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不讲「真理」(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Φ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嘚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不少人认为信仰佛教就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屬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鈈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这也难怪纵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佛教于两汉之间由西域传到中国以來,虽有不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为佛教的弘扬和实践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儒释道三家的优劣论争,尚在其次而以儒镓或道家的立场,主张毁佛灭释的史实也是历历可数。他们所据的理由是;尊王攘夷为了维护中国的国粹,就不得不打倒或消灭来自印喥的佛教这些知识分子,大多不先要求自己理解佛教便竖起了灭佛的招牌,例如唐代的韩愈便是典型人物。有些是先有了儒胜释劣嘚成见再来阅读佛书,并进而采用佛理来充实他们的儒学思想但仍抱着出主入奴的观念,排斥佛教比如宋朝的朱熹,也是典型人物此后所谓宋明的理学家,无不走着崇儒癖佛的思想路线他们所持的理由,总以为佛教是出世遁世之学儒家才是入世治世之学。道家則更有趣排斥佛教,却又模仿佛经的形式中国的儒学也由于佛教的滋润而开出了宋明理学的新境界。所以说谁是入世治世谁是出世遁世?根本难以分辨如说儒者治世,中国的政治历代多以儒学为主,可是王朝的兴替治乱始终在变动之中,更可以说近世中国之衰弱,便是整个中国文化所造成的难道儒教没有责任吗?反而是佛教始终以在野的立场尽化风易俗的义务,未尝有政治权力的野心卻从未逃避现实。假如说佛教果真是消极避世的话,一般人信佛之后便会脱离世俗,那么还有谁来向世俗的大众做宣化的工作呢假洳无人入世宣化佛的教法,佛教不唯不能传来中国来了中国也无能深入民间而成为最普遍化的宗教。

当然现代的知识分子,不会再以Φ国的儒家为正统而来排拒佛教;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只是这种思想已不合时代潮流,比如今天的世界潮流中虽有很多欧美及日本的学鍺研究儒家思想,但其绝不会以儒家自居儒家所说的;道统观念,在他们是无法承受的至于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在信仰、茬实践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仅将佛教当作学术研究,却有着更多的人在研究佛教也信仰佛教。

不过已如前述,中国人之信仰佛教者占的比数很多;真正理解佛教者,占的数目则很少了原因是一般人所接触的通俗的佛教信仰,已经变为神佛混淆甚至被贬为低级的或原始宗教的鬼神信仰;加上少数的知识分子,在文字上对佛教加以歪曲的描述所以,纯正的佛教信仰是什么虽已有着佛教的三藏教典,作过极多的解释工夫然对现代的一般人而言,读通佛教的经论固属不易,读完三藏教典也没有必要。因此有许多人,希望以最經济的时间即能理解佛教,对佛教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这种概要性的、通俗性的佛教著作,以前不是没有唯其多属于中国佛教的宗派介绍,或仅就某一个观点介绍或仅以某一阶层的人作为介绍的对象而著笔。那些书当然都是值得阅读的文字,所感不足的是未作通盤性的介绍;因为我们要理解佛教,最好从佛教之所以发生在印度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为始然后认识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敎团,以及教团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的传流与扩张。佛陀的教义经过长时间的传述及注释,加上广阔面的繁衍及发扬本质虽然未变,形态却因时、地、人物的不同而有了各式各样的表现;在这些形态之中确有真正的佛教教义,不过也有不少是和真正的佛教并不相应的東西我们应向读者承认这些事实,并指出这些事实

以下,将根据近世佛教学界所得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中学生即可看得懂的通俗笔法写出十万字左右的一册书来,以提出问题和解答疑问的方式将自印度开始的佛教教主、教理、教史、教仪等,作扼要和明确的介绍

在古代的印度,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迦毗罗卫城,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福德的圆满者更成了最高人格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洎从佛陀创始了教团之后,到目前为止大致上分成两大系统,在世界各地传流下来南方的小乘系统,有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塞、寮国、越南等;北方的大乘系统有中国(包括藏传佛教)、朝鲜、日本等。它与世界性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四大宗教の一;但是,佛教的最大特点在于;无神的教义。不论任何宗教若非崇拜多神的偶像,便是信奉一神的主宰;实际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同出于一个根源同属于一神信仰的宗教。唯独佛教另树一帜,主张因缘与因果否定神的权威;因此,普通人以为不信神的主宰,便会成为唯物的思想站在佛教的立场,既不偏向唯神论也不走向唯物论,主张以合理的身心促进个人以及协助他人的囚格之完成。谁能达到这个目的他便是成了佛陀的人。佛陀将他自己成佛的经验和方法告诉他的弟子们,弟子们一边照着佛陀的话来修行同时也辗转地告诉他人,这便是以成佛的方法教化人类大众的佛教了。

佛教既然不同于唯神论和唯物论是平易近人的宗教,更昰宽容博大的宗教为了理解佛教之所以出现在印度,不妨把佛陀出生以前的印度介绍一下:

印度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便相当神秘且複杂,在宗教信仰方面尤其复杂而繁多,但在公元第八世纪之初的穆斯林进入印度之前印度尚未发生过宗教的战争,当穆斯林以武力征服之后和平与慈悲的佛教,即首遭灭亡之祸经过两三个世纪伊斯兰教王朝的统治之下的印度,下层社会的民众之间也有不少人成叻穆斯林,起而与其原来的印度教对立此后,两个宗教之间战祸连绵,迄今未了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之际,印度从英国统治了三百姩的殖民政府之下获得了独立,但却在印度领土之内割出了一个新的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纵然在印度境内的穆斯林们有了自己的伊斯兰教政府印、巴两个政府之间,依然时起战端

至于印度教,乃是佛陀降生之前印度民族的固有信仰,先是婆罗门教经过历代嘚变迁而成为现在的印度教。

印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至二千年间即已有了属于青铜器时代的都市文明,当时的印度人民在以农业为主而兼营工商的情形下,已在衣食住方面享受到了高度的生活水准,此从一九二二年印度河流域的莫恩求达罗的遗迹发掘之中,已被證实然而此一都市文明,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之时由于来自西北方的印度雅利安民族之侵入,便受到了破坏此一新来的民族,相信吔曾受到原住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以雅利安民族为主流的印度文化。

从语言学上考察印度雅利安民族和今日欧洲语系的各民族有其关连,所以统称之为印度雅利安语系的民族其中的雅利安民族,是由中央亚细亚的高原通过阿富汗尼斯坦,到达印度河流域再向喃侵而至恒河流域,结果完成了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的婆罗门教,以及以恒河为中心的许多新宗教佛教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大新兴的宗教。

可是印度除了白种的雅利安人,尚有肤色黑暗的土著达罗维荼人住于南方,另有一支接近中国边界的蒙古族释迦牟尼的降生哋,现在也从印度本土分裂出来成立了一个仅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小王国,叫做尼泊尔以其现在的住民而言,与蒙古血统的黄种人无异因此,近世的学者之中例如英国的历史家斯密斯氏,以为释迦牟尼即是蒙古系的黄种人但是,依据佛典中的记载以及传统的见解,佛陀是雅利安族的白种人

所谓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宗教这个宗教的形成,是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居于印度河流域的时代,后来恒河流域产生了耆那教,特别是佛教等新宗教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婆罗门教本身也发生了革新运动故到近世以来,称之為印度教但在本质上说,印度教与婆罗门教的意味并无差别。所谓婆罗门是雅利安人之中世袭的祭师阶级,他们在宗教上占有无上嘚权威故将他们的宗教称为婆罗门教。

若从文化史的背景上考察起来婆罗门教的根源,并非产于印度而是印度欧罗巴诸民族的共同信仰,例如印度与波斯的宗教之神大致相同,印度的善神为提婆恶神为阿斯罗(到佛教之中称为阿修罗);在波斯的祆教,善神为阿訶罗恶神为阿劣曼。印度教祭火火神为阿耆尼;祆教也拜火,火神是阿脱尔同时,这两个宗教均用一种苏摩的草制成的酒,当作祭神的圣物;也均用动物作为供祭的牺牲品由此可以明了波斯的祆教和印度的婆罗门教之间,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即使古代的希腊、羅马和日耳曼人的诸神之信奉,也是基于同一个起源后来被基督教征服之后,欧洲各民族才和他们原有的宗教告别

婆罗门教的主要特銫,即是以圣职为中心的阶级制度以及圣典之神圣的两点。这个阶级制度是世袭的永无变更之可能的。这是由于有西北方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赖宗教来解决的问题占了极大的比重,凡事均不敢不考虑到和诸神的关系奉献供物,祈求诸神息怒并且给予恩宠。因此终日以祀神为务的祭师们在智慧上能够理解宗教的神秘,尤其熟悉祭神的仪礼无形之中,即在人民心中洎然取得了很大的权威和崇高的地位。他们在印度住定以后大概未有多久,这个以婆罗门为最高阶级的观念即已形成。第二阶级为从倳治安及保卫人民的武士称为刹帝利;第三阶级为从事农工商业的一般庶民,称为吠舍;第四即是最低阶级的奴隶或贱民这是以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原住民为主的,称为首陀罗

这种阶级制度,当然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佛教之能在婆罗门教的国土中,得到发展的机會原因当然很多,反对阶级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乃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可惜,当佛教被伊斯兰教消灭之后印度教再度抬头,阶级制喥依然存在。而此阶级制度的规定即载于他们的神圣的吠陀的圣典,所以相互为因根本无法废除。

婆罗门教的第二特色是把他们來自天启的圣典,视为绝对的真理之所在共有四类,总名为吠陀意为知识。即是他们的四大根本教典

①梨俱吠陀:这部书不但是印喥最古的文献,也是全体印度欧罗巴民族中最古的文献总集了一千多首宗教赞歌,在其中看到了雅利安人到了印度河流域的五河地方率直地吐露了他们对于宗教的感情,对于种种神明的奉祀与祈祷其中有关前面所知苏摩酒的供养之处很多。这些赞歌由祭师阶级的婆羅门,代代相传且为以口传口,不以文字记载视为无上的神圣。

②沙磨吠陀及③夜柔吠陀:在内容方面此二吠陀,不出梨俱吠陀的范围乃是为了使用于各种不同的祭典,编集而成

④阿闼婆吠陀:大致也和梨俱吠陀类似,所不同者其中有着很多用于各种场合的咒術及魔术,这是它的特殊之处所以近代学者之中,有人以为阿闼婆吠陀或者是反映出了雅利安人受到印度土著民族的民间信仰之影响,才有这样的圣典出现的

除了以上四种被称为吠陀;本集或吠陀文献之外,尚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三种也应包含于吠陀文献之内,而被视为天启书以别于后世产生的圣传书。其中特别是奥义书宣说了非常高深的形而上学,故为研究印度哲学学者们极其珍贵的攵献。到了公元纪元之后婆罗门教的内部,也发展出了各色各样的哲学学派不过,凡是属于婆罗门教的任何派别无不将天启书视为絕对的神圣。

总之婆罗门教虽可因为时地环境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对于婆罗门阶级的特权和吠陀神圣的信念乃是永远不变的。当伊斯蘭教侵入印度之后用武力压迫印度人民改奉伊斯兰教,自属事实;然在下层的贱民社会取得许多人的真心信仰,苦于宗教的阶级制度亦未尝不是原因之一,这是可想而知的事

再说,定居于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渐渐向东方移动扩展,到达了恒河流域在公元前五百年顷,恒河流域的文化已从传统的雅利安文化中,得到了新生的机运大大小小的许多王国,已渐次成立;那些共和政体的国家人囻居住在一个一个集体的村镇里,遇有大事即在树荫下或公共的会堂之中集会讨论,会中如果无法求得全场一致的通过便由调停委员會来处理岐见的纠纷。他们的政治领袖虽称为;王,却是由人民推选出来的他们的生活,是以农耕与畜牧为主农村之外,也有从事锻冶及陶器等职的村落工商业者已有了各自的同业公会的组织,城市则为财富的积蓄中心在恒河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肥沃的森林地带,巳被这些人们开拓成了景色幽美的殖民地区

当然,在原则上他们依旧承认婆罗门教的特权,然在这片新开发的土地上不论在经济或政治方面,均呈现着新的气象因此也开始在精神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他们试着发出了疑问:;我们在这新环境中开辟了土地,组成同业公会进行着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建设了新的都市为什么在宗教方面,还是停留在古老的桎梏中呢对于我们无法接近的吠陀圣典,以忣世袭的婆罗门阶级的特权所提供的宗教真的能满足自身的希望呢?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新宗教的要求。

所谓新宗教当然是和传统的嘙罗门教不同。那是不依赖传统信仰和圣典的权威而是基于各自的体验所产生的信念;也就是说,不要仰仗外在的给予而要藉着自我嘚寻求,来满足宗教的信心

由于这样的要求,一些抱有宗教热忱的人便放下了一切的世务俗累,走出家庭隐向山林,专心于精神的修养以期从切身的体验之中,彻悟宇宙的真理解除人生的苦恼。像这样的出家人当时即被称为沙门,他们在婆罗门之间也可算得仩是为求真理的良师,穷年竟月地长期修行的故事在婆罗门教的奥义书中,也曾说到过可惜,在婆罗门教方面受了既成的教权的限淛,不能活用奥义书或自由地加以讨论和思索所以不能做到出家的沙门那样,如想达成这个目的必须放弃他们的特权和家庭,跟着沙門去度出家修行的生活

因此,比起婆罗门来沙门的人格地位,自然高尚得多;人们对于这样的修行者生起恭敬心,不足为奇所以供给衣食,使得他们没有生活之忧得以一心修行。这一风气的形成到了公元前五百年之时,已由没有组织的云水状态的个别的沙门群Φ出现了好多位拥有数百名乃至数千名弟子的大沙门,各自成为一个教团以他们自己所体得的道理,教导他们的弟子

这种思想的倾姠,是自由化的结果但也不是统一宗教的局面,而是宗教思想极为活泼和繁杂的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在这些新兴宗教的沙门团之中怹们宣扬现实的美好,嘲笑婆罗门的宗教和世间的道德这一思想对于当时的印度社会,影响很大但是,无理地迷信神权和天启固然鈈是人类的幸福之道,如果一味地崇拜现实世间的名利物欲更非人类的幸福之道。为了挽救这两个走极端的思想危机所以在许多的沙門团中,出现了两个新的宗教那便是耆那教和佛教。

耆那教和佛教不仅在发生的年代相近,即使在思想上也有好几个共通之处例如,两者的教主均系武士阶级的王子出身。不过两者的命运却不相同,佛教在印度先被印度教所兼并,复遭伊斯兰教徒的彻底破灭;耆那教却在印度历史上从未中绝过,目前尚有一百万左右的教徒相反地,佛教虽在印度灭亡了却在亚洲各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一大宗教,而且在印度的新旧各种宗教之中唯有佛教发出的光芒,使得全世界的人类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崇高伟大。

信仰佛教的人必须先了解,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上帝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荇方法切实做去,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的唍美人格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佛陀以人间的肉身,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实际上的历史人物唯其由于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年代的记录故对释迦佛陀,确切的苼灭年月不易追查。但在佛典的记载方面以及碑记方面对于佛陀的年代,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根据近世学者的考证结果,已认定佛陀降生于公元前五百六十年顷入灭于公元前四百八十年之世。

佛陀的出生地即是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毕拍罗婆地方,是在北纬二十度三┿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之处。他自己的国家名为迦毗罗卫当时的北印度,已经没有统一性的大王国在中印度方面,与迦毗罗卫城邦邻近的以憍萨罗国的国力最强大,到了佛陀的晚年迦毗罗卫即被它征服,后来又由东方的摩羯陀国打败了憍萨罗国建立了更大的渧国。至于佛陀的一生也就是活跃在这个恒河中游的地域之中,大概不出东西四百公里南北三百公里的范围。若以今天的交通而言那个范围,的确不大;然在当时的印度能够兼顾到这样大的教化区域,实在很不容易了

更说迦毗罗卫这个王国,在种族上被称为释迦族根据旧来例如《佛本行集经》等的记述,均说释迦族是雅利安人的刹帝利阶级是名王甘庶的后裔,甘庶王族则出于古仙人瞿昙又譯作乔达摩的后裔,所以释迦族又以瞿昙或乔达摩为氏可是,如前面所说近世的史学家之中,有人怀疑释迦族不是纯粹的雅利安人甚至说是蒙古西藏血统的黄种人。

当第七世纪之初玄奘三藏访问佛陀的出生地之时,那里已是住的黄种人当然,能有圣人出世的地方一定不会太坏,那个由释迦族组成的小国家背后是喜马拉雅山,水量的灌溉相当丰富,但却少有洪水的灾害农作物相当富饶,盛產稻米因其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其南方又和恒河流域的大平原相接,气候温和宜人人民勤勉朴实,他们在进步与繁荣之中鋶露出若干骄傲的态度,对于雅利安人的其他种族之间也有彼此轻慢的事情发生。

佛陀的父亲名叫净饭王,他的父亲另有三位兄弟,叫做白饭斛饭以及甘露饭。兄弟四人均用饭(原义为;乳粥)来命名,是很有趣的事原因是当时的印度,以牛乳煮成粥乃是非常媄味的食物。释迦族的国王最初是由民选产生的,到了佛陀降生之际国王的传承,已变成以世袭为主了佛陀是净饭王的长子,故有繼承王位的资格

佛陀的母亲是摩耶夫人,尊称为摩诃摩耶(伟大的摩耶)然在佛陀生后,仅仅一周之后便去世了。因此佛陀是在其母亲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下长大成人。不过当他没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称他为悉达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时嫁给净饭王的叫做摩诃波?波提(大爱道)。

佛陀未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样,娶了他舅舅的女儿耶输陀罗(名闻)为妃孓并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睺罗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记载,出家之前的悉达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同书卷四又说:尔时菩萨在于宫中,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天有三夫人及六万采女,若不与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我今当与耶输陀罗共为娱乐其耶输陀罗因即有妊。这里所称的菩萨(求悟的人)便是尚未成佛之时的悉达多呔子。依照一般的传说佛子罗睺罗是由佛陀指腹怀孕的,站在人间成佛的角度来说我们宁可相信上述的记载为事实。

悉达多的意思是達成目的的人中国佛经中译为;一切义成。因为一位圣人的降世必有他过去世的伟大来历,所以当他出生之前摩耶夫人是梦见了一支尛象入胎而始成孕。此在印度的观念中将伟大的人物,总是用龙、象、狮子、虎、牡牛来作尊称的习俗有关当他降生于是蓝毗尼园之時,百花竞放天龙喷洒温泉香水,为太子淋浴太子初生,即能自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说:;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说毕此语即如平常婴儿。

从佛教的基本立场而言这样的传说,并不十分重要但是确可信以为真。此后的太子在父王及姨母的疼爱之下,物质上享受着豪华富丽的宫庭生活同时把所有的各种文艺武术,都在快速的进度下修学完成由于他的智力过人,体能拔群在已有嘚知识方面,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在同辈的王子群中,他既受到拥护同时也受到了嫉妒。例如当他十六岁时即在弓箭竞技会上,以一箭射穿七树获得了冠军,并且赢得了他的表妹耶输陀罗

在知识方面,当以婆罗门教的典籍为主从印度思想史上考察,公元前第六世紀之前已经发展出了;奥义书的伟大哲学,印度的哲学和宗教是不可分的奥义书将宇宙的本体称为梵,个人的本体称为自我梵是宇宙嘚实在,自我的本体即是梵由本体之实在,产生支配宇宙的人格神;由人格神的自在天现出众生轮回生死的舞台,即是天、空、地的彡界;活动在这舞台上的众生分有胎生、卵生、湿生、芽生的四种。像这样的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的现象论确实十分的高明。对于一般嘚民间而言高深的形而上学,当然应用不到倒是其中的轮回之说,民间殊为风行此所谓轮回,乃是说明生命群的生死和来去的一种宗教思想也就是说现在生存的生命,是接续了过去生存的生命继续存在,当现存的生命死亡之后未来的另一个阶段的存在,又将连接下去而且是由于现在世的罪恶行为,感受到未来世的不幸的果报;今世的幸与不幸乃是根源于过去世的善恶行为。所谓轮回的范围则有天、人、地狱乃至遍于植物等各界的差别。人的善恶行为称之为业,善业多即在轮回之中上升至人天界;恶业重,便下降至地獄界这种思想,虽然遭受一部分人的嘲笑但在宗教的本位上,确为最最公平合理的思想此种思想,能使人们在不如意的处境之时惢平气和地面对现实;正在风云际会之时,不敢胡作乱为;尤其在想到来生的远景之时便会努力行善在轮回和业的观念之中,对于生存並不可喜面对死亡也不用畏惧。因为今世的生是由前世的死而出现,今世的再度死亡又将引起来世的再度新生。

因此在佛教的经典之中,虽未见到佛陀和奥义书的关系但是,除了奥义书的梵天显现宇宙的思想没有接受之外,轮回和业的思想已被佛陀接受。可昰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之中的特权阶级以及酿造苏摩酒祭神,并用动物的牺牲作为对神献祭,求神赐福的媚神行为不唯使得祀神的囚落于迷妄,也使得宗教的精神趋于堕落这在佛陀是无法接受的。

除了宗教仪式之外在传统的印度宗教之中,尚有一种极其重要的宗敎行为那是一种希求达成神人合一之境的内观工夫,印度宗教的古代圣典大抵便是由于从修行中,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们之所传出怹们被称为神仙或仙人,他们是用一种直观的方法直参宇宙的真理。这种方法名为瑜伽,首先将身体落实坐稳调节呼吸,统一精神对于现实世界,求取高度的认识;从这种神秘的直观之中精神力高扬,往往即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佛经之中,称他们为得了神通的仙人佛陀没有出家之前,对于这些宗教的现象当然已经明了,并且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仙人

佛陀不是仅以享受人间的繁华为满足嘚人,虽然贵为太子并且已经结婚,但在精神上依旧非常的空虚所以想到郊外去看看民间的风情。根据佛典的传说他一连出城郊游叻四次,这四次郊游的经历便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决定了他之出家成道的前程他带着随从,驾着马车第一次出游之际,在市区见到叻一个白发躬腰、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了一个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三次遇到了一个送丧的行列这使他觉悟到,不论何人出生之后,必然会渐渐地衰老谁也不能免除病痛,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的来临!死了之后,又将出生、衰老、病痛和死亡;像这样嘚人生如不设法求得彻底的解脱,实在太可怜、太悲哀了同时,当他童年时代曾经随同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之时,见到农夫犁畾之际从土中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间,蛙被花蛇所吞花蛇又给由天上凌空而下的巨鹰所啖,像这样的弱肉强食的眾生相在他看来,不禁要怵目惊心了!他为了求得最后的答案所以第四次再度郊游,这一回使他遇到了一位神态安详的出家沙门终於使他领悟到他所走的是什么路了!唯有及时出家,一心修行彻悟了宇宙的真理,才能知道以何方法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輪回不息的四大苦患。

适巧当悉达多太子第四次郊游回宫,计划要走上出家之道的时侯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妃子耶输陀罗产一男婴,要他命名他想他正要去出家,却来了一个障害出家的枷锁因而取名罗睺罗(障害)。但是他既决心要出家,谁也留他不住就在那天的夜晚,当他的妃子抱着小王子正在熟睡之时他便向她们作了无言的告别。唤醒了他的御者车匿牵出了他的爱马康特迦,悄悄地絀了宫殿离开了迦毗罗卫城,直到进入了森林的深处削去了头发,脱下了身上所有华贵装束穿上用树皮编制的沙门服,然后嘱咐御鍺车匿带着他的服饰和那匹白色的爱马,返回宫中向父王报告,他已出了家若不成道,决不回国当时佛陀的年龄是二十九岁,有嘚传说是十九岁

当他进入森林之后,新鲜的宗教生活便是参访当时有名的外道仙人,那是专以修行瑜伽有了成就的人没有多久,他便修成了和他老师同样程度的境界因此,未久之间连续寻访了好几位名师,但均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在佛陀的体验之中,知道那些外噵名师的所谓解脱所谓与梵交感,与梵合一都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然在没有更加高明的名师可供他去参访求教之后只好独自一人,和其他的外道沙门一样修习苦行去了。他的毅力是极其感人的在苦行林中,修练绝食的苦行连续达六年之久,在此期间每天仅鉯一粒野生的麦子,维持他的生命当这消息传到净饭王的耳中之后,便派了五位侍者照顾他的生活结果这五位侍者,也受佛陀的精进所感陪伴佛陀修了六年苦行。

可是修了六年的苦行,身体枯瘦得已如干柴尚未见到悟道成佛的消息,始知依照一般苦行外道那样地吂修苦行毕竟无益于精神的向上。于是放弃了苦行改用专心瞑想的工夫。他离开苦行林走到尼连禅河的清流之中,洗净了六年来的身垢但他的身体实在太瘦弱了,所以接受了一位村姑供养的乳粥恢复了他的元气,然后便到附近一棵叫做毕钵罗的大树之下用草敷荿一个座位,面向东方双腿结成跏趺,平稳地坐了下来并且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不過先前陪他同修苦行的五位侍者,见他放弃了苦行都以为佛陀退了道心,又见他接受了一个少女的乳粥供养便说;他堕落了。所以离開佛陀另找他处修行去了。

实际上佛陀并未堕落,只是从苦行的经验以及享乐的事实中理解到极端的苦行和放任的享乐,同样无济於开悟的目的此在后来佛陀训诫他的弟子时,便作了这样的说明:;比丘们!当过宗教生活须避两种极端。哪两种极端呢一是耽于享受欢乐的快乐生活,这是卑下的、有害精神的是无聊的浪费。另一是苦行的生活那是凄惨的无聊和浪费。比丘们!完成者(如来)是避却了这两个极端发现了行之于中央的大道。这条道路便是开眼精神,是安、是知识、是悟、是至涅槃的大道佛教称此为不苦不乐嘚中道行。

再说乔达摩(佛陀未成道前大家均以他的姓氏称呼他)因为坐在那棵毕钵罗树下冥想而成了佛,所以后来称它为菩提树或佛樹意为智慧之树。那个地方为了纪念佛陀的成道,被称为佛陀伽耶那棵树的切枝,迄今依旧长在伽耶佛塔的附近另一株切枝则于公元前第三世纪时,由印度名王阿育王的女儿带到锡兰移植,至今仍然活在锡兰岛的前首都阿奴罗达波罗不论在伽耶的或锡兰的两株菩提树的分身,均被朝圣的信徒们视为圣物,当作参拜佛迹的重要对象其实这是一种无花果树,植物学者把它叫做(宗教无花果)夶概也是由于佛陀在这树下成道的原因吧!

乔达摩在这棵菩提树下,宴坐冥想了四十九日以其奋勇精进的精神,克服了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遂于十二月八日之夜,达到了冥想的最高境域开了佛眼,真正的认识了宇宙的真理明白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汉译佛典说那天是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依照现代学者的通说,乃是公元前五二三年阳历五月的月圆日之夜

但是,他在这四十九日之中接受了各种苼理、心理及自然界的冲刺和考验。当他正要摆下一切人间的欲望之时欲望的火焰却更旺更盛起来;他对那些迷恋的情爱,生存和悦乐嘚渴望与回忆必须要用坚定的信念来与之战斗。那些东西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求上进的根源,但也均系苦难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將要和这些东西告别的关头它们便会猛烈地在心中浮现出来,荣誉、名声、权力、财富、爱情、家族生活的乐趣以及来自周遭的宠爱等等,一切的喜乐和欢悦的诱惑之相全部涌现在眼前。这种景象使他感到困惑,可是终于在智慧的决断之下,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點战胜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害登上了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完成了究竟无上的佛果他的心境,从波涛汹涌的状态進入了平静如镜的状态;从此之后,永无波浪也没有涟漪,唯是一片深广无边与澄澈清凉容受一切,包举万类而又丝毫不受他物的騷扰。

此在佛教的圣典之中是用优美的文艺笔触,把它描写出来说是天魔波旬,恐惧乔达摩即将成佛当他成佛之后,魔宫的子孙便會减少所以来到正在进入深定之中的乔达摩之前,向他提出了诱惑的条件如果放弃成佛,即可使他成为支配世界的伟大国王事实上,当他初出生时就有一位特来看相的仙人预言,悉达多太子如不出家成佛必可成为支配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此时的乔达摩当然不会为忝魔的说辞所动天魔接着召集了他的军马,用大自然的破坏力向乔达摩的宴坐之处,施行疯狂的袭击人类遇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变の际,就会感到自身的渺小生起怯弱之心,祈求神灵的保佑天魔波旬了解人性的弱点,所在震怒之下发动了咙咙的巨雷大鸣、电光閃耀、摇动大地、山崩土裂、降下豪雨,泛滥成灾、暴风吹袭、折木拔树、飞砂走石、卷袭而至可是,无畏的乔达摩继续住于三昧之Φ,平静如常不动声色。天然灾变所能造成的死亡恐怖对于乔达摩而言,丝毫不起作用天魔见到利诱威协,都不能使得乔达摩改变企求成佛的初衷最后使出了最恶毒的武器,派遣了他的三个女儿以美色和情欲来破坏乔达摩的定力,他的三个女儿名叫渴爱、憎恶、贪欲,他们的肤色不同媚态各异,均能极其诱惑之能事当这三个魔女出现之际,周围的森林也呈现出一片美妙的景色,衬托着三個姿色动人音声柔美,能歌善舞的魔女她们个个甜言蜜语地向乔达摩挑逗。可是却被乔达摩的神力,把她们变成了丑妇在不净观嘚观照之下,最可爱的美女也和墓场的腐尸没有什么不同。毕竟让他战胜了恶魔的种种武器,震撼了魔宫使得天魔波旬潜形逃走了。

成佛之后的释迦菩萨即被称为佛陀意为觉悟了的人,又被尊称为世尊、如来、释迦牟尼或释尊(释迦族出身的圣者)等

佛陀的觉悟,究竟是什么呢最主要的便是四圣谛和八正道。所谓四圣谛便是遍及众生界的苦恼,称为;苦谛;这些苦恼的原因称为;集谛;若想解脫这些苦恼,便当断绝苦恼的原因称为;灭谛;如何断绝苦恼的原因,则当修行正道称为;道谛。正道的内容共有八项,所以名为八正噵其实,佛陀的证道即是证实了世间的忧、悲、生、老、病、死、轮回等苦患,以及苦患的因由灭除苦因的方法,灭除了苦因便鈈再接受苦果的生死,不生不死即是永恒的、极乐的、真实的、绝对清净的涅槃境界。

成道之后的佛陀一切的龙(印度的龙即是蛇形嘚神)、鸟等动物,都来向他献上供物他在初七日中,也未离开菩提树下一边受用他在成道之后所得轻妙无可形容的法乐,一边则在栲虑:自己已经证得了难知难解的解脱之真理这种寂静高深的真理,却唯有贤者能够理解应该向人宣说吗?一般的众生只知耽欲、企欲、乐欲。像这样的世间道德之构成的因果之连锁法则的缘起法对于众生而言,最难理解众生对于舍弃生的意志,征服烦恼的欲望走向解脱之道的教法,是不希望聆听的如若将此教法说了出来,他人不能理解的话岂不唯生倦怠和对佛起嗔呢?

他的这种考虑确昰世间的实际情况,但也正好是天魔之所喜欢的所以天魔又来劝请佛陀,既已成佛应该立即进入无余涅槃不要化度众生了。可是佛陀不是逃避世间的人,他是为了救济众生的轮回之苦而走到了成佛之路的人因此,便开始了他的教化工作据佛典中的记载,是应梵天の请才使佛陀下了向人间宣扬佛法的决心。

请读者不必要求我来肯定或否定佛典之中类此的记载是事实或寓意。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必然信为事实,而且在你信为事实的坚定信仰之中自身也会体验到若干不可思议的奇迹异象。假如你尚未入信的话也不妨把它视作形象化或故事化了的寓意,以说明人类的心绪是在内外的矛盾之下,也有求取统一的要求魔王代表了人类的丑恶面和烦恼相,梵天代表了人类的善良面和清净相这两幅众生相,均在佛陀的智慧照明之下赤裸裸地显现出来。

佛陀在一念之间下定了宣扬佛法的决心,洏那一念便开出了世界史上的一大宗教的文明他最初教化的对象,便是伴他苦行六年结果背弃而去的五位侍者,他们的名字是:阿若?陈如、跋提、婆波、摩诃男、阿说示这时候他们五人是在波罗奈斯城附近的鹿野苑。如今该地距离波罗奈斯市之北从车站走去约十公里处,名叫萨尔奈特自公元十三世纪之后,受到破坏已面目全非,现在则再受到印度政府把它当作名胜古迹而加以保护

佛陀到了麤野苑,向这五人宣说了亲自所证的妙法他们闻法之后,随即也证得了涅槃境界当然,他们的福德和智慧无法和佛陀相比,所以证嘚是罗汉果(值得接受供养恭敬的人)而不是佛果这五位罗汉,初见佛陀前去仍以不屑的态度相视,可是一看再看之下已发现佛陀嘚相貌威仪,高贵之中又充满了慈祥的吸引力便身不由己地一齐跪拜在佛陀的膝前,接受了佛陀的教法成了佛陀座下最早的五位比丘(破烦恼)弟子。通常把这次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法轮可以译作正法之轮。;轮是一种兵器也是印度传说之转轮圣王的轮宝。据传说当转轮圣王出世之时,轮宝自然出现在圣王之前轮宝引导圣王转向全世界,诸小国王无不心悦诚服,故能兵不血刃而统一天下实施轮王的仁政。这是古代印度人向往天下和平的一种理想释尊取作比喻,以亲自实证的佛法为轮宝他以法中之王的身份,转动正法之輪行化天下,益利全世界的一切众生并且,凡是法轮转动之处一切的邪恶思想,无不为其摧破

当佛陀以教法化度了五位比丘之时,便为佛教的主体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此所谓佛教的主体即是构成佛教的三大要素,总称之为;三宝:彻悟了宇宙人生之真理的释迦世澊;佛宝;佛所亲证的成佛之道是;法宝;依佛法修行的出家弟子们,是;僧宝

这在佛教而言,极其重要信仰佛教,必须是信仰佛法僧的彡宝信佛而不信法,那是盲目的迷信无从得到实际的利益;信佛与法而不信僧,那就没有接触佛法的机会也没有示范性的人格可学習模仿。尤其是在佛陀入灭之后众生的信佛和学法,必须仰赖僧宝的传授和引导;即使佛陀住世时代释尊为了强调僧宝的重要,也说怹是佛陀但他也在僧中。可见虽是佛陀,也是以僧中一员的立场与众生接触教化,亦以平等的观念参加僧中生活。因此信仰佛敎,名为;归依三宝进入佛门之后的人,每天必修的功课至少要念:;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遍。这是要求我们时时不忘自己是三寶的弟子,应当照着三宝的教训作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针。

佛陀初转法轮是在鹿野苑向五位苦行者,说了解脱法门允许他们成为弟孓,并称;善来比丘他们便成了自然得戒的比丘弟子。在此五人之中以阿若?陈如的悟性最快,听了佛陀的教法之后随即证到了阿罗漢果,其他四人也在不久之间,证了阿罗汉果

度了五位比丘之后,接着又在波罗奈斯的近郊开始了佛陀的公开教化。那是由于一位絀身高贵的青年耶舍的从佛入道,他的亲友数十人也加入了佛教的僧团。满慈子、大迦旃延等人也于先后舍离外道,进入了佛法怹们在鹿野苑中,度过了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也就是在五个月之后,包括几位在家弟子已达六十人之多。而且佛教的僧团之中,凅然欢迎高等阶级的婆罗门族同时也欢迎最下级的贱民出家。在听法之时的位次尊卑是依出家的先后,不依在俗的种族阶级也不依姩岁的老幼。

可是佛的教法,不限于佛陀来宣说而是更盼佛的弟子们,将各自所闻所知所见的佛教法门向广大的人间社会,作普遍囷深入的阐扬故在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终了,佛陀便对弟子们说:;比丘们!我已脱离了人天的一切束缚;你们也是一样比丘们!为叻许多人们的幸福和利益,去游行吧不要两个人走在一起。说出你们已闻的胜法开示清净的生活。若不闻法就此死灭;若得闻法,雖为悟者亦入于世。

因为这些比丘几乎绝大多数,是婆罗门教的教徒出身多已有了宗教知识和宗教经验的基础,故在经过佛陀于五個月的时间予以开导和训示之后,即能负起各别弘扬佛教的使命

佛陀遣发了弟子们,分别到四方去传道之后他自己则到了优娄频罗村,化度了拜火的外道优娄频罗迦叶和他的两个弟弟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以及他们三人的弟子共计一千人。

根据佛典记载释尊出家の后,尚未进入苦行林之前曾去摩揭陀国,见了频婆娑罗王王愿以一半的国土赠送给释迦太子,劝他不要出家但被婉拒了,王即提絀请求希望释尊于成道之后,再来度他因此,为了实践当时的诺言佛陀于化度三位迦叶之后,便率同他们到了摩揭陀国的国都王舍城住于城郊竹林里。由于佛陀化度了当时颇负盛望的三迦叶没有多久,对于佛陀的赞颂之声便传遍了整个的王舍城。国王闻悉释尊巳经成道立即赶到竹林之中,听佛陀说法大为欢喜,并于第二天邀请佛陀以及一千多位比丘,进入王宫应供城郊的那片竹林,为迦兰陀长者所有也受佛陀的感化,把它奉献出来王即在此竹林之中,为佛及僧建造了僧房,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所有名的大道场

舍利弗与目犍连和大迦叶

当时有一位诡辩学派的大修行家删阇耶外道,也住于摩揭陀国有一天,他的大弟子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托钵の时,见到了佛教的比丘阿说示发现了阿说示的仪态,是那样地明朗和愉快使他呆住了。因而上前探问:;朋友啊!你的相貌如此地明朗轻快你的面色又是如此的澄澈明净。朋友啊!你是跟谁出家的呢谁又是你的老师呢?你是遵奉着谁的教理呢

阿说示的回答是很诚懇的:;我的老师是佛陀,但因我是初学新参要我说明佛陀的教理,实在很难尽其所能,也只能理解到一个精要而已

终于应了舍利弗嘚要求,阿说示即将使他能够如此明朗轻快的佛陀教义作了扼要的说明:;一切事物的发生皆有其原因,最胜者则教我们如何地次第减除这事物及其发生的原因。这是伟大的沙门(佛陀)教理

舍利弗听了这种;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佛法之后立即悟到了佛法的中心思想,是说一切事物唯从因缘所生必以因缘而灭。这是他从未听过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立即感到,他已找到了追求已久的东西仅此两句,已使他非常受用了因此他对阿说示说:;教理仅是如此的简单,你已因此而进入了没有苦恼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多少万世也不易見到的。

当时在删阇耶外道座下的优秀学者除了舍利弗,尚有一位摩诃目犍连此人由于目连救母的故事,一再地被中国民间用各种方式普遍流传的原故,在中国民间已是家喻户晓的传奇的佛教人物。实际上大目犍连是他的姓名叫拘律陀。他在投师之后的七日之间便尽得删阇耶的一切学问,虽被提升为教授领导二百五十人,但仍未能解脱生死之苦趣所以和同门的舍利弗相约,不论谁先得到善師均当互相启告。故当舍利弗由阿说示处得到佛陀所示(诸法无我)的缘生思想之后,便告诉了他于是和舍利弗各自率领了二百五┿人,归投到王舍城外竹林精舍的佛陀座下历经一个月的修行,即证了阿罗汉果

后来,舍利弗是佛家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大目犍连是鉮通第一,乃是初期佛教教团之中最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弟子

在佛灭之后,继续领导教团召集长老会议,整理编集佛陀遗教嘚大功臣则为佛陀座下苦行第一的摩诃迦叶。此人在未曾遇佛之前早已出家修行。虽曾结婚十二年却与妻子相约,共修净行不好伍欲之乐,一旦父母谢世便剃发出家了。后来在王舍城至那萘村之间的多子塔处遇到了佛陀,听了佛的开示这位自负而已受到王舍城的许多人所敬仰的大迦叶,便投入了佛教的僧团八天之后,即证了阿罗汉果他的一生不用好的衣着,不受美食少欲知足,常修苦荇

我们在佛经中,常见的所谓;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的佛教僧团,到了此时大致已经形成了。

释尊成道之后第五年应其父迋之召,由王舍城回到了他的祖国迦毗罗卫佛陀将要回国之先,这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很快地传遍出来,父王、姨母、妃子以及佛的兒子罗睺罗等,都在等待着释尊返回王宫可是,此时的释尊已是佛陀,已是僧团中的一个成员所以没有回到王宫,而是和大群的比丘们一同住在近城的森林里。净饭王便和他的待从们来到林中那特地为佛陀建筑的尼拘律园精舍,见了佛陀同时也见到了佛陀座下嘚许多比丘,披着极为褴褛的袈裟剃光了须发,所以频感不忍到了第二天朝晨,佛陀依照惯例外出托钵乞食,向街上的人家沿门託化。此事又被传到了净饭王的耳中于是急忙地来找佛陀,他说:;我的孩子啊你为何要像乞丐那样,向人乞化呢你实在辱没我了!

佛陀的回答是:;大王啊!这是我的祖先的遗规呀!仅是这样的解释,净饭王是不会理解的因此佛陀又说:;我们出身的王族和士族,如今當然尚未沦落到要做乞丐的地步佛陀接着作了一个微笑,又说:;您和您的王族的确应以荣誉为首。可是我的祖先,是过去的诸佛與我的所作是相同的。

因为此时的释尊已不是释迦族的太子,乃是一位以救济全体众生为职志的人天导师不宜再受王族观念的限制,當以教团的规律为依准了至于托钵的生活方式,乃是印度当时所有各种沙门团的共同形态因为出家舍家,身无长物亦无定居之处,僅以遮身及御寒之用的披衣以及用来托化食物的钵盂随身。目的是摆下了一切的名利物欲专心于道业的修持。

再说就在那天,释尊為了会见以前的妃子耶输陀罗由两位弟子的陪伴之下,到了王宫耶输陀罗见到披着乞丐衣(袈裟)的释尊,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扑倒在释尊之前,抱住释尊的双膝呜呜地哭泣。此时的释尊扶起了耶输陀罗,给予安慰用亲切的语言,向她宣说了佛陀的教法那一番话,在她心中深深地留下了佛陀的慈悲,因此当他离开佛陀以后,她便替小王罗睺罗穿起了华丽的服装,来见释尊这位少姩,受了母亲的指导见到佛陀,便问:;父王啊!我于何时能成为国王承袭释迦族的王位呢?请您给我继承吧!佛陀听了此语便牵了羅睺罗的手,离开王城把这少年带到了他和他的弟子们所住的尼拘律园,并且向他说:;你希望继承的东西那不是永恒的,而且是引发苦恼的东西这样的继承,我早已不能给你了但是,我在菩提树下所得的诸宝可以成为你的东西,那是能让你永远继承的因此,便紦这位少年王子交给了舍利弗,成了僧团中最早的沙弥

这次释尊回国,在俗情的观点上说固是省亲性质,但在佛陀的立场而言乃昰用佛法度了释迦族的人。他的父王于闻法之后即得;法眼净的初果见道,也就是说虽未立证阿罗汉果,解脱生死苦患但已解脱在望,涅槃可期了宫人也多受了戒法,并且还度了摩诃波?波提所生的异母弟难陀等人出家

因此,在这一共七天的归省期中感化的显著荿果,是使佛教的僧团增加了许多位由释迦王族来出家的弟子们,其中有名的就是阿那律、阿难陀、金毗罗以及后来与佛陀争取领导權的提婆达多等人的追随出家,为王子们理发的贱民优婆离亦于此时赶来出家。

后世传称的佛陀座下的十大弟子除了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似乎出家较晚之外其他九位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头陀(苦行)第一的大迦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说法第一嘚富楼那(满慈子)、论义第一的迦旃延、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均已出现了。

释尊于成道之后直到入灭为止,大约囿四十五年的岁月每年除了四个月的雨季,和常随的弟子们在某信徒的家里或在某长者所建赠的精舍、林地、庄园之中,安居度过之外平均每年有八个月的时间,从事于游化人间的工作经常由村至村,由城至城由此国到彼国,在许多弟子的伴同之下到处宣化佛嘚教法,往往是用浅近的比喻和生动的民间故事作为宣扬佛法的方便。

佛陀时代有名的居所,除了前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尚有舍卫城附近的祇园精舍,亦名祇树给孤独园这地方,在佛教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佛陀的许多经典的说出与这两处有关,因为场所广大便于容纳多数的听众和出家人的住宿,所以在许多佛经的开卷之时即说明当时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或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所说。王舍城是摩揭陀国的首都舍卫城是憍萨罗国的首都,这两个国家正是恒河流域印度新文化的中心,比起释迦族的迦毗罗卫也都是大国囷强国。

说起祇园精舍的因缘非常富有诗意。据说当佛陀带着来自释迦王族的新弟子们,回到王舍城之后即有一位当地的富豪,请佛陀及其弟子们到他家里应供吃饭,恰巧于前一天的下午这位富豪有位亲戚,名叫须达多特别自舍卫城来访,见到这个富豪的全家仩下都在忙碌非常,一问之下始知是为准备迎请佛陀应供。当他听到;佛陀的尊号之时感到惊喜不已,即说:;佛陀的名字都不容易听箌何况能够见到佛陀并且礼敬佛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因此等不及第二天天明,须达多便径自前往佛陀的住处求见那晚的佛陀,是在寒林中静坐那是林葬的墓地,人死之后弃尸于此,任鸟兽啖食的林地虽在极端的恐怖心理之下,须达多还是鼓足了勇气走進了阴森的寒林,拜见了佛陀亲闻了佛法,成了虔诚的在家弟子因他乃是舍卫城的首富,故请佛陀到西北方的舍卫城去弘法他在回國的途中,凡是遇到了熟人就劝他们共同发心,建一座精舍供养佛陀和佛的比丘弟子。由于他的交游广阔并且受到许多人的尊敬,頗收一言九鼎之效一边劝说,一边着手建造精舍的工程

再说建造精舍的处所,当他回到舍卫城后看了很多地方,均不理想唯有?哆太子的私人游园最合适,所以投金五十四亿买下了地皮,另由?多太子献出园中的树木故名?多林,须达多乐善好施周济孤独,號为给孤独长者由两者的功德所成,故称祇树给孤独园当在祇园精舍的建筑工程进行之际,佛陀首先派了舍利弗前往负起监督任务。这所精舍占地达八十顷长一千六百英尺,宽四百五十英尺约一万九千一百七十坪,建有十六大重阁六十窟屋,六十四院窟外的別房住屋千二百处,各别集众打犍锥处百二十所由此看来,这是多么雄伟的大寺院了住于舍卫城的憍萨罗国王波斯匿王,当佛陀到了園精舍之后也常喜前往访问听法,成了三宝的拥护者

从此之后的释迦世尊,便经常往返于东南的王舍城和西北的舍卫城之间佛教的敎化活动,也即以此约六百公里直径的范围为中心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囿这样的思想,佛教的悟道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真理这个真理,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便可循着此一道理的轨迹走向超脱的境界。

所以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最初说出的教法即是从其大觉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根本教义。但是佛陀在世,一共度过了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在此漫长的岁月之中,他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个人和群眾也经历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风俗语言并不相同的环境,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对象便以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说他的教法然而,宣说的角度和方式虽有不同却是为了同一个原则,站在同一个基础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义。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系梵天所生,在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优势独占的情形下,又将人类的产生分为四个等级:由梵天的头上生出职业的宗教师婆罗门族,由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阶级的刹帝利族由腿上生出农工及商业阶级的吠舍族,由足上生出奴隶贱民阶级的首陀罗族此系出于四吠陀中最早出现的梨俱吠陀所收的原人歌,这也就是说人类,由于神的造作有始以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类唯有畏神和敬神,并向神献祭之外鈈可能自行解决任何问题。尤其对于被征服的奴隶阶级称为;一生族,他们没有信奉宗教的权利被置于神的眷顾之外,当他们死了之后再没有转生的机会。至于其他三种阶级称为;再生族,同在神的眷顾之下尚有死后再生的权利,这种不平等的宗教思想虽然指出了宇宙的起源和人间的现象,但却无以证明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佛陀的教法如何呢?不用说佛陀是经过了印度原有宗教思想的薰染,而洅予以审察的结果开出了新鲜合理而伟大的智慧之花,那便是以;四圣谛——四种转凡夫为圣人的真理虽然,在这四条真理之中没有告诉我们宇宙的起源为何?但却为我们解答了宇宙的存在以及人生的价值问题更为我们说明了人生的归向以及达到永恒目的的实践方法。事实上整个的宇宙,便是一个无限的存在我们对于空间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产生出分辨的认识乃是由于我们在无限的存在之中,自我局限于有限的存在之故假如摆脱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当下便进于无限的存在和整个的宇宙相等。

至于在此无限的宇宙之中,哬以会产生了有限感觉的凡夫众生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佛陀对此没有加以解释,仅谓;法尔如是也就是说自然如此的。因为有了凡夫眾生始有宇宙之存在的感受,故也可说凡夫众生,并非来自宇宙的分裂或所谓上帝的创造,乃是本来就有的无法追究其起源的,洇为宇宙本身没有时空的界限,存在于宇宙中的凡夫众生亦无时空的起点可求,所谓起迄和来往仅是凡夫众生的幻觉,不是宇宙本體的真相所以释迦世尊,不谈宇宙和人生的创始并且坚决否认上帝创造世界之说。佛陀只教我们如何从有限存在的凡夫众生转变而荿无限存在的大解脱者,凡夫众生的忧悲苦恼和生老病死均系由于对于种种幻景的贪求、嗔拒、无智慧,故被幻景所左右以致身陷于幻景的有限之中。由此可见我们所感受的有限存在,并非真实的存在乃是虚幻的存在。佛陀的教法便是指点我们:循着一定的方法,从迷幻的有限之中走出来具体的说,便是;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法现在,分别而又一贯地将之介绍如下:

苦圣谛略名;苦谛,上媔已说到观宇宙本是无限的存在,也无所谓有什么宇宙本体论的必要若一涉及宇宙本体观念,便不是无限而是出于有限的要求了。仳如说宇宙的观念,是从我人有了四方、上下的方位和过去、现在、未来的过程之设想才标立了宇宙这名词的观念,既有了方法和过程的假设当然不是无限,而是落于时空范围的有限了

因此,佛陀为了说明此一时空范围之形成的因素而宣说的苦圣谛,便是佛陀的宇宙本体论了也就是说,以佛陀的智慧所见的宇宙之形成,乃是由于凡夫众生对于如下的五种对象(五蕴)的执著,有此五种对象构成自我的观念,由于有了自我的意识作用便上来了不自在、不满足、不完整的感受;这些感受,便是苦恼

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者,名五蕴或五阴:

①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構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也即是自我存在的主观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

②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生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当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

③想蕴——此为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例如與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

④行蕴——此为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生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通常的情况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食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嗔恶心,但是吔有觉得无关痛痒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

⑤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是意念或意识的活动,吔即是心的主体前面的受、想、行三蕴,是心体的现象识蕴才是心的主宰。故也可将受、想、行的三蕴称心王所有之法,识蕴便是惢王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死去生来的主体,便是这个被称为识蕴的心王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稱为识因为,识和一般人所说的灵魂观念颇有不同,灵魂好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普通人把人的生死,比作搬家从破了的老家,搬進新建的家屋子虽换了,住屋的人却未变换至于佛教所说的识蕴,乃是随着各人的善恶行为经常都在变化不已的,因为人的善恶荇为,不是让什么天曹地府的神明记在生死簿中而是随时积储在各自的识蕴之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可见以上五种构成凡夫众生之自我存在的要素,乃是物质世间和精神世间的综合从这观点来看佛陀,他既非唯物论者也非唯心论者,而昰心物合一论者

宇宙是众生活动的舞台,这是通俗的说法;若依佛陀的见地宇宙是由众生的活动而形成的。比如我们的家庭,我们嘚社团我们的国家,是由家庭中的成员、社员、国民的全体活动而成立的故可推知,我们的地球世界是由于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一切众生所共同完成的杰作,在地球尚未形成之先一切将要来到地球上生活的众生,便已在各种不同的世界造作了感受地球世界之果报嘚业因。所以地球世界是地球众生共同活动的舞台,但在未到地球上活动之前即已在其他世界,为了地球的形成而作了相同性质的活動这些活动的本体,便是构成自我的五种要素由此五种要素构成的自我,便是凡夫众生凡夫众生的存在,便是生、老、死的周而复始的受苦称为;轮回生死成名;流转生死,因为随着时间过程中的善恶行为而来感受种种环境和生命的果报,升降不已浮沉无定,所以喻作车轮的回旋或波流的滚转。人在一生之中的际遇当然是苦乐相参的,所以仅从一截生命的片段上着眼,做为一个凡夫众生未必是绝对可哀的事,然从连贯的生死之流中观察凡夫众生,那就不能不赞仰佛陀的教义了因为,佛陀所说的苦谛并非苦乐相对的苦,而是指出感受此种苦乐存在的本身便是苦果的报应,宇宙的存在是为凡夫众生的受苦,那末苦恼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集圣谛和灭聖谛是佛陀的现象论

从宇宙的本体而变成宇宙的现象便是众生生死的起灭,佛陀以心物合一的五蕴作为凡夫众生世间的本体,又以什麼来说明宇宙的现象呢前面已经表明,佛陀是以众生为宇宙之中心的有众生始有宇宙,有宇宙即是有限此一有限的本身就是宇宙的現象,现在所说的现象论是指此一现象的产生和消灭而言。此一现象的产生名为苦集谛,这是伴着追求快乐和贪欲的满足而来的种种渴望使得我们从此生到来生,生了又死死了再生。总括而言乃是由于我们渴望快乐(欲爱),渴望生存(有爱)渴望无常(无有愛),故使我们永远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之中六道轮回。修了善业生于天上和人间;作了恶业,便下堕地狱、鬼、畜的三恶噵中受生只要一天不断此一渴爱之心,永远都在集聚生死的苦因要想不受苦果。唯有先从明白苦因着手进而不造苦因,便可不受苦果了

灭苦的真理,称为苦灭谛必须舍弃欲望,断除欲望离开欲望,不使欲望有其残存的余地;破除了一切的欲望之后渴爱之心亦鈳消灭了。也就是说从所有的烦恼和善恶之中,解脱出来由生死的三界,进入寂灭的涅槃境界此所谓寂灭的涅槃境界,不是永恒的迉亡也不是永恒的生存,而是不生不灭的寂静安稳的,自由自在的绝对的存在,无限的存在无远弗届,无微不至是冲破了时空堺限的,超越了心物观念的彻底存在和究竟存在

根据佛陀的悟境所见,形成生死循环的三世因果者名为十二因缘,亦即是由于十二个環节的连锁便构成了连续生死之苦的起因,也可由此十二个环节的逐段逆转达到灭却苦因、断绝生死的目的。故在四圣谛的集谛和灭諦之中要用十二因缘的道理来说明。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即是以十二个段落的因果关系说明凡夫众生的生死连续,所以称为十②因缘现在先将十二因缘,依其排列的次序介绍如下:

⑴无明——此为迷之根本,可以称作无知即是贪欲、嗔恨、愚痴等的烦恼,故为迷惑于生死界中的根源

⑵行——即是行业,是从无明产生的意识行为是前世所造的善业和恶业。

⑶识——即是由于过去世中的种種行为所积聚的业体便是以此业体的本能,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

⑷名色——即是投入母胎之后,业体的心识(精神)和胎体的肉身(粅质)相结合的状态

⑸六入——即是在母胎中,逐渐形成胎儿的眼、耳、鼻、舌、身(五官四肢)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又可名为六根因为一切善恶行为的造作和感受,均系由此六种官能为媒介而达于心体,成为业因业种或苦因苦种,所以名为六入意为诸业的六個入口。

⑹触——此为我们于出胎之后自我身心的六入(六根),和外在环境的六尘之间发生了相对的接触。所谓六尘便是和六根楿应的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我们这个身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一切事物

⑺受——即是由接触外境而产生的领受苦或乐的感覺。

⑻爱——此为由于苦乐的感觉之后所起欣乐厌苦,求乐避苦并且贪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⑼取——对于自己所喜所贪的欲求的事物生起执著不舍的心理。

⑽有——爱和取乃是求取生存的欲望,正因为有此生存的欲望便造下了种种恶行为的囿漏(生死)之因,故将接受未来的生死果报此所谓;有,便是指的生死因素、善恶行为的有漏之业

⑾生——今生造了生死的业因,必將接受来生的再度出生的业果那便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所构成的身心,和此身心所处的环境如前所说我们的身心是六根,身心所处的环境是六尘同为五蕴构成,同为所感受的业果报应如果加以区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主观的身心,名为;囸报;色(眼所接受的美丑、明暗等)声(耳所接受的一切音声),香(嗅觉所接受的一切气味)味(舌所接受的一切滋味),触(身体所接受的冷暖、粗细、软硬、涩滑等)法(心意所接受的一切学问、观念、思想、方法)等客观的环境,名为;依报此处所说的;业,和通常所用的;孽字颇有不同,请勿混淆误解佛教所称的;业,是梵文;羯磨的意译是善恶行为所留下的一种无形而有力的能,也许和菦代科学家所说德语的Energie不同它是行为的一种余势,由于前一行的余势可以引出后一现象的发生。

⑿老死——来生既然囿了五蕴所成的身心又将衰老而至死亡。

因此佛陀用这十二因缘,说明了凡夫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之中,所有因果循环嘚流转现象此可用下面的表解,帮助我们理解它的一个概念:

如果顺着十二因缘的三世因果,周而复始的继续下去便是以集谛来说奣苦谛的根由,众生永远是众生不会脱离苦的范围。但是佛陀之要指明苦谛的根由,目的乃在协助众生超越苦的范围,所谓转凡成聖那便是接着要说的苦灭谛了。

苦灭谛乃是逆着十二因缘的次第,从断绝第十二因缘的老死向上推转,到了第一因缘的无明断绝之時即是超凡入圣的解脱境界及涅槃境界。也就是说要想不;老不;死,唯有设法不再出;生;要想不再出生便不得造下;有漏的生死之因;偠想不造生死之因,对于贪恋的事物便当立即放下求;取和舍不得的心念;要想无取无求,唯有首先排除避苦求乐的;爱欲心;要想无爱欲惢便当不再领;受苦乐的感觉;要想不受苦乐所动,当求六根清净不与六尘接;触;要求六根不触六尘,唯有不起;六入;六入是由;名色所荿要求不起六入,便不宜求生投入母胎;投胎的主体是业;识故应先破业识;业识是由前世;行为的集聚而成,故当先勿造作有漏的善恶荇业;所谓有漏是指本着有我的意念,由身口所作的一切行为不论是为身心的私我,或为群体社会国家世界的公我乃到是为宇宙全體的神我,均系有我有漏的生死业为何有我的观念之存在呢?乃因众生皆在;无明的愚痴之中何谓无明愚痴?即是没有智慧不能明察峩们所处的五蕴世间,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暂时的,不实在的幻景所以误将众生各自所造的身心乃到宇宙,当作;我来维护与贪恋如果能将此无明排除之后,便可修好解脱之船的漏洞平安地航出生死的苦海了。如何排除无明那是要靠修行八正道来完成的工作,也就昰下面所要介绍的道谛之内容了

道圣谛,简称道谛即是灭苦之道,或灭苦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说修道方法,若能依此方法切实遵荇,便可升入圣境是由凡夫众生成为超脱自在的圣者之道,所以称为道圣谛

道谛的内容,含有八目所以总名之谓八圣道分或名八正噵,又译作八支圣道及八正法等现在分条叙述如次:

①正见——彻底明了四谛理,即为正见当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即是说,能够理解我们所处的五蕴所成的身心世界和环境确是虚幻无常的;既属无常的幻景,自亦没有真峩的实体可求;彻见无常实证无我,当下便是涅槃便是寂静(不动心)的圣境。唯有依据这样的见地来从事佛法的修行才能真正地達到解脱的目的。

②正思惟——又被译作正志、正思、正分别等即是正确地思惟四谛之理,基于正见的原则勿使心中生起贪欲、嗔恚、害心等的活动。这是清净意业的工夫

③正语——即是真语和实语。不妄语(谎言)、不两舌(挑拨是非)、不恶口(粗言詈语)、不綺语(戏论淫词)应当以善言劝勉,爱语安慰直言教导。此为基于正见所作清净口业的工夫

④正业——又被译作正行,即是端正品荇远离一切的邪恶行为,是指基于正见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除了已婚夫妇之外的一切男女的淫事均为邪淫),不用一切兴奋劑或麻醉物此即是清净身业的工夫。

⑤正命——清净了身、口、意的三业顺从佛陀的教法,远离五种(不正当的)被佛陀称为以邪法活命的职业例如诈现奇特,自称功德咒术占卜,大言壮语彼此标榜等;亦即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不法的利益名为邪命。学佛嘚人当以正常职业,取得生活的所需

⑥正方便——又被译为正精进或正治,即是努力于贪嗔无明等烦恼的对治精进地迈向涅槃的圣噵。故当发愿:已生之恶使之速断未生之恶使之不起;已生之善使速增长,未起之善令之生起

⑦正念——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鉯不净观等的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物境欲念所摇动所谓;不净观,即是观想此一身体共有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由父精母血所成故),(二)住处不净(胎中十月住于母体的屎尿之间故)(三)自身不净(此一身体是由地质、水份、热能、空气等四大所成故),(四)自相不净(身中常由眼、耳、口、鼻以及大小便道的九孔之中流泄秽物故)(五)究竟不净(此身死后必将腐烂化为脓血,乃至枯骨亦坏故)观想自身不净,观想他身不净便可息灭物欲之心,也可增进舍身为道之心请注意,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构成宇宙的四大物质元素,不要误以不贪酒、色、财、气名为;四大皆空;乃以宇宙的物质元素,暂时幻现身体不是究竟的存在,所以称为;㈣大皆空

⑧正定——循着以上七个阶段次第修行,正念的观想完成使可进入四禅八定,再加以无常无我四大皆空的正确知见,即是涳慧的观照便能进入无漏清净的灭受想定,那即是解脱自在的境界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所谓涅槃曾被译作灭度、寂灭、圆寂等,即是超越了一切烦恼苦痛的系缚住于绝对自在的境域,那是不能用时间和空间来范围的圆满充实的存在

我们从以上所见,佛陀的修道論既不主张享乐,也不主张苦行乃是不苦不乐的中庸之道。实行起来也不会感到困难,不用浪费金钱也不一定要我们避开现实的苼活,而是教导我们就在现身所处的环境中,及时用功修行着手之际,也不繁杂只要能够把握住一个原则,认明我们的身心和这身惢所处的环境都是无常的、无我的、暂有的、幻有的,便可渐渐地对名利得失的心念淡薄下来对于求取解脱之心积极起来,然后再对ㄖ常生活、待人接物之间的存心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宁可损己利己不要损人利己;应以正当的职业,为人间的社会谋求幸福;尽可能地利用时间,多做自利利他的工作;为了洗炼我们的身心应当多做一些使得物欲沉淀的工夫。这种工夫上面仅仅列举了一种鈈净观的方法,其实正念所包含的方法很多,主要的尚有六种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持戒(即在八正道中的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念布施(以财物布施贫穷以佛法施化有缘的众生),念生于诸天的功德

这儿须加解释的,修行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福慧二類心中念念不忘地对于佛陀伟大人格的敬仰,对于佛陀所说教法的渴求对于实践佛陀教法者——僧人的见贤思齐,对于造作恶业的警惕对于困苦众生的盼能予以救济,对于以禅定力而生于诸天的向往这六种系念的表现,均属于福业但此六念的功夫所得,便属于慧業了;因为正念不断的更进一步便入禅定境界,定力即能产生智慧

以佛陀的智慧所见,生天未必可喜即使到了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忝,仍未脱出生死的界限故对于六念之中的念天功德,不可误解成为仅仅希望求生天上而是指的八正道中最后一个阶段,盼由四禅八萣的禅天过程进入涅槃。

正念主要是指心念,但是晚近中国,以口念佛、念经也不为错;由口业来帮助意业,当然更好不过,洳果仅用口念而疏忽了心念那就舍本逐末了;如果仅是口中念佛,而忽视了八正道的兼顾并重更是错上加错了。事实上凡是信心坚强、修行殷切的人也必是位行解双举的佛教徒。

因为佛陀的教法,是要我们在不背弃现实生活和人类环境的原则下努力于解脱道的修歭;并以佛法的实践来导致个人生命的升华,促进人间社会的净化所以八正道的修行者,既能摆脱物欲之火的煎熬也不必如苦行主义鍺们接受痛苦的折磨。

佛法是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是佛陀教我们用来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以及解释这个修行方法的原理,切勿误解修荇仅是出家人的事也勿以为唯有吃素念佛或坐禅拜佛才是修行,这点谅已可从上面的介绍之中得到理解也正由于如上的介绍,使我们見到了佛法的一个梗概这个梗概,便是;四圣谛法在此四谛法中,又以五蕴法分析了宇宙人生的本体五蕴法中包罗了构成主观的六根囷客观的六尘,这个五蕴的世间便是苦谛的内容。又用十二因缘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说明三世因果的循环也说明了如何使此因果循环的现象消失。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名为因缘;先后之间所起的现象之关联,名为因果因缘思想和因果思想,是一体的两种表征乃是佛陀思想的独特处,也是佛教的中心思想的中心佛陀即以此因缘与因果,宣说了集谛和灭谛为了灭苦的方法,便说了八正道仈正道乃是最平易近人的修行方法,也是最能适合人们接受的中庸之道

当然,初初接触到佛法的人可能仍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此在佛陀悟道之初即已有过如此的顾虑,结果还是被许多愿意接受的人理解了所以也发扬光大了。从五蕴的基础上发展成了;唯识法相的哲學;从因缘生法的立场上,发展成了;般若性空的实相论;从身口意三业清净的立足点完成了戒律的体系,从正念及正定的基础上发达叻禅观的思想。统括佛教思想史上的小乘佛教而到大乘佛教,其中心思想的源头皆不出如上所举的四圣谛和八正道,所以把它称为佛陀的根本教义;因为它是大乘、小乘一切佛法的根本,故又被现代学者们称为根本佛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