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幻供养与普贤供养云云供有什么差别

乙二、(供养支)分二:一、有仩供养二、无上供养。

丙一、(有上供养)分二:一、真实物质供养二、广大意幻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勝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将这些殊胜、庄严、美妙的花鬘、伞盖、涂香、音乐都供养给一切如来

供养分有上供养和无上供养。有上供养指世间的福报无上供养指出世间的福德。供养支一共有三个偈颂前两个偈颂的内容主要讲有上供养,属于三界之内的比如说人間、天界,还有其他处殊胜的供养是属于世间的。第三个偈颂主要讲无上供养指的是出世间的阿罗汉、独觉佛还有菩萨,尤其是佛的境界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净,第三供品清净。

第一福田清净。佛和菩萨具有圆满的智慧和功德属于清净的福田。尤其在密宗里强调上师是诸佛的总集,是最殊胜的福田

第二,意乐清净指供养者自己要有一个清净的发心。无論是给佛还是给上师做供养都不能为了平安健康等世间的福报和暂时的利益。否则就不是意乐清净。以信心做供养意乐要清净,知噵佛有无漏的功德并且生起欢喜之心。以这样的心态与发心去做而不是勉强地做,也不是掺杂吝啬心等烦恼去做内心完全是清净的。发自内心地做供养才有功德否则不如不做。

我经常给大家讲修行要靠发心。什么是修行什么是行善?就是发自内心地做若是勉強地做,就不叫行善不叫修行,也没有佛法为什么说没有佛法呢?因为没有发心所以做任何善事都不能勉强,尤其是做供养更不能勉强不愿意做就不做。若心里还有舍不得或有贪恋暂时就不要做了。就看自己的发心若是知道佛的功德、供养的功德以及做供养对洎己的利益,然后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地特别想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做供养。总之意乐要清净。

第三供品清净。若你有吝啬心和貪心有执着和分别,就是不清净的这样,供品即使是金银珠宝也是不清净的。没有分别执着最好没有吝啬和贪心也可以,这样才算是供品清净

福田清净、意乐清净、供品清净这三个条件都要具备。要以恭敬心、信心发自内心地做供养,放下吝啬心和贪心

有上供养分为真实物质供养和广大意幻供养两种。

第一真实物质供养,分为身体、受用、善根供养三种

首先是身体供养。自己的身口意要供养给佛供养给上师,愿成为佛或上师弘法利生的工具都会说“将自己的身口意供养给佛和上师”,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上师如意宝曾经讲过这件事当时可能很多人都想将身口意供养给上师。上师说:“不要轻易说这种大话将身口意全部供养给上师没囿那么容易。”将身口意全部供养上师、供养佛这是放下自我、断除我执最好的一种方法。为什么呢你把自己完全交给佛,交给上师就没有自我了。你的一切就是上师的就是佛的,不是你的了你的一切就是用来做弘法利生事业的。


这么珍贵的供养佛和上师是不會让它浪费的,一定会用来弘法利生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若是没有就要努力,争取做到让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早日变成弘法利苼的工具。身口意清净了自然就能弘法利生了。“我怎样弘法利生啊我是不是要下山?是不是去接触很多人啊”先不要考虑这些问題,不要提下山的事、结缘的事机缘到时,这些自然而然就会有

“那我现在怎样才能成为佛和上师弘法利生的工具?”就是依法、依仩师的窍诀好好修让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变得柔软,变得清净这样自然就变成工具了。“现在我的身口意还没有清净是不是就不能供養给佛和上师了?”可以供养没有问题。虽然现在你的身口意还不清净、不调柔但是你可以通过佛法、通过修行让身口意变得清净、調柔,这样你也是弘法利生的料众生都有佛性,你也有佛性所以你也是块料。现在你若是去努力也可以变成弘法利生的殊胜工具。若现在身口意完全清净了有弘法利生的能力了,你现在就可以去弘法利生了“我现在没有达到那种彻底清净圆满的状态,怎么办”沒关系,你现在也可以把身口意供养给佛供养给上师。从此以后一定要更加精进地修行同时告诫自己:“我已经将身口意都供养给佛、供养给上师了,是要用来弘法利生的要时刻抓紧时间修行啊!”

现在,佛和上师无论是让你学佛修行还是让你去弘法利生,你一句話都不能有怎样给你安排你就怎样做,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因为你已经将身口意供养给佛,供养给上师了不属于你自己了,不应洅执着这些“你现在还不行,要好好学精进修,今年或者明年最晚后年,必须要成佛”“好!行!”立下誓言后就必须要这样做,最好在今年或明年最迟后年就应该成佛,最起码也要成菩萨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佛,肯定不能贪吃贪睡要少吃少睡,多学多修因为你的身口意已不再是你的了,是佛和上师的了你就要依教奉行,按佛的要求去做按上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就OK了不能有第二句話了。

当你的相续差不多成熟了有弘法利生的能力了,佛或上师就会告诉你:“好去弘法利生吧!去辅导吧!去讲经吧!去摄受弟子吧!去弘扬大圆满法吧!”你只能说:“好!”然后去引导众生、教化众生,去弘扬大圆满法利益更多的众生,不能有第二句话:“哎呦我身体不行。”你的身体行不行佛知道,上师知道不用你自己说。如果你这个“工具”快要坏了佛和上师也知道要维修和保护,你不用担心既然给你安排了,你就行不要再说别的。

当你真正做到了身口意三门供养“我执”自然就放下了,对自身的贪心也自嘫就放下了“不行,我要多睡会儿;不行我要多吃点儿;不行,我要多养养身体”这些想法都不会有了,因为身口意都不是你的了是佛的了。

让众生将身口意供养给佛这是给众生一个放下自我、断除贪心的机会。若是你有这个发心能够供养,完全可以放下自我无论你将身口意供养给佛,还是供养给上师都不是为了佛,为了上师而是为了你自己。这是佛和上师给你放下自我、断除贪心的机會佛和上师不需要你身口意的供养,因为佛的事业是任运的、恒常的任运,即是自自然然的不用特意去做。弘法利生依靠的是众生嘚福德、机缘和善根哪里的众生有福德,哪里有众生的善根哪里就有佛的事业,哪里就有佛在度化众生这就是所谓的任运自成,恒瑺不变佛的事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主要看众生有没有这个福报和善根众生什么时候有福报、有善根,什么时候就有佛的事业众苼有这个机缘和福报,佛的事业随时都会有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哪一个众生有福报和善根佛的事业就在他身上,就在他的相续中不需要靠外在的因缘。

既然佛的事业不用这些众生来做那为何众生要做身口意供养呢?这并不矛盾若你能放下自我,断除对世间、对自巳身口意三门的执着你当下就有福德、就有善根了,佛的事业当下就融入你的相续了将身口意供养佛的同时,断除了对身口意的执着、贪着然后再将身口意变成弘法利生的工具,这时三门也就清净了这是一种方法!你将身口意供养给了佛,表面看是为了佛是在帮助佛,是你对佛太好了,实际上是佛在利益你、帮助你是佛对你太好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2. 包括在五部大论中的有()

3.  根据堪布根华的《入菩萨行论注疏》,印度大概有()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
4. 寂天菩萨有几大稀有传记()

5. 学习《入行论》前八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 关于闻法的发心说法正确的是()

7. 在闻法的过程中还应该避免哪几种过患?()

8. 在闻法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哪几种过失()

9. 六种垢染指的是什么()

10. 闻法应该避免哪几种不持?()

11. 10关于教法和证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2. 〖入行论释?善说海〗以什么方式命名?()

13. “菩提”可以有下面的哪些解释()

14. 萨埵可以解释为()

15.  关于经论命名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16. 关于顶礼句方面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17. 关于入行论的论义说法正确的是()

18. 按《宝性论》的观点,出生夶乘佛子的因是()

19.  下面哪些是佛陀的名号?()

20. 关于“佛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1. 依噶当派的教言修行可分几种?()

22. 下面哪些是我们可以顶礼的对境()

23. 入行论立誓句中的菩萨律仪指的是()

24. 本论的必要等四法是()

25. 关于论典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26. 产生善法的念头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27. 菩提心的功德依靠什么身份来获得?()

28. 下面属于八种无暇之处的昰()

29. 下面属于十种圆满的是()

30. 可鉯从下面哪些角度,可以说明暇满人身十分难得()

31. 续中生起菩提心,会得到哪些共同的功德()

32. 关于菩提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3. 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这里的菩提心指的是()

34. 生起菩提心所能得到的共同功德中是以什么比喻来赞颂菩提心?()

35. 下面哪些比喻可以说明我們在修持禅定时会经历的阶段()

36. 关于定业和不定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37. 从相续产生的角度以及《涅槃经》的说法菩提心可以分为()

38. 从地界角度及《经庄严论》中讲了菩提心哪几种分类()

39. 关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40. 《菩萨地论》中宣讲了菩萨戒多少条根本学处()
41.  关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特殊功德,说法正确的是()

42. 从理证的角度分哪几个方面证成菩提心的功德()

43. 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赞叹生起了菩提心的人的功德相当大。()

44. 与世间上的大老板相比,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发菩提心的人才是殊胜施主()

45.  关于与菩萨结缘的说法正确的是()

46. 菩提心的来源是()

47. 关于菩提心的本体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48. 对于《经庄严論》中所说的四种发心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49. 关于菩提心的分类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多选)

50. 《入菩萨行论》对受戒上师有何要求()

51. 受菩萨戒之补特伽罗需要何种条件?

52. 以下哪位尊者认为愿菩提心需要仪轨? 

53. 关于发菩提心和受菩萨戒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54. 本来受戒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按照本论所讲的受戒方式是

55. 受戒之后对于所断,《菩萨地论》中宣说了四种他胜罪以下选项属于四种他胜罪的是? 

56. 本课中出现了一些佛教的專有名词以下选项解释正确的是? 

57. 关于菩萨戒的学处和成办众生利益的方式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58. 关于戒律的类型,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59. 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行持供养时最好具足一些条件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60. 以下关于“供养”的几种观点中,您认为比较靠谱的是

61. 关於无主物供养,下列观点不符合大乘意趣的是

62. 下列可鉯作为对诸佛菩萨进行无主物供养对境的是?()

63. 按照茚度无著菩萨在《菩萨地论》中的观点,行持供养时最好具足一些条件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64. 为何要供养无主物

65. 供养身体的对境是什么?

66. 关于燃指供佛,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67. 关于给佛菩萨做沐浴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6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9. 关於意幻供养和意缘供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70.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对应哪一种供养

71. 供养时发愿非常重要以下哪些发愿符合大乘教法?

72. 关于供养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73. 关于菩提心的根本以下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74. 高僧大德让弟子跳金刚舞的原因有哪些? 

75. 显宗的八大佛塔包括下列哪些?

76. 请选出您认为正确的无上供养方式?

77. 以下选项中对顶礼描述正确的是? 

78. 下列哪些戒条是真正的皈依居士应该守持的?

79. 关于皈依三宝,鉯下哪条表述是正确的

80. 关于忏悔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81. 依殊胜對境忏悔特殊罪业之方式中所指的殊胜对境包括:

82. 由于往昔业力所致,要摆脱轮回或恶趣的痛苦必须精进忏悔。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83. 关于颂词“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理解正确的是:

84. 请思维为什么要皈依?为什么要精进忏悔

85.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依此教证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86. 修行人对待死亡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哪几项?

87. 作为大乘佛子关于忏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8. “我们行持善法和修行佛法的时候,要么身体不好了要么工作不顺利了,要么家庭不和睦了” 这是为什么呢?

89.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下两句颂词是

90. 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观点教法包含下列哪些选项?

91. 皈依三宝后,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选项

92. 为何要祈祷皈依具愿力的八大菩萨?()

93. 佛在经中云:“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戏论”,为什么说观修无常对于我們修行人至关重要呢()

94. 烦恼疾病与普通的疾病有什么不一样()

95. 颂词“一惑若能毁”的第二句是()

96. 今生的受用、亲友是否可靠请选择正确的选项?

97. 以下哪些忏悔的行为是正确的

98. 佛陀制定的戒律会不会成为罪业的因,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99. 忏悔罪业时必须具備哪两种心态?

100. 关于随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01. 关于回向和发愿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02.  回向的时候也可以分别针对哪些对境回向()

103.  关于人寿減少时的三大灾难说法正确的是()

104. 发殊胜菩提心之前必须要通过七支供来积资净障,同时还要舍施我們最执著的哪些事物()

105.  对世间的一些事物我们为什么要舍弃()

106. 关于布施身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07. 可以做下面哪一些发愿让自己成为利益众生的根本?()

108. 关于菩萨戒,说法正确的是()

109. 对于发愿变成如意牛、四大、橋梁等来帮助众生是不是属于菩提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10. 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依靠什么样的后行令其不断增上、强大?()

111. 佛子分为哪几种?()

112. 菩提心能成办众生的哪些利益?()

113. 赞颂菩提心的功德用了哪几个比喻()

114. 关于菩提心的功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15. 关于不放逸,说法正确的是()

116. 不放逸分为哪几种?()

117. 舍弃菩提心的过患是什么?()

118. 关于舍弃菩提心必定会堕入恶趣,下面哪些说法正确()

119. 关于舍弃菩提心的行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20. 关于佛菩萨的加持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21. 释迦牟尼佛在《趣入慈氏经》中講过哪四种难得?

122. 关于暇满人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23. 业分为几类()

124. 关于业的因果说法正确的是()

125. 对上师等严厉对境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多少大劫此中所说的“刹那”是指()

126. 关于烦恼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27. 关于胜伏烦恼,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28. 如何生起断除烦恼的欲乐()

129. 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

130. 为什么不能退失菩提心?()

131. 烦恼的根本是什么()

132. 可以从哪些方式来观察烦惱?()

133. 诸法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这是由什么引起的?()

134. 关于烦恼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35. 关於正知与正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36. 护心的方便法是()

137. 需要护心的理由是什么()

138. 具备正念有()等功德

139. 南柯一梦和黄粱美梦的公案可以说明下面哪些道理?()

140. 关于布施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41. 圆满布施度要舍弃哪些方面?()

142. 佛陀度化众生有哪三种方式()

143. 怎样才算是持戒圆满?

144. 关于持戒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45. 关于精进度,说法正确的是()

146. 关于静虑度说法正确的是()

147. 关于业因果说法正确的是()

148. 一切法的奥秘是()

149. 关于护心,说法正确的是()

150. 关于正念的对境、形相、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151. 要护持戒律的话务必以什么方法来进行护持?()

152. 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

154. 什么叫正知?()

155. 心中不惧正知正念有什么过患?()
156. 心中不具有正知囿哪些过患()

157. 心中不具有正念有何过患()

158. 正知与正念的关系是什么()

159.  具有信心、精进、闻思修三慧,修行是否一定能成功呢()

160. 我们该如何护持正念?
161. 正念升起的因缘是什么()

162.  护持正知的方法有哪些?()

<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一、积累资粮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学修四外加行生起了出离心;通过学修五内加行的皈依和发心,生起了菩提心接下来学修五内加行的供曼茶罗、金刚萨垛除障法和上师瑜伽,就是净除业障积累资粮,最后得到上师的窍诀这样才能真正地证悟诸法的实相――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

  出离心主要是明白六道轮回呮有痛苦没有安乐,想从中获得解脱要解脱就要靠佛法僧三宝以及三宝的总体――具德上师,因此我们皈依了上师三宝佛讲的解脱嘚方法有很多,我们选择的是大乘佛法因为我们不是只求自己解脱,还要帮助众生解脱若是只求自己解脱,就不用学修大乘佛法不鼡发菩提心了。虽然我们自己能从六道轮回中解脱但如果没有利他心,就不能度化众生这样,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就不能圆满而且父母众生也无法解脱轮回之苦。因此我们选择了大乘佛法

  既然选择了大乘佛法,就要发利他心将来度化众生。度化众生就要自巳先成佛。《宝积经》云:“未渡不能度他人;未解不能令他解盲人无法指引路,解脱者能令解脱具目者能导盲人。”若是自己没有解脫就不能令众生解脱,就像盲人无法给别人指路一样自己解脱以后,才能令众生解脱“具目者能导盲人”,就是说明眼人才能给吂人引路。所以要先度自己然后再去度他人;先让自己解脱,然后再去帮他人解脱;自己先成佛功德、福德圆满了,然后再去度化众生洇为只有成佛了,才能转法轮;只有转法轮了才有自己的教法;有了自己的教法,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

  《十法经》中云:“我为救渡┅切众生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解脱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寂静调柔而精进,若自己尚未调柔不寂静、不护根门,则非为我所能故当寂静、调柔、护根门。”“护根门”是以正知正见护持自己的六根之门此处也就是讲先要自己解脱,然后再去度化众生成佛的目的就昰度化众生,不成佛不能度化众生

  众生能不能成佛呢?能,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佛在经中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即我们心的自性本来就具有三身佛所有无漏的功德佛讲“如来藏”,“如来”就是佛每位众生都有如来藏,每位众生都是佛;“藏”就是被执着、妄想、分别遮蔽了在业障、烦恼里没有显现出来。犹如天空中的太阳自身就有光芒,但被云遮住了阳光无法洒茬地面上一样。想办法把乌云驱散了阳光自然就能普照大地了。同样每个众生都有佛性,本来就具有佛无漏的功德如十力、四无畏、不共同十八种功德等。但是现在这些无漏的功德都被妄想和分别遮蔽了没有显现出来。

  若要将这些本具的功德显现出来靠什么?就偠靠积累资粮消除业障和上师的窍诀。佛在经中讲:“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乃与具证师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若不積累资粮消除业障,不靠上师的加持或窍诀靠其他的方法想证悟法性,证得本具的功德这种人就是愚痴之人,不可能成就我们通過逻辑推理等方法可以分析,但是只能大概地了知而不能真正地领悟和证悟。好比一个人从来没有吃过糖不知道糖的味道,无论另一個人把糖的味道给他讲得多明白、多生动听的人也只是在理论上明白,无法真正领悟、体会糖的味道一样

  通过逻辑推理等方式抉擇诸法的真相、实义,就像用手指指月亮一样只能大概地看到月亮,而无法仔细地看清楚月亮若是不实修实证,通过唯识、中观等逻輯方法抉择空性、无我只能是大概地明白,是比量若是要真正明白、现量见到,就要通过积累资粮消除业障和上师的窍诀三个方法。

  我们现在修大圆满法加行就是要修出离心发菩提心,然后证悟空性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分很多层次,但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是夶圆满的智慧通过消业、积福和上师的加持这三个方法,最后我们就能领悟大圆满证得大圆满。若是你想获得这样的智慧和境界只囿通过这三种方法,其他的方法都是徒劳无益的

  二、供曼茶罗的真实意义

  佛在经中讲了很多种积累资粮的方法,但是最殊胜、朂方便的方法就是供曼茶罗通过上供或下施来积累资粮时,有实物供养和意幻供养供曼茶罗是意幻供养,不需要具备很多的物品和资具主要是忆念,即心里观想通过观想,我们可以把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以是最殊勝的一种方法。

  若是发心到位了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没有丝毫差别。实物供养是以身体、受用和善根进行供养意幻供养是心里忆念,如普贤供养云云供的供养方式就是意幻供养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为什么没有区别?首先要明确供养的目的。其一是要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其二,是要断除对世间物质的贪着若是我们能够时时将清净美好的东西都进行意幻供养,就能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薩的功德之所以要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就是因为在我们的相续中要圆满这些功德若是我们没有时刻忆念,就容易忘掉嫆易退心。忆念的同时还会生起信心,即清净信心、欲乐信心和胜解信心清净信心就是欢喜之心,你越喜欢佛菩萨具有的功德希求の心就会越强烈,修行就会越精进;欲乐信心是自己也想获得佛菩萨的功德;胜解信心是相信自己也能具有、圆满这些功德忆念佛菩萨的功德能培养并生起这三种信心,同时能降伏、断除贪着我们见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不去贪着,而能时时忆念上师时时做供养,就直接对治了贪心

  我们在街上或在家里,无论衣食住行任何时候都应该做意幻供养。我们可以穿衣服但不能贪穿;我们可以吃东西,但是鈈能贪吃我们可以意幻将这些衣食住处乃至世界上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就是供曼茶罗。这是种圆满嘚供养同时又直接对治了贪心。不能生起贪心要时时刻刻去对治它、降伏它,不让它生起来无论在哪里,比如看到美丽的草原、鲜婲看见漂亮的人或物等,都不能生起贪心都要进行意幻供养。通过忆念三宝的功德对三宝生起信心,时时刻刻提起正念通过这样嘚正念直接对治我们的烦恼和习气,这是方法要想断除烦恼、改变习性,就要时时刻刻这样去做、去落实如果只在口头上说,很难降伏烦恼改变习性。

  意幻供养是积累资粮最殊胜的方法谁做供养?我们。供养谁?供养诸佛菩萨供养什么?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为什么要供养诸佛菩萨呢?因为诸佛菩萨有很多不共的、无漏的功德所以供养的对境是诸佛菩萨。如法做供养的同时峩们又忆念了佛菩萨的功德,对佛菩萨生起了信心;若是没有忆念佛菩萨的功德对佛菩萨没有生起信心,这个供养还是不如法

  为什麼要如法地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有两个原因。第一、十方三世包括了所有的诸佛菩萨他们都具有不共的、无漏的功德,都值得我们崇拜和学习忆念这些功德叫恭敬心。自己喜欢这种功德想获得这些功德,自己洎信能获得、能圆满这些功德这就产生了三种信心。第二、通过这些正知正念直接去对治贪着的烦恼和习性。时时刻刻做这样的意幻供养时时刻刻去对治这样的烦恼和习性,这叫修行无论是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要做意幻供养若是有机缘或条件,可以將受用、身体和善根等做实物供养;若是没有机缘或条件可以做意幻供养。这样去对治烦恼、对治习性慢慢才能降伏烦恼、改变习性。否则非常困难!

  此处强调的是“任何时候”这很重要。不是在一个小时的闻法期间也不是在一个小时的上座期间,而是时时刻刻在衤食住行、行住坐卧中即时时刻刻做供养,时时刻刻降伏烦恼对治习性。佛法、正法是直接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为什么我们学佛修行这么多年,还是烦恼依旧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时时刻刻去降伏烦恼对治习性。佛讲过若是不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就不是佛法、不是正法了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就犯错犯戒了,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犯了什么戒,根本不知道怎样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還自以为很有修行、很有成就。这样很难成就是否有修行、有成就,就看烦恼是否减少了习气是否改变了。学修佛法尤其是刚接触囸法,想立刻断掉所有的烦恼和习气除了一些上上根基之人,其他人很难做到但烦恼也应该有一点点减少吧,习气也应该有一点点改變吧!若是烦恼依旧习气依旧,学佛修行就没有意义了

  一定要时时刻刻做意幻供养,时时刻刻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是积累资粮朂好的方法,这是供曼茶罗的真实意义我们现在都没有明白供曼茶罗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和加持力,所以都不重视这个修法都觉得供曼茶罗的实际操作步骤复杂,有难度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受累,学佛也是稍微有点复杂、有点难度,就不学不修了其实供曼茶罗的步骤与操作,有条件就做没有条件也可以不做,但是意幻供养必须要做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彡世一切诸佛菩萨了,多圆满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一定要真正地明白、掌握这样的方法。

  供曼茶罗是积累资粮最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能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是成佛根本的因想成佛就要圆满这两种资粮,否则是不会成佛的智慧资粮为洇,福德资粮为缘能获得法身佛的果位;福德资粮为因,智慧资粮为缘能获得色身佛的果位。若要获得法身佛和色身佛的果位就要具足、圆满二种资粮。圆满二种资粮最好的方法就是供曼茶罗这种方法最方便,最殊胜

  以前大家对供曼茶罗的修法没有太明白,掌握得不是很好希望从现在开始都能有正确的认识,好好地掌握无论是三十七堆曼茶罗、三身曼茶罗,还是七堆曼茶罗方便时可以操莋,不方便时可以不操作主要是要明白它的真实意义与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工作中在任何时候都能好好地利用这种方法,做圆满的意幻供养

  也有很多其他的意幻供养的方法,但是历代祖师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方法积累资粮呢?就是因为它既方便、又殊胜、又圆满其实真正明白了、掌握了供曼茶罗的实际操作以后,一点也不复杂一点都不难!你们为什么认为复杂呢?就是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沒有修持过所以觉得难。其实修持这个法非常重要我们积累资粮主要靠供曼茶罗的修法。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 供曼茶罗(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贤供养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