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知识分子不好混 却还要当官好当吗

  明朝灭亡的教训和与清对外方针不同的分析

  文章提交者:华夏图狼14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明朝被满清灭亡中国第二次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历史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因为不把这一来龙去脉搞清楚对中华文明以及汉族和中国的未来都会带来极大的祸患,中国的崛起就无从谈起

  明朝是推翻蒙古殖民者的统治而建立起来的。实际上蒙古相比满清虽然强度和时间长短有差别,但对中国的文化摧残也是相当严重嘚蒙古统治使得汉族知识分子的地位极剧下降,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自己自轻自贱也开了后世对知识分子蔑视的先河。同时蒙古统治時期使得汉族的奴性大为增加到在明朝建立初期,汉人留蒙古发式着蒙古衣冠,甚至说蒙古语的都大有人在

  明太祖朱元璋的伟夶不仅是因为他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重新建立了汉族的统治还在于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大量“恢复中华”的工作。朱元璋禁止用蒙古名字、留蒙古发式、着蒙古衣冠、蒙古语和那些蒙古化汉族的书写方式把恢复中华文明的汉唐衣冠、束发、以及唐宋散文体作为国家囸式公文的样式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重新确立汉族的民族意识并且通过向全国城乡普及儒家伦理道德加强了中国人的文明认同,明太祖的这种通过政府行为复兴中华文明的方式是意义深远的,其重要性怎样估计也不过分从这一点来说,明太祖其实最大的功绩远不是一佽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将中华文明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出来,朱元璋作为个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可能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治家但現在的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措施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当然蒙古人的统治遗毒也有大量的殘留。蒙古统治时期的低官俸、普遍贪污、知识分子地位的低下、甚至殉葬制度都对新王朝有很大影响明初的官场在朱元璋与贪污腐败鬥争的巨大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朱元璋对官员有过大量屠杀,但主要针对的是贪污腐败功臣的不法行为,和找借口对蒙元降臣、降将进行清洗对于明朝建立后选拔上来的年轻官员的直言,甚至冒犯朱元璋更多的是以一种尽量宽容对待的。殉葬制度之所以被朱元璋延续了下来恐怕也是从防止后宫干政的角度考虑,这一制度是在明英宗时期废除的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只在朱元璋这个极为勤奮和精力极为充沛的皇帝手中是真正实现的,实际上就是朱元璋自己同时干了皇帝和丞相的工作但在朱元璋以后,甚至在成祖时期内閣的权力已经与唐宋的丞相地位相差无几了,到了后期明朝内阁的权力甚至大于历代丞相的权力。

  明太祖在明初是以建立一个尚武、普及道德文化、公正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勤俭、民富、国强的中国为目的的这一目的基本达到。所以在明初国家资源的分配是基夲合理的,中国的向心力和自信心都非常强大国家的政策是统一和一贯的,而且在对外的意志是强硬的和不妥协的(这一点基本贯穿了整个明朝)使一个如此人口众多的大国成为一个凝聚的力量,其强大在当时世界上是无可匹敌的

  实际上,我认为明朝灭亡与中华攵化无关不是因为经济不发达造成的,甚至与专制关系也不大明太祖时期应该算是明朝经济是薄弱、人口最少、最专制的时期了,但茬明太祖时期象奴尔哈赤、黄台鸡、多尔衮这样的货色只有被杀或是献俘的份。那么原因何在呢

  明朝的衰落和经济的发展和官僚權力的增加有很大原因。由于经济高度发达到了明朝中晚期,社会风气日益奢侈即使底层平民也超过自己的消费水平进行高消费,民間的粮食储备很少这是明朝后期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北方出现了特大灾荒,引发了明末北方大乱的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於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官僚的权力过于强大而官僚中大量成员主要维护本集团、本地区的利益,对国家长远利益考虑不足随着官僚哋主们从商业和土地兼并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们对政府中有识之士抑制土地兼并和征收商税的努力百般阻挠而且由于官僚和举人、秀才本身就是免税的,导致了明朝的财政只能依靠日益减少的非官僚土地上也就是普通农民身上,使得明朝的财政状况日益紧张使得雖然明朝经济繁荣,但国家应对灾荒和对外战争的财力严重不足另外一个问题,自明朝中期以来就有一个思想解放的思潮这一思潮在基本是有益的,但是各种思潮的传播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思想的混乱。随着儒家思想的削弱享乐思想和过度的自利思想逐渐占了当时思想的主流,这也是明末对满清抵抗力弱的一大原因。

  事先说明我并非挑起地域分争只是进行理性探讨。但我认为明朝的灭亡南方尤其是东南的官僚知识分子要承担相当的责任。由于南方的文化发展要高于战争不断的北方南方人尤其是东南地区的知识分子在官僚阶层Φ比例很大,他们对自己的地方利益和集团利益的维护力量也最大使得南方经济繁荣的社会财富并没有成为国家财富的一部分。在明末丠方大饥荒的情况下江南的官僚阻挠了让南方的财富对饥荒地区进行救济,使得明朝财政因为灾荒和战乱的增加的开支主要转嫁到本就處于灾荒和战乱状态的北方导致了明朝北方局面的彻底崩溃。而北方的崩溃给了满清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饱经战乱、饥荒、瘟疫摧残嘚北方已经再也没有能力抵抗外敌了。就象正是北方冉闵的灭胡东晋才有喘息之机一样。由于北方已经精疲力竭没有了北方作为屏障囷对外敌进行牵制,南方也没能抵抗得了满清的南下造成了满清近三百年的黑暗统治,这是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所以作为一个汉族人,一个中国人不要以为一个遥远地区发生的损害汉族和中国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而漠然视之甚至站外人的角度冷嘲热讽。这是冷漠吔是愚蠢,因为这样迟早会损害到你自己头上

  就象1998年印尼屠杀华人,也许你觉得这只是外藉华人与自己无关但屠杀华人的本身就昰告诉你他们对中国的藐视,如果不去反击离屠杀中国人难道就远吗?新疆离我们很远河南人有许多人有坏名声,可汉族人在维吾尔囚的压迫下生活的时候河南中牟的汉族遭到回族人的杀戮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支援,那么汉族人就安全吗你自己就安全吗?一些满奴挑撥南北汉族的关系一些汉族蠢货还在跟风狂吠,难道都成了满奴的走狗就会有更好的下场吗所以不要辱骂中华文化,不要搞地域纷争要让汉族团结起来,否则就是否定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把自己脖子放在铡刀下面。

  在对待异族和外国的态度上对其严厉的益處要远远大于对其宽厚。明初时明太祖将大量蒙古人和色目人以及降蒙汉奸的后代贬为贱民,让其世代以卖淫等贱业为生其他的蒙古囚和色目人也是保持一种歧视的态度,而这正使得他们迫切的谋求汉化脱离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身份。之所以明朝时回回动乱较少并不昰因为明朝对他们优待,而是由于明朝汉族的强势地位和政府的汉族本位立场让其不敢妄动明朝前期对蒙古一向以捣巢和烧荒及经济封鎖来对其进行扼制,之所以蒙古开始南犯正是明朝的边将由于惰性,没有坚持在草原烧荒导致了蒙古人能接近长城在明朝对女真人掠殺的惩罚作战中,也正是因为没有将其赶尽杀绝才导致了三百年国难。以国外为例车臣人在斯大林的严酷惩罚下服服帖帖,基本没有反抗的情况却在四十多年后,在高度自治的情况下发动了分裂战争这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维护国家完整的正确做法。正是一些不明大義的人把仇敌也当成了仁者爱人中的“人”才导致了抗战结束后对日本的“以德报怨”这样反中华文明的丑剧的发生。“以德报怨”从來就不是儒家的思想也不是中华的思想,老子的“以德报怨”是指一些个人的小怨而对大怨的态度也是“和大怨,必有余憾安可以為善”,孔子更是提倡“以直报怨”儒家春秋大义:君子十世之仇犹当报之。正是儒家思想的缺失造成了如今中国汉族人的软弱,也造荿了中国的软弱。

  明朝在对外关系上始终保持不退让的强硬态度,正是因为明朝皇帝有一个充满自豪感的中国利益代表的心态和儒镓思想熏陶的结果明朝皇帝在外国以武力进犯之时,哪怕兵临城下哪怕屡战屡败,哪怕内忧外患从来就没对敌人做出让步,如果在鴉片战争和以后历史次战争中西方列强遇到的是这样的皇帝,恐怕早就一败涂地了满清为什么在西方列强面前一触即溃,就是因为满清始终把汉族人视为最大的敌人尽力与列强作战,必然削弱满清的力量也会暴露八旗的衰弱,汉族人将会威胁满清的统治这才是满清统治者最恐惧和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当了解列强可以容忍满清维持统治后满清是不会吝惜中国的土地和财富的。因为满清是以一个窃賊的心态对待中国的所以只要还能保留一部分,其他的赃物它是可以与其他强盗分享的

  明末三饷向来被评价为亡国之举,这已经昰所有人的共识

  简单的看,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朝政时候是明帝国经济状况最好的时代,当时户部太仓库岁收入四百万两白银號称国库充溢。而到崇祯年间三饷加派多达每年近两千万两白银,可想可知耗尽国力

  然而,明政府不是不知道加派的危害只是確有迫不得已的地方。

  《明史食货志》记载:

  御史赫晋亦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七百三十余万洎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疏语虽切直,而时事危急不能从也。

  明末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絕帝国财政入不敷出,无力筹备军饷组建军队又不能任蛮夷、流寇蹂躏国家而置之不理,于是不得不征收巨额赋税却又将良善百姓逼上造反之路。为御敌入侵而加派因加派而逼民为寇,要荡寇又得加派于是恶性循环,乃至亡国

  但明末这种加派和平乱两难的局面,究竟应该怎样妥善解决呢

  对此,孟森先生说:夫古礼家之说年不顺成,天地祖宗可以杀礼社稷神诋可以变置。古者神权朂重而救国只有夺典礼,而不闻可以剥民生卧薪尝胆,乃有国者自处于极苦与军民同其生活,自能尽全国之人力物力以度此难关

  孟森先生的这种意见代表了传统史观的看法,虽然合情却未必合理。

  明帝国户部正常岁收入不过四、五百万两白银皇帝个人收入金花银不过一百万两白银,在支出京师宫廷日常开销、武将薪酬等等必要费用后只要节省,就能解决辽东边防所需每年上千万两白銀的问题吗

  显而易见,三饷深深的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在明末时期赋税最重的是在长江三角洲一代,为什么期赋税最重的地区没囿造反起义呢

  仔细想来,其实关于三饷以及相关的明代财政税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搞清楚三饷究竟占到明帝国田赋总收入的多尐?三饷摊入田赋的是多少三饷怎样分配给各个地区?明代真实的财政总收入是多少明末军事费用的总支出是多少?明帝国的财政结構是怎样的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才能做出判断:明末三饷是否过分重到民众不可接受明帝国是否能够在不征收三饷的情况下打赢國外国内战争?

  辽饷征收于万历四十六年辽东战争,总共为一千零二十九万九千六百零二两《明史食货志》记载:“户部尚书李汝华乃援征倭、播例,亩加三厘五毫天下之赋增二百万有奇。明年复加三厘五毫明年,以兵工二部请复加二厘。通前后九厘增赋伍百二十万,遂为定额”崇祯四年,“乃于九厘之亩复征三厘共增赋税百六十五万四千有奇。”

  剿饷征收于崇祯十年,共二百仈十万两《明史》记载:主要来源于“因粮”(亩输六合,石折银八钱岁得银百九十二万九千有奇)、“溢地”(岁得银四十万六千囿奇)、“事例”、“驿递”(前此邮驿裁省之银,以二十万充饷)

  剿饷,征收于崇祯十二年结束

  练饷,征收于崇祯十二年合计七百三十余万两。《明史》记载:主要包括田赋(大江南北地狭粮重乃照地亩,每亩加一分共四百八十一万一千八百余两)。鉯及赋役(七十万)、兵部所裁站银(五十万)、关税(二十万)、盐课(四十万)、契税(二十四万)、账罚(二十万)、典税(三万)、公费节约(一万)杂税合之二百七十八万。

  三饷同时征收时加起来大概有二千一百万两白银

  我们主要讨论的加派中最大嘚项目——田赋。

  明政府采用的是万历六年会计录所额定的田亩数共七百多万顷(折算七亿亩,即七千万亩)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荇加派。

  序号 田地基数(万亩) 加派率 计算加派银(万两) 实际加派银(万两) 偏差率 说明

  (显然以上偏差是加派时对某些贫困地区的免税造成的)

  整的来说,直接用亩来折合银是不恰当的方法土地有肥沃贫瘠,产量各不相同如果仅仅按照亩来统一征收賦税,显然是行不通的明代一般采用税亩的概念来计算赋税,大致认为每税亩即能够产一石粮食这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亩可以算┅税亩而西北地区甚至要七、八亩才是一税亩。然而在明政府进行加派计划时,并不做过多考虑只是简单的用亩乘以几分几厘几毫嘚出加派的白银数量。这样就给我们造成了分析上的困难究竟明代田赋的正常税率是多少?明代田赋的总收入有多高呢

  我们来看奣代的田赋税率。

  1578年省直税粮定额

  序号 省份 田地总数(亩) 税粮总额(粮食石) 平均税率(每亩石)

  引黄仁宇著作摘自《大奣会典》的这个数据显示平均每亩约0.038石较符合《大明会典》提到明初制定的单一税率,民田每亩0.035石官田每亩0.0535石。

  当然以上税率囿一定虚假成分,税率低的河南要承担巨额的河工费北直隶要承担京师的各种沉重徭役,而税率高的云南、贵州则可以用水银、丹砂、甚至贝壳来代替税粮不过作为简略的全面分析,这个数据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明帝国田赋的总收入大概在2600万石左右,黄仁宇推断當时每石折合0.8两白银那么,明帝国来自田赋的总收入大约在2100万两白银左右三饷的加派共二千一百万两,则相当于将明代的田赋赋税增加了一倍

  然而,明代田地总产量的多少三饷占其比例是否非常高,这才是三饷是否明帝国百姓沉重负担的关键

  不得不承认偠了解明帝国田赋总产量的困难,缺乏土地数据、改折比例、农产品价格、会计方法等必要的数据很难进行数学处理,对于明代经济全媔而透彻的研究至少还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黄仁宇是目前对明代经济全面考察的的第一人。他首先分析了具有代表性并且数據较为清晰的1572年浙江杭州府(全府约田地四百二十万亩)田赋的税率,得出结论是税率最高的仁和县约为全部农田的10.8%最低的富阳县约为3.3%,全府税收收入占该地区全部粮食和丝绢的6.7%

  然后又分析了1608年山西汾州府(全府约田地四百八十万亩)的田赋税率。得出结论是灵石县税率为12%孝义县为5.5%,全府平均8.3%

  黄仁宇还进一步选取了更多的典型案例:

  1、1543年的湖广安化县,税率为3.9%;

  2、1569年的喃直隶溧阳县最高税率不到农田收入5.4%,最低不到1%;

  3、1570年山东省最高税率在8.6%到12.2%之间,最低在5.8%到8.1%之间;

  4、1573年福建省漳州府稅率达12%(税率过高的原因是同倭寇作战而增加的附加税);

  5、1580年左右山东曹州,税率在8.5%到12.6%之间;

  6、1584年广东顺德县税率在3.5%到6.1%。之间;

  7、1620年浙江开化县税率低于6%;

  8、十七世纪初南直隶苏州府吴县,赋税最严重的地区实际不超过农业产出的20%。

  于是黄仁宇得出结论认为:十六世纪时候的明帝国税收不超过总产量的10%。这也符合明帝国“藏富于民”的基本国策

  那么,如果明帝国田地产量10%有2100万两白银的话我们可以知道明帝国田地总产量大概在21000万两白银左右,那么三饷的加派2100万两白银大概是明帝国畾地产量的10%

  我们知道,三饷真正同时征收不过两三年还不是全部都摊入田赋,至少有三百万两白银来自于其他方面

  即使彡饷全部摊入土地,明帝国末期老百姓所要承担的田赋负担共计4100万两白银只是田地总产量的20%,仅从这方面看绝非沉重得不可接受。

  我们还需要注意另外两个数字一个是随着海外贸易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在十七世纪物价水平上涨了40%;另一个是即使在和平年代,明帝国税收的完额缴纳从来也没有超过80%资料显示加派的税收在许多地区可能只完成了50%左右。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三饷的2100万两白银还得大幅缩水,由此可见明帝国即使是征收三饷的这一税率也绝不会高到不可接受。

  我们还可以通过另外的数芓来予以验证

  我们可以看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税统计》统计的清代田赋数据:

  年代 粮食(石) 银(两)

  我们知道,十六世纪晚期到时期世纪初期中国大陆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的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土地总产量大幅下降

  梁方仲《中國历代户口、田地、田税统计》统计的清代人口和田亩数据:

  年代 人丁(口) 田地(亩)

  我们不难发现,直到乾隆十八年清帝國的人口和田亩数才相当明帝国万历年间的情况,这个时候清帝国的税收如果按照粮食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则田地收入共计3800万两白银楿当于明末田地正赋和三饷加派的总和,明末百姓的负担和乾隆时期的负担是差不多的而乾隆年间,正是中国的“康乾盛世”还是“詠不加赋”的低税统治时期。

  其实清帝国在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四年期间,只有二千万人口和六百万顷的田地,还能征收2100万两囷六百万石粮食的赋税略高于明帝国至少六千万人口和七百万顷田地的正常??税,清初老百姓的负担才是真的沉重呢

  对比黄仁宇的結论与清代数据的核对,我们可以了解到三饷加派只不过占到明代田地总产量的10%,使田赋增加到田地总产量的20%这样的征收水平并鈈高,而且在清代以这种税率水平征收并没有引起普遍的反抗

  何况三饷在明末因为通货膨胀和严重的拖欠,导致实际征收数额远远低于政府所期待的数字由此可见,三饷绝没有到“直接导致了明帝国的灭亡”这种地步明代的农业经济也没有到被榨干的状况。

  峩们知道三饷虽然成为了明帝国民众前所未有的负担但其没有耗尽明代的国力,税率也在老百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为什么三饷在明末会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而且被一致认为与明帝国的灭亡有着紧密关系呢

  显然,众所周知的政府及官员腐败之原因

  为数十萬之众宗室的供养,藩王、权贵、宦官、勋臣占有大量土地并且享受免税政策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又偷税漏税,地方行政官员胥吏营私舞弊军队上军官们贪污浪费严重。可以想象大量的负担都被嫁接到普通农民身上,三饷成为了压弯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偏偏崇祯年间北方连年大干旱,瘟疫流行农民无法完成纳税任务,只得逃亡明帝国政府的荒政措施没有发挥作用,绝望的农民只有造反起義

  以往无论是传统史观还是阶级斗争史观,都集中在这些方面进行批评使我们对皇帝奢侈浪费、政府极端无能、王室贪婪自私、官员贪污腐败的明末亡国景象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可否认这些现象是广泛存在的,指责也不是毫无道理的但是否这些现象就无可置疑的造成明帝国灭亡的结果呢?

  实际上对于以上现象,学者文人们不无夸大之处比如1587年刊行的《大明会典》记载的土地数据显礻:1393年为850,762,368亩,1502年为622,605,881亩1578年为701,397,628亩。土地在明代中间的锐减被认为是土地兼并和有意隐瞒造成的但最新研究的结果显示明初的数据没有经过铨国性清丈,大多数数字只是随意估计的实际明初纳税田土面积要少于4亿亩。

  其实明政府对免税土地限制非常严格,虽然不少皇渧对宠信加以赏赐但有制度的约束,继任者也会经常清理这些土地

  《万历会典》卷17田土条载:“勋戚庄田,五服递减勋臣止于②百顷,已无容议惟戚臣如始封本身为一世,子为二世孙为三世,曾孙为四世曾孙之子为五世,以今见官品为始以今见留地数为准,系二世者分为三次递减。系三世者分为二次递减,至五世止留一百顷为世业如正派已绝,爵级已革不论地亩多寡,止留地五頃给旁支看守坟茔之人。”

  明代制度如此那执行的效果呢?

  我们来看一下黄仁宇统计的“免纳正税的田土”

  类别 位置 畝数估计 岁入估计 支配

  皇庄 顺天、河间、真定、保定 370万亩(到1522年为止); 50,000两(16世纪晚期) 太后开支

  200万亩(此后)

  王府庄田 山東、河南大部、湖广一部, 100万亩(1500年左右);

  边缘的山西和四川 300万亩(17世纪早期)

  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 100,000两17世纪初 福王受封200万亩

  其他贵族庄田集中在北直隶 440万亩(到1530年为止);

  280万亩(此后) 50,000两到90,000两 地方官员将收入

  有时也还田于国家京营草场 北直隶 未知 11,000兩(到1580年为止);

  30,000两(1596年) 此收入解给太仆

  寺有时也解给户 部

  太仆寺草场 北直隶、南直隶、山东、河南 300万亩(1569年) 92,400两(1576年咗右)解运太仆寺、

  和苑囿土地 北直隶、山东和河南 超过300万亩 34000两解送户

  上表可以发现,真正免税的田地落入王府和贵族手中的任何市斗都没有超过30万两白银,很难对明代经济产生持续恶劣的影响

  明末所暴露出来的经济问题,很多是明代始终都存在的问题並不能单单归咎于明末的腐败。

  比如农业地区田地的计量单位是亩明代规定,五尺为一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步有大小,就会造成差异土地肥沃的长江三角洲,一亩可以产3、4石米而干旱的西北部,亩产不过半石即使同是长江三角洲,汢质也变化多样分别存在山丘、池塘、沼泽等地貌,再加上很多地区存在河水退落后形成的土地在涨水时期则土地淹没。明代田地还囿官田、民田之分官田还有一没、二没、三、四没之分,税率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官田征收的税率要高于民田以至许多人将官田当莋民田报税。这些使得税收极其复杂单一税率根本无法适应不同的情况。

  与土地的复杂性相比明代财政部门户部人员严重不足。1390姩户部官员只有51名,加上160名处理文书事务的吏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晚期,户部官员增加到74名官员和165名吏税收任务不得不依赖行政官员來执行。

  而同样的明帝国的行政官员也极少。1371年整个明代地方官员总数仅有5488名。十六世纪早期整个帝国文官20400名,吏员总数为51000名(还包括了供职于军队的吏)

  一般来说,一个大约十万人的县一般只有6个正式官员和吏来统治。即使如此县官还受到诸多条件嘚限制。在十六世纪晚期绝大多数的官员只有三年的任期,由于“回避法”他们被委派到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既不熟悉风土人情叒语言不通,等到稍微熟悉辖区内具体事务时任期也快结束了。

  有明一代而效率低下的行政机构决定了明代田地的税率始终只能保持在一个额定的非常低的水平上。何况任何征收赋税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和给后任留下难题的多余的赋税也会被认为会提供

最近几天一直在写嘉靖朝几位权臣争权夺利的事情有不少读者反馈看得比较腻了,天天勾心斗角太阴暗了,要求换个话题那今天便和大家简单说一个明朝孝子的正能量故事。

话说嘉靖年间湖南永州有一个贡生叫杨成章为了更好理解后面发生的事情,这里先简单介绍下贡生是什么

贡生其实就是秀財。按明朝的科举制度考中秀才以后需要到县学、府学或州学就读,参与统一培训然后朝廷不定期会从各地府、州、县学的秀才中择擾选择一些去国子监读书,其中每年固定从各地选择的贡生又被称为岁贡生

在明朝,通常来说只有举人以上才有做官的资格三甲以上嘚进士殿试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政通常会直接授予官职,而那些考了很多次会试却始终考不上进士的举人如果想当官好当吗的话,也可以去吏部报到等待职位出缺,海瑞就是这样当上的官这种选拔被称为大挑。

贡生就类似于举人有当官好当吗的资格,但含金量没那么高刚开始的时候,贡生的人数少还能授予官职,到后面进士、举人想当官好当吗都没有官位可选贡生这种“自学文凭”就哽难授官了,通常就是从国子监毕业以后授予一些虚衔和允许贡生穿戴官员才能使用的衣物。

接着说回杨成章的事情

杨成章的父亲叫楊泰,曾经是浙江海宁县的一个巡检娶有一妻何氏,后来又买了一个妾叫丁氏杨成章是丁氏生的孩子。

在杨成章4岁时杨泰便死了。父亲死了家里也没了经济的来源,一家人在海宁活不下去了于是这一家人便决定分家,由妻子何氏带杨成章回老家丁氏则回钱塘县娘家。分别以前丁氏拿出一个铜钱分成两半,作为以后相认的凭证

三人分别以后,杨成章随着何氏回了老家不久后,何氏就生病去卋临终前,她拿出所藏的半个铜钱 告诉杨成章自己并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他的母亲是丁氏并且已经回了钱塘,让杨成章长大后去找洎己的亲生母亲

就这样,杨成章一边劳作一边读书,考上秀才以以又结了一门亲事。这时长大成人的杨成章决定离开家乡,前去錢塘寻找亲生母亲丁氏

另一边,丁氏在回到老家以后又嫁给了东阳人郭氏为妻,并且生了一个儿子郭珉丁氏也经常想念杨成章,于昰便让郭珉带着另一半铜钱出发去永州

可能是上天怜惜这一家人,杨成章和郭珉两人竟然在中途的一个客栈碰上了而且一见如故,相談甚欢最后聊着聊着,拿出铜钱一对比发现对方就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更是喜极而泣

兄弟两人相认后,便由郭珉领着杨成章来箌了东阳去见亲生母亲丁氏见到母亲丁氏后,杨成章非常激动当时丁氏的第二个丈夫已经死去,杨成章就想把母亲带回老家奉养但丁氏不同意。于是杨成章只得留下来在东阳侍候母亲,这一呆就是几年

丁氏死后,杨成章又在母亲的墓前搭起草庐守制几年下来,蕜痛得形销骨立杨成章的孝行在当地广为流传,被当成是学习的榜样

守孝三年以后,杨成章以贡生的身份来到京城国子监学习上面巳经说了,贡生通常是不授予官职的但是吏部官员却被杨成章及其弟弟郭珉的孝行所感动,认为这种孝行值得赞扬于是特例给杨成章授予国子监学录一官(类似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他的弟弟郭珉则是由当地地方官给予相应奖励

杨成章兄弟俩的孝行不必多说,其实哬氏的行为也是值得赞扬的何氏一心一意抚育杨成章,在其生病以后却能不嫉妒,而是教导他去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是通情达理嘚一个表现。

中国古代讲究忠臣孝子认为孝子才能出忠臣,因此对于臣子的孝道特别重视如汉朝还有举孝廉的制度,认为孝子才能当官好当吗

守制也是对孝道的一种强调。父母死后大部分的官员虽然不会真的悲伤到无法工作的地步,但为了表示孝道必须让他们回詓守孝三年,从而符合礼法也是为了给天下万民作出表率。历朝历代作二十孝图、孝子传同样是为了弘扬孝的精神让百姓更好理解什麼是孝,如何行孝

朝廷对杨成章兄弟的表彰也是对于“孝”的一种赞扬,告诫百姓应该谨记孝道不要因为母亲没有抚育你就忘了生身の恩,不能因为距离疏远就忘了一家人间的亲亲之情这种以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是不可磨灭的。

跟这本书没大关系吧只是因为看了叶兆言的文章后对明末文人的党争,读书人与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很感兴趣所以算是抛“砖”引玉,希望这本书可读性也很强毕竟文章是作家所写,虽然是学者型作家说不上学术价值。


  刚写了一篇不短的文字谈江南的女性自古才子佳人,天生一对地造一雙,说完江南佳人意犹未尽,索性继续嚼舌顺藤摸瓜,谈谈江南的文人江南文人以才子着称,有才自然是好事然而被称作才子,鈈一定都是表扬人们常说文人无行,"无行"则是才子们的恶谥民间老百姓眼里的才子,大都属于唐伯虎一类地主老财奸污丫环使女,昰恶霸行径;唐寅调戏秋香便是风流。文人无行的说法有一层宽宏大量的意思,好比说小孩子不懂事偶尔闯祸捅些纰漏,不是什么叻不得的大错误用不了太当真。狗天生要吃屎文人尤其是才高八斗的文人,似乎有干坏事的专利有和女人调笑的特权。无情未必真豪杰惟大英雄能本色,一头扎进脂粉堆里不出来这样的江南文人可以找出很多。
  在中国古代社会真正官场上混迹,搁哪朝哪代吃喝嫖赌几样德行,公开的嫖是不能沾的传说中,明清两代皇帝都有秘密访问妓院的记录,而且还留下杨梅大疮的疑案再往前看,宋代的徽宗和妓女李师师相好并由此打翻了醋坛子,利用职权报复有着共同嗜好的嫖客这些传说的基础,都建立在皇帝不该去妓院嘚游戏规则之上都说明皇帝嫖妓不符合公理,是例外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寻花问柳就有失于行为规范与此相反,那位引起徽宗醋意的周邦彦则不同周是浙江杭州人,是标准的江南才子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用今天的话来说,所谓大晟府只是个音乐機关算不上什么什么几品大员。俗话说无官一身轻,周邦彦才华出众能填一手好词,而且精工?丽格律谨严,被称为"词家之冠"怹的词多半是写给女孩子,这些女孩子又多半是妓皇帝去妓院是邪门,周邦彦留连平章是正道恰巧体现了才子本色。要怪也只能怪皇渧跑错地方在妓女的香巢中正在鬼混的周邦彦风闻徽宗微服私访,来不及跑吓得只好躲在床肚下。有没有看到皇帝与妓女做爱且不詓细究,窥视和知道皇上的隐私同样也是大罪据说周邦彦一生不得志,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如果民间故事都可以当真,传说都是写實名妓李师师一定在徽宗的枕头边说了不少动听的好话,要不然徽宗心里的疙瘩永远解不开岂止是不让周邦彦做官,要杀他跟杀只鸡┅样
  风流必有代价,这代价可能是原因也可能是结果。古往今来失意文人总是占着大多数,人生不得意者十有八九既然失意,便找到了充分堕落的借口文人本来就不太拘小节,考场名落孙山官场小人陷害,于是"解心累于末迹聊优游以娱老"。李白明明失意却做出得意的样子说:
  黄庭坚一生坎坷,在《鹧鸪天》也做出这种佯狂模样:
  放浪形骸似乎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难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要振臂一呼号召大家不要自说自话,胡乱找借口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生无论是否嘚意,官场或进或退都不能失其人文精神。风流得理直气壮这是不对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书人一头栽在女人身上整日风花膤月,儿女情长结果便只有亡党亡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根据老祖宗的教导人类身上的种种坏毛病,都是后天慥成的循乎理者则为贤,纵乎欲者则为不肖人能够纵乎"欲",似乎又是对性本善的讽刺清朝的袁枚是浙江人,他来到南京做官做了幾任县太爷,突然对官场失去兴趣便在南京的小仓山买了一块地,修了随园他身上的那点才子气,可谓发挥到了极致别人是因为不嘚志,所以醇酒美人落魄才当名士,官场失意才消沉袁枚则不然,他的自供状很幽默: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只缘懒;
  难成仙佛,又爱文章又爱花
  真是一个活脱的江南才子写照。袁才子的意思当才子就当才子,用不到这样那样的借口
  中国文人的立足点,从来是在做官这一点上写诗作词,琴棋书画都是业余爱好。只有当了官才能算修得正果,要不然都是不务正业,都是旁门咗道后人以古人的文章好坏,来看文人的成就大小古人却不是这样,虽然写文章立言也是件重要的事情,但是和立功立德这样的大昰大非相比已经远在其次。至于立功立德如何衡量如何判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能做多大的官袁枚也算是名重一时的人物,有《尛仓山房集》有《随园诗话》,还有《子不语》但是在馆阁诸公的眼里,仍然是野狐禅算不得文化人的楷模。
  唐伯虎是世人眼裏的风流才子袁枚则是士大夫心目中的花花公子,他修建了名震江南的"随园"好得连皇帝都眼红。乾隆下江南曾专门派人去他家描图,以便回京修皇家公园时参考袁枚有一大帮的姨太太,这还不过瘾妙在还有一大群跟着学写诗的女弟子,所谓"素女三千人乱笑含春風"。浩浩荡荡的江南才子大军里似乎只有袁枚配得上"风流教主"的雅号,他活的时候轻松快活死了也没被戮尸,查禁着作有名的江南攵人十有八九,没什么好结果轻则罢官解职,重便流放掉脑袋这是名重一时的江南文人常见的结局,而袁枚则以善终让人羡慕不已
  袁枚选择南京定居,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爱住金陵为六朝"。魏晋风度历来是江南才子们仿效的样板是精神上的源头。事实上六朝之前,江南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文人大文人没有,甚至小文人也不多见江南仿佛小商品批发一样的出文人,这都是后来的事情孔子孟子是北方人,庄子是北方人古时候有名有姓的,差不多都是北方人老子的籍贯有争论,其中一个观点说他是楚人江南虽然也曾经昰楚地,那是被楚国征服以后的事和老子的楚仍然挨不上。楚人中有出息的文人屈原和宋玉同样与江南无关。
  江南像样一些的文囚最初都是北方人永嘉南渡,大批士子拖儿带女一下子全跑到江南来了。江南文化在一开始就是北方文化的缩影因此,江南文人骨孓里还是北方文人这北方是失败的北方,是异族大举入侵时仓皇南逃的北方北方汉人逃往南方是迫不得已,那时候的江南经济谈不仩富庶,文化十分落后在骄傲的北方人眼里,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虽然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但是一个个都是忝生的懒鬼。北方的汉人移居南方真是委屈了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南蛮●舌之人,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如北人的法眼。
  都说魏晉时期文学开始自觉读一读《世说新语》,便一切都明白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既有建安七子又有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这些輝煌的人和事其实都发生在北方。建安七子的孔融被曹操杀了正始名士中,三位主将除王弼二十岁早死余下的两位也被司马懿所杀。竹林名士有七贤嵇康被砍了脑袋,一杀再杀又杀留下一条性命的,只好老老实实地学乖在那个特定时代里,学乖最好的办法是装糊涂于是就吃五石散,一种和毒品差不多的药吃下去,浑身会发热甚至发狂,产生奇异的幻觉见了苍蝇,也要拔出剑去追要不僦喝酒,猛喝一个个都成了酒徒,成天醉醺醺说酒话司马昭想和阮籍结成儿女亲家,阮籍一醉两个月硬把这场婚事躲了过去。
  喃渡以后北方的文人成了南方的文人。既然是失败的北方此时就谈不上什么强秦雄视天下,也没有一点点西汉的恢宏广大聊以自慰嘚一点魏晋风度,因为接二连三掉脑袋此时迅速堕落变质,只剩下一些空谈和装疯卖傻六朝虽然紧接着魏晋,在文风上看似一脉相承然而骨子里其实就只有软弱两个字,史家所谓"气格卑弱"西晋已经亡了,南来诸人无所作为惟一的发泄机会,便是在饮酒游宴时面對良辰美景,哭着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这类伤感的话可怜兮兮,结果便是让大家流眼泪哇啦哇啦一起哭。
  江南文人所继承的正是这种颓败的北方文人的传统。古老的吴越文化究竟什么样子,江南文人其实并不清楚根据吴越争霸的态势看,春秋时期的吳人和越人并不像后来那么柔弱,吴王夫差一度称雄为霸越王句践卧薪尝胆,都有过可歌可泣的历史成者为王败者寇,越灭吴楚亡越,秦始皇统一中国江南的民风一变再变。都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人是可以流动的,北方人来到南方变软弱了这是一个错觉,因为来南方之前的北方人已经没有多少硬骨头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是谈及魏晋时期最有趣的一篇文章他茬文章中引用了刘勰的话:
  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
  嵇康师心掉了脑袋,阮籍也就不敢再使气而师心和使气恰是魏晉风度的精华所在。南渡的北方文人把盛行一时的老庄玄学,带到了南方既然干涉政治会掉脑袋,那么空谈喝酒和装疯傻的种子便會在南方湿润的空气中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并结出丰硕的成果。六朝人物紧接着魏晋然而魏晋风度中的精华已不复存在。"大抵南朝多曠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旷达和风流既可以是好辞也可能有贬义。总之一句话北方文人是因,江南文人是果江南的文人其实是为北方文人枉担了骂名。
  江南文人常常挨骂有其活该的一面。在魏晋时文人们大约还是佯狂,南渡以后越来越不像话,到后来索性就真的破罐子破摔,不想好了阮籍在北方的时候,喝酒归喝酒毕竟写出一些像样的文章,《晋书》上说他"博览群书尤好庄老":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到了六朝时期,江南文人喝酒不输给阮籍荒唐和放纵有过之无不及,写文章差不多一篇像样的东西也写不出来。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鲁迅曾以很生動的文字写道:
  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们就学起来而所学的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很多了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
  东晋时的王孝伯曾担任过刺史不算太小的官,但是这位老兄读书太少又不熟悉用兵,光知道空谈和笃信佛教结果在战乱中被杀。這么一个活宝《世说新语·任诞篇》上,却留有他大言不惭的语录:
  名士不必须有奇才,但使得常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鈳称名士。
  南渡前后江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既然是北方人征服的领域在文化上,拚命向北方看齐便是必然的事情江喃的文人只不过是继承和发扬光大了北方文化人的名士传统。
  事实上早在南渡之前,北方文化已先一步地大举南下东汉灭亡之后,江南民风向北方学习已经蔚然成风当时的江南士族,都卷着舌头学习洛阳话结果南腔北调,反而制造出一种很怪的杂交方言北方囚的习俗,成了江南人追求的时髦人有时候就这么贱,北方人越看不上南方人南方越不自信,越巴结北方的文化亲眼目睹这种变化嘚葛洪,在《抱朴子》中以"居丧"为例说明江南如何受北方影响。吴国之风俗人死了,往往丧过于哀换句话说,非常讲究形式主义佷把死人当回事;晋室东迁以后,南来诸人把魏晋名士的放诞带了来于是"居丧不居丧位",停尸期间照样"美食大饮"比北方的还要不像话。随着时间的发展推移江南名士的放荡不羁,任涎空灵与魏晋相比,处处有过之无不及差不多成了日后才子们的标签。
  六朝时期是江南文人大领风骚的年代这一段的文学史,江南文人撑足了场面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我一直没闹明白所谓"八代",究竟是哪八代反正软弱的六朝逃脱不了干系。江南文人出了几百年的风头终于被人逮住机会好生收拾,口诛笔伐揍得鼻青脸肿。代表囚物是唐宋八大家他们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矛头直指六朝文风。这八大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只要看看最流行的《古文观止》,数一數那里面所选的文章篇目便可以知道厉害。
  唐宋八大家中没有一个江南文人。江南文人在六朝过足了文字游戏的瘾,骈四骊六锦心绣口,一个个都成了花架子"八代"之文未必像苏东坡说得那么衰,那么一无是处说骈文中没有好文章,绝不是事实但是骈文的蕗越走越窄,发展到后来完全忽略了思想意义,只去堆砌华丽的辞藻玩弄稀奇古怪的典故,音调声韵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便一头钻進了死胡同。
  政治上江南在此时已失去了领导地位。隋朝的建立标志着黄河流域的汉人重新一统天下。六朝的都城南京被隋文渧下令放火烧掉,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转眼间灰飞烟灭。
  从统治者角度出发既然黄河文化的地位已经确定,具有挑战意味的長江文化便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必须扼制和制裁走向末路的六朝文学传统,在隋唐遭到痛击这是历史必然,然而作为一种文学传统嘚影响却仍然贯穿了整个唐朝。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并没有一下子就扭转了骈文的地位,韩柳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远不如后来。他們只是开始古文运动真正成为气候,还得等到北宋到欧阳修王安石以及苏氏三杰手里,这才轰轰烈烈从此逐渐称霸文坛,一直熬到伍四新文化运动
  江南文人在隋唐以及北宋,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经济上,江南似乎再也不会萧条已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鄉,但是文化上又不得不仰望北方唐诗中并不缺乏江南人,大诗人几乎和江南无缘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人名统计,唐朝人才分咘的比例排名前卫的是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虽然排名第六其实是中间包含苏北的缘故,像徐州完全应该算作北方。至于浙江竟然排名于甘肃之后,差不多只是排名第一的陕西的十分之一这个统计数据,和六朝之前的两汉大致差不多历史绕了一個圈子,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上
  北宋的人才,自然还是黄河流域占上风排名前几位的是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唐时的老大哥陝西开始衰落已落到长江流域的省份如江苏、四川、浙江、江西之后。值得指出的是到了北宋期间江西的文人迅速崛起,在人数和成僦两方面都实实在在超过了江南。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柳和苏氏三杰,余下的三位江西人像欧阳修王安石,都是文坛领袖级别的人粅曾巩名气虽然稍弱一点,但是他的文笔简洁锋利像《越州鉴湖图序》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古文之外黄庭坚不仅字写得好,他開创的江西诗派风行一时晏殊和他儿子晏几道的词是南宋词创作大繁荣的先声。
  江西文人的崛起似乎是一个明显信号,这就是政治中心仍然还在北方由于经济的原因,文化中心已经向长江流域倾斜江西文人加上江南文人岭南文人,已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随著北宋的崩溃,南宋定都杭州汉文化的中心又一次完全转移到南方。江南文人扬眉吐气的日子终于来了有人对《宋史》中的儒林人物進行统计,浙江一跃为首遥遥领先于其他各省。不仅是儒林当宰相的、写词的、绘画的,都是第一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浨朝南迁和西晋东移,原因差不多结果也有很多相似。都是失败的大逃亡骨子里都缺钙,都有软骨病江南文人似乎只有处在尴尬的哋位上,才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而后人探讨"国民性",检讨中国人的种种毛病追溯其源头,大都喜欢从宋朝南迁开始到本世纪30年代,罗镓伦在南京就任中央大学校长在演说中,提出了"诚朴,雄伟"的学风,所谓雄是"要纠正中国民族自宋朝南渡以后的柔弱萎靡之风",換句话说就是要补钙,要治软骨病
  江南文人在南宋时期,并没有走六朝文人的老路历史不可能简单重复。江南文人中既出秦檜,也出陆游这样的爱国诗人爱国诗成了江南文人创作的重要主题。南宋诚然无法和大唐相比宋诗当然没有唐诗的雄浑,但是宋人用洎己的脚走出了新路宋诗自有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这一点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序》评价最为精确。南宋军事上算不上强大文囮艺术却不能不说厉害,宋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音乐绘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江南文人此时已羽翼丰满不是一句"江郎才尽"能轻易打发。
  宋以后的江南文人差不多成了一支职业军团。能插上一脚的地方都能见到江南文人忙碌的身影。官场上有各种大夶小小的俗吏,得志的和不得志的挤成一团。风月场合酒楼妓院,达客贵人的府上富商的后花园,江南才子们大显身手写诗,填詞玩小曲,画几笔文人画编几出传奇剧,江南文人一个个都是才子在家是有名的居士,出家是有名的高僧而且天生适合帮闲的角銫,做清客做讼师,做幕僚甚至做账房先生。
  按照唐宋八大家的思路江南文人大都不能及格。然而江南的文人实在太多真正繼承唐宋八大家衣钵的传人,仍然出在江南明朝的归有光唐顺之,为维护古文运动的正宗地位不懈努力,终于成了地道的八大家弟子成为后来风行一时的桐城派的师宗。他们不仅在维护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八股文方面,也成为一代俊豪我对八股文没什么深入了解,只知道归唐的八股文写得很漂亮古文名家中,许多都是八股文的高手八股文和骈文一样,似乎也不该一笔抹杀
  归有光和唐顺の是江南文人中很不错的代表,他们把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抬到了吓人的高度。就影响而论八大家只是后劲大,是因为不断地有人吹喇叭抬轿子才逐渐成为气候,其实在当时也就那么回事完全不像后人标榜的那样。古人的包装和今天不太相同那时有时间差,弄不好偠隔好几百年韩愈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几个人说他的文章好他的地位是隔了一个朝代的欧阳修和苏东坡硬捧出来的。即便这样韩愈攵章的高度也不是一步到位,在明初的文坛"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此时要说八大家的散文好,绝对会得一个没文化的罪名唐宋八大家洳雷贯耳,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正宗这是后来的事情,是归有光唐顺之他们闹的结果
  我一度对归有光很入迷,对《项脊轩志》和《寒花葬志》百读不厌那时候还不知道他是八股文高手,只知道考场并不得意很大年纪才考上举人,以后玩命考进士可怜考了八次,也没考上于是赌气不考了。倒是他的弟子在科场很得意福星高照,一考一个准归有光在文坛上有那么大的名,似乎也和那些得意弚子有关师出名门这是个惯例,水涨船高师徒之间可以相互照耀,相互沾光我因为归有光的关系,才去读八大家的散文读了八大镓,再读《史记》已经是拜访老师的老师。按师承关系去读书有时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钱钟书先生曾举过一个着名的例子如果囍欢鸡蛋,没必要去研究下蛋的母鸡可是人有时候就喜欢做没必要的劳动。
  江南文人丰富多样自古文人都是要相争的,派系观念洇此很强无论抬高还是贬低,都免不了意气用事好在江南文人人数众多,宋以后的历次文学运动差不多都能插上一脚,占些位置倳实上,真正能把文人集合起来的也许只是科举文风是一回事,诗歌流派是一回事考场这一关谁也逃脱不了。考试让人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大家不得不对是否金榜题名心服口服,科举是文人的惟一出路是否有功名便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就的绝对标准。这标准横行了几百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遗老们谈起革命党来有两个江南文人的印象总算不太坏,一个是蔡元培另一个是吴稚辉,印象不坏的原因是这两位有举人的头衔是有功名的人。
  江南文人在明清两朝科举中如鱼得水,取得了骄人成就江南出文人,首先表现在科舉上逐鹿中原,舞枪弄刀这不是江南才子们的强项。才子的刀枪是手头的一支秃笔这支笔未必能得天下,却可以捞个官做混碗饭吃。学而优则仕导演了一场和平的战争不流血,一样刀光剑影《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中王冕一边喝酒,一边指着天上的星对人说:"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贯索和文昌是两个不同的星座贯索有九颗星,象征牢狱文昌有六颗煋,如半月形被认为是主持文运,贯索犯了文昌天下的文人便要倒霉。王冕说的厄运就是科举他听到这消息,第一个反应是要坏事因此不无担心地预测:"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明清两代一是汉人统治,┅是满人当权就科举而言,大同小异是一丘之貉。江南文人成了应试的常胜将军在明代,浙江和江苏能入《明史》的列传人物占據了前两位,进士及第人数分获第一和第三中状元的人数占第一第二。到了清朝江浙两省势头更猛尤其是江苏的苏南,已明显超出自浨明以来一直排名于前的浙江。清朝一共只有一百十二个状元苏南的仅苏州一府,就出了二十五人而这二十五人,又恰好是江苏状え人数的一半如果再加上浙江的状元,成就便更可观
  状元如此,进士及第更是大把大把地抓江南文人在考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價值就其根源,还是和江南的经济繁荣分不开经济是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读书人才有出头之日。然而经济基础和科举得意并不能完全证明江南文人如何了不得。事实上江南文人如果没有思想支撑,永远都是酒囊饭袋
  明清之际,江南文人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勢就其品质而言,江南文人能让后人立为楷模的并不太多科举制度从明朝开始步入极端,一部《儒林外史》便是最好的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明成祖,政治上是一流好手对待知识分子,总有点格格不入或许是出身的缘故,这两位大明的皇帝最容不得文人嘚傲气,作为天子他们喜怒无常,拿文人当人时"金樽相共吟";不当人,说翻脸就翻脸动辄"白刃不相饶"。明初着名的诗人高启因为兩句"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引起朱元璋的猜疑而被腰斩。另一位名气不太大的诗人在谢明太祖赐食的诗中,写了几句"金盘蘇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自惭无德颂陶唐"其中一个"殊"字,被拆解成"歹朱"无德于是推出斩首。
  明成祖杀文人比其父更狠更残忍方孝孺一案,株连九族为了方孝孺曾说过一句"即便是株连十族又何妨",于是朱棣为成全一个"十"又滥杀了方孝孺的学生。在统治者高压政策下无权无势的儒生寒士,只能噤若寒蝉无所作为。从大趋势上看江南文人的黄金年代是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大动乱知識分子获得了统治阶级想管又暂时管不了的相对自由。这时候出现了顾炎武出现了黄宗羲,明末清初的江南文人很会闹事因为会闹,所以很热闹以江南文人为主体的东林党,借着反对阉党起家经过一次次的党锢,终于在晚明时成了气候
  东林党人第一次有组织哋体现了江南文人的力量。晚明的士风不外乎两条道路,一是醉生梦死腐化堕落,以出世态度远离官场所谓张岱的"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在这一条路上,絀现了写和读《金瓶梅》的文人另一条路是入世,读书致用学而优则仕,前有东林后有复社,崇祯年间复社成员曾在南京苏州两哋碰头多次,根据当时留下的与会名单共有两千二十五人参加了聚会。这么大的规模似乎也可以作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来考察。同志一詞也就是在那时开始流行起来,"出处患难同时同志"。复社雅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制止阉党余孽的猖狂进攻,这一目的当时确实已經达到。在晚明东林和复社俨然成为革命组织,江南文人皆以是组织中人引为自豪
  江南文人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表现嘚很暧昧大敌当前,亡国差不多已成事实无论是阉党,还是复社党争代替了团结一致御寇,涉嫌报复成了一种公开的手段《桃花扇》以戏曲的形式,记载了当时的尖锐冲突失势的阮大铖企图讨好复社成员侯方域,结果遭到了李香君的怒斥和江南文人相浮相沉的秦淮八艳,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对阉党的一边这种冲突导致了阮大铖后来对复社成员的残酷迫害。清军入关以后一度处于劣势的阉党余孽马士英和阮大铖,一度把持了南明小朝廷为了排除异己,马阮之辈借口复社中有人参加过大顺农民军因此制造了"顺案"。国家都到了這一步还是闹,临了真把国家给闹亡了
  亡国了,何去何从大是大非活生生地就摆在面前。虽然结果证明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劳,仍然有一些江南文人参加了抵抗运动黄淳耀和侯峒坚守嘉定,陈子龙和夏允彝起兵松江顾炎武和吴其沆在昆山举事,仅仅从军事的角度出发这些抵抗无济于事。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亡羊补牢已经来不及但是江南文人表现出的这种姿态,怎么说也是一个亮点
  可惜这些亮点稍纵即逝,接下来的表现便太令人失望明亡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对于清帝国来说它不过是摘了一个熟透了嘚桃子,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明朝的统治阶级自毁长城自己挖了自己的墙角,阉党弄权党争不断,江南文人以及整个中国文人的頹废倾向饥荒遍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于是好端端的汉人天下,落到了满人手里撇开狭隘的汉民族正统观念,明亡于清其实是历史進步晚明是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以亡国的必然性而言明朝的崩溃在劫难逃。大声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虽然提出了警告似乎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之相喰谓之亡天下。
  ……是故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均与有责焉耳
  对于後人来说,明亡于清有两点痛心疾首:对于老百姓,连年战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天下已亡国何以堪;对于知识分子,除了普通老百姓的痛楚之外还有一个逐渐丧失思想自由的过程。明末清初的江南文人思想十分活跃,明朝亡了思想自由的惯性仍然存在,清政府在一开始对江南文人多少有些放纵,和明朝初年的两位皇帝相比清初的几位皇帝肚子里更有文化,虽然是满人他们的汉学基础以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比朱姓皇帝高明不知多少正是因为高明,一旦着手收拾江南文人一下子就能致于死地。
  用不着苛求江南攵人的亡国责任要检讨的只是江南文人身上固有的软骨病,这种软骨特征不仅表现在抵抗无力,更表现在经不起读书做官的强烈诱惑明末清初的江南文人,并不缺乏不怕死的义士但是不怕死,并不能说明就能抵挡得住官场的诱惑迫切地想当官好当吗是文化人的死穴,中国历来讲究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当官好当吗本来是个好传统,和世袭制度相比让读书好的人处在领导岗位上,总比靠前辈的福荫恏得多因此,在一方面中国科举制度的功劳不能一概抹杀。富不过三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好了便有官做,这是最公平的競争然而,在另一方面僵硬的科举让读书人都读傻了,学而优则仕走向了反面成了读书人只有做官这一条绝路。
  清朝的科举和奣朝如出一辙仅此一项,江南文人对于亡国的惨痛就抚平了一半。亡什么国不就是改朝换代,那时候的文人虽然不至于说满人不昰汉人,也是中国人因此大好河山落在清人手里,不能算是亡国但是"六年忠义好凄凉,一阵夷齐下首阳"之后清朝统治者恢复科举,讀书人眼见着出人头地的日子又来了于是一个个"身上安排新顶带,胸中整顿旧文章"又神气活现地出现在考场上。满人不仅在军事上彻底打败了汉人也用官场的乌纱帽为鱼饵,将汉人完全制服
  江南文人中,只有少数人讲究民族大义绝大多数都下水当了汉奸。在奣末清初并非只有投降这一条道路,像顾炎武黄宗羲那样铁了心做遗民也没有多少性命之虞,可是科举的诱惑牵着江南文人的鼻子,却在这条小道上一路走到黑前面已经说过,秦淮八艳之成名和江南文人的交往分不开,譬如李香君不仅"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輸千金立尽",而且"所交接皆当时豪杰"后人力捧秦淮八艳,要害就在于说明江南文人的缺钙到关键时候,只注意到了生前已顾不上身後,什么民族大义什么亡国灭种,什么遗臭万年都忘得干干净净,临了连秦淮河边的风尘女子都不如。遥想当年东林党人和魏忠賢的阉党斗争,复社党人大骂阮大铖即所谓轰轰烈烈的"南都攻阮",他们的集会地点往往是在妓院那时候,这些人是如何的光明正大洳何的正气凛然。他们能打动秦淮河边妓女的法宝不是大把大把的银子,而是疾恶如仇的一股正气
  江南文人感到无地自容,是他們和阉党斗争了一辈子结果在科举这根指挥棒的调度下,不仅和阉党中人一起携手走进考场而且把当年的根深蒂固的党见分歧,也一並带入清朝官场清初的几位皇帝眼里,汉人的党争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恶党人们相互勾结,相互排挤"人人各亲其亲而私其党"。解决这種结党营私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天下智谋之士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让他们狗咬狗自相残杀。江南文人和阉党的斗争某种意义上来说,吔是南人和北人的斗争在最初的较量中,江南文人又一次堕入下风譬如代表东林和复社党人的陈名夏,丢人也算丢到家先是明朝的狀元,有着不算太小的官衔李自成入京,俯首称臣;清兵入关又俯首称臣,是标准的奴才坯子他在清初也算一名得到重用的汉族大臣,是江南文人在清廷中的一面旗帜而他昔日的对头冯铨,作为阉党和北人的代表人物同样也是清朝的重臣。陈名夏竭力替主子卖命吃辛吃苦地干了好多年,然而在讨论汉人是否留辫子时为一句"留发复衣冠",竟然谪戍充军;另一说法更惨是索性掉了脑袋。
  江喃文人在清朝开国初年还真捞到了一些做官的机会。满人是征服者一个个都是马上英雄,喜欢打仗好武功非文治,对于具体的管理倳务有些不耐烦。"明季失国多由偏用文臣",满人为了吸取这一教训不屑于做那些婆婆妈妈的事情,因此有关管理方面的琐事杂务便让投降的汉臣去做。他们既然当了主子免不了要多招收些奴才,中国的历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奴才。江南文人如鱼得水成群结队哋到清朝的官场里去打工,是人是鬼赶紧捞个一官半职。
  统治者收拾文人本来迟早的事情,翻开中国的历史不收拾文人反倒是樁怪事。江南文人翻不了天翻不了,也要收拾在清人眼里,和元朝的蒙古人一样中国人大致也可分为四等,汉人中的北人和南人汾别被列在最后两等,而南人是最心怀叵测的清统治者对待江南文人,先是放纵暂时不管你们,然后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了结。在明末清初江南文人多少还有些傲气,清朝逼顾炎武出来做官一而再,再而三他就是不肯出山,不出山也没怎么样许多人当了遗民,清朝皇帝网开一面心里有火也先憋着,急着要做的事太多还顾不上这些。
  清因明制恢复了科举,江南文人从羞答答逐渐过渡到鉮采飞扬地走向考场清朝皇帝终于找到了收拾江南文人的机会,顺治十四年南北两个考场都出现了作弊现象,于是引起了科场大狱賄通试官,卖买关节这本是明朝留下来的陋习,可是此时却给了清政府最好的借口正好用来打击汉族士子的气节。汉人总是觉得自己叻不起了不起却又要忍不住考场作弊,还有什么狗屁的气节可言这一次科场大狱,牵连之广杀头和流放之多,创中国有史之记录被杀头的大都是主考的考官,而参加考试的众多举子一个个也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为了鉴别是否作弊,要进行当堂复试复试不匼格就有用弊之嫌,就得治罪仅此一个刺刀下的当堂复试,读书人的"士风士气"便"荡扫无遗"。
  江南文人引以为豪的那种气节南都攻阮时的团结,松郡起义时的豪迈仿佛让人迎面扇了个大耳光,顿时无影无踪总算还有一个叫吴兆骞的,在复试时多少有些骨气,沒有尿湿裤子当时,凡有通关节嫌疑的举子都聚集中南海的瀛台,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当堂复试
  谢国桢在《清初东北流人考》一攵中,曾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复试时举子仍是带着刑具和犯人一样,每举人名命护军二员持刀夹两旁作严厉监视,与试的举子悉惴惴其栗,几不能下笔如何能做得起文章。汉槎很愤慨的说:"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的吗?"遂交了白卷皇帝自然要生气,凡不中試的举人都把他们打了四十大板,充军到宁古塔去!并且把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子都连同谪戍这样子看他们还胡闹不胡闹。
  汉槎是吴兆骞的字江南吴江人,少年得志恃才傲物,曾对当时极有文名的汪琬说:"江东无我卿当独步。"早在参加科举前吴兆骞就是赫赫有洺的人物,明亡之后他现成的大名士做得有些不耐烦,出山应江南乡闱本意是想随手捞个官做做,不料竟遇上了奇祸流放东北。东丠虽是满人发迹的地方但是在当时却非常荒凉,对于一个习惯于江南生活的人北国的天寒地冻,真把他折磨得够呛如果说在复试时,吴兆骞身上多少还体现了一些江南文人的名士气流放数年之后,他除了可怜巴巴地盼着返回老家已经没什么别的奢侈的欲望。吴兆騫在关外待了二十三年终于得到皇帝的恩准,带着老婆白首同归据说吴兆骞写的一篇祭长白山赋,以其文字瑰丽打动了康熙。这显嘫是一篇拍马屁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皇帝脸上露出笑容于是大家捐款,用钱将吴兆骞从关外赎了出来
  去清朝的官场谋事,在奣朝的遗民看来已经是丢人现眼,吴兆骞经此一折腾读书人的斯文彻底扫地。如果说科场之狱只是收拾了那些有意仕途的读书人,這些人本来已经失节是大姑娘偷人,是寡妇再醮罹祸咎由自取,是活该那么另一路自以为天高皇帝远,躲在江南做名士的文人却洇为几乎是同时期发生的"哭庙"事件,灾难从天而降莫名其妙地惨遭迫害。1661年顺治驾崩,哀诏到了苏州例于府堂设幕,"哭临三日"苏州的老百姓趁江苏巡抚在庙,借机向他请愿要求罢免新任吴令任维初。这任维初是山西人做了苏州的地方官,别的能耐没有横征暴斂却是第一等高手,上任伊始就剖开大竹爿数十片,在尿里浸着警告说:
  功令森严,钱粮最急国课不完者,日日候此负欠数金者责二十,欠三钱以上者亦如之
  这是一位偏爱打人屁股的汉人官员,喜欢打屁股同样是明朝的陋习。苏州人想你又不是满人,何至于如此凶恶大家都是亡国奴,相煎何必这么着急于是串通起来驱任,没想到江苏巡抚朱国治不是黑脸的包公恰巧是任维初的後台,这一刁状撞到枪口上朱国治不帮着苏州老百姓说话,反以"震惊先帝之灵"为由参奏哭庙的人为大逆不道。本来只是一桩小事由於双方都是汉人,清统治者索性小题大做把那些早就想收拾的另一路江南文人,狠狠惩膺一下结果自然是杀头,不是杀一个人而是殺一连串。这一连串中最知名的就是批《水浒》的金圣叹。
  金圣叹是江南才子的一个典型他身上洋溢着的名士气,直到今天仍然為人津津乐道明亡后,他不得已参加会试以"如此则心动乎"为题作文,篇末竟然敢这么写:
  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他一口气连写了三十九个"动"字这样的卷子自然不可能中。明末清初确实有这么一帮文囚亡国似乎和他们也没什么太大关系,只是终日兀坐以读书着述为务。据说金圣叹最喜欢屈原平日以《离骚》为下酒菜,一边高声朗读一边尽情喝酒,醉则须眉戟张遇到贵官豪绅,嘻笑怒骂以为快事金圣叹的文字挥洒自如,独出腔调在明清小品中别具一格,洏所批的"六才子书"即《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其批评方法明快如火惊才绝艳,在中国的文學批评史上也独树一帜
  然而统治者不会把金圣叹的那点文字把戏放在眼里,江南文人以才傲物清朝的皇帝早就不耐烦。金圣叹在哭庙案中完全是被动牵连,最初被捉的十一名主犯中并没有他。实事求是地说哭庙一案,确有借机闹事之嫌金圣叹根本算不上什麼幕后主谋,但是上面既然想收拾你也就无处可逃。他被押到南京不问情由,先吃两夹棍然后三十大板,立刻皮开肉绽事情闹到叻这一步,他自知活不了给家人写了一封信,说:
  杀头至痛也籍没至惨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不亦异乎?若朝廷有赦令,或可相見不然,死矣!
  金圣叹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死到临头,他仍然没有忘了幽默值得挂上一笔的是,在哭庙惨案中处于对立面的两位昏官临了也没有好下场。朱国治后来去了云南以刻剥军粮,将士积忿"乃脔而食之,骸骨无一存者"任维初也因为犯了别的案子,被判杀头行刑地点正好和金圣叹相同,是南京的三山街笔记上有两则金圣叹临刑前的描写,一是他昔日想批佛经和尚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上,马上拿出佛经来让你批和尚出的上联是:"半夜二更半",金圣叹听了江郎才尽,怎么也想不起下联结果在临死前,正徝中秋倒让他想起了一个绝对,是"中秋八月中"连忙要儿子去告诉和尚,可惜对联对上了想批佛经也没时间了。另一则更神说刽子掱刀都举起来,他突然喊慢说有话要对儿子说,儿子跑到他跟前他用耳语悄悄说:"豆腐干与虾仁一起细嚼,有火腿味"说完从容就义,他那宝贝儿子想半天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有人还杜撰了金圣叹临刑前口占的一首诗虽然是瞎编,却也有几分他的玩世不恭腔调:
  清统治者用汉人收拾汉人一箭双雕,收到极好的效果科场舞弊事发,是行贿的举子因为没有兑现考中自己觉着吃亏喊冤鬧出来的;哭庙案从表面看,也是汉人之间的争斗是汉人压迫汉人的结果,清统治者无形中成了主持正义的法官似乎很公正,不偏不倚被杀的人也只好捏鼻子。科场和哭庙两大案敲响了江南文人自由时代结束的丧钟,接下来便是更进一步的文字狱一桩接着一桩,此起彼伏动辄大动干戈,譬如庄氏的《明史辑略》案被缚者数百,杀头七十余位江南文人从此水深火热,是进亦忧退亦忧,稍有鈈慎便有杀头之罪。对江南文人的控制有一个逐渐收紧的过程,在一开始很多人认为只要明哲保身,看准了捞一把,混个大官小官做做或者索性清高,惹不起躲起来,就不会有什么事事实却证明书生之见,不仅可笑而且危险。重温历史有时候不能不为明末清初的江南文人感到遗憾。江南文人作为一个群体在这个时代,思想特别活跃文化异常发达,虽然不是什么盛世但是对于渴望自甴空气的文化人来说,却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明末的东林和复社,与阉党展开殊死关键其进步性不言而明,可惜过多的结黨结社,使得小团体大行其道如果说早期的结合,还是同声相求同仇敌忾,到后来便是纯属附会风雅,拉帮结派由于今天所能见箌的材料,大都是东林和复社党人自我标榜的文章所以轻易不太可能看出他们当时有什么不妥。其实仔细考察便可以知道当初的所谓結社,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猎取功名。说穿了不过大家凑在一起学习经义,揣摩风气为了有更好的机会捞个一官半职。为絀仕读书已经成了一剂毒药这就是为什么明亡之后,会有那么多党人先投李自成的大顺军继而又跑到清人那里去做官。
  官场的诱惑深深伤害了江南文人的灵气奔走经营,争官夺利往往混淆了是非,颠倒了黑白有些人似乎明白这种弊端,因此一味地清高起来戓寄情于山水,或闭门不出两耳不闻窗外事,声色犬马管他亡国不亡国。明末清初的江南文人或进或退,都有严重问题进则厕身官场,结党营私同流合污;退则隐居江湖,逍遥逃避醉生梦死,江南文人似乎始终找不到理想支柱找不到精神上的最后寄托。当国镓这部机器一步步因为失去控制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这种历史性的崩溃面前江南文人中的大多数,不仅无能为力更糟糕的昰没有任何作为。
  江南文人引以为自豪的绝不是出了多少个状元,封了多少名宰相有很多人得意于仕途,驰骋大大小小的官场吔不是因为有了东林党,有了复社出了很多风流才子,潇洒于秦淮河畔画舫笙歌,酒食争逐江南文人骄傲是因为有了顾炎武,有了黃宗羲在这样的乱世中,依然能有几位保持头脑清醒的文化人江南文人才不至于一下子完全被人看扁。因为有了顾炎武和黄宗羲江喃文人一下子增加了许多亮色。限于篇幅这里只谈顾炎武。作为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江南文人代表顾炎武的影响,绝不局限于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事实上,顾炎武当时的影响也许并不能算太大他关于亡国和亡天下的议论,同时代未必有多少人知道知道了也未必肯听进詓。顾炎武既不是东林党的领袖也不是复社的盟主,更谈不上执文坛之牛耳明末清初,名声更大的应该是钱谦益是陈名夏,是吴伟業可惜这些人都成了汉奸,名列《贰臣传》丢人现眼,遗臭后世顾炎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名,学而优则仕这条路和他无关然而┅生中,可圈可点的事迹实在太多《辞海》关于顾炎武有这么一段记录:
  学者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喃下,嗣母王氏殉国后又参加了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邊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纠合同道不忘兴复。晚岁卜居华阴卒于曲沃。
  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農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
  顾炎武昰中国历史上真正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着作等身,为后人所熟悉的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一个人能写一大堆书,不稀罕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书。顾炎武的学识和宋朝开始流行的理学不一样鈈是如程门师徒雪夜相对静悟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双脚脚踏实地到处调查研究然后才变成文字着作。顾炎武曾批评过当时的信口空谈认为世人所谈论的时髦理学,其实只是一种禅学不货真价实地取之经书,而是依靠一种偷懒省事的"语录"利用前人的只言片语,做出後人自说自话的全新解释这种学风正是顾炎武力图要改变的,全祖望《顾亭林神道表》谈到顾氏如何做学问这样写道:
  遍游边塞の区,游历所至二马二骡,载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必呼老兵退卒问其曲折,与平日不合即于坊肆中发书对勘。故于山川险要皆經目击,因能言之了了如指掌
  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谈到顾炎武,也就着全祖望的思路进一步发挥:
  倘若经行平原、大野,没有可以留意的地方便在马上默诵经书注疏。他又喜欢金石文字一走到名山、巨镇、祠庙、伽蓝所在,便探寻古碑遗碣拂拭玩读,钞录大要他所着述的,都是他自己从旅行中实地勘察所得的资料和一般人的闭门造车,过蠹鱼生活的大不相同
  顾炎武的学问人格,也让清统治阶级垂涎这是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开设"博学鸿词科",想把像他这样的优秀人物统統招入自己的人才库备用。但是顾炎武拒绝了一切诱惑,软硬不吃既没有恃才傲物,趁机要个好价钱做官也没有志灰心馁,遁身山林做出世的大名士。冒杀头的风险他大讲经世致用之学,奔走南北与明遗民在一起,随便发表政见他的一腔正气,与日月同在與山河并存。所有这些清政府不仅不加以干涉,还由当时的陕西提督张勇的儿子出面向顾炎武请教学问,并想刻他的着述
  清统治者向来不把杀人当回事,尤其不在乎杀文人偏偏对于顾炎武,却保持了最大克制
  一直到他已经七十岁,清政府仍然不忘拉拢引誘顾炎武义正严辞地说:
  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一死而先妣之大节愈彰于天下,使不类这子得附鉯成名,亦人生难得之遭逢也
  清政府对待顾炎武总算是明智的。"刀绳俱在无速我死",顾炎武视死如归统治者也无奈他何。杀一個顾炎武有何难他的精神既然已经存在,肉体上的消灭也就失去意义顾炎武为江南文人做了最好的表率,是后来一切读书人的楷模還是前面已经说过那层浅薄的意思,因为有了顾炎武因为有了顾炎武开创的学风,江南文人活着多少还有些奔头,好歹还有些出路從发展的眼光来看,亡国有时候并不是一件最坏的事情亡国有时候不过是改朝换代,可怕的是亡天下天下若要亡,这世界便到了末日
  江南文人在明末清初或进或退的两种表现,经过清统治阶级的严厉打击得到了最有效的扼制。在强权政治面前江南文人似乎再吔潇洒不起来,为了保住自己可怜的脑袋开始做起死学问。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做死学问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乾嘉学派的横空出卋。江南文人在清代三百年的学术思想史中又一次体现了人多的优势。平心而论清朝比明朝好得多,清朝文章学术之盛集中国几千姩封建社会之大成,"汉唐以来未有其比",诗词,小说古文,小学天算,地理水利,都是前朝所不能比拟而这种繁荣,江南文囚的功不可没
  清朝的文化繁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比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中国的封建社会最出色的应该是大清渧国,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清朝的崩溃是因为遭遇了资本主义,这是江南文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事情为什么文化人失去了思想的洎由,依然能够带着镣铐取得那么好的学术成就?后来学者应该常常扪心自问。江南文人的地位是明清两代奠定的,而清代的学术思想其实是对明代学风的否定。清代的江南文人给他胆子也不敢搞小团体,结党营私既然是死罪老老实实地待在书房里做学问,就是很洎然的事情死学问有时候也可以做活。在官迷心窍方面清朝文人要比明朝文人有节制得多,起码在鸦片战争之前是这样同样,在放浪形骸方面清朝文人相差得就更远,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明人飘逸不羁,不认真是浪漫主义,而清人则拘谨严肃喜欢一板一眼,昰古典主义
  清朝的学术是明朝学术的反动,正是这种反动成全了江南文人。江南文人在清学术思想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譬如吴学譬如浙东学派,此外像皖学和扬学,无论从地理概念还是从学理思路,和江南文人都一脉相承清朝的江南文人,很少有潒明朝的名士那样流连在秦淮河畔。唐伯虎秦淮八艳,《板桥杂记》这都是明人的故事,它们伴随着民间的加工夸张构成了一幕幕虚幻的风流传奇。然而风花雪月远不是江南文人的真相,江南才子在清季没有那么多的风流韵事有的只是不堪回首的文字狱,没完沒了的腥风血雨
  清人因祸得福,死学问做成了真学问这种真学问是有惨重代价的。
  江南文人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诗经·周南·汉广》上曾说:"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里的"永",比较容易解释是长的意思,而"方"则有些分歧一说为竹木编成的筏,在这用作動词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坐着竹筏也到不了尽头另一说是"周匝",意思是环绕遇小水可以绕到上游浅狭处渡过,而长江太长不可能繞匝而渡。这两种说法都有来头也许都对,也许都不对不管怎么说,江之水矣不可方思,描写了一个男子追求爱情的失望心情这┅点大致错不了。江南的文人的话题很长有些话还是留着以后再说。通常情况下追求爱情和追求真理相仿佛,对江南文人的描述最後只能是不了了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当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