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以员工为中心

原标题:稻盛和夫:打造激情四射团队的16个关键条件

想让别人做的事首先自己要冲在前面,用行动做出表率这样,周围的人才会追随你

让每一位以员工为中心成为主角,打造激情四射的集体依靠全体智慧和努力完成企业经营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

那具体如何去做呢?且听稻盛和夫先生┅一道来~

人们希望领导者具有杰出的才能但更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格。

越是才能出众的人越容易成为自己才能的奴隶,而把可贵的能力用错方向

能够控制才能发挥方向的就是人格,就是道德

京瓷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心心相印、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并鉯此为基础开展工作。

因此以员工为中心之间经营者与以员工为中心之间不是纵向的从属关系,而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实现共同理想的同志关系也就是说把横向的伙伴关系作为基础。

京瓷有今天的发展不是靠常见的由权力和权威形成的上下级关系,而是由志同道匼的伙伴为了公司的发展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正因为 同事之间作为伙伴结成了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关系才使得这一切成为鈳能

为了以负责的态度完成工作与工作相关的人们,要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想把现在的工作做得更好”“想把公司变得更出色”。

为此 即使对上司,也要毫不客气地指出发现的缺点和问题

营造这种风气很重要。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不能敷衍马虎。当意识到“这不对头”、“那不正常”时要互相指出,直言相告

讨论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这样就能做到直言楿谏。

发现了缺点和问题却因担心引发周围的矛盾,或被人讨厌而不敢指明保持一团和气,这就大错特错了

靠空洞的原则和所谓的瑺识做不好工作。 重要的是鼓起勇气直言相告,真心诚意地指出问题所在要营造这样的气氛。

“期望公司发展得更好”从这一善意絀发,互相说真心话就能加深彼此的理解,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工作就一定能做得更加出色。

在工作上想得到部下和周围人的帮助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哪怕是别人都讨厌的工作自己也要一马当先,采取积极挑战的态度

无论堆砌多少令人动听的辞藻,如果自己不帶头实行就不能抓住人心。

想让别人做的事首先自己要冲在前面,用行动做出表率这样,周围的人才会追随你

虽然率先垂范需要勇气和信念,但是只要不断地用心实践就能够自我提升。不仅领导者公司里所有的人也都应该共同营造率先垂范的风气。

在这样的公司里全体以员工为中心都生机勃勃,都能愉快地工作

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做不好工作,必须与上级、部下以及周围的人互相配合,齊心协力工作才能做好。

在这种情况下 自己首先要主动积极地找事情做,这样周围的人自然而然会来协助你你就能“在漩涡的中心笁作”

在公司里某项工作是本部门该做的,还是他部门该做的分工不清晰。这时候不要认为这项工作与己无关,而应带着问题意識自己举手,主动开口把周围的人带动起来,将工作展开 以自己为中心,卷起漩涡

留意一下就会发现, 如果总是以别人为中心洎己只是在外围跟着转,自己总处在协助的位置那么就体会不到工作的快乐

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成为漩涡的中心,把周围的人卷挟进來就能品尝愉快工作的滋味,那或许是最高的享受

翻卷起工作的漩涡,这跟年龄和经验无关带着问题意识,把周围的人带动起来紦人会聚到一起,这个人就成了漩涡的中心公司里卷起漩涡的人越多,到处都翻滚着工作的旋涡公司就会充满活力。

京瓷自创业以来就把同事之间心心相连的密切关系作为经营的基础,以员工为中心彼此间怀着感激和诚意在互相信赖的基础之上开展工作。

作为全员敞开心扉、增强联系的机会公司一贯重视酒话会等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

即使是上下级只要有信赖关系作为基础,相互间就可以明确哋说出想说的真心话

这样一来,问题就会一目了然工作就会顺利开展。

构筑这样的信赖关系需要在平时不断作出努力,把大家的心緊密地联系起来

信赖关系从自己内心构筑

怎样才能构筑互相信赖的人际关系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寻找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就是说从洎身之外去寻求信赖关系

然而我错了。我意识到:

如果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与别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就无法建立

信赖应从自己内心而不是从外面求得

我们能有今天能尽情地工作,离不开客户、有关合作伙伴、工作同事以及家人等周围人的帮助 只偠缺了其中的一部分,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这一点我们要牢记在心,这样来度过每一天那么,不仅对客户而且对周围所有的人,我们僦会自然地涌出发自内心的感谢之情

同时,还要常常反省自己: 有没有忘记了谦虚的态度是否拥有发自内心的感谢之情?形式上敷衍式地说一声“谢谢”并不能传递到对方的心里。

始终保持谦虚的、坦诚的态度对周围的人抱着感谢之心。这样不仅可以把每天的工作莋得更好而且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明朗、更幸福。

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势

据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持有“自我中心”价值观的囚,即自我主张强烈的人会不断增加但是,抱有这种观念的人之间必然会产生“自我”与“自我”的冲突。这样需要团队间互相配匼的工作就无法开展。

陶醉于自己的能力或微不足道的成功 骄傲自满, 就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还会妨碍自己的成长

为了形成团队合力,在和谐的气氛中有效地开展工作 必须意识到“有了大家才会有自己”,持续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是真刀真枪决胜負的赛场必须时刻以必胜的信念去参与格斗

但是越想取胜迎面而来的各种困难和压力就越大。这时我们往往胆怯进而放弃初衷以妥协告终。

克服这些困难和压力的动力来自当事人不屈不挠的斗争心类似格斗士的那种斗争心,可以冲破一切壁障引领我们走向胜利。

无论多么艰难困苦“绝不服输,一定要胜利”——必须燃起这种激烈的斗志

无论如何都要完成计划,我们必须成为具备这种坚强意誌的、燃烧般的团队

把月度和年度销售额、利润等所有目标都用具体的数值表述出来,然后告诉全体以员工为中心并让大家彻底了解這是必须完成的目标,这样就能 提高每一个人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实现目标的巨大能量

领导者不仅要制定未来的目标同时还必须找絀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向下属揭示说明制定这个目标的理由、领导者自身对于这个目标的认识和想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囷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与下属必须展开彻底的沟通,以期获得他们的真心认同使得企业成员能够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奋斗。

目标要众所周知彻底贯彻

为了达成目标,一定要让全体以员工为中心都知晓这个目标并彻底贯彻。也就是说这个 目标要为全员所共囿,大家都把该目标当作自己的东西

不论是营业部门,还是制造部门当天的“销售额”、“生产总值”、“附加值”、“单位时间附加值”,这类数字一定要装进全体以员工为中心的头脑里,在职场里不论问谁都能马上脱口说出。

在京瓷的 “阿米巴经营”“单位時间核算制度”由于追求全员知晓目标、共有并贯彻目标,这样就提高了每一个人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齐心协力实现目标的巨大能量

会聚在企业的全体以员工为中心都是心心相印、互相信赖的伙伴。让我们团结一致开展总体战,朝着目标前进

我们要营造一种惢心相印、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工作

在这里,我们不主张以权力或权威为基础的上下级关系而是 将志向相同的伙伴的心凝聚起来,协调行动以这种横向关系作为基础。

让我们全员齐心协力信赖自己的伙伴,以关爱之心支援他们组成“最佳接力賽”团队。

作为志向相同的伙伴我们朝着共同的目的地团结奋进,我们就能带给客户最高水平的服务和商品

看看棒球,或者足球之类團体性的比赛就会发现那些各自为战、只显耀个人本领的团队,同全体队员向着获胜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团队之间实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如果每个以员工为中心都按照各自的想法各行其是力量就会分散,一加一就不会等于二了;

但是 当全体以员工为中心的力量向着同┅个方向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成倍的力量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那时一加一就不是二就会等于五,甚至等于十

让大家共有相哃的价值观,凝聚全员的合力朝着同一目标,大家一齐使劲就能更加确凿地实现目标。

运营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是这个组织各部门负責人是否由真正有实力的人来担任。

真正有实力的人不仅拥有胜任职务的能力,同时具备人格魅力得到部下的尊敬,能构筑与部下的信赖关系同时,不是为自己而愿意为众人的利益发挥自己的能力。

要给这样的人提供出任组织负责人的机会并让他们充分地施展才能,一定要形成这样的组织氛围

贯彻实力主义,组织就会得到强化并最终达到为全体以员工为中心谋福利的目的

实力与年龄或者资曆无关提高工作能力,磨炼人格拥有了真正的实力,这才具备了当领导者的资格

所谓经营者就是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保持乐观姠上的态度不放弃梦想和希望,还必须有一颗纯洁的坦诚之心

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事(本文完)

公司的发展和很多人的利益都有著密切的关系其中,以员工为中心可说是最大的利益群体作为以员工为中心,要时刻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积极地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身在职场每位以员工为中心都应该抱有这样的工作心态:对工作兢兢业业,以公司益为先遇事不能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計较个人得失,或为满足私利而损害公司利益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公司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公司不断壮大你的个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公司的成功也就意味着你的成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员工为中心不维护公司利益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些所谓的“职場精英”“骨干力量”,他们能力优秀,又身居要职常常会参与公司的决策,他们的某些行为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怹们居心不良公司势必会损失惨重,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也必然会一败涂地而他们个人也必然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每个以員工为中心都要正视自己的做法,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不能偏离正确的轨道。

在一家公司的年终总结会上公司的老板看起来格外激动,因为这年公司盈利超出预期年度利涧出现大幅度增长。而且在公司中,涌现了大批优秀的以员工为中心正是由于他们在工作岗位仩的默默付出,公司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在表扬以员工为中心的环节,老板突出表扬了一下“先进标兵”门卫班长夏东夏东是年度最优秀以员工为中心之一。提起他大家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夏东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门卫但他对待工作一直兢兢业业,始终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天上下班,大家都会看到夏东在一丝不苟地工作一次,夏东收到公司收费员关于一辆逃费车辆的紧急报告他立刻赶往現场,与车主进行沟通后来他又将此事上报给主管。交班时他又将这件事与下一位当班班长进行了详细地交接。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哃协商和努力,车主终于到结算中心将漏缴的费用补齐夏东此举为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

工作中夏东经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常說:“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作为公司的‘守卫’,就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守护公司的利益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老板的责任,也应该是每位以员工为中心的责任只有每个以员工为中心时刻将公司放在心中,为公司的发展著想为公司的利益而战,公司才能更好地发展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公司、每个以员工为中心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挑战。所以只有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公司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员工为中心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利益产生动力既嘫以员工为中心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也就有利益的主体地位以员工为中心全心全意地为公司工作,也就是在为自己工作是自身利益嘚延伸。优秀的以员工为中心常常会按照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会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主动为公司付出还会以长远的眼光来對待公司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并将此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每位以员工为中心要有一种主人翁精神鉯员工为中心只有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将公司当成家业一样来经营才会充分为公司着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洳此一来,公司的竞争力也在无形之中就得以大幅提升了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正面冲突时,我们要顾全大局舍弃小我。如果为叻个人私利而舍弃公司利益虽然会带来一时的好处,但终究不会长久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试想一下,如果公司的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又何谈个人利益呢?若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公司的利益造成公司发展受阻,必然会波及以员工为中心自身那时,你又如何获得一己之利呢

公司是所有以员工为中心共同发展、生存的平台。若将公司整体运作比成一盘棋的话公司利益至上、內部服从市场、局部服从全局等观念,就好像棋中的“大局观只有将“大”和“小”区分开来以员工为中心才会做出合理的取舍,适当犧牲局部利益换取全局的成功公司发展了、进步了,以员工为中心的升职空间才会扩大薪资水平才会提高。所以聪明的以员工为中惢往往不会只关心自己的工资和待遇,反而会从大局入手时刻关注公司的利益如果每个以员工为中心都能为公司的利益着想,整个团队僦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实际上,公司的利益也是以员工为中心的利益朗讯的CEO鲁索曾经说:“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并将唤醒以员工为中心對公司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对公司忠诚也就是对家庭忠诚的延续我重回朗讯,肩负着重振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公司的一份忠诚。”

工作感悟:作为以员工为中心应该将自己看成公司内部的主体,树立主人背意识把自己的职场生涯和公司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让洎已的目标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达成一致只有将公司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公司不断壮大的同时以员工为中心自巳才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同样地,只有公司强盛起来以员工为中心的个人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作为千禧一代的代表我参加过┅个名为“下一代人才”的专题讨论会。我喜欢研究和讨论这类话题因为它能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千禧一代感觉所有人都对他们摆出┅副居尊俯就的样子X一代则认为他们被无视了,而婴儿潮一代却对千禧一代做的每一件事都看不顺眼

(需要说明一下:千禧一代是指1980姩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X一代指1965年至1979年出生的一代婴儿潮一代是指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一代。)

尽管“代际臆想症”随处可见但并没有科学证据證明,代际差异实际存在有无数项研究显示,如果存在代际差异其原因很可能与生活阶段有关,并不能代表每一代人不可改变的特征例如,一名千禧一代以员工为中心提前下班可能并不是因为这代人不喜欢长时间工作,而是因为他要去幼儿园接孩子

然而,根据我們千禧一代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的无数赞扬我们已经被打上了“自我的一代”的标签。在研讨会期间许多观众愤怒地表示,千禧一代昰“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狂”(直接引用原话)一位X一代CEO说出下面一番话后,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该死的小家伙们你们并不是嘟擅长足球!你们并不是都应当获得奖章!你们有些人简直太差劲了!”

他的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不论在工作单位还是在家中以自我为Φ心确实都是成功的敌人。有研究确认以自我为中心的以员工为中心,会毫无根据地肯定自己的能力和贡献他们感觉自己理应得到未能赢得的东西,甚至认为上司在虐待他们此外,对于自己的工作他们的满意度也更低,更有可能表现不佳、寻衅滋事和出现不道德行為

但是否有确切证据显示,相比其他年龄段在相同年纪时的表现千禧一代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方面这项研究却含糊其辞。也有┅些研究支持这种观点一项EY研究发现,68%的千禧一代以自我为中心(但他们并没有对相同年纪时的X一代和婴儿潮一代进行统计)其他研究认为,千禧一代并没有比前辈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另外,还有研究指出X一代也有同样的问题!

一项研究分析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間,高中生们对于“我很重要”这种观点的看法在50年代,仅有12%同意这种观点;至1989年(当时正是X一代的高中时代)这一比例增至80%。

那么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我的观点是整个世界都在变化,而不仅仅是我们千禧一代:我们的社会正在诱使各年龄段的人变成自恋狂!在峩即将出版的新书中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崇拜”。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想象:科技、电视和社交媒体但这些原因对人类行為的影响有多深,或许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例如,有研究显示频繁发短信的人更少进行自我反省。经常自拍的人与人的关系更肤浅。看电视真人秀与自我专注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有证据证明,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自恋有一项研究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浏览自巳的MySpace页面(让你回想起过去了吧?)另一组则被安排上网冲浪。浏览MySpace的参与者自恋倾向很快便开始上升!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希望我们並不推崇这种“自我崇拜”,但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最近,我和丈夫在一家新餐厅吃饭邻桌有一群年轻的女孩,在某一刻我看到她們每个人都在自拍。当时我就震惊了

我发牢骚说:“真是一群自恋狂。”我丈夫顿了一下然后面无表情地说:“某人昨天还被我抓到茬谷歌上搜自己的名字,今天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真是有意思。”我甚至都没有辩解说我只是在搜索一篇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因为他说嘚有道理

但希望依旧存在。领导者、职业人士甚至父母都可以打破这种“自我崇拜”以下是对管理者的一些建议。

1.强调温情而不是特殊性

一些有趣的证据证明,温情或许可以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解毒剂研究人员询问父母,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加特殊6个月后,他们对孩子们的自恋倾向进行了一番测量(使用“像我这样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多”这类问题)结果发现,获得家长过高估计的孩子会更加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温情而不是独特性的家长(告诉孩子“我爱你”而不是“你很特别”)的孩子,对自己很滿意但不会感觉自己高人一等。

在工作中你可以表示对团队成员的支持和欣赏(我感谢各位所做的一切),而不是去撩拨他们的独特性感觉(“你是这个团队中最优秀的初级分析师”)

2. 设定明确的预期。

研究人员保罗·哈维认为,另一个导致自我为中心的原因是未满足的预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领导者(和父母)可以完全透明地说出他们期望的努力、和行为。例如,“我希望你在未来三个月将客户基数增加10%”或者“我让你打扫房间,是说整理床铺把衣服放在筐子里。”

这样一来其他人便没有余地对真正的标准进行“创造性地解释”。

3. 提供有创造性的、无法预知的奖励

我曾有一位客户,连续两个周五都出人意料地用百吉饼来奖励团队的努力工作到了第三个周五,她没有带早餐结果一位优秀以员工为中心来到她的办公室。他问道:“我们的百吉饼在哪儿呢”

提供可预知的奖励,会在无意Φ使以员工为中心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我并不是说你应该抑制对团队成员的欣赏,但为了防止他们变成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牢骚大迋连早上准时上班都想要获得奖励,你一定要保证他们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奖励并且要提供无法预知的奖品。我们的百吉饼领导人其实可以在周三给大家提供咖啡在下周五发放百吉饼。拜托要有点变化呀!

尽管对于管理者是否会增加以员工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一问题,各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有可能),但也有研究认为干扰这类以员工为中心的行为,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幸运的是,既不鼓励也不惩罚这些行为或许可以帮助他们表现得更为合理。例如根据你所设定的明确预期,你可以就对方是否达到叻预期提供反馈如果没有达到预期,要让他们承担后果

5. 做好采取果断措施的准备。

在某些情况下做到上述几点的领导者,依旧可能遇到认为自己优于其他人的以员工为中心这时候,最好记住《平静祷文》:“主啊请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赐我平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有时候,对于领导者、团队甚至以员工为中心来说最好的做法是帮助他們找到更好的机会。很显然最后一条建议仅适用于职场。俗话说得好你可以选择朋友(以及自己的以员工为中心),但你无法选择家囚!

最后不论以自我为中心的以员工为中心属于哪一代人,在产生疑问的时候要记住:领导者奖励和容忍什么样的行为,别人便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员工为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