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地道的草原民歌,云南少数民族民歌歌也可以,要求原汁原味的

您好, []|
张北草原音乐节,原汁原味或五味杂
演出阵容 又要说起音乐节。这是近两个月来,记者撰写的第三篇音乐节稿件。从这一侧面,我们也能看出当下的音乐节市场是何等火热,以至于整个音乐工业都指着它带来枯木逢春的奇效。略显讽刺的是,一切媒体话语在商业价值前都失效了,不管多少记者正敲出一行行忧虑的文字,音乐节市场依旧前所未有的蓬勃。“大爱音乐节”余波未平,“张北草原音乐节”(以下简称张北)又要于本月27日至29日三天上演。事实上,几乎每个接受过记者采访的音乐节主办方都拿“伍德斯托克”举例,但正如一书的作者所言,其核心价值观“坚持做你自己的自由,以及接受和给予爱的自由”在我们的土壤上,真的被贯彻了吗?2009年,张北坝上中都草原,第一届“张北草原音乐节”被乐迷骂了个体无完肤。自认为上当受骗的乐迷事后在豆瓣成立了“控诉张北音乐节”小组,不到一周时间里,150余篇帖子围绕七个方面,向这个新生的音乐节提出了严厉的质疑:说好的1500亩“没膝草原”实际上黄沙遍地,时间和调度均严重离谱,硬件设施落后,以及主办方处理公关危机时的僵硬态度。这一切,让当年的张北成了“负面典型”:过分乐观、仓促上马、缺乏经验,不懂亡羊补牢。但张北并未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坚持到了第四年。上月底的“大爱音乐节”曾被人诟病“场地太大,舞台太分散,体力跟不上”,而张北是大爱的3倍。音乐节总策划李宏杰的想法是:来张北,就是为了体验张北无法复制的地理优势,“应该有一个节日是属于你自己的,去露营、去放松、甚至远离人群,改变一下生活形态。音乐只是点缀。”换言之,正是因为张北大,才有可能提供“吃苦也要图一乐呵”的条件。他保证,今年的草“已经绿了”,硬件也逐渐“跟了上去”。出行方面,去年的单车道扩成了双车道,停车场扩容了5倍,情况正朝着“标准化”方向好转。但最让李宏杰得意的不是这些,在他眼里,之所以张北能成就一场户外音乐节,靠的还是“让大伙儿玩得地道,玩得通透的环境”。这,似乎是在有意和大爱拉开距离。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国内的观众早已越来越会玩,搭建帐篷不再是少数人用来吹嘘的经验。与之相对的,是音乐节阵容越来越跟不上观众需求,类似文化产业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尴尬。为缓解这种矛盾,草莓选择了“让年轻人潮起来”,热波选择了“重点发展非音乐项目”,大爱则在“流行艺人的歌迷共鸣”上下工夫。至于张北,它打出的旗号是“原汁原味”——换个更简单的表述,就是“像国外音乐节玩家那样撒野”。7月3日,官方发布了一条言辞颇为激动的微博,口号是“拒绝索票赠票,拯救音乐节”。“索票赠票已成各大音乐节举办过程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音乐节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最大毒瘤!长久的赔本赚吆喝只能让这种青年人十分推崇的艺术形式走向毁灭!不果断而坚决地抵制这种恶习,不需10年,我们热爱的‘音乐节’就将不复存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条微博引起的反响并没有主办方预料的大,转发和评论数总和不过1700条。对此,李宏杰看得很开,“虽然是拿票务开刀,但其实想说的是健康的音乐节发展模式。”不妨把这条微博看成一次利用新媒体进行的营销案例。在国内演出市场,“赠票”二字无异于公开的潜规则,它折射的是富有本土特色的资源交换模式。张北今年虽然打出了“抵制”旗号,自己却无法如微博所言那样,真正杜绝赠票。李宏杰提到了国外音乐节的解决办法,同时又感慨“考虑到国人的消费习惯,我们好像也不能那么干”,于是问题来了,我们如何能在大环境的五味杂陈下,体验一次原汁原味的音乐节?其实,追求“原汁原味”不过是音乐节的春秋大梦。一方面,乐迷被告知“想玩得尽兴,就不必在乎条件好坏”;另一方面,如果“玩得不够尽兴,也是出于国情限制”,花钱购票的乐迷成了冤大头。当然,这不是张北的初衷,甚至不是张北的错,只不过既然事实如此,我们就没必要相互遮掩,硬要为每一年的音乐节市场都扣上那顶名为“希望”的帽子。又见草原,今年,你是否有兴趣到张北一探究竟? 对话“张北草原音乐节”总策划李宏杰:
索票赠票之于音乐节,无异于蚁穴之于千里长堤记者(以下简称记):“拒绝索票赠票”的微博是出于哪种考虑发布的?李宏杰(以下简称李):就像中国的唱片业要死掉一样,很多消费者,他们离不开音乐、热爱音乐,但就是不愿意为音乐花钱。对音乐节而言,索票和赠票相当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问题大爱已经暴露得比较严重了,所以……记:打断一下,你是把大爱的亏损全归结为票的问题吗?李:没有,本身圈子里分析起来——包括我跟()(编注:大爱音乐节出品人)本人也探讨过——即使他的票都卖出去了,也很难收回成本。但索票赠票的问题是一直都存在的,我只不过是觉得大爱能让人更关注票房的问题。记:有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意思?李:也不是殃及池鱼。其实索票、赠票,包括假票的问题,国外同行早年间都碰到过,他们也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可能大家觉得不买票比较有面子,但我们认为,音乐节市场还是要从一开始就促进它良性发展,而不是开头热闹,大家都冲上来玩,导致本来的朝阳产业最后很快没落了。虽然是拿票务开刀,但其实我们想说的是健康的音乐节发展模式。记:就你所了解的,国外同行解决索票赠票的办法是什么?李:票这个问题,国外每年也都打假。他们的办法之一是,反复强调唯一的官方网站或票务网站,就是除了从这儿买的票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这看起来有点极端,但却是有效的。另外,他们不卖现场票,绝对没有大量黄牛在门口涌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讲,也算削弱了黄牛的生存空间。你说它完全杜绝了?也没有,只不过不像国内这么猖獗。记:张北今年也准备这么干?我是指不售现场票。李:今年现场不卖票。像国外的音乐节玩家那样撒野,你只能来张北。记:你希望今年的观众数量上升吧?李:去年张北举办过一个小型论坛,主题叫“如何举办一场完美的音乐节”,请了苏格兰最大的音乐节“T in the Park”的策划组,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像他们的场地,比张北还要大两倍左右,但每天的观众就控制在8.5万人。其实要放的话,一天放15万也没问题,但人家不乐意,因为他们希望观众的现场体验是完美的,而不是光为热闹。(所以张北也准备控制人数?)没必要非得年年增长啊,音乐节的根本目的不是“人多”,而是追求最好的体验。记:还有一点,比如五一的“MMAX大爬梯”上,出来了,让乐迷着实兴奋了一阵,结果大爱、张北也有他;再比如()()
、、、痛仰,基本上都是熟脸。就是说,舞台的话语权更迭得太慢,观众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张北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吧?李:国内的乐队——尤其是摇滚乐队——需要加把劲,他们成长的速度和推陈出新的能力跟不上音乐节的发展了,这也是我们做音乐节的比较忧虑的问题。为什么张北每年都坚持请国际大牌?因为我们认为它虽然目前不是世界级的,甚至在亚洲也排不到前列,但我们有这个理想、有这个追求,我们希望通过一年年的积累,未来的张北能像“富士音乐节”(Fuji Rock)一样,代表亚洲的最高水准……记:再打断一下,理想是好事儿,但凭什么啊?李:是这样,张北有一个特点是其他音乐节没法复制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它的场地所在。你说国内其他的户外音乐节,哪有草原的优势啊?想要玩户外、玩露营,像国外的音乐节玩家那样撒野,你只能来张北。 文/李森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celiaw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娱乐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娱乐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评论视频博客星闻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谁能帮我写一篇音乐小论文?这是我们的音乐考试题目,希望大家帮着写一下!高一,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39页,第5题题目:将南方民歌与西北民歌,中原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做一些比较,探索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风格特征,研究形成各种风格特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我们老师的提示:主要有以下差异:1歌词内容2节奏3旋律4曲式节拍5演唱形式6伴奏乐器影像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1地域环境2经济发展3风俗习惯4语言特点5文化传统6生活习惯7文化交流8审美观念有关的民族音乐:西北: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少数民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中原: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南方: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我在此谢谢大家了,我希望是原创,这个截止到周日,500字好的原创给加300分,也就是合计400分!
绝↗殇102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民歌是世界各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经典,反映着人类的一切生活实践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地区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区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特色,从而成为该地区音乐特征的标志。我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也形成民歌在风格上的多姿多彩。下面我来简略...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
中国 维吾尔族民歌
民歌200首联唱
01.紫竹调(江苏民歌) 李玲玉
02.布谷歌(江西民歌) 廖莎&叶矛
03.想亲亲(山西民歌) 陈士争&杨曙光
04.信天游(陕西民歌) 陈...
#平遥兴盛久会馆#特色土炕,是多大的尺寸?可以睡三个大人吗?
答: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活动尘埃落定,最终全国963项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在当地广泛开展的特色鲜明的某种群众性文化...
答: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活动尘埃落定,最终全国963项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在当地广泛开展的特色鲜明的某种群众性文化...
答: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活动尘埃落定,最终全国963项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在当地广泛开展的特色鲜明的某种群众性文化...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草原上飘来的歌声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草原上飘来的歌声
  ■最强档
  ◎“白云飘落的故乡”――
  无伴奏合唱专场音乐会(内蒙古青年合唱团)
  时间:11月17日20:00 地点: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哪个民族像蒙古族那样用音乐和歌声去传颂历史、记载历史。在散发着清香的草原上,蒙古族牧民策马扬鞭,追逐着牛羊,追逐着流霞,追逐着丰腴的生活。他们遥望天际,把对情人的思念、对爱马的夸赞、对家乡的依恋,把内心的种种喜怒哀乐一一诉诸于歌声。11月17日,来自大草原的内蒙古青年合唱团把舞台搬到深圳音乐厅,让繁忙的深圳市民感受一场从草原吹来的风。
  蒙古族在大草原上游牧迁徙生存繁衍,大草原是他们没有围墙的舞台。宽阔的天地铸就了蒙古民歌高亢豪放、悠远深沉、委婉细腻、余音袅袅的独特风格。在本次演出中,蒙古族著名呼麦女歌手文丽和长调女歌手其其格玛将为大家带来原汁原味的蒙古风情。
  “呼麦和长调是蒙古民族独特的演唱方法,在古老的时代,蒙古族人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模仿动物的声音。游牧民族生活的草原空旷广阔,因此我们用这样一种独特的声音来表达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感受。”呼麦女歌手文丽说。
  据了解,本次演出的蒙古族歌曲都将用蒙语演唱,汉语歌词对应翻译。而在此次“白云飘落的故乡”――无伴奏合唱专场音乐会上,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将演唱18首歌曲,除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圣主成吉思汗》、《草原恋》、《欢乐的那达幕》等传统歌曲,还将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意大利歌曲《Insalata ital iana》、美国黑人灵歌《You must have that true ueligion》等与蒙古族曲风和唱法都截然不同的歌曲。
  “蒙古民族磅礴粗犷、江苏民歌《茉莉花》温婉细腻,风格肯定不一样,但是我们会尽量按照地方的特点去演唱,相信可以给深圳的观众朋友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双喜团长说。
  ■文化眼
  让我们返璞归真的原生态音乐
  CCTV常年告诉大家有一种东西叫民族唱法,于是提到民歌,大多数人只以为那是甜甜嗓子的辣妹子。后来旅行者、采风者渐渐多了起来,伴随着网络的传播,我们听到了真正的民歌,并给它加个帽子――“原生态”,其实民歌哪有不原生态的?然而,我们的听觉习惯决定着自身的需求,并非扎根泥土的一部分城里人选择了聆听艾敬、小河、周云篷、胡德夫、林一峰等的歌,并把它们统称“民谣”。
  ――网友seamouse
  在深圳,我看过的最火的演出不是快男、不是SHE,而是一位年迈的台湾原住民老人的音乐会,他的名字叫胡德夫。
  2007年的儿童节,在位于上步南路的根据地酒吧,一个白发老者在一些从未见过的乐器伴奏下,用非常独特的嗓音唱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曲毕,他告诉我们,他演唱的是最古老的台湾山地部落的歌谣,而他所用的就是山地部落特有的鼻笛、口簧琴、雨棒、竹箫等古老乐器。
  就是这些闻所未闻的音乐,让深圳的观众如痴如醉。当古老的民谣响起,尖叫、合唱、拍手……这些被岁月洗礼过的,年轻的或者年老的,男的或者女的听众,甚至做出了诸多年少时追星所做的举动。
  相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讲,高雅音乐在深圳的普及确实更有优势,但这并不妨碍原生态音乐得到深圳人宠爱。正如这一次内蒙古青年合唱团的演出,在开演前几天票就全部售光,“与其他音乐会相比,这次的票价定得不算贵,最高才480元,但是大家买票的热情之高也是我们事前没有想到的。”深圳音乐厅企划部任静说,“之前一直做高雅音乐、严肃音乐,没想到原生态的音乐效果这么好。”
  此外,在胡德夫曾经演唱过的根据地,长年驻场的三跺脚乐队来自云南、叶儿波利来自新疆,他们带来的音乐,虽然或多或少有被城市改造的痕迹,但是骨子里的单纯和朴实,仍能洗涤饱受流水线音乐摧残的城市人的耳朵。
  “原生态的音乐纯净、天然,让人觉得非常放松,不像现在很多快餐一样的流行音乐,粗制滥造不求质感没有营养,很快就会被时间淡忘,”一位从事音乐教育的刘女士说,“正如蒙古民族喜欢用音乐来记录历史一样,原生态的音乐传达的是一种或者厚重、或者淳朴的情感,这让没有根的深圳人找到安全感。对于我们来说,‘原生态’三个字代表的,是我们返璞归真的美好怀念。”
  名词解释
  呼麦:“呼麦”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声乐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由演唱者喉咙发出一个低八度共鸣音的同时,在口腔里又产生另一个上方八度音的哨声,从而形成“潮尔”(泛音)音色的声乐表现形式。
  长调:蒙古族长调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草原文化的瑰宝,于2005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同蒙古语的地区语言差异,长调民歌也因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生产劳作方式、生活习俗不尽相同而产生风格迥异的地域色彩。
  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创建于1987年,是中国唯一擅长演唱无伴奏合唱的团体。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音乐厅、西班牙大教堂、德国市政音乐厅、上海大剧院、北京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台北音乐厅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美妙的歌声,他们精彩的演唱,令世人瞩目。
  他们说
  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双喜团长:蒙古族的音乐继承了800年前传承下来的语言和旋律,同时蒙古族的很多故事都是靠歌曲流传下来。比如说,此次演出中的《圣主成吉思汗》,就是用歌声记录的成吉思汗的故事,表达的是子民的赞颂和崇拜。
  蒙古大草原上,骑上马跑几十里地都没有一个人,非常空旷,因此蒙古族的音乐大多不是欢快的,呼麦和长调听起来的感受也是如此。歌手们在演唱的时候都非常投入,心中有一个草原,这会带动歌者的情绪,让听的人也觉得身临大草原。
  购票市民马先生:我非常喜欢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特别是我曾经去过蒙古草原。有一天傍晚我们走在茫茫草原上,远远地听见一个牧人的悠扬长调传来,那一刻,我心中的那种苍凉和空旷,那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一齐涌上心头。
  大草原那种辽阔和空旷让人心胸宽广,在草原上听马头琴,听长调和呼麦更是让人有历史的沧桑感。现在,居住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深圳,常常会觉得被钢筋水泥所累。喧哗嘈杂之余,寻找心灵的片刻宁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听一下当年的那些歌曲,听几嗓子悠扬的长调和呼麦,那感觉就好像回到大草原一样。
  本版撰文 苏妮
】【】【】【】【】放空自己 还原纯粹
  歌曲《绽放》起自遥远神秘的马头琴独鸣,将视野瞬间拉至空旷广袤的草原绿地,用音乐呈现出一种养眼舒畅的感官刺激,为听者营造出一个可以放空自己的轻松氛围。在这种豁然开朗的心门间,草原儿女的副歌合声踩点踏出,诚邀听者加入欢乐派对,或纵观天地,或策马疾驰,或对酒当歌,或结伴起舞。
  在节奏、寓意、氛围等等的众多伏笔做足之后,卓雅清澈通畅的嗓音悄然“绽放”,恰似一缕清泉叮咚,作响欢快活力的生机;又似一弯明月皎洁,晕染幽静柔和的浪漫。卓雅用她上天赋予的歌唱才华,为歌曲进行了完美的二度创作,不仅精彩的完成了原曲意的音乐表达,还融入了她对民族音乐的独到理解,用心演唱诚意十足。
  《绽放》与其他蒙古族歌曲狂野豪迈的奔放略有不同,虽然有着传统民族号子似的俏皮转音唱法,却也同时存在有时下最流行的自然小清新感觉,奔放之间留有柔和,热情之余透着温婉,将草原女儿这种浪漫的多情,恰到好处的展现淋漓。
  原始回归 至纯绽放
  作为草原新贵卓雅的首度发声,《绽放》是她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厚积薄发的重磅代表作。歌曲凝结了众多民族音乐文化达人的心血,作词刘新圈、作曲郭仔,曾凭借一首《套马杆》而成为草原歌曲创作的灵魂音乐人。此次接手乐坛新人卓雅,并为其量身制作了这首草原爱情神曲《绽放》,不仅是看重了她专业出身的深厚演唱功底,更为她通透干净的优质嗓音所倾倒。
  在华语乐坛西北风盛行的年代,各种少数民族歌曲纷纷涌现歌坛。此次声乐科班出身的乐坛新贵卓雅,推出草原民歌《绽放》,将其多年民族通俗唱法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其经典地道的民族风味演唱技巧,备受网友热捧。
  在歌曲《绽放》的演绎中,卓雅所表现出来的包容与天然,没有过度的修饰,没有霸气的驾驭,有的只是对草原文化的敬畏,以及对草原儿女的亲切。卓雅用她自然之下的宽容大度与深情流露,唱出了一名草原女儿对自然音乐的热爱,排除任何物欲的,于繁杂乐坛中呼吁一种原始情感的自然回归。
  卓雅之于草原,就像一枚袅袅升起的璀璨明珠,通透明亮的“绽放”在这广阔无垠的绿色原野。而作为这颗“草原明珠”的华丽问世之作,卓雅《绽放》用一颗至诚的赤子之心,为每一位有理想、敢追求的寻梦人,还原一份最初的美好,为华语乐坛献上一抹新的希望!
        &&(1367)&&&|&&&
前一篇:前一篇:对不起,暂无内容
博艺唱片主页空间与技术支持由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少数民族民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