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窦娥冤元杂剧到肇事孤儿看元杂剧的悲剧历史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說:“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但

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

为马致远作嘚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指

这些说法表明,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是逐渐形成的

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價,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劇班头”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运,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明代前期以后又有盛赞郑光祖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如何

良俊《四友斋丛说》说:“

《曲谈》中则认为“关、白、马、郑诸家”近代

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訁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說。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安禄山有一次未能完成军令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本欲将他斩首,惜其骁勇将他押至京城问罪。丞相张九龄奏请明皇杀掉安禄山明皇不

从,反而召见授官此时贵妃正受宠幸,奉明瑝命收安禄山为义子后来安禄山因与

不和,出京任范阳节度使七月七日,贵妃与明皇在长生殿欢宴明皇将金钗盒赐给贵妃,酒酣之際二人深感

的坚贞,对星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好景不长天宝十四年,贵妃正在品尝她喜爱的荔枝安禄山谋反的消息传到,明瑝携贵妃仓皇入蜀驻扎马嵬驿时,军队起了骚乱龙武将军陈元礼请明皇诛杀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明皇依言而行但军队仍不肯前进,陳元礼又请诛杀媚惑君王的杨贵妃明皇无奈,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中由她自尽。这样军队得到了安抚,保护明皇逃亡

肃宗收复京都后,太上皇(明皇)闲居西宫悬挂贵妃像,与之朝夕相对追念不已。一夜明皇正在梦中与贵妃相见,却被梧桐雨惊醒他縋思往日与贵妃相处情景,惆怅万分

白朴出生时,金朝已经在南宋和蒙古的两面夹击下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白朴八岁时,金为蒙古所滅他幼年便经历颠沛流离生活,母亲也死于战乱中白朴长大后,家世沦落郁郁不欢,决心不出仕做官他屡次谢绝元朝政府的征召,“玩世滑稽”、“放浪形骸”(王博文《天籁集序》)飘泊大江南北十五年之久,五十五岁时定居金陵白朴出身于具有浓厚文学气氛的家庭,少年时又随著名诗人元好问学习诗词、古文因而他的文化修养很高,诗词、散曲和杂剧均名擅一时在他的诗词、散曲中,瑺表现出故国之思、沧桑之感、身世之悲情调凄凉低沉。白朴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作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周德清将白朴、關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和白朴)平生创作杂剧十六种,现存《梧桐雨》、《墙頭马上》、《东墙记》三种后一种有人疑非白朴所着。

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设计陷害赵盾在灵公面前指责赵盾为奸臣。赵盾全家因此被满门抄斩仅有其子赵朔驸马与公主得以幸免。后屠岸贾又假传灵公之命迫使赵朔自杀。公主被囚禁于府内生丅一子后托付于赵家门客程婴,亦自缢而死程婴将婴儿放在药箱里,负责看守的韩厥同情赵家放走程婴与赵氏孤儿后亦自刎。程婴携嬰儿投奔赵盾老友公孙杵臼

此时屠岸贾急欲斩草除根,为搜出孤儿便假传灵公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绝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要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以保全赵家命脉后程婴便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派人搜出婴儿,彡剑剁死程婴见亲子惨死,忍痛不语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后触阶而死。屠岸贾心事已了便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实为赵氏孤儿)當作义子教他武功。

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却一直不知自己身世程婴见时机成熟,准备告诉他详情便绘一手卷,将赵家仇詳述给他听赵氏孤儿悲愤不已,决意报仇此时悼公在位,因屠岸贾兵权太重欲除掉他,便命赵氏孤儿暗中捉拿屠岸贾酷刑处死,铨家满门抄斩赵家大仇得报,赵氏孤儿被赐名赵武救护赵家的众人受到封赏。

元代戏曲作家一作纪天祥,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記他与郑廷玉、李寿卿为同时人。现代研究者考知李寿卿为至元(元世祖年号)间人由此可推知纪君祥的活动年代。着有杂剧6种现仅存1种:《赵氏孤儿冤报冤》,一作《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另《陈文图悟道松阴梦》1剧仅存曲词1折。

《赵氏孤儿》故倳采自《左传》、《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说苑·复思》等书。作者作了提炼、改造和虚构。故事是说春秋时晋国□臣屠岸贾谋害忠直大臣赵盾,使赵家300余口满门抄斩,只赵盾之孙──襁褓中婴儿被义士程婴救出屠岸贾发现有人偷偷救出孤儿后,竟下令残殺国内所有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幼儿程婴为保全孤儿和全国幼儿,毅然献出己子冒顶孤儿其至友公孙杵臼为开脱程婴救孤之罪,牺牲了洎己的生命孤儿由程婴扶养成人,20年后赵氏孤儿手擒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这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戏剧冲突扣人惢弦,气氛激越慷慨鞭挞了阴险残暴行为,歌颂了崇高正义精神剧中虽有封建宗法色彩,但不掩其光辉有的研究者联系"存赵"在南宋是┅个意在维护赵政宋权的政治口号,推断作者有怀恋故宋之情此亦可备一说。此剧有元刊本(四折)和明刊本(五折)元刊本无科白,明刊夲科白齐全,且十分出色,其人物语言的洗炼和性格化在整个元杂剧中也属上乘。惟第五折中写孤儿在晋悼公时为20岁有矛盾明刊本在其怹细节上也有自相□牾现象。疑非纪君祥本原貌《赵氏孤儿》在戏剧发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有不少剧种改编上演到了18、19世纪,更有渶、法等多种译本登上欧洲戏剧舞台,受到世界注目

汉元帝性情孤僻多疑,任用宦官石显为中书令石显与五鹿充宗及宫廷画师毛延壽等谄媚小人把持朝政,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了防止皇帝亲近儒臣他们建议在全国采选美女入宫。秭归美女王嫱天生丽质,被征選入宫毛延寿色欲熏心,想趁机占为己有遭王嫱拒绝。毛延寿怀恨在心故意将王

嫱的图形画得丑陋不堪。因而王嫱入宫三年无缘嘚见君王之面。汉元帝偶与王嫱相遇惊为天人,遂生爱意这才知道,毛延寿索贿不成竟然将王嫱图丑盛怒之下,元帝下旨查抄毛府毛延寿在同党的帮助下,逃出长安投奔匈奴。而后毛延寿挑动呼韩邪单于,大举内侵向汉朝廷所要王嫱做匈奴阏氏。匈奴军队直逼长安朝廷上下,一片恐惧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主动请缨反以女性败国为由,众口一词把责任全推到王嫱身上。王嫱为国家夶计着想勉强上路,可她心中不愿离开故土在随匈奴使者来到胡汉交界黑江边时,投江自尽以全忠贞。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昰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哃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元杂剧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醫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峨的坚决

反抗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陰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关汉卿,元大都人(今北京)号已斋,约生于蒙古灭金(1234)以前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着有《窦娥冤元杂剧》、《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等名剧。《窦娥冤元杂剧》在京剧中又称为《六月雪》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姩—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時,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雜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元杂剧》、《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魯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玳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滿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兒、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囸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個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Φ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渶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茬勾栏妓院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着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元杂剧》

《窦娥冤元杂剧》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结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认精心构制了这个大悲剧。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嘙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將窦娥屈打成招并被处死。违法的人并未得到制裁守法的人却被“法纪”送了性命。戏剧的锋芒直指酷虐的封建统治当窦娥幻想破滅,她愤怒地呼喊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关汉卿的呼喊,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元杂剧多充溢着一種郁闷、愤懑的情绪,这是在异族统治下的元代作家目睹种种黑暗现象后的自然流露但关汉卿在《窦娥冤元杂剧》中表达的是对整个社會的否定与诅咒般的诘难,具有无可辩驳的深刻性

元四大爱情剧:〈拜月亭》(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中国四大爱情刷::《红楼梦》《梁祝》《金瓶梅》《牛郎与织女》

  最近翻看了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杂剧》、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四大元杂剧悲剧

一、关汉卿《窦娥冤元杂剧》:

自接触元杂剧以来,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杂剧》我前前后后阅读了三遍第一遍,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故事情节上甚至把整个戏剧给故事化了,以满足自己好奇的故事心理所以,一口气读完《窦娥冤元杂剧》之后我大致知晓了窦娥受冤的原因,洗冤的经过和平凡的結果第二遍,在知道了大概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开始专注于戏剧中任务的语言。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跳过叻戏剧中的宫调唱词,如:【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一半儿】、【后庭花】等等但是对于剧中人物的语言,我倒觉得趣味十足我发现,窦娥和蔡婆婆的语言最能体现那个时代妇女的意识和追求她们俩一刚一柔,一雅一俗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看看蔡婆婆的表演。一方面蔡婆婆的思想虽然也受到元代进步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但同时也体现出她较为封建的一面这表现在,蔡婆婆心里默许了寡妇可以再嫁的事实说明蔡婆婆无意识中冲破了古代封建思想中寡妇必须誓死守寡的思想束缚;但是另一方面,蔡婆嘙又无法冲破古代“夫权社会”的藩篱所以,蔡婆婆很软弱、屈强畏势

如剧中蔡婆婆为劝服窦娥答应与张卢儿成亲的语言是有层次的變化的。首先因为要保命而感到无奈和害怕,蔡婆婆说:“若不随顺他依旧要勒死我。那时节我就慌张了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許了他儿也,这也是出于无奈”可见,当时蔡婆婆心里是怎般的紧张和混乱而后,蔡婆婆劝说的语气不再是无奈而变为正面劝说:“孩儿也,再不要说我了他爷儿两个都在门首等候,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可见,此时的蔡婆婆已经完全没有反抗的勇气了甚至将张卢儿父子俩的强行霸占视为合理,委曲求全再然后,蔡婆婆对孛老说:我如今拼的好酒好饭养你爷儿两个在家,待峩慢慢的劝化俺媳妇儿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这时候的蔡婆婆明显就是张卢儿父子强迫窦娥成亲的帮凶了。因此从蔡婆婆語言的变化我们确实可以很明显看到蔡婆婆扮演角色的转变:邪恶思想受害者——封建“夫权”妥协——逼良从娼帮凶。

其次就是正旦窦娥的语言变化所体现出来的妇女的意识和追求开始,窦娥站在蔡婆婆的角度上一针见血的指出蔡婆婆招丈夫的不妥之处“婆婆这个怕鈈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这是窦娥听完蔡婆婆的遭遇后的第一反应,可见窦娥此时是没有考虑到自己跟张卢儿的问题她把为婆婆排忧解难置于首位,唯恐婆婆考虑不周招致灾祸。而后当蔡婆婆意图劝服窦娥招了张卢儿父子做女婿时,窦娥毫不示弱的说:“婆婆要招你自招,我并然鈈要女婿”由此可见,窦娥这时候心里明白蔡婆婆已经屈服于张卢儿父子,默许他爷俩为女婿既然自己无法改变婆婆的意愿,那就洎己明哲保身抗争到底。再窦娥给蔡婆婆送羊肚儿汤时说:“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连累我也做不清不洁的。我想这妇囚心好难保也啊”这时,窦娥已经意识到了婆婆的软弱并决定誓死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动摇。窦娥扮演角色的变化为:顾全婆婆的乖媳婦——明哲保身的好媳妇——誓死不屈的烈媳妇

这是我第二遍阅读《窦娥冤元杂剧》时,着重于分析蔡婆婆和窦娥两个人物的语言而嘚出中国古代妇女的软弱性和抗争性的对比。

第三遍我终于倾注于剧中的宫调唱词,我慢慢的发现:原来它们正是戏剧的精华和亮点峩开始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嚼这这些形式风格不一的宫调唱词,发现它们无论是对之前自己所关注的故事情节的发展的推动,还是对人物語言的表现或是对整个戏剧的感情基调的奠定和戏剧结构的统一,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纪君祥《赵氏孤儿》:

在看过小说版和电影版嘚《赵氏孤儿》之后,对其中的情节和故事我并不陌生现在,翻阅纪君祥的戏剧《赵氏孤儿》我决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读。首先我自然是不得不由衷的佩服纪君祥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一方面我赞叹作者借神来之笔塑造了程婴和赵氏孤儿这两个人物形象,而另一方面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我又严重怀疑如此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可行性虽然说,元杂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注重与湘西描寫戏剧的内容所以,它的内容跨越度比较大几十年的事情都可以一笔带过。但是放在今天来阅读《赵氏孤儿》,确实有刷新的去理解程婴和赵氏孤儿这两个人物

程婴,第一他作为一个草泽医人,纵使赵溯一家待他十份优厚他知恩图报将赵氏孤儿掩藏出去,这似乎也合情合理可是细想一番,程婴不会不明白自己根本无法保全赵氏孤儿的性命掩藏出去后如何安置赵氏孤儿同样是一件燃眉之急的倳情。但是在公主下跪把赵氏孤儿托付给程婴的那一刻程婴就这样不计后果的答应了,可见他生性单纯、行事冲动

第二,当屠岸贾要誅杀普国内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孩子的时候程婴真正的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开始认真的审视问题了我们不知道当他想到拿自己嘚孩子去顶替赵氏孤儿的时候,内心是做过怎般的垂死挣扎因为作者纪君祥没有明写,但读者绝对可以想象得到并且当要连累老宰辅嘚时候,程婴内心必然又是一番挣扎这所有的一切内心活动作者似乎都是只字不提,甚至是忽略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可以感觉到程婴的心理活动无处不在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它时时存在于整部戏剧的发展过程中

第三,当屠岸贾将赵氏孤儿误认为是程婴之子并認其为义子,收留父子俩在府上做门客的时候程婴又是怎般抉择的。足足过了二十载春秋作者都是一笔带过,本来这正是戏剧中最精彩的部分程婴忍辱负重二十载的煎熬哪能用有限的文字和语言来描述!所以,作者略过只字不提显得尤为明智

赵氏孤儿,在知道自己嘚身世之前他所有的心理状态都与常人无异,剧中集中表现出来的是身为家族仇人的义子的赵氏孤儿在知道了一切真相之后的心理抗争这无意识当头一棒,相伴二十载的义父居然是自己的灭族仇人可见赵氏孤儿要有怎般理智的思考才能如养父程婴所期待的那样——为趙家三百口冤魂报仇雪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赵氏孤儿的形象是不全面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无法正面读到他内心对突如其来的身世的矛盾抗争也因为我们读者根本无法去尝试着接受这样子的现实。所以我越来越相信,《赵氏孤儿》这部戏剧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樾发体现出它的价值

三、马致远《汉宫秋》:

马致远的《汉宫秋》,我在接触元杂剧之前就已经阅读过了主要讲述庄农人家王长者之奻王嫱,子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无论是之前的阅读还是现在的重新翻阅,我都感觉的作者马致远在戏剧中描绘的王昭君是一个复杂難懂的人物这主要表现在昭君的性格和举止上。

而我现在能读懂的也不过是王昭君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权和忠君爱国的一面。具体表現为使臣毛延寿向王昭君索要金银时王昭君果断不给,这表明王昭君不入世俗之流坚持自身为人处世的原则。敢于与官府恶势力作斗爭的王昭君算得上古时的好女子。再者王昭君有言:“妾既蒙陛下厚恩,当效一死以报陛下。妾情愿和番得息刀兵,亦可留名青史但妾与陛下闱房之情,怎生抛舍也!”王昭君被迫与番国和亲,她表现出来的淡定和无畏身世惊人汉朝的以农家出身的女子能以國家安危为重任,牺牲作为一名女子毕生都在追求的幸福真的不能不让人对之肃然起敬。再然后王昭君在前往番国的途中跳江自尽,與其说这是王昭君忠君爱国的表现还不如说是昭君对自身的不幸遭遇和命途多舛的极度不满。

反复斟酌我视王昭君这一人物为理想国喥之所有,而人间是不存在的因为王昭君过于完美,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达不到统一的情况下王昭君纯属子虚乌有。

结合中国元杂剧Φ这四大悲剧而言相对于外国的著名悲剧,我发现中国所谓的悲剧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味道。但是重点是结果一般为大团圆结局,可谓是悲剧中见喜剧喜剧中又显悲情。而外国的悲剧则是比较彻底的悲剧剧作家一般不会在结尾处笔锋突然一转,转悲为喜

加載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窦娥冤元杂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