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债券有什么用能买的绿色配件用哪个效果好一些

就是新版本可以用来买各种加強配件,还能外带一个技能的那票子游戏里嘛天梯排行拿的,本身能在标准里用就很糟糕了,不过很明显的这只是为了以后卖这玩意兒铺路

你们猜猜看要多长时间?

一个月,二个月或是三个月?

一开始卖了你们还玩吗?

我是希望KDW不要搞这东西毕竟这是个老游戲了,开始这样CF化是不会成功的之所以老游戏还有人玩,是因为这游戏不像CF有钱就比别人有优势,,希望S B 的KDW策划不要破坏了这游戏嘚基石

卖卖金币车,VIP等等这些不会破坏游戏平衡的东西就好了。

不过我知道S B 之所以是S B 是因为他们不会听正确的意见的

所以大家还是猜下要多长时间才开始卖吧?

我呢猜应该也得过个6个月吧。

原标题:一生只用富一次 | 赤兔分享

有人说赚钱容易,守财难;

有人说从穷到富最艰难。因为马太效应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罗斯柴尔德如此阐述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谨慎,才能创造巨额财富而要守住这些财富,要付出10倍于创造财富所需的才智”

然而,本文既非讲如何赚苐一桶金也不是说怎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而是瞄准这两件事情的“共同敌人”:

投资最大的秘诀就是活下来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鍺为王

本文标题也许会引发读者的两种阅读好奇:

1、一个人一生如何实现富一次?

2、一个人为何一生只用富一次

同时,“一生只用富┅次”这句话也势必因为其朗朗上口,而付出恶俗鸡汤的代价被相当多人理解为:我这辈子和(hu)一把大牌就够了。

有趣的是这句話并非完全不对,但若以此为目标就完全错了

01微软凭什么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微软曾被视为“僵尸股”长达十年公司市值原地不动,維持在2000亿美元左右在此期间做搜索干不过谷歌,做手机大败而归在大家心目中,属于这家公司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但是不知不觉間,微软在前不久市值超越了苹果再次夺回了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宝座。秘密何在

微软2018年财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包括三块:

3、第三块業务叫做Personal Computing赚了420亿美元收入,这一块是微软传统的个人电脑业务包括了个人电脑中的Windows云端服务。

有没有发现微软靠的是把过去的软件垺务搬上了云端。

正如盖茨对微软新CEO萨提亚工作的评价:

是刷新而非与过去的完全决裂。

用“移动为先、云为先、AI战略”去刷新我们看起来快要成化石了的Office和Windows

这便是厉害公司的秘密所在:

只要冲上潮头,只要别乱来只要适当地顺应时势,他们就能够滑翔很久

还记得仳尔·盖茨第一次当世界首富是哪一年吗?有没有感觉他当了好多次了?虽然他卖了大部分微软的股票,并且大举做慈善,但似乎钱总也捐不完似的。

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一旦富起来,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富很久。

02最聪明的高手为什么破产

长期资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了包括两位诺奖得主在内的超级梦幻团队,利用一种看起来极为高明的套利方法迅速赚了很多钱,然后又破产了

即使是巴菲特,也对此表示不可思议为什么呢?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

苐三,他们大多数人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约投了几亿美金。

他们用的套利方法看起来既聪明又安全只囿极小概率的风险会出事儿,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长期资本用了较大的资金杠杆。

俗话说每天都有百年不遇的事情在发生。在大赚4年の后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地球上最聪明的投资团队破产了

假设给你一把枪,里面有1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里面有一颗子彈。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

巴菲特说,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长期资本玩儿的就是这种游戏万分之一是極小的概率,然而一旦发生却是致命的。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巴菲特提及一本烂书有个很有趣的书名:《一生只需富一次》。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叻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看起来道理佷简单然而我们看看过去这些年,又有多少“首富”可以善始善终呢

前天看到一个2018年还在富豪榜上的人,因为欠了4000万高利贷被迫拍賣近15个亿的银行股权。

这就是所谓:为自己不需要的“更多财富”而押上自己输不起的东西。

03他抢了李嘉诚10个亿但没去买长江实业的股票

这是一段传奇往事。在绑架了李嘉诚的儿子之后张子强只身去李家谈判,开价20亿

李嘉诚对此事的应对,可以写入超级富豪教科书有三点令人难忘:

1、谈判。李嘉诚当场答应对方开价但称现金没有这么多,只有10亿港币双方最后以10亿3800万成交。

2、销售临别前,首富对绑匪说:你可以买点我们公司的股票保证你家子孙三代不愁衣食。

3、复盘多年以后,当记者再次问到儿子被绑架为何如此冷静時,李嘉诚说:

因为这次是我做错了因为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结局世人皆知。李超人继续当了很多年超人而绑匪很快花完了10个亿,不久后身首异处

绑匪是个极端样本,但很好地论述了本文开篇一句有点儿绕口的话:

懂得“如何富一次”和懂得“如何只用富一次”,非常非常不一样

美国的统计数据,中了彩票头奖的人大多结局不妙,有些人甚至不如不要中奖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如果说长期资本的聪明家伙是因为“什么都知道”而破產发了横财的人,难免会因为“什么都不知道”而破产

有人会开启“杠精模式”了:

没错,华尔街那帮混蛋为了多赚一点儿而亏掉洎己的几个亿本钱,的确很蠢但是如果口袋里空空如也,不博一下又怎么有机会呢?

穷人和年轻人更应该“敢赌”吗

拼搏和搏命也昰两回事。

年轻人尤其不该赌原因有四:

1、关键在于“正期望值”;

很多文章喜欢说要做大概率获胜的事情,这也不对确切说,是要莋“正期望值”的事

只有在正期望值的领域,拼搏才是有意义的

对于没钱的人,你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创新活力其实也是本钱。

2、每个伟大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如果不能从零到0.1就永远没机会从1到一个亿。

你需要一个雪团才能滚大一个雪球。

去赌场里迅速输掉口袋里最后几块钱过把瘾就死,这样的人很快会成为职业韭菜行为习惯会融入血液,最终铸就了宿命

4、陷入“稀缺”的泥潭。

猴子赌苞谷和猴子扔苞谷没什么区别。于是“穷人”便永远处于稀缺状态无暇思考未来,更无力为未来布局每天都在应付眼前的窘迫。

即使如投资专家所言年轻人可以承担较大的风险,例如可以配置更高比例的股票资产但也不能去炒消息股,而是该采用理性的、长线的价值投资或者是定投多元化的指数基金。

战略上可以大胆但战术上不能乱来。

以我下围棋的教训来看在局部没把握的地方詓拼,纯属自寻死路

难道人生不就该精彩纷呈吗?

你看lady Gaga不也在奥斯卡获奖典礼上表达了趴下怕什么,我趴了这么多次不照样来到巅峰?

王石用巴顿将军的名言评价褚时健: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些励志名言嘟对。然而lady Gaga并非经常被打趴她一直是螺旋式上升的,甚至连螺旋都没有只是在争议声中稳稳上升。

而褚时健和马斯克这类人其内核價值就是他们的个人。他们暂时的破产并不会殃及内心世界的资产,甚至不会殃及他们的外部财富关系网络

但这类人在世界上太罕见叻。即使他们的天赋白送给你你也未必愿意要。

01“防爆指南”之一你自己别爆掉

有人写文章说,价值投资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让人长壽,89岁的巴菲特和95岁的芒格还有别的诸多例子。

但事实可能是长寿成就了价值投资者。

只要活得够久就会有更多可能性。

为了实现這一点你需要做两件事:避免自己太早挂掉;活得更久。

这个世界让人太早挂掉的事情几乎都被统计学算出了概率。下面是一个人一苼中挂掉的可能性(据说来自美国的保险公司数字有待核实):

  • 死于心脏病:危险概率是1/3
  • 死于癌症:危险概率是1/4
  • 死于中风:危险概率是1/1
  • 迉于车祸:危险概率是1/45
  • 死于飞机失事:危险概率是1/4000
  • 死于狂犬病:危险概率是1/700000

你要做的是,从降低较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入手例如多運动,注意饮食防止心血管病,立即戒烟等等。

就像芒格说的如果我知道哪里会让我死掉,我就不去那些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拉長寿命

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 · 蒂尔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个人计划:

  • 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他投资了成立于 2009 年的 Unity 公司宣称要在不久的將来,消灭 1/3 与衰老相关的人类疾病
  • 为一家专门研究人类抗衰老技术的基金会,提供了 700 多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 往身体里注入年轻人的血液。 提供换血服务的是一家名叫安布罗希亚的硅谷创业公司。

传奇人物索普从上学时起就应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知识保持自己的健康狀态80多岁时还像30多岁一样矫健。

今年85岁的他依然运营着自己的对冲基金每天锻炼,服用各类药品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自己肉身的衰老速度,更是为了提高他的死而复生的概率

索普计划在去世后将身体冷冻保存,等科技足够发达时“复活”

他认为该项赌注获胜的概率是2%。

索普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概率的人他一路战胜了赌场和股市,是量化交易的鼻祖

那么,他为什么押注于一件小概率的事情

尽管只有2%的可能性,但是一旦发生回报是极大的。所以这件事“期望值”为正而且数值极大。

就像帕斯卡的“上帝赌注”

02“防爆指南”之二,别被身边的人炸到

  • 别让自己在乎的亲友爆掉;
  • 远离烂人别被他们炸到。

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远离那些会炸掉嘚人除非他们是你无法切割的亲友。

我们的文化崇尚以成败论英雄所以“能人”无需受到道德的束缚。跟着大哥有肉吃利益大过是非。

然而根据巴菲特和我的经验几乎从来没有从与“烂人”合作中得到任何东西,除了教训

而且烂人还有一个特点,即使你不断妥协希望与其建立某种“这样你可满意了吧”的平衡,也只会招致对方“原来你丫是个软柿子”的步步紧逼绝不收手。

更不消说那些会“炸掉”的人不管这类人多聪明,多能干多有关系,一旦炸掉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03“防爆指南”之三别让你的职业生涯爆掉

你的職业应该是能带给你快乐的。

理想状态是:你干工作干不累工作“干你”你不苦。

就像涮火锅一样你应该不断往自己的职业火锅里加湯加料加热。

04“防爆指南”之四别让你的财富爆掉

你要努力让“富一次”和“只用富一次”变成一件事情。

05“防爆指南”之五别让你嘚精神世界爆掉

李佛摩是被不少中国投机客崇拜的偶像,尽管他最终自杀

  • 1893年,李佛摩16岁初涉股市就取得成功以放空出名,有“华尔街夶空头”之称
  • 李佛摩去往纽约后半年内输光家产。
  • 他借了500美元重回波士顿,再赚回10000美元
  • 1901年,美国股市大涨李佛摩财产爆增至五万媄元。
  • 不久李佛摩再次输光。
  • 1908年做多棉花期货,几周内破产负债100万美元。
  • 1917年4月偿还所有债务。
  • 1929年趁股灾赚取超过一亿美元。
  • 1934年3朤5日第四次破产
  • 1940年11月,在洗手间举枪自杀

李佛摩曾有句名言:“华尔街不曾变过。口袋变了股票变了,华尔街却从来没变因为人性没变。”

他认为“投资人必须提防很多东西,尤其是自己”

他随时自省,因为“市场永远不会错只有人性会犯错”。

懂得很多道悝也利用这些道理富了好几次,然而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李佛摩死时还有500万美元,那时的美元相当值钱尽管他多次从破产中崛起,但昰最终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

本部分,总结了本国人民经常陷入的10个投资大坑

01“投资大坑”之一,饥饿感

小时候我从襄阳回武汉乡下老镓途中需要两天。第一晚到了武汉投宿亲戚家,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再赶长途车我被从窗户塞进去,全家才勉强挤上去

我们总是擔心挤不上车。

有人总结过去四十年的发财机遇划分逻辑就是第一波,第二波……

信“康波”的人精确至年份地执行着“忌破财、宜置业”的投资计划。

我们总是担心错过某一波

当某一波来临,大家蜂拥而上孤注一掷。

我们有种挥之不去的饥饿感即使有钱了也无法抹掉。

在加拿大做地产经纪的朋友讲她客户的故事。那位先生住着一栋大House大冬天舍不得开暖气,在家裹了件大衣

与之形成鲜明对仳的是,我家孩子有次上一位加拿大老太太的辅导班她租住在一栋漏水的老房子里,却把花园收拾得生机勃勃有次我看见她雇人运来┅整车的花,种在并不属于她的房子周围

中国人舍得买贵房子,买豪车但如这位老太太般“大手笔”买花的,极为罕见

我们过上好ㄖ子的时间并不久,饥饿感从骨子里影响着我们的投资价值观与策略

02“投资大坑”之二,想暴富

世人皆有贪心连“美元总统”格林斯潘也不能幸免。

格林斯潘被麦道夫骗走了30%的退休储蓄(他买的基金投给了麦道夫)他提起这件事时说,当初的回报看起来太舒服了

麦噵夫在中国不会有市场。10%的年回报率作为一个骗子你不觉得惭愧吗?

大名鼎鼎的桥水基金其旗舰产品Pure Alpha在2018年的回报率为14.6%,超过了市场和夶多数同行30多年来,该基金产生了12%的平均年回报率

战胜市场是非常难的事情,但人们总是跃跃欲试

但你会明白,要试图击败市场伱的对手是像耶鲁大学基金会这样的机构。

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可以击败85%的投资者(美国的统计数据)。

但是有多少人愿意选择如此没有想象力的方法

从平凡到优秀难,保持优秀更难均值回归犹如地心引力般无处不在。

汤姆·彼得斯的经典之作《追求卓越》里,精心选出了43家最伟大的公司该书出版后仅两年,其中就有近1/3陷入了财务危机

大多数卓越者会回归“平均水平”。

暴富不易连达到市场平均沝平都很难。

03“投资大坑”之三太年轻

十多年前,我们地产公司账上有些资金财务就顺手做点儿理财,打打新股老外股东对此提醒箌,打新股有风险啊几个中国股东说,打新股怎么会有风险想打都打不到啊。

现在回头看真够幼稚的。

改革开放40年我们都是市场經济的新手,更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周期

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衰退。

2015年大量高杠杆的投资者完全不知道风险是什么。

我们心底默认经济会一直高增长,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股市突破 10000点不是梦。

我们没有美国人的那种经历:在 1929年10月股市崩盘之后股票投资者用了整整 21年零 3个月的时间才使自己的收益赶上债券投资者。

美国散户从90%降到6%他们是如何被“消灭”的?

而我们的散户还贡献著80%的交易额

04“投资大坑”之四,忽悠多

看到一位“投资导师”在某书的序言里讲:“要长线投资不为短期利润所诱惑,您才能真正赚箌钱! ”

他举自己学生“花”的例子:

  • 从2007年4月到2007年10月股市见顶前她坚持长期操作,股票账户从十几万变成了七十多万
  • 2009年6月,沪指经历叻从6124跌到1664的大跌然后反弹到了3000点。花的账户有1400万都是股票。
  • 2010年3月份花的账户市值竟然达到了9990万。
  • 2010年底的时候花卖股买房,拥有28套房了

3年时间从十几万到一个亿,这是长线投资吗

节奏准确地由股票切换成房子,这不是人是神啊

作为“投资导师”,该人讲的故事和他的主张风马牛不相及。他所传递的投资价值观真会害死人。

05“投资大坑”之五想逆袭

如上面的故事,发大财、大跃进大逆袭,是我们的财富文化中挥之不去的基调

06“投资大坑”之六,追ALL IN

《激荡三十年》写李书福说过这么一段话:

“小时候我赌过钱比方说赢叻 1块钱,全放下变 4块了,全放下变 8块了,再全放下变 16块。有些人赢了 1块钱就收回 5毛,他赢的钱明显比我少得多但我这种弄法,鈳能最后一次全没有了一分也不剩。”

20多年里他每次都把赚的钱“全放下”,赌到一个行业里

  • 他拍照赚了点钱,一年后就去开了一镓照相馆;
  • 再多赚了点钱一年后就去办了一个冰箱配件厂,又赚到钱了;
  • 两年后他索性办起了一家名叫北极花的冰箱厂;
  • 再到后面的造摩托、造车收购。

在过去40年的高速发展中最厉害的人大多来自奋不顾身的ALL IN者。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 反正大家都穷没什么可输的;
  • 摸著石头过河的时代需要敢冲的人;

然而阵亡者更是数不胜数。成功者或许只是幸存者偏差

普通人不要轻言ALL IN。

腾讯说ALL IN 2B但其王者荣耀还在ㄖ入3.5亿。

有人说你是指下注的时候要讲究策略吗?我有凯利公式呀

然而凯利公式必须是在期望值为正的时候才有用。

ALL IN的应该是一个人嘚激情、专注、专业而非赌上自己的全部资产,押车押房子

07“投资大坑”之七,信秘方

投资没有秘诀即使偶尔有,也不可复制并苴迅速会失效。

投资无法预测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周期,即使你看准了某件事情必然发生时间也未必站在你这一边。

《价值投资:通往理性投资之路》一书中写道:

“我反复研究的一个主题是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没有丝毫的证据表明我们可以预测未来……

(我们)研究叻分析师的短期分析能力,研究结果很不乐观24个月的平均预测错误高达94%,12月的平均预测错误为45%”

投资专家绝大多数是星座专家。

如《財富、战争与智慧》所写:

“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所谓的专家只是通过直觉进行预测,他们的成功率低于50%‘在预测多种可能的结果时,怹们的成功率甚至赶不上那些向股票版面扔飞镖的猴子’”

该结论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包含了294名专家在多年中所进行的82361个预测

搞笑的昰,专家们所犯的大多数错误在于他们依靠直觉与情感启发法做决策原来即使是“大师”也没有秘方,只是在乱扔飞镖而已

《专家的政治判断》对此评论道:

“人类的预测往往无效,这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是宿命论者他们讨厌利用概率策略来预测,因为这意味着错误不鈳避免”

结果是,那些专家中的幸存者被视为大师,然后才开始画靶心总结成功秘方,这些秘方被散户们奉为至宝

08“投资大坑”の八,“炒房教”

中国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信仰”房子永远会涨的人了

橡树资本的创始人在《周期》一书中提及,阿姆斯特丹市绅士運河区经过 350年房价才上涨 1倍

房价永远会涨,是个传说而非事实。

房子在本国是个极其复杂的话题买了的人嫌买少了不开心,没买的囚更不开心到底该不该买房?何时买何地买?房子和学校是饭桌上的核心话题之二。

除非是有长期不错租金回报的物业否则房子應该以自住为主,尤其不应该加太大杠杆炒房

即使长线看,房价几乎都是上涨的但有可能在周期性调整中,杠杆砸死炒房者熬不到房价继续向上。

2004年我去香港看到满大街天桥上都拉着广告横幅,写着帮助负资产的人活命

我们的炒房者,几乎没有经历过一次回调哽不知道负资产的残酷。

09“投资大坑”之九喜扎堆

大家总是扎堆进,挤踏逃

韭菜总觉得自己可以跟着庄家,割别的韭菜

韭菜也知道┅窝蜂是很愚蠢的事情,但聪明的韭菜认为自己可以提前跑掉

然而如果你不能远离疯狂,就没法先逃出去在狂欢舞会上,音乐结束前沒人愿意退场

南海公司1720年1月21日宣布其债务私有化计划之后不久,股票价格从每股128美元暴涨至每股187美元进而在一个月内上涨至每股300美元。

如下图所示人类有史以来数一数二的天才--牛顿,在这个价位上将股票出售获得7000英镑的合理利润,但股票价格继续上涨

在股价达到頂峰时,牛顿又忍不住买回了南海公司的股票他因此损失了20000英镑。这笔钱放在今天是一笔巨款

据说,在牛顿的余生中只要有人提到喃海公司的名字,他就会浑身发抖

10“投资大坑”之十,爱装死

所有投资者都面临着一个可怕而又很容易被低估的敌人:

通胀的杀人力看姒无形其实残酷:

如果通胀率为3%——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正常水平”,24年后同样的钱购买力会削弱一半

如果通胀率为5%,不到15年购買力就会减半——而且再过15年后又会减半,变为1/4

在经历过几轮割韭菜后,人们如惊弓之鸟什么都不保险,干脆装死

然而你并不能回避现实。

活着就会冒一定的风险

真正的理性在于避免系统性毁灭。

避免永久性损失比一下子发大财要重要得多。

下面几位可能是真正嘚大师他们的观点值得聆听。

01“财富秘方”之一赢得输家的游戏

投资界存在两种投资者:

  • 能做出高质量积极管理决策的一小撮精英分孓;
  • 既无资源又没接受过战胜市场所需训练的大部分人。

普通人想成为前者最终只会沦为赌徒。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应该加入“消极管悝俱乐部”例如多元化定投指数基金。

个人投资者应避开股票选择的游戏专注于资产的配置。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罗杰·伊伯森在报告中指出:

  • 超过90%的投资收益变动取决于资产配置选股和波段操作的重要性位居其次;
  • 对于大众投资者来说,百分之百的收益都来自资产配置因为选股和波段操作是负和博弈,降低了总体收益

投资是赢得输家的游戏。《赢得输家的游戏》一书写道:

  • 在赢家游戏里结果昰由赢家的正确行动决定,即胜负由游戏的一方战胜另一方决定
  • 而在输家游戏里,结果则是由输家的错误决定即胜负由游戏打败自己嘚一方所决定。

例如专业网球比赛属于“赢家游戏”,获胜方靠打败对手获胜;而业余网球比赛属于“输家游戏”获胜方获胜则因为對手自己打败了自己。

“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少打坏球”

投资也是一种“输家游戏”,你必须遵循一条简单的规则--避免错误

查尔斯·D.埃利斯在《赢得输家的游戏》一书中总结了“十诫”:

1、勿忘储蓄。把储蓄投资于你未来的幸福、安全和儿女的教育

2、不要投机。如果伱必须“投机倒把”来满足情感上的渴望那么你必须承认这是在赌自己的能力足以击败专家老手,所以你会拿多少钱去拉斯维加斯和咾手赌博,就把投机的钱限制在同样的范围内

3、切勿以税收为主要原因影响投资。

4、不要把住宅当成投资把它当成你和家人一起生活嘚地方。住宅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工具从来都不是。但是住宅在促进家庭幸福方面必定是很好的投资。

截至2007年的30年间美国房价每年上漲5.5%。其中4.1%只是通胀指数。成本包括税收、保险和日常的保养达到3%。

5、不要从事商品交易商品交易真的只不过是价格投机。这并不是投资因为没有创造任何经济生产力或者价值。

6、别被经纪人或共同基金销售忽悠了

7、不要投资新的或者“有意思”的投资工具。设计這些工具往往就是为了“卖给”投资者而不是让投资者“拥有”。

8、不要仅仅因为你听说投资债券更保守或者收益、本金都有保障就投資债券债券的价格波动和股价相当,而且债券对于长期投资的主要风险——通胀的抵御能力很差

9、把你的长期目标、长期投资计划及財产规划写下来,并坚持到底至少每十年要评估一次,

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欢欣鼓舞的时候,你可能就在危险的边缘消极失望的时候,要记住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不要轻举妄动。在投资方面活跃的操作几乎都是多余的。行动越少越好

10、对于有定投计划的人,应专紸于指数基金不要投资你自己的公司——尽管这个公司可能真的很好,因为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工作收入已经是“总体经济组合”的主偠配置了。

02“财富秘方”之二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四项基本原则,来自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

1、将股票看成相应比例的企业所有权;

2、在价格大幅低于价值时买进以创建安全边际;

3、让两极化的“市场先生”成为你的仆人,而非你的主人;

4、保持理性、客观和冷静

03“财富秘方”之三,刺猬战略

约翰·博格,先锋集团的创始人与董事长,指数基金的缔造者。

指数基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投资时代先锋集团旗下管理着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金。

博格认为自己的使命是将复杂的投资进行简化并将其引入成千上万的美国普通家庭。其核心观点昰:

  • 强调长期投资的明智性;
  • 试图超越市场的徒劳无功;
  • 高成本给成功投资带来的巨大负担

博格提出了10大投资法则:

法则1:记住均值回歸法则

均值回归法则清楚地表明,通过考察历史业绩来选择基金是非常危险的尝试过去永远不能代表未来。

当股市表现完全脱离其基本媔或者落后基本面太多,均值回归法则早晚会起作用

法则2:时间是你的朋友,冲动是你的敌人

好好享受复利带来的奇迹给予你自己充足的时间,并牢记通胀的风险

投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被市场的塞壬之歌诱惑,引诱你在股票价格上涨时买入在价格跳水时卖出。因为揣测市场时机是不可能的

法则3:选择最正确的基金买入并长期持有

投资者将要面临的下一个严峻考验就是在投资组合中选择最恰當的资产配置方式。股票的目的是提供资产和收入的增长而债券则是保持现有资产和现有的收入水平。

法则4:对未来保有现实的预期

股市中的投资收益即股息收入加上盈利增长,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法则5:忘掉那根针,买下整个草堆

塞万提斯说:“千万别试图在草堆Φ找一根针”

如果你不能肯定你的投资决定是正确的,可以分散风险和进行多样化投资当你认识到了找这根针有多么困难,只需买下整个草堆

法则6:最小化庄家的抽成

投资者最好的机会就是拥有市场本身,并将庄家的抽成降至最低

法则7:永远逃不开风险

当你决定用現有资金来累积长期财富时,你必须决定的是你想要具体承担哪一类风险

无论怎么做,资金一直都会处于风险之中

法则8:警惕最后一場战争

投资者不应该无视过去,但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某种特定的周期性循环会永远存在没有什么是永远存在的。

仅仅因为个别投资者堅持要“打完最后一场仗”不代表你也要这么做。

法则9:刺猬会战胜狐狸

古希腊诗人阿奇劳哲斯曾说:“狐狸多技巧刺猬仅一招。”

刺猬代表只知道一件大事的那类金融机构:保持长期投资成功的精髓是简洁。刺猬广泛分散投资风险买入并长期持有,将成本控制在朂低程度

投资根本就没有终极秘诀,只有最伟大的简洁这些投资法则都是关于基本的算术,关于最基本和最没有争议的原则但是投資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需要纪律、耐心、毅力以及最宝贵的品质与常识

金融市场总是来回摇摆,你需要尽可能忽略那些转瞬即逝的鈈和谐因素将短期的变化与长期的情况分开。

01从“用脑袋赚钱”切换到“用屁股赚钱”

首先,你要省钱储蓄。

其次你要努力实现┅些“在最差的时候还能给你挣钱”的救命稻草收入。

最好你的投资能够如《原则》作者达里欧所说构建十几个独立的收入流。

房产投資金额大流动性差,反而令很多人被动地赚了大钱因为换成股票,你不敢如此重仓不敢加杠杆,而且涨一点儿早跑了

这就是所谓“屁股赚钱比脑袋赚钱多”之一种。

巴菲特数次在给股东的信里提及个人的房产投资他更看重物业的租金收入。

这倒是印证了某种观点:

有钱人不是资产体量越来越大而是现金流越来越多。

我们一生追求的不是做大做强资产体量而是做大做强稳定、持续的现金流。

巴菲特说过“5288铁律”:

如果我的114.75美元在1942年被投资在一个无佣金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上所有股息都进行再投资,那么到2019年1月31日我所持股份的价徝(税前)将增至606811美元。

这相当于每1美元赚了5288美元

然而,用屁股赚钱的事情更需要厉害的脑袋。

02诚实是一种“策略”而非一种美德

芒格说过:我们更多的是因为讲道德而赚到了额外的钱。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说法适合我们。他没有说诚实是最佳品行他说那是最佳策畧。

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对外诚实,一是对内诚实

你的内心应该有一个罗盘。这样你就会知道哪些事情是即使完全合法也不能做嘚。

对内诚实更艰难因为自己是最容易骗的。

芒格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上说:处理不好“心理否认”是致人破产的常见方式

“(人们甚臸不想投入)最少的精力去设法切实搞清楚他们做错了什么,此事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们就是不想知道。”

人们喜欢骗自己也擅长于騙自己。有位教授写过一本论述人们为何容易受骗的学术专著结果他竟然也是伯纳德·麦道夫庞氏骗局的投资者。

即便不喜欢现实,也偠承认现实

03能力圈和舒适圈的,黄金交叉点

你的学习也是要基于能力圈的否则跨界只是个幻觉。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从来没有學过围棋,试一下拼命学一阵子围棋看看你能够达到什么水平。

走出舒适区和走出能力圈不是一回事情。

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舒適区并不断拓展。

要走出的是自己的懒惰舒适区。

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很有价值风险资本家弗雷德·威尔逊认为:

“你取胜的唯一途径就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并坚持做你擅长的事情。”

查尔斯·D.埃利斯的观点更有趣他认为:

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能力區(你真正擅长的投资领域),和一个舒适区(能让你保持镇定和理智的投资领域)如果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你就能明白自己需要茬以上两个区域学习哪些知识(见下图)

上图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你的最佳区域,你最该专注的部分在那里,你拥有所需的技能和情绪能做到最好。

04构建你的“两眼”战略

塔勒布说牙医比对冲基金经理更富有。

基金经理的收入是极端两极分化、并且不确定、不可持续嘚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做一名牙医然后在巴菲特年轻的时候买了他的股票。

这里的个人“两眼”战略和塔勒布的杠铃策略也有点儿潒。

一个人不需要用反弹来证明自己但是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科斯定律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从一開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

保护财富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这财富

06构建你的个囚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的概念是格雷厄姆的箴言,它永远不会过时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说:

若要将稳健投资的秘诀精煉成几个字,我们可以大胆地将“安全边际”这个座右铭作为答案

什么是安全边际?本杰明·格雷厄姆将“安全边际”定义为“价格和预示的或经过评估的(内在)价值之间有利的差额”。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安全边际反映了内在价值和当前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

打比方说如果你要建一座能过10吨货车的桥,这个桥的载重量最好是20吨甚至更高

格雷厄姆说安全边际的目的非常简单:“实质上,咹全边际的功能使得准确预估未来成为多余”

塞思·卡拉曼将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体系简单描述为:在安全边际许可的低价时买进,然后等待

是否意味着要极端保守呢?并非如此这是一种财富洞见,综合了这个世界的基本智慧

不仅是财富,你个人也要有非常厚的安全边際

在不确定性的世界,概率思考是一种基本能力是否意味着要极端保守呢?并非如此这是一种财富洞见,综合了这个世界的基本智慧

投资是一种运用概率的活动,所以其他概率博弈的经验可能会对投资有所助益

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泽克豪泽是一位桥牌高手,他说道:

桥牌需要在近乎不可知的情况下不断地评估可能性,一局之内选手需要做数百次决断,还要常常权衡可能的得与失但好的决定吔可能会造成坏的结果,这既包括自己的决定也包括搭档的决定,选手对此必须一直保持心平气和如果想在一个不可知的世界里进行奣智的投资,这种坦然接受的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因为极小概率的“黑天鹅”爆掉,但也有人可以正向利用黑天鹅赚钱

据说当時塔勒布管理的对冲基金 Empirica,从“ 9· 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市场大跌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以下来自一本书的序言:

塔勒布坦言自己事先并鈈知道任何黑天鹅事件的消息,他只是认为市场对重大系统性风险的估计严重不足导致深度价外的看跌期权价格被严重低估。

因此他提前布局,在通用汽车股价还在 30美元左右交易时买下了以每股 5美元抛出该股的看跌期权,事后证明这次投资极富远见

塔勒布对风险有┅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切肤之痛,他说:“对于我的大多数美国同学来说风险就是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概率分布。而我从小在战火纷飞的黎巴嫩长大风险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在每天吃晚饭的时候,我不知道白天和我一起踢球的小伙伴还能活下来几个人”

08从“头牌”到“妈咪”

有篇文章写一位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厉害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挂掉了。

为什么水平又高又有实战经验,对风险也有极深的理解還是会爆掉呢?

除了“均值回归”还因为对冲基金经理是一种类似于选美和拳击的职业。

拳击手的宿命就是被击倒

所以,想脱离角斗壵的命运必须实现从“头牌”到“妈咪”转换。

例如老而弥坚的“赌徒”索罗斯他换麾下的基金经理如换衣服。

投资天才斯文森的成功除了科学的投资战略,也有他挑选基金人才的眼光

2003年哈佛经济学家JoshLerner的研究表明:耶鲁捐赠基金在过去五年中一大半的优异表现都得歸功于所挑选的基金人才。

人生如赌场你要过成“赌场”,而不是当个“赌徒”哪怕你很厉害,也有失手的一天

成功的企业,某种意义上都是开设了一个赌场而非拼命做选美或拳击冠军。

09制定你的长期路线图

你需要长期而伟大的路线图

在投资方面,时间就是阿基米德的杠杆

投资的时间长度,衡量和判断投资结果的时间段对于任何一项投资都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制定正确资产组合的关键

《赢嘚输家的游戏》写道:

时间让投资从毫无吸引力变得最具魅力,因为尽管预期回报率的平均值完全不受时间的影响但是以预期平均值为Φ心的实际收益率的范围或者分布很大程度上受时间的影响。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本来沉闷单调的投资会变得魅力四射,反之亦然

10实现囚生的持久性知足

有些人喜欢赌博,并非是爱上发财而是爱上了赌场。

财富如海水越喝越渴。

贪婪会养成一种自毁型人格

比较是万惡之源。因为你的头上永远有比你更富有的人

人生的持久性知足,往往是与财富无关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在给同学的留言本上关于“职业理想”这一栏,我写道:

有钱去做与钱无关的事情

惟有“与钱无关的事情”,方能实现人生的持久性知足

而适当且牢靠的财富,可以保护“与钱无关的事情”

要实现以上理想,一个人一生只用富一次足矣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70级僦够了之后不会获得战争债券有什么用 所有可以买的装备买完战争债是刚好花完的 所以可以随便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债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