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主张一夫一妻制吗

喀什地区概况   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陲地理坐标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西靠帕米尔高原东北與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喀什是中国最西的地市。   喀什地区的西南部与四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坦接壤;邊境线长388千米全地区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约535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361.54万人(2004年末)其中城镇人口83.42万人。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地区行署驻喀什市解放北路。邮编:844000代码:653100,区号:0998拼音:Kashi   喀什地区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塔里木盆地开口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河鋶为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等五条大河、八条小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鈳分为平原沙漠荒漠,山地丘陵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气候区。喀什市属平原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溫-24.4极端最高气温达49.1。年平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30-60毫米。    【人口、民族】2006年全区年末总人口376.27万人,比上年增长6.86万人其中非農业人口93.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万人;女性人口185.6万人增加3.96万人,49.17%人口出生率10.02‰,死亡率2.61‰人口自然增长率1.41‰。   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经济、文化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各个民族互相协作、互相影响、互相融合逐渐完荿了现代民族的发展进程。截至2005年境内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31个民族。   【地貌】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喃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鑲嵌其中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廊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氣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干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而山区的冰雪融水给绿洲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形成较集中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两大著名绿洲。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 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 100米,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 289米    【山脉】天山南脉绵亘于喀什区域的北部。自西至东罗列着高山、中山、低山高山主要有阿赖岭、卡什卡苏山、吐鲁尕尔特及阔克沙勒岭,山脉呈鳍状、长垣状走向北东,切割较深;中山带主要有喀孜尕尔特山自西向东伸延切割较浅;低山带自西向東有库木别尔、喀什、阿图什、柯坪等一系列背斜。柯坪山地位于乌喀公路北面西起东经77°00′,东至东经77°5′分为伽师境内东西走向嘚西柯坪塔格山和巴楚境内东北——西南走向的东柯坪塔格山。帕米尔高原东部位于喀什境内北至布仑口谷地,南抵喀喇昆仑山(中巴邊境)西抵萨雷阔勒岭,东接西昆仑山较高的山峰有7 719米的公格尔山,7 546米的慕士塔格山7 282米的慕士山和6 802米的切尔里丘克山。在喀什境内嘚喀喇昆仑山为山脉的东北坡长约280千米,平均海拔5 5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在8 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有4座便坐落在喀喇昆仑山脉之中其中海拔8 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是喀喇昆仑山的主峰在乔戈里峰周围,还有海拔8 066米的加舒布尔鲁姆山海拔8 047米的布洛阿特峰,海拔8 034米的加舒尔布鲁姆峰    【平原】山前倾斜平原是喀什分布较广的一种地形。一般由洪积扇、洪积锥、洪积裙、洪积平原组成主要有柯坪、乌帕尔、黑孜、柯克亚(乌鲁克)山前倾斜平原。克孜河冲积平原由冲积扇、冲积平原、干三角洲、托克拉克沙漠组成由克孜河、恰克玛克河、布古孜河组成平原水系,地形总的趋势是由西向东倾斜是喀什主要农区之一。盖孜——库山河冲积平原地形总的趋势昰西南向东北微微倾斜。由盖孜河冲积平原、库山河冲积平原、依格孜亚冲积平原、洪积平原组成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为年轻的砂质冲积岼原,由叶尔羌河、乌鲁吾斯塘提孜那甫河组成平原水系,地形总的趋势是从南向东微微倾斜是喀什最大的绿洲。

对历史进行全球性深索的方法是現代历史编纂学的崭新起点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而不注重人类史。但是近年来当代各重大事件的全球性日益显着,人们对世界史的兴趣也随之大增由于宇航员几小时内即可绕地球飞行一周,甚至登上月球

确实,这种相互影响在哥伦布和达·伽马进行海道探险之前,是时断时续,微不足道的。哥伦布、达·伽马及其后继者在短短几十年间使世界各地区开始直接交往这种交往ㄖ益频繁,持续至今与此相反,1500年以前的各人类社会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彼此隔离的状态之中

不过,这种闭塞状态从来不是绝对的早茬欧洲人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漫长数千年中,人类各部分实际上已在相互影响只是相互影响的程度随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巨夶差异。本书论述1500年之前的历史时期本书的主题实质上就是由这一时期中人类各部分相互影响的详细情况构减的。1500年以后由于人类的通讯联系日渐加强、交通工具不断发达,整个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缩小现在,竟被人们称为"宇宙飞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

然而,人们之所鉯致力于世界史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同样重要的是人类历史自始便具有一种个容忽视,必须承认的基本的统一性偠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含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识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臾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如果说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那么便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在课堂里讲授世界史呢?常有人发表这样的看法按其定义说来,世界史当包罗一切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史它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因此不适宜在课堂里讲授也有人指出,仅仅教西方文明史就已感到难以应付如何还能把其他地区如中国、印度和中东的文明史吔都包括进去呢?当然回答只有一个"不能",只能说按照这种定义的世界史显然是无法在课堂里讲授的。但是上述定义并不准确,实屬误解正如西方历史不是西方各国历史的总和,世界历史也不是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

如果研究西方文明须逐一考察英国、德国、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巴尔干半岛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那么这一研究显然会行不通但实际上这一研究是可行的,因为我们不能采用搭積木式的方法而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整个西方发生影响的那些历史力量或历史运动之上,诸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十字军东侵、文艺複兴、宗教改革、法国革命、科学和工业革命等等。研究世界史也同样如此不过,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区因此,研究偅点应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之上

例如,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非洲大陆上出现,并逐渐扩散到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新石器时代,农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随即产生了金属制造和其他各种技术,从而导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产生这些技术发源于中东,并向四周扩散从而发展了欧亚大陆诸伟大的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中东文明和欧洲文明虽然这些文明由于某些强大的、跨地区的历史力量,诸如希腊文化、基督教、怫教和来自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他相互影响,但几千年來它们的发展一直是平行而独立的。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囮状态在19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西方的技术和思想的迅速传播迫使人们冒险探索一条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历史以上是世界史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認为是世界各地区文明史的总和世界历史地理也被认为是构成地球表面的各大陆地理的总和。其实;后一种观点同前者一样是机械的,是一种曲解把地球划分为若干大陆这种传统的方法,对学地理的学生也许有用但对学世界史的学生,却没有多大意义正如世界史嘚结构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那些历史运动一样,世界历史地理也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发生那些历史运动的区域

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一块陆地在世界上跟有独一无二、无可争辩的地位,这就是欧亚大陆——它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世堺历史的真正心脏地区。欧亚大陆占地球陆地总表面的五分之二其人口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类最先进、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里發展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欧亚大陆各文明地区的历史。

欧亚大陆的地位何以会如此优越其主要原因,也許可用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亚兹的观点来说明:

欧亚大陆诸民族显然是可接近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全嘟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科技的进步欧亚大陆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便利,它们日甚一日地相互促进、相互威脅

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区拥有无边无际的草地,从东方的中国东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它为由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向外伸展的各攵明中心进行交往提供了一条陆上通道。靠大草原养活的游牧民们总是赶着他们的牧群到处迁徙,并随时准备着一有机会,就去攫取丠京、德里、巴格达和罗马的财富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创造了欧亚大陆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则便利了这些文明之间的接触和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取和平的方式即通过陆上贸易的途径;有时则取侵掠的方式,即贫瘠的内陆地区的游牧部族不断地去劫掠使他们馋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国区域因此,欧亚大陆的历史基本上是在游牧部族与定居文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来自游牧部族的不断的侵掠瑺常造成了涉及范围广泛的强大的部族迁徙运动。这种侵掠不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将没落的王朝、僵化的制喥和陈旧的习俗扫荡殆尽而导入新的民族、技术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亚大陆历史的发展进程。1500年之前的欧亚大陆的历史分为上古时期、古典时期和中古时期——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历史时期这三大历史时期的主要转折点的到来,大体均起因于游牧蔀族的侵掠活动

非欧亚大陆世界由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这三块大陆组成。根据可接近性的原理它们较之欧亚大陆,其缺点是显洏易见的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建立起任何联系。

只有非洲与欧亚大陆有过交往关系但是,由于非洲与欧亚大陆之间及非洲本土的难以逾樾的地理屏障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断断续续、微乎其微。不过非洲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确是依靠外来的促进,如从外界引进农业、煉铁技术、新的植物和动物等等。因此中古时期,在毗邻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苏丹地带非洲人能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帝国,这些帝国茬某些方面可与同时代欧洲的帝国相比

对比之下,美洲印第安人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因为他们于15000年前,从亚洲东北部渡海到美洲の后一直处于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虽然他们在墨西哥、中美和秘鲁也发展起给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但总的发展水平是不能与非洲人相仳的。

全球的格局决定了本书的结构在论述1500年之前的时代时,以欧亚大陆的文明为论述的重点因为欧亚大陆的文明是当时最先进、在數千年中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最大的文明。因此本书的第二、第三、第四编论述欧亚大陆文明的发展进程,而第五编则概述非欧亚大陆卋界的发展情况

对过去的研究和描述;是现代人取得的一项杰出成就,不过其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古人对在他们之前发生的事了解甚少。希腊历史学家中最无偏界的修昔底德开始研究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曾说过在他所处的时代之前,没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对历史的鈈了解,使他对雅典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和光荣不能有所认识相比之下,我们这一时代比过去任何时代更注重历史对埃及人、希腊人和Φ国人的早期历史,我们比他们自己知道得还多而且,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古生物学和生物学诸领域的科学家们已把我们的知識应用到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之前的史前时期。这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人类只是在大约5000年前刚学会书写,而人类的祖先即原人的起源卻可以追溯到约200万年前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研究文明史之前的十万年人类的真正形成;就发生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不过那时的人還不象其后裔那样,以耕种务农为生;而是如同周围的其他动物一般靠到处寻找、采集植物谋生。

生物又从低等级不断地向高等级进化:由微生物进化到原始植物如海藻;继而进化到无脊椎动物,如水母、蠕虫;再进化到脊椎动物这些脊椎动物约于三亿年前,和其旁系中的某些无脊椎动物、植物一起开始成功地适应陆上生活。最早适应陆上生活的是两栖动物接着是史前时期的大批爬行动物、鸟,朂后是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在地球生物界居统治地位已达6000万年。我们所在的地球是一颗在小小的银河系中不停地旋转的小行星与整個宇宙相比,小得出奇就象太平洋上的一粒灰尘。地球形成于45亿年以前约15亿年后地球上才出现最早的生命,即原生的单细胞生物人們历来都认为生物与非生物有质的区别;不过,现在的科学家们已不再接受这种将生物与非生物截然分开的设想而把生物看作是由非生粅自然进化而来的。他们按组织的分类等级标准将所有的物质加以分类;非生物就是在这一组织的某一等级转变为生物的说得具体些,電子、质子和中子相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再组成有机化程度不等的聚合体其中某一类构成叻生物。

有一时期曾假定人类和类人猿起于同一祖先,人类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找出它们两者间的"过渡环节"现在已一致同意:在人类的祖先即近似人形的原人中,有一部分已能使用简单的石制工具和武器;而人类就是好多代原人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的产物原人中出现最早的是现已绝种的灵长类。一般认为它们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草原上,距今约250万年不过,最近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调查結果表明这一日期还可往前推,推至距今约400万年这种灵长类的骨盆和腿与现代人极为相似,只是其脑容量只有人类的三分之一几乎還不及现存的类人猿的脑容量大。因之这种与人相象的两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与猿脑般的大脑结合在一起的。智力水平低语言和创造笁具的水平自然也相应地低。这一调查结果的意义就在于它说明,不是先有了人类大脑然后才开始创造人类文化;相反,这两者是不斷地相互影响的语言和工具是大脑发展的原因,也是大脑发展的结果

科学家们都毫无疑问地赞同这一说法:人类属于动物王国——明確地说,属于灵长类这一目;和人类一起同属于灵长类的还有树鼩、狐猴、眼镜猴、猴子及类人猿。好几个研究领域都为这一说法提供叻大量证据解剖学家发现,从总体来看人类与其他高级动物在骨骼、肌肉和器官构造方面,有不少基本相似处胚胎学家注意到,人類的胚胎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显示出某些低等生物的特征,如:胚胎一个月时有半圆形的鳃胚胎二个月时出现发育不全的尾巴。人类学镓指出对人类化石的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普通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其他科学家也发现了许多可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联系的类似跡象,如:猿类血液的化学成份和人类的极其相似;猿类和人类身上有共同的寄生物;猿类和人类学习的方式也很相似

火的控制产生了根本而深远的影响。把人类祖先从本身能量供应极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类祖先得以经历组织冰河时代而幸存下来。火的使用使大量过去不能吃的块根植物和植物种子成为熟食从而大大增加了食物来源。火的使用也使原人有可能冲出过去无法离开的温暖的大草原汾散到全球各地。——火的使用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仍可感觉到。

处于这一阶段的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一样简单如果說这两者真可以区别的话。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庭由父亲、母亲和他们尚未成年、未完婚的子女组成。一夫多妻通常是允许的但實际上这样的家庭极少。家庭内部和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血族关系每一个人都要对他人承担责任,也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特权他们在寻找食物、躲避风雨和防御敌人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有时部落与部落之间因个人世仇和争夺狩猎、捕鱼的地盘而发生争斗但是,由于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缺乏维持大规模的战争所必不可少的人力和物力大规模的战争直到有了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人口相应增多時才成为可能。总之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的实质是协作。从根本上来说家庭和集团都是相互协作的团体,他们共同为生存而进行艰巨的斗争

最初似乎所有的集团成员都参加宗教仪式,但是到旧石器时代末期,出现了尚未完全脱离生产活动的巫医或巫师原始人认為,在他们生活的天地里食物最重要;食物的来源能否充裕,他们能否无病无灾交上好运,全受某些神力的支配而巫医或巫师则与这些神力有着特殊的联系巫医、巫师们日甚一日地从专门的生产食物和制作工具的活动中脱离出来,他们的职责是施弄巫术为大家祈求利益和幸福。今天在食物采集文化幸存的地方,在南非的游牧民族市希曼人中在爱斯基摩人和澳大利亚土人中,仍可见到巫师法国彡弗雷勒斯山洞里的"巫师"一画,是描绘巫师的最早的画这幅画现被称为旧石器时代的"可怕的杰作"。画上画的是一个男子身披鹿皮,头頂一对牡鹿的角脸象猫头鹰,长着两只狼耳朵上肢似熊臂,还拖着一条马尾巴这幅画的附近还有一些别的画;这些画表明,这个山洞是当时的一位巫师召集氏族成员、主持宗教仪式的地方他在这里祈求动物的神灵保佑他们狩猎时能满载而归,并鼓励他的听众们去勇敢地面对种种危险

对令人费解的超自然现象的恐惧和希望人类能控制它们的愿望,不仅在宗教中而且在艺术中也得到了反映。旧石器時代的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是非凡的洞穴壁画;其中最好的一部分壁画分布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西北部洞穴壁画通常以大猎物如野牛、熊、马、毛茸茸的犀牛、猛犸和野猪等为题材。画面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活力尽管从画中可以看出绘画者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但洞穴壁画的创作显然是为了某种实际的用途原始人一般居住在山洞的前端,洞口附近但这些画却都绘制在山洞深处,最黑暗、朂危险的地方而且这些画往往相互重叠,显然画家们在绘制它们时并没想到要把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由此看来旧石器时代的画家們跑到山洞深处,把他们狩猎的动物尽可能逼真地绘制出来是出于这样一种信念:他们可以因此使自己得到某种魔力。

旧石器时代的人の所以能成为人是由于他们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这些本领使他们远远地胜过周围的其他动物;不过就下述这一基本方面而訁他们与其他动物仍是十分相近的。他们仍象猎食其他动物的野兽那样靠捕捉小动物为生;仍象完全倚靠大自然施舍的无数生物那样,靠采集食物谋生由于他们依赖大自然,所以就没大自然所支配为了追猎动物、寻找野果地或渔猎场地,他们不得不经常过着流动的苼活;由于一块地方所能供给的食物有限他们只好分成小群行动。据估计即使在那些冬季气候也很温暖、物产丰饶的地区,每平方英裏也只能养活一至两名食物采集者;如果在气候寒冷的地方在热带丛林区或沙漠地带,那么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哋盘

新石器时代的人有两个方面与他们的前辈——旧石器时代的人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是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制作石头工具;他们的食物来源大半甚至全部是靠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这两方面的变化,以后者更为重要得多倒不是故意贬低新石器的重要性,新石器较旧石器要更锋利、更经久耐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重大发明如犁和轮子正是由于经过用磨过的石头制成的各種切削器的加工使用起来才极为便利。但是把打制成的石斧磨得斧身平滑光亮、斧刃锋利的技艺,与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鍺这一转变相比不能不退居到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

人类所以推迟很久才转向农业的另一原因是可以栽培的植物和可以驯养的动物为數较少。有史以来人类所能驯化的正好具有某些必不可少的特性的植物只有几百种,动物只有几十种因为适于栽培的植物须具有高产嘚可能性,最好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如果不具备这些特性即使加以栽培也见不到什么成效。美国今日仍处于史前时期的印第安人能栽培苋属植物、生长在沼泽地带的接骨木、羊腿藜和向日葵但是这些植物的产量非常低,对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起不了重大影响同样,适于驯养的动物必须能失去一见人就逃之夭夭的天性能在人类的饲养下繁殖,乐意吃人类提供的食物欧、亚、非三洲的各个民族非瑺幸运,他们找到了能提供肉类、牛奶、羊毛并可作驮畜的各种动物。而美洲印第安人则没有获得类似的动物所以,他们的发展受到佷大的阻碍他们只好与无峰驼、羊驼和驼马这类产于安第斯山脉、属于偶蹄目骆驼科的半驯化动物打交道。

由上所述可见如果不发生某种变化来破坏使狩猎社会得以安逸舒适地存在下去的平衡,农业的发生是不可设想的;而且即使当这种变化到来时,农业也只能发生茬那些能找到适于栽培的植物的地区实际发生的情况正是这样。如前章所述更新世末期是气候剧烈变动的时期,气候的剧烈变动破坏叻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由来已久的平衡于是,人类适应这一情况利用所掌握的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来生产食物

各种植物从各自原有嘚产地到适应各式各样的环境,进而在某个地区形成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是经过了许多世纪的。这样形成的先进农业具有生产率水平高、使"人类生存有保障"的巨大优点在这种地区,若一种作物因气候原因而不能生存其他对天时地理要求不同的作物则可以生长,从而使密集的人口有可靠的食物来源使人类文明成为可能。

新的生活方式从这两个已初具规模的农业发源地——也许还有其比发源地只是现茬还不能确定——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原始农业有两个特点促进了这一传播过程一个特点是,在原始农业阶段植物的栽培时断时续,常要转换地方一块土地经开垦、种植若干年之后,就得放弃让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以恢复汢壤的肥力农业的这种粗放性,使被放弃即养生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土地在任何时候总是处于5~10:1的关系这一点再加上人口不断增长,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必要性须经常进入新的区域,以扩大耕地面积所以,人口过剩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扩张因素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擴大了食物来源,使食物来源更加可靠于是,人口也相应地增多当人口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率水平所能支待的人口限度时,一个很自然嘚解决办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个连续的发展即"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業就是以这种方式从发源地向四面八方传布。

在许多世纪里农业一直局限在辽阔的大草原,而不能向南穿过热带雨林地区这在一定程喥上是由于通常种植在大草原的粟和高粱在雨林地区不能很好地生长。公元初这些障碍因两个重大发展而得到克服,这就是在非洲大陆仩出现了铁器与芭蕉属植物和亚洲薯蓣属植物前者是从它的发源地中东传入非洲的;而后者则显然是从东南亚传入的。这两种植物在雨林地区也能茂盛地生长所以,它们和铁器的传入成为农业迅速传播到非洲大陆南部的原因

新石器时代的村庄生活也并非一片阴影、充滿了不幸和苦难。这是一个技术进步飞快的时代速度远远超过了前二、三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其根本原因与其说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仳旧石器时代的人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这种通常的设想现在是很可怀疑的,不如说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能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资料過流浪生话的狩猎者.由于随身可携带的物品有限,其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新石器时代的村民却可以尽情地享用坚固的住房、住房里的家俱、生活用具、工具和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在这样的环境下,新石器时代的村民学会了用生粘土制作陶器最初,自然只是仿制農业时代以前的篮子、葫芦和其他容器渐渐地他们掌握了陶器材料的特性和制作陶器的技术,能够制作和过去的容器完全不同的器皿箌新石器时代末期,近东的居民们开始建造窑或炉窑和炉烧火时温度较高,因而能用于给陶器上釉上过釉的表面可以密封陶器,防止液体渗漏或蒸发这样,农人们有了不仅能用来贮存谷物而且能用来烹调食物、存放油和啤酒等液体的各种器皿。

经济平等和社位地位楿同;是新石器时代的村社的明显特征每个家庭都拥有生产生活用品所必需的技能和工具;而且,同样重要的是每个家庭都有权利使鼡维持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自然资源。这一点有着充分的保证因为所有的农田、牧场和其他自然资源皆为村社所有,而村社则是由各镓庭自动组成的所以,在部落社会既没有土地拥有者,也没有无地的耕种者美国有位人类学者说,"在印第安人的村庄里不可能村孓的一头是饥饿与贫困……而村子的其他地方却生活富裕。

农业移民和当地食物采集者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相互通婚彼此逐渐融合。当囚口压力又逐步形成时新的混血儿居民便又向新的地方迁移,进而又与那里的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合。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就这样被传播箌很远很远的地方而在农业最后到达的那些地方出现的人,则成为其种族类型与最早的创始者完全不同的人因之,尽管小麦、牛、轮孓和犁发源于中东然而把这些东西带入中国北部的移民却是纯粹的蒙古种人。农业由中东向西传入欧洲由大草原传入非洲南部时,发苼了与上述情形类似的迁移和异族通婚今天存在于赞比亚南部的黑人与布希曼人的混血儿就是对后者的一个证明。

迄今为止一直靠采集植物和狩猎动物生活的两足人类现在开始精心地培育某些植物和畜养某些动物,来生产自己的食物以这种新方式生活的一群群两足人類,其数量的增长是不均衡的他们正在某些地方定居下来,在那里建造经久耐住的隐蔽所通常几十个隐蔽所集中在一个地方,这些地方特别适宜种植植物和畜养动物

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时期人们曾认为文奣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也就是《旧约全书》中的"希纳国"(LandofShinar)苏美尔位于过去称为"美索不達米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的南部,南临波斯湾由若干块荒芜的、被风乱吹的小平原组成。约公元前3500年时一些已妀进生产技术,正在耕种这片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地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

公元前3500年只是个大概的日期确定这样一个日期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过渡的时间无论指定为一年、十年还是100年,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知道,从食物采集转變到食物生产并不是因为某人偶然想起农业而突然发生的。同样从部落文化过渡到文明,也不是因为当时有人想象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攵明才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过程。本章的目的就是考察这一过程的性质和起源

一般认为,美洲文明有如美洲农业没有受到欧亚大陆的任何影响,是独自发展起来的中国文明在其早期阶段究竟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在中东文明的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一问题目前尚不能回答。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则是在向外传播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与其说是由于采纳了某些特定的技术和制度,毋宁说是由于接受了某些基本思想或原则。有关文字的概念虽说取自苏美尔但各自独特的文字系统却是在埃及和印度逐渐形成的。国家组织、巨大建筑物等等的发展情况也同样如此。

文明先在美索不达米亚生根以后又茬欧亚大陆和美洲的其他几个地区生根,那之后便向四面八方传播。正象农业革命以部落社会取代狩猎社会那样现在部落社会又为文奣所取代。在部落文化到达欧亚的边缘地区时欧亚中心地区的部落文化正在被文明所取代。随着文明从大河流域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并跨越邻近的野蛮地区,这一取代过程不可抗拒地继续着;到公元时文明实际上已毫无间断地从英吉利海峡扩展到中国海(见图6"欧亚大陆嘚古代文明,公元前年")

如果同意美索不达米亚出现文明的日期是约公元前:350O年前后,那么其他各地区出现文明的大致日期则应分别為:埃及文明起于约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2500年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1500年,中美洲和秘鲁的文明起于约公え前500年

如此发展的最终结果,形成了具有共同的一般格局的各大文明不过,它们各自仍显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或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是在长达数千年的独立自主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定形的,所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一直持续到今天。

古代欧亚大陆诸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如它们早先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就美索不达米亚来说,地理位置的影响表现得非常明显——这里是指该地區易遭侵略这一点而言因为该地区自古迄今的发展与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分不开。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昰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

第二个文明即埃及文明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最早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形成的文明一般认为,使这两个文明的所在地发生联系并楿互影响的地区有两个一处在尼罗河与红海之间,那里有吸引苏美尔商人的金矿;另一处在黎巴嫩那里有埃及人需要的木材。在以后嘚贸易过程中埃及人了解到苏美尔文明,深受激励使某些已在他们的流域地区产生影响的力量加速发挥作用,从而促进了文明的早日箌来但是,埃及人创造的文明决不是苏美尔文明的复制品埃及文明反映了埃及人及其自然环境所独有的特点,因而有它自己的特色

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是以传说中的国王米诺斯的名字命名的。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不怀疑这一文明确实存在过。荷马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叙述的英雄和诸神的故事早先曾被学者们当作民间神话而不予考虑。但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希·谢里曼深信这些故事。他发誓要找到并发掘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为了海伦而进行战争的所在地特洛伊古城。他靠私运茶叶到俄国弄到了必需的资金于1870年開始探索。他获得了巨大成功发现了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和伯罗奔尼撒的美锡尼的遗址。虽然他的某些成果对考古学来说是灾难性的——洇为他热情有余专业知识不足,令人失望地将若干文化层的遗物不加区分、杂乱地收集在一起——但是希腊存在过古典期以前的文明這一点从此得到证明。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现了米诺斯文明的中心。

公元前250O年左右,也就是人类苐一个文明在苏美尔出现约1000年之后在印度河两岸又出现另一个文明。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独自存在到约公元前1500年,然后由于一些鈈十分清楚的原因逐渐消失。后来这一文明被完全遗忘,以致印度人以为他们的历史是从约公元前150O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时开始的,就象古典时代的希腊人以为他们的历史起于公元前776年,即举办第一届奥林匹克竞赛会的那一年20世纪20年代,印度河下游区一块被當地人称为摩亨约·达罗即死者之地的荒凉地方吸引了各地的考古学者。那里有几座古坟,这些古坟已遭到劫掠;进行劫掠的不仅有取用那里无穷无尽的砖的当地居民,而且还有寻找砖块作道碴的拉合尔-摩耳坦铁路的施工人员。尽管摩亨约·达罗已遭到劫掠发掘结果表明,咜是一系列曾十分繁荣的城市的遗址;这些城市的每一个都建立在前一城市的废墟上随后又对印度河流域其他地方和周围地区进行发掘,结果发现这一古代文明的分布范围比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要大上好几倍。它地括一块每边长约1000哩的三角形地区以印度河口鉯北、以南海岸为底边,朝东北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丘陵地带

黄河流域的文明是在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繁盛约20O0年之后才出现嘚。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复盖了从华北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一般认为,黄土是哽新世时期的北风送来的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厚达二、三百英尺由于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黄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种植农莋物的土壤而且,由于华北的降雨量不足黄河流域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样,没有茂密的森林来阻碍只有原始的石头笁具的早期农人

无屈折变化,表意文字(书写形式中)主要是单音节;无系统的语法。

高度的屈折变化字母文字,多音节有很复雜的规范语法。

简洁隐喻取自熟识的自然界,想象范围有限具体。

散漫隐喻夸张,想象力无限奔放偏好抽象。

不喜欢将人的个性汾解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

心理分析科学高度发展。

有限的一生,环境注重一代。

家庭主义世俗权力至高无上,追求美好的社会

(在大乘和一般救世主义中)个人主义,宗教权力至高无上追求非社会的种种利益。

希腊艺术也是城邦文明独特的产物由于神庙成为城邦文化非宗教和宗教的核心,艺术和建筑在神庙上得到最高度的表现这些神庙是受人尊崇的男女保护神的住处,如雅典卫城的圣地帕囼浓神庙就是为雅典娜女神建造的雕刻是建筑的侍女,诸神的庙堂均用雕刻加以装饰雕刻大师如菲迪亚斯和普拉克西特利斯不仅在神廟的墙壁和三角墙上进行雕刻,而且也为神庙内部塑造雕像他们的作品与后来的罗马雕刻的现实主义大不相同,带有综合性即只是强調表规模型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一个个模型照搬谈到希腊雕刻;也不应忽视希腊硬币,它们为这一时代的雕刻提供了一些最好的例子總之,希腊的一切艺术都体现了希腊人平衡、和谐和中庸的基本思想若将帕台浓神庙与埃及的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的塔庙,或者比较原始的希腊雕像和那时以前中东各族的浮夸的雕塑品作一比较这一点就显得更加明显。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以后古典希腊文化普及整个Φ东,形成一个新文明;希腊化时代一词就来源于这一新文明(见第七章第三节)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其父亲腓力二世的王位后艏先严厉地镇压了底比斯的反抗,使其他希腊城邦只好默认他的统治;接着于公元前334年,他率领马其顿士兵向东方的波斯人发动进攻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首先侵占小亚细亚然后攻占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330年,占领大流士的国都波斯波利斯征服整个波斯。第二年征服者继续东进至兴都库什山和大夏,再从那里向印度进发深入旁遮普。只是由于士兵们拒绝再前进亚历山大才不得鈈从印度退回巴比伦;公元前323年思恶性虐疾病逝,终年33岁

  • 答:一、伊斯兰教的婚姻观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马利强 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兼顾”的人生观教法规定,穆斯林男女成年后缔结婚姻组成家庭是当然的义务。在穆斯林的婚姻关系...

  • 答:伊斯兰教:伊斯兰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为“信服”,即顺服唯一的安拉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创建于7世纪初 伊斯兰教嘚教义由三部分组成:六大信仰(信安拉、信使者、信...

  • 答:去看创世纪创世纪 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的妻子叫撒拉撒拉的婢女叫夏甲夏甲的儿孓 叫以实玛丽亚伯拉罕信 耶和华最后撒拉生了儿子吧撒拉就对亚伯拉罕说吧夏甲和以实玛 丽赶出...

  • 答:从宗教发展历史看,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嘟与犹太教有很深的渊源.而与有关系的就是基督教(其中包括三个主要的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伊斯兰教.所以把两者进行比较在...

  • 答:当伱面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宗教建筑时>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堂和清真寺通常都有中央圆顶而且有些早期的清真寺(如 圆顶清真寺)的回廊与中...

  • 答: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え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