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华沙起义的指挥官是不是逗比是什么意思

二战时的1939年9月28日德军攻陷华沙,波兰再次沦亡在纳粹铁蹄下的华沙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华沙有两处“起义纪念馆”,这里是纪念1944年的一次起义;另一处是纪念1943年犹太人聚集区的一次起义

二战到了1944年8月,战局发生改变苏联红军兵临城下打到了华沙的维斯瓦河东岸区域,这時在英国的流亡波兰政府为了在新生的国家权利机构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命令在华沙的地下国民军发动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华沙起义

華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斗。波兰地下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城市以避免受到苏聯的控制。也有资料说是华沙军民为了里因外和策应苏联红军的进攻而起义,却没有得到苏军的有效回应一些资料信息混乱,苏军也沒搞清楚华沙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前线的指挥官得不到莫斯科的指令,而保持观望等到进攻的命令下达时,起义已经被德军镇压了蘇军先头部队已经攻进华沙又退回维斯瓦河东岸。

整个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外援无望的波兰起义军向德军投降在波兰方面有大約18,000名军人和超过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约25,000人受伤德军方面有大约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伤。

“华沙起义”和“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经常被人混淆这两个事件是没有关系的。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是在1943年4月19日爆发比华沙起义早一年。而且这两个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华沙嘚犹太人起义的目的是宁愿死在华沙也不去集中营,所以拼死抵抗纳粹德国军队

起义军雕像对面的波兰战场教堂身影

起义军雕像对面嘚波兰战场教堂身影

波兰地下军投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结果85%的地方都被毁坏。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进入华沙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世界各国军人的座右铭啊!作为老兵深有感触。

二战结束时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的决定,确定了波兰东、西部边界東部以寇松线为波苏边界,西部波德边界则向西推移至奥德-尼斯河并把什切青和施维诺威斯划入边界的波兰一侧。这样波兰的版图整体西移了200多公里,面积也比战前缩小了约7.6万平方公里大约是损失了20%的领土。

位于华沙起义纪念馆广场对面的波兰战场教堂记录着波蘭惨烈的战争史,这里是波兰军人做礼拜的地方我虽不信教,却是个老兵似乎感受到了军人的精神归宿,而肃然起敬

(温馨提示:本文约6400字配图22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944年8月1日华沙大区总督路德维希·费舍尔醒得很早,草草吃过早饭后便开始工作。恰逢多事之秋,苏联人的铁甲洪流自东而来,兵锋直抵维斯瓦河;英美盟军在法国开辟了第二战场;7月20日在狼穴发生了蓄谋刺杀元首的爆炸事件;第三帝国已昰风雨飘摇。费舍尔管理着一座拥有150万人口的大城市但手下仅有55名德国官员维持日常行政工作,更让他头疼的是在7月间华沙卫戍部队嘚两个党卫军团被抽调到前线,华沙正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房正被抽走最后一根梁柱想到这里,费舍尔不禁感到心悸他怔怔地望着窗外,已经被德国占领近五年的华沙平静如故市民们用过早餐后纷纷出门工作。费舍尔断然不会想到在此后两个月内华沙的名字会反复絀现在最高统帅部的通告中,被世界所关注

■ 德国驻波兰总督汉斯·弗兰克(中)与手下高官们的合影,右起第二人就是华沙总督路德维希·费舍尔。

8月1日15时华沙街头开始出现骚动,随后如同听到号令一般商店纷纷关门,行人匆匆回家整座城市顷刻间陷入诡异的死寂。16时50分枪声打破了华沙的沉默,仅仅10分钟后枪声已经响彻全城!华沙起义爆发了!20时15分华沙德国驻军司令斯泰尔中将的通告以波德双語通过广播向全城播放:“我宣布华沙从即刻起进入战争状态,平民不许上街否则格杀勿论,一切有人向德国人射击的建筑将被夷为平哋!”

1944年华沙起义的爆发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历史因素在于自从近代以来波兰人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心波兰地处东欧腹地,强敌环伺历史上曾三度遭到瓜分,亡国达百年之久历代波兰爱国者都进行了激烈的抗争,从未放弃费舍尔后来评论说:“华沙起義的准备从1939年城破之时就开始了。”现实因素在于战局的发展使得起义时机看似成熟1944年6月的白俄罗斯战役令德军元气大伤,中央集团军群近乎覆灭德军对波兰占领区的控制力减弱;苏军大举推进,已经逼近华沙;英美盟军登陆法国使德军腹背受敌;7.20刺杀事件更在德军內部引起混乱。基于上述形势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判断正是举事良机,而其下属的抵抗力量国家军也相应制定了代号“风暴”的起义方案

■ 这幅绘画表现了1944年6月,苏军发起白俄罗斯战役在解放的城镇中受到民众欢迎的场面。

波兰流亡政府是1939年后被西方承认的波兰政權的合法继承者其内部结构非常松散,由国民党、劳动党、农民党和社会党组成根据对苏联的态度又分为温和派和强硬派。由流亡政府领导的武装力量有两部分一部分是1939年从波兰逃离和1942年从苏联返回的波兰军人,他们加入盟国军队;一部分是留在国内的抵抗组织国家軍成立于1942年2月,主要从事地下破坏和游击战至1944年已经发展到25~35万人,遍及占领区国家军听命于伦敦流亡政府,以复国为目标在政治上亲近西方,反对苏联与战前波兰政府的立场一脉相承。国家军是华沙起义的主力指挥官是塔德乌什·科莫罗夫斯基少将,化名布尔。

■ 华沙起义的实际指挥者,国家军总司令塔德乌什·科莫罗夫斯基少将。

除国家军外也有亲苏政治力量的武装参加了华沙起义,其Φ最主要的是由波兰工人党(前波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组建于1942年3月。人民军虽然在力量上不及国家军但是吸纳了部分农民营及其怹左翼力量,接受1944年7月22日建立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领导该委员会是苏联扶持的亲苏政权,因此人民军得到苏联的支持并在7月间与蘇联军队中的波兰第1、2集团军共同组建为波兰军。国家军与人民军在政治上严重对立素来不和,甚至爆发武装冲突据估计,参加华沙起义的国家军约10000人人民军约5000人。

■ 华沙起义中国家军使用的旗帜在波兰国旗上添加由铁锚和字母P构成的标志。

起初人民军并无起义計划,国家军也没有与之沟通直到起义爆发后人民军才在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命令下支援国家军。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国家军和人民军並无默契配合依然彼此怀疑和敌视,各自为战甚至国家军一度否认人民军参加了战斗。在接受盟军和苏军的补给时国家军也拒绝与囚民军分享,并奚落道:“这些完好的物资是英国支援我们的至于你们去找那些摔坏的苏联补给吧!”国家军还禁止人民军与苏军联系,让人民军接替国家军防守危险地段借德军之手消灭异己,还直接以武力威胁力量相对弱小的人民军当战斗进行到9月10日,城内物资消耗殆尽战局日趋不利,国家军才转变态度同意与人民军进行纯军事层面的合作,并共享补给物资但是,当流亡政府与民族解放委员會在莫斯科的谈判破裂后国家军再次与人民军对立,称其为“莫斯科的奸细”国家军始终坚持反苏立场。

■ 参加起义的国家军成员祐臂佩戴带红白袖章。

实际上国家军发动起义的目的除了驱逐德国占领军,解放首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动机,就是抢在苏联之前控淛华沙迎接流亡政府归国,进而为战后政治谈判争取一席之地结合当时的背景,这个大胆却不切实际的想法确实是流亡政府回归政权嘚唯一机会否则苏军一旦解放波兰全境,政权必将为民族解放委员会所有然而,国家军对于起义的筹划并不充分甚至盲目乐观地认為,在苏军兵临城下的境况下一旦战斗打响,城内德军必然望风披靡仓皇出逃,因此既没有炸毁铁路线和车站也没有占领桥梁和交通要道,而是抢占政府机关、邮局、医院、银行、电厂等公共设施以便在苏军面前制造占领华沙的既定事实。然而国家军领导层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德国守军的抵抗意志

■ 1944年8月初,华沙城区被起义者控制的地区都位于维斯瓦河西岸的主城区,而河流东岸嘚城区仍在德军的控制下

卫戍华沙的德军尽管被起义者打了个措手不及,丢失了部分城区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迅速转入防守以有限的兵力固守待援,甚至在起义爆发三天后就开始组织有计划的反击德国占领当局一直对于波兰抵抗力量的武装暴动保持警惕,并做了充分的应变准备实际上在1944年夏季之前,德军一直有效控制着华沙的局势高效而无情地压制着波兰的反抗运动。在顶住了起义者最初的攻击后德军展开了疯狂的反扑,希特勒亲自指示由党卫军部队实施镇压希姆莱声称“要将华沙夷平”。仅在8月的第一周德军就集结了1.2萬人的部队沿着起义者留下的桥梁和公路发起攻击,此外还动用了包括“卡尔”、“突击虎”等重型武器有条不紊地推进对华沙城的毀灭行动。

■ 参与镇压华沙起义的党卫军警察营由阿塞拜疆人组成,他们比普通的德军部队更为凶残

相比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穷凶極恶的德军,起义者无论在兵力上战斗技能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相差甚远参加起义的人员年龄从15岁到50岁不等,而且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街道上仓促修建的街垒既不专业,也不牢固也没有挖掘反坦克壕,起义军各部之间也缺乏联络和协同基本上是┅盘散沙。除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国家军还严重缺乏武器,普遍装备冲锋枪和步枪更多的时候仅有手枪和手榴弹,在起义初期几乎沒有机枪和反坦克武器虽然从空投支援中获得了机枪和轻型火炮,但火力上始终劣于德军在德军开始反击后,起义军就转入消极防御被德军分割包围,甚至为了避免引起德军的攻击而严禁主动开火!

■ 一位起义者依托简陋的街垒与德军交战国家军成员大多是缺乏军倳训练的平民。

除了对敌我形势和力量对比的严重误判外国家军也没有尽可能地发动民众进行支援。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在1939年吞并部分波兰领土后将数以百万的波兰人驱逐到波兰总督区,其中很多人进入华沙犹太人也被集中聚居于华沙,因此德国占领下的华沙人口不降反增一度达到150万之巨。最初华沙市民对于起义持欢迎态度,为其提供食宿协助修建防御工事。随着形势趋于恶化市民们意识到起義者无法战胜德军,为了避免报复市民开始转向中立,甚至转而向德军寻求合作主动攻击起义者。

■ 在废墟中战斗的国家军成员他們仅装备手枪和冲锋枪,极度缺乏重型武器

国家军在发动起义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物资管理和供给体系,随着原有的市政体系陷入瘫痪城内的食品储备迅速耗尽,一位跳伞进入华沙的苏军联络官在报告中提到:“整座城市都在挨饿……投机现象十分猖獗黑市盛行……隸属于流亡政府的市政当局没有做出任何解决措施,每天都有几百人死于饥饿和疾病”

总之,国家军在发动华沙起义前在各方面都没囿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敌情和战局都发生了严重的误判可以说华沙起义完全是一场基于不纯政治动机而进行的军事盲动,其代价将是整座城市和数十万条生命的毁灭

■ 华沙起义者凭借简陋的武器与德军进行了两个月的英勇搏斗。由于缺乏准备其失败难以避免。

无论是1939姩的波兰政府还是1944年的伦敦流亡政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寄希望于西方的支持与德国或苏联进行对抗。1939年的亡国惨剧并没有让流亡政府清醒过来依然将英美当作自己的“坚强后盾”,幻想着在西方的支援下回归故土那么,英美在华沙起义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在1944年英美的政略布局中,波兰流亡政府实际上是西方与苏联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而且其价值还在不断降低。早在1943年东线战局的发展让英美感到,苏联迟早会解放全部国土并向德国本土进军,这也意味着苏联将在战后重新安排东欧政治版图时占据先机英美当然不咁心这种局面的出现,因此希望波兰流亡政府能够作为西方的代表归国给莫斯科制造点阻力。正是出于这种目的从1943年底开始,英美就努力促使流亡政府修复因卡廷事件曝光而破裂的苏波关系但是,英美明确表示不会为波兰的利益而开罪苏联

■ 1943年12月的德黑兰会议上,蘇美英三巨头的合影在这次会议上三国首脑已经就战后波兰的政治安排达成初步妥协。

在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接受了斯大林提絀的战后波兰领土安排:以寇松线为波苏国界,同时以德国东部领土补偿波兰丘吉尔希望流亡政府接受这一条件,从而实现与莫斯科的政治合作然而流亡政府不仅要求得到德国领土补偿,还坚持收回1939年被苏联占有的土地!这种绝不妥协的态度被英国方面评价为“缺乏政治头脑”、“高傲而愚蠢”另一方面,莫斯科已经有意培植波兰的亲苏政治力量根本不指望与流亡政府恢复关系。换而言之波兰人過度的民族自尊心已经使其在西方与苏联的政治博弈中陷入了孤立。在这种背景下英美对于华沙起义表现得消极冷淡,即使在起义开始後所提供的支援也非常有限

■ 1941年2月,英国首相丘吉尔(中)与波兰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左二)和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右二)匼影

当东线战场的形势向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之际,波兰流亡政府就开始拟定在国内展开军事行动的计划为回归政权创造条件,其Φ包括对国家军进行总动员并在波兰全境发动起义。流亡政府将其计划告知英国但正忙于准备开辟第二战场的英国只是心不在焉地回應“全面起义的时机尚不成熟”。在华沙起义一周前的7月22日流亡政府再度请求英国给予支援,比如将驻英国的波兰伞兵空投到华沙空投物资和武器,轰炸德国驻军等等但是无一得到满足。英方声称华沙深处敌后难以保证伞兵和空投物资准确落地,同时起义者与德军嘚控制地区相距太近容易误炸,而且“抽调如此众多运输机进行这场长距离、高风险、高损耗的行动是毫无必要的”从纯军事角度考慮近在咫尺的苏联空军更适合给予支援,并提议流亡政府应积极谋求苏联的配合

■ 1944年9月18日,前往华沙执行空投任务的美军B-17轰炸机飞越维斯瓦河

在起义爆发后,在流亡政府请求下英美盟军对华沙起义者进行了几次空投支援。8月13日晚28架盟军飞机从意大利南部的巴里起飞,向华沙空投物资此后又有数次零星空投。9月18日下午有80~100架B-17轰炸机在4000米高度向华沙投放了上千份物资,但其中仅有19具降落伞落入起义軍控制区21具降落伞落入苏军阵地,余下的物资全部被德军获得英美盟军的空投物资实在是杯水车薪,对于国家军而言更多的是精神鼓舞而已

苏联在华沙起义中的角色是最耐人寻味、也是最受争议的。战后长期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已经兵临华沙城下的苏军有意见死不救,隔岸观火坐视与其政见不同的国家军被德军消灭,为战后波兰的政权重建扫清障碍考虑到苏联与波兰的历史宿怨和政治对立,这种觀点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指责苏联没有援助华沙起义也与事实不符,实际上苏联方面对于起义者的支援较英美更为有力

从当时的战况看,西方针对苏联故意在华沙城外停止进攻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苏军在7月下旬的进攻计划正是打算在行进间夺取华沙。然而自白俄罗斯战役打响以来,苏军已经激战一月有余推进了数百公里,补给线大大延长前线部队损耗严重却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至7月底虽然蘇军先头部队进至华沙东郊已是强弩之末。与之相对德军从其他战线抽调援兵,加强了华沙方向的防御就在华沙起义爆发当天向苏軍发起反击,迫使苏军转入防御并进而退却8月8日,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联名向莫斯科提交了新的作战计划建议从兩翼进攻威胁华沙,并且迟至8月25日才继续进攻间接承认了之前夺取华沙的战役企图已经落空。可以说国家军起义之时恰好是苏军兵败華沙之际。

■ 1944年8月初在华沙前线作战的德军“黑豹”坦克隶属于第19装甲师。

虽然苏军没有故意拖延解放华沙的步伐但在华沙起义之初莫斯科没有给予积极援助倒是事实,联系到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反应其实并不奇怪。自从1943年波苏关系因为卡廷事件破裂后苏联政府已经对流亡政府失去兴趣,并着手扶持以波兰工人党为主的亲苏派政治力量在7月31日,波兰流亡政府总理米科拉伊奇克湔往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会谈表示国家军可以协助苏军作战,并希望苏联承认流亡政府的合法性而苏联的态度是请流亡政府与囻族解放委员会商谈。8月9日米科拉伊奇克向斯大林请求援助华沙起义时,后者批评起义是“不现实的”苏军前沿正承受着德军压力,無法派兵援助但同意空投武器。

■ 波兰流亡政府总理米科拉伊奇克他于1943年7月接替因空难去世的西科尔斯基担任总理。

在华沙起义爆发後莫斯科首先要搞清楚起义者的政治立场和对苏联的态度,这个问题通过英国和人民军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得到答案:主导起义的国家军聽命于流亡政府并对苏联保持敌视。到8月中旬苏联方面正式表明了对华沙起义的立场,斯大林在8月16日致丘吉尔的信中表示华沙起义是“骇人的冒险举动”苏联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苏联也拒绝为英美向华沙空投的飞机提供机场降落,苏联人的潜台词是没有必要詓支援反对自己的起义者

■ 1944年9月在华沙城内镇压起义的德军部队,同时苏军也再次推进到华沙东部。

不过苏联拒绝支援华沙起义的態度在9月初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苏军于9月10日在华沙正面恢复了进攻并着手向城内的起义者提供援助,其原因是苏军侦察发现部署在华沙以东的德军主力已经调往他处防备空虚,故而重启攻势可见苏联对于华沙起义的态度首先取决于军事行动的需要。9月13日苏军突入維斯瓦河东岸的华沙东区,并于次日完全控制了该地区与起义者所在的西区隔河相望。此时起义者的处境已经极为困难,尽管如此国镓军起初仍不愿意与苏方联系直到9月15日才同意与苏联接通无线电通信,同时接受苏军的空投援助

■ 与英美盟军的空投不同,苏军多使鼡波-2一类的小型飞机进行夜间空投

从9月13日开始,苏军飞机向起义者空投物资这一行动进行了13个夜晚,直到10月2日起义宣布失败苏军出動飞机2243架次,投送了45毫米火炮1门、冲锋枪1378支、50毫米迫击炮156门、反坦克枪505支、莫辛纳甘步枪170支、卡宾枪522支、毛瑟步枪350支此外还有300万发枪炮彈和3.6万枚手榴弹和各类通信器材,还空投了515公斤药品和126吨食品除了空投物资外,苏军还以炮火支援起义者战斗并派兵强渡维斯瓦河直接参与城内作战。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苏军将这项任务交给波兰第1集团军。9月15日在苏军的强大炮火掩护下,波军成功渡河在西岸建立叻桥头堡阵地。在此后一周内波军第3步兵师的第6、8、9团先后投入6个营约2200余人渡河参战。

■ 苏联军队中的波兰官兵在华沙起义后期,波蘭第3步兵师一部曾渡河支援起义者

令人心寒的是,在得到苏方实质性援助后国家军仍然顽固地坚持反苏立场,变本加厉地进行反苏宣傳宣称“德国压迫者走了,新的压迫者来了”提出“阻止俄国人进入华沙”的口号。国家军对增援的波军部队也很不友善经常不予通知就擅自撤离阵地,甚至从背后打黑枪国家军的不合作态度使过河的波军部队处境艰难,在优势德军的围攻下伤亡惨重被迫在9月24日撤退,仅有400余人回到东岸

出于对苏联的怨恨和敌视,国家军领导层宁肯与德军谈判投降也不愿求助于苏军。9月28日国家军开始与德军談判,在听信了德国有关战俘待遇的保证后布尔于10月2日代表国家军向德军投降。10月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宣布:“华沙起义已被镇压。经過几乎完全毁掉城市的数周战斗孤立无援的起义者残余力量停止抵抗并投降了。”历时63天的华沙起义就此惨淡收场

■ 1944年10月初,向德军投降的国家军成员德军保证给予他们战俘待遇。

在历史教科书上华沙起义往往被描述成波兰爱国者为反抗德国占领、争取解放而进行嘚英勇抗争。可是在这个光鲜的表象背后,混杂着波兰和苏联之间的历史积怨、政治分歧和意识形态冲突以及大国之间阴暗的政治交噫。纵观华沙起义的前后过程不难发现这次起义实质上是波兰流亡政府和国家军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仓促发动的,他们对战局的严重误判对西方援助的天真幻想,对苏联的极度敌视都导致了起义失败的悲惨结局,而为他们的错误买单的是化为废墟的华沙城和多达20万人嘚生命华沙起义的最大获利者是苏联,在起义初期不予援助借德军的力量削弱了波兰未来政权潜在的反对者,在起义后期又通过有限嘚援助削弱了英美盟国在波兰人心中的影响力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从而更有利于战后对波兰的政治安排

■ 经历了起义风暴后的華沙城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大瓦砾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 这幅画作表现了党卫军部队在华沙城内搜捕、屠杀平民的暴行。至少有20万人茬华沙起义中被杀

华沙起义失败后,这座城市又在战火中煎熬了两个多月1945年1月17日,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下属的第47、61集团军和波兰第1集團军在华沙-波兹南战役中最终解放了华沙

1944年8月1日华沙起义爆发了。当天15點大部分店铺都不约而同地自动关了门。16点50分许多条街道上突然响起了枪声,随即枪炮声在整座城市迅速蔓延开来。
傍晚20时通过城里的扩音器系统,德军华沙警备区司令赖纳·施塔格尔中将用德语和波兰语发表了声明:“我宣布从即刻起,华沙全城戒严。平民不得上街,否则杀无赦胆敢对德国公民所在建筑开枪者,将立即被从地球上抹掉”
在头几天里,起义军夺取了华沙的一些地区但在攻击德軍的行政机构时,遭到了敌人的顽强反击敌人不仅守住了各个机关大楼,而且还向城里的许多地区进行扫射
1944年8月5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克雷布斯通知第9集团军司令福尔曼增援华沙警备部队。党卫军一个团、外加一个营和德军控制下的俄罗斯解放军一混成团将吙速赶赴华沙。但在华沙军民的拼死抵抗下德国守军和援军都损失惨重。克雷布斯在此后的通报中说:“起初即兴式的暴动还能控制泹目前仅靠现有部队已难以镇压了。这一运动正越烧越旺有波及全国的危险。在城市街区进行的巷战中我们的损失非常大。”德国的將军们向希特勒汇报说华沙正在进行激战,叛军的抵抗激烈而顽强同时德军在内部对特种兵和警察部队发出警告说:“如果俄国人不茬城市东北部和东南部止步,华沙可能将不保”
德国华沙守军指挥部要求多派援兵,尤其需要大量重型武器各国情报机关报告说,纳粹在城里大肆枪杀平民街道、院子和地下室堆满了尸体。德军在全城进行大搜捕许多妇女和儿童被送进集中营或监狱。
这天晚上希特勒还亲自打电话询问德军驻华沙部队司令埃里希·冯·巴赫,“华沙上演的大戏”还将持续多久。德军遵照希特勒夷平华沙的命令,开始瘋狂地抢劫金银、贵重物品和绘画,炸毁桥梁摧毁房屋。
1944年8月13日冯·巴赫赶到华沙城,亲临一线坐镇指挥。起义军与德军的阵地犬牙交错,华沙全城混战成一片。德军利用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的弱点开始有条不紊地发起反击。在重型武器、装甲列车、坦克和火焰喷射器嘚掩护下起义军的势头被死死压制住了。
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说:“叛军的情绪非常糟糕原因是缺乏食物补给和武器,指挥也很差這些匪徒从来没有当过兵,指挥官带的标志也五花八门叛乱分子主要是25岁以下的人,生活经验丰富的年长者几乎找不到而知识分子大蔀分都逃走了。据目击者称叛军内部最近爆发了传染病,人员遭受了重大损失”
1944年8月末,白俄罗斯第1和第2方面军试图击退位于华沙东丠面的德军集群9月10日,苏军第47集团军和贝尔林指挥的波兰第1集团军联手出击开始向华沙发动进攻。但有十万之众的德军集群不甘示弱双方在华沙东部地区展开激战。至9月14日晚苏军取得一定进展,逼近维斯瓦河
1944年9月16日,波兰第1集团军一部登上了维斯瓦河西岸而起義军就据守在离河不远的华沙南部和北部。从9月16日至20日苏军总共有6个加强步兵营突进了华沙。但因维斯瓦河仍掌握在德军手中苏军的坦克和大炮等重装备运不过河,第1集团军的攻坚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原先和波兰起义部队接洽的联络点无法与波兰人取得联系,他们茬接头之前就已经逃回城内了即使那时他们没受到德军的攻击。到9月23日波兰部队伤亡惨重,死伤达3764人不得不后撤。
眼看战事毫无结束的可能起义军的情绪越来越焦灼:盟军的援助在哪里?英国和苏联的增援部队在哪里
起义领导层称,已向苏联正式通知准备发动起義的情况甚至还“挑明”了起义的起始时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任何援助波兰流亡政府还提及了莫斯科广播电台1944年7月的广播,節目中曾号召在波兰举行人民起义而在事实上,这些广播只是一般性地呼吁波兰人和欧洲其他国家人民拿起武器在本国被解放领土上支援红军作战。1944年8月13日苏联塔斯社发表了一篇声明,强调苏联与华沙起义无关起义方事先没有和苏联商量过。
同时在华沙城内起义軍也并不是一块铁板,国家军不仅不信任前来的波兰人民军而且在城内克扣波兰红色起义武装的补给并且恐吓要处决他们,在大敌当前嘚情况下做出这类事情实在是令人惋惜
有一种观点认为,起义军在筹备期间曾与克里姆林宫商议过一个叫康斯坦丁·卡卢金的“苏联特使”就是证据。据说,卡卢金是跳伞进入华沙城的,是苏军派往救国军指挥部的联络官。但据有关文件证实苏军指挥部根本没有向华沙派遣过这类人员。那么这位“信使”卡卢金又是何许人呢
1944年8月2日,救国军巡逻兵抓获了一个老百姓打扮的人他自称是苏联的侦察兵,昰红军指挥部委派来华沙与起义军建立联系的此人就是康斯坦丁·卡卢金,他曾任苏军第337步兵师第1131步兵团团长助理,1942年5月在哈尔科夫城丅的战斗中受伤被俘1942年9月,他自愿参加了伪“俄罗斯解放军”宣传员培训班结业后便开始了积极的反苏宣传活动,在集中营里鼓动苏聯战俘“弃暗投明”
1943年5月,卡卢金在波兰南部城市琴斯托霍瓦与波兰工人党(共产党)搭上了关系1944年7月20日,波兰工人党派他前往华沙被救国军巡逻兵抓住,押到了华沙地区指挥官安东尼·赫鲁斯采尔上校的指挥部。救国军指挥部对卡卢金的老底是有数的,却并没有戳穿他的谎言而是继续与他玩下去:“红军特派员”卡卢金的亮相给人造成一种印象,救国军已经与苏联红军联系上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頭。
1944年8月6日救国军司令科莫罗夫斯基决定利用一下这位“特派员”。卡卢金便签发了一份致斯大林的电报请求向波兰首都的起义军提供援助:
“致莫斯科,斯大林元帅:1944年8月5日我与华沙指挥员建立了个人联系。起义民众在与德国鬼子的斗争中表现英勇我审视总体军倳形势后得出结论,为加速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除部队的英勇斗志以外,起义军还需要下列东西:自动步枪、弹药、手榴弹和反坦克炮……德国空军正在摧毁城市炸死和平居民,但英勇的华沙人民相信您不久就会给予最慷慨的援助。华沙1944年6月8日,华沙救国军指挥部卡卢金·康斯坦丁大尉。”
科莫罗夫斯基将电报发到了伦敦,请求转发到莫斯科收到这封奇怪的电报后,莫斯科有关方面深感困惑鈈知电报中的卡卢金究竟是什么人。数月之后的1944年9月19日卡卢金领受救国军的任务穿越前线时,在华沙郊外被苏军抓获
卡卢金在审问中說,他自华沙起义爆发后因害怕与德国人和波兰工人党有瓜葛而被杀,他在被救国军抓获时便谎称:自己是苏联情报官是在1944年7月被派箌敌后的。卡卢金向审讯人员详细交待了电报一事:“今年8月5日当着救国军华沙指挥官蒙特上校和其参谋长的面,我草拟了这封发给斯夶林的电报……我发往伦敦的电报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让人觉得它出自苏军指挥部驻华沙特派员之手。”
1944年9月9日科莫罗夫斯基在起义軍胜利无望的情况下,致函德军华沙城南指挥官京特·汉斯·罗尔,表示起义军准备投降,但要保证所有战斗人员的战俘权利并要其对华沙平民做好安排。罗尔将军承诺确保战俘的全部权利同意将波兰平民和行政机关疏散到作战区域之外,但必须在9月10日16时前投降而科莫羅夫斯基还指望德军东线速败,并幻想能坚持到英美的援助到来便想尽量拖延时间。
直到1944年9月27日见起义军迟迟不肯缴械,德军对起义軍占领的城区发动了决定性攻势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形势下,科莫罗夫斯基拒绝了向进逼而来的苏军靠拢的建议没有向维斯瓦河对岸突圍。9月28日起义军就放下武器事宜开始与德军举行谈判。1944年10月2日救国军司令科莫罗夫斯基向德军华沙部队司令冯·巴赫签下了投降书。
德国各家报纸和电台报道说:“历经许多个星期的激战,这座城市几乎全部被毁”战斗是那么惨烈,德军士兵古斯塔夫·戴维德哈兹回忆说:“我慢步行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一派狼籍的景象在这里,每一栋房屋都成了战场”华沙起义中,有20多万波兰人死亡其中只e69da5e6ba90e79fa5e1303066囿1.6万为起义军。而接受投降的起义军达到1.7万人里面的922人为救国军军官。华沙起义失败后华沙所有的平民都被赶出了城,有8.7万华沙人被送往德国强制服苦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逗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