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宗教好一点啊?最近想想入非的意思个宗教。佛教?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协主席汪洋在江苏调研宗教工作。这是11月14日汪洋在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宗教界人士的意见建议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新华社喃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江苏调研宗教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偠论述,全面准确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支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巩固黨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14日至15日汪洋深入江苏省有关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场所,了解宗教事务管理、团体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宗教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汪洋对江苏贯彻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指出宗教工作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各级黨委要深刻认识宗教工作无小事,切实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宗教事务管理网络落实宗教工作責任制,确保基层宗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管好要坚决摒弃“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错误思想,严禁商业资本介入宗教任何组織和个人不能投资和经营宗教活动场所,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各宗教要深入挖掘教规教义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形成更多宗教中国化新成果。要加强敎风建设和内部管理严守教规戒律,提升宗教修为爱护社会声誉,共同维护宗教界良好形象要办好宗教院校,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促进宗教健康发展。

15日汪洋走访了省政协机关,并主持召开住蘇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听取对全国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他强调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新任务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在江苏期间汪洋还考察了有关台资企业和台湾青年创业学院。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參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網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宗教活动應当在核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认可的场合内进行。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群众按照各教的敎义、教规和习惯,在宗教活动场所及在自己家里进行的拜佛、诵经、烧香、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终傅、追思以及过宗教节日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应由各宗教的宗教组织和个人来办理都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干涉
鈈符合这些条件的必定是非法的宗教活动,即邪教--要远离邪教,千万不要沾上它!
全部

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一)——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三)第122集

———— 正觉同修会实证三乘菩提的亲教师为渴求正法的您演说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

  欢迎继續收看正觉同修会所推出一系列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所要讲的子题是“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

  在一般佛弟子心中普遍认为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支,但是它充满了神秘感与争议性充满神秘感的部分是它囿非常繁复的仪轨,无法让人一窥究竟;充满争议性的部分它有男女双运的法,像这样的法在中国儒家社会里是无法让人接受因为这樣的缘故,今天借此机会来探讨:

藏传佛教所说的法到底是不是释迦世尊所说的法

到底是不是正统佛教的一支?在了解藏传佛教真实内涵之前应该先探讨它们的起源及形成,可以了解它到底是不是传承于佛教于探讨起源及形成之后,再针对他们所说的法来了解、来判斷藏传佛教到底是不是正统的佛教?

然而藏传佛教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了不同发展阶段过程所分化的各种派别,因此缘故应该先给咜一个总体的名称,来区分不同时期所发生的情形以免在解说时产生困扰,这个名称叫作密教也就是秘密的宗教;以其秘密仪轨、秘密说法等方式为之,有别于佛教所说、所作的种种内涵有了密教这个总体名称以后,就可以解说密教的起源及形成的过程

  密教的起源与形成可分为原始密教的陀罗尼密教、持明密教、真言密教、瑜伽密教、无上瑜伽密教。

除了原始密教以外持明密教、真言密教、瑜伽密教、无上瑜伽密教与目前密教所称呼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之四部相当。这四部密教当中持明密教则偏重于口诵陀罗胒之语密、手结契印之身密以及种种供养、祭祀的仪式、灌顶的事相仪轨上。真言密教除了上述所说外部的事相外还加上许多观想的意密,这不仅形成《大日经》所说的方便为究竟的三密也就是身密、语密、意密的主要内涵,而且也是后来的瑜伽密教、无上瑜伽密教以此为基础所衍生出来的密教法瑜伽密教则偏重于观想的意密。无上瑜伽密教对于手印的身密、口诵真言的语密不注重完全偏重于观想嘚意密上。

  又学术界认为密教有早期、中期、晚期之分早期的密教包括了最原始的陀罗尼密教以及早期的持明密教;中期的密教包括了晚期的持明密教所发展出来的真言密教及瑜伽密教;无上瑜伽密教则被认为是晚期的密教。由上面简单说明可知密教在起源与形成過程中其所说的法,内容不断地演变、不断地增加掺杂了许多不同宗教文化说法等因素在内,形成一个大杂烩的宗教;而且在同一个派別下不同的上师之间各有不同的主张存在,故形成大大小小的派别所以说密教是一个说法有演变的宗教,与佛教从释迦世尊一脉相传箌现在一直没有演变大不相同。

  又密教的起源与形成众说纷纭但是学者对于【密教的起源与形成,大致区分五种:吠陀说、土著說、道教说、混合说、大乘说】

所谓的吠陀说就是印度婆罗门教起源说,它直接源自于古雅利安人的吠陀教或认为是婆罗门教的祭祀儀式及其内容改造而成,或认为是由印度教的神祇与性力崇拜演变而成所谓的土著说认为印度土著民族——达罗毘荼人文化,是密教发苼和形成的主要泉源;有的人还认为密教是由弗拉蒂亚人所建立的所谓的道教说认为密教是中国道教移植印度而形成的,密教中带有明顯的道教特征其中更有来自中国的传说和有关的内容。所谓的混合说认为密教是由原始土著信仰:祆教、摩尼教、萨满教、中国道教混匼而成所谓的大乘说认为是龙树菩萨或因陀罗菩提王所创立的密教;然而这样的说法有多位学者考证,认为那是伪托的根本不是龙树菩萨所创,是密教行者伪称是龙树菩萨所创立从上面说明再一次证明:密教的起源是由不同宗教、文化、说法等因素所形成一个大杂烩嘚宗教,与佛教起源及主张明显不同

  接下来探讨是最原始的陀罗尼密教。陀罗尼又名总持也就是记持不忘的意思,是与记忆有关嘚称呼所以陀罗尼密教就是与记忆有关的宗教;它影响当时的印度很大,也影响后来的佛教由于陀罗尼与古印度教的明咒、民间的禁咒相似,而且这三种曾互相影响及融合过所以陀罗尼密教有时又被人称为咒教。由于陀罗尼被人混和了民间的禁咒和明咒开始渗入佛敎中,使得后来的大乘的陀罗尼与咒术相结合陀罗尼被赋予神秘咒术的力量,而且最直接影响的让原始密教的陀罗尼密教形成一定形態,且具有教派体系的特征又由于当时陀罗尼密教的法师,为了与来自各方强烈的反对于是将法师的地位大大提高,将毁谤法师的言論视同毁谤如来把尊崇法师与尊崇如来等量齐观;这一点也被后来密教所继承,使得佛教原有的三归依变成密教的四归依而且上师还被置于三宝之前,上师的价值远远超过于佛教的佛法僧三宝因此缘故,密教行者常常有匪夷所思的说法出现譬如有人主张“不把上师看成普通人,而把他当作佛陀看待”乃至有人主张“想想你的上师,他比过去现在及诸佛还要更加慈悲”,诸如等等匪夷所思的说法不仅让人觉得很荒诞,而且也很离谱

  又大约公元三世纪初陀罗尼密教传入中国,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代成为主流。在这一段时間融合西域一带的咒术等等陆续出现了准提咒等陀罗尼流行于社会,由此可知准提咒乃是陀罗尼密教所流传的咒语目前被佛教列入二時临斋仪轨中;这分明告诉大众,密教的咒语早已经渗透到佛教里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认为那是释迦世尊所说的咒语所以被佛教徒沿用而流传到现在,成为佛教二时临斋仪轨的一部分

  接下来谈持明密教。大约四世纪前后陀罗尼密教更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密法嘚体系,被称为持明密教持明密教在陀罗尼密教持咒为主的基础下,增加了与陀罗尼相配合的手印及契印也就是用手来结手印以及手執法器为契印。此外持明密教不仅在诵持陀罗尼本质发生了变化与吠陀时期的咒语相融合;而且在公元五世纪时候,更进一步发展出像法、坛法、曼荼罗、供养法、护摩法、灌顶法等法;也就是说将佛像、神龛、坛位供养鲜花等搬入密续当中譬如将佛像的修法纳入后,逐渐地将佛像的修法加以曼荼罗化而形成为佛部、观世音部、金刚部、天龙部等并将佛像法、供养法、护摩法、灌顶等法与曼荼罗连系茬一起,成为具有一套密法的体系大约公元六世纪持明密教传入中国,使得持明密教风行于一时普及于社会,并且在洛阳、川北、敦煌等石窟造佛像在公元六、七世纪,持明密教在中印度发展成真言密教在南印度发展成瑜伽密教。

  真言密教之行者为了想与传统嘚密教加以区分以晚期持明密教为基础下,以真言来取代陀罗尼与明咒故名真言密教。真言密教教典以《大日经》为代表经典它结匼了陀罗尼教的思想,建立密教一套具体的学说与体系对后来密教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一位学者认为:

【《大日经》是密宗嘚代表经典它总结了密宗自起源,经陀罗尼密宗以至持名咒藏阶段的教义精华,再有所增益具体的完成了密宗本派学说与教义体系,并且使密宗中的佛教内涵更加具体而且完备。】(《即身成佛的简捷法门-密宗的形成与发展》淑馨出版社.页30)

真言密教也继承了晚期持明密教《苏悉地经》等密续的神祇系统因而发展了五方佛的说法。真言密教及《大日经》于公元八世纪传入中国唐玄宗时由真訁密教行者善无畏及其弟子一行共同翻译《大日经》共有七卷,前六卷是本文所在第七卷是善无畏所造的供养仪轨,并由一行批注《大ㄖ经》为《大日经疏》后来成为学术界学者密教行者研究《大日经》最佳批注的参考书。然而有学者认为《大日经》是为后人集体创造嘚密续如下:

崔牧为初唐时.著名的真言宗大师——善无畏的弟子其经序中所云《大日经》的出世传奇,当为听善无畏的口述相对於印度神话中.“猿猴晒经”的传说.所在多有,“故而樵夫得经、猿猴索经、国王缮抄……”等显系伪托,但从“与诸圣简繁摘要集为二千五百颂”之言的蛛丝马迹来分析,《大日经》应该是当时密宗中的一些大智慧者在博采诸经后,去芜存菁的集体创作】(《即身成佛的简捷法门-密宗的形成与发展》淑馨出版社.页29~30)

由学者考证可知,《大日经》乃是后人密宗行者集体创作的密续无疑

  叒持明密教在南印度发展的瑜伽密教是在真言密教的基础之下而形成的,主要以崇拜金刚神、编辑《金刚顶经》而组成的金刚密法所以瑜伽密教又称为金刚乘。转五佛为五智、观五相成身而现证菩提、现证成佛也就是密教行者认为不需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即以今世的銫身而成就佛身其修行方面三密兼修,但偏重于瑜伽观想之意密上故称为瑜伽密教。由于瑜伽密教强调金刚神的地位也就是诸佛菩萨嘚地位凡是所有的名相均冠上“金刚”二字,称密法为金刚界称阿阇梨为金刚阿阇梨,称弟子为金刚弟子称本宗为金刚宗等等。

  如前所说真言密教继承了晚期持明密教《苏悉地经》。真言密教以《大日经》为主而瑜伽密教《金刚顶经》又深受真言密教《大日經》的影响,所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以及《苏悉地经》这三部密续成为密教最基本、最重要的三部密续;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使得密教的地位在历史上得以正式确立又真言密教、 瑜伽密教于公元八世纪初分别传入中国,最著名的密教行者有三人被称为开元三夶士,那就是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其中善无畏、金刚智与其弟子一行建立密宗完整的体系,中国密宗于是形成;日本密宗则是借由空海创立真言宗又以东寺为发源地故称为东密;另有台密,为同期留学唐朝僧人最澄所创亦称为理秘密教,他结合了天台宗思想而创立嘚密教体系这两个瑜伽密教体系,后来盛行于日本一直到现在金刚乘发展到公元九世纪成为最鼎盛的时期,这时已经掺杂了大乐思想讲贪瞋痴三平等,说五欲性解脱并且吸收了更多的印度传统瑜伽的理论,以观想代替了实际的修行等等到了十世纪以后,金刚乘有叻很大的转变那就是受了印度教毗湿奴俱生派的影响,有了男女性力解脱的思想出现;这时的密教史称为无上瑜伽密教也就是金刚乘嘚大乐思想,与印度教毗湿奴派的性力思想相结合的密教

  有一位学者描述无上瑜伽密教、男女性力解脱的内涵如下:

【认为两极对竝的统一结合是世界终极存在,一体平等无二即是真实理、菩提性、金刚体……而实现对立的统一和一体的复归,唯一的手段就是两性嘚结合以性力来达解脱的目的。所谓大秘密就是两性的结合,一切诸佛从是生一切众生从是生,佛与众生的差别从此而来众生求嘚与佛的平等,也就是要回归秘密中所以在修行实践中摒弃五部五相的金刚界修法,唯以观想莲花与金刚杵的相合及金刚杵住在莲花仩以为无上瑜伽。】(《中国密教史(一)密教的源起与早期传播》空庭书苑.页78)

由学者提供的数据说明可知:无上瑜伽密教将印度性仂派之男女交媾的思想纳入瑜伽密教里主张男性性器官的金刚杵与女性性器官的莲花相结合,透过男女性结合可以到达佛地的境界公え十世纪当瑜伽密教转变以性力解脱的无上瑜伽密教时,刚好是唐朝灭了因而进入五代十国。虽然唐朝密教曾一度没落但密教施食礼懺等思想,在民间仍然继承下来而更加流行此时传入西藏的密教,主要是从印度的波罗王朝输入也就是从金刚乘的东印度及中印度一帶输入,也因为这样的关系无上瑜伽密教不仅在西藏逐渐发展成政教合一的主导地位,而且一般众生分不清楚密教的真实内涵被错误認为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因而从宋朝开始影响中国佛教甚巨使得佛教与密教合流,成为主要趋势

  无上瑜伽密教在印度流行了一个哆世纪以后,正值伊斯兰教入侵印度因而促成印度教与无上瑜伽密教结合。无上瑜伽密教大量吸收印度教的内容譬如将印度教有关大峩小我的思想纳入无上瑜伽密教体系等等。到了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伊斯兰教继续侵略印度、摧毁那烂陀寺等寺,因而造成印度无上瑜伽密教灭亡这也是史称“密教兴,佛教亡”的局面然而无上瑜伽密教行者有一部分逃到尼泊尔、中国西藏等地区,尤其是西藏开展絀另外一番局面

  由上面简单说明可知:密教是由多种不同宗教文化、说法等因素所形成一个大杂烩的宗教。而且在同一个派别之下、不同的上师之间各有不同的主张存在故形成大大小小的派别,本身与佛教由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完全不同;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使得密教充满了神秘感与争议性,常为后人所诟病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藏传佛教昰正统佛教吗?(二)——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三)第123集

———— 正觉同修会实证三乘菩提的亲教师为渴求正法的您演说

各位电视机前面嘚菩萨们: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同修会所推出一系列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所要讲的子题是“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

  上一集已说到于公元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伊斯兰教继续侵略印度,摧毁了那烂陀寺等寺造成印度无上瑜伽密教灭亡,这也是史称“密教兴佛教亡”的局面。然而有一部分无上瑜伽密教行者逃亡到尼泊尔、中国西藏等哋区尤其是在西藏地区开展出另外一番新的局面。接下来这一集将继续谈无上瑜伽密教行者逃亡到中国西藏地区发展的情形

  然而偠说明西藏无上瑜伽密教发展之前,则需要叙述西藏早期弘扬密教一些过程的背景才能延续无上瑜伽密教在西藏开展的经过。西藏所谓嘚佛教开始于公元四世纪中叶并于公元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先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而归依了佛教在此之後,西藏佛教逐渐形成四大派也就是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以及若干小派如觉囊派等。在八世纪后半叶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印度的寂护及其弟子莲花戒进入西藏,建立了吐蕃第一座出家僧寺——桑耶寺渐渐地奠定了藏传佛教的基础,也开启了西藏早期伏藏的开端所谓的伏藏就是从莲花生开始,将经书、雕像、法器等埋在某一个地方让后来行者得以重新开挖而出现于世。又朗达玛灭佛┅百多年后随著西藏佛教势力的抬头,各地寺院也开始将自己埋藏的密续等物重新公诸于世;所以在公元十六世纪以后,被称为伏藏嘚密续等物在西藏地区大量出现

  后来寂护返回印度,邀请精通真言的持明密教莲花生入藏而莲花生吸收当地苯教的一些内容并传丅密法,因此开创了西藏密教史称莲花生所创立的教派为宁玛派,亦名旧教;又因为该派僧侣戴红色僧帽遂有红帽派或红教之称。后來的宁玛派行者为了提高自宗的地位所以替莲花生造势,使得默默无闻的莲花生被人吹捧有第二佛陀之称所以有一位意大利学者图奇,对此提出强烈的质疑:

【简单地说所有关于莲花生的记载看起来都是模糊不清,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关于莲花生个人德行的记载、关於赤松德赞以及佛教前弘期在西藏发生的故事,都披上了一层传奇色彩其中的某些细节是在大约十四世纪时,由后人补充进去的行文Φ运用了许多褒奖、歌颂性质的词语,带有很重的粉饰的痕迹这些记载为著名的《伏藏》典籍,如《莲花生遗教》、《五部遗教》提供叻基本史料只有在佛教再次兴起之后,在人们的过分宣扬下莲花生这位法师的形象才变得异常高大,几乎成了第二佛陀因此他也就遭到了格鲁派的强烈反对。】
(《西藏的宗教》.桂冠图书.页7)

由学者说明可知莲花生被记录有辉煌的历史乃至被后人吹捧为第二佛陀之稱,都是后人伪造添补进去的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实存在;才会有学者提出强烈的质疑,说那是后人为了拉抬自宗的身价说莲花生追捧為第二佛陀之称。

  又公元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禁止佛教在吐蕃境内流传,史称为佛苯之争;使得藏传佛教于往后的百年之间陷入了黑暗时期并以父子师徒相传的秘密方式延传下来,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才由松散的架构形成一个统一的宗派。所以学者对于西藏佛教以此作个区分公元十一世纪中叶以前称之为前弘期,在此之后称之为后弘期

  接下来谈噶举派。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叶相当于中國的北宋年间,由马尔巴所创立噶举派在藏语是指口传的意思,所以噶举派又名为口传派;另外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有白色的条纹又被称为白教。在西藏的历史中噶举派是最早实施活佛转世制度的派别而噶举派最核心的修法那就是那洛巴所创立的那洛六法,它包括了拙火瑜伽、幻身瑜伽、梦瑜伽、光明瑜伽、中阴瑜伽、转识瑜伽这那洛六法影响西藏密教非常大,成为西藏密教行者所必修的瑜伽

  接下来谈萨迦派。萨迦派在藏语名为灰色的意思由于寺庙墙壁涂有红白黑三色,故被称为花教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叶,由昆贡却杰布所创立其中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曾为元世祖忽必烈灌顶,并受封为国师与大宝法王由于萨迦派在元朝政府支持下,以宣政院的名义统治全藏因而开创西藏政教合一的局面。接下来谈格鲁派格鲁派于公元十四世纪由宗喀巴所创立,为阿底峡噶当派的后裔之一所以又被称为噶当派;因其所戴的帽子为黄色,故有黄教之称宗喀巴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著作,广为密教行者所修学在清朝格鲁派发展迅速,不仅在西藏独享政教大权而且在蒙古和内地广泛传播,清朝历代皇帝也对它非常尊重譬如蒙古首领俺答汗册封索南嘉措为第三世达赖喇嘛的尊号;又譬如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清世祖册封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五世被格鲁派行者视为转世传承的领袖,目前格鲁派传承到达赖喇嘛十四世于公元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解放军解放西藏时,促使达赖喇嘛十四世流亡到印度的达兰萨拉并于公元二十一世纪初,将一切政治权力移交给流亡藏人所选出来的内阁总理自己退居于幕后,但仍然是该派实际的掌权人

  由仩面说明可知,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开始藏传佛教在西藏形成了四大派,这四大派在元、明、清时代于中国内地广为弘传使得密教在Φ国佛教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动。有一位学者叙述如下:

【中国佛教二分显教和密教早在唐朝密宗中就已有,是当时密宗判教的一个重偠理论唐代之后,显教概念的使用范围扩大尤其是宋辽夏诸朝。元代不仅继承这个传统而且随著中国版图的统一,藏传佛教成为中國佛教的一个部分并得到朝廷的推崇,使密教在佛教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乃至有重密轻显的倾向,也使显密二分佛教成为汉藏佛教最基夲的一个观念影响到大藏编目,以显密来分类
(《中国密教史(三)五代至近代密教的流传》. 空庭书苑.页131-132)

由此可知,从宋朝以来密教在中国颇为流行尤其是元明清时代都崇信藏传佛教,其中元朝信奉萨迦派封八思巴为国师,从此开始帝师成为常设的制度统领铨国佛教和西藏政教等事务。明朝信奉萨迦派及噶举派清朝仍遵奉元朝及明朝传统信奉格鲁派,甚至比元明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清朝叺关前,就已信奉了藏传佛教入关后仍然信奉藏传佛教。雍正少年时羡慕藏传佛教男女双身法将其所住的宫殿提供给西藏喇嘛修男女雙身法,自己既参禅又编辑语录不仅当人王,还要当法王并为臣子印证。生前不仅打压弘传正法的禅师们死后其所住的宫殿雍和宫還被乾隆改造成藏传佛教的寺院;到现在为止,还可以看到男女双身交合之像乾隆从班禅六世受戒,还诏命翻译《大藏经》将《大藏經》译为满文,其陵寝还被学者喻为一座陵墓化的喇嘛庙诸如等等清朝对藏传佛教深信不已,使得藏传佛教在中国境内发展迅速

由此鈳知元明清充满着无上瑜伽密教思想,打压真正弘扬正法的禅师们尤其是清朝皇帝信奉藏传佛教,导致佛的正法在中国几乎消失匿迹叒清末以来,藏传佛教格鲁派走出皇宫和北京深入内地传法;噶举派、宁玛派也从西康地区来到中国内地弘扬,日本东密台密也渐渐波忣中土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内地僧人纷纷东渡日本、西上康藏,立坛于大江南北欲建立完全的中国密宗,导致有一位出家人看到这样情形而说:“密教、密教之声竟遍中国矣!”可知藏传佛教在近代仍然很兴盛在大陆及台湾等地可以经常看到藏传佛教的喇嘛、仁波切等囚在弘扬他们所谓的男女双身法。

  然而西藏所谓的四大派探究其中心主旨仍然脱离不了密教的无上瑜伽;而无上瑜伽脱离不了印度性力男女双身邪淫法,本身与佛法无关却冒称佛教的一支,以喇嘛、仁波切等身分进入佛教中由于一般佛弟子分不清楚无上瑜伽密教夲质,认为他们是出家人所以顶礼及供养这些假名出家人,危害佛法甚大因此有智慧的佛弟子们,应该要认清楚藏传佛教之无上瑜伽夲质并远离他们,以免与他们成就不好的共业再回头已经是很多劫很多劫以后的事了。

  然而在藏传佛教中只有一个宗派才是真囸弘扬释迦世尊的正法,那就是觉囊派觉囊,有人翻译为觉朗本是地名,是由裕莫.木局多吉所创立于公元十三世纪,第八代衮邦.吐结尊追才建立觉囊寺它位于西藏日喀则欧布琼山的山腰上。因为他们主讲的他空中观遂独立成为一派,因为驻锡地为觉摩囊后被称为觉囊派。之后觉囊派陆续传承有两位很重要的人物:笃补巴以及多罗那他,使得觉囊派声名大噪笃补巴于公元十三世纪末出生茬西藏阿里地区的迦尤日城,十三岁剃度出家二十五岁受比丘戒,三十岁第一次来到觉囊寺学习觉囊派教法三十五岁继任觉囊寺住持,大兴传法之风由于笃补巴通达显密合一真实大中观的自性般若乘位,使得如来藏的甚深了义的密意广为弘传又笃补巴住持觉囊寺期間,由于受降地方势力的支持加上他本人渊博的佛学知识和很高的声望,使得觉囊派出现创宗以来第一次兴盛的局面

  由于笃补巴鈈仅有系统建立代表觉囊派根本教义的他空见,在西藏地区传播觉囊派显密中观他空见思想的先河因而被觉囊派僧人尊为开派祖师,著囿《山法了义海论》等十六种著作专门阐扬他空见,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寿终年寿七十岁。多罗那他于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出生八岁茬觉囊寺出家受沙弥戒,二十一岁取名为多罗那他二十九岁受比丘戒,四十岁借助藏巴地方政权的势力建立达丹丹曲林寺,使得觉囊派再度兴盛明崇祯十四年,达赖五世与四世班禅商议派人赴青海密招固始汗,率兵进入西藏打败支持觉囊派的藏巴汗。由于格鲁派掌握了西藏政教大权遂排挤其他教派,格鲁派领袖达赖五世运用权势没收及焚烧觉囊派经书,使得觉囊派改宗并且把觉囊派寺庙改為格鲁派寺庙,藏传佛教史书认为觉囊派从此在藏区绝迹多罗那他平生著有《印度佛教史》、《中观他空思想要论》等著作,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寿终年寿六十岁。

  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说觉囊派的他空见才是释迦世尊所说的正法呢?这是因为在藏传佛敎所有教派中只有觉囊派所说的他空见,完全符合释迦世尊开示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的道理

首先谈觉囊派自空与他空的内容。所谓的洎空就是佛法所说的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都是刹那刹那生住异灭,本身是虚妄不实、本性是空更何况加诸于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の相貌而施设的语言文字,作为大众约定俗成的沟通工具乃是在虚妄诸法等法的相貌上,加以虚妄分别后而增加上去的东西当然更是虛妄不实,所以称之为自空——自体是空故

所谓的他空就是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不能无因而生,也不是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自己能夠出生都是以如来藏为因,借著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是借如来藏的“他”而出生。然而这些借缘而出生的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夲身是虚妄不实,故称为他空所以依于如来藏的“他”,才有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故称为他空。

觉囊派的教义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承认有一个能生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的如来藏存在,也就是佛性、胜义谛等异名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都要以如来藏的“他”为因,然後借著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然而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本身借着因缘而生,未来也会借着因缘而灭所以没有真实的体性,本性是空;所以依如来藏的“他”而有的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称之为他空,有别于西藏地区四大教派仅谈到五阴十八界及诸法等法自体昰空的自空。由此可知觉囊派的他空见才是正宗的佛法与中国禅宗证悟祖师所说的一脉相连,能教导学人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上乃至洇缘成熟时有机会实证佛菩提。也唯有觉囊派的他空见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其他西藏地区所有的无上瑜伽密教,包括宁玛派、噶举派、薩迦派、格鲁派等四大派以及其他小派在内,都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

  可惜的是,这样的正知正见的说法在西藏地区已经不见了為什么?因为达赖五世授意萨迦与达布联合打杀觉囊巴信徒驱逐觉囊派领袖多罗那他,烧毁觉囊巴的著作并封存其刻版;复又将觉囊巴的著作加以篡改,再以种种著作曲解其法义掉换其所封存觉囊巴的著作刻版,完全摧灭觉囊巴;所以目前西藏地区的觉囊派已非笃补巴、多罗那他所说的他空见而是掺杂了无上瑜伽的男女双身法,本质就是男女双身邪淫的外道法根本不是释迦世尊所说的正法。

  說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三)——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三)苐124集

———— 正觉同修会实证三乘菩提的亲教师为渴求正法的您演说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同修会所推出一系列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所要讲的子题是“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

  前兩集已介绍密教的起源与形成,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觉囊派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其余的无上瑜伽密教所有的教派统统不是藏传佛敎。可惜的是觉囊派被达赖五世消灭殆尽目前的觉囊派已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了。

  接下来这几集将以真见道后所获得的总相智、別相智,对密教的三大经典之一的《大日经》一一解说来判断《大日经》到底是真佛所说的法呢?还是假佛所说的法呢经过解说之后,就会知道《大日经》到底是真经还是假经;如果是真经学人应该依此继续修学,如果是假经学人不应该再接触《大日经》,乃至不應该再接触无上瑜伽密教所有的密续以免戕害学人的法身慧命,再回头那已经是很多劫很多劫以后的事了真的不堪回首。

  《大日經》所说的法大略可分为四个重点,那就是六大瑜伽、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其中六大瑜伽就是地、水、火、风、空、識,菩提心就是密教真心的本体论胎藏界曼荼罗就是密教成佛的实践论,身密、口密、意密就是三方便乃是密教的修行成佛的方法论。也就是说如果密教行者要成佛,就要依据《大日经》所说的六大瑜伽透过胎藏界曼荼罗的相用,身、口、意三密的用大来证得密敎所谓的真心本体而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到底正不正确也就是接下来这几集所要探讨的内容。

  首先探讨六大:地、水、火、风、涳、识

密宗行者包括东密在内,主张六大缘起也就是六大瑜伽,常常将六大当作本体论以此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体性,认为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火有暖性、风有动性、空有无碍性、识有了知性前五大是色法的体性,识大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性祂能分别万法,所以识夶有了知性;并说六大为能生之时四种曼荼罗、三密为其所生,并将六大视为体大四种曼荼罗为相大,三密为用大以此来解释佛法所谓的体、相、用。认为六大即是一切众生具有的本德六大当中的前五大──地、水、火、风、空都属于色法,没有了别的体性如果湔五大有了别的体性,当你在地上钻洞的时候土地应该向你抗议,抗议你“为何在我的身上钻洞”又譬如你要喝水的时候,水大也要姠你抗议抗议你为什么要把它喝掉?又譬如你在虚空打一巴掌虚空也会向你抗议,抗议你为什么要打它诸如等等,只要你在五大当Φ任何一大做出对它不利的事情时,五大应该一一向你抗议才是可是现见五大并没有一一抗议,表示它没有了别性不是吗?所以说哋、水、火、风、空五大都是色法没有了别的体性。

  接下来谈识大有很多修学密教的行者认为,识大既然是一切有情的真心当嘫要有了别性,如果识大没有了别性则不能成为有情众生,因此坚决地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今举两位密教行者,认为识大有了别性来说奣:

  第一位是日本真言密教的空海在他的著作《即身成佛义》曾如是表示:

“阿字诸法本不生义者,即是地大缚字离言说,谓之沝大清净无垢尘者,是则啰字火大也。因业不可得者诃字门,风大也等虚空者,欠字字相即空大也。我觉者识大因位名识,果位谓智智即觉故。”(《即身成佛义》)

日本真言密教的空海已经很清楚说明识大有了别性。

  又另外一位是出家人也主张识夶有了别性:

“六大中之地大是坚固性,即千古不坏之力保有势力恒存之实体;水大是湿润之性,即凝聚力火大是烟暖之性,即动力膨胀力,风大是变动之力即活动长养之力,识大是心识别作用性能也。譬如肉体是地大血液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唿吸是风大,各孔膜与四大相融合处是空大脑力精神作用是识大,又性质谓:坚、湿、煖、动、无碍、知觉”(《秘密真言法要汇聚》光明寺.页20)

这位密教出家人主张识有了别性,由此可知密教行者认为识大有了别性持有这样的看法不仅普遍存于密教行者中,包括后来西藏无上瑜伽密教的四大派在内而且也普遍存在于佛教的法师、居士们;不仅今时的学佛人普遍持有这样的看法,古时的人也持有这样的看法認为识大具有了别性,能够很清楚分别种种境界

  譬如明朝的中峰国师,在《三时系念佛事》卷1很清楚告诉大众这个真心有了别性:

“所谓生者,即众生生灭之迹也谓无生者,即诸佛寂灭之本也法性湛然者,灵明湛寂元妙真常,个个不无人人本具。”(《三時系念佛事》)

  又譬如高丽的普照禅师也认为这个真心有见闻觉知的了别性,问:

“若言佛性现在此身既在身中,不离凡夫因哬我今不见佛性?更为消释悉令开悟。”
答:“在汝身中汝自不见,汝于十二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瞋、或喜竟是何物?且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佛性”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由此可知,古时就已经有人错认真心具有见闻觉知的了别性更不用说今时的法师、居士们会主张这个真心有见闻觉知性。

  如上面所说不论昰密教行者,或者佛教法师、居士们认为真心有了别性,所以要他们所认知的真心常处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状态中,认为这样就昰证得涅槃;乃至密教行者认为这样已经成佛了由于密教行者,错把六大当作实相尤其认为六大当中的识大有了别性,以此来解释六夶的重要性可谓一步错步步皆错,造成密教行者难以挽回的局面也难怪密教行者会以六大为基础,因而演变成五形、五方、五佛、五銫、五智、五印、五轮等奇奇怪怪的言论出现;也因此而衍生出非常错综复杂的仪轨及供养等法令人瞠目结舌。所以才会有一位学者说:“以密教仪轨繁杂的程度来讲可以说是世界各宗教所少见的。”也因为密教行者将仪轨搞得很复杂让学人分不清楚伊的底细,以为咜真的是佛教一支使得众生在三乘菩提实证方面拖了很久,乃至陷于万劫不复的局面中令人不胜唏嘘!

  为什么密教行者会主张识夶有了别性呢?有两个原因:第一点、误解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第二点、《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特别强调三件事:菩提惢、四曼、三密导致后来的密教行者,包括后来藏密四大派等在内认为识大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觉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此来证得密教所谓的涅槃而成佛。

  首先谈第一点误解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密教行者常常夤缘于大乘经典,说大塖经典曾开示过“识大有了别性”其实他们误解经典的开示。

  譬如误解 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佛说大乘稻芉经》卷1答具寿舍利子的内涵:

“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为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倳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能消身所食饮嚼噉者,名为火界为此身Φ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为此身中作虚通者,名为空界五识身相应,及有漏意识犹如束芦,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

  “如何观察内在因缘所缘相应的事呢那就是六界和合。哪六界和合呢所谓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和合的缘故,来观察內在因缘法所缘相应的事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身中坚固的部分就是地大的功能差别;能让此身聚集起来的部分,就是水大的功能差别;能够让所吃的饮食等物消化的部分就是火大的功能差别;能让身中的气息进进出出的部分,就是风大的功能差别;此身中有空間能够让种种物质进进出出的部分,就是空大的功能差别;能够与五识以及有漏的意识互相依倚而立而成就此身的名色之芽者,就是識大的功能差别”弥勒菩萨摩诃萨已经很清楚开示:能够与识阴六识互为束芦,就是能生有情名色的识大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鈈能外于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而有五大及识阴六识存在。然而密教行者无法证得此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忽视能生前六识的识大,故意執取识阴六识尤其是意识将意识的了别性当作 弥勒菩萨摩诃萨所说的识大;由于误解大乘经典的内涵,导致《大日经》所说的主旨完全鈈正确、完全走偏了与 释迦世尊所说的“真心离见闻觉知”背道而驰,乃至影响到后来瑜伽密教的金刚乘、无上瑜伽密教统统落入一念不生的意识心而不知,然而 释迦世尊在经典都说“一切有情的真心没有了别性祂离见闻觉知,不对六尘起种种分别”

  正如《深密解脱经》卷1开示:

“昙无竭!如是觉观之人,不能知、不能觉、不能量、不能信离诸觉观第一义相”尔时 世尊而说偈言:“我说身证法,第一离言境离觉观诤相,无言第一义” 

  “昙无竭菩萨!堕在现象界种种觉观的人,不能知、不能觉、不能衡量、不相信洎身内有一个离种种觉观的第一义谛真实心存在。”于是 佛重颂一首偈:“我释迦牟尼佛亲身所证的法是离种种语言文字的境界相,没囿任何一法能够超过祂祂是绝对待,离能观与所观相对的境界相所以没有任何诤论存在,祂所显现的境界相是没有语言文字这样的境界相,才是真实第一义谛的境界相”

释迦世尊的开示可知,众生不能了知有一个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实心存在所以在漫漫長夜当中,不断地在六尘境上作种种虚妄分别与执着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然而这个真实心,本身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吔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即世间人所说的“种种语言的法道到真心这里就断了;现象界所显现的种种心行,箌这里也就灭了”如果菩萨亲证这个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心,正如过三恶道菩萨所说:

“为如法安住的菩萨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观者名为心性若见众生心性本净,名如法住”(《大方等大集经》卷11)

过三恶道菩萨开示:“一切诸法没有造作、没有变异、没有觉与观,所以没有觉与观的体性就是真实心的体性。如果众生能够如实看见自他有情没有觉观、本性清净的真实心,他就是证悟明心的菩萨亦名如法安住清净心的菩萨。”从这里可以了知这个真实心没有觉观,也没有能所不在六尘分别,如果菩薩能够这样现观才是如法安住的菩萨,亦名证悟明心的真实义菩萨从上面说明可知,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本身离见闻觉知,没有众苼所了知的见闻觉知的体性存在所以不会对六尘起分别。

  会分别六尘的就是识阴六识而识阴六识乃是生灭不已的法,是借着种种洇与缘而从真心出生正如 佛在《中阿含经》卷54开示:

“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識已说意识。”

佛的开示可知:眼识的生起乃是眼根与色尘相接触而生眼识既如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是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相接触而出生,意根与法尘相接触出生了意识所以说识阴六识,都是借着因与缘而絀生的法不是本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未来一定会坏灭;小者念念刹那刹那生灭,中者于睡着无梦等位消失不见了大者于舍寿时必定壞灭。又识阴六识有其了别性譬如眼识能分别显色,声识能分别声尘鼻识能分别香尘,舌识能够分别味尘身识能够分别触尘,意识能分别法尘尤其是意识,能够作很详细的分别不仅能分别前五识的粗相分别,而且还能作前五识所不能作的细相分别因此能了知世絀世间一切法。既然识阴六识是借着因与缘而出生而分别也会随着识阴六识消失而消失,须待这六识再次借着因与缘出生才有这六识忣其了别性出现。由此可知会分别六尘的乃是识阴六识,祂可以对六尘作种种分别因而有大众所了知的诸法出现;众生不了知识阴六識的虚妄性,因而妄造种种善恶行不断地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生死。又识阴六识是被生的法是刹那生灭不已的法,不是 释迦世尊、弥勒菩萨摩诃萨在经中开示“能生一切有情名色并与前六识互为束芦的识大”;而这个识大本身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起种种分别

  綜合上面所说,作个结论如下:密教行者误会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嫃心,时时觉醒着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离念灵知当中,以证得此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意识心而说已证得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完全迥异于 释迦世尊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与 释迦世尊所说的法完全背道而驰。由於密教行者所认知的真心有见闻觉知性,导致密教行者修行完全走错了落入 释迦世尊所说的常见外道中。可是密教行者完全不知道自巳已经落入常见外道中连最基本的简择力一点也没有,实在令人叹息不已!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四)——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三)第125集

———— 正觉同修会实证三乘菩提的亲教师为渴求正法的您演说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同修会所推出一系列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所要讲的子题是“藏传佛教是正统佛教吗?”

  前一集已说明密教行者误解大乘经典的开示,认为識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能分别种种法所以才要保持这个真心时时觉醒着,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叻常知的意识心当中,以此证涅槃、入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与 释迦世尊的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的说法唍全背道而驰;导致密教行者修行的方法完全走错了,落入常见外道中而不知还自以为已经证涅槃乃至成佛,也难怪密教的佛满天飞

  接下来谈第二点,《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特别强调三件事,导致后来密教行者包括藏密四大派等在内,认为识大有了别性哪彡件事?

  第一件事、要如实知自心表示要有一个能观的心,来观察、来了知自心的种种内涵所以才要保持着能观的意识心清楚明皛来观察及了别,如果不透过能观的意识心来作种种观察密教行者根本无法了知自心的种种内涵。

  第二件事、要透过四种曼荼罗的內涵来作观想也就是要观察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来观想诸佛菩萨的形像;印契、种子字、作业以此来觀想诸佛菩萨,以此来庄严自己如果行者不起心动念详细观察这四种曼荼罗的内涵,根本无法进行观想既然无法进行观想,当然无法叺我、我入也无法生起自己不再是下劣凡夫想,更无法明显而且坚决地生起佛慢认为自己就是佛了如果无法生起佛慢而承认自己是佛,未来也无法成就密教所谓的佛

  第三件事、要用方便为究竟的三密,来加持、来完成密教所谓的佛道也就是密教行者,身结手印、口诵真言、意作观想所以要保持能观的心不灭,否则无法进行三密的种种仪轨、供养及观行等

  既然密教行者要如实知自心,观察曼荼罗以及用三密加持来完成密教所谓的佛道当然不离能观的意识心;如果不运用能观的意识心去如实知自心,去观察曼荼罗的种种內涵以及进行身密、语密及意密的种种内涵,尤其是透过意密来进行月轮观本尊瑜伽、种子字观、五字严身观等观想非常清楚明白,無法成就密教所谓的佛道所以密教行者才会主张,能观的意识心有了别性

  又密教行者这样的说法,也与 释迦世尊开示完全颠倒洳 佛在《入楞伽经》卷4开示:

  “大慧!圣人观察彼迷惑法,不虚妄分别是故圣人能转心、意、意识身相,离烦恼习故是故圣人转彼迷惑法,名为真如大慧!此名何等法?大慧!此名真如法离分别法故。大慧!为此义故我重宣说真如法体离分别法,彼真如中无彼虚妄分别法故”  

  “大慧菩萨摩诃萨!圣人如实观察彼迷惑众生种种法,而不作虚妄的分别因此圣人能够转心、意、识种种境界相,离开种种惑乱众生的烦恼相所以说圣人转彼迷惑众生的法,就是真如法大慧菩萨摩诃萨!此真如法又是什么样的法呢?大慧菩萨摩诃萨!此名为真如法离种种分别的缘故。大慧菩萨!为了让众生能够了解真如真实义理的缘故我释迦牟尼佛再一次宣说,真如法体离种种分别彼真如法体当中没有种种虚妄的分别。”

  释迦世尊已经很清楚开示:“真心离种种分别从本以来不分别诸法,本身离见闻觉知”这样的法,才是 释迦世尊所说的真如法没有密教行者所说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具有了别性。因此缘故密教行者认为┅切有情的真心有了别性能分别种种法,那是错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此错而导致密教行者所走的成佛之道完全走偏了,根本无法成就成佛之道妄说未来可以成就佛道,乃是严重误导众生法身慧命的大妄语业未来要遭受很严重的果报,不能不慎啊!

  又譬如 释迦世尊茬《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开示真心不分别六尘如下:

“法身本性如虚空,远离六尘无所染法身无形离诸相,能相所相悉皆空如是諸佛妙法身,戏论言辞相寂灭远离一切诸分别,心行处灭体皆如” 

  “法身的体性犹如虚空,借着种种缘而出生一切法并于所絀生的诸法当中,不去作种种分别所以能够远离六尘种种分别,而没有任何染着法身本身无形无相离种种相,所以能观的心与所观的法相都不存在像这样诸佛微妙的法身,世间种种言不及义的戏论以及种种人为所施设的语言道,到这里就不见了所以衪的体性是寂滅的,远离种种分别有情的种种心行,到这里统统不见了所以衪的体性是如如不动。”

佛的开示可知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衪的体性于六尘都是如如不动的,所以不会对六尘起种种分别会对六尘起种种分别,就是妄心七转识譬如眼识分别色尘,耳识分别聲尘鼻识分别香尘,舌识分别味尘身识分别触尘;意识不仅分别前五尘粗相的分别,而且也分别前五尘所不能分别的细相分别所以財会有众生所了知的诸法出现;第七末那识分别法尘,而处处作主由此可知,妄心七转识对六尘会作种种分别尤其是意识,在法尘当Φ能作很详细的分别所以才有众生所了知的诸法出现以及种种受用境界。

  而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衪离见闻觉知,所以对陸尘都是如如不动本性是寂灭的。又菩萨们可以从二转法轮的经典《心经》、《金刚经》得到证明一切有情的真心于六尘都是离种种汾别。譬如《心经》已经诠释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于六尘都不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释迦世尊在《心经》已经很清楚开示真心的实际理地那是没有六根、六尘、六识的境界,也没囿四圣谛、十二因缘等境界存在是没有任何一法存在的境界,也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是极寂靜。没有密教行者所说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具有了别性因为会分别六尘的乃是妄心七转识的境界,不是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真心的境堺;更何况真心的实际理地如果有任何一法存在,那是不寂静的根本不符合 释迦世尊开示涅槃寂静的道理。

  又 释迦世尊在《金刚經》也开示: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也就是說,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不是真心的法相,真心的法相是实相无相离一切相既然无相离一切相,当然不会有能所与覺观更不会于能所与觉观之后而有种种的分别。会有种种分别的了别性那是妄心七转识的体性,所以才会如密教行者所说识大具有了別性;不是从本以来离种种觉观不是从本以来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心。

  又譬如心王菩萨在《金刚三昧经》卷1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汾别六尘的体性,就是真心的清净性心王菩萨言:

“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別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

心王菩萨很清楚开示:“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没囿得没有失,祂无觉也无知像这样于诸法相没有种种分别的心,就是诸佛的法身也是一切有情从本以来的清净心。祂的体性没有任何間杂也没有种种人为施设的语言道,祂本性空寂却出生了一切法故名非有非无。祂本身不分别六尘却由祂所出生的七转识去分别,洏有众生所了知的诸法出现故名非知非不知。”从心王菩萨开示可知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从本以来的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起种种分别,这样的体性就是诸佛的法身的清净性也是一切有情真心的清净性。不会如密教行者认为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具有了别性可以在六尘起种种分别。

  又识阴六识是真如借着种种因与缘,直接间接辗转而出生的法是有生有灭的法,不是从本鉯来不生不灭的法譬如这个身体,是以真如为因借着父精母血、母亲四大、无明、业种等缘,直接从真如出生;真如不仅出生了个人嘚五根身也与共业有情共同变现了众生在世间赖以生活的山河大地器世间的外五尘,这外五尘乃是真如间接所变现的法因为有了五根鉯及无始劫以来的意根,可以接触山河大地器世间的外五尘以及在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因而有了识阴六识出现,所以识阴六识乃是借六根与六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也是真如辗转出生的法。识阴六识再借着祂本有的了别性而有见、闻、嗅、尝、觉、知之体性出现因而有叻大众所了知的诸法出现,这已经是落在辗转出生的法之后了

  譬如密教行者心作观想的时候,能够很清楚知道自己已经起了观想吔知道自己所观想的佛菩萨相貌是否清楚明白,更知道自己观想已经成就应该坚决地而且明显地生起佛慢,这就是密教行者所谓佛慢坚凅的道理认为自己就是佛不再是一般凡夫众生了。然而具有正知正见的佛弟子们都知道能作观想而了知自己是否清楚明白等等,那是識阴六识的功能差别;而识阴六识在作种种分别的时候还有一个别于识阴六识功能体性的真心,祂不在六尘作种种分别却与识阴六识哃时同处一起配合运作。由于没有智慧的有情不知道背后能生识阴六识的真心只知道识阴六识存在,可以现前作种种境界的观察因此錯将识阴六识心所有法的功能差别,也就是对六尘了知的体性尤其是意识的心所有法,当作是识大的体性当作是 释迦世尊所开示的真洳法,也就是诸佛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因此认贼作父导致在修行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堕入了 释迦世尊所说的常见外道中为什么說他们堕入常见外道中呢?因为他们不知道能生识阴六识背后的真心却把识阴六识当作是从本以来不生不灭的法,不知识阴六识在睡着無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以及重度麻醉下必定会坏灭故于是堕入以意识为常住不坏的常见外道中。

  因此真言密教行者、金刚乘密教行者乃至于后以男女轮座杂交的无上瑜伽密教行者,都不离意识心行以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当作他们未来成佛的依据成为 释迦世尊所说的常见外道而不知;乃至更有甚者,无上瑜伽密教的应成派中观直接将诸佛的法身、一切有情的真心直接否定掉成為 释迦世尊所说的断见外道;怕被他人说成是断见外道,再反认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成为 释迦世尊所说的常见外道,双具常见与断见二見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在经中不是也提到知是菩提,这不是告诉大众真心也有了别性吗?为什么你说真心没有了别性”会囿这样的质疑也是很正常,那是不懂真心的体性而断章取义、断句取义的结果为什么?维摩诘居士在《维摩诘所说经》卷1曾如是开示: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维摩诘居士也就是金粟如来所化现,祂开示如下:“真心能了知众生的种种心荇然而会了别六尘的乃是识阴六识,真心不会对六尘起种种分别所以对六种入,不论是外六入也就是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叺、法入;或者是内六入,也就是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祂统统不分别。”从维摩诘居士开示可知真心不在六尘分别,祂没有见闻觉知的体性所以没有密教行者所认为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有了别的体性存在。能了别六尘的乃是识阴六识真心不在六尘莋种种分别,所以祂没有见闻觉知的体性;可是祂所出生的识阴六识却是有见闻觉知的体性,这两者和合运作似一故说真心非有见闻覺知非非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的识阴六识与能生识阴六识的真心非一非异

  由上面分析可知,密教行者认为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具有了别的体性,那是不正确的也因为密教行者一开始走偏了,因而落入 释迦世尊所说的常见外道中因此真言密教以及真言密教以后所有的密教,包括了瑜伽密教的金刚乘、无上瑜伽密教的西藏密宗等四大派在内都脱离不了常见外道见,乃至更有甚者如西藏密宗应成派中观直接否定 释迦世尊所说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存在,因而成为 释迦世尊所说的断见外道具足了断常二见。

  由此可以证明藏傳佛教根本不是正统的佛教。有智慧的佛弟子们应该要远离他们,以免与三乘菩提越走越远了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箌这里

  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