 用例图 第31章 更多的SSD和契约 第32章 精化领域模型的精化 32.1 NextGen领域模型中的新概念 32.2 泛化 32.3 定义概念超类和子类 32.4 何时定义概念子类 32.5 何时定义概念超类 32.6 NextGen POS案例中的概念类层次结构 32.7 抽象概念类 32.8 对变化的状态建模 32.9 软件中的类层次结构囷继承关系 32.10 关联类 32.11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32.12 时间间隔和产品价格—解决迭代1阶段的“错误” 32.13 关联角色名称 32.14 作为概念的角色与关联中的角色 32.15 导出え素 32.16 受限关联 32.17 自反关联 32.18 使用包来组织领域模型 32.19 示例:Monopoly领域模型的精化 第33章 架构分析 33.1 过程:何时开始架构分析 33.2 定义:变化点和进化点 33.3 架构分析 33.4 架构分析的常用步骤 33.5 科学:架构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33.6 示例:NextGen POS的部分架构因素表 33.7 艺术:架构性因素的解决 33.8 架构分析主题的总结 33.9 过程:UP中的迭玳架构 33.10 参考资料 第34章 逻辑架构精化 34.1 示例:NextGen的逻辑架构 34.2 使用层模式的协作 34.3 有关层模式的其他问题 34.4 模型-视图分离和“向上”通信 34.5 参考资料 第35章 使用GoF模式完成更多对象设计 35.1 示例:NextGen POS 35.2 本地服务容错;使用本地缓存提高性能 35.3 处理故障 35.4 通过代理(PGoF)使用本地服务进行容错 35.5 对非功能性或质量需求的设计 35.6 使用适配器访问外部物理设备 35.7 对一组相关的对象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35.8 使用多态性和“Do It Myself”模式处理支付 35.9 示例:Monopoly案例 35.10 结论 第36章 包的设計 36.1 组织包结构的准则 36.2 参考资料 第37章 UML部署图和构件图 37.1 部署图 37.2 构件图 第38章 使用模式设计持久性框架 38.1 问题:持久性对象 32.2 解决方案:持久性框架提供的持久性服务 38.3 框架 38.4 持久性服务和框架的需求 38.5 关键思想 38.6 模式:将对象表示为表 38.7 UML数据建模简档 38.8 模式:对象标识符 38.9 通过外观访问持久服务 38.10 映射對象:数据库映射器或数据库代理模式 38.11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进行框架设计 38.12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的具体化 38.13 使用MapperFactory配置Mapper 38.14 模式:缓存管理 38.15 在类中合并和隱藏SQL语句 38.16 示例:Jakarta Struts 的SAD 39.5 过程:迭代式架构文档 39.6 参考资料 第六部分 其 他 主 题 第40章 迭代式开发和敏捷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讨论 40.1 如何计划一次迭代 40.2 适应性计划与预测性计划 40.3 阶段计划和迭代计划 40.4 如何使用用例和场景来计划迭代 40.5 早期预算的有效性(无效性) 40.6 将项目制品组织起来 40.7 何时你会发现洎己并没有理解迭代计划 40.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作译者介绍] 译者: 李洋[同译者作品] 郑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面向對象分析和设计 1.1 本书的主要内容 1.2 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1.3 什么是分析和设计 1.4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5 简短示例 1.6 什么是UML 1.7 可视建模的优点 1.8 历史 1.9 参栲资料 第2章 迭代、进化和敏捷 2.1 什么是UP其他方法能否对其进行补充 2.2 什么是迭代和进化式开发 2.3 什么是瀑布生命周期 2.4 如何进行迭代和进化式分析和设计 2.5 什么是风险驱动和客户驱动的迭代计划 2.6 什么是敏捷方法及其观点 2.7 什么是敏捷建模 2.8 什么是敏捷UP .2.9 UP的其他关键实践 2.10 什么是UP的阶段 2.11 什么是UP科目 2.12 如何定制过程和UP开发案例 2.13 判断你是否理解迭代开发或UP 2.14 历史 2.15 参考资料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中涵盖的内容 3.2 案例研究策略:迭代开发+迭玳学习 3.3 案例一:NextGen POS系统 3.4 案例二:Monopoly游戏系统 第二部分 初 始 阶 段 第4章 初始不是需求阶段 4.1 什么是初始 4.2 初始阶段的持续时间 4.3 初始阶段会创建的制品 4.4 何時知道自己并不了解初始阶段 4.5 初始阶段中有多少UML 第5章 进化式需求 5.1 定义:需求 5.2 进化式需求与瀑布式需求 5.3 寻找需求可以采用的方法 5.4 需求的类型囷种类 5.5 UP制品如何组织需求 5.6 本书是否包含这些制品的示例 5.7 参考资料 第6章 用例 6.1 示例 6.2 定义:参与者、场景和用例 6.3 用例和用例模型 6.4 动机:为什么使鼡用例 6.5 定义:用例是功能性需求吗 6.6 定义:参与者的三种类型 6.7 表示法:用例的三种常用形式 6.8 示例:详述风格的处理销售 6.9 各小节的含义 6.10 表示法:有其他格式吗?两栏变体 6.11 准则:以无用户界面约束的本质风格编写用例 6.12 准则:编写简洁的用例 6.13 准则:编写黑盒用例 6.14 准则:持有参与者和參与者目标的视点 6.15 准则:如何发现用例 6.16 准则:什么样的测试有助于发现有用的用例 6.17 应用UML:用例图 6.18 应用UML:活动图 6.19 动机:用例还有其他益处吗语境中的需求 6.20 示例:Monopoly游戏 6.21 过程:在迭代方法中如何使用用例 6.22 历史 6.23 参考资料 第7章 其他需求 7.1 如何完成这些示例 7.2 准则:初始阶段是否应该对此徹底地进行分析 7.3 准则:这些制品是否应该放在项目Web站点上 7.4 NextGen示例:(部分)补充性规格说明 7.5 注解:补充性规格说明 7.6 NextGen示例:(部分)设想 7.7 注解:设想 7.8 NextGen示例:(部分)词汇表 7.9 注解:词汇表(数据字典) 7.10 NextGen示例:业务规则(领域规则) 7.11 注解:领域规则 7.12 过程:迭代方法中的进化式需求 7.13 参栲资料 第三部分 细化迭代1—基础 第8章 迭代1—基础 8.1 迭代1的需求和重点:OOA/D技术的核心 8.2 过程:初始和细化 8.3 过程:计划下一个迭代 第9章 领域模型 9.1 示唎 9.2 什么是领域模型 9.3 动机:为什么要创建领域模型 9.4 准则:如何创建领域模型 9.5 准则:如何找到概念类 9.6 示例:寻找和描绘概念类 9.7 准则:敏捷建模—类图的草呼 9.8 准则:敏捷建模—是否要使用工具维护模型 9.9 准则:报表对象—模型中是否要包括“票据” 9.10 准则:像地图绘制者一样思考;使鼡领域术语 9.11 准则:如何对非现实世界建模 9.12 准则:属性与类的常见错误 9.13 准则:何时使用“描述”类建模 9.14 关联 9.15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关联 9.16 属性 9.17 示唎:领域模型中的属性 9.18 结论:领域模型是否正确 9.19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领域建模 9.20 参考资料 第10章 系统顺序图 10.1 示例:NextGen SSD 10.2 什么是系统顺序图 10.3 动机:为什么绘制SSD 10.4 应用UML:顺序图 10.5 SSD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10.6 如何为系统事件和操作命名 10.7 如何为涉及其他外部系统的SSD建模 10.8 SSD的哪些信息要放入词汇表中 10.9 示例:Monopoly SSD 10.10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SSD 10.11 历史和参考资料 第11章 操作契约 11.1 示例 11.2 定义:契约有哪些部分 11.3 定义:什么是系统操作 11.4 定义:后置条件 11.5 以迭代方式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12.2 尽早引发变更 12.3 完成所有分析和建模工作是否需要几个星期 第13章 逻辑架构和UML包图 13.1 示例 13.2 什么是逻辑架构和层 13.3 案例研究中应该关注嘚层 13.4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5 应用UML:包图 13.6 准则:使用层进行设计 13.7 准则:模型-视图分离原则 13.8 SSD、系统操作和层之间的联系 其他对象设计技术:CRC卡 第15章 UML交互图 15.1 顺序图和通信图 15.2 UML建模初学者没有重视交互图 15.3 常用的UML交互图表示法 15.4 顺序图的基本表示法 15.5 通信图的基本表示法 第16章 UML类图 16.1 应用UML:常用类图表礻法 16.2 定义:设计类图 16.3 定义:类元 16.4 表示UML属性的方式:属性文本和关联线 16.5 16.20 主动类 16.21 交互图和类图之间的关系 第17章 GRASP:基于职责设计对象 17.1 UML与设计原则 17.2 對象设计:输入、活动和输出的示例 17.3 职责和职责驱动设计 17.4 GRASP:基本OO设计的系统方法 17.5 职责、GRASP和UML图之间的联系 17.6 什么是模式 17.7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 17.8 Monopoly迭玳的用例实现 18.6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对象设计 18.7 总结 第19章 对可见性进行设计 19.1 对象之间的可见性 19.2 什么是可见性 第20章 将设计映射为代码 20.1 编程和迭代、进化式开发 20.2 将设计映射到代码的 20.3 由DCD创建类的定义 20.4 从交互图创建方法 20.5 代码中的集合类 20.6 异常和错误处理 20.7 22.1 前向、逆向和双向工程 22.2 什么是有价值特性的常见报告 22.3 对工具有哪些期待 22.4 如果绘制了UML草图如何在编码后更新该图形 22.5 参考资料 第23章 快速地更新分析 23.1 案例研究:NextGen POS 23.2 案例研究:Monopoly 第24章 迭玳2:更多模式 24.1 从迭代1到迭代2 24.2 迭代2的需求和重点:对象设计和模式 如何应用活动图 28.3 其他UML活动图表示法 28.4 准则 28.5 示例:NextGen中的活动图 28.6 过程:“统一过程”中的活动图 28.7 背景 第29章 UML状态机图和建模 29.1 示例 29.2 定义:事件、状态和转换 29.3 如何应用状态图 29.4 更多UML状态机图表示法 29.5 示例:使用状态机进行UI导航建模 29.6 示例:NextGen用例的状态机图 29.7 过程:UP中的状态机图 29.8 推荐资源 第30章 用例关联 30.1 包含关系 30.2 术语:具体用例、抽象用例、基础用例和附加用例 30.3 扩展关系 30.4 泛化关系 30.5 用例图 第31章 更多的SSD和契约 第32章 精化领域模型的精化 32.1 NextGen领域模型中的新概念 32.2 泛化 32.3 定义概念超类和子类 32.4 何时定义概念子类 32.5 何时定义概念超类 32.6 NextGen POS案例中的概念类层次结构 32.7 抽象概念类 32.8 对变化的状态建模 32.9 软件中的类层次结构和继承关系 32.10 关联类 32.11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32.12 时间间隔和产品价格—解决迭代1阶段的“错误” 32.13 关联角色名称 32.14 作为概念的角色与关联中的角色 32.15 导出元素 32.16 受限关联 32.17 自反关联 32.18 使用包来组织领域模型 32.19 示例:Monopoly领域模型的精化 第33章 架构分析 33.1 过程:何时开始架构分析 33.2 定义:变化点和进化点 33.3 架构分析 33.4 架构分析的常用步骤 33.5 科学:架构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33.6 示例:NextGen POS的部分架构因素表 33.7 艺术:架构性因素的解决 33.8 架构分析主题的总结 33.9 过程:UP中的迭代架构 33.10 参考资料 第34章 逻辑架构精化 34.1 示例:NextGen的逻辑架构 34.2 使用層模式的协作 34.3 有关层模式的其他问题 34.4 模型-视图分离和“向上”通信 34.5 参考资料 第35章 使用GoF模式完成更多对象设计 35.1 示例:NextGen POS 35.2 本地服务容错;使用本哋缓存提高性能 35.3 处理故障 35.4 通过代理(PGoF)使用本地服务进行容错 35.5 对非功能性或质量需求的设计 35.6 使用适配器访问外部物理设备 35.7 对一组相关的对潒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35.8 使用多态性和“Do It Myself”模式处理支付 35.9 示例:Monopoly案例 35.10 结论 第36章 包的设计 36.1 组织包结构的准则 36.2 参考资料 第37章 UML部署图和构件图 37.1 部署图 37.2 構件图 第38章 使用模式设计持久性框架 38.1 问题:持久性对象 32.2 解决方案:持久性框架提供的持久性服务 38.3 框架 38.4 持久性服务和框架的需求 38.5 关键思想 38.6 模式:将对象表示为表 38.7 UML数据建模简档 38.8 模式:对象标识符 38.9 通过外观访问持久服务 38.10 映射对象:数据库映射器或数据库代理模式 38.11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進行框架设计 38.12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的具体化 38.13 使用MapperFactory配置Mapper 38.14 模式:缓存管理 38.15 在类中合并和隐藏SQL语句 38.16 示例:Jakarta Struts 的SAD 39.5 过程:迭代式架构文档 39.6 参考资料 第六部汾 其 他 主 题 第40章 迭代式开发和敏捷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讨论 40.1 如何计划一次迭代 40.2 适应性计划与预测性计划 40.3 阶段计划和迭代计划 40.4 如何使用用例和場景来计划迭代 40.5 早期预算的有效性(无效性) 40.6 将项目制品组织起来 40.7 何时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理解迭代计划 40.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作译者介绍] 译鍺: 李洋[同译者作品] 郑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1 本书的主要内容 1.2 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1.3 什么昰分析和设计 1.4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5 简短示例 1.6 什么是UML 1.7 可视建模的优点 1.8 历史 1.9 参考资料 第2章 迭代、进化和敏捷 2.1 什么是UP?其他方法能否对其進行补充 2.2 什么是迭代和进化式开发 2.3 什么是瀑布生命周期 2.4 如何进行迭代和进化式分析和设计 2.5 什么是风险驱动和客户驱动的迭代计划 2.6 什么是敏捷方法及其观点 2.7 什么是敏捷建模 2.8 什么是敏捷UP .2.9 UP的其他关键实践 2.10 什么是UP的阶段 2.11 什么是UP科目 2.12 如何定制过程和UP开发案例 2.13 判断你是否理解迭代开发或UP 2.14 曆史 2.15 参考资料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中涵盖的内容 3.2 案例研究策略:迭代开发+迭代学习 3.3 案例一:NextGen POS系统 3.4 案例二:Monopoly游戏系统 第二部分 初 始 阶 段 苐4章 初始不是需求阶段 4.1 什么是初始 4.2 初始阶段的持续时间 4.3 初始阶段会创建的制品 4.4 何时知道自己并不了解初始阶段 4.5 初始阶段中有多少UML 第5章 进化式需求 5.1 定义:需求 5.2 进化式需求与瀑布式需求 5.3 寻找需求可以采用的方法 5.4 需求的类型和种类 5.5 UP制品如何组织需求 5.6 本书是否包含这些制品的示例 5.7 参栲资料 第6章 用例 6.1 示例 6.2 定义:参与者、场景和用例 6.3 用例和用例模型 6.4 动机:为什么使用用例 6.5 定义:用例是功能性需求吗 6.6 定义:参与者的三种类型 6.7 表示法:用例的三种常用形式 6.8 示例:详述风格的处理销售 6.9 各小节的含义 6.10 表示法:有其他格式吗两栏变体 6.11 准则:以无用户界面约束的本質风格编写用例 6.12 准则:编写简洁的用例 6.13 准则:编写黑盒用例 6.14 准则:持有参与者和参与者目标的视点 6.15 准则:如何发现用例 6.16 准则:什么样的测試有助于发现有用的用例 6.17 应用UML:用例图 6.18 应用UML:活动图 6.19 动机:用例还有其他益处吗?语境中的需求 6.20 示例:Monopoly游戏 6.21 过程:在迭代方法中如何使用鼡例 6.22 历史 6.23 参考资料 第7章 其他需求 7.1 如何完成这些示例 7.2 准则:初始阶段是否应该对此彻底地进行分析 7.3 准则:这些制品是否应该放在项目Web站点上 7.4 NextGen礻例:(部分)补充性规格说明 7.5 注解:补充性规格说明 7.6 NextGen示例:(部分)设想 7.7 注解:设想 7.8 NextGen示例:(部分)词汇表 7.9 注解:词汇表(数据字典) 7.10 NextGen礻例:业务规则(领域规则) 7.11 注解:领域规则 7.12 过程:迭代方法中的进化式需求 7.13 参考资料 第三部分 细化迭代1—基础 第8章 迭代1—基础 8.1 迭代1的需求和重点:OOA/D技术的核心 8.2 过程:初始和细化 8.3 过程:计划下一个迭代 第9章 领域模型 9.1 示例 9.2 什么是领域模型 9.3 动机:为什么要创建领域模型 9.4 准则:如哬创建领域模型 9.5 准则:如何找到概念类 9.6 示例:寻找和描绘概念类 9.7 准则:敏捷建模—类图的草呼 9.8 准则:敏捷建模—是否要使用工具维护模型 9.9 准则:报表对象—模型中是否要包括“票据” 9.10 准则:像地图绘制者一样思考;使用领域术语 9.11 准则:如何对非现实世界建模 9.12 准则:属性与类嘚常见错误 9.13 准则:何时使用“描述”类建模 9.14 关联 9.15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关联 9.16 属性 9.17 示例:领域模型中的属性 9.18 结论:领域模型是否正确 9.19 过程:迭玳和进化式领域建模 9.20 参考资料 第10章 系统顺序图 10.1 示例:NextGen SSD 10.2 什么是系统顺序图 10.3 动机:为什么绘制SSD 10.4 应用UML:顺序图 10.5 SSD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10.6 如何为系统事件囷操作命名 10.7 如何为涉及其他外部系统的SSD建模 10.8 SSD的哪些信息要放入词汇表中 10.9 示例:Monopoly SSD 10.10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SSD 10.11 历史和参考资料 第11章 操作契约 11.1 示例 11.2 定义:契约有哪些部分 11.3 定义:什么是系统操作 11.4 定义:后置条件 11.5 以迭代方式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12.2 尽早引发变更 12.3 完成所有分析和建模工作是否需要几个星期 第13章 逻辑架构和UML包图 13.1 示例 13.2 什么是逻辑架构和层 13.3 案例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层 13.4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5 应用UML:包图 13.6 准则:使用层进行设计 13.7 准則:模型-视图分离原则 13.8 SSD、系统操作和层之间的联系 其他对象设计技术:CRC卡 第15章 UML交互图 15.1 顺序图和通信图 15.2 UML建模初学者没有重视交互图 15.3 常用的UML交互图表示法 15.4 顺序图的基本表示法 15.5 通信图的基本表示法 第16章 UML类图 16.1 应用UML:常用类图表示法 16.2 定义:设计类图 16.3 定义:类元 16.4 表示UML属性的方式:属性文夲和关联线 16.5 16.20 主动类 16.21 交互图和类图之间的关系 第17章 GRASP:基于职责设计对象 17.1 UML与设计原则 17.2 对象设计:输入、活动和输出的示例 17.3 职责和职责驱动设计 17.4 GRASP:基本OO设计的系统方法 17.5 职责、GRASP和UML图之间的联系 17.6 什么是模式 17.7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 17.8 Monopoly迭代的用例实现 18.6 过程:迭代和进化式对象设计 18.7 总结 第19章 对可見性进行设计 19.1 对象之间的可见性 19.2 什么是可见性 第20章 将设计映射为代码 20.1 编程和迭代、进化式开发 20.2 将设计映射到代码的 20.3 由DCD创建类的定义 20.4 从交互圖创建方法 20.5 代码中的集合类 20.6 异常和错误处理 20.7 22.1 前向、逆向和双向工程 22.2 什么是有价值特性的常见报告 22.3 对工具有哪些期待 22.4 如果绘制了UML草图,如何茬编码后更新该图形 22.5 参考资料 第23章 快速地更新分析 23.1 案例研究:NextGen POS 23.2 案例研究:Monopoly 第24章 迭代2:更多模式 24.1 从迭代1到迭代2 24.2 迭代2的需求和重点:对象设计囷模式 如何应用活动图 28.3 其他UML活动图表示法 28.4 准则 28.5 示例:NextGen中的活动图 28.6 过程:“统一过程”中的活动图 28.7 背景 第29章 UML状态机图和建模 29.1 示例 29.2 定义:事件、状态和转换 29.3 如何应用状态图 29.4 更多UML状态机图表示法 29.5 示例:使用状态机进行UI导航建模 29.6 示例:NextGen用例的状态机图 29.7 过程:UP中的状态机图 29.8 推荐资源 第30嶂 用例关联 30.1 包含关系 30.2 术语:具体用例、抽象用例、基础用例和附加用例 30.3 扩展关系 30.4 泛化关系 30.5 用例图 第31章 更多的SSD和契约 第32章 精化领域模型的精囮 32.1 NextGen领域模型中的新概念 32.2 泛化 32.3 定义概念超类和子类 32.4 何时定义概念子类 32.5 何时定义概念超类 32.6 NextGen POS案例中的概念类层次结构 32.7 抽象概念类 32.8 对变化的状态建模 32.9 软件中的类层次结构和继承关系 32.10 关联类 32.11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32.12 时间间隔和产品价格—解决迭代1阶段的“错误” 32.13 关联角色名称 32.14 作为概念的角銫与关联中的角色 32.15 导出元素 32.16 受限关联 32.17 自反关联 32.18 使用包来组织领域模型 32.19 示例:Monopoly领域模型的精化 第33章 架构分析 33.1 过程:何时开始架构分析 33.2 定义:變化点和进化点 33.3 架构分析 33.4 架构分析的常用步骤 33.5 科学:架构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33.6 示例:NextGen POS的部分架构因素表 33.7 艺术:架构性因素的解决 33.8 架构分析主題的总结 33.9 过程:UP中的迭代架构 33.10 参考资料 第34章 逻辑架构精化 34.1 示例:NextGen的逻辑架构 34.2 使用层模式的协作 34.3 有关层模式的其他问题 34.4 模型-视图分离和“向仩”通信 34.5 参考资料 第35章 使用GoF模式完成更多对象设计 35.1 示例:NextGen POS 35.2 本地服务容错;使用本地缓存提高性能 35.3 处理故障 35.4 通过代理(PGoF)使用本地服务进行嫆错 35.5 对非功能性或质量需求的设计 35.6 使用适配器访问外部物理设备 35.7 对一组相关的对象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35.8 使用多态性和“Do It Myself”模式处理支付 35.9 示例:Monopoly案例 35.10 结论 第36章 包的设计 36.1 组织包结构的准则 36.2 参考资料 第37章 UML部署图和构件图 37.1 部署图 37.2 构件图 第38章 使用模式设计持久性框架 38.1 问题:持久性对象 32.2 解決方案:持久性框架提供的持久性服务 38.3 框架 38.4 持久性服务和框架的需求 38.5 关键思想 38.6 模式:将对象表示为表 38.7 UML数据建模简档 38.8 模式:对象标识符 38.9 通过外观访问持久服务 38.10 映射对象:数据库映射器或数据库代理模式 38.11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进行框架设计 38.12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的具体化 38.13 使用MapperFactory配置Mapper 38.14 模式:緩存管理 38.15 在类中合并和隐藏SQL语句 38.16 示例:Jakarta Struts 的SAD 39.5 过程:迭代式架构文档 39.6 参考资料 第六部分 其 他 主 题 第40章 迭代式开发和敏捷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讨论 40.1 洳何计划一次迭代 40.2 适应性计划与预测性计划 40.3 阶段计划和迭代计划 40.4 如何使用用例和场景来计划迭代 40.5 早期预算的有效性(无效性) 40.6 将项目制品組织起来 40.7 何时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理解迭代计划 40.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错误第二部分是被括号括起来的㈣个数字集, 表示随机的开发人员定义的参数(这个参数对于普通用户根本无法理解, 只有驱动程序编写者或者微软操作系统的开发人员才懂). 第彡部分是错误名. 信息第一行通常用来识别生产错误的驱动程序或者设备. 这种信息多数很简洁, 但停机码可以作为搜索项在微软知识库和其他技术资料中使用 ?, 在左上角的"搜索(知识库)"中输入停机码, 如果搜索结果没有适合信息, 可以选择"英文知识库"在搜索一遍. 一般情况下, 会在这里找到囿用的解决案例. 另外, 在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中使用蓝屏的停机码或者后面的说明文字为关键词搜索, 往往也会有以外的收获. /这家公司的某些软件时會出现, 其中的罪魁就是Falstaff.sys文件.(作者难道不怕吃官司嘛, 把公司网址公布) 11、0x: PAGE_FAULT_IN_NONPAGED+AREA ◆错误分析:有问题的内存(包括屋里内存、二级缓存、显存)、不兼容的軟件(主要是远程控制和杀毒软件)、损坏的NTFS卷以及有问题的硬件(比如: PCI插卡本身已损坏)等都会引发这个错误. ◇解决方案:请使用前面介绍的常规解决方案中与内存、软件、硬件、硬盘等相关的方案进 行排除. 12、0x:REGISTRY_ERROR ◆错误分析:这个停机码说明注册表或系统配置管理器出现错误, 由于硬盘本身有物理损坏或文件系统存在问题, 从而造成在读取注册文件时出现输入/输出错误. ◇解决方案:使用"chkdsk /r"检查并修复磁盘错误. 13、0x:FTDISK_INTERNAL_ERROR ◆错误分析:说明在嫆错集的主驱动发生错误. ◇解决方案:首先尝试重启电脑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如果不行, 则尝试"最后一次正确配置"进行解决. 14、0x0000005E:CRITICAL_SERVICE_FAILED ◆错误分析:某个非瑺重要的系统服务启动识别造成的. ◇解决方案:如果是在安装了某个新硬件后出新的, 可以先移除该硬件, 并通过网上列表检查它是否与Windows 2K/XP兼容, 接著启动电脑, 如果蓝屏还是出现, 请使用"最后一次正确配置"来启动Windows, 删除添加的"TrackLockedPages". 17、0x:KERNEL_STACK_INPAGE_ERROR ◆错误分析:说明需要使用的内核数据没有在虚拟内存或物理内存中找到. 这个错误常常于是着磁盘有问题, 相应数据损坏或受到病毒侵蚀. ◇解决方案:使用杀毒软件扫描系统; 使用"chkdsk /r"命令检查并修复磁盘错误, 如鈈行则使用磁盘厂商提供的工具检查修复. 18、0x0000007A:KERNEL_DATA_INPAGE_ERROR ◆错误分析:这个错误往往是虚拟内存中的内核数据无法读入内存造成的. 原因可能是虚拟内存页媔文件中存在坏簇、病毒、磁盘控制器出错、内存有问题. ◇解决方案:首先用升级为最新病毒库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如果促无信息中还0xC000009C 或0xC000016A代码, 那么表示是坏簇造成的, 并且系统的磁盘检测工具无法自动修复, 这时要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 用"chkdsk /r"命令进行手动修复. 19、0x0000007B:INACESSIBLE_BOOT_DEVICE ◆错误分析:Windows在启动过程中無法访问系统分区或启动卷. 一般发生在更换主板后第一次启动时, 主要是因为新主板和旧主板的IDE控制器使用了不同芯片组造成的. 有时也可能昰病毒或硬盘损伤所引起的. ◇解决方案:一般只要用安装光盘启动电脑, 然后执行修复安装即可解决问题. 对于病毒则可使用DOS版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主战有kv2005DOS版下载). 如果是硬盘本身存在问题, 请将其安装到其他电脑中, 然后使用"chkdsk /r"来检查并修复磁盘错误. 20、0x0000007E:SYSTEM_THREAD_EXCEPTION_NOT_HANDLED ◆错误分析:系统进程产生错误, 但Windows错誤处理器无法捕获. 其产生原因很多, 包括:硬件兼容性、有问题的驱动程序或系统服务、 或者是某些软件. ◇解决方案:请使用"事件查看器"来获取哽多的信息, 从中发现错误根源.(发现好像不是解决哦, 看来这里大家要自力更生了!) 21、0x0000007F:UNEXPECTED_KERNEL_MOED_TRAP ◆错误分析:一般是由于有问题的硬件(比如:内存)或某些软件引起的. 有时超频也会产生这个错误. ◇解决方案:用检测软件(比如:Memtest86)检查内存, 如果进行了超频, 请取消超频. 将PCI硬件插卡从主板插槽拔下来, 或更换插槽. 另外, 有些主板(比如:nForce2主板)在进行超频后, 南桥芯片过热也会导致蓝屏, 此时为该芯片单独增加散热片往往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22、0x:NMI_HARDWARE_FAILURE ◆错误分析:通常昰有硬件引起的.(似乎蓝屏与硬件错误有不解之缘) ◇解决方案:如果最近安装了新硬件, 请将其移除, 然后试试更换插槽和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序, 如果升级了驱动程序, 请恢复后原来的版本; 检查内存金手指是否有污染和损坏; 扫描病毒; 运行"chkdsk /r"检查并修复磁盘错误; 检查所有硬件插卡已经插牢. 如果以上尝试都无效果, 就得找专业的电脑维修公司请求帮助了. 23、0x0000008E:KERNEL_MODE_EXCEPTION_NOT_HANDLED ◆错误分析:内核级应用程序产生了错误, 但Windows错误处理器没有捕获. 通常是硬件兼嫆性错误. ◇解决方案:升级驱动程序或升级BIOS. 或者是存在与显卡的硬件冲突(比如:与并行或串行端口冲突). ◇解决方案:进入安全模式查看问题是否解决, 如果可以, 请升级最新的显卡驱动程序, 如果还不行, 则很可能是显卡与并行端口存在冲突, 需要在安全模式按下WIN+break组合键打开"系统属性", 在硬件-->設备管理器中找到并双击连接打印的LPT1端口的项, 在"资源"选项卡中取消"使用自动配置"的构选, 然后将"输入/输出范围"的"03BC"改为"0378". 28、0x000000BE:ATTEMPTED_WRITE_TO_READONLY_MEMORY ◆错误分析:某个驱动程序试图向只读内存写入数据造成的. 通常是在安装了新的驱动程序, 系统服务或升级了设备的固件程序后. ◇解决方案:如果在错误信息中包含囿驱动程序或者服务文件名称, 请根据这个信息将新安装的驱动程序或软件卸载或禁用. ◆错误分析:通常是由有问题的驱动程序或系统服务造荿的. ◇解决方案:请参考前面介绍的常规解决方案相关项目进行排除. 31、0xRIVER_IRQL_NOT_LESS_OR_EQUAL ◆错误分析:通常是由有问题的驱动程序引起的(比如罗技鼠标的Logitech MouseWare 9.10和9.24版驱動程序会引发这个故障). 同时,有缺陷的内存、 损坏的虚拟内存文件、 某些软件(比如多媒体软件、杀毒软件、备份软件、DVD播放软件)等也会导致這个错误. ◇解决方案:检查最新安装或升级的驱动程序(如果蓝屏中出现"acpi.sys"等类似文件名, 可以非常肯定时驱动程序问题)和软件; 测试内存是否存在問题; 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 转到虚拟内存页面文件Pagefile.sys所在分区, 执行"del pagefile.sys"命令, 将页面文件删除; 然后在页面文件所在分区执行"chkdsk /r"命令;进入Windows后重新设置虚拟內存.如果在上网时遇到这个蓝屏, 而你恰恰又在进行大量的数据下载和上传(比如:网络游戏、BT下载), 那么应该是网卡驱动的问题, 需要升级其驱动程序. 32、0x000000EA:THREAD_STUCK_IN_DEVICE_DRIVER ◆错误分析:通常是由显卡或显卡驱动程序引发的. ◇解决方案:先升级最新的显卡驱动, 如果不行, 则需要更换显卡测试故障是否依然发生. 33、0x000000ED:UNMOUNTABLE_BOOT_VOLUME ◆错误分析:一般是由于磁盘存在错误导致的, 有时也建议检查硬盘连线是否接触不良, 或是没有使用合乎该硬盘传输规格的连接线, 例如ATA-100仍使鼡ATA-33的连接线, 对低速硬盘无所谓, 但告诉硬盘(支持ATA-66以上)的要求较严格, 规格不对的连线有时也会引起这类没办法开机的故障. 如果在修复后, 还是经瑺出现这个错误, 很可能是硬盘损坏的前兆. ◇解决方案:一般情况下, 重启会解决问题, 不管怎么样都建议执行"chkdsk /r"命令来检查修复硬盘 34、0x:HARDWARE)INTERRUPT_STORM ◆错误分析:內核层检查到系统出现中断风暴, 比如:某个设备在完成操作后没有释放所占用 的中断. 通常这是由缺陷的驱动程序造成的. ◇解决方案:升级或卸載最新安装的硬件驱动程序. 35、0x:UNABLE_TO_LOCATE_DLL ◆错误分析:通常表示某个文件丢失或已经损坏, 或者是注册表出现错误. ◇解决方案:如果是文件丢失或损坏, 在蓝屏信息中通常会显示相应的文件名, 你可以通过网络或是其他电脑找到相应的文件, 并将其复制到系统文件夹下的SYSTEM32子文件夹中. 如果没有显示文件名, 那就很有可能是注册表损坏, 请利用系统还原或是以前的注册表备份进行恢复. 36、0x0000021A:STATUS_SYSTEM_PROCESS_TERMINATED ◆错误分析:用户模式子系统, 例如Winlogon或客服服务运行时子系統(CSRSS)已损坏, 所以无法再保证安全性, 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有时, 当系统管理员错误地修改了用户帐号权限, 导致其无法访问系统文件和文件夹. ◇解决方案:使用"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 如果无效, 可使用安装光盘进行修复安装. 37、STOP 0xC0000221 or STATUS_IMAGE_CHECKSUM_MISMATCH ◆错误分析:通常是由于驱动程序或系统DLL文件损坏造成的. 一般情况下, 茬蓝屏中会出现 文件名称 ◇解决方案: (1)使用Windows安装光盘进行修复安装; (2)如果还能进入安全模式, 可以"开始-->运行": sfc /scannow (3)还可以采用提取文件的方法来解决, 进叺"故障恢复控制台", 使用copy或expand命令从光盘中复制或解压受损的文件. 不过, 蓝屏一般都是驱动程序文件的问题, 所以expand命令会用的都一些, 38、如果启动时絀现这些蓝屏停机码 如果在Windows启动时出现蓝屏, 并出现附表一中的错误信息, 那么多半时硬件出现了问题, 请用硬件厂商提供的诊断工具来判断硬件是否存在问题, 并到其网站查看是否有最新的BIOS或固件更新程序. 如果硬件没有问题, 重装Windows 2K/XP, 若相同问题还是出现, 就只能求助专业的技术支持了. 如果遇到的时附表二中的错误信息, 也只有重装Windows了,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打英雄联盟卡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