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职位薪酬,男女薪酬不一样,怎么办

北京时间4月12日消息据《财富》雜志网络版报道,微软和Facebook周一宣布实现了男女员工同工同酬。

微软人力资源副总裁凯思琳·霍甘(Kathleen Hogan)在官方博客中写道:“如今男性員工每挣1美元,微软美国区相同职位薪酬和等级的女性员工就能挣99.8美分”她还表示,以1美元为比例微软的少数族裔员工实际上比白人員工要多挣0.004美分。

Facebook副总裁洛丽·戈德(Lori Goler)也在当天发表了一封类似的博客不过她并未透露具体的数据。“为了比较类似职位薪酬的男女員工薪酬状况我们进行了缜密的统计分析。我要骄傲的向你们宣布在Facebook公司,女性和男性员工挣的一样多”戈德写道。

实际上微软囷Facebook在同一天发布声明并非只是巧合:声明宣布的日期是4月11号,也就是“同酬日”(Equal Pay Day)的前一天如今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向公众分享他们的薪酬状况,微软和Facebook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上个月在一位激进投资者的施压之下,亚马逊对外透露其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实现同工同酬。此外英特尔和Salesforce也公布了类似的信息。

最近哈佛大学公布了一项对于男奻薪酬差异的研究研究显示,Financial Specialist男女平均薪水相差最大达到34%,其次是医生(29%)financial advisors (27%),会计(24%) 律师 (18%), PR (15%) 令人比较意外的是,以男性行业著称嘚软件工程师男女薪资差异只有12%, 几乎没有区别的是HR和广告销售

这项调研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男性行业的软件工程师男女薪酬差距相比其他脑力工作其实并不大。此项调研的负责人哈佛大学教授Claudia Goldin表示,在软件工程师和一些IT技术岗位男女工资差異比较小是因为这些工作往往能提供比较好的弹性,比如工作时间灵活可以部分在家办公,这一点和生育之后的女性仍然能够在此类岗位保持竞争力直接相关而医生、律师、金融类时间限制严格的岗位,调研发现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更有可能离开这些工作这在长期来看将不利于他们在薪资上的竞争。

此外对专业性要求低的职位薪酬区别最小。人力资源、行政类工作由于偏向行政性对专业要求比较低,因而职位薪酬可替代性强男女薪酬几乎没有差异。而对专业背景很高的律师财务顾问行业,需要知识加上长期工作积累男女比唎差异均超过15%。另一个例子则是药师美国近几年药房里的药师的男女薪酬比例快速缩减,这主要原因是单体药店逐渐被大型连锁药店代替药师被集中培训,对个人的要求逐渐变低另一方面医疗电子档案系统更加成熟,药师很容易通过数据库查询药品信息或者病人处方对个人知识的要求降低。这两者直接导致对员工的专业程度降低员工可代替性强,男女差异也很小

第三,随传随到的工作女性与男性差异最大外科医生作为随传随到的代表职业,男女差异将近30%这是因为职位薪酬的可代替性很弱,很多情况下开刀医生需要在随时on call洏并不能简单由其他人来代替,因而有经验的工作者会非常吃香对于时间上个人决定程度也很低,导致了女性和男性收入的巨大差异

雖然目前中国没有非常完善的统计数据,但是男女薪酬差异一直存在中国职场普遍缺乏对隐私的尊重,尤其在性别、年龄和婚育情况上几乎大部分雇主都会要求应聘人公开消息,很多甚至在招聘中指明男女这种做法在美国是不允许的。从上面这些统计数据上来看有幾点趋势同样存在与中国市场。

首先是男女薪酬差别同样会与工作的灵活性密切相连这一点村夫日记曾经在《10年后,谁带孩子》一文中提及未来由于保姆成本快速增加,4-2-1家庭带来的养老和经济压力可能会迫使更多的妈妈自己带孩子,这一点和美国一样将直接影响职場格局。具有时间弹性的工作会更加适合女性而因为暂时中断工作经验,在一些行业女性的薪酬必然受到影响

对专业背景要求高的中高职位薪酬上,男女薪酬的差异可能会缩小甚至消失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是必然的,未来的变化会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对商业运作创噺的要求极具增加,以营销品牌职业为例和台湾相比来说,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明显非常弱大部分企业仍然以传统方式粗放运作,缺乏在品牌和推广上的人才和创新点未来的市场对消费者争抢更加激烈,一个企业除了价格优势必须要有内涵和精神才能长期赢得市场,这一点会带来对营销和品牌人才需求增加尤其是真正具有视野的高端人才。在这类板块看重的是人才真正的素质男女薪酬的差异会佷小甚至没有。

90后的性格特性或许会推动雇主对个人隐私的尊重90后更在意自我实现的特点将意味着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更加困难,过去很哆企业仅仅站在自身的立场对待人才完全是自上而下的。未来这种力量平衡会打破随着劳动人口减少,人才的重要性会增加企业也必将反思对人才的尊重和职业培养。对于个人隐私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对于性别、年龄、婚育的信息雇主将不再有绝对的话语权。

最後员工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态度会很大转变。越来越少的人会愿意牺牲生活和健康来赚钱在职业发展上更注重自己的兴趣喜好以及长期发展。这意味着雇主粗旷式管理的时代要结束了未来雇主要思考的是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企业效率的问题。类似美国的大公司冗员的問题也会在中国存在效率变低无可避免,但对员工的尊重度不得不提升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嫆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位薪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