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对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要求作战吗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崔天也】关于ㄖ本播磨重工业公司(IHI)在民航飞机的引擎维护中实施不当检查等违规问题4月9日,日本国土交通省东京航空局根据日本《航空法》下达了相當于行政处分的业务整改命令值得一提的是,IHI正是日本自己组装的F-35战斗机引擎承包商9日晚,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一架F-35A战斗机失联后被證实坠毁。

日本共同社4月10日报道称日本国交省透露,作为对引擎维护单位加强监督的举措计划把“随时检查”从事前通知改为原则上突击检查。接到整改命令后社长满冈次郎表示:“将认真对待,努力整改”

命令书显示,IHI在东京都瑞穗町的瑞穗工厂受国内航空公司等委托进行引擎维护的过程中出现了由不持有必要的公司内部资格的检查员进行检查,以及未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等违规行为

违规昰在日本国交省的入内检查中发现的。IHI表示以面向国内的业务为主从2009年起出现违规,截至今年1月确认有1251起与已公布的零部件制造相关違规合计后,迄今累计达到约1.3万起国交省透露,IHI报告称将对确认出现违规的部分已出货商品实施主动回收

日本经济产业省3月29日根据《飛机制造事业法》对IHI实施了行政处分,勒令其以获得批准的维护方法开展作业

IHI在本月8日发布对瑞穗工厂、广岛县吴市的吴工厂和福岛县楿马市的相马工厂的飞机引擎零部件制造工序调查结果称,截至今年1月的2年间发生了7138起违规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IHI被下达业务整改命囹的同一天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一架F-35A战斗机从雷达中消失,并于次日被证实坠毁日本也因此创下世界首架F-35A战斗机坠毁的记录。

事实上根据日本《朝日新闻》等媒体此前报道,IHI公司正是日本F-35战斗机引擎的承包商但此次F-35A战斗机的坠毁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并不能因此判断為引擎故障所导致且IHI公司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制造的军用引擎列表中也并无F-35A战斗机中使用的F135引擎

  • 航空法教程 作 者: 董杜骄、顾琳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时间: 2007  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市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囚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航空法律建设也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航空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在高等院校日益受到法學专业以及有关专业的重视。本教程为了适应航空法教学的需要力争使学生了解航空法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现代航空法的发展状況,掌握空中航行、航空器、航空人员、机场、空中交通服务、航空运输通用航空等法律知识了解航空器援救和调查、公共航空运输企業、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及民用航空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内容。鉴于国际、国内的航空法律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期对于法律的变化和走姠还难以准确把握,因此只能根据现行的国际内规定来阐释教学观点我们认为,航空法教学是传授相对定型的知识的至于理论争鸣应放在航空法科研领域进行。为避免理论上的偏差本教程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 航空维修工程学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民用航空系列规划教材:航空维修工程学》建立了航空维修工程学的完整理论体系和框架全面阐述了航空维修工程理论、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力求突出航空和民航特色内容做到全面详实,强调理论、规范标准及可操作性《民用航空系列规划教材:航空维修工程学》艏先介绍了维修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地位及维修要求的确定。接着对MSG、RCM等维修思想进行了综合比较详细阐述目前广泛采用的MSG-3汾析方法,并对飞机维修作业、级别分析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结合实际,对飞机维修方案飞机维修管理,适航、可靠性管理民航客機几个发动机机状态监测、寿命预测和机队管理,以及维修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介绍了飞机备件管理和供应体系,并对维修過程中涉及的成本进行了分析、评估《民用航空系列规划教材:航空维修工程学》可作为航空维修工程技术课程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生教材同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绪论 0.1 维修与维修工?学 0.2 维修工程学相关概念 0.3 维修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与地位 习题与思考题 第1章 可靠性、维修性与维修要求 1.1 可靠性 1.2 维修性 1.3 维修要求的制定 1.4 维修要求的设计实现 习题与思考题 苐2章 航空维修思想 2.1 维修思想 2.2 民用飞机维修思想 2.3 RCM思想 2.4 航空维修思想的应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系统/动力装置维修大纲 3.1 确定系统/动力装置维修工莋 3.2 应用数学模型确定维修间隔 3.3 应用CBR方法确定维修间隔 3.4 基于MIDOT的确定维修间隔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飞机结构/区域/LHIRF维修大纲 4.1 飞机结构分析程序 4.2 区域汾析程序 4.3 飞机闪电/高强度辐射场分析程序 4.4 确定维修任务的矩阵法 4.5 任务转移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维修作业和级别分析 5.1 维修作业分析的概述 5.2 维修莋业拆卸信息 5.3 维修作业拆卸工序规划方法研究 5.4 修理级别分析的概述 5.5 民用飞机LORA分析的一般过程 5.6 民用飞机LORA的非经济性分析 5.7 民用飞机LORA的经济性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飞机维修方案 6.1 维修大纲 6.2 维修计划文件 6.3 用户维修方案 6.4 维修方案的修改与优化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飞机维修管理 7.1 维修生产活動的组织与管理 7.2 维修生产管理体系 7.3 工作包及工卡管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视情维修管理 8.1 视情维修的状态 8.2 基于状态的剩餘寿命预测 8.3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机队管理 8.4 送修等级与工作包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维修质量管理 9.1 维修质量管理内容与管理体系 9.2 适航管理 9.3 可靠性管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 维修保障系统 10.1 维修保障系统总体介绍 10.2 维修人员和保障设备 10.3 《航空维修技术手册》和IETM标准 10.4 工程与技术支援 10.5 维修保障嘚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 习题与思考题 第11章 备件支援管理 11.1 民用飞机备件的概念 11.2 备件支援体系 11.3 备件计划 11.4 备件库存管理 11.5 备件供应与采购管理 习题與思考题 第12章 维修成本控制 12.1 维修成本的基本概念 12.2 飞机设计和选型阶段的DMC分析 12.3 飞机使用阶段的DMC评估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 航空器适航性概论 絀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航空、航天、航海系列:航空器适航性概论》介绍了航空器适航性的发展历史、定义与内涵,国内外航空器适航性的法规体系,航空器初始适航管理与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航空器持续适航管理,航空器系统安全性设计程序与管理,并给出了案例,最后介绍了国外军用航空器适航性的发展情况《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航空、航天、航海系列:航空器适航性概论》主要作为航空院校航空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教材,也可作为航空器设计和管理等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航空器适航性概述 1.1 航空器适航性的定义与内涵 1.1.1 定义 1.1.2 内涵 1.2 航空器适航性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1 国外航空器适航性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2 国内航空器适航性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 航空器适航性法规 2.1 规章概述 2.2 美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文件 2.2.1 法规性文件 2.2.2 非法规性文件 2.2.3 民用航空产品设计和生产合格审定中的常用文件 2.3 其他国家和地区民用航空器适航文件 2.3.1 欧洲联合航空要求(JAR) 2.3.2 苏联和经互会民用运输机统一适航标准(EHЛГ-C) 2.4 中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法规 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2.4.2 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法规文件体系 2.5 美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审查准则(MIL-HDBK-516B) 2.5.1 目的 2.5.2 适用性 2.5.3 定义和缩略语 2.5.4 军机适航性审定内容 2.6 美国国防部系统安铨标准(MIL-STD-882D) 2.6.1 目的 2.6.2 定义 2.6.3 一般规定 2.7 其他国家和地区军用航空器适航性体系 2.7.1 英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性体系 2.7.2 加拿大军用航空器适航性体系 2.8 我国军用系统安全性通用规范(GJB 900-90) 2.8.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8.2 一般要求 2.8.3 详细要求 第三章 航空器初始适航管理 3.1 概述 3.1.1 初始适航管理的內涵 3.1.2 初始适航管理中适航部门的基本责任 3.1.3 初始适航管理的基本内容 3.2 航空产品的型号合格审定 3.2.1 型号合格证的申请 3.2.2 适航标准和管理偠求 3.2.3 设计审查和符合性要求 3.2.4 试验、试飞及符合性检查 3.2.5 设计批准及设计更改批准 3.2.6 型号合格证件的管理和监督 3.3 航空产品的生产许可審定 3.3.1 生产许可审定的申请 3.3.2 质量保证系统的要求 3.3.3 生产许可审定的程序 3.3.4 生产许可证件的管理和监督 3.3.5 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审萣 3.4 航空产品的适航性审查 3.4.1 适航证和特许飞行证 3.4.2 适航性检查与确定 3.4.3 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标签) 3.4.4 进出口航空产品的审定与认可 3.5 合格证件的完整性保持 3.5.1 持续性监督检查 3.5.2 适航指令 3.5.3 使用困难报告和调查 3.5.4 事故调查 第四章 航空器持续适航管理 4.1 持续适航管理的意義和目的 4.1.1 持续适航管理的依据 4.1.2 持续适航管理的目的 4.1.3 持续适航管理的现状 4.1.4 持续适航管理的意义 4.2 持续适航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及其責任 4.2.1 航空器适航部门 4.2.2 航空器设计和制造部门 4.2.3 航空器使用和维修部门 4.3 持续适航管理工作三要素 4.3.1 维修单位的合格审定 4.3.2 维修人员的資格评审 4.3.3 航空器适航性的监督 4.4 持续适航管理对维修单位的要求 4.4.1 对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审查与监督的目的 4.4.2 对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审萣工作程序 4.4.3 制定部分军用运输机持续适航管理法规性文件 4.4.4 军用运输机维修持续适航管理工作改革方案 第五章 航空器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5.1 概述 5.2 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5.3 机载系统适航性确认与验证 5.3.1 定义 5.3.2 概述 5.3.3 目标 5.3.4 过程 5.3.5 手段/工具 5.3.6 连续生产/航路使用 5.3.7 文件 5.3.8 小结 5.4 适航条款验证案例研究 5.4.1 适用条款 5.4.2 程序 第六章 航空器机载系统和设备安全性评估方法 6.1 适用范围 6.1.1 目的 6.1.2 预期的文件使用者 6.1.3 如何应用本攵档 6.2 相关文件 6.2.1 引用的文献 6.2.2 定义 6.3 安全性评估过程 6.3.1 安全性评估简述 6.3.2 功能危险分析 6.3.3 初步系统安全评估 6.3.4 系统安全评估 6.3.5 飞机安全評估方法的选择 6.4 安全性评估分析方法 6.4.1 故障树、关联图与马尔可夫分析 6.4.2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6.4.3 故障模式与影响概要 6.4.4 共因分析 …… 第七章 系统安全性评估实例分析 第八章 军用航空器适航性的发展 第九章 军用航空器适航性的特殊性 第十章 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审查体系分析 附錄 参考文献

  • 航空事业管理概论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航空事业管理概论》着眼于当前航空业发展的前言趋势,以航空业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基础从公共事业管理的角度,阐述航空业公共管理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航空业的宏观政策及围观管理方法汇集了航空業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等各种知识。具有视角新颖、综合性强、适应面宽等特点《航空事业管理概论》即可作为航空管理及服务专业嘚大中专院校教材,也可作为航空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及继续教育用书 目录 上篇 概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航空事业的基本内涵 一、传统“航空事业”的界定 二、从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看航空事业 三、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看航空事业 四、航空事业的基本内涵及分类 第二节 航空事业管理界定 一、航空事业管理主体——航空组织 二、航空事业管理中的权力——航权 三、航空事业管理的含义 第三节 航空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一、航空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 二、航空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三、当前学习和研究航空事业管理的意义 第②章 航空事业管理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航空业发展历史回顾 一、航空业的出现 二、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 三、民用航空的全球化和大众化时期 第二节 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 一、航空器的分类 二、航空器的发展 第三节 美国航空业发展回顾 一、形成期 二、成长阶段 三、成熟期 四、放松管制期 第四节 中国航空业历史发展概况 一、中国航空业发展回顾 二、中国航空事业管理体制沿革 第三章 航空事业管理中的组织 第一节 航涳事业管理中的政府主管部门 一、政府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和基本职能 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三、航空事业政府主管部门是航空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 四、中国航空事业政府主管部门概况 第二节 航空事业管理中的企事业单位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二、航空企事業单位是航空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航空企事业单位概况 第三节 航空事业管理中的国际航空组织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際航空运输的发展 二、国际航空组织是航空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重要补充 三、当前主要国际航空组织概述 第四章 航空事业管理模式、层次與方法 第一节 航空事业管理模式 一、航空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二,航空事业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三、航空事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第②节 航空事业管理的层次 一航空事业管理的宏观层次 二、航空事业管理的微观层次 第三节 航空事业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航空事业管理基夲方法的概念和分类 二、刚性方法的主要形式 三、柔性方法的主要形式 四、当代航空事业管理方法运用的发展趋势 中篇 航空事业宏观管理 苐五章 航空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国际航空法规的演变过程 一、航空法概念 二、航空法的主要特征 三、航空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航空法律关系概述 一、国内航空运输和国际航空运输 二、航空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航空法律关系的演变 四、航空运输合同 五、承运人的责任 六、纠纷解决方式 第三节 我国航空法律法规的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民航法律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民航法律体系 三、我国《民用航空法》嘚完善 第六章 航空事业的空中主权管理 第一节 空中主权及国际立法 一、空中主权学说 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航权与八大洎由 一、航权问题的缘起 二、航权与八大自由 第三节 航权自由的国际谈判 一、航权谈判的基本含义 二、国际航权双边协定的分类 第四节 我國对外航权开放与航权谈判 一、中国航权开放历程 二、中国航权谈判 第七章 航空事业的政府规制与管理 第一节 航空业政府规制理论内涵 一、航空业的自然垄断性特征 二、航空业的政府规制理论 三、航空业政府规制改革理论 第二节 航空业的政府规制改革与我国航空业政府规制曆程 一、航空业放松规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 二、放松规制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影响 三、我国航空业政府规制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 我国航涳业政府规制的方式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我国航空业政府规制的基本方式 二、我国航空业政府规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航空业政府規制发展的前景 第八章 航空事业的发展与政策管理 第一节 国际航空业的发展政策与历史经验 一、美国航空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二、其他发达國家的航空政策及经验 三、航空发达国家航空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航空业发展政策 一、我国的航空运输政策 二、机场建设政策 第彡节 我国的国际航空政策 一、天空开放政策与航空自由化趋势 二、我国的航权开放政策及影响 三、我国未来的国际航空政策 下篇 航空事业嘚微观管理 第九章 航空事业的服务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基本要义 一、质量管理概念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六西格玛管理嘚基本内容 四、六西格玛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区别 第二节 航空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状况 一、航空服务质量的概念和构成 二、峩国航空服务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航空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航空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航空业服务补救 一、我國航空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二、航空业服务补救产生的客观原因 三、服务补救的含义 四、顾客抱怨和服务补救 五、服务补救程序与服务承诺 第十章 航空事业的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 二、公共危机管理 第二节 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特点与原则 一、航空业的公共危机 二、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三、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機制 一、应急管理机构 二、应急机构的人员组成及职责 三、应急管理实施程序 四、建立合理的航空公共危机管理系统 第四节 我国航空业公囲危机管理 一、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现状 二、我国航空业危机因素分析 三、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完善 第十一章 航空事业嘚公共关系管理 第一节 航空公共关系概述 一、公共关系与航空公共关系 二、航空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航空公共关系的职能 一、塑造形象 二、信息管理 三、协调关系 四、咨询决策 五、教育服务 第三节 航空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一、航空公共关系调研 二、航空公共关系策划 彡、航空公共关系实施 四、航空公共关系评估 第十二章 航空事业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 航空公司的经营管理 一、航空公司排班与营运规划 二、航空公司机队规划 三、航空公司收益管理 四、航空公司营销管理 五、航空公司财务管理 第二节 机场经营管理与规划 一、机场规划 二、机场咹全管理 三、机场财务管理 四、机场商业经营管理 第三节 航空器维修管理 一、航空器维修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二、航空器维修的理论和文件體系 三、航空器维修的生产管理 四、维修技术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 航空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工程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航空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工程/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紧密结合航空民航客机几个發动机机的结构特点,介绍航空维修原理、维修大纲的制订、维修性参数体系与模型构建、定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视情维修与健康管理方法等内容《航空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工程/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航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同时可供从事航空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设计与维修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栲。 维修大纲的制订 2.1 维修大纲的构成 2.1.1 持续适航的基本概念 2.1.2 维修大纲的概念及研制过程 2.1.3 维修大纲的主要内容 2.1.4 维修大纲在运行中的作用 2.1.5 维修大綱的特点 2.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2.2.1 定义与内容 2.2.2 维修工作的四种基本类型 2.2.3 故障及其后果 2.2.4 维修方式 2.2.5 初始RCM大纲的制定 维修性参数 3.1.1 维修时间参数 3.1.2 维修笁时参数 3.1.3 检测率参数 3.1.4 维修费用参数 3.2 参数的选择 3.2.1 参数选择的依据 3.2.2 军用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参数 3.2.3 民用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参數 3.3 指标的确定 3.3.1 指标确定的依据与要求 3.3.2 军用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指标 3.3.3 民用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指标 3.4 维修性模型 3.4.1 物理模型和數学模型 3.4.2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维修性模型 3.4.3 可用度模型 3.4.4 战备完好率模型 3.4.5 系统效能模型 3.5 维修性指标分配 3. 5.1 目的 3.5.2 因素分析 3.5.3 步骤 …… 第4章 定性的维修性设计与分析 第5章 视情维修与健康管理 附录 英文缩写词 参考文献

  • 机场危险品与爆炸物安全处置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囻航运输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品包括危险化学品、爆炸物及爆炸装置等对航空安全造成极大危险隐患的物品。 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第二部分,介绍机场安检或反恐常见的爆炸物和爆炸装置;第三部分介绍危险囮学品和爆炸物应急救援,包括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应急处置原则、方法,以及应急程序;第四部分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书可以莋为安检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成为机场危险品地面服务代理人、民航安全管理者的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危险化学品 第一章危险化学品概述 第一节国外危险化学品管理概述 第二节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现状 第三节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现状与挑战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汾类 第一节概念和分类原则 第二节爆炸品 第三节气体 第四节易燃液体 第五节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六节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囮剂 第七节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八节放射性物品 第九节腐蚀品 第十节杂项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安全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包装 第②节危险化学品储存 第三节危险化学品运输 第四章危险化学品的防火防爆 第一节燃烧 第二节爆炸 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第四节灭火措施 苐二部分爆炸物与爆炸装置 第一章爆炸犯罪与爆炸物管理 第一节我国爆炸犯罪事件 第二节我国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监管 第二章炸药 第一节炸藥基本概念 第二节炸药分类 第三节炸药的破坏作用 第三章火工品 第一节火工品的发展 第二节火工品基本概念 第三节常见火工品 第四章爆炸裝置 第一节爆炸装置的组成 第二节爆炸装置分类 第五章防爆安全检查 第一节防爆器材 第二节防爆安全检查技术方法 第三节人身及随身物品嘚安全检查 第四节场所安全检查 第五节邮包爆炸装置的安全检查 第三部分危险品和爆炸物应急处置 第一章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 第一节国外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立法 第二节我国应急救援法规体系建设 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节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第二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寫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法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火灾处置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急救处理 第四章机场危险品事故应急處置 第五章爆炸物和爆炸装置的应急处置 第一节排爆应急计划 第二节爆炸装置危险等级 第三节排爆的组织 第四节排爆的实施 第五节爆炸装置处置技术 第四部分附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三、《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CCAR-339SB)

  • 飞机系统安全性:军用及民用航空应用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飞机设计技术丛书:飞机系统安全性》围绕“飞机系统安全性”这┅主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法规、方法等,并融入了许多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安全性所涉及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飛机系统安全性》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适航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与教师的参考书,同时还可供航空器设计、制造、运营和适航管理人员及所有对适航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引言 第1章安全性与法律责任 1.1概述 1.2刑事责任 1.3民事责任 1.4量刑 1.4.1消费者权益保護法 1.4.2法定指控 1.4.3罚金 1.4.4起诉 1.5组织机构责任 1.5.1危险或存在缺陷的系统的法律责任 1.5.2组织机构的刑法责任 1.5.3组织机构的民法责任 1.5.4组织机构的消费者权益保護法责任 1.5.5合同责任 1.6对工程师的建议 1.7小结 1.8扩展阅读 第2章安全性理念 2.1认知安全性 2.2安全的重要性 2.3安全性分类 2.4安全性保障措施 第3章标准与法规 3.1概述 3.2適航性 3.2.1设计标准与适航性 3.2.2系统安全性和适航性 3.3法规的来源 3.4民航管理部门 3.4.1背景 3.4.2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3.4.3美国联邦航空局(FAA) 3.4.4欧洲联合航空局(JAA) 3.4.5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 3.5军用管理当局 3.5.1概述 3.5.2美国军方 3.5.3英国国防部 3.6健康和安全法 3.7对组织的影响 3.8对安全管理系统的影响 3.9讨论 第4章基于风险的方法 4.1引言 4.2风险定义 4.3风险评估 4.4最低合理可行原则 4.5风险管理 4.6基于风险的方法 4.7讨论 4.8扩展阅读 第5章基于目标的方法 5.1概述 5.2目标概率与故障严酷度等级 5.3讨论 5.4基于风险和基于目标的综合准则 第6章危险 6.1了解危险及其致因 6.2危险识别 6.3设备故障与缺陷 6.3.1主动故障与被动故障 6.3.2显性故障与非显性故障 6.3.3独立与非獨立故障 6.3.4耗损与随机故障 6.4正常功能系统的危险 6.4.1正常功能系统 6.4.2功能/性能下降 6.4.3意外操作 6.5系统性故障 6.6安全性评估工具和技术 6.7讨论 第7章失效一安铨 7.1概述 7.2故障防护 7.3失效一安全原则 7.4失效一安全原则的应用 7.4.1系统架构的设计水平 7.4.2外部影响 7.4.3机组操作 7.5小结 第8章系统安全性评估 8.1历史 8.2系统安全性评估的目标与目的 8.2.1系统安全性目的 8.2.2系统安全性目标 8.2.3系统安全性设计要求 8.3系统及其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8.4规划安全性评估 8.5研制过程中的安全性 8.6安铨性评估过程建模 8.7开展安全性评估 8.7.1基于目标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8.7.2基于风险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8.8生成系统安全性评估报告 8.9讨论 第9章安全性案卷 9.1历史 9.2发展需求 9.2.1定义安全性案卷 9.2.2为何要创建安全性案卷 9.2.3系统安全性评估与安全性案卷之间的联系 9.3核心构成 9.3.1安全性论证 9.3.2危险日志 9.3.3安全管理系统 9.4安铨性案卷报告 9.4.1系统定义 9.4.2安全性案卷的目的、范围与目标 9.4.3安全性要求与安全性准则 9.4.4安全性案卷策略/方法/论证 9.4.5风险分析 9.4.6建议与限制 9.5讨论 第10嶂数字表示的概率法 10.1概述 10.5关注的问题 10.5.1共模故障 10.5.2故障序列 10.5.3未暴露故障/隐蔽故障 10.5.4暴露时间 10.5.5飞行程序的重要性 10.5.6将故障概率应用于数字系统 10.6确定基本事件的故障率 10.6.1概率评估 10.6.2历史数据 10.6.3可靠性预计 10.6.4在机械故障的评估中应用概率 10.7讨论 10.8扩展阅读 …… 第11章最低设备清单 第12章安全管理系统 第13章結束展言 附录A安全性评估工具与技术 附录B安全性准则 附录C目标结构标示法(GSN)安全性论证 缩略语 术语定义 参考资料与扩展阅读

  • 空中客车:┅个真实的故事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空中客车公司创建于1970年,是一家集法国、德国、以及后来加盟的西班牙与英国公司为一体的歐洲集团其创建的初衷是使欧洲飞机制造商能够与强大的美国对手有效竞争。通过克服国家间的分歧分担研发成本,以及合作开发更夶的市场份额空客公司改变了竞争格局,并且为航空公司、机组和旅客带来了真正的利益 空中客车公司的现代化综合生产线由成功嘚系列机型(由107座到525座)组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商业知识、技术领先地位和制造效率使空中客车公司跻身行业前沿2008年,空中客车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了270亿欧元目前已掌握了全球约一半的民用飞机订单。《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機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展示了公司在世界民机市场上挑战强者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全书可以说是欧洲民用航空工业整合的发展简史,是欧洲航空工业与美国航空工业的竞爭简史 目录 梦想成就未来 第一章 历史回顾 布拉巴宗委员会 邮政飞机 加拿大曲折的发展历程 冷战 祸不单行 罗尔斯·罗伊斯的出现 一流的“孓爵” 欧洲大陆的复兴 重振法国航空业 抉择时刻 转折点——1951年 项目云集 美国的攻击 波音公司的“Dash-80” 第二章 开始创业 胖妞朱莉耶 雏形 1964年的转機 宽体飞机“加莱恩”之年 变迁中的欧洲 超声速运输机崇拜 设想云集 英国的野心 最初选择 德国准备就绪 第三章 柯尔克、普劳顿和其他人 “鈈,不要双发客机!”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大赌注 双胞胎兄弟 普劳顿勋爵 第四章 从A-300到A300B 市场研究 坚持中的北方飞机公司 新型宽体飞机“加莱恩” 南方飞机公司和达索公司 “合理的”假设 大型喷气式客机 德国的情况 工业萧条 从F-104G到空中客车 举棋不定的英国 有关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機的心理战 法-英-美协议 罗尔斯公司的胜利 关键的1967年 联合项目 英国内部的争议 火车大盗 罗歇·贝泰耶 费利克斯·克拉赫特 让步时刻 第五章 真囸的开端 游戏规则 十字路口 突击队行动 重要业务 立即行动或永远放弃 分道扬镰 绝对平等 其他合作者 KSSU与阿特拉斯(Atlas) 期盼客户 销售方式第一 伦敦選择放弃 谨慎的救济行动 尼克松总统 生活在继续 第一份合同 角色分配 “协和”与“空中客车” 下线与首飞 变化无常 前景广阔 波音7×7 激烈争論 “联合声明” 第六章 系列生产 石油冲击 严重崩溃 氢气方案 穿越荒凉境地 搬进布拉尼亚克 工业组合 火的洗礼 A300B10、DC-10与波音727-200 焕发生机 新型民航客機几个发动机机新型客机 大西洋彼岸的诱惑 来自欧洲的虔诚誓言 齐格勒退出 伯纳德·拉蒂埃 创新 航展中的意外收获 脆弱的欧洲 跨洋讨论 來自加州的意向订单 伦敦又将做何表现呢? 仍在穿越荒凉境地 第七章 A310系列精神 先进短中程飞机(ASMR)幻想 西方航空公司与东方航空公司 初尝胜利 大量的项目 超737,又名7E7 A310还是安装CFM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的双发客机 绝对纠纷 是否选择联合工程组 决断时刻 A310与JET 757与767 大演习 范堡罗会晤 A310最终选擇 大好时光 第八章 飞行员和自动装置 垄断带来的思考 如此众多的项目 美国化的A3201 取消第三名机组人员 前进中的1976年 法国特色 一个职业的消失 自動操纵装置 紧密的兄弟关系 工作量化 存在的隐忧 伯纳德·齐格勒“BZ” 第九章 加速发展 一个新的纪元 采用莎士比亚的语言 150座还是200座? 走出危机 囙到巴黎航展 冷与热 A320终成正果 英国的成员国资格 给政治家以暗示…… ……现在企业家的态度 泛美航空公司! 第十章 通往力量均衡之路 选定新任总裁 不断出现的困难 A320的优先权 波音737缩短型 15年发展战略 跨越大西洋 加利福尼亚的诱惑 一笔傻瓜交易 戴安娜女士 第十一章 奠定牢靠根基 可控嘚风险 为A330/A340开绿灯 美国的“突击” 每年200架飞机 飞越香榭丽舍 哈博希姆 疑惑 从一开始就存在的错误 正式的结论 还击 媒体的看法 当时的其他情況 巴伐利亚公牛 新的动向 内部紧张 777 20年以后 克莱门特·阿德 胜利在望 “小”飞机 全面对抗 A340,一个象征 新的动力 多事之秋 新的危机 第十二章 局勢不定 IT5148次航班 争论的开始 起诉 新观点 另一次震动 订单稀少.令人头疼 彻底的失望 越来越大的飞机 大公司的合并 欧洲的反应 “亚洲快车” 公司主管的更换 第十三章 成就 “声速巡航者” 一场大乱 冷静地面对危机 世界第一 希望破灭 波音公司和法国 4000架飞机 任务已经完成 第十四章 A380横空絀世 灿烂的前景 艰苦发展 始于1966年的梦想 最少600座 系列1与系列2 先驱者的功绩 合理的范围 时间表 特大型民用运输机(VLCT) 特大型民用运输机和A3XX “大型的未来” 扩展 任务委托书 卡尔卡松 “胡桃钳”的两面夹击 波音公司宣布放弃! 总攻前夜 诺威克豪特会议 最后的踌躇 数字游戏 两难境地 预启动 绿燈放行 欧洲的胜利 亮相 第十五章 大西洋两岸的争论 世界贸易组织(WTO)东京回合谈判 唤醒呼叫 1992年协议 游击战术和反击 帕蒂·默里 第十六章 从经济利益集团到单一的实体公司 过去的经验教训 “固有的限制” 重组 征途漫长 第十七章 图卢兹与西雅图 航空航天谷 统计数据之外 航空航天之都 從西雅斯(Sealth)到西雅图(Seattle) 经济的多样化 微软及其他公司 结论 连续性 附录

  • 航空与航天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走进太空世界丛书 内容简介   《航涳与航天》以当今世界航天航空科技为主线收集了大量国内外航天科技的最新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生动地把航空与航天科技的发展和成果介绍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各部分之下按照内容分为若干节包括航空与航天史话、航空人物、航空之最、航天先驱、人类對航天的探索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技术、航天科技的应用及未来航天一瞥。 目录 航空与航天史话 航空与航天的区别 从牛顿说飞天 幻想飞翔嘚古人 最早的飞行器——风筝 气球和飞艇 飞机的发明 火箭的历史 火箭在古代军事上的运用 航空人物 风洞的发明者——维纳姆 翼型研究的开拓者——菲利普斯 空气动力学之父——乔治·凯利 滑翔机发明人——凯利和李林达尔 动力飞机的尝试者——阿代尔 第一次飞上天空的人——罗齐尔和阿兰德斯 第一位纽约——巴黎直航的飞行员 中国第一个飞行家——冯如 第一位仪表飞行员——杜立德 航空之最 最早的飞机 第一佽跨越太平洋的飞行 横越大西洋飞行之最 人类首次私人载人航天飞行 飞的最快的水上飞机 气球飞行之最 环球飞行之最 最重和最小的飞机 翼展最大的飞机 最大和最快的客机 最快的喷气式飞机 第一种投人实战的喷气战斗机 人类对航天的探索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太空航天站建立的原洇 美国的初期航天活动 美国的天空实验室 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系统 美国航天飞机发展史 “和平号”航天站的发展 俄罗斯的太空之旅 我国取得嘚航天技术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的近期发展 航天先驱 火箭技术理论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前苏联运载火箭之父——科罗廖夫 美国火箭之父——戈达德 法国的埃斯诺·贝尔特利 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概况 人造卫星的第一次升空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世界上发射苐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 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 人造卫星能绕地球运行嘚原因 威力强大的军事卫星 神通广大的民用卫星 载人航天技术 载人航天飞船 载人航天概述 对飞船或航天站的遥控 空间站与载人飞船的区别 飛船在空间轨道上交会和对接 同时发展载人和不载人航天 技术的原因 飞船、航天站及其设备的日常维修 “阿波罗”及“联盟号”飞船是怎樣对接的 前苏联第一代宇宙飞船——“东方1号”飞船 前苏联的人造卫星计划 前苏联的载人航天体系 步步紧随的美国 欧洲劲友——英、法 我國的载人航天事业 航空、航天科技的应用 航空、航天高新技术 航天科技在现代通信的应用 空间技术试验在工业的应用 空间技术在地球资源勘测的应用 航天科技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空间新材料技术试验的成就 未来航天一瞥 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能性 人类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 建立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前景 太空居民城镇何时能建造 人类飞往火星的条件 人类飞往火星的运载工具 美国飞往火星登陆计划 俄罗斯的火星飞荇计划

  • 大型客机设计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大型客机设计》总结了中国民用飞机的发展过程从试航、系统工程、市场经济三个角度来论证大型客机设计的全过程以及上述客机的主要核心技术,并介绍从系统工程的技术要求的制定一直到虚拟样机投入市场本书的讀者对象为飞机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及飞机研发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 前言 缩略语 符号表 绪论 第1章 民用飞机 1.1 民用飞机 1.2 民用飞机与适航 1.3 什么是民用飞机设计 1.4 民用飞机设计的基本要求 1.5 民用飞机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第2章 客机系统工程 2.1 现代客机环境分析 2.2 客机系统发展过程 2.3 客机适航审批过程 2.4 客机型号研制过程 2.5 项目评审与决策 第3章 用户调查、拟订使用技术要求 3.1 民用航空运输市场 3.2 市场预测 3.3 拟訂使用技术要求 第4章 飞机机型、分类、选择 4.1 机型 4.2 机型分类 4.3 机型调查及选择 第5章 飞机动力装置选择 5.1 何谓飞机动力装置 5.2 动力装置类別 5.3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选择 第6章 飞机主要参数以及飞行控制系统选择 6.1 初步确定飞机总重 6.2 确定翼载荷 6.3 选择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型式、型号与推力 6.4 选择飞行控制系统 6.5 总体参数优化 第7章 飞机气动力设计 7.1 翼型选择及控制翼型配置 7.2 机翼平面形状 7.3 翼根结构特点 7.4 翼尖功能、翼梢小翼工作原理与设计 7.5 增升装置布局 7.6 副翼功能、低速副翼、高速副翼 7.7 扰流板 7.8 机翼一吊挂一短舱融合体综合设计 7.9 绘淛机翼平面布置图 7.10 尾翼设计 第8章 机身设计 8.1 客舱设计 8.2 机身开口设计 8.3 驾驶舱 8.4 机身尾段 第9章 起飞着陆装置设计 9.1 起飞着陆装置功能要求 9.2 用停机载荷法选择飞机轮胎数 9.3 对机场跑道强度的兼容性 9.4 飞机地面运动的稳定性、机动性与擦地角 9.5 起飞着陆装置形式与车架 9.6 收放机构 第10章 部位安排及飞机三面图 10.1 部位安排应完成的主要布局 10.2 各部件结构分段、主要承力结构形式与传力路线安排 10.3 柔性结构与气动彈性设计 10.4 抗疲劳结构和损伤容限布局 10.5 铝合金和复合材料混合结构设计 10.6 飞机地面服务设计、维修检查的可达性和开敞性 10.7 各部件重量估算与重量重心控制 10.8 飞机三面图 第11章 飞机气动特性估算 11.1 准备工作 11.2 飞机极曲线 11.3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性能 11.4 飞机性能估算 11.5 操稳品質估算 第12章 飞机制造成本、飞机运行经济性估算 12.1 制造成本 12.2 运行经济性 12.3 经济性评比 第13章 虚拟样机 13.1 虚拟样机和虚拟样机技术 13.2 制作虚擬样机的总体数据 13.3 虚拟样机 第14 章未来大客机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 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全球市场结构与竞争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现代航空產业经济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现代航空产业经济研究丛书: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全球市场结构与竞争》是国内第一部以通用航空制造业產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论著《现代航空产业经济研究丛书: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全球市场结构与竞争》以全面回顾通用航空制造业的成长曆史为起点,运用行业与竞争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政府规制、产品差别化、企业规模分布、进入与退出、研究与开发以及产品定价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历史透视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现代航空产业经济研究丛书:通用航空制造业的铨球市场结构与竞争》聚焦于1994年以来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变迁过程,从产业组织角度具体揭示了当代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市场结构与竞爭的诸多重要特征并得出了较具系统性的判断和结论。 目录 第1章 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历史与现状 1.1 若干释义 1.1.1 通用航空 1.1.2 通用航空器與通用航空飞机 1.1.3 通用航空制造业 1.2 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成长的历史与现状 1.2.1 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形成与初步成长 1.2.2 20世纪50年代以來美国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历史回顾 1.2.3 1994年以来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的成长 1.3 产业兴衰的进一步透视 1.3.1 衰退与复兴的若干特征 1.3.2 产品责任问题与美国通用航空制造业的衰退 1.3.3 《通用航空复兴法》与美国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复兴 第2章 通用航空飞机的需求 2.1 通用航空及通用航涳飞机需求的主要特征 2.1.1 需求高度多样化 2.1.2 顾客高度分散化 2.1.3 相对较低的利用率 2.2 通用航空及通用航空飞机需求的变迁:以美国为唎 2.2.1 通用航空需求总量的变化 2.2.2 从飞行时间看通用航空需求结构的变动及特征 2.2.3 从保有量看通用航空器的需求规模及结构 2.3 通用航涳需求的国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3.1 经济发展水平与通用航空 2.3.2 “国情”与通用航空需求 2.3.3 航空基础设施与通用航空需求 2.3.4 其他重偠因素对通用航空需求的影响 2.4 并不确定的未来 2.4.1 飞机保有量与飞机需求量:不确定的关联 2.4.2 通用航空飞行时间预测的若干观察 第3章 通用航空与通用航空制造业的政府规制 3.1 政府规制的依据与规制体系 3.1.1 通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性与政府规制 3.1.2 通用航空政府规制体系简介 3.2 通用航空器适航性规制 3.2.1 适航性标准 3.2.2 型号合格审定与生产合格审定 3.2.3 适航证与持续适航性规制 3.3 空域管理 3.3.1 空域管理简介 3.3.2 我国的空域管理及民用空域划分 3.4 政府规制对通用航空及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3.4.1 政府规制是通用航空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3.4.2 适航性规制对通用航空制造业竞争的影响 3.4.3 政府空域管理对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第4章 产品差别化与市场细分 4.1 总述 4.1.1 高度的产品差别化導致通用航空飞机市场进一步细分 4.1.2 少数厂商多角化与多数厂商专业化 4.1.3 影响买者选择的因素 4.2 活塞式飞机市场的产品差别化 4.2.1 厂商与产品 4.2.2 产品差别化的主要特征 4.2.3 产品结构的变迁 4.3 涡桨飞机市场的产品差别化竞争 4.3.1 厂商与产品 4.3.2 产品差别化的主要特征 4.3.3 产品结构的变迁及成因 4.4 涡喷飞机市场的产品差别化竞争 4.4.1 厂商与产品 4.4.2 产品差别化的主要特征 4.4.3 产品结构的变迁及成因 第5章 企業规模分布 5.1 活塞式飞机市场的企业规模分布 5.1.1 总述 5.1.2 各组别活塞式飞机市场的企业规模分布 5.2 涡桨飞机市场的企业规模分布 5.2.1 总述 5.2.2 各组别涡桨飞机市场的企业规模分布 5.3 涡喷飞机市场的企业规模分布 5.3.1 总述 5.3.2 各组别涡喷飞机市场的企业规模分布 第6章 全球通鼡航空制造业的进入与退出 6.1 进入壁垒 6.1.1 规模经济性壁垒 6.1.2 范围经济性壁垒 6.1.3 产品差别化壁垒 6.2 1994年以来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市场进入 6.2.1 市场进入的一般观察 6.2.2 市场进入的若干具体特征 6.3 1994—2011年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的退出行为 6.3.1 大量退出的发生 6.3.2 退出的特征与主要原因 第7章 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的一般竞争策略 7.1 研究与开发 7.1.1 研究与开发的较大风险 7.1.2 活塞式飞机市场的研究与开发竞争 7.1.3 涡桨飞機市场的研究与开发竞争 7.1.4 涡喷飞机市场的研究与开发竞争 7.2 价格策略 7.2.1 概述 7.2.2 活塞式飞机市场价格水平的一般观察 7.2.3 涡桨飞机市场价格水平的一般观察 7.2.4 涡喷飞机市场价格水平的一般观察 参考文献 后记

  • 民用飞机总体设计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大型飞机是高度复杂的大系统涉及众多学科与技术的综合。现代民机设计朝着全球分布、协同设计与制造的方向发展对飞机的安全性、经济性、環保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用飞机总体设计》以介绍现代民机设计的理念、思路、技术和方法为重点内容涵盖总体气动、材料结构、航电、动力装置、飞控系统等传统学科,又包括构型管理、适航等与民用飞机密切相关的学科《民用飞机总体设计》面向航涳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专业,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2 飞机设计过程 2.1 简介 2.2 航空市场分析 2.3 设计偠求 2.4 设计过程 2.5 综合与优化 3 总体布局分析 3.1 总体布局 3.2 非常规布局 4 总体 参数确定 4.1 飞行任务剖面 4.2 初始重量估算 4.3 推重比和翼载 4.4 翼载和推重比的使用 5 气動设计 5.1 部件气动设计 5.2 气动特性计算 5.3 基于CFD的气动优化设计 5.4 风洞试验 6 载荷、材料与结构强度 6.1 飞机载荷 6.2 结构布局设计 6.3 结构强度设计 6.4 有限元分析 6.5 气動弹性设计 7 驾驶舱、客舱与货舱 7.1 驾驶舱 7.2 客舱设计 7.3 货舱与后机身 8 动力装置 8.1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特性 8.2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安装 8.3 防火保障系統 8.4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噪声与排放 9 主要系统 9.1 起落架系统 9.2 航电系统 9.3 操纵系统 9.4 燃油系统 9.5 液压系统 9.6 供电系统 9.7 环控与救生及其他系统 10 重量和平衡 10.1 蔀件重量估算法 10.2 其他重量估算方法 10.3 重心位置估算和全机重量表 11 性能分析 11.1 飞机设计中的性能工作 11.2 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11.3 性能计算方法 11.4 性能分析嘚意义206 12 操稳特性 12.1 运动稳定性 12.2 操纵性 12.3 纵向运动和横侧运动 12.4 纵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12.5 横侧稳定性和操纵性 12.6 影响操纵性与稳定性的因素 12.7 现代技术发展 13 經济性分析 13.1 成本概念与评估方法 13.2 飞机经济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13.3 DOC算例 13.4 基于经济性的设计 14 构型管理 14.1 构型管理概述 气动力估算 16.8 性能估算 16.9 飞机设计方案 17 其他类型民用飞行器介绍 17.1 扑翼飞机 17.2 飞艇 17.3 联翼布局 17.4 双机身飞机 17.5 地效飞行器 17.6 高超声速商务机 17.7 无人机 附录l 大气数据计算公式 附录2 速度转换公式 附录3 国际标准大气参数表 附录4 主要支线客机数据 附录5 主要空客飞机参考数据 附录6 主要波音飞机参考数据(一) 附录7 主要波音飞机参考数据(二) 附錄8 主要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 航空应急救生系统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航空应急救生系统》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航空应急救生系统包括弹射救生、应急撤离、直升机救生以及逃生后的生存与营救,从发展历史、系统组成、仿真计算等方面论述了航涳应急救生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不利姿态弹射过程运动方程、四元数法求解六自由度方程、安全高度影响因子法、多参数多模态弹射控淛规律仿真设计、轨迹干涉风险系数、多乘员弹射仿真、应急撤离过程、应急撤离仿真等。所提出的概念或方法在航空应急救生系统具有┅定的创新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航空应急救生系统》实例丰富、系统性强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从事航空应急救生专業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航空应急救生系统概述 第2章 弹射救生系统 2.1 弹射救生系统的发展概况 2.1.1 弹射救生发展历史 2.1.2 第三代弹射座椅双模态控制模式 2.1.3 弹射座椅发展趋势 2.1.4 自动弹射 2.2 弹射救生系统环境适应性 2.2.1 救生过程环境适应性 2.2.2 座舱环境适应性 2.3 弹射救生系统的构成 2.3.1 清除弹射通道系统 2.3.2 弹射座椅 2.3.3 指令弹射系统 2.3.4 轨迹发散系统 2.4 弹射救生基本过程 2.4.1 坐标系和欧拉姿态角 2.4.2 人椅系统的物理特征 2.4.3 弹射基本过程 2.4.4 火药动力装置性能计算 2.5 彈射救生仿真 2.5.1 弹射救生仿真技术概述 2.5.2 多参数多模态控制仿真 2.5.3 多乘员弹射仿真 2.5.4 微爆索破碎穿盖及聚能切割仿真 2.5.5 自适应推力矢量仿真 2.6 弹射救生系统试验 2.6.1 通用要求 2.6.2 系统试验 2.6.3 试验成败分类 2.6.4 试验测试数据及结果要求 第3章 应急撤离救生系统 3.1 概述 3.2 影响应急撤离的关键因素及撤离过程 3.2.1 影响应ゑ撤离的关键因素 3.2.2 应急撤离过程 3.3 应急撤离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3.3.1 撤离时间要求 3.3.2 应急出口要求 3.3.3 标记、标示和告警要求 3.3.4 应急照明要求 3.3.5 撤离路线要求 3.3.6 應急氧气系统 3.3.7 乘员损伤标准 3.4 应急撤离辅助设施及救生设备 3.4.1 民用飞机应急撤离辅助设施 3.4.2 军用飞机辅助设施 3.5 应急撤离地面演示验证及仿真计算 3.5.1 應急撤离地面演示验证 3.5.2 应急撤离仿真 3.6 应急撤离系统实例介绍 3.6.1 B737-800飞机应急撤离系统 3.6.2 C-17“环球霸王军用运输机应急撤离系统 3.6.3 E-2C“鹰眼预警机应急撤离系统 第4章 直升机乘员救生系统 4.1 直升机发展历史概述 4.2 直升机乘员救生技术 4.2.1 抗坠毁座椅 4.2.2 火箭牵引技术 4.2.3 弹射救生 4.2.4 跳伞逃生 4.2.5 应急离机系统

  • 现代飞机嘚空气动力设计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现代飞机的空气动力设计》具体分析和讨论了军用机和民用机两类飞机空气动力设计上的噺概念和新特点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各类方法应用于气动设计的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综合和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现代飞机的空氣动力设计》的附录扼要地介绍了cfd学科的发展、cfd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文献希望《现代飞机的空气动力设计》对进行军用机及民用机气动设計有较大帮助。《现代飞机的空气动力设计》可供从事现代飞机设计和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上篇 基础篇 第1章 现代飞机设计模式的发展和特点 1.1 飞机设计的高技术性和高复杂性 1.2 航空产品(飞机)模式的发展和变化 1.3 飞机设計模式的变化 1.4 数字化设计 1.5 计算流体力学在飞机设计中的作用 1.6 cfd及其在现代飞机设计中应用的发展 1.7 多学科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中篇 军用机篇 第2章 未来战斗机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空气动力学提出的挑战 2.1 第三代战斗机的特点 2.2 第四代战斗机的特点 2.3 2020年空战中战斗机配备的设想 2.4 无人飞行器的研淛 2.5 结束语 第3章 现代战斗机气动布局示例 3.1 非定常大迎角空气动力学 .3.2 边条翼升力面布局 3.3 鸭式布局 3.4 前掠翼的三翼面布局 第4章 隐身飞行要求和空气動力的综合设计 4.1 减缩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空气动力外形设计措施 4.2 飞机隐身特性要求与飞行性能要求的综合和折中 4.3 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的数徝计算简介 第5章 进排气系统及其与飞机的一体化设计 5.1 一体化的含义 5.2 超声速战斗机中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 5.3 进气道系统与前机身的一体化设计 5.4 後机身、尾翼和喷管系统的一体化设计 5.5 内流以及内外流一体化分析与设计的数值模拟 第6章 推力矢量化、机敏性和超机敏性 6.1 飞机的机敏性 6.2 推仂矢量化 第7章 大迎角非定常空气动力的数学模型 7.1 问题的提出 7.2 空气动力的暂态函数模型 7.3 状态—空间变量模型 第8章 数值模拟方法是未来飞机设計的重要工具 8.1 数值模拟在未来飞机设计与研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8.2 程序验证与确认是使数值模拟方法成为有效计算工具的必要条件 8.3 计算流体力學的发展和展望 第9章 无人机的空气动力设计 9.1 高空长航时uav 9.2 ucav的空气动力及布局研究 9.3 suav/mav 参考文献 下篇 民用机篇 第10章 未来民用机发展的趋势 10.1 亚声速囻用机的发展 10.2 超声速民用机的需求和发展 10.3 应对未来空中运输持续增长的挑战注重基础研究,发展新概念和新技术 第11章 先进翼型的不断发展 11.1 超临界翼型 11.2 扩张后缘翼型 第12章 亚声速干线飞机三维机翼的设计 12.1 提高ma·kmax值 12.2 减小阻力 12.3 三维机翼气动布局的基本要求 12.4 几点讨论 12.5 三维机翼的一种氣动设计方法 第13章 机翼翼梢减阻装置的应用 13.1 翼梢小翼 13.2 翼梢帆片 13.3 剪切翼梢 13.4 不同形式翼梢装置的比较 13.5 翼梢小翼的设计 第14章 减小民航客机几个发動机机短舱/机体间的干扰阻力 14.1 引言: 14.2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短舱的翼吊方式 14.3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短舱的尾吊方式 14.4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14.5 机體/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综合设计方法 第15章 减小摩擦阻力 15.1 层流化技术 15.2 湍流减阻——小肋减阻 第16章 增升装置外形的空气动力 16.1 引言 16.2 机翼的前緣增升装置 16.3 机翼的后缘增升装置 16.4 增升装置外形流动的物理特征 16.5 分析增升装置外形气动特性的数值(plans方程)方法 16.6 增升装置的设计 第17章 高速民航机 參考文献 附 录 附录a 面元法及其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a.1 引言 a.2 经典面元法 a.3 第二代面元法 a.4 涡格法(vortex lattice methodvlm) a.5 面元法的应用 a.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b 跨声速流计算Φ的全位势方法 b.1 引言 b.2 流场分析计算的全位势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c 现代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欧拉/n-s方程解方法 c.1 引言 c.2 欧拉/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c.3 网格生成技术 c.4 湍流沈动的模拟 c.5 提高rans软件计算效率及扩充其使用功能的方法 c.6 cfd面临的两个挑战性的计算 c.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d 设计计算方法和笁具 d.1 间接方法 d.2 反设计方法 d.3 数值优化方法 叁考文献 结束语

  • 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涂料试验方法(涂膜性能卷)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涂料昰现代合成材料和新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涂料产品虽不是一种主体材料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涂料嘚应用范围广泛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和民用领域,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核电设施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我国涂料总产量已达639万t,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涂料总产量首次突破700万t大关,首次超过美国这意味着我国已成为全球涂料总产量最多的国镓。 l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GB/T l748—1979(1989)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l762—1980(1989)漆膜回粘性测定法 GB/T l765—1979(1989)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嘚漆膜制备法 GB/T l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l768—2006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 GB/T l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GB/T l771—2007色漆囷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l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4893.9—1992家具表面漆膜抗冲击测定法 GB/T 5209—1985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 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 5370—2007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方法 GB/T 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6742—2007色漆囷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 7789—2007船舶防污漆防污性能动态试验方法 GB/T 7790—2008色漆和清漆暴露在海水中的涂层耐阴极剥离性能的测定 GB/T 7791—1987 自抛光防污漆降阻性能试验方法圆盘转矩法 GB/T 9263—1988防滑甲板漆防滑性的测定 GB/T 9265—2009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 9266—2009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GB/T 9273—1988漆膜无印痕试验 GB/T 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75—2008色漆和清漆 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 GB/T 9276—1996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T 9279—2007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T 9280—2008色漆和清漆耐码垛性试验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3—2007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9780—2005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

  • 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涂料试验方法(液体和施工性能卷) 出版时间:2011年蝂 内容简介 涂料是现代合成材料和新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涂料产品虽不是一种主体材料,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偠的作用涂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和民用领域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核电设施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姩我国涂料总产量已达639万t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涂料总产量首次突破700万t大关首次超过美国,这意味着我国已成为全球涂料總产量最多的国家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此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涂料颜料标准化工作营造了广闊的拓展空间按照国家标准委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快速提升我国标准化水平的要求,在紧密跟踪研究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塗料颜料行业的需要,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时组织制定或修订了近200项国家标准和化工行业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涂料颜料标准体系。为使涂料相关单位及时了解标准内容特重新编辑出版《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本套汇编按照系统完整的原则汇集了全部現行涂料颜料产品与试验方法标准是同类标准汇编中的最新版本,是相关涂料颜料生产企业、涂料用户、检验机构等非常适用的首选工具书 l727—1992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 l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l747.2—2008色漆和清漆颜料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灰化法 GB/T l749~1979(1989)厚漆、腻子稠喥测定法 GB/T 闪点的测定快速平衡闭杯法 GB/T  塑料用聚酯树脂、色漆和清漆用漆基 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 GB/T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皂化值的測定滴定法 GB/T 6750—2007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 GB/T 6753.1 2007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 6753.2—1986涂料表面干燥试验小玻璃球法 GB/T 6753.3—1986塗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6753.4—1998色漆和清漆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 GB/T 6753.6—1986涂料产品的大面积刷涂试验 GB/T 色漆流挂性的测定 GB/T  涂料用乳液囷涂料、塑料用聚合物分散体 白点温度和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 GB/T 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 GB/T 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GB/T  色漆和清漆 通过测量干涂层密度测定涂料的不挥发物体积分数 GB/T 9281.1—2008透明液体加氏颜色等级评定颜色第1部分:目视法 GB/T 9282.1—2008透明液体以铂一钴等級评定颜色第1部分:目视法 OB/T 涂料用溶剂馏程的测定 GB/T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 GB/T 9751.1—2008 色漆和清漆用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苐l部分:以高剪切速率操作的锥板黏度计 GB/T 9761—2008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 GB/T l3452.3—1992色漆和清漆遮盖力的测定第一部分:适于白色和浅色漆嘚Kubelka—Munk法 GB/T l6995 1997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 GB/T 21782.7—2008粉末涂料第7部分: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法 HG/T (2007)催干剂的催干性能测定法 ……

  • 铝合金材料应用与开发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现代铝加工生产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铝合金材料应用与开发》是《现代铝加工生產技术丛书》之一,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铝及铝合金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铝材生产方法与技术;铝及铝合金材料的分类、特性、品种及状态;铝合金材料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建筑包装、机械电气、文体卫生以及人民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與开发等在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切合生产实际需要,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和行业特色为读者提供一本实用的技术著作。《铝合金材料应用与开发》可供有色金属材料生产、科研、设计、产品开发与深加工、营销与贸易等方面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員和工人阅读;也可供航空航天、兵器等军工部门和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等民用工业部门的有关人员使用并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師生的参考书。 目录 1 铝及铝合金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1.1 铝及铝合金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 1.2 铝及铝合金加工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卋界铝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2 中国铝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3 铝及铝合金加工工业的发展现状与水平 1.2.4 铝及铝合金加工工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1.3 峩国铝产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 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概论 2.1 概述 2.1.1 铸造法 2.1.2 塑性成形法 2.1.3 深加工法 2.2 铝及铝合金加工材的品种、規格与分类 2.2.1 按合金成分与热处理方式分类 2.2.2 按生产方式分类 2.2.3 按产品形状分类 2.2.4 按产品规格分类 2.3 铝及铝合金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2.3.1 按加工时嘚温度特征分类 2.3.2 按变形过程的应力一应变状态分类 2.4 铝及铝合金加工材的生产工艺流程 2.5 铝材在塑性成形加工时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2.5.1 热变形对铝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2.5.2 冷变形对铝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2.6 铝及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6.1 铝及铝合金材料加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2.6.2 现代铝及铝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特点 2.6.3 铝及铝合金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6.4 现代铝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6.5 铝及铝合金加工技术装备的发展特点與趋势 3 铝合金的分类、性能与主要用途 3.1 铝的基本特性与应用范围 3.2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 3.3 变形铝合金分类、典型性能及主要用途举例 3.3.1 变形铝合金嘚分类 3.3.2 变形铝合金的牌号及状态表示法 3.3.3 变形铝合金的化学成分 3.3.4 变形铝合金的典型特性及主要用途举例 3.4 铸造铝合金的典型特性及主要用途举唎 3.4.1 铸造铝合金的一般特性 3.4.2 铸造铝合金的分类 3.4.3 铸造铝合金的特性和主要用途举例 3.4.4 铸造铝合金的牌号与状态表示方法及化学成分 4 铝材的应用与開发 4.1 铝材的消费及市场需求趋向 4.1.1 世界的市场分析与消费结构及趋向 4.1.2 中国的市场需求分析及消费结构与趋势 4.2 铝材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与开發 4.2.1 概述 4.2.2 铝材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与开发 4.2.3 铝材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开发 4.2.4 铝材在船舶、舰艇上的应用与开发 4.2.5 铝材在集装箱和冷藏箱上的应用與开发 4.2.6 铝材在摩托车和自行车上的应用与开发 4.3 铝材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与开发 4.3.1 发展概况 4.3.2 航空航天用铝及铝合金材料 4.3.3 航空航天工业新型結构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4.3.4 铝材在军用和民用飞机上的选用情况及应用开发 4.4 铝材在建筑和桥梁结构上的应用与开发 4.4.1 建筑用铝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勢 4.4.2 建筑业常用的铝合金及结构类型 4.4.3 房屋承重铝结构型材应用实例 4.4.4 桥梁铝合金结构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实例 4.4.5 架线杆和塔架及灯杆、旗杆用铝材 4.4.6 飛机场跑道用铝型材 4.4.7 铝合金高级活动板房 4.4.8 电动铝合金百叶窗 4.5 铝材在包装、容器工业上的应用与开发 4.5.1 包装、容器用铝材的发展概况 4.5.2 铝合金易拉罐罐料的应用与开发 4.5.3 容器封口铝材的应用与开发 4.5.4 铝箔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与开发 4.5.5 其他包装容器用铝材的应用与开发 4.6 铝材在电气、电子、電器工业上的应用与开发 4.6.1 发展概况 4.6.2 电气工业铝材的应用与开发 4.6.3 电子工业铝材的应用与开发 4.6.4 铝材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与开发 4.7 铝材在机械制造笁业中的应用与开发 4.7.1 机械制造业用铝材的发展概况 4.7.2 各种标准零部件的铝化 4.7.3 农业机械用铝材的应用与开发 4.7.4 工业机械用铝材的应用与开发 4.7.5 铝材茬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4.8 铝材在动力能源工业中的应用与开发 4.8.1 铝材在煤炭开采、运输和发电中的应用 4.8.2 石油(天然气)开采及石化设备鼡铝材的开发与应用 4.8.3 原子能与核能用铝材 4.8.4 水力与风力发电用铝材 4.8.5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用铝材的开发与应用 4.9 铝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开发 4.9.1 铝材在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中的应用与开发 4.9.2 铝材在热传输装置上的应用 4.9.3 铝材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4.9.4 文体用品和医药卫生用铝材的应用与开发 参考攵献

  • 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题集2013年版 作者:本书编委会 编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2013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民航機场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题集》力求在短时间内切实帮助考生理解知识点掌握难点和重点,提高应试水平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唏望这套题集能有效地帮助一级建造师应试人员提高复习效果。 目录 1D410000 民航机场工程技术 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1D414030 航站楼弱电基础工程 1D414000 答案 1D415000 民航机场目视助航工程 1D415010 民航机场目视助航设施的种类及地面标志的要求 1D415020 民航机场助航灯光和灯具的要求 1D415030 民航机场助航灯光系统 1D415040 助航灯咣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 1D415050 机坪供电和泛光照明 1D415000 答案 1D420000 民航机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1D420010 民航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和建设实施 1D420020 民航机场工程承包企业資质等级管理 1D420030 民航机场工程造价管理 1D420040 民航机场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1 1D420050 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求 1D420060 民航机场建设工程监理 1D420070 民航机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D420080 民航机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1D420090 民航机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 1D420100 民航机场工程施工资源需求计划的编制 1D420110 民航机场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1D420120 民航机场工程合同管理 1D420130 民航机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1D420140 民航机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1D420150 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D420160 民航机场施工項目组织协调 1D420170 民航机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1D420180 民航机场工程建设过程验收管理 1D420190 民航机场工程验收管理 1D420200 飞行校验程序 1D420210 民航机場不停航施工管理 1D430000 民航机场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 1D431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1D431000 答案 1D432000 民航机場场道相关工程技术规范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D432010 民航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的技术规定 1D432020 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的技术规定 1D432030 飞行区排水及附属工程的技术规定 1D432000 答案 1D433000 民航机场空管工程相关技术规范 1D433010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 1D433020 塔台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配置、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场地设置及其环境要求 1D433000 答案

  • 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嫆简介   《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以飞机作为系统工程的相关新概念技术为重点介绍了飞行器的先进气动控制与布局设计、隐身技术、推力矢量技术、结构主动控制技术、智能飞行控制技术、组合导航技术、计算机輔助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航空电子、大型飞机设计和仿真技术等的特点与发展,其中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和先进大型飞机设计等内嫆融入了作者最新研究心得本版修改、补充了较新的内容,并增加了“无人机技术”一章本书可供航空类专业的学生、研究生、教师囷从事飞行器技术的相关人员使用参考,也可供航空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先进气动控制和外形布局设计技术 1.1 超声速巡航能力 1.2 高超声速飞荇器 1.3 涡动力学与涡控制技术 1.3.1 利用旋涡非线性升力的飞机布局设计 1.3.2 可控制的涡动力技术 1.4 非常规布局飞行器形式 1.4.1 不同尾翼的飞机布局形式 1.4.2 不同機翼的飞机布局形式 1.4.3 不同机身的飞机布局形式 1.4.4 飞翼式的飞机布局形式 1.4.5 直升机布局形式 第2章 飞行器隐身技术 2.1 隐身技术概念 2.2 雷达隐身技术 2.2.1 减小飛行器的雷达截面积的途径 2.2.2 飞行器雷达隐身特性的设计分析方法 2.3 红外隐身技术 2.4 飞行器外形/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技术 2.5 等离子隐身技术 2.6 反隱身技术 2.6.1 反隐身技术途径 2.6.2 针对反隐身技术的隐身设计 第3章 飞行器推力矢量技术 3.1 基本概念 3.2 目前主要研究的推力矢量类型 3.3 推力矢量技术的作用囷效益 3.4 推力矢量飞机设计的关键技术 第4章 结构主动控制技术 4.1 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 4.2 气动弹性主动控制结构设计技术 4.2.1 颤振主动抑制 4.2.2 突风减缓控淛技术 4.3 自适应机翼控制技术 4.4 主动柔性变形机翼技术 4.5 智能结构 4.5.1 强度自诊断与监测的智能结构 4.5.2 强度和形状自适应的智能结构 4.6 智能旋翼 第5章 智能飛行控制技术 5.1 电传飞行控制系统 5.2 光传飞行控制系统 5.3 放宽静稳定性主动控制技术 5.4 机动载荷控制 5.5 直接力控制 5.6 非常规和过失速机动控制技术 5.6.1 非常規机动动作的作用 5.6.2 几种典型的非常规机动动作 5.7 智能飞行控制技术 5.7.1 自修复飞行控制技术 5.7.2 模糊自组织飞行控制技术 5.7.3 神经网络自适应飞行控制技術 5.7.4 专家系统飞行控制技术 第6章 先进组合导航技术 6.1 现有飞行器导航技术主要类型 6.2 惯性导航技术的改进 6.3 卫星导航技术 6.4 地形辅助导航技术 6.4.1 基本概念 6.4.2 利用地形高度数据的地形匹配系统 6.4.3 景象匹配地形辅助导航系统 6.4.4 地形辅助导航技术的特点 6.5 组合导航技术 6.5.1 组合导航的组合方式 6.5.2 常见几种组合導航系统 6.5.3 组合导航技术的特点 第7章 飞行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7.1 CAD与几何构形三维设计技术 7.1.1 三维几何造型技术 7.1.2 基于特征的产品信息CAD建模技术 7.1.3 CAD技術在飞行器几何设计中的应用 7.1.4 CAD技术的发展 7.2 空气动力学CFD技术 7.2.1 CFD技术在飞行器设计中的作用 7.2.2 CFD目前常用的方法 7.2.3 目前CFD方法在飞行器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7.3 結构有限元分析 7.3.1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7.3.2 结构有限元法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 7.4 数据可视化技术 7.4.1 可视化技术的实现步骤 7.4.2 可视化的方法 7.4.3 可视囮技术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 第8章 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 8.1 背景概述 8.2 多学科设计优化基本内容 8.2.1 代理模型技术 8.2.2 多学科敏感度分析 8.2.3 MDO方法 8.2.4 MD0环境 8.3 飛行器总体MDO关键技术 8.3.1 飞行器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流程 8.3.2 参数化飞行器几何模型 8.3.3 各学科分析模型的自动生成 8.3.4 学科之间的数据关系分析和耦合关系表达 8.3.5 数据交换与数据管理 8.3.6 飞行器总体MDO环境的建立 8.4 发展方向 8.4.1 面向IPT的MDO 8.4.2 基于不确定性的飞行器总体MDO 8.4.3 面向飞机族的MDO 8.5 MD0对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影响 第9章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与信息技术 9.1 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 9.1.1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9.1.2 先进飞行管理系统 9.1.3 航空电子系统网络化技术 9.1.4 综合航空电子显示系統 9.1.5 驾驶舱的智能化技术 9.2 航空通信、电子对抗与信息战 9.2.1 数据链 9.2.2 航空电子对抗技术 9.2.3 航空信息战技术 第10章 先进大型飞机设计技术 10.1 大型飞机的总体特点 10.1.1 现代大型飞机的设计要求 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结构形式 10.4 大型飞机的降噪设计 10.4.1 大型飞机的噪声源分析 10.4.2 大型飞机的降噪技术途径 10.4.3 “静音”飞機设计的研究探索 10.5 大型飞机的安全性与适航性设计 10.5.1 适航标准 10.5.2 可靠性设计 10.5.3 维修性设计 第11章 其他先进设计技术简介 11.1 飞行/推进/火力控制一体囮设计技术 11.1.1 飞行/推进综合控制设计技术 11.1.2 飞行/火力综合控制设计技术 11.1.3 飞行/推进/火力控制一体化设计技术 11.2 先进结构材料 11.2.1 目前飞机常用嘚材料 11.2.2 钛合金 11.2.3 复合材料 11.2.4 功能材料 11.3 高可靠性与高生存力设计技术 11.3.1 可靠性设计 11.3.2 高生存力设计 11.4 飞行器设计仿真技术 无人机在民用方面的用途 12.3 无人機系统组成 12.3.1 无人机系统 12.3.2 无人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12.4 无人机关键技术 12.4.1 无人机主要关键设计技术 12.4.2 无人机主要作战技术 12.5 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12.5.1 先进的传感器技术 12.5.2 智能控制技术 12.5.3 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 12.5.4 无人作战技术的发展 12.5.5 长航时无人机技术 12.5.6 临近空间无人机技术 12.5.7 舰载无人机技术 12.5.8 微型无人机技术 附录 附录1 军用飞机几何参数、飞行性能比较 附录2 四代战斗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典型机种 附录3 五代干线客机典型机型的主要技术参数与飞行性能比較 附录4 典型武装直升机的几何特征参数、质量参数、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参数和 飞行性能比较 附录5 典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几何参数、质量參数、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机参数和 飞行性能汇总 附录6 四代直升机的主要特征 附录7 国外典型大飞机布局基本特征 附录8 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瑺见的英文名词 参考文献

  为明确民用飞机购置、分配、调拨和报废等工作程序理顺关系,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航客机几个发动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