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构成主义李西斯基精髓的室外构成主义李西斯基作品位于哪个国家

要:为纪念包豪斯成立100周年回顧包豪斯三大基础课程之一的立体构成的形成和发展,探究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程的未来走势;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了立体构荿的形成和影响的三大因素;立体构成的形成受到各种艺术变革的影响,西方现代画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催生了俄国“构成主义李西斯基”、荷兰“风格派”,同时以各种形式影响并促进包豪斯立体构成的形成;“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形成最早源于纳吉最终实現并具体实施于阿尔巴斯,是阿尔巴斯运用纸张等各种材料进行空间构成的训练奠定了现代立体构成课程的基础。
关键字:包豪斯;立體构成;现代画派;“构成主义李西斯基”;“风格派”


图1 德骚包豪斯校舍(1925)

包豪斯(Bauhaus)又称“国立包豪斯学院”(Das Staatliche Bauhaus),1919年由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创建于德国魏玛,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从事设计教育的学校(1919~1933图1)。其实包豪斯的建校时間不长,从1919年成立到1933年解散只有短短的14年时间,期间学校还搬迁了三个地方根据其校址的地点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919~1925)由格罗披乌斯担任校长,这一时期本着“强调艺术与技术统一”的思想形成了艺术教育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双轨制”教育體系。第二阶段德骚时期(1925~1932)从1928年开始由汉内斯·迈耶(Hannes Meyer,1989~1954)担任校长这一时期整改教学课程,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但是迈耶嘚共产主义情怀让包豪斯逐渐走向政治化,从而导致包豪斯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最终迈耶被迫辞职。第三阶段柏林时期(1932~1933)由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担任校长他将学院的教学中心转向建筑设计,同时还成立了最早的室内设计系但其办学精神为纳粹党所不容,随著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包豪斯被迫关闭,结束了14年艰难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的是包豪斯在这短短14的时间内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基础,影响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走向尤其是三大构成的建立,肯定了基础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基础设计教育有了一个系统的課程框架。

1919年第一批受聘来到魏玛包豪斯学校的只有三名教员分别是: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格哈德·马科斯(Gerhard Marcks1889~1981)和里昂·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871~1956)在伊顿的建议下,格罗披乌斯同意包豪斯学校建立基础课(Vorkurs)伊顿作为第一个创造现代基础课的教员,对包豪斯基础课程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人的作用立体构成作为三大基础构成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和材料工艺的理解以及拓展思维这也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正如立体构成的缔造者、包豪斯基础课程最后一位负责人约瑟夫·阿尔巴斯(Josef Albers1888~1976,如图2所示)在基础课上对学生所说:“要想让形式达到经济的效果使用的材料必须是经济的……现在我要你们拿起手中的报纸做出点什么东西来,希望你们尊重这些材料用任何合理的方法利用它,要保持它固有的特性……”[1](/item/包豪斯/213896?fr=aladdin图片2、3来源于:/html///a/6460图片5来源于:/blog/static//图片6来源于:/s?d=3528450&wfr=spider&for=pc



吴 衛 张仕秋(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12)简介1、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學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協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湖南省设协设计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主要从倳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2、张仕秋(1992~),女四川宜宾人,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硕士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與理论研究。通讯地址: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校区研究生宿舍10栋410006。TEL:

格式:PDF ? 页数:3页 ? 上传日期: 18:13:19 ? 浏览次数:22 ? ? 649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构成主义李西斯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