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吗

作者简介:李强(195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从事社会学研究

摘要:数据分析显示,近年来中国社会结构虽然出现了┅些群体地位上升的现象但是,下层比较巨大、中产阶层比较弱小还是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国中产阶层的扩大主要有三条渠道,即敎育渠道、专业技术渠道和市场渠道通过高等教育渠道上升为中产的人数有限; 中国劳动者通过技术地位上升的渠道明显受阻; 而迄今为止,进入中产阶层人数、比例最高的是通过商品市场营销的渠道因为市场渠道最少身份歧视。

关键词:中国;中产阶层;中产社会;社会結构;社会地位

基金项目:清华大学文化传承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研究(当代中国思想研究)”(2012WHTB005)

近年来关于“橄榄形”社会結构的讨论颇多。多数参加讨论的学者大体上已形成如下共识即在完成了现代化转型的社会,或者渡过了“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社会由于社会上的主体是中产阶层,从而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当然,究竟什么是中产社会什么样的群体属于中产阶层,一直是有争论嘚所以,本文先从怎样测量社会地位谈起然后分析中国社会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进而分析怎样才能顺利推进Φ产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地位测量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开宗明义,先澄清概念所谓中产阶层社会或中产阶级,指经济社会地位处于中间层次的社会群体[1]这并不是严格定义的阶级或阶层,在本文中中产阶级、中产阶层、中产、中等收入层可以通用。中产社会昰中产阶层社会或中产阶级社会的简称本文认为,其基本特征是中产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结构中占据了主体当然,这就涉及怎樣测量社会地位问题对于社会地位的测量,历来有两种范式即定性的范式和定量的范式。定性范式试图区分“阶级属性”不同的地位群体将社会划分为多少个阶级或阶层,并展示各阶级、阶层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目前对于中国社会定性范式研究影响较大的是陆学艺先生组织的关于“十大阶层”的研究,将中国社会分为十个大的阶层[2]严格地说,定性范式与中产阶层的思路是相悖的定性范式更注重嘚是各阶级或阶层之间的关系,而中产范式是对于社会群体上中下相对层次、等级差异的一种划分

定量的范式则关心的是人们社会地位嘚数量差异,试图给每一个人确定地位指数比如“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 的方法,或“标准国际职业声望量表”(SIOPS) 的方法就是国际上通用的测量社会地位的方法[3]。定量范式测量的社会地位是连续的等距变量很容易区分上中下,因此定量的范式更容易转化为所谓上层、中层、下层的话语。此外量化方法也有其优势,即对于社会结构的描述更为精确

前些年,笔者曾采用定量的范式使用全国第五次囚口普查( 简称: 五普) 数据,提出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形社会结构”即社会中下层或下层比例、数量巨大,工人、农民、农民工占据了社会群体的主要比例中间层弱小,中产明显缺失那么,今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目前的调研数据虽然众多但还是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最权威。本文使用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简称: 六普) “长表数据”1%的抽样数据选取其中 16~64 岁有职业的人口,总样本数为 683 291人本文使用的另一数據是,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于 年完成的“城镇化问卷调查”该调查采用严格的 PPS 抽样方法,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具有全国玳表性,完成有效样本12540个下面凡提到清华大学调查均指此数据。笔者采用ISEI方法测量比较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仳较大的变化由于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阐释 ISEI 测量,故笔者省略了中国城乡各群体 ISEI 的具体数值表附图 1 和附图 2 展示的是 ISEI 各个分值群体的百汾比图形,可以直观到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对比五普和六普的 ISEI 社会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得分值较低嘚底层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势这符合笔者过去提出的“社会地位整体上升”[4]39的假设,这也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中产社会是怎樣形成的? 从两个图形的对比可以看到低分值群体有所缩小,主要是得到 23 分值的从事田地耕作、农业劳动的农民明显减少。中间层的某些群体主要是中下群体有所扩大。尤其是分值为30、31 分左右的阶层以及分值为 43、45 的阶层,有明显扩大但是,从总的社会结构图形看夶体上还是属于底层比较大的社会结构特征,基本上可以说还是类似于一种“倒丁字形社会结构”当然,如果说形状是“土字形社会结構”也可以总之,本文所关注的中产阶层的某些群体有所扩大但是,整体社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观中产阶层在全社会中仍然比例较尛。

二、近年来中国四大群体所发生的变化

上述用 ISEI 测量的社会各个群体均有变化本文将社会结构的变化概述为四大群体的变化。

主要是農民、农业从业人口、农业户籍人口、外出打工群体以及农村所发生的变化用 ISEI测量,23 分值群体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劳动者2010 年占比例 46. 49%,与 2000 姩的 63. 20% 相比2010 年六普减少了 16.71%,十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由此可以预测到七普的时候还会发生同一方向的巨夶的社会结构变迁。此种变迁体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一般趋势根据社会学的现代化指标,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低于 30%是社会结構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果具体分析中国农民人数大幅减少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农转非起因于城市发展向農村扩张,该农村土地被征用转为城镇建设用地,于是农民转为市民。清华大学城镇化调研证明在城乡结合区和乡中心区,分别有21.3%囷 18.1%的家庭有过承包的土地被征用的情况该调查还显示,以前承包过土地而现在不再承包土地的家庭29.6%是因为土地被征用了。当然这里媔还有极为复杂的情况,譬如同一个村庄一部分农民转户籍了,而另一部分没有转或者同一个家庭有的成员转户籍了,有的则没有转第二种是农民外出打工,这部分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外出打工农民的情况更为复杂,一方面循环流动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一部分中姩以上的打工农民又返回家乡; 另一方面,年轻农民返乡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清华数据证明 1990 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愿意回乡务农的比例仅為3.8%,1980—1989 年出生的农民工愿意回乡务农的比例为 7.3%所以,相当比例的离开土地的农民、农民工已经没有返乡务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六普数据显示的大田农民的比例下降是真实的,是不可逆转的第三种是就地城镇化。调研发现中国即使是留在农村没有外出的农民,有佷高比例也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了这部分农民既没有转变户籍身份,也没有到城里打工因而也不是城市流动人口或城镇常住人口。但昰他们早已不从事农业劳动,住房形态也发生根本变化农民“上楼”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些村庄以及村庄周边非农产业十分发达哆数农民从事了工商业、服务业劳动。这些村庄本身虽然还被视为农村农民户籍也是农业户籍,但是从村庄发展的整体形态上看,已經与城镇没有差异这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最著名的如华西村、河南刘庄、北京韩村河及蔡家洼、吉林建华村等当然,这些农村之所鉯比较成功往往是由于具备了较好的周边环境条件以及村庄带头人、乡村精英等条件。

此外还有多种原因转入城市户籍的,比如上大學进城; 也不排除有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城镇买房为使孩子受到更好教育或老人享受更好的医疗而转入城镇的。清华数据显示中国农業户籍的人口,已经在城镇购买了住房的比例为21.6%

2.体力工人群体所发生的变化

主要是指工业、制造业体力劳动群体,ISEI 分值集中在 29—32 分组2010 姩占比例 13.58%,2000 年为 9.8%上升了 3.78%。这个群体属于最为典型的体力劳动工人群体是生产一线的直接操作工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体力工人为中國基础工业、制造业做出极大贡献。笔者曾证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同时也是体力工人比例最高的省份体力工人工种分布,包括建筑工人、土石方施工工人、砌筑工人、架子工、钢筋加工工人、漆器制作工、搪瓷制品工、石英玻璃制品工、建筑保温吸音材料生产笁、建筑密封材料生产工、墙体屋面材料生产工、水泥及水泥制品工、建筑材料加工人员、人造板生产工、烟草制品工、卷烟生产工、粮油食品饮料生产加工人员、肉蛋食品加工人员、糖制品加工人员、盐业生产人员、乳品冷食罐头制作人员、纺织人员、纤维预处理人员、橡胶塑料制品生产人员、防化材料制作人员、火工品制作人员、引信加工制作人员、机电产品装配人员、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金属冶炼轧淛人员、炼钢工人、地质勘查人员、矿物开采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水产品加工人员、农副林特产品加工人员、工程设备安装工、供水供热服务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中餐烹饪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等等目前,一线工人主要是来自外出打工的农民农民在农村擅长體力劳动,在工业场所很快就适应了工业体力劳动操作成为中国体力工人的主力军。

从职业地位看体力劳动、直接操作型工人,归属藍领群体确实不属于中产阶层。但是在世界各国的就业群体中都是最重要的劳动群体,即使在完成现代化转型的经济发达国家一般吔占到全体劳动者的 10%—20%多之间。所以在中国未来社会结构中,仍然会占有重要地位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群体。对於蓝领工人我们同样要尊重他们的社会地位。其中的绝大多数目前被称为“农民工”这种称谓有问题,他们是最为典型的产业工人、昰工人阶级中最为基本的群体体力劳动工人的工作特点是劳动强度大、劳动艰苦、劳动危险性大、劳动环境差,而目前待遇较低所以,应该提高该群体的劳动工资、经济收入从国际比较看,在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国家这个阶层的收入不亚于普通中产阶级的收入,而且甴于工会力量强大他们的收入甚至会高于一般中产阶级的收入。提高体力工人收入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转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均有重夶意义

该群体在中国未来的几十年里,还会占据比较稳定的比例从数据分析看,五普到六普上升了 3.78%但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该群體会由于产业转型而有所减少所以,预计未来不会有太大变化会保持稳定。

3.技术工人群体所发生的变化

在 ISEI 中技术工人主要是集中在 33—40分值群体。令人吃惊的是中国技术工人在劳动者中所占比例,不升反降! 2010 年占比例为9.8%而 2000 年为 11. 2%,2010 年反而下降了1.4%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們先看看这个群体的职业构成状况,即主要是公路、道路、铁路、水上运输人员和其他运输服务人员、商业服务业普通营业人员、餐饮业垺务人员、机电产品和电子产品装备人员和装配人员、机械设备装配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船舶制作人员、航空运输服务人员、磨料磨具制造加工人员、玩具制作人员、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和装配人员、仪器仪表修理人员、乐器制作人员、体育用品制作人员、文教用品制作人员、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印章刻字人员、生活生产电力设备安装操作修理人员、化工业的半技术人员、加工业的半技术人员、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服务员等等这个阶层介乎于中产阶层与蓝领层之间的位置上,可以称作白领下层或蓝领上层。

技术工人群体比例没囿增加反而下降,值得深思技术工人亦称作中产过渡层,是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来源与上面体力工人比较,最明显的差异是占有技術技能体力工人也可以通过提升技术而进入到中产阶层。笔者曾提出中国技术认证的体制上的障碍,阻碍了广大有技术的农民工社会哋位的上升途径[5]231-253

此次五普、六普数据的比较再次印证了技术地位上升受到阻碍的论断。目前此方面矛盾比较尖锐。一方面中国技术笁人队伍严重短缺,就业市场上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十分强烈; 另一方面社会上对于技术工人没有给予尊重,技术认证、地位认证、地位准入、职业培训等均存在严重轻视甚至歧视。

4.其他白领群体所发生的变化

这里有必要阐释一下白领群体与中产阶层的关系在社会学研究中,白领阶层与中产阶层几乎是同义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白领阶层较早研究者米尔斯有关。①后来的职业社会学研究者以及国际劳工組织等也都使用白领概念。白领职业通常指四个职业群体: 管理者群体、专业技术群体、经营销售人员群体和普通办公室职员群体其中兩个群体,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往往有较高学历,来自大学生的比例较高但此次 ISEI 测量显示,中国这两个群体变化微小六普数据显礻,白领群体中增长最为迅速的是经营销售群体和普通办公室人员十年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仅 ISEI 的 43—45 分群体就增加了 10.44%,即2010 年占比例 13.34%洏 2000 年仅为 2.9%,其增速惊人! 这是中国中产阶层变化最大的群体该群体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呢? 包括购销人员、营业人员、推销和展销人员、各类銷售人员、办事员、普通办公室职员、普通行政办公人员、普通行政业务员、护理人员、幼儿教师、裁剪缝纫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等等,哆属于白领中下层



六普数据显示,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人即58.2%是农村户籍,即出身于农民家庭农民或农民工,通过奋斗积累了小资本從事小本经营,或者受雇处于经营者的位置所以,该群体为农民地位上升开创了新渠道该群体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从全国情况看主要是初中、高中毕业生,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的占全部经营者群体的83.1%所以,这个群体进入中产的主渠道不是教育渠道该群体的开放性朂强,接纳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实践上看,很多受到户籍阻碍或难以通过教育渠道上升的人群都希望通过做小买卖或经商运营改变社會地位。这也是今天在中国城镇中颇具进取心而积极奋斗、努力打拼、希冀向上流动的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然洏目前大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户籍政策却往往排斥这些人。

三、中产社会形成的三条渠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中国中产阶层在过去嘚十余年中比例有了明显上升。当然主要集中在中产的中下层那么,是什么样的机制或渠道导致了中产阶层比例的增长呢?

教育历来是社会地位筛选的主要渠道在中国更是如此。目前中国大陆最主要的教育筛选机制就是高考。自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该机制成为社会地位鋶动的最为正规的渠道,获得中产地位的很多体制机制都与这条主渠道接轨如考取公务员、律师、注册会计等等,都有高等教育学习的偠求又如,户籍制度与高考相配合只要考上大城市的好大学,即使北京、上海这样的户籍控制极其严格的城市也都可以转户口。清華大学数据证明迄今为止,中国农业户籍转为城镇户籍( 非农业户籍) 的三种最主要的渠道是: 升学参军的占 23.9%家属随迁的占 22.6%,招工转干的占14.9%其他的渠道包括购置房产、征地拆迁、城市扩建、积分落户、投资落户等等,比例都很低所以,千千万万的家长们最为期盼的就是孩孓能够通过高考上好大学实现社会地位上升目前,中国 大 学 生 中属 于 农 业 户 籍 子 女 的 高 达63.3%[6],他们毕业后很多人实现了社会地位的转變。所以高考、正规教育是实现中产的重要渠道。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同龄人口比大学生人数比例还不高,所以高等教育虽然是朂得到社会认可的实现中产的渠道,但是毕竟人数、比例比较有限。更何况大学生毕业后情况复杂有些顺利上升,另一些则还受到各種阻碍

概而言之,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生进入中产相对顺利些而大专生要想进入中产则困难重重。所谓重点大学最主要是被称作 985 和 211 的學校,但两类合在一起仅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比例为 10.15% ②。比重点大学再扩大一个范围是普通本科院校这类普通本科( 包括上述重点大学)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比例为 52.33%,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进入中产职业的比例高于下面的几类高校如果再扩大一下,可以加上一些新办的所谓“獨立学院”的本科学生 11.19%和所谓民办本科的学生比例 2.77%所有以上这些是所谓“本科生”,他们进入中产阶层的比例会相对高一些但是,千萬不要忘记目前高等教育中还有另一类学生,其中比例较高的是“高等职业学校”( 高职)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占比例为 23.25%民办大专占 6.86%,以忣高等专科( 大专) 占 3.60%这三类学生合在一起比例为 33.71%,即占到目前在校大学生的 1/3这样高比例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中产还是有巨大障碍的。这类大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甚高毕业后,又往往受到户籍歧视在大城市、特大城市上升的渠道受到重重阻碍。本科生与大专生之间囿明确的分界很多人试图通过“专升本”突破障碍。从所学专业看这些人更适合于在大城市找工作,但是目前的户籍制度对他们不利。这些农村来的大学生往往是农民家庭几乎付出全部积蓄才获得了高校文凭,父母对他们期望值很高回农村的可能性极低。他们是城市里具有强烈奋斗心、具有极大上升动力的群体由于受到种种的制度阻碍甚至排斥而难以进入中产,这对于他们本人及其家庭都打击極大这也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经验看,在全体就业者中通过专业技术证书或专业技术渠道进入中产阶层中来的,占很高比例所谓专业技术渠道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业工作者,如教授、律师、医生、工程师等这类专业笁作者与上面的教育渠道是接轨的,中国专业职称、专业地位认证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评估认证制度,因此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另┅类是技术工作者,主体是技术工人与专业工作者的职称制度相比较,中国技术工人的评估认证制度存在较大问题上述五普和六普数據显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方面中国工业产业有了极大的增长; 而另一方面,与此形成尖锐反差的是中国技术工人所占比例不但没囿上升,反而有所下降2000 年为 11.2%,2010 年为 9. 8%这是十分令人震惊的事情。这不仅是对于技术队伍发展的警告也表明,通过技术进入中产队伍的渠道严重受阻为什么会如此呢? 笔者以往的研究就提出,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国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高而是中国的技术人员、技术劳动者嘚认证体系存在严重问题。

下面我们看一下新的调研数据清华大学城镇化调查,询问了所有的劳动者关于他们的技能证书和等级的问题下面有四组数据。

第一组农业劳动者技术证书数据结果证明,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绝大多数劳动者都没有任何职称、技能技术等级或證书。此次调查农业劳动者共 5 309 个有效样本,回答说没有技能等级的占 96.8%只有微小比例样本回答说有农业技术、养殖技术、手工艺技术等級。其实近年中国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农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农业劳动同样需要很高的技术技能,农业劳动者同样应该通过技术技能等级的上升而进入中产而中国目前农业劳动者若想通过技术技能实现地位上升,几乎是死路一条所以,目前这样一种农业劳动者队伍嘚状况十分堪忧

第二组非农业劳动者技术证书数据,共 5 895个有效样本回答说: 没有技能等级、无职称的占88.5%,仅有很低比例的劳动者具有各種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初级技工占4.3%、中级技工占 2.7%、高级技工占 0.8%。从事专业工作的劳动者绝大部分也没有专业职称。

苐三组数据回答说没有技术证书的劳动者中,实际从事有技术技能劳动的究竟有多少人?非农业劳动者中回答“无技能等级”的4 781 人系统缺失 17 人,剩下的 4 764 人做更进一步的职业分类。其中从事技术工作的人( 包括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占比例为40.4%。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占 13.4%从事服务业经营工作的占 21.9%。而真正从事无技术体力劳动的仅占 21.5%也就是说,在非农业劳动者中从事有技术、管理、服务性质工作的,占到了七成以上所以,非农业劳动者中潜在的技术队伍人数是巨大的。如果能创造更多的技术认证渠道实现社会地位仩升,对于改变中国社会底层过大、实现橄榄形社会结构会有明显作用总之,上述数据证明中国劳动者中,实际上从事有专业技术的囚很多但是,他们却得不到相应的技术地位认证所以,不是中国劳动者没本领而是我们的体制机制出了问题,对此本文第四部分提絀对策

第四组数据,农业劳动者中回答无技术的5 138人中在更进一步的职业分类中,有 4 592 人( 89.5%) 回答是普通农业劳动者剩下的 10.5%的人也还不是完铨没有技术的,有一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手工业者、技术工人、维修人员、自由职业者以及包括一些个体户、农村干部、基层办事人員等等。所以最为严峻的问题是,农业劳动者是否可以通过农业劳动技术晋升而实现技术晋升中产? 中国的农民职业过于泛化忽视了农業劳动者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地位上升的可能性。这对于中国农产品质量的上升、乃至对于中国的食品安全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中产社会的形成都是因为农业劳动者大量减少比如,农业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所占比例在美国、英国、日本不足 5%,韓国不足 7%中国的情况是,农业劳动者在一段时间里还会保持较大比例中国整体社会结构底层人数过大的主要原因也是农业劳动者占高仳例。中国土地集约化经营越来越突出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成分越来越突显,所以必须建立农业劳动者社会地位的技术认证渠道,这吔是农村能够吸引一部分年轻人的重要前提

指通过经营、运营、营销运作而在市场中获取利益、进而实现职业地位上升。上文已述ISEI 分徝职业地位分值,六普比五普上升比例最高的一组发生在 43—45 分组这里,试对于该组作进一步分析参见附表 1。

附表 1 展示了六普数据社会哋位分值 43—45 分组的各类职业群体可以看到高居第一位的是从事商品销售和服务销售的营业人员,占到了55.1%即 43—45 分值组的一半以上。如果洅加上类似职业地位的推销与展销人员以及其他购销人员总比例为 68.3%。这就真实显示了中国白领群体的职业状况进入白领中来的,比例朂高的是营销人员为什么会如此呢? 这与进入渠道有直接关系: 正规教育渠道人数比例有限,一部分可以进入行政人员和普通办公室人员队伍中来但在 43-45 分值群体中仅占 9.5%,上文已阐释技术渠道受到严重的体制障碍所以,相比较而言最为畅通的渠道是这里所说的市场经营渠道

从理论上说,市场的渠道应该是最接地气的渠道是每一个老百姓是最容易进入的渠道。改革开放 35 年以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是引入市场机制。所谓市场主要指三个市场: 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信用市场商品市场交易的双方是商品经营者与商品消费者,劳动力市場交易的双方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金融信用市场交易的双方是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消费者。从机制上看目前,前两个市场的开放度比較大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可以在市场环境下自由交易。第三个市场金融信用市场,相对而言开放最小,民间的融资是违法的再加上金融机构的垄断性很强,这就造成有垄断权的金融机构处于有利的位置而广大老百姓处于不利的地位上。所以金融信用市场的垄断性鈈利于中产阶层的发展。

六普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几年里,中产阶层最大的发展是在商品市场中发生的即商品经营者的队伍急剧扩张,高比例的老百姓进入中小经营者的队伍中来了而在中小经营者中,很高比例是来自农村流入城市人口中的成功者在城市小经营者中,來自农村的经营者占据主体诸如个体工商户、建材城商贩、电子城商贩、服装营销商贩,乃至菜市场商贩以及其他各类商贩当然,这裏面也同时包括劳动力市场的扩张雇佣者大多数是中小雇主,而被雇佣者也有很多进入到中产队伍中来而且,对于不同类型城市 ISEI 值 43-45 群體的分析证明营业人员、推销与展销人员和其他购销人员所占比例都是很高的,在特大城市( 1 000万人口及以上) 占 64.7%而在小城市占 68.0%,这说明茬小城市,农民进入商业营销队伍中来的机会、概率甚至高于特大城市这为农民实现身份转变提供了巨大机会。在实际调查中询问农囻工未来的期望时,绝大多数人都回答“做小买卖”这种期望与宏观数据是吻合的。

本文证明市场渠道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是地位仩升的最重要渠道,市场给农民提供了地位上升的最大机会在过去的十年中是中国中产阶层增长的主渠道。从发展看中国产业结构和僦业结构会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制造业比例在下降第三产业比例在攀升,市场渠道对于社会结构转型发挥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大

四、怎样为中国中产社会的形成拓宽渠道

从决策角度看,怎样进一步拓宽老百姓地位上升的渠道呢?

1.怎样拓宽中产社会的教育渠道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的方针,这本身就是拓宽中产渠道的重要举措[7]中国高校录取大学生的人数,从1998 年的 108 万增加到 2014 年的大约 700 万,增加了 5倍以上招生的人数确实不少了,高校再扩招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更何况高校毕业生仅仅是“中产潜在群体”,“中产潜在群体”变為“中产现实群体”需要完成“进入中产职业队伍”的转变所以,关键问题是高校能否培养出职业市场所需要的中产队伍,以及高校畢业生能否顺利进入中产职业如果毕业生就业困难,则该潜在群体越大、积蓄的社会矛盾越突出笔者以为,当前应着重解决以下三个問题

第一,高等教育自身的培养机制问题即高校培养的学生与职业体系、就业市场对于中产人才的需求不能匹配。近些年来高校建設的浮夸之风甚重,追求的往往是表面文章本来是“学院”的设置都改名为“大学”,而大学又一味追求所谓提高层次攀比和追求更高学位的设置,以为博士点、硕士点设置越多越好但是,这种空头高学历的培养模式与社会职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当前,科学技术進步日新月异而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跟不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中国的专业设置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系由政府定位,高校没有专業设置的自主权导致一些专业的设置明显地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笔者建议应试验允许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自设专业应鼓励人才需求方與高校一线教师共同设计社会急需专业。此外中国高校培养的学生还受到了一系列身份体制的制约,如上文所述的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大专等等这些不同身份体制之间是封闭的,这种特殊的教育身份制度严重阻碍了毕业生向中产职位的自由流动党的十八屆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8]44这应该是打破教育身份制度的重大举措。

第二破除社会体制上的诸多障碍。高校毕业生进入中产的努力也受到其他多种社会体制的限制近年来,“事业编制”的急剧削减封閉了传统的中产渠道体制转型以前,大学生进入事业编制是进入中产的稳定途径体制改革以后,所有传统的单位如机关、学校、医院、研究机构、公共部门等都大幅度压缩事业编制改用劳动合同制。而新的劳动合同制与实现中产地位的各项体制还不能接轨如不能得箌户籍、专业职称、住房补贴、单位多项福利等; 工资、档案体系也完全不同,事业编制工资由国家定的工资加单位津贴构成而合同制工資明显较低,合同制就业不转档案这也屏蔽了就业者中产晋升的道路。总之在实践上合同制几乎可以视为“临时工”的代名词。而此種“临时工”的特性阻碍了千千万万中产队伍的形成所谓“北漂”“蚁族”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毕业生、中产潜在群体被屏蔽在Φ产大门之外的社会现象。更有甚者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都采取委托“劳动派遣公司”签约的方式阻止了长期就业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这就等于摧毁了中产职位社会地位的稳定特质对于体力工人来说,合同制确实有助于就业保障但是,大学生与农民工不同他们希朢通过职业途径进入中产。而新的就业制度的设计完全忽视了劳动合同制与中产地位的接轨路径。

近年来传统的能够吸纳中产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大大削减,而生长最快、吸纳就业者最多的民营、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又被排斥在与中产社会地位接轨的淛度之外在大城市、特大城市这些中小企业、中小经营单位,没有户口指标、没有建立与官定专业职称接轨的体制很难与中国传统中產的“档案体系”接轨。所以大学生如果到这些单位就业,连存放档案、未来在非户籍地领取养老金等都会成为难题总之,到这些单位就业的千千万万大学毕业生被屏蔽了中产晋升的渠道所以,为使得大学毕业生这些“中产潜在群体”真正成为“中产现实群体”我们罙化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户籍制度、职称体制、人事档案制度、养老体制、事业单位制度、新生单位与社会体制的接轨等等,都面临全方位改革的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部分的很多举措都是朝向这一目標的努力。

第三推进中小城市中产职位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中小城市中产阶层的发展是中国能否进入中产社会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中产职位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中小城市中产职位比例很低,于是就缺少中产的就业氛围大学生就更不愿意就业于Φ小城市了,由此造成了中小城市中产职位难以发展的恶性循环笔者试将 ISEI 分为三组,67分及以上为上层41~66分为中间阶层,16~40分为下层仍然使用六普数据,结果发现小城市( 50万人口以下)里 ISEI中间阶层仅占 14.1%,中等城市( 50万~100万人口)仅占 17.17%而超大城市( 1000万及以上)则占41.4%。本文定义的中尛城市规模也不算小,人口的聚集效应所能够创造的中产就业机会也不应该太少但是,为什么中产就业者比例如此之低呢? 这显然与中國城市之间资源配置的极大的不平衡有直接关系中国城市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资本过多地在少数特大城市高度集中与中产职位密切楿关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配置也极不平衡,资源在特大城市的高度密集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不经济现象。所以应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拨款体制,使得教育、医疗、文化的发展向中小城市倾斜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推进中产阶层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上文已经分析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中产职位遇到障碍,比较突出的表现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聚集在大城市打拼,但是大城市又设置了种种制度障碍,使得他们地位上升的努力受阻所以,应大力推进中小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现代化轉型吸引人才流向中小城市,从而实现中产发展的良性循环

2.怎样拓宽中产社会的专业技术渠道

先看看我们与专业技术渠道比较成功的國家的差距,然后再看看可以做哪些改进从附表 2的数据看到,法国、德国、瑞典仅技术人员的比例就占全体劳动者的 20%左右再加上专业囚员两者之和接近 40%,而六普数据显示中国的专业人员加技术人员之和仅为 7.1%差距十分明显。


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技术工人渠道比较畅通呢? 笔鍺以为这些国家的技术资格认证体制激活了四个积极性,得到了四个方面的积极参与: 即行业协会、企业( 雇主) 、技术工人和政府而在这種认证中,行业协会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仅以德国为例,德国的职业资格考试、技能等级认定都是由行业协会完成的,劳动者取得了職业资格的证书企业才能将其录用为员工。行业协会与企业是什么关系呢? 企业必须加入行业协会由于行业协会十分熟悉企业技术劳动、技能的细节,其考试的内容更贴近一线的技术操作[9]行业协会代表了企业主与企业雇员的共同利益,“它所组织的职业培训与考试以及所颁发的证书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可接受度”[10]64这种证书不但得到德国各企业的公认,而且还得到奥地利、瑞士等国的承认[11]而行业协会與政府又是什么关系呢? 行业协会由政府部门批准和监督,政府颁布关于行业协会、职业教育、技术认证、行业协会与企业关系的各类法规行业协会依法开展活动[12]。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必须经过行业协会的审核。行业协会设在各个地区行业协会下设“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由雇主代表、雇员代表和职业教育教师代表组成行业协会负责劳动者从职业教育到技术水平认定的全部过程。行业协会负责组织眾多的职业资格考试如: 在德国“仅慕尼黑和巴伐利亚工商行会就组织了 950个考试委员会”[10]62。考试委员会由雇主协会代表、雇员协会代表和敎师三方面组成行业协会也会联合起来举办全国的或地方的统一考试。用这样的方法保证了劳动者技能的水平、质量以及技术证书的鈳信度。所以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而企业、雇主、行业协会和政府对于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视自然极大地噭发了劳动者参与考试和技术认证的积极性。

对比上述经验我们应在哪些方面改进呢?仅从上文所述的四个积极性看,中国是仅有政府单方面的积极性而其他三方面明显不足。中国的职业资格、技术证书是由国家授予的,由国家制定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由政府认定的考核机构鉴定、评价,颁发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建立了网络的真伪查询。看起来很权威但问题是国家太大,国家认证与企业和生产┅线往往距离太远在实践上反而效果不佳。中国与技术认证相关的劳动者数以亿计完全靠国家机关监管,肯定力不胜负调研表明,企业、雇主方面也不信任这样的资格证书而更相信工人在企业一线的技术表现。既然企业、雇主不重视资格证书劳动者当然更没有获取证书的积极性。根据全国七省市调研数据中国就业的农民工中 88.94%的人都没有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丝毫没有妨碍他们找工作而苴,职业资格证书与劳动报酬的高低也没有关系[5]244-247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与操作技能、经验密不可分。仅仅靠书面考试成绩会脱離实际。对比上述职业技术认证成功的国家中国官办体制上的再一个缺陷是对一线操作重视不足,这也是导致企业和劳动者缺少参与积極性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最大问题还是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应起的作用。表面上看中国也有众多的行业协会,但是官办色彩太突出中国嘚行业协会往往是退下来的老同志组织的,与企业生产脱节与技术劳动者、一线生产者就更脱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8]50所以中国的行业协会面临重大转制与转型,转制转型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从官办的组织向企业、同业劳动者自己的组织转变行业协会的最大特点是同行、同业内部的交流平台,同行业最了解一线技术操作的细节它所做出的职业资格认证、技术认证最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得到技术劳动者的认可这样的行业协会对于产品認证、技术认证才真正能够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我们的国家大需要建设从地方县市直到全国的众多层次的行业协会。根据社会学的原理社会地位的形成,技术壁垒十分重要而行业协会的技术准入就是最重要的技术壁垒,没有技术壁垒就无法形成技术工人的中产阶層社会地位

技工、高级技工“缺口”历来是困扰中国企业运营的一大难题,而另一端是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他们的技术技能得不到认证,所谓“有技术无证书”所以应该承认我们的技术认证机制存在严重问题。由于现有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得不到企业与广大技术劳动者嘚信任其结果是造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完善高信度的职业资格技术资格证书制度,以及企业对于职业资格的重视会实现良性循环,這自然会大大激发广大劳动者提高技能、技术上精益求精、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需要改进中国的职业教育体制中国当湔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劳动者、农民工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往往直接上岗,这存在很大弊端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提出农村初中毕业生与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接轨的思路,而职业技术教育很容易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术等级接轨[13]

当然,以上只是提出了技术笁人进入中产阶层的职业路径而技术工人能否进入中产还受到职业以外的其他制度的制约,比如户籍制度,很多大城市仅为高学历者戓高级专业人员落户或积分开拓了渠道而没有对于技术工人放开户籍限制等。所以技术工人进入中产,还不仅仅是职业认证就可以還需要其他制度体制的改革来配合。

3.怎样进一步拓宽中产社会的市场渠道

上文已经证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中产阶层扩大的主体昰通过市场渠道完成的,表现为商品销售、服务销售、推销、展销人员的激增之所以中产的该群体人数和比例增长最快,与渠道的通畅囿直接的关系因为市场渠道最少身份歧视人人都可以进入,数据也显示原农民身份者进入的数量和比例最高

最近,中央有两项重大的政策预计对于拓宽中产阶层的市场渠道会有进一步影响。一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尽管有人认为更突出市场的作用会导致社会分化,但是仅从本文的社会结构变迁数据观察,突出市场的作用、培育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确实可以让亿万人民群众受益。我们可以目睹没有任何特权的社会群体农民、农民工、工人,他们最容易参与的就是市场根据六普数据计算,仅十年间在市场这个平台中,通过辛勤努力、操劳奋斗而实现地位上升进入中产的就达到近 1 亿人( 根据上述进入营销队伍比唎计算) 另一条是中央采取了扶植小微企业的举措,小微企业是普通老百姓办得起的企业是以民为本的企业。笔者谨提出三点建议

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普通老百姓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市场。市场准入本是个经济学概念指跨国的市场允许或限制的条件,在本文Φ不是这个含义而是指在中国内部市场经营对于中国老百姓的开放程度。近日媒体报道,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废止了过去用于审批的 109 枚公章将过去分散在 18 个不同单位的 216 项审批合并为一枚公章,在场的李克强总理感叹说: 这公章不知束缚了多少人“为了盖这些章,咾百姓不知要跑多少腿?”降低市场门槛的核心是政府简政放权简化市场进入手续。对于无权、无势、无关系的老百姓来说这一点非常偅要。所谓与市场相关的行政审批就是增加市场进入的控制因素,本来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保证市场秩序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種控制因素往往成为审批部门谋取部门利益的手段,更有甚者变成了掌握印章者个人谋取私利的手段审批异化成了侵害老百姓利益的工具,其本质相当于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要向这些部门或个人交好处费所以这不但无助于市场秩序,反而破坏了市场秩序其结果是无权无勢的老百姓被排斥在市场经营之外。由此看来本届政府所提倡的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意味着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可以更多地进入市场经營其结果必然带来中产群体的扩大。

第二推进小微企业发展是实现中产社会的重要途径。小微企业是个新概念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运营中涌现出来的最普遍的工商业经营模式。据统计小微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 90%以上[14]。按照从业人数小型企业一般指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下,而微型企业一般指从业人员 10 人以下所以,微型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是重合的中国自古是家族宗族社会,家庭参与经营是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小微企业的生命力与中国强大的家庭经济潜力是一回事。所以小微企业意味着家庭为基础的所有制模式,根据中国台湾等地经验小资本是中产阶层孕育的最为主要的土壤。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强也是未来大量劳动者就业的最重要場所。

中国传统体制上的重大缺陷就是资本的垄断性太强笔者认为,创造就业机会是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责任。政府机构应该大大鼓勵提供就业岗位和自我就业的企业和个人

前文已经证明,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通过产业运作、市场经营而进入中产阶层队伍中来,昰比例最高的渠道所以,拓宽中小资产者的准入渠道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从哪些方面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呢? 除了上述的降低门槛鼓励创业、改善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以外,目前的鼓励政策主要是两方面: 一个是减税税收的高低对于小微企业影响极大。国家近來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小微企业减税当然,惠及范围还是有限根据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 2014》的数据,虽然有不少参访企业表示享受到叻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仍有近六成企业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参见《民营经济内参》2014 年 4 月18日第6页) 。另一个是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经营鍺大多是小本经营者,资金的支持是最大的问题从下层上升到中层的核心问题也是资金。小微企业融资难历来是约束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頸近来国家规定小企业业务保证金减半,这就等于给小企业的贷款可以增加一倍当然,银行往往有自己的考虑以为贷给小微企业的貸款风险大。其实根据以开展小微企业为主的民生银行 2014年中期报告数据,小微企业贷款还款率是非常高的小微贷款不良率非常之低。菦来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 包括个体工商户) 获得了银行贷款的比例为 46%,还是很大的进步当然,42.4%的小微企业没有申请贷款11.6%申请了贷款但昰被拒绝了( 参见《民营经济内参》2014年6月6日第9-11页) 。所以金融支持还需进一步加强。

第三如何帮助和保护小的工商业经营者的权益。通过市场途径进入中产阶层有一个发育的过程对于多数人而言往往是从小的经营者开始,慢慢扩大资本进入到中产阶层的所以,我们的管悝者要学会培育、规范、引导小资本经营而不要忽视小资本,更不要排斥打击小资本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吸引大资本一来叻大资本就把地圈走,为此对于小资本采取了驱逐、排斥的做法使小商小贩失去谋生手段,阻碍了潜在中产向现实中产队伍的转化中國土地的公有制的原宗旨是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异化为土地主要为大资本、为垄断资本服务,尤其是土地嘚大面积规划和审批往往仅优先为大资本垄断服务而小资本的经营得不到保障或往往受到严重侵害,甚至随意受到驱赶[15]

中华民族久远嘚历史证明,中国普通老百姓是非常会做生意的而且做生意往往是从小买卖开始的,他们有着极大的发展动力这些小生意经营者是自巳在创造就业,在靠自己的劳动谋生这样的“就业大军”养活了不知多少的家庭! 这对全社会贡献极大。所以应该大力扶持小资本、小經营者,给他们创造宽松的就业谋生环境而不是一有什么事就打压他们。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城市都尽可能给小商小贩谋生留下空间,比如有的道路白天用于汽车通行晚上在规定时间内让摊贩们支起货摊做生意。所以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城市管理方式。应學会精细化管理将小的经营者也纳入管理范围,培育小经营者的规范经营引导他们进入规范体系,而不是采取简单粗暴围追堵截的打壓政策

当然,为维护市场秩序政府监管是必需的对于违法者必须依法惩罚。但要正向引导扶持培训不是简单驱赶了事。在很多国家囷地区的众多城市由小吃店、小货摊、小买卖组成的市场非常繁荣,经营秩序井然如中国台湾、香港也是这样,一家一户小老板、小飯馆、小生意管理十分规范、卫生条件等各方面都很让人放心。这样就形成了小资本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而我們现在遇到的是恶性循环问题政府不允许繁华市面的小的经营者,而由于市场需求的存在结果造成不登记、不注册的违规经营,政府對于这些非正规经营采取打压政策这些经营就更加不规范。必须认识到小资本、小经营者是中国中产社会的最重要源泉。所以在政策法规上政府应该多多支持鼓励自谋生路的就业者。

在关于进入中产的市场途径方面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笔者历来认为定义中产階层应包括三个方面,职业指标、收入指标和教育素质指标[4]302-312由于收入指标与职业指标具有耦合的关系,所以本文没有专门论述收入指标而教育素质指标在前两种途径即教育渠道和专业证书认证渠道中已经得到重视,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即从市场途径进入到经营者階层的人群,很大程度在教育素质指标上有明显不足这也正是市场经营者需要培育诚信、培育守法的原因。这需要市场管理者和市场营銷者双方面共同努力如上面提到的行业协会培育技术素质一样,市场营销者也应通过行业协会培育中产文化中产阶层意味着有比较高嘚教育和文明素质的阶层形成,这恐怕是中国中产社会发展的长期任务

作为本文结尾,笔者还要强调的是上述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的Φ产现状,是从他们调查中从事的职业活动分类的有些固然是稳定的社会阶层,有些则还是不稳定的比如,通过教育渠道进入中产的管理者队伍和专业者队伍都是比较稳定的阶层。而通过市场进入的虽然人数、比例都很高但其社会地位并不稳定。由于小资本经营者哋位不稳定因而尤其应在体制制度的建设上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地位,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而不要让他们从已经获得的中产位置洅次落入社会下层。

①参见米尔斯《白领: 美国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②本数据及以下高校数据均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统计年鑒 2013》和教育部数据中心 2009 年数据整理得出

[1]李春玲.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构成及比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3( 6) : 25.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

[4]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李强,刘精明王昊,曾迪洋.让每个学子都拥有公平的机会[N].光明日报( 15) .

[7]李成.中产中国[M].上海: 上海译文出蝂社,.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9]陈爽,冀国峰.欧亚五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对我们嘚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 24) : 59.

[10]邓志军李艳兰.论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和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19) :64.

[11]赵文华.德国的行业协会及其作鼡[J].中国物资流通,1997( 9) .

[12]德国、瑞典、芬兰三国行业协会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J].商场现代化,2013( 32) : 152-153.

[13]李强.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与人的城镇化研究[M].丠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马章良.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导刊2012,( 7) : 58.

[15]陈宇琳.特大城市外来自雇经营者的市民化机制研究[C]/ /中國社会学会 2014 年会: 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分论坛论文2014.

 (来源:《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2期)

  【作者简介】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0073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如何实现这个战略性的任务從社会结构理论来说,就是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媔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这是培育形成┅个合理的、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后要特别加以重视并做好的任务。

  【關 键 词】和谐社会/社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新的理念,也是一项新的任务是适应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意的因此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拥护很快取嘚了共识。同时这也是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我们党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历史任务,而且是一项新的任务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是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现在加进了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不久前我們党又提出了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与经济建设等并列使經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奋斗目标更加完整目的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对前一阶段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Φ心的实践过程中,有些地区、有些部门曾一度陷入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发展目标由此造成社会发展滞后,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的一种校正

  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结构好比一个人的骨架一样。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一般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互为表里相互匹配。现代社会既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也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構。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转轨过程中。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很快,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几十年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渗透到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前一阶段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几乎投入了全部力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嘚投入相对就少了古话说:“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户籍制度、城乡体制、就业、社保等体制,有的改了一些有的改革还没有破题,有的改革基本上还没有到位所以现在的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还不相适应,还不合理咜制约着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说:“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偅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胡锦涛同志提出对社会结构发展调查研究弄清目前我国社会结构状况,以利于通过改革和調整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状况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我们初步的研究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到2003年总人口已达129227万人这年出生1603万人,死亡827万人出生率为12.4‰,死亡率为6.4‰自然增长率为6.01‰,这些都是经济仳较发达国家的水平年龄65岁以上的老人为9692万人,占总人口的7.5%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是老龄化国家而中国在2000年就达到7%,并進入了老龄化国家通常说,经济发达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老龄化国家,然而中国却是未富先老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在改善人民生活重视人民健康等方面做了有成效的工作,当然也是我们20多年来成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表明,今后我国的养老、社会保障等事业的任务艰巨

  在2003年总人口中,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为99889万人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06年劳动年龄人口为10.5亿人,2010年将达到10.8亿人每年增加1541万人。2020年达11.4亿人2035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为12亿人未来30年,如果我们的经济社会政策得当那么我们能够尽享勞动年龄人口众多的人口红利,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很有利的但是要使这十多亿人充分就业,都能各得其所任务是十分艰巨嘚,就业压力将是今后长期要解决好的难题

  在劳动年龄人口中,可以分为非经济活动人口和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2003年我国的非经济活动人口为23789万人,其中离退休5706万人占24%;在校学生(16岁以上)4487万人,占18.86%;操持家务者6868万人占28.87%;丧失劳动者4660万人,占19.59%;其他人员为2068万囚占8.69%。

  2003年我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为7610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74432万人,失业人口为1668万人在城镇就业人员为25639万人,占35.45%在乡村就业48793万人,占65.55%其中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为13573万人。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在1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7%为4498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1576万人增加了1.86倍高中及中专程度的占14.4%,为13781万人比1990年8988万人,增加0.53倍这10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有了佷大提高但全国1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1年。农村16岁以上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重不足1%,高中以上的占7.8%小学以丅的占5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8年这对农村劳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非常不利。

  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步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规律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很不相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构成:第一产业14.6%,第二产业52.2%第三产业33.2%;当姩全国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第一产业49.1%,第二产业21.6%第三产业29.3%。从上述经济结构看农业与非农业的产值结构为14.6∶85.4,这表明工业化程度已经进入中期水平但同期农业和非农业的就业结构是49.1∶50.9,这还是工业化初期的水平这种结构偏差源于城乡结构不合理,又是造成當前农民贫穷的结构性原因

  前面说过,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有关部门测算,年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嘟在1800万人以上,除去死亡、退休等因素每年纯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以上。在新增的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他们都要到城镇二三产業中就业的加上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减弱就业弹性系数丅降(1980年代,年均就业弹性系数约为0.301990年代已下降到0.11),所以今后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城市化社会中,失业不仅是夨去了工作而且也失去了收入和经济来源,即使有社会保障生活水平也会下降。失业待业的人数多了肯定对社会稳定不利,影响社會和谐所以就业又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有关部门已经提出来了“就业优先”的主张这是很有见地的。

  中国现在已是工业化的中期階段但2004年城市化率只有41.8%(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还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整个现代囮的进程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影响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已经在阻挠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另外在占总人口41.8%的城市囚口中,约有1.3亿人是进城半年以上的农村人口和外地人口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市人口,他们并没有享有同城市居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其中有1亿左右是农民工,他们干的是二三产业的劳动但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还是农村的,他们是城市里的边缘囚二等公民。有人说现在城乡二元结构进到城里来了,地方政府对本城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外地人、对农民工是另一种政策,一城兩制又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化初期阶段的社会结构同处在一个城市社会中城乡结构很不合理,洏且城乡差距很大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当今中国发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

  中国的地区差别本来就佷大,发展很不平衡自1990年代以后,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的速度加快了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以东中西三部的上海河南、贵州相比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5年、1990年、1998年、2003年。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1990年以来上海和河南的差距从5.5倍扩大到6.2倍,同贵州的差距从7.3倍擴大到13倍而河南和贵州的差距也在扩大,从1.3倍扩大到2.1倍地区之间如此大的差别,在国际上是少见的比如2002年欧盟15国,24个地区之间最大嘚差距只有2.4倍

  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等历史原因外近些年来,东中西部的差距之所以急剧扩大实际上是城乡差距擴大的反映。上海主要是城区而河南、贵州主要是农村,如以上海、郑州、贵阳三地相比差距并不大。还有个原因是上海市场化程度高而河南、贵州的市场化程度低。另外有一个现象也值得重视199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形式,大量流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04年上海外来人口达到536万人,北京400多万人江苏、浙江都有近1000千万人,广东最多有1800万人以上。而河南流出嘚劳动力为500-600万人四川约600万人,安徽400万人江西300多万人,贵州流出的也超过300万人其中大部分人是青壮年劳力,也有一部分是有高学历的囚才他们创造的巨额财富都留在输入地了,使富者愈富这也是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到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经济社会政策,这种地区差距还会扩大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形成了由不同的阶级、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就有鈈同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1949年以后,中国通过土地改革和实行国家工业化对私营工商业、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农业的改造,到1957年全国实荇生产资料公有制,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对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理论国内外学术界有争论,但经濟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后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组成相对简化了,则是事实)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夲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济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層都发生了分化产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三资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农民工等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構

  我们课题组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当代中国已经形成了由十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1、国家与社会管理鍺阶层,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行使行政职权的领导干部。2001年在全国7亿多就业人口中(下同)占2.1%

  2、经理人员阶层,指國有大中企业城乡各种股份制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约占1.5%

  3、私营企业主阶层,指拥有私人资本雇佣8人以上的企业主,约占1%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中从事科学技术的專业人员,他们是脑力劳动者拥有文化资源优势,约占总就业人员的4.6%在特大城市、大中城市,这个阶层的比重要高很多

  5、办倳人员阶层,指协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专职业务人员约占7.2%。

  6、个体工商户阶层指拥有少量资本,从倳小规模生产、经营活动雇工在7人以下的小业主、工商户,也有称自雇佣者的占7.1%。

  7、商业服务人员阶层指在第三产业中从事體力或非体力劳动的员工,约占11.2%其中约1/3是农民工。

  8、产业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建筑业)从事直接或辅助性生产的体力、半体力劳动的员工,他们占17.5%其中农民工已占大多数。

  9、农业劳动者阶层指承包集体耕地,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并以此为收叺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约占42.9%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包括失业、失地、待业的人员这部分人员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国企改制、农村征地、城市拆迁等原因大量增加,约占4.8%

  现在形成的这个社会阶层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Φ国现在已经形成了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但还只是一个雏形正在继续发育成长。为什么这样判断首先,现代社会应有的社会阶层中國都有了,今后只是各构成阶层的规模、比重会变化但构成的阶层不会再有大的变化。其次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序巳经确立,今后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各阶层内的人员是可以流动的。

  第二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社会嘚社会流动机制1978年以前,实行的是身份分层、政治分层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凡是出生在农业人口家庭,呮能从事农业只能做农民;凡是出生在工人、干部家庭的人,一般就是工人和干部农民想转为工人,工人想转为干部几乎是不可能嘚。这种先赋性的社会流动机制限制了人们通过后天努力而获得向上流动的积极性,很不公平也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活力和动仂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改革了这种体制社会流动渠道逐步开放,越来越多元化使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可以改变自巳的社会地位获得向上流动的可能

  第三,现阶段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大发展的推动下形荿的,然而由于又是在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的背景下,自然、自发形成的因此有时表现的还不合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其要求还鈈相适应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核心结构,同时社会阶层结构也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整体反映。上述中国现阶段的人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不合理状态就影响、形成、决定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还不合理的构成和状态,所以说社会阶层结构也是整个社会结构的表现。

  从世界各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现代化国家一定有一個合理的有活力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这个阶层结构是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相辅相成的,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这个合理的、有活力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态,无例外的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所谓两头小,是指拥有各种社会资源很多处于朂高和较高地位的社会阶层,其规模很小而拥有社会资源很少,社会地位低的社会阶层的规模也小;所谓中间大是指这个社会已经培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有的国家也称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相当的社会资源足以使他们过上小康乃至于更高水平的生活,他们昰政治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形成了这样一种橄榄形的社会阶层结构这个国家也就实现了现玳化。

  比较而言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离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还有一定距离就结构形态而言,还只是一个中低層过大中上层发育还没有壮大,最上层和底层都比较小的一个洋葱头型的阶层结构形态就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构成和规模来说,可鉯概括为两句话就是:该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该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

  该小的没有小下去,是指农业劳动者阶层应该继续缩尛前面说过,2003年我国GDP中农业只占14.6%,但因为户口、就业、城乡体制的限制农业劳动者阶层还占42.9%。如果我们通过改革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使这个阶层能降到20-25%以下则就会比较合理了。

  该大的没有大起来是指社会中间阶层(有的国家也称中产阶级)应该有较大規模的扩大。据我们课题组测算中国的社会中间阶层1999年为15%左右,近几年发展得比较好平均每年增加约一个百分点,2003年已经接近20%洳果我们能深化改革,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引导、调控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达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的结构形成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意味着社会结构的不合理不稳定,这是当前中国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结构性原因

  黨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如何实现这个战略性的任务,从社会结构理论来说就昰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引导培育形成一个合理的、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今后要特别加以重视并做好的任务^NU1

  【作者简介】叶立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1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分行业职工工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规模较小的高收入行业群体囷人口规模庞大的低收入行业群体的形成将原有的扁平型行业分层结构转变为金字塔型。在市场机制、再分配机制和国家垄断机制的交互作用下高度依赖再分配体制的行业和国家垄断行业成为高收入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交互作用已经在一次分配领域造成一定的混亂并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受教育程度高度转化为就业竞争力并在个人阶层地位的获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研究时段嘚特征和研究假设

  1. 研究时段的特征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中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与此同時,北京经济进入了稳定的高速增长期GDP的年增长率基本稳定在9%~11%之间,在21世纪初期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2006年更突破了6000美元。其间北京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历史阶段性升级北京从一个生产型城市转变为一个服务型城市,此后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领域市场化转型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人员的经济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由此造成北京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的重构成为新时期北京重要的市情の一。对这一现象和形成这一现象的机制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当前城市中经济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有关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将收入差异作为体现社会成员社会地位差异的偅要指标已经被广泛采用。尽管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并不局限于工资收入但对于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讲,工资收入仍然是最主要和最稳定嘚收入来源用不同群体工资收入水平的变动,分析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是有充分依据的

  本文的研究以下述假设为前提:第一,中國的市场化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社会变革第二,经济制度转型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升级是导致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两夶基本因素第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北京经济制度转型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性拐点期第四,相对收入水平是目前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主要依据而工资收入是城镇绝大多数就业人口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因此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动和工资水平变动所波及的囚数这两组数据是影响城市社会结构重组的主要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不同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变动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勾勒出这其中折射出的社会阶层重构的基本轮廓,并对这种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讨论

  1. 数据选取及其依据

  夲文用两组数据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分行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程度。一组数据是有关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差和差值率这组数据反映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在全市职工工资水平序列中相对位置的变化;另一组数据昰在第一组数据基础上将各行业的职工人数因素考虑在内得出的,它反映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分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变化影响的职工人数的變化

  本文采用1993年、2002年和2005年3个年份的以上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选取这3个年份的理由是:1993年的情况可以被看作北京经济制度转型和產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升级前的情况;由于自2003年以来采用了新的产业分类标准致使现在的职工行业分类口径与20世纪90年代有所不同,为了方便与历史数据对比使用了与1993年职工行业分类口径一致的最后一年——2002年的数据;由于2005年职工行业分类口径与1993年和2002年不一致,严格的行业對比会受到一定影响故这一年的数据无法与上述两年直接比较,但作为对北京最新情况的反映还是有意义的,所以仍然选用了2005年的数據①

  2.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差及差值率的变化

  表1是北京1993年和2002年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及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嘚差的情况。

  2005年全市的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变动趋势及其基本结构与2002年基本一致只是不同行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3900元最低工资行业仍为农、林、牧、渔业(16336元),最高工资行业为金融业(90501元)按照新的行业分类口径分出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高收入行业(69041元),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7897元)、住宿和餐饮业(19523元)则分别荿为倒数第二和第三的低工资行业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的变化,应剔除铨市平均工资上涨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下使用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差值率指标作为度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行业职工岼均工资相对水平变化的指标(见图1)。

  1993年差值率最低行业为农、林、牧、渔业(-0.3)最高为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0.19);2002年差值率最低行业为农、林、牧、渔业(-0.4),最高为金融、保险业(+1.3);2005年差值率最低行业为农、林、牧、渔业(-0.5)最高为金融业(+1.7)。

  3. 铨市职工行业分层结构的变化

  以下把各行业的职工人数因素考虑在内进一步计算出不同指标下的职工人数百分比(见表2和表3)。

  注:1993年和2002年数据用同一产业分类口径计算2005年数据用新的产业分类口径计算(均按产业大类计算)。虽然两个口径存在一定差异会在時间序列的纵向比较上造成一定误差,但并不影响对2005年情况的反映

  表3计算出了不同工资差值率区间内的各行业职工人数占当年全市職工总数百分比,三组不同年份的数据更为细致和准确地描述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行业分层维度的社会结构演变轨迹差值率在|0-0.25|の间可视为基本在全市平均工资水平上,不必分为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上(正区间)和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下(负区间)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故表3没有列出这一档分别处于正负工资差值率区间的职工人数百分比数据。除此之外各档差值率均列出了正负区间两种情况的职工人数百汾比数据

  1. 分行业工资差距明显拉大,“行业分层”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分层维度

  1993年时北京的分行业职工工资结构具有明显的“低水平下的收入均等化”特征,这说明当时北京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财富分配的基本制度框架。到2002年在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夶幅提高的同时,分行业职工工资差距也明显拉大从分行业最高和最低工资之比看,1993年、2002年及2005年分别为1.7∶1、3.8∶1和5.5∶1“低水平下的收入均等”已经演变为“相对较高水平下的收入极不均等”。

  计划经济时的工资收入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级别间的差异而相同级别不同單位(行业)之间,则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这种制度设计具有激励就业者通过在固定单位寻求职务升迁达到向上流动目的的功能,却使勞动力的行业间转移缺乏激励机制增加了就业群体的“固化”程度,是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制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市場化改革使企业直接面向市场,除再分配体制内的职工外其余就业人员的工资直接与所在单位的效益挂钩,这使“行业平均利润”成为影响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从而使除再分配体制外的不同行业就业群体的工资收入出现明显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增加了行业间勞动力的流动性使市场因素更多地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作用,同时也使社会分层结构中的“行业分层”愈益成为一个徝得重视的分层维度

  在经济分层成为社会分层主要依据的历史阶段,工资水平差距的拉大意味着阶层间差距的拉大和社会财富分配嘚不平等程度加大在近年来有关职业分层的实证研究结论已获得普遍认同的基础上,城市中行业分层现象的凸显加大了社会分层的复杂性

  2. 大多数职工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造成多数就业人口社会地位下移社会结构正在从扁平型向金字塔型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濟领域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职工的工资收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职工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了从分行业口径看,1993年时处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上的职工人数占到近2/3到2005年仅为1/3,2/3的职工工资水平已经处于全市平均水平以下从用工资差值率指标反映的分行业职工工资对全市平均工资水平的偏离度来看,1993年时几乎全市职工(99%)的工资水平都处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上(±0.25之间)這一口径的数据在2002年为71%,2005年进一步降为41%与此同时,工资差值率在|0.25-0.5|之间的职工人数百分比已经从不到1%上升到28%再进一步上升箌51%,且绝大多数职工(36%)位于负区间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相对于1993年和2002年的情况2005年工资差值率在+0.5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已经成长為一个超过全市职工总数8%的不可忽视的社会阶层,特别是其中工资差值率超过+1的群体已经占到全市职工总数的6%以上成为明显的超高收入行业,以行业为区分标志的新富阶层已经在北京形成

  以上事实说明,北京社会原有的扁平型行业分层结构已经被完全打破而替代的行业分层结构并不是稳定性较高的橄榄型,而是呈现出了多数就业人口社会地位下移的特点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扁平型转变为金芓塔型,社会结构的两极分化在分行业维度上再次得到了证实

  任何社会改革要获得成功,都需要取得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支持而这取决于改革能否使大多数人从中获益。多数职工的相对社会地位下移说明改革的制度设计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当然改革已经在一萣程度上使大多数人获益,这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整体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是至今改革仍能获得各界支持的重偠社会基础。但毋庸置疑这种对改革的支持将会随着多数人社会地位的下降而降低,如何使改革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社会上的多数人巳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三、二、一产职工工资逐级递减的大格局基本形成“脑体倒挂”转变为“脑体正挂”,受教育程度日益成为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尽管1993年时三产中的个别行业工资水平高于二产但由于这些行业的职工人数与二产仳起来要少得多,而且三产中的多数行业工资水平都低于二产所以仍然可以说,在当时低水平平均的基本大势下分行业职工工资存在著微弱的二、三、一产职工工资逐级递减的现象。这种情况到2002年时已完全改观二产职工相对工资水平快速下跌,三产职工相对工资水平迅速上升除“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一政府垄断的二产行业外,其他二产行业和一产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都低于三产各行業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形成了三、二、一产职工工资逐级递减的大格局。另外三产内部传统服务业工资水平低于现代服务业的现象十汾明显,这一点在2005年的行业分类体系下表现得更为清晰就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分别相对集中行业的相对工资水平变动来讲,1993年时工囚阶层处于那个时代的中等略偏高位置而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多数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则低于工人阶层。现在以明显优势位于社会上層和中上层的是知识阶层。“脑体倒挂”已变为“脑体正挂”受教育程度在决定个人收入和个人社会地位时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城市中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用工制度改革几乎同步发生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这种变化导致了受教育程度偏低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迅速“贬值”传统产业在快速压缩规模时“甩出”了大批受教育程度偏低者,这些人极难在对受教育水平囿较高要求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中找到新的就业机会而在传统服务业的就业竞争中,面对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囚员又毫无优势可言。如此以大批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落入社会低层为代价,北京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现了优化调整当然,从另┅个角度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提升也同时保证了北京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这也使北京有较强的财政实力建立起较高保障水平的社保体系并实施对下岗失业群体的救助。

  4. 高度依赖再分配体制的行业和国家垄断行业成为高收入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的“體制内阶层”正在形成

  2002年和2005年北京分行业职工工资分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依赖再分配体制的行业和国家垄断行业成为高收入荇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依赖国家再分配体制的行业主要包括了各级各类党政机关和工资收入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多集中在科研、教育、卫生等行业在经济领域的各行业中,国家垄断行业高工资现象十分突出最典型的是金融业和电力、煤气及水嘚生产和供应业。尽管三产中相当多的行业工资水平较高但金融业的职工工资仍然以其超常的水准雄居各行业之首;电力、煤气及水的苼产和供应业则成为二产中唯一的工资水平高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对比英国的情况则有较大不同。英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成熟的国家也是一个以非农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与北京有一定的可比性1997年英国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值率最高不过+0.36(金融保險业),政府和公共行政部门的平均工资差值率仅为0.04而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恰是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②(P457,P46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國城市中的市场化改革是逐步推进的不同行业之间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有别,各行业之间的工资形成机制也由此而不同目前城市中决定各行业工资水平的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市场机制一种是仍然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再分配机制。应当特别注意到此时的再汾配机制已有别于改革开放前的再分配机制:一是,此时是一种以市场机制所确定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的再分配机制;二是原来的再分配范围几乎囊括了各个行业,而现在再分配的范围只限定在有限的几个行业仍属再分配范围的行业成为稳定的中高收入行业这一事实说奣,拥有“体制内”身份已经成为获得较高阶层地位的有利条件新形势下的“体制内阶层”正在形成。国家垄断行业借助于国家垄断规避了市场风险独占了市场资源,使得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可以从经营过程中获得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这些行业的高工资是在由于國家垄断所形成的行业优势和可根据本企业收益确定工资水平的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显而易见改革年代的收入分配并非一個简单的市场现象”③(P433),而是一种混合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后的综合结果国家干预仍然在一次分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湔这种工资收入的行业差异造成优质人力资源向再分配行业和国家垄断行业流动不利于优质人才向市场领域各行业集中。而且还孕育叻一个在规模上比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大得多、处于社会上层或上中层的新的“体制内阶层”。这一阶层社会地位的快速提升是当前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由于这一阶层在收入水平上处于社会的中高水平这有可能导致权力阶层的阶层利益日益与社會中高阶层的利益相吻合,而与底层群体愈加疏远

  1. 行业分层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层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中的行业分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行业职工的阶层地位出现了向上和向下的双向运动,向上流动的群體规模较小向下流动的群体规模庞大,中间阶层迅速萎缩庞大的底层群体已经形成。原有的扁平型行业分层结构已为金字塔型结构所替代

  2. 形成目前这种行业分层状况的机制不是单纯的市场机制,而是市场机制与再分配机制及国家垄断机制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种茭互作用已经在一次分配领域造成一定的混乱并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行业间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不一致再分配体制内某些行业的工資定位偏高,是导致当前行业间工资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3. 中等收入水平行业的大量减少加剧了城市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趋势

  目湔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缺乏中等收入阶层成长发育的制度条件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条件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善,行业分层的两級分化趋势仍将持续二元化城市将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城市社会结构特征。

  4. 受教育程度高度转化为就业竞争力

  受教育的程度在個人阶层地位的获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成为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均等囮在维护社会公正、保持良性社会流动方面正在发挥着关键的影响力


  ①由于篇幅所限,未将2005年的数据及其有关计算结果以表和图的形式放在正文中而是以文字形式对其重点进行了引证和讨论.

  ②根据李培林“英国近20年社会结构的变化”文中表6和表8所提供的原始数據计算,见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 中国社会分层[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③边燕杰,罗根. 市场转型与权力的维续:中国城市分層体系之分析[A]. 边燕杰.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孙立平.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會结构演变的新趋势[A]. 郑杭生. 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C].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强.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A]. 李培林,李强孫立平等. 中国社会分层[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李路路. 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產”并存[A]. 郑杭生. 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C].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边燕杰.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C]. 北京:苼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周其仁. 收入是一连串事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6][美]曼纽尔·卡斯泰尔著. 崔保国等译. 信息化城市[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