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为什么如此行做等同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一切诸佛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菩萨行愿品【佛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8,070贴子: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菩萨行愿品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今天是吉祥日子,我们开讲《华严经》的精华——《普贤行愿品》,对此经持诵、开演、听闻,都有无量功德。经上讲:“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所以这是值得欢喜的事,能令上师三宝欢喜,诸佛菩萨欢喜,护法龙天欢喜。 《华严》是经中之王,经中之海,是佛教根本falun,最为圆顿,而《普贤行愿品》则是《华严》关键,修行枢纽,文约义丰,法门广大。所以,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生信解,顿超财供。 经上说,以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的上妙七宝及天人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的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的诸佛菩萨,经历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但所获功德,比起听闻普贤愿王一经于耳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可见讲闻、持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之大。 我想起法王晚年意味深长的话语,2000年,法王说:“现在我对什么都不希求,但对僧众每天能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却有强烈的希求心。如果僧众每天能如法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我住在世间也觉得有意义。”大家想想,法王不希求其他,但对僧众如法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却有强烈希求心,如果念诵本经没有深远的意义,法王会如此断定地表示吗?大家这次学习《普贤行愿品》,要珍惜因缘。这对我们修持菩提道具有极深远的意义。希望发起殷重心来学习,不要把无上宝法看轻了,不然当面错过,就会失去大意义。 《华严经》是怎样流通到人间的呢?这是在佛涅盘六百年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到上、中、下三种《华严经》的版本,上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颂(一个世界的微尘尚无量无边,何况十个三千大千世界〔1010个世界〕的微尘,可见经文广大,不可思议),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菩萨把下本华严记持在心,从龙宫返回后,就写出来,流通于人间。 《华严经》由印度传入中国,曾有过三次翻译。初译在晋朝,翻译六十华严,二译在唐武则天时代,翻译八十华严,两次所译都没有圆满的结尾,只在普贤菩萨说偈赞叹佛功德之后,便不结而终。到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南印度乌荼国国王又进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四十卷全文,前三十九卷是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文义更详,第四十卷则是前二译所无,讲到普贤菩萨称赞佛功德后,劝进行者修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至此,方告圆满。因此,《普贤行愿品》是华严一经的归宿。 翻译四十华严时,清凉国师参预译场。译毕,国师奉诏为《行愿品》造《别行疏》一卷,圭峰大师再为《疏》作钞,广大阐明(这两位分别是华严宗的四祖和五祖)。从此,《普贤行愿品》流行天下,大乘行人无不修学。净土宗大德把它列为净土五经之一。由于本经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修持普贤行愿是往生净土的殊胜正因,因此成为净土的重要经典。 在西藏,历来念修《普贤行愿品》为各派所重,如宁玛派洛钦大译师、华智仁波切、全知麦彭仁波切、托嘎如意宝、玛尼喇嘛班玛斯德等,都重视弘扬《普贤行愿品》。上个世纪后期,法王如意宝大力弘扬《普贤行愿品》,在法王愿力的感召下,千千万万的修行者共同念诵《普贤行愿品》,比如,每次传讲佛法、举办法会及修法前后都念修《普贤行愿品》积资净障、回向发愿。1997年,法王为了兴盛佛法,发起共诵一亿遍《普贤行愿品》,海内外弟子闻风响应,很快就圆满三亿数量。由上可见,古来藏汉大德对本经的重视程度。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分二:一、释经名 二、释品名 一、释经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七种佛经命名中具足人、法、喻三者的经名。“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经题包含七义,大是体,方是相,广是用,佛是果,华是因,严是总相,经是能诠。这个经题是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体用无碍,因果周圆,所以极为殊胜,无尽法门不出于七字。
以下按所证、能证解释经题涵义。 (一)所证——大方广
“大”,是当体得名,常遍为义。(意思是在心的本体上得名,以常住、周遍为义。) 一切法中,哪一法最大呢?就是真心,它竖无初际、横绝边涯。竖,没有初际、后际,是无始无终、常住不灭的;横,没有边涯,无内无外,遍在一切处。所以心性本体是常遍的,称为大。 这个“大”不是一般概念上的大。一般的大,是相对的大。比如,房屋相对床说是大,相对高山又是小,房屋就它自身是安立不了大的。但体的“大”,并非“观待而说的大”——和其它法相比而安立的大,而是“绝待的大”。因为万法都是以心性为体,一切法都是它,和谁去对待呢?所以是绝待的大。它遍一切时处,无内无外、无始无终,可谓“大哉”。 “方”,是从法得名,以轨持为义。心性体上本具恒河沙数自性功德,摄持而永不损减漏失,叫做方。 我们一般说某法有功德,比如,某工艺品有光泽、色彩、触感等方面的品质,但只具有有限的一些品质。心性迥超万物,具有无量无边的性德,都是不假造作、本自圆成的。换言之,不论你是否认识到,心性本来就是这样的大宝藏,具有恒河沙数的性德。《宝性论》说:“光明非是所作性,无别超过恒河沙,是故本来即具足,佛陀功德之诸法。”(自性光明不是因缘造作的法,与心无离无别的方式本来具有超过恒河沙数的佛陀功德法。“无离无别”,如光与镜,热与火,是以一体无别的方式具有的。)所以,与一念心性无离无别,就在心体上具有无量智慧、神通,当体是常乐我净。 “广”,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是包含一切;博是广博无边。由于体是常遍、相是无量,体上遍含一切作用。
这是说一切法中以心的作用最大。比如,电脑具有计算、编辑、播放等功能,可以起一些作用,但非常有限。心的作用则无量无边,它横具十界因果,像金子能打造一切金器,心随十法界因缘能造作十法界无量果报。比如,心以大方广为因,显现佛法界;心修六度万行,显现菩萨法界;心修四谛十二缘起,显现声闻缘觉法界;心修五戒十善,显现人天法界;心造十恶业,显现恶趣法界。总之,心随无量因缘造成无量事相,它的作用远大于一切色法。所以,大、方、广并非指其它,正是直说一念心性的体、相、用。 下面解释体大、相大、用大。 为什么是体大呢?因为“若相若性,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前一“性”指无自性的空性,后一“性”指本觉真性,不论性、相,或空、有,都同于真性而恒常、周遍的缘故。)犹如镜子所含影像和影像的空,全同于镜光,一切法都同于本觉真性,常恒、周遍,这是体大。 所谓常,《涅盘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这是说法界体不变易。无一法在此之前,而此法先于一切,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所以,常指本体无生无灭,它是不变异的。 所谓遍,《涅盘经》说:“其性广博,犹如虚空。”这是说本体周遍,横该无外,它遍于一切法中,无一法在它之外。《出现品》云:“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一法一事一身一国土一众生见于如来,应遍一切处见于如来。” 为什么是相大呢?因为恒沙性德周遍于本体的缘故。神会大师说:“体上本具恒沙功德,犹如真金本具千种之器。如摩尼珠本具千般万般非色之色。若不本具,作亦不成,对亦不同,以成时无一尘之法从外入故。”体上本来具足恒河沙数的功德,比如真金体上本来具有千种金器的可塑性,才造成金碗、金瓶、金盆、金佛等,又如摩尼珠本来具有千万种非色的色彩映照性,如果不是本具这种特性,不论怎样打造金子,也造不成金器;不管如何用各色布对着摩尼珠,也不会映照同类的色彩,因为在成器、成色时,没有一微尘法是从体外来的。所以,诸佛所证,唯是众生的自性,成佛时所现前的无量功德,没有微尘许是从心外而来的。因此,如来的无量功德全为众生心性中本有的妙相,这是相大。 为什么是用大呢?因为业用周普、如体包遍的缘故。前面无边的性德之相遍含于本体,以一一如本体,所以成为大用,一一能包能遍。一入一切是“遍”,一切入一是“包”,互相涉入,无有障碍,重重无尽。 当年,宪宗皇帝诏请清凉国师入宫问法,帝问:“华严所诠,何谓法界?”国师答:“法界,即一切众生身心本体。”所以,“大方广”不是说其他,唯指当人的本性。 (二)能证——佛华严
大方广是所证,能证是佛华严。“佛”,以觉照为义。“华”,从比喻得名,以感果、严身为意义,就是:由万行圆满成就,感得佛果;由众德具备,庄严佛的十身。“严”是总相,能严是“华”,所严是“佛”。“严”,以功用立名,以资庄为义,就是以广大的体用庄严法身和色身。 清凉大师以十义解释“佛”,即法界佛、本性佛、涅盘佛、随乐佛、成正觉佛、愿佛、三昧佛、业报佛、住持佛、心佛。 一、法界佛:体性真常,叫法界佛,不论心、境,法法皆佛。这是指法身。 二、本性佛:即智慧身,智慧能彻照法界一切所知,就是众生本觉智慧的心性之佛。 三、涅盘佛:即化身,以化用自在的缘故,教化众生完毕,归于寂静,称为涅盘佛。 四、随乐佛:即意生身。乐是乐欲,随是随顺,随顺众生的乐欲,有求必应,无感不通,称为随乐佛。 五、成正觉佛:即菩提身。佛在菩提树下成就佛道的缘故,称为成正觉佛。 六、愿佛:即愿身。称性大愿,普周法界,称为愿佛。 七、三昧佛:即福德身。福德即是禅定,依靠大定积福圆满,故称三昧佛。 八、业报佛:即庄严身。报德相好,微妙难思,用以庄严法身,是由因地善业报得的缘故,称为业报佛。 九、住持佛:即力持身。佛安住在觉悟中,摄持迷乱众生,流现利益无穷无尽,称为住持佛。 十、心佛:即威势身。一切法由心而回转,威势威容映夺,称为心佛。 下面解释以“华”如何能严十种佛身。 华有十义:含实义、光净义、微妙义、适悦义、引果义、端正义、无染义、巧成义、芬馥义、开敷义。 一、含实义:如莲花中含有果实,表示法界含藏性德的缘故,以体含真实能庄严法身。 二、光净义:花光耀、洁净,表示本智明显,无不照了,以智光明净能庄严智慧身。 三、微妙义:表示一一诸行同于法界,能庄严化身。 四、适悦义:花开令人欢喜,表示随众生机宜,令他欢喜。以利他因行能庄严意生身。 五、引果义:以花能引生果实,表示以因行能引正觉,能庄严菩提身。 六、端正义:花端严好看,没有残缺、弯曲,表示行、愿具足,无所缺少。以此能庄严愿身。 七、无染义:花很洁净,泥水不染。表示一一行门具有三昧,处世不染,能庄严福德身。 八、巧成义:花显现时,很巧很妙,表示所修的德业善巧而成就,以此能庄严庄严身。
九、芬馥义:花芳香馥郁,表示住持众德,流香弥远,以此能庄严力持身。 十、开敷义:鲜花盛开,表示心花开敷,以此庄严威势身。 以上十花共同庄严一佛,以庄严的功用不同,庄严就有十义;或者,次第以十花庄严十佛,即是十义。所以,花是能严,庄严前面的法界,成就十佛。确实是“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圆兹行德,饰彼十身。” (三)经
“大方广佛华严”是别名,“经”是通名,有十种义: 一、涌泉:经义如泉涌般不会枯竭。 二、出生:从经文辗转出生妙义,从一生十,越来越多。 三、显示:经文显示事相和理体(现象和本体)。 四、绳墨:判定正确和谬误,像木材随着绳墨而正直,人心随着教法而远离邪曲。 五、贯穿:一部经贯穿所说的性相之义,把事理、因果、修行次第等义穿成一贯。 六、摄持:经义摄持所化导的众生,令其归于本源,不令攀缘色等六尘,轮回生死。 七、常义:即万古常规。不论过、现、未来,佛法妙义历久弥新,不可推翻,永为法则。 八、法义:即千叶真轨。就是千页经文真理的轨则。 九、典义:妙理圆正,没有偏邪。 十、径义:即超出生死的直捷路径。 以上七字经题,展开便是无量法海。清凉国师讲了一条“展卷[1][1]难思”,意思是:本于清净法界,最初开为理、智二门;理又以体、相、用开为大方广,智又以因、果开为佛华严;经诠大方广佛华严六字,总共七字经题;七字展开,是一卷《普贤行愿品》,所证法界是大方广,能证普贤行愿是佛华严;一卷《普贤行愿品》再展开,就是一部《华严经》,五周因果都是佛华严的因果,所证都是大方广;《华严经》再展开,则无穷无尽。就“收卷”而言,无尽法界收为华严九会;华严九会收为《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收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经题收为理、智二分;理智融合为一真法界,能所双亡、事理双寂故。所以是“舒则弥纶法界,卷则足迹难寻”——展开,经的妙义遍满无边法界;收摄,了无踪迹可寻。即舒恒卷,即卷恒舒,即是展卷无碍。总之,或展开、或收卷、或广演、或简说,都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 经云:“无量无边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无量无边的法门海,一个言辞就完全说尽了,这是“即舒恒卷”。又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一个言辞中演说了无边契经海,一字中具足无尽法义,这是“即卷恒舒”。
二、释品名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从所入、能入、入三方面作解释。“所入”,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能入”,为普贤行愿;“入”,指智慧与法界契合,如空印于空,没有能、所。
(一)所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围绕“不可思议”从三个方面解释普贤行愿所入的境界:一、为什么叫做不可思议;二、不可思议的体是解脱境界;三、以何缘故不可思议。 为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呢?言、思不及故。就是:法无名称,故语言表达不到,口欲谈而辞丧(口欲说却无言可说);法无相状,故思维无法缘取,心将缘而虑息(心欲缘却无可缘)。法界没有一定的名称和相状,心不可思、口不可议,因此叫做不可思议。 是哪个法不可思议呢?即解脱境界。解脱有作用解脱和离障解脱。作用解脱指作用自在,解脱了束缚障碍。像《维摩诘经》所说:“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等。”即安住在不可思议的解脱中,高广的须弥山可以纳入微小的芥子中。像这样,作用通彻无碍,以一现多,以小容大,一身化现无量身,一念入于一切劫等,叫做作用解脱。离障解脱是指以智慧脱离烦恼障和所知障。 两种解脱是相成的关系,以离障解脱成就作用解脱,就是内离障碍,外用自在无碍。圭峰大师说:一切诸法本自融通无碍,只是由于内心执著、累劫缠绵,才感得外境妄相阻碍。就像在平坦开阔地带露天睡眠,梦见四边障碍重重,或有险山深水,无法通过,梦心觉悟时,则所向解脱,无所障碍。 所以,但能消尽执著,自然一切境中作用自在。但得本,不愁末,只要在心上去除妄执,心光即流通无碍。《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境界,有分齐境、所知境。一、分齐境,如同国家有自己所处的疆域,佛与普贤所具有的功德妙用之量,人天、二乘、菩萨无法相比。二、所知境,事相、理体(现象和本体)无有边际,唯佛、普贤才能穷尽。 二种境也是相成关系:以证悟所知境而现前分齐境。证悟愈深广,功德妙用就愈广大。由证所知无边之境,故成无边功德妙用。也就是以智慧缘无边境,境无边的缘故,智也称合境无边,因此德用等同佛及普贤的量。普贤行,境界广大、周遍,就是由证悟无边的法界而现前的。所知境和分齐境上获得离障解脱和作用解脱,两种解脱不二,是不可思议。 以何缘故不可思议呢?有四种义:一、事无边故;二、理深远故;三、事理无碍故;四、以性融相,重重无尽故。也就是,一、事相(显现)极多又无障碍,广大不可思议;二、理体(本体)无有相状(离一切戏论),甚深不可思议;三、事理不二(现空不二),故不可思议。一切空寂而现森罗万象,显现森罗万象而无相状可得,这是事理无碍。诸法性空故,不可单作事来思维;性空缘起故,不可单作理来思维,所以不可思议;四、重重无尽,故难思议。即一切相都同一法性,既是同一法性,便可以互相融通,在一中能含摄一切,每个中又摄一切,重重无尽。
(二)能入——普贤行愿
先释行愿,再释普贤。 以上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如何趣入呢?以普贤行愿能入。如大鹏鸟拥有双翼,才能展翅高飞,车有二轮,才能行进,唯以行愿二者兼具才能趋入。此行愿即是称合本性的普贤行愿。 “普贤”,就人、法两方面作解释。法上有体普贤和用普贤。体指当人的本觉心体,也即是诸法本源、一真法界。为什么一真法界叫做普贤呢?“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心的本体周遍一切时处,一切法都以它为体,所以是普;此体随缘显现无量事相,所以是贤。所谓“随缘成德”,指理体不守自性,能随缘成就一切事法,随染缘则住生死,随净缘则至涅盘,虽然随缘染净,真性却没有丝毫改变。 用上如何是普贤呢?因为体上本有恒沙功德妙用,这些妙用一一随体周遍,以本体周遍的缘故,妙用也周遍。如何得名为普贤呢?“一即一切”名普,“一切即一”名贤。 其次,人普贤,有位前、当位、位后三种。 一、位前普贤,指地前资粮道、加行道菩萨,以“曲济无遗”为普,“邻及亚圣”为贤。地前菩萨发菩提心,虽然未必能实际救济一切众生,但意乐常存于心,故名为普。地位上,与见道圣者相邻,叫做贤。 二、当位普贤,指一至十地有学道菩萨。为什么叫普贤呢?比如初地菩萨证悟真如,遍行法界,所以一一行中都周遍法界,因为了达一切法都是人法二空的缘故。《摄大乘论》中说,菩萨入初地时,证得十百明门:一、刹那顷证得一百三摩地;二、以清净天眼能见一百国土;三、以神通力能动一百佛世界;四、能往一百佛世界教化众生;五、能以一身化现一百类身,令有情现见;六、能成就一百类所化有情;七、为利他能使身形住世一百劫;八、能知前后际一百劫事;九、能以智慧深入一百法门,洞达明了;十、能一身显现一百类眷属。其余二至十地,位位增胜。为什么当位菩萨叫普贤呢?以“德周法界”名普,“至顺调善”名贤。 三、位后普贤,指成佛不舍因门的菩萨,虽然成佛功德圆满,但不舍悲愿,为利众生隐藏实际功德,现菩萨身,示居因地,如文殊、普贤等。为什么称为普贤呢?“果无不极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果上彻证无余,叫做普;不舍因门,示现菩萨身,利益众生,叫做贤。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罽宾国是北印度羯湿弥罗国的异名。三藏般若,就是精通经律论三藏名叫般若的法师。这位西域法师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六月至十四年二月,在大唐京师的大崇福寺,译成四十卷华严经文。
以下分别解释经义,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一、序分 分二:(一)结前广偈 (二)结说不尽
即:连结前文第八十卷末尾的偈颂,总结赞叹如来的功德广大无尽。
(一)结前广偈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
尔时,普贤大菩萨称扬赞叹了如来的殊胜功德后。
(二)结说不尽
【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普贤菩萨告诉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如来功德,不仅菩萨宣说不尽,即使十方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1][1]相续不断地演说,仍然宣说不尽。 像这样,演说者是无上的佛陀,而且**了十方一切诸佛;演说时间是无量佛刹极微尘数劫,而且相续不断,纵然这样,仍不能说尽如来功德,以此凸显了如来功德极为广大。《华严经》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纵然佛刹极微尘及众生心念可以计数,大海中水可以饮尽,虚空可以以尺度量,风可以用绳系住,佛的功德终究无法说尽。)《宝性论》上讲,十地菩萨尚远远不及佛的功德,就像一粒微尘和大地的差距那样。 善财童子的得名与当机: 经上说,这位童子最初入胎时,在他家舍宅里自然出现七宝楼阁,楼阁下有七种伏藏,伏藏上生长出七宝芽——金、银、琉璃、玻瓈、赤珠、砗磲、玛瑙。 童子十月住胎圆满后,降生人间,相貌端正。七种伏藏的长宽高都是七肘。这一日忽然从地中涌现,光亮耀眼。住宅中自然出现五百宝器,每种宝器都装满奇珍异宝。从他家上空还纷纷落下种种珍奇宝物、生活资具,所有的库藏顿时全部装满。以此原因,父母、亲属、相师都给他取名为“善财”。 后来,善财童子带领五百童子,在福城东方的古佛庙前参礼文殊菩萨,最后谒见普贤菩萨。 大圣普贤了知童子已曾供养过去诸佛,种过深厚善根,信心因缘广大,常常欢喜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无有过失,勇猛精进,清净菩萨道,一心求证一切智,已经成为法器,心地清净,犹如虚空。因此,特别向他传授普贤行愿。 这位善财童子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前身。1997年,大恩上师在广西漓江的游船上,望着前面的山峦陷入沉思,不久上师说:“在我的分别念当中,好像回忆起前世,我曾经是善财童子时,就是在这座城市依止了某些善知识,在他们面前聆听了难遭难遇的妙法。当时桂林叫做熏香城。” 之后,上师在鸡足山认定无著菩萨的修行山洞时,又一次说:“当时我是善财童子,和文殊菩萨以乞丐的形象长途跋涉,来看望无著菩萨,当时无著菩萨很专心地精进修行,身边只有一个土罐,所经历的苦行可想而知。那时我和文殊菩萨就一起发愿:生生世世形影不离,共同弘法生。”
法王如意宝是善财童子的化身,我们作为法王的传承弟子,与《普贤行愿品》有甚深因缘。我们接受法王教导,念诵、修持《普贤行愿品》,这都并非偶然,追溯其最初因,应该就在这里。 [2][1] 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刹都磨成极微尘,一个极微尘代表一劫,经历这么多的劫数。
十、无尽礼:就是入帝网境界,所礼之佛、能礼之身,都重重无尽。 “帝网之境”,是指帝释宫殿的因陀罗网,网上有一千颗宝珠,颗颗圆明。每一颗宝珠中,顿时显现其余九百九十九颗宝珠的影像,是第一重影现;每一珠中所现的一切珠影,又遍现在其余九百九十九颗宝珠中,是第二重影现……这样一重重地珠中现影、影现珠中,就是重重无尽。法界本是如此相即相入,不可思议的。 我们的道场在何处?就在这一念心性中。心性广大周遍,十方三世的一切法都收入现前一念心性,无不包摄,所以心的道场如帝网明珠,十方三世佛都在这道场中一齐影现。而自己能礼的身体也周遍显现在十方尘刹的每一个极微尘中。只要一礼佛,所现的一切身就在对无尽的诸佛顶礼。能礼的身无尽,所礼的佛无尽,所以是无尽礼。 《华严经》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经中又说:“于一微尘中,见一切诸佛,菩萨众围绕,法界尘亦然,一一如来所,一切刹尘礼。”若按无尽礼作礼,一一礼都是无尽功德,无有限量。
(二)愿王之相 分三:1、所礼之境 2、能礼之因 3、礼敬之相 1、所礼之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这里文字省略,后面称赞如来等愿文中说得详细,完整的表达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每个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法界虚空界”是法喻双举。“法界”是法,“虚空界”是喻,因为法界意义很难懂,故用虚空作比喻。《宝性论》云:“犹如具无分别性,虚空遍行于一切,心之自性无垢界,如是遍行于一切。”(就像虚空无分别地遍行于一切粗细的色法中,心的自性无垢法界也遍行于一切诸法中。) 配普贤,礼敬为贤,遍十方三世佛为普。
2、能礼之因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能礼之因有二:一、普贤行愿力:这是法力,不依行愿不能周遍故。即以普贤愿力见一切境皆是诸佛而为所缘,名为法力;二、甚深信解力:这是自力,印持诸佛,遍于时处,如对目前。即以甚深信解的智慧决定印可,摄持如上佛境,令现在前,名为自力。
3、礼敬之相 分二:①总明 ②别显 ①总明
【悉以清净身语意,常修礼敬。】
对于三世一切诸佛,悉以清净的身语意常修礼敬。(礼敬要点有二:一、以清净身语意,二、常修不间断。) 清净三业,简别染污业,即身无杀盗淫,口离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不起贪嗔痴。我们是由染污业流转生死、堕入恶道,现在修成佛因,须凭净业。三业不清净,不能成就如来功德。 三业清净的必要性:三业清净才能感通佛心。如水清月现,水浊月隐。水喻心,月喻佛,心净则佛现。《宝性论》云:“犹如清净琉璃地,映现天主身影像,如是众生净心地,亦现能仁身影像。(如同清净琉璃地上能现天主身像,清净心地能现佛的色身。)” 三业恭敬也表佛有三种神通。佛有天眼通,能见我们的身,故应身恭敬;佛有天耳通,能闻我们的语,故应语恭敬;佛有他心通,能知我们的心,故应意恭敬。 问:为何要常修礼敬呢?大家想想,佛是常恒、周遍的,何时没有、何处没有呢?一毛一尘中都有无尽佛身,所以应常修礼敬。以自性佛而言,“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所以常应内观,礼敬身内法身真佛。暂时不礼敬,落于染污中。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以普贤行愿力与甚深信解力,在每尊佛的前面都顿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身体,每一身体都周遍敬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如来。 (三)总结无尽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直到虚空界穷尽了,我的礼敬才穷尽,以虚空界不可穷尽的缘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像这样,直到众生界穷尽了、众生的业穷尽了、众生的烦恼穷尽了,我的礼佛才有穷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穷尽的缘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疲”是疲倦,“厌”是厌足。)可见此处普贤礼敬愿是无尽愿,以下诸愿都是如此。 圭峰大师说:“若不以普贤观行之力,如何能念念不断呢?愿智者审思此文,不应以生灭之心、取相之礼而为礼。以此为例,下面九门也不应以生灭取相的赞叹、供养乃至回向等,作为普贤行愿。” 因此,普贤行愿为称性行愿,若以生灭心取相,则不契本性,无法令普贤行周遍法界,念念不断。因为以生灭心取相,境界就狭隘有限量,不能周遍恒常。因此,应当以离生灭的智慧不住相而礼。 普贤行与文殊智需要并运,文殊智如目,普贤行如足。故偈文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第二愿王——称赞如来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称”是称述,“赞”是赞扬。称述功德,赞扬其美,叫做称赞。“如来”,《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法身无来无去,不生不灭,此就法身解释如来。)《涅盘经》云:“如过去佛所说不变,从六波罗蜜来,至大涅盘,故名如来。”(如常轨,诸佛从六度圆满而来,此就报身解释如来。)《成实论》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诸佛从真如法身中示现而来,此就化身解释如来。) 称赞如来的作用:赞佛功德能消除恶口障,得无碍辩才。法王说:“要消除修行中的违缘,速疾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培养坚固的信心,应当经常作诗歌,赞颂上师三宝的功德。” (二)愿王之相 分三:1、所赞之境 2、能赞之因 3、称赞之相 1、所赞之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所称赞的境,以三重无尽来显示,就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所有极微尘(第一重无尽),每个极微尘中都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的佛陀(第二重无尽),每一尊佛都有无量菩萨海会围绕(第三重无尽)。 2、能赞之因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我应当以甚深胜解心,现前知见一切诸佛菩萨海会。
能赞之因,除了甚深胜解心之外,还有普贤行愿力,以这二因现前知见。 3、称赞之相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称赞之相有四方面: 一、能赞之相:对每尊佛的功德,一一以胜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一一舌根流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流出一切言辞海。 《出现品》上讲到自在天王的采女善口,口中出一音声,与百千音乐共同相应,每一乐声中又有百千种差别音声。胜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是指善口天女舌根所发的妙音,只是与百千乐声相合,而普贤称赞如来,以胜解力故,所出音声,周遍契合法界,所以超过前者。 辩才有四种: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真正的无碍辩才在九地获得智自在后才获得,九地前,虽有辩才,但不圆满。如果按穷理尽相、朗照无余的最高境界来说,只有佛与普贤才是穷极具足辩才。 所谓微妙舌根,如《华严经》所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舌,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演畅辞辩无尽舌,开阐大乘诸道舌,遍覆十方虚空舌,普照一切佛刹舌,普使众生悟解舌,悉令诸佛欢喜舌,降伏一切诸魔外道、除灭一切生死烦恼令到涅盘舌。如果菩萨成就此妙法,则获得如来遍覆一切国土舌相。像这样微妙的舌根,我们应发愿如是成就。 二、正辨称赞:“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从果佛说,指称赞佛的无量身智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 三、称赞所经时间:“尽未来际,相续不断。” 四、明其周遍:“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指周遍称赞法界一切佛,或者遍法界一切处称赞。 谈到称赞如来,有个故事: 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听到杜鹃在叫,就问刘伯温:“它在对我说什么?” “对皇上说独掌山河。” “那对你说什么呢?” “辅弼山河。” “对农民说什么呢?” “麦子黄了,快快收割!” 这里补一句:对了知体普贤的人来说,杜鹃在说什么呢?答:称赞如来。 “普贤”,从体解释。“普”,是体性周遍;“贤”,是随缘成德。就体普贤,一切音声都是法身的随缘流现,都是称赞如来,不论风声、雨声、歌声、车声,无非称赞如来的妙音。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阿弥陀经》云:“一切水鸟树林皆宣法音。”因此,一一音声都在称赞如来,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三愿王——广修供养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供”是供奉,“养”是孝养。诸佛菩萨、贤善之人都行持供养,为什么呢?供养可获福德;供养是根本,本立则道生。不对有恩有德的境供奉、孝养,在缘起上,则不顺乎本性,且不得根源上的加持,这样没有根基,就不会有成就,即使暂时有成就,也不会持久。 《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我们获得世出世间的安乐,都源于佛陀,我们感念佛恩,自然会以报恩心供养佛陀。供养是人生不可或缺、时时应行的法行。缘起力不可思议,供养什么就得到什么回报,何况佛是无上福田,能出生现前、究竟的一切利乐,故应恒时对诸佛广修供养。
(二)愿王之相
分四:1、所供之境 2、能供之因 3、供养具之相 4、特显法供殊胜
了知了供养境、能供之因、供养具,才能准确地把握普贤供养的方式,也才能让观修准确到位。不然要点不明确,修也是无的放矢,无法契合。因此,认识愿王之相是至关重要的。
1、所供之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我们的心性含裹十方三世,因此我们发愿要称合本性,极法界量地发起。不必自狭心量,局限在狭小的范围里。比如拥有万顷良田,不应任它荒芜,十方三世佛菩萨尽在一念心性中,是可供养生福的广大福田,为什么不周遍地行供养呢?所以应放大心量,广修供养,遍供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供养是贤,遍供一切佛菩萨是普。由普贤供养行就能趣入法界。这是以全法界心、全法界物供养全法界境,所以一定能趋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2、能供之因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本来都安住有一切世界极微尘的诸佛。我们没有现前知见,是因为自心有障碍,与法界真相不隔而隔,等到障碍消除,必然现前法界本面。 怎样才能现前知见呢?应依普贤行愿力和甚深信解力。
3、供养具之相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十方三世诸佛,我都以上妙供养具供养。有哪些供养具呢?花云、鬘云[1][1]、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2][2]、烧香、末香[3][3],每一种堆积如须弥山。点燃种种明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王,一一灯油如四大海水。 “上妙”:对最尊贵的佛陀,应当用上等、微妙的供养具。若有上妙财物不供,只供下劣财物,则有罪过。 经文以须弥山比喻供养具的量,须弥山在世间是高大的法,以四种宝物合成,具有十功德,表示供养具品质精妙。又以“大海水”描述灯油之量,大海深广,表供养称合理性故,甚深;称合事相故,广大。又说天、云,“天”是自然,表示法界中法尔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德用;“云”表示随缘。 《华严经》每当说天地徵祥时,都标明“法如是故,佛神力故”。“法如是”,就是“法尔”,是这里“天”的意思。“佛神力”,指缘起,像这里说的“云”。此处类推也应说:“法如是故,行愿力故”。 问:“云”如何表示“行愿力”呢? 答:因缘集聚时空中忽然显现浮云,正显现时,也无依无住。表示菩萨以行愿力于空性中显现供养具,能现是行愿,所现是供养具,由心的愿力而现,应用即现,来无所从,用毕即去,去无所至,故说“天音乐云”、“天伞盖云”等。 一切诸佛皆修供养,如释迦佛往昔在燃灯佛前,值遇八百四万亿那由他诸佛,于每尊佛都殷勤供养承事,从未空过。诸大菩萨也常以种种香、花、璎珞、宝物、光明、饮食、幢幡、宝盖,摄取一切受用资具,每一种都变为广大云海,供养如来。极乐世界,净土圣贤常做供养,《阿弥陀经》说,极乐人民盛众妙花,于一食顷,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由此可见,供养是大乘行者不可或缺的修行。
了知此理后,应追随诸佛菩萨广修供养,上供下施。心性本无悭贪,是那样广博,故应随顺广大本性普做供养,愈作福德愈深,心性愈开朗。若能修普贤广大供养行愿,行至究竟,则现前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因此,悭吝不供,与本性背道而驰;广修供养,则助显本性。 问:供养会无果报吗? 不会!作业不空,供养必得善果,否则就成有因无果了。 问:供养只能得等量的果报吗? 以业增上广大理,做微小供养也得广大果报。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供欢喜,得大喜悦;供音乐,得微妙音;供舞蹈,得无碍神通;供宝物,得菩提分功德宝;供树木,得庄严觉悟树;供铃铛,得众人皈敬;供妙花,得如佛相好。所以,供养有种种奇妙、广大的果报。 我们一生要想安乐幸福,心地要善良,以贤善的心向佛供养香花灯烛,这是庄严的行为,是清净心的流露。诚敬供养,心当下会净化、会安详、会宁静。大家学了法,要活泼泼地用在生活中,使人生庄严、美好。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以如是种种供养具常供十方三世佛。 供养境、供养因、供养具、供养时间都达到了最广大,所以叫“广修供养”。
4、特显法供殊胜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普贤菩萨强调“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并列举七种法供。“法供”顾名思义是以法为供品。 一般人觉得供养用有形有象的财物才踏实,供养物丰盛,才算有大功德。相比之下,总觉得法供养不那么实在,甚至怀疑是否可作为供品来供养。 这只是因为执著外物的习气深重,才觉得物质有形有象、可捉摸是实在的,内心的法无形无象,触摸不到,反以为是虚无。其实,心是万法的作者,外物只是心现的影像,法财是内心积聚的功德,当然远远比影像的外物坚实。况且,外财会被水冲、火烧、贼偷,而法财——闻财、舍财、慧财等等却是四大和人为的灾难丝毫毁坏不了的,所以法财最为坚实。 从作用上观察,法是佛母,佛是由法而成就的,从凡夫到佛的一切断证功德,都是由法而来。想一想,法能使人成佛,能使人得到暂时、究竟的一切利乐,地水火风的无情物能使人成佛吗?能使人获得智慧、慈悲、神力吗?当然不能,它的直接作用只是为人提供生活便利、养身、娱乐等等,至于直接在心上离过证德,则没有丝毫作用。所以,法财远远胜过外财,故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以下解释七种法供。 一、如说修行供养 《大智度论》云:“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修行,不名为智者。”如说修行,按佛的教法去实行,才能调伏自心,生起佛法的证德;只是口上谈论,不如教修行,则像谈药方而不服药一样,不能净治自心,成熟相续。 真正如说修行,就是最胜供养。想一想:一种外财,比如一辆轿车、一所别墅,其价值比修行圣法更大吗?物质财富远不及自心修法所获的圣财,后者才是上等供品,金山、银山比不上一念心与法相应。 《大法句经》云:“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虽诵千言,句义不正,不如一要,闻可灭意。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行得度。虽诵千言,不敬何益,不如一行,欣乐奉行。虽诵千言,我心不灭,不如一句,舍骄慢逸。虽诵千言,求名愈著,不如一说,弃执离著。虽诵千言,色情愈固,不如一解,心境忘怀。虽诵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绝离三界。虽诵一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听,自他两利。”(读诵千言,不实行有何利益呢?不如听受一句,就精勤修习更为得益。读诵千言,不能正确领会句义,不如听一句得其心要,灭除烦恼。读诵千言,不明法义有何利益呢?不如明白一句,听后修行,得到度脱。读诵千言,心不诚敬有何利益呢?不如对一法行欣乐奉行。读诵千言,我执不灭,不如听受一句,舍离骄慢、放逸。读诵千言,对名声的执著却更强烈,不如听受一句,就放下贪执。读诵千言,对外色内情的执著反更坚固,不如领得一句,忘却心、境。读诵千言,不求出离,不如一悟,永超三界。读诵千言,不存慈悲、智慧,不如听受一句,自他兼利。) 这段经文强调如说修行。实行前,以明理为要;明理后,以实行为要。能如说实行,行一分,得一分利益。依法修行,离过证德,是上等供养。《文殊章》云:“如说修行,如行而说,若不能尔,是亦不能利乐众生,自疾不能救等。”意思是,应当如教而修,依行而说法,若不这样,也不能利益众生。自己尚不能得救,焉能救众生?《文殊章》又云:“善男子,如来从修行中来,若能修行,是则成就供养如来。” 以上“如说修行供养”是总说,下面“利益众生供养”等是展开宣说。 二、利益众生供养 如《十地品》云:“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又云:“诸佛出世,本为利乐一切众生。”诸佛出世的本怀是利乐一切众生,我们利益众生合乎佛心,因此是真供养。 佛说:“一个人在一大阿僧祗劫中以身体供养十方诸佛和菩萨、声闻众,不如有人对畜生供养一口之食,后者福德胜过前者百千万倍,无量无边。”(《像法决疑经》)可见以悲心利益众生胜过长劫以外财供养十方诸佛。 《丈夫论》云:“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为己施一切,得报如芥子。救一厄难人,胜余一切施,众星虽有光,不如一月明。”所以,最可贵的是有一颗利他的慈悲心,慈悲心才是博大、光明的,为一己之利行一切布施,也是渺小、暗淡的。 三、摄受众生供养 摄受就是以慈悲心随顺摄取。经云:“诸佛出世,为以慈悲摄众生故。”诸佛出兴世间作种种示现,都是为了慈悲摄持众生,只有随顺众生的根机、意乐等,才能摄受他。比如幼儿园老师随顺儿童的心理特点,唱歌、跳舞、做游戏,就是以慈悲心摄受孩子。佛视一切众生等如独子,以慈悲心平等地摄受,我们随学佛摄受众生,就与佛心相契,是对佛的真供养。 比如维摩诘大士住在毗耶梨城时,拥有无量财富,摄受贫苦民众;并且,以清净持戒摄持毁戒者;以安忍行摄持嗔恚者;以大精进摄持懈怠者;以禅定摄持散乱者;以智慧摄持愚痴者……。这告诉我们,自心住于佛法,就能摄受众生;自己做出榜样,就能带动他人。 四、代众生苦供养 佛的心愿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能代受众生苦,相合于佛心,是对佛的真供养。 五、勤修善根供养 勤修善根和利他的关系是:为了达到利益一切众生的目的,就要勤修善根,有足够的资本才可供一切众生享用,成为众生的依怙。比如想救济一个灾区的灾民,就要有相应的财力,要给予众生利益,就要勤修善根。 实际上,勤修善根的人是真富翁,有广大的圣财,这些都是供养诸佛的殊胜供品。只有外财没有修集善根的人,却是法上真正的贫穷。 佛陀说:我过去也做过恶人和小虫,但因为我修积了广大善根,所以现在得以成佛。在佛的十八不共法中有一法叫做“有欲无减”,就是说,佛了知善法对自己的恩德,所以常欲积善的欲心从无减弱。佛在经中还说:功德果报甚深,没有如我般了知这种恩德之量的。虽然我能穷尽它的边底,但我本是由欲心无厌足而成佛的,所以今天仍不止息,虽然再无功德可证,但我的欲心仍无止息。(《大智度论》) 可见,勤修善根,无有厌足,正与佛心相印,因此是佛欢喜的上等供养。 六、不舍菩萨业供养 即不舍一切菩萨事业。如果舍离菩萨所修事业,也不能利乐众生。所以,行持菩萨事业恒时不舍离,即能利益众生,是真法供养。 七、不离菩提心供养 即常不舍离大菩提心。《离世间品》中有十种退失善根法,所谓舍菩提心,行诸善法,魔所摄持。《文殊章》说:即使片刻舍离菩提心,也不能利乐众生。因为菩萨为求利乐众生而勤求无上菩提,若无众生,一切菩萨不成正觉。善男子!应这样认识法供养则做到了供养如来,并非以世间财宝饮食名为供养。(经文密意是呵斥下劣,让与法不相应的众生能相应法,并非不需做财供养。)
《文殊章》说:菩萨有十种法,具足圆满……修真供养一切如来。哪十种法呢?一者以法供养;二者修行诸行,乃至如说能行,如行能说;……九者长时遍修,心无疲厌;十者常不舍离大菩提心。如果菩萨具此十法,则能成就供养如来,并非以供养财宝、饮食、衣服等称为真供养。为什么?因为如来恭敬尊重法故。犹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顺父母颜色,心无片刻舍离,如果有人尊敬其父母,孝子倍加尊重此人。诸佛也是如此,如果众生供养正法,是真正做到了供养如来,以如来尊重正法故。 总之,因为法供养顺乎佛心,因此成为最殊胜的供养。在很多人眼里,供养诸佛和利他毫不相干。他不了知利他正合乎佛的心愿,是上等的供养。有些人一边损害众生,一边又供养诸佛,这样不合乎佛心,并不能令诸佛欢喜。 《楞严经》上,阿难在世尊前说:“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愿我成就佛果宝王,还来度脱无边众生。我将这誓求成佛度生的深心,供养微尘数刹土的诸佛,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作证,我愿先入恶世教化刚强众生,如一众生未成佛果,我终不取证涅盘。)”
校量功德: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善男子,前面财供养的无量功德与法供养一念功德相比,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百千俱胝那由他分之一、迦罗分之一、算分之一、数分之一、喻分之一、优波尼沙陀分一分。 以此显出法供养的殊胜。俱胝、那由他都是大数字。迦罗分是把人身的一根毫毛析为一百分。优波尼沙陀分,意为近少分,是把大块碎为微尘的数量。
法供养殊胜的原因: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为什么法供养更超胜呢?因为如来尊重法的缘故,由如说修行出生诸佛的缘故。如果菩萨行法供养,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这种修行是真供养的缘故。 问:讲广修供养时提到的供养物都是香、花、灯烛等,这是财供养还是法供养呢?若是财供养,则远不及法供养,怎能说是大愿王呢? 下面用公案来解答。 一次,佛吩咐善德长者去维摩诘家问病。 善德为难地说:“我不堪去问病。”并自言自语道: “以前我在父亲家中做大布施,供养当时一切沙门、婆罗门、外道、贫困户、下贱者,及孤独者、乞丐等等。 经过七天,布施圆满。维摩诘大士过来对我说:‘布施大会不应是你这种做法,你应做法施大会,何必操办财施大会?’ 我问:‘居士!什么是法施大会?’ 他说:‘法施大会,就是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也就是,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以摄悭贪起布施度,以化犯戒起持戒度,以无我法起安忍度,以离身心相起精进度,以菩提相起禅定度,以一切智起般若度。’ 他又下结论说:‘善男子,这叫法施大会。若菩萨住于此法施大会,他就是大施主,是一切世间福田。’ 我听了心得清净,叹为稀有。 我顶礼后,解下贵重的璎珞供养大士。大士不受。 我再次祈求大士收下。大士接受了,分作两份,一份供养大会中下贱的乞丐,一份供养最尊贵的难胜如来。 大众共同见到光明国土的难胜如来,璎珞现于如来手中,变为四柱宝台,四面装饰妙严,不相障蔽。 大士示现神变后说:‘施主若以平等心布施下贱乞丐,等同供养如来福田,没有优劣之别,大悲平等,不求果报,这叫做具足法施。’”(《维摩诘经》) 由此可知“不离财施而行法施”的内涵。公案里,维摩诘是布施者,乞丐和难胜如来是受施者。维摩诘供养璎珞时,心地宽广、平等,没有高下人我的分别,智慧相应实相,大悲不碍随缘,悲智双运,施而无施,度而无度。大士教导善德,能如是而行,财施即是法施。 大家关键要认识不平等心是哪种状态。不平等是指最初心中起了优劣等的分别,受分别心的驱使,面对各种高低等的对境时,心就表现为不平等,对上等境毕恭毕敬;对下等境轻慢鄙视,心态上有重有轻,早已不平了。在这样的心态中做财布施,心不相应于法,故不是法布施。相反,内心不生高下分别,对任何人都是一颗平等心,布施众生和供养佛的态度一样,这就是安住平等心中行布施,心与法相应,所以是法布施。 由以上举例,类推就知道,普贤供深妙观修,既是财供,也是殊胜法供,因为能供之因是普贤行愿力与甚深信解的缘故。圭峰大师说:若按前文所说观行如说而行,则是如说修行。修观行时,有利益众生、摄受众生等的善心,即是法供养。 问:善德以何过失遭到维摩诘的呵责? 答:善德布施有局限,只在父亲舍宅,处所有限;只布施七人,对象有限;只布施七天,时间有限。财施有限,法施无穷,财施得世间报,法施得出世报,因此,遭到大士呵责。意思是,只做有限量的仅得世间果报的财布施,太没出息了。法布施,与法相应,才是超越数量、能超世间的大布施。应当行这样的布施。
(三)总结无尽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广大最胜的供养,直到虚空界穷尽了、众生界穷尽了、众生业穷尽了、众生烦恼穷尽了,我此供养才有穷尽,以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穷尽故,我此供养永无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为什么要发无尽的供养愿呢?假如供养是一种恶行、会带来痛苦,那不必说无穷尽地去行持,连一刹那也不应该去做。但供养是善行能带来安乐,因此不应有满足心,应当广大无尽地去行持。如果心性不具供养的能力,即使有心供养也无法实现,但心性本具这种能力,为什么不周遍地发挥呢?如果心会断灭,即使发心尽未来际做供养,也只不过是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而已,但心性是永不灭尽的,为什么不发起无尽的愿呢?
实际上,心性大而无外、无始无终,整个虚空世界都是一念心现起的,为什么不以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庄严自己的心地?每个生命都应该觉醒,自性是如此广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如此能照万法、能现万德,为什么自甘埋没,令生命黯淡、萎缩呢?为什么甘愿具恒沙性德的法身堕于生死迷乱不已呢?因此,有觉悟的人应发大心求证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而要证入,就不可不发起佛子最广大的普贤行愿。只有依仗称合本性的普贤行愿才能还归法界,这是生命最酣畅、最开展的行愿。没有佛语的加持,我们梦想不到,一个身高不过二米的人竟能发出遍周尘刹、尽未来际行持菩提行海的大愿王。我们只有从内心里发起普贤大愿,生命才会拓展到无限宽广,也才会知道生命境界是如此不可思议。第四愿王——忏悔业障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忏”是忏摩,意为悔过。清凉国师解释:“忏”是陈露先罪(把已造的罪业陈述发露);“悔”是改往修来。 下面以顺逆十心讲解忏悔的原理与方法。十种顺生死心显示了有情因迷乱而顺生死堕落的过程,忏悔就是反转过来修十种逆生死心,转变以前错误的观念、行为和果报,由此消除三障(烦恼障、业障和报障)。 十种顺生死心: 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 像黄昏时误认花绳是蛇那样,以无明力将多体、生灭的五蕴颠倒认作常、一的我,由此产生身见(即萨迦耶见)。这就是三有过患的根源,也是起烦恼造罪业的根源。 无始以来,因为执著五蕴是“我”,不知“我”只是子虚乌有的,由爱执自我,才对顺我的境生贪,对逆我的境生嗔等,引生无量烦恼,造下无量罪业。这是业形成的过程。 二、内具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 已生起萨迦耶见后,内有烦恼种子,外又遇能助生烦恼的染污环境和恶知识,内因外缘聚合,如火添油,令我执心加倍增盛。 三、内外积聚、灭善心事、不喜他善。 这时心态更趋恶化。内外染污因缘积聚,导致自身善心泯灭,不行善法,不喜他人的善行。 比如今天,人们内心的烦恼增盛、外缘染污加剧、邪说泛滥,人们的良知渐渐埋没了,善良的行为日趋减少,明显能看到,许多人对善行不支持、不随喜,内心麻木、冷漠无情。 四、放纵三业、无恶不为。 不喜善心善行,自然热衷造恶,毫无约束,放纵身语意,无恶不造。 五、事虽不广、恶心遍布。 恶心邪行久习成性,虽然没做很多坏事,但待人处事全是恶心用事。受习气力左右,遇到什么都往邪的方面作意。这是恶心遍布的意思。 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 前面横说“恶心遍布一切境”,这里纵说恶心遍一切时,就是恶心念念相续不断,难得有一念善心生起。 七、覆藏过失、不欲人知。 恶心遍布、相续不断,已是恶贯满盈,但把恶隐藏起来,不愿让人知道,甚至不承认自己有罪过。 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 “虏扈”,就是桀傲不驯,不听规劝,一意孤行;“抵突”,是与人抵抗。由前面一步步发展下来,变成刚强难化的状态,对因果报应毫无畏惧。 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 自己有罪过,却不感到羞耻;当众造恶,肆无忌惮,毫无畏惧,不畏因果、不畏鬼神、不畏圣人。 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 最后,因果观念在相续中完全泯灭,成了无善根的一阐提,由此堕入恶趣。在没有消除邪见之间,善根被障蔽无法生起。 我们无始以来就是以这十种心沦为苦恼众生的。心性本来广大周遍,具有恒沙功德妙用,但从一念执我开始,就不断起烦恼造业,导致流转生死,备受诸苦。现在忏悔,关键要把顺生死心转成逆生死心,不在心上作实际转变,要想凭空除业障,只是痴人妄想而已。
下面讲十种逆生死心,次序和上面相反。 一、明信因果。 这是把拨无因果翻转为明信因果。也就是通过学习开示因果的教法,对于因果法则,比如乐由善生、苦由恶生、业增上广大、未造不遇、已作不失以及业的差别和感果的差别,作系统地学习、思维,由此对因果生起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解,就能达到“明信因果”,从根破除拨无因果。 二、自愧克责。 这是把无惭无愧翻转为有惭有愧、深自责备。 每当三门放逸、正要造恶时,责备自己:我这恶人,无羞无耻,行畜生法,舍弃清净白法,圣者和天人见我暗处造恶,人见我明处造恶,多么可耻。我不可作这种恶行。这样以惭愧自责破除无惭无愧。 三、怖畏恶道。 这是把无知无畏翻转为怖畏恶道。 自己认识到:这一生很短暂,很快就过去了,如果造恶业,死后会千生万劫堕入恶道,难以出离。恶道漫长,苦报惨烈。而且在恶道中,心识暗昧,痛苦逼切,没有修法的机会,我怎么能不怖畏呢?这样以怖畏恶道心破除不畏恶道。 四、不覆瑕疵。 这是把覆藏过失翻转为坦诚发露。 就像把树根暴露在地面上,枝叶花果自然枯萎;堵住泉水的源头,流水就会枯竭,能把心中的罪恶毫不隐藏地发露,罪业就会被破坏。又像身体长了痈,不开刀挤出里面的脓水,痈就会恶化溃烂,危及生命。同样,不发露罪行,罪业就会增长,越来越难以清净。所以要及早发露,及时地忏除。 五、断相续心。 这是把恶心相续翻转为不相续。 就像初犯王法可以宽恕,但宽恕后再犯,罪过就更严重。同样,初入忏悔道场,罪业容易除灭,如果忏了又犯,那就很难忏干净。所以,忏悔要防护相续,永不再犯,就像吐出毒后再不吃毒一样。以上是以断相续心破除恶心相续。 六、发菩提心。 这是把触到境缘就起贪嗔痴的恶心遍布的状况翻转为发大菩提心,缘一切众生都起饶益心的善心遍布的状况,或者说缘于一切境都生起觉悟智慧的状况。 菩提心是为利有情愿求菩提的誓愿。以前不觉悟时,执著人、法实有,在一切境界上起贪嗔痴,所以恶心遍布。现在以智慧观照一切境本无自性,则不起过失。以前没有智慧,对待众生是损恼心,现在以智慧摄持,利益尽虚空界的众生,所以以遍作利益的菩提心能破除恶心遍布的状况。 七、修功补过。 这是把放纵身口意无恶不造翻转为努力修功补过。 我们检点自身,以前造业那么深重,过失堆积如山,所以要发猛利忏悔心,今后修大功德弥补过失。应当发誓从现在开始到尽未来际,昼夜修功补过。这样就能翻转以往三门放纵、无恶不造的状况。 八、守护正法。 这是把对善行不随喜的恶心翻转为守护正法的善心。今后誓于一切正法的教、理、行、果,下至微乎其微的善行,都支持、拥护、成全。这样守护正法就能破除不喜他善的恶习。 九、念十方佛。 欲离能造成生死的恶缘,就应随顺菩提正路,其中最殊胜的助缘莫过于诸佛。因此,要把依附恶友、信从邪说的心翻转为依止十方诸佛。诸佛有无上智、悲、力,依止佛、忆念佛,就能消除罪业。这是依止方面的转变。 十、观罪性空。 就是观罪性本空,罪业没有实体,由此破除我见,从根忏除罪业。 《优波离章》有一个例子: 有一次,佛吩咐优波离:“你去维摩诘那里问病。” 优波离说:“我不堪能。” 为什么呢?优波离自述了一段因缘:曾经有两个比丘犯戒后,内心羞耻,不敢去问佛,就来优波离处求助说:“愿尊者能解脱我们的疑悔,拔除罪业。” 优波离为他们如法地解说。这时,维摩诘大士过来说:“喂,优波离!你别增长他们俩的罪业了,应当直接除灭,不要扰乱他们的心。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罪性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像佛所说,心染污故,众生染污;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与心一样,罪垢亦如此,诸法亦如此,不出于真如。优波离!如你以心相得解脱时,还有罪垢吗?” 优波离答:“没有。”维摩诘说:“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如此。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诸法都是虚妄而现的,如
梦如阳焰,如水月、如镜像,是以妄想而生的。了达这个道理,叫奉持戒律,叫善解脱。” 两个比丘听了开示,都感慨地说:“真是殊胜的智慧呀!优波离不能比的,持律上首也说不出这番妙理。”他们当时就解脱了疑悔之心,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这就是观罪性本空,破除我见而灭罪的。《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 由修上面十心把以前随顺生死的想法、做法纠正过来,就能除灭罪障。所谓对治,是在心上作转变,心不转变怎么能除罪障呢?所以,心上改过自新才是真忏悔。 十种逆生死心,也就是四种对治力的广说。“明信因果”、“自愧克责”、“怖畏恶道”、“不覆瑕疵”是破恶力,由深信因果,而怖畏恶趣,而惭愧自责,就会发露罪业,就能破除恶业。“断相续心”是恢复力,就是发露罪业后,发誓以后不再造作,以此截断恶业相续。“发菩提心”、“念十方佛”是依止力,内依菩提心,外依十方佛。在修法窍诀里,把十方诸佛总摄为如海诸部坛城主金刚萨埵,一心依止金刚萨埵,是修外依止力。“修功补过”、“观罪性空”、“守护正法”,及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等,是修对治力。由具足四力修忏悔,忏除一切烦恼障、业障和报障。
(二)愿王之相 分二:1、所忏罪业 2、能忏之心 1、所忏罪业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菩萨自心思维:我于过去无始以来一切劫中,由贪嗔痴发动身体、语言、意念,已造下无量无边的恶业,若此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界也无法容纳。 很多人根本不承认自己有罪,遑论造罪无边。既不肯认罪,更不会诚心悔过,改过自新。因此,有必要先以理由证成这是确凿的事实。如果理上证成了,那就不应置若罔闻。而应该及时想办法忏悔净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有什么理由能证明我们造下了无量罪业呢?理由是:我们转生死已无量劫了,所以,所受的身体是无量;在每一身上,凡是由贪嗔痴发动的身体、语言、意念的造作都是恶业,而我们从未断除过贪嗔痴,时时在贪嗔痴的驱使下造作,因此所造的恶业累积起来无量无边。 这无量恶业,除了已感果受报的,都积藏在八识田中,一旦因缘会遇,就会随缘爆发,感受惨痛果报。因此,应对无始以来的一切恶业作彻底的忏悔。 从另一方面说,能够对以往一切罪行都真心悔过,这样的善根若有体相,也是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因为这是对尘沙恶业的每一种都幡然悔过,立誓不犯,并进而转成相对的善,比如,立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贪、不嗔等,并行持救护众生、上供下施、守持梵行、诚实不欺、少欲知足、慈爱众生等等,合计起来,不是发起了无量善根吗?用比喻来说,有一间黑屋子,千年不见光明,某日打开电灯,光明一时间遍满了全屋,在房屋所有黑暗的空间里都现出了光明。普贤忏悔就是如此,它在一切恶业处反染为净,转恶成善,有多少恶业就转成多少善根,因此能速疾修集无量功德。《婆沙论》云:“此忏悔一念之善,如有形色者,大千世界不能容受。”
2、能忏之心(即逆生死心)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由心造成生死业海,忏悔反染为净,仍是以一念心忏,只不过是反向用心,以前以顺生死心造集恶业,现在以逆生死心除灭业障。 “悉以”,“悉”是全部,即对过去无始劫中所造的每种恶业都忏悔改正。 “清净三业”,造恶业时是以染污的身口意三业,现在忏悔则应翻转来用清净的身口意。身口意是造业的工具,用于造恶,就成为轮回、恶趣的锚,用于行善则成为解脱舟。以前用身口意造恶,现在把它用于忏悔,意业虔诚恭敬,身体胡跪,口中发露罪业,三业转为忏悔所用。 “遍于法界”,表明忏悔行愿周遍法界。无始以来,我们恶心遍布一切境,现在应翻转来令忏心周遍法界。人心本有极大力量,用错了,就用到无间地狱;用好了,一念忏悔能消万劫重罪! “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这是在对境上作转变,以前随念恶友,使我执、烦恼不断增上,现在翻转来随念诸佛菩萨,在诸佛菩萨前进行忏悔。 “诚心忏悔”,这是在心态上转变。忏悔不诚心,姑息原谅自己,罪业则不能消除,所以应在诸佛菩萨面前至诚发露。诚心的反面是不诚心,如覆藏过失,心无畏惧,不认错等等。现在,无畏转为畏惧,不认错转为惭愧自责,覆藏转为坦诚发露,就是诚心忏悔。 “后不复造”,即断相续心。关键应发誓后不再犯,如果忏后又犯,永不能净。所以,只有发起断恶的誓愿,才能截断恶业相续。以前颠倒迷乱,恶心相续,要截断这恶业之流,必须猛利发誓不再重犯。这是忏悔极重要的一环。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即今后恒时安住清净戒律一切功德中,身口意清净,行持一切善法。这是“修功补过”。 以四对治力对应上述能忏之心,“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菩萨众前”是依止力,即依止诸佛菩萨与菩提心;“诚心忏悔”是破恶力;“后不复造”是恢复力;“恒住一切净戒功德”是对治力。如此修逆生死心即能翻破无量罪障。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念念自觉,念念反省,念念改过。以普贤忏悔愿王摄持,令身心远离障碍,趣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佛成道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可见,诸佛的德相,我们本自具足。我们和佛相比差在哪里呢?佛是佛性功德显发了,而我们还没有显发。怎样能显发呢?随喜行就是助缘之一。既然如此,就应该使它最大化,应发起最广大的行愿:心性有多大,心性中有多少圣凡的善根显现,就按这样的极法界量来作随喜。这就是修学普贤愿王。 我们可以阅读《释迦佛广传》,随喜佛因地行菩萨道的善根,学习《华严经》、《宝性论》、《大乘庄严经论》等,了解佛果地法报化三身的功德、事业,以其为所缘境,随念佛功德而修欢喜心,由此能令自己的大乘种性快速苏醒,以随喜的清净之水能滋润善根的苗芽。《宝性论》云:“具慧信解佛境界,成佛功德聚之器,于此不思德聚喜,映蔽一切有情福。”讲的是,具慧菩萨对于佛智慧境界的四种金刚处生起信解,就会成为如来无量功德聚的法器。对于四金刚处——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凡夫能生起欢喜心而信解,这种功德映蔽了与四金刚处不相应的一切众生以布施等修行所积聚的一切福德。依此类推,能够以信解心随念佛果功德而随喜,可以引生无量功德。
2、随喜众生功德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注意,处所是十方一切世界;众生是这些世界中六趣四生一切种类的众生,六趣指地狱、饿鬼、旁生、天、人、阿修罗,四生指胎、卵、湿、化,总之是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所随喜的功德是这一切众生中的每一个众生的所有功德,下至一微尘许的功德。 我们随喜不应有偏执。有些人喜欢分别,只随喜大功德,不随喜小功德;只随喜圣者功德,不随喜凡夫功德,这还是有偏执。经上讲“乃至一尘”,是说对最微小的功德也作随喜。 见人行善,获得安乐,我们应当随喜。别人行忠孝,就是我们心中有的忠孝;别人行仁义,就是我们心中有的仁义;别人行种种善,就是我们心中本具的种种善。随喜众生的善根,自己的善根也会得到显发。比如,见人忠孝,我由衷随喜,见贤思齐,我自心的忠孝也会被引发。我们自性中本具恒河沙数功德,一切众生的行善其实是在显示我们的自性,我们随喜众生的善根,也就苏醒了我们自性本具的善根。 有人想:人天众生具有种种功德值得随喜,恶趣众生有什么可随喜呢?难道他们也有功德吗? 虽然恶趣众生业重障深,但并非全无善根,即使堕入阿鼻地狱,如来藏也没有丝毫失坏。所以,地狱众生也有在受苦时生善心、忆念佛、祈祷佛等等。 再讲一个故事,三国时,魏将邓艾出征,军队进驻涪陵。 一次,他有空出游,见一棵树上一只母鸟正衔食喂雏鸟。他弯弓搭箭,一箭射去。母鸟闻声躲过,因为不忍心撇下雏鸟,又飞回了鸟巢。 邓艾一箭不中,又发一箭,这次射中了。母鸟受伤仍然挣扎着给雏鸟喂食,还衔了几样食物放在鸟巢里,像是在教子女如何取食。 母鸟连连哀叫,气绝身亡。雏鸟们从鸟巢中探出头来,不停地悲鸣。 邓艾见此情景,把弓箭扔掉,叹气说:“我违背物性,恐怕不久人世了。” 母鸟在生命垂危之际,还不忘哺育幼鸟,能说旁生没有善根吗?虽然它们以业力沦为低等旁生,但毕竟是有佛性的,所以在特定因缘下自然流露出善心。动物界里,义犬救主、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可歌可泣的善行数不胜数。实际上,有情善行都是如来藏受善缘熏发自然流露的。一切并非偶然,佛性苏醒时,自然就显现出种种的善。我们见到听到任何有情的善行功德,都应该由衷地随喜赞叹。 《入行论》云:“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以欢喜心随喜一切有情做安乐的善行及获得种种福报。)
3、随喜二乘功德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和辟支佛,无论有学或无学,他们修道证果的所有功德,我都诚心作随喜。 声闻有学位指三果四向,无学位指四果阿罗汉。缘觉有学位指一果向,无学位指辟支佛果。 这些有学、无学的二乘圣者部分或全部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具大功德,可以为众生作大福田,所以理应随喜。 按上面思路思维:为什么有情能发起出离心、守持清净戒律呢?为什么能少欲知足、勤修戒定慧呢?这都是因为如来藏遇到相应善缘,苏醒了善根,而触动心厌离生死、寻求解脱的。由出离心驱使,开始着手修解脱道,伏断生死根源的烦恼,由此就逐渐生起二乘有学、无学的种种功德。所以,这一切都是在佛性苏醒、逐步离障时显发的功德,可以说,就是尊贵佛性的妙力作用。对于这一切,理应赞叹随喜。 《入行论》云:“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随喜二乘修行者所有随顺解脱的善行,随喜他们证得圣果解脱轮回的功德。) 4、随喜菩萨功德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菩萨,他们修持的施舍头目脑髓、安忍有情邪行等的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菩提修持波罗蜜多的广大功德,我一切都作随喜。 《入行论》云:“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意思是,随喜菩萨胜解行地、一至十地的功德,随喜菩萨能给予有情利乐的菩提心及一切对众生作饶益的菩萨行。 大家想想,在一个生命身上竟然发起求证大菩提救度尽虚空界众生的心,竟然为求无上道甘愿舍弃一切,行持如海的菩萨行,这一切不正是尊贵佛性在广大地起用吗?如果没有佛性,土木砖瓦能起这样的作用吗?所以对这一切佛性的起用,我们都应当随喜,就像游人见到雄伟壮丽的山河时,忍不住赞美欢喜那样,无论法界哪个有情,在他们发菩提心下至对众生施一口食时,我们都应欢喜赞叹。 总的说,六道众生、二乘有学无学、诸佛菩萨都在心性中,我们修随喜的时候,应该修普贤的广大随喜,不要有任何局限和偏执。一切有情的善行功德都在这一念心性中显现,称合本性地作随喜,就是对心性中四圣六凡无量无边的善根功德都随念而欢喜。
第六愿王——请转falun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falun者:】
转falun的意义,从所转、能转、转三方面作解释。 所转:即falun。“法”,是轨持的意思,通于教、理、行、果。“轮”,按大乘解释,有三义:一、圆满义,一个车轮具有毂、辐、辋三部分,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辐是车轮的辐条,辋是车轮的外周。大小乘都以八圣道为体,具有毂、辐、辋三部分。就大乘而言,正见、正思维是毂,正语、正业、正命是辐,正念、正定、正精进是辋;二、摧坏义,由现前圣道能摧破烦恼;三、不定义,如车轮从一地转至另一地,大乘falun从见道转至修道,从修道转至无学道,而且自己证悟后传法教化众生,令众生也证到同等境界,这是不定义。 能转:由辗转传授,能转动falun,就是从过去佛传至现在佛、又传至未来佛等等,“辗转传授”即是能转。 转:能转与所转相合,就是转falun。所以,转falun是以妙法转众生相续,令他依教发起修行,转凡心成圣心,如车轮般的转动。 falun种类:小乘中,佛说四谛名falun,说世间语则非falun;三乘中,佛的一切语言、身体威仪都入falun,都是利益众生的缘故;究竟一乘,一切众生语言亦如falun,一切器情音声都在常转妙法。 请转falun的作用:自身可遣除谤法障,生起大慈善根。谤法是遮止法、破坏法,请转falun是令圣法弘扬、流通,故请转falun是谤法的对治。我们净治业障,与恶行相反来做,就成为对治。 请转falun是慈愍众生。因为给予众生衣食受用,并不能给他带来究竟的利乐,圣法则是一切利乐之源,超过一切外物的价值。小乘声闻专办自利,只求忏除自身业障,大乘菩萨悲愍众生,应当为众生劝请诸佛转falun,令自他同霑法益。《入行论》云:“我于十方佛,合掌诚劝请,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我在十方佛前合掌劝请,愿诸佛为了痛苦、迷惑的众生,点亮正法明灯,使他们生起觉悟。) 《法华经》上讲,大通智胜如来成佛后,有十六位王子祈请佛转falun,以他们的请法因缘,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十六王子也以请转falun的功德,后来相继成佛。可见请转falun可积累极殊胜的功德,将来果报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谤法罪极为严重,因为破坏圣法会毁坏无量众生的善根、慧命,相反,请转falun有极大功德,因为请佛说法,无量众生听法后就能去恶从善,断烦恼得解脱、证菩提,这一切无法衡量的利益都源于最初的劝请。因此劝请者将获得广大、无尽的福德。 宁玛派根霍堪布说:“如果能祈请高僧大德转falun,自己生生世世不会堕入邪见的黑暗中,而且生生世世会值遇正法光明。” (二)愿王之相 分二:1、所请之境 2、如何劝请
1、所请之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所请之境分为所周遍的处所和所请之人。 所周遍的处所: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中的每一极微尘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广大佛刹。这里有两重无碍:极小的微尘中含有广大佛刹,是广狭无碍;一个极微尘中含有无量佛刹,是一多无碍。 所请之人:每个佛刹中念念有无量诸佛成就佛果,在一切菩萨海会的围绕中,诸佛是果人,菩萨是因人。 所请境宽广,能请的发心也就无有边际。一念中尚且如此,何况尽未来际念念相续呢?可见普贤愿王请转falun的愿心最极广大长久。
2、如何劝请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falun。】
“种种方便”,指身劝请——恭敬礼拜、长跪合掌等;口劝请——口说偈颂、称扬赞叹等;意劝请——为利众生至诚恭敬。“殷勤”指情意深厚。通过殷勤劝请,诸佛菩萨观察众生根机,随根机演说种种大小乘法门,即是转妙falun。 慈舟法师说,请转falun就是上求下化,上顺诸佛之心,下顺众生之心,诸佛以说法度生为本怀,但不请则不说法,所以有人请法,自然上顺佛心。众生有想求法而不知道,为他请转falun,众生就能听到佛法而欢喜,这是下顺众生之心。如果自己对佛法有所了知,愿意发心对众生宣讲,则是请自心的佛说法。 问:按华严圆教观点,一切无非falun,念念常转,为何还要请转呢? 答:众生颠倒迷乱,耽著外的色声六尘,虽然圆音遍界宣流,仍然充耳不闻,故须请转falun。 请转,有随缘请、称性请两种。随缘请,就是随缘请诸佛菩萨转falun。称性请,就是常常觉悟一切声响犹如谷响,缘起无自性,非断非常,一一全真,无非法界。这样,闻而无所闻,便是终日闻法。不单音声,实则幻化六尘都在说法,能了达真实性,即是称性请转falun。故《出现品falun章》云:“知声如响,而请转falun,了于诸法真实性故,于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falun,毕竟无生故。”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falun,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一切法中最殊胜、最稀有的法就是圣法。只有圣法才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心是在光明中,还是陷于黑暗中,取决于是否转falun。falun转了,众生的心才有光明,否则就陷在长夜无明中,颠倒梦想。所以,转falun与众生的命运攸息相关。 falun有不定义,众生自心的falun转了,就能入正道,可以从资粮道辗转升进,直至趣入无学道。falun又有圆满义,众生心中不转falun,佛性则不会苏醒;而转falun,有正见、正思维,则有生命的轴心;有正命、正业、正语,生命就可以支撑起来;有正精进、正念、正定,生命就可以逐步趋向圆满。所以,转falun是对生命真正地拯救。 归到自心上说,应劝自己转自心falun,心中falun一日不转,一日就陷于迷乱;一处不转,一处就出现障碍。所以,要常转自心falun,从今至未来际,念念常转,或转苦集灭道,或转空、无相、无愿,或转光明如来藏,不断劝转自心falun,就会逐渐开明自心,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因此,不论自利、他利,离了转falun,都没有更殊胜的方便,为此,我们应发起请转falun的大愿,念念相续,劝转falun,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七愿王——请佛住世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如何请佛住世?佛无生灭,并非以祈请才住世。然而,随众生心有生灭的显现,众生心染污,佛就舍寿而去;众生心清净,佛就现前。而且,心越清净,所现的佛也越殊胜,凡夫、二乘人心清净时,现化身影像;福德增上,现八相成道的殊胜化身;登地见法界,现报身佛说法;彻证法界,与十方佛同共一法身,恒时不分离。 如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证入一旋陀罗尼,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见释迦佛还在灵山会上说《法华经》。所以心清净才能请佛住世。 (二)愿王之相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盘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盘,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在何处请佛呢?尽法界、虚空界处处遍请;请哪些佛住世呢?请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住世(不是只请一尊佛而不请其他佛,我们成佛时与十方诸佛同共一心,离都离不开,所以因地发愿时普请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一尊佛也不遗漏);在何时请诸佛住世呢?在诸佛即将示现涅盘时。 是否只需要请诸佛住世,而不必请菩萨、声缘、善知识住世呢?并非如此。请佛住世只是就最殊胜立名,实际是遍请一切三乘圣贤,不是偏请;或者,请佛住世可广义理解为请觉悟者住世。本来,“普贤”是“遍善”、“满善”的意思,不遗一法,包罗一切。现在,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一切善知识都是觉悟者,只发愿请高位不请低位,劝请住世的行愿则不圆满、不称性,不合于愿王之相。比如阿罗汉将入涅盘,若无动于衷,不请住世,则心已被无明障蔽,与普贤本心不相应。所以,应遍请一切觉悟者,底下说“我悉劝请,莫入涅盘”,“悉”正是表达一切劝请的意思。劝请心需要至诚恳切。 请佛住世多久呢?请佛住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即发愿要尽心量,不应有限量。我们的心愿是佛能永久住世,利乐众生。所以要把心发到最大,祈请佛住世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虽然佛住世多久观待众生的因缘,但就劝请者来说,劝请之心不可不发圆满。比如给予众生安乐,如果只发心给他一半,那就没有尽心,因为还有所保留,还有悭执。所以发心要穷尽心量。 劝请有何目的呢?“唯欲利乐一切众生”。又出现了“一切”,普贤愿王方方面面愿心都发到最大量,这才称性,如果只发心利益少数亲友或某一类众生,就未免狭小了。所以,因地发愿必须圆满、周遍,由此成佛时就能周遍地利益众生。 问:佛本常住世间,为何要劝请住世呢? 答:众生心不清净,不见如来;纵然心开意解曾经见佛,但心识暗昧,佛仍不现前,所以应请佛住世。归于自心上说,劝请即依智不依识,常常作佛观。心智清明,则常见佛不涅盘。以色见、声求,则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瞥尔起心,尘劳相续,观慧间断,则不见佛,名诸佛灭度。《华严经·出现品》说: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而示现涅盘。佛子!譬如日轮出现,普遍显现世间,在一切净水器中,日影无不现前。水器若破裂,则不能现前影像。佛子!你认为如何?日影不显现,能归咎于日轮吗?这实是容器损坏,并非日轮的过失。佛子!如来智慧日轮亦如是,普遍显现于法界,没有前没有后,一切众生清净心器中,佛身无不影现。心器常清净,常见诸佛身。心污器破裂,则不能见佛。 所以,请佛需要自净其心,心清净,佛自现前,这和“欲得净土、当净自心”、“心净则佛土净”是一个道理。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就自性佛而言,佛性并非请才安住,不请就不安住。那怎么叫请佛住世呢?心中觉悟,常生智慧,佛就安住;心不觉悟,即使佛在,也像远在天边。如同穷人衣里本有明珠,没发觉时,就不得丝毫受用。现在请佛住世,就应请出觉悟的自佛,念念不迷失。 那么,何时自佛不住世呢?向外驰求名利时,竞争人我时,颠倒梦想时……自佛就不住世。 为什么说请佛住世是极关要的修行呢?因为一切法中最尊贵的就是佛性,认识了它,一切无非佛性的妙用,运水搬柴,皆是神通。不识自性佛,它就隐没不现,这时就恶仆凌主,妄识当家,造成六道轮回。所以自性佛不住世,就丧失了根本,成了漂游在虚空中的游魂,成为颠倒迷乱的众生。 觉悟最为重要了,常常应唤醒主人公。声声唤醒主人公,佛就在心头,行住坐卧念念觉悟,就是请佛住世。我们尊重己灵,哪有不请佛住世的呢?世间人喜爱珍宝,都爱不释手,时时守护,但他们没有智慧,不知道一切法中最尊贵的是佛性。布袋和尚说:“只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妙用纵横可怜生,一切无如心真实。”这是赞叹心性最为灵妙,其它神通变化都不算什么,都不如心真实。知道这一点,我们应常请心佛住世,不要再迷失本性、离家漂流了。日夜向外逐取客尘,有何意义呢!要念念唤醒自性佛,一念打失,佛就隐没了。 这样请自佛住世,请到何时为止呢?请到成佛为止。到成佛时,了无虚妄分别,常遍的佛性无遮障地全体现前,这不是佛常住吗?心性本来常住,不再迷乱入生死,连最细的妄念都消尽了,这是彻底请佛住世。所以,请佛住世请到究竟,就是成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有人只请自佛住世,不请他佛住世,只请果佛住世,不请因位佛住世,也是偏堕,陷在自他、高下的妄分别中。然而,普贤愿王的请佛住世是自他、高下一切佛遍请的。 请佛菩萨、声缘、善知识住世,也关乎有情佛性的苏醒。觉悟者是整个世间的如意宝,他们能长久住世,就可以觉悟无量众生。众生本有如来藏,无欠无缺,唯一缺少的是觉悟者的助显,所以为了众生佛性的觉醒,理应劝请一切觉悟者住世。《入行论》云:“若佛欲涅盘,合掌速祈请,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如果得知佛欲入涅盘,应速速祈请佛陀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众生迷乱。) 《法华经》上讲:一个人进了塔庙,以散乱心念一声南无佛,或者一个小低头,都成就佛道。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本具智慧觉性,碰到外在因缘的助发,终究是要成佛道的。以此类推,我们劝请十方诸佛住世,对无量众生显发如来藏具有极重大的意义。从自己心佛上说,不请佛住世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由于不能唤醒自性,常遍的自性佛就隐没不现,这时人忘了自性佛,就开始颠颠倒倒地逐取幻化的声色,就像梦中迷乱了,不断缘梦境愚痴颠倒,起贪嗔痴,受苦惊恐,不
知回头。我们不请佛住世,心就陷于迷乱,大好的天真佛做庸俗、下劣的行为,满脑子想我要享受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名利,无不是生死岸边事。从早到晚,不自知是佛,整日六尘里攀缘,虚生浪死,何其可悲。自性佛就安住在心头,是那么周遍广大、具足无量性德,可怜众生不知自尊,反而作践自己,堕落为地狱、饿鬼、旁生。 所以,不请佛住世的后果:佛性本来不生不灭,却以妄想分别枉受生死;法身真我本来常恒周遍,却妄执子虚乌有的自我;佛性本具无量性德,却不随顺清净缘起,开发智慧、慈悲、三摩地等,反而愚痴、残忍、障碍重重。所以,不请佛住世,以无明力就令无量业惑、生死住世,请与不请大有差别。 所以,我们须臾不可离请佛住世,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虚妄分别起,佛即不住世;虚妄分别息,天真佛现前。“念念相续”,即念念自觉;“无有间断”,即妄念不起;“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即语默动静体安然。有情都有佛性,都应回归法界,因此应一切时处请佛住世。 第八愿王——常随佛学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常”是尽未来际,“随”是随顺相应,“佛”指一切佛,“学”是仿效修习。 学习的对象是佛,佛因圆果满,一切因地的修行和果地利他的事业都堪为最佳模范,所以应随学诸佛。 学习方式,不是流于表面的学知识,而是以佛从因至果的修行、事业为所缘境,引动心智效仿它,也就是运用观察智慧,融入自己的身心,让身心常常安住其境界中,不使心念转入颠倒境界。 举例说,《四分律》上讲:有一天,佛搀扶一位病比丘起身,为他擦拭身体,然后又帮他洗浴,洗完后还给他洗、晒衣服。病比丘床上有一些卧草,用了很久都变坏了,佛就替他清理出去。打扫完住处,佛又用泥浆涂洒,清理干净房屋,再敷上新草,铺上一件衣服,最后亲手把病比丘安卧在床上,给他盖了衣服。 以上佛的行为,我们如何学习呢?首先心里缘着佛的行为,细细体会佛是如何待人行事的;之后,引动自心,誓愿按这样学;发愿后,身心就去实行。总之,要明确随学的内容,发起随学的誓愿,而且在实际中去实行。 以上面的公案来说,应该细心体会佛对待病比丘是怎样的发心和做法,心里有具体清晰的观想;然后引动自心,发起誓愿随学:佛是这样慈愍众生,我要做到像佛一样。这样心里常常想佛,常发随学佛的愿,以串习的作用,平常遇到众生需要帮助时,自然会想到要像佛那样做,以慈愍、谦下的心来帮助众生。 又如,常常忆念佛为求道不惜一切,甘受一切苦行,由此立志随学佛陀,在遇到艰苦环境时,以愿力摄持,就不会生起苦恼、怨尤,见到世间的富贵也不羡慕贪著。 学佛有两种学法,一是虚学,一是实学。只是口里讲讲,不去实行,是虚学;见佛那么做,身口意效仿而行,是实学。学佛的成果,不是得到一个文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气做供养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